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理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制度法理学具有浓重的法律社会学色彩。这归因于他们的社会学观点和方法。
麦考密克和魏因伯格反复强调:“法律科学如果不考虑社会现实,那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希望,这将被认为是我们整个研究方法的根本的主导思想,尽管我们本身在本书中和在其他地方的工作主要属于哲学的和逻辑的性质。”24.“一种旨在认识法律现象-而不是停留在一种静止的对可能的体系中的逻辑关系的概略描述上-的法律理论必须研究规范体系在其社会现实中的实际存在。不考虑社会现实-它相当于与规范的存在方面-的法律科学是不可思议的。”25他们批评纯粹法学派和类似的法律理论家把法学的认知限于理解和解释有效的法律和把关于法律制度在其中运转的社会情况的思考排除于法理学之外的做法,指出人们不应对法律制度在其中运转的社会情况的思考排除于法理学之外的做法,指出人们不应对法学研究的理想的范围持过分狭隘的看法。除分析方法之外,确实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和重要的研究法律程序的方法,社会学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些方面,法律只能被理解为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现象。因而,在这些方面我们必须谨慎地严格地按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行事。分析的、逻辑的方法与社会学的方法不是对立,而是互相补充的。“在某种意义上,二者都是对另一方的检验,从而可能或者证实或者削弱另一方的结论。只有我们能够创立对两方面都合适的而且协调得很好的理论,我们才能有信心说二者都是正确的。”26总之,“法理学是,而且必须继续是法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共同事业。”27
三、制度法理学的本体论
在法学史上,无论法哲学体系如何复杂多样,每一个体系都必然包含有作为其理论体系基石的本体论。
本体论是一个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中,对本体论,通常的解释是: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关系和规律的学说,或者说是关于存在的科学或研究。在中国哲学史上,大体论叫“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发展变化之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有时也与本源同义,本源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按照德国学者R·莫察克的观点,“在事物的进展中确立基本的东西,在知识的相对性中找出常存的东西,这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本体论的目的。”28本体论决不是什么纯粹思维的反思工具,也不是为了仅仅追求理论形式的完美,而是体现某种精神独创性的哲学思维过程及其理论表现。本体论所关注的乃是存在者的本源、性质、规律和关系。它的理论指向在于为人们解释世界提供可以遵循的出发点,为界定存在于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提供理论支点,从而确立经验世界的哲学理论系统。对于法律现象来说,法哲学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存在之根据或存在之意思,亦即“法律现象是什么”或“法是什么”这样一个古老而常新的基本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西方法学史中不同的法哲学体系。制度法理学正是以其独特的法律本体论建构了自己的理论大厦。制度法理学的本体论可以概括为:法是一种制度性事实。“我们用来为我们的理论方法命名的那些词语,反映了我们想要提出的大体论的观点。我们主张,法律的和其他社会的事实是属于制度的事实(institutional facts)的东西。”29
制度性事实,“这是一个既普通(因为每个人都说法律是制度上的)又含糊(因为没有人非常清楚它的含义)的命题。在我们弄清‘制度’和‘制度事实’的概念以前,这个命题将一直是这样。”30
(一)制度概念
“制度”(institution)是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常识性用语。通常人们在下述意义或之一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
1制度指容纳人们的组织或机构。其中又分为收容某些处境相似的人的机构实体与处理社会关注的主要利益和问题的组织实体。前者如医院、监狱、精神病收容所、少年管制所等。这类机构被称之为“全控机构”,其目的常常在于有效地改变被收容者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后者如家庭、政党、教会、国家等。这类组织是社会的结构成分,通过它们组织起了必要的社会活动。人们对这些组织有一种使社会生活主要领域获得整合、秩序和稳定的高度的社会承诺,这些组织为社会关系和利益的明确化提供了必要的形式。
2制度指相对稳定的规范或行为模式,例如社会惯例、宗教教规、政党纪律、国家的法律等。它们或者是自发形成的,或者是有意制定的。由于它们具有形成认同的作用,通过能量和社会利益的投入,人们依着于它们之上,于是实现社会活动的制度化,即达到了某种程度不等的正式化程度,并包括了价值和情感依恋的融合。
随着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发现,组织与规范的界限常常是模糊的,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例如,政党是一个组织机构,同时也是用以挑选领导、作出决策、组织竞选、领导社会力量的一整套行动规范和程序。所以习惯于在两种意义的综合上使用制度一词,用以表示并促使人们注意存在于人类现实或社会现实与运作的思想-规范体系之间的结构上的关系和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性。
制度法理学或制度法律实证主义中的“制度”与上述任何意义的制度都不尽相同。麦考密克指出:制度这一术语的与法律有关的用法与法学家关于“法律的制度”的概念不大相同。人们经常把某些类型的社会制度或亚制度体系(如大学、医院、图书馆、孤儿院、体育组织等等)也称作“制度”。这些是由人们组成的组织,并且是以一种有组织的方式从事活动,我将把这样的组织称为“社会制度”。它们与法律的制度之间虽然存在着某些联系-法律制度的维护特别有赖于社会制度本身的或其中的行动,有赖于由制度组织起来的人民团体的行动,它们的所指是不同的。麦考密克还指出:“哲学意义上的制度(和制度事实)显然与规则有某些联系,并不与规则等同。”31 “制度及其实例并不是作为(比如说)独立的客体存在于世界上的。正如我们在这里强调并在本书其他地方一再重复的那样,它们存在于规范或规则的背景中,并为着规范或规则而存在,这些规范或规则(以复杂的组合形式)各自对人在社会背景中的行为赋予意义、使之合理、加以调整或甚至予以认可。”32对于麦考密克和魏因伯格来说,“规范(连同其他‘实践资料’例如价值、目标等等)和个人行动或社会安排就它们的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性质而言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33根据魏因伯格的分析研究,制度的普遍意义或关键要素如下:
(1)人类的生活和活动可表征为个人的行为与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就是制度存在的领域;制度使得相互作用(关系)成为可能,同样它本身又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2)在某种程度上,制度概念是与制度化概念相连的。制度表示某种程度的稳定性,行为方式的确立,具有相对连续性的生活标准或方式。它们构成了个人行为的指南,也构成了社会现实的要素和每一种社会活动的基础。
(3)制度包括实践信息系统,如果没有实践信息系统这个核心,制度是难以想象为一个实体的。不管个人或集体是否持有某种价值观念,是否具有作出明智决定的能力,有效的行为、学习过程和各种形式的相互行为都依赖于行为动机和规范在某种程度上的固定性这个前提。因此,制度不只是保障有规律的行为程序和个人在共同体中有规律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也永远与应当-规则的确立相连。
(4)制度的进化与社会存在导源于人们的相互交往、角色组合与行为主体中间的价值协调性。价值协调不等于价值一致。只要人们对不同价值观念、态度和行为相互容忍,拥有不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人们可以有理性地生活在一起并组成相对和谐的社会结构。所以,制度只能存在于价值态度的多样性和对不同价值的容忍基础上。
(5)制度的存在形式是社会制度化的规范性规则体系,和(或)以特殊制度的具体实例存在。比较:(a)婚姻即是一个由规则所规定的法律制度,这规则可以适用于每一个可能的个别婚例;(b)某一具体婚姻即是指某一特定的男性与某一特定的女性之间的社会的和法律的关系。
(6)作为规则,制度有某种组织性的结构。机构表明通过其功能相互联结的人的和事实的因素的存在。例如,一所大学作为一个机构实体,是由建筑、家具、设备、图书、教职工等组成的。在其中,可以看到行为的规则和应当-关系(如调控其成员行为的规则和为它们的相互关系而规定的秩序)。机构也是一种制度事实。
(7)根据制度法理论和制度法律实证主义,制度或者是制度化的规则体系-在此场合,它是法律或其他规范系统的组成部分;或者是由社会关系中的个人和与制度或制度所涉及到的与人联系的客体共同组成的社会实体。人与制度的物质基础的这些关系不仅是行为主义意义上的行为关系,而且常常为实践信息、应当价值和价值准则所决定。
(8)人们可以把制度比喻为某种“独立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正确地把制度说成是客观现实。
(9)制度是与某个关键概念紧密联系的,正是这个关键概念赋予制度以特征,决定着它的存在和发展。这个核心概念经常被人们抽象出来,以得知该制度的根本特征。当然这个核心概念是可能由于内在的和外在的变化而改变。例如,公司的建立是为了通过满足经济需要而获利,但公司也可能成为重要的社会和权力力量。34
(二)制度性事实
“事实”这个概念在“制度性事实”命题中具有指称意义。麦考密克和魏因伯格的“制度性事实”概念来源于英国语言哲学家安斯库姆(G.E.M.Anscombe)和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J.R.Searle)的观点。这两位哲学家把世界上的事实分为两类,即纯物质性事实和制度性事实。纯物质性事实(或原始状态的事实,或纯物理性质的事实)只与物质世界的有形存在有关,即是说,与组成物质世界的物质客体的存在有关。这个世界是我们的感官知觉能够达到的,而且其中的物体有某种空间上的位置和时间上的延续。这些事实丝毫不取决于人类的意志、人类的传统或人类的努力。它们实际上是给我们的传统和努力规定条件,而不是从传统和努力中产生的结果。由于纯物质性事实完全不包括意识因素,也不受意识作用的影响,由此可以用纯粹的行为描述对纯物质性事实进行外在的描述并且可以用陈述句对之加以表述,由此方式(即唯知方式)便可以达到对纯物质性事实的认识和表达。
