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史地理的方法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历史地理的方法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历史地理的方法技巧

篇1

【关键词】历史教学 读图能力 培养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204-01

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效,承担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地图读图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观图

观图是读图的第一步,正确观察历史地图的类型、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图,采取相对应的读图措施,以求达到明白图的类型、内容、要点。现教材中,历史地图一般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和对外关系四大类。不同类型的地图,又各有特点,观图时要采取不同的观图方式和侧重点。

1、政治类地图

此类地图涵盖了三种情形,具体如下:

① 形势图:应根据其反映的主题,确定观察的重点。如:"辽、北宋、西夏形势图"要重点观察各政权的(名称、都城)的相对位置与范围。

② 殖民扩张、领土扩张图:殖民者的殖民活动区域或侵占的领土是观察的重点。

③ 疆域图:重点观察国家(政权)及重要的地方行政区及四周边界和范围。

2、经济类图

①农作物、手工业分布图:重点观察典型物产分布地、手工业中心及其具置。

②河流水利图:重点观察重要水利工程的名称、位置及与其连接的河流。运河图一定要搞清楚各河段的名称,连接的河流及重要的城市。

③军事类图

主要包括战争形势图和进攻路线图,重点观察进攻方进攻路线及战场、战役的位置名称及敌对双方的控制区域对比变化等。

④对外关系图

该类图 重点观察对外交往路线,尤其是陆路、海路交通出发点、所到达的区域、沿途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二、析图

析图即对历史地图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包括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以求达到准确理解,把握地图的内涵。如果说观图是解决:"有什么"" 怎么样"的问题,那么析图就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

1.析图要注意类同、相近知识的相互比较、相互联系

历史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地图的前后知识的联系性,要将不同历史阶段的相同或相近范畴的地图进行比较,挖掘历史地图自身所隐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判断历史事态发展变化的进程。在比较鉴别中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例如:大运河地图。隋朝的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程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并把沿途的通都大邑连辍在一起,保证隋王朝能够获取最富饶地区的资源。元朝时,洛阳不再是中心,元世祖在位时开凿了位于山东境内的会通河,不再绕道洛阳,使大运河的行程大大缩短。通过对两幅图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不同阶段大运河的发展变化过程。隋朝大运河通过东都洛阳,呈大弯曲状。元朝运河不经洛阳,截弯取直。这是适应当时统治者的政治、经济、军事需要而出现的,并且随着不同时期统治者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2.析图要运用辨证的思维方法

在析图的过程中要切忌片面的、绝对的、静止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应既要找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疏漏个别历史现象。例如:中国近代史上《开放的通商口岸》图和《对外开放》图,二者一个共同的规律:开放都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再到内地的过程,但他们的开放是两种不同的情形的结果,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进行经济贸易。

3.析图要注意学科间的渗透和交叉

历史地图是地理在历史中的最直接的体现,同时地理环境构成了人类历史的舞台,利用历史地图从历史知识出发,寻找与地理、政治学科的结合点、发散点、整合点,培养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综合的能力。例如:古代丝绸之路图,从图中挖掘出了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繁荣,成为中西交通大动脉。而唐宋后,该商路主要地位日益下降,直至衰落。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历史进行分析,因素是多方面的。历史的因素有:北方长期战乱,造成了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导致北民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从西汉到元朝逐渐东移、南移;隋唐后,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取代了传统的陆路交通等。同时,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衰落的地理因素:丝绸之路繁荣期,塔里木盆地人口众多,不合理的垦殖,植被减少,致使土地沙化;加上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加速了土地沙化,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政治对立、民族矛盾乃至战争,特别是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的形势,影响了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几度中断,以至衰落。

三、绘图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技能。

重视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示结构;其次要在历史课堂上嫁接地理绘图知识,指导学生绘简图、草图、示意图,如 "方格法"绘制、彩色笔标示等基本方法。第三,绘图要抓住历史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培养运用地图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历史技能。

