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感受

篇1

关键词 大理 少数民族文化 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68

Abstract Dali minority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from the Dali minority culture, minority culture of Dali children's education value analysis, Dali minority cultur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onception, Dali minority culture of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in four aspects of the Dali minority culture which fits into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content when should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and so on how to select,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minority cultur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resources.

Keywords Dali; minority culture; kindergarten courses

1 大理少得褡逦幕的内涵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是唐中叶至两宋以洱海流域为中心的南诏和大理两个地方政权时期形成的地域文化。大理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大理地区不仅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包括:大理少数民族的工艺与服饰、音乐与舞蹈,体育与游戏、传说与童谣、历史与名胜、饮食等内容。

2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儿童教育价值分析

2.1 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大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体育活动和民间游戏都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涉及了走、跑、攀、爬、跳很多基本运动能力,同时使幼儿的大小肌肉得到充分锻炼;体育活动中的跳马(也称跳山羊)、跳“铁门槛”、跳花盆和民间游戏中的跳皮筋、老鹰捉小鸡锻炼了儿童的平衡力、反应速度。同时体育活动可以让幼儿学到很多基本动作技能,如体育游戏游戏“舞龙”包含了走、跑、蹲、钻、爬等多项基础动作,有些体育活动是通过模仿鸟兽的神态创作而成,取法自然、既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又能够愉悦身心。

2.2促进幼儿认知发展

大理少数民族化内涵丰富,无论从科学、语言、艺术或是社会领域看,大理少数民族文化都能够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首先,大理少数民族化中少数民族的工艺与服饰中的图案涉及了许多几何图形,如扇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能够提高幼儿的对几何图形的认知能力;其次,大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说与童谣经过大理人民群众的锤炼与筛选,节奏明快、富有韵律,能够促进儿童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儿童的词汇,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能力;还有,大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童谣、传说故事、民俗节日、少数民族建筑和饮食都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地理知识,幼儿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活动直接或是间接的了相关的知识,扩展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最后,大理少数民族的民间游戏中、服饰工艺活动中、建筑活动中有很多的建构游戏和造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了,并逐步增强了想象、思维和表征的能力。

2.3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理少数民族工艺和服饰中涉及了许多色彩搭配的原理,幼儿通过认识、欣赏和制作工艺品和服饰,能够感受到其中的色彩美,也能学会一定的色彩搭配;还有工艺和服饰中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幼儿在欣赏和制作工艺品、服饰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图案美,并学会一定的装饰技能;再次,从少数民族传说与童谣中,幼儿能够感受到其中词语美和音韵美,提高幼儿对语言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大理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具有古朴幽默、典雅刚健、欢快明朗,清新活泼的诸多特点,节奏感强,易于幼儿表现。

2.4 有助于儿童道德的发展

无论是大理少数民族的传说与童谣,还是少数民族的民俗与节日中都蕴含着尊老、勤劳、勇敢等优良的道德品质。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传说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明辨是非,了解大理的传统美德,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并能够继承大理的传统美德。同时教师通过开展与大理民俗(如三道茶)和节日有关的活动(如火把节),让幼儿了解和继承大理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教育;少数民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319-01

甘南藏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藏族聚居区,这里藏传佛教文化发达,藏族民俗风情浓郁。藏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区的古老民族,他们穿藏袍、住帐篷、食牛羊肉、青稞面、以游牧业为主,逐水草而徒、豪放粗犷、有独特的歌舞艺术特别是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孕育了广泛流传在民间的藏族文学、音乐、舞蹈、神话、戏剧、曲艺、诗歌、故事、绘画、雕塑等特色文化瑰宝。而这些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用甘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1.创设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环境,渗透民族教育

甘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广泛,我们可以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民族风情的环境,充分体现民族传统特色。教室的正门画了几个性格特征不同的人物脸谱,让人一看就想到藏剧。教室正墙布置了民族气息浓重的民居建筑,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如诗如画的草原牧景。这些都是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通过墙面布置帮助幼儿了解藏民族文化。教师再创设教育环境《美丽的香郎节》,香郎节是一种群众型的游山活动。人们身穿盛装在山岗上、小溪边、草原上宰牛煮羊、熬茶做饭,在组织幼儿体验这种活动时,可以让幼儿亲自到"香郎节"体验传统节日的气氛,让幼儿在活动中培养了初步的人际关系技能。在正墙一旁还有家园配合制作的《美丽的甘南》风景。收集了甘南各地区的旅游景点:由著名的背包发烧地郎木寺、"高原之巅的蓝宝石"尕海湖、甘青川最大的藏族宗教中心拉布楞寺、桑科草原、则岔石林、腊子口等,幼儿通过亲自体验生活来表现艺术中的美,体现了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让幼儿自由地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2.利用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来开展民族文化教育

甘南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少数民族聚居、风土人情各异、将这些本土特色资源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进行选择、设计、引用到课堂教学中,适合幼儿教育的内容来开展活动。如:在幼儿饮食文化教育中,我们以民族特色的小吃和土特产为内容(蕨麻、酸奶、包、冬春夏草等)。让幼儿了解食品营养及保健知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饮食加工厂》活动中,通过加工酸奶来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探索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科学领域的教育目的。幼儿在了解各民族饮食文化后,进而产生以家乡的饮食文化引以为豪的情感,体现了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在幼儿服饰文化教育中,由于境内"一江三河"流域,不同的气候,孕育了多种多样服饰文化,服饰表演又是一道风景线,甘南藏族服饰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绚丽多彩、做工精细、美观大方、我们选取幼儿熟悉的服饰的种类、图案、色彩为内容,通过服饰表演、手工制作,运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感受藏族少数民族文化的服饰美,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从而更好的推进本土民族活动的开展。幼儿在学习民族歌舞、器乐中让幼儿知道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利用少数民族舞蹈、音乐、乐器对幼儿实施美育,让幼儿初步了解不同民族舞蹈、音乐的艺术风格、特点,从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美,独特的艺术形式浓郁的民族风格,还有童谣、民间游戏、竞技活动中感受少数民族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从中感受民族艺术的美,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此外还了解传统手工艺、建筑文化教育、民俗风情文化、自然资源教育等。经过一阶段的活动后,孩子们不但开拓了自己的视野,而且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

