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典文学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当代文学;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2-018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深化,文化全球化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外来文化接触,西方外来文化对于本土文化,特别是本土的文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在这个影响过程中,我国的传统文学的民族性特征在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破坏与吞噬,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坚持自己的文学民族性特征,那么终将被全球化文学所同化。在这个关键发展阶段,我们如何才能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特点之间的关系,发展我国当代文学,将作为文学界新的课题。
一、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当代文学民族性所受的影响
1.西方文学不断渗透,传统文学民族性不断弱化
实际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文化全球化也越来越明显,西方各种文化领域的影响也在逐u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从影视作品到文学作品,不一而足。由于当代作家处于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之中,而我国的近现代过程又是处于战争当中,所以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诞生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被西化这个概念自然也就难以避免了。由于西方很多作品都是强调现代意识,强调社会和人生的发展,人性的思考程度,都比以前传统作品要深沉许多,这些优秀的当代作品即使是在现在来看,也是有着足够的分量的。有一部分当代作家为了弘扬民族性特征,也尝试将西方的优秀作品与思想内涵与我们国家传统的民族性特征加以融合,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又能够表达人性与社会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玫瑰门》、《浮躁》、《尘埃落定》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这些作品在当代文学界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可以称为我国的当代文学与经济全球化过程相融合的里程碑。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即使是这些优秀的作品,也还是没有跳出西方文学逻辑思维惯性,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民族性的一些内容。这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我们的作品还处于一个迷失的过程,就好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追根溯源还是因为民族的特征没有足够的优势和特点,不足以在西方文学的冲击下保留自己原本的特征。
2.当代文学是从西方文学演变来的,一脉相承的局面难以改变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近现展的特殊过程,我国当代的文学从最初定义的时候就是参照西方的文学标准进行的,所以当代文学从诞生起就注定会“被西化”。这样的结果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不去追究也无法改变,但是在发展所谓的当代文学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因为这几十年我们向西方学习了一些优秀的内涵,就舍弃老祖宗留给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的话,那么我们的民族性到底在哪里呢?我国当代文学现在所处的迷茫状态,其实就是源于西方文学的同化性特征,由于西方文学更具有知性和理性,在剖析人性的层面上比传统文学更胜一筹,传统文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民族性特征,但是在实际写作中往往不如西方文学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这也是西方文学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各种地区的文学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的根本原因。其实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的碰撞与交融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得以体现,他曾经在文学作品中抨击中国封建社会上千年来的迂腐与愚昧,但是又同样敬重着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文人墨客等等。这种复杂的心情也正是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当代文学所面临的心情。其实,要想保留我们当代文学的民族性,一方面需要在吸收西方文学内涵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文化侵蚀;另一方面还是要着重加强自身民族性建设,弘扬民族精神的实质,增添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只有自己的民族性足够强大,才能不被全球化进程所淹没。
二、如何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体现当代文学民族性
1.当代文学要加强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市场全球化,而物质交换在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精神交流就必不可少,这是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的实质。而文化全球化会导致文学全球化、语境全球化,如果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够鲜明,不够具有特色,不能够与时俱进,那么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被优秀的文化所吞噬,这就是常说的文化入侵。所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已经到来,在做好文化警惕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当代文学的民族性水平的提高。
2.当代文学的研究要接纳经济全球化
其实,如果要打败一个比自己强的敌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了解他、学习他。文学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下一步的文学研究工作必须要接纳全球化这个无法抵挡的历史过程,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接纳西方文化,并且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进行积极的接纳。要坚信自己的民族文化足够强大,毕竟我们拥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与灿烂文化,还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结构,所以民族性内涵是不容置疑的。
3.当代文学必须正视经济全球化
当代文学必须要学会正视经济全球化,虽然经济全球化进程会对我们的文学传统产生一定的冲击,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同样也会带来更多更先进的文学内涵和文化传统,所以说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有利有弊的。只要我们化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积极加强当代文学的民族性建设,经济全球化就不但不会影响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甚至还能够借助全球化进程将自己的民族当代文学发扬光大,对全球的文化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周岩丽.分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4).
篇2
大卫?罗伊的文章《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间对话的价值》[1]巧妙地阐释了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在诸多方面的对话,并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对话互有裨益。本文试图通过怀特海关于现实本质的哲学洞见来确证沙利文的心理治疗的人际理论的某些关键特征,从而对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的对话有所贡献。在阐述其对动能的理解时,沙利文写道:“在所有的哲学家之中,怀特海将宇宙视作一个机体,很显然,我们可以将活的机体视为特定的动能。”之后,他引用《过程与实在》中的内容详细说明了其观点[2]102。虽然怀特海并未特别关注心理学这一学科,但是我们发现,在怀特海的作品中有很多深刻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与沙利文的临床观察结果一致[3]。正如沙利文自己曾指出的那样,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可以为当代精神治疗提供一个协调一致的理论基础[4]。
一、关于理论的起源
哲学家时常会迷失在假设性观点的迷宫中,与此不同,心理治疗师必须接触具体的个体。为了治疗病人,心理治疗师必须依靠关于自我和人格的可操作模型。这一理论框架需要关注健康正常的个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和理论母体,同时也要有判断和评估良好人际关系模型的标准。例如,指引弗洛伊德的开创性工作的模型就深受牛顿物理学,特别是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研究的影响。这一倾向使得弗洛伊德能够类比地将人类视作蒸汽机,这样其中的有限能量无疑在这封闭的系统中得到了诠释。弗洛伊德理论中常见词汇如“阻抗”、“压抑”、“置换”等,清楚地显示了其理论基础。
遵照经典力学原理,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并且强调直接接触对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必要性。随后,克拉克?麦克斯威尔的场理论彻底变革了物理学的机械观念,该理论指出,即使物体相互间没有直接接触,作用与反作用在一个既定的电能场中也会发生。与此类似,参照麦克斯威尔的发现,沙利文通过重点强调关系和相互依靠的概念彻底挑战了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理论的基础。
沙利文不主张将个体人格视为如独立的、离散的实体那样的研究客体,而是认为人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显现自身。这些他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现实人的人格化象征,如一个小孩的梦境或其想象中的角色。然而,认为个体人格可以在“真空”中讨论可能导致怀特海界定的“误置的精确之谬误”。对于怀特海和沙利文而言,人格只能是一个关系性的词汇。用沙利文的话来说,“人格是在重复发生的人际情境中的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2]110。对于这些可观察模式(即人格)的研究构成了心理治疗职业的本质。
