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研究以就业为导向,其实就是要将就业岗位的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的社会经验与实践能力得到发展与完善。所以,教师也要及时调整教学方针,不断寻找出适合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市场的变化相吻合,坚持以就业导向为准的教学模式。
一、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目标不符
现如今,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存在盲目性、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不明确等,这样造成学生与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等严重脱轨,尤其是在现如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在产业发展上大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所以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就越来越广。这就要求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专业技术强与实践动手能力高的人才。就目前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来说,却并没有真正将实际的岗位需求与专业上相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计算机以后却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也并没有成为学生的一技之长,这样即便是学生走入到工作岗位以后,也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没有办法胜任更高的工作要求。
2.教学内容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不符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课程比较单一,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还只停留在一些简单的理论基础上,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不足,动手能力不高,加之学生的实践不足,就必然会造成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也就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了。另外,部分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甚至一些教师会抱着应付考试的态度开展教学,直接将知识点教给学生,这样学生更没有学习兴趣。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让学习成为了学生的负担。并且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实际操作经验,这是由于教师常年从事教育,在理论知识上都比较丰厚,但是对于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却没有多少经验,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也没有深入到相关的企业中进行观摩与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过于呆板,这样就不能满足学生就业发展的要求了。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措施
1.找准就业为向导,真正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中职学校中教学模式必然会有一番变革。在教学理念与教学观念上,教师就应当做到以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将计算机教学内容尽量围绕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计算机以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围绕市场与企业中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针,在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特点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与到实地进行了解,明确市场中各个企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并根据这些要求来为学生设定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这样才能够真正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全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中职学校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前掌握一技之长,尤其是在培养职业技能上,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以及信息技术,全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进入到社会以前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这也成为了中职学校中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所以,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实践能力,突出实验重点,增加一定的技能实践教学课程,只有真正地改变计算机教学,让实践教学立足于理论教学以上,才能真正地树立计算机实践教学的主体化观念。
在开展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实习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并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减少无效教学方法,适当开展一些具有工艺性与综合性的实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与专业技能。所以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增加一些设备,大力开展实验与实习项目,让学生深入到实训基地,并实现学校的企业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现代化企业中的教育资源优势共享。
3.提高师资团队建设,提升计算机教师的综合素养
想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必须要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且学生综合素养的高低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主要依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引导,所以这也要求计算机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与丰富的知识涵养等。所以,在中职学校中培养出具有双师型综合素养高的教师团队十分重要。在培养高质素的教师团队过程中,可以采用公开竞争上岗或是公开进行招聘的方式来不断地吸引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同时还应当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帮助教师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学习中来巩固自己的相关知识,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储备量与实际需求等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将知识全部传授给学生。
三、结语
以就业为向导的计算机教学,是未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通过培养出素质高、技能强与专业性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吴丽云.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2010,(09):8.
[2]于卉.“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排版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09,(04):24-25.
篇2
但怎样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下面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消除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影响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教师,特别是教师自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以前的教学中,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教育压制了“育人”的素质教育,结果往往是思想政治课的“教书”较为扎实突出,“育人”却未放到应当重视的位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有的学生政治课的理论条文虽然背得很熟,考试成绩也不错,但他的思想素质、道德修养并不高。这样的情况从反面说明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在育人方面存在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首先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上,使教师和学生从升学指挥棒的高压下解放出来,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二、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为主旨,增强素质教育的责任感
