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环境办法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自然环境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关系;问题;措施
一、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会计的关系
1.可持续发展是绿色会计的前提和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由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决定。而绿色会计的目标体系包含了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以自然环境和大自然的物质循环规律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用会计的方法核算和监督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最终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协调并改善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以基本目标为基础,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与自然环境发展的具体有关资料。
(2)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原则
为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绿色会计原则需要在传统会计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改进。绿色会计原则中所包含的客观性、及时性原则的内容与传统会计原则的内容基本相同;而重要性原则的内容则与传统会计有所区别,其主要指的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按重要性有序排列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资源等因素,进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资料;此外,还应明确一些特有的原则,如社会性原则、政策性原则等。
(3)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基本假设
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三个:会计主体、可持续发展以及货币计量。绿色会计的会计主体主要指的是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通过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以及环境成本,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绿色会计的可持续发展假设,是指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良好,资源可以永续利用,经济、社会、自然可持续发展。而绿色会计的货币计量,则和传统会计的货币计量假设一样,绿色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货币进行计量。
(4)可持续发展决定绿色会计要素
为了达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的目标,绿色会计的会计要素需要在传统会计要素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并且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指标体系相呼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对会计主体进行核算与监督,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绿色会计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类需要从自然环境中取得资源进行发展,同时也会产生废弃物、污染物,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不能只是从自然中索取,也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自然环境。企业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也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可持续问题。企业因自然环境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大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严重与否、以及保护自然环境所进行的投资多少,都可以通过绿色会计进行准确、及时的计量。只有精准核算自然环境效益和自然环境成本,才能真正地把会计“绿色”化,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存在的问题
1.绿色会计相关理论尚不成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还是不成熟的:首先,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理论研究者忽视了对实用性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从而导致了绿色会计在我国具体的实践应用中缺乏理论基础;其次,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不规范。我国绿色会计的相关理论结构与法律体系都还不完善,由此导致绿色会计的具体信息披露方式缺乏统一,并且在披露时还存在不主动或者披露内容不全面等问题。
2.绿色会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的会计制度主要是国务院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准则、制度、办法等。但是,关于企业所涉及的社会、自然环境问题,财政部所制定的法规很少涉及;即使有些法律法规涉及了企业的社会、自然环境问题,但也只是限于理论层次,可操作性不高。这些都导致企业在具体的绿色会计计量、确认方面缺乏统一的准则。目前,我国绿色会计的监督体系也不是很健全。绿色会计是通过核算与监督会计主体的经济行为所产生的环境收益以及环境成本,从而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审计组织,企业所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的内容与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也很难对其进行评价。
3.政府和企业等对绿色会计尚不够重视
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的经济虽然在高速发展,但很大程度上是在过度索取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公众没有形成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家园的认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还是较差的;政府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及重视度也有待加强和提高;社会环保意识的缺失给企业带来了以破坏自然、浪费资源为代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会。由于企业最终的目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也是不积极的。在环境保护与企业自身发展之间,大多数企业更侧重于破坏自然环境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4.绿色会计相关专业人才稀缺
绿色会计是发展时间较短的新型学科,它是会计、管理、成本、经济、环境保护等多个学科交互融合而成,因此,绿色会计的从业人员需要较高的专业技能素质。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也大多数仅限于传统会计。另外,我国高校也尚未开设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专业课程,由此缺少了绿色会计相关人才输出的途径。
三、推行绿色会计的措施
1.推动绿色会计理论发展与创新
首先,实用性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学者多是侧重研究理论性较强的绿色会计理论,只有加强研究实用性理论,才能推动绿色会计的应用与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绿色会计信息、环境检测报告等使用者偏好进行研究,以便为绿色会计准则制度建设提供相应的信息数据支持。其次,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需要规范化。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监督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推行绿色会计,加强企业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质量,规范他们披露的行为是必然途径。
2.建立与完善绿色会计制度
建立完善绿色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环境资源保护立法。作为会计学分支的绿色会计,应当在《会计法》中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国务院财政部也应根据《会计法》制定绿色会计具体的准则、制度、办法等;环境法也需要增加完善与绿色会计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加大力度对于企业和个人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相关处罚。只有在法律上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才能促进其在我国快速的推行与发展。建立环境审计制度,强化对绿色会计再监督。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审计,并且加强企业自身的绿色会计监督职能。只有从内外同时监督,才能保证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负担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进而保证绿色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渐满足社会公众对绿色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3.加强教育,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进行广泛的宣传,加强对社会公众的环保教育,向企业普及绿色会计知识,得到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使绿色会计逐步被公众、企业和政府理解与接受。同时,在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之间,企业也要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观念。
4.加强绿色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为了推动绿色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全面、具体地培训会计从业人员的绿色会计知识。我国高校也应当开设与绿色会计有关的专业课程,旨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绿色会计专业人才,为国家绿色会计的研究与发展增加力量。
参考文献:
[1]金莹.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会计新探[J].财会研究,2010(23).
[2]周守华,陶春华.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12(2).
[3]刘道旭.绿色会计与可持续发展初探[J].商业会计,2011(12).
