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生态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湿地作为主要的国土资源,像海洋和森林一样具有多种功能。在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和涵养水源以及珍惜物种、降解污染、蓄洪防旱等方面湿地都起到重要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与海洋、森林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系统。湿地是人类主要的环境资源之一,也是自然界最富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其在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促淤造陆、控制土壤侵蚀、蓄洪防旱、抵御洪水、涵养水源和调节气候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自然之肾”称谓。
1.1湿地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我国的湿地类型众多,其中生活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且有较多物种是中国所独有的。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据了解,湿地中还有许多是濒危生物类群。湿地还是主要的遗传基因库,对保持生物种种群的改良、筛选以及存续具有重要意义。
1.2湿地可以调节生态环境
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抵御洪水、涵养水源等功能。首先,其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储存库,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绝大部分来源于湿地。此外,湿地还是补充地下水的重要来源,更关键的是湿地具有控制洪水、调节径流的生态功能。比如湿地中的沼泽,因为土壤结构特殊,具有很强的透水性和蓄水性,被称为防洪、蓄水的天然“海绵”。还有,湿地水分蒸发能让附近区域的湿度提高,降雨量上升,具有调节区域气候作用,湿地的生态恢复与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让区域气候条件稳定,对当地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产生良好影响。
1.3湿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同森林相比,它是同等地域森林净化能力的1.5倍。湿地水流速度较慢,有利于沉淀物沉降,在湿地中生活、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细菌、植物和微生物。生产和生活污水排入湿地后,经过湿地生物化学过程的转换,水中污染物可被转化、分解、沉积或储存,使污染物浓度下降或消失。
1.4湿地具有极高的生物生产力
湿地生态系统有着很高的生物生产力,就单位土地来讲,比其它生境应高得多。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是陆生生态系统的3.5倍。湿地为我们带来丰富的动植物产品,如鱼类、贝、蟹、虾、芦苇、藻类、水稻等。湿地中还有丰富的林业资源,赤杨、落叶松都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湿地动物500余种,湿地中药用植物有200余种。
2湿地资源保护
2.1增加宣传教育
通过引进先进群众教育方法,提升群众对相关法律知识及自然保护意识,进而获得全社会对保护事业的理解和支持。自然保护区现已建成宣教中心,并完善现有设施的功能,尽最大可能地发挥设施的作用。
2.2提高湿地保护区的管理
提升保护区建设。设立湿地监测站和湿地保护区,是有效保护湿地的主要途径和办法。当前,黑龙江省已建各种类型的国家级、省级及市县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共45处,总面积为185.68万公顷,为拯救珍稀濒危生物物种,保护湿地资源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还有2103019公顷湿地还没归入湿地保护范围,要按照生物物种、生态区位及类型明确保护价值,建议设立湿地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多处,来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落实资源的永久使用。保护区设立几个保护管理站。
2.3加强湿地泥炭矿产资源利用
丰富的湿地资源,为泥炭形成创造了自然环境,泥炭是黑龙江省优势矿产资源,储量达500万吨,多为富营养湿型泥炭。湿地碳作用:茂盛的植物和广袤的湿地是二氧化碳贮藏库,各植被型的湿地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贮藏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湿地的科学教育及景观资源利用,让湿地具有自然景观资源可为人类增加娱乐、旅游等美学方面的功能,成为人们观光旅游的最佳选择。
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 ,生态防护墙,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e steep mountain terrain excavation subgrade constructio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ve wall protec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soil erosion and vegetation protection and achieve rapid construction reduced.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ll combined with natural law of development, anchor stability by steel fence way the natural plant roots into the consolidation of ecological bag wall with nets consolid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w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重庆巨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重庆市酉阳县钟渤快速通道工程全长20多公里,双幅双向8车道,总工期为30个月。该工程8号进场便道K0+180~K0+760米段,位于319国道龙潭水库位置对岸植被茂密的陡坡上,原地貌横坡在70°左右,便道设计宽度4.5米,大多属半挖半填路基,其中有360延米浆砌片石衡重式下挡墙。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如不采取其它辅助措施按设计施工,路基开挖及挡墙施工只能交替逐步推进施工,按10天抢工完成10延米路基开挖及挡墙施工,至少需1年完成,将严重影响主线控制性工程的工期。龙潭水库是一级生态保护区,是龙潭镇居民生活用水和水库下游农田灌溉的取水地。县委有关领导、业主及环保部门多次开会强调:施工该段便道时,必须先制定好有效的水保施工方案才允许开工,坚决制止野蛮施工,不允许土石掉入库区减小库容,便道与水库之间的植被必须保护完好,防止库区周围水土流失及水质污染。8号进场便道服务的主线工程有花山1、2、3、4号大桥、花山1号隧道以及约1.5km路基工程,其中花山1、3号大桥为双幅连续刚构,花山1号隧道(全长约150米)贯通后开始施工花山4号大桥(全长约207米,为连续刚构结构),工期非常紧张,上述单位工程成为本快速通道工程项目工期控制性工程。鉴于上述存在困难,8号进场便道的快速、环保施工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1 常见的施工防护方式及其不足之处
常见防护方式是采取搭设钢管脚手架结合竹跳板或竹胶板封闭形成防护墙,但如用于本工程施工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1 在坡度较陡地段,稳定性难以保证,极易被土石冲击倒塌,防护失效;
1.2该防护墙为临时防护措施,需拆除。路基开挖施工完后,防护墙内掉落土石量必大,若采取人工清除,清除工作量大,且由于防护墙稳定性差,安全威胁大,若采取挖掘机清除,易将本就稳定性差的防护墙挤压推倒,防护作用失效。
1.3由于防护效果差,且防护墙拆除后防护墙与道路之间区域的植被已被破坏,路基下边坡植被必破坏殆尽,库区周边必将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隐患造成植被恢复困难形成恶性循环,后期处治成本高、难度大。
若采用上述施工方式,将严重违背我国日益加强的水环保意识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未达到快速施工目的。
2 生态防护墙目的、工艺及优点
2.1 生态防护墙的目的
生态防护墙施工方案必须达到:(1)水保、植被保护目的:防止土石掉入水库,保护路基下边坡植被完好,防止库区周围水土流失及水质污染;(2)缩短工期;(3)路基至防护墙植被破坏后的恢复。
2.2 生态防护墙工艺
主要施工工序:人工挖掘灌木——测量放线——安装钢栅栏——钢栅栏锚固——生态袋装种植土——堆码生态袋——植物种植
2.2.1人工挖掘灌木:人工挖掘路基红线内及路基下边坡3米范围内灌木,灌木树干及根系尽量保护完好并妥善堆放,不允许扔入库区,更不允许焚烧。
2.2.2测量放线:钢栅栏钢管立柱基础设置在路基下边坡约3米处,测量放线撒灰线确定钢管基础位置。
2.2.3安装钢栅栏:人工挖掘施工人行道路及钢管立柱基础表土并暴露出完整基岩。人工挖掘施工时,及时将种植土装入生态袋。采用小型钻机(俗称“水磨钻”) 在钢管立柱基础位置钻孔,孔径150mm,孔深0.6米(嵌入完整基岩深度)。在孔内安装长约4.5米(根据开挖防护要求高度确定)的φ108×6mm的镀锌钢管作为钢栅栏主要受力的立柱,间距2米,孔内用C15细石砼浇筑密实。
2.2.4钢栅栏锚固:在距钢管顶部约1/3的位置处,用2根与水平方向约20°左右夹角平面呈“人”字形的Φ22锚杆焊接锚固,锚杆锚入基岩约2米左右,用M10#砂浆灌密实。立柱纵向用L40×40×5mm的角钢焊接联接,间距0.6米,竖向用Φ16mm钢筋焊接,间距0.33米,形成钢栅栏。钢管、角钢焊接过后镀锌层被烧蚀的部位以及钢筋、锚杆均需作防锈处理。
生态防护墙示意图
篇3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 S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152-03
Abstract Forest health assessment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but forest health assessment of the nature reserve is less.After consulting lots of literatures and consulting experts,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onnotation of nature reserve forest 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index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index weight determination,evaluation methods,and it elucidated the problems of forest ecosystem health evaluation of the nature reserve,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for the same research.