制度性事实则是另一种事实,即作为人类实践活动或其结果的事实,例如国内法领域的合同和婚姻,国际法领域的条约和国际机构,社会和体育生活中的比赛和竞赛。这种事实被称之为以人为条件的事实(humanlyconditioned fact)。例如,两个人签订某种协议后,就存在一个契约;两个人完成某种仪式后,在他们之间就存在着一直持续到死亡或离婚为止的婚姻关系;某些政治家达成某些协议并签署文件后,在他们所代表的国家间就存在一个条约-所有这些事实都是可被表述为正确命题的事实。但是,这种命题之所以正确,不仅仅是因为它描述了物质世界的状况和它的各部分之间的因果关系。相反,它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它解释了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基于人类惯例和规则的事件。所以,事实的存在仅仅是因为规则的存在才有意义,规则是制度的核心内容,故可称这种事实为“制度性事实”。而规范不仅是思维的对象(客体),同时又是现实存在的,具有现实性。所以,魏因伯格指出:“制度性事实-如法律制度-是以某种特殊方式出现的复杂的事实:它们既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规范的构成物,同时也作为社会现实的要素而存在。只有当它们被理解为规范的精神构成物而且同时被认为是社会现实的组成部分时,它们才能得到承认。”35所谓规范结构,是说制度性事实是一种“理想结构”,它并不直接存在于现实之中,而是作为观念实体对现实发挥作用,其观念性表现在它不存在于空间之中,从而不能被感官直接感知,也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行为观察来确认。
麦考密克更明快地指出,制度性事实是行为领域中的一种事实,这种事实的存在不仅取决于实际发生了什么或出现了什么事件,而且也取决于适用于这些行为或事件的规则。这就是说,只有按照规则或规范所规定的方式行为或出现,一定的具体行为或具体事件才能造就一定的事实;反之,这一事实便不具有它所应有的现实规定性。由此,制度性事实并不仅仅是一定的现存之物,而且它还必须具有规则赋予它的意义或现实规定性。
(三)法律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制度性事实
为了理解法律体系的复杂结构,对于法律因素进行分解是必要的。在当代西方法哲学中有许多分解模式,其中哈特和拉茨把法律分解为赋予权利的规则和设定义务的规则,是法哲学中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分解法。而使用制度的术语,连同它的含义,对于把法律分为两类规则的设计来说是重要的。“我认为如不以‘法律的制度’(institutions of law,在我使用该短语的意义上)为参照,是难以令人满意地或清楚地作出这种区分的。而且我认为以法律的制度为参照,还可以弄清其他的同样重要的区别和联系。”36什么是“法律的制度”或“法律的制度事实”呢?合同、所有权、信托、证据、无遗嘱的继承权、法人、人格、赔偿义务、抵押、婚姻、宣告破产、无罪推定等概念都是法律的制度或制度事实,它们把法律体系分解为一套套互相联系的规则。麦考密克指出,理解它们是理解法律理论的钥匙之一。这些概念都表示这样一些事物,这些事物从法律的意义上看,经历了时间上的存在。合同、所有权、法人和婚姻有时间上的存在,尽管没有空间上的存在;它们是由于某些行为的实施或某些事件的发生而设立或制定的,而且它们继续存在,直至某个新的行为或事件发生的那一刻为止。它们的重要性在于,法律上的权利要求和法律上的义务都是由于合同、所有权、法人、婚姻或诸如此类的存在而产生。其中任何一项的存在都是由于某种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后果,但它们也由法律规定为进一步的法律后果的条件。
所有这些概念或制度都有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1)对每一个概念而言,当一项合同、一项所有权、一项信托、一项遗嘱等产生时,法律就作出规定。即是说,法律规定,当发生某种行为或事件时,就会出现有关的制度的具体实例,因而我们才可能用一个独立的法律规则的形式来表述对于这些制度的实例的存在来说所必须的条件。举例来讲,只有在两人之间就某事达成协议时,一个有效的合同便存在于他们之间,这样的规则就是“创立规则”(institutive rule)。(2)正如合同的情况一样,每当一项信托、一项遗嘱等存在时,法律就会有效地以权利与权力、义务与责任的方式产生出不是一个而是一整套的法律后果。从法律产生的后果而言,可以认为法律包括一套规则。每一套规则都可被构想成如下形式:“如果一个信托存在,那么……”,“如果一个遗嘱存在,那么……”等等。推而言之,每一个制度都有一套规则。这种规则可称之为“结果规则”(consequential rule)。(3)既然任何这类制度的实例的存在是因为一个创制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而且由于它被认为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并产生法律后果,那么,对法律来说,还有必要规定它在某个时间终止。例如,关于解除合同、终止信托、解散公司、离婚等的规定。这些规则可称之为“终止规则”(terminative rules)。麦考密克还以合同这一制度为示例。他说,一项合同之所以存在,首先是因为一系列法律规则在概念上规定了什么是合同,履行了什么行为或发生了什么事件才使合同得以创立(创立规则);由上述方式创立的合同在法律上有什么后果(后果规则);由什么样的行为或事件才使合同解除(终止规则)。其次,是由于在现实中发生了规则规定的事件或者履行了规则规定的行为。总之,“‘法律的制度’这一术语应被理解为意味着一些由成套的创制规则、结果规则和终止规则调整的法律概念,调整的结果是这些概念的实例被适当地说成是存在一段时间,从一项创制的行为或事件发生之时起,直至一项终止的行为或事件发生时为止。”37这表明,任何一个法律上的制度都不是一个单一的规则,也不是静止的东西,而是一套规则或规则组合,是一个活动过程。
麦考密克在作出上述论述之后,指出:法律在两种意义上是一个制度现象,一是在社会学意义上,说它是制度现象是因为它是由一套相互作用的社会制度以各种方式制造、保持、加强和改善的。二是在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意义上,法律意味着一套规则和其他规范,这些规则和其他规范被认为调整这些社会制度并被认为是由这些社会制度付诸实施的。我的建议是:“法律工作者使用的制度的术语只能被理解为在复杂的成套的创制规则、结果规则和终止规则之间起组织和联系作用的术语。而且,正是主题的这种复杂性为这种术语的继续使用提示出一个有力的、实际的理由。尽管合同法或公司法可能不像人们目前解释的那样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主题,但是,如果我们试图解释它们而不提到合同或作为法人的公司的存在(把这种存在视为创制事件的结果和一系列进一步的法律后果的条件,这些后果一直持续到一个终止事件的出现为止)的话,它们将是不可想象得更为复杂。”38制度的概念及其实例之存在的全部在于“它使我们能够在解释法律时达到两个可能相互冲突的目标:一方面,我们能够把法律材料的复杂实体分解为比较简单的一套套互相关联的规则;另一方面,我们能够以一种有组织的和普遍化的方式看待巨大的法律实体,而不是把它看成是一堆七零八乱的东西。”39关于法律的制度的性质和意义还可以从制度与规范的关系上来理解。麦考密克和魏因伯格都指出,制度的存在离不开规则。“制度-概念是用规则或通过规则表述的,规则的任何出现、发展或进化的过程都可能是制度的出现、发展或进化的过程。这要取决于有关的机构将规则的发展或进化加以概念化的方式。”40正是因为规则的存在,既定事件发生或既定行为的履行才会导致制度实例的存在。例如“世界杯”足球赛,也许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举行着足球比赛,但如果没有国际足联的规则(包括构成国际足联的规则,创办和组织世界杯赛的规则等),“世界杯”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足球赛。制度概念的存在与既定的规范体系密切相关,并决定什么样的制度在该体系内可能存在。41魏因伯格为此目的还详尽地阐述了规范的现实性:(1)规范存在于人类意识领域中,在意识里有义务地感觉这类东西,即某事应变为现实的意识。习惯、法律或其他规范体系的支持者感到它们是应被遵守的,于是人们有了对义务的认识。当然这种义务不一定为观察者所接受和期望。(2)规范在人类行为中有诱发动机的功能。这种功能发生的方法很复杂,它是一个与人的存在密切相连的奇妙过程。规范意识包括行为模式图,个人在行动时往往遵守这些行为模式。-这部分是因为它们是被自愿接受的,部分是由于人类社会中的模仿本能,部分是由于假如违反规范就会受到强制的威胁的结果,也有可能是因为其他一些因素。(3)在现实中,有效的规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并不仅表现在履行规范这一现象上,规范性规定对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结构有着广泛的、间接的影响。人们在估价规范的全部影响时,不必仅仅根据实现还是违反法律这样简单粗疏的尺度来作判断。不只是像规定利率或者进口税和对市场进行调控这样的经济法规,才会产生出复杂的社会影响。无论在哪儿,人们必须考虑规范的一系列复杂后果。(4)在许多规范领域-也许最突出的是在法律域-规范的实际存在是与如政府、法院、立法机关等社会组织的存在紧密相连的。国家机器的直接可观察到的运行和操作,对于认识规范的实际存在是重要的佐证。(5)规范的社会现实性清楚地体现在符合或违反规范的行为将产生肯定性或否定性的社会后果这个事实中。社会(规范的创制者)对违反规范者作出的反应,既有由规范事先确立的后果,也有不为规范所规定的后果。这些没有明确规定的违反规范的后果,由于是分散的,乃是道德体系中最重要的制裁形式。42
注释:
1 N.MacComick and O.Weinberger: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Law-New Approaches to Legal Positivism,(以下依照原作者的习惯,将本书简称为“ITL”)P.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2 ITL, p.2
3 ITL, p.27.
4 ITL, p.6
5 ITL, p.6
6 ITL, p.44
7 O.Weinberger; Law, Institution and Legal Politics-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Legal Theory and Social Science(以下简称“LILP”),p.29, Kluwer Publishers, 1992.
