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空间规划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广场;架空
Abstract: for a city, it will keep its unique charm, it must be reasonable city rules, and city planning in the most important is architecture design;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 building technology, high building had become the city space indispensable element, become the city a beautiful scene, however high-rise building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space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Deal with the defects, how to build our beautiful city, and let people get a better life work environmen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Urban planning; Square; overhead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全球化浪潮来袭,一个国家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获得国际地位,主要是依靠城市的竞争力。而建筑是组成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的重要象征。高层建筑形式在古代就已有了,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的古巴比伦曾经建造了现在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根据记载,其形式非常之华丽壮观,放置在任何空间之中都可以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钢铁、电梯的出现以及后来钢筋混凝土的应用,为高层建筑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层建筑也成为城市空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以美国的高层建筑发展最为活跃,如1885年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被公认为第一幢摩天建筑,而纽约的曼哈顿区更是高楼云集;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也发展迅速,如上海的金茂大厦88层,高420.5米。随着结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结构形式趋于多样化,高层建筑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恰当的融入城市空间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使高层建筑设计趋于完善所追求的一种理念。
城市空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重要因素,它为居民提供各种活动的可能。这个可以说是城市空间比较科学性的定义,而本文提到的城市空间则更具体更形象,主要指城市内的建筑物、道路、绿地、广场、公共服务设施等实体以及由这些实体所构成的立体空间,也是人处在其中能真实、直观感受到的空间。高层建筑是否与所处的城市空间融洽,其评价标准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公众的感受,所以一位建筑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所创造出来的空间(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给予使用者的感受。这些是理论上要求一位建筑设计师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作为一名建筑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且还可以据此评价一位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及其职业道德。事实上在进行一项高层建筑设计时,开发商受利益的驱使往往不会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此时,规划部门所出台的各种条文政策及规范将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强制性的要求必须顾及城市环境营造舒适的城市空间。可以看出,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协调以及城市空间的营造是通过两方面的共同作用来完成的,即建筑设计和规划。 下面就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两方面谈谈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1、建筑设计
(1)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
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 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讲,广场空间往往在街道空间以及城市空间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能够给公众留下较深的印象也往往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这就是共享空间的好处。有的建筑大师甚至直接设计成下沉式的广场,如日本建筑大师叽崎新设计的日本筑波中心的下沉式广场,独特的广场空间造型,以人和环境为设计重点,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安静的休闲场所,而且使建筑塔楼的形象特征更加突出。这种下沉式的广场往往更容易给人留下印象,就空间形式而言它是一种非常富有情趣的空间。因此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广场和建筑应该作为一体来考虑。
(2)高层建筑主体设计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高层建筑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选择合理的造型就显得尤为重要。高层建筑由于其结构形式的限制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在造型上往往追随于建筑的结构形式而不能有太多的变化,有的高层建筑甚至直接将结构形式外露不加修饰。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是它的塔楼,塔楼的表现形式对高层建筑的造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今国外和国内的许多高层建筑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和明显的识别性,对一个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可以说是高层建筑存在的一个原因。随着近年来资源短缺问题的出现,全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而高层建筑就环保节能方面来说是很浪费的,随之就出现了生态型“建筑的概念”,如生态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总部大厦在强调象征意义和功能的同时,就引入生态的概念,是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型”超高层建筑。其建筑平面呈三角形,宛如三叶花瓣夹着一支花茎:花瓣部分是办公空间,花茎部分为中空大厅。中空大厅起自然通风作用,同时还为建筑内部创造了丰富的景观。而气候设计大师杨经文设计的马来西亚吉隆坡梅纳拉大厦则体现了利用空中开放空间连通建筑内外,贯彻“生物气候大楼”思想,引入了大量的植物, 立面上螺旋上升的垂直绿化和底部斜坡的绿化都有助于调节气候,尽可能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较好地完成了室内外空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对形成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是一种深化。可以看出目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个新要求就是要实现“生态节能型”。
高层建筑主体的下部分―“裙房”虽然对整个城市影响较小,但它对于街道的尺度和人情化空间的创造等方面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的裙楼立面设计一般不同于上部立面,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从而使下部空间丰富多彩而不至于感到苍白;并要体现人的尺度因为裙房部分跟公众视觉接触较密切,对街道空间感影响也较大而高层建筑的最上部分屋顶对整个建筑形象起到强化个性的作用,虽然它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对塑造建筑的标志性丰富城市天际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建筑的基座、楼身等因素加以塑造。
(3)巧妙的运用一些处理手法
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 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高层建筑临近城市道路布置时,入口空间凹入建筑下部可以避免主体的被迫后退(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基地面积的有效使用缓解入口处各种矛盾冲突;并有可能在建筑的形体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形成新颖的构思,这种入口后退架空的处理不仅空间层次丰富而且给人的印象也深刻。
2、规划设计
(1)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
(2)高层建筑与城市街道
高层建筑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商业发达的地段,这些地段的街道本身交通荷载就较大,高层建筑将大大增加这些街道的交通压力,分布在这些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要尽量控制其层数和高度,同时在规划设计时要对这些街道进行扩展,加大其通行能力。
(3)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
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表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
篇2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滨水区域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相毗邻的特定区域,它是城市生态与生活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居于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等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多,功能复杂,历史文化因素丰富等特征。历史长河中滨水区是一种非常有限的资源,往往体现每一个地区独特的历史与个性。水域孕育了城市和城市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上知名城市大多伴随着一条名河而兴衰变化。
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 营造滨水城市景观,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工建造的环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使自然开放空间对于城市、环境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的城市格局。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滨水地区各项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以及具体安排的过程。是对其进行三维空间场所的规划设计,强调自然生态的恢复与再现,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文的协调发展。
1.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目标
为每个分区制定城市设计方案,确定当地街道、街区、土地使用、开放空间、街道景观的布置和性质特点。探索和分析有助于形成独特滨水景观的建筑类型。探索建筑形式和公共空间形成的关系,包括滨水边缘、绿色空间、广场、街道以及游步道等。以滨水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开发密度作为指导。配备积极灵活的停车服务设施。
2.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滨水开放空间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达性。积极探索一些主要道路和大尺度的公园和开放空间的设计。每个分区的设计应与中央滨水区内其他分区的设计相协调。在每个分区内给居民提供合理的开放空间和社区设施。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理念应从本地区的独特性中产生,并体现它的本质精神,而不是一味盲目地抄袭别人的形式和风格。滨水地区首先要解读该地区的自然特征、社区特征和历史文化,在本地区真实的历史基础上,形成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滨水空间。滨水地区的路网形态应该是城市临近地区路网形态的有效延伸,另外,要特别注重滨水步行系统的合理组织。滨水地区的开放空间要和城市内部的开放空间密切衔接,充分利用现有的河道和公园等。滨水地区的规划要创造符合本地区开发目标的街道模式和空间尺度。滨水地区应鼓励多种不同用途的有机混合,有意识地把居住、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组织在一起,有利于聚集人气,展示当地特有的社会生活场景。
