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设计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矿山设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采矿工程;设计优化;矿山;技术改造
目前,为了矿山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坚持绿色开发理念,这也是采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目标。由于在优化设计采矿工程时,会面临着不确定性的问题,作为矿山的生产企业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设计会审会制度,定期地进行生产作业计划审查会[1]。为了以免对工程造成浪费,就要不断地对采矿生产作业计划以及设计进行优化。参与矿山工程建设的各方都需要提出若干方案,各方要充分地听取意见以及建议,最终形成统一的施工方案,不断优化完善设计方案,在实际施工中付诸行动。依照设计进行施工、按期完成,禁止浪费工程出现,保证工程的质量水平。
1井巷工程设计优化
1.1开拓工程设计优化
在开拓巷道施工时,必须在处理中遵守有关的标准,符合施工的规定。在施工设计双轨时,要严格控制。为了使双轨在后续的施工中更可行更高效,双轨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40厘米;为了使采矿人员在作业时减少难度,保障采矿有序顺利地进行,降低作业困难发生的频次,对此对施工处理的高度要合理控制[2]。根据施工人员的需求,确保控制高度在180厘米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液压支架处理也要控制其设计。
1.2采切工程设计优化
在采场,为了使设备工作更为安全,要求出矿以及设备的通道要符合要求,在距离上要求优化,断面也要符合设计。设置分层联络道,促进相连的采场间联络,使出入口更为安全。在施工时,为了减少掘进工程量,工程可以共用。对于穿脉以及沿脉工程进行优化时,对废石进行采切,尽量使掘进工程量减少。探采工程时,对于在采场巷道以及探矿巷道所用到的措施都可以借鉴利用。在使用掘进设备之前要对其进行购买,可以选择找设备企业进行定制的方法,不断地改进创新掘进设备,进一步优化了断面[3]。在对采区井巷进行施工时,要注意第一,在设置巷道拐弯半径和曲率时,需要严格规范,通常设置在12米到15米范围内,要根据施工的处理标准进行。只要在设计巷道拐弯半径和曲率时满足其要求;第二,为了可以合理高效地进行后续井巷运输,要严格审查与设计优化有关的施工方案,为了使效果更为精确,一定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标准进行;第三,在施工中为了预防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及时地利用模拟分析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做进一步研究。
2采矿设计优化
2.1产探矿工程优化
在设计优化探矿工程时,对探矿方案进行优化时,可以让相关有资质的机构和研究专家一块讨论决定,采切与地勘相关的人员要综合决定,结合探采讨论,促进探矿工程的进行,尽可能使浪费减少到最低。优化生产探矿工作中,由于矿岩的地质条件较复杂,施工时要按照探矿进度进行,对设计方案要根据实际调整,减少成本浪费。布置时,为了避免使它们成本加重,充分发挥坑内钻在超前探水以及平行脉的探测中的效果,尽可能地增加探矿量,用钻来取代坑。由于矿岩随时会发生变化,要对矿体进行采样、编录、修图等,甚至要再次圈定[4]。
2.2施工作业安全持续优化
开采资源中,企业要对采矿人员安全重视。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为了得到长远上更高的利益,要搞好安全生产建设,要关注妊娠员工的安全。企业安全的负责人为了避免疏忽,使事故发生,就要严格监督工程的每一环节不易发小的安全隐患,探查注意细节问题。在员工施工时,要有相对应的作业保护用具,如发放劳保用品,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在开采矿产资源之前,可以针对多次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及时地拿出解决方案来,针对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及时地把安全检查结果进行公布,使作业人员可以及时调整,对于问题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3结语
总之,设计采矿工程是建设矿山项目中一项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作业,可以对矿山企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升。对此,我们在对矿山工程进行优化设计时,要将灵活、持续、持续以及创新作为准则,对整个矿山工程进行优化设计,实现资源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逄型祥.采矿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8:90.
[2]吕波.关于矿山采矿工程设计工作的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10:11+17.
[3]余南中.金属矿山采矿设计的步骤和重点概述[J].有色金属设计,2014,41(04):1-6.
篇2
绿色发展是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矿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矿山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矿产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自身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它的稀缺性、有限性。但是在长期的矿山开采中对资源的这一特性重视度不够,往往以高消耗、粗放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阻断了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矿山资源的过度浪费,环境恶化,发展不平衡。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因而,要积极从经济发展、资源赋存、行业需求、矿山企业规模等多方位的来探索和推进“开局合理、资源集约利用、发展科技创新、加强节能减排”的矿产资源开采新模式。1.2矿山企业绿色发展是矿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矿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产业之一,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经济来源。因此,矿业经济的持续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而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矿业经济而言,必须以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为要求,要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消耗与环境整治的因素,促使有质量、有效益的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因而,绿色矿山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和理论升华。
矿山企业绿色发展是实现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必然道路自然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人类社会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并如同其他事物一样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进行着运演。但事物之间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这一个有机系统。马克思说:“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恩格斯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他们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充分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直接揭示了当代自然生态危机的主要成因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失调与对立;同时也指明了解决危机的必然途径,即必须实现它们之间的协调统一。
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路径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矿山行业由微观到宏观,从企业到产业,从生产系统内部到外部环境治理,都在进行着深入的改革调整。行业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安全生产、环境治理、企业转产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但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还必须要不断深化和发展。第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理念。为了将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树立绿色发展观就是要树立资源有限、资源有偿、生态有价的价值观;树立保护绿色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绿色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观念,转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还要积极构建绿色文化。绿色文化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核心及动力源,具有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环保认证、精品意识等特征,在建设矿山生态文明的自始至终,要积极培育和打造绿色的企业环境文化、企业安全文化、员工心理文化及产品文化,以绿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理念的树立、文化的建构,离不开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宣传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和活动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第二,实施清洁生产、绿色循环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粗放式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一方面造成了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负担明显加重。因此,应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坚持保护与开发、预防与治理并重,努力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加强“三废”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实现绿色循环。不仅要做到资本、资源、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及水流、物流的循环,还要采用矿山开采及生态修复新技术,实现绿色科技。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用新技术,应用新工艺从资源的开采、运输,到转化、利用等各个环节,力争做到能源消耗最小、排放最少、环境影响最低、产值最大,实现低炭化。对矿山开采所造成的长期占用、破坏、污染土地,改变了区域水系结构,破坏了动植物区系,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而还要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修复,利用土地复垦技术,提高土地复垦率和生产潜力。第三,最后要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在传统的矿山资源的开发中,往往忽视企业与当地社会的有效互动,过多地强调对资源的占有而无视矿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态环境的状况,正如“资源诅咒”理论所认为的那样:纵观全球国家和地区发展,越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往往越是遭受贫困、受到资源贫乏国家和地区掠夺和奴役的地方。[2]这种具有掠夺性、侵占性的生产方式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也凸显了矿地矛盾加深、生态破坏严重的恶果,不仅牺牲了环境,而且阻断了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打破这一诅咒,其关键就在于矿山企业能否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实现矿地和谐。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实行矿地对接,就是要把矿山企业融入当地社会的有机系统中,秉持矿业开发和环境保护为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社会系统的各个要素发生互动和互化,不仅要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能保障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得效益、人民得实惠、社会得生态的美好愿景。