8 ITL, pp.116-117.
9 N.MacCormick; Legal Right and Social Democracy, Oxford, 1982, p.18.
10 LILP, p.111
11 ITL, p.45.
12 ITL, p.8.
13 ITL, p.114.
14 ITL, pp.116-117.
15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25页。
16 ITL, p.10.
17 P.M.S.Hacher: Hart‘s Philosophy of Law, P.M.S.Hacker and J.Raz (eds.) Law, Morality and Society-Essays in Honour of H.L.A.Ha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12-28.
18 ITL, p.135.
19 ITL, p.17.
20 ITL, p.94
21 ITL, p.44.
篇2
1功夫要下在备课上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之基础,根本之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现在高考历史更加侧重于对能力的考查,因此对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要做到全面。既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又备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同时还要备教材和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二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能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学任务,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当前的现状是相当一部分老师浅化了教材的要求或者是一锅夹生饭。在课堂上要不就是照本宣科,要不就是丢三落四。
2内容要讲到点子上的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广度性
中学历史只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浪花,古今中外,内容相当丰富,历史教材是整个历史过程的高度浓缩。因此,历史课堂教学要注意详略得当,不可平均用力,要改变历史教学过程中那种按历史事件的时间、原因(背景)、经过、意义、影响、评价等程式化的教学方式,平铺直叙、全面出击,效率可想而知。教师应该 “任它千瓢水,我只取一瓢” ,即紧紧抓住教学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层层深入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讲述这一章节,要针对爆发的背景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这两个重点,通过对前后中国社会状况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状况的对比、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爆发的历史原因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近代史为什么是以开始为标志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着重点是对课文重点的阐释,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对课文的分析、理解能力,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
以学生为本,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密切地与教师相合作。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会促使学生去学习、去探索。而调动学生的广度又是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试教育只注重调动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由应该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目前教学看,在课堂上满堂灌、唱独角戏的的确不多了,但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许多 老师仍是束手无策。如何抓好调动学生的广度,面向全体学生,除了思想认识上要切实转轨外,还要有一个方法问题。要想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备课时要全面考虑如何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各类学生。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把转化差生的工作做成功了,才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使所有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努力发展自己,使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都有较大收获,这才尽到了我们老师有应尽之责。本人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掌握知识。比如在教学《的爆发》一节中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一目时,根据地的名称和地理位置是需要掌握的,于是我把记忆根据地位置的标志——黄河用“几”画出来,然后根据其位置在“几”内画个圈,在“乙”的弯沟内再画上与根据地位置相应的几个圈,然后请同学们观看一分钟后,填上根据地的名称及建立者和时间。能填上几个就填几个,实在不行填一个也行,但要求填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同时说说为什么你认为这个根据地比较重要?。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尽量抽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上来填。让他们在成绩面前树立学习的信心。
篇3
作者简介:高新平,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山东省人民检查院检查官;王传干,中国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法律事务部法律顾问。(南京/211189)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课题“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机制研究”(BIA11007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专项课题“去行政化视野下的我国现代大学内部自治制度研究”(2011HYZX047)阶段性成果。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日臻完善,高校逐步从行政体制中脱离出来,被纳入法治的轨道。以“法人化”为标志的公立大学治理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大学法人化建设既是法治国发展的要求,也是对于文化国思想的因应。我国公立大学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亦应积极引入域外先进法治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推进高校法人化建设。
关键词:公立大学;法人化;法治国;文化国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大学属于典型的事业单位,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在法律地位与管理机制上都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以及法治建设的日臻完善,高校逐步从行政体制中脱离出来,纳入法治建设的轨道,以“法人化”建设为标志的大学治理模式也逐步兴起。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想,使得高等教育在法治化建设的轨道上面临着角色的分化与权力的重组或重建。由此,本文拟从公立大学法人化的制度渊源着手,深入探讨法人化建设的法理基础,考察公立大学法人化的域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的高校法治的实践状况,深入分析我国公立大学公法人化的基本问题及其发展路径,希望对我国大学法人化建设能有所裨益。
一、公立大学法人化的制度缘起
现代大学起源于西方,大学法人化改革亦是伴随着西方法治发展而兴起的。一般而言,法人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及民事行为能力,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而此处所谓的法人化主要是指公法人化,其概念则较为复杂,在不同国家其内涵与外延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英美法系国家,没有公私法的划分,一般将公立大学视为半自治的国家行政组织或半自治的非政府组织,对于公法人的概念使用较少。“英国行政法著作中所讨论的公法人主要是指在具有一般职权范围的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以外,享有一定独立性和单独存在的法律人格并从事某种特定的公共事务的行政机构。”[1]大陆法系国家以公私法的划分为基础,建立起公私二元分立的法律体系。根据德国行政法观点,公法人是一个独立的法律实体,在普通行政组织之外执行法定的行政任务,受国家的拘束,包括公法社团、公法财团和公营造物三种类型。公法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是西方法制发展中对行政组织变革去中心化和去官僚化强烈的社会需要做出的非常有效的制度供给,并且以其自治功能及效率功能满足了两个方面的社会需求。[2]正是由于公法人所具有的自治和效率两方面的功能,使得该制度可以充分的保障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并逐步成为了各国公立高校改革的普遍举措。
20世纪60年代,在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下,德国大学形成了以各学院代表为构成分子的“学者共和国”,主张改变仅由教授独享决定权,实行包括学术助理及校内中间阶层在内的“大学民主化”。1988年德国修改《大学基准法》,重新定位了国家与公立大学之间的关系,开启了国立大学公法人化的制度改革。根据德国《大学基准法》的规定,为提升大学的效能化精神和学术竞争力,公立大学可以采取公法财团法人形态。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最早源于1997年桥本龙太郎首相任内提出的以消减公务人员数量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在这一大的行政改革政策下,民营化政策、国立大学法人化等构想被提出。[3]1997年,日本中央省厅等行政改革推进部提出国立大学法人化,但受到多方势力的极力反对。直至1999年1月,日本文部省才改变立场认同国立大学行政法人化的发展方向。1999年4月小泉内阁通过了《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的决议,文部省于同年9月20日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国立大学之独立行政法人化之检讨方向”,正式确立国立大学走向法人化发展的方向。[4]在我国台湾地区,台湾大学学生1986年发起大学改革运动,呼吁推动大学法人化建设,保障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1987年,立法委员尤清兴、林时机提出的大学法修正案首次将公立大学规定为公法人。虽然这一修正案最终并未得以通过,但却争取到了“大学应受学术自由之保障,并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享有自治权”的明文规定。2003年,送立法院审议的大学法草案增订了行政法人对大学法人化做出的具体规划。虽然这一草案至今尚未得以通过,但公法人化已成为大学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了大学的法人地位,为大学法人化建设坚实的规范依据。一时间,关于大学法律地位的探讨成为了众多学者争论的焦点,公立大学法人化建设也成为现代大学体制改革主要方向。
·理论探讨· 公立大学法人化的法理基础与实践进路 二、公立大学法人化的法理基础
根据大陆法系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大学的主办者享有排除法律保留的权力,对其相对人具有概括的命令权。但伴随着现代法治国理论的演进及文化国思想的兴起,特别权力关系理论逐步走向衰亡,为公立大学法人化建设破除了理论上的障碍。
(一)法治国思想的发展
