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已经成为市场营销的重要内容,通过资信调查或者相关数据的收集经过分析判断之后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评价,对营销行为的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营销已经从质量、价格与服务竞争转移到信用竞争阶段,企业在进行营销决策时必须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从而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实现生产扩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为宏观政策所导致的风险,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产业结构转型也使得信用体系建设所面临的基本环境正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当中,国家与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会使得企业面临着一定的信用风险,最终导致市场营销行为的失败。但是目前阶段对于因政策因素所导致的信用风险还无法实现定量预测,一般只能通过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即企业在制定营销决策时对于客户与企业所在区域的政策风险无法实现精准判断,同时政策的变化也会导致风险的可控性逐渐被削弱。

(二)企业内部风险

客户信用质量对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赊销中甚至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所在,因为营销成功的标志是实现货款的有效回收。这就要求企业内部必须要具有较为完备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承担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具体职责。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成立专业部门负责客户信用质量评估与信用风险管理。从现阶段大多数企业来看,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客户信用评估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负责,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信用风险管理认识与能力存在缺陷,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往往将工作任务下放到销售部门,而大多数销售人员并不会对客户的信用质量进行调查,从而使得营销埋下了风险隐患。

(三)信息风险

信用质量评估与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是消费者的信息与数据,只有以真实数据为分析对象,并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实现客户信用质量的有效评估与管理。因此,信息的真实性是决定客户信用质量评估结果的基础,企业获得信息的能力则是保证信息真实性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经济中信息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企业如果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则无法实现对客户信用的有效评价。其次,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已经获得了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在信息处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二、企业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针对于现阶段导致企业营销中存在信用风险的具体因素,现阶段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信用风险管理。

(一)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意识

只有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企业才能真正的提高信用风险的管理质量。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剧,赊销将会成为重要的营销促销方式,而在赊销当中必须要通过客户信用质量评价与管理实现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用体系将会逐步完善,也会成为影响营销的重要因素,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则必然无法把握时展的基本方向,在未来必将被淘汰。

(二)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与管理组织与制度

针对于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信用评估与管理方面还基本处于一片空白的基本状况,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与制度建设成为信用管理的重要任务。组织机构建设必须要以企业的具体业务为依据,但是必须要组件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全权负责信用管理任务,提高信用管理的专业性与有效性。信用管理部门内部还需要针对信用管理的具体任务设置不同的岗位,将具体的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身上,避免问题发生时互相推诿责任。信用管理组织机构一般设二到三级职能岗位,存在岗位重叠设置时,必须符合内部控制的原则。部门经理为信用管理部门的最高领导,直属企业最高领导部门,下设客户资信调查人员、客户档案管理人员、信用分析人员、款项跟踪催收人员、信用申请受理人员。在进行管理制度建设时必须要以科学的制约机制为制度设计依据,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信用信息搜集制度、信用评价制度、信用决策制度、账款监督制度等多方面的具体制度。

(三)加强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在于获得准确的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信息获得与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方法。例如,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挖掘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应用允许企业从海量般的数据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并实现信息的快速处理,从而提高信用管理效率。现阶段企业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信用管理中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信用管理中。

三、结语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营销已经进入到信用时代,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营销中信用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新宇.中小企业营销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范[J].今日科苑,2010.

[2]何耀,唐清平.论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防范[J].中国商界(上),2010.

[3]陈莲芳,陈晓红.基于系统视角的营销信用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理论月刊,2008.

篇2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问题 建议

所谓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能按期履行约定合同中的义务而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给授信人带来经济利益损失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之一。

一、信用风险的成因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其所面临的风险也由单一的信用风险发展成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风险形式;从『生质上来看也由传统的局部风险发展成为全球风险。根据美国审计署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信用风险占到银行总体风险的60%。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需要重视的风险类型。同样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对一个国家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和金融管理,还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命脉、金融安全。本文就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1、内部原因

(1)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措施不够完善。一直以来我国的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信贷责任终身制,也就是说信贷获得的收益归属于银行所有,而信贷风险却由信贷员个人承担,这就使得那些银行信贷业务员为了防范信贷业务给自己带来的风险而忽视能给银行带来的收益信贷业务。从贷款人类型的角度来看,他们办理信贷业务时比较倾向于那些国有大企业、跨国公司或者信誉比较好的机构,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顺利办到信贷业务。

(2)银行内部缺乏对员工强效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犯罪日益频繁,犯罪手段也更加科学化、多样化,致使出现新的金融风险点。例如个人虚假消费、恶意透支行为、票据欺诈、关联企业之间骗取贷款、大量的非法洗钱行为等。这些行为的共同点就是有银行内部人员参与其中,银企勾结,从而骗贷获得成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只有对内部员工缺乏强效有力的监督才使得持有非法目的的人钻了内部约束机制的空子,徘徊在内部控制之外,不受其约束,不仅给银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还使银行的信誉有所下降。

(3)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问题。在信贷市场中,商业银行对企业实施信贷业务都是以企业已有信息为基础,也就是以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等为评价标准,例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竞争状况等。银行缺乏自身对企业的内在条件的了解,如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等。同时,一般而言,在实际产生信贷业务的过程中,企业和银行之间在获得信息时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就是信息不对称。在银行信贷关系中,借款企业通常对借款项目风险与收益状况获得更多的、有效的、及时的信息,而贷款银行在做出信贷决策前,根本或者不能完全获得借款企业借款项目的经营风险、盈利能力等的准确信息,贷款银行在做出信贷决策后又无法获得借款企业贷款后的真实的获利信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银企之间的信贷关系就表现为贷前以及贷后双方之间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过程往往耗费很长的时间,最终将会导致整个信贷市场资金融通效率低下。

2、外部原因

(1)外部缺乏对商业银行的有力监督。目前我国的外部监督机制仍然是政府对被监督机构进行合理监督,积极履行职能。但是这样的监督机制太过笼统,缺乏监督的连续性,很多银行都会形成一套应对政府机构突击检查的应付措施,这样政府监督就失去了监督的意义。

(2)政府部门对商业银行的隐形担保。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对银行的经营行为给予支持和保护,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因为我国很多商业银行都是从地方产生的,由地方政府进行控制,其经营决策也受地方政府左右,一旦出现问题,地方政府就会出面解决,久而久之,许多商业银行就产生了一种依赖性,依靠政府来解决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问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述对信用风险成因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信用风险管理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决定着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且关系到银行的其他业务。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用风险管理理念落后,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金融以及风险环境复杂多变的需要。

1、信用风险观念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其在业务运作上仍然存在一定的行政色彩,完善的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未能完全建立,这就导致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业务运作中忽视信用风险管理的作用,对信用风险管理还不能有清晰地认识,相对的对其的研究也就不足,因而造成了商业银行经营业务与信用风险管理不能同步向前的局面,并且形成了比例比较高的不良资产,不利于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定发展。

2、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缺乏分散性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为了减少信贷风险,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往往发挥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从信贷投放区域范围来看,商业银行中有一半以上的信贷资金投向了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这些地区获得的信贷资金要比中西部地区多好几倍,而我国特别需要信贷资金的中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往往吝于发放贷款。从信贷发放的行业来看,在房地产、高科技术、建筑业等特别容易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农业、资源开发等行业获得信贷资金也就相对要困难一些。从信贷发放的企业类型来看,信贷资金主要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一些事业单位,民营企业获得信贷的难度仍然很大。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投放过于集中,不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使用,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商业银行对客户的信用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价体系上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商业银行缺乏对目标客户历史资料的掌握,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仅靠客户自身提供的资料无法判断贷款项目的优劣。其次,对信用风险等级的划分不够合理。如果不能及时地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按照相应的等级进行处理,就有可能误导银行对交易可行性的判断。最后,信用风险的衡量技术不够先进。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分析还是依赖专家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一种主观的、静态的分析,是对客户历史资料的分析,这有可能导致风险测量不准确,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4、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机制

我国银行的检查方式分为两种: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对商业银行风险的评估仅仅依靠监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不能完全对风险进行监控。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监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银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银行外部监管,只有完善的外部监管机制,才能及时地监测和管理银行面临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现提出以下几点改进建议。

1、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各商业银行都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都在积极、主动地建立银行内部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首先,商业银行应该将信用风险及其他风险都纳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不能仅考虑信用风险,然后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划分风险等级,然后根据银行业务的相关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其次,银行要构建垂直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即将信用风险管理纳入董事会管理的范畴,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最后,商业银行还要自觉遵守“新协议”的有关要求,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尤其是对信贷业务成立专门机构,强化对信贷资金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