如果人格是一个关系,那么我们还应该精确研究什么与此相关。对此话题的讨论将揭示沙利文的基本假设在多大程度上与弗洛伊德的假设相冲突。为了更加充分地解释人类行为,沙利文认为有必要将他称之为弗洛伊德的“机械主义”概念换成他的“动能”的概念。对此,他界定为“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一模式在机体作为生活的机体的过程中体现其特点”[2]103。根据他的模型,人格被视为一个动态的活的有机体,它由很多相互作用的动能和次动能组成,这些动能在身份的重复性模式中得以显示。人类机体不是一个有着长期自我认同的、固定的、静止的物体,而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动态关系,它是一个由处于连续的流动或变化状态之中的一些成分动能所组成的。因为在长时间的模式中会有相似性,所以个人身份的意识是被保存的, 尽管总是以一种相似的方式保存。
所有对于个体的全面认识都必须包含其动能和次动能的范畴,这些构成了个体的生活模式。沙利文写道:“对任何生命个体的考察都必须包含三个终极因素:它与必需的环境媒介的共同存在;它的组织;以及它的功能性活动。”[2]98通过强调这种三层次的方法,即坚持心理治疗应该借鉴来自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生物学的洞见,沙利文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弗洛伊德。很明显,当有人扩展了人格所存在的母体时,对于临床实践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延伸意义。咨询师不仅需要将个体病人视为操作性的生物组织,同时必须要理解此人的环境媒介,这包括作为功能性活动的发生对象的其他人,以及特定文化(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于世界的感知模式)。最后,在心理治疗中,咨询师与病人一起,必须尝试在以上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全部关系上达成共识[5]19-25。
熟悉怀特海形而上学的人可能会对于沙利文的观点感觉很熟悉。通过自己的研究,沙利文同样认识到了怀特海所宣称的关于实体本质的基本观点,并将其构建成一个适用于心理咨询的切实可行的人格理论。沙利文的理论可以用怀特海的概念性术语(比如合生、现实实有、社群以及联接等)来阐述表达。本质上而言,在对人类个体的概念化方面,沙利文和怀特海一样,拒绝基于一个“物质形态论”的人格模型,并且坚持强调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另外,通过强调人格是其构成关系的综合,并且在一个既定的能量场中,人格受人际间力量的影响,沙利文是在用心理学术语来表达在怀特海关于“外延性连续体”讨论中的观点。
读到沙利文关于人类个体的三个维度的理解时,怀特海主义者也许会立即想到《生成中的宗教》中一个类似的论述。怀特海指出,当个体有意识地意识到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合流时,宗教性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三个概念指:关于个体对自己的价值的概念;关于世界上不同个体彼此间价值的概念;关于主观世界的价值的概念,其中主观世界是从其构成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衍生出来的共同体,且该共同体对于每一构成个体的存在都是必要的[6]。
这一思想和表达模式上的相似性不仅反映了怀特海和沙利文在思想上的相似性,同时也在更深的层次上表明了他们共有的对于人类的相似认识。在谈到身体时,沙利文使用动能和次动能的相互作用来阐释;而怀特海则表述为“身体是由各种经验中心所构成,这些经验中心在表达自身时相互影响”[7]32。
同时也要指出沙利文关于自我系统和选择性忽略的观念与怀特海的另外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这样的预设:当前瞬间包含着其所有的过去。对于怀特海和沙利文而言,当下总是寻求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这些价值可以从这一现实世界的可获得数据中得到。
对怀特海“现实世界”的意义更全面地理解,有助于我们将母体置于机体形成安全操作的背景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母体。受其主观目标的控制,自然地遵循历史性路径,这些路径指向先前的满足并且避免价值实现的最小化或琐碎化。沙利文对于怀特海模型的赞同可以从他在阐释机体如何对其过去数据进行反应时常会在“摄入”这一词汇[2]28,76-77,141中体现出来。另外,沙利文关于无意识或者选择性忽略的概念,表现出他对于怀特海消极摄入这一概念的创造性临床应用。
沙利文和怀特海都对经验采取一种动态的观点,不同的是,怀特海选择关注微观世界的水平这一领域,这引发了他的机体哲学;而沙利文致力于研究人类经验这一特定领域,这催生了其精神治疗的人际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将沙利文的理论解读为怀特海存在论的子集,或与此相反,将其视为怀特海理论中内隐表达内容的具体化。
二、关于人格发展
沙利文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对于人格发展的看法。同时,在沙利文思想与怀特海机体哲学中所表现的感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一部分将简要描述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观点,同时探讨从其作品中搜集出的与怀特海机体哲学相关的观点。两位思想家都明确否定存在能够在持续的转变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质自我”这一观点。为了呈现他们的发展性洞察,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真正表现他们观点的动态性特点的语言与风格。
缘于其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沙利文不仅逐渐摈弃了弗洛伊德将性能量作为人格发展的唯一动因的强调,也摒弃了弗氏对于人格发展阶段的观点。在沙利文看来,对于个体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性能量的流动,并且进一步超越了弗洛伊德所预见的有局限性的时间框架。沙利文将个体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命名为幼儿期,它从出生开始持续到清晰表达能力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考虑到这是自我系统的开端,因此婴儿与母亲的关系非常重要。接下来的阶段是儿童期,这一时期持续到儿童表现出超越最直接的父母和子女关系而去寻找其他儿童作为玩伴的需要。少年期阶段的特点是需要在同龄群体中寻求更广泛的关系,这一阶段接着支配着人格发展,其持续时间是个体在学校的最初几年直到(并包括)个体出现对于自身性别一致性的最初意识这段时间。第四个阶段是青春期,分为前青春期、青春期早期以及青春期后期三个次级范畴。
与其动态性观点一致,沙利文相信,人格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而且会受到与新的人际环境相关的改变的影响。他认为,以上列出的四个阶段中确立的模式对于人格动能如何与环境相连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加工数据有显著的影响。有时我们无法协调这些阶段,或者不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经历每一阶段所界定的特定人际维度,这是由于精神病学调查材料所限。
在个体发展阶段的跨度方面,怀特海与沙利文也存在着一致。沙利文认为正常人际发展的基本过程一直持续到20岁末甚至30岁初。同样的,怀特海在1916年向英国数学委员会所作的会长演说上提到了这样两种观察:“我们要记住,自我发展是有价值的智力增长,并且自我发展大多发生于16岁到30岁之间,”并且“重点不是个体18岁时是怎样的,而是个体在那之后成长成什么样的最重要”[8]1。
尽管大多数哲学家通常都熟悉怀特海教育哲学所拥护的浪漫、精确以及概括阶段理论,但很少有人认为怀氏是一个发展论者。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发现了怀特海与沙利文在理论起源上的相似点,怀特海关于人格发展的图式也与沙利文相似,这在怀特海的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证据。
与沙利文一样,怀特海强调人际关系在人的整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其本体论的关注点相一致,怀特海对于将所有的环境因素都整合到一起的需要非常敏感。从文本上看,其发展的具体阶段(怀特海可能倾向于称之为“节律性周期”)遵循以下的结构:幼儿期、青春期、青年期、特定的自我超越、平和。这些结构与沙利文的发展阶段在特征上很相似。根据怀特海的观点,在这些周期内都伴随有浪漫、精确以及概括三个阶段。
最后的两个周期称为“特定的自我超越”以及“平和”,这反映了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构成它的全部关系。怀特海指出,青年人“特别容易受到那种关于‘平和’的幻象的影响,那是灵魂诸活动的和谐,自有着超越任何个人满足的理想目标”[9]371。尽管青年也许“易受幻象影响”,获取它则要花费些时间,这就是为何怀特海看上去强调中间阶段。对于特定人或物的爱使青年超越了当下的自我关注,同时反映了其自我超越过程的开端,怀特海说“个人之爱的这一方面就是为了自私的幸福而执意坚持一种条件,这没有超越人格”[9]373。
对于怀特海而言,个体能够争取的终极完满状态反映了沙利文为成熟的适应良好的成人所预想的理想和目标。从这一角度,怀特海定义了“平和”并且指出:
“它造成意识兴趣更加宽广的范围,扩大注意的领域。因此平和是最大程度地自我控制――这种程度过大以至于‘自我’消失,兴趣转化为比个性更为广泛的协调行为……这是防止狭隘的屏障”[9]368。
通过这些过渡周期发展出的人格并不是一个物质性“自我”,而是一个动态的“联结”或“样式”,它不断地合并经验,同时逐渐地扩展其对于构成它的关系性因素的意识觉察和反应。对于这一扩展有贡献的不仅有身体机体的生理成长和个体的人际关系的成长,而且还包括自我系统的动能。沙利文认为这一动能受到安全需要的驱动,而怀特海通过强调在既定联结中美学价值的实现而对此动能进行了讨论。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格发展的讨论几乎全部聚焦于理想状态,此状态假定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健康成熟的成人并能够实现平和的愿景。为了提供一个更为平衡的有关人的真实发展方式的描述,有必要对前述内容进行拓展。而达到此目的的一种做法就是去检验语言在沙利文和怀特海思想中的作用,而这一做法这也将有助于理解被阻滞的发展的这一话题。
三、关于语言的作用
除了列出其理论中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沙利文同样提到了人类感知和评估他们的经验的三种“思维”模式。沙利文给出了这三种模式的希腊文中对应名称的词形变化,这有助于理解这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分别是:原型态,字面而言是处于第一位的意思;偶合态,表示一种并排的顺序或安排;综合模式,表示按顺序放在一起。
原型模式描述的是婴儿首次遇到随机的模糊刺激,它不连贯而且没有逻辑或者理智。婴儿以一系列互不相连的瞬时状态的方式摄入世界,在这些状态中没有自我与他人或者自我与世界的直接区别。
偶合模式使得儿童能够构造一些联结,但是这些联结通常是无序的并且缺少任何的逻辑基础。“在此之后所以因此之故”的推理代表着一种偶合态推理模式,同样,游戏“躲猫猫”背后的滑稽元素,就是利用了在这个阶段儿童缺少那种皮亚杰称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这一特点。
综合模式使儿童能够开始对世界以及构成世界的关系形成现实的理解。尽管每个对应模式都倾向于支配儿童发展的顺序性阶段,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在后继的发展阶段中,思维的两个原始模式可能会再次出现,并且影响个体在压力、疲乏、精神疾病或者梦境时期的推理过程。
