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生儿脐部护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气门芯断脐;残端处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8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053-02
新生儿脐带的残端一般需要5-7天[1],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够脱落[2]。本文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出生的11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在常规采用气门芯套脐法断脐的基础上,使用新生儿脐带结扎,护脐带包扎,并早期剪除脐带残端,再予以完善的临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出生的11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全部患儿生命体征均正常,均为出生72小时后的新生儿。新生儿的脐带周围皮肤无红肿、无感染、脐带残端干燥水肿不明显。
1.2 方法:对新生儿在常规采用气门芯套脐法断脐的基础上,使用新生儿脐带结扎,护脐带包扎,并早期剪除脐带残端,再予以完善的临床护理措施。
1.2.1 残端剪断准备:第一,人员要求:修剪指甲、 洗手、戴口罩、戴帽子。第二,环境要求:室内采光良好、整洁干燥、每天紫外线照射二次,每次30分钟,室温22~26度之间,湿度55-65%。第三,用物准备:无菌脐剪包、消毒棉签、5%碘酒消毒液、75%酒精、护脐带一根、止血用明胶海绵,新生儿的衣物、尿布等。第四,新生儿准备:脐带残端剪断前禁止喂奶30-60分钟 ,评估脐带及周围皮肤情况。
1.2.2 剪断方法:首先,用消毒棉签蘸5%碘酒以脐带为中心消毒脐部一次,直经5cm.,75%酒精脱碘.,待干。其次,左手持血管钳夹住脐带残端,右手持脐剪在气门芯中间逐渐剪断。之后再次用消毒棉签蘸5%碘酒以脐带为中心消毒脐部,75%酒精脱碘一次,护脐带包扎脐部[3]。
1.3 护理:
1.3.1 在处理新生儿脐带残端之前,告知产妇剪除脐带残端可以减少脐部感染机率,取得家属的配合。
1.3.2 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新生儿脐部。在处理剪除脐带残端完毕后,观察15分钟并告知产妇保持新生儿安静2小时,以免脐部出血。于新生儿沐浴的时,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水疗时,一定要贴上护脐水贴。其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应视情况而定如分泌物多用75%的酒精棉签每天消毒1-2次,脐部干燥可以隔天一次[4]。
1.3.3 新生儿出院后如出现以下情况告知产妇及时带婴儿就诊:①新生儿发烧或表现出不舒服的症状。 ②新生儿脐部及附近区域肿胀或发红。 ③脐带残端的根部有脓。 ④脐部有异味时。
2 结果
全部新生儿均无脐带残端出院,均无发热与脐部及附近区域的红肿发生,脐带残端未见脓液,并且无异味。均未发生脐部感染。
3 讨论
新生儿的脐部于正常情况下需经过断脐以及包扎处理后,其残留的脐带才会逐渐的干结变硬,而一般都在一周左右发生脱落,其创面需10-14天才能够完全愈合[5]。极大多数的新生儿脐带一直到出院之后才发生脱落,乃至愈合。而产妇与家属均缺乏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护理的相关知识,经常应用不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护理,这就容易造成新生儿脐部的感染[6]。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尽快干燥与脱痂,能够减少其发生感染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减轻新生儿其出院后家属与产妇对脐带残端需护理的负担性心理。本文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6月,我科住院出生的11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在常规采用气门芯套脐法断脐的基础上,使用新生儿脐带结扎,护脐带包扎,并早期剪除脐带残端,再予以完善的临床护理措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应用气门芯断脐脐带残端剪断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患儿脐部的感染率低,再配合以完善的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了家属的满意度,也得到了社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董慧瑛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3版.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1
[2] 罗艳琳. 气门芯断脐并脐带残端剪除的临床应用 [J]. 护理学杂志, 2000, 15 (7) _1 . 414
[3] 孙梅红. 气门芯断脐并脐带残端剪除的临床探讨 [J]. 包头医学, 2002, 26 (1) _2 . 5-6
[4] 鄢红琴. 新生儿断脐方法比较及护理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 (12) _1 . 2075
[5] 潘君,顾祖文,周海英等. 2种不同断脐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效果观察 [J].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0, (10) . 71-72
篇2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护理对策
新生儿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若护理不当可导致局部乃至全身感染。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2]。因此,新生儿脐部感染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对45例新生儿脐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经我院产科出生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均在母婴同室区,均无宫内感染,Apgar评分在7分以上,体重大于2500g,经临床统计有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其感染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5~7d。
2原因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端在血液供应停业后24~48h脐带干枯后采用暴露疗法或用消毒剪剪去残端,使其脱落愈合,避免脐部感染。在2848例临床观察中发现脐部感染与脐带本身的粗细(含华通胶物质多少)脐带结扎高低、残部的处理及护理有密切关系。脐部感染相关因发生率见表1。
0.23合计2848451.582.1断脐不当
2.1.1结扎部位太高个别医务人员结扎脐带位置太高,致使脐带残端较长,容易受到新生儿尿液浸湿及尿布、尿裤的摩擦,影响残端干枯而易感染。
2.1.2结扎下方有血肿结扎脐带时未挤尽残端积血而在结扎下方形成血肿,是细菌繁殖的良好场所,导致脐带残端干枯时间延长而致感染。
2.2剪脐不净
2.2.1剪脐后创面较大脐粗大者剪脐后创面较大,愈合相对慢一些,脱落时间延长,也是脐部感染的好发因素。
2.2.2剪脐后仍看见脐动脉和脐静脉断端说明脐部血管未完全收缩,容易引起出血感染,多见于剪脐太早。
2.2.3创面潮湿有分泌物剪脐后1~2d内创面稍潮湿是正常现象,因新鲜创面有一个愈合过程,但此过程时间长及分泌物多容易发生感染。