矿山企业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
篇3
2010年,湖南省耒阳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全面展开,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参与其中,为全省资源型枯竭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树立了典型,提供了学习借鉴的参照。
深入实地调查地质环境问题
湖南省耒阳市是典型的以采煤为主的资源型工矿城市,为湖南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通过几十年高强度的开采,该市的煤炭资源逐渐枯竭,煤炭及相关产业的产值逐年下降。同时,在长期的采矿过程中也产生了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老化、生态破坏等问题。2009年,湖南省耒阳市进入第二批国家资源型枯竭城市名单行列。
2010年6月,耒阳市人民政府委托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编制了《湖南省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实施方案》,迈出了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第一步。
自接受委托以来,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不仅充分收集利用以往的调查与评估报告,还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耒阳市的的每一个矿山地质环境进行了实地勘查,收集了矿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水文、矿业地质等多方面的资料,对耒阳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有了准确而全面的了解。
“耒阳市煤矿数量众多,采煤的时间也比较长久,很多采矿的方法及技术比较落后,另外,加上一些非法采矿行为,因此,积累的地质环境方面的矛盾繁多且复杂。”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负责人介绍到。
经过调查,目前矿区已经勘查清楚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地面沉陷问题。这是国内矿区地质灾害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工程中的重要方向。耒阳市的煤矿区开采时间已久,大多在中浅部采煤,环保意识较差,且由于一些煤矿的地质构造方面的缘故,稳固性较差,因此,很多矿区地面出现塌陷区,造成多户居民房屋不同程度受损。2011年重点治理的以新生煤矿区为代表的六大矿区因为采煤造成的地面塌陷面积累计高达七八百万平方米。二是废渣问题。以红卫煤矿区阳塘村为例,据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调查数据显示,该地的一个废渣堆占用旱地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浪费了土地资源。另外,矿区很多的废渣堆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存在失稳隐患,遭遇暴雨时极易引发废渣流危及下方农田与村民房屋安全。废渣堆的存在也污染了矿区内的水质,阻塞了河道。
此外,采煤也引发了一些新生煤矿区等地方的山体滑坡,威胁到当地的交通、农田及居民房屋安全。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还使得农田的灌溉渠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影响农田灌溉用水。
科学规划治理工程
2011年,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通过成功竞标成为工程测量、勘查与设计的四家单位之一。随后,该院完成该项目的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推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进展。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项牵涉面广、投资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工程,涉及到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土壤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此外,由于各矿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所不同,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
在对矿区地质环境问题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立足于“考虑长远、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规范管理”的原则,优先突出关系“民生”的地质环境问题,追求安全、经济、实效,以保障矿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设计治理方案时,根据不同矿区的地质环境问题及分布状况,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手段与治理方式。例如,2011年耒阳市新生煤矿区等六个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内容尽管大体相同,但仍有一些差异。因此,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矿区的环境现状以及周边居民的心理诉求。
在工程实施方面,以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为主,以矿山地质环境一般治理区为辅,将规模较大的矿山单独作为一项治理工程,若干小型矿山组成群采区整合成一项治理工程。这充分体现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地质环境所设计规范方案的科学性。
治理方案设计充分考虑综合效益
耒阳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响应国家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工程,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地质环境所在设计治理方案时,充分考虑了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百姓生活、农业生产的等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根据制定的《湖南省耒阳市2011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年度实施方案》,推进耒阳市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不仅可以消除存在或潜在的地质灾害,减少对当地村民生命财产的危害,还能增加就业机会近4000人次,有效解决矿区企业多年来所承受的农赔负担以及工农矛盾冲突,为湖南省甚至全国建设“绿色矿区”、“安全矿山”提供示范作用,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
篇4
关键词:钻机钻孔;中深孔;爆破;施工
中图分类号:TD23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基本情况
浙江省嵊州水库工程项目位于嵊州市甘霖镇博济水库的西北侧的老采石场内,现根据库区规划建设需要,需将原有的残留的山体坡脚进行爆理,整平后在此修建四座自来水净化池。预计爆破石方量约20000m?。
爆区山体呈L环形展布,山势较缓,自然地形坡度25~45°。本工程所在区域地质构造断裂不发育,但节理裂隙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开采区岩性为中等风化凝灰岩,灰色,海岸一带风化后表面呈肉红色。岩石普氏硬度系数f=8~12,可爆性较好。
2.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本公司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对此工程选择采取的施工方案为开采采用钻机钻孔爆破,装运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轮式卡车运输。
其工艺流程为:
修筑施工平台钻孔装药堵塞连线覆盖警戒起爆爆后检查破碎锤解小爆破后清渣。
(1)根据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决定爆破方式、爆破规模和爆破次数;
(2)用K90型凿岩机进行钻孔,爆破后的爆渣用挖掘机装车外运到业主指定的堆放点。
3.爆破方案
根据爆破区周边比较复杂的环境情况,该区域内爆破必须严格控制爆破振动、飞石和空气冲击波,结合现场的清表、剥离情况及岩性、岩石结构等,该处采用中深孔松动控制爆破施工方案:将现有的地形简整进行钻孔,多钻孔、少装药、控制和减小炸药单耗、增加堵塞长度和确保堵塞质量、必要时采取覆盖等防护措施、选择东面为自由面等,以此来实施此处的中深孔控制爆破。
4.钻爆工艺
为保证爆破作业的安全,尽量减少对邻近建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本次爆破作业选定中深孔爆破炸药单耗q=0.3kg/m3。并以此基础确定钻爆参数如下:
4.1钻孔作业
根据实际开挖施工规模要求设计采用K90型凿岩机实施钻孔工作,炮孔孔径D=90mm。
4.2爆破作业
(1)爆破材料
炸药:采用70mm管状乳化或2#岩石炸药。
起爆材料:采用非电导爆管微差爆破系统,高能起爆器激发起爆。
(2)爆破方法
采用孔内、外延时控制爆破技术,方便操作、改善爆破效果,减少和控制爆破震动、飞石和冲击波,保证安全爆破作业。
(3)钻爆参数
钻爆参数的确定对爆破效果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它受钻孔设备能力、台阶参数、爆破块度和环境要求等因数的限定。
4.3二次破碎
爆破后的大块及台阶岩坎需要二次破碎,二次破碎要求在工作面进行,破碎方法:手锤或机械破碎。
4.4施工要求
(1)安全要求
施工区禁止闲人进入,凡进入工作面的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爆破作业时禁止无关人员滞留或抽烟、明火作业。
(2)布孔要求
孔位确定根据设计由技术人员现场进行,并由工地施工员交底安排钻孔,具体要求准、正、平、直、齐。
(3)钻孔检查与孔内排水
钻孔时由于意外原因较多,极易导致炮孔堵塞而报废,因此须检查和孔口保护工作,防渗水。孔内积水要在装药前排除。
(4)装药与堵塞
本工程采用人工装药,装药时先用炮棍插入检查炮孔深度及是否堵塞然后再进行装药,要防止炸药结快,堵塞炮孔或超装药量不能满足堵塞长度,起爆体按设计位置放于炮孔中,用可塑状介质将炮孔堵塞密实。
(5)覆盖与防护
将装满的泥沙袋压实在每个空口上方,控制和减少个别飞石的逸出。必要时,还需在爆区上铺设两层竹排。
本次爆破石量约20000m3,采用爆破方法和最大单响药量按《与保护物距离不同的最大单响药量计算表》进行选择和控制。计划需Φ70mm管状乳化炸药6000、非电毫秒差雷管900发、塑料导爆管500m。
5.安全距离校核
5.1空气冲击波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6.3.3当n
5.2爆破振动和最大单响药量
爆破振动强度大小根据公式:R=(K/V)1/αQm
式中:R--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 (m)
α―衰减指数,按地质条件,取1.65
K―与爆破现场有关的系数,取170
Q―微差爆破最大一段装药量 ,取Q =31.5kg
M--药量指数,取1/3
