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创新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创新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8)11-0091-07
一、引言
随着经济制度、产业组织、企业创新演变的日新月异,对创新演化的研究也日益兴盛,演化经济学也日益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创新的一个重要学派。演化经济学从生物进化论中借鉴了一些概念和思想,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拉马克的遗传基因理论为基本思想,强调经济变迁动态过程和创新的核心地位。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与新古典经济学存在很大差异,它的分析框架主要是由三种机制所构成(贾根良,2004):一是遗传机制。认为正如生物基因一样,制度、习惯、惯例和组织结构等是历史的载体,它通过模仿而传承。二是变异或新奇创生机制。演化经济学把个人选择置于多样化行为的群体中,强调了主观偏好的特异性和行为的异质性对新奇创生和创新过程的重要性。同时,新奇创生是现有要素新组合的结果,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三是选择机制。选择机制研究变异或新奇在经济系统中为什么、什么时候和怎样才能被传播。在创新扩散的初始阶段,旧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有可能将创新扼杀在摇篮之中;但如果系统是开放和远离均衡的,由于自增强的作用,创新就会通过系统的涨落被放大,从而使之越过某个不稳定的阀值而进入一种新的组织结构。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其自身的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化存在着共通之处(见表1)。
由表1可知,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相似性,使得我们可以利用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探析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过程:历史形成的模式对现有产业集群的演化具有重要的路径依赖;创新演化要求考虑不同企业的异质性和创新能力;企业间的互动和自组织机制有助于创新的扩散,最终形成新的集群模式;集群创新演化需要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公共政策和社会资本对其起着重要影响。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但许多集群走的仍是低成本型和外向型模式,还处于较低层次。目前,大多产业集群正处于创新演化的升级过程中,为了理解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过程和规律,本文试图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探析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从理论上理顺产业集群串行演化中各层次主体的相互关系和演进逻辑。依据演化经济学的分析范式,我们分别从三个维度探析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过程:一是微观维度,主要考察集群内企业层面的创新演化能力;二是中观维度,主要考察集群内主体间的互动关系,探讨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机制;三是宏观维度,主要考察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环境,探讨政府公共政策与社会资本对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影响。
二、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微观维度――企业能力理论
产业集群是企业的聚集,其创新演化的微观基础必然是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演化。若集群内的企业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演化,将保持整个集群的长盛。因此,要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首先必须考察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演化过程及能力。
(一)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能力理论
在熊彼特的经济理论中,创新是其重要的本体论预设,强调了非均衡和质变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演化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这一传统,发展了对企业战略产生重大影响的企业能力理论。它把企业作为一个行为实体来对待,认为企业是具有异质性或特质性能力的经济当事人组成的团队,简称“能力团队”(Eliasson,1990)。按照发展的时间顺序,同时也按照企业能力理论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侧重点,企业能力理论大体上经历了古典战略框架下的能力理论、静态外生能力理论、静态内生能力理论和动态内生能力理论四个发展阶段(王磊,2006)。总体来说,企业能力理论的演进逻辑是从关注企业内部变量到内部和外部变量的结合,从有形的物质资源到无形的知识资源,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分析的过程(张宝贵、刘东,2006)。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创新越来越取决于知识的积累和创造。知识一般可划分为可编码化(codified)(或可标准化)知识和意会(tacit)知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企业内部资源中意会知识的重要性,基于意会知识的企业能力理论正逐步成为企业能力理论的主流。该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性知识集聚及整合的地方,这些异质性知识通过组织的“感知系统”形成各个企业特有的意会性知识,构成企业参加竞争的核心所在。不同企业之间绩效的差异正是源于知识创造和利用机制的不对称,即企业能力的差异。这些异质性知识随着时间和环境变化而不断创新演化,是企业技术和组织创新演化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加剧,理论研究者开始对企业能力的内在逻辑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进行重新思考和拓展,更加重视对企业战略起关键作用的知识结构、知识本身的进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相匹配的动态分析。这些相关研究可以概括为动态能力、吸收能力和转化能力三个学派,其共同特点是以组织知识结构的动态性和异质性来描述组织独特能力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张玺,2005)。(1)动态能力论(Dynamic Capacity)。Zollo和Winter(1999)从演化角度出发,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一种集体的学习活动模式,企业通过它能够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性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2)吸收能力论(Absorptive Capacity)。它关注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知识资源的外部来源及其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作用。企业要获得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必须能持续地把对组织有用的外部资源和知识快速地转化为现实的企业能力。吸收能力的开发遵循学习机制和路径依赖机制。(3)转化能力论(Transformative Capacity)。它关注组织知识的跨时间转化和整合。转化能力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企业的技术转化能力能够使其适应环境的快速变化,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演化能力的特征分析
根据演化经济学有关企业能力理论,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看,企业创新演化的能力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创新演化能力具有异质性,且是非均匀分布的。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内部意会性知识在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而这些意会性知识依附于企业中的个体及组织内,使得企业的创新演化能力具有异质性和
非均匀分布的特征。首先,企业内企业家的商业意识和成员的知识结构存在异质性和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其次,企业组织能力具有异质性和非均匀分布的特征。当多个具有异质性知识的经济主体组成一个组织时,需要某种“共同知识”、“组织惯例(routine)”(Nelson和Winter,1982)或“组织文化”(Hodgson,1996)将他们联系起来。和个人知识一样,组织的“共同知识”状态依存于特定的组织目标,形成于局部环境中,因此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意会性和异质性。
2、企业创新演化能力是历史形成的。由于存在不完全要素市场,或更准确地说是不可交易的“软”资产,如价值观、文化、组织经验等,它们一般不能够购买,而必须逐步建立,这可能要花几年,甚至数十年时间。因此,企业的组织知识就是建立、整合和重新配置组织内外部资源,以迅速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它是历史形成的,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创新演化能力。
3、企业创新演化能力是动态变化的,且具有路径依赖性。Teece和Pisano(1994)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态能力,它植根于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的高绩效惯例,即其不断革新自身内部的意会性知识和组织资本,又能不断将内部的意会性知识与外部知识流进行交互作用,形成新的知识系统,应对时势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历史形成的“感知系统”和组织模式对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形成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我国许多集群中的企业在面临环境变化时的抵制、僵化思维,就是重要表现之一。
(三)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
由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特征及演化经济学对企业能力理论的研究,我们认为,集群中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育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培育有利于异质性企业家和成员集聚和成长的土壤。企业能力理论告诉我们,一个企业创新演化的基础是能够不断整合异质性的企业家和成员,形成本企业特有的“共同知识”。越能吸引、整合内外部具有各类异质性知识的个体并有效形成本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越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在内部培育一种吸纳各种人才的氛围,为他们的交流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2、在组织内引入学习导向,提高组织绩效。学习导向可以概念化为影响组织对自身所应用的理论、思维模式和主要逻辑的满意程度的一整套价值观(谢洪明等,2007)。学习导向能够促进组织内知识的获取、积累、共享和应用,进而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提高组织竞争绩效。企业必须重视学习导向,通过组织内跨部门之间以及跨组织边界的学习来促进创新,应该把学习导向的管理上升到战略层次,建立学习导向的制度安排,使之进入组织的常规管理程序。