2.3脐部用物消毒不严脐部感染与断脐用物消毒不严(如剪刀、气门芯、纱布等)、脐部断端消毒不严或烧灼不彻底有关,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洗手不规范也是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原因。
2.4护理方法不当在日常护理中往往发现产妇及家属采取一些不当的护理方法,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如把婴儿内衣置在尿不湿里面,这样内衣被尿液浸透,脐窝就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男婴换尿布时未把向下按,尿液向上冲,浸湿了脐部;有的家属把尿不湿外面向里面卷进,由于尿不湿外层不透气,故不利于脐带干枯;也有的家属把爽身粉等异物洒在脐窝部。
3护理对策
3.1严把脐端结扎关选择正确的断脐方法并掌握好结扎位置是预防脐部感染的关键。新生儿出生后1~2min用0.5%的碘伏消毒脐轮及脐轮上5cm的脐带,脐周皮肤5cm,在距脐根0.5cm处用气门芯结扎,在结扎部位上0.5cm处断脐,挤净断端的残血,脐带断端用20%的高锰酸钾或10%的碘酒烧灼,用无菌小纱布覆盖,用压脉带剪成2mm宽的橡皮圈捆扎纱布并将脐带往腹部上方压倒、脐带根部予以暴露[3]。
3.2加强脐部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中手、器械、敷料等必须无菌,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的任何用物均不可触及脐带残端。脐带干枯后予以暴露,用碘伏或75%的酒精消毒脐残端、脐根部及脐周围皮肤,Bid,一般情况让其自然脱落,尽量避免剪脐,因剪脐后为防止出血常需加压包扎,影响新生儿的腹式呼吸导致不适哭闹而影响脐带的收缩[3],又加之脐带布绕腹捆扎易被尿液浸湿,如不及时更换,尿液刺激脐端引起分泌物增加,诱发局部感染。严密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若脐孔潮湿或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双氧水清洗后消毒包扎,必要时取脐部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根据医嘱局部或全身用药,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可有效预防脐部感染。
3.3加强宣教教育医务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尤其是年轻工作者,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工作,指导产妇及家属正确掌握脐部的护理方法以及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是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在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对3078例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采用以上脐部护理对策后,脐部感染率为0.56%,脐带在7~10天内愈合。大大提高了新生儿脐带护理质量,对降低围产儿感染及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床位周转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李阳,黄群,何红燕.新生儿脐部感染原因及护理进展.护理学报,2008:7
篇3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139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母体的一条管状结构,是胎儿获取营养物质、氧气交换的重要通道,
其主要由两条动脉和一条静脉构成,在三条血管之间充满特殊的结缔组织,当新生儿出生离开母体后,该结缔组织失去水分,使脐自然脱落并愈合收缩形成脐部。脐部周围血管丰富,细菌容易滋生,如果脐部护理不恰当则容易引起新生儿脐部感染,严重者可导致破伤风和败血症的发生。研究文献报道,有60%的新生儿败血症是由于脐部感染引起,因此,脐部的护理显得非常重要,要求我们在进行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护理。
1脐带切断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要进行脐带切断,如何选择合适的切断时间是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关键内容。目前,存在早断脐带和晚断脐带两种观点。早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5-10秒或者1分钟内进行切断并结扎;晚断脐是指新生儿出生2分钟后,或者等待脐带动脉搏动停止后切断并结扎[1]。
1.1早断脐带
早断脐观点认同者认为早断脐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提高有明显的帮助,它能明显减少新生儿出生后发生窒息[2]。也有文献报道,早断脐能明显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使新生儿发生的黄疸程度明显减轻,并起到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作用[3]。
1.2晚断脐带
晚断脐观点认同者认为,推迟2分钟以上切断并结扎脐带可以明显降低新生儿贫血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4]。文献报道,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30秒后断脐,能明显增加新生儿血容量,与分娩的途径无关系。正常足月新生儿采取剖宫产时延迟1分钟后断脐可明显增加胎盘血液灌输,根据胎盘残余血量估算灌输血量可达23ml/Kg[5]。晚断脐可明显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改善婴儿的铁营养状况,减少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6]。因此,晚断脐尤其对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意义更加重要。研究也表明,靠近胎盘端切断脐带并将脐带内的血液回输到新生儿体内,也能显著增加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含量,增加铁的存储,预防新生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7]。然而晚断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可能会引起新生儿黄疸和红细胞增多症和血液粘度增高。
2切断脐带的常见方法
新生儿断脐并结扎的方法种类比较多,目前比较常用的有棉线结扎脐带法、气门芯结扎法和脐带夹结扎法等,每种结扎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在进行切断结扎前对脐根部周围进行严格消毒。与传统棉线结扎法相比,气门芯结扎法显得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断脐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8]。脐带架主要优点有在使用过程中力量分配均匀,能有效阻断脐血流渗出。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脐带较粗或者胶质脐带,对水肿粗大脐带的断脐效果更明显优于气芯套扎法。目前市场还出现了一次性脐带夹紧切断器,它集合了夹、紧、切为一体,能明显缩短操作时间[9]。由于脐带夹和一次性脐带夹紧切断器价格比较贵,增加了产妇的经济负担,另外也存在脐带脱落时间过长,脐带夹坠压新生儿脐周皮肤引起破损等问题[9]。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两种断脐方法结合进行,起到互补的作用,最大限度避免单一方法存在的不足。不论采取哪种断脐方法,都要做好脐部的护理工作,防止发生感染。
3断脐后的护理
3.1断脐消毒方法