3.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经济;典型调查;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一、前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和特点,体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风貌、礼节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重视,因而,从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却在茫然和落后中无法找到有效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条件及调查对象的典型性,选取了中国北镇满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孟村回族聚居区等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典型调查,试图深入实际,从多个不同层面探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并进而探求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典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田野调查法而开展。

二、典型调查分析

(一)关于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简要说明

为获取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在本次典型调查中,我们分别针对当地政府调查对象和民众调查对象设计了政府问卷和大众问卷两种类型。问题的设计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个人或家庭在寻求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中,其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二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产业中文化的渗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此次典型调查在四个典型调查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发放政府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大众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同时,课题组分别在当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对实际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获得了对论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可靠依据。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作用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民族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12.8%的人表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立的经济主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深入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发展却仍十分落后,这与当地人民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良好的利用有一定关系。

1.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及特色欠缺深入了解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大多依托旅游业,主导产业为手工艺品制造业、民族文化业、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然而当地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加以全面合理的利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能有效带动地区发展的行业。

在对于当地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中,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是部分了解,甚至还出现了表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而对于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大量特色文化半数以上仅集中于旅游文化方面,对其他如建筑、自然等则了解不多,具体如下表2所示。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就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当地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方面便受到了限制,反过来也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表1 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2 人们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掏空”式文化资源的利用导致近半民众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些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掏空”式的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民众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多呈现不满意的状态。由下图1人们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的发展只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25.7%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整、缺乏侧重点,由此看来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自身福利的显著增加,因而他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而同时,调查显示也有超过半数的个人表示愿意对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下图2所示),但是由于没有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中看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因此,缺乏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思路,另外还有43.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与开发。

图1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图2 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意愿

3.偏低的文化水平将个人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使得个人无法实现高度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将自己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从我们对民众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受访者通过经营农副产品获得收入,28.2%的受访者经营服务业,而他们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高达53%。由此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多数人从事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而对于如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转变成财富,大多数民众则缺乏思考。

(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影响作用

政府是发展经济的“有形之手”,文化作为无形资源的存在和经济软实力的核心,对政府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作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当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和其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民族文化才能在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产生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典型调查,我们发现的却是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1.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他们缺乏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意识自觉及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只是把重点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下表3来看,政府成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仅占21.47%,持中立态度的占了64.92%,超过13%的人漠不关心或极力反对。

表3 政府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态度

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意味着即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发展文化产业却不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更多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资源索取回报,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也或者在缺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富余的劳动力纷纷奔赴外地打工,而本地经济却持续处于落后状态。

2.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无视使民族文化节成为活动过场和形式

民族文化节是当地传统和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体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无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即使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在内容上也趋于简化,流于形式,使文化节成为政府活动过场。下图3所示为关于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的多项选择,有高达64.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宣传民族文化,仅有41.08%的人认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不仅无法促进当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而且还使民众表现出对文化节的愈加冷淡和不愿参与,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节作用的片面认识。

3.政府扶持政策的无力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混乱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某种资源被认为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价值的时候,这种认识必然会投射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之中。然而,调查发现,有43.57%的当地民众不清楚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还有28.22%的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般或较差,如表4所示。

表4 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政策的模糊和无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混乱状况。下表5所示为对政府成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表5 政府成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不到位,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并未感受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从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被大打折扣。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可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融合创新,使文化元素渗透于其他产业中,从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不断延伸,使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是如此。在典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多数体现为在方式上都较单一,且影响作用发生在浅层次,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未起到实质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盲目发展和散乱的产业链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廉价谋生工具

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40.9%普通调查者认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35.7%的调查者认为文化产业未成体系。同时,在对政府成员的调查中,33.33%的成员也认为当地各产业盲目发展,另有28.57%的成员认为各产业的发展不成体系。在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也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各环节之间呈散乱状态,民族文学作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仅仅被当成是部分民众廉价的谋生工具。

2.少数民族地区几近空白的民族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相关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在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发展中,将扩大产业边界,加强产业关联渗透,同时推进传统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旅游、工业、农牧业、体育等传统相关产业都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载体,在这些产业中创新性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工艺、理念和创意等特色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并使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从而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四个典型地区中,其所拥有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和饮食等文化资源,多数是以简单的“硬植入”方式渗透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将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在旅游观光活动中观看民族歌舞或开展主题文化节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种简单的文化植入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的仅是浅层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更谈不上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3.人才的极度匮乏,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睡眠”资产

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都面临着极度匮乏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人愿意投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中,而在对未来的打算里,62%的群众希望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大都年岁较高,而年轻一辈由于看不到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前景而不愿投身其中,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消亡。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且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不足,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由此,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也无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睡眠”资产。

三、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上述深入实际所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好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生产力,使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这已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深刻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文化是兼具社会、宗教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资源。与文化的社会和宗教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投入,将文化资源要素依托一定载体转化为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回报。可见文化资源的价值来源于文化的经济功能,且文化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改变目前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和不甚了解的状况,通过积极的有意识、有目标和有规划的宣传和学习,无论政府或民众都应在观念上构建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意识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客观存在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作为政府才能制定正确的促进本民族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才能具有更多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谋求自己更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二)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开发和利用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品牌化经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散而乱的无序发展状态,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产品打造、渠道拓展、人才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产业深耕和地区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真正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为此,民族地区应首先明确本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并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有效整合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确定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主题,在打造地区整体品牌形象下开发特色产品和市场,分别形成系列文化主题城镇,并使主题城镇连成线连成片;第三,应重点培育1-2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力争提高其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外销能力,逐步实现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三)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尽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低端,但必须看到产业融合是当今以致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如果努力借力科技与文化创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将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创新性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尝试挖掘、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华,在整合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与外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并着力将科技因素和本民族文化元素充分结合,推进“创意”的横向延伸,使文化元素广泛渗入到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牧业、体育业、现代服务业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以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与不同产业融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文化原创精品,从而真正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的优化发展。

(四)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培养和引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资本,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保护、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中的杰出人才,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民族文化特色人才培训,使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制作人等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依靠他们搭起民族文化产品和市场间的“桥梁”,使文化产品在制造、销售和策划、组织、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都不乏“内行”的统筹和管理,以形成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贤,杨艳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1.3:28-3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3]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

[4]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4.

