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环境的背景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自然环境的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现如今社会背景下,与勘查工作相同,地质工作观念亦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主要研究方向为改善服务水平、创新地质勘查技术,基于研究方向不断突破自我,在坚决贯彻目标前提下,达到重大找矿突破装备的目的,从而满足社会体制改革的需求[1]。
1.水工环地质勘察概述
1.1水工环地质应用范围
社会经济急速进步,为了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被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阶段,水文、环境以及工程地质工作均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转变,自全面角度调节来促进水工环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并且强化了水工环新领域方面的扩展工作,以应对社会经济急速进步、自然环境保护中面临的各式各样的问题[2]。
1.2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内容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各行各业生存发展势必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而水工环地质行业同样迎来了十分可观的发展前景,特别是在地质勘察工作方面, 受矿产储备资源逐渐减少影响,地质勘察工作应用变得越来越多,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2.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
2.1自然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
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特性影响,通常情况下,要展开大规模大面积的挖掘勘探,如此一方面会对地表植被构成极大程度的破坏,一方面会对所在地土地资源构成极大程度的损害。同时,倘若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不合理,还极易对这一区域的地下水构成污染,从而产生严重的水文问题,既导致地下水出现失衡状况,又使得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工作遭受不良影响。此外,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完结阶段若收尾不得当,往往会造成山体滑坡、坍塌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一系列程度的安全隐患[3]。
2.2社会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必然要占用到一定面积的土地,而勘察所产生的废弃物及临时建设的设施等均会导致土地浪费现象。倘若对山坡等表层土地使用的不合理,还可能引发水土流失,进一步导致河道阻塞。勘察期间,作业人员及机械设备还会对植物、农作物构成一定程度破坏。此外,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过程中,有时候会勘察到历史遗迹、文明旧址,若处理不规范极易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4]。
3.强化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水工环地质勘察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重视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打破了传统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种种不足,建立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模式。整个水工环地质勘察行业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如何进一步强化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可以从以下相关策略着手:
3.1提升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力度
自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准备时期起始,便务必要提升对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尽可能地降低对生态环境中生物栖息场所所构成的影响。勘察开展时期,应当将生态自然环境保护视作首要任务,不仅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勘察计划,还要选取对生态环境不构成损害的勘察材料。勘察收尾时期,要构建针对的反馈制度,第一时间搜集所在地生态自然环境转变数据信息,一经发现不良状况应立即予以应当,尽可能降低不良影响。
3.2全面落实生态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
生态自然环境评价机制指的是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前,针对勘察工程选取、计划以及勘察结束后可能会对所在地生态构成的负面影响展开调查、评估及研究,并制定防治对策,结合相关法律保护流程展开报批的法律机制。水工环勘察工作务必要将生态自然环境评价机制作为重要依托,从而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一并发展的目标[5]。
3.3构建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受大规模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影响,所在地区生态自然环境通常会遭受极大程度的影响,该类影响往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够得以复原。鉴于此,图本规定构建起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自然环境影响责任方及补偿方式进行充分明确。勘察工作结束之后,责任方要极力借助所在地相关部分推行生态自然环境复原工作,如此一方面促进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建立社会主义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水工环地质勘察水平的不断提升,为了实现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重视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开展。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有效开展,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实质,全面分析环境所受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影响,“提升生态自然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生态自然环境影响评价机制”、“构建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等,积极促进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篇2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文明;设计要点
工业文明使得科学技术有了迅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便利,但同时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更多的满足生态文明的需求,并且通过艺术作品,宣传生态文明。人类已经由工业文明跨入了生态文明,这要求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大的环境背景,做好相关设计工作。
1 生态文明简介
人类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之后,逐步进入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生态文明有着广阔的含义,首先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对自然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建议一种稳定的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求人们主动地去遵守和维护自然规律,和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生态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工业文明存在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 生态文明和环境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新兴的艺术种类。作为艺术的一种,环境艺术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综合性。其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涵盖了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以外的所有艺术设计,包括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等等。
环境艺术设计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能使环境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环境艺术设计的宗旨是将“情”与“景”进行有效的结合,其中“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还广泛的包括人文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是以美术为基础的,并且在建筑上得到了展现。然而,不论在何种建筑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宗旨就是在设计建筑时,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达到一种稳定的和谐状态,使自然与人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美,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审美需求。所以,在这种本质上来讲,生态文明与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3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注意的问题
要想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必须有科学的理论和正确有效的方法作为指导,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遵循一些原则。
3.1 以自然为根基,努力做到回归自然
工业文明给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但是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使得人们的精神文明发面极度匮乏,更不幸的是由于人们对物质的盲目追求,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危机。在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强,人们越来越想回归到自然之中,在这种生态环境观念极强的背景下,需要我们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更多地使用自然化的发法,努力做到回归自然,当人们看到设计品后,会立刻融入自然中去。例如,北欧的一些设计流派,它们在设计的过程广泛的应用天然材料和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在设计住宅时,多采用一些欧洲田园风格,为人们创造一种回到自然的感觉。在设计的艺术上,十分注重整体的一致性,还适当地添加某种功能,来增强设计的自然性。整体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更多地使用一些环保材料,将各种自然圆形进行搭配结合,从整体上创造一种自然的感觉。
3.2 人文气息在生态化环境艺术中的融入
强调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环境艺术设计最能唤起人们共识的就是作品本身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作品同时也是设计师情感的流露。一个优秀的作品,能够充分的反映出设计师对人文环境的重视。可是,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是很注重对设计师人文情感的表达,更多的是一种肤浅的形式模仿,缺乏艺术的创新,作品没有自己的特点,枯燥单调,很难充分发挥环境艺术作品应有的作用,此外,很多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商业的要求,其出发点是经济效益而不是人文效益,致使一些艺术性较低的作品通过商业宣传而被人们认为是真正的艺术,这扭曲了人们的审美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努力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这就要求在设计的过程中,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努力吸收各种思想,在广阔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这种文化气息,在设计作品中得到完美展现,努力完善自身的审美观,吸收国外的先进设计理念,强化自身的文化知识,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气息。通过作品向人们传递正能量,改变人们的低级审美趣味,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美学享受。
4 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要坚持“和谐”的发展道路。努力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只有达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才能是我们的自然环境得到改善,人类才能得到更好的延续和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将人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二者进行结合,并找到二者共同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引导人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学会重视环境,保护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所在生存环境的要求,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生态文明的强调等,都体现了国家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心。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有利于帮助环境艺术设计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这在某种程度上,为环境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和挑战:要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满足生态文明的需要,同时在设计时要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的要求。
5 总结
以上就是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要点的简单分析,要努力做到会对自然,同时做到文化精神的生态化。并且对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相关的设计师,做好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设计工作。由于本人能力的有限,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梅红.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12-114.
