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民族文化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篇1

民族文化是国家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代表性国家文明,民族文化符号承载了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人文等重要信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民族文化符号作为民族象征,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艺术的设计当中。艺术设计者往往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并且这种设计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是,民族文化符号在现代艺术设计应用中也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本文讲述了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使用的现状以及分析了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如何正确使用民族文化符号。

关键词:

民族文化符号;现代艺术设计;应用

我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历史文化作为民族象征,是民族发展历史的积淀和浓缩。社会总在发展和进步,民族文化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符号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灵感及资源,现代艺术设计引入了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不仅是对民族的传承和发扬,同时也提升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赋予现代艺术浓厚的民族韵味,

一、民族文化符号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当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历史不断向前留下的社会文明。青铜、陶瓷等这些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都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它可以是文字、图形、建筑等实体事物,比如长城、故宫、图腾等,甚至可以是非实体,比如一种思想。在现代社会中,民族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建筑、绘画、艺术设计等领域,民族文化符号都有参与应用。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不仅能提高现代艺术设计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符号的应用展现出不同的特点,有的比较含蓄,有的具有抽象性,有的则以形传神。

二、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应用现状

1.民族文化符号的滥用

现代设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日渐成熟,设计理念也有着变化,之前中国的设计思想会借鉴西方的设计理念,近几年,这种思想慢慢减弱,许多设计师们转向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使得设计作品具有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这种运用民族文化符号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者中间流行起来,甚至有些设计者并没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进行深刻的理解,完全体会不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仅仅一味的机械般的滥用,不仅表达不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更使设计作品变得刻意,不自然。

2.民族文化符号的搬用

民族文化符号体现的是当时社会的时代精神以及文化内涵,不应该单纯地被看做是一种符号。设计者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运用时,应该结合现代的时代精神,选用合适的民族文化符号,表达出正确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就目前设计行业情况来看,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时,仅仅是简单的将民族文化符号进行剪接、组合,完全是照搬照用。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没有任何创新理念可言,对民族文化也是一种不尊重。

3.民族文化符号的错误使用

民族文化符号具有深层的、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它代表了当时社会人们一系列的生产活动以及民风民俗等,因此,在现代设计行业中,要想正确合理地将民族文化符号运用到设计作品中,必须正确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含义。在如今的设计行业中,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已然成为一种潮流,各个艺术设计方面都有民族文化符号的参与。但是从一些设计作品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符号的使用和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意愿是不相符的。虽然设计师们融入了很多民族文化符号,但是他们却不能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符号代表的意义,这种设计做法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亵渎。

三、现代艺术设计中民族文化符号的正确应用

1.领悟民族文化符号内涵

正确应用最重要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每种民族文化符号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意义,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文化意义,势必会造成对民族文化符号运用错误的现象。因此设计者除了研究如何设计作品,创新设计理念之外,还应致力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探索,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和意义。设计者在对民族文化符号使用之前,应该仔细正确理解这种民族文化符号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以及价值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现代设计作品进行分析创造,在艺术作品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思想,并且还可以与时代结合,在传统文化意义上增添时代特点,让设计作品更具有时代感。

2.使用公共识别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

艺术设计面对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要结合受众的需求、欣赏水平,不能只顾自身的满足和表达。受众的接受度也是判断一件艺术设计作品是否成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极少的机会可以接触到民族文化符号,对民族文化符号的接受能力下降,所以,设计者在使用民族文化符号时,一定要选择公共识别度高的民族文化符号,这样受众对这些艺术设计作品才有比较好的接受能力。

3.寻找创新点

正确理解民族文化符号的内涵是必要的,做到民族文化符号内涵与现代审美价值观相结合也是极其重要的。创新的脚步不能停下,在对民族文化符号进行运用时,可以适当地对一些符号进行加工变换,进而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这样不仅在原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基础上增加新的价值体现,也使得艺术设计作品有了更浓厚的文化内涵,更符合了现代对民族文化的创新要求。民族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民族文化符号和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结合使得二者在原有的层次基础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四、总结

传统民族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现代人们所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它,新一代人要继承并且发扬。现代艺术设计是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民族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设计者们要正确深入理解民族文化符号所代表的内涵和意义,将其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去,二者相结合,是对民族文化符号的继承和发展,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感,也是帮助艺术设计有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更向外界展示了创新设计理念。

作者:施楠 单位:昌吉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畅.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符号的相关探讨[J].戏剧之家,2014(18):313-313.

[2]曹梦依.分析艺术设计中传统民族文化符号的运用[J].才智,2013(35):193-193.

[3]朱星亚.浅议现代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认知意义[J].电影文学,2009(14):25-26.

篇2

关键词:民族文化;学生品德;实施策略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繁荣强盛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信念支撑,在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我国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第九章阐明了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笔者认为,民族文化的渗透能够培养学生品德,因此各学校应致力在校园中渗透民族文化,以期让民族文化根植学生心中。

一、品德课堂植入乡土文化

1.坐拥村落,环境熏陶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新东小学(以下简称“我校”)坐落于典型岭南村落之中,坐拥极具岭南建筑风格的“三间三进”式族姓祠堂,临近当地闻名的北帝庙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环绕校园,教师可将之巧妙融入品德教学中,于悄然无声中让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在三年级下册的《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这一课,结合我校地理环境,将社区文化融入教学。我将东朗村牌坊、村路、祠堂、民宅以图片形式在课堂上一一展示,介绍这些建筑的历史典故,努力将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内涵释放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感受自己生活、学习的地方是如此富于传统文化气息。在课堂之外,我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岭南风格古建筑,他们触摸被时光雕刻打磨过的青砖绿瓦,感受被久远时代风吹雨打过的斑驳光影,在静心体味之下,民族文化认同感油然而生。

2.传统民俗,节庆熏染

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区域性风土人情方面的素材有所缺失,进行民族文化渗透的难度倍增。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璀璨明亮的分支,我将传统民俗与思想品德教学充分糅合、相得益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效的补充。

我校毗邻的新爵村、东朗村等村落都有自己的醒狮队,每逢节日庆典必定敲锣打鼓、上街采青、社区巡演。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的《扎根在家乡的传统》这一课时,我将醒狮这一岭南特色民俗搬到课堂,以醒狮的历史溯源、艺术风格、传承发展、代表地^为缩影,从地方民俗窥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又如岭南地区非常重视的冬至,是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广东省有“冬至大过年”一说。在此时令的思想品德教学,我将冬至与教学相融合,从历史渊源、节气时间、民俗活动、传统饮食讲起,感染学生,使之对节庆民俗产生敬畏与热爱之心,感受民族文化的精髓与力量,强化民族认同感。