V--爆破安全振动速度,一般砖房取3cm/s,现取V=2.3 cm/s。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得知,在本爆破工程实施爆破时,应根据距离被保护物的远近,当距离较近时,采用单孔单响、当距离较远时,才能多孔齐响。
6.爆破作业顺序
(1)清除开挖区域地表浮渣(浮土)危石、松石,整理出工作面。
(2)按设计要求布孔、钻孔。
(3)制作药包、准备堵塞介质。
7.爆破安全措施
爆破前,派出人员勘测施爆影响范围的全部路口,确定爆破的具体警戒位置,起爆前15分钟分别向各警戒点派出2名警戒人员实施警戒,在道路两端设立醒目的爆破警戒信号及有关爆破安全警示牌,爆破危险区内设置避炮棚放置爆破警报器,向爆区附近居民告知爆破警戒信号标记及避炮安全常识。
篇5
我市的地质环境整治工作始于。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国土资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限制开山采石的决定》、《江苏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政策,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保护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开展地质环境整治工作。
近期我们先后到九里区、经济开发区、贾汪区、新沂市等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现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结合原来掌握的资料和当前工作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市地质环境现状
从开始,我们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市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城市规划区及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本查清全市地质环境现状。
1、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地质灾害种类有岩溶地面塌陷、采空地面塌陷和崩塌滑坡灾害等。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城区地面建筑密集区,受地质构造和地下水过量开采影响;采空地面塌陷分布于煤矿、石膏矿、铁矿区,由于地下矿产资源开采引发;崩塌滑坡分布在低山丘陵区,因开山采石和道路切坡引起岩体边坡失稳。据调查,全市各类地灾隐患点、危险点129处。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工程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来我市共发生小型地质灾害23起,其中地面塌16陷起、崩塌滑坡7起,没有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约70万元。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引发大量矿山环境问题。全市采煤塌陷地面积达32万亩,煤矿、铁矿开采、加工、洗选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煤矸石、粉煤灰、煤尘、煤泥等)占用土地、污染环境。长期以来的有山就开,导致全市大大小小的山头上分布有939个采石宕口,山体原有地形地貌和林木植被遭到破坏。特别是在城市规划区、自然风景区、铁路、高速公路及国道两侧,实行禁采后遗留下来的废弃采石宕口,对环境景观影响较大。
二、地质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
1、完成地质环境专项规划编制。《市城市规划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以此指导地质环境整治工作。
2、基本建立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制度。一是《关于进一步规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及使用管理的通知》,明确保证金收缴范围、标准、程序和时限要求,将缴纳保证金作为办理采矿许可证的前置条件,规定了新办矿山企业不缴纳保证金的不予办理采矿登记手续、已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未缴或拖欠缴纳保证金的不予年检等管理措施。截至底全市累计收缴保证金1055万元。二是制定《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了部、省财政补助经费项目的支持重点、申报程序、项目监督和资金管理等要求,为废弃矿山治理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发出“关于加强露采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强化矿山环境管理。实行新设开山采石采矿权的矿山环境保护审查,按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禁止在完整山体和林木植被覆盖较好的山体新设采矿权,避免产生新的矿山环境问题。督促在采矿山增强矿山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矿山环境保护承诺和恢复治理义务,落实边开采、边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3、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取得进展。几年来我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项目9个、经费2150万元。其中:新沂市马陵山关闭矿山治理项目已经完成,并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竣工验收;铜山县皇姑窝、新沂市陆庄一期废弃矿山治理已经完成,等待验收;铁矿集团西马山采区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的90%;九里山襄王路口、贾汪大吴虎山口治理项目正在施工;新沂陆庄二期、铜山大刀山、九里区大孤山治理项目即将启动。
在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项目带动下,地方财政和社会资金也开始投资废弃矿山治理。两山口废弃矿山治理被列为48项城建重点工程之一,亚美房地产公司投资200多万元进行边坡治理和场地平整绿化,由于治理效果不明显,市财政又投资850万元对两山口废弃矿山进行治理,采用台阶式挂网喷播技术,治理岩石边坡约1.7万平方米,有效地改善了新老城区结合部的山体景观。有关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也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开展了铜山县三堡洞山、睢宁乔山和汉画像石馆新馆后侧边坡治理等废弃矿山整治试点。“陡峭悬崖下建起小学校”经媒体报道后,日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205万元,委托香港东阳绿化有限公司采用台阶式挂网植生技术、鱼鳞坑植生技术,对铁刹山4200㎡的岩石边坡进行 综合整治,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美化小区环境。
4、地质灾害隐患得到治理。贾汪区东大洼耐火粘土坑塘渗水危及韩桥煤矿井下安全,为此贾汪区会同矿务集团投资113万元进行防渗治理。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投资400多万元对办公教学楼后侧的洞山西坡进行爆破削坡,清理危岩5600m2;利用山势建成攀岩场地。鼓楼区实施天齐南路拓宽改造工程,有效消除山体崩塌隐患。
5、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开始启动。九里湖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全面推进,九里区完成投资1.4亿元,建成了800亩东南湖和1700亩西湖,水景景观区初见规模。贾汪区投资5100万元实施小南湖扩建工程,因地制宜地整治采煤塌陷地,建设生态景观公园。社会资金投入近万元,对市区三环西路西侧、废黄侧的亩采煤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初步建成桃花源休闲旅游度假村。
三、存在问题
1、历史欠帐多,整治任务重。一是全市禁采区(带)内有废弃采石宕口464个,岩石面积约200万m2、废弃地面积约670万m2。二是据初步调查,常年积水、不适宜复垦的采煤塌陷地约5.6万亩需要进行生态修复。
2、治理资金需求量大,经费筹措难,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形成。初步估算,464个废弃采石宕口治理约需经费8亿元;常年积水的5.6万亩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整治约需经费20亿元。
地质环境治理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投入大,见效慢或经济效益不明显,因而社会公众参与度低,投资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积极性不高。仅仅依靠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补助经费,远远解决不了我市的地质环境历史欠帐。作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项特殊政策,对煤炭企业税前按吨煤20元提取可持续发展准备金用于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整治,迟迟不能落到实处。
3、露采宕口整治技术难度大,地方承诺的配套资金不到位。我市城市周边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白云岩等岩石组成,由于上覆土层较薄或岩石直接,在山体上植树绿化本身就较为困难,而在高差大、坡度陡的废弃露采宕口边坡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其难度更大。南方大多采用的喷播复绿技术,在我市的气候条件下很难全面推广;九里山襄王路项目和铜山县皇姑窝项目,虽然设计为刻槽台阶式复绿,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度大、成本高。由于各县(市、区)地方财力有限,近几年争取的部、省补助项目,申报立项时承诺的地方配套资金基本没有落实到位,因而就只有按照上级下达的项目补助经费进行招标和施工,造成了工程施工进度慢、效果差。
4、治理责任制度和补偿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采矿权人不惜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取经济利益,重开采、轻保护、不治理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开山采石企业以采矿权有偿取得、负担过重等种种理由为借口,想方设法不缴或少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护金,即使足额缴纳了保证金,也不愿意履行恢复治理的义务,因为治理的投资额远远大于所缴的保证金数额。而对于煤矿、铁矿、石膏矿等地下开采的矿山而言,尚未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四、建议
1、进一步加强露采矿山采矿权设置管理。一是按照《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要求,加强山体资源保护,划定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内禁止开山采石;在山体资源特殊保护区外要实行限制性开采。二是对允许开采的山体,要集中设置采矿权,直至这一山体全部开采完毕,不得开采地面标高以下部分。三是采矿权要设置到山体顶部,推动自上而下的分水平台阶式开采;不要设置到山体一侧,禁止斜坡式、一墙式开采。四是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促进开山采石企业规模化经营,发展大企业,既可实行类似于中联的台阶开采,又可保证经济建设的资源需求,同时还可避免产生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2、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环境欠帐,各级政府将付出巨大的代价来进行整治,而目前在建和生产的矿山企业能否规范作业,成为是否会产生新帐的问题关键。而当前,大多采石矿山不按照已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仍是斜坡式、一墙式开采,在采矿许可证到期后,留下新的采石宕口和高陡边坡,或存在隐患,或影响景观。在石膏矿山,也不同程度的地存在违反开发利用方案现象,有的甚至引发地面塌陷。
因此,要切实加强对采石矿山的监督管理,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不留新的环境欠账。
3、建立矿山环境保护诚信准入制度。对没有履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义务或不缴、少缴、拒缴保证金的矿山企业,列入矿山环境保护诚信档案黑名单,采取不予其办理采矿许可证延续或变更登记、不受理其新的采矿权申请等管理措施;对黑名单矿山的开办、投资、入股、出资、控股单位和个人,限制其进入采矿权市场参加竞买的资格。