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我党革命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在政治课教学中,理论若能与实践结合,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这个实际指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实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际等等。
过去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往往被异化为单纯的智育课,成为升学的“敲门砖”。今天,必须真正发挥其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奠基”和“导向”的作用,增强素质教育责任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社会实践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教学,让学生加深理解教材的基本原理、观点、方法,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例如:1998年我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通过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胜利,体现了我国人民伟大的抗洪精神。 转贴于 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民族团结精神,可以结合初中各年级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如,初三教材为说明帝国主义的本性没有改变,可以结合北约轰炸南联盟这一时事,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我人员的伤亡,馆舍严重毁坏,更是对主权国家的粗涉,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通过教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拥护政府声明,最强烈地谴责这一罪恶暴行。引导学生懂得,只有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是我们爱国的最好表现,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思想政治课要启迪、激发学生积极性,而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自发形成的,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的。
首先,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并非纯理论化的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除教学内容、手段、语言等因素外,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制约要素,让学生预习时自拟课文内容提要,讲课中自动质疑解疑,分析中提供自己的实例材料,以调动热情,满足成功欲望。
篇3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师形象细节 思考
日前,职业教育新课改如火如荼,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轮课程改革的诸多环节中,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教师,往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或只片面注重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形象细节,而正是这些往往不被看重的形象细节,关系到教师整体个人素养的提升,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影响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因此笔者为此作点思考。
1、教师形象细节的内涵
依据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来看,教师的个人形象细节包括哪些呢?它们又与教学有着何种关系呢?经过查找资料,笔者就此作了一些梳理。华东师大心理系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邵瑞珍把教师的角色分为知识的传授者、父母形象、课堂纪律管理员、一个榜样、心理治疗家、朋友与知己、替罪羊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西华师范大学冯文全教授将教师的职业素养归为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能力素质、身心素质。
教师的形象细节主要包括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等等,形象细节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的穿着打扮、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疑都会对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示范与影响作用,要明白“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就决定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十分注重自己的形象细节,它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以何种态度去面对这些来自非学习的诱惑力,也是学生将来面对社会所呈现形象的无形佐证。因此,在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师形象细节对提升职业学校学生道德品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x。
二、注重教师形象细节的作用
1.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的言谈,表达要准确,音量要适当。假如一个教师,土话连篇,甚至骂骂咧咧,高门大嗓,吐沫四溅,语言粗鲁,不仅起不到教育学生的作用,相反会被学生所冷漠和厌弃,学生对他只有“敬而远之”,也就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师的仪容仪表,它具有较强的外显性,最易为学生所感知,并由此对教育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实践证明,教师的仪容仪表足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行为方式以及对教师本人的态度,也就是说教师美好的形态,能够增强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在引导学生走向科学和人文世界,教师自身就是学生的精神偶像,所以一些隐性知识流传,对学生的影响力,对教师职业形象的塑造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展示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的载体
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道德实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否带有德育的故意,实际上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注重形象细节,既是自身形象建设的需要,也是学校优良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
三、注重教师形象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在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既然教师的形象细节对学生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不仅仅是老师自己要注重形象细节,学校也应该在坚持“以人为本,以引为主”的教学的原则下,可以通过对教师形象细节的评价新模式,包括评“教师形象”“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等教师课堂教学的形象细节,以规范教育行为为重点,以学生评教为起点,以师生广泛参与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发扬民主、评改并重、树立先进的原则,端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形象细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1.评“教师形象”,促进教师自我改变
笔者曾对教师的头发、化妆、衣着等上课时仪容仪表以及教师带手机进课堂或教师在上课使用手机等现象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反馈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仪容仪表表示满意,学生喜欢打扮得体大方的男女教师,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部分教师表示不满意,在不满意中,主要是:①个别女教师头发染色、穿着太露、透;②个别男教师打扮过分随意;③教师带手机进课堂。笔者通过“教师上课形象”的评价中,看到了学生的诉求,听到学生的声音,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可以通过学校层面,把学生的评价如实地向任课老师反馈,自觉地意识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形象细节的重要性,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对照与反思,从而力争塑造优良的教师形象。
2.评“教学现象”,实现评价的导向作用