3、培育企业的动态能力,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组织惯例。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具有异质性知识的个体协调整合形成的企业“感知秩序”,是企业成员协调一致行为的能力或惯例,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形成具有创新的组织惯例,需要培养企业的动态能力。Zollo和Winter(2002)总结出构建动态能力的三种学习机制:经验积累、知识明确化、知识编码。经验积累是指对运营惯例不断修正的学习过程;知识明确化是指通过集体讨论、任务报告会和绩效评估活动使经验知识清晰化;知识编码是指把有用的知识通过手册、电子表格和管理软件在公司内部进行传播。这三种机制的共同进化是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动态能力的演化过程被看成是公司运营惯例不断产生和修正的动态过程。
4、加强对外开放性,提高企业吸收整合外部知识流的能力。虽然企业内部的意会性知识在企业创新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保证一个企业动态进化的充分条件,而只有意会性知识和编码化的外部知识流的交互作用才是新知识的生成系统。企业在吸收和转化外部知识流的过程中,涉及四种能力: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换能力和利用能力(zahra和George,2000)。㈣获取能力是指企业识别和获得对企业运营起关键作用的外部知识的能力;消化能力是指分析、处理、解释和理解外部信息的组织惯例和过程;转换能力是指开发更新和整合现有知识和新获得或消化知识的组织惯例;利用能力是企业通过整合已获得和转换知识进入企业的运营中而更新、扩张、提升现有能力或创造新能力的组织流程。因此,一个企业要不断提升其创新演化能力,加强对外开放性,增强其组织惯例的获取能力、消化能力、转换能力和利用能力就变得特别重要。
三、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中观维度――集群创新动力机制
微观企业的创新行为要引起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需要考虑集群内企业间互动关系,考察不同的选择机制和组织结构对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的影响。
(一)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动力机制
为了描述和认识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内在机理,我们必须寻找促使其演进的动力机制。综合现有研究成果(Best,2001;Giuliani,2002;刘恒江等。2004等),我们模拟出以下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动态模型(见图1)。
1、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根据演化经济学的观点,推动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动力机制必然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即系统中的主体能够与环境以及其它主体进行交流,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或“积累经验”,不断进行着演化学习,并且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胡恩华、刘洪,2007)。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是一个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自我演进体系:集群中各个底层主体通过相互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在整体层次上涌现出新的结构、现象和更复杂的行为,从而产生集群整体的创新演化。
2、集群中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是集群创新的基础。Beat(2001)从产业集群的企业专业化人手,认为专业化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集群发展的最基本支撑力。由于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追求个性化等原因,创新从过去线性模式向现在的非线性、复合模式转变,单个企业难以在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保证创新的成功率(王缉慈,2004),而集群内专业化企业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形成一种不断创新的路径依赖是集群创新演化的基础。
3、集群内知识外溢、知识扩散是创新的重要源泉。集群内人才聚集和流动,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不同企业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的聊天等。使得集群内意会性知识外溢和扩散,各企业结合自身知识结构,面对上下游协作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对技术创新进行改进、简化或再创新,提高了企业对创新技术的适应性和相容性,加快了创新技术在产业集群内的扩散。同时,知识外溢和扩散效应能吸引外部企业的加盟并孵化出大量的新企业,大量新创企业能增
强技术的多样化和促进集群的技术升级(Best,2001)。
4、那些能够将外部编码化知识和内部意会性知识有机结合的关键性参与者在集群创新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Giuliani,2002)。Giuliani以“集群吸收能力(Cluster Absorptive Capability)”来划分集群中关键性参与者的层次。“集群吸收能力”是“将来源于集群外部的知识进行鉴别、吸收和开发的能力”。市场竞争的结果,必然形成参与者的分化,具有更强吸收能力的参与者处于中心地位,它们作为外部技术变革的“接收者”并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解码器”将知识向其他企业扩散,它们塑造了集群内知识的获取、扩散和最终创造的过程,并在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中产生适合本集群的技术创新,实现集群的创新演化。
5、集群内关键性参与者与其他企业间的关系结构影响着集群创新演化的速度与水平。Giuliani(2002)区分了五种关系结构:一是基本的(basic):存在关键性参与者,但它倾向于独立运作,知识外溢(如示范效应、劳动力转移)只对区域化知识的增强产生微弱影响;二是中等偏下的(10w-intermediate):存在关键性参与者,但其对区域内其他企业的影响较弱,关键性参与者与外部知识源的相互作用比与内部企业的相互作用更多;三是中等的(intermediate):关键性参与者有效地将外部知识传导人地方网络中,但与其他企业间还很少有创造性努力;四是中等偏上的(upper-intermediate):关键性参与者开始进行产生新知识的创造性努力,但其他企业对区域知识生产的参与度仍较低;五是高级的(advanced):集群内其他企业增强了对区域知识生产活动的参与度,区域知识流得到了外部知识流的养分,并反过来刺激了技术变革和创新。以上五种递增层次的关系结构反映了不同水平的集群创新系统,越高层次的关系结构越有利于促进整个集群创新演化的进度和水平。
6、创新型产业集群是一个开放系统。同企业的开放性要求一样,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动力系统也要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开放性系统里,关键性参与者在吸收集群外部知识并向集群内“解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互动关系,实现了集群整体知识结构的更新和创造。因此,一个能够持续创新的产业集群必然是一个开放性系统,能够实现集群与外界资源和能源互换,推动整个集群的“与时俱进”。
(三)产业集群创新演化机制中的风险
历史和现实不断告诫我们,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都能不断创新演进,随着环境的变化,总有许多产业集群走向了衰亡。因此,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过程存在着多重风险。
1、路径依赖性制约了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进程。正如企业创新过程具有路径依赖特征一样。集群作为一种自组织结构,其演进过程也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其将导致集群发展的“锁定效应”,包括功能锁定(funcfional lock in)、技术锁定(technological lock in)、认知锁定(knowledge lock in)和政治锁定(pditicdlock in)等潜在危险,不能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刘力、程华强,2006)。功能锁定是指长期、稳定的企业间网络关系,逐渐在集群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稳固的信息圈,削弱了企业到网络外部获取新信息的动机,降低了集群技术、市场创新的可能性。技术锁定是指当集群外部的技术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产业集群内部广泛存在的产业联系与技术关联性,会成为阻碍企业采用新技术的力量,造成企业对过时的生产工艺技术的墨守成规。认知锁定是指企业与相关组织在地理上高度集中,频繁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本地经济、技术、生产活动等方面的高度趋同、同质性的群体性思维。典型表现就是具有根植性的地方产业文化强化了集群既有的技术变革路线,从而影响新思维、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王雷,2004)。政治锁定是指以支持本地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的政府行为介入,往往形成集群内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政治行政系统”,左右集群的发展方向,使集群发展可能偏离按市场机制进行自我更新与业务转型的演化。
2、集群内企业间的“分散力”抵消了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动力。在集群的演化过程中,存在两种力量左右着集群的兴衰(魏江等,2002):一种是“集聚力”,即吸引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开展集群学习和良性竞争,形成拉动和挤压效应的正向力量;另一种是“分散力”,即阻碍企业集聚、促使企业分散的恶性竞争,从而使集群内企业数目与产业规模不断萎缩的逆向力量。两种力量此消彼长,引起集群的兴衰变迁。当技术创新在产业集群内扩散后产生集群内技术的同质性和产品价格等方面的恶性竞争时,技术创新扩散带来的负面“分散力”就可能会扼杀技术创新或阻碍技术创新的扩散,从而引起整个产业集群的衰亡。
3、产业集群内关键性参与者与其他成员间的关系处于较低层次,弱化了集群整体的竞争力。Giulisni(2002)提出的集群内企业间五种关系结构,意味着:若一个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结构处于较低层次时,关键性参与者的知识外溢效果有限,很难引起整个产业集群技术和组织创新,会逐渐弱化集群整体的竞争力,甚至导致集群的衰亡。
4、封闭型产业集群无法适应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重大变迁。在一个封闭型的产业集群内,容易产生僵化的思维,使得集群很难接纳新思想,也难以察觉到进行根本创新的必要性,从而会对技术和组织创新起阻碍作用,最终导致整个集群被淘汰。Markusen(1996)就指出,产业集群发展越成功(如成熟阶段的产业集群),就越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进而丧失应对外部条件(如市场)变化的能力,增加了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并可能导致集群的衰亡。
四、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宏观维度――区域创新系统
演化经济学认为,产业集群与其地理区域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其他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它们密切相关。互相联系,并通过相互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实现协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
