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篇1

本研究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西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促进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

1山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山西狠抓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十分薄弱,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业科研体制机制不完善

    1.1.1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主体结合不紧密农业科技包括产、学、研3个内容。省属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在省科技创新体系中扮演知识创新主体的角色,大中型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在“板块结构”的格局下,条块分割、自成体系的问题尚未能很好地解决。

目前,存在山西省农业产学研脱节的问题。一是农业科研机构重研究轻推广,导致许多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与产业脱节,无法进人农业产业化环节;二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没能参加农业科研机构的技术选题和立项,农业产业化环节对农业产业技术需求的变化,无法及时反馈给农业科研单位;三是各大院校设置学科和专业不合理,在生产和市场2个环节中,没有培养出它们急需的人才。

1.1.2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动力机制有缺陷一是科研人才流动机制不顺畅。虽然农业科研队伍和技术推广服务队伍基本健全,但其内部缺少动力,人员流动性也不合理。二是多年来用人制度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不到相应的奖励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对成果创新的动力。三是许多高水平人才流失。山西省主要人才指标居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尤为严重,而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缺乏,又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1.1.3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组织机制不健全一是农业科技决策政策有待完善。无论是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还是农业技术推广,都要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但政府对农民需求缺乏调研,导致大量科研课题对当地的生产发展促进作用不大,科技成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转让二是农业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共享仍然落后。市场上迫切需求的技术及成果,农民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获取,实用技术没有有效到达农户手中%三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的吸纳能力不强。由于农户自身观念落后、素质较低,科技意识淡薄等问题,直接制约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

1.2农业科研创新保障条件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经费、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保障。首先,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是所有技术创新不力的普遍原因,而且又存在政府各相关部门的科技创新计划缺乏衔接,资源配置缺乏协调,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甚至部门内部本不应该出现的重复建设、重复研究、重复引进的问题'二是推广手段落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的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服务手段落后,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服务功能的发挥。技术推广往往是请专家教授讲上一两堂课,没什么实质的作用。农民的培训也最多只是开一堂学习会,放放光盘讲座和发发材料而已。三是基层农业和农村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简陋,设施陈旧,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服务和创新的时间较少,有的地区植保站、防疫站等农业防灾减灾体系的工作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无法保障农业的安全生产。

1.3政策机制缺陷

农业科技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一是缺乏有效的鼓励政策,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大量社会力量不敢进人农业领域。二是缺乏保障机制,气候、市场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很大,没有政府支持的农业大灾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和社会保险机构的参与,农民收人难以保障。三是从财政上讲,没有金融机构的专项惠农贷款支持机制和制定相关的涉农政策,必将影响山西省现代农业的良性运行。

1.4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随着科技创新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重要性的不断提高,涉农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曰益突出,但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山西涉农企业中设立了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例较低’技术开发能力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而且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较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严重不足。

2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要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生产和研究的有机结合,推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具有山西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1农业知识创新系统

创新主体以政府主办的科研机构为主,包括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类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各类省部属科研机构,它们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主要承担着技术研发的作用,其公共科研活动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和战略性,事关区域内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创新问题研究,并且在工作活动过程中不断教育培训出大量的科技人才,把知识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2农业技术创新系统

逐步推进涉农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要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的技术改造为重点,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突出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同时,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强化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2.3农业技术推广和中介服务系统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涉及到科技成果的转化问题,是把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也是连接科研机构、高校、涉农企业、农民等创新主体的桥梁和纽带,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各类组成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构成主体包括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专业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2.4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政策环境系统,主要包括政策法规如专利法、知识产权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及科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转提供适宜的软环境,以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障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政府在此系统中起着主导作用。

2.5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系统

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要任务。一方面,根据山西省的农业特色,着力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农业学科带头人、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推广应用人才。另一方面,根据农户实际需求和文化水平等,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户的科技应用能力。

3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策措施

3.1逐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以新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改造为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依托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农业科技企业,实行多元化投人,产学研、农科教密切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动机制,提高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活力,加快先进技术和成果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山西已经从2012年开始着手建立30个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20个以上农业科技重点实?94?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和培育15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产学研联盟,推进山西特色动植物资源开发,争取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

3.2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农技站条件能力建设,配齐乡镇站(区域站)农技人员,每个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农技人员和动物防疫员。深人推进农业科技进村人户,开展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加强队伍管理,落实岗位职责,明确服务责任,强化考评机制。二要支持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涉农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大户联合共建农科教结合综合基地和农村科技服务站点三要设置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扶持和发展县级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形成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科技进村人户等多种模式,促使山西省农村科技服务工作重心下移,促进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3.3构建农业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多层次、分布式的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农作物品种、实用技术、农情资源等各类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基层综合信息服务站500个,乡镇服务点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设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100个。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化,资源管理数字化,实现推广人员与农民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的双向沟通交流,打造包括农业公共信息、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灾害防治、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农业科技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3.4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人才方面建设3.4.1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及工程和重点学科、科研基地的建设,培养引进一批农业科技急需紧缺人才,培育认定一批优势农业科研领域领军人才;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促进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农村

3.4.2引导各类人才服务农村通过培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强化农村科技特派员、大学生村官的技能培训,优化农村管理人才结构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和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提升其服务能力。

3.4.3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结合农业科技讲座、科技咨询、农业主导产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并进行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培养乡土能人1万名。

3.5有选择、有重点发展优势领域

    3.5.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要更加注重技术集成,策划生成一批适合山西省需求的农业技术,并以培训和示范为手段,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利用山西省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争取并实施好园艺标准园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以开展科技进村人户和实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和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农民培训和示范,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3.5.2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县域经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扩大对外开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龙头企业与农户按照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篇2

关键词 学科建设 交叉学科 跨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System of Foreign Universities

―― The Case Study of U.S. and U.K Universities

KONG Lei, ZHANG Qian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 The study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universities is very important, in improv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subject innovation in our country. In fact, the universities in U.S. and U.K are more experienced in the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their innovation-oriented cross-discipline developments are at the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higher education. To study from western universities are essential path toward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interdisciplinary; cross-subject development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一项对于高校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建设工作,其中包含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学科建设水映了一所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是高等学校工作的龙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建国后的不断发展,学科建设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与世界优秀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国外高校学科建设和创新体系研究成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1 欧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现状

欧美高等学校的历史悠久,无论从机制体制还是学科建设、科技创新都比较成熟,走在世界的前列。特别是这些年兴起的交叉学科及跨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很多著名大学的研究重心。而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及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前沿,更应该重视交叉学科的发展及建设。英美两国拥有诸多位于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这些大学则为两国不断取得科技突破和学术创新贡献了主要的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使得这些大学纷纷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始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并建立了诸多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大型研究组织等,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这些问题的解决借助于交叉学科的力量,而通过科学研究又促进了交叉学科的发展,高校自身也成为将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的典范。下面对于英美高校的跨学科发展研究,希望能够对于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创新体系提供一定的经验。

2 欧美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及案例研究

2.1 英国高校跨学科建设

英国拥有着世界上最早的现代高等学府以及相对比较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由于长期滞后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学科失衡,英国在近现代特别是二战期间吃了很多亏。传统的英式教育重文轻理,人文关怀充分而理工科研不足,使得其在与欧洲其他新兴工业化强国(德国)的对抗中占了下风。二战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高校的学科建设改革。英国科技教育的滞后不仅表现在大学学科结构的失衡上,即理工过轻,也表现在专业划分过窄、过细和人文与自然科学的严重割裂上。对此,英国政府和教育界着手宣传,力求改变人们重文轻理的旧观念。政府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调查,相继发表一系列报告,为改革做准备。1956年英国教育部发出通知,决定按地方、地区、大学和高级技术学院四个层次发展高等科技教育;决定设立十所可以开设第一级学位和研究生课程的高级技术学院,提高科技教育的学术地位和层次。同时政府决定选择帝国理工学院等以理工见长的大学作为重点扶植和资助对象。在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科技教育形成了一次发展,工科比重明显提高,学科结构失衡问题得以初步纠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英国大学继续快速地进行革新,尤其是以学科建设为重心进行发展,建立所谓“新大学”。数十所创新型大学的建立,一改过去以单一学科授予学位,发展以学科群提供学位课程的新体制。这就大大改善了过去教育体系中文理交流阻塞,专业过窄、过细的弊病,扭转了文科、理工科学科结构失衡的局面,同时为跨学科体制的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从外部支持的角度来看,英国确实在高校跨学科创新上下了一些功夫,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有体现:

2.1.1 院系设置有利于学科的交叉

英国多数大学的院系设置与我国大学相近,但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明显不同,学校之下设有学院和系,直属学校领导。学院按照院区来划分,只负责学生的学籍和后勤管理;系按学科来划分,负责所属专业的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计划,学生选修不同系的专业课程。这一院系设置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有利于学科的交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复合型人才。

2.1.2 基础学科作为交叉学科建设的根基

注重基础理论及学科前沿的研究是英国大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特色,只有在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的研究上有所突破,才能占领学科的制高点,是学科处于领先的地位。

2.1.3 资金向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倾斜

英国大学基础研究设施投资不足的状况已亟待解决,英国政府与威康基金会共同出资设立了科学研究投资基金SRIF(Science Research Investment Fund),投资10亿英镑用于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有6.75亿是直接投入到大学的(在全英国大学研究质量评价排名的基础上,直接分配给大学,由大学来决定资金投资重点和方向)。在保有大学研究自的同时,强有力的支持了大学的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

2.1.4 注重研究手段的更新与新设备的投入

为保证交叉学科研究的水平世界领先,各大学非常注重研究手段更新,设备购置投入。如牛津大学材料系几乎拥有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材料研究设备,并且其中不少最先进的仪器是其自主开发研究的。

以上这些方面使得英国的大学能够在一个宽松但充满竞争力的环境中得以科学地发展,并随时与产业界及市场保持近距离的接触,随时调整和更新研究方向,保证其能够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长期占据领先地位。

2.2 美国高校跨学科建设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高等教育,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超过55%,在世界百强大学排名中,美国的大学占了半数以上,这是美国科技保持世界领先的一个重要原因。高校与企业或政府部门相比,其科研机构有一个显著特长,就是可以利用校园内众多学科进行优化组合,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形成科技创新优势。自19世纪下半叶到20 世纪上半叶,美国高校新设置的学科专业大量涌现,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三种学科专业类型齐头并进的态势。其中,学科型学位教育按学科的不同内容,分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理学四类。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交叉学科已经明确出现在学科设置门类里,成为学科建设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美国高校交叉学科发展迅速,在变化突出的同时增幅明显。跨学科叉是学科发展的明显趋势,从前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交叉学科群内的专业数量从1985 年的10个增至2000 年的24个。其次,新兴学科迅猛发展。通信技术和生命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成为学科领域最突出的特征。同时,学科间进行了优化整合。例如生物医药学与农业科学以及遗传科学的跨学科发展,都为世界同领域内的产业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输送了大批能够进行多方位研究的专业人员。另外,跨系研究中心的建立也成为了一种常态。很多美国高校都建立了与其他科研机构或以企业为成产平台的跨系(专业)研究中心,使得大学的科研成果能够迅速地转换为具有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品,在科技创新的同时既保证了基础科学的研究,又满足了应用学科的发展。在体制革新上,很多美国的大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设立交叉学科专家委员会,建设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实行联合聘任制度等。大胆的制度创新既保持院系基础结构的相对稳定,又适时调整了学院设置,使得基础结构能够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还推进制度创新为跨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

美国大学对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为交叉学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土壤,其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的独到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从历史发展来看,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成为近 20 年来学科发展的主流。学科内部的整合、学科群间的交叉合并,在体现社会科技发展要求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学科建设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

3 结语

从上述两国的学科建设看来,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跨学科研究已经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非常普遍,一些知名的西方学者都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哈罗德・珀金(Perkin,H.J.)教授曾从历史学的角度,对欧洲、美国、日本大学的学科发展和大学形式的演变进行了研究。他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与其他专业训练学校的区别就是它的多学科性质。大多数高校在本科层次都注重单一学科的学习,但是在研究生层次有必要迈出转型的第一步,如有可能围绕问题进行研究的模式应取代明确的学科。这种交叉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正是未来大学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也正是我国高校在国际教育领域崛起的重要路径之一。科技创新是推动新兴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大部分高校已有的传统优势学科会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特色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学科方向和领域,使传统优势得以保存,并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马三津.高校创新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9):32-34.

[2] 单佳平.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研究――兼以N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刘冬.英美部分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研究及借鉴.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社会科学家,2010(10):63-66.

[5] 张明龙.美国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管窥.黑龙江史志,2009(18).

[6] 张秋平,黄晖.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探索.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37-40.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会计;体系;作用机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社会发展又反作用于科技,推动其进步。同时,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相伴而生,而会计活动又是人类经济的最原始活动,其理论与实践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改进与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彻底改变了会计的记账形态,使得会计由单纯的手工记账发展到现今的会计电算化。由此可见,会计体系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一、科技创新过程与会计理论发展

沿着近现代历次科技革命的历史轨迹,通过梳理每一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事件,概括其基本特点,同时分析历次科技创新对会计科学体系及会计管理范式的影响,我们发现:

古代会计跃进到近代会计,近代会计发展到现代会计,科技创新都起着很大作用。对于近代会计,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比较缓慢,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才有了较大地发展。特别是适应大生产需要的股份公司的出现,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引起了会计服务对象和内容的变化[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产业革命加速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规模社会化和激烈的竞争,更多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方法被引进入到会计中来,使得会计方法更加完善,会计科学更加成熟。同时,在该阶段出现了会计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即成本会计的产生。

现代会计实现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二十世纪50年代起,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使生产力迅速提高,资本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日趋扩大,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经营更趋复杂[1]。股份公司这一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股份公司是以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为特征的,为了保护“外部利益人”所有者的利益,逐渐形成了以对外提供信息为主、接受“公认会计原则”约束的会计,即财务会计[1]。现代会计的发展与成功为现代管理会计奠定了基础。二十世纪60年代,管理会计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理论体系与基本方法逐步形成。管理会计这一新学科的出现,成为了现代会计发展史上的重要标志。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开始显现,信息技术特别是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更是使人类跨入到信息时代。作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会计也必须融入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中,以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的运行与发展[1]。所以会计呈现出新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分支,如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电子商务会计等。

简言之,第一次科技革命使簿记完成了向近代会计的历史跨越,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近代会计向现代会计质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现代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得以建立从而形成现代会计学科体系,而新的科技革命则使企业管理向集成化和知识化方向发展,会计管理范式趋于虚拟化。

二、科技创新与会计分支的形成

本文分别以财务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国际会计、电算化会计等会计的分支为例,通过分析它们产生时科技创新的背景以及后续发展时科技创新提供的支持来进一步推断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的内在关系。

对于财务管理会计来说,财务管理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用于对货币的获取和管理,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周期、政府财政政策以及金融市场状况的影响。科技创新使得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的调控改变,金融市场状况好转,最终使得财务管理中资本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方法不断改进。同时,会计人员借助信息技术利用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的会计信息为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对于成本管理会计来说,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制造环境以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对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巨大冲击,使得成本管理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例如作业成本法、全面质量管理、目标成本法、生命周期成本法、战略成本管理等方法的诞生与发展。

对于国际会计来说,国际会计是二战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形成并日益完善的一个会计分支。科技创新会加速跨国公司的发展,加强国际间经济的联系,使得投资国际化,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所以,科技创新推动着会计体系的国际标准化,带动着国际会计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对于电算化会计来说,电算化会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与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电算化会计彻底颠覆了传统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经过以上对会计分支的分析可知,科技创新对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使得会计分支实现了多样化与具体化,将会计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得到详尽、全面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更加科学、详细地进行会计核算,有利于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也有利于促进会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和要求

通过探究科技创新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科技创新对会计提供的机遇与要求。更好的证明科技创新与会计发展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且相互融合的。