断脐消毒方法比较多,常见的消毒剂有2.5%碘酊、20%高锰酸钾溶液、75%酒精等。碘酊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常用于脐带断短的消毒,20秒后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进行消毒的同时能起到干燥收敛的作用,消毒效果明显优于碘酊。研究报道[10],在进行脐部消毒时候可联合使用3%的双氧水对脐部进行清洗,再使用消毒剂,这样有利于新生儿脐带干燥、减少渗血液,能预防新生儿肺部感染或者降低脐炎的发生率。
3.2脐带残端的护理
脐带切断后必须对残断进行消毒护理,在断脐后至脐带自动脱落的这段期间容易发生残端感染,因此,必须加强脐带残端护理。目前比较常见的脐带残端护理方法主要有消毒后残端的暴露和包扎两种,包扎方法主要操作方法:对脐带残端进行彻底消毒后,使用医用无菌纱布对脐带残端进行覆盖,最后使用消毒过的绷带进行包扎,也可以使用防水敷贴进行固定包扎,或者使用护脐贴进行覆盖。使用包扎方法对残端进行护理,要注意保护脐带残端消毒后保持脐部干燥,一般可以使用95%酒精或者1%龙胆紫溶液进行脱水处理,主要目的是防止包扎脐带后脐部潮湿不透气容易产生新生儿脐炎[11]。近年来,WHO提出对脐带残端护理可以不用包扎方法处理,只要保证脐带及脐部周围皮肤清洁干燥直到脐带残端自然脱落即可。新生儿脐带切断后进行暴露,能够促进脐带断裂处充分与空气接触,扩大蒸发面积,加快脐带组织水分蒸发,保证充分的干燥,促进切口快速结痂,同时提高结痂的硬化速度,减少医疗资源和治疗费用,减轻产妇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文献报道[12-15],新生儿切断脐带后残端直接暴露于空气中的处理方法未能增加脐带干燥的速度和脱落时间,也未增加感染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3.3二次剪脐
二次剪脐是指对脐带残端进行再次修整,主要操作方法:使用消毒后的手术外科剪刀尖部从不同的方向沿着脐带根部进行剪切,在剪切过程中注意避免伤及脐部周围皮肤,将脐带残留的组织完全剪掉,避免残留物质发生变质,局部渗出潮湿而导致细菌大量繁殖而感染[16]。 二次剪脐时应严格按规范小心操作,切勿一刀平剪,结扎下方有血肿时应连同血肿剪掉并将血块清除干净。二次剪脐的时间应根据脐带的粗细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时间,剪切脐带时脐带切勿过干、过湿。日前,学者对是否应行二次剪脐尚存在争议。支持者的主要观点是二次剪脐能够较充分的去除脐部血液残留,将脐基底部更好地暴露在空气中,利于脐带干燥,从而加速脐带脱落,预防感染[17]。同时,二次剪脐是对首次处理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弥补脐部首次结扎位置过高等问题。不支持者认为二次剪脐与所提倡的“保持脐带及其周围清洁干燥直到脱落”原则相违背,二次剪脐增加了护理成本时间选择和技巧不易掌握,剪脐时可能造成新生儿脐部损伤,甚至伤及肠道和腹腔脏器[18]。
4加强宣教
大多数产妇出院时新生儿脐带尚未脱落,而出院后护理不当是导致新生儿脐部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对产妇及家属的宣教,纠正其不当的脐部护理方法很有必要。新生儿出生之后,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如何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与清洁,鼓励其积极参与新生儿脐部护理过程[19]。护理人员应重点宣教脐部护理的关键点,提醒产妇及其家属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脐带圈包扎,避免被纸尿裤遮盖,避免大小便污染脐部。指导产妇及家属采用正确的脐部消毒方法,嘱其消毒时切忌将污染的棉签再用到创而处,教会产妇及家属判断脐部异常,每次消毒前先暴露脐部创而,评估创而有无红肿、渗出物、异味,发生异常时应即刻就医[20]。
5小结
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进步,护理经验的积累与交流逐步增加,新生儿脐部护理新理论不断发展,并用于实践当中,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将有更大的进步,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脐部护理,这将为降低新生儿脐部感染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春利,贺艳丽,杨荣.自制脐带帽在新生儿脐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9):3523-3525.
[2]艾暖蛟.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1146-1148.
[3]陈涛,张丽珊,金星明,等.小同延迟断脐时间与预防足月儿贫血效果系统评价[J].中国儿贵保健杂志,2009, 17(4):404-407.
[4]史晓梁,陈雅飞,凌勇,等.剖宫产延迟断脐新生儿获得胎盘血液灌输的相关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6,15(9):699-700.
[5]Mcrccr JS, Vohr BR, McGrath MM, et a1. Dclaycd cord clamping in very prctcrm infants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intravcntricular hcmor-rhagc and late onset sepsis:a randomized, c;ontrollcd trial [J].Pedi-atrics,2006, 117(4):1235-1242.
[6]Andcrsson,Hcllstrom-Wcstas L, Andcrsson D, et a1.Effcct of delayed versus early umbilical cord clamping on neonatal outcomes and iron status at 4 months:a randomised c;mrtrollcd trial [J]. BMJ, 2011, 343:7157.
[7]任成娥.坐式分娩法断脐时机与新生儿获得性胎盘与新生儿液灌输的相关性究[J].中国保健营养(下句刊),2012, 22(10):3692.
[8]赵香枝,尹保民,邹俊婷.断脐时间与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5):2086-2087.
[9]林振喜.两种断脐法对新生儿黄疽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06, 22 (15) : 2307-2308.
[10]胡新瑞,梁素惠.应用气门芯套扎法断脐的临床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 18(3):307-309.
[11]黄益新.气门芯套扎断脐与脐带夫断脐在新生儿脐带处理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2, 19 (2):179.
[12]徐建平,叶佩芬.脐带夫紧切断器与脐带夫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 28 (16) : 86.
[13]岑莉,李明先.新生)L脐带结扎力一式及修剪技巧的优越性[J].齐鲁护理杂志,2010, 16(21):41.
[14]王俊青.新生儿脐带双点位l+.痕气门芯结扎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 19 (2J :46-47.
[15]徐慧兰,玛海英,罗雁雁,等.新生儿脐部残端二次剪切最佳时间选择与操作技巧[[J].中外健康文摘,2012, 9(2):204-205.
[16]叶明.月齐带夫和气门芯双重结扎并离断新生)L脐带的效果[J]. 护理杂志,2011. 28(5): 74-75.
[17]杨晓慧.两种脐带结扎法的效果比较[J]. 吉林医学,2012, 33 (11):2430-2431.
[18 ]廖玲,李慧龄,杨小芝,等.高锰酸钾外用片用于新生儿脐带断端消毒的临床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6): 572-573.