(一)从三维治理结构探索区域创新系统
一个完整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内的企业集群及其他相关主体相互作用的体系,它的构成要素包括(程新章,2005):(见图2)居于核心的是产业集群(包括核心企业及补充企业、支持企业);居于的是激励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制度环境,包括知识基础、技术基础设施、物质基础设施、国家和地区的正规规则、其他激励因素、惯例和社会资本、公共金融支持和风险资本等。从区域创新系统来看,集群内的企业只不过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所构成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发、改变和传播了新技术,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创新演化。
区域创新系统强调各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无论是正式联系还是非正式联系)、信息资源的流动以及学习作为关键的经济资源。
现代政治经济学(克拉克,2001)认为,经济、政治、社会中均包含着各自的一个“治理结构”,即“经济活动的制度组织”。三个治理结构均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和缺陷。经济治理结构是市场,利用价格机制配置资源,促进专业化分工和培育企业家精神,其缺陷是存在“市场失灵”。政治治理结构是国家或政府,职能主要是纠正市场失灵,维持市场竞争的秩序,提供大量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其缺陷是存在“政府失灵”。社会文化系统或中间治理结构(intermediate governancestructure),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资本。
在整个区域创新系统内,我们也可以发现类似的三维治理结构:企业间的互动组成的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治理结构;区域内政府为主体提供的制度环境是政治治理结构;产业集群所处的社会资本环境是中间治理结构。集群创新演化的实践表明,市场、政府和共同体三者之间的协同配合,在共同促进知识的积累、传播和创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场提供了竞争的基础环境,有助于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知识创新、组织创新;政府通过对正当竞争环境的维护,提供有助于集群创新系统升级所需的公共品和准公共品;共同体培育有利于创新的社会资本,如在集群中营造鼓励诚信的人文环境、平等交流的合作氛围、开放学习的理念等。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政治治理结构――政府的作用
在一个区域内,政府是产业集群创新演化所需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主要供给者,其行为直接影响着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方向和进程。表2分别从供给角度、环境角度和需求角度将政府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要素进行了分类。政府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供给作用主要体现在其通过加强知识供给和创造,扩大产业集群与外界的知识交流;环境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为区域内企业的创新提供鼓励政策和优惠环境;需求作用主要体现政府对企业创新条件的需求方面的努力,如政府采购的作用等。
当然,政府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作用可能是负面的,如它可能固化了与集群内企业的关系,降低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它的区域保护政策可能使得区域经济相对封闭,降低了集群竞争压力和吸收外部知识的机会,从而导致集群竞争力降低;它可能无法赶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政策措施无法满足集群创新演化的需要;更为极端的,它可能从“援助之手”转向“攫取之手”,恶化了集群的生存环境。因此,区域创新系统要求一个服务型、开放型和学习型的政府。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中间治理结构――社会资本的作用
各国产业集群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发展完善离不开适宜的社会资本。企业家的产生和成长需要土壤,认知结构的出现和变化受到人们与社会环境交流的影响,社会环境赋予人们意会性知识、社会共同的解释模式和社会行为模式,这些都是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基础之一。
OECD将社会资本定义为:具有共同的规范、价值观和认识,有助于促进群体内和群体间合作的网络。社会资本是由当地社会环境中经历史沉积形成的社会文化等无形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如经营和就业环境、生活质量;文化因素如伦理道德、社会规范、价值观、人际关系等,以及能促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的价值规范、不成文的规定和习俗等。一个区域内的社会资本积载和分散于大量共同体中,如各种中介机构、协会、科研院所和其它社会组织。它们不仅提供了区域内基本的经营支持服务,增加了企业家之间的信任以及降低了管理和法律成本(Bianchi,Miller和Bertini,1997),而且它们沉积的社会资本影响了集群内创新动力和企业家精神,并且能够创造出一种归属感,能够吸引并维持企业的集聚,降低新企业进入的障碍,从而促进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同时,这些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本身也随着产业集群的创新演化一起演变:一方面,竞争企业的行为影响产业组织、技术协会、科研院校、法律机构等中间体的演变;另一方面,这些中间体的演变及其活动也影响了企业的行为及其组织方式。
篇2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128
1引言
战略新兴产业以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基础,通过将新技术产业化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无论是何种资源禀赋的企业,将新技术推向市场都要借助一定的商业模式来实现,商业模式是联系技术及其经济价值的桥梁[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帮助新技术产业化,弥补技术的劣势。
2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类型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颁布,标志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而言,都有其产业自身发展的特性与共性。本文从商业模式聚集类型的角度入手[2],剖析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21非主导型商业模式
非主导型商业模式,是自身商业模式做得比较好的一种类型,但局限于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非主导、从属性的地位。因此,就会出现商业模式的其他要素方面表现较好,但在 “价值链”中出现价值获取低水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大部分价值被价值链中的主导型、龙头型企业攫取了。这一类型企业主要分布于芯片制造、新材料、石油飞行、船舶制造、装饰建材等多种不同行业,这些行业都属于拥有较长产业链的行业,市场的结构、产业的集中度以及它们在行业中承担的角色都会对其自身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这类企业要注意在整个行业价值链上的商业模式构建。
22制造加工业型商业模式
制造加工业型商业模式,多是在传统制造加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根据各产业内不同要素组合下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领导型和追随型。
221领导型
总体上说,这类企业是属于商业模式比较优秀的企业。其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商业模式的各个要素,使得自身要素构成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占据着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他们能够满足顾客需求,能利用价值网络来合作,资本、技术、品牌等资源都是他们的核心资源,但在突出企业的价值主张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其中以高端设备制造业最为典型。
222追随型
在我国此类型主要集中在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这些产业的技术创新性较差,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进口。他们可以视为各板块表现较为苍白的一种商业模式类型,除了在价值主张的顾客价值创造方面有所注重,其他要素内容均呈低水平状态。该商业模式下的企业仅能够满足顾客的基本需求,但除此之外价值网络未能很好利用。
23不匹配型商业模式
不匹配型商业模式的企业属于在“价值主张”、“价值创造”方面表现较为良好,但是在“价值实现”要素板块却表现出低水平的一种,即企业不盈利或利润空间较小。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这类企业没有通过资源组合形成自身的核心要素,没有把企业的资源能力转化成竞争优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属于这种模式,在今天它的发展前景不言而喻,竞争也尤为激烈,那如何突出企业的独特性,构建企业的核心要素,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3战略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商业模式密切相关,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某种程度上可以抵消市场与技术等风险对企业价值实现的阻碍,使新兴企业更具成长性。
31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建立适合的商业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以技术创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技术驱动型产业,但技术本身并没有经济价值,加之新兴产业的技术竞争又十分激烈,所以必须通过商业运作来获得满意的经济回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技术方面的缺陷,尤其对于我国许多不具备太多关键技术的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需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32新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的形成
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使市场中不同主体之间进行密切的合作。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开展动力电池、车身材料等技术上的攻关,而且需要生产、控制等设备的研发,同时还需要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试点等。类似于这样的商业网络构建及合作形式的转变会在原有市场上产生新的商机或者新的市场,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体系的形成以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变化,并有可能催生一些新的产业。