2、强化商业银行外部监督管理机制

银监会是监督、管理商业银行的主要机构,所以我国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监管方式应该从传统的合规、合法性管理向风险性监管转变,从间断性管理向持续性管理转变。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遵循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规定,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法,银监会应该监督各银行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实施风险管理,是否对贷款人信用情况进行追踪调查,这样可以控制信贷风险的发生。第二,在流动性管理上,银监会要对各商业银行的流动资产比率进行监管,可以参照美国骆驼评级制度的方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进行分类和评估,对流动性管理存在缺陷的商业银行要求其立即改正,限制信用风险的发生。第三,建立科学、规范的非现场和现场监督体系。现场和非现场监督是银监会监督的两种方式,通过这两种检查方式,可以对银行的资产质量、内部控制、信用评级管理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商业银行要督促其改正。

篇3

关键词:信用风险管理;KMV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内外部评级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61-03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其金融监管的弊端,世界各国都在极力地对金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在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内容。在我国,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像美国那样出现银行倒闭的情形,且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不良贷款余额的比例也有所控制,但面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冲击和外资银行的涌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仍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成因

(一)信用风险的内涵。传统的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也是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经营带来的风险。随着现代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满足新阶段信用风险的特点,在现代的商业银行信用管理中,信用风险不仅指债务人无法偿还负债,而且还指由于债务人偿还能力和信用水平的下降使投资组合中资产价格下降,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信用风险体现在贷款的信用风险,即违约风险,一方面指贷款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偿还全部的贷款本息而形成违约,使商业银行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另一方面指贷款到期时不能按期收回,形成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从而影响到银行资金的周转,出现支付困难,使银行的声誉下降。

(二)信用风险的成因。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为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道德风险。首先,在贷款之前的信息收集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的是“审贷分离”制度,信贷员职业素养的缺失,在审核贷款企业的贷款资格时,没有足够的知识背景来对企业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而贷款额度与自身的绩效相关,导致违规经营和造成不良资产的比例增加。其次,在贷款之后对企业经营的跟踪和风险控制上,由于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掌握贷款发出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盈利状况和资金利用渠道等信息,无法预测是否可以将贷出的款项按期本息收回,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风险。最后,由于我国正处于转轨时期,整个经济的大环境、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方法

(一)KMV模型。KMV模型是美国旧金山KMV公司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风险债券和贷款进行估价以及对它们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是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特征。KMV的理论基础是Black-Scholes (1973), Merton(1974) 以及 Hull和white(1995) 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违约概率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产市场价值、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资产回报率。该模型使用了两种关系:第一种是企业股东市值与它的资产市值之间的结构关系,即当企业资产市值下降时,企业失去了还款动力,会将企业的资产交给银行处置,而“有限责任”保护了股东们的损失不超过初始的投资量。第二种是企业资产价值的波动程度和企业股东市值变动程度之间的关系,这里引入用违约距离来表示企业资产未来市场价值的均值到违约点之间的距离,而用企业期望违约频率(EDF)来表示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违约概率。当企业的资产价值上升时,违约点也相应的上升,EDF下降。KMV模型中既需要有市场交易的信息数据又要有相关的财务数据,可以全面迅速地反映上市公司的信用状况,因此,它非常适用于对上市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的监测。

(二)CreditMetrics模型。1997年,J.P.摩根银行、美洲银行、KMV公司和瑞士联合银行等机构合作,共同推出了度量信用风险的新模型——CreditMetrics(信用度量制)模型。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资产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情况,价值变化与债务人信用质量(信用评级是上升、下降、违约)的转移相关。该模型克服了VaR模型中资产组合分散化效应难以分散的困难,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不同信用等级和不同时期贷款在未来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和管理。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用风险内外部评级系统不完善。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允许银行在计算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时,从两种方法中任择一种。第一种方法是根据银行外部评级的结果,以标准化的处理方式计量信用风险,称为标准法;第二种方法是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IRB),经过监管当局的批准,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内部评级要求及相关的风险权重函数计算公式,最终得到风险加权资产。

我国目前的信用风险外部评级的企业数目很少,由政府发全牌照的资信评级单位主要是大公国际、中诚信国际和联合信用等。评级的企业主要是针对发行长期或短期债券的企业,服务对象单一、运作不规范,评级方法一般采用比较传统的静态分析法,业务的稳定性差,此方法只能对银行贷出的小部分资产进行评级,计算出来的资本金不能真实地反映银行资产的信用风险。

为了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起了自己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自2004年起,我国银行贷款风险实行五级分类制度,包括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虽然这五级划分能帮助商业银行较为准确地认识和管理资产风险,但它并没有达到巴塞尔协议利用VaR(风险价值)的思想要求。贷款的五级分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银行所有的信用风险,在评估的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分析财务数据以及企业自身所处的经营发展环境,在贷款决策的过程中方法陈旧,偏于定量化,风险揭示不足,组织决策链较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人员的主观判断,受其知识背景、业务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二)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性强、分析复杂,对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有相当高的要求。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各种风险中,最难测量和预测,但影响却最大,这就要求从事风险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有经济学、统计学和金融学的知识,而且还要有数学、管理学等学科素养。目前,国外已经建立了专门从事金融风险管理的储备人才库,也成立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公司、网站和协会,如美国的GARP(全球风险管理者协会)、路透风险网和J.P.摩根风险网站等等。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储备的人才明显不足,而一般的信贷人员又不具备风险管理业务的素质,在人才结构上表现出一般性人才和专业人才缺乏,进而在对信用风险管理上只能靠传统的方法来衡量,缺少现代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

(三)银行内部缺少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在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中,风险管理文化作为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灵魂。它像是一面旗帜,体现着银行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面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方面,信贷人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一味追逐目标效益最大化。银行通常会将绩效指标分派到每个信贷人员,并与其自身的业绩相关,这就形成了一个“重数量,轻质量”的误区,大多数员工只盲目地去完成任务,甚至会制造一些违规操作,使一些不具备贷款资格得到贷款或信贷额度低的企业得到高贷款额,为贷后的风险瞒下隐患;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文化的认识还处于概念模糊、制度落后的初级阶段。无论是银行的高层领导还是普通员工对信用风险管理的了解局限于两种极端的情况:要么盲目放贷,扩大业务;要么过分管理和控制贷款来规避风险。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完善内外部信用评级系统。虽然目前我国的资信评级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人们对于企业信用评级的观念不强,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信用评级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发展和规范资信评级机构,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对于我国的资信机构而言,可以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各种信用评级方法,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和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科学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员工的素质和学习能力,完善评级制度,提高资信评级的质量,从而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第一,在五级分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经相对成熟的信用评价模型,参考巴塞尔协议中对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方法的规定,从数据库的建设到风险计量模型的开发,逐步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和对评估流程的整合;第二,商业银行要建立专门的贷后风险监测部门、设置专门人员对贷款企业贷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盈利情况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等指标做定期的跟踪调查。设立的风险监测专员不仅要对贷款企业内部的各类数据上进行统计分析,更要时刻关注贷款企业在本行业中发展的相对情况和在该行业的发展前景。这样做不仅使银行贷后掌握了贷款企业的一定信息,而且为整个银行业提供了数据和参考,为以后贷款的发放与否提供一定的历史依据。

(二)培养和引进从事风险管理的专门人才。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使其能健康持续地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重中之重就是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有专门从事风险分析、监测和评估的人员。对银行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改变现有的人员结构,提高自己的信用管理结构和水平。一方面,对银行内部现有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进行选拔、择优参加信用风险管理培训。银行可以出资,引进一些国外现行的信用管理培训课程,请一些在信用风险管理领域有丰富经验的金融风险管理师对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内部员工的素质和从事专业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可以从外部招聘一些具有风险管理师资格并有丰富经验的专门人才,组建一支能胜任信用风险分析、数据处理和建模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第一,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从思想上、规章制度上体现出对信用风险管理的决心。使银行内部的全体员工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到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通过预警、防范和控制等手段将损失降到一定范围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将银行的整个利益同员工的利益结合起来,培养每一位信贷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真正把银行的发展同自身发展联系在一起。第二,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一些著名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的经验。比如美国俄亥俄州的BANC ONE 银行,在从事小额的风险贷款业务时,坚持要求信贷员对所放的每一笔款项都了如指掌,否则绝不予以贷款,并且将贷款的风险与利率挂钩,始终对信贷业务进行差别定价。还有美国摩根的企业风险文化的建设上,也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他们在招聘员工时,需要被全体员工所接受,招聘标准既要看业务素质还要看人品,在发生不良贷款时,全行通报等等。

参考文献:

[1] 乔埃尔·贝希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论与方法[M]. 深圳:海天出版社, 2001.

[2] 严太华、战勇.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 马海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与管理[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 钟吉金.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探讨[D].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9.

[5] 孙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

[6] 邓佳琪.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0.