篇2
关键词:公路工程;改建公路;新建公路;环境保护;措施
Abstract :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highway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is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will also be on a region of the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highway project construction will consume resources, landscape change and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process is also possible all kinds of pollution, these factors seriously affect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long the line, destroys the ecological balance.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rebuild highway; highwa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改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改建公路仍将作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必要的重复改造,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也加大了不必要的土地浪费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有必要从根源上进行探讨。
1公路建设必须着眼于高起点。过去由于资金短缺和对远景交通发展规划不足,公路等级和技术指标采用较低,不论是线型、纵面、横向宽度还是路面结构,都只能缓解短期之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对道路的技术标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公路建设的发展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和运输业的要求,在旧路改造中还存在着短期效应的现象。对公路发展缺乏预见性,往往采用低限指标,以致刚改造的公路通车不久,很快就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不得不进行新的改建。所以公路改建必须要着眼于高起点,线型上要满足发展要求,红线范围满足拓宽要求,无论在断面上一次改造,还是分期改造,都应将环境保护与植被恢复措施考虑周到,并付诸实施。同时改造过程中要尽可能绕避村镇,靠村不进村,以保证道路畅通,减少干扰及污染,真正起到便民、利民的效果。
2废弃公路的合理处置。旧路改建必然要废弃一部分原有旧路,在本着尽量利用原有线位、提高路线标准的前提下,适当开辟部分新路是必要的,而处理好废弃的旧路也是必要的。对于改造成高等级的公路,废弃旧路可视其价值的多少作为辅道,否则应因地制宜进行旧路还田或者绿化,使土地得到有效的利用。这项工作应在公路改建中完成,旧路路堤可作为新路的取土场,或者平整周围地表的土方来源。废旧油皮及其他不适宜于还田绿化的废弃物,运走集中处理,以便有效地保护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二、新建公路与环境保护
公路建设必须要经过工可研、设计、施工三个主要环节,对环保认识不足都可能在公路建成后,对路线周围造成难以想象的破坏,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工可研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作为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工可研阶段在投资费用估算、经济费用及效益分析上的考虑,基本建立在实地踏勘和调查上,但是目前在论证项目可行性时,对自然环境论述较少,大多局限于一些古迹和自然保护区,在满足技术指标的前提下,许多大填大挖的方案很少考虑自然环境及植被保护。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估势在必行,工可研阶段应该把环保与效益分析等论证放在同等程度 ,尽可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指导后期的测设、施工。测试阶段对环境保护的影响公路测设是在工可研的指导下,具体确定路线的布局。线位的具体设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路建成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所以公路测设在满足技术等级要求前提下,不但要考虑线形指标,还要考虑环境保护,尽可能地优化方案,力求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少破坏自然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无论永久性占地、还是临时性占地,都应有合理的环保设计。对于在建设中破坏的植被应提供恢复措施设计,防护工程应优先考虑植物防护。这样,虽然初期投资可能大一些,但从长远看,无论对公路本身的发展还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十分有益。
三、采取的措施
3.1工程前期环保措施
在项目的规划设计阶段考虑好工程环保方案和措施至关重要,首先要提高项目规划决策人员、勘察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政策法规,其次,在认真做好沿线自然环境资料收集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以科学态度进行工程环境影响评估,做好环保设计工作。
3.1.1珍惜自然环境,规划好公路用地范围
对于工程方案,除了要考虑自然地理、交通功能、工程技术标准外,还要结合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美学价值来综合考虑公路的用地,使路线规划有利于环保。
①保护土地、水体、空气和生物资源,珍惜现有资源价值。合理产生新的生产用地,保护和增强现有的土地利用。
②路线应与城镇规划相协调,促进城镇更新及改善环境。一方面尽量减少项目与城镇规划相干扰,又要有利于城镇的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方便车辆进出城镇,尽量保持项目与城镇的合理间距--“靠而不近,离而不远”。
③避开环境敏感性区域。如学校、工厂、医院、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湿地和鸟类栖息地、精密仪器基地和军事设施等等。
3.1.2设计要结合自然地形
①平面线形: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较低技术指标是使路线顺应地形的一个好办法,多采用各种类型的曲线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②纵面线形:合理设置纵坡和竖曲线使纵面线顺应地形成渐变、顺滑的纵坡线,避免大填大挖。深开挖路段要多考虑隧道方案,可避免山体开挖,保护森林植被和水土资源。许多山谷不仅是流水,而且是大气流通的通道,可考虑选择桥梁方案来代替高路堤,这样可避免阻碍大气流通,不会威胁到冷温植物的生长。
③边坡设计:在确保稳定的情况下,边坡的形状要尽可能与周围的景观协调,并用植物进行绿化(可结合各种土工防护结构和其它绿化基础工程综合实施)处理,坡脚、坡顶、坡面相交处等处的棱角要进行弧形整饰,可产生自然美又可防风蚀。
篇3
关键词:人类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与自然环境有关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体而论它们是一对矛盾体,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1-2]。正确认识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关系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关系到每个国家和每个公民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景等许多方面的问题,意义相当重要。
1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对于这方面的认识,直到今天,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区,特别需要提醒的有以下方面。
1.1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与自然界的互动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过程,是对自然界的完美性的破坏。中国古老哲学里面说过,道法自然,说明了非人为意识干预的自然界里的自然性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观点。马克思也说过,人类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自然界孕育的人类,未从类人猿分化出来的时候,纯动物性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最融洽、最完美的关系;自从类人猿进化到原始人类以后,随着人类独霸地位逐渐提高;人类成为地球的统治者以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已经变成了对立的关系,只是人类的发展初期对立程度还不是很高;随着人类社会的更进一步发展,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升级,人类越是发展,对立程度就越高;总有一天,人类与自然将形成对峙的局面,那时候,人类的发展就已经到达极限,对峙一段时间后,在自然界的反攻下,人类发展就要进入衰退的阶段;最后,自然将战胜人类,把人类推向灭亡的境地,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走过一个波状的曲线。具体地说,从类人猿到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首先打破了动物之间的相互平衡,本来各种动物的数量比是平衡和谐的,但自从人类占据统治地位之后,动物的数量就以人类的意向而定,人类意志取代了自然的意志。接着,人类开始改变植物种群分布和数量比,把原来自然界里的动物和植物最完美的种群组成分布改变以后,产生和发展农业和牲畜业,从而把植物之间的天然平衡关系也给打破了。后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人们对自然界的破坏已经进入到了更深一层,通过加工业对地球上的物质原始形态进行了改变;通过大量的能源消耗,影响到地球的大气气候等;通过化学工业对地球上的物质种类和分布进行了改变,使地球上原始的物种数量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核工业对地球上的各种元素进行了改变等。高科技已经更深地破坏了自然界原始面貌,可以用地球上原始物态及分布的形成、能源的形成、元素之间量的形成时间验证这些破坏对自然界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千亿百亿年形成的状态被人类用几十年至几百年时间就改变了。对自然界巨大的破坏加剧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动植物物种的消失,地球上物质的物态和元素的变化,已经使人与环境形成严峻的对峙局面。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破坏自然界的做法是错误的,回过头来重新保护一些原始自然的东西,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确立自然保护区等,就是人们认识到天然性比人工性更加完美后的一项决策。
1.2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反作用力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一直以各种人类已认知和现在还无法认知的方式处处对人们做着相应的报复活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报复活动是一个自动启动和运转的系统工程。这种报复以各种自然现象而出现,自然灾害算是人们已经知道的一种,人们已经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惩罚将是非常严厉的。人类的每一个小的进步都有自然界给予相应的反作用力,而且报复力度与发展程度相当,渠道多样。
1.3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无疑是自然界取得胜利
人与自然现在既然是对立面,人类在与自然的较量中,要清醒的认识到人类的力量与自然界是无法相比的,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粒粒粉尘,无法与自然界相抗衡,注定人类是要失败的,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
1.4人类破坏自然和自然消灭人类社会的发展成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由于人类的发展和对自然的破坏是一个渐进且漫长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达到繁荣的极值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而人类社会的衰退也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这就使得人类能够有一个较长的生存时间和空间。
2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方法与途径
人类要在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基础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改变对自然破坏的方式和渠道来发展人类社会。
2.1持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尊重的态度
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也是自然界里的很小的组成部分,人类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粒灰尘。人类可以改变自然,但自然更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和前景,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科学上讲是不正确的。人类一定要把自己的思想行动置于科学自然的指导之下。
2.2人类应当尽量减少对自然界的破坏程度
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应当想尽一切办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破坏自然界的活动,要提升到全人类社会的法律和政策的层面上来加以限制,如限制全球核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减少对自然界的深度破坏,限制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以减少对自然界浅度的伤害等。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对自然界造成不必要的破坏等[3-4]。
2.3人类应当对自然界的破坏做相应的补偿
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的共同追求,那么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就在所难免,人们只能通过对自然的补偿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们应当不断的投资于对自然界的修补活动,减少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如增加绿色植被,加强天然林保护、动植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等,并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3参考文献
[1] 方和荣.用科学精神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7-19,22.