教师的教学现象评价,包括上课守时、课间态度、授课方式、讲课声音、课堂板书等方面表现的好坏,还有课前指导、课后交流、课外沟通等所带来的师生情感程度的深浅之差别。在现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确如不少学生提到,有个别教师总在上课铃声响后进教室,有老师课堂板书设计不够科学等现象。笔者以为,所有这些上课的形象细节确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堂教学气氛,这其实也就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安全,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益,尤其是我们倡导创新教育、着力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今天,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安全感的课堂,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被激发、创新的潜能能够被调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少提出,只有满足了学生的安全需要,即对安全感、稳定性、受保护和摆脱恐惧、焦虑的需要,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学校通过评“教学现象”,针对教师课堂上的形象细节,建立健全常态化师生情况收集、办理和反馈机制,引导教师谁主管、谁负责,限时办结。对情况复杂、需要多个部门联合解决的,学校各有关部门要主动配合,主动履行职责,共同予以解决。
3.评“教学效果”,夯实技能人才培训的根基
事实上,良好的教师形象对搞好课堂教学同样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优美形象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事情成功的前提。一个人的兴趣许多都来自于对某种事物的高度注意和喜爱。
篇4
现代心理学高校思想教育管理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未成熟性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身高、体重、内脏系统、大脑等生理素质方面发展成熟,但是其心理发展却还表现出不成熟性。因其不了解中国国情,未能充分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所以,当代大学生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2.片面性
当代大学生要求独立自主,勇于接受挑战,对未来充满期待,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良好,但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并没有同步发展起来,所以, 当代大学生存在智力发展与其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造成了其心理发展的片面性。
3.不稳定性
处在17~23岁之间的大学生在对待许多社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然而,因其大多是独生子女,且缺乏挫折教育,所以,他们在情绪、人格等方面还表现出不稳定的特质,会经常性地出现情绪波动、健全人格缺失等现象。
二、现代心理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经历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发展,逐步建立起研究人类认识、情感、意志、能力、需要、动机等内容的心理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指社会及社会群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的社会化活动。以为指导,充分学习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管理水平,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能力培养、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调试,强化教育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管理提升教育发展,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综合考虑教育管理,教育与管理有机统一的良好态势。
3.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现代心理学中的许多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本身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范畴。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表示,刺激-反应-强化是进行成功教育与学习的程序,只有在教育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刺激,使其行为正常反应出来,并且定期强化。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成败就在于教育者是否充分地利用了刺激-反应-强化的手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目的是现代心理学的狭义范畴,即努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三、现代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策略
1.促进大学生积极认知
(1)积极进行自我认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诸多不良心理都或多或少地源于认知。现代心理学主张从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出发,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到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其积极因素,使其看到自身潜能与美德,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
(2)形成高度的自尊感
自尊源于大学生对自我的主观评价。只有对自己的学业、道德、为人处事进行正确的评价才可能形成高度的自尊感,否则就会出现由成绩下滑、应变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导致的挫败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满足学生需要,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
(3)增强自我效能感
社会心理学家、后行为主义者班杜拉从强化出发,区分了外在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对完成或组织某一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并且认为学习是由社会模仿、替代性强化、榜样示范形成的。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考虑在学校树立典型、模范、代表以供大学生学习,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积极的情绪体验
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而积极地情绪体验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愉悦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供多种成功的体验。
3.发展大学生人格
人格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情绪的统合模式。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统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两个阶段,是获得忠诚与自信、爱与友谊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我们应着重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其忠诚、友爱的良好特质。
(1)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要以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握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时代主义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2)培养良好的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气质的作用,全面认识气质类型,对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做到心中有数,联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培养良好的气质。
4.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规模巨大的不良行为及意识,所以,只有通过创建教育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芳芳.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03):12-39.
[2]蒋翠云.积极立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05):17-25.
[3]唐元,龚光军.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3):50-51.
篇5
[论文关键词]烹饪专业 远程网络教育 全日制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学习知识、提高学历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目的,而以何种方式学习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烹饪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而烹饪专业职业教育发展更是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直接影响着烹饪专业职业教育,其中办学条件的局限性、办学成本的加大等因素是影响烹饪专业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烹饪专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专业特点。烹饪专业作为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种,要求技术人员既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又要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烹饪专业的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不断的修改,以便更好的指导烹饪专业的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将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可以把职业教育中的办学场所问题、办学成本问题、学员经济条件问题予以解决,这样烹饪专业的教学会有一个新的、快捷的、方便的教学模式。本文以烹饪专业为例研究将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