Key words nature reserve;forest ecological health assessment;index system;evaluation method
对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是森林健康评价在自然保护区的应用,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自然保护区有其特有的功能价值,因此对自然保护区进行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时就应该结合自然保护区的特点进行研究。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拯救濒危物种,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森林和野生动物种群而划出一定的面积进行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我国以森林植被及其生境为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占了所有保护区面积的50%以上,而此类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状况对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且对于保护区内珍稀生物的繁衍生息及其生境的良好发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而大部分自然保护区是建立在森林生态的基础上,那么森林生态的健康与否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维持及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的指标、方法及趋势发展进行探讨研究。
1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的内涵
森林健康概念最早是在19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提出,以此评价森林各种生物的生存生活状态[2]。19世纪80年代德国林业学家对于森林健康的问题只考虑人为因素及自然灾害,如乱砍乱伐、工业发展所造成的酸雨、大气污染以及因自然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灾及病虫害[3]。
到20世纪中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相关研究者注意到森林生态不断退化,随之对于森林健康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注意力逐渐从林分的健康转移到森林生态健康的方向上,开始研究森林内部物质能量的收支平衡[4]。20世纪末,生物多样性、森林群落结构及森林非经济价值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森林健康的研究内容也开始涵盖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林分景观等可持续发展[5]。
近年来,对于森林生态健康的内涵更加综合与科学客观。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及可持续性来研究。整体性即指森林内部林分结构、功能以及生物物理环境属于一个统一健康的整体;稳定性指在受到自然或者人为胁迫干扰下,依然有能力能够自我修复并且维持自身的健康稳定。可持续性主要是指时间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都能保持可持续的健康,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需求[6-7]。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指标的选取既要保护森林植被和它完整的生态结构不受破坏,又要保护保护区内繁衍生息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因此,指标既要反应森林生态内部结构特点,也要与自然保护区的功能价值相结合,并遵从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区域代表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和稳定性以及要素的主导独立性原则进行指标的构建与选取[8-11]。
美国生态学家costanza最早建立森林生态评价公式,公式中包含了森林系统的活力、结构、恢复力,从理论上能较为完整地反映森林系统的整体性。但是此种公式型的评价模型过于理论化,现实中操作不便[12-13]。
20世纪90年代,美国林务局结合森林资源调查及监测建立了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指标,指标主要侧重于森林的生产力方向,虽然实际操作性强,但过于以经济利益为目的[14-15]。我国生态学者孔红梅21世纪初研究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时通过指示物种指标来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指标对于本区域的研究很有区域代表性,指示物种很详尽,但是土壤生物指标方面占比过大,造成评价的片面性[16]。
随着生态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2004年肖风劲等从生物多样性、生态结构、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4个方面19个指标建立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模型,其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指标周到全面,但是对于人为因素的考虑较为缺乏[17]。2004年陈 高等以阔叶红松林为例对其进行健康状态评价,从自然、经济、社会三大方面64个指标进行评估,系统全面地反映其健康状态,但是指标太过繁杂,操作性差,且很多指标有叠合[18]。2010年黄宝强从自然性、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威胁7个方面对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进行评价[19]。面积适宜性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其从核心区面积的大小来反映森林生态环境是否能够更好地保护区内珍稀动植物。2012年王彦对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从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林分稳定性3个方面着手,选取12个指标作为要素指标[20],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森林生态健康的因子,但是其对自然保护区这一特定的环境区域不能更好地给出相应的指标,无法涵盖自然保护区特有的功能价值。2015年杨晶对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指标的选取从环境因素、组织结构、抵抗力、活力、土壤状况、形态特征6个方面29个指标着手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土壤状况和形态特征是一个亮点[21]。土壤状况不仅涉及土壤厚度及密度,而且从土壤各养分指标着手,从而能更精确地预判土壤对森林健康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树种、树冠、枝叶和花果等树木的形态特征来反映森林的观赏和游憩价值。
由上述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在选取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自然保护区这一特定的环境,并且考虑其森林生产力、生态功能及其可持续性。
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情况下,需对森林得出一个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就要通过指标权重的确定把反映森林生态各个方面的指标综合在一起。各指标的权重大小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值的高低,从而影响到对森林健康状态的评价。通常对于指标权重的确定有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22-23]。
主观赋权法多是采取综合咨询评分方法确定权重,然后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常用的主观赋权法有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菲尔德法、环比法等,而其中层次分析法在森林健康评级中应用最普遍[24]。层次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运筹学家萨蒂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在森林生态健康评价中主要用于对定性指标进行赋权。专家通过对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估打分,然后结合专家意见依据层次分析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25]。张 桓等[26]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森林健康评价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同样,蔡小溪等[27]、黄宝强[19]、阮作庆[28]、徐丽[29]分别对九连山、古兜山、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也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主要针对森林生态的群落结构、可持续性及稳定性等不易统计的指标采用此种赋权法。层次分析法虽然在确定指标权重方面运用广泛,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决策者个人的经验,主观因素的影响很大。
客观赋权法是根据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或各指标值的变异程度来确定权重,直接用调查的数据计算得出,主要有均方差综合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等,其中均方差综合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最为常用。均方差法确定各指标相对权重的大小取决于在该指标下各样本数据值的相对离散程度,若各样本(或方案)在某指标下数据值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越大,反之,该指标权重应越小。若某指标下各样本的原始数据值离散程度为0,则该指标的权重为0[30]。闫东锋等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采用均方差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31]。姬文元在对川西云冷杉林健康评价也采用此方法[30]。主成分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从原始变量中导出少数几个主分量,使它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既可使各主成分相对独立,舍去重叠的信息,又能将各指标所包含的差异集中地表现出来。高志亮等对于北京松山森林健康评价选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5个主成分作为综合评价指标[32]。综合客观赋权法,所选取的指标皆为直接调查可统计计算的数据指标。当然,在评价中往往是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来确定最终所用指标,因此确定指标权重中主观和客观赋权法都是结合而用的[33]。
4 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方法
目前,国内外森林健康评价方法主要有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2个方面。单项评价只依据一项指标,而综合评价是根据多项指标,从多个不同侧面对有关现象进行全面的综合判断[34]。
指示物种法是单项评价方法中的一种,该方法主要依据生态的关键物种、特有物种和濒危物种的数量、生物量、结构指标和功能指标等建立简单模型来描述森林生态的健康状况[35]。王义平等[36]对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的森林生态健康采用指示物种法对其进行评价,通过对保护区蝶类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等数据的分析来对森林生态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李菁[37]对内蒙古阿尔山肢节动物种类组成、优势类群、功能团和营养层及其多样性来判别区域森林健康状况。指示物种法快捷高效,对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但也会因物种选择的不恰当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森林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时所用的方法又可分为传统数理统计方法和重新构建的综合评价方法2类。其中,传统数理统计评价方法有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评价;重新构建综合评价法有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法和聚类分析法等[35]。
模糊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由于对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时设计指标过于复杂,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指标的不确定性,且实现了定性和定量的有效结合。阮作庆对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时采用此种方法,得出森林总体健康状况是从健康状态向亚健康状态发展,并为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状况做出了预警[28]。
运用多个评价指标,通过多方面地对一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称为综合指数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多方面,选择多个指标,并根据各个指标的不同权重进行综合评价。此方法可以综合地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且适用于森林生态受到外界干扰时其自我修复能力,是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评价方法,闫东锋等对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时即采用此方法[31]。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自适应能力和强容错性,建立更加接近人类思维模式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该网络不仅可以模拟专家进行定量评价,而且避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38]。武巧英等[39]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评价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健康,此法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很好地检验指标合理性。
聚类分析法是根据对指标因子按照其各自本质特征合理进行分类的一种分析方法,也就是将多个样本进行归类,每一类中包含的数据信息会有较高的相似度,各类别间的数据会有较低的相似度。杨晶对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进行评价时采用此方法,将具有较高相似度的健康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并采用多种统计量进行判别,最终对保护区森林健康进行分级归类评价[21]。
对于森林生态健康评价的方法很多,但因森林类型或者考虑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采取的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适宜的方法评价森林生态健康[40]。
5 讨论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之一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而健康的森林生态环境可为珍稀动植物资源的繁衍生息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为自然适宜的场所,因此研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问题是一个有意义且长久的课题。但目前对于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上,国内相关的研究依然照搬针对普通区域的森林健康评价标准。而事实上,由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在生态意义及科教价值上的独特性,应有别于普通区域的森林健康评价。故希望将来能够建立一套统一的针对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方法,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参考[41-42]。
6 参考文献
[1] 蔺焕忠,任生,于洋.我国保护区森林生态评价研究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140-7141.
[2] YAZVENKO S,RAPPORT D J.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forest ecosyst-emhealth[J].Ecosystem Health,1996,45(2):40-51.
[3] 袁兴中,叶林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群落学指标[J].环境导报,2001,2(1):45.
[4] 肖风劲,欧阳华,傅伯杰,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3,58 (6):803-809.
[5] 赵良平,叶建仁,曹国江,等.森林健康理论与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对美国林业考察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报,2002,26 (1):5-9.
[6] 徐燕,张彩虹,吴钢.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生态学报,2005,25 (2):380-386.
[7] 陈高,代力民,范竹华,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估监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 (5):605-610.
[8] 徐丽.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9] 杜玉欢.纳板河保护区森林健康与传统森林文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10] 张超.顺昌县森林健康与可持续经营评价[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11] DE DIOS V R,FISCHER C,COLINAS C.Climate change effects on Me-diterraneanforest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J].New Forests,2007,33(1):29-40.
[12] OSTRY M E,Laflamme G.Fungi and diseases-natural components of hea-lthy forests[J].Botany,2009,87(5):22-25.
[13] 虎陈霞,傅伯杰,陈利顶.可持续农业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1-14.
[14] 费滕.以病虫害为主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15] GORDON D R.Effects of invasive,non-indigenous plant species on ecosystem processes:lessons from Florida[J].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8,8(4):975-989.
