生态保护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保护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保护现状

篇1

关键词:生态保护; 现状; 对策; 睢宁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刘峰(1976―),男,江苏睢宁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F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06-03

1引言

睢宁县处于徐州市东南部,徐连经济带的中心区域,面积1 773km 总人口132.51万人,全县辖16个镇,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基地,也是全国意杨、三水梨、白山羊之乡。睢宁县总的地势是从西北向东南徐缓倾斜,境内除西北部、西部、西南部零星分布的低山残丘外,其余均属黄泛冲积平原。县境水系属淮河流域,区内地表水系较为发达,河流、池塘、沟渠密布。气候上具有亚热带和北温带过渡区的特征,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生物资源丰富,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动植物种类较多,以人工栽培作物为主,天然资源较少。充沛的水资源形成的密布水网和湿地,使得野生动物资源丰富。

2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2.1自然资源保护成效显著

保护自然风貌和生物多样性,加强全县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划定了11个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全县受保护面积为344.86km 受保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52%,其中禁止开发区域面积2.559km 限制开发区域面积342.301km 。

2.2生态建设全面推进

“十一五”期间,睢宁县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农业工程项目,取得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目前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hm 完成“三横一竖”为骨干的梯级河网工程,有效灌溉面积6.29万hm ;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5%以上。目前全县已建立16个优质麦标准化示范区、4个面积为0.4万hm 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优质梨标准化示范区;30个产品已通过国家、省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认证,并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县”和“江苏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县”。

2.3水土保持稳步发展

水土保护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县复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主要有荒地、废沟渠、村内空闲地、工矿及砖瓦窑废弃地和部分待整理的中低产田,其中滩涂荒地0.62万hm 改造2.67万hm 中低产田。通过“二次进山”工程,对4.2万亩全部实施农业项目综合开发,栽植板栗、杏等经济林450万株,完成土地综合治理。

2.4农村环境污染有效防治

从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为抓手,全面开展生态村镇建设。建成省级百佳生态村5家,省级生态村6家,徐州市级生态镇1家、生态村65家。开展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县建成户用新型强回流沼气池4 800处,实现了厨房、厕所、猪圈三位一体,解决了当地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的难题,减少了蚊蝇孳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严厉打击“十五小”、“新五小”等污染严重企业,2008~2010年全县就关停80家“十五小”、“新五小”企业。

2.5面源污染逐步改善

近年来,睢宁县不断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通过实施“沃土工程”,全县化肥、农药的使用逐年下降。2010年全县化肥使用总量(折纯)达93 977t,较2005年明显降低,化肥利用率达40%以上,比2005年提高了12%;全县农药用量为1 648t,施用强度(折纯)为2.85kg/hm 较2005年下降了3.1%;2008年,秸杆禁烧区面积扩大到全县范围,禁烧区秸杆产生量为88.6万t,其中综合利用量为85万t,综合利用率为95%,2010年睢宁县被评为省级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县。

(1)林相单一,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由于睢宁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由此产生单纯的经济利益追求使得速生杨等树种迅猛扩张,各种杂树种迅速在消失。虽然睢宁森林覆盖率达到38%,林木蓄积量达到450万m 但由于杨树林等种类单一,树种比例严重失调,不能形成天然树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造成林业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脆弱。

(2)水环境污染严重。睢宁县境内水系属淮河流域,地表水系较为发达,河流、池塘、沟渠密布,但多数河流为过境水,可拦蓄,但利用量不大,且目前均有不同程度污染,环境容量相对较小,丰水期上游工业污水随洪水下泻而形成的污染问题已对睢宁县地表水环境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

(3)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大。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面积的耕地、园地、居民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和人工林地等取代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单一的林业和越来越单一化的农业种植系统已全部依赖于农药的杀虫除害,加上化学化对非目标生物生长的控制,由此造成生态系统的单调、不平衡和物种缩减,加速野生生物从农业系统中消失。同时环境污染的加剧,导致物种多样性的衰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极大破坏。如丹顶鹤、棕尾\等一些珍稀野生生物在睢宁县废黄河湿地已难觅踪影。

(4)畜禽养殖污染严重。2009年,全县生猪饲养量110.4万头;山羊饲养量171.07万只;牛饲养量2.86万头;家禽饲养量3 059万羽。由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原因,睢宁县的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很少,但中小型的规模化养殖场却普遍“开花”,年产畜禽粪便约13.7万t。这些畜禽粪便大部分未经有效处理便直接进入农田或堆放,已成为最大的有机污染源。

(5)农用薄膜回收率低。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地膜覆盖在睢宁县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应用,一方面农膜的使用提高了目标生物的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另一方面由于农膜易破碎、难回收,大量农膜残存于土壤中,对土壤质量产生很大的污染。2010年睢宁县年农膜回收率约为60%,可降解性农膜的覆盖面积占覆盖总面积的25%。农用薄膜残留物不仅污染土壤,而且影响作物生长

(6)农村地区生活污染逐年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由于镇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较低,且除县城驻地镇外全县各镇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致使大部分镇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未经处理随意或直接排入河流水体。

3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分析

3.1经济利益“撞击”生态效益

缺乏资源相对有限和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不计环境和资源成本,单纯追求短期和局部利益,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的老路。受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广大农民为省工省时将大量化学用品用于农业系统,这种“懒农业”虽使农民增加了收益却大大伤害了生态环境;在林板一体化的驱动下,受木材产业带动的种杨热影响,广大农民在无意识中已完成了“去杂留杨”的树种更替,一些传统树种在睢宁县境内数量锐减。

3.2整体性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受生态环境遭破坏后短期不可显现性的影响,包括部分领导干部在内的全县上下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重项目治理,轻面源管理,缺乏全面可持续发展观念,不重视生态保护规划的执行和监督管理。

3.3执法监管能力缺乏

虽然设置了区域环境监察机构,但由于目前监察机构偏重于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实际上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几乎没有进行,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3.4生态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建设和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近年来睢宁县通过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整体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资金主要投向偏重于生态建设工程,对用于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欠缺,形成了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边建设边破坏的局面,有些生态建设成果并没有得到有效巩固。

3.5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相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为薄弱,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和限期治理制度在生态保护实际工作中还存在问题,难以有效推行。

4睢宁县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而处于苏北地区的睢宁县也呈现着同样的特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经济不发达。同时睢宁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又决定了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严峻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给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也给自然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带来了挑战。

4.1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不仅要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而且要提高各级领导班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还要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对生态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4.2明确生态保护工作重点

要搞好生态保护工作,首先要正确定位,明确生态保护是环保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肩负起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使命。其次要下大力气抓好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抢救性保护、资源开发区的强制性保护和生态良好区的积极性保护。第三要建立生态保护联动机制。生态保护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要通过建立联动机制,强化监督,理顺生态保护管理体制,调动各部门的行业管理积极性,形成多部门多角度参与生态保护的联席制度。