沙利文认为,语言对于理解这三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工作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语言”这一词汇用来表达社会化过程所必需的一系列的符号生成活动。沙利文指出,对于语言的掌握使得儿童可以对一个健康的自我概念内的各种相互冲突的人格化身进行融合[2]172-189。
除了具有交流的作用,语言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随着儿童不受约束的好奇心开始接触世界,焦虑的来源威胁着要对这种好奇心进行缩减。根据沙利文的观点,语言通过隐瞒和扭曲对于现实的感知而将焦虑尽可能地最小化,由此保护了自我系统。儿童能够迅速习得何时和怎样使用这一防御姿态。
在描述一个在经验的综合模式中运转的过程时,沙利文对于这种人际现象作了讨论。被他称为“一致性确认”的这个过程,使个体能够通过别人的一致看法而证实其观点,进而支持他们的感觉、感知或者关系。在相对无焦虑的人际背景中,“健康”个体能够用一种与事物的模式相一致的方式表达自己。而在焦虑水平较高的环境中(这种焦虑可能来自当前环境也可能来自这种环境所唤起的痛苦记忆),一些人发现很有必要进入沙利文称为“偶合态扭曲”的状态中,在此状态中,自我系统对现实进行某种程度的扭曲从而抵消焦虑。临床现象“移情”代表了偶合态扭曲的一个情形,以至于病人倾向于将治疗师视为他们记忆中的人。
个体对于综合模式的正当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沟通的有效性并能提升人际关系,而偶合态扭曲导致个体误解经验的真正本质,并能妨碍健康的生活。因此在沙利文看来,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出并清除这种偶合态扭曲。
同样,对于怀特海而言,语言对于理解人类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将语言视为“表达的系统化”,并宣称“毫无疑问,在所有表达思想的方式中语言是最重要的”[7]48。尽管他没有具体地谈到经验的原型、偶合以及综合模式,但在其关于智力过程的第一周期的叙述中反映出了相同的顺序模式,这一周期包括了“从获得知觉能力到习得语言,从习得语言到分类思想以及敏锐的知觉”[8]31。
怀特海对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的探索,开始于他的《思维方式》中名为《创造性灵感》的讲演的核心内容以及构成其作品《符号主义》的几篇讲稿。与其存在论关注点相一致,怀特海在前面的讲稿中将语言的功能描述为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联结。语言对经验之流的片段进行组织并使其能够被理解。怀特海将对语言的掌握视为自我身份和理解的关键元素,他写道:“《圣经》第六日的记录应该这样写:上帝给人以语言,他们便成了灵魂。”[7]57
因为语言在调节人际表达形式时具有社交功能,所以对于沙利文和怀特海而言,语言所扮演的角色是精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而言,个体越充分地表达和理解塑造人际话语的操作性因素,个体越有可能意识到构成人格母体的因果维度。正如对于事物的命名代表着儿童的首次归类行为和在社会习俗下的分享能力一样,对于塑造个体经验的因素的命名是迈向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第一步。通过阐释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沙利文和怀特海不仅表明了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抓住了这一重要心理治疗学洞见,同时也阐释了他们如何将这一见解融入他们关于人的动态性观点中。
四、关于治疗实践
在《精神治疗访谈》[5]19-25中,沙利文列出了他认为的精神治疗的四个阶段:开端、勘察、详细询问以及干预(或终止)。在这四个人际阶段中,治疗师通过尽可能地了解来访者的过去以及来访者与他人的联系模式从而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基于在咨询中获得的语言或者非语言信息,咨询师必须不断地测试各种各样的关于访客症状的真正本质,才能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他或她的世界。
在怀特海的术语中,精神治疗访谈代表的是治疗师的控制性尝试,治疗师通过尽可能地理解来访者的现实世界从而帮助来访者。从这一角度,治疗师可以与来访者分享一个替代性主观目标,或者帮助来访者意识到消极摄入可能是针对病人经验的拒绝性因素。尽管将沙利文和怀特海的观点完全地对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说:因为咨询师的视野很少被阻碍了病人观察世界能力的偶合态扭曲所阻碍,所以怀特海的哲学和沙利文的心理学为对抗和治疗来访者焦虑的源头提供了相同的临床方法。
篇3
关键词:危重病人镇静镇痛
一、危重病人镇痛镇静的必要性
1.1危重病人对镇静的需求
近来,围术期危重病人应激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这是因为危重病人在诊治过程中常见的焦虑、恐惧和躁动等应激反应的发生过程及其临床调控程度直接关系到病Bion和Ledingham对ICU病人的调查表明:焦虑和疼痛是其所经历的最常见的不愉快的记忆。对此类病人给予必要的镇静治疗可以:①提高病人的舒适程度;②减少病人的应激反应;③便于进行特殊治疗操作。镇静的指征包括:①机械通气;②昏迷病人;③ICU躁动综合征;④诱导睡眠等。
1.2危重病人对镇痛的需求
由于传统观念以及工作环境的条件所限,在危重病人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往往强调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对病人的舒适性重视不够。然而,此类病人在诊治期间的疼痛不适往往引起机体明显的病理生理改变,如疼痛可引起①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因此使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②疼痛使胃肠道动力减弱,甚至引起胃肠道并发症;③疼痛尚可限制咳嗽和深呼吸并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临床上在胸部和上腹部手术的病人时常遇有不同程度肺不张和缺氧的情况。
在危重病人倡导和进行镇痛治疗,除了人道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之外,其临床意义尚在于:①调节减轻应激反应,降低儿茶酚胺和神经肽水平,尽早使组织、心肌氧耗和高交感活性引起的生命重要器官的高负荷状态(这些对危重病人往往难以耐受)恢复正常;②改善损伤后的继发性分解代谢亢进,促进机体有氧合成代谢及创伤愈合,维持免疫功能;⑧减少腹部和胸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④促进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深部血栓和有关肺并发症和肺梗塞的发生率。
二、危重病人镇静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危重病人病理生理变化复杂,常常是同时采用5~10种药物,由于机体组织血供下降及生命重要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药物的体内清除过程可能发生改变。此外,此类病人CNS对镇静镇痛药的敏感性可能增高。许多因素可能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镇静药尤其是异丙酚、苯二氮革类以及镇痛药(通常是阿片类药)是主要用于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药物。
2.1异丙酚
近年来在危重病人采用异丙酚镇静日益普及,但在这类病人长时间连续输注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资料尚不充分。Bailie等在12例ICU病人以2.6mg·kg-1·h-1的速率连续输注平均达86h,并对其清除参数进行了观察研究。停止输注后,血浆异丙酚浓度在初始的10min平均下降50%。其他报道表明24d连续用药后无快速耐药或蓄积。然而,异丙酚在危重病人药代动力学变化特点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2苯二氮革类
其中咪唑安定是半衰期较短的苯二氮革类药,最常用于危重病人的镇静。然而,有报道在高龄病人反复应用咪唑安定可引起清除过程的延迟和蓄积作用。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危重病人药代动力学特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表现在①病人对输注速率需求方面;②一定水平镇静程度的稳态血药浓度;③有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等。在一些危重病人长时间镇静后咪唑安定的蓄积作用的观察包括感染性休克、低心排、低蛋白血症、肾脏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腹部大手术后病人。这种蓄积现象可能的解释为:由于咪唑安定具有非常高的肝脏排泄指数,而肝血流的下降造成该药一定程度的蓄积。
2.3阿片类镇痛药
静脉吗啡是ICU病人常用的药物,但在危重病人吗啡的体内清除过程可能发生明显的改变。Macnab等对休克病人的观察表明吗啡的清除半衰期明显延迟(为13h),而非休克病人仅为6h。在危重病人常见的因素(如肝血流减少、感染性休克、高龄、近期手术、低蛋白血症、肝外代谢途径即胃肠道排泄减慢)均可能影响吗啡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在危重病人硬膜外吗啡或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镇静镇痛药物选择原则和特点
用药原则应根据不同疾患的危重病人镇静镇痛的特点选择用药(如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病人、心脏手术后病人、肝肾功能不全病人、中枢神经损害病人、创伤病人等)。此外,应考虑药物作用的维持时间,根据单次静脉注射后药物作用维持时间的不同,可将镇静镇痛药物分为超短效(作用时间<5min,如异丙酚),短效(<15min,如咪唑安定、阿芬太尼),中效(<30min,如chlormethiazole)和长效(>30min,如安定、吗啡和度冷丁等)。应强调在一些病人,药物的作用时间可能明显延长。各类药物在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治疗中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对于数天之久的镇静镇痛,可采用长效药物,而在最后的24h改为超短效药物以便长效药物的预期从体内清除。
可在采用长效药物后根据临床需要酌情采用拮抗药,然而,在危重病人采用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可因疼痛、体内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导致病人心血管功能紊乱,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采用苯二氮革类受体拮抗药氟吗泽尼(flumazenil)较为安全,其适应证包括:①机械通气需脱机的病人;②单纯苯二氮革类药物过量;③脑亡测试;④昏迷的临床诊断;⑤肝性脑病等。
总之,在危重病人、创伤和手术诱发的机体应激反应,特征性地表现为复杂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对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恐惧、焦虑和疼痛可加重机体的应激反应。研究表明适当的镇静和镇痛治疗有利于减轻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危重病人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应当强调在危重病人镇静药和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所改变,因此,必须注意给药剂量个体化,对镇静、镇痛强度进行经常性的监测。
参考文献
[1]WoodhouseAetal.Anaesthesia,1997;52(10):949.
[2]ThorpeSJetal.Anaesthesia,1997;52(12):1144.