4、开展“绿色矿山”创建试点。督促矿山企业落实边开采、边治理措施,推广台阶式、机械化开采,推广无尾矿、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实现矿山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建立“绿色矿山”激励机制,对列为“绿色矿山”创建的在采矿山,可由企业提出整治方案,由收取保证金的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项目竣工经验收合格后,其整治经费可从该矿山上缴的保证金中按整治面积比例进行返还。矿山最终闭坑时必须完成矿山环境治理。
5、进一步落实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加大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力度,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足额收缴保证金。开展保证金收缴情况清查,依法限期追缴。拒绝缴纳保证金的,不予办理采矿许可证年检、注销采矿许可证。
6、地质环境治理资金筹集。在加大政府投入基础上,完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筹集,广泛吸纳包括外资在内的商业投资。一是对于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尤其是老矿山的生态环境问题,考虑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矿山企业所获得的利润绝大部分都已上缴国家,因此,其治理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同样,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且责任主体缺失的废弃矿山,其环境治理也只能以国家投资为主。治理资金可采取市、县(市、区)财政共同出资,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省财政的补助经费支持。二是矿山治理后可作为建设用地的国有矿山废弃地,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其土地出让后的净收益可部分或全部用于其它矿山的治理;整治后转为农用地的,经验收合格,可以进行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并从土地复垦资金中安排一定费用作为治理专项资金。三是根据治理规划,对残留山丘和高陡岩质边坡可实施修复式整治,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取得余量资源收益可作为矿山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四是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收益”的原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废弃矿山环境治理,凡经政府批准治理立项的单位或个人,优先享有土地使用权,并减免与治理工程相关的税费。五是按照《江苏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收缴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足额收取保证金、专门用于矿山环境的整治,不列入地方财政预算,不得挪作他用。对不予返还的保证金,统筹用于急需治理的矿山。
篇6
[关键字]矿山建设 水文 影响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55-2
1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原因
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对资源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大,我国的矿产储量丰富,矿区的开采量也比较大,因为开采技术和开采方法的制约,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存在有较多问题,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在传统的矿山开采中,一般采取如图所示的开采方法,以一条斜井靠近矿体,然后在巷道内对矿产进行开采。在许多中小煤矿的矿区内,因缺乏专业的管理手段,或采用了不适宜的开采方法,一旦岩土变形,或者地下水位发生突然的变化,都会对作为唯一出口的斜井造成破坏,从而引起严重的地质灾害,危及到矿区的生产安全。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做好相关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矿区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矿山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类型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因地壳运动活跃本身就给矿山的建设和开采带来较多难题,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一旦不注意勘测水文地质环境,或者不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发生地质灾害之后,矿井关闭和设备损毁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也危及到井内进行开采作业的矿工的安全,矿山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水文地质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由地下水位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地质灾害
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挖开的矿井接触到地下的蓄水溶洞或者暗河的可能性比较大,会导致地下水直接涌入巷道,也有可能是泥沙涌入巷道,遇到透水断层或者浅表的裂缝时,地表径流会带着一些沉积物进入巷道,这些水、泥沙和沉积物堵塞巷道会造成造成人员伤亡,掩埋作业机器,甚至会使矿山的发掘系统直接崩溃。这种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突发性,一旦发生往往波及面较广,造成的后果也极为严重。
2.2由矿体内的易燃物质造成的地质灾害
矿体内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甲烷气体,随着矿井的深度的增加,矿井内部的温度也会在地热的影响下不断升高,含硫量也比较大,在这种恶劣条件下进行作业的矿工,本身就存在较大的健康隐患,一旦因为通风不良,易燃气体大量积聚之后发生爆炸,必然导致惨痛的后果。这种情况多见于煤矿,后果最为严重,但是具有较强的可预防性,在矿井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灾害的发生。
2.3由岩土层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
矿区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开挖之后,已采空的矿体需要进行支撑,在一些埋藏较浅的矿区,会因为矿山采空而导致地面塌陷,如果不能对采完的矿体进行及时的回填和崩落,最终会引起大面积的塌方,造成严重的后果。矿井开挖造成的地面塌陷在浅表煤矿中普遍存在,会影响到地面的建筑物,会破坏耕地,给矿区周围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矿区的开发,需要对矿脉附近的岩石进行引爆,一旦事先的勘测数据不够准确,起爆点的选择出现偏差,致使岩石块发生破裂呈喷射状,会对矿井内执行作业任务的矿工造成人身伤害。
3对矿山中可能发生的水文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不同地区的矿山因形成条件不同,有不同的水文地质特点,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上,也各不相同,但是针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手段。
3.1施工之前进行全面的勘测
在矿山开挖之前,必须对斜井或竖井的位置进行全面的工程勘察,预测好斜井内的涌水量,以及周边的含水部分的水文地质构造,详细绘制地质平面的剖面图,并根据施工情况随时修订预测结果,按照严格的施工步骤进行施工,由上级主管单位进行规范验收。对勘测过程中已知的含水部分,要综合考虑其位置以及距离井巷的深度,提前进行导水工程的建造,在建造的过程中,根据涌水量以及工程要求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对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滑坡以及塌方,要及时对矿山周边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勘察,结合当地的气象水文情况,对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滑坡和泥石流做好预防。
3.2做好防治工程的设计
在进行矿山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崩塌和滑坡现象,以及矿山附近的水文地质因素,结合危险事故的成因和发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保证防治工程的工程质量。对易发生危险事故的重点区域,做好加固工作,避免因矿山开采导致的灾害复发现象;对矿上的边坡,要由专业的勘测人员进行及时的监控,注意相关参数的控制,一旦在开挖后出现变形,要有相应的应急预案。矿山在进行成产之前,必须由相关的专家进行安全评价,对防治工程进行规范化的验收,保证矿山的生产安全。
3.3施工中应该采取的工程防治措施
在矿山的开挖过程中,要实时地采取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在矿区周围要做好雨季的排水,在周边设置合理的截洪沟,及时将矿区外部的积水排出,以免外部积水倒流入巷道造成事故;针对开采面的设计,要禁止从下部开挖形成伞檐,悬空的伞檐有可能崩塌形成事故,需要从上而下对矿体进行台阶状开采;在矿区内的巷道,一定要注意通风,随时监测巷道内的甲烷浓度,在超标状态下进行暂时性停工作业排除险情;在巷道内进行矿体爆破时,要注意爆破点的选择;在结束开采之后,及时清理巷道周围的危岩,同时在破碎面周围和高危地区设置警戒线,以避免人员损伤。
3.4施工中应该采取的生物防治措施
因爆破残留的粉尘较多,导致矿区周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空气污染,矿山的开采过程中,也难免会对矿区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又会直接危害到矿区的生产安全,以及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在矿山建设中应该注意对水文地质灾害采取生物防治措施。矿区开采的平台和弃土的堆放,为了避免矿井涌水所采用的防治措施,这些都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地貌,以及当地的大气降水和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在矿山周围要种植植被,主要引进乡土树种,经济实惠的速生植物可以有效发挥绿色植物的固土作用,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篇7
随着旅游行业日益的激烈竞争,资源型城市如何提升旅游城市品牌,如何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为了设计师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煤都大同的转型发展为切入点,从视觉传达设计的角度探讨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建立的基本方法,并实际应用到大同旅游城市形象的塑造中,以期实现大同城市形象的转型重塑。
关键词:
煤炭城市 旅游城市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大同
1.绪论
进入21世纪后,煤炭城市逐渐进入经济转型试验阶段。大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长期煤炭的开采带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社会发展,这种高度依赖煤炭的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产业转型的难题。面对转型,大同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以文化旅游业为主,以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为辅,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但是大同原来煤都的形象很难马上从人们过去的印象中转变过来,所以重塑大同旅游城市新形象成为大同发展旅游业的前提。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特别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起来,而且发展形式大多比较相似,如何从众多旅游城市中脱颖而出,如何提升大同旅游形象,成为设计研究的主要难题。