3. 常用的设计要素
3.1滨水广场
水边设置的广场、绿地,为人们提供城市中久违了的与水对话的场景,给人工的都市景观增添了趣味,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场所,也成为了水体景观中的核心,更加有利于组织各种滨水化景观的场所。
3.2滨水步道
利用水面和河的堤岸形成步行系统。城市中往往利用堤岸形成城市绿化带,而沿着这条城市绿化带布置步行系统。步行系统联系着堤岸的各个节点,增强人与水联系,满足人对亲水性的需求。
3.3滨水公园
滨水公园是人们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很多城市滨水岸都规划设计了滨水公园,如成都的活水公园,重庆的珊瑚公园等。滨水公园考虑的主要是城市空间和旅游的问题,同时还有生态的问题,以及防洪的功能。
滨水公园的领域感较强,其用地通常形成一个向水的坡面,空间开阔,方向感强。滨水公园的堤岸处理很重要,它直接影响了环境和景观的品质。通常滨水公园应尽可能保留其自然的岸线,尤其是具有生态价值的湿地和天然的滩地。人工修筑的堤岸和防洪堤,也应尽量采用天然的材料如卵石等,做成自然的缓坡或阶梯,并用绿化进行护坡和美化。
3.4环境设施
包括交通设施、地面设施、控制设施、服务设施、卫生设施、城市照明、城市装饰、水景观、绿化、游乐健体设施、标识和广告设施、小品建筑、无障碍设施(通道、坡道、盲道)、公用设施、专用设施及标志。
4.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重视生态设计
一是克服随意排污避免水域污染;二是加强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周边形成多样化的滨水空间;三是加强管理,由于人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破坏公物,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还在发生;四是在滨水岸线生态化处理,形成生态的滨水景观。除了满足防洪、水运、灌溉等要求,滨水岸线应尽量采用生态驳岸,如可作植物种植型驳岸、草石间置型驳岸、滩涂型驳岸等,这样既软化了以钢筋混泥土为主的硬质景观,也有利于保护自然形成的岸线特色和重要功能。五是城市滨水空间的绿化种植尽量利用丰富的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重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4.2突出公共性质
滨水空间是游憩行为发生最频繁的地带。规划设计时应根据滨水区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及自然过程的连续性,结合不同的区位和规模,布置多样性、多功能的市民活动空间及设施,而此河段主要是提供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就应满足下面这些需求:清早大众的晨练;白天老人的休憩、聊天、晒太阳与孩子们的嬉闹;傍晚时大人流量的散步及停留的场所;夜晚年青人偶尔的聚会及恋人的约会;还有节假日的街头表演和街头市场等等。因此,不可改变的固定设施不能设置太多,应该通过可移动的设施来支持和弥补空间功能的可变性和多样性。
4.3护岸的亲水性设计
护岸类型的设计最重要的原则便是亲水性,亲水性是人在滨水空间环境下本性的体现,护岸设计能否体现亲水性往往是其设计的成败所在。岸线的亲水性取决于岸线的平面和断面形状。水具有可塑性,岸线的平面设计决定水体的平面形态。通过岸线的处理,可以丰富水的平面形态,增强亲水性。对于平直岸线,有时可以处理成凹式或外凸式具有强烈几何形态的亲水平台。凹入式岸线能给人一种向心、围水的亲水感受,凸出式岸线则使人有一种置身水中的自然感受。当然还要处理好安全与亲水的矛盾。护岸的设计首先应满足防洪的要求,规划前应充分调查洪水周期、淹没范围等防洪资料,在设计过程中予以充分考虑。
5.结语
当前对滨水空间综合利用有不同的形式和策略,大多数城市以营造自然文化空间为主,部分城市结合城市商业、居住、创新等功能,形成高品质的城市功能区,也有的城市通过沿河工业区的综合改造利用,形成文化创意、展览、休闲的空间,实现城市旧工业区的蜕变,无论何种模式适合才是最好的。通过规划设计的过程,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城市人对滨水型开放空间的需求,进而设置相应的元素达到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祝卿.中小城市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初探.山西建筑,2010年11月;
篇3
【关键词】城市滨水规划设计;生态问题;滨水区绿地;滨水岸线;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应从景观与生态环境两个角度研究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找寻两者之间关联,寻求景观与生态环境共建的途径,尽最大可能实现景观与生态环境两功能兼顾,并与整个城市规划协调统一,最终达到城市滨水环境的有效利用和适度开发。
1滨水区绿地生态问题的规划探索
滨水区绿地是原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但大部分城市的滨水绿地设计至今大都还是沿用城市人工环境空间的思维和手法,缺乏对于滨水区自然属性以及生态特殊性的考虑:或过于追求形式和工程要求,以简化单调的人工绿化代替河岸自然植被,破坏了原有的滨水生态环境;或往往忽视地方乡土植被,过分追求新奇性和集锦式景观效果,引入大量外来物种,影响了本土水岸植被系统的稳定;或河流湖泊周围甚至水中小岛上,筑建了高大的楼房,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生动植物的生存。基于生态规划原则,滨水绿地规划应着眼于对河流、道路和绿地的施工及管理中采取各种对策,尽可能将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地保留下来。
1.1滨水湿地的保育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蚀、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肾”之称。
为了保护湿地的自然景观,必须立刻停止对湿地的进一步蚕食。除了保护现有湿地不被破坏而导致萎缩,或设法恢复已被破坏的湿地,或设法培育新的湿地。对于各种自然湿地,可根据其所处区域不同采用不同方式。如一部分作为完全湿地保护区予以保留,并对与之相关的系统作出安排,如控制上游水土流失,限制建设等。一部分可以作为湿地景区,以自然湿地为基础,辅以人工湿地,空间布局按湿地生态功能的流程进行组织,构成一个效率更高的蓄水系统和净水系统,把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结合起来,创造反映湿地特色的景观。总之,滨水湿地的保育,在规划时,应与河流的改造同步进行。
1.2保护自然植被
河流的自然植被从上游到下游有多种变化,河堤内外、高河滩、水边的低洼湿地和流水区域等环境不同,其中生长的植物类别和生态也不同。与局部地形相对应生长着生态条件不同的各类植物,有木本植物、水边多年生水生植物,堤防上有一年生草本植物和两年生草本植物,以及与这些植物群体相对应地衍生出的动物群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用水量的增加使河水流量减少、水位降低。由于河流周围土地被大量作为住宅用地,污水排放量加大以及城区的发展对河流进行治理,都对自然植被产生很大影响。随着被称为归化植物的外地区植物的引进,归化动物也带了进来,这就使植物群体的构成和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而要保证滨水生态环境不遭受破坏,首先就要保证河流原有的自然植被不受破坏。植物的生态功能的发挥需要其“活在”场地,而不是“留在”场地。要保护原有的自然植被,必须在规划中切实保护植物生存的环境。如规划中要避免对原有植物附近的地形做太大改变;在树木的滴水线范围内地形调整的幅度不宜超过15cm;在树木下设置休息设施或活动设施应尽量减轻基础的压力以降低对树木生存的影响;不考虑在树冠下铺装地面等。
1.3优先培育当地原生植物
光、温、水、土壤、地形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当地原生植物对这些因子的利用保持着充分的经济性和合理性。原生种群的树木与引进的树木相比,能更好地融入自然系统的循环中,对于那些直接依赖它们生存的小动物来说,会有更多机会获得食物。我们应该珍惜原生的树木。如果要引进外来的植物,一定先要考虑这种植物对规划方案是否是必不可少的,是否与周围景观相融合,要尽可能以接近自然的状态进行植物种植。规划时应首先对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和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滨水地区实际条件进行植物群落设计。多采用群落式种植方法,以本地植被为主,构成复层结构植物群落,形成绿化生态网络,以保证多种生态进程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促使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提高,增进生态系统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2滨水岸线工程生态问题的规划分析
许多城市滨水区域以防洪为目的的对水岸的截弯取直、加深河槽、混凝土加固、筑高坝等措施,产生了诸如洪水流量、流速以及泥沙量增加,洪水压力转嫁到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调节功能减弱;破坏了河岸生物的生存环境;
弱化了水环流过程等生态问题。封闭的硬质人工驳岸改变了自然形成的江河岸线的自然特征和重要生态功能。如扬州古运河,原来河道两岸采用浆砌毛石驳岸和花岗岩栏杆围合。使古运河水道变成仅有简单功利价值的防洪、运输通道。这种简单生硬的处理限制了贯穿的水系在城市空间中所应有的生态保护和环境净化作用,对于形成丰富而多样的城市滨河景观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缺陷。
2.1恢复河道自然景观创造多样性的环境条件
河漫滩、河湾和自然湿地等自然地貌,可以通过截流和下渗等形式发挥蓄水功能,既有利于地表径流的减少,也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稳定平衡河水流量,减弱洪水的冲力,保证了河床的稳定,也减少了下游的洪峰流量。同时,通过土壤和植被渗透过滤,也改善了水质。而且,类似河岸和河底的浸蚀、冲刷和淤积,为新的物种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可能性。水面忽宽忽窄的河流,其贮水和游水功能强,可使洪水峰值流量减少,延迟洪水产生,收到理想的治水效果。构造多变的河流能使水质净化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将河流改造成水渠一样,形状雷同单调,水的流动形态也不会变化,环境条件十分单纯,只能形成贫乏而又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只有在河流里构筑浅滩和深潭,河底尽量不用混凝土铺装,河流的走向尽量避免僵硬笔直的形态,让河岸线忽宽忽窄地不规律变化,水中有小岛,河水有很小的自然落差,岸坡或陡峭或舒缓,呈现构造上的多样性时,才会创造出富有多样性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此外,在处理与防洪有关的各种问题时,要避免用加高防洪堤等对生态造成永久破坏的手段。
2.2形成缓冲带,保留富有多样性的水岸边界
调查结果显示,鸟类与人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50~110m左右的距离,人与鸟类筑巢地的距离需要保持在30 m左右。水边的鸟类更容易受到人类的影响。如果在邻近自然保护的区域设置可供众多人聚集的设施和场所,则会对那里的生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最好设置缓冲地带,将一定范围的区域设定为保护区域,避免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冲突并确保人与生物(鸟类)应保持的距离。缓冲带的位置、形状、大小取决于规划者对保护程度的认可。通常,滨水缓冲带是以一定宽度的由林、草或湿地植物覆盖的带状区域。研究显示,当缓冲带大于20 m时,可以达到水质保护的目标;河流植被宽度30 m以上时,可有效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提供、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过滤污染物;当缓冲带大于60 m时,可以达到降噪的目标;当缓冲带大于50 m时,可以达到生态保护的目标。例如,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内,除规划有湿地生态保护培育区,实行完全封闭外,还有一条50 m宽的多层式绿色景观长廊环绕保护区,犹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绸带”自外而内由常绿高乔木、低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水边植物5个层次组成,不仅可观赏,还有着提示漫游线路、限制随意进入等导引功能。这个缓冲带的规划成为西溪湿地保护的有力屏障。
2.3保留可渗透的土地,不扩大非渗透地域
对于滨水岸线周边的土地,人们为了整洁或是为了便于活动等因素,往往采用铺装等手段,不断地去加固、捣实土地,最后土地被密封起来,雨水无法渗入地下。这些无法渗入地下的雨水,或是在路面形成内涝,或是通过边沟猛然间汇入城市内河,再汇集到更大的河流中酿成洪灾。因此,滨水岸线的规划处理,除了对岸线尽可能保持自然的形态,岸边还要尽可能保留一定范围的可渗透的土地,以保证滨水土壤的蓄水能力。在规划中,除尽可能减少铺装面积外,在必须铺装的区域应考虑根据场地条件和功能选择可渗透的材料和构造。如对频繁使用的车行道,选择多孔混凝土或多孔沥青;停车场和活动频繁的广场可采用渗水型地砖;步行道则可选用疏松的粒料、木板或渗水性较好的石材。
3滨水区建设的生态规划设计
3.1应最小限度改变自然环境现状
滨水区建设规模越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就越深。亲水设施建设的周边地区是人工风景与自然风景的衔接之处。设计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地形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系的改变控制在最低限度,要在保护现状地形和植物的同时,成功地进行亲水设施整顿和建设。对自然的改变应停留在最小限度,即使已改变的场合,也要以其他形式进行修补,让自然复原,甚至要设法创造自然。特别是在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场合,不允许开展将会使自然环境发生较大改观的设施依存型活动。例如:摩托车越野赛之类的活动会造成扬尘、噪声及表土荒废等不良的影响。活动场地的整顿和建设在使局部地形平坦化的同时,也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而应更多采用自然观赏型活动、身边自然接触型活动等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亲水设施建设。