篇4
关键词:英美经典文学文化差异赏析人物刻画
众所周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了许多语言学习和应用上的障碍。因此,我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而通过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尤其是英美经典文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中外文化差异。鉴于此,笔者在介绍西方英美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英美文学的特点、灵魂,并进一步对如何进行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学习研究中重视英美经典文学赏析的重要意义
作为学者或者文学研究者,只有阅读原著,才能捕捉西方文学阅读的经验,为日后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价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英美经典文学的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了解英美经典文学的基本架构,而且可以熟知欣赏、评价西方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文字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是源于文本自身的,这就要求必须从文本出发,来品味,来体会。此外,通过阅读具有代表性的英美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对文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和人物情感加以琢磨,在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西方文学的学习兴趣,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二、英美经典文学的特点
西方英美经典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其一,善于利用社会生活实际来展现广阔的文化背景,赋予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擅长将现实主义的刻画与浪漫主义的氛围巧妙融合;其三,作者常常将情感寓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描述之中,自然表达。英美文学作品中出现过的许多经典对白,就体现了上述特点。经典对白展现出众多唯美的文化蕴涵,细细品味,也许其中的一个词语的巧妙运用都使得整个句子意味深远,进而展现出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个性所在。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名著《简·爱》,自1847年问世以来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也曾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和音频作品,成为文学评论界的宠儿。当前,《简·爱》的影视、音频作品还被应用于教学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既可以让学习者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还能够体会到英美文学的经典浪漫。作品中,男主角罗切斯特要去爱尔兰,女主角简与他告别时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主动向罗切斯特表达了自己的爱意。虽然语言平淡无奇,但是作者却生动地展现了女主角内心火一样的热情,更加不乏赤诚。简的爱情观、追求自由平等的内心情感以及坚强的个性,统统展现在读者眼前。此外,作品中铿锵有力的语言,更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一个女性强有力的内心。事实证明,《简·爱》是一部永不褪色的经典作品,它以自己独特的美感吸引着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眼。夏洛蒂在《简·爱》的写作风格上简洁传神,质朴生动;第一人称的称谓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能够让读者体会到主角的所思所想。同时,作品也不乏欧洲浪漫主义的特征,显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三、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所在
英美经典文学的灵魂是指写作手法的精炼,通过语言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想,情感态度,辛辣讽刺抑或俏皮幽默等。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总以性格的丰富、复杂而取胜,而这些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语言的丰富多彩、清新隽秀,既含哲思,又体诗意。加之修辞手法的运用,作品显得更具韵味,有力地推动作者和读者达成共鸣。例如,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是其独特之处,很多处都运用了巧妙的比喻。比喻在语义层次上往往偏离常规,却都达到形象化、易于理解的目的,比较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更好地传达作品的美感。这是因为“规范化的语言能准确地表达现实世界,但往往滤去了感觉的变异味道,容不得原初经验的古怪,也因此摒弃了鲜活。”
四、提升英美经典文学赏析水平的对策建议
1强化主动进行文学赏析的意识
通常,提到英美经典文学赏析,许多人都以为去图书馆查找一部经典著作回来慢慢品味。其实,只要具备文学赏析的意识,我们随时可以进行文学赏析。例如,对通常所接触到的文学性、思想性比较强的文章,就可以从文学赏析的角度来体会,还可达到丰富自我语言修养和鉴赏能力的目标。诚然,文学赏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只要我们强化文学赏析的意识,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做起,透过语言材料去理解文章的深层意蕴,从而产生智慧的启迪和性情的陶冶,则我们的文学赏析水平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2积极拓展自己的文学知识面
对经典文学赏析不是凭空的读或者想,它是以一定的文学知识为基础和前提的。虽然平时我们接触到的许多文章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是它们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会涉及到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所以,以此为线索,可借机去多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例如,文章“PublicAttitudesTowardsScience”中涉及到了英国作家玛丽·雪莱所著的《弗兰肯斯坦》中的科学怪物肯斯坦。那么,我们就可以去了解与此相关的更多文学知识:雪莱的《弗兰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说,主要描述了科技、道德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人性的矛盾以及善恶转化,贯穿其中的“科学发展失控会毁灭人类自身的担忧”对以后的科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此种担忧已经成为科幻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也是西方经典科幻电影的主题。
3注重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作家只有通过语言的运筹才能创作出经典的作品,才能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才能勾勒出婉转的故事情节,所以,无语言何谈文学。对文学语言本身的分析可以有多种角度:
第一,从修辞的角度。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段有明喻、暗喻、引喻、讽喻、拟人、反语、夸张、对比等,相当丰富。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认知这些修辞手段,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生动形象、含蓄幽默以及新颖多彩之处,进而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例如,文章“TheTrueHEight”中就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比如其标题就运用了双关的手法,表达迈克尔所梦想的飞翔与他在比赛时的飞翔的明喻。时常分析这些语言修辞手法,能够做到虚实的结合,进一步赏析文章美的意境。
第二,分析人物语言的角度。众所周知,人物语言是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人物语言都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文章“TheWateryPlace”中,作者采用了两种迥异的人物语言风格,即卡默伦与外星人所分别代表的两类群体,前者的语言大量地以口语来表达,句式简短,语言表达方式随意,有很多的缩略句,从而也就描绘出此人随意、不修边幅的人物特征;后者的人物语言则与前者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外星人所采用的语言较为正式,多以长而且复杂的句式来表达,还用较多的被动语态和If句式来展示他们对此次访问的重视。通过分析卡默伦与外星人的人物语言风格去揣摩这两类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方的身份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4注重总结类似主题文学作品的赏析技巧
英美经典文学作品按不同的主题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比如说爱情的、亲情的、友谊的、科幻的等等。其实,每一主题的作品都有其普遍之处,所以在平时进行赏析时要有意地解构文学作品,注重总结一类主题的文学作品的特征,同时,发现不同作品的个性。
以爱情类文学作品为例。爱情是文学的不灭的主题,英美许多优秀的爱情文学作品以歌颂真诚、美好,抨击虚伪、丑恶为主线,深刻地反映创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导致此类现象的社会根源,成为我们了解西方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在赏析这类作品时,首先,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文中的爱情描写,在思想上接受爱情美的熏陶;其次,要把握好赏析爱情文学发展的线索:
(1)爱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可以说,爱情也是照亮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灯塔之一。若以起初的爱情文学来诠释,主要有以下几部标志性作品,14-15世纪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19世纪霍桑的《红字》、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2)爱情是透视社会文化、本质的窗口。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著的经典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表面上讲的是小说主人翁的爱情悲剧,实则是为了抨击资本主义虚伪的婚姻、法制、宗教以及道德。小说中,因为亚雷有资本做后台,所以他才敢放肆地侮辱苔丝,而为资本家服务的资本主义法律当然不会保护贫穷的苔丝,当苔丝杀了亚雷这个两次破坏自己爱情、婚姻的仇人时,法律的行动又是那么地“高效”;另一个决定苔丝命运的男人克莱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双重道德标准,他视苔丝为己物,不容她失去纯洁,但自己却可以风流成性,不受任何道德底线的约束。所以,克莱是害死苔丝的一个间接的隐形杀手。这部小说正是19世纪资本主义生活基本特点的真实写照。
(3)爱情是阶级关系的特殊印证。爱情作为人类活动,肯定带有时代的印记。例如,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的就是特别诡异的爱情故事。由于无法脱离维多利亚时代阶级关系的束缚,女主角凯瑟琳以为林顿年轻、富有,嫁给他将成为当地最高贵的妇女,而与希斯克利夫一个弃儿结婚则会降低身份,尽管她的心却属于希斯克利夫。他们之间纯洁的爱情被建立在财富上的阶级偏见所玷污了,她的背叛导致了希斯克利夫的复仇及对后代的爱情折磨。这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是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压迫与被压迫者之间人性关系的忠实记录。
(4)主义公性格与精神在爱情上的反映,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进步性与价值观。《简·爱》表达了英国妇女对平等的强烈要求。没有美貌、没有金钱的孤儿——简·爱在一乡绅家做家庭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征服了男主人罗切斯特。当得知他还有妻子时,她不想沦为情人,为了尊严,放弃了富裕生活,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纵然简在一直爱着他。当简凭着心灵感应再去找罗切斯特时,他已失去了财富,并双目失明,但却得到了简的爱情。离开罗切斯特,简是为了保护自己,寻求平等;回到他身边后,简获得了平等的真爱。真正的爱情就是两个灵魂平等、真诚地结合,而不附带任何的物质条件。在英国文学中,这是一部倡导男女平等的小说。
篇5
一
所谓图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或雕塑造型艺术,而是随着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影电视和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具有作用于人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影像。由此可见,图像时代的到来是以电视和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在这种新的媒体前,传统文学不再是时代的宠儿而是让位于图像。据有关报道,整个日本的出版物中有40%是漫画作品,每个月出版发行的漫画杂志达350种,每月还有近500种漫画单行本问世。中国目前的书籍出版也已经到了几乎无书不图的地步,而各式各样的漫画和卡通读物,也早已占据了大半个图书市场。甚至我们的教科书也紧跟潮流,印上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据最近上海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在各类书籍中,卡通漫画类受欢迎程度最高,达57.6%。影视、广告、MTV、卡通漫画、网上flash……种种动态或非动态的图像在我们的生活中蜂拥而至。有人作过一项调查,我们今天所掌握的社会信息,有60%到70%是通过图像的方式获得的。在如今图像强烈冲击的社会,图像首先表现出更强的逼真性。图像相对于传统文学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表现形象的直接性和逼真性,给观看者直接以视觉冲击和震撼。它能将存在于人们想象世界中的东西,借助新兴媒体技术真实逼真的创造或展现出来,在这种有着高科技含量的“声、光、电”的作用下,接受者获得了在此之前人类不曾有过的体验,带来了不同于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审美愉悦。就拿电视来说,它已经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日用品,每天只要打开电视,人们就不得不接受各个频道纷至沓来的图像轰炸。据调查,光是中国,现在每年就要生产一万余集电视剧,人们花在电视上的时间大约是每天1.4小时,基本上占据了人们在空闲时的大部分时间,由此可见图像对人们影响力之深远。
其次,在图像时代,图像使事物之间的时空距离感消解。图像能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上可至古人类原始社会,下可至人类未来社会,迅速直观集中的展现在接受者面前。图像拉近了与接受者之间的时空距离,使接受者有了一种新的视觉体验和视觉享受,甚至有时会认为展现在眼前的图像就是真实世界的再现。最为典型的当然是好莱坞电影。这些在巨额资金支撑下的电影巨无霸,展现在观众面前的几乎是足以乱真的影像世界,带来了视觉冲击、声响效应、电脑制作、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等新的电影理念,并使得电影的观看日益走向强烈的感官刺激追求。而在这一点上,作为语言艺术的传统文学则缺乏这种直观性,它往往与接受者保持一定的时空距离感,它需要接受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时空观从而达到再现现实。另外,图像降低了接受主体的接受水平。图像因其直观性,从而更容易让接受者可观、可听,无形之中降低了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扩宽了接受对象的范围,这也是图像时代显著的特征。最能说明图像这种特点的要数电视,它的出现给当时不识字的广大民众了解时局和世态,丰富自己的空闲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而传统文学作为文字语言的艺术,它的接受受到文化程度的限制,对接受者的文化水平提出相对较高的要求。图像的种种优势,使人们时时处处都在图像的笼罩之下,上个世纪被人奉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却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里,无人问津就是最大的例证。当人们工作学习一天之后,最大的精神享受由以前的阅读文学作品转变为如今的看电视连续剧或网上冲浪了。图像把传统文学收编,收之麾下的境地处处可见。当前出现的影视文学作品热就最能说明问题。它们借着电影、电视剧火爆的东风,纷纷出版与之相应的影视文学作品。
可以说图像借着其巨大的眼球经济效应,捧红了影视类文学作品,同时也将传统文学收之麾下。图像对传统文学的冲击还表现在图像独立地创造出一种新的审美文化,独立的体系法则,成为传统文学之外的一支独立力量,并日显强大,有种势不可挡的趋势。满大街的商业广告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它们更多地借助图像的直观性和视觉享受性而深入人心。青年朋友们喜欢看的不再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哈姆雷特》诸如此类的中外名著,而是大量的漫画书、动画片。文学名著目前也正在将自己全面“图说”化,已经图说的文学名著不胜枚举。如书海出版社出版有《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图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有的出版社更是准备将世界文学名著全部“图说”一遍。最畅销的报纸杂志如果只有光秃秃的文字而没有吸引人眼球的图片,试想有谁会去买、去读?