[2] 庞永红,屈健.当代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文艺研究,2011(2):62-66.
[3] 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118-120.
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环境保护;自然环境
近年来,“保护生态环境,建造绿色家园”的呼声日益高涨,对“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展开。“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等概念在建筑行业成为了一种时尚,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成为建筑学科发展的前沿。这些现象充分体现了人类理智和文明的升华。它要求当代人类重归自然的怀抱。返回生物圈中生生不息的有机联系中。建立起一种人类、自然和人工环境相融合的绿色文明。
l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两点:①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提供高质量的生存活动空间;②尽最大限度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减少能耗。在人类建造过程中,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人类为了达到舒适的生活及工作环境.就要通过各种手段向大自然索取和消耗自然资源。然而。光有索取而没有回报必然对自然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此,人类索取与回报之间的矛盾.已成为绿色建筑的核心问题。
绿色建筑实际上是这样的一种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条件并通过人工手段创造宜憩舒适的环境.同时又要严格控制和减少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占有。确保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动态平衡。这种动态平衡不但要反映在建筑设计和建造时所采用的合适方法及因地制宜的材料上.而且更为体现在它对资源的消耗利用程度和回报自然程度状态上。由此看来.可以这样说: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在使用中对精神层面的重要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全方位的关心使用者的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
2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3绿色建筑的价值观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事实上正是基于建筑领域中绿色人本主义价值的觉醒。然而从觉醒到占据主流的地位.这种价值观的确立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因此绿色人本主义只能成为未来绿色建筑存在的动力。而在现阶段.在工业、后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论占主导地位的时期。绿色建筑的发展是不能仅仅建立在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杠杆此时此刻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绿色建筑赖以生存的经济理由就是对运营费用的节省。一次性投资的回报将是长期的。积累的结果必将远远大于对初次投资成本的节约。这是一个比较有吸引力的理由。这显然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思想。事实上也正是目前支持绿色建筑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经济动力。然而。无论是“长期回报”还是“绿色成本’当前来看都是虚无缥缈的。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任何形式和远期平衡表或是成本核算评价与初期投资与直接利润相比.恐怕都是不足以使人为之心动的.更不用说考虑到远期的各种变故或是灾难。考虑到长期回报是否还能落入投资者的腰包。这也正是为何“绿色建筑”在实践的道路上如此举步艰难的原因之一。
为此。国家对于建材选择每平方米所耗标准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规定乃至立法.对可持续技术的研究.对新的洁净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的研究方面增加投入的力度。都将成为推进绿色建筑运动发展的主要动力。
4绿色建筑在设计中的体现
绿色建筑的理解与衡量标准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但其基本原则不会改变。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节省能源、尽量减少对生物圈的破坏。
(2)对使用者生活工作环境给予更多的考虑。
(3)对于沟通人类与自然环境创造条件。
(4)面向未来发展要有足够的发展弹性空间。
4.1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
(1)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
(2)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
(3)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
(4)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
(5)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4.2对使用者给予更多的关照
作为人类每曰起居、生活、办公的微观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建筑环境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质量。绿色建筑在注重环保的同时还应给使用者以足够的关注,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尽可能利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宜人的温度湿度环境.在尽量减少能耗的同时保证甚至提高其舒适性。
(2)创造良好的声环境氛围。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安静、和谐、宜人的居住工作环境。
(3)良好的照明系统、合理的房间进深、宜人的光环境。
(4)合理的空间布局、宜人的空间环境。
(5)对不同使用者的全方位考虑。包括对残疾人、老年人的关心。
(6)提高安全性,增强防灾能力。
(7)完善的通讯系统。让使用者可以方便快捷地与外界沟通。
篇4
关键词:村寨;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保护与发展
特色鲜明、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少数民族村寨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代表着人类生活的一个历史阶段,一种类型,是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是一个地方社会基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1]。这些民族特色村寨是联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中介。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保持和发扬民族特色生态村寨的本土文化特征,继承其优秀的文化精粹,在不断提高当地村民居住生活质量的同时,实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