[7] 顾建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框架与完善建议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8] 闫彪.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0.

[9] 刘艳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2,(03).

[10] 杜晓梅、李圆.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29).

[11] 张铭.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J]. 经济师,2010,(02).

[12] 杨丹、吴云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新思路[J].金融经济,2009,(06).

[13] 沈悠、柳静.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03).

篇4

论文摘要:文章概括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体系内容,同时就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从它的度量模型、体系内容方面、内部管理文化等进行分析,并根据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表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银行自身应该从多方面努力才能完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以保证银行生存和发展上的安全。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概述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违约风险(defaultrisk),指交易一方不愿或无力支付约定款项而致使交易另一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另一部分是信用价差风险(creditspreadrisk),指由于信用品质的变化引起信用价差的变化而导致的损失。以银行实际的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仅各占20%。狭义的信用风险通常指信贷风险。由于商业银行本身以经营信用为基础,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其信贷风险与生俱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管理的风险也逐步增多,其信用风险依然是最大风险,以我国为例,据了解在剥离大量不良资产的前提下,2005年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13133.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8.6l%,其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高达10274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10.49%。并且,在开放的市场中,新增的各种经营风险都将最终表现为信用风险。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产生。纵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风险管理从产生到发展已经完成了从传统风险管理至现代风险管理的重大转折。传统的风险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前期,主要经历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三个阶段。现代风险管理源于2O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上多家银行受信用风险的影响而纷纷倒闭,商业银行由此开始普遍重视对信用风险的防范和管理的研究,我国尤其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更深刻意识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体系已经到了必须重新研究的阶段,于是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在这样的背景应运而生。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在当前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如管理理念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灵活运用信用风险。银行业越来越倾向于积极地、富有进取地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管理方式由人工管理发展到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而且信息透明度越来越高,银行业可充分共享包括银行在内的借贷信息和政府有关机构的公开记录等;管理工具由内部控制工具发展到外部交易工具;管理手段由静态向动态方向发展;管理内容由单一资产的信用风险管理向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管理发展,并更加注重全面风险管理。银行更注重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多种风险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进行全面的风险管理;由各自为政向市场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建立了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和有效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估体系。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影响因素。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因素指由外界决定、商业银行无法控制的因素,如国家经济状况改变、社会政治因素变动以及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因素。内部因素是指商业银行对待信贷风险的态度,它直接决定了信贷资产质量高低和信贷风险大小,这种因素渗透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督等信贷管理的各个方面。

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内容。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在所有业务中和银行管理的所有层次。目前,国际活跃银行普遍采用金字塔式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体系可以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及业务风险等各种风险;此外,风险管理体系还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开始进入国内,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逐渐传人我国,一些对银行风险管理比较重视、观念比较先进的国内银行开始认识到对全行风险管理进行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开始慢慢尝试建立自己的风险管理模式。例如,中国银行率先在总行成立全球风险统一管理部,对中国银行的全球业务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风险的发生通常具有突发性、不可逆性和传递性特点,而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较多问题,使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还是由于银行自身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实效性所致。

1.运用现代风险度量模型计量信用风险时存在着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观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长期以来采取的是由信贷主管人员在分析借款对象财务报表和近期往来结算记录后进行信贷决策的主观评价色彩浓厚的传统方法,是静态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客观上。缺乏有效的征信渠道和信息披露制度。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征信公司经营规模小、收入低、效益差,业务开展上也不尽如人意: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尚不成熟。商业银行缺乏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内部评估体系,尚未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监测、转移和防范机制。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整体水平较低,缺乏对个体信用风险基本要素及其损失的度量问题的定量研究,先进的信用风险模型的使用几乎没有开展,难以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由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借款管理偏重于抵押贷款,而几乎没有建立具有高效的风险防范和转移功能的衍生产品以及证券化技术转移和分散管理机制。以中圈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为例.

3.商、世银行未建立起有关信用资产的历史数据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科学在银行业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在信息系统开发上缺乏前瞻性和不连续性,造成信息之间冗余,数据之间的一致性较差。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或正在建立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信息采集系统,以收集客户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企业详尽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

4.尚未形成正确的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由于长期受漠视风险的思维定式以及行为惯性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比较薄弱,多数工作人员对信用风险管坪的认识不够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陈旧,已不能适应新时期业务的高速发展及风险环境复杂的需要。从我国商业银行来看,信用风险管理文化的缺失最突出的表现为:对银行业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的关系认识不够充分和对银行发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认识不够充分。

5.金融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严重匮乏。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非常复杂的新兴的管理科学,要求银行风险管理的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否则很难理解业务和产品的风险性质,更难以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与风险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相比显得十分匮乏。商业银行还缺乏一批复合型加专家型的金融风险管理人才和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人才。

三、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要尽可能地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日常业务运营中得到良好的执行。商业银行应该把下一步信息化建设焦点放在信用风险管理之上。首先要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其次,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做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商业银行应以改造和完善资产评级制度,特别是改造和完善贷款风险分类制度为切人点,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和客户为中心的风险识别管理体系。最后,针对目前国内信用环境较差的实际,研究、开发一套具有反欺诈功能的风险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甄刖虚假财务数据,从源头扼制风险的发生。运用适当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并建立健全数据库,致力于开发新的度量模型。注意信贷资料的收集。完善信贷档案管理,做到专人负责、资料完整。组织科技人员统一开发适合本行的数据处理系统。商业银行还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之更好适应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逐步建立健全内部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应按照实施阶段和条件,分为在制定贷款审批权限结构、贷后管理、贷款组合报告与分析等三个方面的应用和在设定信用风险限额、确定贷款损失准备金、风险定价、资本分配与绩效评估的应用这样两个层次。前一个层次在近期可以实现,后一个层次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够实现。

3.建立独立体系,完善管理流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相互独立的、垂直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先明确董事会是银行管理的最高权力和决策机构,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负责起草风险管理战略,负责战略风险的管理。监事会下设风险审计委员会,对董事会成员进行监测。风险管理战略必须强调的是只能自上而下,不能自下而上。风险管理战略应在系统内得到充分的认识,其制定、审批、分解执行和监督流程必须得到相应的组织制度保障。完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流程,则要逐步做到按产品、地区、业务、主线来识别风险;全面收集银行的业务管理数据。特别是要严格实行贷款授权审批机制。由总行依据分行的资产负债情况,授权分行信贷委员会一个最高审批限额,分行依据最高限额向分行信贷委员会成员转授权,核定每个委员的集体审批权限,当发生贷款时,先由信贷人员对企业资信全面评估,再交由信贷委员会委员批准生效,若贷款超过一定数额,则需报上级行信贷委员会核准,从而形成分层次的贷款授权审批制度。对那些不使用的流程应及时废除。

4.树立重视风险、对风险进行科学管理的企业文化。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意识和法律意识,既是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创建金融安全的~项基础工作,因此商业银行要会同有关方面,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教育和风险教育,引导教育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信用风险的危害性。在银行内部建立风险管理文化,倡导和强化风险意识,树立囊括各个部门、各项业务、各种产品的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推行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处置的全过程风险管理行为,引导和推进风险管理业务的发展。信用风险管理文化是一种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风险控制行为、风险道德标准环境等要素于一体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强化全员风险意识,树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理念,要将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建立这一风险管理文化,使员工以诚实守信、审慎务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次信贷调查,以对客户负责、对全行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正确审批每一笔业务,建立一支品行端正、作风严谨、技术精湛的风险管理队伍。

5.成立专门的机构、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与其机构的合理设置是分不开的,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大都要遵循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的原则,统一指挥、权责一致、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快内部稽核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独立于最高管理者。同时有相当权威的某个人或某个小规模的委员会负责,以确保最高管理者关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技术,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必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现代风险管理需要精通金融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而我国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都还很难适应现代风险管理的需要,因此必须培养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篇5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措施及对策

2007年,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许多颇具实力的欧美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店雷曼兄弟也不例外。其破坏力之大、影响面之广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期。各国都在极力扭转乾坤,其效果却是戚微。危机仍在不断蔓延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惊呼中迎来了“第二波金融风暴”。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我国想要置身其外是不可能的事。而事实上我国也采取各种措施来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如扩大内需等。由此场全球金融风暴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最基本的便是金融市场上的最基本、最古老、最危险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信用带来的危害可大可小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经济运行的风险最终都会集中反应或表现在信用体系上,一定程度上信用风险决定了金融体系能否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一员,信用风险对其的影响自然不能被忽视。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

篇6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及其主要形式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者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使人们常说的最为复杂的风险类型。而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受经营活动中由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从而导致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包括两中形式:一种是违约风险,一种是结算风险。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证券发行人或交易对方因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致使银行、投资者或交易对方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可以针对个人来说、也可针对企业来说。结算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结算过程中,一方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却违约的风险。常在外汇交易中出现。