二、校本课程渗透民族文化

1.以校本教材领略民族文化

为了让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校开发了校本教材《民族文化教育读本》。该读本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切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寓意深刻。

通过民族文化校本教材培养学生品德,尤其表现在讲授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章节中。我请学生找出《民族文化教育读本》中伟大人物的故事,并按年代先后顺序串联起来,在课堂上讲述讨论。思想激烈碰撞之下,智者之光不知不觉之中照亮了学生的心灵。在另一课中,我将《民族文化教育读本》中岭南地区在整个中国最繁荣昌盛的汉唐两朝的历史现状真实还原,告诉学生那时候真实的岭南、真实的广东。如此一来,学生既领略了中国历史文化,又感受到岭南特色文化。

2.以武术课程理解民族文化

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我校所在岭南地区,传统武术正在儿童、青少年中逐步回归,越来越多的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武术强身健体,体会民族文化的精髓。

我校编写了校本教材《武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全面开展武术强身运动。我校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与能力,安排差异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为中心,不断调整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以此增强他们的民族责任感。在课堂上,我将武术辉煌与没落的历史娓娓道来,对春秋时期到清末民初的武学高手如数家珍,学生兴致盎然,沉浸在武术世界里,由对武术的理解升华到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体验民族文化

1.经典诵读与书吧活动相结合

每周一、周三中午广播时间是我校全体学生固定的经典诵读时间,这一时间段,不闻喧嚣,唯有琅琅书声。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从宋元戏曲到明清小说,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作品供学生诵读。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也许不能完全理解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但通过不断诵读,完全能够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民族文化气息。

在固定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我校举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要求人人参与、师生合作。通过每学期一到两次的诵读比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富校园文化底蕴,在优秀经典作品的魅力震撼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我倡议在校园一角设立开放书吧,在自由阅读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学校将书吧管理全权交给学生,从书吧的命名、书籍的挑选、日常的管理都由学生完成。这校园书香萦绕的一角成为学生自由阅读、自主管理、相互交流、不断提升的学习园地,也是潜移默化地熏染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

2.民俗活动与义务劳动相结合

民族文化的渗透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而应面向学生逐步扩大的整个生活世界。我们将岭南特色民族活动与社区义务劳动相结合,在感受传统文化氛围的同时,让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之初体验,对培养学生品德颇见成效。

端午节赛龙舟是岭南地区特有的民俗,我们组织“五月五 龙船鼓”活动,协助社区村民完成制作龙舟的后期工序,前后历时十余天。在赛龙舟当天,学生们参与“起龙舟”。“起龙舟”是广府水乡的传统习俗之一,敲锣打鼓、鞭炮声声,男丁们纷纷跳入水中,将制作好之后藏于深水中的龙舟抬起。

春节是中国人历来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岭南地区别有一番风情。临近春节,我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为老人制作春节粤味美食”活动,在油角蛋散发出的浓郁香味中,在社区老人的满足与笑容中,民俗风情的精髓深入学生心中,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深深的认同感。

鲁迅言犹在耳:“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教师应当善用校园内外的丰富资源,从各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不断探索、不懈追求,让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得到升华,为中华民族培养品质优秀的莘莘学子!

参考文献:

[1]杨肇文.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巧妙植入本土文化的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5(27).

篇3

【关键词】文化再现 理解教育 德昂族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基于文化再现理论的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编号:EMA100453)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35-01

再现指一组建构与沟通意义的实践。人透过再现而让他们的世界有意义,并在社会世界里有所定位。文化再现指出“文化”作为物质与意识再现的对象,反映再现的隐喻和演变。理解教育简单的说就是为促进理解而进行的教育,笔者认为理解教育可以概括为各民族“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尊重彼此”的过程,也是民族团结、稳定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再现主体

云南省临沧市是一个多元民族文化的汇聚区。除汉族外,还有23种少数民族,其中有彝族、佤族、傣族、德昂族等11种世居少数民族。德昂族、彝族(俐人)一般居住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半山地区,傣族、佤族和少量汉族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平坝地区。各少数民族垂直立体分布的状态也使得他们处于一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之中。

二、德昂族文化再现的象征符号

德昂族居住在边远落后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独立封闭,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往往聚族而居,以村寨为单位居住。独特的环境形成了有特色的德昂族文化象征符号。

1.色林的表意方式是:由坚硬木材雕刻而成的木桩安置在半径约为5米的围栏正中。祭祀时,女性只能在围栏外跪拜祷告,男性则拥有脱鞋进围栏对心中的神灵近距离跪拜的权利。祭祀过程中举行念诵经文、祭祀跪拜、跳摆等仪式。核心意义是心灵寄托、祈福平安。

2.缅寺的表意方式是:开门节、关门节、泼水节等重大节日都要到缅寺去朝拜。核心意义是祝福、祈祷、团结。

3.妇女服饰中上衣的“红色条带”和腰箍的表意方式是:德昂妇女是虎精变化而来,因老虎吃血,故服饰上衣有两条红色条带,成为辨认德昂族的标识。佩戴的腰箍越多越精细,说明妇女越聪明、越勤劳。核心意义是老虎代表勇敢、自信;腰箍代表聪明、勤劳。

4.泼水节的表意方式是:节前所有信徒要准备丰富赕品,做糯米糖粑粑,制造旋转喷水筒、赶制新服饰等。第一日,做好泼水节的各项工作。第二日,采花。第三日,泼水。 第四日,堆沙。第五日,祭寨门。核心意义是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民族品质。

5.开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九月十四日前,信徒要准备纸花、小幡旗、食物等供品。核心意义是团结、活泼;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6.关门节的表意方式是:农历六月十四、十五,全寨长老和年满40岁以上老人携带佛礼赕品前往寺院供佛三日,由家属送饭。核心意义是相互尊重、平等、友善。

三、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

首先,汉族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入德昂族村寨,同时德昂族的房屋建筑仿照汉族式样;此外,由于轻便、耐用、美观等特点,汉族服饰受到德昂族的欢迎。其次,傣族的宗教文化对德昂族的影响十分深远。他们都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寺开展滴水、浴佛、念经等活动;都庆祝相同的节日:泼水节(堆沙节)、开门节、关门节。此外,临沧地区部分德昂族村民能说傣语,能与傣族进行民族语言的交流。