[16] 孔红梅,赵景柱,马克明,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4):486-490.
[17] 肖风劲,欧阳华,孙江华,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与方法[J].林业资源管理,2004(1):27-30.
[18] 陈高,代力民,姬兰柱,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Ⅰ.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4(10):1743-1749.
[19] 黄宝强.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生态评价的研究[J].江西科学,2010(1):124-127.
[20] 王彦.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锐齿栎林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2.
[21] 杨晶.松花湖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D].吉林:北华大学,2015.
[22] 张秋根,王桃云,钟全林.森林生态环境健康评价初探[J].水土保持学报,2008(5):16-18.
[23] 姜孟竹.大兴安岭林场森林健康评价与分析[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24] 胡阳.基于的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25] 殷鸣放,郑小贤,殷炜达.森林多功能评价与表达方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5(6):23-25.
[26] 张桓,韩海荣,康峰峰,等.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1):59-65.
[27] 蔡小溪,林文树,吴金卓,等.森林健康评价研究综述[J].森林工程,2014(5):22-26.
[28] 阮作庆.森林生态健康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29] 徐丽.森林类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30] 姬文元.森林小班水平的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群落健康评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31] 闫东锋,耿建伟,杨喜田,等.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健康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9-74.
[32] 高志亮,余新晓.北京市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127-131.
[33] 高均凯.森林健康基本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
[34] SUTER G W I I.Critique of ecosystem heal th concepts and ind exes[J].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1993,129:1533-1539.
[35] 刘君昂,刘红娟.森林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6):197-200.
[36] 王义平,毛晓鹏,翁国杭,等.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多样性及其森林环境健康评价[J].环境昆虫学报,2009(1):14-19.
[37] 李菁.内蒙古阿尔山林区植物、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与森林健康评价[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8] 闵惜琳,刘国华.用M A 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开发BP网络应用[J].计算机应用,2001,21( 8):163-164.
[39] 武巧英,陈丽华,李晓凤,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森林生态健康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11(2):150-154.
[40] 施明辉,赵翠薇,郭志华,等.森林健康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0(12):2498-2506.
篇4
关键词:生态网络;都市区;功能指向;规划方法
中图分类号:F299.3
生态空间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布局在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考量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绿色空间的环境价值、游憩功能、生物多样性意义逐渐被认识,都市区生态空间的功能发挥也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依据。在空间规划方法上,以保护生物迁徙通道为前提,兼顾游憩、景观等多元化功能的结构布局与面积控制为核心原则,形成以公园及自然化特征更为明显的森林、河流、海岸等为主体的 “线-块”网络被保护起来,为不同社会经济活动提供载体。
美国都市区生态网络规划的思想与实践开始于20世纪中期的威斯康辛州、新英格兰地区的大地规划运动(MATLAND)。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偏重对建设开发的指导作用,而生态敏感区、生态恢复、生态安全往往不被作为规划重点及强制性内容。许多城市原有绿地规划不能满足对自然生态维护需求,生态环境脆弱且土地资源有限,加上城市发展的空间需求,经济发展与绿地保护面临的冲突日益严峻。本文基于生态网络理论,以美国新英格兰地区和我国珠三角地区的绿道规划实践为基础,比较分析都市区绿道规划建设的方法体系,以期更加完善生态网络的规划方法。
一、 生态网络理论的新发展
生态功能网络自20世纪70年代首次被提出,如基于绿带进行生态空间串联,或构建环状绿带抑制城市扩展,平衡生态与城市的空间矛盾;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保署、欧洲自然保护委员会已经形成跨区域生物保护网络计划,并尝试通过立法提升区域生态保育的空间效力(如表1)。生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为生态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将景观格局与生态功能作为研究对象。同样,基于城市规划理论的视角,能够为生态空间的保护和改善提供一定建议。
生态网络是利用连接性作为联系空间中某些关键性位置或局部所构成的景观实体与功能结合的桥梁,再组织破碎化的绿地,以维持生态稳定和提高环境品质。与传统规划不同,生态网络将建设用地与生态环境的“图底”关系颠倒过来,“剔除”建设用地和因人工建设排水设施等改变生态流的土地,考虑将综合生态价值高、对自然生态系统正面效应较大的关键性生态节点的数量和质量为基础,采用邻接性的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生境资源评估、土地适宜性分析、关键性生态节点分析、潜在廊道分析、网络建构等步骤,构建以“斑块-廊道”体系为主体的多层次分形结构。
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景观格局通常可以扭转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并增强其对人类福祉的贡献。生态网络本质上是基于景观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地理学等理论,通过确定景观尺度区域绿地的功能定位与最适网络结构特征,体现生态安全、生态环境优化对于城市的价值,对促进不同尺度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生态网络规划与实践
(一)绿道规划的目标
新英格兰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由康涅狄格(Connecticut)、马萨诸塞(Massachusetts)、佛蒙特(Vermont)、新罕布什尔(New Hampshire)、罗德岛(Rhode Island)、缅因(Maine )6个州组成。2008年新英格兰区域规划中绿道规划建立在已有19300米绿道、游步道和32375平方公里高质量保护区的基础上,拓展19世纪公园设计和20世纪开发空间规划的研究范围,寻求建立包括绿道和游步道在内的174015平方公里的生态网络,以满足新英格兰都市区的宜居性要求。都市区规划委员会希望通过绿道规划达到改进环境质量,控制城市发展无序蔓延,提供市民游憩场地,提高绿色就业机会等多重目标。
(二)新英格兰地区绿道内涵
1.绿道定义
美国学者查理斯·莱托(Charles Little)在其经典著作《美国的绿道》中将绿道定义为:“绿道即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与高密度聚居区之间进行连接的开敞空间纽带”。并将其划分为5种主要类型:城市河流廊道、休闲绿道、强调生态功能的自然廊道、风景道或历史线路、综合性的绿道和网络系统。
杰克·埃亨(Jack Ahern)在总结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绿道的定义突出强调五点:“一是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二是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三是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四是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五是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综上,新英格兰地区将绿道定义为:绿道是网络中具有一定宽度、内部连接性的生物廊道,建立类似于高速和铁路的结构和联系方式,与之不同的是绿道是自然形成的生态单元,如作为栖息地、水源地、迁徙通道的湿地、河流、林地。
2. 绿道分类
在空间尺度上,将绿道分为新英格兰区域、州级、场所三个层次。根据绿道目标功能的不同,形成游憩休闲绿道或游步道(recreationa) greenway)、生态保护绿道(ecological greenway)、文化保持或历史遗存绿道 (cultural and historic greenway)等三类。
游憩休闲绿道是具有生态旅游功能的生境,以具有一定长度的自然廊道、运河、被废弃的河床为主,沿途具有多样或重要的自然景观。
生态保护绿道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自然廊道及开放空间,通常沿着河流、山脊以供野生动物迁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适当的自然研究。
文化或历史绿道是具有一定文化价值、历史遗迹的地区,通常沿着公路和高速道路,包括步行通道和停车道的绿色隔离带,也包括蓄水、防洪、生态敏感区的生态基础设施及其间的连接。
(三) 生态网络的研究方法
1. 美国绿道规划的方法
美国12个州开展了生态网络规划,至少有4个不同方法,即资源评估、斑块-廊道构建、民意驱动方式和均衡的绿道规划。
资源评估方法:通过坡度、植被覆盖、水系、生态灾害等因素叠加界定生态敏感地区。罗德岛州(Rhode Island)和 佐治亚州(Georgia)采用这种方法规划绿道。
斑块-廊道法:佛罗里达(Florida )和纽约州(New York)辨识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型自然生态斑块及其间的生态廊道。Cook用斑块分析、廊道结构和网络结构分析方法来评价和构建凤凰城的绿道网络。
民意驱动法:马里兰(Maryland)、康涅狄格(Connecticut)和特拉华(Delaware)的绿道依赖民意调查,沟通政府与民众意愿。当地居民在州地图上勾画绿道,包括提出期望增加的潜在廊道。
均衡的绿道规划:佛蒙特(Vermont)、新泽西(New Jersey)、北卡罗来纳(North Carolina)、南卡罗来纳(South Carolina)、科罗拉多(Colorado)5个州采用民意驱动与斑块-廊道规划法综合均衡方法。
2. 新英格兰独特的研究方法