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积极从事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活动中所创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活动的方式。简单地说,文化就是一个对生态环境适应的体系,人类通过劳动创造了文化,再通过文化作为中介来适应自然生态环境[2]。人和自然是相互影响的,环境对文化产生影响的同时,又通过文化作用于生态系统,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然而,不同的生态环境给文化带来了不同的生态效应,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群落及其文化特质。中国是的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由于生存空间,生产方式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以及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利用也就各具特色,因此就有了多民族文化和多元化的自然环境。而环境的多样性与文化类型的丰富性有密切的关系,自然环境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文化是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同时又影响着自然环境的变化。
村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基本单元,它可以被看作是微缩的民族社会。村寨民族文化存在于村寨的田间地头,以活态的形式存在于村寨日常生活之中,是体现村民生活方式和精神意识的文化。它既包括无形的文化,如语言、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娱乐等,也包括有形的文化,如建筑、雕塑、书籍、文物古址、服饰等。村寨民族文化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的众多村落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其村落景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景观也无法避免,民族特色逐渐消失,生态环境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新模式――“民族文化生态村”就应运而生了。
所谓“民族文化生态村”,是近年来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理念和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风情园、民族村,具有几个主要特点:第一,文化生态村实行的是原地保护,展示的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中具有深厚文化积淀和浓郁文化特色的典型社区或乡村为对象的文化保护展示区,即文化生态村必须是以现实存在的活文化与孕育产生该文化的生态环境的结合体。第二,民族文化生态村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文化生态示范区。第三,民族文化生态村不象都市里单一的博物馆,完全由专职人员来建设和管理,它是当地民众的事业,必须要有当地民众积极、广泛的参与,并最终成为当地民众的自觉认识和自觉行为,实现由当地民众依靠自身力量来进行建设和管理的持续发展模式。第四,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与旅游事业相结合,与脱贫工作相并行,并积极寻求与此相关的其它经济发展途径[1]。
目前,云南省针对自然条件的多样性、民族构成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共存的特点,初步建成了一些民族文化生态村。希望探求出一种适合云南地方实际的运作方法和发展模式,以促使这些宝贵的民族特色村寨资源得以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生态村的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的研究、试点仅仅是探索的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建设构想。
三、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将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相结合。
一方面,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和开发。首先,经济发展可以带来雄厚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为保护和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其次,经济发展,村民收益增加,可以调动他们保护和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生态环境资源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村寨自然景观、歌舞、饮食文化、婚恋习俗、宗教文化、传统建筑、手工艺品、服饰等这些特质的民族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和经济优势。
由此可见,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必须要与社会经济挂钩,只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才能真正做到村寨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大禹.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及建筑的保护与建设.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4
[2]刘 婷.浅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及可持.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7(5)
[3]李志强.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的保持.广西民族研究,2010,4(2)
[4]薛群慧,董建新.村寨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学术探索,2001,4
[5]吴承照,肖建莉.古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策略.城市规划汇刊,2003,4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城镇化;乡村;风貌特色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了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201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指出,我国已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城市物质条件迅速发展,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中国社会必须面临一系列从乡村型社会向城市型社会为主体转变过程中的问题。如何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中国社会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这些问题当中,如何避免在乡村改造过程中再次重复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趋同现象”,这是每一个规划师和建筑师需要直面的首要问题(如图1)。
事实上,我们目前在大多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导向在重复着城市发展初期阶段的路线------过于专注技术性规划手段的应用,过于用城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乡村的发展。一个村庄的消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种无序状态下的消失和改变。我们必须要反复强调一个问题,那就是新型农村社区的“新特征”基础是农村社区,他的出现是为解决城乡二元矛盾,提升乡镇居民生活质量,但不是为了割裂中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传承。
一、乡村风貌的“特色”在逐渐消亡。