法治国的英文表达为“legal state”或“a rule of law nation”,又可称为法治的国家。法治国家的概念及实践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然而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理论却源于德国。在德文中法治国被表达为“rechtsstaat”,“就其德文本意及康德的解释而言,指的是一个‘有法制的国家’,它要求所有国家机关和人民都必须服从由最高立法者制定的法律,依法办事”[5],即由国家制定的法律具有至高的无上性,凡是立法者所颁布的法律都必须一应遵从。这就是早期的形式主义法治国理论的内核。形式主义法治国思想并不考虑法律良善与否,仅强调其至上性存在着巨大的缺陷。二次世界大战后,纳粹法的戕害使人们深刻认识形式主义法治国思想的缺陷。于是英美法系的“法治”思想逐渐被引入到了法治国的外壳里,形成了完整的法治国理论。即,法治国应包括形式与实质两个层面的价值,形式意义的法治强调法的外在价值,强调法律至上的治国方式;实质意义的法治强调法律应具有自由、正义等价值目标。在法治国的视域,法律具有至上性,不容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存在,当然法治国的法律也必须是良法。
(二) 特别权力关系的衰减
虽然在法治国家中已不应再有“特别”与“一般”的区分,但事实上世界各国对于某些个别的领域予以特别的对待,形成了特别权力关系理论。所谓特别权力关系是指“人基于特别原因,即法律直接规定,或自主同意,服从于国家或公共团体的特别支配权这样一种关系”[6]。特别权力关系的主要特点就是不平等性,排除法律保留原则的适用,缺少法律救济途径。伴随着法治国理论的发展,“传统的特别权力关系由于欠缺对人权的保护,从根本上否定了法治主义,受到诸多批评和挑战,各国理论逐渐都有了一定突破,呈现出了新的面貌”[7]。此种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相对人基本权利事项纳入法律保留的范围,缩减特别权力的范围;二是,引入有限的司法审查,对重要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在特别权力关系的发源地德国,主要有基础权力关系理论及重要性理论。基础权力关系认为只有涉及到相对人基础法律关系地位的设立、变更或终止时,司法才能介入,例如入学、退学、开除等。重要性理论认为凡是涉及重要事项的,司法都可以介入。重要事项的判断标准以行为是否涉及相对人基本权利为准,当权力行为影响相对人基本权利时,即受法治国原则的支配。在我国台湾地区,根据大法官会议187号、201号、243号、266号、298号、338号等一系列协议使特别权力关系首先在公务员勤务关系中得以解除。“直到大法官会议第382号解释,才许可对大学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8]根据该解释,对“教育权利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可提起行政诉讼,如记过、申戒等。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传统上大学的管理行为不受司法审查。1998年田永案首次确立了大学作为行政主体的法律地位,破除了特别权力关系的桎梏。由此可见,虽然各国都并未完全否认特别权力关系的特殊性,但在特别权力关系中引入法治主义已成为法治发展的趋势。
(三)文化国理念的勃兴
法治国思想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导致了特别权力关系的衰减,另一方面也导致文化国思想的勃兴。二十世纪后福利国家兴起,要求国家对人民“从摇篮到坟墓”的“生存照顾”。而此种“照顾义务”不仅仅包含物质生活的照顾,还应包括精神生活层面。由此便形成了国家对于人民的文化义务,此种国家与人民在宪法上的文化关系即为文化国思想的轮廓。在法治国的视域里,文化与国家的关系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加以分析[9]:(1)文化独立于国家,即文化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确立文化的自主性,即文化不受国家政治力量的操控。(2)国家应服务于文化发展。文化虽然是一种实力,但文化毕竟是一种“软实力”,其本身不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容易受到私人力量的侵害,因而需要国家予以保护。(3)国家之形成文化的权力。在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范围内,国家仍有权力或者义务制定文化政策,形成文化。(4)文化具有形塑国家的力量。当国家在行使其文化权力或者说是履行其文化义务时,事实上已经将文化引入了国家层面,开启了文化影响国家的渠道。(5)国家作为文化的产物。文化国是以文化立足的国家,国家本身亦是文化的产物。由此,在法治国理论与文化国思想下,国家一方面应从文化国的角度出发保障文化之于国家的独立性,确保文化的自主;另一方面还应积极承担文化事务,通过法律的手段保障文化的发展。大学作为现代文化最为主要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其理应享有自,并受到国家法治的保障。
三、公立大学法人化的实践类型
(一)普通法系国家的类型
虽然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体系不是建立在公私二元理论基础之上的,但并不代表英美法系国家对于高校法律地位未做任何区分。以英国为例,其“高等学校的情况比较复杂,它既有由民间建立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也有本世纪以来由政府建立的大学、多科技学院及其它学院”[10]。判定英国高等学校性质的标准主要是其设立的根据,如果依法或者是通过国王特许令建立的,则为法定的公共机构,可视之为公法人;若依据章程或私自设立的,其权利关系则属于私法上的契约关系,或可称之为私法人。另外,还有一些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不甚明确,正如韦德所言:“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属于古老大学,但没有制定自己法规的法定权力。它们应归于何种类型,现在仍不明确。”[11]在美国,不仅公私立高等学校法律性质不同,且同样的高校在不同州的情况也不一致。一般而言,美国公立高等学校根据其自身的法律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12]:一是,行政法人(state agency)。此种类型的大学是依据州法律设立,它是州政府的一部分,需要受到联邦宪法、州宪法和行政法的约束。二是,公共信托机构(public trust)。即委托人将财产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为了公益目的而管理信托财产。三是,自治大学(autonomous university)。即宪法明文规定州立大学的地位和权限,限制州政府和州议会对大学事务的干涉。由此可见,尽管在英美法系国家大学的法律地位不甚明确,但公立大学在其国家中无论被冠以什么样的称呼,其基本定位仍是公共机构或者说是公法人。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类型
大陆法系国家有公、私法的区分,其大学法人化的形态选择也较为多样,既可以选择私法人形态,也可以选择公法人形态,并且公法人类型中还有更加细化的区别。根据大陆法系国家的具体实践,公立大学的形态基本可划分为四种类型:(1)公法社团法人,即将公立大学看成是有着共同追求的学者联合体。根据德国《大学基本法》第58条规定,公立大学为公法社团。(2)公法财团法人。“公法财团与公法社团的区别在于其为财产结合体,并无社员的存在,财团设立者并非财团的成员而立于财团之外,捐助者除非通过任命董事对财团运作加以实际的影响,在法律上没有权力用指令的形式拘束其运作。”[13]例如,德国《下萨克森邦大学法》规定,“以国家为设立主体之大学与以公法财团法人为设立之主体之大学均由国家负责”。(3)公共营造物。公共营造物是指由国家或地方自治团体为达成特定公共目的,利用人与物之结合持续提供一定给付的组织体。[14](4)独立行政法人。日本1990年代桥本龙太郎内阁执政时,仿效英国引入行政法人制度,建立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并于1999年7月通过了《独立行政法人通则》。独立行政法人的主要目的是简政,其法律地位独立于行政体系之外,内部成员也划分为公务员与非公务员。独立法人制在推行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很多缺陷,直至2002年《独立行政法人通则》被《国立大学法人法》取代。[15]
四、公立大学法人化的现实路径
(一)公立大学法人化的实践类型选择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0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据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探讨得出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大学享有民事权利,并能承担民事责任,其性质当然为私法人;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既不是公法人,也不是私法人,而是具有多重性质。在民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并能承担民事责任的不仅有高校,普通的行政机关也可以,因此并不能由该规定直接导出高校的私法人地位。至于多重性质之说更是模糊了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国家既可以以高等学校的公共性恣意干涉高校事务,也可借其私法性质缩减国家对高等学校的财政义务,使高校陷入了非驴非马、又驴又马的尴尬境地。”[16]高校所处法律环境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高校与政府间的监督法律关系;二是,高校与教师及其他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三是,高校与学生间的管理法律关系。依据高校设立之目的,可知三种关系中最为本质的关系是高校与国家以及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两种关系都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且公立高等学校公法人化已成为世界发展之趋势。由此,对于高校之法律性质易作公法人界定。
在公法人中又有诸多形态可供选择,对于我国高等学校公法人形态的具体设定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高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其具体形态,并可将此决定权赋予学校。对于某些少数国家重点发展的高校可以采取公法社团法人形式。由此,一方面,可以充分保障学术自由;另一方面,确保国家财政给付到位,避免因财力困乏受到来自市场利益的驱动。对于其他公立高等学校的形式则可才采取公法财团法人之形态。这不仅有利于引进民间资本,缓解财政给付的困境,还能促进高校与市场的对接,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
(二)公立大学法人化的法律关系界分
由前文论述可知,公立大学法人化过程中可根据自身性质灵活选择具体类型,但无论选择何种具体类型,其都必须参与到法人化的关系之中。在国家、大学与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中,大学法人化改革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人化后高校享有何种权利抑或权力;二是,对于高校的权力有何约束机制。
公立大学法人化得以展开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国家理论的兴起。根据文化国理论,国家不仅要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还要克制国家自身的行为,保障文化自主。高校作为现代文化继承与传播的最主要平台,理应享有基于文化自主、学术自由而产生的自治权。实际上,“无论是传统人治时代的大学,还是现代法治社会中的高校,自治权的享有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17]。根据理论上的研究,大学自治权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自,即排他的干涉权。高校在其自治事项范围内享有不受其他任何外界力量干涉的权力。二是自律权,即大学自我管制、自我治理的权力。由此可见,大学自治的权力应该包括组织自、规章制定权、人事自、财务自以及其它为保障学术之自由而产生排除外力干涉的权力。
国家保障大学的自治权是基于文化自主与学术自由的考量,希冀文化能够有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但在法治国的视域里任何形式的自治都不可能是绝对的,不可能存在任何的法外治权,文化自主亦应受到法治之拘束。根据法治国家及文化国家理论可知,国家对于大学之法律监督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法律保留。对于影响学生重要权利的事项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所谓法律保留是指在特定范围内排除行政自行作用。“随着法治的发展和基本权利意识的觉醒,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不经法律的规定,就随意限制学生的重要权利甚至是受教育权这种宪法上的权利的做法是不能容忍的。”[18]具体来说,法律保留主要指涉公立大学对学生之基本权利直接处分的事项,包括学位授予办法、收费办法、劝退、勒令退学等涉及学生基本权利的事项。(2)司法审查。对于侵犯学生重要权利的行为予以司法审查。对于法治国家而言,司法是保障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必须接受法院的审判。对高校违法行为应给予相对人相应的诉权,通过司法救济保障相对人的权利。(3)正当程序。在大学管理体制中引入正当程序原则。法人化改革后的大学在其自治范围内依然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或者说是裁量权。为了保证这一权力的正当行使,有必要引入正当程序,以防止权力的滥用。
参考文献:
[1][2]韩春晖.现代公立大学公法人化研究——域外之经验与我国之抉择[J].行政法论丛,2008(10).