[5]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7.

[6]董恒宇.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振兴草原文化产业.前言,2005.5:8-12.

[7]李炎,刘薇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浅论.经济问题探索,2001.2:84-87.

基金资助: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连民族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ZJ12REYB009)

课题名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的典型调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3001)

篇4

论文摘要: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大省,有着特殊的民族分布和特别的地理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变迁,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主流文化中是属于民族亚文化的一部分,其在传播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借助李普曼的《舆论学》中的“拟态环境”理论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通过这些理论联系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一、理论来源:沃尔特·李普曼的《舆论学》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他提出了“拟态环境”这个重要的概念。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入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二、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

云南有着25个少数民族和15个独有少数民族,是全国民族最多的省份,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同时,由于云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等自然环境,以及族别和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形成了诸多类型和各具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正是云南特殊的地形地貌以及独特的历史原因,使得其民族显现出多样性,而民族的多样性使得云南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音乐、舞蹈、语言、服饰,禁忌以及由此生成的独特文化。如:摩梭族走婚习俗:成年的摩梭女孩可以自己挑选如意郎君,其他人均不能干涉。每天晚上所有的成年男人便到自己意中人的家中幽会,到第二天早上又回到自己的家中,小孩由女方家庭抚养。一旦感情破裂,男不走访或由女方在闺房门口放双男鞋即可离散,无怨恨,无忌妒,随缘而行,外人更不可有异议。彝族的“摸黑脸”习俗:“摸黑脸”是彝族很特殊的一种传统习俗,表示祝福、友谊、喜欢和乐意。至今居住在隆林一带的彝族,逢到节日或婚、丧活动的时候,属姑舅表关系的青年男女,双手抹沾着锅底的黑烟,各向对方的脸上涂抹,以表示祝贺吉祥、幸福和喜庆。2正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加剧了其在传播过程中难度,使其受者更容易受到“拟态环境”的影响。

四、拟态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化

李普曼很早就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这一特殊信息环境。他在《舆论学》中指出:现代报刊等新闻媒体乃是人们接触超越视野以外环境的主要工具,媒体的种种信息成为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渠道。这样,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媒体所提示的“拟态环境”。在云南,特别是其旅游业的发展,在运用各种媒体的宣传下,人们对云南少数民族的印象和认识就是这些媒体环境下形成的。

目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通的一种生活工具。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接触大众传媒都是现代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日平均媒介接触时间的调查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出,日本人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4. 4小时,中国人为3. 7小时,这只是直接接触五大传统传媒的时间,还不包括人们观看电影和录像、听唱片等消费大众文化产品的时间,也不包括通过互联网接触大众媒介的时间。“我们不难发现,频繁接触大众传媒己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外,人们用了几乎一半的余暇时间来接触大众媒介,大众媒介已经充斥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而正是因为如此,大众对各种文化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媒介来进行了解的,特别是对民族亚文化,在旅游大潮中,当地旅游部门或者各种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了大肆的宣传,而在宣传过程中,免不了夸大和虚假报道,从而吸引游客的眼球。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就一点点的被歪曲和夸大。很多人都是坐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认识世界,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亲身经历去感受其他民族的文化的。这样我们的媒体中的少数民族世界就是我们所认识的少数民族世界。很多人认识丽江,认识纳西族,是因为电视剧《一米阳光》,电视剧总有很多关于纳西族文化渗透,其中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是电视剧女主人公飞身跳下殉情谷,从此纳西族跟浪漫的殉情联系在一起。人们普遍认为纳西族青年男女追求真爱的勇气从而让丽江有了“殉情之都”、“爱情圣地”的美誉。实际上,这都是传说以及古代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后果,而对于今天自由恋爱的纳西族来说这样的情形已经过去,不过很多人在看完《一米阳光》之后,仍然会认为纳西族青年恋人仍然会轻易选择殉情。对此,有的人大赞纳西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也有的人认为这是对生命的蔑视,然而这一切,不管是赞扬或者批评,这正是大众对纳西文化产生了误解,没有真正理解纳西文化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 五、关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意见以及建议

客观地讲,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每一种文化存在都证明它有存在的价值,有其能够伴随历史前进的特长。不管是何种文化,作为民族与人类共同体验的结晶,也都含有特殊价值。所以,让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正确的认识民族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1.各媒体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过程中,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

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都市文化以强势的形象不时撞击着少数民族文化的大门,而有的媒体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在少数民族文化中,加入一些莫须有的元素,来博取大众的喜欢。一部分当代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也不失时机的反映着这样的现象。如:表现云南红河州文化的《诺玛的十七岁》和 《花腰新娘》、傣族题材的《青春祭》等等。这些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化,但在电影中,不免有夸大和讽刺意味的元素,让人在看完后不免啼嘘。各媒体在宣传少数民族文化中,要做好“把关人”的角色,不要给我们的民族文化披上华丽或者丑陋的外衣。

2.当地少数民族政府以及相关的文化宣传部门应当做好宣传工作

能更好的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宣传部门也应该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能够更好地引导各文化传播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

从少数民族大众文化的形式建设来看,该民族主要是借鉴成熟的大众文化形式。通过大众文化传播形式,这些形式主要是指新闻、广告、电视文艺、大众音像、流行歌曲、综艺报刊文化和网络多媒体文艺等。这些大众文化形式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传播效果,深受大众特别是青年的欢迎。而这些资源,绝大多数还是需要依靠政府和文化宣传部门的支持和运作,就因为如此,利用这些资源,做好本民族的文化宣传工作,政府和宣传部门的作用是很大的,才能有力地对抗了汉民族千遍一律的建筑大众文化。族大众文化要广泛传播,还得尽可能利用大众媒体的形式加以包装,这样才可能产生更大更好的效果。而这也会涉及到传播载体的建设问题,而资金的来源,政府是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3.少数民族应当担当起自己文化的宣传大使,用正确的方式宣传自己的文化,并要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媒体的运用,民族的传统性和科技的现代化一直是个矛盾。云南少数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也在媒介文化与现代文明冲击下加以继承和发扬。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力量的在利用现代新媒体的技术下,宣传和推广了木民族的文化传统。让他们以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自豪,自发地宣传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激起本民族同胞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就像花腰彝族网里的一个彝族女孩给网站站长留的言:“想当花腰新娘”所说的那样,一些少数民族浏览过网络上与他们自身民族相关的言论和图片后,他们内心自然涌现出了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以后的生活和习惯上总会自觉和不自觉地保持和继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也可能反对本民族过于汉化,这就在民间自发地保存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传播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篇5