新英格兰采用均衡的绿道规划方法,同时改进斑块-廊道方法。在选择对于景观生态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生态斑块作为生态源点的基础上,考虑到植被类型、结构和土地利用等基质的特征对生物迁移的影响,界定不同土地类型对生物迁移的阻力系数,以ARCGIS软件为分析平台,构建阻力模型表达耗费距离,从耗费域水平选取最适生物廊道,也就是功能距离、有效地理距离。该模型主要考虑生态源、距离和地表摩擦阻力等因子,公式如下:
其中Di是指从空间某一个景观单元i到生态源的实际距离;Fj是空间某一景观单元j的阻力值;Ci是第i个景观单元到源的累积耗费值;n为基本景观单元总数。
耗费距离的分析是强调景观阻力在一定空间距离上的累积效应,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模块来实现。其生态学意义在于:从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出发,通过景观流的空间模拟分析,探讨有利于生态过程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和安全。
(四) 新英格兰的生态绿网格局
目前,新英格兰地区18%的土地作为被保护的绿色空间和绿道,其中生态保护绿道占81%,休闲游憩绿道占18%,其他绿道占1%(如表2)。从行政分区来看, 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被保护的绿色空间占该州面积的41%,缅因州(Maine)仅有11%被作为保护的绿色空间,其他4州被保护的绿色空间面积在15%~22%之间。缅因州(Maine)比例最低,因为该州人口密度非常低(14人/平方公里),城市发展对区域环境影响很小,因此区域尺度保护行动尚未纳入决策日程。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比例最高,被保护面积比重是缅因州(Maine)的4倍,其他4州的2倍左右。因为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1996年通过了河流保护法案,明确提出河流两侧至少60米划为被保护的缓冲性绿地,潜在生物廊道的理想保护框架由此形成,有助于协调私人绿地发展为公共生态保护绿地的需求。
新英格兰地区规划设计委员会及NGO负责区域绿道规划,借助GIS平台,逐步构建了以蒙太古(Montague)、诺威奇(Norwich)、汉诺威(Hanover)、波特兰(Portland)为中心,以阿巴拉切亚山(Appalachian)游步道、东海岸(East Coast)生态保护绿道、黑石河(Blackstone River)遗址廊道、康涅狄格河(Connecticut River)保护绿道为骨架,与纽约州、加拿大连通的河流、山脊绿道共同形成辐射状的网络架构。
近期规划新增8%的土地作为被保护的绿道,主要为缅因(Maine)规划新建的13000平方公里北部森林公园。远期规划新增生态保护绿道占区域面积的19%,主要是拓宽河流缓冲区和湖泊生态修复项目。因为河流对于城市而言是重要的生态循环系统,河流缓冲区是水质和岸带土壤保护的载体。Quabbin水库监测研究表明,当靠近蓄水区60%的流域被保护,那么水可以不用经过任何过滤就可被直接饮用。缓冲区范围至少60米其生态价值同样得到学术领域的充分论证。因此,规划设计委员会敦促其他州效仿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的做法,这样新英格兰地区河流缓冲区面积将从10%提高至20%,加上现状绿地和近期规划的森林公园,被保护的绿色空间占新英格兰国土面积的45%。此外,根据民意调查需求,适时规划建设休闲游憩绿道,这些绿道构成的网络结构能够像公路一样让居民方便易达,这无疑对于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休闲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三、中国珠三角地区绿道网规划与实践
(一) 绿道规划的目标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并且发展最为成熟的大都市区之一,包括广东省境内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肇庆、江门、惠州、珠海、中山9市。2009年,广东省建设厅提出《借鉴国外经验,率先建设珠三角绿道网》的建议。2010年,《珠三角绿道总体规划纲要》提出以分析资源本底和城乡发展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等为基础,结合各地市发展意愿,到2013年率先建成6条总长1690公里的区域绿道,其目标在于:(1)维护区域生态安全;(2)提高区域宜居性;(3)扩内需促增长;(4)保护历史文化资源;(5)推动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二)珠三角地区绿道内涵
1. 绿道定义
中国关于绿道的研究多数属于国外概念的引进,在绿道实践方面主要是对国土绿化和各地区进行的绿地系统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中指出,绿色通道建设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对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沿线进行绿化美化。基于此,珠三角地区的规划将绿道定义为: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沟渠、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走廊所建立的,包括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和人工景观线路,兼具生态、休闲、环保和教育等多种功能,在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聚居区之间起重要连接作用的线性绿色开敞空间。
2. 绿道分类
在珠三角地区绿道规划中,根据绿道所处位置和目标功能的不同,将绿道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都市型三种类型。
生态型绿道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主要沿着市郊自然的河流、小溪、海岸及山脊线建立的廊道,控制范围宽度建议不少于200m。
郊野型绿道旨在提供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主要位于连接城乡建成区与生态地区的过度地带,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少于100m。
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依托城镇地区的人文景区、公园广场等以及城镇道路两侧的绿地,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少于20m。
(三)生态网络的研究方法
珠三角地区规划部门结合已有规划,借鉴国外绿带、郊野公园标准,首先确定区域绿地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区、主干河流、森林公园、高速公路绿化带等。借鉴深圳生态控制线规划,运用叠图分析土地适宜性。通过对各市相关规划在统一的空间尺度上的拼合,得到珠三角绿地结构。解读《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规划》等上层次规划及政策引导方向,协调绿道网与城乡空间布局。
(四)珠三角绿道网的布局
根据《珠江三角洲绿道路网总体规划纲要》,遵循绿道网规划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生态、人文、交通和城镇布局等资源要素以及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等政策要素,结合各市的实际情况叠加分析,规划“两环、两带、三核、网状廊道”的生态控制线结构,综合优化形成由六条主线、四条连接线和十六条支线共同构成的珠三角区域绿道的网络化格局。六条主线长1690公里,宽度从0.5~10公里不等,绿化缓冲区总面积4410平方公里,占珠三角面积的36%。其中,生态型绿道总长348公里,占21%;郊野型绿道总长879公里,占52%;都市型总长463公里,占27%。
从各市绿道情况来看(如表3),肇庆划定区域绿地总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最高,中山最小,其他城市在45%~65%之间。肇庆多山地、丘陵,境内水网较密。2007年肇庆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分类分区的绿地管制指引,对中心城区、东南地区、山区分别提出严格的绿地保护面积。中山市绿地占土地总面积比例偏小,绿地破碎尚未形成网络体系。其他城市生态绿地以森林、基塘、河流为主,资源丰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内部往往缺乏结构性廊道。各市市域生态控制线其具体范围与控制指标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根据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进行具体的区域绿道详细规划。同时,是否落实珠三角生态控制线规划,是报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重要因素。
四、中美都市区生态廊道规划的比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以生态网络为空间规划的重点得到区域规划委员会的支持。中国和美国都市区规划建设对于自然系统的开发都以谨慎态度为主,绿带所作用的区域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各种社会经济交锋的界面,绿色空间的属性要求绿道的发展必须是明确政策目标重点。美国、中国对都市区绿道的规划建设共同之处颇多,功能指向、规划方法和管理却各有特点。
(一) 对绿道功能指向的比较
从中美的实践可以看出,绿色空间具有提高环境品质、控制城市蔓延、提供游憩场地等多重目标,赋予复合功能下“绿道”网络发展。新英格兰的绿道规划建设强调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保育,河流、湿地的生态恢复,保护中不断反省和强化。珠三角地区的绿道规划建设更多考虑到与城市发展进行有效引导,增加绿道的休憩、短途旅游、教育等功能,并与高速公路建立公共联系,复合功能性明显,生态性不足。
(二) 对绿道规划手法的比较
规划方法都是以生态学、规划学科为基础,探索网络结构、功能的多重协调。同时,纳入居民、NGO等多利益群体意见,优化生态网络结构。珠三角绿地大多数城市采用多要素图层叠加分析,基于生态景观与城市建筑物之间的拓扑关系,得出生态环境的宏观特征和类型的分布规律。新英格兰地区以保护生物迁徙通道为着力点,从土地利用类型模拟生境对物种迁徙的影响,用耗费模型筛选最优距离。
(三)绿道政策实施的规划管理
Massachusetts一直坚持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基本规划政策,具有法律权威性。同时,由于新英格兰完整的规划体系和绿道规划基础,使得绿道政策从区域规划、州规划,再详细到场所规划,被逐渐细化和落实,保证了政策的顺利实施。在我国,对生态系统要素的认识程度和研究力度小于城市实体建设空间。珠三角对现有绿地系统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探索和规划建设不仅针对特定的目标简单的限制,而是多重目标及相关政策工具的配合。
五、结论
尽管中美发展阶段不同,但同样面临发展压力和绿色空间保护的迫切性。为了维系、保育绿色空间与功能发挥,新英格兰地区始终如一地坚持完善生态型绿道结构,将与自然环境高度关联的河流、山脊等绿色空间以网络结构实现空间的连续性、可达性。在当前,我国都市区发展速度快,绿地规划面临特定土地资源的短缺,更应明确对绿道作为公共空间的理解,对破碎土地的再组织可以通过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和引入人工绿道连接得以实现。
绿地的复合型功能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活品质提高等方面的价值得到广泛的认同,休闲游憩、农业旅游、教育科研等功能被纳入绿道的整体观念中。珠三角绿道规划进一步考虑到高速公路、铁路等大型交通廊道对生态格局的影响,建立生态廊道,削弱对自然生境的破坏,为物种多样性提供可能的支撑。因此,明确提出复合功能开发,借鉴新英格兰地区经验,深入探索不同功能的绿道类型的不同设计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复合功能下的结构体系。
生态网络的规划方法所依赖的技术方法有所差异,但是从规划实践来看,已经突破传统规划思维,首先辨识城市生态空间,将其保护、控制起来,突破城市规划的边界,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或损害。我国生态基础设施规划所涉及的问题往往研究基础和实践活动的薄弱,指导制度和规范的不健全和不协调。推动基础科学的研究,加强国内外合作,可以丰富研究方法,优化决策方案。
参考文献:
[1] 谭少华,赵万民.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07,(1):87-89.