[2] 胜栋.环境价值: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16.
篇4
【关键词】:生态建筑;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建筑的概念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指立足于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结构,通过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以及基本的科学原理,使得建筑融入生态环境之中,成为一个整体。使建筑的存在不破坏现有的环境,实现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从资源的使用方面来说,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效果。
二、建筑中生态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现代生态以及自然的关注,并结合自然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将现有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2、建筑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和人力,所以施行生态建筑可以有效的减免建筑消耗,实现更加高效合理的建筑使用。无论是土地,还是建筑材料,都应该根据生态设计的思想的指导,不断的采取办法节约。
3、建筑生态设计的实施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现代人逐渐的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提倡健康自然的生活方式,向往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所以,生态设计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
三、生态建筑设计与应用的原则
1、重视环境保护
自然环境是人的生活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生态建筑理论首先要注意环境保护,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生态环境,减少建筑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生态建筑注重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现在楼层变高,停车场转为地下,都是充分利用空间资源的例子,在提高利用率的同事,减少了资源浪费。
3、适应生态地域
在建筑设计是对地域的生态特征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周围建筑风格形态和自然环境,在设计是要能够将建筑融入当地的生态地域特征。
四、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加强对建筑形态的设计
建筑形态设计是指一个建筑物的造型设计。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往往呈现出建筑物和自然的不和谐现象,建筑物的标志非常明显。但是生态建筑则与传统的建筑在造型设计上恰恰相反,它比较重视建筑造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融合,当建筑造型和自然环境协调时,就会给人形成美得视觉冲击,除此之外人们还能够通过眼前的美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体会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的深层含义,最终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例如中国传统的古建筑,他们能依据不同地理气候造出不同地域风格的建筑造型及风格,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古老建筑得到中外建筑设计师的推崇。所以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造型设计时要着力研究人和自然的关系,把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用诗意的形式表现出来。
2、对建筑材料合理选择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是对可出续发展观念的响应和体现。进行生态建筑时,应该采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建筑能源的使用及建筑垃圾的回收和利用。生态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时时处处体现环保的里面,时时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和自然能源的利用率,节省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体现的是紫檀本源主义,从传统文化看,自然同建筑的高度有机结合被当做经典的设计作品,设计要符合拥抱自然、回归自然的宗旨。从具体讲,现代建筑工程必然加入时代的因素,体现高科技在建筑设计中的比例。在建筑设计情感方面体现的就是人对自然的敬仰态度,体现对原生态建筑的充分尊重,只有尊重自然原生态形象,新的建筑才能充分体现地方居所的独特韵味。
4、科学设计生态建筑的风环境
整体建筑群布局在相当程度上会对局部气候变化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风环境及再生风环境问题。所以进行建筑设计时候,设计师光要把握盛行风向,还必须充分了解居住小区内部坏境气流风向,从而保证环境设计质量。
5、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随着人类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人类使用的自然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物自身的能源应用问题。在建筑设计时,建筑师可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来充分应用当地的能源资源,从而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6、噪声和污染防治与控制
住宅规划应有效的设计防噪系统。设计初期,技术人员应该进行调研和测试,检验当地的噪声或污染师傅符合标准,如果不能满足要求,一定要警醒相应的补救措施。
建筑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的实用性,而生态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周围的环境。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人的实际需求同自然环境的平衡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建筑设计和生态设计更好的结合。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现代人们的生活已经逐渐的趋向于环保,这种情况下,在不打扰自然秩序的同时,人们可以从结合了生态设计的建筑中享受到更多的自然带给我们的舒适和享受。
篇5
【关键词】安徽省长江流域;水环境;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0 引言
根据环保部 环发【2012】42号文规定,“十二五”期间,安徽省长江流域共设置70个断面,主要分布在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池州、安庆和黄山等8个市,共监控38条河流。本文根据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监测数据,评价了(2011~2014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 环境质量概况
2011~2014年长江流域水质概况及变化趋势分析
依据2011年3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根据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监测数据,评价了2011~2014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水质变化情况(详见表1和图1、图2)。由表1可知,2011~2014年,安徽省长江流域总体水质状况均为良好,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比2011年下降了4.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比2011年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11~2014年,长江干流总体水质一直保持优。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均为100.0%;未出现劣Ⅴ类水质断面。2011~2014年,长江支流总体水质状况均为良好。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比2011年下降了4.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2014年比2011年下降了0.3个百分点。
2 水质变化原因分析
2.1 自然环境的变化
长江流域由各河流分支共同组成,地处不同区域的河流就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是长江不能避免必须要经受的变化因素,其中不得不提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这加快了长江流域的水文循环,使河流流速发生了或快或慢的变化,这是人为力量不可避免的对长江流域水质的影响因素,属于不可抗力。
2.2 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
在社会发展初期,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不足,不知人类的生产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只把重心放在发展经济上,反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后果,一是环境污染,二是生态破坏。由于长江流域拥有发展经济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于是人类在长江流域建起发达的城市、建起诸多厂房,修出密集的公路,如此高强度的集中开发与城市建设,极大地破坏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水域污染[1]。
3 小结
鉴于上述,本文对安徽省长江流域提出的保护对策是:控制城市排污量,加强对排污的管理,长江沿岸工厂众多,城市人口密度大,污染源不断产生,造成了部分水体富营养化。治污先治源,因此在源头把好关首当其冲。首先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惩罚机制,做到执法必严,排污必究。其次,要完善各省市污水处理设施和系统,减少污水排放量,争取做到不达标不排放。另外,要严格检测排污企业所排污水的处理情况,对偷排、乱排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并行,实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配置必须与地区人口、环境、经济相结合,区域的发展必须在水资源的承受范围内,做出必要的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发展在节水的前提下展开,严格限制耗能高,排污多的企业数量,根据水量分布安排产业布局[2]。同时加强宣传,提高民众水资源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 B82-05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 1165(2011)02 0035 04
从远古时代开始,希腊及亚洲地区的一些哲学家便一直在思索大自然以及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等问题,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2到了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有扩展人以外的道德共同体(moral community)之议;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Haeckel)又提出“生态学”(ecology)的概念(1866),美国博物学者玛什(G.P.Marsh)的《人与自然》(1864)与英国医生赫克斯利(T.Huxley)的《进化与伦理学》(1893),均主张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某种亲和的伦理关系。[1]4
生态伦理学探讨的是如何适当关怀、重视,并履行保护自然环境之责的理论与实践统一的问题。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态伦理学才从西方哲学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但发展很快。目前,决策者、律师、环保专业人士、林务官员、保育生物学家、生态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商人、一般的公民等,所有对于人类如何使用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怀有一份伦理关怀的人,已陆续发表了数以千计的相关作品。[1]28
一、生态伦理学的内涵
生态伦理学应当属于环境哲学的一个分支,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哲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一样,它最终要解决的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而是在自然环境的框架下,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它是生态学思维与伦理学思维的契合。[2]
所以,生态伦理学也被业界称为环境伦理学,它是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性研究。[2]它认为,人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通过道德规范而制约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行为,它要求人们从哲学的高度重新反省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中各种动植物的责任。[3]
西方的生态伦理学者在生态伦理学的定义上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是关系说,一是义务说。当然,定义的差异只是理论叙述的逻辑起点和观察视角的差异,而不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对象的不同。那么不管从哪一个层面来为生态环境伦理学下定义,无论何种生态伦理学都要对以下基础性的问题予以回答。
第一,义务的对象问题。人对哪些存在物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与此相关的是,人对人之外的其他存在物是否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如果没有,理由是什么?如果有,根据又何在?适用于这个伦理领域的美好品格的标准和正确行为的原则是什么?它们与人际伦理原则有何区别?一个存在物获得道德关怀的根据是什么?