4.3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

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切实加强对土地、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努力避免和减少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范资源开发的生态管理,把开发对环境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4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非工业点源污染防治

(1)认真开展生态调查,摸清农村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的突出问题,分阶段制定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2)狠抓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养殖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养殖污染大户限期治理,同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养殖小区,集中管理。

(3)大力发展生态安全农业,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循环农业,以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

(4)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流通渠道的监管,建立防治其污染的监督管理体系和农田环境监测体系,促进农业化学化用品使用结构的改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4.5加强生态保护执法队伍建设

当前生态保护工作有法不依、违法难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队伍薄弱,能力有限。因而要将生态保护执法列入环境监察执法的统一部署,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监察队伍,增大生态保护执法力度。

4.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研、监测队伍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强生态保护的科学研究,开展生态破坏机理的探索,研究生态破坏重建与恢复的对策,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支撑。与此同时,亟需形成完整的生态环境监控监测系统,建立科学的生态建设决策体系,要对区域生物生态状况进行全面、系统、有效地监测,对全市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及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的、定量的评价,从而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恢复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Survey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Suining County

Liu Feng

(Suining Coun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Jiangsu,Suining 221200,China)

篇2

关键词:土地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对策

土地整理是一项旨在通过对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结构及利用布局进行综合整治,以达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利国利民的活动。土地整理政策的实施和深入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保证了我国耕地总量整体平衡,这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而言至关重要。但是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将极其深远,不能顾此失彼。土地资源整理期间,需对水上流失、自然景观保存及多样性、农业污染、水资源污染等方面进行重视和控制,土地整理工作实施之前制定影响评价,加大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科学设计,在整理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后续的整理,并加大管理的力度,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为土地管理的科学、全面、规范化提供基本思路。

一、土地资源整理实施环境保护现状

(一)技术落后导致不和谐情况

土地是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以此针对土地进行相应的整理,势必会产生自然整体环境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也存在好坏之分,例如使环境更为和谐,且相互促进,即为好的改变;但是对环境进行了负面影响,那就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即为不好的改变。通过相应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土地资源整理技术受发展现状制约,还相对落后,施工环保意识还有待加强,整理效果不佳,改革后自然不和谐现象仍然有很多。

(二)规划不合理,导致整理效果不佳

土地自然资源整理活动实施前,需进行相应规划,待到完善的规划完成后,再进行具体工作的执行、操作。而我国大多数地区,在进行土地整理工作时,进行计划的制定时,较为盲目,进而导致整理效果不佳。

(三)思想上存在一定偏差

虽然为了进行自然生态保护,国家相应出台了众多政策,但是通过具体分析发现,执行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存在思想误区。例如,认为人们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不会产生影响;或者认为需要国家进行生态保护,与自身并无关系;再者认为会增加自身成本等不正确的认知。如果此类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和生产,间接的对土地整改的实施与自然环境的保护产生阻碍。

二、提高土地资源整理,实现生态保护举措

(一)环保意识需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在进行具体的土地资源整理和规划过程中,需加大相关人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每一位土地整改工作人员都具备高度、强烈的环保意识,并且以此作为整理规划和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原则依据。另外,除了具有环保意识之外,为了使日常的自然环境保护政策得到确切的落实,还需要增强对环保的认知,不能盲目的进行环保操作,以免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定期举办环保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知识的灌输和学习,运用环保、生态、科学、适宜的施工工艺,在自然生态保护标准所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具体施工作业的开展,如果出现破坏环境,污染生态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严重时要先进行暂时的停工。

(二)设计规划水平需提升

以目前我国整体发展现状来看,在、整理、规划等方面的技术设计方面水平还普遍较低,存在规划不全面、不科学的现象,而且众多设计单位由于能力及资质还未达到标准,因此在土地整理改革中发挥出的作用不大。而且在这样的形式下,政府部门针对所投入的关注力度不够,同时缺乏基本的监督措施,最终导致整个行业发展混乱,这与政府的轻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这就需要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加大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制定健全、完善的设计、规划行业的准入制度,加强土地规划、整理行业的实时监管,定期对该行业从业人员进行考核及培训,提升其综合技能水平,加大土地整理过程中生态保护能力。

(三)生态指标为土地整理参考

对土地进行整理是时展背景下的一种正常趋势,需要得到重视,但是这种整理工作的实施,需要以生态保护的标准作为参考,以免出现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例如,在整理施工项目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相应的评审工作,针对土地资源整理操作执行过程中,对于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式的评价,分析对环境所产生的各种方面的影响。如果出现影响较大或者存在与环境极为不和谐的状况,需要要求施工团队立即进行修改,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或者直接对原来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整理相关部门同时要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论证,将土地资源的整理过程演变为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生产的提高、以及和谐发展的建设,实现这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避免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资源污染现象的出现。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增多,使土地整体改革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是目前我国极为重要的改革举措。而目前同样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自然环境的保护,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环保问题进行重视。另外,在施工具体执行之前,进行全面规划,最大程度上减少整理施工对环境负面影响,一旦对环境产生污染,及时整改,严重时需暂停操作,将不利因素进行消除,使土地资源可以实现持续发展和循环利用,为人类造福。

作者:宗金艳 单位:白城市土地整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杨伟.浅谈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J].中华民居,2010(11):538-538.

[2]尹力军.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99-101.

篇3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我国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所要研究的徐州柳琴戏就包含在其中。

柳琴戏,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民间小演唱拉魂腔和肘鼓子相结合而形成。在没有被称为柳琴戏之前,又称拉魂腔。1953 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它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交界地区。柳琴戏的来源是以滕州民间小调拉魂腔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二、非遗柳琴戏的现状与原因

2006 年5 月20 日,柳琴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柳琴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柳琴戏仍旧在慢慢失宠,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陷入了困境。我们不能就保护或者发展单方面来说,我们应该将保护与发展联合,这样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传承。由于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戏流行区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区就云集了同义班、常胜班、义和班等多个较有影响的大班社。荟萃了厉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著名艺人。当时徐州城内分布有同兴戏院、群乐戏院、民众戏院、和平戏院等十多家戏院,每日多达十台左右的戏竞相上演。柳琴戏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