二、研究信用风险的必要性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说过“银行之所以对现代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一大原因就在于他们愿意承担风险”。美国著名银行家爱德华费拉斯也曾指出“银行是因为承担风险而盈利,是因为没有有效管理风险而亏本”。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没有很好的管理风险能力银行的生存能力就要受到质疑。也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核心能力就是管理信用风险的能力,因为信用风险管理好了,银行能顺利的运行,获得自己应得的利润;管理不好,亏本是自然严重时甚至是银行倒闭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说风险管理是银行的价值所在。

我们都知道,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并不发达,这就意味着对银行的贷款依赖程度很高,从银行贷款是企业常见的一种融资方式。不论国内国外,这种现象都不足为奇。同时这也是银行发展的一种动力,银行要想健康、平稳发展,也需要业务来支撑。一般来说银行的利息收入是总收入的3O%~上甚至达到70%。有着这些业务的往来,风险就应运而生。信用风险也在贷款中潜伏着。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一旦银行的风险管理不合格,那么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承担了信贷者的投资风险、市场风险还有宏观风险。在世界银行对全球银行危机的研究表明,导致银行破产的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信用风险。客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合同偿还本息造成银行的巨大损失。一个客户可能不能造成致命损失,但是多个客户就难以想象后果。所以研究信用风险是很有必要的。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体的表现可以归结起来在个人或企业、中介机构、地方政府和司法失信。下文就从这四个方面描述现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

1.企业失信总的来说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注册资金上作假。企业要想在银行贷款,必须经过一些审核,符合条件者银行才能担当~部分风险贷款给企业,这其中就包括企业资产审核,注册金金额限制审核。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注册金存在不实现象。企业主投机取巧通过临时拼凑资金来当做注册资金。一旦通过了银行审定,就把拼凑的钱还掉。这样一旦企业出现危机,银行的承担的风险就将无形中增大;第二,在财务会计上作假。为了蒙蔽银行,企业会做家长争取银行贷款时虚增利润和资产,降低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样就使得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企业的运行状态;第三,利用各种手段逃菲银行债务,造成银行的损失。据调查显示,将近70%的企业选择拖欠贷款、税款等逃废银行贷款。有的是公然赖账、恶意拖延时间不在贷款催收通知书上签字直到诉讼失效为止;有的是做破产销债,表面上企业是破产了而实际上是企业为了逃废银行债务,暗中把资产转移后再申请破产的。这样银行追不到贷款也只能自认损失;还有的是采取“金蝉脱壳”法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拿出来成来新的公司,而贷款却挂在了破产后的企业名义上,这就使得银行贷款成了一死帐而无法短时间内收回。下表是各大商业银行同期不良贷款比较表:从表中也能看出不良贷款对银行造成的损失程度,同时也表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2.中介机构失信。有些会计事务所为谋一举私利帮助企业出具假验资,作假帐、一些虚假财务信息迷惑银行管理者而错将款项贷出;有些资产评估机构故意高估借款企业的资产或抵押物的价值,给银行错误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商业银行作出错误判断,造成最后信用风险提高。

3.地方政府的失信。地方失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官不管旧账”的现象,上一任领导欠下的银行债务,新任负责人不承认以致搁置一旁不予治理,使得银行贷款成为坏账;第二,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发展,出面给企业连线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贷款下来后就不再管理企业或个人是否已还银行贷款,不从中协调双方的事物进展。

4.司法失信。在受理银行诉讼案上相关司法部门以立案条件不符合、政府干预大等理由不立案,不出面处理;对一些有胜算的案件不认真执行,导致商业银行在赢了官司的情况下还要赔钱这一现象,而这一事件也已司空见惯的事;有些司法部门的考核制度也间接地影响了银行信用风险,在有的部门以个人的业绩与结案率直接挂钩,显而易见,银行诉讼案一般需要处理的时间都是较长的,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绩自然就会潦草结案来处理一些案件,而不管最后的双方利益如何。

从上述这些现象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在不断地提高,而信用风险又是所有风险中的最为基础、最为重要的风险。从银行的长久发展来看,找出信用风险问题的所在是很有必要的。

上文中信用风险的现状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遗留下了很多问题。随着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不断地深入,商业银行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相关监督机构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逐步加强和完善了。虽然已经在降低信用风险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突出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一些造成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问题的根源所在。

(1)资本不充足,风险资产规模较大。由于我各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并不高,资产补充也是有一定限制的,所以商业银行要想提高资本充足率就必须要努力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由于我国现行的评定制度不严明,商业银行没有对企业评估的内部评级的规章制度,也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内部的评级。这样商业银行只能通过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了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来降低风险敞口规模。

(2)风险意识不强。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但是并没有在全体员工中普及.没有将这一基调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中去,不能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其中,也不乏某些管理人单纯的认为风险就是控制,对一些风险认识还只停留在理性认识,谈不上统筹考虑。

(3)内控管理机制不完善,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还不能完全满足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需要,不能满足银行监督的需要,没有一个全面完整的控制制度和操作规则。对客户的资料不能做到完全共享。无法保证对客户的严格审查,这就使得了客户与银行间信息不对称,造成风险的提高。

(4)法律制度环境不健全。信用制度的建立是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但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破产制度尚未建立,无形中就保护了借款人或保证人的权利而忽视了银行债权人的保护。这也给银行的利益带来啦一定的风险。因此,要从法律层面上对风险进行控制。

(5)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落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还只是停留在定性管理阶段,很大的依赖专家管理,形式主义更为趋向。而忽视量化分析,缺乏对信用风险识别、度量与监测方面的管理,与国际上先进银行的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等方法上我国商业银行也是逊色一筹。

四、化解信用风险的对策措施

1培养信用风险的管理文化。对于各个企业文化都是很重要的,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也不在例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文化在经营过程中就逐步形成了一种管理理念和银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形成了一种对信用风险的统一认识,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问题上自然会得到更好的效果。银行高层管理人员提高对信用风险的认识,做好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和核心内容,银行工作人员都树立起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经信用风险意识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在商业银行内部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的信用风险管理队伍。

2.完善贷款风险测量体系。加快商业银行内部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设。针对我国现行的贷款体系风险系数的确定,其很大程度上是主观上的确定,很大依赖认为因素。我国应该研究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些风险指标,然后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分析,运用数学模型、金融工程技术对这些指标系数得出科学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贷款进行相应的调整。对缺乏专业评级机构,商业银行自身要设立内部的信用评级体系,不管对外对内企业,都要用自身的内部评级体系去评定。我国现行的评级体系不全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完善。

3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在信用风险现状中,有的企业就制造一些假的资料来蒙蔽银行而造成信用风险提高。信用评级主要就是根据企业公开的信息资料来评定的。企业制造的一些假账、假会计凭证等必然会影响大到评级的结果。所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水平是很必要的。制定制度保证银行能得到企业的全部真实信息,银行自身也要培养人才去辨别真伪、取精弃粕,提高评级水平。

4借鉴国际现金银行的现金风险管理方法理念。虽然在金融风暴过后,某些国外先活跃银行也受到了或重或轻的影响,但是他们的先进管理思想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首先,我们要承认信用风险具有普遍性。一般情况下,风险与回报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银行要经营日常业务就必须要全面认识这点,而认识风险不是说去竭尽全力去杜绝所有的风险,而是通过认识风险来如何经营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将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未来的收益。其次,学习国外活跃银行的灵活高效的信贷执行机制。人不是万能的,在工作过程中总会出错的,在银行工作者,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对银行的巨大损失,就要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提高,在审核材料作出准确判断是基本技能,不是主观意识错误时可以不受到惩罚。这样就可以采用“双线授权、双线监控”手段降低犯错率。再次,权责制。权责不分也是造成银行信用风险的一大原因,实现权责制时,工作人员会清楚考虑各个方面,一旦贷款出现问题自己是脱不了关系的,所以在处理业务时也会全面尽量去了解客户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一般权责制内人员不超过三人。实行“三签制”因为连带责任,每个人都会认真做好本分工作。降低因认为原因造成的信用风险。

篇7

中国银行业的信用风险现状

从中国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情况看,各项贷款一直占资金运用的支配地位,因此,一个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银行业来说非常重要。从我国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看,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根据《中国金融年鉴》(2003年~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近年来呈逐步下降趋势,但总体上仍维持在50%以上。目前银行业务收入中,85%~90%的收益还是靠存贷款利差而获得的,资金的主要运用方式为各种贷款,规模巨大的资产以贷款形式存在,如果风险管理体系不是很有效的话,必然存在着造成不良贷款的巨大隐患。