3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商业模式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加快了对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分工进程,降低了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的国界限制,形成了制造业新的全球价值链。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新增长点。随着新价值链的形成以及新技术的商品化和新产品、新服务的产业化,新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产生。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市场都尚未成熟,我国完全可以凭借国内市场的用户规模优势,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建立自己的行业优势地位,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4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构建
基于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商业模式类型分布的特征分析,本文分别对应提出了三种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41企业边界划分视角下的合作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芯片制造、新材料、石油飞行、船舶制造、装饰建材等行业都属于拥有较长且传统的产业链行业,这类企业受行业中角色与地位的制约较多。因此,我们可以在一般价值链的基础上以企业的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作为划分依据来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这其中可能会包括企业资源的获取方式、产品的创新方式、交易方式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分配方式等存在于价值链各个环节上的商业模式创新。
411企业横向边界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企业的横向边界是指企业所提品或服务的数量和种类,通过规模经济实现成本优势,从而使企业的规模得到扩张。现实情况下企业横向规模的扩大不仅受制于产品市场容量和其他同类型企业的竞争这些外部因素,也受制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与生产技术等内部因素。区别于传统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技术、人员、资金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来扩大生产规模是十分困难的。
因此以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横向边界为出发点,打开企业的边界,把与企业存在价值交换的所有主体的权利配置诉求都纳入到企业的决策系统之中,在保证利益相关者成长、发展的前提下,将其资源能力优势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优势并不断升级,从而保证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如此一来,创新将不仅仅来自于企业内部,而是内外部所有利益相关者一起创造、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开放式创新,企业的价值来源将不受其自有资源能力禀赋的约束,更多取决于企业通过交易结构设计,能够撬动、调配多少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能力禀赋。
412企业纵向边界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企业的纵向边界指企业自己从事的业务活动以及从外部购买业务活动的范围。业务内给和业务外给是企业开展业务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也就是说将原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的业务活动,由外给转向内给(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需求方转向企业内部),或者将原来内给的业务活动转向通过市场交易方式获取(由企业内部转向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买方价值链)。
企业以纵向边界为出发点进行上下整合形成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建立。即把产业链上的成员整合起来,如同一个企业一样,但各成员间有可能是完全独立经营的企业。这种关系的维系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不断的坚持,投入早期甚至见不到实质性的利益。然而当市场的不确定性高、机会主义威胁大、专用性资产程度大,造成费用较高时,这种纵向集成式的商业模式就凸显出了它的优越性,像芯片制造、船舶制造等产业就具备这样的特点。
42要素组合视角下的价值主张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涉及多个要素的同时变化,是一种集成创新。先发企业和后发企业的要素组合构成明显存在差异,本文主要从它们的价值主张方面来探究其应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
421先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先发企业一般是国家重点发展并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行业内的先行者,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资金和政策上能获得相应的支持,要素禀赋较高,但这类企业难以进行比较激进的商业模式创新。
这就要求先发企业必须有战略远见。一方面,能够打破旧有产业的各种壁垒,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去克服企业的惰性,对技术创新进行投入并应对随之而来的风险。另一方面,需要企业能够协调商业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统筹安排内外部各种资源。就目前很多新兴产业来看,关键技术和环节的单点突破已经很难实现整体跃升,必须在一开始就要有整体价值网络的设计,依靠价值网络竞争。因此,先行者在追求自我生存与发展的同时,要为国内已有企业和新进入者提供学习的样板,形成一种以“产业资源整合+高端经营品牌”为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
422后发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构建
后发企业不是后进企业,也不是新创企业,而是以追赶为主要目标的企业。后发企业的要素组合主要体现在成本结构和市场定位上。虽然后发企业资源获取的能力较弱,但它们能够用更短的学习时间,获得更多的技术经验和市场信息。此外,后发企业的初期市场开发和研发花费相对较少,这使得它们的产品具有成本优势。
后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首先要进行机会识别,应主动出击,探寻搜索各种潜在的机会。后发企业要成为已有市场游戏规则的破坏者,就需要高度关注顾客和外部市场,仅在企业内部搜索创意是不够的,应该把整个价值网络视作创意搜索的来源。顾客的需求变化,主流市场的产品/服务某些被忽略的性能维度,通过价值创新能否增加新的价值创造环节以及后发企业是否有利于实施低端颠覆或新市场颠覆的策略等,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分析筛选出有潜力的创新点,形成一种以“抢占利基市场”为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
43核心要素构建视角下的资源导向型商业模式创新
核心要素创造是商业模式运转所需要的有形或无形的、重要的资源和能力。商业模式不同,背后支撑的核心要素也不同。每个企业的成长都有一定的路径,也因此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核心要素。商业模式创新时,原有核心要素是否还能适应新商业模式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的运营,需要企业做一个全面、透彻的审视。要及时舍弃不适应的核心要素,重新构建或者培养目前还不具备但却有需要的核心要素。本文选取了苹果、Google 和微软这三家当前备受关注且均获得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进行对比。
431苹果模式
苹果模式的成功之处表现在:构建了半封闭的手机操作系统,同时将硬件(iPod、iPhone)和软件(iTunes、App Store)整合到一起,在给消费者提供硬件产品的同时,在软件应用程序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靠软件和服务吸引用户从而拉动硬件和操作系统销售的盈利模式。
432Google 模式
Google 采取的是搜索服务免费但广告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广告服务是其主要利润来源,提供的广告服务有 AdWords、AdSense(广告联盟)等。这种模式免费招揽大量的用户,吸引大量的广告投放者,从而实现对广告投放者的收费。
433微软模式
微软在“酷科技”上的发展不如苹果,于是专心做大众的功能性市场,扬长避短。如今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仍罕有匹敌者。而微软之所以能够创造全球软件业的成功,就是创造了软件产品从免费到收费的商业模式,为软件业的独立发展和高速增长确立了新的规则。
同样是数字媒体平台,这三家企业采取的商业模式不同,在核心要素的构建上有差别,盈利的来源也多种多样,但目前它们的盈利能力都很强。这说明企业的商业模式都达到了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最终目的。
5结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点决定了它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创造价值空间,将技术的推广与市场的需求联系起来,它是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来源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参考文献:
[1]姚明明技术追赶视角下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一个多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4(10):149-162
[2]魏炜,朱武祥基于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理论[J].管理世界,2012(12):125-131
[3]乔为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J].科技促进发展,2012(3):65-70
[4]原 磊商业模式分类问题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5):35-44
[5]芮明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66-70
[6]罗倩,蔡玫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类型分布特征、成型原因与构建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5(1):56-61
[7]陈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2(1):112-116
篇3
【关键词】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1引言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新材料产业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1]。新材料产业发展及技术创新将会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科技强国与制造强国的重要组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创新驱动是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新水平的提升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动力。材料工业一直是辽宁省的支柱性产业,产业基础较好,拥有鞍钢、辽宁忠旺、恒力石化(大连)等重点企业,也拥有东北大学、中科院金属所等研发主体。但近年来,辽宁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难以满足期望,存在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产业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三五”以来,辽宁省紧跟国家政策,依托自身禀赋与产业优势,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等领域,在2020年的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明确建设世界级的冶金新材料基地,深度开发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纤维等新材料发展重点。因此,在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培育壮大新动能的背景下,辽宁新材料产业要把握产业变革的机遇,贯彻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增强创新能力,把握发展机遇与主动权。