3.2滨水区规划与开发应留有足够的宽度
在滨水地区,由于水陆载体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亦不同。由于比热不同,水体温度升降速率慢于陆地,从而在水体和陆地上方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滨水区特有的“水陆风”。水陆风减缓了陆地温度骤变,发挥了“天然空调”作用。此外,自然状态下的滨水区具有调节温湿度、净化城市空气的作用,因地形、气压及阳光作用,更有可能形成如风霜、雨雪、雾霭等滨水区特有的气候现象。有的滨水区建筑密度及层数过高,阻挡了水陆风向城市纵深方向延伸,减弱了城市与水体之间的空气自然交换,不利于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缓解;因此,滨水区建设,应预留由滨水绿地系统构成的一定宽度的城市开放空间,这些连续带状的开放空间可以成为水陆风的天然通道和过滤器,改变城市局部气候。从景观形象角度分析,城市中的滨水地带,带状空间是自然的、生态的,可以驻足停留欣赏的。尤其在高度人工化的城市中,人们对于自然的因素会更加偏爱。一条河作为城市形象带来的作用绝不亚于一条大道。从这个角度考虑,滨水地带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留有足够的宽度,必要时甚至应该人为拓宽。保证自然有足够的量,就要使滨水带有足够的宽度,并把它变成绿地、湿地等生态环境。只有留有足够的宽度,才能为保证滨水生态环境的连续性提供可能。
篇4
关键词:地下空间规划;分层布局
中图分类号:TU113.5+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虹桥枢纽地处长三角都市圈重心,是上海市区与长三角地区衔接的门户,将分担上海服务长三角的职能。枢纽地区是未来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根据《上海市地下空间近期实施性规划》要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作为上海市地下空间开发和近期建设的重点地区,应当将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或者单独编制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1.地下空间规划理念与功能分析
1.1规划理念
1.1.1新前沿(New Frontier)--AERO CITY 的定义:
新前沿(New Frontier)空间:指的是诸如宇宙、海洋、地下等潜在的、待开发的、充满生机的未知空间。虹桥枢纽地区紧邻机场和高铁,具有向天空、宇宙无限延伸,与世界紧密相连的特点。
AERO CITY 虹桥 : A.E.R.O
A--Activity: 长三角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充满动感活力的城市。
虹桥作为上海副中心,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多种交通积聚于此;磁悬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通过枢纽建筑的地下步行通道相连。 通过地下空间的延伸开发,构建区域地下步行网络系统,与交通枢纽相接,努力打造出城市与世界直接相连的、与世界中心相符的充满活力的城市。
E—Environment: 采用高科技手段,注重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的城市。
引进与21世纪城区建设相符的最先进的环保技术,同时,在地面与地下的各个地方都能做到充分利用绿化和水体,通过地下生态新技术利用,努力打造出舒适明亮的生态城(Eco City)。
R--Renew:地上地下综合开发,具有良好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通过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地下空间的有效开发、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了弹性空间,城市具备了更强的适应性和可更新能力。
O—Open: 一个包容万象,海纳百川,友好开放的城市。
通过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创造一个无界互通的空间,展现了一个多元、友好开放的魅力城市。
1.2规划目标
由于虹桥地区的地下利用受到地面建筑高度的限制,因而该地下空间成为宝贵的城市空间。为了把它建设成为一个支援城市活动、市民宜聚集的城市和引导经济发展的城市,一个功能人性化、环境生态化的标志性魅力之城—AERO CITY, 确定地下空间规划理念。
1.3功能定位
本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优先发展以下功能性设施:
(1)为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地面环境而建设的地下交通设施
主要包括地下人行交通设施、地下车行交通设施和轨道交通设施。其中,地下车行交通设施又分为静态停车设施和动态车行通道等。
(2)为扩充城市空间容量而建设的地下公共活动与服务设施
公共活动空间:下沉广场、地下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
地下公共服务空间:主要包括地下商业零售、主题餐饮、文化娱乐、时尚休闲、
运动健身、会议展示、旅游观光、金融通信网点等公共配套服务。
公共管理设施:治安管理、环卫、公厕、咨询服务等。
(3)为改善地面环境品质而建设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地下市政管线、地下变电站、可能的区域能源中心和地下垃圾收集运输设施等;
(4)为增强城市综合防护能力而建设的地下防灾设施。
2.功能结构与总体布局
2.1总体布局结构
本区形成“两轴、两心、四片区”的地下公共空间结构。地下空间功能以交通设施(包括步行、轨交、停车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商业、娱乐、休闲、展示等)为主,鼓励地下空间公共化和地下公共活动空间功能多样化。
“两轴”:主轴:核心区中央绿轴下的地下空间是虹桥地下城市空间主轴。“两心”:核心区中央绿轴下的虹桥地下空间主轴上形成东、西两个地下空间核心,即商业核心和公共活动核心。“四片区”:主轴南北两侧及SN二路东西侧形成四片片状地下空间,轴线带状地下空间及其邻接地块地下空间以地下商业、商务配套服务,文化娱乐、会议展示等为主要功能。主轴两侧靠近核心区南北边缘地块主要开发地下停车空间。
2.2地下交通布局
地下交通骨干性设施主要包括地下步行街及地下停车辅道。规划本区形成“1主轴”+“1网络”+“1环路”的地下交通布局。
“1主轴”:
指中央绿轴地下空间,是核心区地下步行交通主轴,与枢纽东西向大通道共同构成地下空间的网路主干。
“1网络”:
规划利用地下空间构建舒适便捷的立体步行网络,地下步行网络以交通枢纽、商业空间、开放空间等为主要节点,以公共地下空间为骨架,连接地块地下一层或二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步行通道的宽度以人流分析为指导,连接通道两侧多样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整个地下步行网络系统由通道、下沉广场、采光中庭、楼扶梯等构成,空间形式多样,通过有序组织营造人性化、富有现代感的地下空间环境。
“1环路”:
规划利用地下空间修建环状专用停车辅道。北部商业区及周边(含文娱区和公园)的活动人流较大,是核心区的城市客厅,对环境要求较高。规划利用支路和公共绿地布置较高集散能力的环状专用停车辅道,将到发交通引入地下,以营造适合休闲、购物、娱乐等公共活动的地面环境。
2.3竖向分层布局
虹桥枢纽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深度以地下2层~3层为主,局部地区开发地下4层。地下一层、二层布置商业、娱乐、休闲、展示等公共服务设施,并相互联系形成步行网络;在公共服务设施以下布置地下停车、轨道交通等设施,并整合相邻停车资源,在步行网络层以下构建停车网络。
主要层面平面布局
(1)地下一层平面布局
地下一层空间以步行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主。东西向中央轴线地下空间是片区地下空间的主轴,也是枢纽本体地下人行大通道的延伸,加强了交通枢纽与核心区西片的空间联系。主轴两侧沿南北绿轴和SN一/1路等地下设置地下步行街道,形成整体化的步行网络。提高地下空间的内部环境质量,营造令人向往的舒适的地下街道。
(2)地下二层平面布局
地下二层以停车空间为主。南部以公共停车库为中心,利用地下连通道沟通各地块地下车库;北部设置环形公共停车辅道环通周边地下停车空间,总体形成“南连北环”的地下停车空间布局结构。
系统规划
2.4步行系统
根据人流分析结论,地下步行系统以中央绿轴地下空间为主轴,通过南北轴地下空间、SN一/1路地下街等向南北两侧辐射,并在浙江园、江苏园等处穿越SN二路形成网络。
2.5停车系统
区域车库连通系统采用“北环南连”的形式,北侧通过在市政道路下方布置地下车行环路构成车库连通系统,共计连通7032个泊位,南侧通过车库之间建设联络通道进行局部连通,同时根据区域总体静态交通需求与配建泊位的缺口,于EW三/4路——SN二路交叉口东南角地块增设社会停车场,停车场为地下二层,规模约为400个泊位,通过合理交通组织发挥其集散到发交通的“蓄水池”作用,共计连通6693个泊位,南北绿轴地下空间平行划分成多纵向功能带,结合地面活力水街区,造就一条集休闲娱乐的特色地下步行街。整条地下街沿轴线布置景观广场、交流平台、展示空间、休闲地带,两侧适量布置商业空间,为地上街区提供文化交流空间
3.休闲娱乐广场
连接东西地块,为办公区域内的人员提供休息餐饮空间。利用西侧下沉式广场更适合休息的空间,将办公地块内的人员吸引到西侧商业地块,以达到人流吸引的目的,提高商业地块的人气。
4.会展商务广场
中央轴线南侧增设会展商务广场对东西两侧地块进行连接。SN二路西侧的下沉式广场中会展信息栏和咖啡厅,为参观、参加会展的人员提供休息和交流的空间。
4.1SN一/1路地下商业步行街
沿SN一/1路下规划中高端地下商业步行街,长271m,联系中央轴线地下空间与高端商业区。地下街沿线点缀三个节点小广场,形成一条趣味轴线。花坛、景墙、各式铺地、玻璃穹顶、高品质且别具一格的商铺,共同构成了一条兼具景观欣赏与购物体验的地下商业街,使游客流连忘返。
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造;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1重视可行性研究工作
(1)将可行性研究阶段尽量提前
尽量将绿色建筑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提前,将建筑设计和绿色技术措施同时考虑,这样,一方面能够在设计的早期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立面造型、建筑布局等,以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也能够留有足够的时间并增加相应的技术措施,通过土建设计完成遮阳、自然通风及光等功能,避免了中后期进行不必要的修改和辅助设施的增加。因此,将可行性研究的阶段尽量提前,会使建造成本有较大程度的降低。
(2)重视基于全寿命期的策划决策
绿色建筑追求在其全寿命期内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程度最小化,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因而,建设单位在最初全寿命期计划中的决策对于绿色建筑建造成本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绿色建筑可行性研究阶段,要重点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从全寿命期角度评价方案的经济合理性,根据投资限额的底线,充分对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在选择建设方案时,以全寿命期的长远眼光评价绿色建筑项目的可行性,增加建筑“四节一环保”经济评价指标的权重,提高项目决策水平。同时,要进行科学的项目选址,合理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既要满足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适应未来的需求,不盲目追求大规模、高标准,也不只顾眼前而把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定的过低。
(3)合理融入建设理念
建设理念是建筑的灵魂,体现了建筑的风格和内涵。绿色建筑是可持续的建筑,生态是其建设的核心理念。良好的生态理念,应该以人为本,以自然为中心,自然是最大的生态,所以生态建设应该围绕自然 展工作,保护自然,恢复自然,模仿自然,尊重自然。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开发过程中要将生态的建设理念融入 发过程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降低增量成本,使绿色建筑产生更好的效益,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基于全寿命期进行经济评价
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涉及众多内容,但财务分析应是重中之重。虽然绿色建筑是我国积极推广建设的建筑产品,而且部分绿色建筑类型(保障性住房)还承担着保障民生的义务,但是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作为支撑,建设单位仍然缺乏建设积极性。因此,在绿色建筑的规划阶段,要对绿色建筑增量成本、建造成本及产生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论证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突出财务分析在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为项目的科学决策及成本控制提供依据。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手段并非万能,往往会出现一些“市场空隙”,即市场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市场的微观利益驱动与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可能出现偏离,需要政府用各种宏观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进行调控;其二,由于建设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降低绿色建筑建造成本之间存在矛盾,建设单位的建设积极性对市场机制具有天然的抵制作用,从而使市场机制失灵,资源配置失当。目前,对于绿色建筑这种单纯通过市场手段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项目,必须强调单独进行经济评价,综合分析绿色建筑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增量成本之间的关系,以获得理想的资源配置效果。