(一)民歌的起源与民族文化

关于民歌的起源,说法有许多种。不外乎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祭祀节日等等。然,不论民歌起源于什么,我们都可以说:民歌,是不同地域的人们,在不同的气候、地理条件、、语言文字的客观环境下,所共同产生的一种宣泄人们情感、娱乐人们生活、传递地域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我们说,民歌起源于人类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起源于人类对于宗教的认识和信仰,这其中也可以理解为对自然的恐惧和敬畏而寻求的一种增加自我安全感的方式;起源于人类自我意识和认识的提高以及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所萌发的一种用以记录自己存在的历史和文化的意识。

(二)民歌的分类与民族文化

民歌的分类,依据不同的衡量标准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分类。依据民歌的功能性,可以将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稻区田歌、船歌、小调、婚丧嫁娶歌等;依据民歌的地域性,可以将民歌划分为客家民歌、陕北民歌、云南民歌等;依据不同民族的风格特点划分,还可以将民歌划分为蒙古族民歌、朝鲜族民歌、苗族民歌等等。然而,不论是依据民歌的功能性划分、还是依据民歌的地域性和民族风格特点划分,我们都不难发现不同类型的民歌都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密切相关。

(三)民歌的功能与民族文化

劳动号子的功能是在劳动中通过演唱劳动号子从而达到劳动者动作协调一致的目的。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们共同演唱或有时搭配演唱劳动号子,能够达到鼓舞气势、振奋人心、给劳动者增添精神和力量的作用。山歌的功能,山歌最初由两山之间少数民族的人民互相喊话发展而来。他们通常通过歌唱传达情感。因此,山歌具有一定的抒情性,在演唱内容上以青年男女传达爱慕之意居多。婚、丧、嫁、娶歌,这类少数民族的歌曲是与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分不开的。折射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反应了少数民族人民在喜庆节日或者祭祀活动中的风俗习惯。通过以上第一部分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歌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民族文化与民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其中任何一个研究都离不开对另一个剖析和理解。因此,我们说民歌来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植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可以说民歌是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是培育民歌的丰富土壤,而民歌也是表现少数民族生活图景、表达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情感,传递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载体。民歌与民族文化是息息相关的、不能分割来看的两部分。

二、民歌演唱中的必要因素

(一)在民歌的演唱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准确的演唱民歌的旋律

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民歌多具有旋律优美、婉转的特点。在旋律线条上,多呈现出曲折、回旋等复杂多变的旋律特点。在音符的设置上,多采用装饰音来修饰主音。这些旋律的曲折多变、装饰音的大量修饰,为民歌增添了许多色彩,而且有些少数民族或者某一地域的民歌正因为其独特的装饰音而成就了其民族的独特风格。许多少数民族民歌都有其独特的旋律特点。因此,在民歌演唱中,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是要将民歌的旋律掌握准确。民歌的旋律直接影响到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二)在民歌的演唱中,要格外注重情感的把握

民族歌曲来源于民族生活,是民族生活中的各种经验、体会升发出来的产物,它凝结的是少数民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因此,在民歌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尤其重要。在民歌的演唱中,情感的把握和处理要适度。有些演唱者在民歌的演唱中,过于注重情感的表露,或者在情感的表露过程中没有准确的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以至于在演唱中情感表达过度、情绪失控对歌曲失去了把握。自己过分的沉醉在歌曲的情感中,而没有达到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传递情感的目的。而有些演唱者在民歌的演唱中,太拘泥于节奏、旋律等音乐本体上的元素,而没有认识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这种演唱方式下演唱的歌曲缺乏感染力、枯燥、乏味、单一,给人以空洞之感,不能够达到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的目的。演唱歌曲的根本目的是以歌曲传递情感,而不是以声音表现音乐元素。因而我们应该意识到情感的表露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说在民歌的演唱中,应该适度的把握歌曲的情感,既不能过分表露情感而导致演唱歌曲失控,也不能够将目光局限于单一的对音乐本体的演唱。我们应该适度的表露歌曲的情感、增加歌曲的感染力、带动听众的情绪、在听众中产生广泛的共鸣。这是歌曲演唱的最高境界,也是民歌演唱的最高境界。

(三)在民歌的演唱中,要注意民族语言的准确性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歌都是由这一民族自己的民族语言来演唱的。这对不是这一民族的演唱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民族语言体现在民歌的演唱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民族自身的标志性语言。例如赫哲族民歌中的“拉郎赫赫尼那”“给根”;而且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如蒙古族有蒙古语、藏族有藏语、苗族有苗语、朝鲜族有朝鲜语等等,那么我们在演唱这些少数民族的民歌的时候,就应该多了试论民歌演唱中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杨晶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表演系广西桂林541000)·音乐理论·解和学习这一民族的语言。只要多了解和学习这一民族的语言,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演唱这一民歌语言的民歌,才能够使得这一民歌演唱得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这一民族的特点和风格。另一方面是,民歌演唱中的民族语言发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以蒙古族、藏族、朝鲜族举例,这三个民族的语言,其他民族的人如果没有学习和掌握他们民族的语言,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的。他们的语言自成体系,承载并记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这一特点,反映在民歌的演唱中就体现为发音的准确与否,以及语言的准确度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对语音的模仿来进行民歌的演唱,那么演唱者将不能够准确的知晓歌词的含义,自然在演唱的过程中,头脑也无法产生对歌词内容和情感的联想。

