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典文学的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经典文学的看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怎样吸引人们阅读经典,推广经典,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做个经典阅读“指南针”
什么才是大多数人公认的经典?文学批评对文学经典的建构有重要意义。以柳永的词《蝶恋花》为例,这首词在古代并没有多少影响,因为王国维《人间词话》引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人生一种境界,于是得到公众认同。王兆鹏所做的排行榜,是古代文学批评方式的现代转换。其实古人早已有品评诗歌的方式,面对现有的庞杂的诗词选本,以文献资料和数据的科学统计为依据做一个新的选本,不失为对今人推荐经典的一种尝试。
那么,当代作品中有没有经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经典的标准,不能用几十年、几百年前的标准来套现在的作品。所有的批评应建立在更为客观、广博、有历史感的基础上。“今天要在新的世界性文学、中国文化自我更新、中华文学自我创造的语境中来理解,才能产生经典。应该向读者推荐这个时代的经典。”以被援引、被借阅次数的多少等统计数据为依托,借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制作阅读的指南针,或许对推介今日经典亦有启发。
拉近经典与读者的距离
经典作品尤其是古代经典,容易让现代人产生距离感。这就需要在保证内容品质的前提下,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人们对经典的阅读。在大学的实际教学中,王兆鹏注意到这个问题。他结合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来讲授古典文学。他尝试用“情景还原”的方法对古诗做意境讲解,不用文字而用图像,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照片、画面等多种电子形式来表达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理解。“学生做起来觉得有意思,有兴趣了,这才会回归到纸本阅读。”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接触经典的主要途径仍然是传统的出版物。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主任周绚隆介绍,人文社每年经典作品的重印书占比达60%,超过新书。但如何将经典作品推广出去,还需下一番功夫。“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古典的内容、时尚的形式。”周绚隆说。中华书局副总编辑顾青认为,“经典需要普及”。中华书局所做的工作,就是使大众将原来看不懂的典籍都能看懂,以前是学者看懂,现在大众也能看懂,好的学术内容应该为大众服务。“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来做古籍的注释和文白对照等工作,扩大受众面。下一步,还将做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选本。”此外,还得符合推广的规律与要求,做大品牌,做好营销,尽量让资源效益最大化。
经典走进当下路正长
经典阅读是一种精品阅读。目前,出版市场上经典作品的版本非常多,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选本太多,有好的也有粗制滥造的,客观上说粗制滥造的多。”周绚隆说,粗制滥造的文本必然会伤害经典,伤害读者的阅读体验。
经典阅读的推广活动形式多样,但往往有南辕北辙的现象。在顾青看来,对于经典的推广,切忌热情有余而学养不足,“选择高品质的文本做推广工作,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盲目的阅读只会适得其反。”再比如高考语文试题,设置文学常识的考查和诗词填空等题型,目的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最后往往变成学生以大量的背诵来应付考试,造成了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反感。毕竟只有体会了经典的美,才能从根本上热爱经典。
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要让读者在文化传承的语境中接受经典作品。今天的文化多被娱乐、享乐所占据,如果没有对经典的坚守,文化的平面化、粗鄙化、无聊化就将不断扩大。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何让经典走入当下生活,进入大众视野,深入阅读者心中,是一道待解的课题。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5月15日)
思考吧
1.文章标题为“经典离我们有多远”,那么,作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作品的经典性是怎么产生而得到公认的?制作经典作品阅读指南所依据的现代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古代经典走进大众读者就要消除距离,那么,文章提出了哪些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本文后,你懂得了在今天阅读经典作品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今天的中考、高考中都有名句默写内容,作者对这种考查持什么看法?你对这些看法有什么评论?
篇2
一、词源谱系和文化权力中的
生成空间
经典的形成既有文本自身的资源状况,又有文本形成和被接受的文化语境,是历史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经典”是一个标明历史的词语。“经”与“典”是两个词,据考证,“经”始见于周代铜器,金文里作经、泾、径等。《说文解字》认为“经,织也。”“经”的最初含义是指织物,表示织物的纵线,并引申出“规范”、“标准”等义,历久不变的常道,不刊之论和经书,如“四书五经”、“十三经”等;《辞海》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由此可以判断出“经”的本义与“纵”相关。“经”在战国以后有了我们现代意义上“经典”的意义。《释名·释典义》认为:“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文心雕龙·宗经》篇说:“三极彝训,其书言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说明天、地、人的常理的这种书叫做“经”;所谓“经”,就是永恒不变又至高无上的道理,不可磨灭的训导。“典”的原义则为常道、法则,《尔雅·释诂》解释道:“典,常也”,具有可以被人反复引用和反复阐发的文化价值,引申为可充当典范、法则的重要书籍。古典文献的“典”是指重要文献书籍,等等。
“经”与“典”二者结合,大约从汉魏时期开始使用,“经典”的涵义一是指经书,如《后汉书·孙宝传》中有“周公大圣,召公大贤,尚犹有不相说,著于经典,两不相损”;二是指宗教典籍。唐人刘知几在《史通》中把“圣贤述作”统称为“经典”(《内篇·叙事第二十二》)。后来“经典”的范围从儒家典籍扩大到宗教经籍的范围内,涵括了佛道诸教的重要典籍。所谓“经典”,就是承载道理和训导的各种典籍。文学经典就是指承载文学之“至道”和“鸿论”的各类文学典籍,凡创作这类作品的作家自然称为经典作家。①吴林伯在《〈文心雕龙〉字义疏证》中考订,在《文心雕龙》中,除了直接使用“经典”一词外,可与之同义互训的还有“经”、“典”、“经诰”、“典诰”等。“经”与“典”的词意在古中国基本可以通用。②古代中国是一个崇经的国度,“宗经征圣”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典籍与政权的权威性相关,赋予文学一种绝对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经过漫长的演化,经典这一词语具有现代“经典”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词典》对“经典”的界定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③
在英文里,与汉语中的“经典”语义相当的单词有classic,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故一般译为经典,classic源自拉丁文的classicus,古希腊、罗马作家们便成了“经典作家”(classicalauthors),“经典”(classic)也就成了“典范”(model)、标准(standard)的同义语。④sutra专指宗教文本;canon与基督教有关,canon从古希腊语的kanon(意为“棍子”或“芦苇”)逐渐变成度量的工具,引申出“规则”、“律条”等义,然后指圣经或与圣经相关的各种正统的、记录了神圣真理的文本,可见,canon这一概念原初具有浓烈的宗教意味。经典代表选取经书文本和作者的原则;经典还指教会的文件、律法和教令。公元4世纪,经典开始代表合法的经书、律法和典籍,特别与《圣经》新、旧约以及教会规章制度有关。⑤大约从18世纪之后,其使用范围才逐渐扩大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于是也就有了文学的经典(literarycanon)。可见,经典是一个语义范围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体现于文学领域之中,而且是宗教性与政治意识形态性的活动,如西方的《圣经》与中国的“四书五经”等。“文学经典”概念的起源要晚于宗教性与政治性的经典,其最早获得命名应在文学获得自身的自觉与独立意识之后,我们今天称之为文学经典的古代“经典”,如《诗经》,最初所获得的“经典”地位并非来自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而是来自其政治意识形态性。⑥