2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机遇
2.1产业创新发展现状
截至2018年,全省涉及新材料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企业约258户,并初步形成了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和应用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金属新材料产业在全国具备一定优势,先进钢铁材料、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化工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业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及前沿新材料也具备一定产业基础。鞍钢、本钢、抚顺特钢、辽宁忠旺等新材料重点企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具备特色优势的高性能海工钢、镍基高温合金、高强度无取向硅用钢等产品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军工和民用的重大科技专项,高质量完成载人航天、跨海大桥、核电设施等重大工程关键材料攻关。辽宁省材料领域科研基础实力雄厚,近年来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链条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省内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金属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力量较强的创新主体。在金属材料、精细化工等新材料领域储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强的顶尖人才、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平台。据统计,全省建成一批新材料领域创新平台,包括国家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7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4个,产业专业技术创新平台41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2个,覆盖省内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企业。
2.2创新发展的机遇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2],各领域科技创新正加速推进且深度融合,加快高端装备、基础设施等换代更新,激发对于高端材料的大量需求。同时,全球价值网络变革与颠覆式技术涌现不断推动产业整合升级,加速了不同区域间技术转移与扩散。在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流动的过程中,辽宁新材料产业被推到全新的发展平台,某种意义上倒逼其要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3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问题与差距
3.1产业生态亟需改善
(1)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据统计,截至2018年,辽宁省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约1181亿元,不足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虽然省内新材料企业涉及领域较多,但有一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较少。(2)内生动力不足。辽宁省工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省内如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等轻工行业等高端需求较少,限制上游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求牵引作用未得到有效发挥。(3)缺乏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撑。省内现无新材料发展的专项政策,虽规划一批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但产业内部分工不明确,未形成合力,产业链上下游存在脱节现象。3.2创新发展能力不足(1)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产学研用合作不紧密,当前合作多以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等低层次合作为主,缺乏深度。此外,省内技术转移机构、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明显弱于我国其他区域,科技服务机构呈现“小、散、弱”的特点。(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畅。高校与科研院所注重基础研究与科技研发,存在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中试能力无法产业化等问题;企业热衷成熟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不愿承担技术研发风险,缺乏涉足创新链前端的动力[3]。(3)创新人才和科技成果“双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双流失”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性问题,受经济发展慢等因素影响,原有的专利、资金、高端人才等各种创新要素进一步向市场活跃的发达地区集聚。
3.3与先进地区差距加大
辽宁新材料产业在创新发展、产业化水平等方面与江苏、浙江等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先进地区大力吸引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迅速发展和壮大新材料产业,抢先布局碳纤维复合材料、石墨烯等高端材料产业,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占领市场。而辽宁新材料产业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体系尚不完善,创新内在动力不足,新材料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高附加值产品较少,尤其在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有诸多短板和空白。此外,辽宁省在未来发展的布局上相对滞后,在智能制造、企业孵化、科技金融等新模式、新业态探索上落后于先进地区,都是产业创新发展的阻力。4辽宁省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策略方案
4.1完善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生态
促进不同的创新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有效联动,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创新生态联合体,不断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1)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推动各方主体形成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格局。(2)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注重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创新发展,有效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动力,全面提升新材料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推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进而吸引与培育高端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3)完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以创新中心城市,如沈阳和大连作为中枢和引擎,省内不同城市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高度分工协同,统筹优化省内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创新效率,整合完善区域创新体系。
4.2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把提高新材料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有效增加科技供给。(1)要加强重要科研院所、重点高校等科技创新力量,集成企业的创新资源,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聚焦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与关键产品,加强高效协同与密切协作,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卡脖子”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2)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合。创新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各类基础研究项目计划,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程化与产业化,形成以重大需求牵引原始创新、以原始创新支撑重大需求的良性循环。(3)对于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前沿新材料领域,应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主体作用,深入开展学科交叉与合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集中全省科研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实践[4]。
4.3完善要素支撑,加速成果产业化
增强创新发展水平,推动科技与产业无缝对接,应完善相关要素支撑。(1)加强科研人才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省各界应加强人才培养合作,依据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促进人才在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合理流动,推动跨学科、跨部门的联合培养机制。(2)深化开放合作,加大科技与产业开放力度,拓宽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渠道,支持省内新材料重点产业、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引进高科技企业与高层次专家团队,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3)加速推进省内生产业,尤其是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健全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工业设计、科技金融、企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与支撑。