篇4
新生儿脐部是一个重要的部位,与外界直接接触,且脐部残端是一个开放性创面,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门户,如果不给予妥善的护理,脐部感染侵入血液循环,可能会造成新生儿局部脐炎的发生,或可导致全身感染,如感染严重还可能会产生新生儿败血症,直接影响新生儿的生命[1-3],所以要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高度重视。有研究提示,新生儿脐炎可导致新生儿脐源性腹膜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0%~70%,且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因此,新生儿脐部的护理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足月儿2000例,体重>2500g,Apgar评分为8~10分,产妇无宫腔内感染,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0例。两组新生儿在体重、性别、Apgar评分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新生儿脐部结扎方法 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用0.5%的碘伏对其根部进行必要的消毒,之后采用消毒后的气门芯距离脐带根部3cm处进行结扎,在脐带的远端距离结扎部位0.5cm处把脐带剪断,把脐带内的残血挤出,对脐带的残端用0.5%碘伏消毒。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后用0.5%碘伏对其脐带根部进行必要的消毒,之后采用消毒后的气门芯距离脐带根部1cm处进行结扎,在脐带的远端距离结扎部位0.5cm处把脐带剪断,把脐带内的残血挤出,对脐带的残端用0.5%碘伏消毒。
1.3 脐部护理 根据新生儿护理常规,脐部护理要求每日观察护理脐部,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尿粪污染脐部,并注意脐窝创面情况[4-5]。两组新生儿均使用相同的护理方法:在新生儿每天沐浴后进行脐带护理,用95%医用酒精从脐根到脐带的残端全部擦拭一遍,如不慎发现尿粪污染脐部,清洗干净后,同样可以用此方法处理,直到脐带全部脱落[6-7]。
1.4 指标观察 对两组新生儿脐部是否渗血、潮红、残端不完整脱落情况准确记录,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对所得的数据用PEMS3.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 果
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注: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
3 讨 论
在正常情况下,脐带于出生后6~10d干燥和分离,因此脐带内的动静脉等结构仍保留在基底部[8-9]。脐带干燥的标准是脐残端干燥、质硬,为黄褐色或浅棕色。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好坏是产科质量的体现。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做好脐部护理,可有效减少细菌侵入机会,减少脐部并发症,降低感染率,提高产科质量,是消除新生儿脐炎、破伤风、败血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手段[10-11]。
篇5
1资料及方法
1.1选取本院母婴同室2012年7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8月份健康新生儿219例作为实验组。两组新生儿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①脐部有畸形不能正常结扎者;②有难产史;③胎儿窒息;④早产儿;⑤需要特殊治疗的新生儿。观察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出血,渗液,脐周有无发红,有无脐炎发生。
1.2 研究方法
1.2.1第一次断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行常规方法断脐结扎,用无菌婴儿护脐(护脐注册号:皖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640072号)内所备气门芯,在距离脐带根部皮肤0.5cm用气门芯结扎,在用丝线靠近气门芯出结扎,两道结扎可避免气门芯移位和脐带出血。
1.2.2第二次剪脐 实验组在新生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24-48小时常规晨间淋浴后行二次剪脐。二次剪脐方法采用[3]:左手以高压灭菌的有齿镊夹紧脐残端的末端处,提直残端,绷紧脐周皮肤,右手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包括脐残端部)直径约5cm,再用高压灭菌组织剪,以脐为中心,剪刀与腹壁成15-20°。自脐残端根部上方,沿脐轮与残端的交界处为剪切起始点,自左向右顺时针方向剪除脐带残端,脐残端分离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并用明胶海绵覆盖,一次性脐贴固定后再用一次性护脐加压包扎,包扎松紧适宜。
1.2.3日常脐部护理:新生儿在未断脐前,新生儿每日晨间沐浴,用安尔碘棉签自内向外消毒脐轮周围的皮肤直径约5cm9(脐带残端纵行),更换无菌婴儿护脐。新生儿断脐后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脐窝及周围皮肤,以保持脐部清洁干燥。
1.3评价指标:(1)新生儿脐炎 脐部残端有渗液或脓性分泌物,有臭味,脱落后伤口迁延不愈;脐部及脐周皮肤红肿、发硬深及皮下。有其中1项即可诊断为新生儿脐炎。(2)出血的评价 二次剪脐后观察剪脐24 h内脐部出血情况。若明胶海绵未见渗血、脐窝干燥为正常,若渗血、出血浸润明胶海绵或溢出脐窝为出血。(3)观察脐窝处局部有无渗出,如渗出浸润明胶海绵≥1cm为渗出。(3)脐部干燥愈合标准 新生儿出生后脐部经无菌结扎、二次剪脐后,局部无渗血、无渗液、无异味、脐周皮肤无改变,脐残端闭合为愈合。两组二次剪脐后规范观察脐部并认真填写脐部护理记录单。
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检验,以 P
3.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带二次剪脐后脐窝局部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讨论
4.1从表1结果得出,掌握二次剪脐的时间和技巧,是防止新生儿脐带出血和感染的关键。表1中可见实验组新生儿二次剪脐后脐部出血、渗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2护士规范的观察与健康指导是二次剪脐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剪脐后一方面搂抱、哺乳,更换尿不湿等因素,使无菌婴儿护脐移位、松脱,脐窝局部失去加压止血、包扎作用,脐窝局部出现渗血;另一方面有的新生儿哭吵,腹压加大,也可引起脐部出血。因此剪脐后严格按照要求定时主动巡视新生儿,剪脐后4小时内每30min观察1次,无渗血后1小时一次,连续8次;再每2小时 1次,连续4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重点交接班。二次剪脐后,认真落实告知家长义务,指导家长掌握自我观察新生儿剪脐后脐出血的方法,喂养时采取正确的抱姿,以免无菌婴儿护脐移位。尽量避免新生儿哭闹,保持脐部敷料清洁干燥,若脐部出血或无菌护脐松散、打湿、移位,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利用产后课堂,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家长掌握。两组中有二次剪脐后出血,护士规范的观察发现及时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后出血停止。
篇6
关键词:循证护理;脐部处理;干预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即通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将一些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以及一些最前沿的科学的论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1],循证护理目前成为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及新的护理操作实践的指南[2]。90年代以来,大多数的护理人员采用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24 h后取下脐带上的气门芯48~72 h后对新生儿进行二次断脐,这是之前我们互利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护理实践模式[3],但是由于脐带容易出血等情况的发生,而且二次断脐后新生儿脐带再次进行有创的护理操作不利于延迟脐带愈合[4]。本院新生儿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选择2015年6月~12月在我出生的新生儿100例,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此为实验组。收集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出生的新生儿100例,采取常规护理新生儿脐部,此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的入选标准为胎龄37~42 w,体重2500~4000 g,出生1~10 min Apgar评分为满分。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身高、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的前提条件是在保证新生儿安全,保证科室正常运作的前提下进行实验。