二、充满诠释潜能张力的内涵空间
文学经典体现作者隽永深刻的思想与艺术天赋,是一个民族历史上长期形成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在西方,历史上不断有学者对经典这个概念的内涵进行探讨,荷兰著名比较文学学者佛克马和蚁布思在《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一书中总结了三种看法:第一种认为经典是精选出来的一些著名作品,很有价值,用于教育,而且起到了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提供参照系的作用;第二种认为经典主要是指在文学实践活动中经常被提及的作家作品;第三种指一种文化所拥有的人们可以从中进行选择的全部精神宝藏。⑦这涉及到有关经典的范围、经典的标准、经典的确立、经典的接受、经典的作用等问题。
对经典的标准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探讨,英国著名人文学者阿德勒在1992年提出了选定名著的六条标准:内容能长久地吸引读者,不是流行一时的畅销书,而是经久不衰的常销书;面向大众,通俗易懂,而不是面向少数专家学者,局限于文艺沙龙;永远不落后于时代,决不会因为政治风云的变化而失去观照时代的价值和意义;隽永深刻,有时一页上的内容多于许多成本宏论的思想内容;有独到的见解,能言前人所未言;探讨人生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进展。
在当代中国,黄曼君先生在《回到经典,重释经典》一文中,从思、诗、史三个方面对经典作了界定:在精神意蕴上,文学经典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从艺术审美来看,文学经典应该有着“诗性”的内涵;从民族特色来看,文学经典还往往在民族文学史上翻开了新篇章,具有“史”的价值。有人把经典看作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普适性的文学文本,体现作为个体的文学文本对历史的穿越,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中的那些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⑧
从美学的标准看,文学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和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标志和审美趣味理想的尺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经典作品是精英文化在审美方面的代表。从范围看,文学经典首先指作为典范的儒家典籍,最著名的就是五经,就文学意义而言,则是指以为旨归的已经载入史册的典范的文学作品;其次,是指在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时期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讲话》为指向确定的革命文艺经典作品,即“红色经典”。⑨从生存方式来看,文学经典相对于“流行”来说,具有永恒的价值;经典经常被人提及和阅读,换言之,“经典就是不退的流行”。可见,文学经典是一种具有开创性、能够提供特定的意义范式、叙事范式乃至创作——生产模式,在历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艺术思想、审美与当下影响的文本。
三、凝聚审美编码的思想空间
文学经典丰厚的思想内涵,首先体现在文学经典有深厚的哲学文化背景和深邃的思想意义,文学经典因独特的话语形态及表现力而建立起恒久、深远的话语与思想空间。其次,文学经典以作者自身真切的体验写出了心灵的感动,丰富和拓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反映了人类共通的人性心理结构,表现出人类特定阶段对人的本质和生存状况的认识,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历史变迁。如中国自古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表现为在人生感悟的过程中对崇德修身的执著和颖悟。文学经典的人文情怀是一种恒久性的蕴蓄深厚的精神价值,是由人间温情、世俗关怀和价值追问熔铸而成的生命意向和价值热望。第三,人与自然和谐如一,对自然的崇拜之情达到了宗教化程度,寄寓着固守精神家园的道德思考。在人性回归、超然尘世的意义上,人与自然达到高度统一。
经典具有艺术独创性。文学的创造性指一部文学作品在艺术审美形式探索中所体现的首创性特征。文学经典以独特艺术形象表现着深刻而普遍的思想意蕴,建立的是一个具有内在深度和超越意义的意象世界,生命内涵的恬淡与潇洒,生命感觉的自在与圆融,生命能量的扩张与放荡,生命本真回归的诗性精神在艺术创造中从容呈现。人类文学的发展历程表明,有生命力、有创造性的文学经典,总是通过对人的生存,通过对民族命运的揭示来反映人类和世界共同的处境。可以说,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经典是在对外来的或民族传统的艺术借鉴中的一种创造性的转化产物,是作家的艺术化心灵对中外传统艺术的一种改造、激活与发展,是一个民族过去的审美传统和对未来的审美理想在一位伟大作家某部作品中的体现,这既反映了一个民族过去的审美传统,又预示了一个民族的未来的审美理想,因而文学经典当然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
经典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度,文学经典是具有文化传承意义和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之文本,它具有穿越时代背景而涵括后世的历史超越性。在一代代接受者的阐释过程中,一些浮于表层的思想在历史的长期汰变中被不断播撒和流失,时过境迁而丧失其价值,那些蕴藏着经典作家独特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包含了人类的共同思想价值和审美意识的价值标准和审美规范能历久弥新,它“是文明传承、文化运作的最基本的模式,是整个社会权力话语的最有力的支配者,成了他们难以释怀驻足向往的乌托邦,在穿越历史隧道中经得起时间淘洗的稳定性。”⑩正如本·琼生赞美莎士比亚时所说的那样,不仅属于一个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经典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段仍能够激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这是由于其所蕴藏的意义是隐含的和潜在的,它需要人们持续的解读和发现,而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人们对它的解读是不同的,历史情境是无穷的,对它解读的可能性也是无穷的,这就构成了一个有无穷的可生发性和可阐释性的充满张力的开放空间,用罗兰·巴特的话说,就是那些具有可写性的文本。文学经典在文学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其超越时空的力量是历史的和集体无意识的产物,它们在历史性和现实性之间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张力关系,既是过去文明的见证,又对后来的时挥着持续的影响。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6—2007年度立项课题[0606015A])
①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⑧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③参考胡怀亮、刘丽波《关于“经典”一词》,《内蒙古电大学刊》2005年第9期。
④刘象愚《经典、经典性与关于“经典”的论争》,《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2期。
⑤刘意青《经典》,《外国文学》2004年第2期。
⑥杨春忠《本事迁移理论视界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1期。
⑦参见[荷]佛龙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篇3
【关键词】经典诵读;和谐;方法;发展
“染苍则苍,染黄则黄”。教师和学校引导是学生进行经典诵读重要的外部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跟着教师的步伐前进,学校整体营造经典诵读环境,学生的诵读意识才会被有效的唤醒。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进行诵读的时候,有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将经典诵读看成一种学生的个人行为,导致了经典诵读教学往往是有布置,而诵读过程缺乏教师科学的指导,导致经典诵读成为了简单的背书、背古文、背诗词,经典诵读成为了学生的课外自主补充,缺失了教师的指导和参与,学生感觉到老师塞了一个任务给自己,甚至有些学生认为经典诵读是老师布置的一项背诵作业,这样的认识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体现。
我们教师要将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科学习的目标分开,要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诵读,一起发现古文学和现代文学经典著作中的脍炙人口的语言表述,一起感受国学经典中的道德情操。由于有些古文学著作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领,通常的做法是教师领着学生先朗读,然后让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一遍又一遍,用古人的诵读方法,学生慢慢就有了感觉,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陪着学生,和他们一起读。这样一来学生没有时间和目的的要求,毫无压力地诵读,慢慢地领悟篇幅中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实践中发现,如果我们教师一直陪着学生一起诵读,容易拉近师生心理距离,学生感受到了自由和关怀,效果会非常好。