第二,自然存在物的价值问题。自然存在物是否只具有工具价值?它是否拥有内在价值?它们所具有的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第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还要权衡人对人的义务与人对自然的义务;如果这两种义务发生冲突,我们应根据什么原则来化解这种冲突?
第四,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哲学上的恰如其分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历史背景必不可少。
生态伦理学就是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的智力探险。只有当我们跟随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大师们一道探讨这一领域的重要问题后,我们心中的生态伦理学概念才会变得明晰起来。
德斯•查丁斯和泰勒二人是关系说的代表人物。《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是德斯•查丁斯所著的这方面的经典之作,书中他有这样的观点:“一般来说,环境伦理学是系统而全面地说明和论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的学说。环境伦理学认为,人对自然界的行为是能够、而且可以用道德规范来调节的。因而,一种环境伦理学理论必须要:说明这些规范是什么;说明人对何人何物负有责任;证明这些责任的合理性。”[4]
泰勒也认为:“生态伦理学关心的是存在于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支配着这些关系的伦理原则决定着我们对自然环境和栖息于其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的义务、职责和责任。”[5]
关系说看到了人对自然存在物的行为所包含着的伦理意蕴,并“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生态伦理学的关注对象,这揭示了生态伦理学不同于人际伦理学的一个根本差别所在”[6]。 但是,关系说也存在着不足:首先,它关注的重点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但生态伦理学研究的重点却是人对大自然所持的伦理态度,以及用来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和原则;其次,因为人类中心主义否认人与自然二者存在着道德关系,所以关系说不能把人类中心主义纳入生态伦理学的领域。[7]因此,这种说法很狭隘。
义务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尔斯顿以及《环境伦理学:分歧与共识》一书的编者阿姆斯特朗和波兹勒。罗尔斯顿认为:“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环境伦理学既不是关于资源使用的伦理学,也不是关于利益和代价以及它们的公正分配的伦理学;也不是关于危险、污染程度、权利与侵权、后代的需要以及其他问题――尽管它们在环境伦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伦理学。孤立地看,这些问题都属于那种认为环境从属于人的利益的伦理学。在这种伦理学看来,环境是工具性的和辅的,尽管它同时也是根本的必要的。只有当人们不只是提出对自然的合理利用、而是提出对它的恰当的尊重和义务问题时,人们才会接近自然主义意义上的原发型(primary)[8]1环境伦理学。”[9]1阿姆斯特朗和波兹勒也认为:“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它与价值问题有关:大自然是否具有超出其满足人的需要的明显功能之外的价值?大自然的某些部分比别的部分更有价值吗?人对大自然和自然实体负有哪些义务?”[10]
义务说揭示了生态伦理学的“规范性品格”,而且也涵盖了人类中心主义(因为人类中心主义也承认人负有保护大自然的义务,只不过它认为这种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但是它容易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人对大自然的义务与人对人的义务毫无联系,似乎我们可以离开人与人的关系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6],[11]294
二、生态伦理学的特征
生态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但是,这不是传统伦理概念的简单扩展,不是简单地把人际伦理应用到环境事务中去,也不是关于环境保护或资源使用的伦理学。[2]37它是伦理范式的转变,是一种新的伦理学。
第一,广延性特征。史上居于主导地位的伦理学探讨的关键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义务,而且主要是生存于同一个时代中的人之间的义务;生态环境伦理学则是把种际义务,也就是对人之外的动植物的伦理义务纳入了这一新学科的关注视野,同时使伦理学关注的范围从同一时代的人与人之间的义务扩大延伸到了历史纵向演变的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之间的人际道德义务,从两个不同方向开拓扩展了伦理学的研究视野。
第二,多学科性特征。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不少学科都关注的主题。绿色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绿色政治学(生态政治学)、生态神学、环境美学、浪漫主义文学等学科都各自从不同的层面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给出了独树一帜的看法。这些学科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的较为强调理性、逻辑性、客观性和规律性,有的则较为重视直觉、情感、想象、审美体验与宗教体验。这些学科的独特视角和科学方法都对生态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这些学科也把生态伦理学的某些价值取向当作自己的理论前提。生态伦理学与这些学科往往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许多生态伦理学著作都是由不同学科的学者共同撰写的。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生态伦理学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环境科学(包括生态学)的帮助;也只有用环境科学所提供的知识来武装自己,生态伦理学才能成为一门充满大智慧的成熟的伦理学学科。[1]31
第三,多元性特征。这主要表现为生态伦理学文化层面与理论层面的多元性。从生态伦理学开始产生的那一刻起,它就成了各种思想和看法相互碰撞交锋的一个领域。生态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动物解放/权利论都为环境保护提供了各具特色、且具有一定道德合理性的根据。尽管各个流派的理论基点迥然不同,可是他们在“保护环境是人负有的义务”这一观点上并无二致,并在环境保护的伟大事业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功能。保护生态环境是涉及全人类的行动,而不同国家的民族存续于各自的文化传统中,常常带有本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观念和生活习惯,生态伦理学要想被各个国家的人们认同,只有和各国的民族文化、传统观念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生态伦理学就必须以同情的态度理解这些文化、政治、经济、哲学和宗教传统,寻求到一种融合各国本民族特色的表达载体。可见,生态伦理学拥有强大生命力和旺盛活力的基础无疑是文化视野和理论观点二者的多元性。
第四,全人类性特征。这一特征与生态伦理学在文化表现形态上的多元性是一致的,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脚步的进一步发展,地球正在逐渐变成一个村落。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哪类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存在的环境带来巨大且永久影响的活动,都会给别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带来或善或恶的波及;相反而言,别的国家也必须投入到生态环保的行动中来,若不如此,所有单一的孤立无援的环境保护活动,其成效将微乎其微,或者最终不会取得任何一点成效。整个地球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像大气的污染、河流的污染等许多污染都是全球性的,不分国家和民族的。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全球生态保护这一问题上世界各国的人们一定要通力合作,达成一种生态环保普世伦理的共同认识,并把环境保护的普世伦理和本国的国情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到一种适合各国的历史与现实生态环保办法。“生态伦理学的全人类性的另一个含义是,生态伦理不是某些人的职业伦理,而是每一个人都应遵守的公共伦理。”[12]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根基,每个人每天都要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而这些商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以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为前提的,每个人的生存都对环境构成一种压力,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尽量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消费,自觉选择那些低消耗的产品,那么,我们每一个人就能减轻自己对环境所构成的压力。把所有人的这种减轻环境压力的努力都集合起来,地球就能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因此,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义务。[1]32
第五,观念与实践层面的革命性特征。生态伦理学的革命性,既表现在观念层面,也表现在实践层面。在观念层面,生态伦理学,主要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对基础深厚、不易动摇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举起了讨伐的檄文,进而把人类道德关怀的目标从我们自身这一物种扩大到了整个大自然和自然中的动植物,即使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也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当代人扩展到了尚未出生的第二三代人,而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超越了传统那种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把全人类当作环境道德所关怀的‘基本单位’”[13] ;此外,生态伦理学还猛烈地批评了近代以来形成的那种崇尚奢侈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绿色生活方式”。在实践层面,生态伦理学要求改变目前那种以对能源的巨大消耗为前提的经济安排。有的生态伦理学家对资本主义与环境保护是否相容提出了疑问,比如罗尔斯顿就认为,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力量不会自发地促进对环境这类公共善的保护,资本主义“那种一味激发人们欲望的经济模式……导致的是某种畸形的经济增长、并提高了人们对环境的消费胃口”[8]264-301。为此,生态伦理学要求建立一种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公平的分配模式,在政治领域,生态伦理学要求以完整的生物区系为基础划分行政管理的单位和政治共同体,强调全球意识和基层民主,主张以全球利益作为评判国家的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标准,反对军备竞赛,倡导和平;反对那些靠钻法律的空子谋取“合法利益”的损害环境的行为,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抗议那些违背环境道德的行为。[11]297-299