一、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
(一)远程教育的特点
远程教育是利用网络,通过直播课堂进行教学的一种授课形式,它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而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只要配备一台电脑、接通网络就可以进行学习。这种授课形式方便、快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到网上去学习,并且可以在指定的时间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直接答疑解惑。但是这种方式没有真实感,不直接,对于那些需要实际操作的专业则不适合。
(二)全日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成为技能型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属于全日制教学,学生在学校课堂上接受教师面对面的授课,很直观。特别是对需要实际操作、需要技能训练的课程更是方便,而且是必须的。但是,要想把职业教育做好,加强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则是至关重要的。
二、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较晚,受重视程度也不够,好多职业的中等职业教育设置更是空白。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讲,关乎着一个国家的进步与提高,而职业教育在我们国家的普及与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却是相差甚远!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个区别于传统全日制教育的虚拟学习环境,远程教育提供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习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个性化学习,实现了打破时空界限、实现无限沟通的学习环境。
三、我国烹饪专业的基本情况
在了解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烹饪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与专家、学者的探讨,研究出一套适合于我国烹饪专业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也就是说,本文主要是要研究一个以烹饪专业依托,延伸到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方法。
烹饪专业是一个高成本的专业,而且,来职业学院学习烹饪专业的学生往往又存在着这么一些情况:一是学生基础较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好,这些学生来学校学习烹饪专业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个一技之长,能够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二是学生想通过学习学到一些较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烹饪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三是学生仅仅是为了要个毕业证。
四、远程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的应用
(一)烹饪专业的教学特点
1.课程设置。烹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不同的学校其设置虽是各不相同,但是主要有《烹饪生物化学》、《食品营养与卫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烹饪营养学》、《烹饪原料学》、《饭店经营管理概论》、《餐饮管理与实务》、《烹饪成本核算》、《中国饮食文化》、《厨房组织管理》、《中国饮食文化》、《烹饪技艺》等课程。上述课程,有些是纯理论性的,有的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等。
2.专业建设。以往我国各类院校的烹饪专业都是进行着全日制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比较符合普通高校教育,它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往我国烹饪专业的教学模式多是“注入式”的、“填鸭式”的以及“教师主导式”的,这些教学模式理论多,实践少;讲的多,做的少。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感性认识,毕业之后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低。而且,这样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有办学成本高,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受限等,因此,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搞好专业建设是每一个职业院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将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矛盾予以化解。
(二)远程网络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烹饪专业的应用
远程网络教育与全日制职业教育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可以大大节省办学成本,可以节省一部分教室、师资、宿舍等设施,而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及实习基地建设却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要。
烹饪专业中的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前所述,可以全部实行网络远程教学,开通直播课堂,使学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进行学习,能够随时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在网络上直接与教师对话,并且可以通过视频与教师进行交流。如《烹饪营养学》这门课程完全可以将烹饪过程中涉及到的加工的时间和火候、加工的方法等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同食物具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食物是不能混在一起食用的、不同人群适合哪种配餐等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进行网络远程教学;《烹饪技艺》课程中的切墩、摆盘、配料、烹制等教学内容就必须要在实验室完成。
五、结论
篇6
“暗示———领悟”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造一个生动真实的情知结合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引导学生在一种思想高度集中、精神完全放松的情况下从事智力活动,达到高效率的记忆和领悟。
我国的“乐学教育”、“成功教育”、“情境教育”、“情知教育”等都属于这一类。愉快教育就是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师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余活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学生爱和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实施智能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并重的整体人格教育。愉快教育的四要素为“爱、美、兴趣、创造”。成功教育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育的起点,设计出系列的、小步子的教学目标,分层渐进,让学生多体验成功,进而不断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这实质上是激理论在教育上的实际运用。情境教育由我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创。她把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情境理论移植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之中。现在,此法已被运用到政治课教学之中。这几种教学模式在我国正在快速推广。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肯定了望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挖掘出学生的“情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让学生愉快地、有信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暗示———领悟”教育主要是通过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感因素来达到德智教育为目的的模式。