文化教育学理论认为,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经典诵读活动有了教师积极地参与和引导,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才会有效,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才能既获得文学素养的提升,又促使其人格更趋于完整,经典诵读的效果才能得以真正的实现。
二、注重内隐学习理论在经典诵读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的方法是提高诵读效果,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诵读习惯的重要保障。根据内隐学习理论,“涵泳”、“吟诵”是经典诵读较佳的教学方法,其方法上是引导学生通过与经典诵读材料的不断接触,不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适度进行概括性,有口无心的诵读是无意义的,国学经典中,尤其是古文学著作中的内隐知识和现代语用情境是相脱节的,比较抽象,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设置具有相同深度和结构的语言新情境,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迁移原有的知识经验,在类似的特殊记忆环境中诵读,达到相等的甚至更好的效果。
三、注重学生诵读方法上的可操作性指导
在方法指导上,背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发展智力起着积极作用,能为思维和写作积累语言材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只有建立在记住的基础上才行得通,如果读了却没用“心”什么也没记住的话,读再多恐怕也难以下笔有神的。经典诵读教学中,背诵是手段而且是最重要的学习手段,是经典诵读价值实现的前提保障,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这一环节完成与否意味着经典诵读教学的实现程度。目前,在中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由于经典本身具有的难度使得理解力正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学生的背诵常常建立在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的状态下,作为教师也不可能逆学生发展规律而做到使他们在完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从学龄段来看,中学生处于记忆黄金期,大量的熟读和记诵有利于其记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仅仅是要求学生记诵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给予可操作性方法上的指导,借此培养学生经典诵读的习惯,提高诵读能力,感悟成功,进一步转化为诵读经典动力,本研究觉得正确的诵读方法应该如下:
1.诵读要读出声来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读出声来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叶圣陶老先生也认为读书需要在用心、用眼之外,还要加上口与耳,也就是尽可能多地调动感官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提高背诵的效果,同时从永恒主义教育观来看,学习古人的诵读方法,即为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的发声诵读。我在实践中发现,当一个材料摆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将文字诉之于有声的语言,开始读第一遍,学生还有些不熟练,但是遍数多了,学生的感情就越发丰富了,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想融合,在有声的语言中理解其中的意思,诵读效果和正确的诵读习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
2.在诵读中尝试着回忆
“尝试回忆法”是对一段材料诵读达到熟练之前常用的一种方法,记忆效果相对而言比较好。实践中,学生自己总结后发现,并且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学生试图回忆用时越多,其记忆效果就越好,理解也越是深刻。
3.在诵读中寻找支撑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诵读活动中的记忆形态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外表现是从原始和直接的“自然记忆”随着智力和诵读量的增智力而发展的,而发展的需要一些支撑点。
4.在诵读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间相互切磋
独学而无友,经典诵读也是如此,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同一个学习小组的几个同学一起诵读,在诵读过程中互相提醒,指出诵读有误的地方,相互学习好的诵读经验和方法,实现共同进步。
5.给学生营造运用经典的平台
有用的知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经典诵读亦不能外,我们的经典诵读活动不能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运用是最有效的方法,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我们应该积极地给学生搭建运用的平台。
篇4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英美文学课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实用性”的课程,诸如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等的出现,一直处于主干课程地位的文学课逐渐被边缘化。与此同时,许多学生还对其冠以“不实用”的称号。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当深思,如何在当今的形势下,实施文学课的教学,并摆脱其尴尬的境地?我认为,任何一门课程,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高其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本着“兴趣”的原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内容
长久以来,英美文学课的教学通常都是以英美文学史及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选读两大模块为主要内容。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的大学生。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现在的高等教育已经从往年的精英教育转为了大众教育,而毕业生的工作也从国家分配变成了自谋出路。所以说,知道浪漫主义时期是指从哪一年到哪一年,在此期间主要有哪些代表作品;约翰・弥尔顿是哪一年代的人,他的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等等,对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来讲,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并不能为日后的就业增添筹码。另外,即使有些同学想学好文学课,但是老师课堂上对于文史及作品时代意义的长篇大论,也使得他们逐渐失去了兴趣。那么,文学课到底要如何来上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能让他们有所收获呢?我认为,针对当前的形势,文学课的教授可以调整为“当代作品为主,经典作品为辅,同时并配以西方文学理论的导入”这一框架。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以当代作品为主,经典作品为辅呢?因为文学作品其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缩影。如果我们过多地关注经典作品,学生将很难把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而产生共鸣。另外,大部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文字通常较为晦涩难懂,而这会导致学生望而却步,进一步失去兴趣。然而,近些年的文学作品并非如此,因为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它们都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投入。有人担心当代的文学作品不如以前的优秀,课堂上引入这些作品会导致学生不能欣赏最经典的语言。其实不然,因为现在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上乘之作,有很多荣获过诺贝尔奖(Nobel Prize)、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等各种奖项。例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的作品《最蓝的眼睛》、《宠儿》等就可以被选进文学课堂。另外,迈克尔的《时时刻刻》(1999年荣获普利策奖)也可以列入我们的教学大纲。同时,还有一些华裔文学作品,诸如谭恩美的《喜福会》,汤婷婷的《女勇士》等也都是很好的选择。而至于为辅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将那些已经被改编成电影的,大众所熟知的《傲慢与偏见》、《简・爱》、《飘》等佳作带进课堂。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将会大大提高。