另一方面,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来看,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2季度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出现下降,2009年6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3 月末的水平降低了314亿元人民币和0.27个百分点至5181亿元人民币和1.77%。2季度拨备覆盖率比1季度上升了10.4 个百分点至134.3%。所有主要类别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有所下降。

这两个指标双双下降主要是2009年上半年信贷大幅增长,在当前信贷高速扩张的过程中,信贷资产的集中度风险日益凸显,银行新增贷款可能出现行业集中、客户集中和期限中长期化的趋势,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周期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系统性风险。总之,贷款资产的绝对占比以及贷款的快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信用风险滋生的势头,可能制约信贷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

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

管理技术水平

面临国际竞争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银行业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2年,我国商业银行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方法,对每笔贷款按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归入正常、次级、关注、可疑和损失五个不同的级别,其中关注、可疑和损失这三类构成不良贷款。商业银行通过贷款分类及时掌握贷款信息,针对不同状态的贷款采取监督、限制、催收等不同的措施预防损失并尽可能地将损失降低到最人低水平。但国内仍然缺乏转移信用风险的必要市场和工具,商业银行一般只能发放贷款并一直将其持有至到期日。直到2005年4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颁布《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我国才开始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其他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短期内还难以出现。

同时,我国银行业自身也逐步认识到采用先进风险测度模型和技术的重要性,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总体来看,我国银行业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水平仍然较低,与西方发达的国际商业银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中国当前的信用环境、金融市场状况、银行体系基础,制约了银行实施模型化现代风险管理模式的进展。在内部评级法推进过程中,短期内大多数银行内部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仍处于打分法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技术还得依赖于传统的测度方法。

提高中国银行业

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目前,来自国外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以及《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对国内银行业的监管环境也逐步趋于规范和严格,许多银行都认识到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信用风险基础建设,推进信用评级行业发展。信用评级体系是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模型中一个最基本的子模块系统,一个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中所采用的信用评级体系是否客观合理,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与预测的准确性,提高银行贷款的质量,降低不良资产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广泛的信息集所建立起来的评级体系的代表是各类外部评级机构所提供的评级体系。这类评级体系对市场价格和宏观经济状态的条件依赖性较小,其客观性、公正性和权威性日益被各类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认同,愈来愈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在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中对外部评级体系的依赖愈来愈大。在一段时间内,大部分银行采用标准法,依赖外部评级确定其监管资本的要求应该说是较为合理和稳妥的做法。因此应不断强化信用评级业的作用,致力提高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和职业判断水准。

进一步理清信用风险形成机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银行与宏观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双赢对于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促进作用的行业、部门或企业,越容易形成信用风险的集中,比如我国现在普遍存在的房地产行业贷款集中、政府主导项目贷款集中、企业集团贷款集中等。银行信用风险的大小是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虚拟经济只能转移而并不能消除信用风险,因此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才是解决信用风险隐患的根本,银行的客户调查、评级授信、贷款评估、审查审批、贷款发放以及贷后监控必须以信用主体对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准绳,偏离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只会加剧信用损失的产生以及宏观经济的下滑。

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自上而下的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的形成,对于风险管理技术的实施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层权力的监督和制衡;进行合理的职责分工,要通过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总揽银行风险控制。在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专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微观层面加强各项信贷制度的建设,提高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和可控度。从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最大教训从表面上来看是人们过度崇拜各种数学模型,但根本上是一个制度问题,银行的各级管理人员在何种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预测和防范风险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再“精确”的压力测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无力于信用风险的控制。《新巴塞尔协议》追加的第二支柱指引的目的就在于解决次贷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缺陷,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缺陷表现为银行治理结构当中的根本不足。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外贸进出口也发展迅速,截止201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达26.43万亿元,我国外贸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外贸出口呈现良好发展情况,尽管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走势难以掌握,全球范围内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2015年我国外贸出口发展还是面临很多的积极因素,出口还是稳步增长的。在看到外贸出口增长的同时,也要注意到赖账的风险性。在我国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国际保理业务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的防范也成为重要课题,因此国内外学者都积极研究国际保理业务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Charpentier(2003)分析了保理和信用保险的竞争性和互补性,指出应从应收账款管理的整体概念,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以互补,尤其是在保理业务中可以借助信用保险转移风险。王杰(2013)认为我国保理业务存在法律不健全、保理意识有待改善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出的建议有:提高国际保理业务人员的培养和加强风险防范,以达到加快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目的。因此,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问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出口背景下的国际保理业务为出发点,研究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期望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商业银行科学高效的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防范国际保理业务风险。

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2.1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现状

目前,国际保理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就《国际保理业务惯例规则》2010的修订版本中定义:“根据保理协议,供应商为了获得融资、账户管理、资信调查、托收、买家信用担保等服务,而将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而目前普遍接受的解释是:指出口商采用赊销、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把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进口商资信调查、销售分户账管理等服务,而出口商转让时可以获得70%-80%的预付账款与100%的贴现融资。我国国际保理业务迅速发展,图1显示我国保理量逐年增加,2013年达到378,18百万欧元,上升10%,并且我国国际保理量占世界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如图1所示,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前景很好,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的保理业务结构存在问题国际保理与国内保理的对比,国内保理量明显比国际保理要高,并且每年差额逐年增加,而且有持续增长之势。

2.2我国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现状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本文仅把风险分为国家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中国的商业银行对国际保理上风险管理已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商业银行不是采取设立专门的风险防范措施,而是对于国际保理业务中的不同风险采取具体的风险防范手段。首先,商业银行设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对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管理。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中国交通银行设立了[1+3+2]风险管理委员会,且下设信用风险、市场与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与反洗钱三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各个管理部门都有统一的管理规范,相互合作管理风险;工商银行实施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的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国际保理业务的全部风险。其次,商业银行分别对信用风险、外汇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分别制定详细防范方法。比如中国银行为了降低海外机构信用风险,通过完善国家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加强评级管理,强化限额管控,完善国家风险监测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潜在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的管理,有效控制了信用风险。最后,加强风险高级计量方式实施,通过采用较高级的风险计量方式,达到更好的度量风险,为有效控制风险提供可能。比如中国建设银行客观、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实际风险状况,就信用风险计量来说,已开发完成包括违约概率(PD)、期限(M)的内部评级模型、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建立起包括16级PD和5级LGD的两维主标尺以及由上述风险参数计算的风险加权资产(RWA)、预期损失(EL)、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ORAC)等工具。但是,我们在取得良好发展的情况下,也应该看到所存在的不足,只有不断完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促进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壮大。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正在不断完善,各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技术和水平,但由于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处于初期,风险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足,与国际先进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识别存在的问题

风险识别是对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有效管理的前提条件,只有良好的风险识别,才能最大程度减轻风险。对于国家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较难识别,特别是信用风险识别难度最大,信用风险主体多,包括出口商、进口商、进口保理商的信用风险,在国际保理业务中,要准确、及时识别是比较困难的,主要的问题有:一是缺乏识别的优秀人才。各大银行人员结构,可以看出各大银行人员学历多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上,并且股份制银行本科与大专的相对比例要高于四大行,本科比例相对较高,学历高低影响识别能力。国际保理业务涵盖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领域,需要从业人员熟悉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规则、国际贸易结算、国际商法、惯例等方面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和熟练的英语运用等等。目前,很多相关从业人员一般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国际保理培训,在实践中也缺少实务方面的锻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保理业务的顺利进行,也可能导致从业人员不能识别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二是没有有效的识别方法。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比较晚,虽然其他业务也需要风险管理,但是由于业务不同,需要形成针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识别技术。现行的识别方法主要基于财务分析,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大部分基于财务因素,但是国外的先进识别技术对非财务因素给予足够重视,这限制了运用先进风险识别的方法。

3.2国际保理业务风险度量存在的问题

对于风险度量,我国风险度量的观念比较落后,缺乏定量测量风险,风险度量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比较差,从而计算结果的可信度比较差。比如信用风险度量,传统的银行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主要有“5C”原则、OCC贷款评级法、《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等,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度量的方法主要包括:“一逾二呆”、“五级分类”信用风险度量法、贷款风险度和信用等级评定,度量方法相对于国际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并且信用风险度量的方法更多是依靠信贷业务员分析企业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然后进行综合评定,主观性较强,影响度量的结果。

3.3国际保理业务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施分业经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受到制约,商业银行缺乏再担保,必须独立承担风险,成本相对较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中,普遍需要采取抵押品的方式。对于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对进出口商、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比较差,对于进出口商和对手保理商的信用评估只能采取事前的审查,而不是事前评估与事中的动态监控结合,并且传统的信用等级评定都是以企业的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作为标准,而国际保理业务同一般流动资金贷款性质上存在本质的差别,这就会导致评估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国家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商业银行大部分采取事前调查评估风险,而在业务过程中,忽视风险变化过程,增加了损失的可能性。