演戏是演员的天职,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演员是艺术创造和生产的主体。可是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使得柳琴戏失去了演出市场,据了解,虽然剧团演员享受着全额财政拨款的待遇,但自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后,徐州地区戏曲演员的收入始终处于事业单位职工收入的平均值之下。随着社会和观众对文化娱乐和精神产品需求上的改变,柳琴戏陷入了落魄萧条的境地。柳琴戏演员为了生计,不得不走上自谋出路的道路。有的到全国各地走穴演出、有的去电影制片厂充当特技演员、有的改唱流行歌曲等等。随后不久,全国又迎来了文艺团体分配制度,实际上就是自负盈亏的差额事业单位运行模式,这一举措无疑使得演职人员自谋出路的状态愈演愈烈。长此以往,即使演员在业务水平上没有下滑,他们也会更加适应民间形式的表演,而真正意义上的柳琴戏舞台表演的感觉就会消失。186-2518-5161 其结果就必然是柳琴艺术业务荒废、剧团人心涣散、凝聚力减弱,造成剧团整体演出水平和艺术品位的低下,最终与观众的欣赏趣味和要求距离越拉越大,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徐州柳琴戏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是广大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的写照,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柳琴戏慢慢被人遗忘。文化能深深融入人们的血脉,形成特有的地域精神,体现一方水土所特有的韵味。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柳琴戏处于双重夹击中。一方面,观众戏曲艺术情感的不断淡化;另一方面,戏曲编创队伍的萧条。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给民间传统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对于从柳琴戏无论是活动地域、演唱曲目还是歌手都呈锐减之势,我们做了一下几点的分析:

1)柳琴戏专业人才的流失和断层,老一辈艺术家年纪都已经很大而新一代艺术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培养,而年轻人大多又都不愿从事这一表演。

2)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内容题材创新较少,没有结合现代社会实践,不适应大众的口味

3)社会发展使人们的欣赏观念和娱乐方式发生改变,大部分人的娱乐方式都是电影、电视和网络等较高媒体上进行。

4)剧团不注重宣传。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年轻人对柳琴戏并不是很了解,有些甚至没有听过,没听过就直接导致了排斥感。

5)政府对柳琴戏传承和发展的忽视。

三、柳琴戏传承与保护的可行之道

调查工作基本结束,一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拉魂腔催生了徐州柳琴戏后,是否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现在到了自然消亡的时候? 我们思考后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作为一个民间戏种,柳琴戏的音乐影响力还远远没有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因此,我认为: 徐州柳琴戏是一个可以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并且具有品牌潜力的地方文化资源。对于徐州柳琴戏,我觉得当前急需做的有以下几点:

1)保护好传承人,因为艺术的精神全在艺术家身上,包括戏曲编剧、导演、演员、音乐研究人才,特别是对有特殊技艺和贡献的老艺术家,一定要予以特殊保护。对于优秀的新一代中青年艺术家也应予以保护和培养。我们要把老、中、青年演员进行整合,形成传承团队。

2)在发扬传统的同时加强创新,通过多个渠道对柳琴戏进行保护。在保留传统魅力的同时,找拓展演出市场和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契合点。在内容方面把视角对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做到思想、艺术、观赏性的有机结合,从而扩大观众群。在形式方面,在保留方言唱腔的基础上,吸收新元素、新思维,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

3)市场化运作,品牌宣传。重视柳琴戏的推广和普及。推广活动不仅可以在社会人员中展开,还可以在大中小学、专科院校展开。在培养广泛的观众的同时还能提升社会影响力。

4)加大柳琴戏的宣传,提高人们对其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要振兴柳琴戏,就需要培养观众的热情,扩大观众群。可以通过送戏下乡、节日庆贺、广场文艺甚至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普及地方戏曲的文化创建活动。或者可以开展学术活动,举办讲座,普及柳琴戏知识,还能通过专家对群众技术的指导和点拨,从而培养群众的热情。

篇4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对策;太安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S718.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168-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实现区域发展的关键。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发展,对保护各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是一个重要的方向。野生动植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首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及稳定[1-2]。同时,野生动植物资源更是非常重要的物种资源,维系着遗传基因多样性,是今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依赖的物质基础。此外,丰富、多样的野生动植物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景观资源,提供了人类文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为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

1 陕西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概况

陕西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君县西北部,属子午岭山系桥山余脉,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8°55′40″~109°12′20″,北纬35°19′40″~35°35′20″之间。总面积25 872 hm2,其中核心区面积6 187 hm2,缓冲区面积9 453 hm2,实验区面积10 232 hm2。该地区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湿润区与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区位独特,地形地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

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保护区在植被性质上带有过渡的特色,呈现出森林和森林灌丛景观。其地带性植被——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渭北黄土高原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区域之一。华北成分为该地区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东北成分、蒙古成分、华中成分和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多种植被区系成分并存,同时在植被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黄土高原特有成分。华北成分代表种有辽东栎、山杨、油松、侧柏;蒙古成分代表种有柠条、针茅;华中成分代表种有漆树、山棉花;东北成分代表种有小叶杨、白桦;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代表种有甘肃山楂、刺五加;黄土高原特有成分为山杏、山桃、文冠果、黄蔷薇、甘草等。保护区内现存高等植物101科逾800种。经初步调查,现有野生药用植物和经济植物逾170种,其中根茎类55种,花草叶类48种,种实和其他69种。有宜君党参、柴胡、黄芩、连翘、核桃等名优特产。

保护区动物地理分布以古北界为主,兼有东洋界和广布种,拥有较丰富的动物种类。区内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5种。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构成了该地区独具特色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渭北地区最大的一片“绿洲”,对维护生态安全、发展景观旅游业、增加当地的旅游业收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2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

2.1 交通迅速发展对野生动植物构成严重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强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也不断加大,在公路交通方面,更是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保护区,公路的建设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但是对野生动物而言,则意味着生活和取食范围的缩小和破碎,在很大程度上对动物的迁徙、繁殖和活动带了不良影响。

2.2 人为活动的干扰

一方面,由于群众法制观念和保护意识的淡泊,在传统行为习惯的影响下,用私制“电猫”等工具滥捕滥猎野猪、獾等野生动物,也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的现象也十分突出;另一方面,不法分子受利益驱使,存在偷猎、偷采等隐患,给资源安全造成了威胁。另外,森林火灾也对保护区管护工作的首要大敌。

2.3 保护资金短缺

省级自然保护没有专项建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而保护区的管护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护,由于资金的缺乏和限制,使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

2.4 队伍建设滞后

保护队伍专业水平低,培训学习机会少,没有一定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员,跟不上现代保护工作的步伐。

2.5 科学技术应用含量低

现代高科技设备应用少,如缺少GPS和GIS设备及系统,监测、保护工作不能科学量化,无法与现代监测、保护工作接轨,保护工作在管理上技术含量有待于提高。

3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3.1 合理区划保护站

根据工作需要,区划保护站点,落实管理区域,建立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动植物资源的变化,并针对意外、突发险情及时开展救治工作[4]。

3.2 加强队伍建设

从提高职工建设入手,确立合理的培训和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对职工进行进行培训,大力提高职工工作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单位所交办的巡护任务,遇到突况能够采取及时、得力的保护和营救措施。

3.3 加大资金投入

应千万百计保障资金的投入,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投资主体,同时吸纳各方投入,尽量扩大建设资金,以支持保护区的建设,发挥其应用作用。