概而言之,生态伦理学这种崭新的学科方兴未艾,它以一种新的道德观和价值取向为理论上体现方式,对目前存在的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不是简单地加以应用,而是对传统的精神资源和伦理基础采取了“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更多的是大胆创新。“它处于伦理学的前沿阵地。这是一片尚未开垦的大有作为的处女地。”[9]2-3
参考文献:
[1] 林红梅.生态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2]林红梅.生态伦理学的历史演进和未来走向[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5-40.
[3]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70.
[4]DESJARDINS J R.Environmental ethics: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M].San Francisco: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13.
[5]TAYLOR P W.Respect for nature: a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6:3.
[6]聂惠.环境伦理学意蕴中的和谐社会的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7-8.
[7] 吴继霞.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1(6):23-27.
[8]ROLSTON H.Environmental ethics:duties to and values in natural world[M].Temple: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8.
[9]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AMSTRONG S, BOTZLER R.Environmental ethics: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93:15.
[1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气象探测;环境现状;保护措施
1. 前言
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兴起和近年来城市化的进程,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与之相关可利用资源急剧减少。同时,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气象台站不断被各类建(构)筑群所包围,致使监测结果具有局限性,已不能客观反映实际天气变化情况。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城市建设通环境保护共同发展是气象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气象探测环境概述
一个国家拥有优良的气象探测环境,从而才能确保获取重要和关键的气象探测信息。我国近几十年经济发展都是建立在牺牲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基于此导致的破坏自然环境及气象探测环境的事件频频发生。
在探讨气象探测环境及气象探测环境现状保护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两个重要概念。第一是“气象探测”,这是一种观察是测量大气和近地层的活动,需要利用计算机等相关技术手段,气象探测的对象包括其物理过程、表征现状及相关性质,气象探测的目的则是为国家气象观测和研究机构、灾难预警机构等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气象探测是建立在较为优良的气象探测环境基础上的,在实际的气象探测过程中,需要很重视气象探测环境的选择。所谓气象探测环境,则是指为了确保相关气象探测设备获取高准确度探测数据和图像等,避开各种干扰所需要最小空间和距离。气象探测环境的优良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气象工作及灾难预警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国人口数量的激增及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气象探测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气象探测环境恶化、气象观测站被迫搬迁的情况时有发生[1]。
近两年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国家越来越重视气象探测工作,因此在气象探测环境方面的投入也正在逐步增加。然而由于我国地势广袤、人口众多等特点,气象探测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工作仍然曾在较多痛点和难度。痛点一,无法控制气象探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各大城市对于房地产建设、土地开发热情在近两年告诉膨胀,导致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极为迅速,由此而导致的建筑规划混乱、建筑设施向外延伸趋势明显,从而使得早期建设气象探测站被动放置到人口密集的地区,使得探测环境干扰因素较多,破坏了原有的探测环境。痛点二,自然环境污染导致气象探测指标标准收到影响,早期为发展国内的经济所牺牲的自然环境,在近两年对于气象探测干扰强烈,由于自然环境变化、污染所导致气象探测指标标准收到影响的现象十分严重,需要重新审定及设置相关探测指标和标准。痛点三,由于气象探测活动不同于其他社会管理的行政机关,气象探测工作多数都是研究人员,缺乏执法和监督管理人员,因此对于社会大众影响较小,从而容易使得人们忽视气象执法的要求,不利于气象探测在基层的工作环境。
3. 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3.1 监管部门重视程度不高
尽管世界气象组织、国家级各省市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气象探测技术、气象探测工作、气象探测保护等出台了较多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关于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2],但在实际的气象探测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的或者说对于气象探测工作有影响的却少之又少。国内各地方监管部门在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时,极少考虑到这些对于气象探测环境的影响程度,对于已有气象探测站的保护措施也极其稀少,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对于气象探测环境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影响力。
此外,由于监管部门重视程度不高的原因,所导致的对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也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在各地方基层,老百姓普遍对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问题都不了解、甚至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都不知道,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盲点较多,无法主动、积极地去进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
3.2 法律法规执行力较差
尽管我国对于气象探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监管规定,但事实上在各省市实际执行的情况却各有差异,地方政府对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有限,仅仅依靠气象探测工作站的气象执法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政执法,这是远远达不到效果和要求的。地方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林业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配合力度较差,导致气象执法人员无法较好的得到支持。
4. 巩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主要举措
为巩固及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我们应当针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应采取的相应补救措施[3]。首先气象监管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应当强化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意识,相互配合与协作,在法规制定、法规执行方面,联合执法,扩大对于气象执法影响力和执行强度,对于各种违规违法的行为要做到有案必查、严格惩处;对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工作中涉及到气象探测站的部分,应当共同讨论、结合各有关部门的意见,合理改善气象探测站周边建筑的规划工作。其次,还需要加大在基层群众中对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充分增强和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了解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对于他们自身、社会和国家的重要程度。最后,对于已经遭到破坏的气象探测环境,相关监管部门应该及时采取应对策略,比如搬迁气象探测站、调整气象探测环境监控指标等,确保气象探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5. 总结
气象探测环境对于气象探测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社会公众的生存环境、灾难应急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普通群众都要充分认识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时刻关注气象探测环境,支持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国华,关彦华,郭艳岭.气象探测环境现状及保护措施的探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6):65-70
篇8
引言