四、德昂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较弱的世居少数民族。笔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很少有意识的对下一代进行族源、族称和族谱的教育,仅有极少数宗教人士和民族精英知晓。此外,德昂族对自身的民居建筑、服饰、饮食和等缺乏民族符号的识别,迫切需要通过口口相传、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中不断的加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需要加强外界对德昂族的理解和认同。

五、德昂族理解教育的途径

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理解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帮助每一个人正确的认识、了解自己和他人,增进各个民族间的理解与宽恕,并懂得尊重其他人及其文化、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民族历史和精神价值等,在达成理解与共识的基础上平等而主动地与他人交往、交流与合作,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世界彼此相互依存性的客观存在与合理存在,最终实现学会共存、共赢。

1.家庭理解教育。首先,父母通过带领孩子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生产知识;其次,生活经验、人生哲理的教育和传承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以及一些谚语或家训获得;此外,道德规律和行为准则的教育与宗教的教规教义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家庭理解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对祖先的历史和文化等内容的传授主要由年老的长者以口传的方式完成,成为家族团结和内聚的源泉。

2.社区理解教育。(1)政府投资建立社区的活动中心。作者调查发现,德昂族大部分的宗教活动和节事活动都集中在缅寺,而村子里的缅寺却是一间简陋和粗糙的砖瓦房;(2)保障社区节事活动的原生态性;(3)合理开发社区教育项目。例如举办专题讲座或培训,内容包括有民族政策、民族精神学习、民族文化知识普及等。

3.学校理解教育。(1)学校显性课程的设置,包括双语课程和思想品德课程。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走进少数民族村落,让学生以新颖的方式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觉自愿的学习本民族文化。(2)积极开设特色学生第二课堂,例如举办校园民族艺术节,或是兴趣小组(民歌合唱班、民族舞蹈班、民族武术班等),既增强了学生对少数民族体育和歌舞文化的了解,同时也让德昂族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自觉地传承了本民族的文化。(3)理解教育手册(读本)的开发。

云南临沧地区的德昂族是一个纯洁、善良、勤劳、纯朴的边疆少数民族,受到地域文化和主体民族文化的冲击,德昂族自身的民族认同感薄弱,民族文化的标识趋于消亡。在挖掘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特征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强德昂族自身的理解和认同,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外界对德昂族民族文化的理解。学校、社区和家庭是最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承和理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Barnes, Trevor J. and James S. Duncan (eds.). (1992). Writing Worlds: Discourses, Text and Metaphor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ndscape. London: Routledge.

[2]Anderson, Kay and Fay Gale. (eds.). (1999). Cultural Geographies (2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3]赵世林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6.

[4]许光主编《宗族・神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60-62.

[5]临沧地区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临沧地区民族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86-97.

[6]俞茹著.德昂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186-197

作者简介:

王婷(1982-),女,云南蒙自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教育。

陈亚颦(1965-),通讯作者,女,云南昆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

篇4

1.将民族文化背景渗透舞蹈教学中

民族民间舞蹈是每个民族独有的民风民俗和族人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舞蹈风格迥异,同一个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由于体现的文化内涵不同,其风格也会大不一样[2]。我国拥有56个民族,如果在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学上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舞蹈中相应动作的内涵。在进行舞蹈教学前,教师在课前该节民族民间舞蹈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比如在讲授腰鼓舞时,教师在开始教学前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事先收集的文字、图像以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朝鲜族的地域特点、、风土人情等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了解腰鼓舞的形成和发展,从中品味到舞蹈动作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情感。经过了解民族文化背景后,学生在学习舞蹈动作时就不在是单纯地复制教师的动作,单纯地极易动作要领,而是将情感带入,享受舞蹈韵律中所体现的浓厚的民族文化,主动地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将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民族文化以及内心的丰富情感体现出来,整个舞蹈就不会显得僵硬。

2.将各民族风格渗透到舞蹈动作中

每支民族民间舞蹈都是由一些列的舞蹈动作组成的,从舞蹈动作就可以看出这只舞的风格,然后透过舞蹈风格了解民族的风格[3]。在舞蹈教学中,要将民族风格渗透到舞蹈动作的讲解中,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动作,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掌握舞蹈精髓和舞姿要领的关键。比如蒙古族是一个热情、豪迈、能歌善舞的民族,该民族的民间舞蹈就充分体现了蒙古族的民风,翻腕、抖肩等动作洋溢着热情、欢快的氛围,具有纷独特的风格。蒙古舞蹈韵律特点是肩部运动要收放自如,即要有力度,又要有弹性、韧性和灵活性,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起伏,这是蒙古族人民果敢、豪放、胸襟宽广等蒙古族风格决定的。在教授舞蹈动作时,要重点讲解该项动作所体现的民族风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顺畅记忆动作要领,还能够将民族风格的精髓融入舞姿中。

3.通过民族服饰渗透民族文化

民族服饰同动作和音乐一样是民族舞蹈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体现民族精神、承载舞蹈表现力、民族文化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影响舞蹈风格形成的一大重要因素[4]。民族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可以传递出很多信息,比如可以反映人物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性格特征、审美等。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可以配合民族服饰,通过民族服饰渗透民族文化,提高教学的教学的效率。比如在学习藏族舞蹈时,该民族服饰具有长袖、大襟、宽腰的特点,且在衣襟、衣袖和边饰等方面十分讲究,藏族服饰是在当地气候特征影响下形成的。除了衣物外,哈达也是体现藏族人民服饰特点以及民风的一种物品,在学习藏族舞蹈时可以配合藏族服饰和哈达,增强学生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积极创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翻译;翻译策略

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的民族文化也成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我国开放式的格局中就显得更加重要。相对于其他文化传播方式,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更加适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世界,面向国际,进而增强我国软件实力,让全世界认识到珍贵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1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