3.4 加强执法力度和防火工作

从重、从严打击一切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活动,做到依法保护,从根本上让违法犯罪分子认识到高压线的作用,形成全社会保护的社会环境。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减少森林火灾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积极开展防火宣传,强化火源管理,尽可能消灭一切火源隐患,杜绝保护区内火灾的发生,保障野生动植物栖息的安全。

3.5 强化宣传

建立保护区宣传网站、科普知识博物馆、设立标志牌、开通彩信宣传服务功能,进行全方位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形成热爱保护区的良好风气。在教育方法和渠道上,应实现多样性,对区域内群众以法律、法规为主,对参观和学习的其他群体以护林防火知识和科普教育为主。

3.6 充实科研力量,提高科研水平

稳定现有科研队伍,逐步扩大科研队伍人员数量,加强与科研院所、学校的合作交流,全面提高保护区的科研能力。在队伍建设方面,要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训规划,定期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培养能主持课题研究的技术人员,奠定保护区的技术基础[5]。

4 参考文献

[1] 朱振华,毋其爱,杨礼攀.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J].林业科技,2003(6):63-65.

[2] 龙万.巴东县野生动植物保护现状及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04(2):59-62.

[3] 黄凯道,广海星.太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初探[J].陕西林业,2009(2):30.

篇5

[关键词] 林业生态 建设 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18-01

林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着我国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林业资源被过度开发,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现代林业应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使林业的使用与发展得到平衡。为更好的说明新时期下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本文先从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说起。

一、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98年实施了林业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沿海防护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人工林保存面积稳居世界第一,从4667万hm2增长到6169万hm2,森林面积从1.59亿hm2增长到了1.95亿hm2。自2005年开始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以来,湿地生态系统逐渐完善,部分地区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善化土地面积缩减到了3436Km2,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增长到17.63%,沙漠植物种类也得到了增加,开展了一些列的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构筑了良好的生态屏障。

虽然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受到气候、地理环境以及技术等的影响,所建设的生态环境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我国水土流失现象很严重,占据我国国土面积的37.2%,导致沙漠化不断加重,河流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土地沙化以及石漠化问题突出,造成沙尘暴频频发生,受生态以及技术限制,沙化土地等的治理难度很大,效果不是很明显;我国仍然存在很严重的湿地开垦与改造以及泥沙淤泥现象,使得濒危动物逐渐消失,沙化现象严重;我国森林平均储积面积小,森林质量物种多样化不强,难以发挥出森林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是不断提高,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先以我国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关键词] 林业生态 建设 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18-0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也是不断提高,对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先以我国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关键词] 林业生态 建设 问题现状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18-01

二、新时期下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

1.基本思路

新时期下,我国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应以促进人口、资源、经济等的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态保护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生活,坚持实现区域突破,着眼于水土流失、石漠化以及沙漠化等的治理。抢救和保护濒危物种,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增加森林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处理好保护和建设、重点和一般、点和面、内涵与外延等的关系,在进行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时,既要加强生态重要区域与脆弱区域的生态与植被保护,在已有的建设成果上,开展生态建设,合理利用资源,做到既能保护林业生态,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进行建设工作时要先重点后一般,优先治理比较严重的区域,大力开展林草植被建设。大面上紧抓长江黄河等天然资源的保护,在开展绿化的同时,还需注意增强森林生态效能工作,在点上抓紧湿地保护、森林公园建设,以国家重点湿地与森林公园为主。充分利用废弃工矿等地,积极挖掘土地的开发潜力,在路边岸边等地进行绿化,尽最大能力增加森林面积。建立激励机制,提高造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人才,提高造林人员的职业水平。

2.新时期下林业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具体内容

2.1建设工作重点

目前我国有20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以及重点保护地区,这也是我国今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前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东北森林建设防护林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带的水土治理等都是今后重点治理的工程。针对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在短期内仍是以重点工程带动,使原来的造林绿化转变为改造低质低效林,依靠分散的物资与劳动力,逐渐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完美的结合,逐渐恢复林草植被与物种的多样性,优化栽培技术,以科技为支撑,提高林业保护建设的质量以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把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和民生联系在一起,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2.2主要建设工作

在森林生态系统方面,把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作为新兴战略重点工程,加快北方等地的宜林地造林绿化建设,不断提升和扩大青藏高原以及黄土高原的森林质量和数量,集约经营南方丘陵山地带森林,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绿化结构。在湿地生态系统方面,依据现有的湿地保护以及恢复工程,加强管理与保护,防止出现过度利用等现象,利用加强围垦湿地退还、保护和修复河岸带水生态、恢复湿地植被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重点保障北方防沙地带江湖等的用水量。

在荒漠生态系统方面要依托石羊汇河流域防沙治沙等工程,造林种草加快治理步伐,设置沙障等措施来减少沙城飞扬,对于难与治理的沙化土地,要在保障农牧民利益的基础上实施封闭性保护,尤其是北方的沙漠化地区可以适当大发展沙产业。在进行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时,要注意生态的多样性发展,加大生态系统物种保护力度,加以恢复已受损的典型生态系统和物种。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我国目前林业生态保护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具体讲述新时期下如何做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必须着眼于生态生态,协调人与林业的相互关系,大力发展玉林也有关的多种经济形势,才能使林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樊茹慧,吕向阳.建设现代林业打造森林城市——东胜区林业生态保护建设纪实[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1,(2):47-48

[2]郭淑青,曹素珍,杜品,等.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湿地现状及开发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702一11704

篇6

关键词:生态功能分区 治理模式 宁夏河段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33-02

河流不仅在水利方面起到防洪减灾、供水兴利的作用,而且在社会和生态环境方面还是沿河地区人群与生物集结的场所及人文历史发展的载体,影响着整个区域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河道治理模式往往只考虑行洪、灌溉等功能的发挥,随着十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观念的更新,河道的生态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水边环境”、“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系统健康之间寻找平衡”以及“河流生态建设”等成为新时期的治河理念。

本文从河流生态功能分区的角度出发,兼顾河流的资源、环境及生态功能,对黄河宁夏河段河道综合治理模式进行探索。

一、区域概况

黄河干流自宁夏中卫县南长滩翠柳沟入境,至石嘴山市惠农区头道坎麻黄沟出境(右岸平罗县陶乐镇都思兔河),穿越中卫、吴忠、银川、石嘴山4个地级市的10个市县(区),全长397km,流域面积5万km2。黄河两岸是宁夏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华所在,沿黄经济区的国土面积为2.8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3.2%,聚集了全区60%的人口(城镇人口占81.5%)和80%以上的产业,创造了宁夏90%的GDP和财政收入,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黄河宁夏河段属黄河上游下段,全河段由峡谷段、库区段和平原段三部分组成,其中峡谷段由黑山峡峡谷和石嘴山峡谷组成,总长86.1km;库区段为青铜峡水库及回水区段,自中宁县枣园至青铜峡水利枢纽,全长44.1km;平原段总长266.74km,为冲积性平原河道。