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中心,围绕在旅游资源周围的其他自然生态、人文社会各种因素的总和。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但并非“无污染工业”,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可以说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良好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但必须认识到,旅游发展中人的行为对当地生态环境起着破坏作用,主要包括当地政府为发展地方经济可能默许开发商破坏环境的行为,而开发商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忽视环境保护,外来旅游者不文明的旅游活动如随意丢弃垃圾对当地环境造成压力。因此如何规约人的行为保护好旅游发展中的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荔波县,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南部,旅游业是其支柱产业,该地区保存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它是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5A级风景名胜区,是贵州重要的生态旅游景区。其间分布着瀑布、地下暗河、地下湖泊等,充满着奇异的色彩,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漳江风景区。荔波坚持“发展”、“生态”这两个战略,结合自身实际,把“生态立县”作为首要发展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引下,形成了预防、整治、监管、宣传的环境保护工作体系——以预防为主,严格把控新建项目环保准入关口,不断加强环境的污染防治工作,坚持以绿化为主,积极开展造林工作,重点流域内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废水综合治理,以及景点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把环境做美、服务做优、产业做强、特点做亮,加速把荔波县打造成世界级的品牌。它因独一无二的大面积喀斯特自然生态系统而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两块国际大品牌,同时在国内还有“中国最美的地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景区”、“中国野生梅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还被外媒评为外国人“最想去看的世界遗产”,是整个贵州省的三大重点旅游区之一。近十年来,荔波旅游业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促进村民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缘于其独特的旅游资源,包括特有的自然景观(如喀斯特地貌、水上森林)及多彩的文化风情(布依族、水族、瑶族的文化习俗),可以说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是荔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保障,因此在发展旅游中要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反观现实,荔波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其复杂性和脆弱性,其境内80%的面积均为喀斯特岩溶山地,再加上大量游客进入到景区,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客观上增加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在2006年荔波县申遗成功后,大批量的游客进入遗产地,客流量也大大超过了景区的容量极限,给遗产地带来巨大压力。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处理好荔波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促进荔波旅游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树立更好的品牌形象。
一、荔波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政策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在荔波旅游发展中有一系列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开发商与村民。政府与开发商是经济效益的直接获得者,而村民是旅游开发的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可以通过发展旅游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当地村民就业。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在获得综合效益(政治、经济、文化等效益)的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可以说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在旅游发展中要正确处理好短期经济发展与长期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要制定一系列政策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并且对旅游开发商的行为进行适度规约。但现实出现的环境问题皆因为相关的文化政策缺失或政府监管不力所致。例如小七孔镇驾欧采石场位于景区外环路(206省道)旁,露天开采沙石,每天有大量粉尘,不仅影响游客车辆通行,而且污染环境,破坏植被,爆破石头震裂民房,大型运沙车一路撒落沙石在省道上长期无人清理,更为重要的是破坏村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如联通村寨之间的乡村道路破坏严重。出现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地执法部门并未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关行为主体进行约束,其后果不仅给遗产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和空气污染,而且给游客留下较差的印象,有损生态旅游品牌的整体形象。
(二)原生态民族文化环境遭到破坏
多彩贵州是对贵州多民族文化元素的总体概括,贵州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每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风格,而荔波的少数民族在当地所有人口中所占比例高达93%,主要有壮族、水族、布依族、苗族、瑶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在荔波发展旅游业之前,因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制约,少数民族与外界联系较少,可以说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但相对“封闭”的空间让这些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得到了较好的延续与传承。文化的变迁形式濡化和涵化,其中濡化是文化的代际传递,而涵化因人的传播导致文化的变化,随着荔波旅游业的发展,大批量外来游客前来旅游,对当地文化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旅游发展使荔波当地居民认识到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存在的差异,其生活方式和习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借取他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对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起着消极作用,在主客相互的凝视下,外来游客的文化与当地居民风俗习惯相互碰撞与冲击,再加上少数民族文化属于非主流文化,会导致原有的文化特色经历非正常的变迁,使得遗产地特有的文化价值丧失,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一些珍贵的文化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一位在景区外做生意的当地居民说“他们大多数人为了谋生都统一说普通话,长期如此他们的后代已经不会自己民族的语言了”。
(三)人的行为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旅游环境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除了在自然环境这种“硬”环境方面加强管理之外,“软”环境主要是减少人的行为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如何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2016年国庆假期,荔波遗产地游客就高达16万人次,出现垃圾以吨位计算的情况,小七孔景点内的果皮纸屑、塑料罐、食品垃圾满地都是,在遗产地石壁上到此一游类似的乱涂乱画更是比比皆是。不文明行为的产生皆是因为旅游者环保意识淡薄,景区工作者代表着整个景区的形象,导游讲解人员缺乏专业化培训,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景区整体形象造成影响。2013年国庆期间各个订票网站在旅行中因等待浪费太多时间造成的各种投诉就有17条,很多游客都因投诉无门,在网站上愤怒的抨击景区以及工作人员,游客一般来旅游要花上半个多小时的时间等待观光游览车,坐上游览车到下一个景点又要被司机赶下去,已无心欣赏美景,却又苦于无处投诉,只好在网上发泄,景区工作人员的行为直接导致景区形象严重受损。
(四)客流量超过旅游景区承载容量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研究表明,生态环境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确定旅游生态承载力的目的就在于将旅游对环境的冲击控制在环境再生能力范围内,即旅游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冲击,如旅游活动对植被的不良影响不得突破自然环境本身的再生能力。因此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虽然游客猛增,门票效益好,但要合理控制游客总量,因为超负荷的人群本身对自然环境起到一定破坏作用,再加上人的不文明行为加大当地环境所承载的生态压力。在2006年荔波县申遗成功后,境内的旅游人数持续攀升,客流量大大超过了景区游客的容量极限,遗产地对旅游垃圾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所产生的旅游垃圾也会不断增多。在2016年的“十•一”黄金周的第四天,大、小七孔景区仍持续爆满,据统计,荔波县共接待游客167900人次,同比增长36.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50.1万元,同比增长39.45%,全县宾馆酒店入住率高达98%以上。
二、荔波旅游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完善保护政策,加强监管力度