绘图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创新的合作精神,获取信息的能力,将学生动手学习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知识转移、迁移、应用的过程。

四、默图

默图是读图学习的最后环节,也是读图的最高境界,通过观、析、绘图学习后,重新回顾历史地图所蕴涵的知识是否全面掌握,并进行查缺补漏,然后结合实际,整合地理、政治学科知识,形成新的学科综合性的图象系统,通过默记、深悟,达到图文融会贯通,达到"活图"的目的,从而提高运用历史知识,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柳共和.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2期

[2]栾春波.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3]郭芙德.多媒体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

[4]韦辉梁.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的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1

篇2

关键词:历史插图 “对话” 情感

家里有两本书――《图说中国》和《图说世界》,是当时看到画面精美买给孩子的,没想到竟成为他现在最喜欢的两本书。这件事令我感触颇深。没想到图片的魅力如此之大。当第一次拿到改版后的教科书时,在欣喜之余,就对如何用好插图充满期待,事实证明,插图恰当的使用的确给自己教学增加了很多亮点。

现行中学历史课本的插图,包括表格、地图、史料、图片等,每节课至少五幅,多的能达到十五六幅。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对如何用好这些插图做了些有益的尝试,注意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对插图观察、想象、思维、分析,从中获得有效的历史信息,完成与历史插图“对话”。同时自然地渗透一些解读历史插图的方法与技巧,告诉学生图中的每一线条、符号、人物形象等都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反映一定的历史主题,要挖掘出来,并适时地做好点拨和必要的补充。这些尝试使我深深感到运用好插图带来的妙处。

一、给插图配音,激感,感动历史

历史教育是文科教育,袁振国先生在《认识文科教育》一文中,对文科教育的价值做过精辟的论述:“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在历史教学中,这种人文教育集中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一幅插图,一段历史,给插图配以适当的语言,会让插图具有了生命的力量。如《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一节,引导学生看《昭君出塞》和《昭君墓》的图片并配以这样的语言:图中的中心人物是我国的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图中的她弹着心爱的琵琶,即将离别生养她的故土,她要把最美的琴声留给故乡,过路的大雁被她的美貌和琴声所感动,忘记了飞行,纷纷从天上落下来,于是历史上有了落雁之说。昭君出塞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典范。后人为了纪念她,修建了昭君墓。讲到这里,学生已深深的被这段汉匈友好交往的佳话所吸引和感动,但有位学生遗憾地说,“可是我去昭君墓参观的时候,只剩下一座光秃秃的小土丘了。”老师及时点拨,尽管只剩下小土丘,但去参观的人仍络绎不绝,说明去参观并不是唯一目的,更多的是去凭吊,去感激这位曾给汉匈民族友好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去理解感动这段历史。学生纷纷点头,这样的处理让课本插图“活”起来,因为它深入到学生心里,真正触动到他们的情感,并对他们以后参观历史遗迹遗址起了引导作用。关注历史的情感自然被激发。

二、给插图设问,引导探究,活跃思维

实验证明,学生对图片的敏感度要大大高于文字。新教材恰恰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用逼真的画面和色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在这一基础上,如果老师及时捕捉有效信息,层层设问,学生会带着探究的心理去阅读、思考。例如,《》一课,在指导学生识读《中国大型兵船》和《英国兵船》时,老师设问:请大家仔细观察下,两国的兵船在材质、动力、灵活性上有哪些差别?学生仔细观察会发现,中国的船大多是木质,人力为动力,比较笨重,不灵活;而英国船多是金属制成,以蒸汽为动力,灵活,这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样的对比设问,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联系了的背景,同时也为课后题目“中中国为什么战败”埋下伏笔。设问时最好有梯度、有层次、有深度,这样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的思维需求,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提高课堂效果。