三、民族文化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性

(一)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演唱者更好的理解民歌的内涵

民歌的内涵蕴含在民歌的歌词和旋律当中。歌词所表达内容蕴含了歌曲的思想和情感;歌曲旋律的起伏和特点也间接的表达了歌曲的情绪和内涵。歌词是由语言和文字构成的。要想很好的理解和认知歌曲的内涵,首先要熟悉歌词的内容,只要了解了歌词的内容,才能够清楚歌曲所要表达的涵义,才能够理解歌曲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才能更好的演唱。一个民族的民歌往往成为一个民族的代表性文化现象。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民族文化节,在其表现形式上通常都有民族舞蹈、民族器乐表演、民歌演唱和民族手工艺品。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典型现象来窥视这一民族的文化一角,也可以通过这些文化现象,来了解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发展历史。那么相反,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的学习,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对一个民族的风土民情的认知来解读一个民族的典型文化现象。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透彻的、全面的、客观的、清晰的认识这一民族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说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民歌的内涵。民歌、民族舞蹈、民族手工艺品等文化艺术现象,都植根于民族文化这片肥沃的土壤。民族文化为它们提供赖以生存的资源。同时,我们也需要这些文化艺术形式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歌做为民族文化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也为民歌的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来面对民歌的演唱,要以更加严谨的态度来面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的学习,以更多的热情和钻研精神来完成民歌的演唱。民歌对于民族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民族文化对于民歌的阐释和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歌将失去发展动力和创作的灵感来源。没有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民歌将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说了民族文化与民歌相辅相成的。

(二)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在民歌演唱中更好的带动歌曲的情感

一首歌曲演唱可以分为许多层次,首先,最基本的层次是歌曲演唱仅仅依照乐谱上标记的音符来演唱,照本宣科。接下来,是歌曲演唱的上升阶段。演唱歌曲时不仅要依照乐谱标记的音符来演唱,更要注意歌曲的强弱处理和情感处理。许多民歌演唱者都停留在这一阶段,并且不断在努力钻研演唱技巧和歌曲的处理。但是这些对于演唱好一首民歌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怎样才是演唱好一首民歌呢?首先,少数民族的人们创作了民歌这是一次创作,演唱者站在舞台上演唱民歌,是对于民歌的二次创作。在二次创作中,融入的是演唱者对于歌曲的情感和理解,那么这种情感和理解来源于哪里呢?就来源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表演者在演唱歌曲时,激发起建立在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在这种情感的带动下,演唱者对民歌进行了二次的创作。这种二次创作带给听众的是不同的感受,同时听众在聆听演唱者演唱的时候,也会结合自身不同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各自不同的感受。这是听众自身上发生了第三次创作。所以一段音乐在不同人的耳朵里将会产生不同的美妙。但是产生这种美妙的基本前提是,演唱者要能够吸引听众的目光,能够带动听众的情绪,用自己的歌声感染听众。这就需要演唱者深入了解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对于民歌创作背景和民族文化的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一作品,让我们更清楚透彻的明知道歌曲所演唱的内容及其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演唱的这一歌曲。对民歌大的文化背景和环境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歌曲,也能够让我们在整体上和细节上相结合的处理作品。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助于我们从演唱的第二层级上升到第一层次,以更加流畅的自然的情感表露音乐,让音乐的魅力感染听众的心灵。

(三)学习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歌演唱中的咬字与发音

篇6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现状

中国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成果与旅游业发展速度不相匹配,据统计中国旅游纪念品占旅游经济配额不到20%,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的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区域的旅游纪念品更缺乏系统科学的开发,由于处于西部交通闭塞、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旅游项目仓促上马,经营者不重视旅游纪念品设计,产品雷同,简单地把在城市仿古街随处可见的檀香扇子、真丝围巾、首饰工艺品等物品当做纪念品进行兜售,张冠李戴、牵强拼凑,旅游纪念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与本土文化环境脱节。此外,由于缺乏相关机构科学的引导,当地一些民间小作坊应景式的生产手工绣片、民族首饰等物品,这些纪念品品种单一,做工粗糙,仅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游客从中无法感受到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自然难以刺激他们的购买欲望[3]。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定位

以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景观为目的地的生态旅游,不同于传统的以风景名胜为目的地的大众旅游活动。它强调以欣赏和体验为内容,参与者从中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因此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纪念品设计定位应落实在少数民族文化特征、原生态特色、绿色生态性等3个方面。

1文化特征

西南少数民族人文特征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原因,文化特征是民族地区在形成过程中人类留下的历史痕迹,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4]。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表征,如同样处于西南地区,壮族与彝族、苗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在刺绣作品上都有所表现。广西壮族刺绣做工精细,大面积的繁绣,以密集的绣法为基调,布局整体和谐,细腻严谨;四川彝族刺绣以挑花、贴花、锁花的手法为主,色彩搭配上采用茶花红、绿、黄等颜色,作品色彩强烈,粗犷并有较强的立体感;而贵州苗绣则以五色彩线织成,图形主要由规则的若干基本几何图形组成,常用对比强的手法进行色块的分割与组合,风格热烈而奔放。因此设计时要针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使纪念品与当地民族风格切合,这样才能让旅游消费者从纪念品中体会设计者所要传达的民族文化,从而使旅游者在文化差异化体验中获得精神享受。

2原生态特色

原生态民族文化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根本,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之所以吸引旅游者的目光,不但在于它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还在于它与现代工业化不同的原生态文化。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是当地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人们传统自发形成的生活、生产方式,最古朴的文化艺术。日本民间艺术家盐野米松曾对原生态的手工艺这样评价过:“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身体,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把具有原生态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或手工的饰品、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切入到少数民族文化景观纪念品开发中,既是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让消费者从中感受到与城市生活不同的原生态文化,旅游者从质朴的手工制品中获得情感的需求,他们买到的不但是旅游纪念品,更是抚平浮躁心灵的藉慰品。

3绿色生态性

日益恶化的生活环境,让都市的人们常被工业污染、化学合成剂包围着,生态旅游让他们获得返璞归真的心灵享受,无论是天然绿色饮品、山货、药材,还是运用天然植物作染料的布匹、动物牛骨制作的饰品、葫芦做的生活工具等,这些农耕文化下的西南少数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旅游纪念品可以从内容、材质到包装上注入绿色产品的元素,使之兼具审美性、纪念性和实用性的功能,从而满足旅客亲近自然的心理愿望。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纪念品的设计策略