从翻译活动的本质来看,翻译是一项跨越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在转变语言符号的过程中,其中的文化信息也被散播出去。所以,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可以利用翻译这一方式来完成。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最佳翻译效果就是文化信息可以恰到好处的完整、真实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需要关注文化所隐藏的内涵信息的对称,冲破文本的固有形式来研究文化的本质,使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实现文化转变,使得其更加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传递信息更加真实,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好的接受少数民族文化,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加广泛的传播。少数民族文本翻译从民族文化的传播效果来看要充分尊重目的语读者的文化习俗,兼顾到其文化取向,从英语民族手中的文化理念出发来展现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观点,理解两者存在的不同,并且可以妥善的处理两者之间的矛盾,消除文化上的冲突。对少数民族文化文本进行翻译有利于消除文化冲突,获得民族认同感。从传播的效益来说,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翻译工作要兼顾到受众文化的特点,充分尊重受众的阅读习惯以及民族,以便引导受众对源语民族的认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特色文化。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了民族之间的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主要集中在民族信仰、民族意识、民族风俗等不同方面。其中,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民族文化的差异可以在民族文学上真实、直接展现出来。所以,在对少数民族文学开展翻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自然也将在目的语境中展现出来。对处于英语语境的人来说,英语文化系统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系统存在巨大的差异,不论是社会环境、政治文化、风俗习惯、信仰禁忌等都各不相同。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看似正常的信息,很有可能在英语文化体系中就是禁忌。因此,在针对少数民族文化文本进行翻译时要熟悉目的语群众的文化系统,在充分尊重受众文化习惯的前提下来进行翻译。

2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语翻译策略

2.1功能对等与归化

功能对等即在开展翻译时要注意读者所能理解的意义,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做到源语言与译语言对等,同时还要兼顾到语义、风格以及文体的对等。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翻译所传递的不仅有表面的词汇含义,同时还需要有更加深入的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时除了兼顾到字面的含义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表达形式。而这即归化原则。在归化原则下开展翻译就是通过正常的表述形式,把目的语作为目标,通过满足目的语读者阅读习惯的途径来重现原文的内容,从而降低源语言所蕴含的不同文化的翻译[1]。

1)意译

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时候必然会有众多具有民族特征的词汇需要翻译,有的词汇无法在翻译语言文化中找到相对应的词汇来表述,从而导致了文化词汇的空缺。这类词汇拥有一定的独特性,如果在翻译的时候采用直译或意译的翻译策略则会导致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源语言所有表达的准确意义。而采用意译的翻译则不需要逐词逐句进行翻译,也不需要保留原文所有的字面含义,只需要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理解,并且实现传递文化的目标即可。例如,在《嘎拉哈的故事》这一满族文化文本进行翻译的时候,其中“嘎拉哈”为满族语言,汉语含义为“羊拐”,即为羊的膝盖骨。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强行使得源语言与翻译语言的字面含义相同,则要将“嘎哈啦”直接音译成为“galaha”。如果采用这种翻译方式读者看到则肯定难以理解。因此,“嘎哈啦”这一词汇可以采用意译策略,翻译成为“Knucklebones”。整句翻译为《嘎拉哈的故事》(StoriesofMan⁃chuKnucklebones)。再例如,侗族地区极具特色的交通建筑“风雨桥”,被错译成为“WindandRainBridge”。从字面的翻译来看好像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翻译。“WindandRainBridge”的汉语翻译为“风和雨的桥”,读者在阅读到后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风和雨还有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走到桥上就会刮风下雨?这种翻译导致风雨桥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荡然无存,甚至还造成了误读[2]。风雨桥是侗族一种富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该建筑是将青石作为桥村,上面铺设瓦顶、长廊,并且在长廊两侧装设了长凳,专门供游人进来躲避风雨,休息欣赏风景。根据风雨桥的内涵,其译名为英语“RoofedBridge”,即有屋顶的桥,有屋顶的桥可以让游客躲避风雨,这种翻译才是正确的,才能够正确的表达风雨桥的含义。

2)增译与省译

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很多特殊的词汇都是在演变中不断发展演变而成的。在进行翻译时假如仅仅只是字与字之间对应的简单翻译则难以实现文化的准确传递。因此,为了更加完整的传递少数民族文化文本信息以及隐藏在文字下的文化信息,往往需要对译文进行增译或省译处理,以便更加准确的表达出少数民族文化文本所的包含的含义。同时,在翻译一些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文化文本时还会使用到省译的翻译策略。例如“阵亡旗人必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安葬,俗称“捎小辫”被翻译成为“Whenamandied,hislongbraidhadtobeburiedinhishometown”。这句原文主要是针对满族“捎小辫”这一习俗进行解释,但是却没有对“捎小辫”进行翻译。这是由于原文前段已经对这一习俗进行了解释,而在翻译中还要加上对“捎小辫”意义的解释则会变得多余。

2.2形式对等与异化

形式对等就是在注重原文形式内容的前提下实现源语言文本与翻译语言文本之间的平等,并且通过翻译策略来展示原文词汇、句法等不同语言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要更多的兼顾到文字上的对应,以便实现准确的翻译。与此同时,异化也是十分重要的翻译方式,其主要是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打破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保留异文化特点的翻译方式。

1)音译

少数民族文化文本通常都拥有十分独特的民族特色,例如少数民族语言有的人名、地名等。在翻译的过程中目的语往往难以找到一一对应的词汇来翻译。为了准确的传递字面的意义,则可以采用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音译是一种以源语言读音为翻译依据的方式,通常都是按照源语言的发音在目的语言中寻找相近的发音内容来进行替代。音译是少数民族文化英语翻译最为常见的翻译策略。例如,少数民族独有的词汇翻译:《尼桑萨满》(theNisangShaman),在上述翻译中词汇都涉及少数民族特有的著作名称,目的语言中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汇,因此使用音译法最为合适。又例如,“一组猎人需要有头领统一指挥,所以就形成了最初的“牛录”。被翻译为Theleadersofgroupsofhuntersbecametheearlyheadofthegroup,whichwascalledniululater.将“牛录”词汇翻译成为“niulu”,并没有在目的语言中寻找相应的词汇进行替代。这样一来不仅仅贴近原文的词汇与句法形式,还可以更加直观地将少数民族文化传递给读者。

2)直译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提出,翻译过程所传递的内容需要同时涵盖思想精神以及语言形式。翻译者在翻译时切忌随意增加源语言并没有涉及的含义,也不可任意对原文的思想文化进行随意的删减。直译法是一种保留原文内容又能够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策略,其侧重信息的准确传递。在翻译处理中没有针对相关词汇进行具体解释,更加没有在目的语言中使用相对应的词汇来进行翻译。仅仅只是进行了字和字之间的直接翻译,让读者可以通过翻译的内容了解到各种类型的歌曲。这一翻译结果从含义、内容上都充分尊重了原文作者的本意,对不同类别的歌曲进行了论述,在形式方面也实现了对原文的对应,简洁有力;在文化上更加是对文字信息的真实传递。

3)民族语言加注

英语国家文化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异,有的情况下即使使用直译或意译的方式都无法真实的传递原文作者对外传递的内容。为了让读者更加准确的领悟,在翻译的时候可以在恰当的地方进行注释。直译和音译翻译策略都可以使用加注的方式进行翻译,即为在直译与音译后在旁边对需要翻译的词汇进行注释,以便可以更好地保持源语言的含义。

3结束语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正处于发展与传播的关键时期,需要向国际社会宣传宝贵的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更加深入的文化交流,所以就需要翻译者结合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文本的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翻译策略。秉承弘扬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则,结合少数民族文化语言环境,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更加准确地传递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向国际。

参考文献:

[1]陆道恩.谈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43-144.