4.4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产业融合,探索新发展模式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推进新材料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5]。(1)积极探索智能制造的产业化实践,推进智能制造技术与企业研发、运行、生产、服务等流程相融合,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材料制造技术融通发展。(2)推进模式创新,探索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模式,构建提升企业柔性化组织能力和价值网络,实现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3)加强新材料数字研发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材料基因工程,依托省内重点实验室建设一体化的新材料数据库,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参考文献】
[1]屠海令,吴以成.新材料产业发展重大行动计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15.
[2]胡续楠.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9.
[3]朱永彬,张赤东.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破解科技成果“转而未化”难题[J].科技中国,2020(9):4-7.
[4]康萌越,谢振忠,程楠.经济新动能重塑发展新优势[J].科技中国,2019(12):45.
篇4
[关键词] 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创新;产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12-3
Research 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of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model
Lu Yang Cai xiaohu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Trade, Zho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ollaborat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and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enterprise measures and policy measuresofindustrial innovation with collaborativetechnology andbusiness model ofindustrial innovation of enterprise measures and policy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Keyword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随着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产业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驱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创新是产业演进的根本驱动力,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面对日益推进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经济社会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实现具有独创性和差异化的产业创新。
1 产业创新需要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共同推动
产业创新是产业成长的原动力。产业创新在一定形式上表现为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现代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新产业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产业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新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即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价值实现过程;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企业创新,即指企业重新组合企业内各种生产要素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创新可以直接引起新产业的形成,或者引起产业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新产业的形成。因此,产业创新需要企业通过发掘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以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为主的协同创新,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收益。
传统的创新以技术创新为主,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是产业创新的基本前提,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起前瞻性和带动性作用。但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日趋复杂,单纯的技术创新已经无法形成企业乃至整个产业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商业模式创新成为产业创新实现的保障[1],它通过对客户的了解,更好地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以此获取收益。产业创新需要企业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协同整合,发挥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效应,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得创新收益,进而实现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1 产业创新形成机理示意图
如图1所示,单个企业通过不间断地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心的协同创新行为,不断发掘市场需求,通过新产品或新服务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或者使原有产业实现高效率和高收益,进而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2]。在国家意志的引导下,区域内产业主体――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金融机构在内的中介机构和政府通过不断的合作,促进技术、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流动,这一层面上的协同创新促使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会促进各创新主体的发展,如此的良性循环下,当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入,企业层面的协同创新和产业主体层面的协同创新将打破地域的限制,最终实现产业创新。
2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运行
2.1 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与基础
技术进步是除资本、劳动两类生产要素之外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技术进步的获取途径是技术创新、技术模仿和技术扩散,也正是因为模仿、扩散,才能使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从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党的十报告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基石。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不断改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创造更多的需求和更低的价格,从而减少成本和消耗,使企业更有竞争优势。而企业也只有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才能保证其产品满足市场需要,不断提高效益。此外,技术创新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特征使其具有增长效应,即技术创新可以使产出发生规模报酬递增,提高生产可能性边界,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潜在增长率[3]。再者,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国家技术创新实力,转变传统产业落后的发展方式,甚至促进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生与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结构乃至于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优化升级。技术创新不仅引导了商业未来发展趋势,还驱动了当前商业形态的根基与模式创新。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技术创新,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创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的联动,技术创新才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变和产业创新的实现,加快工业化进程。
2.2 商业模式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实现保障
商业模式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市场逻辑基础,是企业从客户角度出发,准确判断利润区所在,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战略定位,以满足客户需求并获取利润而建立起来的商业系统结构[4]。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对其价值创造逻辑的重新塑造,通过重新定位现有产品与服务或重新确定产品与服务的提供方式来获取价值。商业模式创新以价值链为基础,通过对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不断细分,寻求增值的空间。
产业创新的实现根本在于技术创新,但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技术创新时,就需要利用商业模式创新来转变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利用商业模式创新缓解技术创新的时滞并为技术创新营造更多时间。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多体现在商业模式的竞争上。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不易被模仿和复制的,它可以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帮助企业将新技术、新产品或新服务推向市场,实现经济价值,或者在竞争中不断调整发展思路,积极融入价值链的高利润环节,形成具有优势的核心业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商业模式创新是改变现行的模式,设计出全新的模式来满足市场上未被满足的、新的或潜在的客户需求。当然,商业模式创新并不一定都是颠覆性的,也可以是将现有的商业模式略作改进的创新行为。由于商业模式具有效用递减的特性,因而商业模式需要适时做出调整,即要求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可以被看作将技术潜能转化为经济价值过程的桥梁,把新技术、新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是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之一,也是新时期产业创新的实现保障[5]。而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创新的根本前提,因此,产业创新的实现必须要依靠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