根据资料分析,我们得出了科技创新对会计体系构建提供机遇的原因:首先,信息技术的创新会导致企业经营及财务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因此企业需要一个全新的适应经济要求的会计体系来辅助其经营活动。同时,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会计的管理职能,使其成为一个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在内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管理的系统[2]。第二,会计信息多样化、国际化以及标准化,需要构建一个更为通用的会计体系促进国际间经济的发展。第三,会计核算的重点由有形资产逐步向无形资产转化,企业会计的核算信息越来越模糊,核算工作越来越复杂,这使得会计核算要更加准确、科学以及客观地评价企业资产。第四,科技创新使得现今的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会计方面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知法学、管理学、经济学、金融投资学等相关领域学科,同时还要增强自身的全球化观念、逻辑分析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经济学专业 课程设置

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因此培养拔尖型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经济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内容空洞,教学手段单一,基本保持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记忆背诵的传统模式。每年大量的经济学学生毕业,但合格的经济学人才却非常稀少。如何尽快改变经济学专门人才的培养环境和教育模式,提高经济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院校经济学教育的长期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在系统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模式,并且主要以美国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简称MIT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等知名院校经济系为例,从专业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研究美国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我国经济学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设置的理论分析

拔尖创新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品格,在某个方面或某个领域能够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总目标的物质载体。课程体系是承担特定人才培养职能功能、具有特殊结构和组成部分、具有延伸性、开放性等特点的知识组织结构,课程体系构成了一个学科的基本范式,这种范式使得各门课程形成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具体落实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确立专业规格与专业品质,区分不同人才学科的人才特征,同时课程体系设置海必须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经济社会要求,跟踪本学科发展的前沿,既要有知识体系的稳定性,也要有知识内容的革命性和前瞻性,同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与课程体系的设置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1.1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实现课程体系的组织和优化。要按照经济学科的特点,实现课程的丰富性、回归性、联系性与严密性,使得课程的规划、研究和设计过程逐渐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应当培养学生具有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自觉的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1.2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实现科学性与发展性相协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反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体优化角度开展课程体系的优化及教学内容改革”。经济学是一个涉及面广、分支多、理论性与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而且变化频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种理论和体系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结合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需求,将整个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各个模块、各门课程科学合理地、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方法相配合、传承与创新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随着手机、电脑、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的强势传播,青年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变化,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成为阅读的主流,这样在当代学生中,知识碎片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许多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课程体系的设置更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1.3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普适与特色相结合。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科学,因而具有普遍适用性,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中要尊重经济学体系的一般内容与范式,做到课程体系的普遍适用。然而,每一个高校的研究与教学偏好又都有所不同,其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甚至基本观点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完全一模一样的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差异化生存、特色化发展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要求。就课程体系设置而言,也要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学校要因校而异,根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和理念,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着眼经济建设的前沿变化,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趋向,开发出相应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1.4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经济学课程体系

经济学课程体系要做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平衡。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全面的素质和广博的知识结构,只有深入掌握本学科理论知识、广泛的相关学科知识,才能具备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众所周知著名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既是经济学界的大家,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专家,曾荣获美国最高的计算机科学奖项。因此,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必须重视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大量开设理工、人文、社科、艺术等方面的基础课程,开设交叉学科的综合课程以及跨学科的讲座等等,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2.美国四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一是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美国多所著名高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教学模式等等多方面的内容,就教学模式而言,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在课程设置上,美国多数高校实施的是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结构设计,但各校的课程分类与组合不尽相同。如麻省理工学院为理工类学生开设人文社会课程,以保证文理学科相互渗透。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型大学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研讨课,还有跨学科的专题学术讨论课程、导师辅导课以及问题情境式教学课,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美国还十分重视开设创业课程,硅谷60%-70%的企业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师创办的。三是教学方法灵活,研究性教学等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学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美国大学在设置本科经济学课程时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计量学以及经济分析与应用等方面课程细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层次,在经济学专业一年级,开设初级经济学原理,二年级学习中级经济学在初级课程中对新生只讲授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不涉及高等数学方面的内容在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素养和相关的数学知识后,才允许修读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中级微观应用分析、中级宏观应用分析等方面的课程,有的学校在选修课程上还开设高级微观理论。以下是MIT、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学校经济系课程设置。

2.1 MIT本科课程设置[1]:

2.1.1一般经济学理论,这一类课程包括微观经济理论与公共政策、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理论、中级应用宏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学阅读与讨论、经济学专题、博弈论的经济应用、经济学与心理学、战略与信息等课程。

2.1.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与竞争策略、卫生经济学、经济学与激励:理论与应用等课程。

2.1.3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经济学中的研究与交流:主题、方法与应用、高级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2.1.4国民收入与金融,包括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学、能源决策、市场与政策、能源经济学与政策、金融经济学、教育经济学、信息技术与美国劳动市场等课程。

2.1.5国际、区域与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

2.1.6劳动经济学与劳资关系,包括变化的经济中的美国劳动力、劳动经济学与公共政策等课程。

2.1.7经济史,包括中世纪经济史的比较研究、金融危机的经济史、资本主义以及对它的批评、世界贫困问题等课程。

2.1.8经济发展,包括发展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发展等课程。

2.2 MIT研究生经济学课程设置[2]

2.2.1一般经济学与理论,包括经济学家的数学、微观经济理论Ⅰ、微观经济理论Ⅱ、微观经济理论Ⅲ、微观经济理论Ⅳ、博弈论、契约理论、博弈论专题、独立研究论文、讨论:经济学专题、经济学阅读讨论等。

2.2.2产业组织,包括产业组织Ⅰ、产业组织Ⅱ、卫生经济学讨论、集体选择理论:经验检验、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与实证政治理论等。

2.2.3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包括经济学中的统计方法、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非线性计量经济分析、高级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应用计量经济学专题、经济研究讨论。

2.2.4金融经济学,包括金融经济学简介、高级金融经济学Ⅰ、高级金融经济学Ⅱ、高级金融经济学Ⅲ。

2.2.5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Ⅰ、动态最优方法应用、宏观经济理论Ⅱ、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理论Ⅲ、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理论Ⅳ、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学Ⅰ、高级宏观经济学Ⅱ、高级宏观经济学Ⅳ。

2.2.6公共经济学,包括环境政策与经济学、公共经济学Ⅰ、公共经济学Ⅱ、高级公共经济学专题、环境经济学与市场失灵的政府反应。

2.2.7国际、区域、城市经济学,包括城市与区域、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国际经济学Ⅰ、国际经济学Ⅱ。

2.2.8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劳动经济学Ⅱ、高级劳动经济学专题、劳动市场关系与职业流动性。

2.2.9经济史,包括经济史等课程。

2.2.10发展经济学,包括发展经济学:微观学问题与政策模型、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政治经济学:制度与发展、经济制度与增长政策分析、政治经济学1:国家与经济的理论等课程。

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主要课程:核心课程:价格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微观经济学)、收入理论(分为Ⅰ、Ⅱ、Ⅲ)(应是宏观经济学)、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经济学中数理方法导论、经验分析Ⅰ、Ⅱ、Ⅲ);专业课程:数理经济学(包括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数理经济学专题)、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包括高级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题、市场专题(贝叶斯方法在营销与微观经济计量学中的应用)、经济史(包括人口与经济、商业伦理、市场营销的经济学与人口统计)、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本(包括应用价格理论、人力资本、知识与技能经济学)、数量经济分析(生命周期动态学与不平等、社会相互作用与不平等)、经济增长/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专题、国际贸易与增长、国际贸易中的数量分析)、公共部门经济学(政治学的经济模型、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部门中的发展经济学)、计量劳动经济学(微观数据分析Ⅰ、Ⅱ、Ⅲ)、宏观经济动态学与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的随机模型、公共财政与宏观经济动态学、金融市场的动态模型)、金融经济学(金融决策理论Ⅰ、Ⅱ、Ⅲ)、资产定价(资产定价、实证金融专题、资产定价专题)、产业组织(高级产业组织理论Ⅰ、Ⅱ、反托拉斯与产业组织)。另外有很多讨论课程,还有方法论的训练课程。[3]