[2]梁旦,苏桡敏.跨文化视角下的少数民族特色词汇翻译——以广西水族、回族和侗族特色词汇为例[J].海外英语,2014(2):139-140+142.

[3]乐萍.跨越文化鸿沟——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J].考试周刊,2015(58):25.

[4]张晓钟.通过英语翻译向世界推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0-34.

篇6

一、民族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可行性

1.高中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第一,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年少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真正养成,他们就像一张白纸一样,接受新鲜事物及学习模仿能力都是超强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都牵涉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很多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文章,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做到合适的讲解,引导高中生去思考领悟人的思想感情、人性的美和丑,就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第二,高中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他们对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学生通常都对有趣的知识感兴趣,更乐意上活泼生动的课,对老师传统死板的讲课和乏味的教学方式提不起兴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更充满生趣,民族文化中的知识通常能够使得高中生的需求得到满足。例如:在上课过程中,老师能讲解一些民间风俗和动人的故事作为开场白,就更能吸引学生听课,唤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2.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有利于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突出的特点是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开阔学生视野及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其中,也包含民族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涉及民族文化的,例如:周树人的《社戏》《故乡》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背影》等等,高中生在学习这些文章过程中,不但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受到民族文化的感染。

二、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民族文化教育并不在常规的语文教学范围之内,这就需要高中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将民族文化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相融合,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含有民族文化的内容,它也是课本中不忽视的一部分。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到位的讲解其内容,那么,高中生理解课文时就会出现不完整。不透彻的现象,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对民族文化能够理解分析到位,并作出详细的讲解。高中语文老师还可以在对学生展开思想品德教育时,融入民族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民族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反映出了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是我国的宝贵财富。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时常向学生念一些优美的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背井离乡时,怀揣乡井图;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这些都抒发了作者珍惜友情、热爱家乡、对爱情忠贞不渝等美好情感。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诗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教育,对陶冶学生情操有着很好的作用。

三、了解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民族文化资源

高中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到引领学生感受到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很多诗词、小说等各种古代作品,其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都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在高中语文应该学习的民族传统文化。例如,诗人杜牧在《清明》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情景等。通常作者会通过“月”“柳”“菊”“龙舟”等具有民族风情的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民族风俗历经岁月的沉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文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举些学生熟悉的节日作为教育素材,例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等,都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语文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对高中学生进行有关作文训练,可以使高中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伟大。

四、在课外实践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及应把握的原则

篇7

关键词:民族文化;室内设计教育;重要性;教育途径

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一个民族发展强大的不竭动力和精神支柱,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既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公民爱国情怀的重要举措,对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使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涌入国内,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念造成了强烈冲击,如何在室内设计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是当前教育改革中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一、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分支,室内设计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相关知识理论变得越来越完善。但是从当前的室内设计成果来看,其中有很多不足之处有待改善,其中设计风格缺乏民族特色现象尤为严重,无法彰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过于重视装修表象,缺乏创新意识,很难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造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室内设计师民族文化素养较低,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所以,必须在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改善当前室内设计现状。在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从学生自身、室内设计行业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众多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1]。首先,民族文化作为前人的智慧结晶,有很多艺术元素都能给学生带来设计灵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并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其次,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和理解,感受到民族文化魅力及内涵,在室内设计中彰显出民族特色,同时还促进了民族文化和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满足了时代对室内设计新的要求,有利于室内设计行业的良好发展。最后,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以室内设计为媒介,使更多的人接触到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二、民族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较差

室内设计专业术属于艺术类学科,有其特殊性和要求,但几乎所有类型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这门专业,这就造成了教学混论、有些基本教学条件都很欠缺,更不用提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民族文化教育质量差。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及教学方法是有一定的区别的,部分高校在室内设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时受到限制,学校教学体系与室内设计教育存在冲突,无法实现预期效果。部分高校对民族文化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也没有配备专业老师,民族文化与室内设计教育的融合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很难得到落实[2]。

2.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缺失

当前,很多高校没有将民族文化艺术纳入到教学课程,没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学,民族文化艺术教育缺失现象严重。因为学校没有开设民族文化艺术类课程,学生仅仅是学习到了设计史和艺术史,对民族文化艺术知识接触较少,通过自学很难认识到民族文化艺术的本质特点,民族文化素养较低。并且在进入社会后,面对不规范的行业市场和激烈的竞争,学生也无暇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系统性的学习,难以形成个性化设计风格,设计作品无法真正彰显民族特色。

3.专业教学观念滞后

室内设计教育与普通艺术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很多高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将两者明显去分开,缺乏对室内设计教学的综合性考虑,专业教学观念滞后严重,导致学生容易将室内设计与普通类艺术学科混淆在一起,学生的专业性不强。并且很多高校在室内设计教学中,将教学重点全放在了专业知识及技能技法的传授方面,而忽视了民族文化教育,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较低,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难以将室内设计技巧与民族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

三、民族文化融入室内设计教育的途径

1.强化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

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民族文化素养,更好的承担起民族文化教育任务,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指导和熏陶作用[3]。但是从当前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来看,具备较高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少之又少,很难对学生做到科学的引导,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也无法在室内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所以就需要强化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教育管理者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的民族文化学习机会;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师也应该重新自我定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习民族文化,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累丰富的设计经验,对学生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2.增设民族文化艺术理论课程

学校是学生系统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阵地,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阵地优势,增设民族文化艺术理论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艺术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不拘一格聘请相关老师承担民族文化课教学任务,课程可涉及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独特民族符号等。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对民族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系统民族文化知识,做到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能够使民族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中,灵活解决从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4]。