其教学的一般程序是:创设情境———参与活动———总结转化。这里的创设情境与发现法的创设情境有区别,发现法创设情境主要围绕问题为中心,促使学生活跃思维,提出问题。而暗示法中的创设情境是为了通过暗示,促使学生领悟其中道理。暗示作用的发挥,需要通过学生的能动性而起发生,因此,必须有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阶段,比如通过唱歌、听音乐、表演、谈话等活动,这些活动是教师在创设情境阶段所设计好的,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有时,学生的领悟还得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启发阶段,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活动之后进行理性的总结,使情与理相结合,这时教师的讲解也不同于讲授课的讲解,因为,讲授式的讲解是以学生没有在特设的情境下进行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学生缺乏一种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而“暗示———领悟”模式下的讲解已经有了暗示的活动过程,只不过通过讲解进行强化,促使学生领悟的发生。可见,“暗示———领悟”式是在教师主导下的以情悟理的教学过程。这种教育模式如果在政治课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学内容时采用,效果特佳。一般来说,在政治课教学中,它常常与讲解模式结合起来进行使用。或者说它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加以使用较为普遍。下面主要介绍几种暗示方法。
情境暗示法———教师采用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来达到暗示教学的方法。比如:上集体主义价值观内容时,创设情境:播放歌曲《为了谁》,歌曲唱道“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深刻的内容,优美的音乐形式对学生的心灵有着振撼的作用。
篇7
出了书,就相当于给自己的人生打上了一个记号,留下了生命的烙印,大多数人都以传记的形式记录着自己,因而书就有了历史感、使命感。而今很多学生也争相出书,不能不引人思考。开始先是在新概念作文上刮起一阵风,要求作文不拘形式,学生也能写出大文章,而后一大批80后的崛起,在出版界也引起了一阵骚动,青春偶像类的文学充溢书店,校园文学遍布书摊,喜欢有个性和叛逆性文学色彩的青少年争相购买。后来,又是一些新派儿童作家瞄准了儿童新文学这块蛋糕开始发挥想像,出一些奇谈怪论的书,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也能放松,同时又能躲过师长的检查,美其名曰“看课外书”,实则陶醉在漫无边际的胡侃乱谈之中。随着出书者的年龄越来越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其中,把原本非常庄重神圣的出书似乎看成了轻而易举谁都能做的事情。
学生的出书,有各种不同的目的,有的是想将孩子小时候的文章集粹以作纪念;有的是想让孩子从小出名,长大图个前途无量;有的是想赶个时髦、凑个热闹;有的则是利字当头,能赚多少是多少,同龄小孩子的钱好赚,有共同语言,也会有较多的读者,也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不过,绝大多数的家长为孩子出书的目的并不是赢利,而是“留此存照”罢了。像白云飘飘网上的同学作文达到一定数量了,也有出书的,出了书,送给同学老师每人一本,作个留念。我办的老师在给女儿出书,都是曾发表在各类公开刊物上的优秀文章,因为发表得多了,就想为女儿做一个集子,有记录人生当中曾有的闪光的足迹,她告诉我既是图个新,也是立个意,花这些钱和精力还是值得的。我告诉她,发表在刊物上的文章都已经删改,并不能原汁原味地体现她的写作状态,文章不是经典没关系,重要的是要能真实地反映她那时的思想状态,哪怕是幼时的百字短文,虽稚趣得很,却能在比较中看出她成长的过程,所以一方面发表了的文章还要忠于原文印上去,否则面目全非、按需改动的样子是反映不了她个人的东西的,是很可惜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撷取没有发表的但是她写的并且感觉不错的文章或片断。
像这样的书还不全是文章,里面还有孩子个人的剪纸、绘画、书法等内容,可以说是一本反映个人才艺展示的书。毕竟如果全是文章的话,一则太枯燥了,二则也没这么多了的文章可供选用,除非只是实录一般地全部选上去了。
另一些书是专业性很强的,像孩子的书法作品集、绘画集等,因为它们出得不容易,没一定的水平就不可能出这样的书,因此,这类书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既是孩子的骄傲,也是家长的自豪,还是学校的荣誉。不少学校现在出资为学生出这类书的目的也在于此,主要是打学校的牌子,说明素质教育的成就、学校的品位,以及学生的才华。
家长们对孩子出书大多是抱着好奇和喜爱之心的,名声对于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能出书自然是求之不得,即使没有正式刊号也无所谓。前几年,我的一个同事将她本班学生的优秀作文排版、复印、装订成册,让电脑公司去制作了一个封面,告诉本班学生要买的自己掏钱买,要多少本就复多少本,学生见有自己的文章都想要买,结果几十元一本的复印书学生买得很开心,家长们也很喜欢,都夸这个老师做得好。什么原因呢?家长们认为这是一种荣誉,孩子的文章印到“书”里了,而且里面还有本班的许多同学的文章,也是一个留念。
篇8
【关键词】反馈思想 职业教育管理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177-01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各职业院校为了在教育领域占据一定的地位,对自身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就体现了其改革创新的想法,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应用反馈思想具有诸多益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反馈内容
1.教学计划反馈
教学计划包括职业院校教研室的工作计划、教学计划、教师个人计划等内容,在对这些内容计划进行详细制定时,应充分考虑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征求校内各个教学相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也召开教学指导委员会,听取企业等多方的意见,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更富有成效性与发展性。在制订计划过程中要全面审查职业院校内部各个部门及各个层次的教学计划,看其是否符合职业院校的整体要求,是否符合院校教师的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还要考虑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等诸多因素,在对各方面进行审查之后,将这些信息有效整合反馈到院校内部各个教研室的教师手中,为他们制定相应的个人计划提供科学合理的事实依据。
2.教学实施反馈
要获得真实可靠的教学实施反馈信息,就要从院校各个部门及教师本身入手,首先要取得教师教学实践的反馈,应与个别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充分了解和落实教学计划的实施状况,从而整理成反馈信息。其次要深入了解各教研室对教学计划的执行状况,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准确评估,找出教学实施的薄弱点,从而进一步加强。再次为了保证教学实施反馈信息的全面性,应收集一些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督导会议等信息,积极听取学生及教师的反馈意见,这样能实现教学实施的有效反馈,全面了解整个职业院校的教学实施反馈状况。
3.教学检查反馈
在教学检查反馈信息收集过程中,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深入院校内部检查,并将教学检查报告及结果等内容第一时间反馈给教师以及各科研室。这样教师及各科研室就能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检点在于教学计划的落实状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等,从而规范教学计划及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使职业院校的各项工作协调展开。
4.教学总结反馈
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尝试、不断总结中进步的,因此要想提高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落实教学反馈信息,就要对院校内部各科研室及教师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总结,通过积累总结经验的方式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与改编,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反馈信息。
二 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及影响,目前反馈思想已广泛应用于诸多职业院校中,它的应用给职业院校带来了机遇,但部分院校由于职业教育管理不当,并没有充分发挥反馈思想的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针对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1.对教学设备实施动态化管理
教学设备是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与关键,要保证职业院校各项教学活动的合理化开展,应对教学设备进行动态化管理。对教学设备的购买、使用时间、使用频率及使用效果进行全过程管理,并制定相对较完善的教学设备档案。这样一来不仅为教学设备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信息数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职业院校的资金开支,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具有一定的经济学意义。
2.建立专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仅仅只能够对学校目前的教学总体概况进行制度化管理,它是职业院校发展的一种间接,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则不同,它属于一种直接。在职业院校内部建立专业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能够及时掌握院校内部各科研室及教师对教学计划的实施状况,并对教师实施情况做出客观专业的评价,准确定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完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管理。
3.建立高效的教学意见反馈体系