二、河道生态功能分区

1.河道生态功能

河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自然功能和社会功能[1]。自然功能包括水文功能、地质功能和生态功能[2];社会功能包括水利、资源、人文景观、休闲娱乐、场所及形象功能等。一条健康的河流既要满足河流周边生态环境的要求,同时还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合理需求[3]。河道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是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河道生态功能是河道各项功能的基础。根据生态学理论,生态功能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4]。河道生态系统具有栖息地、过滤作用、屏蔽作用、通道作用、源汇等方面的功能(河道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栖息

黄河宁夏河段位于黄河上游下段,是黄河生态廊道内极为重要的一段,保证了生态廊道在上下游之间的贯通,其上承黄土高原西部农业生态区,下启内蒙古高原草原生态区,是二者之间的连通走廊。因此,宁夏黄河的生态作用就是黄河流域的生态廊道,也是宁夏全区内最重要的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把各个斑块中的生态系统串联沟通起来,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的流动,既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进化,又实现了栖息地、通道、屏障和过滤、源汇等方面的功能。

2.黄河宁夏河道生态功能分区

2008年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了《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根据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和所具有的主导服务功能类型,将全国划分为生态调节、产品提供与人居保障3类,216个生态功能一级区,依据生态功能重要性划分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农产品提供、林产品提供、大都市群和重点城镇群等生态功能二级区。

2011年国务院批复《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8]。水功能区划分为两级体系,一级水功能区分四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细化水域使用功能类型及功能排序,协调不同用水行业间的关系,划分为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七类。

根据《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的成果,兼顾河道功能的完整发挥,将黄河宁夏河段划分为4个功能分区,即生态保护区、开发利用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过渡区。其中生态保护区和开发利用区是河道主要的核心生态功能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过渡区是将核心生态功能区联系起来的生态廊道。

2.1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是指对流域生态安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及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保护等至关重要而禁止开发利用的区域。宁夏河段的生态保护区主要是指河道内的湿地生态保护区,以现状黄河滩地上大面积连续性的天然植被分布区为基础,划定生态保护区,利用其本身优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扩大栖息地面积,提高生物多样性,使之成为整个区域内野生动植物的种源地、避难所和迁徙中继站。黄河宁夏段现状滩地上大面积连续性的天然植被分布区及其相邻河道等生态系统保护较好的地区划为生态系统保护区。

2.2开发利用区。黄河宁夏河段的开发利用区是指河势基本稳定,无特殊生态保护要求或特定功能要求,开发利用活动对河势稳定、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及河流健康影响较小的区域,主要是指城市河段。根据各地城市发展规划,河道所涉及的城市河段包括中卫、中宁、青铜峡古镇、吴忠、灵武、银川兴庆区6处。

2.3生态缓冲区。生态缓冲区[9]位于生态保护区和其它区域之间,将外来影响限制在生态保护区之外,同时连接破碎化生境,起到生态缓冲和社会缓冲的目的。对生态保护区内生态系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该区域内可以开展一定的科研活动;生态缓冲区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外界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保护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河道生态系统不受外部干扰的强烈冲击。

2.4生态过渡区。生态过渡区是为开发利用区和生态修复区顺利衔接而设置的区域,该区内允许开展各种实验性经济活动,这些活动要与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维护河流系统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且应当是可持续的。

三、河道综合治理模式

1.基本原则

河道综合治理是指在河道规划、设计、施工中综合考虑工程设计和生态功能要求,利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水利工程学的技术手段,在人工干预下能充分发挥河道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设计、自我恢复能力,最终将河道建设成为生态化河道。

根据黄河宁夏河道生态功能分区,考虑河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功能的完整性,不同分区在治理侧重点和具体目标上存在差别。河道综合治理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

1.1在保证安全行洪前提下,统筹兼顾生态环境的改善、自然性和河道亲水性等多个目标的实现;增加河道沿岸公共设施建设,提高河道周边土地利用价值。

1.2杜绝未经处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内,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体环境质量的提高。

1.3坚持生态化治理的原则,实现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

1.4注重河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相结合,维护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1.5坚持“点、线、面”相协调的原则。使城区河道像自然河流一样,形成稳定、丰富的生态体系,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2.生态保护区

生态保护区的治理应侧重于保护,主要是维持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自然现状。在生态系统保护区内部,现存保留较好的珍稀植物分布区、典型生态系统分布区、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地、产卵场、抚育场、觅食场,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区。核心区是野生动植物的高度集中区,不仅关系到当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而且对维持大区域内的生物种群规模结构与动态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核心区内生态敏感度高,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给生态保护区内生存的珍稀宝贵的野生物提供栖息地,通过植被结构来实现栖息地的多样性(水平和竖向),栽植不同高度的植被形成错落有致的植被层,为鱼类等水生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对该区域进行生态保护治理时可以应用河道治理的孔隙理论,即在河道治理中,使用适当质地和结构的材料,人为的创造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环境,保证在河道治理中,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自然属性,更进一步的创造条件,促进其发展,使河道成为保护和恢复其原始生态功能的空间。

3.开发利用区

开发利用区采用融合“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建设模式,构建良性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

黄河宁夏城市河段的特点是人类活动频繁,己有大规模的河道建设和开发利用设施,生物栖息地多样性缺乏,人为冲击强度大。针对该段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开发利用区,并且提出“防洪保安,面向经济发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防洪、生态和经济效益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

首先要建立控制性骨干工程,达到河段的设计防洪标准;在此基础上,以河流为轴心,科学规划城市建设与发展总体布局,努力打造现代化城市,进行滩地整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河滨公园,为市民的游憩娱乐创造条件;然后,通过改变设计思路,采用生物防护措施努力为河流生物营造适宜的生存空间,。在滨河公园里,也可以通过设置自然景观区、历史文化遗迹区和湿地生态保护区等措施进行生境修复。

4.生态缓冲区和过渡区

生态缓冲区位于生态保护区和其它区域之间,目的是将外来影响限制在生态保护区之外,同时连接破碎化生境,起到生态缓冲和社会缓冲的目的。

生态过渡区是为开发利用区和生态保护区顺利衔接而设置的区域,该区域要有一定的规模和长度。区域内可以植树造林,进行林副业生产和一些实验性经济活动,并且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

四、结语

在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实现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和建设,是现阶段及将来河道建设的新要求和发展趋势,预示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向“生态水利”阶段发展。因此,开展河流综合治理,探索综合治理模式,完善生态化河道的内涵,研究生态化河道的建设标准及模式,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在今后的河道治理过程中,应将治理工程寓于生态环境建设的兴利之中,以人水和谐的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考虑河流多方面的功能,最终实现生态化河道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石瑞花,许士国.河流功能综合评估方法及其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1:131-16.