第一,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纪念品的品种。有生命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是长期沉淀积累的成果,它已渗透到生产、生活、宗教当中,在吃穿用住行方方面面都体现出本民族丰富独特的文化。除了绣球、蜡染布、首饰这些司空见惯的纪念品之外,设计师还可以从当地的器物、食品等方面去寻找可用的素材,并通过现代传播方式去展现民族文化,扩宽纪念品种类,增加系列化产品,让旅客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设计师可通过对当地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的鉴别,寻找那些造型及材质独特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器物,瑶族常用的打油茶工具——竹制漏勺、小木棰,侗族妇女的刺绣头巾等这些“活”的原生态物品,都可成为纪念品的素材。设计师把这些包涵有本民族文化的手工物品,经过适当的加工和包装,就可使之成为当地的纪念品。如水族传统的米斗工具,是传统农耕生活的缩影,设计时在保留其木质的材料特征和独特的造型特点的基础上,体量的大小上略作调整,就可制作成一个既具有陈列价值又具有收纳实用价值的民族记念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食品是旅游纪念品的一大资源。在生态旅游中,游客常常有意携带当地绿色的土特产品自用或送人,但由于生态旅游在中国起步较晚,在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鲜见成熟的生态食品。其实谷物、干菜、茶叶、草药等这些民族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在经过合理的开发与包装设计,便可以成为独特而有实用价值的纪念品,能给游客带来味觉、视觉上的享受。此外,西南少数民族优秀灿烂的文化可通过纸质印刷品和CD传播给游人,收集整理好当地民族的历史、聚落村寨的风土人情及自然景观影像资料、民族山歌,把它们制作成明信片、宣传册、CD光盘,让游客不仅保留和延续对游览目的地的记忆,更是通过这些纪念品了解所游览目的地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纪念品还可通过主题性的形式制作成系列化的产品,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既丰富又整体,且识别性强。如纪念品的造型基本相似,工艺技术相同,但款式上可有大中小的区别,档次上有高中低的差异,使纪念品的形式更为多样,以满足游客不同的需求。

第二,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扩展纪念品的设计空间。把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考虑现代人审美及实用需求,设计制作出不但具有纪念性、审美性还兼具功能性的纪念品,在保留传统民族工艺文化韵味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美学,这是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区纪念品开发的一大方向。设计可以从“符号移植”、“工艺技术移植”、“现代功能移植”3个角度去思考纪念品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的问题。“符号移植”:即从民族服饰中提炼出包涵有当地民族文化特色的纹样组合、色彩搭配,并局部运用在现代饰品、现代服装、现代床上用品的设计中,使产品在具有现代功能形式的同时又能唤起旅游消费者对当地民族风情的美好记忆。“工艺技术移植”:即总结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技术,并适当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学者邱春林指出把传统手工艺的核心技术运用于现代产品生产中,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5]。如把白族扎、蜡染技术的“核心技艺”归纳为手工扎花技术和纯植物染料方式,在现代成衣、床单等设计中,款式和图案、色彩、布料材质可以具有现代审美特质,但在局部或整体的制作工艺上采用白族传统的手工扎花技术和纯植物染料方式,使产品兼具民族意韵和现代形式。“现代功能移植”:即在以当地民族传统物品款式为主,添加功能性设计。如壮族的壮锦跨包、钱包,开口处添加拉链、包里适当添加夹层,加强其实用性,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使用习惯。

西南少数民族聚落文化景观旅游纪念品的营销策略

在生态旅游中,西南少数民族人文特色和原生态性不但可以通过纪念品的形式展现给游客,还可以通过纪念品制作的生产过程让游客更直观、亲切的感受其民族文化特色。在现代社会中,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现代工业品,其产品构思、制作、生产、消费环节是被分割开来的,因此难以让消费者从中感受到产品所包含的情感因素。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手工艺人在制作手工纪念品时,贯穿在他们复杂的技术中的感性动作到最后完成的成品效果,这一全过程生动地体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游客会从中感受到手工纪念品包含的人性化、情感化和个性化等因素[6],因此,将手工制作的整个创作过程进行现场的展示,在拉开了原生态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距离同时,却拉近了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购物的距离。

篇7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高校教育中重视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目前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所开始的课程很少涉及到民族音乐文化,学生们更多的对于流行音乐、欧美的美声等了解相对深刻,但是对于本民族的民族音乐文化了解甚少,对于专业研究民族音乐的机构在在少数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机构,这对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来说是种遗憾。民族音乐文化富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能够让学生比较系统的了解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2.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在不同的区域,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由此我国民族音乐形成了形式与风格多种多样的艺术特征。在高校音乐专业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教育,有利于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民族音乐文化形式,认识到音乐文化艺术的多元性,丰富音乐文化知识以及演唱技能,学会从中吸取利于音乐专业学习的养分。

3.音乐教育除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音乐,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爱好,并且将其逐渐培养成为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成为学生个人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民族音乐教育,可以通过更生动的艺术表现手段,不断的感染学生,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民族音乐文化,在感知和实践中感受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艺术,感悟民族音乐中所表达的真实、平凡、善良、美丽、激情等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解少数民族人们的朴实与纯良,利于培养学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对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以及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二、民族音乐对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局限在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应该设计艺术领域的所有专业,甚至映射到其他专业的教育中。

1.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加入到高校的教育体系中,除了在课堂上开展教学中,还可以在课外进行,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营造更好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更容易接受民族文化艺术,娱乐学生的生活,减缓学生的压力,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民族音乐教育的推行,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魅力,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意识的培养。例如蒙古民族音乐作品《嘎达梅林》,歌曲的旋律采用了蒙古族常用的五声羽调式作基础,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的曲式写成,总体来看,歌曲的节奏舒展从容、稳健有力,旋律宽广豪迈、庄严肃穆,既表现了广大群众对英雄崇敬爱戴的感情,也突出了英雄高大的形象。民族音乐文化中积极、向上、激昂、进取的优秀民族精神,利于改变学生的审美观念,提升精神气质,利于培养学生产生保护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感。

篇8

 