哈佛大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一般经济学、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为一类,包括微观经济理论Ⅰ、Ⅱ、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产生、博弈论Ⅰ、Ⅱ等;计量经济学与数量方法,包括应用计量经济学、金融计量学专题等;经济史、发展经济学,包括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Ⅰ、Ⅱ、发展政策设计、经济增长理论;货币和财政理论与政策、公共部门经济学,包括公共经济学与财政政策Ⅰ、Ⅱ、卫生经济学等;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高级国际贸易专题等;产业组织与规制、环境经济学,包括产业组织Ⅰ、Ⅱ、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包括公司金融、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行为金融;劳动、人力资本与收入分配、城市经济学为一类,包括社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科学经济学。另外有大量的阅读、研究、讨论课程安排。[4]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课程设置:1)第一年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分析Ⅰ和Ⅱ、经济学家须掌握的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Ⅰ和Ⅱ;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与发展Ⅰ和Ⅱ、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公共财政Ⅰ和Ⅱ;3)计量经济学,包括微观计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经验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理论、计量经济学专题Ⅰ和Ⅱ、计量经济学讨论会;4)经济思想史,包括经济思想史;5)产业组织与规制,包括产业组织专题、产业组织专题Ⅰ、Ⅱ和Ⅲ、产业组织讨论会;6)国际经济学,包括国际金融、贸易与金融政策中的战略问题、贸易协定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与金融、贸易与发展专题、国际货币经济学专题、商业政策专题、全球经济政策、经济地理专题、国际贸易讨论;7)劳动经济学,包括劳动经济学Ⅰ和Ⅱ、劳动经济学专题;8)宏观经济学与货币理论,包括宏观动态学专题、高级宏观经济分析Ⅰ和Ⅱ、宏观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经济分析专题Ⅰ和Ⅱ、应用宏观经济学与金融、经济模型中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货币理论与政策、高级经济学经验研究专题、货币经济学讨论会、经济波动讨论会;9)微观经济理论与数理经济学,包括高级微观经济分析Ⅰ和Ⅱ、群体决策的建模与分析、经济学家的高级数理经济学方法、数理经济学专题、金融与货币的一般均衡基础、博弈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控制论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机制设计、契约与组织、政治的经济分析专题、市场设计、产业竞争的经济学与政治学、微观经济学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讨论、应用微观经济理论研究方法讨论;10)公共财政,包括公共财政Ⅰ、Ⅱ、Ⅲ、公共经济学基础;11)其他课程,包括美国经济史、欧洲经济史、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专题研讨、苏维埃与后苏维埃经济、中东欧、后苏维埃国家以及东亚改革国家的转轨问题、城市经济学、集体行动的政治经济分析、政治经济学理论、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转轨经济学、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经济问题、卫生经济学专题;12)讨论,包括经济理论、货币与宏观经济学、劳动与人力资源、国际经济学、发展与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组织与战略、应用微观经济学与劳动。[5]

3.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的特点

从前述具有代表性的美国高校经济系课程设置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3.1课程体系完整,数目庞大

每一所大学开设的经济系课程几乎都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从一般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到经济学的各个分支领域如劳动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等无所不包,课程数量庞大。哈佛大学2009年秋季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20门,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50门之多。由于课程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术兴趣以及今后的职业选择,灵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有助于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权衡,也有利于教师专注于某一个研究领域,提高研究与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课程层次丰富,结构合理

美国高校经济学课程体系布局合理,课程之间内在的结构关系、逻辑联系得以完善。

首先,课程层次性强,课与课之间的纵向衔接紧密。在课程设置上,遵循知识传授的渐近规律,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构建完整的经济学课程体系。各大学都把一些主要的经济学课程分解成几个由低至高的级别,如微观经济学Ⅰ、Ⅱ、Ⅲ,宏观经济学Ⅰ、Ⅱ、Ⅲ,计量经济学Ⅰ、Ⅱ、Ⅲ等等,让学生拾级而上,步步升高,帮助学生既打好专业基础,又掌握更高深的知识。

其次,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训练。美国高校在经济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中,特别强调现代经济分析研究方法的教学,开出了大量统计方法、数学方法、计量经济学、微观宏观经验研究方法、数理经济学方法等课程,并且分为多个不同的层次,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的主流理论和方法。通过经济理论与经济方法课的结合,以突出定性经济学与定量经济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既理解相关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的定性表述,又能把这些理论化解为具体的假设,并运用统计资料和方法,对其进行规范化的定量检验。

第三,注重跨学科培养。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经济系设有经济数学(Econ-Mathematics)、经济统计学(Econ-Statistics)、经济运筹学(Econ-Operation Research)、经济哲学(Econ-Philosophy)、 经济政治科学(Econ-Political Science)五个跨学科方向,学生的培养由两个系共同完成,各个方向均有自己的学分要求,其中前两个对数学的要求很高,分别占总学分的22%和44%。这样的跨学科培养是紧跟经济学发展前沿的表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共同分析某个领域的能力。本科生毕业后,学校会鼓励他们去别的大学继续深造(不同于我国的基地班),基本上没有近亲繁殖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培养,不断拓宽经济学教育领域的学科目标。这些跨学科的经济学扩展课程,如社会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宗教与资本主义等课程,为经济学的理论论证和方法应用提供了新的机会和空间,而且还在和其他社会科学的比较中,发现本学科的缺陷和不足,促进自身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3.3课程的应用性强

美国大学本科经济课程设置特别注重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以适应大部分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具体经济职业的实际要求。课程的应用性既体现在每一门课程的内容里,又显示在众多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之中,从每一门课来看,其内容设计一般是从具体的经济现象着眼,在提出、分析和解决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相关的经济学概念、理论和方法,因此,整个课程的学习不是和经济现实脱节或割裂开来,而是形成积极互动的良性关系,即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中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知识的拓展,又提高对经济现实的思考层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水平。

3.4全球化的学术视野

美国高校的经济学研究在全世界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因而其学术视野并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本国的经济问题,对全球经济问题都有研究。因而其开设的课程几乎涵盖全球各国的主要经济现象,开出了大量涉及各国经济问题的课程,如欧洲一体化的经济分析、日本的经济组织与发展、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问题研究、国家经济问题、中国经济问题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避免了过度本土化所带来的问题。这些课程安排,也会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探讨和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经济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多元化的因素。

3.5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参与和师生互动

美国高校课程设置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及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每个高校都开设了大量的workshop和seminar课程,由任课教师主持,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在教师指导下阅读论文,对本领域的问题进行研讨,研究生及博士生的讨论课还须提交自己的研究论文,这样的课程有利于塑造具有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学术品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学术研究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一个极大的欠缺。

4.完善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 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经济学课程设置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完善我国经济学课程体系设置、实现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科学设置教学层次

把经济学专业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分为初级和中级两个明显的层次,初级经济学原理在一年级开设,不用数学表述,只是讲解基本原理,而且可以由教授轮流讲授。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涉及一定的数学语言,在二年级开设,我国一些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已采用这种课程设置,可以在经济学其他专业推广。与之相关的计量经济学、应用微观、应用宏观等课程在三年级开设,加强课程的应用性。

4.2加强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

我国的经济学教育,注重理论内容的讲授与灌输,但对经济分析方法课程的教学却有所忽视。就目前我国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来看,大多数院校仅在二三年级开设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授课时间为一学期。而前面我们看到,美国高校在方法论方面开设的课程非常丰富,包括微观计量、宏观计量等专门化的课程,这样学生可选择的课程较多,也容易培养他们对这些比较枯燥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建议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统计学等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论课程也应分为不同的层级,在二、三年级开设,在培养基本理论功底的同时,注意学生的选修课建设,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

4.3逐步提高讨论式教学的比重

Workshop或Seminar式的教学,对我国高校来说是一种新课程,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注重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要将最新科研成果引进Seminar教学,寻找突破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Seminar课程应由对本领域学术发展趋势较为熟悉的教授、副教授主持,在每一门专业课之后都应开设类似的课程,由教师指定研究领域和文献,学生对该领域的问题研究、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讨论。Seminar课程应从原属课程分离,单独设立,课时比例也应提高。

4.4拓宽专业口径

从以上美国著名高校的办学理念看,这些院校均秉承宽口径、少分类的原则,使得经济系课程设置反映经济学理论各个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尊重知识之间的普遍联系,加强课程的广博性和基础性,避免了高等教育过度专业化的问题。我国各高校专业口径狭窄,财经类院校表现尤为明显。在某个财经类院校,西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撰写的有关股票市场有效性问题的论文,竟然被学术委员会评为不符合专业方向,因为该校有金融学院,委员会成员认为股票市场问题只能由金融学院来研究。如此狭隘的专业划分只会局限学生学术视野,限制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应吸收这些先进的经济学教学经验,减少专业分类,实现院系教学之间的互通,使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4.5以科学研究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学的课程提示设置中,要大力推进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增加探索性课程,加大教育资源对学生开放程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每一名课程都要以问题探索为导向,在科研时间获得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学生入校就开始科研训练,大学生科研项目要提供明确的科研计划,安排导师专门指导,提示经常性地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成果交流活动等,不断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释:

①资料来源:

②资料来源:。

[5]MIT经济系研究生课程设置:http://econ-mit.edu/graduate/courses/

[6]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项目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uchicargo.edu/。

[7]哈佛大学经济系课程设置:http://economics.harvard.edu/。

篇5

论文摘要:随着建设新型国家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全国各地纷纷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探寻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路径。文章试图以南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案例,寻找适合各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路径共性。

1南昌市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意义

创新体系建设是当代技术与经济突飞猛进的产物。随着南昌市经济迅速发展,必将面临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促进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紧迫任务,对科技创新也提出了更高和更为迫切的要求。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将新的区域经济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功能是推进区域内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的经济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体系的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区域创新体系一般分为区域知识创新系统、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区域科技服务系统、区域环境支持系统和科技投融资系统。

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正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围绕南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要把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作为地方科技及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更加理性和科学地认识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推进南昌科技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作为南昌市创新的推动“网络”,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两类要素组成:一是组织要素。主要包括:企业、公共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及基础设施,它们是创新活动的主要载体;二是政策制度要素。包括政府创新战略、与创新相关的制度框架(如知识产权制度、科技评价制度、政府补贴政策等)、政府的参与调控方式、技术市场等,这些要素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关法律规定和科技计划等形式作用于创新组织要素,是调控创新活动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虽然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市相比,其一,在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上都存在差距,总体规模偏小;其二,高技术含量的名牌拳头产品较少,有较大带动效应的引进项目少;第三,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未从根本上解决。南昌市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也极其明显:(1)直接科技活动产出对企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的专利批准数低,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少,综合科技意识薄弱。(2)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企业与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研究与开发合作联系较弱,大多数企业没有R&D活动,大多数大中型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3)科技资源分散,合作程度低,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封闭性较强,科研机构和高校自行研究项目多,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不充分。(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研基础条件薄弱。(5)社会生活信息化程度低,直接妨碍了科技信息的流通、传递和吸纳。(6)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仍没解决,高水平的研发能力和潜力没有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以区域体制机制创新为出发点,紧紧围绕南昌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创新,以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推进产业化为目标,形成以高校和重点研究院所为依托的原始创新体系,以促进知识技术转移为目标的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创新为重点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制度创新和环境建设为重点的政府宏观管理调控体系,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技术创新为主的战略选择,以产业集群为对象,构建知识、技术创新、传播与学习的网络平台;集中资源,在优势领域加强技术创新与使用各方的合作;加速制度创新,提高政策激励水平,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与高校的技术创新;以相关产业领域的创新与产业化计划为基础,将创新的知识、技术流动平台作为南昌区域创新的政府优先行动,在南昌逐步建成一个体系完善、结构合理、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能实现主体联动、资源流动、市场推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创造和转化。

2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实施大开放主战略

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主要由全市范围内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政府和金融机构所组成,这些机构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及新产品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区域创新网络体系,全市区域创新体系要按照实施大开放主战略和技术跨越战略的总体要求推进六大体系建设。

(1)以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和发展地方产业集群,强化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划,要立足促进南昌市产业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高,突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形成以促进创新和发展为核心的新型空间格局。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活力所在。目前,南昌市已初步形成了制造业、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软件工程等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南昌市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应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以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先进制造与自动化、农产品深加工五大主导科技产业为重点,建设中部地区制造业核心基地。在已有产业的基础上,一方面着眼于促进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链,壮大重点产业集群规模;另一方面,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增强南昌产业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成为三大主导科技产业和沿海产业发展的配套产品基地;同时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展资源和农产品深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大力促进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主要方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形成产学研联合机制,抓好一批试点企业,使大中型企业(集团)成为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各类中介组织和地方政府,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收益的主体,是创新体系的核心。积极推动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成果转化基地。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人,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转制科研机构或大企业,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着重明晰产权,加快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化运作;不断提高工程化研究开发的试验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新产品,推动相关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接受委托承担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和试验任务,进行工程技术的辐射和推广,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成为企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水平的重要技术依托;积极培养适应高科技产业化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家,培训不同层次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人才,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造就产业大军;积极创建若干高新技术企业,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提高技术配套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能力,使之成为企业自主研发和承接、转化科技成果的基地。

(3)科学研究和高等学校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

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院所之间、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基地。

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不仅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知识的产出和传播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而且在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上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富有创新意识和活力的研究型大学往往是新知识凝聚的载体和创新人才聚集的地方,能够促进新技术、新企业的产生,并能够通过孵化、培养,使科技型小企业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像硅谷、北京的中关村等,都是依托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发展起来的。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人才智力资源,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构建新的科学研究体系。围绕南昌市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知识、技术储备要求,通过竞争择优,在市域范围内重点高校、重点科研机构优势集成的基础上,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建立一批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和科学研究中心,形成一批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和骨干科技人员队伍,从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重大公益性研究,形成南昌市知识创新系统的核心。

(4)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中介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中介机构能力不足已经制约了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进一步拓展,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技术经纪人事务所,加强技术经纪人管理,积极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技术信息和技术诊断等服务。建立南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专门负责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转化项目的认定和优惠政策的落实,对认定项目提供工商、财税、风险投资、融资担保、项目推介、贷款贴息、土地、用电、户口等一条龙服务;并以项目为纽带,做好科技界、企业界与金融界之间的对接。建立一个以高新技术成果与高新技术企业产权转让为主导业务的南昌市区域性技术产权交易中心,通过资本运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解决融资难题,为科技企业股权投资、产权交易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资金的资本套现探索退出机制;加强综合性和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积极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撑。

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及多种类型的企业孵化器建设,使其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进一步提高南昌创业者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能力,在有条件的科技产业园区逐步建立综合性创业服务中心,并扶持其中的佼佼者成为国家级中心。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器,积极推进知识人才创业。针对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科技成果转化对技术平台的特殊要求,建立若干专业性孵化器。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闲置的厂房、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建立企业内孵化器。各类孵化器要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手段的同时,引入新的运行机制,重视社会和金融资本的引入,把知识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结合起来,实现技术成果的及时转化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

(5)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坚持科技三项经费有偿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科学事业费要为科研提供保障并支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开发投入,逐步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一般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的比重达到1%以上,大型企业要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5%以上。进一步加强政府对科技的投入。市、区级科技三项经费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并逐年增加;每年市财政安排一定额度的基本建设拨款,专项用于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新技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来南昌设立创业投资机构,鼓励上市公司、大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及其他社会法人组建领域的或综合性的创业投资公司,形成创业投资机构群。由省市政府注资,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金,支持科技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探索建立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鼓励上市公司和国有大企业购并高科技风险企业,发展网上技术成果与产权交易,降低场外股权协议转让的交易成本,为高科技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进一步加强科技与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采取多种措施,吸引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项目的信贷投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采取金融租赁、商业票据、信托、买方信贷、银团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间接融资。进一步加大国内外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政策调控,积极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6)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坚持平台的硬件建设同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平台的重点建设同科技发展需求相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同市场机制相结合、平台建设计划同科技项目计划相结合、自主发展同与区外合作相结合、公共财政重点支持同社会共同支持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与集成现有资源,用增量投入激活存量,优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布局和配置,建立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提高利用效率,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作、内外衔接、共建共享的格局。

——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强已建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增强其科技创新能力、研发和孵化功能。在此基础上,再建若干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争取使其中1—2个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中试基地建设。建成汽车、医药和食品、新材料、纺织服装、电子信息和家电等五大支柱产业的中试基地。

——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建设。重点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为协作网成员单位,对2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实行协作共用。增加投入,解决仪器设备数量少、档次低、设备不配套的问题。

篇6

男,山东济南人,河北经贸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于清华(1967―),男,河北承德人,河北经贸大学马列教学