三、给插图找“伴”,学会比较,提升认识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更清晰准确的认识历史真实,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教会学生知识的迁移。例如,可以把中国古代史的疆域图放在一起比较,感受中国疆域的演变;把隋运河和元运河插图放在一起,找出其变化。也可以横向比较,比如,处理图片《灵渠》时,说明灵渠至今造福人类。另外,给同学们补充相关知识,当时修建灵渠使用的方法是梯级船闸的修建法,1000多年后巴拿马运河才使用这种修建法,今天的三峡水利枢纽依然使用这种方法,被称为“现代梯级船闸”。可见灵渠的修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很多。

四、给插图揭秘,深层挖掘,展现全貌

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所限,对插图的认识有时也仅仅是浮于表面,如果我们适时引导,适当补充,会弥补这一不足。比如在讲授秦统一货币时,多数学生都能从图中识别各国所用货币形制和名称的不同,有的同学甚至发现了七国货币图的排列编者都煞费苦心,正好与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一致(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老师可以适当的做补充:燕齐使用刀币是因为多战争;赵魏韩用铲形币因为中原地区农业发达;楚国用的是布币,因为长江一带落后,使用最原始的楚蚁鼻钱,秦国的圆形方空钱象征天圆地方,体现了秦国统一全国的野心。这样,就由表面的货币形制的变化和各国政治经济特点联系起来,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也得以开阔,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寻找探究插图背后的历史。

五、给插图解读,补充教材,完善教学

这一点在地图中表现尤为明显。图文并茂,编排有致,“即图而求异”。古人讲究“左图右史”,历史地图反映事物的空间状态更直观形象。每一幅地图后往往都有一段精彩的历史,课本文字部分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重点突出的讲述,而一些知识就隐藏在地图中。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课中,一战前后的欧洲图比较,可以看出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德国投降,奥匈帝国瓦解,分成奥地利和匈牙利两部分,波兰获得独立,在原来的帝国领土上诞生了两个民族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俄罗斯帝国十月革命后被苏俄所代替,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这些知识文字中涉及较少,而对理解后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又是不能或缺的,插图弥补了这些知识点,使知识更完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做有心人,及时予以关注。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的确,近几年的教学,自己深深体会到,插图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材在文字部分有了大量的删减,插图却有了很大的增加,这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这也要求我们要有用好插图的意识,更要有用好插图的行动和能力,让插图会“说话”,让插图“活”起来,从而使自己的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篇3

一、设悬念,激发兴趣

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为活跃的一个,是入门的向导,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我在讲《两汉与匈奴的和战》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在2000年举办的悉尼奥运会上,我国共得了几块金牌?”学生几乎是齐声回答“28块”,我紧接问:“那同学们知道这第一名,也就是冠军的称呼从何而来呢?”学生都不知道,坐在那儿直摇头。然后我就指出:这冠军的称呼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历史人物──霍去病有关,那为什么有关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了。

通过这样的导入,充分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吸收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解答,上课就认真听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置图像,增强直观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一般来说,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如我在讲述《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时,在幻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用时事,联系史实

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来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能力,又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述《昌盛的秦汉文化》时,我这样用报上摘录的新闻来导入新课:据报导,1990年7月, 探险家们在美洲密林中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汉人村,村民都讲汉语,保持了民族特色。据考证,这里的汉人可能是秦始皇时代徐福率领数千名童男童女漂洋过海留下的后代。在日本也有类似的传说,现在日本还有一座徐福墓的遗址。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秦汉时期,封建迷信思想怎样在统治阶级中盛行呢?