[ 王晓雅,《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俞孔坚说:“祖坟,村头的风水树、 风水林、风水池塘,一条小溪,一块界碑,一条栈道,一座龙王庙,都是一家、 一族、 一村人的精神寄托和认同,它们尽管不像官方的、 皇家的历史遗产那样宏伟壮丽,也没有得到政府的保护,但这些乡土的、 民间的遗产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而言,乡村的魅力所在正是那些融入记忆中的生活要素,与城市人造景观有所区别的生活“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被破坏,其修复过程是不可逆的。 一方面,我们需要消除城乡的巨大物质差别,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愿失去原有的历史传承。两相比较,在GDP、经济利益以及发展速度的压力下,人们很自然的放弃了乡村与城市的不同,选择抹杀了根植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怪圈:人们不遗余力地在城市建设中不断地呼吁和尝试运用自然的属性纳入城市人工环境为市民服务,却在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毫不留情的为他们烙上城市的痕迹,重新打造一个微缩的小型城镇。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以往村头那个乘凉、交谈、戏耍的树下空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的广场和喷泉雕塑。以往具有人体自然尺度空间的街巷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笔直的马路。惬意的农家小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中随处可见的阳台。广场、马路、高层建筑,这些城市有的要素逐渐的取代了原有乡村风貌中的要素,儿时记忆中清澈流淌的小河,随意攀爬的后院大树、偷偷翻墙去采摘的葡萄,这一切都随着城镇化数字的节节攀升而成为了乡村下一代孩子们生活的绝版场景。
乡村“风貌”特色保持策略
记忆中的乡村生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逐渐的消亡,我们不能单方面的否定城镇化过程中为乡村居民所带来的巨大的利益和生活状态的改善,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在城镇化过程中对乡村建设的误读。
首先,新的乡村面貌应是“洁净的”。早期乡村面貌在自然景观上是无可比拟的,尽管在基础设施上与城市有着巨大的差别,但是整体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种城市没有的“单纯”与“洁净”。然而,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乡镇发展在资源消耗、土地利用和碳排放上都是扩张性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乡村也成为环境污染的重灾区。大量无法在城市落户的污染企业在乡村不受控制的发展,排污处理形同虚设,不仅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隐患。因此,经济发展速度不应以环境为代价,乡村社会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保留原有面貌的“洁净性”。修建先进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设施是新建社区和改建村庄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不应成为工业排污和垃圾处理的场所,而应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供可能性,成为居民选择“慢节奏”生活的栖居地。
其次,追求个性,追求乡镇建设特点应成为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准则。每个地区,每个村落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魅力所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不应以乡村生活的“模式化”和“趋同化”为代价。全球城市建设在经历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微、消失…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之后,已经开始将城市发展模式转向以人为中心和保持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协调、平衡的发展模式。因此,作为与自然环境唇齿相依的乡村生活环境,从一开始就应该始终坚持保持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性。这种地域特色的保持,不能仅仅依靠个别人或人群的自我意识来实现,而应纳入整体区域发展策略进行控制,制订详细的城市设计导则进行指导,避免“千村一面”的情况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愈演愈烈。
第三,环境建设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设计。乡村环境与城市环境相比,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乡村环境建设应纳入到整体区域的自然环境中去,无论是过去分散的村落,还是如今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都应该将其看作是从整体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自然环境,而不能将其与周边自然环境用人工的方式割裂开来。因此,乡村环境的治理和设计应更加注意景观环境的设计。不仅仅注重花草园艺、植树造林方面,更应注重建筑的形体设计、道路的线形设计、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设计以及城镇标识的设计。应注意区别对待大都市-城市-小城镇-乡村在不同级别中的景观设计要素,通过全面细致地规划,既要保护那些肥沃的农田,又要保护水域、沼泽、山坡、林木等环境资源;要进行全局性的成片保护原则,而不是单纯的个体保护原则。
第四,合理制定开发策略,形成多元共建的健康环境。乡村小镇的建设在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情况下需要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努力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这其中,建设资金的来源成为乡村小镇建设发展导向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常,国家资金、地方财政和开发商建设是建设资金的主导力量,而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建设意图往往成为乡村小镇建设的主导风向。缺少行之有效的开发策略的约束和指导,地方性开发就成为个人主观臆断的试验场。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的是在具体的技术数据层面进行指导与限定,而对于城市设计方面的内容限定与指导过于宽泛,缺少针对性,这就很容易造成乡村小镇在建设过程出现“趋同化”和“城市化”的现象;而开发商在乡镇发展过程中极易创造经济效益,却无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因此,加强制定总体开发策略,形成完善的城市设计导则,并将其纳入法定章程,保护国家、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各方利益,形成多远共建的健康发展环境,是当前我国乡村小镇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将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到行动中去。公众参与机制在我国的乡村小镇建设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这种参与机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表面性。地方政府应鼓励公众参与到建设中来,而不仅仅是“坐、等、靠”的依赖国家、政府进行开发建设。同时,公众参与应摆脱形式化、模式化,保证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与合法性。通过行之有效的参与机制,促进公众对乡镇建设的支持和理解,加深公众对家乡的归属感,减少民众与政府的对抗,同时,也能有效的保护地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现代高质量的生活品质不能依靠马路的宽度和建筑的高度来衡量,生活中也不能仅仅充斥着噪音和汽车尾气;独具魅力的人文生态和文化沉淀永远是一个地方吸引人的决定因素。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不能与城市的发展相脱节,但是也不能成为城市发展的“模仿者”和“复制者”。以城市为中心,以自然为背景,乡村小镇是两者之间最好的过渡和桥梁,如何保有“乡村”风貌的自然、人文特色,延续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发展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是中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小城镇形象探索的战略与研究[D].同济大学2006.3