[2] 岳隽,王仰麟等.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流域景观格局优化理念初探[J].地理科学进展,2007,(3):38-45.
[3] 何昉等.珠三角绿道景观与物种多样性规划初探[J].风景园林,2010,(2):74-79.
[4]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珠江三角洲绿道路网总体规划纲要[Z].2010-03.
[5] 闫永玉等.美国、欧洲、中国都市区生态廊道规划方法比较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91-96.
[6] 珠三角绿道网建设专题[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1,(1):62-65.
[7] 张同升,王磐岩. “十二五”时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重点初探[J]. 中国市场,2012,(20).
[8] Charles Little. Greenway for American [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0.7-20.
[9] Ahern J. Greenway as a Planning Strateg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3:131-155.
[10] Cherkassky B V, Goldberg A V, Radzik T. Shortest Algorithms Paths: Theory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J].Mathematical Programming, 1996,71:129-147.
[11] Moberg,F. and C. Folke,Ecological Goods and Services of Coral Reef Ecosystems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2): 215-233.
[12] Bennett Gwent P.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Network: a Review of Proposals, Plans and Programmers[M].Cambridge, IUCN,2001.
[13] Theobald, D.M. Topology Revisited: Representing Spatial Relation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1, 15(8):689-705.
[14] Cook EA. Landscape Structure Indices for Assessing Urban Ecological Network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2,58: 269-280.
篇5
Abstract: in the social economic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dustry, how to keep running at high speed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tourism environment using line and effec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an important premise, it ask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scenic spot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atmosphere to develop ecological industry.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from government regulation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etc thinking, the paper will be on how to weigh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analysis
关键词: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旅游开发
Key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89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旅游开发行业当中,二者的相互关系显得更为重要,在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旅游开发业者应当着眼于生态产业的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分别从政府规范与环保意识两大方面对如何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互关系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从政府规范方面平衡二者关系
1、 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维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国家已经逐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建立健全旅游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做出了初步的规范。然而,旅游开发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其相关因素更为复杂多变,所以,需要有关部门对于旅游开发产业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做出针对性更强的法律、法规,如《旅游开发中环境保护规定与条例》、《旅游开发法》等,致力于依靠法律的权威来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更好的实现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强而有力的法律依据来对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及管理。
2、政府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的宏观调控
若要实现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如此就需要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来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的宏观调控。譬如,基于旅游者数量、旅游环境负荷状况以及旅游者分布情况三方面来对旅游者进行科学调度,针对实际情况提前设定预警机制,将隐患消除;在诸如节假日等旅游高峰期,要从预警与调度两方面出发,对旅游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对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情况作出及时有效地处理。与此同时,要建立起有效地信息网络,对旅游环境中的各种信息作出及时的接收和处理,并且对各主要景点及路线的旅游活动情况作出实时的监控,监测其中的环境生态变化、旅游者及原住民的心理感知度、旅游环境的接待能力和负荷度等情况,为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各方面依据,从而确保旅游生态环境管理机构能够及时针对各种情况作出最科学有效的判断与决策。
3、加大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投入
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是生态旅游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多途径的筹资办法为生态旅游环境的保护投入充足的经费。譬如,在生态景区适当的加收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费,也就是说,从门票的费用收入当中抽取一部分资金作为保护生态旅游环境的投入所用;另外,针对旅游环保管理,有关部门需要适当的收取各种排污费,并且确保该项费用被正确的管理和使用;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需要加强对于生态旅游环境的财政投入,加大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力度,为其提供强而有力的政府财政后盾。
4、做好生态旅游环境规划
造成生态旅游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不恰当,所以,需要去制定一套科学、严谨,并且具备一定预见性的生态旅游环境的开发及运作规划,以便更为有效地对生态环境的使用进行组织和管理,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解决扩大旅游规模与旅游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令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发展,在确保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防止生态旅游环境的恶化。
三、从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平衡二者关系
1、加大环保宣传力度
平衡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精神前提就是需要保证旅游环境开发者以及旅游者在主观上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相一致,其基本前提就是提高其环保意识,这需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旅游企业以及景区标识牌等媒介来加强景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依靠。
2、培养和提高旅游区管理者及导游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需要从源头抓起,其中,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及管理者就需要首选具备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如此,在生态旅游环境的开发及运营过程中,才会更为有效地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会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立旅游环境,并且在运营中不断地维护和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景区的各个方面体现并提醒参观者去保护环境。另外,提高导游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给予旅游者以积极正面的影响,引导旅游者去配合生态景区的保护工作。
3、加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科研及教育工作
篇6
【英文摘要】The wet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is aims at the ecology protection the system compound method utilization, is a realization wet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ic way.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our country wetland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cosystem management survey. Then analyzed the legal matter which in the present wetland management process exists, that proposes the solution wetland protection question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生态学
【英文关键词】wetland; ecosystem management; ecology
【正文】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2008年7月,环境保护部制定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湿地生态系统以承担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水调蓄、水源涵养等多项重要职能,成为其中的重要部分。
一、湿地及生态系统管理概述
(一)湿地的概念及功能
1、湿地的概念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1994年,《中国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会议将湿地定义为“处为陆地和水域的交汇处,水位接近或处于地表面,或有浅层积水,一般以低水位时水深2米处为界,并且具有以下特征:①至少周期性的以水生、湿生植物为植物的优势种;②底层土主要是湿土;③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地被淹没4个月以上”。
湿地是一个半开放半封闭的系统。一方面,湿地是一个较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另一方面,湿地又不完全独立,它在许多方面依赖于相邻的地景系统,和它们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影响邻近系统的活动。具体到其发育史上,湿地源于其它生态系统,又演变成它种生态系统。
2、湿地的主要功能
(1)调蓄水源、净化水源。湿地地区多地势低洼、地域广阔、且与河湖相通,盛水季节可承纳上游或周边来水,蓄洪排涝;枯水季节可向下游或周边地区提供抗旱补给水源;平衡湿地与周边地区地表和地下的水量。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和细菌,当湿地水体中被泄入有毒有害的工业、农业或生活废物、污水时,湿地生物对此有较强的过滤作用,使流出湿地的水体水质得到净化。
(2)保存物种、野生动物栖息。湿地环境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生活、生长的特殊生境,使这些物种能够在不受人为干扰的天然环境中,不改变其基因性状地正常繁延、生存。天然湿地是较少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一块净土,这里不但是水生动物赖以生存的优良场所,而且也是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越冬、觅食、繁殖的场所。目前,世界上许多珍奇鸟类均生活在湿地环境中。
(3)调节气候。湿地水面、土壤和植被的存在,形成了湿地特有的局地小气候。湿地的存在了空气湿度,缩小了湿差,降低了大气的含尘量,可使气候变得湿和、清爽。
(4)水产品养殖。无论是沿海湿地还是内陆湿地,由于入海入湖河流还夹带来大量营养物质,给鱼虾贝等水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大量的饵料,因此湿地也就成了水产品养殖的优良场所。
(二)我国湿地的分布情况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其总面积达6 584万hm ?,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9% ,仅次于加拿大、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天然湿地约为2 594万hm ?,包括沼泽地约1 197万hm ?,天然湖泊约9l万hm ?,潮间带滩涂约217万hm ?,浅海水域270万hm ?;人工湿地约4 000万hm ?,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hm ? ,稻田约3 800万hm ? 。根据植被和地区差异,我国湿地可分为8个主要区域:东北湿地,华北湿地,长江中下游湿地,杭州湾北滨海湿地,杭州湾南沿海湿地,云贵高原、秦岭以南山地丘陵湿地,蒙新干旱和半干旱湿地,青藏高原高寒湿地。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都建有湿地保护区,国家级湿地保护区有300多处。
(三)湿地存在的问题
1、湿地面积日渐萎缩。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我国天然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小,大量天然湿地转变成农用耕地或城市建设用地,削弱了湿地调蓄和缓冲功能,严重助长了洪水泛滥。
2、湿地污染日益加剧。污染使湿地水质变坏、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特别是珍稀生物将会随着污染的加剧失去生存空间而濒危或灭绝,种群的延续将因此受到极大的威胁。湿地污染主要由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油气开发等引起的漏油、溢油事故,以及农药、化肥引起的面源污染等原因所致,且污染日趋严重,尤其在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湖区、东北油区及东部人口密集区的库塘湿地表现得最为明显。
3、人为破坏湿地自然生境。在开发利用湿地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导致湿地动、植物生存环境被人为改变,使湿地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有序性被破坏。湿地上游水利工程的建设,特别是大型水库的建设,不仅要淹没数以万计的农田,而且使江河的天然生态系统被打破,导致某些生物丧失其生存场所,濒临灭绝。