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它的运用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恰师生情感的作用。

四、渗理论,强调观点

对于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的初一学生还不能进行纯粹的历史理论教育,必须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将历史理论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去,达到教学目的。在历史教学中,我也注意将历史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渗透到导入方法中去,这样的导入方法也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比如我在讲《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时是这样导入的: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大家对秦始皇的评价有两种说法,有的说他是暴君,有的说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也就是说,他既有功也有过,那我们上一堂课学了他的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他的过。通过这种导入法,既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初步明白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最基本的方法。

五、叙家乡,引起热忱

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非常熟悉,运用乡土历史导入,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进入课堂的角色。 比如在讲《动荡中发展的南朝》这一课时,我先投影出常建的著名诗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印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我作出简单解释后指出这首诗所描绘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常熟兴福寺,兴福寺初建于南朝齐代,名大慈寺,到梁代改名为兴福寺,因寺内正殿后有一块巨石上有着奇异的花纹,左看像“兴”字,右看像“福”字,故名兴福寺。它是在南朝齐梁年代修建的,那么齐梁年代是谁在何时建立起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

篇4

一 外教的教学特点

(一)外教的教学优势

1 在语言学习上。教授语言类课程的外教,大多数来自外语为母语的国家,他们的发音标准地道、语音优美流畅、语义清晰明了,不但规范了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而且改善了学生“中国式”外语的状况,为学生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外语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授课过程中,他们不仅传授课程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介绍本国的风土人情、传记文学、历史地理以及各种体育运动。在交流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还了解了外国的文化知识,对学生学习外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2 在教学方法上。外教多数讲授与口语相关的课程,如:口语、跨文化交际等。外教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口语交际为主,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操练。为了不打断学生思路,外教在教学中不会马上纠正学生的语法问题,而是关注语言交际的内容。不同于中教灌入式的教学方法,外教通过循序渐进的启发式、调动式来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犯错,使学生克服外语学习的心理障碍,逐渐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有所进步,外教就会马上表扬;学生出现错误,外教也不会批评学生,而是耐心细致地加以指导、适时地纠正。久而久之,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因出错而不敢张口。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使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才华。外教多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设置场景把学生调动起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练习,同时不断采用各种新颖的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如: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使学生了解情景中的人物特点;通过形象化的游戏方式教学生学习外语词汇和对话;通过有趣多变的竞争方式刺激学生反复演练。课堂上外教和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学生可以直呼外教的名字,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这样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不再紧张,更加积极地参与练习。对于教材,外教一般不拘泥于课本,他们会准备一些材料,通过幻灯片、影视音乐、视频图像、情景游戏、自创简笔画等,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外教也会把课堂设置在户外,如:校园广场、图书馆、微机室等。

3 在课程考核上。外教布置的作业大多为写调查报告、小组讨论等。外教非常重视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用不同符号分别表示学生出勤、回答问题、作业等方面的情况。期末考核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group presentation、写影评和读后感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自觉地学习。

4 在教改实验上。外教倡导和创办了英语专业实验班。从2005年开始至今,举办了四个实验班(每个学年设一个班)。我院外籍专家Marilia Resende和中教们精心制定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安排了优秀的师资队伍,使实验班的学生课上课下均表现出卓越的语言才能。学生们不但能熟练运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技能,而且还能够用英语流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外语专业四级考试中,实验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中2006级实验班通过率达68%,2007级实验班通过率达78.3%。

(二)外教的教学不足

1 缺乏教学经验。部分外教非常年轻,有的甚至刚刚大学毕业。其教学经验十分有限,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学历高低不一,专业方向较杂,极少数人有教师资格证。

2 缺乏对学生的足够了解。由于外教的不稳定性,他们缺乏对中国教育特点和现状的了解,不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过高或过低地估计学生的实际外语能力。讲授内容或者深奥难懂,或者幼稚浅显。外教对不同性格的学生也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他们往往只关注口语好的学生,很容易忽略害羞、不善言谈的学生。

3 缺乏教学的系统性。外教通常不遵循课程的教学大纲,甚至不使用学院统一订的教材。对一些常规的教学文件很排斥,上课内容很随意,过分强调娱乐的课堂气氛,往往忽视课本的内容,使学生不清楚课程重点,期末备考不知如何复习。有的外教缺乏课堂的组织管理能力,对学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显得不知所措,甚至不制止。