旅游行业的空前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旅游设施、旅游产品的开发等,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充分利用本市丰富的旅游资源,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力图改变大同依赖煤炭资源单一的产业结构,大同发展旅游业势在必行。
2.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同目前还没有确定城市旅游品牌标志,所以笔者从旅游城市形象定位、旅游城市形象广告以及旅游交通工具外观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存在的问题。
2.1大同旅游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
由于大同旅游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所以对外不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旅游产品也无特色可言,与大部分旅游地的纪念品相似,游客到此一游也无法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如果一个旅游城市形象定位不明确,很难使游客记住这个城市,从而降低了旅游城市的回头率。明确的旅游形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旅游城市形象广告不多
大同旅游城市形象广告不多,户外广告、电视媒体广告也都不多见,街道周围主要充斥着缺乏设计感的商业广告,只有在云冈――恒山旅游节的时候会有些旅游宣传类的广告,旅游节一结束,旅游宣传类的广告也随之淡了出人们的视野,旅游开发是一个长期的投资项目,需要不断地宣传才能使人们逐渐了解旅游城市。旅游城市形象广告传播可以提升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有利于短期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是有效获得回报的营销手段之一。
2.3旅游交通工具外观设计没有特色
大同市内旅游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由公交公司运营,以前到云冈坐3路公交:到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等景点坐4路公交……现在大同有一条专门的“公交旅游专线”,从云冈石窟-观音堂-古城内各大文物景点,均可搭乘该线路,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公交车外观无论颜色还是图形都与普通公交车没有区别,有些甚至在车身上喷涂了商业广告,并没有将大同旅游城市的形象展现出来。
3.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定位
通过对大同旅游地域条件、旅游资源、旅游市场形象感应分析,对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进行总体形象的定位,重新塑造大同的城市形象,转变过去煤炭城市形象,在视觉形象设计中最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同时兼有一定的现代感,以期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了解大同,感受大同丰富的人文资源。
3.1大同旅游地域条件分析
对地域条件分析研究是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开发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研究,总结、概括、归纳地域特色。通过对自然地域特征的分析,找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征,或特殊地位,都有可能被开发,同时用以吸引游客的兴趣,如大同废弃的矿山可以开发成探险类游乐项目,游客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矿工的工作环境。通过对民间艺术的考察分析,开发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大同的煤雕、广灵的剪纸等艺术,再通过合适的媒介使其推向全国乃至世界。
3.2大同旅游资源分析
大同具有两千多年的建成历史,作为北魏的京都,辽金的陪都,明清九边的重镇,其政治地位、经济发展、军事防御等方面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人文景观举世瞩目,尤以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华严寺等文物景点驰名中外;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尤以火山群、土林等景区为我国之最;地方文艺、民俗风情独具特色,地方特产种类多样,由此可见大同蕴藏的旅游资源发展的潜力巨大。
3.3大同旅游市场形象感应分析
过去的大同主要以煤炭工业为主,由于长期煤炭资源的挖掘、开发以及随之产生的一些浪费,给环境污染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大同连续几年都被评为污染城市,所以一提大同马上会联想到煤炭。“煤都”的形象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对大同旅游业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如果一个旅游城市形象模糊,很难使游客记住这个城市,从而降低了城市旅游的回头率。其次人们对大同云冈石窟的印象很容易与敦煌石窟或是龙门石窟相混淆,加上媒体宣传力度不高,使其知名度、美誉度不高;恒山旅游形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与其他山岳品牌相比没有特色可言等,其他旅游景点用过的宣传方式已经形成自己的营销模式,对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我们不能再去模仿,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转换一下设计思路,围绕大同古城历史及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设计。
3.4总体形象定位
综合以上的分析,大同旅游资源以“文化体验――休闲购物”为总体定位,视觉形象设计决定了旅游城市将来一段时间内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游客面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考虑进去,大同旅游城市整体形象定位为:平城文化,北方胜地。前者是对大同旅游文化资源进行了特色概括,反映了大同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后者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佛教文化,佛道儒三教和谐共处一地,展现了多民族宗教文化间的和谐性;二是旅游胜地,大同5月――10月气候宜人适合游客来此避暑,同时带动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行业的发展;三是美食胜地,大同地方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游客的喜爱。(如图1)
4.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构思
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主要围绕大同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构思。主要通过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特色要素的提取和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案两方面进行相关设计的阐述。
4.1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特色要素的提取
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特色要素的提取主要包括造型要素、色彩要素、图案要素和文字要素,通过分析、提取,希望将大同的历史及现在城市新形象展现出来。
4.1.1造型要素的提取
大同在我国历史上是有名的古城,“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生活在此,留下了许家窑、青磁窑等文化遗址”,1982年大同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造型要素的提取从大同是历史文化古城的形象入手,从大同旅游资源中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点中提取,主要有: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华严寺等寺庙建筑、古城墙等,其中最具有古城形象特色的景点是古城墙,所以笔者选择古城墙作为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造型要素。而且在造型设计方面还要考虑城市规划现有的特色,大同市空间结构遵循“一轴双城”的格局,以御河为轴,以河西古城和河东现代化新区为两翼,实现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与现代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实现历史景观与现代景观相呼应,实现煤炭资源与旅游资源相协调,实现古城保护、修复与御东新区的建设相统一。
4.1.2色彩要素的提取
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不可能一下从煤炭城市形象完全转变成旅游城市的形象,在现阶段,我市需要一个过渡期,所以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过去大同煤业发达,为了产煤甚至不惜破坏环境,使得绿地面积覆盖率很低,加上生活和工厂用煤质量都不高,排放到空气中的烟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城市中到处灰蒙蒙的,城市的色彩以黑灰色为主。现在大同政府开始下大力气实施“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循环经济,对我市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资源开发中绿地覆盖面积的增加是其中重点改造的工程之一,近几年大同绿地面积逐年增加,截至目前,预计年底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可达到40.09%、35.96%和14.79平方米,大同的空气污染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城市颜色由过去的黑色转变为现在的绿色,所以笔者选择黑色和绿色作为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色彩要素。
4.1.3图案要素的提取
忍冬纹在北朝时期非常流行,虽然是外来纹样,但具有吉祥、美好、永生的寓意,所以在当时深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大量应用于装饰中,云冈石窟中就有很多忍冬纹的样式,至今在大同城市的许多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忍冬纹的应用,所以图案要素提取忍冬纹进行设计。
4.1.4文字要素的提取
北魏时期大同被称为平城,由于是军事重镇,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长年的战争使其出现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的大融合,出现了与晋文化、边塞军旅文化不同的历史文化――平城文化。平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文化主张是兼容并蓄,文化精神是与时俱进,文化生态观是和谐统一,文化形态是多种多样,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以上分析提取“平”作为文字元素,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大同过去的历史,曾经的辉煌我们不应该忘记。
4.2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案
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基本要素的设计和应用要素的设计。