3.4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际保理业务风险控制存在几个问题:首先,对于风险控制方法,国际保理业务采取审批授信等直接控制方式,而不是直接控制与以定量分析等间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缺乏定量分析风险,并且强调事后被动的监督管理,而不是事前主动引导管理和事后被动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其次,对于风险管理途径,商业银行采取末端治理型管理的方式,而不是源头控制型管理与末端治理型管理相结合,风险控制途径狭窄;最后,对于风险管理机制,商业银行缺乏完善的控制体系,尽管每一银行都有风险管理机构,但是比较单一,且都是对全部业务进行风险管理,缺乏独立的业务风险管理部门,并且需要拥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4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国际保理能够得以蓬勃发展应得益于市场经济中存在较好的信用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是国际保理建康顺畅发展的基础。一是加快信用立法工作。信用立法不仅应该涵盖信用方面,对信用中介也要提供一定的保护,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良好发展,应该出台相关信用的法律法规,对信用中介组织的成立、操作和运行也要进行规范。二是加快企业征信系统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展开首先可以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通过银行等的客户信息体系,可以得到客户的信贷情况、信用情况和拖欠还款情况等信息,然后,通过国家在全社会展开企业征信操作。当企业征信系统建立成熟,数据开放给需要的部门使用,达到数据开放利用,发挥数据的作用。

4.2改善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保理业务的基础条件

4.2.1培养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注重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条件。国际保理风险管理工作需要熟悉国际保理、国际外汇市场、世界经济动态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管理人员,需要对风险管理、识别、度量、评价、决策、控制方法与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国际保理风险管理人员最好能做到在种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国际保理风险发生之前,能够准确预测,主动采取避险措施,使银行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一方面,对国际保理业务人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4.2.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电子化建设

通过资信调查,国家保理业务风险管理可以详细了解进出口商的情况,而资信调查则依靠可靠信息来源和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借鉴国外的技术,即采用EDI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加强客户信息管理。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与FCI其他成员、国内外银行建立信息交流系统,通过计算机终端进行数据的传输,逐步加强自身信息建设,完善电子化。

4.3积极加入FCI,加强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协会的数量相对较少,缺乏与其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在风险管理上也缺乏其他保理商的协助。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加入FCI,加强与国外保理商的交流合作,学习他们风险管理的技术与经验。其次,应该加强风险研究,国际保理业务收益较高,伴随着风险性也较大,加之其业务复杂、风险种类较多,因此,风险控制难度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加强风险研究能力,可以召开国内外保理商的风险交流会,共同探讨风险管理办法。

4.4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商业银行应该完善进出口商的资信调查系统,分不同部门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正确性,对于相关数据也要善于运用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对于每一项业务,都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动态的监督管理,然后把信息系统处理结果传输到需要的部门。其次,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国际保理业务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可以较为独立的执行风险管理职能,较少受到其他部门的影响,客观的对风险进行管理,并且由于管理部门专职进行风险管理,专业性较强。

4.5尝试与保险公司合作

篇9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商品流通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商品流通行业结构优化、提高了行业发展效率,同时也给商品流通企业提出了更多挑战。与此同时,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更是迫在眉睫,充分利用商业数据,加深对信息流的认识是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重要“物质”基础。文章在简述商品流通行业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目前我国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网络信息数据与信用风险评估的关系给出建议措施,这对提高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效率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关键词:商品流通企业 商业数据 信息流 信用风险评估体系

商品流通企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生产企业、经销商和零售商等,主要是通过低价购进高价售出的方式实现商品的流通,在支出流通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后,以获取最终差价作为公司的利润。商品流通过程主要包括商品购进、销售、调配、存储及运输等,其中购进和销售属于关键环节,所有流通过程都是围绕商品销售而展开。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商业流通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对行业流通链条上的信息沟通和管理要求更高,商业流通呈现多种发展态势。

一、商品流通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网络信息化的普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经济社会,全球化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各种智能化产品的使用更是加速了信息传播和共享的速度,商业流通不仅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商业流通将不断改变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出新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商业流通行业逐渐被细化、深化,不仅金融、交通、物流等行业深刻地影响着商业流通行业,而且国际贸易环境、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水平都是商品流通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商业流通行业来说,公路、水路、铁路、高铁以及空运的发展使得流通成本日益降低,发达的交通网络紧密了商品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因此,商业流通不仅具有全球化发展特征,而且还具有数据化、网络化发展特征。

就目前商品流通行业的发展来看:一方面,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商品流通企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每个行业的主导流通公司将逐渐减少并稳定在一定的数量内;另一方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商品流通企业要适应发展就必须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费用支出,压缩流通环节成了避免被淘汰的必经之路,许多商品流通企业正在从冗长的流通环节中挣脱出来,实现直接对终端环节的管理,中间商将逐渐被物流商代替,商业流通环节中各个分工更加明确。

二、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下,商品流通企业不仅经历了激烈的竞争,还逐渐形成了清晰的管理链条。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市场需求越来越细致,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暂,信用风险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但信用风险评估系统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理念与时代脱节

信用风险是一种损失可能性和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不确定,发生的时间不确定,发生的原因不确定,造成的损失更不确定。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全网络和信息时代,需要进一步强化在商业流通市场中的信用风险理念,而许多商品流通企业还没有转变信用风险理念,信用风险评估依旧被当作一种“成本”,并且经营业务往往会受到信用风险理念的影响,也就是说商品流通企业没有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认为信用风险管理增加了管理成本,没有认识到信用风险管理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在新的社会经济时代中转变信用风险理念,这直接影响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与信息数据的关联程度,更无法利用网络信息化带来的信息便利。总之,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商品流通企业还没有转变信用风险理念,这让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无法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意识

在商业流通中,各个流通环节的信息会形成信息流,信息流是商品流通企业运行的辅助剂,是公司稳定运转的保障。商品流通企I由于本身经营管理意识的匮乏,对于信息流的收集和管理不够重视,更不能意识到信用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信用风险可以说是违约风险,是交易双方一方不履行合约义务造成的经济损失的风险,是一种金融风险,信用风险对商品流通企业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和作用。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需要考虑企业素质、资金信用状况、经营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等,而每个考察方面都必须制定定性和定量指标,所有评估和管理都离不开信息数据,而目前商品流通企业缺乏专业的信息流收集和管理。

(三)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缺乏有效匹配

我国市场容量随着社会发展变得越来越大,同时消费者的需求也更加复杂,商品流通企业针对不同消费需求,对市场的细分更是越来越细,针对不同的市场区域和利益相关体需要区别信用风险评估和预测体系,不同的管理对象有着不同的风险特点,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就必须具备个体特性,不同性质和利益关系的对象有不同的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方法。此外,市场需求越来越细,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商品流通企业不仅要加深研发和产品线的厚度,还要根据市场发展方向动态调整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而很多商品流通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对相关利益群体和消费市场没有进行细致的划分,因此没有建立针对性的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也就是说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缺乏匹配性。

(四)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不完善

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不仅涵盖了信用评估指标和要素、评估标准和等级,还需要信用评估方法和数据模型。其中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是最主要的内容,我国在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主要包含基本信息的综合评估、资金的周转、履约情况及资产质量和结构、资金使用情况及成本费用和销售等经营状况、利润的实现情况和前景、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执行目标等方面,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在指标和方法选择上没有严格区分信用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因此,信用风险评估指标和方法在定量和定性指标结构上也没有进行具体的区分,在之后的预防措施构建和管理中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说明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不完善。

三、建h与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商业流通领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工作和社会环境不断改变,城市化程度也在加深,商品流通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不同需求和不同定位的终端渠道也相继出现,在这么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加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商品流通企业流通链条的认识,提高信用风险预防效率

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市场竞争不仅仅只发生在生产企业之间,也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在内的整条流通价值链上。除了部分商品流通企业是直接经营终端和面对消费者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都需要经过经销商和零售商与消费者达成交易。生产企业、经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形成了商业流通的完整价值链,链条间有着多方面不同的利益诉求,同时还处处存在矛盾,包括价值传递、利益分享等。商品流通企业在流通价值链上不同利益方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生产企业要求出厂价能更高,而经销商和零售商则是要求进货价能更低,消费者则希望商品能够再便宜点。因此,愈来愈多的零售商都在试图压缩流通链条,减少价值链的环节,获取更大的利益,这一变化和利益趋势势必影响信用风险评估和预防体系。商品流通企业要提高信用风险预防效率就必须认清流通链的发展趋势,流通价值链的变化对信用风险预防体系有着直接影响。