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摘 要]自主创新是实现创新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河北省环京津区城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差等弱点。河北省环京津区城要针对区域自身特点实现自主创新,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关键词]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新;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6)06-0010-04

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化使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某一区域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创新体系包括区域内的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

一、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现状

河北省的唐山市、秦皇岛市、沧州市、保定市、廊坊市、张家口市和承德市,构成河北省的环京津区域。该区域共有7个地级市、13个县级市、65个县城,面积共13.96万平方公里,占河北省总面积的73.5%。该区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创新体系。

(一)创新执行机构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集中了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大学、政府科研机构,它们是该区域的创新执行机构。就企业而言,既有像唐山钢铁公司、唐山机车车辆厂、承德露露集团等大型企业,他们历史悠久、技术先进、资金雄厚,技术创新能力强;也有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创新机制灵活,紧跟市场和技术发展前沿,不断推出创新成果。就大学而言,该区域集中了燕山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省部级重点院校,荟萃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其多次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知识创新能力强。此外还有各市的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也是创新的执行机构。

(二)创新基础设施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在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大型科研设施和图书馆等基本条件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区域内的各中、小城市都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在保定、唐山、张家口等中等城市均有图书馆,开通了信息网络,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方面均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廊坊市基本上与北京、天津实现了创新基础设施的共享。

(三)创新资源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资源比较丰富。在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中集聚着一批创新人才,而且随着创新体系建设的开展,该区域的知识、专利信息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该区域毗邻京津,北京、天津的创新人才和知识、专利信息也越来越多地为河北的环京津区域所用。该区域土地、矿产资源极为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但基本上可以满足需要。

(四)创新环境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创新环境,其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得到国家、河北省政府、北京、天津和亚洲银行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家将该区域的风沙治理和生态保护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写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刚匕省制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和“一线两厢”(秦皇岛、唐山、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为一线,一线两边的张家口、沧州等地为两厢)发展战略,都把河北的环京津区域发展作为重点。北京、天津也在积极探索与该区域的广泛合作,如农产品、新能源、旅游业的三方合作以实现三地的协调发展。2005年以来,河北的环京津区域的“环京津贫困带”已引起亚洲银行的高度关注,“环京津贫困带”的脱贫与发展,同样成为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改善该区域的创新环境。

二、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执行机构不完备,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缺乏或者没有咨询与中介机构,导致创新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创新成果流动不畅,影响创新的正常进行。同样由于缺乏在发达国家存在的非赢利民间研究机构,导致创新活动和主体单一化,大量技术创新人才集中在政府等事业单位,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该区域缺乏全国一流的大学、企业和科研机构,高层次创新人才奇缺,创新成果档次低、数量少,自主创新能力差。而北京、天津相关的创新基础设施因为地区行政分割等原因,无法充分服务于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

(二)创新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严重制约创新体系建设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其中对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国家技术标准、数据库和大型科研设施非常缺乏,至于信息网络主要集中于各中心城市和开发区,主要应用对象是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而企业间的信息网络还没有建立起来。图书馆则主要集中在各高等院校,作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图书馆尚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上述情况表明,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无法为自主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最为薄弱的环节。

(三)创新资源结构不合理,总体上相对短缺

河北省环京津区域除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外,其他创新资源如创新型人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信息和水资源都相当短缺,已经成为该区域进行自主创新的阻碍。另一方面,由于该区域长期大力发展自然资源初级加工和大量消耗的钢铁、采掘、建筑陶瓷等工业,导致自然资源储量明显不足。同时,该区域是北京、天津的水资源供应地,优先保证北京、天津的城市用水而导致该区域水资源紧张。“环京津贫困带”的存在,表明该区域资金也非常紧张。总之,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资源非常短缺。

(四)该区域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从国家的政策、法规来看,河北的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关注的重点是河北的环京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着眼于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水源保护,着眼于整个环渤海地区的发展。而河北省并没有将环京津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加以对待,而是将它与河北省的其他地区联系在一起,特别是环京津区域偏离河北省的政治中心――石家庄,又靠近全国的政治中心―叫匕京,因此,国家的政策影响在这里远远大于河北的政策影响。因此,河北省的“两环”战略实施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没有实现依托京津率先发展环京津区域的目标。此外,北京、天津、河北行政区划的混乱,造成河北的环京津区域支离破碎,在交通、通讯、户籍制度等方面造成极大不便。从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方面看,管理上各自为政,沿用行政命令管理,没有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在服务方面也没有鼓励创新的相应制度和举措。总之,河北

省环京津区域还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创新环境。

三、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创新环节衔接起来,而且需要将区域的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的基本原则,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着重于创新机制和能力的建设。

针对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加强河北省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一)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如前所述,由于历史和现实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环京津区域的创新资源中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比较突出,同时自然资源的直接开发和利用的产业在该区域又占有极大的比重。因此将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主创新作为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提高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保持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生态环境和创新资源。

1.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自主创新。众所周知,河北的环京津区域集中了北京、天津等全国特大城市,还有众多中小城市和城镇,水资源污染最为严重。为了保证北京、天津的用水的质量和数量,修建了输水管道和水库,同时禁止污染项目和退耕还林还草。但是上述措施技术含量很低,不能根本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笔者建议:(1)对蓄水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将单纯大型水库蓄水变为山地蓄水和水库蓄水相结合。参照陕西、甘肃干旱地区蓄水的经验,在政府投资的帮助下,组织当地农民在山上和家里修建蓄水池,拦蓄雨水,解决生活和生产用水。在此基础上,在当地大力发展速生树木和优良牧草种植,大力发展适合圈养且经济效益好的动物品种,实现涵养水源与合理开发利用水源相统一,生态保护与农民富裕统一。(2)大力开展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自主创新。要运用机械、电子、航天、生物技术进行节水和水污染治理技术的自主创新,如采用节水洁具、节水阀门、循环处理水技术、植物和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等(其中植物和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该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能力。

2.对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技术自主创新。本区域产业以直接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产业为主,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大,浪费严重,对自然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因此,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该区域的这些传统产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当前,应抓住首都钢铁公司迁入的契机,对钢铁冶炼产业进行产业重组和技术创新,大胆淘汰落后技术,采用炼炉复吹、热轧、冷轧等新技术,减少生产能耗、水耗,压缩技术含量低的产品生产规模,扩大彩涂钢、超薄钢和特种钢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大力加强对矿石开采、炼铁、炼钢、陶瓷、水泥、石油等产业进行技术创新。

(二)以优化创新环境和建立良好的创新体制和机制为中心,推进创新模式的自主创新

创新环境是鼓励自主创新的关键。它与创新体制和机制相联系,是创新机制的组成部分。创新环境是国家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优化创新环境即制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其具体体现为完善的创新体制和创新机制。

1.建立完善的创新体制。完善的体制催生创新动力。创新体制包括以自主创新为中心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就是敢于在别人未知的领域进行创新,提出新观点、申请新专利、创造新成果。当然也要站在人类优秀文明的基石上,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积极整合现有技术,推进集成创新;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再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紧紧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以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

2.健全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创新运行机制和创新保障机制。我们要积极实施激励自主创新的税收、金融、财政投入、政府采购和技术引进等政策,为自主创新提供良好政策环境;要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使更多的科研成果进入企业、市场;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让投机取巧者无利可图,为创新成果提供法律保障;要形成公平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既重学历更重能力,把物质鼓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给创新者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

(三)以整合区域内外创新因素为重点,构建完善而又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

1.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充分整合环京津区域内外创新因素。受京、津、冀行政区划的影响,环京津区域被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几个部分。从地图上不难看出,环京津区域有廊坊、唐山、沧州、保定、张家口等市,他们被京津分割成南北两大部分,其中廊坊市又被分割成北三县(香河、三河、大厂)和南部数县。地方保护主义和目前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管理体制,限制了京津冀之间的资源交流,不利于河北环京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篇7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体系

[作者简介]廖淑琼,广西科技厅助理研究员,广西 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081―04