其次,为什么要引入西方文学理论的教学呢?在我国高校中,西方文学理论一直是处于一种缺席的状态。很多大学在文学课的讲授中根本不会涉及理论的内容。对此,郑州大学的郭英剑教授曾经指出:“文学理论的缺失是令人深思的。”“文学理论可以使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去阅读经典作品,并使我们意识到经典作家要比过去人们对他们的认识复杂得多。”确实,西方文学理论的历史源远流长,尤其到了20世纪后,更是百花齐放,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二、教学方法
在中国,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的教学,一直以来最传统的授课方法都是“老师台上说,学生台下听”,文学课更是如此。这往往造成老师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所以,要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学生对文学的热情,我们要去思索新的教学方法。我认为,课堂从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为对文学的认知其实无所谓对错,毕竟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告诉大家他们的想法并进行诠释,不仅可以使他们的表现欲得以释放,增强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刘润清教授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一书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如果承认学生的智能作用,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信心,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参加语言运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予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刘润清,2000)
另外,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此现代科技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文学课恰是最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科目之一。因为文学课的信息量非常大,时代背景性也很强,如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简单明了地突出重点难点,而且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有很好的感官上的认识与了解。例如,对于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教学,我们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作者的图片,所反映时代的图片等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其兴趣。不仅如此,在文学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大量运用由作品所改编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因为通过观看电影,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且分析文学作品。例如,我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经典著作的讲解,像《简・爱》、《傲慢与偏见》、《飘》、《哈姆雷特》等均采用了影片授课,而对于当代的一些作品,如《喜福会》、《时时刻刻》、《美食祈祷和恋爱》等也都通过电影进行讲授。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与同学探讨男女主人公的思想活动与行为。所以我认为,影视教学在当今社会的文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大学生。所以,我们要从兴趣着手,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善,使得学生喜欢文学,重视文学,而不再使其边缘化。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等.关于我国高等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2002,(1).
[2]郭英剑.从文学理论的缺席谈起――文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J].郑州大学学报,2002,(5):5-7.
篇5
郭英剑教授说他“注意到在美国的所有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教会学生‘批评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人们讲授文学课程时的共识。”
遗憾的是,在国内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教师主要偏重对英美文学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了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阐释和评价的参与,从而使学生成为文学知识和作品分析的被动接受者和学习者。因此,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已成为了今后英美文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英美文学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1.适度引入文学批评理论教学。20世纪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界空前繁盛,出现了新批评、读者反应论、女性主义、后殖民批评等诸多理论,从而为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多重视角。而目前的本科英美文学教学仍以作家作品介绍为主,使学生陷入信息海洋,或是将代表作品当成精读课本来细讲语言,完全没有用上这些文学理论。有学者专门撰文论述英美文学课上的理论“缺失”。文学教学一定不能流于语言教学或文学常识介绍。由于课时有限,课上必须适度弱化史实介绍,加强理论教学。比迪•马丁说:“如果没有受过文学理论的教育,学生们很少会有机会清晰地去思考问题。”学习理论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
教师可在课上向学生阐释文学理论的内涵,同时在讲解具体文学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去审视,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经典作家的复杂多面性,而不再拘泥于以往的定论。同时教师可以给出多个经典案例,让学生思考这些范本的特点、类型及其适用何种理论去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分析、判断,从而提高其思辨能力。
2.以问题为导向实施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若专注于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作品梗概及权威评论的讲解,学生则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只管机械记忆书本知识,创造性的思维由此被扼杀。“王宗炎在中山大学读预科时,许多门课都用原版英语教材。教师从来不讲课,只提问。”有了问题,就会激发学生的思考。英美文学课上一定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教师形成互动。讲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前阅读,同时给出有针对性的思考题,如:标题的多重含义以及文本的女性主义解读等。
课堂教学务求少而精,教师只需组织学生积极分享自己对思考题的看法,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适时鼓励,再加中肯的点评和必要的补充,从而训练学生的思维。尤其当学生就某一题目发生争论时,思想的火花得到了碰撞,思辨能力更会随之提升。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英美文学作品和类似的中国经典作品的异同之处,如在讲《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让学生将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爱情悲剧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并分析由此折射出的中西方价值观差异。这类思考题可强化学生的辨析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亦可得到全面提高。