小城镇形象设计研究---以江南水乡为例[D].苏州科技学院,2008
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形象问题及对策研究[M].王华 陈红玉.福建建筑,2010.08
农村社区变迁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从英国的田园风光到美国的特色小镇[M].王晓雅.决策探索,2013.03
【项目基金】:
篇6
关键词:住宅设计;绿色生态;小区规划
随着住宅的市场化进程加快,我国住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怎样提升住房的品质,成为了焦点性问题,同样也是开发商同购房者的一致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供需双方都将注意力放到绿色生态住宅上,绿色生态住宅的理念也由此应运而生。
绿色生态住宅同园林住宅、山水住宅等具有不同概念,是人、自然健康和谐发展的体现。绿色生态住宅也被称为生态住宅、绿色住宅等,是以生态学作为基础、人与自然为核心、实施可持续发展、在住宅的建设及使用过程有效地运用技术成果和自然资源,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打造自然、健康、舒适的生态住宅。其基本思想就是指在设计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场所和建筑设计中树立完整的生态观。
一、项目背景
某住宅小区位于科技产业园区内,距城市中心区约20公里。地块东临高速公路A出口,西抱甲湖,座拥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
甲湖为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科技产业园区是一个以生态为核心的区域,其城市形态将是围绕生态核心逐步向外生长,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生态环境相互渗透,形成由内到外,自然环境效果逐步削弱,城市环境逐步加强的一个内疏外密的城市形态。
园区以甲湖为核心按三个圈层进行空间布局:①生态核心区:包括生态核心绿地及水源保护区;②内圈层:包括中心区、科教研发区、居住区、休闲娱乐区;③外圈层: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区,属生态影响区。
整个科技产业园园区绿地系统设计原则突出了人与自然共处的绿地环境,设计出以生态核心绿地为主体的绿地系统和体现不同特征的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城市景观格局。
二、项目条件及定位:
本项目位于科技产业园区内圈层内,紧靠生态核心区。项目总用地面积416618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0.74。
规划条件:1、建筑红线需沿滨湖路、内湖及城市绿线退让规定的距离。2、实施对甲湖水源保护措施。3维持内湖区的景观连续性。4、应尽可能维持原有地形地貌。
规划定位:由于该项目所处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我们将本项目规划定位为:建设与当地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原生态滨湖社区,并努力实现园区规划中提倡的自然生态景观与城市整体景观相互烘托的目标。
三、目标的实现和方案的推进:
在确定了住宅小区的定位后,怎样实现我们的目标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从以下几点逐步推进我们的方案。
(1)对产业园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
甲湖产业园内已形成相当规模的科技产业建筑群和学院建筑群,但还相对缺乏商业配套和居住配套的建设,又由于科技产业园的“科技共山水一色”的生态规划导则,怎样实现居住配套建筑的开发的同时又保证不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形成破坏就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规划条件的分析
项目用地规定建筑容积率为0.74,根据对规划条件的分析,项目实际主要可建用地面积为170400平方米,仅占总用地面积40.9%,在建筑总面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建筑净容积率大幅提升至1.7,这将极大程度的影响开发模式及产品布局的变化。
(3)规划设计原则的制定
根据本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以及甲湖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实现我们提出的原生态社区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设计原则:
1、以整个产业园规划思想为基本设计导则;
2、以实现人居环境的永续发展为原则,强调“显山露水”的规划概念;
3、保持现有自然风景,使建筑溶于自然,强调利用规划手段“藏筑于景”;
4、分析考虑与周边已有建筑的空间关系,充分推敲自身空间形象,以实现与周边建筑互相协调的目标。
(4)开发模式的研究
在强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以保护生态资源为导向的开发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
一、高密度,小体量的开发模式
其特点在于建筑能与周围环境的尺度相适应,与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相适应,使建筑与环境之间有着良好的对话关系,做到适应自然融入自然。同时,从城市景观的角度能很好地保留原有的城市天际线。
但这种开发模式在建筑容量较大时,会产生密度过大的问题,建筑群会以较密的方式覆盖在原有地形上,高密度的布局隔断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空间渗透关系,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特征,同时,较大的土方工程对原有的地形和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二、低密度,大体量的开发模式
其特点在于保护,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的生态植被、地形地貌特征,从而实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这种开发模式在建筑容量较高时,能很好的解决建筑、环境和场地之间的关系,但过大的体量往往与周边环境尺度不相适应;同时对城市天际线的控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前期方案比较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
方案一:可以明显地反映出高密度,小体量的特征,建筑尺度能很好地与周边绿化的尺度相适应,沿湖一线的天际线被控制在树木的高度以下,与湖区整体的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但容积率的压力使得原有的环境特色与场地特征,特别是三个自然山体难以完整地加以保留,也无法保证预留雨水调蓄池和人工湿地面积。另外,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较大体量的高层,对城市天际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方案二:采用了低密度,大体量的方式,建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原有的地貌特征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实现了最佳的观湖视线效果。但整齐划一的高大体量破坏了原有沿湖城市景观效果,对沿湖路步行者也产生强烈的压抑作用,同时与沿湖区的建筑群体特征不相适应。
经过仔细地对比研究,我们尝试提出新的兼顾平衡解决方案,该方案特点为:沿湖一线的规划核心区域,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采用高密度小体量方案的布局方式,强调从沿湖的各个视线方向都能够很好地控制建筑体量,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和湖区的整体环境相协调。而临路一侧采用低密度,大体量的布局方式,以很好地控制用地内的建筑和环境关系,解决建筑体量与观湖视线的问题。我们希望将两种方案的特点融合在一起,吸收各自的优点,力争将不利因素将至最低。
(5)完善措施
1、控制城市天际线从城市界面向自然界面的过渡关系,要求逐级降低;
2、控制面宽,高层主要采用小面宽的一梯两户点式住宅;
3、拉大建筑间距,避免过于均质的平面布局;
4、沿湖一线建筑按要求退让,保持松山湖景观连续性;