如前文所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承担更多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环境资源保护政策,并坚持加大监管力度,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此,才能确保荔波县原生存在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被破坏。去年贵州省出台了两个有关生态保护方面的“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贵州省林业生态红线保护工作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执行问责的情形、方式等等,加强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职责。基层政府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采取“风暴”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对漳江沿岸环境进行了一段时期内的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环境执法监督,不断加大环境问题的整治督查力度,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到底。总之,要实现旅游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
(二)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某一区域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可以说荔波的绿色生态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荔波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破坏是因“人”的因素而引起的,在具体的开发过程采用开发与保护结合、事后修复两种方法。首先,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把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生态保护预警机制。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加大对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同时制定一系列优惠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产业政策,大力发展保护型产业和生态修复型产业。二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当有选择性的加强生态项目的服务开发,把生态恢复与经济效益结合,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引入旅游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生态资源入股的方式对当地村民进行补偿,这样就可以提高村民保护旅游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四是加强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合作,坚持开发和共享旅游资源,通过合理智慧的分散客流,从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进而减轻荔波县旅游景区的承载压力,从而实现互利共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完建立和完善事后修复机制。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打造,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改性,也就是说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过程中局部的生态破坏不可避免。这要求利益相关者在完成旅游开发后采取事后修复措施,例如在景区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三)建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系统
政府作为监管方,要创新对生态环境的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对旅游地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控,其监测的内容如下:一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监控。传统的监控手段具有滞后性,也就是开发商为了经济利益在未经政府同意的情况下私自进行景区扩容,例如修建道路、打造新的景区,相关部门得知这一信息后只能作事后的经济处罚,但仍不能弥补破坏环境的代价,建立网络监管系统后就可以克服这一弊端;同时政府可以利用网络系统合理控制景区的人流量。荔波旅游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平时人流量较少,而黄金周就会出现旅游井喷现象,相当一部分游客连基本的住宿都非常困难,而景区基本不会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建立网络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后就可以掌握人流量的动态信息,政府相关部门督促开发商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确保人流量在景区的生态承载之内。正如崔哲浩,李英花指出,在巩固遗产地内通信设施的基础上,在行政中心、售票处、景区出入口连接在一个电脑局域网内,各种监测声音设备与各管理子系统,对游客从预定、进入、游览到离开进行全程监控;预见可能到来的高峰期并做好相关准备。实时监测旅游资源状况,在客流量超出资源环境负荷时,出现损害迹象时发出警报,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四)加强旅游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
加强对旅游参与主体的环境保护宣传是维系良好生态旅游环境的重要途径。政府作为公共服务部门,要加强对开发商、旅游从业工作者、旅游者及村民的生态保护宣传。开发商的行为具有短视效应,也就是只顾着眼前的经济效应而忽略了长期的生态保护,并未意识到生态保护是长期的利益基础,这就需要政府对开发商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色旅游生态观;游客是在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明的旅游行为有利于生态保护,但我国国民教育素质教育水平有待提高,不少游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例如随意大小便,乱丢废弃物,这在客观上要求景区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三是旅游工作者在生态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景区的导游,不仅仅是带领游客旅游,而且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对其不利于生态文明的行为进行及时规约和制止;四是村民是生态保护的核心力量,对荔波景区的村民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其美好的家园,也是获得持续生计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村民自觉维护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对开发商、政府的生态保护行为进行监督。总之,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单纯依靠景区的治理,相关部门要发放环境保护宣传手册或者播放保护环境的公益视频,呼吁旅游者一起保护生态环境,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园林绿化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城市是人类聚居从事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特殊的生存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密集。人们深刻认识到城市化的急剧发展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已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潜在的制约因素。以绿地为核心,建立一种对城市用地及空间布局上具有先导作用的生态系统,是当前城市化条件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1]
一、城市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现代文明,对于城市来说也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问题。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现实告诉人们自然界不可能无限度地承受侵害,人类再也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人们迫切地需要改变工作、生活的条件,以充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使城市更加美好、生活更加幸福。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了罕见的变化、极大的繁荣和对未来的希望。 [3]
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必要性
一场由环境污染、人炸、资源破坏引发的城市生态革命正在全球兴起,人类从工业化社会转向更高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认识到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营造绿色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创建园林城市、花园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模式和目标。 [5]园林绿化对以上问题的解决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办法,对人类回归自然和改造城市生态环境有着巨大作用。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不仅是在城市建设中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要进行合理的保护,要因地制宜,尽量避免人为的大拆大建和大砍大造。而且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实质上也是一个根据人的生理功能和自然生存规律的要求对城市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和再创造的过程,而新的人工环境必须顺应自然、符合生态规律,可为子孙后代持续利用,从国外许多成功例子可以看出,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越大,城市的发展前景就越大。