关键词:民族灸术 创新 观念 思维方式

艺术的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观念的创新,没有观念的突破,中国的少数民族美术创作便没有发展的原动力;而少数民族美术中的观念的突破更需要对许多尚未认识问题的追问,需要重新调整我们的视角,开阔我们的视野,重新去理解中国各民族文化的价值,以及他们可能对中国当代美术发生的重要影响。

    一个艺术家从事创作时、他是通过想像和感受去理解一个不同的文化的.不可能有考据式的客观性,他对这个文化必然会采取一种介入的姿态_在涉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时,应避免汉文化为中心的倾向,这种倾向将影响我们对文化的诊释方式和态度:所以说,少数民族美术创作的最根本的观念问题不仅是艺术语言的问题,首先是一种文化介人方式的问题 实用主义是某些艺术家介入民族艺术的一种方式一在“”时代,艺术的这种“实用”被发展到了极致,那时的作品中都是高大全的形象,彻底排除了其他艺术样式存在的可能性。而一个民族的真实面貌、艺术家的真实感受,以及那些民族本身的艺术语言及他们的艺术需要则完全被漠视了:今天,人们对艺术的确已经有了多元化的理解,但实用主义观念却仍然深植于一些艺术家的心中.这些人在进行民族艺术的研究和创作时,习惯了这种介入方式。他们很善于将自己的主体理念,注入到披着民族图像外衣的主题之中,而将自己的作品变成传达某些“思想”内容的载体,基本上排除了将民族语言当做主体的观察方式。

篇9

    (一)教学理念陈旧

    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乐科学习的载体,其内容首先要体现全面的音乐性,其二才是技术性。然而,多年来我们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教学,“事实上,‘技能性’(或‘艺能性’)的教育倾向在目前仍占主流,从而缺少对‘人文性’教育的深刻反思,而真正深刻的教育反思视角恰恰应当是‘人文性’的”。[1]教学中教师忽略音乐中深层的民族文化价值,忽略音乐在表达民族文化和人的情感方面的独特意义,缺乏民族音乐性方面的教育,把一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民族院校的基础乐科老师,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灵魂的解读者。但是,目前的教学及教学理念确实偏离了这样的路径。首先,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仅仅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工匠、音乐知识的传授者、音乐技能的示范者,而忽略了对于音乐本身的生命力、感染力的体验和解读。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音乐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其次,面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大部分“零起点”学生,目前这种标准化的、偏重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分级制教学体系看上去程序严密,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质量可控,也许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很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基础乐科的学习对他们的专业学习的益处,并因此怀疑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以西方音乐素材为主

    “长期以来,西方音乐体制的引入,塑造了中国音乐教育体制和音乐观念上的依附性,这是有很深层的和持久影响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在强化西方的音乐价值观、知识观还有作品及音乐的理解方式,这样一来自然西方是中心,我们是边缘”。[2]不可否认,西方的基础乐科教学体系由于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我国音乐院校长期沿用这个体系至今不变。但毕竟是西方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文化,它与我们最大的不同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依托特定文化的音乐特征也有显着差别。因此,如果我们过于注重西方音乐素材的使用,而忽略中国本土的音乐素材,尤其是忽略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显然远离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实际。

    (三)教学方法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从民族院校的教学结果上看,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而且产生了厌学情绪。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枯燥的音乐知识传授模式和以单纯的音乐技能训练为教学目的标准化教学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局限性表现在实施教学中只能“一刀切”而不能因少数民族大学生之材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片面性则是教学中过度强调音乐学科的一般知识技能,忽略了学习音乐中的民族文化性和人文特色。我们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和主要精力更多放到了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无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传承的内在要求,忽略师生的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交流。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生硬呆板的教学内容和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没有了在家乡时欢歌弹唱的生气与活力,失去有对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向往和激情,更多表现出的是对老师的唯命是从和漠然厌学的消极心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乐科教学的可行性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和父母遗传的基因里已经获得了较好的音乐感和基本的音乐能力。但由于他们进校之前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且文化基础薄弱、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实施必须因人、因事、因情而异,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机械制作和数学逻辑演绎那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规范和界定”。[3]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接受程度,教学中使用与汉族学生、其他专业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授课,并要做到“标准化”和一视同仁对待显然是不现实的。老师要依据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再根据学生特点、基础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教学。只有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乐科教学,才可能改变目前的教学状况。关键是老师需要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主体,深入了解他们的民族特质、民族音乐基础,以及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观念上、教学上、方法上做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教与学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做到教学过程中淡化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增强课堂中师生共同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感受,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课堂共同体”。

    (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因此,教材的内容要体现民族特色,以民族的音乐内容为主。按照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说没有音乐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教育,而没有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是失败的音乐教育。[4]具体来说,就是基础乐科的教学内容应以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依托,由他们耳熟能详的“田间”音乐学习入手,并将基础乐科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内容巧妙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例如各民族学生自己家乡的歌舞音乐、器乐演奏展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讨论与交流等等。作为教学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本身就有丰富的音乐资源,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才艺表演突出,有的甚至对本民族文化、历史有深入了解。同时,不同民族学生一起学习,这本身也为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专门问到学生对于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问题的看法,结果在45人的有效问卷调查中,赞同的达到96%。因此,要解决教与学的分离现象,制定符合民族特点、学习程度的教学方案势在必行。目前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方案中教学目标不太明确,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方面,应在遵循学校的基本办学方针的前提下,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熟悉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使制定的教学方案还可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弘扬传承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详细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背景和个体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二是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如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定期开展视唱教学演唱会、学习成果交流会等,这种拓展的方式对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转型

    “学校民族音乐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教材固然重要,教学方法及教学设施也要跟得上,才能达到预期目的”。[5]应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教学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通过声、光、色的多种形式,并辅之以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歌舞场景,这种集视听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缩短了学生与实际作品之间的视听体验距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当然,这些量大、面广、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我们不可能信手拈来,需要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整理、研究,并按照深浅、难易程度编排,同时还依赖于现代教学设备及音乐软件制作技术将这些具有教学价值的民族音乐素材按不同程度、不同风格编辑整理纳入电子教学曲库中。特色教学不仅只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模式的创新上,选择什么教学方法实施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也是不能忽视的。为达到上述目的和效果,教学中实施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选用何种唱名法的问题,一直以来音乐院校学生在运用什么唱名法来进行视唱练耳的学习争议不断,有的认为专业音乐院校就应该用“固定唱名法”显得更专业;有的认为根据中国国情应该用“首调唱名法”;还有的则认为应该两者兼之并用。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的音乐听觉训练和视唱教学中,从他们音高听辨、旋律记谱,首调方法视唱的表现上来看,笔者认为首调唱名法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如果背离学生的音乐思维习惯而进行固定音感学习的训练,只能使教学流于形式。