3科学合理选择绿色建筑技术
(1)充分利用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迥异,南北部地区气候差异大,在不同地域中所建造的建筑都具有地域特性。因此,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应尽量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做到因地制宜。设计单位要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建筑场地周边的自然条件,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现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植被和自然水系;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生态环境以及建筑风格等,积极利用其所处地点的阳光、水、空气、土壤和植物等环境资源,创造宜人的建筑物理环境,使其规模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因材致用,减少运输环节,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施工成本,减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绿色建筑建设与周围景观协调共生。
(2)合理选用绿色建筑技术
在考虑绿色建筑“四节一环保”功能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其增量成本,不能盲目追求高投入。在进行绿色建筑技术选择时,设计单位要积极对各项技术进行比选,优先考虑采用经济性较高、投资回收期短的可再生能源、绿色技术和材料等。满足经济适用原则,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也应降低主动节能的比例,在规划设计时应优先考虑采用被动式技术,降低采用空调设备等的使用,严格控制建筑朝向和布局,科学地平衡建筑的密度和间距等,最大程度地提高各项居住功能。如建筑内部环境的通风和光设计,应根据节能计算确定窗型大小,根据风模拟计算,选取建筑立面上的最佳开窗位置,使室内有良好的日照和自然通风效果,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并满足节能要求。
4合理配置“四节一环保”成本增加比例
在建设目标下,绿色建筑因选择了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技术方案,所以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有一定程度的增量成本。一般而言,在五大方面中增量增加最多的为节能与能源利用,有时因采用节能技术而产生的增量成本可以达到总增量成本的50%,其次为室内环境质量,最后依次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同时,随着绿色建筑等级的提高,增量成本逐渐增大。
因此,要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四节一环保"目标及其实现的技术措施,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并对节能目标及其技术措施进行重点管理。目前,很多地区的绿色建筑都要求节能比例要达到65%,而以前的标准则是50%,这就需要加强节能技术的先进性和建筑材料的保温性,同时降低空调等取暖设备的能源消耗水平,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同时,室内环境也需要不断地对水泥、涂料等室内装修的原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进行改善。此外,也要积极采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利用天然资源的设备的使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成本,并合理采用节水技术措施,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重复使用率,降低水资源的成本。
5用整合式设计模式
(1)组建完整的设计团队
完整的设计团队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进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因此,在项目前期规划设计阶段,应把项目各专业整合起来,充分考虑各绿色建筑项目参与者的意见和想法,避免由于信息交流的不通畅造成后续工作的返工、设计变更等,而大大增加了成本。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设计团队包括规划师、建筑师、景观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也可能会有一些专业顾问的加入,如能量分析师、照明、自然采光设计师、室内空气质量顾问、废水处理顾问等。为达到最终的可持续目标,建设单位及其将来的使用维护人员、建筑承包单位也应参加设计目标和可持续设计策略进行讨论的会议,最好是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中来,这样可以增加他们对该项目的理解与支持。
(2)方案设计精细化
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功能大部分都是通过设计阶段实现,并且整体还处在起步发展的阶段。因此,设计单位要在设计阶段通过精细地规划设计,力求选择最佳的项目设计方案,根据绿色建筑各个星级的达标要求,确定低成本、低能耗的绿色建筑设计方式。
首先,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的最终目标来合理确定要达到的星级标准,在该星级标准的前提下,选择一些对项目有利同时容易达到的条款,必要时综合考虑进行取舍;其次,按照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逐一研究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给
排水设计、电气系统、电讯设计以及环境保护、劳动、安全、消防等内容以及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方法,并做出相关说明;再次,对设计方案作出成本预算,准确计算出目前所需的投资成本、未来所需的运行费用,确保把方案的成本控制在该星级的造价范围内,力求通过精细的设计,达到控制绿色建筑建造成本的目的。此外,在精细设计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重点考虑技术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还要重视这些技术的实施对成本、工期会有怎样的影响。
[5]俞艳,田杰芳.业主应考虑建筑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J],铁路I:程造价管理,2000年第2期
篇6
【关键词】:绿色空间 城市规划 基本原则
绿色空间可以使人心情愉悦,为城市增加喜庆,人类的生态和居住环境也会受到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它在吸收消耗大量热能的同时,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尘埃等有毒气体,对降温解暑、减少噪音、增加氧气等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是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想之路。因此,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绿色空间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我国处在经济发展不合理的情况下,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会变得更加迫切。
一、绿色空间的含义
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已被纳入规划体系, 其核心是强调城市的低密度组团式发展, 利用大面积绿色空间降低城市密度, 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田园城市已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绿色理想。然而,不同的国家对绿色空间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在西方的城市规划中一般指开敞空间,即城市区域未开发或基本未开发、具有自然特征的环境空间, 是一些保持着自然景观或自然景观得到恢复的地域,具有重要的生态、娱乐、文化、历史、景观等多种价值。随着人们对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 绿色空间的概念也在发展变化。
二、城市绿色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广的内涵,但从其本质来看,可持续观就是要把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结合起来,在发展中树立生态意识。“绿色”作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词,被国内外普遍认可。相对于“森林”、“田园”等提法,更确切地表明了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通过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营造出“城市在森林中,森林有城市”的空间意境,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充分体现。
2、人文主义
绿色空间系统通过研究人类闲暇活动规律,以绿色空间为主要手段解决、维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以“绿”地建设来传递对人民群众的关怀之情,目的是为全体居民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公共活动空间。这正是人本主义精神的最高体现。
3、生态规划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日益认识到城市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各种层次的生态系统。从生态学观点来看,城市犹如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是在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与经济两个子系统,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而城市绿色空间系统无疑是城市这个生态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时应充分利用生态学的知识与原理,将城市环境放在区域环境中加以研究,咀协调人工建造物与自然环境良性共生关系。同时在塑造城市或区域景观时,应充分认识到它是生态结构的反映,是建立在环境的秩序与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轨迹之上,这种景观美表现的是生态系统精美结构与功能的有生命力的美。
三、绿色空间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我们在设计绿色空间时,要充分运用应用美学及生态学原理的相关知识,改变传统的规划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到环境质量、社会文化和地方特色等因素,塑造别具一格的绿色空间。结合本地传统文化,充分体现当地人文历史所积累的审美情趣,更好的宣传绿色空间的内容,传承传统文化精神,大体上采用传统布局,而在材料的选择以及节点处理方面要体现出现代感,尽量采用现代工艺。利用新材料与技术,采取立体设计原则,达到新颖、质感、光影等特征。
2、把握绿色空间植物设计尺度
优秀的绿色空间设计效果是明显的,为更好地提升绿色空间的特色性,在设计的初始阶段就需要设计者以一个科学的比例,来进行绿色空间设计的大致安排和构思。通过合适的比例设计出符合审美观和当地特点的园林。比例尺的使用是设计者的一种能力,如果,使用了错误的比例尺就会给人一种错觉,大尺寸的景观会给人恐惧的感觉,过小的景观会影响人们的自身感觉,所以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才能更为符合人们的审美观点,以此赢得人们游览园林时的好心情。
3、构建休闲空间
城市绿色空间的休闲环境是同城市人距离最近的环境,也是能够最直接使用的绿色环境。草香、花情、树绿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要素。绿色以生命的活力触动城市人的脉搏,引发人们借助大自然的要素来规划设计。崇尚自然,效法自然,也恰恰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作为步行者的活动天地和休憩场所,休息空间更要创造出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注重人群的景观参与性。这样的绿色空间更具亲情化。植物景观的处理要赋予诗情画意,同城市人群的景观感受结合起来。城市街景绿色空间组成元素的确定,应考虑城市人自身的情感要素,以便形成具有情节化题材的绿色空间,将每一位观者融入城市绿色空间之中。绿色休息空间在布局上延续了城市园林街景动感空间与情感空间的创作思想,既有连续的景观跳动,又有在同一主题下的景观。它不仅仅是绿色空间最具城市化的内容,同时又是把城市园林街景的空间延伸到室内的最佳途径,并与室内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把人与城市绿色环境连接在一起的媒体。
4、栽种城市适宜的树种