园林绿化是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维护大区域乃至全球环境的基础之一,大力开展植树绿化,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为城市增加自然因素,是最根本、最积极的措施,做好城市绿化工作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净化城市环境的根本手段,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基本途径。发展绿地广植树木是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最积极、最稳定、最长效、最经济的手段。[8]21世纪将是人类回归大自然的世纪,因而,大力保护自然和绿满全球将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
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对策
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是一项复杂而周期漫长的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进行努力。
第一、统一认识,树立正确的园林绿化环境指导思想
人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主体,也是城市生态的最大受益者。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就要求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园林绿化,必须以为人服务为根本原则,针对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根本目的,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通过科学的设计,创造安静、舒适、优美、有益健康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第二、注重规划,依法治绿,加强园林行业管理
城市生态与自然生态最根本的区别是人的参与。城市绿化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科学绿化,尊重自然法则,防止毁坏原有绿地及水系,把城市的人工绿地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绿地相结合,使园林绿化在最大程度上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并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第三、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科学、合理,注重物种多样性
坚持科学绿化,还要考虑到城市绿化的不同功能和用途,进行科学的选配。注意常绿与落叶树种配比,注重植物色彩变化。不仅使植物形体上美感,视角色彩上也应保证有美的享受,以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根据不同地区和小区的污染气体种类,分别选择抗污染的植物。[10]
第四、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事业,单靠城市维护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实现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必须贯彻“人民园林人民办,园林绿化人民建”的方针,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多方筹资,共同创建。各社会单位密切配合、努力完成各项绿化建设任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城市绿化、人人支持城市绿化的新风气。
结语
通过深入分析考察现代社会生活和城市发展的变迁,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绿园林化工作者在设计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顺应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11]在规模地改造原有城市、建设新的城市的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绿化在形成现代城市新景观和改善城市环境质地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要在科学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处理好园林绿化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和谐美好的现代城市生活。
参考文献:
[1][7][10]林培勋.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J].北方园艺.2005.(4):46、47、47
[2]周剑平.城市园林绿化与和谐宜居环境[J]. 健康人居环境2005.(1):151
[3][6][11]吴之光.园林绿化建筑、市政设施与城市环境[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5.(1):1、2、3
[4][5]魏左平.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园林绿化[J].园林花卉. 2007.(4):166、167
篇10
关键词:柳州;水资源安全;环境变化;安全影响;预防和治理
前言:水源是我们生存和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是任何一种东西都无法取代的非常珍贵的资源。特别是近些年以来我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就引出了不少的环境问题,环境变化就包括温度与降水量等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对城市供水造成了直接影响,现在城市的可以使用的水源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减少,而水的存储量不断减少就是因为近些年以来天气温度不断升高、面降水量每年不同程度变少,我们的生产生活所需要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造成的原因,直接导致城市的用水再渐渐的变少,甚至都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变化。
一、自然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变化包括温度与降水等和天气变化引出的水源空间分布的变化,水土保持不好、现代农业与工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城市化生活生产等导致的水流域导致的改变,而且大规模水利工程开发使用增加也造成的水源蒸发和渗漏,严重的影响了水质。[1]这三大山似的变化击破了水循环的自然规律,造成了“自然与人工”二元水循环最新变化,这对于水源演变和调控操作都增加了复杂性。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水源质量的变化、发生洪水和干旱频率、强度和规模都极有变成向不利的方向转变,如,1979年至2009年期间北极的冰在逐渐变少,预期到2020年冰川就会消失,自1973往后,6级和4级以的上地震不断出现。而阿拉斯加的气温却在每年以7度在上升。世界各地的大型山脉的冰也在融化,预期到2020年乞力马扎罗就没有冰雪出现。更加会让一些地区水源的造成紧张局面和洪旱发生危害局面。
二、自然环境对柳州用水的影响
地球的气温是气候中一个普通原因,它的变化引出了相关气温变暖结果,这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天气变化对柳州市水源安全产生影响[2]。现在大量观测证明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百年不遇的变暖为主名显变化,根据IPCC第四次报告表明,以后全球天气变化趋势是:变暖将持续,海平面持续上升;积雪面积将不断减少;恶劣的天气变化事件发生率不断增加。而我国也有天气观测证实,恶化的天气事件频率与强度发生有很大的变化,如1998年长江洪水;2009年我国北方大旱。天气变化对水源供给主要影响可以归结以下三点:一是天气变化导致水量减少,影响地区供水量,特别是对水源依赖度高的缺水地区,水量的减少一定程度上变成供水量的变少;二是天气变化引出的水源时空分布变化,很大程度的影响供水;三是温度升高对水源也有重要影响,加重了湖泊富营养化,使这些地区供水紧张。
柳州市水源影响也受到气温升高的变化:天气温度升高使农业用水量加大,农业用水的加大,就会减少城市供水量;同理也会使工业用水增加,工业中用水约占60%,由于气温升高冷却水温也会升高,减少了冷却效率,增加了用水量,由于气温的升高,生活用水如洗衣、洗澡都会增加,特别在广西省,春夏秋三季的城市用水量都和温度成正比;这也导致了柳州市用水的紧张。其次,农工业生产、城市化都会影响柳州[3]。柳江是柳州的母亲河,河流全长773公里,其中还有连接的大年河、古宜河、浪溪河、贝江、龙江、洛清江、运江等支流。柳江河是柳州市100多万居民的生活水源和工农业水源,也是全市废水和污水的排放点,柳江河质量直接影响100多万人用水安全[4]。
三、柳州水安全的应对方法
因为气候的变化导致水源供应紧张,在加上人类活动造成的一定因素就形成了当今的局面,所以我们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来治理。
首先,对于天气的变化,改变监管水理念[5]。我们要充分了解和应对天气变化的影响,改变我们对水源管理的思路与观念的转变,要科学估计气候变化对水源的影响,,维护水源再生。其次,预防并治理水源,强化保护原则。要在全市建立起一个健全的水资源保护法律,完善θ市各级政府的水源保护区划的编制工作,为全市水环境保护提供法律的权威性。要重点招行国家颁布的水源管理办法,坚决取消对柳江河流域的所在排放污水口,取缔所有违规建设的码头、养殖场与垃圾堆。严格对项目的审批工作,从源头开始抓好水环境的破坏来加强防治工作。其三,加强污水治理、控制排污总量。要把污水治理市场化,做到谁污染谁罚款,让治理人得利,强化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要各级政府层层分散落实并给出指标,对排污量进行强制性控制,减少对水源污染的源头策略。其四,加强农业科学化用肥与防污灌盖。对柳州市的新型农村、灌盖区等要抓紧农业用水的节约与农业配套的相关优惠政策,并要加大力度支持农科单位和高校对农业的支持和基金方面的支持机遇,全面改变现在的生态防污系统在柳州水域内进行推广,并让农业方面的教授与学生亲自下田进行科学指导并采用合理用肥。其五,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及污水处理工厂建设;强化城市储备水源地建设;对用水建立应急预案及加强水污染的处理工作。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全市要加大污水的排放与治理的工作,并建立完善的供水储备工作,特别是一些大型水库的建设,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结论: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人们文明在不断的进步,所以,人类社会生活生产环境和自然界环境的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给与城市供水系统带来不利影响,直接造成了水源供应的紧张和饮用水的污染,这是非常不利于我们的生活生产与社会发展的,面临着这些恶化情况,我们就要使用预防和治理的手段以此来改变城市饮用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中度过,以此强化我国的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资源丰富家园。
参考文献
[1]王曼华,黄文逢,石刚,张泽中.环境变化对柳州城市水资源安全影响及应对措施[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11(05):137-139.
[2]刘琪.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目标关注安全水源和卫生环境[J].上海城市管理,2016,06(0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