以现当代作品为主,加大思辨能力考察
学生往往在上一门课之初就会关注本门课程的考核情况。如果英美文学教师仍采取传统的选择、填空为主的闭卷考试,学生就不会注重课堂讨论的参与,只需在考前几天死记硬背,便可得高分。因此,高校英美文学教学应当彻底改变考核方式,减少信息类题目所占比重,将学生的课堂表现纳入考察范围。同时,将闭卷考试与读书报告以及学期论文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重视课内外思考,也才能认真阅读原著,形成自己的认识。
这就涉及教学材料的问题,如果课上所讨论的作品都是古英语或中古英语范畴的,学生首先在语言层面就会望而却步,更不用说形成自己的观点了。
有学者指出如果教师从艰深的古英语诗歌贝奥武甫讲起的话,“教学的实践表明,为了达到起码的理解,都是不得不花去大量时间解释诗歌用词、术语、格律等,文学课堂成了变相的精读和语法课……”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从头细讲英美文学的习惯,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作品让学生作为常识了解即可,教师课上可以提纲挈领一笔带过。相反,教师宜多选取难度适中的现当代英美文学作品让学生研读,也可选择一些时下的畅销书。相信对于这样的作品,又有撰写读书报告的压力,学生一定会全身心地投入原著的阅读与思考中。
篇6
汉语言文学传统的教学重点一般放在知人论世,详解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重点还在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并重点强调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并以此来理解文学史的演变过程。而在新闻与广告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结合新闻学广告学的理论知识,把教学研讨的重点放在二者相结合的地方。首先,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看到新闻传播广告的内容。例如《西厢记》教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重点一般放在反封建的思想、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等等。而对于新闻与广告专业来说,教学的重点不妨放在由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的演变过程,用传播学的理论解释其中的原因。元稹的《莺莺传》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并受到时人的称赞。《莺莺传》的思想观念是唐朝门第观念和门阀制度的婚姻观念下的产物。而王实甫的《西厢记》创作于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日益壮大的情况下,尊重个人意愿、感情乃至欲望,开始成为人们自觉的追求。所以产生了以“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为主题的《西厢记》。从中可以看到,对于作品的改编也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与时代的影响息息相关。同样,还可以引述后人对于王实甫《西厢记》的评价,启发学生思考《西厢记》的传播。同样,在《梧桐雨》教学中可以介绍引述《汉书》等资料,联系王安石《和王介甫明妃曲》等昭君题材的作品分析梳理昭君故事的演变过程,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昭君的不同理解。其次,在新闻广告专业古代文学教学中,还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新闻广告素养。现有的古代文学教育多反映的主流思维,大学生尤其是新闻学、广告学的大学生,不仅需要文化基础知识,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换句话说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以《西厢记》为例。主流观点认为该部作品具有反封建的意义。在选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的时候,不妨让学生提前读一读司马光给王安石的来信《与王介甫书》。司马光曾说当时朝廷上下对于变法的态度是“士夫沸腾,黎民骚动”(《赐参政知事王安石不允断来章批答》)。并给王安石写了一封长信,即《与王介甫书》,来反对变法。王安石在回信中言:“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可见悔故也。”说明王安石决定抛开其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坚持推行自己的既定方针。结果,变法还是失败了。关于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后人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讨论。而对于新闻传播与广告方面的学生来说,不妨从舆论舆情的方面讨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二、教材引申
面对新闻与广告专业的学生,除了让他们了解一些文学史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该关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新闻广告元素,对此要发挥引申。例如讲《诗经•卫风•氓》,可以讲讲“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中包含的古代实物交易中的广告元素:实物广告。讲白居易《曲江》“细草岸西东,酒旗摇水风”的时候,可以结合张籍《江南行》“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李中《江边吟》“闪闪酒旗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谈谈其中的酒旗文化,谈谈古代的招牌广告。关于教材的引申发挥,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现代新闻广告对于古代文学的运用。例如讲杜甫时。可以联系《杜甫很忙》事件。杜甫很忙是2012年3月发生在新浪微博上的一个涂鸦、恶搞语文课本插图《杜甫像》的网络活动、话题,“杜甫很忙”成为3月末中国互联网的热词之一,并被商业广告利用。某公关团队和新浪微博先后声称此次网络行销为其策划。从传播的角度看,可以看到现代网络对于经典的解构,反映了当下人们的解构心态。此后。“杜甫很忙”事件继续发酵。众多商业人士继续演绎“杜甫很忙”的创作,推出各种各样的广告。例如:2012年4月2日,杭州市,街头出现了“杜甫很忙”的广告。被恶搞的杜甫推着一辆购物车,旁边配着文字称:“杜甫很忙,现在买钻流行去卖场。”4月,在京东商城首页,杜甫成为三星笔记本的“代言人”。沈阳华邑世纪城的房地产广告打着杜甫很忙的图片,配着“安得广厦千万间,买到现房才欢颜”。除此之外,长春中冶蓝城、重庆金悦城、重庆中房千寻等项目也运用了杜甫形象进行宣传炒作。尽管,这种恶搞的经典人物的方式有待商榷,但至少说明了古代文学与现代广告的结合。再如讲白居易《长恨歌》的时候,可以引申发挥到西安华清池的大型历史实景山水歌舞剧《长恨歌》。该剧斥资5000万元,打造具有亚洲唯一的全天候折叠式全色真彩LED软屏、国内首创水中机械组合多变式立体活动舞台和户外演出设施全隐蔽式设计,成为中国最大的水上舞台,并请来了国内一流的音、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大师和阵容庞大的专业演出团体,倾力打造这美的演出。该剧以骊山山体为背景,以华清池九龙湖做舞台,以亭、榭、廊、殿、垂柳、湖水为舞台组合元素,以白氏《长恨歌》为歌舞剧情节线索。集历史文化之韵、山水自然之美与科技之奇为一体;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文化、人间与仙境、传统与时尚交融一起,较好地演绎了该诗主旨,给人无限遐思。由此,可以启发学生引申思考当代旅游业与中国古典文学、古典文化的结合:随着张艺谋发展了中国第一台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以后,中国各大景区都对当地古典文化资源进行了开发利用。比如三峡艺术团的《盛世三峡》,张家界的《天门狐仙》《魅力湘西》,西安的《大唐芙蓉园》《梦回大唐》等。启发学生把古典文学与广告结合,经典的古典文学本身已经为人所熟知,广告在古典文学与文化的基础上创作发挥,自然达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在讲《西游记》的时候,可以联系近年来对于《西游记》的影视剧改编。1982年,用六年时间拍成了25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轰动一时。上世纪90年代,香港TVB电视台分别拍出了《西游记》(1996)和《西游记2》(1999)。到了2002年,台湾电视台与香港中天公司联合投资,再次拍摄了《齐天大圣孙悟空》。接着刘镇伟和周星驰合作了《大话西游》系列。
篇7
一、设计文言文诵读活动
诵读法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复诵读体味,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愈读愈有味,趣味无穷”。例如,教学《岳阳楼记》这样的名篇,就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骈句整齐、朗朗上口的特点,领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