4.2.1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基本要素的设计
(1)旅游城市品牌标志
旅游城市品牌标志设计是通过简洁的图形和文字表达多种内涵的象征性符号,具有传达旅游城市品牌理念的作用。设计中应将地方特色作为视觉语言表现的主要内容,在旅游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明确定位的指导下,提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和色彩元素并进行合理组合,形成旅游城市间形象竞争的差异。设计时要考虑公众的视觉感受,以及对标志中相关信息的解读。
通过分析大同旅游城市品牌标志的设计,造型形象元素、色彩形象元素、图案元素、文字元素等的设计如下图:
(2)旅游城市品牌标准字
标准字是根据旅游城市的名称、旅游资源、地方特色等要素而精心设计的,对于字体之间的距离、字体的选择、字体笔画的结构与精细程度等方面都要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字体的个性化、艺术性、识别性等。对于火车站、汽车站、星级宾馆饭店、各类广场、主干道等位置的指示牌进行统一规划,使用统一规范的字体、颜色、图案等,便于更加清晰地表现城市旅游形象,对外展现出煤炭城市的新形象。
(3)旅游城市品牌标准色彩
标准色彩是传递旅游城市品牌信息的视觉语言之一,由于不同的人对颜色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所以标准色的应用,不适合选用刺激性强烈的色彩,应围绕旅游城市的特色进行颜色选择,设计时还要考虑颜色的行业属性原则。通过色彩的搭配,引发游客的联想,强化对旅游城市的印象,旅游城市品牌的标准色彩可广泛应用于宣传品、事务用品、旅游纪念品等多种产品中。(如图2)
4.2.2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应用要素的设计
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应用要素的设计,就是将视觉形象应用于大同旅游城市品牌管理与宣传促销活动中。
(1)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基础要素应用项目
视觉形象基础要素应用项目包括旅游部门有关旅游的宣传招贴、媒体广告、旅游服务指南等;著名景点的指示牌、旅游服务设施、旅游纪念品、旅游宣传画册等;宾馆酒店方面应重视管理人员的名牌、大厅的装修及欢迎牌、客房提示卡等的设计;旅行社相关旅游手册、导游旗、导游名片及服装等。
(2)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广告应用项目
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广告应用项目主要包括: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户外广告建议在大同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城市主要交通口岸,以及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设立大同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广告牌。电视广告邀请著名导演执导大同旅游城市形象的宣传片,向国内外游客展现北魏平城遗址、云冈石窟、北岳恒山、悬空寺、华严寺等特色建筑风貌,通过国内外著名电视媒体的播放,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介绍大同旅游资源,其宣传片还可以在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以及主要商业广场等进行媒体播放,使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大同旅游城市的新形象。平面广告可在省内外主要报刊、杂志上连续刊登宣传大同旅游城市形象的口号,配以相关图文对大同旅游资源进行介绍,同时还要加强网络信息的传播。
(3)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在公共交通的应用
公共交通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公共车与公交车站具有体量小、人口流动性频繁等特点,在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公交站牌,将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应用于此,便于人们对大同旅游城市形象的接触和了解,对其影响力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大同煤炭城市形象的重塑需要充分发挥大同市各级旅游局的指导作用,主动协调有关景点、旅行社、酒店等行业的旅游服务作用,积极开展大同旅游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推广工作,促使大同的煤炭城市形象向旅游城市形象的转变。
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钢架结构;改良
这些年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土木钢架结构,吸引了许多的知名企业对钢架结构改良的研究,它们凭借着技术实力、施工力量和品牌影响力等,承建了不少知名的钢架结构土木工程。相关专业人士介绍说,目前,我国获得一级钢架结构施工资质的企业达到了3000多家。同时,一些其他领域的领军企业也纷纷进行了土木钢架结构改良的探究,我们应该对土木钢架结构改良有一个更加深厚的认识。
1. 土木钢架结构的优点促使我们对其进行改良
1.1 土木钢架结构的强度高、自重轻、延性好 钢架的抗拉、抗压、抗剪强度相对较高,构件截面小,可增加使用面积。高层钢架结构的土木建筑占有面积是同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的28%,可增加使用面积3%~5%左右。钢架结构自重轻,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1/2~1/3,降低了基础的负载,在地质条件差的津沪等地,优点更为突出。钢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抗震性。对设防要求的高层建筑,自重减轻一半,相当于降低抗震设防烈度一度。
1.2 钢架结构的土木工程施工周期短 钢架结构土木工程的主要构件和配件多为工厂制作,质量易于保证,工地安装方便;除了基础施工外,基本没有湿作业;构件之间的连接多采用高强度螺栓,安装迅速轻钢结构的最大优点是所有构件均可由工厂制作现场拼接安装,对一般规模较小的工业厂房仅需要一个月左右。
1.3 钢架结构的经济效益好 钢架结构的土木工程通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周期短,其原材料的种类单一,构件采用先进自动化设备制造;运输方便。所以门式刚架结构的工程周期短,资金回报快,投资效益相对较高。由于施工周期短,可以提前投入使用,提前获取投资效益;因为工程物体本身的自重轻,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做桩基,可以节省投资;而它的耐久性也比较好,根据目前我国的市场价格,轻钢结构的造价已经低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厂房的跨度越大时,其优势更为明显,这也是它赖以竞争的一大优势。
1.4 钢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 由于钢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重轻,因而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地震响应及灾害影响程度,极有利于抗震。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区国家,在地震区的工程中应多多推广应用钢架结构,必可大大地减少地震灾害和人员伤亡。
1.5 钢架结构节能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钢材本身就是一种环保型的材料,可以多次回收,重复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其节能指标可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能很好地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钢架结构的住宅工程是绿色环保的工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钢架结构造价相对地较高,应正确运用综合效益分析钢材产量、加工水平、钢材品种、规格、设计技术水平、计算造价的方法等。随着技术的发展,轻质材料的应用,设计方法的改进,钢架结构的造价会逐渐降低。
土木钢架结构拥有这么多的优点,是其它的结构所无法超越以及无法取代的,我们对土木钢架结构进行改良可以说是收益甚多。
2. 改良土木钢架结构的措施
2.1 不断挖掘钢架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工人 我国建成及正在筹建的很多钢架结构的土木工程中,基本上是由国内设计人员所设计的,国内设计人员在土木钢架结构,尤其在住宅钢架结构方面,设计经验非常的不足,导致设计方案过于保守,用钢量过大,增加了土木工程造价的成本。设计人员须加强学习,通过实践,尽快成熟起来。土木钢架结构施工技术虽已成熟,但在钢架结构开发改良方面,国内尚没有成规模的项目;国内中等、高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均未涉及土木钢架结构体系,使得我国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这一体系知道的太少,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不断地挖掘钢架结构专业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工人对土木钢架结构的改良至关重要,我们应当不断地挖掘这方面的人才。
2.2 制定有针对性的土木钢架结构规范 我国现行的规范是针对土木工程多采用耐火性能好的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结构体系编制的,导致土木工程设计在材料选用方面相比于国外比较苛刻。我们既缺乏对土木钢架受力状况和结构安全性、耐久性的理论分析,也缺乏相关的实验数据,这就使得相关结构设计找不到有针对性的规范作为依据。这种规范不衔接的状况,使土木钢架结构项目无论在工程报建阶段还是在工程验收阶段,都遇到数不尽的障碍与麻烦。因此,我国制定有针对性的土木钢架结构规范迫在眉睫,只有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土木钢架结构规范,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土木钢架结构的改良。
2.3 解决部分土木工程用钢进口的问题 我国很多土木工程钢架用材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国内大于50mm的厚钢板的许多性能达不到要求。日本已能够生产100mm的厚钢板,且种类较多,比如说高强度低预热板、抗地震的厚钢板、防火厚钢板等。所以我们应当多向外国先进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制钢架技术。
我们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尽量提高土木钢架结构发展的水平。逐步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必须执行规范,但是技术标准和规范就其性质来说,永远都是落后于技术发展的。因此,在国内规范不完善时,建造试验工程不仅是应当的,而且是必须的,通过有计划地建造一批试验工程来引进相关的先进技术,促使该技术成熟起来;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应当带头开展试点工程,在试点工程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土木钢架结构技术标准和规范。
3.结语
我国的土木钢架结构已经具备了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土木钢架结构改良已经是我们现今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应当利用以下这些基本条件:钢材年产量超过1亿吨,市场供应比较宽裕,多个主要钢架企业分布均匀,供应比较便捷。国产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的主要性能可满足土木钢架结构的要求。马鞍山钢厂已经建成了我国最大的H型钢生产线;北新建材建造了中国第一条金属结构房屋生产线。近年来工程建设部组织了土木钢架结构体系及关键技术的课题研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土木工程钢架的需求十分旺盛,土木钢架结构的改良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我们只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它。
参考文献:
[1] 张德明. 新编矿山采矿设计手册#井巷工程卷(下).附录1.北京: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2006.