产业集群是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众多相互关联的、共性的企业或产业聚集在一起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产业集群现象比较普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硅谷高技术产业集群、意大利中小企业集群等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形成了浙江“区块经济”、广东“专业镇经济”、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模式。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集群经济也在崛起,出现了广西汽车产业集群、云南烟草产业集群,以及依托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现象。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是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促进企业创新、区域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国家竞争力,引领区域经济成长和发展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产业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就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行探讨。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一)产业集群的含义。产业集群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波特提出,他在对美国、日本、德国、瑞典等国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了考察之后,认为这些产业都形成了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它不仅可以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而且也成为提高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新力量。产业集群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即大量的相关产业相互集中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在产业集群内,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既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建立生产供应链,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合作竞争机制。这种合作机制的根本特征是互动互助、集体行动。在产业集群内部,许多单个的、与大企业相比毫无竞争力的小企业一旦用发达的区域网络联系起来,其表现出来的竞争能力就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是一种比所有单个企业竞争力简单叠加起来更加具有优势的全新的集群竞争力。

按照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纺织、服装、制鞋、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在这种产业集群内,劳动分工比较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市场组织网络发达。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的特色产业区。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是一种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把众多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集中在一起,以产生群体效应的集群模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通常相互密切合作,以实现效率最大化。美国的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三是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如日本的大田、德国南部的巴登一符腾堡等。一般说来,由于存在着不确定性以及研发与生产的日益分离,高新技术企业比传统产业企业更倾向于集聚。产业集群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产业的聚集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进激励方式,能够创造信息、专业化分工、声誉等聚集效应。

(二)区域创新体系的含义。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目前在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综合国内许多学者所下的定义,笔者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关联的行为主体、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政策和文化环境所构成的网络系统。区域创新体系是相对于国家创新体系而言的。其中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省内的行政区;可以是跨省市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也可以是省内跨行政区的区域,如广东的珠江三角洲。但这种区域应当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边界,可以是一个行政区,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如一条河的流域,或是一种语言区域。

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有主体要素、机制要素、条件要素和环境要素。主体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主要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五大创新主体;机制要素即创新行为主体之间联系与运行的方式;条件要素即创新主体赖以进行创新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与活动平台;环境要素即创新活动的软环境,主要有制度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各创新主体具有不同的职能。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创新产品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创新体系中担负着创新知识和技术供给、创新人才培养和为企业技术开发提供支撑的职能,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托。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供求双方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创新要素互动的重要媒介。政府在创新体系中主要履行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是制度创新的主体,是基础和公益类研究的支持者,是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环境的建设者。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一个网络系统,其直接功能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增强区域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国内学者的论述,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地域邻近性。区域创新体系都是某一特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二是主体多元性。区域创新体系是一定区域内与创新全过程相关的各种主体组成的系统,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等诸多创新主体在创新体系中缺一不可。三是文化根植性。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要素密切联系和流动,需要塑造一种互信互惠、可靠合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正式的契约关系和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创新活动就根植于这种文化环境的土壤之中。四是系统集成性。区域创新体系由区域范围内的产业体系、科技体系、教育体系、社会服务体系、政府宏观管理体系等子系统构成,它们的系统

集成,推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五是网络开放性。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能够充分挖掘利用区域内创新要素,并最大限度地吸收利用域外的创新资源。六是创新集群性。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绝非是单个创新主体的活动,而是各类创新主体交互学习、合作分享的群体性活动,是集群性创造活动。

(三)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一是地域关联。区域创新体系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地域特性和产业特性的有效结合,产业集群往往在特定区域出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成为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布局的新形式。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制度安排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可以构成次一级的区域创新体系。二是要素关联。产业集群的主要要素有企业、政府、中介机构等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因此,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就构成了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的关联性。此外,区域内共有的知识、技能、人才、市场、公用设施及地域的专有文化等要素本身就构成区域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也是该区域内众多创新者寻求外部性的动因。三是功能关联。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和进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产业集群实现创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有效的合作网络、促进知识在本地扩散流动。从这一意义上讲,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在促进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上的功能具有很大的重叠性。四是目标关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最终目的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产业集群体现特色产业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目标是通过企业集聚形成外部经济,显著降低创新成本,提高产业和区域竞争力,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目标紧密相关。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和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积极培育和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二、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一)产业集群为区域创新提供良好氛围。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

(二)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市场变化快、不确定因素多的情况下,企业应变能力和快速反应的灵活性成为竞争的关键。在不确定的环境和柔性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处于产业集群当中且具有网络协作关系的众多中小企业具有对市场反应的灵活性及风险不扩散的优势,往往比大企业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业务往来频繁、相互关联紧密等因素,极易在知识、技术、生产、销售等方面密切合作关系,形成经济区域内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从而大大提升企业乃至区域创新能力。

(三)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扩散和推广。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经济时代,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而是把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的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集群内由于空间接近性和共同的产业文化背景,不仅可以加强显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并通过隐性知识的快速流动进一步促进显性知识的流动与扩散。

(四)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创新人才库。形成产业集群的经济区域,通常是一个拥有相似或相近文化背景的区域。如北京中关村,相似的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观往往会使经济区域内行为主体间产生大量的非正式关系,而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就这样得到有效扩散。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又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因为产业集群区域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学习机会。产业集群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有正规的大专院校的学习,也有师徒之间、企业之间、员工之间的经验交流,这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三、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设性意见

如何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摆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人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产业集群区能得以稳定发展,有赖于区域的创新环境。产业集群指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一般有:竞争力最大化原则、集群发展阶段性原则、产业和市场针对性原则、低门槛原则、公共资源共享最多原则以及企业与政府互动定位原则。区域创新体系在内容架构上,应包括:确定产业指导和创新措施的战略定位;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措施;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信息;管理服务支撑体系,区域所能提供的针对性的产业政策,正向的激励投资、创新;国际化扩张的措施,人力资本开发体系,鼓励非正式交流和非政府机构融入产业发展的氛围,产业集群监控体系等。政府本着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相结合的基本准则,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框架之下,制定并完善产业集群的发展政策,不断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二)促进区域分工协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现阶段,我国区域间以及城乡间的创新能力分布极不平衡,各地都在探索如何增强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区域科技发展要充分体现特色,要发挥各区域的竞争优势,围绕各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各具特色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发展格局。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加强企业间、产业间以及区域间的竞争和合作,依靠竞争与合作,形成区域科技特色,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创新集群建设,培育各区域的基本科技能力,全面提高各区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篇8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奖助体系;大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

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在国内逐步开展实施,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在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高素质大学生这一国内高校共同探索的主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有研究已经证明,中国科学院以奖助体系为牵引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得到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仍在继续改良奖助体系制度。可见,高校奖助体系建设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总体看,我国科技创新体系虽已初具规模,但整个系统中的结构不合理、功能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本次社会调查以郑州大学为例,了解高校关于科技创新的奖助体系建设现状及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发现了以下问题:

其一,相关竞赛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参与功利性较强。“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是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但调查发现接近四成的学生表示未参加过相关竞赛,或对其根本不了解,仅有部分学生干部参与其中,且相当一部分科技研究活动都是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学生一般只能按照老师的课题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和探索,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

其二,科研奖助体制不健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经调查发现,郑州大学绝大部分院系甚至根本没有对学生创新项目研究过程的具体支持措施,仅对竞赛获奖项目及人员进行象征奖励和综合素质测评加成。小部分院系仅对相关项目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支持。

其三,学生成果多为突击,缺乏指导教师。经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竞赛作品均是在参赛前一个月内突击完成的,缺乏长期调研和实验研究。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老师指导是普通学生不愿参与相关科研创新项目或竞赛的主要客观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以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第一,创新奖励体制本土化、平民化,扩大科技创新影响力。

在国家相关科技创新的奖励体制下,针对本学校的相关情况,综合考虑师生互动程度、学生主动性、学校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将创新体制本土化,更加符合本校的现状及本校现有的发展状况,并对将来的发展起到前瞻性的指导作用。奖励机制平民化,覆盖全校所有师生,群众基础雄厚,从上到下,逐级覆盖,分层实施,促进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以学科与环境为重点,整合建设科技创新基地。

科研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源发地,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还存在很多问题,科技资源与国家的高科技需求还未形成有力的对接。高校重点实验室需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整合资源,调整现有重点实验室结构、布局,实行相关部门、地方以及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使用、考评的新机制,加强高等教育和高校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以重点实验室为中心和模范,以学科与环境为重点,进行基础创新基地的建设,并逐步扩大基地的影响,从而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体系的承载体。