[2]钱正英,陈家琦,冯杰.人与河流和谐发展[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5.

[3]文伏波,韩其为,许炯心.河流健康的定义与内涵[J].水科学进展,2007,18(1):140-150.

[4] ODUM E. Fundamentals of ecology [M].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1.

[5] The Federal Interagency Stream Restoration Working Group. Stream Corridor Restoration: Principles, Processes and Practices[M]. USDA, 1999.

[6] Craig J, Hollis A. Stream Management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Strea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R]. Environmental Laboratory US Army Waterways Experiment Station, 1999.

[7]杜强,王东胜. 河道的生态功能及水文过程的生态效应[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5,3(4):287-290.

篇7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白沙;海南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补偿机制现状分析

(一)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历程

海南生态省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加大对白沙黎族自治县山区实行封山育林,对已开垦的生态敏感区域实施退耕还林,限制传统的生态破坏型、污染型产业发展,这些措施一方面很好地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山区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这些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2006年,根据《海南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修编)有关规定,海南省省财政研究制定了《海南省生态转移支付暂行办法》并报经海南省政府批准执行,自2006年起每年安排2000万元,按照因素法分配,并重点考虑白沙、保亭等中部山区[1]。2006年至2008年,海南省财政共补助市县生态转移支付6000万元,其中,中部山区5229万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87.15%[1]。2008年10月海南省省政府原则通过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和完善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机制的试行办法》[2]。至此,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生态补偿机制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二)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现状

从2006年,在海南省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已经开始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1.元门乡那吉村

在调研过程中,作为向导的一位五十多岁的农民,家中有1000株的天然橡胶,由其夫人专门割胶,其主要靠三轮车拉客挣钱,两个子女外出务工,收入在全村属于中等水平。向这位向导一样的农户在那吉村很多。那吉村在生态补偿实施之后,农民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提高了不少。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农户对政府封山育林的措施也很理解,并且积极配合政府生态保护的活动。在调研过程中,该村农户对土地的需求并不是很高,对生态补偿也很支持。

那吉村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借助生态补偿的契机,拓展农民收入渠道,有效减缓了封山育林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了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的相互促进,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实行生态补偿之后的成功典型。

2.打安镇类托村

在调研过程中,该村大部分村民都希望能够开发山林,扩大农业用地面积,使自己的收入得到提高。该村村民除了农业收入之外,很少有其他收入,生活水平相对其他调研地点低一些。该村村民对政府的封山育林政策并不是很支持,并且对生态补偿机制信心不足,认为生态补偿机制并不能促进其发展。因此,在类托村,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存在很大矛盾。

类托村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后,并没有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方式,使得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的矛盾越来越大,是白沙黎族自治县实行生态补偿之后的失败典型。

(三)存在问题

1.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的矛盾依旧存在

通过对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实地调研,发现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之后,农户对生态保护的参与度依旧不高。当地农民主要的收入依旧来自农业种植的收入,尤其是天然橡胶的收入。此种情况下,农民为了提高自身的收入主要途径就是靠扩大天然橡胶的种植面积。这就与生态保护的目标产生了冲突。调研过程中,超过80%的农民希望有更多的土地来种植农作物,生态保护与农民利益的矛盾依旧存在。

2.生态补偿机制效率不高

由于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时间较短,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其效率的提高。生态补偿机制目的就是对当地农户由于生态保护而损失的经济收入进行补偿,但是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程序繁琐,农户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并不能很有效的利用生态补偿机制保护自身的利益。因此,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效率不高。

二、建议

(一)建立监管机制

在争取到国家和省市的补偿资金以后,要制定国家和省市补偿资金专项使用法规,明确相应经费使用办法、监督办法以及举报措施和责任制度,保证补偿费合理、有效使用[4]。

(二)构建高效管理机构,提高生态补偿机制效率

鼓励构建跨部门的管理机构,如天然林保护区由土地资源部门、水利部门、农林部门、环保部门、社区等组成管理委员会,各部门责任、权力和利益要明确,这样一个联合性的管理机构及其相互配合与协调是确保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5]。简化生态补偿机制程序,提高生态补偿机制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晓华,谭丽琳.守住了青山,却过着穷日子生态补偿,海南中部山区的深切呼唤[N].海南日报,2007-03-14(004).

[2]义术.生态补偿机制助推发展方式转变[J].新东方,2009(03):24-26.

[3]陈成智.我省两年前已尝试生态补偿累计补助市县生态转移支付6000万元[N].海南日报,2008-10-18(001).

[4]王秀卫.完善国际旅游岛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探讨[J].行政与法,2012(02):77-80.

[5]吴鹏,梁亚荣.完善海南生态补偿机制[J].海南人大,2010(01):38-39.

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新时期

1我国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发展现状

从1998年我国实施森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作开始,我国就获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其中,人工林保护居于世界领先行列。由最初的4667万hm2逐渐增长到6169万hm2;森林面积逐渐由1.59亿hm2增长到1.95亿hm2。2005年,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开始实施,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一些地区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促使土地面积缩减到3436km2,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增加到17.63%,沙漠植物类别也在不断增多。由此可见,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可创建一道良好的安全生态屏障。目前,纵使我国在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方面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但是,因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技术水平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依然处于最初的阶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其中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37.2%,从而致使沙漠化现象更为严重,水土流失情况的加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土地沙漠化、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从而致使沙尘暴频发,在现有的生态技术制约下,沙化土地的治理工作很难开展;目前,我国湿地开垦、泥沙淤泥现象非常严重,从而造成濒危野生动物不断消失,土地沙化现象不断加剧;我国现有的森林储蓄量较低,森林质量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情况下,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维护作用将会大打折扣[1,2]。

2调研情况介绍

笔者于2016年5月25日—6月10日,采用文献调查法,针对1998—2005年我国林业生态保护及建设工程相关数据,首先对我国在此期间的森林面积的变化进行统计,其次对我国在此期间水土流失面积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我国森林面积、沙地土地植被覆盖率在不断增加,促使林业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目前我国森林储蓄量急剧下降,森林质量物种多样性不断降低,森林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方面的作用明显减小,我国土地流失现象、土地沙漠化等问题非常严重。因此,新时期应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3新时期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具体内容

3.1建设工程重点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20多个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点保护区,这将是接下来我国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当前,青藏高原生态屏蔽系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东北森林建设防护林、南方丘陵山地带水土治理等问题,都将是今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工程。新时期,针对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以工程建设为主,推动当前的生态保护工作得到进步与发展,促使固有的造林绿化向改造低质低效林的模式不断转变,利用分散的物资、劳动力,增加科学技术投入力度,从而实现人工措施与自然措施的成功结合,逐渐促使林草植被及物种的多样性得到良好的恢复,对栽培技术进行深入优化,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促使林业保护和建设工程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创造最大化的社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唯有将林业生态保护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才能够促使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3]。