要真正落实反馈思想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就要建立高效的教学意见反馈体系,为师生创建一个宽广的教学状况反馈平台。长期以来,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是通过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系统来获得反馈信息,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建立意见反馈体系,能为师生及各科研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畅通、迅速,并具有一定激励效应的反馈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的效果。
三 总结
总之,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反馈信息作为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它能帮助职业院校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是完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基于反馈思想的重要性,职业院校应给予充分重视,实现反馈信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篇9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西方文化的流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好的方式,更好地在高校里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各高校关心的重要话题和主要工作方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是帮助学生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时效性的关键环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现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培养现状,主要是在现在物资丰满的社会背景下,学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高校学生的价值观都跟随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偏差、很多学生以利益为目的的观点,思想品德以及构建核心主义价值观都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所遗忘[1]。接下来具体来分析目前社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清晰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来看,学生应该遵从的方面更多。但是,很多学生却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太过空洞,无法在实践中得到发挥和应用。各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养的观点不相同,因此,知识无法带动行为。高校在课堂教学设置上和教学活动设计上,非常重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学生进行传达,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因此,高校的师生大多比较认可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学生内心存在多种价值观
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同,导致学生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也不同,学生一方面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在接受学校传递的价值观,两种价值观发生冲突、融合,产生了新的价值观,这里面不但有不好的内容,也包括积极健康的内容,因此,学生会对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产生疑虑。对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学生的认识非常多元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培养和教育,是高校政治教学中一门特殊的学科。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实现的,使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转变学生的人生观,使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对人生的意义和机制进行重新定位思考[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境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班级、社会中。同时,高校大学生通过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树立正确的奉献观,理清奉献和享受之间的关系,正确改变思想中存在的落后观念,重塑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加强师生交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过程,就显得非常丰富生动,教师除了给大学生传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础知识,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灵疏导,引导大学参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相关实践活动,从实践活动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3]。这样的教育实施方式,不但能够增强学生对这门学科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使这门学科得到发展,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三)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侧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进行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中实践,使大学生经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学习,树立崇高的人生目标,塑造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强调道德品质高于一切,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
三、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时期,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面临大改革,在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下,要使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做好社会的维稳工作,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革的中重要的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教学成果,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不仅需要学生不断的学习,也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学科教师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把两者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将两者的知识融会贯通。正确认识高校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的传播两者的内容和意义,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4]。接下来就对高校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说明,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基础,主要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塑造正确价值观、树立正确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政治教学中坚持宣传的观点,使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告诉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会指导人们的行为[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提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工作中,人们都要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把握事物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求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要树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无论是哪一种思想观点,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必须坚守的原则,因此,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取得长足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体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一门学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是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培养。从两者的教育目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教育目的,都是为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接班人,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运用理论进行补充,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但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还具有丰富的理论经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理论知识教育,因此,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理论的价值[6]。