3.强化民族文化实践教学

保证民族文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性,对于实现室内设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采风实践,了解当地的民族特色及室内设计特点,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同时,还能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探索、挖掘所不了解的知识,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4.开展民族文化比赛与课程考核

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核的时候,可以采用命题设计形式,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室内设计教育与民族文化融合过程中,可以开展民族文化比赛与课程考核。以某个民族为设计主题,使学生对该民族特点以及独特文化进行总结,寻找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并结合所学室内设计手法对其加以灵活运用。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和考核,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实现与室内设计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形成民族设计方法、积累设计经验。

四、结语

为了提高设计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创新室内设计方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就需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教育中。通过强化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培训,增设民族文化艺术理论课程了,强化民族文化实践教学,开展民族文化比赛与课程考核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民族文化素养较高的设计师,通过室内设计,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及内涵。

参考文献:

[1]赵宏云.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赤子:上中旬,2015(19):148-148.

[2]蒙敏.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3):230-231.

[3]雍建华.民族文化传承视野下室内设计课程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6):141-142.

篇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然而,主流媒体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就业压力以及因经济落后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导致少数民族文化大量丧失。少数民族转而选择国家教育体系的代表———汉族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向汉族看齐,淡化甚至放弃民族文化的精华。无法否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多元文化具体含义是什么呢?学界普遍认为,多元文化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为应对族群多元化而实行民族同化政策的美国和加拿大。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对此提出文化多元的理念,认为族群之间的差异无法根除,其分别在于血统,而不是文化。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和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民力运动的高涨,民族主义和民权运动兴起,少数群体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要求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并获得平等的权利。美国和加拿大长期实行的民族同化政策导致国内族群矛盾激化,被迫寻求新的解决途径。1965年,加拿大颁布《皇家委员会关于双语主义与双文化主义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强调尊重文化自主性,包容文化差异性,要求在具体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实现族群平等。国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以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例,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视野下坚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河北是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分布有满、回、蒙古、壮、朝鲜等少数民族。②人数较多的是满族、回族、蒙古族,大多集中分布在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分别是孟村、大厂回族自治县,青龙、丰宁、宽城满族自治县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及3个民族县(滦平、隆化、平泉)。其他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于53个民族乡,1394个民族村,呈现出明显的聚居状态。③

少数民族聚居区中民族教育的发展,一直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所重视。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国家和河北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北六个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改善。有关学者曾对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教育状况进行统计,至2010年,六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小学与中学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较之前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六县平均为17.4人,河北平均水平为20.3人;中学达到16.5人,河北平均水平为18.5人。小学和中学的数量有了很大增长,分布状况大多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最好的达到8.0所/万人。只有青龙满族自治县略低,为3.9所/万人,其他均高于河北平均水平4.2所/万人。中学则普遍高于河北平均水平(平均水平为0.8所/万人),最好的达到1.1所/万人。④

可见,少数民族地区的入学率、教师相对数量、学校相对数量都有了很大增长,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有些方面还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全省现有319所民族小学,少数民族学生162686人,民族中学61所,在校少数民族学生95997人,高等教育民族院校11所(包括专业民族院校和招收民族预科班的院校)。⑤

目前,河北少数民族地区已基本建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少数民族人口对基础教育不同层次的需求,各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利较以往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障。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并建立了以双语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的硬件设施也有了极大改善,但民族地区教育仍存在很大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其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等却和汉族地区高度一致。⑥导致存在此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主流文化的吸引不容忽视。主流文化以强大的主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凝聚多元、稳定社会,整合多元一起前行。家庭作为民族教育的最后堡垒,期望以民族语言的交流,民族节日和宗教仪式的感染,潜移默化的进行民族文化的最后传承,但主流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其强大的信息量冲击着民族文化脆弱的神经。残酷的就业压力,身边汉族邻居成功升学、就业、发财的诱惑,及“不要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刺激,促使少数民族揣着对未来的无限希望将孩子送到汉族学校或升学率较高的民族学校。同时,社会的期盼、就业的压力、主管部门的考核,迫使民族学校将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放在第一位,尽可能向主流教育体系靠拢,民族教育和文化的传承则屈居其次,甚至无从谈起。

河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年教师,多毕业于省内民族中等师范学校,理论基础较差,很多不知多元文化理论为何物,严重影响实际教学能力。为提高升学率,很多民族学校吸纳汉族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汉族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缺乏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协调能力欠缺,影响了民族教育质量,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接受汉族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虽一度促进和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但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由于少数民族人口长期学习汉族传统和思维模式,少数民族特性逐渐衰弱和丧失。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许多少数民族人口几乎已经放弃了其民族语言、,甚至自身标志性的风俗习惯都已改变。生活习惯和汉族没什么区别,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亦越来越受到忽视,少数民族的特征正在淡化。

与此相对应,少数民族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改变,使得民族文化的传承遇到极大困难。一些民族的歌舞、独有的手工技艺及民间工艺,如邯郸的“彩布拧台”、高阳的染布等,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甚至失传的危机。在当今社会中,许多少数民族人口热衷于追求现代社会中的流行文化,认为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民族工艺已经落伍而不愿学习。由于生产、生活、交流大多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有的民族甚至放弃了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学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部分少数民族,如满族、回族、蒙古族等,如今只会说汉语,不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在河北这样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多民族文化传统共同存在的地域内,如何认识和处理不同形态文化的共存与发展值得关注。著名社会学家曾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点。⑦即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民族的价值理念、文化形态,各个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活力。这种“多元文化”的理念,不是追求民族文化的同化,而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以欣赏的态度,通过交流而达到民族文化的融合与进步。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传承文化,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传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与进步。要防止少数民族特性、民族文化的淡化、缺失和断层,就需要在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的理念,实行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结合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突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教育,而不能只依据汉族文化教育的传统和标准。

明确多元文化教育的概念和目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强调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在尊重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进行现代化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感情,更好地使少数民族学生既接受和掌握现代知识,又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本民族的文化进步。只有弄清楚多元文化的内涵和目的,才能真正理解多元文化教育,从而保证正确实行而不产生偏差。

加强和完善多元教育理论建设。实施多元文化教育需要理论的铺垫,没有理论的指导,会导致教育改革的盲目、紊乱,不能持久,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最初预期,甚至南辕北辙。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充分可靠的理论,支撑和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