[3]杨思伟.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政策之研究[J].教育研究集刊,2005(6).
[4][15]台湾地区国科会.日本国立大学法人化政策之研究(NSC-92-2413-H-003-007)[R].1992.
[5]郭道晖.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公民社会[J].行政法论从,2007(5).
[6][日]室井力.行政法(上)[M].吴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89.
[7]姜星.论大学自治与法治[J].与行政法治评论(第五卷),2011.343.
[8]李学永.大学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从特别权力关系到大学法治[J].教育学报,2010(3).
[9]E.R.Huber.Zur Problematik des Kulturstaats,Kulturstaatlichkeit und Kulturverfassungsrecht,S.122ff.
[10]申素平.试析英美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J].比较教育研究,2002(5).
[1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20.
[12]William A.Kaplin,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3.Pp.368.
[13]韩春晖.现代公立大学公法人化研究——域外之经验与我国之抉择[J].行政法论丛,2008(10).
[14]代刃,冯露君.公共营造物主体规制问题探析[J].学术探索,2012(5).
[16]王传干.我国高校法治化建设的外部关系与内在构造[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5).
篇4
论文摘 要: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研究心理学视角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总结出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用要点。
1.关于管理心理学
20世纪初,激励理论曾经风行一时,这种理论认为,企业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而工人的目的是获得最大限度的工资收入。因此,工人积极性背后有一经济动机,如果在能判断工人工作效率比往常提高多少的前提下,给予工人一定量的工资激励,会引导工人努力工作,服从领导者的指挥,并且接受领导者的管理。从此,金钱作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开始风行起来。时至今日,金钱在保证员工努力工作方面的作用依然不可低估,但同时又有许多新的激励手段。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也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重要分支。20世纪初,泰勒(F.Talor)倡导的科学管理运动和闵斯特伯格(H.Muensterberg)开创的工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先驱,梅奥(Elton Mayo)领导的“霍桑实验”则是推动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动因。到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国外,不同的行业对管理心理学有不同的称呼,如心理学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心理学,工商界将管理心理学称为组织行为学。
2.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点
心理学作为研究个体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对于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问题的研究,有其独有的特点,特别是能够体现出对于个体的关怀。个体关怀有两层含义:一是心理学是从微观的层面上来选择或理解问题的,比较关心企业管理各个环节上与人有关的具体问题。二是心理学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和解决人力资源问题的,对于个体存在的弱点缺陷和不足持宽容的态度,具有极大的人性化关怀特征,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方面,研究者采用的方法与其它领域的不同。心理学研究者更为关注人力资源中各个“要素”的关系和影响。因为人力资源可以说就是企业中人的合集,是集体中若干个体组合而成的,所以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集体中人力资源的基本构成单元,而个体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体来说,他们都有其自身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可以说个体身上存在的心理特点就是人力资源问题中的要素。其次,心理学在研究中以个体的心理和意识等状态的改变为出发点研究人力资源的开放与管理方法。心理学以事实为根据分析个体的心理需要和状态,在搜集多方面资料后通过总结和归纳得出结论。另外,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心理学可以充分的阐释人力资源问题中的各类现象,以其独特的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产生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所以,企业一定要用心理学的理论和视野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问题,在做决策的时候充分体现对于全体员工的个体关怀。
3.管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运用
(1)尊重个体差异
世界上的人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正如这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都会因为受到遗传因素、所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特点,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心理特点会受其实践活动的影响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表现为个体在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的明显差异,并且这些差异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一定的变化。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活动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与强项,也要尽量回避个体的劣势和弱项,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来为他们提供最合适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长处,使每个个体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其自身的价值,企业也能够有效的实现其整体目标。比如说,外向善言的员工,适合从事影响他人想法和行为的工作,公关、宣传、管理者等,沉稳、内敛的员工,适合做严谨细致的工作,财务、审计、文员等。在企业用人或职位升迁时,要特别考虑这些因素。
(2)激励制度
激励可以让员工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他不断的提高,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个体的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绩效,而提高员工积极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给予适当的激励。激励要从人的需要出发,其中包括生理需要、物质需要、发展需要、精神需要等,只有了解了员工的真实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给予满足,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动力。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观察员工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并适当的采取某些激励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要,比如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等,另外,给那些有能力的员工比较有难度的工作也可以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对于那些在事业发展中遇到瓶颈的员工,可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培训机会。
(3)团队管理
团队管理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主流模式,管理结构也日趋网络化和分散化,团队已经成为企业中重要的工作形式。将现有的人力资源组合成为团队来进行整体性的管理,目的是形成1+1>2的工作效果。要逐渐一个高效率的团队,除了要把团队成员控制在一定规模之内外,还要让各个成员之间形成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关联。既要有作出决策的成员,也要有善于执行和倾听的成员,另外他们还要具备不同的技术专长,共同合作完成团队和企业的目标。为了能够将不同特点的人紧密的融合在一起,良好的凝聚力和团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队员之间要相互信赖、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大家努力建立一个不断创新和提高的氛围,促进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海鹰.浅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意义[J].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2]吕同舟.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管理观察,2009,(06)
[3]李新霞,王丽佩.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心理学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1)
篇5
1.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缺失
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是教育部门或学校为推进教育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现有教师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扩大农村教师的配备力度,从而满足农村教育发展对各类教师的人才需求。教师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主要有了解教师对当前教师岗位的需求,了解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心理状态,了解哪些教育工作或学科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人才;做好教师退休后的社保计划以及聘任新教师和培训教师的计划等。然而,当前很多农村小学在管理教师用人上并没有制定教师人力资源规划,造成了教师工作的不稳定性,教师人员流动性加大,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2.教师招聘与配置不合理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中小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落实教师聘任制度,对教师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然而,当前有些农村教师招聘还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突出表现在短期化现象严重,或者根本没有告知教师聘任期限,让一部分教师以为一旦被聘任后就是铁饭碗。不仅如此,教师招聘过程中透明度不高,在教师招聘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除此之外,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置还存在不合理的问题,有些教师一人胜任多个学科的上课任务,这说明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配置与学生数量比例不协调,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引进。
3.教师培训与开发不足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培训与开发也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学校在开展培训之前,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解,大部分小学的教师培训工作只是由领导单方面决定,带有严重的行政化色彩,从而导致有些教师对于培训没有多大兴趣,把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另外一方面,年轻教师参加培训机会不多。通过调查发现,参加培训较多的往往是优秀、骨干教师,培训作为农村小学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途径,对于其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农村小学不能给与新老师更多的学习机会,那无疑难以留住新教师。
二、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选择
1.科学制定小学教师人力资源规划
要避免在制定小学教师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使得其真正成为促进农村小学教师发展的有力之举,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之前,要做好本校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各学校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数量和现有小学教师数量,对未来小学教师人力资源需求做出准确的预测;二是在分析学校人力资源需求的基础之上,根据各小学义务教育的特殊要求,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小学教师人力资源结构、教师队伍建设、职称评审与聘任、教师薪酬、教师绩效考核、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作出明文之规定,写入学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之中,以制定初步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三是在制定完人力资源规划之后,要结合其在具体实施中的情况,对人力资源规划进行不断的检验、评估和修正,使其切实符合学校小学教师发展之需要。