1.2随机分配及设盲 确定进行实验的新生儿,按顺序连续纳入本研究。一旦符合条件的新生儿由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即通过完全随机分配量表,新生儿家属将写有个人信息的信封密闭,放在与相对应的档位上,由研究员按照顺序轮流进行抽取,随机进入组群。
1.3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新生儿出生后12~16 h,对于新生儿的脐部保持透气,不采用任何的护理措施,气门芯也不进行处理一起等待脐带残端脱落,新生儿如进行沐浴则对脐部位进行消毒[5]。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首先确定护理问题,然后针对护理的问题进行一些资料的查阅及认证,并且结合现有的护理问题制定新的护理模式,并且通过一些反馈来制定实施最佳的护理模式。
1.3.2实验组优化处理 大量的文献表明虽然气门芯法结扎脐带使得新生儿脐部的感染率下降,但是带来了脐带残端自然脱落率低,需要护理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操作处理脐带残端,而一些其他的方法处理脐带虽然使得残端脱落率得到高,但是脐带的感染率也大大提升,所以我们综合以上的方法采用新式脐带结扎法[6]。在新生儿脐带不理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1.3.3循证护理问题 自然分娩的产妇,由于产前破水,存在感染的可能,如果是剖宫产的产妇在手术前的备皮如果出现备皮不干净,也容易出现感染的可能,而且生产完的产妇本身处于一个体力的恢复期,更加大了感染了可能。新生儿脐带残端消毒的不完善,或者违反了无菌操作的原装,新生儿容易脐部感染,残端自然脱落的时间过长也容易引发新生儿脐部感染。
1.3.4循证护理的支持与应用 通过文献的查找和与同行的交流学习,我们再患者入院前时就告知患者关于一些预防感染的知识,在生理产时一定做好会阴的消毒,在剖宫产时做好皮肤的装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于新生儿断脐后的残端要进行再消毒,给予母婴早接触,尽早进行母乳喂养。在护理人员给新生儿进行的任何操作,都要实行无菌操作。
1.4数据记录 分别组团队新生儿实验结束后的脐带残端脱落时间、新生儿脐部感染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GraphPad Prism version 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共有200例新生儿,随机分组后1例新生儿无理由退出研究;5违背协议的新生儿被剔除研究。1例新生儿转院。最终,实验组(A组)97例,对照组(B组)96例顺利完成研究,获取的相关数据用于主要分析。两组新生儿身高、体重、胎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两组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残脐护理不到位,易发生脐部感染甚至败血症,脐炎发生率3.2%~4.0%[7-8],而败血症中脐部感染者占66%~87%[9],所以新生儿的脐带护理不当,不仅仅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而且关系到新生儿的生命。
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研究:①新生儿脐部感染率大大降低;②新生儿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大大缩短;③虽然实验组的护理在管理上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是由于其护理满意度高,大大节省了新生儿脐部感染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延长造成的护理工作量的增加,并且各指标均优于对照护理组。
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护理模式,主要的区别在于护理的理念不一样。在实验组中我们不仅仅以患者为中心,保证护理的安全与质量,更是从问题的根本上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指导实践工作。上述两套护理的模式导致实验组花费的时间较长,虽然可能存在实验组成员泄露相关的培训及管理内容,我们在实验前已经和参与实验的人员进行探讨,保证他们能够严格遵守协议内容。
“以患者为中心”是循证护理的的根本所在,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对循证护理进行不断的优化,用发展的观点为新生儿脐带护理找寻最好的护理模式[10-11],此护理干预,不仅仅使得新生儿脐带部位干燥,而且感染率下降,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缩短,进一步诠释了循证护理的理念。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还是比较陌生,缺乏对循证护理一个全面的认识,应此如何去普及循证护理的理念,让更多的护理人员去学会运用循证护理,运用循证护理的理念去护理患者是我们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的护理,促进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护理质量,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瑞红.循证护理在国内研究进展[J].家庭护士,2007,5(8B):68.
[2]张立颖.影响循证护理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57-58.
[3]曹泽毅.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1-252.
[4]Smith C K.Some traditional umbilical cord care practic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Midwifery Today with International Midwife,2009,91(91):12.
[5]崔淼.儿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1-102.
[6]王俊青,李莉萍,李波,等.改良式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47-48.
[7]倪必群. 妇产科学[M]. 3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57
[8]邱香娟. 新生儿脐残端处理对脐部创面愈合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 7) : 824 - 826
[9]罗小翠,蒋红梅,王贤华,等. 新生儿二次剪脐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08,21( 7) : 824 - 826.
篇7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
Abstract:Objective: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neonatal umbilical was the cause of the delay.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20 cases of umbilical cord delayed exfoliation of children with clinical data. Results:umbilical cord off delay reasons: use antibiotics umbilical cord; for not dressing cause;caused by ligation tool; and umbilical cord disinfection. Conclusion:the neonatal umbilical delay will cause umbilical diseases, so to find the reason,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Key words:neonatal umbilical; delay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38-01
脐带(umbilical)是哺乳类动物连接胎儿和胎盘的一种管状结构,由一条动脉和两条经脉所组成。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28天都不会脱落)就会造成脐部疾病,所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有利于新生儿的健康。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脐带延迟脱落患儿的临床资料,以探讨新生儿脐带脱落被延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2012年5月期间20例脐带脱落延迟的患儿,其分娩医院分别为: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最多;无锡四院分娩,其次;无锡九院,很少。患儿中有男婴儿16例,女婴儿4例,就诊的时间都为出生后的19天-52天之间。早产儿有4例,足月婴儿有10例,双胞胎有3对(6例)。
1.2 方法:对就诊的20例脐带延迟脱落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发生原因。然后医院使用常规方法对新生婴儿进行护理,在出院前也通过对家长进行一定的讲解,让家长及其家属掌握脐带消毒的方法。
2 结果
本组20例患儿脐带脱落延迟的原因有:5例为由于使用抗生素引起;3例为脐带没有包扎所引起;4例是因为结扎工具所致;还有8例为脐带消毒原因。这些患儿的局部被处理以后,脐带在29天-53天之间脱落。脱落以后,患儿形脐疝的有10例,还有5例患儿形成了肉芽肿。