二
对文学形态的划分,一般划分为三种类型:通俗文学、严肃文学、纯文学。通俗文学突出原型意义,严肃文学突出现实意义,纯文学突出审美意义。[1]这三种类型的文学应该说是文学的主要形态,它们构成了文学的主力军,本文中论述的传统文学包含这三种类型的文学。传统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两个,那就是审美性和形象性。文学的审美特性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它主要通过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和表现,表现出很强的思想艺术感染力,使人或沉思嗟叹,或心旷神怡,或感激愤悱,或忧思冥想,从而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它能更好的鼓励人们进行思考和自我反省,让阅读主体能以一种澄明的心境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现代社会需要这样的审美静观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交流。”[2]不少人把《红楼梦》读了十几遍,情节细节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但是“不观则已”,一观则仍旧是“愈罢不能”。伟大的文学作品之所以具有这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用中国文论的话说就是“不务胜人,而务感人”,文学的审美特性能给人的精神世界以更大的愉悦和震颤。
文学的形象性主要是文学语言表达的不确定性让人产生想象的空间,从而让接受者构造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文学形象和意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了文学形象性的特点。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和价值意蕴。如贾宝玉、孙悟空、阿Q、哈姆雷特、于连等等都不例外,它们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历史及人的精神、心灵的历史,从而成为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瑰宝。文学的这两个特征也使文学具有了图像所不具有的优势。首先,文学能给人以更多的审美时间和更大的审美空间,从而使文学具有更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文深度。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采取的是一种主动的静观的接受方式,这种接受方式使阅读主体在阅读中有一种不同于图像阅读的方式,他需要阅读者远离浮躁,抛弃过多的功利观念。当遇到无法理解的内容时,阅读者有充足的深思时间去理解去玩味其中的滋味;当遇到拍案叫绝的内容时,阅读者可以停顿片刻细细品位。阅读者从中能获得真正美的享受,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它能开拓阅读者深层而丰富的情感空间,把相对于视觉图像体验中所产生的视觉上升到情感的美。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说接受者的接受才使文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接受过程是文本的第二次创作。图像则不具有此特点,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侵略性”[3],它是在时间的连续中不断地灌输给观众,不能给人以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图像的这种强制侵入,使接受者只能消极被动的接受而缺少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p#分页标题#e#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如今的电视、电影中,观众在它们面前较少有审美的时间和空间,更多的是一种消极接收的惰性依赖,仅仅满足人们的一种感官刺激欲望,而缺少更多的精神世界的享受,缺乏更深刻的历史深度和人性深度。其次,文学能给人以高度的想象性。语言文字表达的不确定性给人以想象的不确定性,而图像凭借其直观性将事物的样貌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折断了接受者想象的翅膀,被动接受眼前呈现的事实。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描述“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段对林黛玉的描写其性格特点跃然纸上,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但电视剧中《红楼梦》中黛玉的出场却没有这种想象的美感,人物形象通过演员直接的展现在观众的眼前,这消除了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林黛玉的美所产生的理想状态。林黛玉的形象在实际图像中已定型了。
三
“图像时代”的来临重建了人类社会的文化秩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信息、进入想象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方式,在人们生活的周围被各种图像所充斥、所包围。这一切对于曾经拥有过辉煌历史的传统文学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强大的冲击,因而给传统文学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迫使传统文学重新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寻找自己的发展之道。传统文学面对图像的冲击,今天的传统文学已不可能再坚守它固有的形态,而必须完成所谓的后现代转换。
首先传统文学应该走出象牙塔,积极主动地走向大众化和平民化,抛掉高高在上傲视众人的形象。一个有着健全人格和精神追求的人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只要是符合大众需求的,满足大众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需求的文学就定能立足于如今的消费主义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纯文学期刊积极主动的进行大众化改革。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时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愈加明显,置身于市场中的纯文学、严肃文学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压力,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适应读者口味和大众化的需求上,通过与其它大众传媒的联手炒作,制造时尚化的阅读热点。如《作家》推出“70年代生作家专号”以吸引读者,《萌芽》推出新概念作文大赛,涌现出80后作家的代表人物韩寒、郭敬明等。它们的这些措施收效明显,刊物发行量急剧增加。应该说这些刊物走大众化的思路,值得传统文学借鉴,但与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好走向大众化的度,防止一味的为了迎合读者而走向低俗化、媚俗化。
其次,在基础教育中,应加强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加大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注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与经典文学的对话中获得美的薰陶和教育,提高学生文学阅读的欣赏水平,培养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文学经典有着丰富隽永的思想内涵,是作者隽永深刻思想的体现,是一个民族文化历史的积淀,是对人类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升华,它能丰富和拓展人类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使学生获得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所以,进行文学经典的阅读能极大的发挥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如今的教育体系中缺少对文学经典阅读的指导,那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因而无人问津。同时在考试这个指挥棒的挥舞下,学子们对文学经典的阅读几乎是一种奢谈。对他们而言,考试都应付不过来,哪有时间来看这些与考试无关的文学经典。所以,加强在基础教育中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势在必行,引领他们从繁华的图像世界走向有着深厚底蕴的文学经典,使他们的思想修养、艺术品味、审美教育和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在经典作品的阅读教育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一,“注重经典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2]一部经典文学必然包含着相当的艺术水准和和艺术价值,否则就不能满足读者预期的审美追求和享受,也就不能称为经典了。它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其审美性上,其丰富的哲思意蕴,无限的生成性和潜在性特点使阅读者从中发觉新的审美意蕴,产生一种既在作品之内又在作品之外的审美享受。
第二,“挖掘经典作品的人文精神。”[2]文学经典是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承载着人类丰厚的人文底蕴。在当代社会中,文学经典最深刻的作用是开拓、提炼人生境界,丰富人文内涵。这是因为它超越了当时有限的艺术功能,深入到人生世界的最深处,它引导人们切身体验和领悟人生的内在价值,从而获得人生定位。在大众文化将艺术普遍消费化的时代,用文学经典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重建人文底蕴,是非常必要的。
篇6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修养、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直接影响着未来我国在激烈的国家竞争中的地位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i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尊心、信心和豪感,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经典阅读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着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随着网络媒体迅速发展,快餐文化盛行,文化泡沫泛滥,各种适于耳目之娱的文化产品充斥市场,这些因素V致使中职生难能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学经典阅读被冷落。经典的缺失导致部分中职生未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缺少文化素养。因此,我们需要审视这种阅读状况,营造经典阅读的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汲取营养。文学教育的概念通常被界定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思想、艺术感情的营养,丰富自己的情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并引起阅读鉴赏文学、尝试进行文学研究的欲望,甚至进行文学创作兴趣的教育。
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的关系:
第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文学教育属于语文教育,而且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文学教育的重要性己在课程设计、课程资源开发方面体现出来了。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教材就编有侧重语言教育的《语言文字应用》与侧重文学教育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等教材。
第二、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自、密、相关。正所谓,不识字,何谈文学没有语文教育,何谈文学教育语文的“人文性”需要有一个载体,缺少了这个载体文学教育就会显得十分空泛。语文教育的基础功能,即“工具性”,就是文学教育实现“人文性”的载体。可见,文学教育应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进行高中新课程标准选修课教学时,应将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在教学中实现交融。
第三、文学教育虽然从属于语文教育,但不等于语文教育,它有自身的教育特点。教学中绝不能简单地用语文教育的要求来框定文学教育,也不能用文学教育的要求来批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有教育的作用,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文学教育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又学素养。