2.规范小学教师招聘,合理配置区域小学教师资源
要规范小学教师招聘,首先要建立由校长牵头设立、以教职工代表为核心成员的学校农村小学教师聘任委员会,校长与其他教职工代表一样,只是有聘任小学教师的提名权,并无决定权,而是由小学教师聘任委员会依据小学教师的政治思想、专业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来确定最终是否聘任。不仅如此,还要公开小学教师招聘的程序。在每学年度结束之时,对下学年所需引进小学教师数量定期公开在教育部门的网站上,让有致力于农村教育的小学教师了解招聘信息。除此之外,还要合理配置区域小学教师资源。建议域内的农村小学教师轮岗制度。打破以往小学教师轮岗只是优秀小学教师获取升职的必要条件,将小学教师轮岗制度常设化,以解决偏远小学的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实现区域内的农村小学教师均衡配置。
3.建立新型农村小学教师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体系
篇6
关键词:目标完成;榜样感化;关怀信任;对比;鼓励
在20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经过反思总结,我认为有十种办法可以激励学生,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一、目标完成法
日常工作中,给学生在学习、思想上制订一个合适的目标,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向上的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定目标时有大有小,有远有近,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制订出合适的目标,经过学生的努力就能完成,这对学生将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目标定一完一,不断更新,相继进行,学生、班级的成绩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二、荣誉肯定法
平时采用对学生、小组的成绩给予荣誉和鼓励的方法,对学生和班级都将有很大的促进。发一张奖状,给一个称号,如,“小雷锋”“小标兵”“集体小主人”“助人好学生”,号召学生向他们学习,这不仅对荣誉获得者是个鼓励,同时,也可以激发全体学生奋发向上,可形成先进更先进,中间成先进,后进赶先进的良好局面。
三、物质奖励法
小小的物质奖励也可以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催化剂。作为班主任,应首先了解学生的需要,根据实际班情购买适当的奖品,如,铅笔、橡皮、学习本等学习用品,针对学生的各种进步表现,给予少量的物质奖励,能做到鼓励进步,恰到好处。
四、榜样感化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情操去教育、影响、感化学生,会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如,学校提倡“弯腰”活动,班主任要首先去做,见到果皮纸屑石块等垃圾弯腰捡起来放到垃圾箱内,并经常做下去,学生也会去弯腰捡垃圾,真正体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班主任要利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去教育其他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别人行我也行”的自驱力。
五、关怀体贴法
本法是靠情感来完成的。情感是影响学生行为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情感是教学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只有对学生真心关怀、处处真情,才可教育人、打动人、吸引人、团结人。关怀体贴法要求班主任体察人心,多与学生接触,与学生打成一片,常和学生拉家常,多家访、多谈心,帮助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各种困难,使学生倍感老师胜过家人。
六、信任依靠法
常言说得好“信任就是力量”。班主任信任学生、依靠学生最能使学生产生被尊重感、亲密感。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大胆依靠学生、信任学生,对抓好班级工作大有益处,真正让学生认为自己是班级的小主人。对学生的信任要从思想上、人格上、能力上三个方面去做。
七、实际参与法
班主任要召开班委扩大会,让好、中、差的学生积极参与班务活动,班级的管理、决策让他们多提意见,多为班级出主意,既要多采纳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既是民主作风的体现,又是对学生主人翁地位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促使他们争当班级小主人。
八、任务下达法
小学生比较乐意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教师抓住这点可转变学生的思想,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下达任务要与学生的年龄特征相适应,让他们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绝不可漫无边际地下达,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和奖励。下达的任务包括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和班级管理上的。
九、数据对比法
本法就是把平时学生行为的结果,用数字对比的形式反映出来,“不看不比不知道,一看一比心明了”,抓住学生的自尊心、争胜心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分类定期公布对比,看看谁做得最好。如,把各小组的纪律、学习、卫生、道德、班级管理等内容进行量化公布,可促使学生、小组不断奋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十、挫折鼓励法
篇7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活动最易从兴趣出发。教学中若不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对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似是而非、模棱两可,这就必然导致学生做不到题,对物理感到头痛,学习情绪低落,成绩自然无法提高。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形象直观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常见的生活现象诱发思维、活跃情绪;还可通过讲述物理学史故事、科学趣闻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先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说过:“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又则上高中后他们的切身感受的确如此,于是在他们不成熟的心里无形中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这样,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也出现了“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针对这种情况,老师们一定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心态,让他们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坚强的意志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教育学生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对待考试成绩,一两次的考试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相反这次考试的失利说不定恰恰是为了迎取下次更好的成绩。只有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不断进取的坚强意志,才能稳步地提高学习成绩。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好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记好笔记,课后完成好作业、及时复习巩固之外,还要求学生每学完一节,能自己总结,会写复习提纲,找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四、科学阅读,努力自学
阅读是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要得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对物理教材的阅读可分为两个层次。
1.课前预习阅读。牢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对于学好物理是至关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课前预习阅读课本,超前学习,走在教师的前面,只要你认真阅读,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上,放在教师对解题思路的分析和解题方法的探索上,使听课更具有针对性和选择性,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效率,课前阅读可以这样进行。(1)泛读了解这部分教材讲了哪几个问题,中心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哪些知识。(2)重点精读,深入了解解决每一个问题的思想方法是什么;它们是怎样思考和探索出来的,新旧知识是怎样联系的,怎样用旧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时要用笔记本将教材中的疑问和需要思考的问题随手记录下来,对概念、规律、公式等可在纸上进行复述。这样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讲。(3)检验阅读效果,尝试做练习,即运用所获知识和方法解答教材后面的练习题;一方面可检查阅读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做题可加深对所获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三点是自学的基本方法。
2.课堂阅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对重要段落要反复阅读,必要的加上理解说明,促进理解和记忆,从而掌握重点、关键、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因为概念、规律的文字叙述所用的关键字、词反映了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或者揭示了某种物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及内在联系,只有对这些关键的字、词进行反复推敲,抠懂这些字眼的物理意义,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五、专心听讲,积极思维
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聪明的学生总是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专心听课,积极思考,捕获一些可能获得的信息。听课要抓住四个要求:一是听老师怎样引入新课,怎样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二是听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怎样探索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三是听老师怎样讲解在课前阅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四是听老师怎样作课堂小节,把握这节课的中心和要点。专心听讲必须做到五到,即:耳到、眼到、脑到、手到、口到。耳到就是要排除一切干扰,集中精力听课。眼到就是要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演示、看书。脑到就是要积极思考,思维跟着老师走。手到就是动手记笔记,动手做练习,听要与记相结合,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记要注意选择性,记概念、规律的注意事项,典型例题的解题思路、分析方法,记老师、同学和自己的奇思妙想,记老师的归纳总结。口到就是要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是积极思维,专心听课的具体表现。
篇8
[关键词]教师;校本研训;人力资源开发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建设都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管理话题,前者是对教师个体而言,而后者则是学校组织面临的重要任务。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校本培训等活动成为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重要平台。为了行文方便,下文中的校本研训涵盖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校本研修、校本培训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虽然各有侧重,但是都离不开外在专家培训和内在研究反思等核心内容。目前,学校用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各类型校本研训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基于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才会取得真正的效果。
一、校本研训中存在的问题
1.在研训动力上,外在指令多于内在激励
这一问题在根本上是由学校的科层组织特征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如何激发教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很多学校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尽量减少上级教委、学校管理给予教师的各种事务性工作,尽量减少考试成绩带给教师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有时间去思考教学、思考学生,引导他们采用科学而有效率的教学方式去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才是首选良策。
2.在研训设计上,随机研训多于持续规划