读文言文还要遵循诵读的步骤和规律。第一,读准字音;第二,读清句读、读懂文义;第三读出意境与情感。如学习《三峡》这种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秀篇章,因为在作品中作者都融入了自己的细腻情思,所以更应注重诵读。可以引导学生先默读,对照注释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做到读通;然后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读懂;在此基础上最后达到读美,把句子的美、景色的美、情感的美都读出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风格特色。
二、设计文言文积累活动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诵读的设计,还要根据每篇文章的特点设计积累。学文言文,摘录积累尤其重要,要善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要求学生都准备一个笔记本,建立文言知识库。还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卡片,摘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记录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如果在摘录名言时,再做一点批注或点评,会更好。随着新课的学习,所学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对每篇文言词汇的整理积累就不能局限于该篇,要回顾翻查从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做到纵向积累和横向积累相结合。此外,进行积累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而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归类、比较。
此外,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来积累语言材料,效果可能就会好得多。比如:(1)我给大家诵美文。(2)我为大家唱经典。(3)我给经典配插图。(4)通过赛诗、对诗、以点带面诵诗句等形式背诵经典。
三、设计文言文赏析活动
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决定着他的评价、见解、观点、思想的深度与准确度。文言文中的人物、描写、细节、作者的观点、情感、叙述的事件及现象、文章的语言、修辞、表达、结构等诸多元素,都是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元素设计恰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所谓的赏析能力集中体现在学生的议、评、赏等方面的能力。议,即是议论、商议,主要是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交流见解、观点、思想、看法,或者为完成特殊的学习任务共同探讨。评,主要是发表评论、评价,阐述观点看法,对文本中的人物、句段、细节、情景、作者的观点立场等发表自己的看法。赏,就是对文本中的某些内容进行欣赏,如美句佳词、精彩句段、修辞、细节、场景、表现技法、情感、人物或文学形象等进行欣赏、分析、评论。
同时要注意赏析活动方式的灵活多样。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喜新厌旧”是人类共同的最突出的审美心理特征,因而,在赏析活动的形式、方法、过程、内容等最好都能根据文章的特点时时推陈出新,以增强赏析活动的效果。
四、设计文言文拓展活动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鉴赏领悟之后我们还可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拓展。我们认同古代典籍的博大精深,我们情愿拜倒在文化先贤的“石榴裙”下,我们更愿走近其生活,体会其内心。但由于年代的久远,生活的不同,很多思想、做法我们不能充分理解,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内心和主张,我们可以在有一定文言文积累的基础上,适度地将古代典籍,不同的篇章加以“类比”或“对比”,从拓展中汲取他们的人生精华。例如:在教学《孙权劝学》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旨,我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比较《孙权劝学》和《伤仲永》的异同。看似不相干的两课,但学生在思考中发现两文的相同之处就是文章的主旨: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但两文写法差距很大,《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伤仲永》叙议结合;《孙权劝学》是正例,《伤仲永》是反例。学生在比较中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而且也得到了意外的收获: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凸显文章的主旨。这属于类比,还有对比,在分辨彼此之间的细微差别中,去感受不一样的心境。
篇8
论文摘要: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极其缺乏,了解英美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中国教育界对于英美文学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我国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极其缺乏,这不能不令人遗憾。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是漫长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文学经典,是英美文化的精髓,了解英美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层次的含义,因此,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是非常必要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英美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英美文学就像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英语民族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照亮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道路。英美文学对人类最直接的作用便是将愉悦带给阅读者,同时,其特有的属性也决定了它的教育作用。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跨文化意识的双重职责。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助于学生逐渐成长为有品味、有情趣、有鉴赏力的人。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启迪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英美文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社会形态,汲取思想的精髓,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培养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英美文学不同于中国文学,强调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提高英美文学修养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能力。英美文学作品反映出英美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这些观念则与中国文化完全不同。所以,通过英美文学教育研习异域文化,领略异域文化风采,是培养文化宽容精神和跨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使学生对世界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及历史了解更加清晰透彻。
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修养的途径
1.在教学中适当增加文学素材
高校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授课内容适当增加文学素材,包括诗歌、戏剧等,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接受了文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英美文学修养,了解了英美文化。作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虽然不必深入了解文学理论及各家流派,但还是需要阅读部分经典作品或者选读,把大学英语课堂作为了解
西方文化的平台,而不只是学语法、做习题的场所。
2.补充文学知识,阅读经典作品
高校英语老师可以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利用每节英语课