树种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方面:首先,气候方面。在栽种树种的时候要考虑它的习性,从树种自身的问题出发,不要人为地、一味的把南方树种栽植到北方来,将北方的树种全都栽种到南方,应该从整体出发,综合的考虑树种的最适温度、湿度以及海拔高度,然后在确定栽种的树种。除此之外,地方性的乡土树种要多栽种一些。在吸取教训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其次,土质方面。不同的树种对土质的要求有所不同,有的树种喜欢酸性土质,有的树种适合碱性土质,而有的树种则喜欢中性土质。因此,要根据树种自身的喜好对其进行栽种,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栽种的树种和其土质相适应;再次,环境方面。针对不同的环境地段,选择不同的树种进行栽种。如:在学校附近,要栽种消除噪音的树种,而在有污染的企业或工厂附近,应栽种吸尘吸毒净化空气的树种。有针对性的选择树种进行种植,不仅可以起到相应的环保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城市绿色空间的进一步发展。这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实施有很大帮助。
5、保护古树名木
凡在本市城乡范围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珍稀树种、国内外列级保护的;树形奇特、国内外罕见的;在风景园林点起重要点缀作用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因为古树是历史的见证,活的文物;名木是珍贵的资源,它们都是具有很高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能为城市文化增添厚重的一笔财富。但是同时带来的危害和恶果很快显现出来,终会变成绿色泡沫,将城市绿化引向歧途。违反了自然规律,也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宗旨,严重阻碍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
结语
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城市绿地例如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生态风景林地等已不能满足当前城市居民的要求。其区别于传统的园林绿地概念,新的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将为城市居民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宜居空间。
参考文献
【1】王雅萍。浅谈城市绿色空问系统的规划设计[J];建筑与发展2010第03期
【2】吴良镛。开拓面向新世纪的人居环境学。 建筑学报
篇7
关键字:德国建造规划;生态控制;城市设计
Abstract: German construction planning as the statutory plan, with a strong ecological regulation func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public interest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summed up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planning regulation measures and indicator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ity design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put forward to construct the ecological control indicators for the city desig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Key words: German construction planning;Ecological control;C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分中,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55%。1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脆弱因素复杂,由此可见,我们的生态控制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人们需要知道指导行为的总政策或策略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并且根据所得信息来进一步修改政策、策略,这就是策略性反馈的任务,这种反馈是社会控制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的生态控制已经刻不容缓。
1 德国建造规划的生态控制分析
1.1德国的城市规划体系
德国的城市规划称建设指导规划,分为预备性的建设指导规划和约束性的建设指导规划两个层面。前者称为土地利用规划,后者指导规划称为建造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工作对象是整个市域,在层次上相当于我国的城市总体规划。建造规划在层次上相当于详细规划,但是它具有法律效用,是可以直接作为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法定依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造规划就是德国城市规划的法定图则,其层次相对于我国的控规。
1.2建造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的构成
要想判定一部建造规划是否为“合格的规划”,其依据是:该规划是否包含了建设利用的类型与程度、建筑许可范围、地方交通用地这3个方面的控制指标。建设利用的类型和程度连同建筑许可范围规定了建筑物的用途、体量、位置,明确了规划用地建设主体的建筑物的空间形态。而地方交通用地的控制指标则规定了交通用地各部分的用途、规模和位置,这一内容构成了规划用地的空间骨架。这3个方面包含的控制指标都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控制指标组成的控制指标组。
1.3建造规划的生态控制指标集
德国建造规划的生态控制指标集可划分为3个方面:建造窗口之内的建筑物建造方面的生态环境控制、建造窗口之外的建筑物建造以外的地块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控制、公共利益区域的生态环境控制。
1.3.1 建造窗口之内的建筑物建造方面的生态环境控制
建造窗口是指由建造限制线或建造线围合而成的闭合多边形,它是整个建造规划图纸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造规划可以依据建筑物特定建设的要求,如规定建筑物使用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建造规划可以规定在建筑设施的特定部分,栽种或保留树木、灌木和其他植物。
1.3.2 建造窗口之外地块内的生态环境控制
建造规划对于规划区域实施全面的环境控制。建造规划可以针对土壤、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保护和建设要求,规定采取相应措施所需要的用地。建造规划可以规定在用地的特定部分,栽种树木、灌木和其他植物。
1.3.3 公共利益区域的生态环境控制
建造规划可以规定农业用地和林地。除此之外,建造规划还可以规定,在规划区域的全部或一部,栽种树木、灌木和其他植物。建造规划可以规定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用地,包括降水和沉积物的保留和渗透用地。涉及的生态控制面很广泛,因此对于实际中的生态保护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二当前有关生态控制的内容
当前城市规划中专门的生态控制指标很少,在城市设计中的生态控制就更寥寥无几了。我国目前对于这一控制并不是很注意,仅在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建立了生态控制线的单一指标。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和现实情况需求,规划趋势是规划设计越来越强调对物质空间设计背后的经济与社会因素的研究,越来越注重在规划设计工作的前期进行问题分析与目标决策。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2,然而现实中,城市设计对指标要素的控制往往只限定在几个方面,如建筑限高、容积率等。对于具体的指标要素的控制往往比较少,对生态的控制就更少了。同时对于控制指标在空间上的落实往往也只是关注表面的内容。正如吴良镛所说的“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生命支持资源――空气、水和土地――日益退化,环境祸患正在威胁人类,而我们的所作所为仍然与基本的共识相悖,人类正走在与自然相抵触的道路上。”3
三对德国建造规划生态控制方法的借鉴策略
城市设计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控制范畴。对于城市设计的控制,要求城市必须遵循城市设计所制定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项控制指标,确保在每一个重要方面都不能超越所允许的限度。
在具体的规划实践中,应在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各地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评价所显示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生态环境控制指标集。生态环境控制指标集除绿地率外,还包括:植被绿化、景观建设与保护控制、水体保护、水分平衡控制4个方面的内容。
植被绿化控制
植被绿化控制不同于种植设计,在规划中应该以一定的形式做出规定。参照目前的实际情况,这方面的控制可以细分为3种控制形式:树木种植与保存控制、交通绿地控制、公共绿地控制。
树木种植与保存控制:在规划图纸上标示出需要种植或者保存的乔木和灌木的位置,作为引导性控制指标。
篇8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则是城市生态系统和社会的一种融合,它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逐渐建立起来的,包括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自然网络和更为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关系的网络。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群体与生存环境的有机结合,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共同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生态系统进化的必然产物和最高形态,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与任何生命系统一样,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也具有其特有的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及控制规律。社会生态的系统性质既存在于结构方面,也存在于功能方面,还存在于系统效益方面,这就是社会生态学的结构系统性、功能系统性和效益系统性。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与其结构相适应的四种基本功能:社会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功能。
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由社会要素和环境要素构成,其中,环境要素包括理化、生物及人文等各类因子,而社会要素则由各个阶层、各个类别的社会人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通过自然力和社会力实现,自然力是自然界的各种能量,而社会力由经济杠杆、社会杠杆和文化杠杆三种作用力构成。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控制规律可归纳为三大原则:竞争、共生和自生。竞争原则强调对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生态位的高效合理利用;共生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不同种类间生物个体与整体间的公平与共生,以维持系统稳定;自生原则是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应付环境变化的一种自我调节能力,通过循环与行为维护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稳定。