二 中外教师的教学差异

1 在教材方面。国内高校外语教材主要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编写,教材重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主要介绍学科的发展历程等。但教材内容陈旧,往往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及时更新。教师讲的是教材上的内容,考试时学生完全可以从教材上找到答案。中教课堂上传授的内容以考试为指挥棒,重点落在应试经验和技巧上;而国外教材在编写上侧重对知识的应用,教材内容体系不求太完整、跳跃性较大。外教讲授多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使学生不断提高收集辅助资料加以运用的能力。

2 在课堂教学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教讲究尊师重道,师生间很难做到真正的平等。中教课堂,学生需要仰视在讲台上的教师;而外教的课堂师生围坐成一圈,师生间处在平等位置。在中教的课堂里,大多由教师先定好主题和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最终得出统一的结论,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外教在课堂上强调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3 在考试方面。中教考试以闭卷考试为主,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复述,考试强调观点的全面性,考核评分标准为百分制;外教的考试为开闭卷相结合,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试强调观点的独创性,考试评分标准采用等级制。国内应试教育使学生必须死记硬背取得较高的分数,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

三 完善外教的管理工作

1 在聘用外教上。学院聘请的外教多数从事外语教学工作,聘请时要以外教的外语水平高低为主要依据。外教应该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年龄应在55岁以下,具有一定的教学经历和教学经验,口齿清楚,语音语调规范,口语表达流畅。在聘用之前,学院外事处和教务处等有关部门对应聘的外教进行面试、试讲。

2 在教学安排上。学院对录用的外教应进行上岗培训,介绍学院的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要求、教学计划和学生基本情况,使外教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通过与外教共同协商、合理安排好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每学期开课前,外教所在教学单位要认真检查其上交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督促外教严格按照学院的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计划。教研室主任要深入课堂,全面了解外教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定期召开外教与学生的座谈会,使外教充分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及时沟通情况、反馈信息。每学期期末,外教所在教学单位要仔细审查其试卷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试卷考核的标准,并提交该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3 在交流合作上。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中外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为中外教师提供交流沟通的平台。中外教师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讨论,共同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外教可以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外语比赛。如:我院Marilia Resende等外教参与辅导的张辛同学荣获了“2007年剑桥商务英语口语大赛中国赛区标准级组”第一名,又荣获了“第三届全国应用英语口语大奖赛”三等奖。学院可以邀请外教参加各项校园活动,如英语角活动、担任外语演讲比赛评委等活动。学院还可以根据外教不同的专业特点及其国家文化,组织开展传记、文学、风俗、历史、地理、旅游等方面的讲座,使学生充分了解外国文化。

篇5

我国如今实行的司法统一考试是为实现精英司法而建立的制度,目的在于选拔英才、淘汰庸人,实现惟良折狱的理想。这种理想需要优良的制度来实现。

目前,司法统一考试制度已经行之十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通过对比某些法治先进国家经验,可以发现我国当前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上存在的可以进一步改良的空间。不过,改良现有的司法考试制度大可不必舍近求远,要是了解我国民国时期曾经实行的司法考试制度,也不无启发作用。

考试分步进行

我国民国时期司法考试,实行分步进行的方式,大致分为甄录试、初试、再试三步进行考试。

民国四年(1915年)政府《司法官考试令》,就司法官考试条件、科目等作出规定。第二年又颁布《司法官考试令实施细则》。当时考试已分笔试与口试。民国四年《关于司法官考试令第三条甄录规则》也明确规定了甄录试。

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规定了甄录试、初试、再试三步考试。甄录试及格者得应初试;初试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初试及格证书,依学习规则之所定分发各审判厅、检察厅或司法讲习所。学习期满后由监督长官送请再试,再试及格者授以司法官再试及格证书。

初试、再试都分笔试、口试进行。这一做法后来得以延续。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临时政府令第九十九号公布施行的《司法官考试条例》第四条规定,司法官考试分初试、再试次第进行。第五条又规定:“初试及格者授予司法官初试及格证书,依司法官学习规则所定分发学习或入司法官养成所训练。”