3.2主要建设工作

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将防护林系统建设工作作为新兴战略工程的主要内容,增进北方等地区的林地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促使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质量得以明显提高,同时数量上也得到了不断增加,对南方丘陵地区的森林进行集约化经营,进一步优化东部沿海地区的绿化结构。从湿地生态系统方面来看,按照新时期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情况,不断加强生态保护力度,避免有过度利用森林等现象的发生。不断加强围垦湿地退还、恢复湿地植被,全面做好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从荒漠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其主要依靠石羊汇河流域防沙治沙等建设工程,不断加快造林种草治理力度,进行防沙屏障的科学合理化设置,这对于较难治理的沙化土地而言,可起到良好的封闭性保护作用,使得广大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得到强有力的保障。新时期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对生态系统物种的专业性保护,促使原受损的生态系统及生物物种得到逐渐恢复[4]。

4结语

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不仅可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化生活环境,而且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可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产业结构得到科学性调整。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现象日益加重,其中以林业生态环境问题最为突出。为此,新时期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要着眼于生态建设,协调人与林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大力发展与林业相关的多种经济形势,从而推动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化发展。

作者:王德法 单位:尖扎县洛哇林场

参考文献

[1]高军.关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若干问题[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4):125-126.

[2]詹宝林.试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论坛・问题探讨,2012(4):23-24.

篇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建设的潮流,十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即“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编制了区域生态环保专题规划[1-5],一些城市如珠三角[6]、福州[7]等编制了生态空间规划的专题篇章。《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8]提出了“红线调控、绿线提升、蓝线建设”三大战略,落实环保规划提出的生态分区控制方案。王金南等[9-10]采用RS与GIS技术的空间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环境功能评价和主导因素法的环境功能区划技术体系,划分了全国的自然生态保留区和生态功能保育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聚居环境维护区和资源开发环境引导区;唐燕秋等[11]分析了环境保护规划在“多规合一”中的定位,明确了环境空间格局和红线管控体系等问题,落实了环境保护的强制性要求和内容,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重庆市地方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意见等政策性文件[12-14],编制了生态创建规划,落实了相应“定指标”的环保专题规划。为推进重庆市璧山区的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提高城乡规划水平的要求,笔者通过分析璧山区的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形势,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空间的保护红线,制订了生态环保与城乡现实发展需求相协调的生态环保空间规划。

 

1研究区概况

 

璧山区位于重庆主城以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历年平均气温17.8 ℃,年平均降雨量1 042.3 mm,地形地貌上属于川东弧形构造带,分别从东西两侧横贯全县,海拔600~800 m,呈“三山三水”的自然地理分布,辖区内共13个镇街,人口63万。璧山区属于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的城市发展区,是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加快生态环保工作的规划和实施,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天蓝、水碧、地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格局。该生态环保空间规划基准指标为2014年,规划期限至2020年。璧山区的地理区位见图1。

 

2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

 

2.1生态环境定位璧山区生态环境定位是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生态宜居城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产业发展格局、生态空间格局。以璧山区的山、水、林、田、城为空间元素,以自然山水脉络和自然地形地貌为框架,基于“基质-斑块-廊道”的景观生态学理论,着力构建区域网状生态安全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15-19]。计划到2020年,将璧山区建设成为深绿型生态化的“一生之城”,实现全区生态文明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2.2生态空间保护规划规范方法璧山区地处重庆五大功能区离主城区最近的城市发展新区,承接主城区产业专业,新型产业发展的大经济开发强度,必须通过构建合理的区域生态体系,实现生态环境的高效保护。因此,生态环保空间规划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是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城乡全域空间资源优化的配置,协调空间冲突,并制订明确的管制措施,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布局。

 

区域生态体系构建的总体原则是采用生态学家和景观规划师提出的“优先格局”和“最优格局”的区域整体景观模式[8],在生态红线划定的框架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在璧山区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生态脆弱性评价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叠加技术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利用主导因素法,按区域内差异最小、区域间差异最大的原则以及区域共轭性原则,依次逐级划分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空间分区,并根据现有的专题空间规划边界进行叠加分析,最终确定生态环保空间区划的基本界线。

 

3璧山区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体系的构建

 

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基于“逆规划”的思路,采用GIS分析方法,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共4类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图2~4)。根据各个分区的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空间分级管制方案,构建区域生态环保空间格局,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3.1自然生态保留区根据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自然生态保留区主要是生态保护红线一级和二级管控区范围,全区总面积为175.23 km2, 占幅员面积的19.15%。

 

自然生态保留一级管控区面积27.36 km2,分布包括自然保护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包括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璧山区部分和黄岭鹭类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所有的城市级、乡镇级和纳入集中供水的集中水源取水源保护区。自然生态保留二级管控区范围包括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青龙湖国家森林公园、云雾山国家湿地公园、“四山”管制区璧山部分以及重要的河湖水系生态功能区等,管控区面积为147.6 km2。

 

自然生态保留区为全区生态保护红线,是环境安全底线,将生态控制线的空间定点、定位,使生态保护区域牢牢固定在生态规划“落地”,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明确了底线。依据生态红线管理办法,按照现行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管理,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活动。

 

3.2生态功能调节区生态功能调节区主要包括区域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区、绿色生态廊道和畜禽养殖的“禁养限养区”。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态调节功能区包括境内东西两侧的缙云山、华盖槽、云雾山以及南部云坪山等水源涵养林保护区和水土保持林区。主要措施是按照集水区的自然特点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严格保护现状林木,采取封山育林等措施保护现有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重点保护湿地、河网保护区,严格限制对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建设项目,积极构建区域生态调节系统。

 

绿色生态廊道生态调节功能区主要是指包括已建和在建高速、高铁等基础设施两侧50~200 m的绿色廊道;重要水系绿色廊道湖泊两岸30~100 m绿色屏障;城镇组团隔离带绿色生态廊道。通过主要交通干线绿色生态廊道连接各生态功能区,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区域网状生态系统格局。该廊道大部分与基础设施廊道并道,采取自然保育和人工促进并重的方法实施保护。

 

为加快解决畜禽养殖突出环境的问题,将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分为生态功能调节保护区,在区域内的主要流域、主要镇、街3个层次上,优化畜禽养殖“三区”划分,适度控制养殖总量。

 