4、湿地管理体制混乱。由于国家尚无对湿地保护和利用的总体规划,湿地的保护管理、恢复改造、开发利用和执法监督等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造成许多部门之间的矛盾,出现问题也难以协调和解决,严重影响了对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5、湿地保护投入不足。资金严重不足是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湿地调查、建设保护区及示范区、污水治理、湿地监测、湿地研究、人员培训、执法能力与队伍建设等方面都缺乏专门的资金支持。由于全国湿地保护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保护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建国以来,我国湿地保护总投入不足2亿元,目前平均每公顷湿地投入不足5元,地方级湿地保护根本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严重地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四)生态系统管理概述
1、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
生态系统管理就是要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人类生态学原理去探讨这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和控制论方法,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局部与整体问在时问、空间、数量、结构、序理上复杂的系统耦合关系,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生态系统管理的特征
(1)综合性。从管理主体角度看,实行跨部门、跨区域、多元管理主体相互协调配合的联合管理方式;从管理方法与手段来看,注重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生态、社会、经济、法律和政策等方面因素出发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整机制上,综合运用行政、市场和社会相结合的调整机制。
(2)区域性。生态系统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从生态系统的这一特性出发,按照结构和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区域性管理也是符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宗旨的。在实施生态系统管理时应充分考虑个体生态系统的区域特性,考虑个体生态系统所组成的独特的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条件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管理。
(3)灵活性。生态系统管理是一种适应性管理方式。尽管该方法注重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角度进行有效的管理,但也承认各生态系统的个体差异性。生态系统的动态性导致生态系统具体形态的多样化,因此,管理计划和方式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管理策略能对出现的新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我国湿地管理法律现状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4年制定,1996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制定,2002年修正)等多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3)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多部行政法规,《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甘肃省湿地保护条例》和《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保护条例》等多部地方法规,以及《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85)、《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5)、《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7)、《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办法》(2002)和《上海市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2003)等部门规章、地方规章构成的湿地保护法律体系。
我国湿地存在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2004年国务院批准并颁布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这是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一个里程碑。《规划》规定:到2030年,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要达到713处,国际重要湿地要达到80处,90% 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完成湿地恢复工程140万hm ?,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和建设体系。使我国的湿地保护和利用进入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实现《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规定的目标并不容易,应针对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多方面着手,把湿地保护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
(一)坚持遵循的原则
1、和谐与平衡原则。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是维持湿地资源与维持依赖于湿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一种平衡,即要求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与人类利用的需求相平衡。此外还需要平衡那些来自不同利益集团需求的冲突,也要权衡那些人类和其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适宜关系的各种供选择的方法。生态的可持续性是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前提,生态系统管理只有在人类的福利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 ,因此构建和谐社区,提倡公众参与及合作决策,平衡各方利益是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全面规划、合理利用原则。人们在开发利用湿地资源时,必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预留一些空间,使之永远为人类所利用。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不仅日益显著,而且已对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因此在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负载能力,使之不致恶化。
3、污染、破坏者负担原则。主要是追究在湿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肇事者的责任,即谁破坏了,污染了湿地,谁就应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从公平的角度来看,不能让破坏了湿地资源或者损害了湿地环境的人不受到任何不利的后果。
4、国家干预原则。是指国家为了确保可持续发展的贯彻和实施,利用政策、经济、法律等措施对开发利用湿地资源的活动进行干预以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目的。包括行政、经济、法律方面。各种行政措施和经济措施上升为湿地资源保护法的高度上,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从而干预和管理就成为法律。为此,国家客观调控原则便成为了一项湿地立法中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
(二)改进管理方法
1、跨部门管理的方法。通过跨部门管理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也是整合生态系统保护和系统内自然资源利用的必然要求。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以实现保护管理的政令畅通和良性互动,如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中的部门协管制度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包含水、草场、林木、农田、各种动植物等多种生态要素,根据对湿地主管部门职责的规定,各级林业部门有权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监管执法,水利、草原、农业、环保等部门对湿地生态系统内相关生态要素也有管理职权。为了有效管理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就要建立由林业部门统一协调、各主管机关共同管理的机制。
2、跨行政区域管理的方法。通过跨行政区域管理来保护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元性的要求,也是整合生态系统保护和区域综合管理的体现。要根据政治体制、区域政府行政能力、文化历史背景、资源习惯利用方式和传统管理模式等多种因素做循序渐进的机制安排,包括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和政策的安排,上一级行政首长领导下的协调机构安排,以及区域政府之问长期或短期的协调和合作机制安排。
3、科学研究与管理制度相结合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研究为生态系统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也为生态系统的管理制度提供了切实的方法论指导。生态系统管理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管理活动,其终极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与自然生态规律的协调一致。清洁生产、功能区划等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现代生态系统管理制度则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只有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管理制度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
4、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相结合,侧重公众参与的方法。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相结合是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方法。在传统的资源管理方式中,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起主导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环境管理活动中,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的弊端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公众参与的方式是社会法部门兴起与社会调整机制变革的重要产物,对于克服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的缺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而且,在现代生态系统管理中,公众参与的方式也是现代民主与法制的重要体现,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
(三)健全法律体系
在整个法律体系层面上,借鉴有关先进国家相关法律体系的配套完善的经验,对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部门法在环境保护方面进行配套拓展。行政法方面,制定全国湿地保护条例和各地方湿地保护条例,要改造与完善一个当前的生态管理行政系统以适应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需要,强化行政机构的环境管理职权和责任,强化环境行政行为合法化的司法审查。通过对各个法律部门的调整,最终形成以宪法关于环境保护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其他相关部门法有关环境保护规定为补充的完备法律体系。这样才能有效改变环境保护法力不从心的局面,保证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小钢 《湿地保护立法历史评估、现状分析和发展预测》
2.焦盛荣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立法理念》
3.可华明 《我国的湿地》 地理教学,2002(1):6—7
4.印红 《对我国湿地保护问题的思考》 湿地科学,2003(1):68—72
5.陈洁 《典型国家的草地生态系统管理经验》 世界农业,2007(5)
6.林群、张守攻、江泽平、雷静品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世界林业研究,2007(4):3—8
7.王凤远 《对建立我国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9):95—96
8.蔡守秋 《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3)
篇7
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1.1研究区概况常州市武进区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西北部,位于北纬31°20′~31°54′、东经119°40′~120°12′之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境内平原宽广,地势低平,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全区总面积1245.84km2,辖14个镇、2个街道、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2013年常住人口约160万。改革开放以来,武进区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苏南保持前列。未来作为常州市城区“一体两翼”布局的南翼,以及在承接苏南都市圈乃至长三角经济圈产业转移等方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武进区也面临着快速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严峻挑战等问题。因此,为武进区未来用地布局提供合理空间参考是区域发展的关键。
1.2数据源经过前后数次在常州市武进区进行调研,走访国土资源局、环境保护局、交通局等单位并收集相关资料获得本次研究数据源。本文采用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武进区DEM(基本格网单元大小为30m×30m)、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矢量数据(比例尺1∶10000)、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数据、基本农田保护区矢量数据(比例尺1∶10000)、现状交通道路矢量数据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与公园等。
2研究方法
2.1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垂直生态过程以垂直生态过程构建阻力基面时,本文延续了传统的研究方法,即通过由高程、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类型、交通设施等11个基础要素组成的地形地貌、生态环境、交通设施、建设密度四大类复合因子建立景观过程阻力赋值体系。为使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两个过程在同一标准下进行,本文建立了相同的阻力评价体系并赋予各自相反的分值。在评价单个基础因子的阻力时,将阻力分为5个等级,分别用5、4、3、2、1表示,阻力分值的赋予通过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采用专家打分方式获得。同时,考虑到各阻力要素对两种扩张过程的影响程度不一,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自的权重。在对地形地貌进行评价时,采用高程、坡度、坡向进行评价;对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时,采用土地利用类型、距邻近水体的距离进行评价。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参照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将研究区景观划分为水域、耕地、风景名胜区、林地、其他农用地、园地、未利用地、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设施、工矿用地以及城镇用地。对交通设施进行评价时,采用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城市主干道等不同道路类型按距离大小赋值进行评价。对建设密度进行评价时,采用建设密度值进行评价。建设密度值是指以某个像元为中心的区域网格内建设用地像元数与总像元数的比值。本研究中将城镇用地赋值为1,非城镇用地赋值为0,然后采用9×9移动窗体计算每个网格的建设密度值[13]。阻力体系的赋值结果如表1所示。
2.2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水平生态过程