上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补充课外知识,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英美作品。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避免照本宣科,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阅读中可以了解西方政治、人文风俗、语言习惯、人生哲理等。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对某部作品某个或人物的看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扩展思维。老师也可以留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3.观看英文原声电影
好的英美国家的作品大多都被搬上了银幕,电影教学情景直观,内容生动丰富,语言地道通俗且接近生活,能真实而全面地展现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可让学生摆脱母语羁绊,可以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直观感觉,进入一个“英语思维”的理想氛围。同时,电影语言弥补了一些课本、教学片等刻意为语言而语言的不足,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视听说的积极性。看英美影片是学生学习“地道”表达方式的理想途径。教师可以适当播放部分优秀电影,让学生写出观后感,这样既能促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也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或者让学生在课下观看优秀的英语电影,并写出评论。这样既充实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又可以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水平。
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高校英语教师可以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利用这部分时间进行师生互动,谈论某部英文作品,使学生各抒己见,共同提高。了解英美文学作品,单凭教师一言是不够的,学生要想真正的掌握英美文学的内涵,必须通过自己的阅读来了解。这样就能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师生共同求知的目的,同时,也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消费需求。
三、结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大学老师和学生必须有一个较高的定位,即把英语课堂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了解西方文化的场所。因此,应该在公共英语课堂上加入适当的英美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英美文学修养。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美文学简明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少儿阅览室;少年儿童;阅读;职能
少儿阅览室作为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育对象是不满16岁的少年儿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儿童文学与少儿读物日益普及,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具有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少儿阅览室应该根据少儿的年龄和实际情况,为少年儿童提供具有典范性美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读物。年龄幼小的儿童适合读比较通俗易懂的童话、寓言、连环画和小学生作文等。具备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中学生则应该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和一些优秀杂志,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目前,受网络小说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以及学习压力的影响,少儿阅读状况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系统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个人见解,希望可以为少儿阅览室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少儿阅览室的教育意义
少儿阅览室具有公益性、服务性、低碳性与和谐性等特点,阅览室为少儿提供了大量的阅读作品,少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在低碳文化的引导下,阅览室里的灯光节能而且不刺目,自然就保护了少年儿童的视力,窗帘色彩柔和,能够起到遮光的作用。室内还摆放着赏心悦目、净化空气的绿色植物。这样的阅读环境和谐、愉快,可以充分调动少儿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阅览室会自动提醒少儿不要长时间看书,要注意保护眼睛,并为少儿提供了纯净水,保证少儿饮水方便。
阅览室里的读物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很多少儿阅览室的墙壁上陈列着少儿必读名著表,并分为儿童必读经典作品和中学生必读名著表。表一就是某阅览室的儿童必读经典作品统计表。
从表一中可以看出,儿童必读经典作品侧重于启蒙读物和童话故事,有利于启迪儿童的心智,在孩子的心灵上播种真善美的种子,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
作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基本判断能力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经典名著有利于充实他们的学习生活,培养庄重的气质,提高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塑造完美的人格,提升文化素养,与此同时,品读经典作品能够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鼓舞他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奋斗。很多阅览室在制作中学生必读书目统计表时分为三种不同的表格,例如古代必读书目统计表,现代必读文学表,外国文学名著表,以下统计表就是某阅览室的中学生必读书目表。
中学生在阅读这些文学经典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动力,而且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了解古今中外的文化,扩大眼界,增长见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二、少儿阅读教育过程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少年儿童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由于受网络文学、娱乐性文学的冲击,很多少儿喜欢读快餐文学和网络小说,据调查统计,某中学65%的学生喜欢看网络小说,20%的学生经常看杂志报刊,只有15%的学生会拼读文学名著。
另一方面,在学习与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小学六年级与初三的学生会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复习升学考试,几乎没有时间阅读其他作品。图书管理员在阅读方面的引导力度不足,没有指导来阅览室看书的学生深入体会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与智慧,学生意识不到品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意义,必然对阅读文学经典缺乏兴趣。很多阅览室因为空间有限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实行全面开放制度,不能面向广大少儿读者。
(二)阅览室没有充分挖掘图书资源的价值
阅览室虽然有大量的优秀阅读作品,但是没有充分挖掘这些图书资源的价值,很多文学杂志放在书架上很长时间都没有人看过。在少儿来阅览室看书的过程中,阅览室的图书管理员没有对这些图书进行相关介绍,只是让少儿自由看书,没有引导少儿应该看哪方面的书。部分图书管理员专业水平有限,很难做好本职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少儿读物的价值,实现提高少儿文化素养的目标。
另一方面,阅览室的管理模式存在不足,很少为少儿开设读书讲座,举办读书活动,在阅读教学这方面存在缺陷。阅览室为了营造安静和谐的读书环境,禁止大声喧哗,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的活跃化功能。
三、延伸与拓展阅览室教育职能的措施
(一)阅览室应加大开放力度,引导少儿广泛阅读文学经典