初试也要分步进行:“初试分甄录试、笔试及口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得应笔试,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口试。” 甄录试考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历史地理、法学通论;笔试又分必试科目和选试科目,必试科目为法院组织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商事法规,选试科目(应考者可任选二种)包括行政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犯罪学、监狱学。笔试通过后进行的口试“就笔试之必试科目及应考人之经验面试之” 初试之甄录试、笔试及口试均以所试各科目分数平均满七十分为及格。应试者三试分数合计总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为甲等,不及八十分在七十分以上者为乙等。

再试以考验学习或训练之成绩为主,分笔试、口试及成绩审查三种。笔试以两件以上之民刑诉讼案件为题,令应考人分别作制处分书或裁判书试验之。口试“就应考人学习或训练期内之经验面试之”。成绩审查“就应考人学习或训练期内之成绩审查之,其审查方法由典试委员会定之”。另据民国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法部令第二五号公布施行的《司法官养成所章程》之规定,司法官养成所必修科目为刑法实用、民法实用、刑事诉讼法实用、民事诉讼法及强制执行法实用、刑事特别法实用、刑事审判及检察实务、民事审判及强制执行法实务、外国文、公牍;选修科目有国际私法、法院行政及实务、监狱学及实务、法医学、证据法、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华洋诉讼。另外,司法官养成所训练期间定为一年六个月,每六个月为一学期。司法官养成所应于每月月终举行月终试验,就该月内修习之必修科目选择三科行之;每学期期满举行学期试验,就该学期内修习科目全部行之。月终试验与学期试验均以所试各科目分数平均满七十分为及格,月终试验分数加入学期试验分数平均计算,学期试验分数加入期满试验分数平均计算。

当年之司法官训练并非完美,1936年阮毅成先生曾批评说:“其所谓训练,尤令人不能满意。氏曾于《时代公论》第二十号着有《司法官训练问题》一文,论述甚当。胡氏谓:‘……法官训练所所授之学科与通常法律学校,完全相同,其稍示差别者,惟:通常法律学校所用之教本为讲义体,法官训练所所用之教本为逐条解释体;通常法律学校所用之教本不甚注重判例,法官训练所所用之教本则附录若干之判例。除此两点而外,所授之科目如是,教材如是,师资亦如是,彼所谓训练者,特不过一迭床架屋之制度而已。其次所贵乎训练者,固在于司法经验之灌输。实则所谓经验,吾年常穷年累月而不得一二,彼为之教授者,纵属富有经验之司法官,亦感应付之难。训练云云,徒成外观。’”

另据阮毅成先生所言:“司法行政部年来虽于甄拔方面,略将标准提高,但所能补救者仍属有限。如司法行政部定为非毕业总平均在七十分以上者,不得请求甄拔,于是各大学法律系毕业生之总平均,几十分之十在七十分以上,学生以最低七十分责之教员,教员又何必靳而不予?”

民国二十七年八月二十日临时政府令第九十九号公布施行的《法院书记官考试条例》第四条也规定分甄录试、笔试及口试,但不分初试与再试,甄录试不及格者不得应笔试,笔试不及格者不得应口试。考试难度明显小于司法官考试。

我国大陆民国时期分步考试的做法也值得继承。当前一步考试方式,存在不小弊端,不能真正达到甄拔英才之目的,反而因降低考试通过标准而有司法资格泛滥的倾向。矫正之道之一,就是考试分步进行,并且改变考试内容扁平化现象,将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判断能力和法学思想、外国立法例及政治及法律学说之素养业纳入高阶考试范围。中国大陆近年来有学者主张司法考试分两步进行,如有学者认为将整个考试分作两个部分,即侧重对大学期间所学基本知识进行考查的第一次考试和侧重运用法学知识与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二次考试。