3 讨论
在临床工作里了解到,新生儿的脐带脱落大部分都是在7天左右的时间里,长也不超过10天或者是15天。不过当新生儿发生脐带脱落延迟的情况时,会给产妇以及其家属带了很多心理负担或者是经济压力,让他们筋疲力尽,还为新生婴儿脐部发生感染埋下了隐患。以下我们就脐带脱落延迟的原因和相应对策进行探讨。
3.1 脐带脱落延迟的原因
3.1.1 应用抗生素:脐带脱落也可以看成是一部分组织缺血、坏死和修复的过程,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医院例出生的婴儿,一般在12小时以内就会有18%的婴儿脐部就会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定值,100%的定值含量在第四天时达到,一般正常的新生儿除了脐部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外,还会产生大肠杆菌,脐部表皮有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因此所有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进度的都会影响或者是减缓脐带坏死的进程,导致脐带脱离延迟。
3.1.2 结扎用具:医院一般对新生婴儿的脐带采用气门塞套扎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速度很快,不容易脱扣,但是同样也有弊端产生,此种方法不能选择脐带的粗细,所以发育比较细的脐带就会被结扎的不紧,导致无法完全将发育细的脐带残段的血液循环阻断。
3.1.3 脐带没有包扎:当脐带没有被包扎时,使得干瘪的新生儿脐带在脐窝里粘着,没有干燥的环境和条件。
3.1.4 脐带的消毒:现在一般都提倡母亲和新生婴儿住院的时间尽量少,如果母亲和婴儿没有特殊的情况一般都在4-5天之间就可以出院,有些顺产的母亲在生产以后48小时就可以顺利出院了。母亲和新生婴儿出院后,由于家长或者是其亲属害怕给新生儿脐带消毒不正确,就只是在残端表面消毒,没有将脐带根部进行消毒。其中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护理人员最辛苦,去无锡市妇幼保健医院生产的人群相对最有钱。在母婴出院时再三嘱咐其家属出院后要一天三次用碘伏酒精消毒脐带,导致脐部干燥粘贴再脐窝里。若使得脐带在新生儿的脐窝里,残端和其周围的皮肤黏连,这样不光影响了脐带的脱落,还会使其埋下感染的祸根。
3.2 相应对策:对于细菌培养阴性的不发生炎性病变的期待不使用抗生素;脐带的结扎应该根据其发育的粗细来选择结扎工具;断扎以后的期待应该被包扎好,保持一个干燥的环境,这样有助于脐带的脱落进程,避免脐部疾病的引发;需要组织有适量的水分、腐败。现在很多医院采取的都是在脐带根部或者是距离根部0.1-0.2cm的长度进行结扎,这样有利于阻断脐带残端部分的血液供应,使得脐带可以快速的干枯和脱落以及坏死。母亲和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就要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一些健康知识,引导产妇和她们的家属能够掌握到一些新生儿脐带护理的知识,这样可以消除家属的担心以及害怕心理,也有助于新生儿脐带早日脱落。
参考文献
[1] 吕桂英.杨美萍.新生儿脐带护理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 (09):133
[2] 高锐华.杨大富.新生儿脐带处理的方法与结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0,29(29):1-2
篇8
【关键词】 新生儿; 家庭访视; 护理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5.040
新生儿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新生儿的家庭护理尤其重要[1]。在新生儿家庭护理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诸如合理喂养、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异常情况的发现与处理等许多问题,一遇到问题就把孩子送往医院就诊,给家庭带来诸多不便。所以,有专业医务人员按时对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十分必要。通过访视,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母亲哺乳、护理、防病和如何发现异常[2]。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对58例新生儿进行了家庭访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4~9月58例新生儿访视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 组织好人员,准备好物品,在新生儿出院后第3~7天进行初访,新生儿第14天进行复访,第28天进行满月访。每次访视,首先和家长进行交流,对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和生活环境进行观察;其次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如身长、体重、头围、囟门等;再进行相关体格检查,如颈部、脊柱、四肢、胸腹部、外生殖器等;最后对通过询问、观察、监测和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护理、健康指导或者转诊,做好访视记录。
2 结果
在对58名新生儿的家庭访视中,21名新生儿存在各种问题(有9名同时存在2种问题)。其中皮肤黄疸7例,尿布炎6例,面部湿疹5例,脐部渗液5例,上呼吸道感染3例,腹泻2例,眼部有分泌物1例,心脏听诊闻及杂音1例。
3 讨论
3.1 在新生儿访视中,笔者发现皮肤黄疸7例,占12.07%,其中生理性黄疸6例,转诊1例,后被诊断为病理性黄疸,经治疗痊愈。通过家庭访视,发现很多家长缺乏皮肤黄疸的相关知识,盲目地等待黄疸自然消退,也有少部分家长对皮肤黄疸过于担心,以为孩子生了什么病。笔者向家长讲解黄疸发生的原因,生理性、病理性黄疸的区别,帮助分析是否有喂养方面的因素,指导如何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注意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伴随症状及消退情况,怀疑病理性黄疸,及时就诊。
3.2 通过访视还发现,尿布炎在新生儿期也比较常见,尿布炎有6例,占10.34%,笔者指导家长勤给宝宝更换尿布,大小便后及时清洗臀部,轻度的用电吹风吹局部、茶叶外涂等实用方便的措施[3],中重度的指导就诊,接受药物治疗。笔者还帮助家长找到引起尿布疹的原因所在,让其注意避免,如长时间使用尿不湿、使用的尿布是化纤类的、便后不及时清洗皮肤、臀部垫不透气的防水油布、使用刺激性强的洗衣粉洗尿布等。通过指导,家长知道了如何防止尿布炎的发生,也学会了尿布炎的正确护理方法。
3.3 面部湿疹在新生儿家庭访视中也发现了5例,占8.62%。笔者针对湿疹发生的原因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新生儿使用的包被、衣服要选用柔软的棉制品且经常暴晒,尽量采用母乳喂养,母亲最好不要吃辛辣、鱼虾等食物[4],新生儿可带棉制手套,防止因瘙痒而抓伤脸部。尽量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治疗湿疹的外用药物,湿疹严重出现渗液,建议转诊。
3.4 新生儿出院在家,脐部护理对于家长来说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访视发现5例脐部渗液,占8.62%。多是在脐带残端脱落前,因洗澡或小便弄湿脐带及敷料,家长由于缺乏脐部护理知识,担心宝宝疼痛,不敢或不会清洁消毒脐带局部皮肤引起。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家中没有消毒用品,很不方便。笔者通过家庭访视为新生儿做脐部护理让家长感到如释重负,还向家长讲解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常识,教会其用75%的酒精彻底擦拭脐部,更换敷料,指导每日观察脐部,洗澡或换尿布时避免沾湿或污染。
3.5 通过访视笔者还发现,有些家长缺乏科学育儿观念,不敢开窗通风,过度保暖,生活环境空气不新鲜,室内温湿度掌握不好,导致新生儿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些家长缺少新生儿喂养方面的知识,母乳喂养的姿势不正确,导致破裂疼痛,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则容易发生腹胀、腹泻;有些老人还再给新生儿挤、捆蜡烛包、用书或硬的东西枕扁头、用母乳给宝宝擦脸。通过家庭访视得以发现这些问题,才能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护理和就诊指导。访视时,笔者还询问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免疫接种情况,接受家长关于新生儿疾病筛查方面的咨询,指导接种卡介苗后皮肤局部反应的观察方法;笔者教年轻家长学习婴儿抚触和给宝宝做婴儿操,讲解抚触和婴儿操的作用;有些疾病如鹅口疮、先心病、髋关节发育不良、脐疝、隐睾等,通过家庭访视亦能够及时发现并指导就诊。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新生儿家庭访视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新生儿期存在的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对新生儿家长进行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拓宽家长科学育儿的知识面,提高新生儿保健质量,减少新生儿死亡。
参 考 文 献
[1] 张淑丽,高希花,王利君,等.家庭访视对新生儿期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81.