如果把人类看成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的一个组成因子,那么人类因子无疑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子。人类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双重属性,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与自然界发生的物质交换、循环时所产生的关系总和,即生态关系,是人存在的基础,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总和,即社会关系。人的自然属性对城市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已逐渐减弱,而人的社会属性却越来越多的在人的各项活动中体现,人类也正是作为社会人在城市中扮演主角。人类与其所存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类通过自身的各种行为作用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超越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时,便会破坏人与自然协调的生态关系,产生人为灾害,造成各种生态危机,从而阻碍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而当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超过人类改造自然的水平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相互协调,保证了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运作,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相对应的,自然界对人类呈现的亦是双面性:自然界为人类的生存及发展提供时空资源和物质资源,当这些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协调利用时,自然界促进人类及社会的发展;若自然界发生自然灾害时,则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分配不合理,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占有量产生极大的差距,这种差距若长期得不到调整,会进一步拉大人类对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占有量的差距,从而产生极大的社会和生态矛盾,矛盾的不断激化就会产生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在现代社会的分配机制未得到完善之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占有量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便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人类社会正常发展的阻碍因素。在国家之间,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掠夺欠发达国家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拉大了贫富国家之间的差距,增加了民族矛盾,激化了地区冲突。不发达国家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从而陷入了“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中,导致了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全面爆发。两种危机都会阻碍人类及社会的发展,应该全面地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综合采用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和可持续发展手段,科学地解决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解决生态危机应从人类社会的总体高度来考虑问题。许多社会生态学家认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问题,其本质根源是社会生活模式的弊端。为了消除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根据不同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办法:计划生育、有限生产及建构生态文化等。然而,这些办法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应根据社会生态系统的特性和演替动力,遵照自然法则和社会发展规律,利用科学技术,合理分配资源,积极协调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生物圈的稳定和繁荣;强调社会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的高度综合和合理竞争,共生与自生能力的有效结合,生产、消费与还原功能的协调,社会、经济、环境的耦合,时、空、量、构、序的统筹,最终实现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社会危机也应从根本问题入手,合理分配资源,实行公平竞争,实现共同发展。注重社会关系协调,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时地调整人类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合理分配资源,减小人与人之间、地域与地域之间资源占有量的差距,推动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注重软环境的构建,强调文化的地域性、生态的社会性及设计的人文性等。
社会生态学
1社会生态学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向。大部分生态类学科研究的重点仍属自然学科的内容,但采用自然学科的理论来解决社会问题显然并不合适,所以有必要从社会的角度去审视生态问题,由此产生了社会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研究的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类与周围环境及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从社会角度对生态问题进行考察的生态学理论,是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即人类社会的生态科学。当前社会生态学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①社会学方向,即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重研究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模式变化和空间组合;②行为科学方向,即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生物的社会行为;③人类生态学研究方向,即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研究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社会生态学包含社会向度和生态学向度两个向度:所谓社会向度,是指分析生态问题和寻求构建理性生态社会的社会视角;所谓生态学向度,是指运用生态学的观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启示和指导人们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社会生态学的认识主体是与生态系统共存的社会人,认识客体即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学将人类社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整体性和交叉性的综合研究。
2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人和社会因素在社会—自然系统中起着积极的主导作用,自然与社会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取决于人所选择的自然资源利用战略”[3]。在前苏联社会生态学家马尔科夫看来,社会生态学的目标从对自然过程的简单描述逐步过渡到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即通过对环境的管理促进生物圈转化为智力圈。“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4]。我国的社会生态学者丁鸿富等人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探讨社会生态问题,并对其概念和演化机制做出阐述:生物之间互为环境。对于人类来说,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生物圈是人类的生物环境。人类本身在生物环境中栖息繁衍,是生物圈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生态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减少和消灭人类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人类社会生态系统的种种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从而逐步自觉地建立和维护有利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平衡。
3社会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原理,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效益大于它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部分的总和,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优化的核心是整体最优,即在实现系统整体与长远最优的前提下,兼顾各个局部与眼前的效益。
首先,社会生态学呼吁道德再生。社会生态学认为,无论是人口、科技和文化,还是经济、生产和消费,都是社会本身的构成要素,它们的发展和运行都受到社会存在本身的观念影响和制约。只有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深刻认识人类社会本身,破除社会的压迫制度,人类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
其次,社会生态学呼吁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形成“生态社会”。社会生态学认为,人类是具有独特社会意识的大自然的组成部分,生态危机是人类作用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人类自身亦有损害。如果在生态学原则基础上沿着生态路线重建社会,将改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系统整体最优效益。
社会生态学注重人和环境的关系,把社会和自然看作是在统一的完整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部分,追求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也即人与人关系的辩证统一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生态社会发展的内在目的就是使自然世界的存在不再外在于社会,使生态的社会存在与发展不再是单纯地追求人自身利益的实现,还必定要维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化”[5]。
空间规划
1空间、规划及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在城市规划和空间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中,空间一般被理解为“生存空间”,即物理空间和人类使用功能的合成,包含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规划是从长远和全面的角度制定发展目标,并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土地使用的配置、城市空间的组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和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空间规划是“主要由公共部门使用的、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分布的方法,其目的是创造一个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关系的领土组织,平衡保护环境和发展两个需求,以达成社会和经济发展总的目标”[6]。空间规划包括了每个层面和各个空间相关的专业区域的公共手段。由此可见,空间规划的实质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手段,通过对各种空间发展引导和控制来影响资源的配置,实现人类对其所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2空间规划的手段。空间规划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尽管没有一个全面、综合的理论可以概括,但规划工作者却有着非常广泛的专业方法:传统的概念设计、专业规划,以及新兴的基于项目的规划、相关人参与性规划及各类合作性规划等。
社会生态系统的空间规划思考
传统意义上的空间规划仅仅对城市的用地布局、景观环境及城市空间进行设计和改造,在提出建设生态社会的发展目标后,空间规划也融入了一些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要素,注重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纲要指导下,空间规划应汲取社会生态学的内容,关注人类社会及其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从社会角度考察城市的生态问题,并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方法来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建立人类自身以及人类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的稳定生态格局。
1全面发展—深化理解空间规划的概念。很长时间内我国一直没有以“城市空间规划”命名的规划类型,而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以致于很多规划工作者认为把城市规划的成果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就是城市的空间规划。长期以来,人们对空间规划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空间形态的表达是大多数物质规划与设计的终极指向,所有的意念与价值都由它来承载,因而要求所有的规划设计体现出精确和肯定的空间特征。传统意义上的空间仅仅注重城市空间的物质空间,忽视城市空间的社会性、经济性,所以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偏重于空间的艺术布局和技术处理,对于空间发展的经济、社会、生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缺乏关注。这种不考虑经济、社会及生态等要素的单纯的物质空间规划无法引导城市空间的发展,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格局的形成。
尽管城市空间规划的直接对象是城市物质空间,且其规划成果常常由城市空间布局的变化与调整来体现。但城市空间规划的依据并非仅仅来源于城市的物质空间,而是基于城市空间的多种组成要素的综合研究。“因此,城市空间规划的内容不仅是空间布局(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状态),还包括相应的空间政策。空间布局中包含了对社会、经济、生态和技术等内容的思考,空间政策的内容非常丰富,直接体现为城市空间发展的政策指引,它的实现需要各种影响到空间演变的政策的协同”[7]。