(二)重视商业数据信息,加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商业数据就是商品流通产业中各个价值链上重要环节的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的集合,它不仅是流通领域历史数据的综合,还是行业最新发展动向的一种反映,更是产业未来的一种预示信息。商品流通中,商业数据与物流信息、商流状况紧密联系在一起,商业数据是商品流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也是信用风险评估体系的根本。而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信用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是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指标体系需要用系统工程建立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和选取,在指标选取中不仅要避免随意性,还要遵守科学性、客观性以及简洁性原则,提高评估指标的评估效率。因此,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中要注重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提高评估指标体系的关联度,最终构建出完整的商品流通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三)提高商业数据认识,为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商业数据的范围非常广泛,只要是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属于商业数据范围内,在商业流通领域中,流通链中不同利益体有着不同方面的数据信息,就生产企业来看,商业数据应该包括宏观行业数据、内部信息数据、销售渠道数据、消费需求数据以及相关市场数据等。不同利益体的数据信息有所差异,商业数据的范畴可以根据利益体进行延伸,旨在提高数据的综合利用效益,从而为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此外,在理清商业数据范畴外,还必须理解不同商业数据的特点以准确利用信息数据,商业数据是信息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收集和处理的目的性更强,不仅具有系统性,还具有专业性,因此在商业数据收集和处理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为更好地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硬性条件。总之,商品流通企业要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就必须加深对商业数据的认识,不仅要从自身特点认识商业数据范围,还要根据商业数据特性提高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效率。Z

参考文献:

[1]蒋,高瑜.基于KMV模型的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评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9).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风险管理;信用风险;价值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9)02-0019-05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所处的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只有正确识别、全面提升信贷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科学竞争、有效竞争,推进新形势下信贷业务又好又快地发展。因此,“什么是信贷核心竞争力、怎样构建信贷核心竞争力”成为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竞争态势加剧

受金融机构数量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扩大以及利率管制放松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一)竞争对手日渐多元化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之间的信贷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竞争逐渐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界限,跨地域竞争现象时常出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还面临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挑战,其中既有财务公司、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如个人保单质押贷款)信贷业务的直接竞争,也包括证券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其他融资方式的间接竞争。而且,融资“脱媒化”在挤占优质客户信贷市场的同时,还将使整体客户信用质量向下迁移,间接增大了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

(二)竞争内容多层次化

利率竞争是当前信贷业务竞争的主要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商业银行对大型优质客户一般均执行基准利率或下浮10%的利率水平,而对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利率上浮幅度也仅为10%~20%。2005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四季度,我国金融机构利率上浮贷款占比呈不断下降趋势(见图1)。随着贷款利率下浮管制的逐步放开,利率竞争的激烈程度将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差别化定价能力将面临更高要求。

管理及服务的竞争效果日益突出。随着信贷业务竞争的深化,金融机构的相关管理水平与服务效率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步显现。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的竞争力,商业银行需要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尽量对客户放宽贷款期限;在相同贷款额度下尽量降低抵押物价值要求,或是在相同价值抵押物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授信额度;尽可能放宽贷款发放的前提条件(如降低自有资本金比例要求);努力提高自身的贷款审批效率,缩短客户的等待

周期。然而,也正是这些要求,造成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实践中市场拓展与风险控制之间的矛盾。

(三)传统竞争方式的局限性凸显

目前各商业银行仍以信贷市场,特别是优质客户信贷市场份额的竞争为主要目标,竞争手段与模式的同质性依然较高,使得信贷集中风险凸现。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呈现出明显的向中长期集中趋势,中长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所占比重由2003年初的37.07%增至2008年11月的51.50%。同时,近年来贷款主要投向交通、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行业信贷集中。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历史经验表明,信贷集中风险往往是导致巨额信贷损失,甚至引发银行危机的重要诱因,值得高度重视。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下的贷款利率管制,缺乏对不同客户的差别化定价,同时风险指标及风险管理以资产质量为重点,故信贷业务的竞争优势直接体现在信贷市场占比的扩大与信贷资产质量的优良上面。但这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融资多元化以及风险管理前瞻性、科学性等诸多挑战,并且单一、过度关注资产质量,容易助长贷款发放与管理的短期行为,更不利于竞争优势的持续保持。而信贷集中风险的出现,也对信贷业务竞争中单纯追求规模、份额以及资产质量目标提出严峻挑战。

面对上述种种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借助于更科学、更有竞争力的途径来发展自身的信贷业务。而信贷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与提升,既有助于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有效应对新形势、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也将为信贷管理工作创新提供新思路。

二、信贷核心竞争力内涵及确定依据

从本质上来看,商业银行的信贷核心竞争力实际上就是风险管理能力,尤其是信用风险管理能力,原因主要是:

(一)符合核心竞争力概念与特点

普拉哈拉德和甘瑞・哈默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能的学识。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价值性,即既可为客户创造价值,又能为自身创造价值;二是独特性,指必须为企业所特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且难以转移或复制;三是延展性,能够同时应用于多个不同的任务,不仅表现在技术上,还可表现在经营、营销和财务上。

而风险管理能力既满足核心竞争力定义,又符合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特点。(1)风险管理能力是银行内部长期积累得以形成的。风险管理能力既涉及度量方法、管理工具、信息系统,又包括风险偏好、风险战略、风险文化等内容,这些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与整合。同时,风险管理能力也需要经过若干宏观经济周期的考验,不断总结提高,这更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2)风险管理能力具有价值性。风险管理能力既有益于科学识别自身业务价值创造情况,为优化资源配置、进行针对性管理提供依据,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也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强化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功能,实现客户价值的增加。(3)风险管理能力具有独特性。风险管理能力形成并深植于银行内部,既长期又系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既不像具体产品或服务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或复制,也难以像人员、信息系统等容易转移。(4)风险管理能力具有延展性。风险管理能力的发挥贯穿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包括贷前调查、评级授信、抵押评估、审查审批、监测预警等。同时,既可反映为各类风险度量技术方面,又能在产品设计与定价、绩效衡量、计提拨备等诸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信贷业务本质的必然要求

表面上,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向客户提供信贷资金,同时到期收回并获取利息收入。但从本质上讲,信贷业务是银行提供的一种能为客户增加价值的金融服务,特别是风险管理服务。信贷产品及相关服务保证了客户正常运转与扩大再生产,直接或间接地满足其经营周期中的流动性、市场及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促进了客户股东价值的增加。例如,无追索权保理业务,就可直接起到帮助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的作用。随着客户融资需求个性化、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加强,相关融资产品与方案的设计、定价工

作越来越需要风险管理能力的支撑。风险管理能力的强弱将更直接影响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多少。

同时,信用起源之初,就伴随了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的产生。因此,信贷业务本质上也即风险业务,风险管理是信贷业务开展的内在要求。风险管理能力是科学判断信贷业务股东价值创造与否以及多少的基础。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约束、激励措施。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通过发挥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能够降低相关业务经济资本消耗量,获得更大的风险溢价收入,保持较高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持续创造更多股东价值。

由此可见,信贷业务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在能否创造价值,能否持续地较其他竞争对手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些都需要依靠较高的风险管理水平才能实现。

(三)信贷业务发展的推动力量与客观需要

现代信贷业务较传统信贷业务已发生较大转变,商业银行已不仅仅局限于资金提供者的角色。具体表现在:经营目标不仅是扩大业务规模、保持良好资产质量,而且更加注重降低经济资本消耗、增加股东价值;经营模式由“购买-持有”(Buy and-Hold)转向兼具“发起-分散”(Originate-to-Distribute);经营范围扩大,信贷一级市场稳健发展同时,信贷二级市场甚至衍生市场迅速发展,信贷市场流动性不断增强;经营内容也由贷款、信用证、保函等传统信贷产品拓展为具有信用风险敞口的各类金融产品,如各类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ABS)、担保债务权证(cDO)甚至信用衍生品;经营成果不仅局限于利差收入,更重要的是发挥核心作用带动其他业务发展,直接与间接增加相应中间业务收入。

一方面,随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特别是风险识别与度量能力的提高,传统信贷业务顺周期性(procyclicality)、经济资本消耗相对较高的特点逐渐被重视,客观上推动了信贷业务经营目标、经营模式、经营范围等的转变,而这些反过来也为风险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利用市场信用价差曲线估计信用风险大小、利用信贷二级市场与衍生市场转移与对冲信用风险等。另一方面,新型信贷产品、信贷市场带来诸多新问题,要想解决它们,也离不开风险管理能力支撑,如资产证券化中相关信贷资产的选择、各类债券违约风险的度量以及各类信用衍生品的定价等等。