要发挥少儿阅览室的职能,应实施全面开放制度,允许更多的少儿来阅览室看书,然后引导学生记录自己的读书历程,或者写自己来阅览室读书的感想,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少儿的阅读兴趣,逐步实现阅读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图书管理员要引导少儿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为学生整理出大量必读书目的名称,告诉学生经典文学作品是优秀文化的精髓,具有无与伦比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读书可以使人明智、灵秀,能够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陶冶思想情操,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图书管理员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可以通过扮演讲解员与教师的角色采用以点评感悟主导的教学路向,以策划引导为主的教学路向和汇报表演的展示阅读路向这三种阅读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点评感悟主导的教学路向属于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引导少儿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先用某一个话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让学生阅读《甜甜历险记》这篇和糖果有关的童话故事的时候,先询问学生最喜欢吃哪一种糖果,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发表自己对糖果的看法,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故事,等学生读完故事以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以策划引导为主的教学路向具有先进的技术性,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和西方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图书管理员在讲解文学阅读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或者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表述猜测文章内容。汇报表演的展示方式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让少儿展示自己的阅读学习成果,朗读优美的文章、名著精彩片段或者讲故事等,这也可以全面提高少儿的阅读鉴赏能力。图书管理员理应鼓励少儿可以讲述从书中阅读过的故事,也可以讲述自己编写的故事,开发少儿的潜能,提高少儿的写作水平与文学素养。
(二)完善阅览室的职能
阅览室应该为少儿开设读书讲座,让少儿理解读书的意义和价值,知道应该广泛阅读哪方面的书,让阅览室成为传播知识、扩大少儿视野、开发少儿潜能和提高少儿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文化场所。另外,阅览室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来调动少儿的阅读兴趣,例如"读书月活动"和"读后感写作比赛"等,少儿能够在参赛过程中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发展,少儿阅览室的教育职能也在不断延伸,让少儿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心灵世界,增强精神动力,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目前,少儿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因素是在网络文学和学习压力的影响下,少儿的文学名著阅读量偏少。因此,阅览室加强开放力度,图书管理员要引导少儿广泛阅读文学名著,允许学生来阅览室品读经典作品;阅览室应通过开始读书讲座和举办文化活动来完善教育职能,使阅览室成为传授知识,提高少儿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文化场所。
参考文献:
[1]黄瑾.西南地区少儿图书馆教育职能延展的实践与思考[J].贵图学刊,2013(04)
[2]方孟秋.略谈少儿图书馆创新服务[J].图书管理理论与实践,2014(12)
篇10
[关键词]传播 鸳鸯蝴蝶派 电影创作
如同任何一门艺术形式,电影也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有了对它的研究。当然,最初的研究不一定形诸文字,但肯定都是围绕其本体进行的,即电影究竟是什么?它有怎样的本质特征?它又是如何创作的?等等。这样的研究先是出于对一门新兴艺术的好奇,后来便是为了推动电影的进一步发展。事实上,正是无数电影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所构成的浩瀚的电影理论的海洋,承载着电影这艘巨轮勇往直前。
然而,就像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实际上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只有找到电影“综合”其它艺术元素的内在机制才能揭示电影的本质特征,所有跨学科研究都不应该远离电影本体。问题恰恰是,近年来,随着各种跨学科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在电影研究领域,电影本体被相对忽略了:很少有人再考虑电影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有人讨论电影问题、研究电影理论甚至完全不涉及文本,而有的学者在分析电影文本时却对一些基本的电影术语不甚明了,望文生义地胡乱解释――这些越来越远离电影本体的“泛电影”或“非电影”研究不仅对电影理论建设和创作发展没有任何推动,而且还会形成不良学风,或者混淆视听!可喜的是,已有一些明智的学者注意到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开始呼吁回归电影本体研究,而周安华教授主编的《电影艺术理论》一书更将呼吁付诸实践,以对电影本体的全面研究回到了电影艺术研究的正轨:
认真研读全书,发现该书有三个重要特点:首先便是主编和作者们对电影研究现状的清醒认识,以及因此而对回归电影本体研究的自觉意识和明确追求。正如书的“后记”所指出:“在电影的梦幻王国里,观众总是在寻找意味,寻找奇观,寻找,而在电影研究的天地中,学者们则在不懈地发掘着文化、哲学和逻辑。……然而,电影终究不同于印刷符号建构的哲学著述,不同于感光、显影获得的历史实证,电影全部的思想和逻辑都是在技术创造的感性光影中,在动态且愉悦的视听效能中呈现和表达的,……这使我们永远无法摆脱电影的艺术特质而去自由玩味与电影相关的话题,永远不可能在电影的本体之外去完整描述‘电影”’全书由导论和上、中、下三篇构成。导论的副标题便是一个关于电影本体的提问:“电影究竟是什么?”而其主标题“视觉思维与镜像表现”则无疑是能够充分揭示电影本体特征的回答。事实上,在导论中,作者明确指出:“电影的表象是影像,灵魂也是影像、百年电影思想的精髓是依据视觉思维,通过镜像传达意义和价值。”正是以此为前提,作者提出“坚守电影学的理论原点,考察电影视觉思维的特征和规律,认识电影镜像显示意义、价值的方式和途径,探寻其掣肘因素及其消解技术,不能不成为重构电影艺术理论的中心。”这不仅回答了“电影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明确规定了电影本体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用发展的眼光,充分看到了电影本体及其学说的变化与更新,认为“伴随数码影像、CG技术的推广而涌现的本体论新学说,构成今天电影现代意识的基石。忽略它们比忽略经典电影思想更为危险。”由此作者确立了该书的基本思路:以电影艺术本体为研究对象,以经典电影理论阐述电影本体,并以对电影本体当下特征的具体考察进一步发展电影的本体论学说。毫无疑问,这样的思路不仅充分体现了对回归电影本体研究的自觉意识和明确追求,而且也带来了该书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对经典电影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全书上、中、下三篇的内容分别为“电影的本质”、“电影的创造”、“电影的分析”,从电影的性质、特征、形态、类型、创造过程等方面紧紧围绕电影本体展开论述。由于在电影本体论上经典电影理论家们有过广泛而深入的论述,而且这些论述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失而过时,迄今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该书的作者在涉及每一个问题的讨论时都首先认真、仔细地梳理经典理论家们的研究,这就是所谓的回到“原点”,在具体分析和充分把握前辈研究者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将问题的讨论推向深入。如关于“电影作为艺术的观念”,书中就逐一介绍了于果・明斯特伯格的“经验认知论”、贝拉・巴拉兹的“抒情体认论”、巴赞和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鲁道夫・爱因汉姆的“现实影像论”、欧纳斯特・林格伦的“技术建构论”,以及麦茨、艾柯等电影符号学家们的“语言艺术论”等。实际上,贯彻“回到并坚守电影学的理论原点”的基本思路,全书的各个章节都是以经典电影理论家们的观点为起点展开论述的,而在论述的过程中,既有对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积极借鉴、吸收和参考,又有冷静、客观的具体分析与评价,力图在同一问题上表达自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对经典电影理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