要注意进一步完善其内涵,明确其目的,规范教育方式,区分教育类型,注意理清多元文化教育同其他领域的关系。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程编排和讲授中贯彻多元文化的理念,是多元化文化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步骤。⑧

调查发现,在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中,仍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例如语文教材中全部都是汉族文学,历史课本大多讲述以汉族为主的朝代更替等等,少数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文化、历史发展等则很少涉及。因而,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进行改革,将民族文化融入到课程之中。具体来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宣传,将各地的民族文化和区域性文化融入课程中,体现在课堂上,呈现在校园中。让少数民族学生完整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学习本民族优秀的文学作品、科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现在民族学校中应用民族语言进行双语教学已经较为普及,但是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应采用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习惯,加强教学的效果。

对教师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素养培训。教师是教育中的主导因素,教育理念只有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得到贯彻实施,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多元文化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同时,注重对民族文化教育的认识,探索适合多民族学生共同学习的方式。引导人们在关爱、珍惜、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形成尊重、宽容、悦纳、欣赏、聆听和关爱其他民族文化的职业伦理。当然,在国际交流日益增强、异域文化纷至沓来的今天,文化识别与批判的能力备受重视。由此,应引导学生关注外来文化、培养其跨文化交往能力和多文化协调能力。

教师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并不都具有相同的文化形态,教师和学生可能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社会、民族文化背景的教师,讲授知识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会不一样。因而,教师要注意讲授方式与方法是否为学生所接受。生活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其生活习惯、学习风格、情感态度及意识形态方面也会有很大不同,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考虑不同民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习惯,用他们比较熟悉和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要关注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更好学习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帮助树立文化多样性的观念,学会尊重、理解并欣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他们多元性与机会均等的价值观。

篇9

[关键词]文化 全球化 民族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内涵

全球化一词,首先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法国,十年后成为全球通用之词。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再度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一般意义上理解,国内外理论界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里斯本小组在1995年出版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的未来》一书中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是众多国家与社会之间多种多样的纵向横向联系,从这些联系当中形成今日的世界体系,它描述的是世界部分地区所发生的事件、所做出的决策以及所进行的活动,对于距离遥远的世界其他地区的个人和团体都能够产生重大意义的后果的过程;以德国科隆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于而根弗里德里希斯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过程”,“全球化是不是别的,而是一种不断强化的网络化”;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和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的充满矛盾的过程,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此外,我国还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个跨学科的问题,是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日益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导致各地域、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相互作用的加强,从而影响和改变着人类运动方式,特别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综上所述,对于全球化的内涵,基本可以形成如下认识:其一,全球化是个有整体意义的概念,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方面,采取系统、全面、动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察;其二,就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而论,全球化的最终状态与归宿尚难定义,或者说,全球化是个发展过程;其三,从空间方面看,全球化问题涉及到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其四,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在诸多领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遵守共同规则和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生产、贸易、资本与技术全球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使得文化全球化趋势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认识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同样需要从上述四个方面来分析。

从字面上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子命题,是全球化的内容。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内涵,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文化全球化是个历史过程,是现代文化发展的一种趋势;其二,文化全球化是生产力超越国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结果;其三,文化全球化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产物;其四,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文明进步的趋势。总体而论,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平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二、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的辨证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跳跃性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政治格局变迁都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关键作用在于推动着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发展。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实现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进程。一般意义上说,当今世界逐步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成为一极的基本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竞争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更加激烈地展开,不同类型国家以及同一类型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多样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则促进了极与极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使得各个极之间进行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在实质上反映不同社会文明之间的此消彼长与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融合形势。反映在文化方面,则是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繁荣之间的辨证统一。

作为一个历史进程,文化全球化尽管不可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不可能化解各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诸多不平衡问题,但是,文化全球化毕竟引发了全球文化结构的系统整合。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差距的日益扩大,客观上导致了民族文化主权的相对弱化和不同民族文化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化。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与它的传统不可分割,民族传统及其文化又密切相关。文化传统是民族传承文明与发展壮大的根基。它产生于民族长期的历代繁衍,成长于民族不断的实践,是民族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心理状态。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它的本质来看,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成为全球适用的文化,并且使其他所有文化服从于自己。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文化多元化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实质所决定的世界文化演进的常态。没有民族文化,也就无所谓民族的独立存在。民族文化主权与文化全球化进程产生冲突的根源与实质在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企图削弱其他国家民族文化主权,把西方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强加给发展中国家,并最终使自己的国家利益凌驾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之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同样面临着民族文化主权与文化全球化进程的冲突问题。由于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并且长期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侵略格外投入。我国将民族文化的习惯、信仰和价值观念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本民族文化保持最高和独立的权利和权威的主权,受到一定削弱和威胁。维护民族文化主权、繁荣民族文化就成为我国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三、关于繁荣民族文化的对策建议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必须重视文化全球化进程对我国民族文化主权的重要影响,认清形势,明确任务。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基本还处于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统筹规划不够,相应的文化市场机制也不完善,直接造成我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较低的被动局面出现。西方文化产品对我国的倾销,在相当程度上威胁到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立和长期自主发展。总之,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民族文化长期受到西方优势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为此,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战略方面,我国必须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与安排。我国文化建设在战略上有必要以承认和接受多元文化为前提,充分理解和尊重各种人类文明、各民族、群体,乃至个人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自觉推动文化传统与外来文化的对话和整合。民族文化的弘扬,关键在于承载该文化的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平行的趋势,即文化融合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这两种趋势,必须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去理解不能将其割裂和对立起来。我国文化建设进程中同样需要明确这种意识。民族文化的独立发展是一个民族存在的基础,民族文化的发展只有吸取各民族先进文化,使自己融入时代潮流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要建立统一的文化,必须保护和大力发展民族文化;要发展民族文化,必须积极地学习先进文化。和世界上所有的民族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既有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资源的方面,也有不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方面。基于此,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创新,要在和其他文化的交往中,取长补短、吸取营养,充实和更新自身,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在整个文化建设过程中,我国要采取理性、辨证和务实的态度,在弘扬传统文化的主旋律下,协调处理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其次,文化是资源,更是产业。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民族文化同样能够转化为重要的经济效益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合理有效地配置文化资源,加强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加强文化产业硬件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就成为我国加强文化建设、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整体思路而言,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发挥高新技术文化再造功能以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三个方面的统一。