[2] 杨金梅,张翠梅.以产后访视为契机拓展妇幼保健院功能[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919.
[3] 段梦娟,何国平.新生儿尿布皮炎防治与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9):97.
篇9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300例早产儿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
随着对医院院内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管理已越来越受重视。对生理功能尚未成熟的新生儿来说,院内感染是常见危害之一[1]。它不仅延长患儿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感染后使病情迅速发展,病死率高。现将我院NICU院内感染控制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收集2003年1月~2008年5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早产儿300例(男160例,女140例),记录住院早产儿围产期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以及抗菌药物应用和肠外营养等治疗情况。怀疑感染时行各种相关病原学的检查。
1.2 感染标准的界定
(1)血培养阳性。(2)胸片明确的肺炎或明确的其他部位感染表现。(3)实验室检查,WBC8mg/L。(4)感染相关的临床表现,如呼吸暂停、体温波动、皮肤发花、残余奶增加、反应差、顽固的代谢性酸中毒等。符合(1)、(2)中任一项或同时符合(3)中的两项或符合(3)中的任一项并伴有(4)中的任两项可诊断为感染。
1.3 统计学处理
SPSS12.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
2 结果
300例发生医院感染患儿24例,感染发生率为25.9%,平均每例感染1.2次,医院感染者平均胎龄为(32.65±2.60)周,与无医院感染者(34.55±1.9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P
3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管理
3.1感染因素[2]
①皮肤因素: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89.2%在皮肤粘膜,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新生儿抵抗力低,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差,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防御机能差而易发生感染。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皮肤的屏障功能脆弱,且皮肤中含水量较多,pH值较高,利于病原菌的生长。②体重因素:新生儿有相当一部分是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从侧面反应了新生儿各系统的成熟度及生长发育情况,体重低生长发育差,各系统发育不成熟,血浆中IgG水平低,相应的免疫力亦低,更易于感染。据文献报道,极低体重儿发生率为0.5%,国内报道病死率为63%~74%。体重
3.2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措施[3]
3.2.1加强NICU的消毒管理新生儿生长发育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所以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新生儿病房应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55%~65%,我院每日通风换气,室内放置空气净化器,并使用空气清菌片,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NICU内设一名专职消毒员,每日负责室内的消毒工作。室内的地面、家具、医疗器械(各种暖箱、新生儿床、监护仪、呼吸机等)、各种台面、治疗车、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液盒、病例夹、门窗等每日用消毒液进行擦拭。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分开放置,并有醒目标志。
3.2.2加强患儿使用物品的管理每位患儿床单位的所有物品,包括衣服、包被、枕巾等,每日先高压灭菌后再使用,保证一人一套,不得共用或挪用;新生儿食具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的工作程序;早产儿使用的暖箱每日用消毒液擦拭,严格按规定进行终末消毒,消毒前后做细菌培养;暖箱内的水槽每日清洗后更换蒸馏水。
3.2.3加强患儿的基础护理①皮肤护理:每日认真进行沐浴或油浴,保持皮肤的清洁,特别注意观察颈周、耳后、腋下、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有无破损、脓点、红疹等。每次排便后及时做臀部护理,擦拭由前到后,以免肛周污物污染尿道口,并更换尿布,涂护臀霜,预防臀红。每24小时更换,防止骨突出部受压过久,引起皮肤压伤。在胶带下使用皮肤保护剂安息香酊,防止表皮脱落。每次测量血压后及时摘下血压袖带,每4 小时更换氧饱和度探头部位。②口腔护理:认真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破溃、霉菌感染,每日常规用生理盐水擦拭口腔。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为防止鹅口疮的发生,喂奶后预防性使用制霉菌素甘油涂口腔,每日两次。③眼部护理:胎儿通过产道时,沙眼衣原体可定植于其结膜部,因此,为防止结膜炎的发生,每日用泰利必妥眼药水滴眼1~2次,并注意观察眼部是否有分泌物、分泌物的颜色、量等。④脐部护理:每日认真进行脐部护理,保持脐部的干燥,消毒时注意消毒脐根部,注意观察脐轮有无红肿、有无异常分泌物等,如果发现分泌物及时做培养,及时处理。⑤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增加抗体含量。鼻饲的患儿,鼻饲用的注射器每次更换,鼻饲管隔日更换。人工喂养时做到一次一瓶一奶嘴,每日做好乳器具的消毒工作。⑥对于有侵袭性操作的患儿,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动作要轻柔,减少粘膜的损伤,同时加强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减少感染机会。插管导芯经高压灭菌后使用;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两次进行消毒;气管插管、吸痰管采用一次性物品,随用随弃。⑦加强个例院内感染的隔离控制:当发生有个例院内感染时,将患儿放置单独病室或相对隔离区,用物专人专用,护理人员相对固定,隔离区做明显标志,根据不同细菌定植情况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医院内获得性感染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因此,监测和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实践证明,要想有效地控制NICU的院内感染,不但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还要有严格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及抗感染意识,将之列入常规工作日程,做到人人重视[4]。医护人员自觉地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人的经济负担,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讨论
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是NICU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一个主要挑战,明确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对正确制定防控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结果提示NICU医院感染与皮肤因素、体重因素、侵入性操作、胎龄密切相关,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要加强对早产儿的早期微量喂养,提高喂养耐受性,尽可能缩短其达到足量喂养的时间,要严格无菌操作,慎用侵入性操作及治疗,对呼吸机治疗及中心静脉置管等装置进行定期消毒并加强对感染的监测[5]。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童笑梅,王新利,诸慧华,等. 12年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4,7(5):279-282.