空间规划应将各个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和生态学等)的理论引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提出城市综合空间发展的新模式及其规划调控手段,包括从社会学角度阐述社会—空间互动的总过程和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城市空间生态系统—空间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规划行为控制城市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促进城市空间协调发展。
2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系统的发展。尽管由于城市空间作为城市活动的物质空间载体与城市的各项要素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因此在规划过程中受到格外的关注,但并不能将城市的物质空间布局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唯一着重点,因为城市的各项物质性、非物质性要素不仅对城市空间产生重要影响,其本身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亦同样对城市发展有着深刻影响[8]。因此,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景观等各项因素都应当成为城市空间规划的对象。长期以来,我国的空间规划都以建筑空间、公共空间为主体对象,城市生态因素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对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考虑则更少。
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城市发展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但生态环境并不只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某些特定的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与之密切关联的城市自然及人文景观实际上还是城市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对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环境的维护与提升。城市空间规划应该吸收生态学的方法,构建一个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城市用地空间结构,营造可持续的人居环境;积极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状况和条件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即根据区域内景观资源、环境特征及发展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特性,从景观的独特性、多样性、功效性、宜人性及美学价值入手,分析某一景观类型的资源质量及其与周围景观的关系,以确定这一类型对该用途的适宜度[9];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用地与建设做出更为合理的安排,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并能动地调控城市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使之和谐相容和可持续发展。
3健康公平—引入社会生态学理论。城市空间不仅仅是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的体现,更是城市社会、经济及文化的综合表征,社会因素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空间规划中,社会因素往往被忽略。而社会生态学认为,所有的生态问题都是由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造成的,要创建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就要建立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良好关系,除了关注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之外,还需要关注人类社会结构与活动及其环境,即城市社会空间的发展。
传统城市的社会空间往往根据居民的社会地位、宗教关系与信仰等来划分,现代城市由于工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空间的划分往往与居民的职业、身份及收入水平等密切相关。我国大多数城市正处于人口急剧增长与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大量新型社会空间,如高档住宅区和棚户区等在城市边缘区快速形成;另一方面老的社会空间在旧城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中面临解体和重组。随着住宅商品化、私有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贫富分异所形成的城市居民社会空间结构调整将成为引导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调整与重组的主要方式[9]。从合理引导城市的社会空间发展的角度对城市进行空间规划,要对城市的社会基础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居民的阶层、职业、迁移、年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等,以及居民的空间分布,在分析、确定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展与城市综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性建议,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组成部分。
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结构,应具有公正性、合理性和开放性的重要特征。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社会,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或“纺锤形”社会是比较稳定和理想的社会。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明确提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要达到城市社会生态高标准—“安居立业,让城市成为更多人的生活家园”这个目标还需要不懈努力:一方面,国家应进行相应的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社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规划师应借助空间规划的手段创造合理的社会空间,以促进社会结构的更新。
对资源的分配与再调配是空间规划对社会空间发展引导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对城市各级中心、公共空间及绿地系统的配置。按照等级区分,级别越高的中心享有越多的资源与权利,这样会造成地区间差异的急剧扩大,从而破坏社会结构的平衡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创立和引导多中心发展、扶植低等级中心的方式,采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资源调配、空间发展引导等手段来减少因城市中心地区位差异造成的社会空间分化。按照规模来分,城市公共空间包括服务于城市的大型公共空间、服务于社区的中型公共空间和服务于邻里的小型公共空间。大型公共空间一般作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场所,其规划建设往往基于政治和经济的考量,对于改善市民生活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型公共空间的规划建设更多基于公共健康的考量,但由于服务半径等问题往往造成市民使用的不便;小型公共空间具有方便到达和形式灵活等特点,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和适应现代公共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中小型公共空间的建设常常被忽视,这对于提高城市宜居性极其不利[10]。在空间规划的过程中,面对城市公共空间尤其是中小型公共空间建设不足的情况,应尽可能完善公共空间体系,合理分配各类公共空间的建设资源,改善公共空间环境,提升人们生活的品质。
4以人为本—合理组织城市功能。伴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飞速发展,当城市发展速度快于人们认识水平的发展速度时,城市发展就会缺失许多生态、文化及社会元素的植入,导致不同的城市病态现象的出现。
城市功能主义是病态现象之一。功能是城市空间的基本要求,在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下,规划师特别强调城市的功能性,往往遵循“形式必须服从功能”的理念,将住宅当成“住人机器”,将城市当成“增长机器”,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城市发展一味追求效率,而缺乏人文情怀,导致了功能主义的出现[11]。例如,目前我国的很多工业区、开发区的建设过于注重城市的单一功能,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和需求,使得文化、娱乐、休憩、运动及交往等活动很难进行。为了创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空间规划应合理组织城市功能,即优先考虑城市的基本功能,包括城市的交通、居住、工作和游憩等与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及城市运作密切相关的功能;慎重处理城市现有的特殊功能,塑造城市的特色和形象;考虑城市自身的发展,开发城市的新功能并妥善处理新旧功能之间的关系。
《雅典》提出了城市的四大活动,明确了人及其活动与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确立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要求规划师把“以人为本”作为规划设计的前提和目标。在微观层面上,空间规划以创造舒适幽雅的城市环境空间为主要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人本身的生理、心理需求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增加;在中观层面上,空间规划着眼于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社区环境,主要体现在具有强烈归属感的社区空间设计、反映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创造融洽的邻里环境;在宏观层面上,空间规划力求创造有机的城市结构,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适度的城市规模控制和有机的城市更新,满足人们的日常活动需求。
以人为本还体现为广泛的公众参与。在进行空间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规划主体的切实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间的矛盾,通过在规划设计和管理过程中对公众参与的强调,提高公众对规划的满意度,创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空间。
5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土地混合使用、功能混合、TOD开发和PPP模式等新规划理念的运用可就近满足居民需求、促进邻里交往、降低机动车使用频率,引导城市迈入良性循环[12]。
篇9
关键词: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场所精神人性场所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的活力来自于多样性,城市活力的丧失是快速城市化运动的产物,要挽救城市活力,必须真实的体验城市人的生活。
当今中国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进程中,打破了人们原有公共生活空间的格局,直接导致公共空间的破碎,空间参与性的缺失,城市活力逐渐衰落和丧失,生活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在现代城市逐渐被忽略,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在城市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日常公共生活的需求,是充满活力的人性场所。在西方,中世纪城市广场是典型的公共空间,人们在户外交谈、聚会、进行庆典等,共享“公共生活空间”。在中国,街巷空间、集市聚落作为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存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个阶段的城市及聚落由于为人们所使用而独具魅力,有些至今仍然是良好的室外活动空间。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通过多种媒介快速传播且覆盖范围无所不及,人们的社交与公共活动逐渐发生变化,人们也不再需要从传统的公共生活空间获取信息,“非场所的、虚假的公共领域占据了我们的城市空间,我们频繁地经历这种区域和空间,在这种空间中我们以某种社会的伪装会面,加速的穿过场所,而不是体验场所;并且在这种场所中几乎不存在相识的可能性。非场所性的消费地方和交通区域鼓励无思想的行为和单调不变的行为,并且没有时间和地点供人们停留,观看比场所的真实存在更重要。”――理查德・弗朗西斯・琼斯。“速度”改变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客观上导致城市公共空间的衰落。
尽管城市化速度加快,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变化,当代生活的私有化等多种原因,导致公共空间的部分功能“过时了”,但城市公园、广场、绿地等公共场所空间对当代生活来说是否真的就不再重要了呢?