校长需要根据学校发展中的重点和弱项对学校各个发展年度、各个学科的研训主题做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持续规划,保证学校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教学研讨、书籍阅读、个人反思、论文写作等各种教师专业发展活动都是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持续的思考。而实际上,这些事情很多学校都在做,但实效性不强,大多流于形式。这要归因于相关活动过于零散、缺乏内在的关联,教师疲于应付一时,没能持续思考和行动。一些想法刚刚在某次研讨中产生萌芽,还没来得及在深思、实验、反思、改进中生根、开花和结果,就被另外一个讲座冲击。刚刚围绕这个主题上交一些培训收获,又不得不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了。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教师应付差事,不能主动投入研训活动中去思考、去行动,自然就会流于形式。
3.在研训对象上,全员分科多于分层研修
现在学校的研训活动,要么全员培训,所有教师都收听一个专题讲座;要么,分科搞教研活动,请特级教师到学校来指导某个学科的教学。我们知道,教师的职业生涯分为新任、胜任、成熟、骨干、专家等若干个阶段,处于不同的阶段,教师面临的工作挑战和职业困惑是各不相同的。现在学校在安排各种研训活动时,大多能够照顾到不同学科的内容差异,但是较少考虑到同一发展阶段上不同学科教师面临的共同生活、教学、德育、班级管理话题,为他们安排解决这些困惑的研训活动。此外,同一学科教师教研、培训固然能够弥补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的不足,但是打破教师之间的学科壁垒,创造条件让他们交流课堂管理、家长交流、学生指导等实践性知识也同样必要。
4.在研训内容上,理论教法多于学生研究
目前,学校在研训内容的主题选择上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要么过于宏观、偏重精深理论;要么过于微观、偏重具体教材、教法,缺少中观的、转化性课题。中观的、转化性课题讲座能够将教学、学习理论与具体教学相结合,既能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产生更广范围的迁移,又有加以应用的可操作性,最受欢迎。此外,学校常见的学科教研、多轮备课、课例研讨等活动中,大多将主题聚焦于教师怎么教,而对学生怎么学的关注则较少,更加缺乏对各种学习理论的学习与应用。即使是学科教研能够聚焦教学策略,但是多无章法,难以深入。现在,很多教育工作者注意到了学科教学知识(PCK)对于教师教学效能提高的重要性。PCK是比较好的转化性主题,又能将学生研究涵盖其中。P.L.格罗斯曼将其解析为四部分: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学生对某一学习内容理解和误解的知识;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性知识。此学科教学知识类型划分结构有助于帮助教师关注中观层面知识和技能的充实。
5.在研训方式上,形式单一多于多元辐合
学校较常采用专家讲座、听课说课等形式,形式单一,极易引发教师的倦怠。拓展训练、读书沙龙、企业参观、观看电影、叙事分享等也是值得尝试的方式,可以拓展教师的生活半径,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不过,只有聚焦一个主题持续开展形式丰富的持续研训才能产生好的效果,主题转换不宜过于频繁。“辐合”来自动力气象学,意谓气流从四周向中心流动,用在这里意在突出多元的研训方式需要指向同一主题。
二、学校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变革路径
1.根据教师职业生涯对研训主题和方式做顶层设计
每个教师的职业生涯有着发展阶段和职业目标的不同,校方需引导教师及早定位职业目标,并为其实现铺路搭桥,对每个群体的研训主题和方式做系统规划、逐步落实。这需要学校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做纵向和横向的顶层设计。职业成长阶段属纵向设计,职业发展目标则属于横向设计,让每个教师朝向不同的职业理想以各自的速度奔跑。(1)教师发展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每一阶段核心问题的解决对下一阶段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也正是通过阶段目标的实现,才逐渐走向专业成熟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中外学者有很多划分,本文采用“新手—熟手—骨干—专家”的阶段划分。学校须评估各阶段教师需求,搭建不同的成长平台,进行分层次的培训。给新教师成长的空间,更多地等待;对中年教师要勇于压担子,搭平台;传承老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通过师徒结对使他们的经验得以传承。一是新手处于关注生存阶段。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缺乏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教学监控能力,在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无效、低效或无关行为,不能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新手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比如班级管理、熟悉教学内容、学校领导的评价等,需要更多的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班级管理等操作性技术的具体指导。因此,很多学校采用“师徒结对”、“观摩听课”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二是熟手处于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各种教学情景或者环境的变化,及其对教师在知识、技能、能力上的要求;三是骨干教师已经进入关注学生的阶段。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需要,和学生建立沟通和交往,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和班级管理方式;四是专家教师已经进入关注理论阶段。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寻找普适性规律。学校要深入调研每个发展阶段上教师所面临的工作困境和职业困惑,为每个发展群体的教师量身定制适宜的研训活动。每个成长阶段上的教师,心态不同,需求不同,学校需要细化管理,才能成为教师成长的助推器。(2)教师职业目标。关于职业目标,每位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找到自己的成长轨迹。新加坡政府为了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为教师设计了三种职业目标:一是教学领域。这一方向的生涯发展为三级制,包括一般教师、高级教师和教学导师。教师在其专业发展中,要先后经过一般教师、高级教师,最后达成教学导师。二是行政领域。教师也可以成为学校或学区的领导。该方向的生涯发展为九级制,即一般教师、学科主管、部门主管、副校长、校长、学区执行官、教育副主任、教育主任、教育总主管。三是一般教师也可以选择第三种专业生涯发展规划,该项规划为五级制,即一般教师、一级高级专家、二级高级专家、三级高级专家、四级高级专家。这样的专家多数最后到国立教育学院工作,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对这些教师都会采用专业发展延续模式、工作坊、校群或校内教师分享活动以及教师实习计划进行培训,只不过主题不同。新加坡的做法带给我们很多启发。笔者认为,我们国家的教师职业目标可以划分为课堂教学专长、班级管理专长、行政管理专长和课程开发专长四个领域,每个领域都应设计成长阶梯,促进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获得相应的发展。已经有一些地方在这方面做出了探索,例如,山东高密市就实行了班主任职级制[1],实行五级八等,从高到低依次是特级班主任、高级班主任(含高级一等、二等)、中级班主任(含中级一等、二等)、初级班主任(含初级一等、二等)、见习班主任,每个等级都有不同的评聘标准和待遇,且把具有中级及以上班主任职级作为考选后备干部的必备条件,形成了良好的激励机制。职级制也带动学校对班主任的培养和评价,促进了普通教师在班级管理专长上的成长。
2.赋权给教师参与学校决策,激发教师内在责任感
在我国中小学,很多指令都是沿着“校长—副校长—中层—普通教师”的路线层层下达到教师那里的,由于层级较多,校长一般很难听到一线教师的建议与反馈。在这种科层管理体制下生存的教师已经习惯了被动执行指令,认同时会认真做好所布置任务,意见相左时便会敷衍了事。校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协商机制,这反映在很多事务决策中,其中也包括提升教师素质的各种研训活动安排上。可是,我们知道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必须有教师从情感到行为的全身心参与才有可能产生实效,而这些并不是行政指令能够强迫产生的。很多研训活动中,我们总看到有些教师“身在曹营心在汉”,回到岗位上并没有丝毫的触动或改变。一部分原因在于作为成人学习者的教师会有很强的阻抗心理,习惯停留在“舒适地带”,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需要改变。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管理层在设计研训活动时缺乏与一线教师的沟通,教师没有机会表达他们的需要。这追根溯源在于教师内在力量没有被唤醒,缺失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此任何外在的研训活动都难以带来教师教学行为的更新。而这种困局又该如何打破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赋权给教师参与学校决策,让他们体验存在感;二是唤醒其职业自信,提升教学效能感;三是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让教师体会作为教师的使命感、神圣感。(1)赋权教师,参与决策。缺少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这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因此,校长需要转变管理观念,从集权到民主,吸引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们逐步认识到学校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是自己具体情境中的领导者。这也是分布式领导的精神所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赋权与规训仅一墙之隔。我们也看到,的确有些管理者假“赋权”之名,行“规训”之实,让员工参与决策不在于真正实现员工的自主性,而是作为一种操控手段使用。[2]如很多时候表面是在征询教师意见,实际已经早有决定;还有各种各样的竞赛机会,总有暗箱操作,实际是在蒙蔽员工。这都需要管理者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民主管理的意义,而不只是在形式上实行。(2)唤醒内在,增加效能。学校管理事务中,教师参与的空间很大。但校长们常常发现,教师并不积极参与,这是因为教师可能是在缺乏自我动机、专业责任和判断的情况下被动参与学校决策的,所以需要发展教师的内在权力,让教师有能力行使自主权。内在权力是指教师的个人态度,教师有信心地展现自己技能,并对其工作产生影响。该权力的实现可以通过教师的自我决定、对有关工作的决策能力以及自我的效能感进行判断。[2]Wilson&Coolican(1996)认为,“一个自我赋权的人能够知觉自己内在的力量,并在与别人交往时将之表现出来。同时,自我赋权的人也是自我激励的,他们相信最好的权威源自内在,并确信自己的思想和感觉最有价值”。然而,现在的很多教师专业发展活动多是基于教师知识、技能及素质不足的预设,以摧毁教师的既有信心为开端,并在所谓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要求教师接受一套现成的、权威的、真理式的知识。教师已有的实践理论被忽视,固有的教学行为和观念受到批判。教师接受这种外接式专业发展模式,其实无异于接受被“规训”的过程。[2]赋予教师内在权力也是一个让教师重拾职业自信的过程,允许他们在彰显实践性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效能感,而不仅仅是在学生成绩面前。如鼓励教师要与自己对话,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知识和价值,克服“不加批判地接受(或反对)某一领域的专家意见”,有信心地说出自己的观点;鼓励教师用阅读和交往的扩展,接触更广泛领域的观点,逐步学会用多元的视角去分析问题,从而使教师获得对工作的控制以及保持自主,并判断自己需要获得何种资源与协助达成专业工作目标。(3)提高专业认同。在变革压力不断增大的外部环境下,如何帮助教师维持和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热情和担当,如何高扬教学的道德和价值层面意涵,寻找教师的专业认同就显得格外重要。专业认同简单点说就是人们怎样看待自己的“教师”身份,如何界定自己是谁,这关系着他们在工作中如何扮演教师的角色以及会有怎样的教学表现。现实情境中,有的人视“教师”为一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教学不过是“讨生活”的方式,以致很容易变成“照本宣科”型的教师;有的人视教师为一份具有相当社会地位的职业,为了满足学校要求与社会期望,会尽本分认真教学,但未必有教学热情与使命感;有的人视教师为一种专业,强调身为教师就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能,教学表现上要达到应有的专业标准才能胜任教师;还有些人视教师为一种事业,认为教师除了是一种职业选择之外,也是一种神圣的召唤,而愿意终身无怨无悔地投身教育。[2]教师需要对其自我角色有所认识和觉知,包括个人特质、态度、价值和信念,才有可能产生反省进而发生行为的改变,才有可能感知内在的改变和成长的潜力,愿意开发自己的潜能,充分的实践自我。
3.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教学专业领导能力
“教师常抱怨学校主管过于缺乏同情心、孤傲、官僚、无效能,并认为校长坚守在其办公室里,不关心教师的问题与成败。此外,专治的行政管理不仅使教师的专业角色受到了挑战,减少了自主性,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得整个学校气氛更趋于非人性化。”[3]这些问题的确在学校比较普遍,管理层急需提高教学视导能力,给予教师教学上切实可行的帮助和建议,而非只倚仗那些外来的专家资源,毕竟校内人员才是最熟悉各方面情况的。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一是提高校长的教学领导能力。很多校长行使行政权威有余,专业权威不足。校长层面主要需要对学校教学改革方向、学校文化建设负起主要责任。二是提高中层的教学视导能力,具体包括课堂观察和回馈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日常的听评课给予教师中肯的教学改进建议。三是教研组长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侧重于教研主题、研训方式的策划与实施。
[参考文献]
[1]赵徽,姚灵光,李毅.班主任职级制:为班主任搭建阶梯式成长平台———记山东高密市班主任全员职级制管理[J].中小学管理,2012(10):8.
[2]操太圣,卢乃桂.伙伴协作与教师赋权:教师专业发展新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1,58-59,102,51.