3 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实施对策
3.1 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的企业对策
对于企业来说,实现产业协同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努力营造协同创新的学习氛围和企业文化。一个注重整体协同创新的企业,是一个具有忧患意识、善于在变化中学习的企业,也会在学习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因而,企业需努力营造这样的企业文化,构建公平竞争的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企业要想转型成为一个学习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就要完善与优化企业内部制度,包括奖惩制度、考核制度、招聘及培训制度等,在企业内外形成注重协同创新的风气,调动企业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机构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知识共享,更加注重技术创新的市场应用,更加注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将现有技术创新成功推向市场,并积极与区域内科研院校在内的中介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获得更多资源,共享收益。二是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企业参与研发、生产、销售这一价值链的整个环节,是创新活动最重要的能动主体。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企业应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活动,通过研发投入,组建研发机构进行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求的创新开发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推进的科技创新发展计划以及各类产学研技术攻关项目,并通过积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把握市场动向和客户需求。通过一系列的协同创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成为价值链体系的关键节点。三是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人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以人为本是当今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激发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创造性活动的起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和谐有序、朝气蓬勃的创新氛围。调动员工的创新活力,需要企业对员工进行与创新相关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帮助员工获得创新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并指导员工形成正确的创新观。此外,企业领导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敏感性,积极引导企业向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
3.2 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协同的产业创新的政府对策
3.2.1 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在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需要政府转型为服务型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和简政放权,更贴近企业,想企业所想,为企业解决问题,真正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3.2.2 运用经济手段激发企业创新动力。要激发产业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政府就要进行相关的制度创新。首先,对创新企业给予退税或减税,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对于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并成功投入市场取得收益的创新企业进行表扬和宣传,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以技术与商业模式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创新投融资模式,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并注重对创新的投入倾斜,利用信贷优惠、国家采购、专项资金支持等手段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再次,加大对区域内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商业模式创新,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鼓励与其相关联的其他企业加入到协同创新中来,最终建成区域内产业创新的标杆。最后,通过人事改革、福利倾斜、创业基金等鼓励人才向企业流动和自主创业,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励有思想有行动力的人才通过创新行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和认可。
3.2.3 制定创新的专利保护制度。创新成果往往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专利保护制度,保护专利获得者在一定时期内享有获得垄断利润的权利。在专利保护的垄断期过后,鼓励企业将其进行自由流动和付费使用,这不仅能使企业获得额外收益,更能推进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促进技术进步。为此,政府应当制订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动态的专利保护制度,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既能够保护专利获得者的权利,又能够使专利成果投入生产实践,既可激活企业的创新活力,又能使创新产出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3.2.4 建立与完善协同创新平台。创新资源在一定区域内是有限的,这限制了区域内协同创新的速度和成效。因此,需要政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积极发展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创新主体,并鼓励区域内外的创新主体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共享技术、知识、信息、政策等资源,从而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在更大的区域内促进官、产、学、研、金的结合,鼓励区域内企业、科研院校、中介结构与政府合作,对有限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共同开发、共享收益的形式,从互补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中获取组织协同的效应,提升区域协同创新的效率与效果,更大程度的发挥区域协同创新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并通过扩展和延伸协同创新平台,吸收和学习更多优秀的创新成果,更好地实现协同的产业创新。
参考文献:
[1] 孙爱娟、郭振.基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有机结合视角提升产业竞争力研究[J].商业经济,2014(6):1-2.
[2] 高建新.区域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74-78.
[3] 阳双梅、孙锐.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J].科学学研究,2013(10):1572-1580.
篇5
[关键词] 机床 集成创新 吸收创新 原始创新
一、引言
杭州是国内最大的平面磨床、成形磨床等制造基地,其中杭州拥有平面磨床制造企业17家。杭州市机床制造企业主要有杭州机床、杭州铣床等企业,台资机床企业有杭州友佳、荣德、普发等。与德国、瑞士、大连国家和城市机床产业相比,杭州机床工业具有以下产业特征和制约:
1.杭州机床产业的主导产品以中小型磨床为主,大型、复杂、关键装备少,成套装备少,机床产业的规模比较小、核心技术水平低。
2.杭州机床产业主要由民营和台资企业组成,如杭州机床集团就是国退民进改制而成。杭州机床企业机制灵活,企业发展快,但是机床技术创新能力弱。
3.杭州机床功能部件设计和制造能力薄弱,没有在机床母机发展基础上衍生功能部件产业。
二、杭州机床制造业吸收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的互动
数控机床由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和数控系统等各种功能部件组成,每个部件的设计、制造及其集成都由材料、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主干学科知识和技术支撑,机床制造具有鲜明跨学科和复杂产品系统特征,任何国家、企业都不能原始创新与机床产业相关的所有知识和技术,每个国家和企业必须吸收借鉴其它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集成其它国家、企业的原创知识和技术,以积极的技术学习和原始创新为基础,构建机床设计制造的技术能力。
1.吸收创新
杭州机床产业吸收国外技术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机床样机和相关技术,一是通过对国外企业的产权和股权的并购,将国外企业的技术、专利、人才等全部吸收进来。
杭州机床集团引进国外手动平磨、程控平磨样机,在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创新了大型磨头主轴单元结构、大型承重工作台驱动结构、平磨热变型控制以及横梁导轨曲线反向补偿等关键技术,形成了在数控平面磨床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在吸收创新过程中,杭州机床产业积极吸收隐含于国外机床产业中产品构思、技术研发、验证、应用启动、技术扩张、技术成熟、工艺等所有环节中的技术细节,技术细节的掌握需要国内外技术人员在长期的机床设计、制造过程中合作、探讨、争论,形成系列、成熟的规范设计制造流程,将机床设计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形成产业优势核心竞争力和技术能。
2.集成创新