篇9
公司凭借科学精细的企业管理,卓越的产品质量,诚实规范的经营管理,先后荣获“2014广东上市公司综合实力10强”、“2014广东上市公司最具盈利能力10强”、“2014年度全国‘安康杯’竞赛安全文化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国家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广东省节能先进集体”等多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实现了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谐共赢。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与践行“环境优先、综合利用、清洁低碳、持续发展”的企业环境管理理念,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执行国家环境政策、法律、法规,以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为目标,重视与强化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机制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工艺、装备,推行清洁生产;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发展与推进循环经济,强化科学管理,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促进水泥行业节约、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
公司坚持生产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对新、改、扩建项目都经过严密论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项目实施中严格执行环保设计方案,建设项目均按国家相关法规做到了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报告期内,公司各成员企业涉及的“新、改、扩建”项目均开展了环评并获得相应环保部门的批复,环评执行率100%。
强化领导和管理机制,狠抓节能减排工作
为切实履行企业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与制度等要求,建立与健全了环境保护管理体系,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成立了由集团公司总经理挂帅的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由集团生产技术副总经理任主任的安全环保办公室,负责检查监督集团公司属下各企业环保管理落实工作。集团公司及各成员企业根据各企业情况制定了环保管理制度和内控标准,确立了环保目标责任制,将环境保护考核指标纳入各公司、各分厂的目标责任书内,做到了环保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严格考核,薪酬挂钩。
公司加强企业污染预防与控制,主动接受当地环保管理部门及群众等外部监督,及时排查治理企业生产经营运行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环境隐患,并采取定期、定责任人、定整改措施予以限期整改完成,切实做到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科学治理污染
公司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用于水泥生产。公司技术中心及各企业试验室积极研究开发与实施矿山废石用于生产机制砂石及混凝土矿物掺合料技术、低品位无烟煤用于水泥窑煅烧技术、脱硫石膏与陶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钢铁厂钢渣与铁渣、化肥厂氟石膏与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以及绿色水泥助磨剂开发利用技术,每年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200多万吨,矿山开采基本实现废石零剥离、零排放。公司水泥工业窑炉使用的耐火砖主要为尖晶石砖、高铝砖,每次更换并经破碎后作为水泥混合材使用;生产过程中各收尘器收集的粉尘全部返回生产系统作为水泥生产材料使用,一般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公司各企业的生产流程设备设施均配套有先进的收尘器和消声器;旋窑企业生产线在窑头和窑尾安装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配套有纯低温余热发电和SNCR脱硝系统,投入运行以来一直保持安全稳定高效。
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实现节能减排
2014年度公司全面完成了新型干法旋窑生产降氮脱硝SNCR+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保持稳定运行,取得较好的成效。水泥窑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浓度由原平均600—800mg/Nm3降至目前的250—320mg/Nm3,脱硝效率达60%以上,氨逃逸率小于10ppm。公司完成了下属企业窑尾高温风机、立磨循环风机等大风机的高压变频技术改造,实现年节电约468.66万千瓦时。同时还完成福建区域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MFA自动控制系统改造,保持生产线整体稳定,降低煤耗与电耗值,并为系统的优化运行建立了便捷灵活的调整平台,使水泥熟料烧成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提高了燃烧效率,减少了有害气体的排放。通过优化公司6条新型干法旋窑生产线余热发电的操作管理,提高转窑烟气余热综合利用效率,实现余热发电系统供电29869.2225万千瓦时,比2013年度多供电1859.25万千瓦时,实现节约标煤2285吨。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节约能源和环境治理保护意识
为加强企业节约型文化建设,提高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公司通过企业报刊、黑板报及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节能与环境保护意识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学习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标准与技术规范、环境管理体系及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文件,开展环保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进而提高相关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聘请国内专家和高等院校的教授到公司授课并到工厂生产现场结合理论进行实践和工作指导。通过宣传培训,营造人人参与节约能源,做好环境治理保护的舆论氛围。
篇10
【关键词】风貌设计;小城镇;龙游县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张空前迅速,小城镇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但是,以牺牲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发展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小城镇的风貌特色渐行渐远,运用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显得尤为迫切。
龙游县溪口镇地处浙西欠发达地区,在山水阻隔和用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下,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地区,但城镇群山环抱,碧水穿城,山、水、城互为依托的格局凸显出城镇优越自然生态景观条件,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十分必要,开展城镇总体风貌设计的条件日趋成熟。
图1 区位分析
2 溪口镇总体风貌评价
溪口镇是龙游县域南部山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交通便捷、自然山水环境优越、历史文化深厚。但是,从整体上看,城镇整体风貌缺少特色,极需改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出入口缺少风貌特色,222省道、龙丽高速最为两条重要的对外交通出入口的整体风貌缺少控制。
二是公共活动空间缺乏,且景观绿化配置单一,缺少地方特色,在滨水、廊道等空间界面缺少连续性,不能体现认同感。
三是222省道、高速连接线、主干一道等主要的街道景观风貌亟待提升。
四是作为商埠重镇的溪口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但城镇建设对历史文化挖潜少,建设项目之间在整体城镇风貌设计的层次上缺少整合,建筑风格与建筑色彩缺少控制,对城镇特色塑造极为不利。
3 溪口镇城镇特色分析
溪口镇的城镇特色鲜明,可以从自然山水特色、人文特色、产业特色、旅游资源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
3.1自然山水特色
溪口镇依山傍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城镇位于山谷盆地之间,群山围绕,灵山港自南往北流经,在镇区与庙下溪、潼溪、小溪坑、枫林溪等支流汇合。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更是营造出秀美溪口的生态基调。
灵山港也称灵山江,为龙游县境内衢江第一大支流,是龙游的母亲河。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灵山港自南向北共吸纳四条水系支流,分别为潼溪、庙下溪、枫林溪、晓溪。
溪口城镇内外群山起伏,溪口山、东山、蒲阳山、白杨坞山、天堂山等连绵山体将城镇环绕,拥有5000亩生态公益林和7万亩竹林,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景观独特。
3.2人文特色
溪口镇是浙江古镇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2005年末,灵山乡与原溪口镇合并为新溪口镇,镇政府驻地为原溪口镇政府驻地。历史赋予灵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现代文明的折射中熠熠生辉。