5、视线策略,实现建筑天际线与自然山体的协调统一;
6、建筑色彩控制,避免与环境色调形成高度反差关系。
下面我们将通过对视线、建筑色彩进行分析,集中体现系列完善措施的优势。
视线分析:
从湖区主要建筑方向,我们仔细地进行了视线分析,距离本项目最近的是星级酒店,直线距离约为1000米,中间间隔有一块保留的原生态绿地。因此从星级酒店以人视点角度来看,层层叠叠的绿化将沿湖区的建筑掩映其中。同时沿着湖区的景观环路沿线,由于两侧宽阔的绿带与林荫大道将小区遮蔽在树林从中,生态自然景观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本项目高层整体的城市天际线与星级酒店,理工大学等湖区主要建筑物的处理手法一致,均采用模仿山体轮廓线的方式,高层住宅退让湖滨,结合地形依山而建,轮廓线高低起伏,与连绵起伏的山体轮廓线相得益彰,强调“显山”的规划理念,成为与自然环境和谐呼应的城市背景。
建筑色彩分析:
在建筑色彩上,我们以湖区的环境背景作为分析对象,初步提取水、天空、石头、泥土、绿地等大自然色彩,对色彩随早中晚及四季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蓝绿色,黄褐色,深褐色等几种能较好融于自然的颜色。从部位、远近、层次等分析这几种颜色在建筑上的应用,在色彩上,通过对低层“隐”、高层“破”的手法消弱建筑的体量感。总体色彩以柔和的色调为主,避免出现与自然环境色调形成高反差的关系。建筑材料主要采用了自然石材,与甲湖的山,水,树等自然景象形成一种和谐之美,展示出建筑与自然良好结合的风貌。
篇7
关键词 环境陶艺 公共活动场所 实用性 审美性
绪 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为方便人类生活、沟通、学习和举行复杂的商业运营活动,而建立了各类公共活动场所。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是公共艺术与环境陶艺的结合,也就是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用于点缀道路、建筑、广场以及周边公共设施的陶瓷艺术品,可以将其理解为陶艺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环境陶艺作为公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既具有实用性,亦具备审美性。在环境陶艺的设计中,设计师应力争是环境陶艺与公共活动场所自身的环境良好的结合,才能使环境陶艺不仅仅只作为装饰,从而更加有实际意义。
一、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对环境陶艺的影响
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不仅仅在于其外形、风格、主题的形式,更在于能否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和谐。环境陶艺从作为陶艺与环境的结合体步入公共空间领域,本身就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环境是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空间,任何一个公共活动场所都有其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具体环境的特性对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尊重环境、顺应环境是设计时必须注重的重要原则。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设计需面对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
(一)自然环境因素
近年来,在建筑装饰领域涌动着一股回归自然的潮流,隶属于公共艺术的环境陶艺亦不例外。陶艺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满足了生活在冷漠的机械制品包围中的人们渴望回归自然的环境要求和精神诉求,带给我们一个更具个性和艺术性的环境空间。因此,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是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实用艺术品,因而应以周围的自然环境为背景,注重陶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顺应自然环境,又要有节制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这既是出于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爱护,又是出于对地方性特色表现的某种需要。
(二)人文环境因素
随着都市文化的提高,都市景观设计成为营造都市性格,体现都市人文内涵的重要表现,陶艺公共设施参与都市景观的构成,与城市雕塑一起是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构成元素,因此,陶艺公共设施应该与都市景观的整体风格和谐一致,相辅相成,既要丰富城市景观文化的内涵,反映出居民的人文精神,又要创造优美的环境。设计师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的规划设计中,首先前期工作要充分,必须要应了解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就是需要从地域文化出发,从尊重环境特性出发,不任意抄袭,不矫揉造作,朴实而适宜地在造型、材质、色调以及细部设计上进行符合城市特征的处理。
二、公共活动场所中环境陶艺对环境本身的影响
陶艺设施融入环境,体现自身也体现环境,对于环境的改造主要从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两方面得以体现。
(一)维护生态和环境品质
为大众配置公共活动场所时应十分注重生态环境的协调均衡和保护,环境陶艺是人工创造与自然元素的巧妙融合,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纽带。环境陶艺本身的材质就是自然元素的完美体现,在公共活动场所中的环境陶艺更是传达出一种源于自然又还于自然的精神内涵。
例如某些设置于公园一角的陶艺景观门,外线条是有规则的矩形,内线条柔化为与自然相协调的曲线,并在表面刷涂融于自然的颜料,与周边的绿色植物相融合。此外,景观门还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引导人们进入公园的其他空间。更有许多陶艺公共设施的设置,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中增添了一些人文风俗的气氛。公众在进入这些陶艺作品构筑的公共活动空间中会自然地感受到陶艺与环境融为一体而带来的绿色生态气息,从而在心理及行动上自觉的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树立城市和社区形象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审美需求的提升和鉴赏水平的提高,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更加充实了城市空间的内容,越发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的景观面貌和人文风采,表现了城市的气质和风格,为城市和社区树立了形象。环境陶艺对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多样的,可以用具体存在的形式来诊释一种文化历史或理念;文化也可以是用不可视或不自觉的形式存在和传播,广场游人通过参与休闲设施的活动或等候时的闲暇,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了各种陶艺设施传达的符号信息,并形成主观想象空间。陶艺在环境中构成的人文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最持久、最具资源潜力和最有文化意义的识别系统。相对地说,在城市的各种构建物中公共设施一般更能直接和鲜明地显示这个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特性。
三、结语
我国的陶艺作品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应用于公共活动场所的环境布置中还只是刚刚起步。随着近期越来越多的环境陶艺作品渐渐出现在公众的生活中,它在现实中所体现出的价值和作用被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尊重。作为环境陶艺的设计师应把陶艺的“自然精神”融入设计中,充分的使陶艺作品与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融合,使之成为可以明确展现本土文化的独特艺术品,给人们以美的熏陶。
参考文献:
[1]张行舟.公共设施中的环境陶艺研究[D].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何征.陶艺归真,返于环境[J].公共艺术,2004,06:16-17.