2.2.1模型概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指物种在从源到目的地运动过程中所需耗费代价的模型,它最早由Knaapen[14]于1992年提出。该模型多应用于对物种扩散过程、物种保护[15]和景观格局分析[16]等生态领域研究,后被广泛应用于模拟城市土地演变过程[17,18],经国内俞孔坚等人的修改[19]可以用下式表示。
2.2.2过程源的确定生态学中的“源”是指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那些能促进生态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具有内部同质性和向四周扩散的能力[20],是事物向外扩散的起点。由于“源”是针对生态过程而言的,所以在确定“源”时必须与待研究的生态过程相结合[13]。本文研究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两种生态过程,分别选取相应的“源”:城镇用地的扩张源为现状城镇用地;生态保护用地扩张源为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生态功能较强的地区,对于武进区来说指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涵养区。
2.2.3分区划分基于由垂直生态过程创建的阻力基面,以及由水平生态过程确定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过程源,在ArcGIS中分别计算生态用地扩张与城镇用地扩张最小累积阻力表面,再求取二者的差值阻力表面。用下式表达。式中:MCR生态为生态保护用地扩张阻力表面;MCR城镇为城镇用地扩张阻力表面;MCR差值为二者的差值阻力表面。当差值阻力表面中的像元值<0时,即对于同一栅格单元而言,生态保护用地扩张的阻力小于城镇用地扩张的阻力,则该栅格单元更适宜被划分为生态用地单元;当像元值>0时,则代表生态保护用地扩张的阻力大于城镇用地扩张的阻力,该栅格单元更适宜被划分为城镇用地单元;当像元值等于0时,其为二者的分界线。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阻力阈值方法[21]对适宜性分区进一步划分。阻力阈值是指在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所遇到的阻力面中,存在着一些关键的值,生态过程需要额外付出异常高的代价才能克服阻力继续扩张,因而可将阻力阈值前后的用地归为不同的区间[22]。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流程如图1所示。
3研究过程与结果
3.1研究过程
3.1.1阻力基面生成土地景观单元通过各阻力因子综合叠加,得到该土地景观单元对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的阻力值,所有的土地景观单元的阻力值即构成了研究区全域的阻力基面。通过垂直生态过程构建的阻力基面实质反映的是景观单元自身的生态属性。在对研究数据做栅格转化的基础上,采用垂直生态过程创建的阻力赋值体系(表1),通过GIS空间分析方法分别、逐步获得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的阻力因子的阻力值,再按照影响程度权重值进行叠加分析,得到两种扩张过程的阻力基面,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过程的阻力基面空间格局基本相反,滆湖、西太湖生态保护区、规模较大的耕地以及河流水系、林地等栅格单元对生态保护用地扩张的阻力较小,而现有城镇用地以及主要道路两侧单元对城镇用地扩张的阻力却较小,这与阻力赋值体系分值的赋予设置规则相同。此外,景观破碎度也较大,布局分散,这与垂直生态过程的适宜性更加关注栅格单元本身的生态属性有关。
3.1.2最小累积阻力表面生成基于上述过程产生的阻力基面,进一步考虑距离因素的影响,采用ArcGIS中的CostDistance模块,以对应的过程“源”为输入数据,阻力基面为成本数据,分别计算得到两种扩张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表面,如图4和图5所示。浅黄色代表扩张过程的累积阻力值小,深蓝色代表阻力值大,从“源”向外颜色逐渐变深,表明扩张过程受到的累积阻力逐渐增加。进一步将生态保护用地扩张最小累积阻力表面减去城镇用地扩张最小累积阻力表面,得到最小累积阻力差值表面,结果如图6所示。按照分区划分方法,将阻力差值进行重分类,得到武进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初步结果,如图7所示。适宜生态用地区分布在除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大部分区域,占武进区总面积的71.75%;适宜建设用地区成片分布在现状城镇用地及邻近地域,尤其在武进区中心城区及各建制镇分布较明显,占总面积的28.25%。
3.1.3阈值确定基于上述过程获取的阻力差值表面,统计与分析阻力差值与栅格数量的关系(图8),发现适宜生态用地区(像素值小于0)的部分,在A点(阻力差值为-8000)时有一突变过程;适宜建设用地区(像素值大于0)的部分,在B点(阻力差值为4500)时存在一突变过程。因此本研究最终确定上述两个值作为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的阻力阈值。进而将适宜生态用地区进一步细分为优先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将适宜建设用地区进一步细分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缓冲区。具体分区像素值区间见表2。
3.2研究结果根据表2,对差值表面进行重分类,得到武进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结果(图9)。结果表明,武进区优先建设区面积为118.39km2,占总面积的9.50%,集中分布在武进区中心城区湖塘镇、牛塘镇以及国家高新开发区西湖街道和南夏墅街道部分区域。这部分地区为武进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聚集中心,在该区域内的城市开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可优先作为武进区近中期城镇化发展区域;适宜建设区面积为233.60km2,占武进区总面积的18.75%,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周边范围的西湖街道和南夏墅街道部分区域、12个乡镇的建制镇区域,靠近中心城区和建制镇的优越区位使其可作为优先建设区的良好补充,避免土地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缓冲区面积为777.91km2,占武进区总面积的62.44%,所占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主要包括武进区12个乡镇农用地区域,是武进区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对于维护全区生态格局的整体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区域不建议进行城镇化建设;生态控制区面积为115.90km2,占武进区总面积的9.30%。主要分布在滆湖、太湖及周边区域,此区域将提供包括洪涝调蓄、水土保持、饮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游憩等生态系统服务,维护和控制武进区的生态安全底线,是武进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综合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交通等各方面因素,具有相对的科学性[23]。从分区结果来看,武进区土地空间中适宜生态用地区面积893.82km2,适宜建设用地区面积1564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第24卷351.99km2,由此可设定建设用地规模上限、生态用地下限。结合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建设用地管制分区数据,研究结果的分区划分较为合理。适宜建设用地区与武进区扩展边界范围内土地总面积316.68km2在数量与布局上基本吻合,适宜生态用地区与管制分区中的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空间分布格局也呈现总体基本一致。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垂直生态过程得到的阻力基面为基础,采用描述水平生态过程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划分武进区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的方法。研究同时考虑了垂直生态过程和水平生态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方法只从土地景观单元垂直过程研究的不足之处。(2)基于生态保护用地扩张和城镇用地扩张的最小累积阻力差值,从空间上将武进区划分为4个等级的城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分别为优先建设区118.39km2、适宜建设区233.60km2、生态缓冲区777.91km2、生态控制区115.90km2。不同适宜性分区的土地利用策略可概括为:优先建设区可优先作为城镇化发展区域,以实现土地的最高使用效率为最终目标;适宜建设区则应围绕优先建设区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在扮演后备资源的同时通过土地整理重点开发潜力大的区域;生态缓冲区应保持河流、优质农田以及生态树林等景观类型,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发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改善区域小气候等重要生态功能;生态控制区则应控制一切城镇化建设的开发活动,维护和控制武进区的生态安全底线。(3)近期来看,研究结果可为武进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提供依据,建议武进区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布局在优先建设区与适宜建设区范围内,最大限度减轻对生态环境影响。远期来看,适宜建设用地区占武进区土地总面积的28.25%,低于国际上公认的30%的生态宜居警戒线,既能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也能为进一步划定武进区城市开发边界[24],控制城市的开发强度,在建设用地总规模上做一个合理的限制,以免造成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时,适宜建设用地区作为城镇化发展区域能够避开高质量耕地区,可最大限度的保护耕地红线。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生态保护;宣传方式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环保要深入人心,启发式的教育可以更加有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环保是一项终生事业,当教育启发人们环保意识时,生态环境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改善。当小孩子从小就拥有环保意识和行为,那么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将取得持续发展。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意义
(一)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概念
生态保护,保护的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由于人类的过多破坏,地球的生态系统不再能自然协调,产生了很多自然灾害。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态保护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资源摄取平衡的一种过程,生态保护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空间,这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态保护不是一个名词而更像是一个动词,你我积极参与其中的行动。环境教育是进行生态保护的第一步,只有接受和感同身受的人们才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才能身体力行的进入环保事业中。环境教育是每个人生活在地球上都要接收的一堂课,环境教育通俗易懂,不是之于课堂教师的学习,是身边可以切身感受的一堂课,是终身受益,造福后代的教育。环境教育可以是身边公园的文明标语,亦可是学术研讨会上激烈的辩词,环境教育不分大小,环境教育可以带动全员促进生态保护。
(二)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的意义
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有着必不可分的联系,生态保护就是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生态保护是在人们已经破坏生态环境前提下提出的一种观念。是在生态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后,人们自觉意识到危机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行为,生态保护不是一个阶段性过程,而是持续的过程,环保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生态保护,只有大力宣传进行环保教育,让人们普遍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更好的持续发展。环境教育要深入浅出的进行引导。环境教育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的人们环保意识的觉悟,从小就接受保护环境的教育,让人们从小就培养良好习惯。环境的教育就是重在让人们了解环境对于每个人意味着什么,人类身处的每一个景色,吃的食物,穿的衣裳种种都是与大自然密不可分,通过实时性环境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学生生态保护和环境的教育教学策略
(一)深化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习的母本,深化教材内容,把生态保护用最简单的话语来表述给小学生听,改变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传统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本中能看到身边生态保护的行为及破坏环境后生态的景象,学生能够在课本中读出生态保护是与每个人体息息相关,与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并引导学生发现生态环境的神奇和破坏环境后所引发的恶性影响。通过思考和反思来理解生态对于我们来讲是什么,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是环境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所接受的东西主要都是被动的,与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课本编材有着重要的关系,那么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生态保护的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受环保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拓学生关于生态环境的视野,使生态保护更加深入学生的心中,阅读也可以更加符合每个学生对环保教育的理解,读学生喜欢的环保类型教育能够让学生持续关注生态保护并参与其中。增加兴趣了解的同时,学习更多环境保护知识。
(三)展开专题讲座
开展专题讲座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到社会上有这么多杰出的环保人士,在讲座中每个主讲人都有着关于环保事业的不同理解,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环保事业领域里做出很好的成绩,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去学习。在生态环境专题讲座是应更加着重针对主讲人自身参与的环保事业为核心进行讲解,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们感同身受。
(四)加强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当中,让学生们感受到环保事业就是深处在身边的点点滴滴,加强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环保事业,积极开展每周环保一行。让父母引导孩子开展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可以使家长们提高保护生态的意识,开展课外活动中孩子所进行的每一项环保行动都会增加孩子心中的成就感,这对于素质教育教学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结束语
生态保护关系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回归天然保护生态。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个参与者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进行对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中我们要注意方法和技巧,首先教课的老师就是热爱自然,生态保护的参与者,老师以身作则可以带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授课的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用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学生接受环保教育。在社会环境中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出模范的榜样。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使学生们能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陈衍,李海洲.石漠化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内隐联想测验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袁晓锋.浅谈西部农村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5.