最后,繁荣民族文化的总体战略要求我国必须有长期的系统战略和策略。在西方文化影响日益增大的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必须从文化相对性与普世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文化本身的内容与特征,采取系统化的措施,全面加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国际竞争力。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在于:对外来文化的渗透要有忧患意识,对本民族文化要充满自信。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文化上的同一性已经成为而且可能长期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维系国家间协调与合作的基本纽带。基于这一规律,我国繁荣民族文化要与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实现全球民族文化多元化战略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其庆:《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杰:《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王梦奎主编:《中国2010:目标、政策与前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4]周柏林:《美国新霸权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篇10

【关键词】高校;民族文化;融入校园;思考

培养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是促进当下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一项重要举措。在高校课堂教育及课外活动开展中融入民族文化知识,学生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树立起良好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高校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而且对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友好交流以及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宣扬出来。而这些举措对于促进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一、民族文化进高校的意义与原则

(一)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意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姿多彩的多民族文化与精神为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瑰宝。从数学、天文,到书法、戏曲,乃至服饰与饮食,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创新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在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首先,能让学生们明白中华民族文化基本精神中的一个主要内容,人文精神。在课堂上融入民族传统文化时,教师要注意尽量为学生们列举一些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化对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人文精神对学生的自身修养以及各项能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学习学生可以领会到人文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其次,通过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与责任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在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体会到民族认同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将家庭、社会当做一个大的集体,我们的国家才会朝着繁荣的方向不断前进与发展。此外,也能培养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与工作中友善相处、诚实有信、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二)高校教育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原则。高校在融合民族文化精神与当下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原则。首先,要让学生们清楚传统文化与当下时代文化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们深刻的认识到两个时代中不同文化的优秀之处,明白文化与特定时代的关系,同时还能让学生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二者,从而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教师要引导学生们理性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正确的理解和认知,在铭记历史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价值体系,不断增强自己为国效力的自信心。其次,在课堂之余,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了解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后,学生们还应该形成宣扬优秀文化知识的思想。积极参加演讲、竞赛,以及各种校内社团等活动,展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自身所学影响到社会各角落,助力形成养成良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二、民族文化进高校的重要举措和方略

(一)开展民族音乐课堂,提升学生文化思想。高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注重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以此来保证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古板的课本知识难免会让学生们产生厌烦的感觉,所以通过开展音乐类的课程,活跃学生们的思维,并将民族文化渗透在其中,能够大大提升学生们的传统思想水平。在音乐类的课程中,学生们更容易体会到乐曲所要表达出来的感情。在律动感十足的乐曲中,学生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只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与脑力活动,整个民族音乐课堂的开展才会有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为学生们讲解《茉莉花》这一首传统的民族音乐歌曲。这种花十分清新,它白色的花瓣呈心形向中靠拢。人们在歌唱这首歌曲的过程中,传达出了对茉莉花的热爱之情。这首歌曲采取了江南地方的轻快的音乐旋律,给人一种轻盈活泼的灵动感。虽然整首乐曲的节奏比较缓和,但是在平缓的音调中,我们能够听出整首歌细腻而又融合激情与坚定的情感。虽然整首歌曲表面描绘出了茉莉花的清新以及优美,但是从歌词的演唱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这首歌所要表达出来的热爱和平的强烈情感。维护国家的统一,热爱向往和平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们去学习《茉莉花》这一首歌曲,让学生深刻体会每一句歌词下的深刻含义,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演唱体会,加深自己对和平的热爱。高校将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的教学过程中去,能够帮助学生们极大的丰富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内容。(二)组织历史文化竞赛,引领学生思考传统文化。比赛是提高学生们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时代与历史发展,了解历史轨迹,更容易让学生深刻领会传统文化内涵。单纯机械的重复理论知识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让他们在相互合作之中学会互相竞争。这种激励式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们去进一步思考更多的文化知识,并让他们投身于下一步的发展民族文化的道路中。定期在高校中开展民族文化的历史知识竞赛,是提升学生们综合素养与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进程。在学习这些文化历史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认识到民族文化进展的过程中,各种思想与观念的主要特征。教师可以通过纵向的顺序来让学生们理解各个学派的文化特点。让学生们理解儒家思想的要点,学会琴棋书画等多种艺术中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们掌握四大发明以及三百六十行等等丰富的历史内容。在设置竞赛题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融入自己在课堂上讲过的内容或者是一些课外的内容。同时,为了将竞赛的成绩拉开距离,教师还可以将传统文化下各种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中国的建筑,汉字谜语,饮食厨艺以及相关的传统乐器等等历史知识贯穿在整个竞赛知识中,从而让学生们在了解课内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课外知识的探索。(三)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传统文化。高校融入民族文化精神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向更多的人宣扬民族文化精神的高尚之处。学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群体。提高学生阶层的文化素养意识,是提升整个社会道德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学生这一代意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并将传承民族文化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愈发繁荣昌盛。在学生们自我实践弘扬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个体与其他群众的文化意识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去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宣扬和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实践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们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同时在实践之前,让学生们在网上搜索不同非物质文化的图片以及倡导维护非遗传承的视频,以此来指导自己下一步的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要对群众讲解有关非物质文化的相关知识。比如,在讲解国学经典《弟子规》这类著作时,学生们要向群众们讲解《弟子规》的内容以及《弟子规》所要表达出来的思想,《弟子规》是教育类经典文章,所以宣扬这类文化对提升每个人的综合素养与道德修养都有很大帮助。在学生自己向别人讲述《弟子规》的过程中,他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深刻和具体。这一系列将民族文化引入高校校园的活动对于构建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来说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总结

高校教师可以在校园内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并带领学生们去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教师通过在民族音乐课堂上向学生们宣扬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在日常活动竞赛中为学生们穿插历史民族文化内容,在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们彰显优秀的民族精神,可以使他们的人格素养更加的健全。在这一系列形式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能够从更深的角度去领会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韵味,并去积极思考与宣扬优秀精神。

参考文献:

[1]朱岩.公共艺术设计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探索——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世界,2020,(9):57-58.

[2]方晖.论公共艺术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J].美术文献.2020,(1):95-96.

[3]谭建光.中国式青春: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志愿者——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青年群体的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19,(3):36-42.

[4]宋春雨.大学校园公共艺术相关理论探析[J].美术大观,2015,(7):160-161.

[5]尚春燕.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路径探析[J].山东工会论坛,2017,(5):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