分步考试可以将律师资格与司法官资格在初试以后分开,司法官资格的考试应当严于律师资格。我国可以将统一司法考试分为初试和再试,由此将律师资格与司法官资格分开。

通过初试可以获得初试合格证书,经过一年(可以考虑延长至三年)在律师事务所实习并考核合格获得司法行政部门颁发的律师执业证书;要成为司法官,应当在初试通过后参加一年半(三学期)的司法研修,研修考试合格进入再试,再试合格授予再试合格证书,然后选任为法官和检察官。目前的国家法官学院、国家检察官学院可以承担起司法研修生培训工作。

限制考生来源

法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过程”,没有在一个较长时间里浸于法学知识和法学观念的过程,徒经考试并合格,未必具备一个法律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依靠死记硬背和考试技巧训练参加并通过司法考试,入行之后可能难以满足职业需求。易言之,不重视法学教育过程就可能出现能够通过考试却不具有司法人格和法律精神素质的徒有虚名的“法律人才”。因此,司法考试应当对考生来源加以限制。

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第三条规定了应试者资格,包括:在本国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外国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修法政学科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者;在国立或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继续三年以上、经报告教育部有案者;在外国大学或专门学校学习速成法律、法政一年半以上、得有毕业文凭并曾充推事或检察官继续办理审判、检察事务一年以上或在国立或经教育部或司法部认可之公立、私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继续二年以上、经报告教育部有案者;曾充推事或检察官继续办理审判、检察事务三年以上者;曾应前清法官考试及格者。

另外,具备一定条件者经司法官再试典试委员会过半数之议决得免应考试。其条件是: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本科修法律之学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而成绩卓著并精通外国语者;在外国大学修法律之学三年以上毕业得有毕业证书而成绩卓著者,在日本毕业者并须精通一门欧洲一国语言;曾在国立大学或专门学校教授司法官考试主要科目任职五年以上并精通外国语者。

民国二十年(1931年)《高等考试、律师考试条例》和1933年5月23日考试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也都对考试资格作出限定,两条例规定的条件近似。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对司法官应试人的来源限制在修法律政治学科的毕业生范围内以及曾任司法、司法行政职务和有法律专门著作者。

对于应试者法律学历加以限制,使因为法律品格的培养,法律意识的熏陶,法律技能的掌握,法律思维的养成,法律逻辑的训练,都需要一定的时日,不能一蹴而就,来个急就章。有鉴于此,司法考试应当对考生来源进行限制,参加司法考试者必须经过正规的法学教育应当纳入报考条件,未经正规法律教育者不应被允许参加考试。

限制参考次数

参加司法考试次数宜有限制,我国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再试不及格者得补行学习或训练,再应第二次再试,但以一次为限。”

在1933年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也规定:“再试及格者授以再试及格证书,依法任用不合格者补行学习,得应第二次再试,但以一次为限。”对考试次数作出明确规定。民国六年《司法官考试令》第二条规定了司法官考试年龄下限(即二十岁),但未规定上限,同时规定考生必须是男性。

民国二十七年《司法官考试条例》限制司法官报考者年龄,而且限制性别为男性,其第二条规定:“凡中华民国男子年在二十岁以上、四十岁以下”(在1933年5月23日考试院修正公布的《修正高等考试司法官考试条例》中得没有司法官考试的年龄限制)并符合其他条件才有资格参加司法官考试(第二条)。

对于书记官考试,民国二十七年《法院书记官考试条例》对于年龄和性别也有同样的规定。对于刚刚从帝制走向共和且妇女教育程度总体偏低的民国来说,将司法官等报考者的性别限定为男性无足为怪,但放在今日就属不合时宜了。至于年龄限制,不是不能得以沿用的。

在有些国家,也有限制考试次数的规定,如德国将毕生参加司法考试的次数限制为两次。这样做,可以避免出现考试人数过度膨胀,考试人数过度膨胀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有违司法考试选拔精英的初衷。一次考试固然有准备不充分而未通过的情况,二次未通过就难说是偶然。如果允许年年卷土重来,最终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般应试,即使最终通过考试,就失去了精英选拔的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