[2] 周敏,丁爱国. 新生儿医院感染研究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99-800.
[3] 戚小敏,赵桂荣,王悦,等. 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7):2377-2378.
篇10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出生的32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并对产后访视的新生儿脐带进行观察。
结果:大部分新生儿脐带在1周左右自然脱落,但也有不少超过10天,甚至20多天或更长时间者。
结论: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新生儿脐带情况采取相应的结扎措施,同时对家属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脐带尽早脱落。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脱落延迟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62-01
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断脐,被扎住的脐带残留部分形成缺血性坏死、液化、干枯脱落。在正常情况下,断脐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逐渐干枯、僵化,脐带于1周左右脱落,新生儿体内的脐血管要经过3~4周才能完全闭合,因此脐部是一个感染途径[1]。脐带延迟脱落为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埋下了隐患。因此本文对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320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5例,足月儿315例。其产后访视结果显示,部分患儿同时合并消毒不当、脐带潮湿因素。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20例新生儿脐带延迟脱落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2结果
本组320例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1周(7天)260例,7天~10天45例,10天~20天13例,20天以上2例。详见表1。
3讨论
脐带是连接胎儿和胎盘的管状结构。原来是由羊膜包卷着卵黄囊和尿膜的柄状伸长部而形成的。脐带中通过尿膜的血管即脐动脉和脐静脉,卵黄囊的血管即脐肠系膜动脉及脐肠系膜静脉。当卵黄囊及其血管退化,脐动脉和脐静脉就发达起来,在这些间隙中可以看到疏松的胶状的间充质。在子宫中,子宫动脉在胎盘的母体部分出的毛细血管,与胎盘的子体部胎儿毛细血管靠近,在此处母体和胎儿的血液间进行CO2和O2,代谢产物即代谢废物和营养物质的交换。脐动脉将胎儿来的废物运送至胎盘,脐静脉将O2和营养物质从胎盘运送给胎儿。最后由子宫静脉将来自胎儿的代谢废物运走。某种激素和抗体等也通过脐带从母体移交给胎儿[2]。在临床工作中,了解到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大部分是7天左右脱落,但也有不少超过10天、15天,甚至20多天或更长时间,本文资料显示相符。延迟脱落的脐带给产妇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负担,也为新生儿的脐部感染埋下了隐患。
本文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其中脐带结扎位置、脐残端长度、脐带贴卫生、脐部感染是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主要因素。①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影响脱落时间,以往的教科书主张脐带结扎部位在距脐轮0.5~1cm处[3],现在很多教科书主张脐带结扎部位在距脐轮0.5cm处。多家医院经过临床实践采取在脐轮处(即脐根部)或距脐轮0.1~0.2cm处结扎。结扎位置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笔者访视发现有些新生儿的脐带结扎位置太高,有的甚至超过1cm,使结扎部位和脐根部之间有较长部分仍有少量血液供应或易形成小血肿,使残脐不易干枯坏死,影响脐带脱落,且容易导致细菌繁殖而感染。②新生儿脐带较粗大,脐带内有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有丰富的华通胶,具有保护血管和推动血液循环的作用。有些新生儿脐带较一般新生儿的粗大(俗称“水脐”),含华通胶较多,在脐轮上0.5cm处结扎脐带,气门芯或丝线易滑脱出血,且由于有丰富的华通胶,脐带粗壮,气门芯或丝带不能直接结扎血管,使结扎处至脐根处脐带仍有血液供应或常使脐带液化,有渗液,致使残脐长时间不能干燥,而影响正常脱落。③新生儿脐带发育较细,现在临床上绝大部分医院都是使用直径约2mm的气门芯结扎脐带,因其有较传统的丝线结扎简单、方便、结扎速度快的优点而被临床广泛使用,但缺点是对新生儿脐带发育的粗细没有选择性,对发育较细的脐带往往结扎不紧,不能完全阻断脐带残端的血液循环而影响脐带的干枯、僵化。④脐带消毒不当,现在提倡尽量缩短母婴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后,母婴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4~5天即可以出院,有些医院甚至出生后48h(顺产),母婴一般情况好,无特殊情况就可以出院。出院后第1天起再由出生医院医务人员上门服务2~5天,为产妇拆线并指导护理新生儿。但笔者7天、14天访视时发现仍然有很多家属缺乏护理新生儿的知识,有些家属害怕给新生儿消毒脐带或消毒方法不正确,只消毒残端表面,没有消毒到脐根部,致使新生儿的脐带窝在脐窝里,残端与周围皮肤粘连,既影响脐带脱落,又埋下了潜在的感染因素。⑤脐部潮湿,有些家属采取不当的护理方法,喜欢把婴儿内衣包进尿布里面,内衣经常被尿液浸透,使脐带经常处于潮湿的环境中;男婴换尿布时未把向下按,尿液向上冲,浸湿了脐部;有些用尿不湿者,家属把尿不湿的外面向里面卷进贴着脐部,由于尿不湿外层不透气,不利于脐带干燥,脱落,亦容易造成脐部感染。
近年来有较多家医院报道,于新生儿出生初次断脐后24~48h行二次剪脐,方法为:在无菌操作下,用手术剪刀沿脐轮呈小圆锥形一点一点地剪去残脐,忌一刀平剪,效果良好[4],既可以减少出院后家属护理新生儿脐带的麻烦和恐惧心理,又可消除脐部感染的潜在因素,还可减少不必要的纠纷。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发现,脐带结扎位置0.5cm、脐带残端保留0.5cm、保持脐带贴卫生、预防脐部感染有助于脐带尽早脱落。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
[2]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