3.3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食物环境安全保障区是国土空间的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障线,规划期(到2020年)全区基本农田数量保持在336.87 km2,占全区国土面积比例底限不低于35%。严格控制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总量,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建设,加强项目用地预审,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通过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4宜居环境维护区宜居环境维护区主要是城乡总体规划的建成区、规划建设用地及城区发展用地,包括宜居环境优化区和环境风险防范区,其中,宜居环境优化区主要是居住建成区和规划发展区,环境风险防范区主要指工业集中生产用地。在规划期内将宜居环境维护区的用地规模控制在81.20 km2,其中,宜居环境优化区用地规模控制在64.50 km2。城区和城镇建设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滨河绿地、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等多种形式在城市中形成“面-线-点”的生态空间,特别是控制好与建设用地相邻的缙云山、城市公园、滨河防护绿地、饮用水源保护区等。通过生态绿廊建设,将城市公园和水面等有机联系,形成互联互通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璧山区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成功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工业、产业等经济集聚区域,同时也是宜居环境的风险区域,尤其是电镀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级别高,须做好园区风险防范和其他空间的安全隔离措施。

       4结论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区域生态环保空间规划和保护还需要进一步在开展区域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上,统筹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土空间、城乡总体规划等“多规合一”的成果进行应用实践。

 

笔者在分析璧山区的区位、地理区位、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以山、水、林、田、城为空间元素,以自然山水脉络和自然地形地貌为框架的区域网状生态安全格局,得到如下结论:

 

(1)根据国家相应的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因地制宜地采用GIS方法划定了璧山区级生态保护红线界限,实现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定位“落地”。

 

(2)分析了璧山区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和基于“逆规划”的思路,采用GIS科学分析方法划分了自然生态保留区、生态功能调节区、食物安全保障区和宜居环境维护区4个综合环境功能区和8个亚区,根据各个分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制订了相应的管制方案,实现城乡专项规划的全覆盖。

 

(3)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框架下,提出了研究区生态保护红线与城乡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专题空间管制规划的衔接,实现专题空间规划数据的“共享、融合”。

篇10

关键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件建设;难点;重点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123-02

一、《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件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水生态保护及修复》课程的诞生和建设的原因是:1)严重的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由于当前水问题是区域发展的一大问题。因此为了保持和发挥我国的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水为主线,从应用的角度进行现状各种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对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成为了必然[1];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的有力途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程是2009年开设的新课程,2012年有正式出版的教材。目前还没有公开出版的课件。该课程是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问题为目的,实现水生态文明而设立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具有实践应用性。针对各种生态系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生态保护与综合修复的措施及方法,并与实例相结合。课程的内容会随我国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进程而发生改变,需要及时更新和扩充。本课程定位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课程,适合于生态学、水文学、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老师、学生及科研工作者。多媒体课件的建设可以让使用者更便捷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时代,适应大学课堂教学时限性及提倡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统一的特点、网络课件建设的需要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推行,均决定了多媒体课件建设的必要性。课件的建设不仅可以让河海大学的大学生受益,也可让想学习该课程的其他高校的老师、学生及科研工作者受益。

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件建设的重点

1.确定课件内容遵循的原则。《水生态保护和修复》课件内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水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课件内容遵循的原则是水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2.典型案例素材的收集,突出课件的实用性和代表性。《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突出特征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学习此课件的目的就是会制定一个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案。如何把一个区域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方案包含的内容(生态概况介绍、生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生态退化程度的判定、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法及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恰当的实例相结合,让此课件的学习者可以模仿,可以成功地按自己学习的课件理论,为自己关心的区域制定一个完美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以解决当地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与水相关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扼制并使退化的生态系统逐渐修复。

3.制作精良的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文字、声频、视频素材,充分利用来自Internet的信息资源,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声音、动画)图片、文字等来表述并构成课堂要件。在制作多媒体网络课件中,既体现课本知识,如主要知识点、典型区域生态退化程度的判定、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适宜保护及修复方案的制定等的讲解与交互操练的设计,又驾驭于课本内容之上,突出背景知识的介绍、注重相关知识的链接,以增大学生的信息输入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解Q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

4.课件的后评估及完善。通过调查问卷,反馈学生对使用本课件的意见和建议,汇成研究报告,探索适合以学生和使用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网络课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的方法。

三、《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件建设的难点

1.内容言简意赅。言简意赅是好的课件的特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涉及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生态系统的功能及退化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退化程度的判定、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流域生态修复及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共7章36万2千字的内容要在32学时内以课件形式展现,以水为主线突出应用性也需要言简意赅。

2.案例及时更新。《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研究对象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在不断加深加大,如何在案例上体现这种影响。当前全国各大流域和省市都在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问题会解决,新问题会产生,相关案例也会及时更新。例如南京市母亲湖--玄武湖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每年六月份左右出现的水体富营养化,已经受到重视,通过清淤疏浚、种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性鱼类、水道改造、城市雨污分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转和城市绿化带的建设等修复方案来得到改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流动性的加大,宠物的放养概率加大,以及中国节日放生的习俗和人们对放生的误解,水生宠物的放养将给玄武湖水生生态系统带来了的另一潜在的生态问题――生物入侵问题,玄武湖生态系统生物入侵问题及其如何修复成为了需要更新的案例。

3.及时补充前沿知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是新发展起来的学科,知识体系还不完善,好多问题还没研究透彻,得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地补充新知识、新理论。比如:生态修复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概念和分类体系;生物修复的分类体系还不健全;微生物从胞外环境中吸收摄取物质的方式--胞饮作用的机制还没被公认。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分类的生态修复研究仅限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的生态修复;生态系统的生物入侵问题;工程生物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应用及其风险问题等等,都是有待通过未来的研究来补充的内容。

4.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涵盖内容很多,但课件要在整体框架下突出重点,让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目的及用途学习和掌握最需要的。而且目的人群不一样,重点不一样。对于河海水文水资源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数生活在南方水多但水质差的地区,他们关键需要掌握的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但也需要了解总体的思维过程,在课件中如何体现是一大难点。

论文中已讨论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课件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但还有以下方面没有提到:1)某一区域在进行生态修复之前如何设立生态示范区进行生态修复试验,了解决定生态物修复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并评估生态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局限性。2)退化的生态系统的修复既是合理地采取可能的一切措施,短期内要达到显著的修复成果是不容易的,因为生态系统对于修复的措施要进行消化,做出反应,得花时间,另外,大气污染的干湿沉降带来的非点源污染是无法短期内彻底消除的,只有每个国家、每个流域、每个地区、每个产业及每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均采取节能、节材的生产方式,进行水土保持,不乱砍乱伐、不乱猎乱捕、不随意排污,才有可能保持整个生态保护与修复的良性发展,最终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因此,生态修复不是靠个人的努力,或靠某个专门部门,而是要靠全世界所有的人,所有的部门,同时为有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生态型地球而努力才行,因此说“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或一个国家的挑战,而是全世界共同的挑战”。如何在本书中阐述和贯穿这种思想,是未来需要探讨和补充的内容。3)当前是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水污染等生态问题也不仅仅是中国有,关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不仅仅只是国内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将来不仅仅只在国内,完全有可能在国外就业,这也要求进行双语化的教学,因此也要进行课件的双语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