(三)对自身产生的影响
近些年来,高校师生的一些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教师虐待学生、学生之间相互殴打等一些极端恶劣的事件频频发生,这不但导致高校师生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下降,还导致了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缓慢。基于此类原因,国家有关部门加强了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教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样能够使师生牢记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学生的职责。加强对学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这样才能够保证师生自身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如果没有好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和正确的核心主义价值观,可能会使培养的人才在思想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人才培养是国之大计,人才的培养也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因此,对高校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一直非常重视的事情,高校对学生的教育决定着未来人才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国家建设发展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束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对高校师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高校师生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高校教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价值观中基础的一部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成效,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品德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郭开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8:110-112.
[2]陈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路径论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165.
[3]曹群,郑永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2:74-78.
[4]陈宗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2:93-96.
[5]陈锡喜.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6:4-8.
篇10
【关键词】:举例 理论 实际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这门课教学中的基本原则,它贯穿于这门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向和质量,其他教学原则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补充和具体化。因此,依据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从整体来看,应该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第一步:是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来表达的,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政治课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没有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就谈不上用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然而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又大多比较抽象、难懂,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接受,适当的举例是我们政治课教学中常用的也是比较主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的第五课中讲以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要理解这个原理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学中不妨采用脚与鞋的关系加以例证,在生活中他们清楚地知道,有多大的脚就要穿多大的鞋,鞋的大小应随着脚的生长而加以更换,否则,鞋太大或太小,不仅穿着不舒服,而且是既站不稳也跑不快。这个例子通俗易懂,使得学生很快地就能准确全面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
第二步,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认识能力和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最重要的阶段和最后的归宿。如: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第二课中讲到:物质世界不仅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了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98年入夏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长江流域洪水泛滥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是相互联系的,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的综合冶理,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按客观规律办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是我们在洪水退却后的深刻反思的结论,也是我国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必须落到实处的问题。
举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举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举例还是一项教学艺术,为了更好地发挥举例在教学过程的作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实性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
所谓真实,就是说事例材料本身不论是国事、家事、大事、小事都必须是确有其人,确有此事。只有真实的材料,才具有说服力。所以,举例一定要真实无误,决不可胡编乱造、道听途说或者是经不起推敲,否则就有背于思想政治课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二、接近性
所谓接近性有二层含义: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要求尽量做到就地取材,离学生生活、学习环境近一些,离他们的心理近一些,最好是能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经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举例,这样学生感到可亲可信。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性,就是说所举例一定要新鲜,过于陈旧的材料学生是不感兴趣的,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且含有一定的新知识、新信息的,贴近时代的材料,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三、精典性
在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个材料、事例加以例证、说明,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又是有限的,怎么办|我们只能精心选材,力求少而精,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材料,以起以画龙点睛之功效,因为典型的事例能集中地反映同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它既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清晰地感知事物的形象和基本属性,又便于学生确切地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实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做到举例少而精,决不能抓住一些相关事例一古脑儿搬到课堂,将政治课变成了故事会,这样做势必会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至。
四、结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