(四)现实矛盾的根本解决途径

市场拓展与风险控制矛盾的解决归根结底还在于风险管理能力。只有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深入认识风险本质,科学衡量不同利率、期限、额度、抵押条件下承担风险的大小以及创造价值的多少,并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设定利率、期限、额度、抵押的合理区间与组合。如此,既有利于统一内部认识、缓解前后台矛盾,也有助于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竞争,保持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性。此外,信贷管理过程中信贷集中风险识别与防范、信贷退出及时性、信贷业务绩效考核指标科学性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也取决于风险管理能力。

三、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风险度量能力相对不足

商业银行的“防范不良贷款发生、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管理目标,对化解历史包袱、确保新增贷款资产质量、夯实信贷管理基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将不良贷款等同于信用风险,并将不良贷款余额或比率作为核心风险度量指标,存在风险界定主观性较大,指标准确性与前瞻性不够等问题。尽管细化贷款分类(如贷款十二级分类)、加大贷款分类检查力度等工作使这一状况有所改进,但限于对信用风险认识的偏差,现有风险指标自身科学性不足、存在滞后性等缺陷难以根本克服,从而影响到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1 没有区分预期与非预期信用损失。不良贷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已发生的信用损失水平,而信用风险强调不确定性,准确定义应该是非预期信用损失,将两者混淆容易导致风险识别滞后,不利于积极主动地开展风险防范工作。例如,拨备对应预期信贷损失,在预期的基础上提取拨备既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业务收益,也有利于及时提供损失预警。而在敞口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后再以此为基础计提拨备,属事后行为,还将因收入与损失在时间上的不匹配导致收益失真。

2 难以科学衡量信贷业务价值创造情况。尽管防范不良贷款发生、保持较低不良贷款比率,目前仍既是监管当局监管要求,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但在新形势下,大量不良贷款已被剥离,责任追究机制普遍建立,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大为降低,拨备核销制度得到加强,特别是作为上市银行,客观上要求信用风险管理转向以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根本目标。当前,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主要关注贷款的规模、结构以及不良贷款的余额与比率等指标,缺乏对真正信用风险,即非预期信用损失的科学度量。在此情况下,无法精确度量信贷业务或具体信贷客户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从而难以识别和度量具体信贷业务或信贷客户带来股东增加价值(Shareholder ValueAdded)的正负与多少。

3 未能从信贷组合角度准确度量风险。长期以来,从经营、财务等角度识别与度量单一客户的信用风险被普遍重视,而对信贷组合的系统性风险或集中风险,则缺乏相应准确有效的识别方法与度量工具。传统信用风险管理模式下,重点关注现有贷款组合的不良贷款比率,在此标准下,容易忽视信用集中风险。例如,对某行业信贷(特别是中长期信贷)投放越快、投放量越大,短期内该行业不良贷款比率就越低,如此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贷款投放进一步集中,而一旦宏观或行业形势变化,则形成刚性损失,难以逆转。此外,随着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信贷组合系统性风险随之加大,但现有方法或指标难以对此进行度量,无法准确评估宏观形势变化对整个信贷组合的潜在影响。

4 无法实现对新型信用风险的有效度量。随着短期融资券、无担保企业债、利率互换等新产品不断推出,发行人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大量显现,带来诸多信用风险度量的新课题。例如,短期融资券“06福禧CP01”,在上海社保案发后评级被降为c级,暴露出无担保的短期融资券具有的信用风险。而无担保企业债发行数量与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债券向信用产品本质回归的进程加快,度量、防范相应信用风险也日益重要。此外,利率互换等衍生产品的推出,也带来如何度量信用风险敞口与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等问题。在传统模式下,根据贷款资产质量水平与变化趋势判断风险大小的做法,无法适用于有价证券、衍生工具业务中新型信用风险的识别与度量。而且,金融市场的快速反应、金融资产价格的灵敏变化等,也对商业银行新型信用风险的度量、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风险管理手段相对单一

当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以风险控制为主,辅以风险分散、风险承担、风险转移等途径。具

体地,通过设定信贷限额、压缩信贷额度、缩短贷款期限、追加抵押物等手段控制风险,采取金融机构间组织银团贷款形式分散风险,通过核销途径承担风险,主要利用信用保险及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转移风险。

由于风险控制手段具有刚性强、实施难度大等特点,在具体运用中往往处于两难境地,操作空间受限。例如,贷款往往分批逐笔发放,短期内大幅度压缩、立即收回不尽现实,而对未到期贷款提前收回更面临违约责任,也不利于客户关系管理;对于经营正常但资金紧张的客户,大幅抽回贷款,反倒加剧其经营风险,容易引发剩余融资的安全性问题。同时。风险控制手段还存在着规模确定主观性较强、时机选择缺乏前瞻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信贷组合风险控制方面。组合信用限额体系尚未全面建立,即便个别实施,也是或参照贷款投放计划或依据组合不良贷款比率水平建立简单的绝对额或比例限额。限额设定存在较大主观性,且与风险状况缺乏关联、反映滞后,往往在发生较大信贷损失时才紧缩限额,效果不佳。银团贷款近年虽得到大力发展,对于分散信用风险起到积极作用,但仍以贷款的一级市场为主;核销属于被动的风险承担方式,流程长、限制多;信用保险也局限于国际贸易融资中出口信用保险的运用;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刚刚兴起,受风险认识与度量水平不足的制约,面临诸如如何确定标的资产组合规模以及选择标准等实际操作问题。总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对冲、出售、转移等手段依然空白或刚刚起步,风险管理手段尚需进一步丰富。

风险管理能力的不足,极大削弱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核心竞争力,也是造成信贷业务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才能有效解决现实矛盾、成功应对未来挑战。

四、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对信用风险管理的科学认识

1 扩大信用风险管理范畴。商业银行需要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信用风险的本质及特点,扩大、整合信用风险管理范畴,在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违约”模式基础上兼顾“盯市”模式。不但要关注信用风险的传统业务来源,管理借款人的违约风险,还需要适应信用风险范围逐步扩大的趋势,把握广义上信用风险的属性来源,管理发行人与市场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如企业短期融资券、公司债、衍生工具交易的信用风险),同时兼顾交易对手(债务人)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变动发生损失的风险。

2 树立科学正确的竞争观、风险观,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信贷业务的竞争不仅仅是追求市场份额、利息收入。其根本目的是为自身及客户创造价值。信用风险的科学界定、准确识别、精确度量以及有效管理对于获得与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十分关键。因此,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统一风险认识,在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中深入贯彻董事会制定的风险战略及风险偏好,使科学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技术渗透到整个业务流程以及员工的行为规范中,最终在全行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或信贷文化)。

(二)着力增强信用风险,特别是组合信用风险的度量能力

信用风险度量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与基础,精确的风险度量既为相应的风险管理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又有利于风险识别前瞻性与监测持续性的实现。

1 提高风险度量指标的科学性与精确性。今后商业银行应实现以“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比率”为主要风险度量指标向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度量框架转变。通过实施内部评级法,确定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敞口(EAD)等信用风险参数,进而准确计算不同交易、不同客户信用风险经济资本消耗情况,判断与比较各自股东价值创造情况,计算相应的经风险调整后收益率(RAROC)。在单笔交易信用风险度量基础之上,更需注重信贷组合系统性风险与集中性风险的度量与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Creditrisk+、CreditMetrics等国际主流信用组合模型做法,开发内部信贷组合模型,积极实施信贷组合管理。通过计量行业、地区等不同维度信贷组合的经济资本消耗情况,从边际风险贡献角度识别与度量信贷集中风险。

2 高度重视压力测试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以下步骤正确进行压力测试:先设定具体的压力情景,将情景转换为信贷组合模型中系统性因素的压力值,再模拟组合损失分布,计算非预期损失、经济资本等参数,确定压力情景对信贷组合的影响。同时,建立健全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识别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研究,提高对经济周期走势及物价指数、利率、汇率等经济参数的预测精度。在此基础上设定不同情景(如GDP增长率下降两个百分点、电价上调5%、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0%等),对自身信贷组合进行压力测试,及时识别系统性风险及其影响。目前,房地产、交通、能源等行业信贷集中现象突出,且贷款抵押物也多集中于房地产,商业银行应将这些行业作为定期压力测试重点。

3 积极探索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度量方法,为场外交易金融衍生品(如利率互换等)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设定不同市场情景,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计算各个时刻的潜在信用风险敞口;其次,结合潜在信用风险敞口与不同信用事件(交易对手不同的违约率、违约损失率等),再次进行模拟得到信用损失分布;最后,根据信用损失分布计算所需经济资本数量,得出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大小,进而应用于交易决策、产品定价以及风险缓释手段运用等具体实践中。

(三)多管齐下,有效实现信用风险的控制、转移与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