在相关理论和研究中,以往城市形态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确认,但却不够重视以往城市的功能或城市功能与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洛杉矶市市政委员会委员迈克尔・费弗(Micheal Fever)所说:“在一个像洛杉矶那样的分散型城市里,人们常常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孤独,依赖于汽车……我们渴望步行的生活。人们正在寻求摆脱汽车的方式,生活在一个人性化的城市中心”(摩根 1996,P.59)由此可知,人们对公共生活空间仍有诉求,公共生活并没有消失,人们渴望并正在寻求更高品质的空间,能够在其中自由的体验场所、享有愉悦的心理感受。
诺伯格―舒尔茨在力作《场所精神》中指出:“场所是具有独特性格的空间,自古以来,场所精神就被视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面对和妥协的有形事实。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将场所特征视觉化,而建筑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有意义的场所供人们居住”。他提出,建筑要回归到“场所”,从场所精神中获得建筑的最为根本的经验。“场所精神”对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同样适用。对于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来说,创造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就是创造一种空间场所,人们可以在其中进行各项行为活动获得舒适的、自然的、亲切的、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在这个场所里,人们赋予寄托和希望并以其为归属,场所感是公共空间必须具备的特征,失去了人的活动、人的故事和精神,公共空间便失去了场所意义。
找回城市中被遗忘的公共环境空间,重新规划和有效利用场所,人性场所无疑使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它能够引导我们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从本质上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为公共空间设计的一个独立课题,人性场所的研究对象是普通民众而非精英阶层,探究寻常百姓在生活中如何随意的使用场所以及自由的体验空间,呈现的是大众和全面性,也这正是被以前的建筑学、规划学所“遗忘”的方面。
人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场所来展示自我,进行社会活动、创造文化,这些就需要空间具有相应的功能和情感内涵,公共空间设计若要增强环境的场所感和可识别性,那么了解人的知觉和感知范围、感知形式是一个先决条件,尺度感是否宜人直接影响着使用者对场地舒适性、归属感等的感受。对于公共空间中的城市广场而言,凯文・林奇提出,一个安全的、健康的、美好的景观应该能够唤起观察者脑中强烈的印象,他认为小尺度空间的可达性和可控制性都适合更好的体验,形成场所精神,所以他建议的尺度是25―100米,杨・盖尔则建议是70―100米。在实际设计中,根据霍尔的近体学理论,他将人际距离分为亲密距离(0~0.45m);个人距离(0.45~1.30m);社会距离(1.30~3.75m);公共距离(大于3.75m)等,在进行空间的规划设计时,把握尺度的宜人度,划分场地设计高差,放置小品或者街道家具等,便能够丰富空间,经过人们长期使用而形成空间内特有的独一无二的特征或氛围。
空间和使用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城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应当为人们提供户外、街道活动的场所,但这一点在现实环境设计中却常常被设计师们忽略,例如在交通空间中人们习惯“抄近路”,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中能够合理布置空间,为人们提供快速便捷穿越场地的机会,从而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活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构图成为追求,缺少了人性化的设计环境就会变得没有人气。不同的空间根据不同特点而性质不尽相同,但每个场所都应具备功能,人们的各种活动应当在空间设计中得到尊重、满足和支持,因为人的参与公共空间才不会失落、不会被人遗忘。
结语
C・亚历山大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根本上是由那些不断重现的生活事件所组成……它和我们的生活场所密不可分,而它们互相关联的原则,则由我们的文化来决定和维持,并保持其生命力。”城市公共空间是供人使用的,公共空间设计中如果缺乏宜人的尺度、亲切的氛围和一定的场所精神就无法满足使用的要求,空间的场所意义也不复存在。现代城市设计,应在空间上追求人物一体,从本质上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作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塑造安全、休闲、交往和回归自然的有活力有吸引力的空间,推动当前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杰・特兰西克,《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林弗朗西斯编著,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杨・盖尔,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科学;城市建设;规划;设计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期,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阶段。城市化建设是伴随工业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国由工业初期过渡至中期的必经阶段,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科学开展城市化建设,合理规划设计,为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1 城市化建设规划理论概述
1.1 城市化建设规划概念分析 城市化建设规划是指科学预测城市发展,并对城市内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配置,使其适应城市发展过程,并对已建设环境的设计和开发进行指导,完成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的功能,确保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平衡性和持久性。传统城市建设规划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建设规划则进一步扩大了范围,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土地等多项资源。
1.2 城市建设规划功能 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从长远利益出发,对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等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组织和协调城市发展的各类要素,合理布局,统称安排,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城市建设规划是政府的一项公共政策,在履行宏观政策、进行社会管理、为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只有科学规划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公共利益和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规划的主要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定位城市发展方向,做好城市建设发展的导航员;②是政府完成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③对城市建设行为具有控制和指导作用,确保城市按照既定方向发展。
2 我国城市建设规划存在问题
2.1 城市建设的盲目性 我国经济处于稳定上升期,在这个关键阶段,任何地方都不想错过发展机遇,为抓住机遇,部分地区政府开始降低门槛,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以低廉的价格出让工业用地,甚至不惜占用耕地,以期吸引大量的投资。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增加土地供应只有突破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划限制,这势必要对城市建设规划造成严重影响。一个城市的规划,不仅代表了这个城市的特征和文化,还是一个城市信誉的体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城市规划随意变更,会在社会上造成城市发展处于盲目的状态,造成大量雷同城市形象的出现,不利于我国城市的长期发展。
2.2 城市建设过程中引发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形成了重要影响,环境和发展已经成为人类不得不解决的两大关键问题。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对经济利益关注较多,忽略了环境效益,部分城市的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站设施明显不足,现有的设施也存在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城市新建项目环境恶劣,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2.3 资源配置问题 城市建设规划中水系、湿地、绿地等公共资源被侵占,大量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公共资源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而水系、湿地、绿地等是城市的生态系统,一经破坏很难恢复,该地区的气候、环境也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水资源是城市发展和生存的源泉,近年来用水量不断增多,而气候的改变导致降水量出现极度不均衡状态,各地区供水问题面临很大隐患。
2.4 交通紧张问题 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交通畅通,城市发展才能得到保障。纵观各城市交通状况,无不存在严重的堵塞问题。城市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单一性,是造成城市中心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路网结构上的缺陷更加重了交通压力;公共停车场严重缺乏,车辆乱停乱放同样加剧了交通紧张。
3 科学开展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对策
3.1 转变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理念 第一,完成城市空间规划到公共政策规划的转变。城市建设规划设计要解决的不仅是城市空间问题,还包括城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每个城市的资源配置不同,其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城市建设规划者要认清城市优势和劣势,科学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将各项发展目标渗透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框架中,通过公共政策体现出来。第二,完成专业技术规划向社会实践的转变。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涵更为丰富:城市规划是一门克服信息不对称,保证城市空间合理分布的技术;城市规划是具有法律保障的政府行为;城市规划是一项文明的运动,需要全员参与,科学决策。总之,城市建设规划是集政治、法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活动,是科学技术工程、政府行为和市民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
3.2 建立健全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监督机制 第一,加大对违反城市规划行为的惩处力度。城市建设屡屡突破规划限制,导致盲目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这种违规一旦形成,对城市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是难以挽回的,为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加大惩处力度,从政治方面、经济方面追究违规行为人的责任。第二,提高市民对城市规划的监督权力。城市发展的好坏与广发市民的利益具有密切联系,同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地方人大是人民利益的代表,可通过加强地方人大的监督作用,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定性和严肃性。
3.3 创新方法,实现城市建设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规划体制、规划重心、监督管理和服务理念四个方面。①规划体制方面,可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能,建立高效、公开、科学、民主、规范的运行机制;应用先进的模块化管理方式,创新规划管理模式;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进一步公开政务,减少和防止由于决策失误导致不必要的损失。②规划重心方面,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③监督管理上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社会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融合,确保各类建设项目符合城市规划目标,确保城市公共资源得到合理配置。④以构建服务社会为目标,主动规划,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业投资符合城市规划设计目标,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被损害。
参考文献:
[1]赵佩佩,顾浩,孙加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规划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