此外,既然语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语文教育中把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区分开来。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仃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任何经典文学作品都要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所以语言成为文学的载体,二者密不可分。从区别上看,语言教育与文学教育各自所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不同的,绝不能相互代替。“文学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从文学作品中了解生活、感受命运、体验痛苦与幸福,并引起对文学的兴趣”这主要是由语文的“人文性”所决定的。而语言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语言的规律,能正确地掌握和运用这个规律,正确地说,正确地写。通过语台教学,使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语言。语一言教育的这一任务主要是由语文的“工具性”所决定的。可见,语言教育和文学教育是两种任务不同的教育,他们可以相联系,但不可混淆。
篇7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扩大经典文学的阅读面,并学会鉴赏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能写简单的文评与乐评,创作一些与经典文学有关的流行歌曲(当然这个创作要求较低,仅是配乐或是填词),最终提高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二、课程实施
(一)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序论(一)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关系
1课时
第二单元 序论(二)流行歌曲与经典文学的鉴赏方法
1课时
第三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民间故事、圣经故事3课时
第四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 2课时
第五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诗歌、散文3课时
第六单元 流行歌曲中的经典小说、戏剧3课时
第七单元 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2课时
第八单元 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1课时
(二)实施材料
讲义、课件、多媒体设备、专用教室。
(三)实施形式和手段
采用视听、朗读、探究、讨论、比较鉴赏、写评论、学唱、原创歌曲、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三、学习评价做法
1.课前填写问卷,测评原有水平。
2.课中以发言、讨论、评论、表演、原创作品的质量为考核依据。
以小组为单位评价,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3.课后完成学习的体会及建议。
最终综合以上三阶段的表现给出本科目的学业等第。
四、课程实施的反思
(一)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选择要讲究
经典文学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欣赏水平的作品。流行歌曲要选择内容、情趣上贴近原著,歌词生动、有画面感、寓意丰富,旋律优美动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中的经典童话”单元,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理解上没有太大的难度,比较容易把握鉴赏。与这个童话相关的流行歌曲有谢金燕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我最终选用的是熊天平的《火柴天堂》。这首歌的歌词抓住一个个典型的场景和细节,再现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和她美好的愿望,曲调哀婉凄丽,不仅表达出了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更表达出了对亲情、关爱、温暖的呼唤,对幸福的向往,对梦想的坚持。熊天平把这个凄凉的童话故事演绎得格外动人心弦。而谢金燕和赵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词意虽也和原著相符,却仅仅在感叹小女孩的不幸,在表现力上总觉单薄。这两首曲子的节奏又太快,削弱了对主题的表现。
(二)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鉴赏并重
这个课程如果仅仅听听歌曲,唱唱歌曲,告诉学生这首曲子和哪个经典文学相关就显得太肤浅。而如果仅用歌曲做引子,其余时间去大量地分析文学作品又显得太单调。要达到课程目标,就一定要做到经典文学和流行歌曲的鉴赏并重。
再以《与》一课为例,谈谈具体的做法。这节课我首先请学生边看歌词边听歌曲《火柴天堂》,说说这首歌和哪个经典文学作品有关,写下听后的第一感受。然后阅读鉴赏《卖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包括简介写作背景,概括故事梗概,朗读精彩语段,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题和写作手法(此环节切忌过多咬文嚼字,点到辄止)。接下去再次聆听歌曲《火柴天堂》,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讨论歌词与原著的联系、从旋律、音色、配器等角度鉴赏歌曲,再写听后感。最后学唱歌曲,分组表演。
这样的教学流程从听、说、读、赏、写、演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使他们对课程兴趣十足。
(三)要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与苏轼的》一课,我运用了范读、自读、轮读、小组合作读、配乐朗读等方式。学生越读越上口,越读越兴奋。再如《与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一课,课前我请同学们探究歌词与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民间故事有关,并搜集相关故事。学生非常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发言。又如《与徐志摩的同名诗》一课,我采用了比较鉴赏法,让学生比较蔡琴、黄磊、林宥嘉唱的《再别康桥》孰优孰劣,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觉得蔡琴的曲子太忧伤,黄磊的曲子太喧闹,只有林宥嘉的曲子恰到好处,恬静又不失热烈,正符合年轻的徐志摩当时的心绪。还如《我心唱响——学生原创经典文学流行歌曲展示》一课,我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原创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创作歌曲,有的负责制做多媒体,有的负责演唱。大家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极大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篇8
关键词:文学经典 畅销书 关系 可能性
一、文学经典的内涵及其标准
“经典”一词具有历史性,最初指儒家典籍,后来指流传广泛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和深刻艺术内涵的文学作品。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第三版《现代汉语字典》赋予“经典”三层含义:1、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2、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3、著作具有权威性的。由此,我们将文学经典的标准概括为三个因素:
1.蕴含深刻的审美价值
文学经典具有强烈的内在艺术魅力,与其他文本而言,更具有文学性。作家通过凝练的语言、玄妙的意境和巧妙的修辞传情达意,赋予文学经典深刻的审美价值,如《庄子》的奇幻瑰丽,《水浒传》的忠义悲凉,荷马史诗的大气磅礴,《阿Q正传》的警人深思等等。文学经典不仅是作家智慧与艺术原创的结晶,更是一个民族性格的代表与反映,蕴含了深刻是审美价值。
2.经历较长的历史检验
经典大流传都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文学经典越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其经典地位就越稳固。人们可以将《诗经》、《左传》、《孟子》、《孔子》纳为文学经典,却无法堂而皇之地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长恨歌》当作经典拜读。而形成这一状态的原因就是当代畅销文学没有真正经受时间的检验。
3.具有合理的意识形态
文学经典是主流意识形态的诠释者与捍卫者。一部文学作品只有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才能得到大众的肯定与传播,收到国家主流话语权拥有者的推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导致其推崇的经典发生改变,如时期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儒家经典进行批驳。
二、畅销书内涵及其标准
“畅销”一词在词典中蕴含两层意义:1.货物销路广,卖得快;2.指事物传播得既广又快。由畅销书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畅销书就是指那些销量大并且传播速度快的书籍。根据畅销书的含义,我们可以总结以下两点标准:
1.满足了时代阅读的心理需求
畅销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销量巨大,追求经济利益是其首要目标。而想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必须当下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创作出符合消费者意愿的作品。如2007年由网络文学掀起的 “盗墓”热等,其题材成功抓住了消费者的猎奇心里,导致盗墓文学总是占据各家畅销榜单。
2.符合基本的政治文化方针
畅销书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受政治文化方针影响巨大。如建国初期到期间受政治的影响,文学题材往往是《林海雪原》一类的革命性题材,而主人公也往往是“杨子荣”一类“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受政治影响,这个时期畅销的往往是这类书籍。
三、以《白鹿原》为例探讨文学经典与畅销书的关系
从“文学经典”与“畅销书”的含义与标准来看,两者有其共性就在于都符合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但畅销书到底能否成为文学经典?就需要我们以具体文本《白鹿原》为例,进行深入探讨。
实的《白鹿原》自1993年出版至今已经累计销量150余万册,并于1997年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并且被改编为同名电影、话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追捧与喜爱。由此可以看出,《白鹿原》完全符合畅销书的内涵与标准。但就“蕴含深刻的审美价值”而言,《白鹿原》还存在颇多争议。赞誉者称“《白鹿原》是二十世纪中国的史诗”,“一部浓缩了的民族精神进化史”。而反对者则反击道《白鹿原》“是中国文学的悲哀”,其“艺术上的粗糙和笨拙”实在“令人齿寒”。
不可否认的是,《白鹿原》的新历史主义是对传统的超越与创新,其创作新意为文学的创作提供多元化道路。《白鹿原》恢弘的故事构架与其长时期的历史跨越为我们展现了一部宏大的民族史诗。他的现实主义对人性实现了真正的揭示,其本身囊括了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全部思考。但是,《白鹿原》也犯了畅销书的一个通病,那就是为了抓住读者的消费心理而进行创作。《白鹿原》中对于“女性”与“性”的解构历来为人所诟病。小说中肆意放大传统女性的欲望,将田小娥、孝文媳妇等一干女性夸张地塑造为沉溺欲海无法自拔的形象。《白鹿原》对于的露骨描绘虽然抓住了读者的猎奇心理,但其艺术性实在有待商榷。
正如近年来涌现的“穿越小说”一样,其题材的选取确实令广大读者耳目一新,掀起了一股购买狂潮与改编热潮。但穿越小说为了情节的引人入胜往往篡改历史。如《大漠谣》中,作者将汉代名将霍去病的死因编造为为了与女主人公归隐而自己设计的假死。这样的情节设计往往会误导购买书籍的青少年,造成眼中的不良影响。
畅销书的商品属性导致畅销书始终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将读者的心理需求考虑得至关重要,这样往往会导致其追求形式与内容上的新鲜而降低艺术水准。畅销书想要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就要脱离短期民族审美的考量,创作真正富有隽永意味的深刻篇章,使其真正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而屹立不倒。
]
参考文献
[1]陶东风、徐艳蕊:《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M].学林出版社,2001.