第三,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兴趣

依据各院系学科特色,体现科技创新。各院系根据专业特点提出新的培养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开设独特的创新课程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科研与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并开展学术论坛等益智益趣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创造中,用专业兴趣引领他们坚定地走科技创新之路。

第四,建设特色的科技创新校园文化

篇9

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经济体系内促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中的区域可以是一个省,也可以是一个省内的行政区域或跨省市的区域,如长江三角洲,或省内跨行政的区域, 如珠江三角洲。但这种边界应该具备共有的属性,可以是一个行政区,一个特定的地理边界,如一条河的流域,或是一种语言区域。体系内的重要要素有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与创新相关的其它机构、部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是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及银行、协会等的有效联系,促进区域内新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商业化。

地方政府: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所起的作用也举足轻重。在新的形势下,地方政府应该创新管理模式,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也应该有新的内容和措施。

真正推动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鼓励各类企业树立创新的意识,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来提高竞争力。中国创新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不在大学和研究所,而在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强。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在整个社会中的所占比例只有6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关键是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支持,通过重大科技计划、相应的税收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

现在,大量的人才不在国内企业,而在研究所、高校和外企。因此,政府科技计划和支持重点都在高校和研究所。而企业因为没有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吸引不了人才,也就不能在前沿技术中有话语权,从而形成了一个企业一直不能成为创新主体的怪圈。政府给外资企业以很优惠的税收措施,客观上也制约了国内企业的创新发展。

企业是主体的另一个重要含义是主体中包括了民营企业。相当多的地区仍然在强调创新主体中只注重国有企业,不强调民营企业。本届科学技术大会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各类企业参与政府的科技计划,这是一个大进步。政府应该重视并发挥民营企业在创新中的作用,取消对民营企业参与政府重大计划、进入市场和融资中的限制。

韩日经验与浙江模式

建立起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人才的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我国的企业比较普遍地采取跟踪、模仿的发展战略,许多企业因此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有些甚至保护本地区企业对其它地区企业的侵权。地方政府应该引导企业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用知识产权来引导企业的开发行为。

真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合作模式。在考察日本、韩国的产业竞争力提高中,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一些重大的项目合作,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进入新产业是日本、韩国发展的重要经验。如日本在集成电路中的成功,韩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追赶。而在我国,当前的科技计划中,企业参与的比例还过低。相当多的产学研合作仍然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造成了相当多的成果难以转化。国家已经提出了在面向产业竞争力提高的项目中,产学研合作应该以企业为主的战略,有些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如北京市等政府。但有些地区仍然不能做到以企业为主,以民营企业为主。这种观念的束缚,使创新资源得不到应有的效率配置。

引导传统产业向集群化的方式发展。在传统产业集中的地区,可以建设集群化的区域体系。浙江是一个典型,其表现出来的特色是:产业集聚区生产和销售规模很大,使专业化分工达到了极致,降低了生产和交易的成本。浙江的许多地区都走向了集群化的发展道路,一镇一业,出现了有特色的产业群,如温州的皮革、绍兴的纺织、义乌的小商品、永康的五金。同时充分发挥高新区作为自主创新基地的作用。

创建跨行政区域的区域创新体系

在中国,区域创新体系还可以分为介于行政区域和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的创新体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容易界定的体系,因为行政区可以配置许多创新的资源,且在长期的行政地理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语言体系、习惯和创业取向。但以行政区为界的区域创新体系会有一定的局限:可能会出现限制其它新的要素进入,保护原来曾经成功但现在落后的氛围。因此,在适宜的地区,建设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很重要。

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是指地理边界跨行政地区的体系,如长三角、珠三角。兹以长三角创新体系建设为例。科技部正在与当地政府密切合作,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如今,长三角走到了一个需要跨行政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阶段,建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两省一市建立互惠共赢机制,为资源、技术提供共享平台;有利于创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流动;有利于突破过去过分强调地区行政管理模式,解决两省一市共同面临的问题。

篇10

[关键词]高校 发展 国家 创新体系

一、国家创新体系概述

国家创新体系最早是1987年英国著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C.Freeman)在研究日本二战后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为工业化强国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指由公共和私有部门与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目的是为了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新的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

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国务院于2006年年初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我国应当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而使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二、我国高校发展基本状况

1.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承接计划经济时期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现在高校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科研创新、技术创新都是在高校中完成,乃至许多的国家制度创新都有高校的积极参与。据统计,“十五”期间,高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5%左右,国家“863计划”项目30%以上,国家“973计划”项目3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以上,重点项目达到50%左右。在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国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得了技术发明奖的66%、科学技术进步奖的48%、自然科学奖的50%。

2.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有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这其中不少的问题不利于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不利于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快步前进。

(1)人才培养质量急需提高。与上个世纪的高等教育作为精英教育相比,现在逐渐普及的高等教育很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但是高校的扩招使得每个学生所拥有的教学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老师上课也大都实行大班化教学,几十人、上百人的教学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使得许多仅仅为了文凭的学生在校期间虚度四年,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无论以后是工作还是继续做研究,都不能学有所用。而现在许多的毕业生也都反映,大学四年理论知识是一概糊涂。要想真正发挥为国家、民族的创新培养人才的基地的基本职能,高校应当好好反思一下“钱学森之问”了。

(2)科技成果转化率低。2006年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0%。而根据文中第一部分数据许多的发明创造都是在高校中,好多都是超过50%的。因此10%和50%的矛盾就显示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的问题。而在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他们的高校科技转化率都超过50%。经济增长的75%以上都是依靠科技进步来实现的。所以由此可见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阵地,有了科研成果不能转化,这间接地阻碍了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3)高校学术不正。通过今年来的各种新闻报道,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专家、教授都存在着学术态度不够端正的问题。当人们都在谴责教授行为不端是,也应好好反思一下这股越来越厉害的抄袭、不正之风的根源。畸形的教师考核逼迫他们去发表海量的文章,而教师除了做研究还要教学,处理自己的事情。这种考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不正学术的推手的作用。还有就是高校中的“学缘”关系,许多大学学科的教师都是一个师门承袭而来,接受的是相同的教育、观点和思维方式。人们说碰撞才有火花,这种学缘教师能碰出新的知识的火花吗?

三、对高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建议

1.作为知识创新的基地要树立创新意识。高校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创新系统的基地,担负着大量的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的工作。首先要树立创新的意识,才能完成社会和国家所赋予的职能。要把创新作为全校工作和学习的主线,把创新当做学校发展和建设的魂。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一个学校发展的魂。要积极鼓励自主创新、观念创新,把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创新能力的配套建设都纳入到学校提高创新意识的措施中。只有高校本身的创新意识强烈,才能更好的融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去。

2.产学研结合,服务地方经济。市场经济环境下,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该区域内企业的发展来支撑。作为高校要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支撑企业科技进步的办学思路。要分析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专长所在,培养具有高水平和能服务一方发展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地区经济特点和学校具体情况,选择战略性合作企业积极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生产科研化,学习实用化。同时也可以和企业、地方政府联合,建立一些高校科技园等合作转化基地,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高校参与企业研究而增加企业竞争力和发展速度,同时也会为高校的科研争取更多的经费。

3.加强科技成果转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极低,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块绊脚石。要想更好的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并为之做出贡献,高校必须解决科技成果转移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学习一些欧美国家的模式。首先,大学要真正的重视科技成果产业化,而不是为了推出成果来增加学校的知名度,所以要从思想上确立科研就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进行的。其次,高校要设立专门的“技术转移及专利许可办公室”,要有专业的法律顾问和相关技术人员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并积极向社会推广我们的最新科研成果或者新的技术专利。

4.加强特色学科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所有的大学都向多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的方向发展。都以改名、学院升为大学而作为学校的一个发展目标。这固然是好的,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鞭策学校各方面的发展。可是这种为了外表,而对内涵进行粗略包装的行为是否真确,可能需要时间来验证。高校应该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努力做好自己的传统领域一样可以名声在外,一样可以蜚声学术界。现在许多高校之间都在进行合并来提高综合实力,但是合并以后的资源并没有进行综合、高效地整合,而只是说学生多了多少,名师增加了几位。

参考文献:

[1]刘本盛.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