[3]颜静.城市小学生课外活动现状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
篇9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为了能够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主要介绍了三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希望能够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土地资源利用;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虽然我国相关学者一直都在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但是研究的重点通常都放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如何能够做到最优化方面,比如如何增加林地覆盖率,如何调整坡耕地比重来增加土地资源利用率等,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我国的学者应该转变一下研究思路,从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上面来研究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1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很早就有学者就以发展适宜性为研究切入点,来优化景观生态方法。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研究,不仅解决了海岸带管理的问题,也对农田保护提供了借鉴,为后来学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可以分为5个环节:首先,景观生态规划人员要确定规划的范围以及目标;其次,相关人员要对该区域的各个方面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尤其是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一定要做好分析,比如水文、人口、文化、地质条件等,之后将调查数据记录在案或者在地图上描绘出来;再次,利用目标综合分析方法,提取内在信息资源;第四,对每个信息因素以及每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进行调查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进行初步的适宜性评价;第五,通过上述步骤,基本上中可以形成适宜性图件,依据图件分析结果,制定土地适宜性利用方案。提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学者认为,按照区域自然环境以及文化特点来对景观生态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景观生态的利用方式以及具体的发展规划策略,这样才能够保证该区域自然环境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通过上述阐释能够看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着重强调的是土地利用的内在价值,而这些内在价值并不是人为创造的,而是自然环境通过自身的不断积累所形成。换言之,该区域独有的水文条件、植物、动物等自然环境,就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该区域的用途。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自然资源与环境性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依据资源与环境的适宜性情况,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虽然此种景观生态规划优化方法优势比较多,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过多的看重生态景观竖直方向的适宜性,而轻视了水平方向各个景物之间存在的影响,所以景观总体效益可能并不高。
2以系统分析与模拟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此种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不仅最大程度的为景观规划提出了依据,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者进行合理规划自然资源提供了途径。很多学者为以发展适宜性为基础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的不断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2.1区域生态体系模型此种模型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区域划分为四个单元:首先,生产性单元,该单元用来进行农业生产以及发展林业;其次,保护性单元,该单元主要是为了保护该区域的生态平衡而存在,防护林地、湿地等都可以算作是保护性单元中的组成部分;再次,人工单元,该单位主要用来进行工业化生产以及城市发展,该单元的存在对景观生态优化起着负面作用;最后,调和性单元,该单元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让上述各个单元能够协调。上述景观分类构成区域生态系统模型第一层次研究的主要内容。该模型的第二层次侧重于各单元类型间物质和能量转移过程和机制的研究。而第三层次则主要以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为对象,研究自然和社会经济输入、输出的调控机制,并为区域土地利用的分配提供决策依据。
2.2灵敏度模型其基本思路包括:将一个城市或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着重分析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以把握系统的整体行为;根据系统对要素变化的反应,对系统进行动态调控;运用生物控制论原理,调节系统要素的关系(增强或削弱),以提高系统的自我控制能力。灵敏度模型也可以说是生物控制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及其在规划上应用的产物。在灵敏度模型中,将规划对象(一个城市或区域)描述成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变量构成的“反馈图”,可以通过对构成变量状态的改变模拟整个系统的行为。一旦构筑了”反馈图”,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规划,还可以对各种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即“政策试验”。灵敏度模型将规划由传统的“野外”搬进了实验室,并将规划变成可测试和可验证的过程。但由于灵敏度模型重点关心的是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时间动态,对空间关系与空间格局的动过程则难以反映出来。
3基于格局分析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该方法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土地利用分异战略。该战略景观整体化规划按如下5个步骤进行:(1)土地利用分类:辨识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根据由生境集合而成的区域自然单位(RNU)来划分。每一个RNU有自己的生境特征组,并形成可反映土地用途的模型。(2)空间格局的确定和评价:对由RNU构成的景观空间格局进行评价和制图,确定每个RNU的土地利用的面积百分率。(3)敏感度分析:识别那些近似自然和半自然的生境簇,这些生境被认为是对环境影响最敏感的地区和最具保护价值的地区。(4)空间联系:对每一个RNU中所有生境类型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分析,特别侧重于连通度的敏感性以及不定向的或相互依存关系等方面。(5)影响分析:利用以上步骤得到的信息,评价每个RNU的影响结构,特别强调影响的敏感性和影响范围。DLU战略是目前在对过程机制难以定量模拟和把握的情况下较为可行的规划途径。尽管这种途径没有与一个系统的理论如景观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在空间联系的分析上也缺乏方法和手段,但它却为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及其在区域和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能够为土地资源利用提供借鉴,但是由于国情不同,使用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因此有关部门以及学者一定要在充分了解我国国情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景观生态优化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亚萍.自然保护区中景观生态资源的管理和保护[J].贵州科学,2005(02).
[2]冯兆东,刘勇,陈发虎.半干旱区流域水文的景观生态研究与设计:地理信息系统辅助的过程模拟[J].中国沙漠,2000(02).
[3]孙彦伟,卢荣安,姜广辉.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J].生态经济,2005(03).
[4]刘荣霞,薛安,韩鹏,倪晋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述评[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篇10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问题
1.1农业生产结构不科学
农产品种类非常单一。农业区域的重点目标就是保证全国所有地区所需要的农作物的使用用度,当中还要包含喂养牲畜禽类等的粮食用量;而且我国还有很大面积不合理开发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发展的农业范围以及农业机械水平的快速发展,就直接给地下水开采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用水量已经超过了标准量,最终造成土地表面出现沙化情况,将盐碱地面积增长了。尤其是还在城市旁边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只会直接增加用水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1.2农业自然灾害增多,危害增大
人们过度的对森林滥砍滥伐、荒地开垦,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严重受到损害的情形,扩大了出现自然灾害的几率。极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灾害,土壤当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让土壤养分流失,大地变得更加无养分。还可能出现土地沙漠化,让耕地开始被吞没,可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还会出现全球变暖情况,直接造成旱灾或者洪水泛滥情况。一旦不关心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变,农业受灾范围就会逐渐增大。
2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做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使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不仅仅具备生态功效,同时能够行之有效的将人们的实际生活品质提升,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将生态农业环境改变,就要确保人们群众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刻到人们群众心中,让群众思想觉悟提高,增强群众法制概念,同时是增大环境保护宣传最根本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最根本的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着手,彻底的解决这些污染源,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现几率,这些方法,都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保护农业生态保护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2.2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需要对农业可耕土地面积进行合理使用和开发。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可耕地进行科学的划分范围和种类,对农业使用土地积极的开展保护措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使用的耕地面积严格掌控,提升土地农业耕地资源的使用率。要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例如:我国的贵州因为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现了酸化板结的情况,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时将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时使用有机肥料,能够将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发挥不可估量的效果。
2.3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发展农业要关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使用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确保农业进步。保证农业和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共进步。农业生态环境的快速进步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通过将基础设备健全来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4重视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我国政府开始颁布了一些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可是跟随者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变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国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健全的重要程度,有关单位要保证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5将技术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
农业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当中要使用监测和普查技术,能够更好的将环境质量改善,同时将已经成熟的生物技术以及各种有关技术进行推广使用,将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为这些导致环境受到损害的几率。加上,推广农业技术管理系统,不断对农业技术管理改善,将综合防治技术建立起来,利用实践经验,科学合理的对使用结果进行技术的选择,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
2.6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教育作用
每层政府和领导阶层需要加强生态保护观念,才可以确保农业可持续进步,利用有关会议的展开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确定,构成健全的法律系统,同时要农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健全的法律系统当中的规范制度进行,将财务人员的自身素养提高,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总而言之,人类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充分的了解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的进步能够带给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效果。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才能保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在比较牢固的生态环境当中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基础设备利用、使用科学技术等来帮助农业可持续进步,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发展能够共同进步,保证我国总体经济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作者:刘俊虎 单位:吕梁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