篇1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互补与交融成为必然。中国,其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习俗、饮食和医学等深具魅力,更是备受众多专家学者关注。我国的涉外旅游工作者,作为连接本土文化与国外异文化的桥梁,除了应了解国外的异域文化,更应深入解读中国的民族文化,传播中国文化。如渝东南地区,一直是少数民族(土家族、苗族)聚居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如土家族的图腾崇拜,敬祭白虎,土家族的文学艺术,摆手舞、对山歌、傩戏等,还有苗族的蜡染工艺、芦笙表演和独具特色的房屋建筑风格等。土家族的民间音乐《南溪号子》,招待客人油茶汤时唱的《六口茶》,这些都承载着土家族的历史,是土家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二、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方面

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根据“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教学要求,旅游院校的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高级技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更多地关注应用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应用技能,并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在当前我校的实际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和课文句法、文法分析,偏重语言知识点的传授,还是传统的以老师讲授为主,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也并没有注重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与实际应用分离,严重偏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方面

1、教材内容落后和陈旧目前,关于旅游英语的相关教材版本,其内容没有把基础知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深度或广度都不够,并缺乏相应配套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中,我们发现大多数教材普遍重视异域文化(主为英语国家文化)的教学,而对本国民族文化的导入着力不足,民族文化教育的比重太少,对比分析异域文化和本国的民族文化尚是空白。在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带来的信息交际失误就有可能发生,无法正确地用英文介绍本国的民族文化。因此,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敏感性、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英文翻译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2、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的落后在我校目前的旅游英语教学中,教师还是基本沿用传统的板书授课教学模式,听力、口语及翻译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一直都没有得到突显。旅游英语的多样化教学离不开先进的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和3D模拟实训室,以及课外实习、实训基地。而目前我校的英语教学设备还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英语教学的要求,针对旅游英语的教学还应增加开放时间。我校还需要加大投资力度,更新和完善相应的教学设备。

3、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薄弱目前,在我校的英语教师队伍中,讲授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师主要是英语科班专业出身,普遍缺乏深厚的民族文化、地区文化知识以及旅游专业的基础知识。同时,汉族的英文老师占绝大多数,对少数民族相关的文化不了解,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需要搜集与少数民族文化相关的资料和信息。旅游英语的专业性强的特点,使得“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三、如何进行民族文化的融入

(一)明确教学指导理念

高职院校的旅游英语和公共课的大学英语有着本质的差别,旅游英语主要是培养从事旅游各个行业的人才,是旅游第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旅游英语并不简单等同于英语专业知识加上旅游专业知识。语言是一种文化的双向交流,民族文化教育,以及地区民族文化教育在我校的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应占据重要比例。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英语的教学过程也应是让学生接触、感受和体会旅游地区文化的过程。我校所处在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我校的旅游英语教学应突出地域的独特性,凸显出当地的少数民族特色,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学习如何用英文翻译、用英语解说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食物等,注重比较异域文化(英语国家文化)和本土民族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增添民族文化教学内容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特点,深入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的内涵对现今的旅游特别是涉外旅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应增设相关课程,系统讲解和介绍少数民族文化,不仅可以包括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礼仪、饮食习惯、风俗习惯,还可以包括民族服饰、建筑工艺等方面的内容。在旅游工作人员的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更应注重民族文化的导入,不能忽视民族文化对交际能力的影响。由于人是文化的携带体,当我们在与外国友人交流的过程中,其实也就是两种不同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本土民族文化的导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汉译英的指导和训练上,以“信、达、雅”为基本准则,在透彻地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异同的基础上,将本土的传统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手工技艺以及歌舞艺术等运用他们熟悉的语言、表达方式转述给该群体。同时,还可以针对一些中国特有的词汇,如八卦、阴阳等,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翻译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三)设计和改革教材

我们在教材的设计和改革过程中,首先应结合渝东南地区的旅游产业特点,充分考虑中国民族文化和地区民族文化的融入,教材内容要贯穿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主线,同时要选择贴近旅游专业内容和实习、实训内容,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公开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时,我们还要分析中国和西方语言表达的差异,汉族和少数民族语言表达的差异以及在各种不同情景中的不同措辞,引申出中英文化以及整体文化和地区文化的差异对比和鉴赏,从而使旅游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相得益彰。其次,在教材的改革过程中应注意与时俱进。我们不仅要充分了解国内旅游行业的发展,更应了解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动向。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国外旅游英语相关的原版英文教材,订阅具有国际权威的旅游学术期刊,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改进教学技术和方法

在应用性、实用性很强的旅游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是必不可少。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旅游英语课堂教学中,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扩大了背景知识容量,有利于有效建立“视、听、说”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模拟旅游环境,有助于构建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教学方法上,首先,强化英语口语和实际语言应用的情景教学法。我们可以模拟导游解说现场,设计旅游场景,指导学生进行导游英语口译训练;其次,注重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的跨文化交际法,可采用对比原则,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西方的主流文化与民族的核心文化,清楚地掌握不同民族文化的特征和差异;再者,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任务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最后,和相关旅游部门沟通和合作,让学生们到代表本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进行亲身实践,如阿蓬江、神龟峡、蒲花暗河等,并由本地经验丰富的导游指导和示范。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旅游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是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水平和旅游文化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由于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更需要英语教师了解本地文化特色,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对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讲解。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途径:首先,安排英语教师参加各种旅游专业知识的培训,并鼓励他们考取当地的导游证;其次,安排英语教师去旅游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或指导学生实习;再者,可以聘请熟悉本地民族文化的、当地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工作者和旅游行业协会的优秀代表参与我院英语教学工作,并与我院的英语专职教师共建旅游英语专业民族文化教研中心,促进我院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