篇9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人文地理学;文化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曲靖师范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zdkc2014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K901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信息的活动或过程。人文地理学涉及内容的广泛性、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为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以“文化现象综合体——文化景观”为例,运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基本情况
中国人文地理学自20世纪80年代复兴并逐步发展壮大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各种论著得到出版,出现了像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金其铭和董新编著的《人文地理学导论》、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陈慧琳主编《人文地理学》等。本课程为学生选订的是赵荣、王恩涌等主编的《人文地理学》,该教材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作者共同编写,内容系统、完整,曾获得2002年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被许多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选用为教材,更是许多大学研究生考试的指定参考书。
(二)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内容是《文化与人文地理学》这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门课程的总论部分与人文事项的空间表征——文化区、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并列为五大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为后面即将在分论部分学习的农业景观、城市景观、语言景观、宗教景观等内容打下基础。其内容主要为文化景观的概念及特性,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安排有2课时的理论学习。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了解文化景观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保护和开发自然环境的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将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师讲解,结合实例分析,理解文化景观的定义、了解文化景观的特性;通过实例分析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后续的实践课程中组织开展以“麒麟区广场地名景观调查分析”为题的调查活动,初步了解麒麟区广场地名的差异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材料和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地区文化景观之间的差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掌握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文化景观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危害人类自身。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合作学习的意义与探究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文化景观的特性、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折射物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
【设计意图】对文化景观的定义及特性的学习,是进行后面内容学习的基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怎样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高的现实意义。所以,我将其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同类景观异型与单一景观多义”这一特性、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以及文化景观对环境改造后对当地的影响。
【设计意图】由于本知识点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基于学生总结能力相对有限的特点,我将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和经验
地理科学专业文理学生兼收,理科学生相关基础非常薄弱,大部分文科学生虽然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相关内容的基础知识,但是对知识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分析综合问题时,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学习方法和技巧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具备基本的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本节课的内容更深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认知难度。在“文化景观的特性”以及“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的局限性”这部分内容中,语言较为抽象,需教师引领讲解,更需结合案例分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在之前内容的教学中,我一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讲解各节知识,学生对本门课程已经有一定认可,学习动力较好。但20101611、20101612两个班合班上课,共108人,人数多,大部分同学爱学习、勤思考、主动积极,但有一小部分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两极分化大。上课压力较大,需要更加用心。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由于本门课程为理论课,我主要以讲授法为主进行教学;另外,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相关基础,学习兴趣可能较低,需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结合本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启发式问答法及实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讲解各知识点。在积极与学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生动形象、脉络清晰地讲解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法分析
基于本节大部分知识与地理实际联系紧密且对今后学习意义重大的特点,我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从而学生可以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
四、参与式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我将配合图片提出“云南十八怪,鸡蛋用草串着卖,蚂蚱能做下酒菜”以及“陕西十大怪,面条像裤带,房子半边盖”这两句俗语,并指出类似的俗语还有许多,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景观并对文化景观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然后指出环境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影响,介绍不同的自然环境对于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并且人们普遍对于比较有趣的问题更容易投入,因此以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出今天的新课。
(二)深入浅出,学习提高
1.相关知识,多种见解
导入新内容后,在讲解文化景观的定义时列出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中国地理学家李旭旦、赵世瑜对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讲解完文化景观特性后向同学们交代是我结合资料的整理的内容,其他学者还有不同见解,此外,具体文化景观有不同之处。
【設计意图】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主张照本宣科,也不主张一个问题只给一个答案。导出内容讲授基本知识点后便要指导学生自己深入探索,寻找不同答案,进行综述得出自己的见解。
2.精彩展示,学生参与
讲解完文化景观的定义、类别、研究内容后,请班里准备充分、主动积极的同学上讲台用演示文稿展示他们所收集的某一类文化景观的内容。此前在他们准备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设计意图】本内容难度不大,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让主动认真、积极参与的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扩展同学们的视野。
3.分清难易,明确重点,区别对待
如上表所示,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划分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重点与否,对重难点精心设计,深入讲解,对简单知识及非重点则一笔带过。
【设计意图】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有所提升,并且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一定基础;另外,教学课时有限,不宜在简单或者不需要深入掌握的问题上花费过多时间,使得学生倦怠并耽误了后续课程的教学。
4.着眼运用,实例分析
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及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知识既是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又是理解难点,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利用它与事例之间的联系进行讲解。
首先我将会简介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造成的污染等情况从而引出文化景观也可以影响环境,再而进一步引出文化景观对自然有着正负两方面的影响。然后举出都江堰这一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规律从而产生正面影响和阿斯旺大坝违背了自然规律产生的负面影响的例子来引导学生实际分析和了解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正负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学习文化景观对环境的改造并且明白改造后对当地环境的长远影响,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在突破难点后,我将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长远影响。以此,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理论知识分析实际情境的方法能力,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目标不只是学习知识,更需要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此为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步骤。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学习过基本概念,并且分析了案例后,我会布置一个调查任务,题目为《麒麟区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调查分析》,请同学们先思考其框架,进行前期准备,在后续的实践课中调查分析。
【设计意图】开展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参与社会的能力。因为课时、精力、资源有限,没有安排大范围的调查,只是选择麒麟区作为调查区域,对广场地名文化景观进行调查分析。
(四)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在课程的最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总结本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布置一个读图题目让同学们分析,并且列出参考书目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书写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归纳,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是必备的一项地理能力,也是学生今后走向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此外,对大学生的要求不能仅限于课本,必须结合课程内容,在课外进行深入的学习。
五、板书设计.
本内容采用的是纲目式板书,其优点是提纲挈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 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2005:10-17.
[2]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51-54
[3]苏 哲.文化景观的构成———地理概念的教学案例[J].教学探索2007(1): 42-43
[4]刘云刚,王丰龙. 尺度的人文地理内涵与尺度政治——基于1980年代以来英语圈人文地理学的尺度研究[J]. 人文地理. 2011(03)
[5]万年庆,苏华,王义民. 对精品课程实习教学的研究——以地理科学《人文地理学》课程为例[J]. 实验室科学. 2009(04)
篇10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独立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Abstract】More and more subjects apply experiential approach in colleges. This method matches the targets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This paper analysis the features of the experiential approach, and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Lastly it discusses the feasible forms that can apply mainly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 words】Experiential approach Independent college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体验式教学源于二战时期军队的生存训练,此后,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模式。[1]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要突出实践教学,本文认为体验式教学法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产生及特征
1.体验式教学法的产生
体验式教学法与素质拓展训练一脉相承,其应用及推广与拓展训练的风靡密不可分。拓展训练的教学方式正式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从德国移居英国的哈恩,在霍尔特的资助下,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舶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收到了显著效果。二战以后,这种训练方式迅速推广到社会其他一些领域,其内容更丰富,方法更多样,相关设施和操作逐步走向规范化。1971 年美国人皮赫将“拓展训练”引入学校教育。1995 年“拓展训练”引入我国,随后迅速在全国推广,并在企业员工培训、竞技体育团队训练、人才素质提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高等院校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拓展训练正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高校“素质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教育,是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是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
2.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
(1)以潜能开发为目标
美国学者莱尔· M·斯潘塞和塞尼· M·斯潘塞博士提出了素质的冰山模型,即素质存在于四个层次: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和动机。[2]其中,冰山以上的知识与技能相对容易观察、评价,可塑性较强;冰山以下的其他特征是不容易观察和评价的,相对比较稳定,不容易改变。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加关注学生社会角色的扮演、自我形象的树立、良好个性的塑造以及积极动机的形成等深层次潜能的开发。例如,体验式教学法中的拓展训练模式采用真实情景模拟的体验式学习,注重启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名受训者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念驱使下,自身的潜能被充分挖掘,创造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2)以学生为主体
体验式教学中教师通过情境设计或机会提供,让学生有动手、动脑、动口等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学生直接参与情境模拟、管理游戏、方案设计、企业实习等,从行为和感情上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做中学”,“从体验中感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亲历主动建构知识,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在体验式教学中,知识和信息是被学生主动“发现”的,相对于被动接受信息来讲,效果更佳。研究表明:阅读的信息,我们能记得 10%;听到的信息,我们能记得 20%;但所经历过的事,我们却能记得 80%。[1]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亲身经历去理解、感悟、验证理论内容,通过其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情感体验,将所学以及所领悟的知识深刻、全面、准确地纳入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来。
(3)以交流分享为要旨
活动体验后的交流分享是体验式教学法中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分享中,信息得以反馈,感性认识得以上升到理性认识,实践性零乱的知识得以理论化、系统化。因价值观、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存在差异,每个学生在参与实践体验过程的认识有别,此时,到底哪些学生的观点是合理的、哪些学生的观点有失偏颇,很难也不能一锤定音,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互动,经过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才会有成果。在交流分享中,理论知识得以验证、新的知识得以产生和传播,而且这些知识是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与大家分享观点、分享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不同观点的方法。
二、体验式教学法与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
1.体验式教学法是加强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
体验式教学法是加强独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的必要手段,这可以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特征以及人力资源专业特点三方面窥见一般。
(1)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独立学院是在母体高等学校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教学体系与母体高校如出一辙,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与母校也没有多大区别,但由于生源质量及学生培养定位不同,同一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教学质量普遍低于母校学生。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缺乏独特的竞争优势。由于独立学院的市场主导性特征,如果毕业生就业障碍很大,那必将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独立学院在发展过程中要明确发展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场竞争力,树立学生品牌乃至学院品牌。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操作技能、创新能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法是锻炼学生操作技能、挖掘潜能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