[3]杨晓娟,远宏.介入与融合-现代陶艺的公共艺术观[J].公共艺术,2004,02:24-25
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
一、我国的环境教育现状
在1970年,“环境教育”一词第一次看到是在国外的环境教育法中,那是迄今最早的一年。针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主要从如何让学生熟悉了解环境相关内容知识,围绕着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口、污染、资源分配和自然保护、农村发展和城市规划等等之间的关系,认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部法案是针对环境与人类如何产生关系和对人类环境的影响。国际保护自然(IUCN)环境教育联盟认为:“环境教育是理解和欣赏的人类,文化和环境间关系必须精通的技能和理解。环境教育是环境价值和澄清这个过程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它必须通过制定环境政策和发展环境行为守则的进程运行。”有些学校有独立的环境教育课程,有一些正式纳入正常学校开展的课程。高中学习中,现有的教学材料,已经有大量的环境相关的知识,内容涉及生态平衡;地理教科书专门设置“环境”这一章节,化学教材“空气污染”限制,“水保护”等包括环境保护的知识。此外,通过语言课程要求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论文,美术课让学生走进农村进行绘画写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学生的认识。为了去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当环境保护提升到政府议程的时候,通过法律规章制度去约束破坏环境的行为时,也需要从环境教育这方面进行开展环境保护理念的宣传,也显得异常重要。笔者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开展环境保护课内课程、课外课程的铺展,加强本课程开发利用现有的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环境教育的在高中地理课程的作用。如何唤醒人文保护意识,发挥环境保护是自觉的行为。地理学科中的环境教育可能是正确的选择。笔者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如何让地理教材开展适当的环境教育,结合教学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和觉醒的环境意识和行动,能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起到很好的效果。基于我国的环境教育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在高中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是有必要的,而且是迫切的。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进行环境教育是环境污染现状决定的。在很多环境治理的机制和法制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开展在高中地理教学的环境教育是必要的。当前,针对地球,我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温室气体效应、森林面积减少、频繁的沙尘暴、淡水资源枯竭、污染扩散……这些环境问题,亟需解决。第二,进行环境教育是课程改革的真谛。高中地理课程———《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解关于地球及环境的基本知识;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元素之间的关系的主要特征。了解全球环境和发展问题,使得正确的全球意识的初步形成。”当前形势和环境发展趋势和中国的发展,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意识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现的社会责任和环境管理中,表明环境教育在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最后,进行环境教育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地理的课程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全面研究的学科,渗透在高中课程中的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是固有的要求和必须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重点在高中地理课将环境教育融入实践。
三、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
在课堂中开展环境教育的初衷在于必要知识的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环境教育知识,再加上很多知识本身属于地理知识。因此,高中地理老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教学和教材的分析和研究,加强学习,学会使用教材知识的载体,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全面的设计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使得教育环境应及时,确保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内容,以便支持环境教育成果展现。在进行高中地理新课程“全球气候变化”为例子,笔者使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副来自网络的漫画,这幅漫画叫“出汗的地球”,然后开展问题互动,问道:在漫画中透露哪些环境问题?是什么导致出现这种状况?他们可以通过漫画指出相关的理解,进行有效地互动、探究、交流,将最终落到主题,是一种气候逐渐变暖-温室效应,这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多的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开展相关教学影片如“蝴蝶效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下的问题:“第一,全球变暖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第二,变暖之后的环境怎么样影响日常生活?”通过学生们间激烈的讨论,指出全球变暖的危害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上课时选定以角色为主的辩论大赛,将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参与主体进行情景再现,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课程的推进,既让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而且培养了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而且还学习了地理知识。
2.在课外活动中开展环境教育
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急需要展开的还有课外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日的活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材料的分发和讲解,让环境教育的活动进入社区、进入家庭,通过活动的参加,让学生自身在环境保护的意识中有切肤之感,来巩固环境保护上的知识,让环境保护流行起来,让环保意识在每天生活中进行密切关联。每个公民都应从自身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环境保护的行动,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超市不用塑料袋、节约用纸等,用自己的实际的行动为环境保护正名,这样在课外开展教育活动才更有意义。
3.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开展环境教育
地理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手眼并用交给学生这些知识,而这些知识也可以通过很多其他的渠道搜集,重视课程的开发很重要。在进行课程开发的时候,注重不同地域、不同业务划分,让知识在综合性上显得更加重要,使得知识成为继续教育的资源。你可以利用的夏季和冬季假期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调查,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编写书面报告。学校每个学期,教师应提前主题,对于学生来说,在每个调查中,学生可选修地理勘探合作完成调研。应该有针对性的研究主题,如收集当地人口和人口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气候变现状;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及成因的危害及控制措施;探究物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生在调查中的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知识学习的能力,对环境也更加的了解。
四、结论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知,作为新课标改革下的高中地理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将新课程主旨在实践教学中表达清楚,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开展环境保护课内课程、课外课程的铺展,加强本课程开发利用现有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教育的在高中地理课程的作用,提升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兴东.普通高中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2]惠志娟.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J].环境教育,2012,(04):65-67.