溪口在西周时期即有人定居,至明清时溪口已形成自然集镇,明代永乐年间镇建“禹王庙”,就有溪口地名记载。万历二十一年(1593),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明由广东调入浙江遂昌任知县。因为龙游溪口是进出遂昌的必经之路,所以他在遂昌为官的5年中多次经过龙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感人肺腑的轶事。明代万历二十六年,他在龙游溪口镇写下《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龙游二首》,其中一首的内容为:“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溪口老街为城镇发源地,早时有金兰书院、禹王庙、江西会馆等代表建筑。
灵山,古名泊鲤(又名薄里),早在春秋时期,灵山已成名镇,先于龙游域名出现,故民谚称“先有灵山,后有姑蔑国”。灵山原名徐山,是我国诸省徐姓祖地,相传西周仁义之王徐偃王兵败后退居于此,境内现尚存徐偃王庙(祠)。灵山有保存完好的老街,街长一千余米,分永安坊、忠政坊、通济坊,即现在的下街、中街、上街,整条街市民居店铺大多保留着明清时建筑,颇具特色。“石板街”更是古朴幽雅,漫步街头感受到浓郁古韵,令人充满沧桑之感。中街有徐氏古井,六面形的青石井圈,并旁有一清乾隆五十八年所立的石碑,碑上记载了该井由徐氏私用转为公用的缘由,当时已称古井,可见其历史久远。唐代灵山曾设白石县,现在人们还能寻见白石县旧址。灵山历代名人辈出,南宋有礼部尚书刘章和丞相余端礼,近代有汪子望、叶方等名贤。
3.3产业特色
溪口作为龙南的茶产业大镇,拥有茶园面积4000余亩,“方山”、“吴刚”两大茶叶品牌都是华东十大名茶。“方山古刹白云隈,紫茁蒙牙发石塔。忽遇道人天外至,幽香移入小壶来。”这是前人咏方山茶的诗。2000年8月,“方山茶”获龙游县第一个有机茶认证,后又获得浙江省一类名茶、中华历史名茶和国际名茶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吴刚茶荣获省第十四、十五届名茶评比一类名茶,中国茶叶学会 “中茶杯”一等奖,2002年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连续荣获2002-2005年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获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2002年获得有机茶认证,取得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茶叶基地双认证,2003年获得衢州名牌称号,2005年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
溪口是省竹木产业强镇,笋竹木工业园区是县级特色工业园区,初步形成竹胶板、水煮笋罐头、竹木工艺品、系列竹餐具、竹席、竹炭等主导产业,中国竹板材制造基地已初具雏形。1959年9月,巨化集团公司龙游黄铁矿建于溪口镇,占地约44万平方米,是浙江省唯一的国有硫铁矿矿山企业。
溪口是个有几百年历史的商埠,一直以来都是龙南三乡一镇的商贸中心,浙西南山区的竹木材及制品经溪口集散。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有龙南商贸城、综合市场、步行街等商业市场。
3.4旅游资源
溪口镇的旅游资源特色为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溪口镇是龙南山区的旅游集散地,其旅游资源应站在整个大龙南的高度去分析。
浙江大竹海生态旅游区和龙南生态旅游线是龙游县域“三区二线一中心”旅游功能分区的一区一线。浙江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位于龙游县南部,主要分布在溪口镇、沐尘畲族乡范围内,由大竹海风景游览线、畲乡民俗旅游村、特色竹制品市场等组成,面积约60平方千米。大竹海生态休闲旅游区旅游资源特色明显,是一个兼容竹海观光、生态度假、民俗采风和会议旅游的综合旅游区。
溪口镇还有徐王庙、状元墓、状元桥、灵山老街、溪口老街、塔山寺等历史文化资源。此外,大龙南还拥有六春湖、乌石庵、沐尘塔、逍遥湖(沐尘水库)休闲度假旅游区、汽车拉力赛道竹海赛车风光线等众多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已形成晓溪祭天峡谷古祭坛、山水龙井毛连里、六春湖生态漂流、马戍口梦溪漂流、合坑源乡村旅游等乡村旅游名片。
图2整体景观风貌分析
4溪口镇城镇总体风貌设计
4.1宏观策略引导
4.1.1设计思路
按照“生态型旅居小镇”的城镇目标定位,以中央“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指导思想,重点围绕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延续山水城镇格局、建设休闲养生城进行城镇总体风貌设计构思。
4.1.2城镇总体形象定位
规划立足于城镇的长远发展,整合城镇的自然山水条件,梳理城镇活力要素,提出溪口镇的总体风貌定位――山环水绕、竹海明珠。
“山环水绕、竹海明珠”的总体形象定位,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概括了溪口城镇特色,凸显出溪口镇最独特、最富魅力的山水自然画卷,宛若浙西大竹海中的闪亮明珠,另一方面也寓示未来溪口镇的大美蓝图――生态型旅居城镇。
4.1.3风貌引导策略
(1)突出“山水城镇”主题
围绕城镇优良的自然山水条件,利用“显山露水”的风貌控制手法,通过山水绿化空间的营造、街道尺度、建筑风格、建筑色彩、景观视廊、河道整治等措施,将溪口镇打造成山环水绕的竹海明珠。
(2)构筑水脉绿网
充分利用溪口镇独特的自然山水条件,让城镇在水脉绿网中和谐共生。一方面强化灵山港和潼溪、庙下溪、小溪坑、枫林溪等水系,突出 “碧水穿城”的水系特色和“龙形水系”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有效组织城镇沿江绿化景观、内部景观廊道与景观节点,并与山体绿化景观形成网状绿化空间体系。
(3)激活地方文化
依托溪口和灵山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建设,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山水城镇。在风貌塑造中加强文化创意的研究,结合街道景观、滨水景观、公园绿地、旅游服务中心及居住社区建设各类雕塑、景观小品和主题公园,将溪口镇的建筑文化、徐氏文化、造纸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特色文化进行展示与宣传,增强归宿感和认同感。
(4)打造休闲养生目的地
围绕生态型旅居小镇的目标,依托大龙南三乡一镇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龙南旅游集散中心和牛角湾养生谷的建设,将溪口镇打造成长三角经济圈内的休闲养生目的地。
4.1.4总体风貌结构
根据溪口镇的城镇山水特色和风貌引导策略,规划溪口镇形成“一环一带、四区四点”的总体风貌结构。
(1)一环指城镇自然山体形成的生态绿环。对现状自然山体风貌进行保护,防止建筑对自然山体的天际线产生不良遮挡。
(2)一带指依托灵山港形成的滨水风光带。强化灵山港一江两岸的优质景观风貌条件,形成城镇最主要的开敞空间界面。
(3)四区指以用地功能区块为基础形成的灵山文化旅游风貌区、生态工业风貌区、溪口商贸服务风貌区、牛角湾休闲养生风貌区4个风貌区。
每个风貌区从强化和改善其功能特色入手,从宏观上把握其发展趋势,使其为城镇风貌特色服务。灵山文化旅游风貌区是历史村镇风貌、文化旅游风貌与生态居住风貌的融合,目标是通过灵山老街的整治改造、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与生态住区建设,增强区域的人文气息与景观建设,突显灵山组团的人文内涵;溪口商贸服务风貌区是集城镇公共服务、商贸、居住与旅游集散为一体的城镇核心风貌区,目标是通过内部用地改造和新区建设,增强中心镇的集聚效应,增强人气,营造环境优美的龙南商贸重镇风貌;生态工业风貌区依托小溪坑以西现状笋竹产业园,建设生态工业功能区,以“蓝天碧水间、生态产业园”为目标,突出区域的环境保护、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打造富有活力的绿色科技产业功能区;牛角湾休闲养生风貌区则围绕衢龙一体化计划,突出“养生、康体、医疗、保健”主题,引入“养老康体、养生旅游、养生旅游地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设综合型养老休闲度假胜地。
(4)四点指城镇北入口、高速公路出入口、城镇公共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等4个重点风貌控制节点。通过风貌控制节点的建设,形成宣传展示溪口城镇风貌的窗口。
图3 规划总平面图图4 总体风貌结构规划图
4.2中观风貌要素控制引导
4.2.1建筑风格引导
纵观溪口镇乃至整个大龙南三乡一镇的各式建筑,也有许多优秀建筑,但整体上缺少统一的建筑风格,有现代建筑、传统建筑和徽派建筑,屋面有平屋顶、坡屋顶,色调也比较混乱,有红、白、绿、黄、灰等,建筑与周围的山脉和水体没有相得益彰,城镇的轮廓线(天际线)不突出,不能显示出富含山水城镇特色的建筑个性。在功能设置日趋完善和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的交融的现代生活背景下,在传统文化、地方特色和现代风格的融合与创新中,将溪口镇的整体建筑风格定位为白墙灰瓦的现代中式风格。
4.2.2建筑色彩引导
为适应溪口城镇建设向追求城镇文化、品位与人居环境等高层次演进,实现溪口“整体协调、丰富有序”的现代中式建筑风貌特色,明确溪口城镇“色彩――形态”分片控制区和建筑用色导引。
(1)“色彩――形态”分片控制区
依据城镇功能结构和风貌分区规划,按照风貌协调与控制引导的需要分为历史文化村镇建筑色彩控制区、文化旅游建筑色彩控制区、商贸服务建筑色彩控制区、生态工业建筑色彩控制区、生态居住建筑色彩控制区和休闲养生建筑色彩控制区等6类建筑色彩控制区,以凸显溪口镇的山水城镇特质。
(2) 建筑用色导引
主色调:采用灰白色系为主色调,如浅灰、深灰、淡青灰、暧白,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相协调。
点缀色:采用地方竹文化、黄铁矿资源等元素为点缀色,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4.2.3其他
为保护溪口镇特有的山水城镇空间形态,统筹城镇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切实保护城镇格局,维护城镇传统风貌,规划对城镇建筑高度与天际线、绿化景观、城镇家具等中观内容进行控制引导,对城镇总体风貌设计的宏观构架进行深化和完善。
4.3重要地段风貌设计微观引导
为具体落实总体风貌设计的内容,规划提出了城镇重要地段景观风貌设计方案,对城镇南北入口、公共服务中心与旅游集散中心3个重要节点、222省道、主干一道、主干二道以及扁石东路等重要街道、灵山港沿线以及具体的近期建设区块进行景观风貌设计,依托具体的微观设计方案来指导总体风貌设计的实施。
图5 城镇北入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