篇9
一
在传统社会中,人类精神总是呈现为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二重变奏。意识形态是为社会既定秩序提供合法性依据的观念体系,它以各种方式来证明当下现存的社会秩序具有永恒性,即使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的。意识形态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认同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境遇,承认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从而使现存社会系统尽可能地不发生根本性变化。与之相反,乌托邦则是以否定或者怀疑现存社会为前提的,它总是指向某个超越于现实存在的境界或领域,并且对当下的社会存在具有某种批判性。乌托邦的功能是促使社会系统发生变化,尽管并不一定是按照它所给出的方向来变化的。
一般说来,那些堪称经典的文学作品都是人类乌托邦精神的显现。正是因为不满足于不合理的社会秩序或者平庸的日常生活,人们才会通过文学创作来实现精神的超越;也正是因为文学作品呈现出某种超越的境界或意义,可以满足人们超越现实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将其奉为经典。席勒认为文学艺术具有弥合被不合理的现实分裂了的人性的重要功能;马尔库塞坚持文学的审美价值在于在异化的社会中保留人的自由本性,从而为生活艺术化的社会之到来做预演……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同样的理论预设,即文学艺术按其本性而言天然地具有乌托邦精神。因此,所谓文学经典也就是那些最能够充分展示特定时期人类乌托邦精神的作品。如果说乌托邦乃是人类精神之梦,那么,文学经典也就是人类之梦的话语显现。
但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乌托邦、人类精神之梦等等无一例外地都是历史性范畴,因此,对它们的理解及其内涵的界定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语境。这样一来,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就常常呈现出相互转换的关系。例如,自由、平等、博爱、民主等曾经是资产阶级乌托邦精神的核心话语,曾经激励资产阶级联合广大被压迫阶级起来封建贵族阶级的统治。但是当资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以后,这些概念便转化为为资产阶级统治提供合法性的国家意识形态了。同样,作为人类精神之梦的话语表征,文学经典自然也具有历史性,绝对不是超越历史的永恒之物。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化,昔日的文学经典迟早会受到冷落直至被弃置不顾。
二
如前所述,随着文化历史语境的变迁,文学经典的地位迟早会受到挑战,而且,社会文化变化程度越大,这种挑战也就越严重。就中国而言,“五四”时期,唐诗、宋词这些经过千百年考验的文学经典被视为“贵族文学”、“隐逸文学”、“山林文学”而受到贬斥。相反,倒是杂剧元曲、《西厢记》、《红楼梦》之类以往被主流文化所压制排挤的文学作品渐渐被奉为圭臬,成为新的文学经典。随着社会文化剧烈变革时期的结束,旧经典又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昔日的魅力,新经典也继续受到人们推崇——这种现象说明,尽管在文学经典的谱系中会常常出现新成员,但原有经典却很难被完全遗忘。
但是,今日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却较之“五四”时期更为严峻。“五四”时期文学经典所面对的挑战主要是来自西方现代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随着这两种价值观被重新整合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文学经典面临的挑战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减小到最低程度,而今日之文学经典,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旧经典,还是现代以来形成的新经典,抑或是外来的洋经典,都面临着一个空前强大的对手的挑战,这就是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对于文学经典的冲击是史无前例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众文化以其无可比拟的娱乐将文学经典挤出了人们的业余时间。在图像文化远不如书写文化发达的时代,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曾经长期承担着知识阶层业余消遣的功能。然而在今天,电视呈现给人们的图像作品层出不穷,举凡古今中外曾经有过的艺术类型或风格,无论是雄浑豪迈的,还是淡远飘逸的;无论是清新自然的,还是华丽绮靡的;无论是含蓄蕴藉的,还是古朴直白的;无论是金戈铁马的,还是晓风残月的;无论是哀婉凄迷的,还是诙谐滑稽的……简直是应有尽有,足堪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机占领了人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阅读文学经典的时间就所剩无几了。更有甚者,即使还有一些时间留给了阅读,却又冒出了许多侦探的、武侠的、科幻的、个人隐私的等等文字书写来与文学经典展开竞争。毫无疑问,对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读者而言,此类作品的吸引力是远远超过那些经典的。于是文学经典就成了某类特殊人群(文学研究者、中文专业的大学生等)不得不读的“专业”书籍了。
其次,大众文化以其巨大的解构功能摧毁了文学经典的神圣性。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蔑视权威,蔑视经典,善于用一种插科打诨的态度轻轻松松地将某种神圣的东西置于被嘲笑的境地。例如,在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和冯小刚的贺岁片系列中,古今中外,无论是神佛的庄严宝相还是圣贤的醒世箴言;无论是客观无伪的科学知识,还是神圣严肃的道德信条,一律可以作为笑料而用之。诸如反讽、戏拟、隐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在这里都变成了解构经典的有效手段。在大众文化面前,文学经典就像一个自尊自贵的书生面对一群泼皮无赖的顽童一样束手无策。
另外,大众文化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并不像以往文化变革时期所发生的情形那样,通过改变价值观念来贬低旧经典,确立新经典,而是并不树立敌人,毫无竞争的姿态,甚至还公然将文学经典作为自己的资源来肆无忌惮地疯狂吸取。古代的文学名著早已改编殆尽了,略有些奇闻轶事的历史人物也相继被搬上了荧屏。大众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一样吞噬着一切可资利用的东西,在它面前文学经典显得是那样弱不禁风。
当然,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大众文化在摧毁文学经典神圣地位的同时,也无形中扩大着文学经典的影响面。以往只有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知识分子才能掌握的有关历史的、文学的、哲学的、审美的知识,也会通过大众文化而为广大百姓所了解。这表明,大众文化的社会文化功能是十分复杂的,不能简单轻率地予以评判。要真正弄清楚文学经典与大众文化的复杂关系,还应该深入到对文学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追问之中。三
如前所述,文学经典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现象,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结构相关联。同时,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生产与传播现象,文学经典的形成必然与知识阶层的整体状况直接相关,因此,从知识阶层的身份或社会角色角度考察文学经典的形成轨迹不仅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如果从客观效应而不是主观动机角度看,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以往的一切文学经典都可以看做是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那个特定知识阶层或精英集团价值观念的显现,因此,也可以看做是他们具有特权地位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的自我确证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诗经》是如何成为经典的。首先,这部古代诗歌总集被儒家士人推崇为“道”的载体,而“道”正是古代士人阶层所奉行的价值观念的共名,因此,也是士人阶层社会身份合法性的最终依据,即“道”实际上是文化领导权的象征性符号。孔子以降,以儒家为代表的士人阶层把为天下制定价值规范,即充当天下的“立法者”作为自身社会角色的基本定位。《诗经》既然是“道”的文本形式,当然就在整个士人文化的语境中成为不容置疑的经典。反过来说,《诗经》成为经典也就意味着士人阶层拥有了文化领导权。
如果说从先秦至两汉文学经典的形成主要与士人阶层政治身份和意识形态的自我建构直接相关,那么,魏晋六朝以降,随着文学渐渐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精神活动,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精神文化的各个门类都呈现出独立化、成熟化的趋势,这意味着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业已获得稳固地位的士人阶层,因为各种内在与外在的原因开始向着纯精神空间拓展了。对精神空间的拓展在客观上使这个已然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其领导者身份。如果说玄学是在形而上领域确立他们的话语权,清谈是在交往方式与时尚方面强化他们的特殊社会地位,那么,诗文书画等文学艺术活动则是在审美层面上凸现他们的精神贵族品位。这些精神活动的共同效应是使知识阶层与社会其他阶层,也包括靠武力获得政权的统治集团区别开来,从而彰显其对于精神文化领域不容置疑的绝对领导地位。诗文书画的“雅化”追求与玄学的探赜索隐一样都是这个阶层自尊自贵的有效手段。实际上,只要某个社会存在着一个知识精英阶层,文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阶层的身份性标志。
虽然六朝时期掌握文化领导权的士族文人是贵族化了的士人,与汉代以及隋唐以后的士人阶层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拓展出来的精神空间却为后世士人所接受,而且,他们也同样把文学艺术作为自身特殊社会身份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经典也必然是那些最能够体现士人阶层身份特征的作品。由于两千多年中士人阶层的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因此,在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中,文学经典也具有某种稳定性。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似乎经典是由文学作品自身的因素决定的,可以超越于历史之上。然而,只要认真看一看“五四”以来近百年间不断出现的对经典的重新选择与确认,我们就不难看出经典与文化历史语境的密切关联,也不难看出经典与言说者社会角色与文化身份之间的紧密关系了。
但是,事情依然有更复杂的一面,文学经典本身难道没有某种可以超越历史性限制而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因素吗?例如唐诗宋词,过去曾经是古代知识阶层的身份性标志,可是现在依然为人们所欣赏。对于这种现象可以这样来理解:从具体的社会逻辑来看,文学经典的确具有确证获得文化领导权的知识阶层社会身份的客观效应;但从文化逻辑角度看,文学经典又是人类探索并展现精神世界的产物。正是后者使之具有某种超越历史语境的可能性——只要人类精神上还存在某种相通性,那些深刻而巧妙地展示了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就会具有存在的合法性,这也许就是马克思所惊叹的古希腊神话与史诗“永久魅力”的奥秘之所在。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今人与古人之间的那种“相通性”会越来越小,与之相应,以往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小。从理论上讲,任何审美趣味与评价标准都具有历史性,就其产生并获得主导地位而言,必然与某个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息息相关,但由于它们同时关涉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意义空间,故而其影响力往往并不随着其赖以产生的社会阶层的消失而消失。我们知道,无论中国还是西方,贵族阶级在文化史上都曾经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大拓展了人类精神世界的广度与深度,他们创造的精神文化曾经为他们所垄断并成为其身份的确证方式,后来贵族阶级消失了,但他们创造的许多精神文化成果却长期为人类所共享。文学经典也同样如此,它们无疑与身份、权力相关,但并不与之共进退。
四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了文学经典产生的社会的与文化的逻辑,也看到了大众文化对文学经典造成的冲击,那么,我们应如何面对文学经典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应该善待经典。我们当然有充分的理由以知识社会学的眼光来解剖经典产生的社会原因,揭示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从而揭去蒙在经典之上的神秘面纱,这是学术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经典之于今日的价值。经典生成的深层逻辑及其暗含的权力关系与它们拥有的精神价值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李后主那些脍炙人口的词作,无疑是出于身世的巨变而发出的哀怨与叹息,完全是个人的情感表现,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牵动后世无数多情之人的心弦。文学经典所蕴含的价值是远远大于它们生成的原因的。对于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经典,我们都应该抱有充分的敬意,因为它们的确都从各自的角度开拓了人类精神空间,提供了无法取代的意义之维。