[3]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地理(高一上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黄宇,田青.学校中的环境教育:计划与实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篇9
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也是开发利用的对象。主要功能有:(1)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能源的源泉,也是各种生物基本重要条件。人类从自然地理环境中开采煤、石油、天然气等,利用土地资源生产谷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因而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当人类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自然供给的能力时,便难以维系和持续发展。(2)消纳和同化人类活动产生的产品,同时也会有一些一时未能被利用的副产品排入环境,成为废物。而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也产生各种废弃物归还给周围自然环境。当废物排放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质量会下降。(3)满足人类生存的精神享受。环境不仅能为人类提供物质资源,而且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清洁的空气和水是农业生产必需的要素,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的生活需求。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保护环境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面对诸多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环境保护。环境问题是指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产生的原因包括人为、自然两方面。其实质是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间的矛盾。
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主要包括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两大类。(1)原生环境问题地叫第一环境问题,是由自然环境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人为因素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这一类环境问题是自然诱发的,是经过较长时间自然蕴蓄过程之后才发生的,或者主要是受自然力的操纵,且人已失去控制能力情况下发生的,并使人类社会遭受一定的损害。这类环境问题包括地震、火山活动、滑坡、泥石流、台风、洪水、干旱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昼做到预防减少损害。(2)次生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引起的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所引起的环境衰退和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环境危机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普遍不安与广泛关注,是因为环境危机不仅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质量,也威协后代人的生存。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而且要求发送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生态破坏,保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作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力之内。
一种文明如果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实现,那么,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人为目前所面临的环境危机,不是源于科学技术提供资源的速度慢于人类消费资源的速度。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人类目前所掌握的技术无疑是最先进的,但是,环境危机正是在我们拥有如此空前的技术力量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环境危机不能通过单纯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承认技术手段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否认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局限性,并不是要不论科学技术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而是要求我们突破技术决定论的局限,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文明转型和价值重铸的大背景中来加以思考。承认大自然的内在价值,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尊重并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和稳定。无论以全球范围,还是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发展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阶段。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要实现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篇10
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仅是同步的,而且是同一问题的两个侧面。学校教育是以特定的社会为背景来为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之.。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绿色奥运”的理念,除了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外,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乒。
1.将场地设施与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在体育教学中,要有目的地向学生传授“绿色奥运”的理念,可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目的将爱护场地设施与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结合来进行,比如,以游戏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制定游戏规则来使学生意识到卜人绿色环保行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之大,关系之密切。每卜人者卜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着身边的人对环境的保护。
2.体育教师应该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起到表率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在每一节体育课上、课外的体育活动中都要以实际行动去爱护体育器材设施、保护体育场地、校园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达到教育的作用。
3.在体育教学内容方面,设置一些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活动
在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同时,对青少年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能够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选择活动项目时尽量选择在户外条件下人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活动。比如,在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上,安排爬山、堆沙堡、爬树、挖水渠等活动,这些不但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并且还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二、“绿色奥运”理念与“生态体育”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1946年,希克斯在他的著作中提出了“绿色GDP”的基本思想,就是希望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胜循环的基础之上,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双重目标转变,以保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绿色生态思想已成为改变人类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种国家化思潮。“生态体育”和“绿色奥运”的理念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次次的向人类展示着奥林匹克运动对生态环境的密切关怀,同时也是在向人们展示“绿色奥运”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体育。生态体育中的“绿色”是指绿色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应用,通过开展绿色奥运,使各种形态的体育、文化和环境能够相互协调、均衡发展,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最终形成体育、文化、环境、科技等和谐发展观念,强调从技术到体制以及交化的全方一位透视和多学科研究,是绿色奥运的深层追求和最终指向。学校体育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学校体育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学校开展生态体育有着重要影响,起着“环境育火,的特殊作用。小学体育的目标是要让学生从小就获得‘火与体育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行为规范,这是发展生态体育的基础。首先,开展生态体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在学校接受生态体育的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一个发展的价值观、理论争鸣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运动行为方式,这样可以维护学校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学生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其次,开展生态体育教育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生态体育教育所倡导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自然运动、走进生活体育,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运动,保持心情的愉快、精神的振奋,调节心理,舒服轻松,乐观向上。最后,开展生态体育教育是初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开展生态体育的最大优势就是强调了师生是生态体育建设的主体,通过坚持不懈的生态体育教育,促使师生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规范生态行为,使之成为初等教育中对师生生活和道德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生态化的建设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工程,关系到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效益。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