篇10
摘要:高职院校由于各种原因,开展文学教育面临困难与挑战。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状态。可通过将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阅读趣味,从而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 :高职;文学教育;适应;改变;阅读习惯
作者简介:由亚萍,女,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文秘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2-0038-03
一、高职院校开展文学教育工作的困难与挑战
文学教育作为文学功能的一种在场方式,不仅仅是文学知识教育,还关涉到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审美旨趣,同时,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社会风尚、民族心灵。然而,在大众文化盛行的当下,文学教育却面临被消解的危机,作为传统意义上文学的“神性”被消解、诗性被遮蔽,教学困难重重。
(一)学生熟知历史的能力下降,学习主动性差,学习兴趣不高
文学的一个特点是横跨多个历史阶段,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缺乏应有的逻辑思维,阅读经典就显得思路不清。而多方勾连纵横捭阖的文学内容也让学生望而生畏。尤其他们缺乏自我参与和自我教育,对学习文学存在心理排斥。同时,高职学生长期存在“重专轻文”的认识,往往重视专业学习,轻视文化学习,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为知识面较窄,理解力缺乏,考虑问题时缺乏思想深度。
(二)教学资源有限,文学教育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往往优先考虑专业发展的需求,文化课的发展处于不利地位,文学图书及影像资料在图书馆藏书中所占比重较低,文学教学的经费支出在校级财政支出中处于弱势。
教师的教育活动集中于知识型的传播,人文素养的熏陶、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相对缺乏。教学模式老套,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互动困难,缺乏激情,学生机械、被动接受,导致文学教育效果差。教师的育人过程也比较片面,没有体现出文理工科的融会贯通和渗透性。
(三)专业课学习氛围浓厚,而文学教育主题活动少
文化育人的客体即接受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践行主体。专业课教学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亲身实践。除了课堂教学之外,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这些活动既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又能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相比之下,文学教育的主题活动则相对较少,参与途径少,也容易流于形式。同时,人文素养培育最重要的形式——阅读,还没有形成气氛,学生没有主动进行阅读的意识。
二、只有积极适应才能改变被动状态
(一)一起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教学方式
20年前,中国大学生因健康问题退学的原因多半是传染病,现在则主要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其他疾病。这是否真的应验了佛洛姆的一句话:在精神上,现代人比以往病得更厉害。[1]因为他们不阅读,不思考。即便在埋头阅读,可并没有思考,一方面,懒得思考,另一方面,因为那些畅销书目并没有提供给他们思考的理由。这是一种消费异化。如何同化,只有在适应中渐变,强迫是无济于事的。适应的一个方式是一起阅读,阅读快餐书目,在教师自身的阅读中发现问题,进而引起共鸣,产生认同。因为一起阅读易于理解学生兴趣、态度、价值观,便于情感交流,避免文学教育的概念化、抽象化。从学生的具体体验入手,充分感受领悟文学灵动多姿、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使学生于“象”中见意,情中悟理。
(二)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讲自己的故事
信息社会并不缺乏信息,然而在冗余信息充斥下,学生心理匮乏,社会为了填补这种匮乏便制造了更多的信息,更多的信息造成更严重的心理匮乏。这是现代人的心灵悲剧。“现代高科技的传播机器源源不断的传递给微妙冗余信息,首先毁掉的是文学赖以支撑的话语或者言语。”[1]剔除冗余信息与艺术垃圾的可行办法就是讲自己的故事。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讲自己的故事、自己读书的故事,压缩文学的娱乐性功能,驱除猎奇式、浅表化、快餐化、戏仿、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书写。为此,应当重新提出文学的超越性功能问题。在现实层面上,重视文学活动的娱乐和交流功能,而在超越层面上应当更加重视文学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三)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
对现代学生而言,知识来源于网络而不是图书馆。感觉被资讯淹没,在需要从稍纵即逝的浩瀚信息中找寻实质性资料时已经无能为力,因为阅读本身随时代在变。其实,中国文学经典尤其是古代文学经典遭遇了戏说、大话、快餐式消费,文学经典本身所积淀的精神文化内涵和权威正在被颠覆。学生为什么不愿意读经典,一个原因是你的阐释他不容易接受。因为我们所学的作品都是以作家个体为中心,而与学生自身关系不大。所以,阅读经典应联系社会及学生本身,以社会问题为中心进行阅读,适应当前新的社会文化语境、媒介环境。
三、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在自然界,自然常常存在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的可能,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态能否重塑和再造?回答是:能。因为文学作品在消费的时候,同时把本来属于自己经验、个性、情绪的某些东西也带进艺术作品中,与艺术作品提供的的情景和意蕴融渗在一起,发生共鸣,消费它也是欣赏它。文学的学习也是一样,教师在适应之余需要改变学生的趣味习惯。
(一)解除那些常规化的世俗的精神抑制
校园里老师很忙,学生也很忙。老师忙着制作课件,凑论文,填写表格,开大大小小的会议。其主要原因是职业教育体制模式没有和应试教育、普通大学(学术研究)区别开来,导致职业技能教育的繁琐化、形式化。学生忙着查抄作业,刷微博,应付点名,当干部做活动,似乎学校几年也没闲着。然而,这一切,使老师、学生的心灵芜杂,失去了静静读书的时间和思考的机会。“一方面它成功的阻止了审美情志往高等教育的流入,一方面它有效地窒息了诗情画意在大学校园的萌生。”[1]
(二)文学教育须把重要作家的人生故事和人生经验复活起来,让学生体味到文学家是如何以他们的独特人生为这个世界增添色彩
首先,加大力度推进富有人学思想的、探索性的、独创性的个人文学史著述。在具体文学作品分析中,尽可能地深人到人学思想中来分析、发掘文学史的人性内涵,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其次,确立文学的超越性立场,对相关的价值问题进行精辟而到位的价值分析和追问,引领我们的心灵不断地向真善美迈进。因为文学的历史告诉我们,文学产生的目的就是源于伦理表达的需要,文学的功能就是教诲,而文学的审美功能只是文学教诲功能的衍生产物,是为教诲功能服务的。[2]
(三)从“众人”中脱颖而出
阅读最宽泛的定义是“理解书写或印刷符号的能力”,读者“使用符号,引导自己激活记忆中的信息,然后运用激活的信息构建对作者传达的信息的合理理解”。[3]而现代社会中单个个体的人,往往消解在“众人”中,个体的存在呈现出大众的特征,体现为社会群体的规定性。学生喜欢阅读畅销书(阅读的人数多,喜欢的人数多),虽然它作为文学的一种样式无可厚非,但成为文学阅读的主导就有些令人担忧。因为文学是人的精神表征,也是人的精神归宿,如果这种文学样式占据主导,就必然体现出人自身的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曾对这种生存状况予以揭示:“庸俗完全是掩盖了生命的悲剧和敬畏……庸俗是完全的满足、满意,甚至是来自非存在的平庸快乐,是彻底的浮向表面,与一切深度的彻底分离,与存在核心的分离,是对一切向深度复归的惧怕。”[4]学生喜欢玩微信,而微信的这种言语方式,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浅阅读习惯,阅读者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轰炸而忽略了独立思考。这往往会将他们带入一种虚拟的娱乐世界,分散了其社会注意力,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
种种现象表明,文学教育者要同时成为文学批评者,需要自身素养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强化,将个人生命融入到当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创造批评中去。对于经典,需要我们认清经典的历史性和流动性,承认经典在文学体系中所担负的传承性文化功能。因为审美价值产生于文本之间的冲突:实际发生在读者身上,在语言之中,在课堂上,在社会论争之中。[5]90后学生是个性的一代,个性自由发展,读书也应该有个性。
(四)理出文学热点,引导学生“热”议
大众媒介技术手段的更新,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给我们的文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文学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品位和修养外,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成为优秀的“叙述者”,无论文学叙述还是社会叙述,这或许才是学生们未来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自己的叙述少,究其原因,除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主要就是老师缺乏有力的引导。在各级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仅给予关于文本的知识,但很少获得一种激励来分析发生在读者(学生)身上的事情。老师的理论限于阅读本身,文本从属于理论,学生缺乏分析问题的机会。我们的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如结合实际生活的成功阐释和解读;对经典的生动剖析,引导学生与流行的书籍进行对照比较,获得对经典的体验。如让教学吸取最新的生态内容,反映最新的生态热点、焦点问题,关注青年学生的诉求和困惑并及时准确回应。把人同自然关系的认识从人同自然界的物质联系拓展到人同自然界的道德联系,让自然界的包容万物、关爱生命的本性影响青年学生的人格,形成智慧的心灵、宽广的胸怀和博爱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比教学内容更重要
阅读经典的观念是动态的,避免老生常谈,也避免文学史的教育。应将个人对生命的感受融入经典,与文学经典相砥砺、相摩擦,就时代、人生和生命所面临的问题与经典展开对话,从中阐发新的含义。基于此,可以广泛进行微课教学,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制作微课,从而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从而知晓大道理、大智慧。
学生生命主体意义的获取与实现,贯穿于课堂教学动态发展过程之中。学生受文学形象、文学意境与文本因素的吸引而进入文学。在故事复述、设疑答问、主题辩论、意境领会、审美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环节中,探索文学教育与其他艺术在艺术生产上的有效协同新机制,形成从文学到影视乃至舞台剧的共同学习。
(六)充实资源保障
首先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需求的功利性教育,应用型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偏向于功利化的应用类课程,但是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发掘等因素要求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积极向有利于培育人文道德修养的专业上倾斜,提高学生对生态文化观、道德修养的重视程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其次扩充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等媒介有效的利用起来,丰富高校教育资源。近几年,一些学校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MOOC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发了学生学习思路。同时,要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扩展实习场所。实习机构不应是单一的技能实践场所,也应是传播人文精神、精神追求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生态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1.
[2]林精华.文学经典化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史蒂文·罗杰·费希尔.阅读的历史[M].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
[4]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 上一篇:粉末冶金原理与工艺
- 下一篇: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