作为复杂产品系统,任何机床都是由无数零部件件组装而成的,机床产业的技术创新不但是机床主机的创新,而且是其对功能部件的集成创新。例如,意大利没有设计制造机床功能部件的的大企业,但是意大利企业在专注机床主机创新基础上,对机床主机和其它国家的先进功能部件进行集成创新,其重型机床设计制造水大已与德国并驾齐驱。因此,杭州机床产业吸收创新的同时,需要集成外源性的技术成果,进行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并将创新成果与企业的内源性的技术创新相结合,通过高度自主的集成创新和吸收创新过程,在集成创新过程中要注重集成对象、集成技术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将这种先进性和靠操作性的流程形成清晰的规范性流程,形成隐性知识持续不断的显性化机制,从而使杭州机床企业逐步地接近具有原始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形成并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2006年杭州机床集团机床制造了七轴五联动数控强力成形磨床,这种机床集成了德国西门子数控系统、海德汉光栅、CYTEC双轴数控工作台等功能部件。在集成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杭州机床集团对在机床的设计中从床身结构、导轨布局、主轴及支撑、砂轮补偿及避免电机运动部件发热对机床精度影响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改进和设计,自主创新多磨头组合,多组砂轮在线成型修整及温度控制等技术,实现了立柱全移动机床结构设计创新。
3.原始创新
杭州制造的中高档机床的核心数控系统、精密工作台、高速电机主轴单元等全部来自于国外,如代表杭州机床技术水平的强力成形磨的数控、主轴、光栅尺等关键部件来自德国西门子、海德汉、CYTEC等企业。缺失关键核心技术,杭州机床产业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很难持续。杭州机床产业需要在机床结构设计、电气等机床知识和技术方面进行大量基础研究和试验。瑞士、奥地利等机床企业进行了持续不断的基础研究和试验,这些国家机床重大原创技术层出不穷。例如,瑞士米克朗公司通过长期基础研究和基础试验,在高速铣削加工的理念、理论、应用、环境条件、工艺等实现了原始创新;奥地利WFL公司对机床床身结构、导轨布局、主轴支撑、电机运动等进行了长期的基础研究,在90年明制造世界第一台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相比之下,杭州机床企业缺乏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发明和创新,而缺乏机床技术细节、缺乏基础研究和基础试验是根本原因。以机床结构创新为例,如果对机床主轴、、冷却、摩擦、发热、冷却、补偿等机理缺乏基础研究和基础试验,就不可能在机床结构领域取得原始创新。
三、产学研集中合作推动原始创新
在机床设计和制造的创新过程中,产、学、研各有所长,只有产学研合作稳定、深入,才能在合作中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移,实现深层次知识整合和创新。紧密型产学研以资产和利益为纽带实现产学研合理分工,建立准法人结构的产学研集中合作实体,通过共同利益将产学研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紧密型产学研使得来自学校、企业、海外等科研人员归属一体化。而归属一体化提高了具有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科研人员的认同和责任感,科研人员共同参与新产品系统的理论准备、原理构思、系统设计、模块开发、调试、工艺、生产等每个技术细节;通过多个产品系统的生命期中无数技术细节的磨合,合作各方科研人员的价值观、思想、文化、方法、技能、态度等渗透和融合,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提高知识整合和转移的效率,避免技术转让、项目合作等模式下单纯技术原理图、说明书、样机等显性知识转移,而缺失隐性技术转移的弊端,为机床产业提供持续不断的创新动力。
四、机床产业和技术服务业互动
机床设计和制造需要大量同源和共性技术,这些技术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集成性等特征,同时,这些技术是企业研究关键技术的基础,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
目前,国内部分机床研究机构改制为企业,部分研究机构整体并入机床制造企业,如组合机床研究所并入大连机床集团。本来国内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技术服务能力就不高,而研究机构的改制和造成了机床技术服务主体的缺失,国内很多企业被迫各自去研究机床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造成社会分工的错位和资源的浪费。
杭州本来就缺乏国家级的机床研究机构,机床基础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更是薄弱,因此,需要针对产业发展,由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由主干机床企业入股,建立机床共性技术的研究机构,实现机床产业和技术服务业对接和互动。
五、小结
杭州机床产业应在吸收、集成和原始创新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完全自主的技术学习过程,提高技术能力;杭州机床产业需要建立具有法人或准法人结构的紧密型产学研合作体,同时,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主干企业参与的机床技术服务业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产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1-0049-05
新世纪以来,商业模式创新正在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主要形式,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互联网思维快速渗透,对产业领域的冲击和改造日益显现,依托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近些年,河南大力推进本地企业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涌现出了一批典型企业案例。但是,总体上看,河南各类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相对滞后,适宜于商业模式创新的氛围远未形成,商业模式创新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贡献度不高。作为一个地处内陆的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河南的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省乃至我国都应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选择适合省情国情的创新路径,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理论述评
1.商业模式创新
商业模式(Business Model)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但并没有引起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大批全新的商业模式,对商业模式的概念与内涵逐渐形成共识。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即企业为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持续盈利的目标,整合内外各要素,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和自我可复制的价值链体系和生态系统。通俗地讲,商业模式就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Timmer,1998;Linder等,2000;Rapper,2001)。如果说商业模式的本质是公司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盈利,那么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传统的商业模式必然面临着瓦解与重塑,企业必须因应时代变化通过持续的商业模式创新(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创造
收稿日期:2014-10-15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政府重点委托课题《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课题组组长:完世伟、赵然。课题组成员:王芳、李国英、武文超、石涛、赵西三。执笔人:赵西三。
新价值、满足新需求。Chesbrough(2002)、Osterwalder(2005)、Morris(2005)等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简言之,商业模式创新就是指企业以新的有效方式赚钱。
国内学者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概括与提炼,王冬雪、董大海(2012,2014)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营销学等不同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江晓兴(2012)认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判断产业链利润区所在,并且根据市场变化,围绕最高利润区重塑商业模式。还有些学者对移动互联网、大数据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王永兴,2013;李扬,2014)。
2.产业互联网
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变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面临的新革命,互联网对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影响将更加深刻,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新驱动力。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消费者个人体验,而产业互联网渗透领域更加广泛,主要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应用,体现在生产、交易、融资、营销、流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利用互联网对各产业的各个环节的改造,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易欢欢,2014)。互联网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产业,互联网渗入到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彻底改变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曹淑敏,2014)。田溯宁、丁健(2014)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就是大数据,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正在将过去以“流程”为核心带向以“大数据”为核心,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2014年7月,麦肯锡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认为中国正从消费者主导型互联网向企业主导型互联网转变,预计从现在到2025年,互联网对中国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贡献份额将达到22%。
从以上理论梳理可以看出,一是理论滞后于实践,现有研究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内涵、路径等进行了理论提炼,但是,近几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快速渗透,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逐步成熟,产业互联网驱动下全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大多数学者缺乏新信息技术知识和实践背景,理论研究明显滞后,现有研究系统性不强,而一些企业家的体悟、总结往往又缺乏系统性。二是中国学者相关研究滞后,中国已经不仅仅是商业模式的“复制者”或“抄袭者”,阿里巴巴、腾讯、百度、360等企业已经具有全球一流的创新能力,余额宝、娱乐宝、微信、嘿店等不断颠覆着传统的商业模式、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但是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较少。
二、商业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新常态下的行业分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发展面临的市场条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行业需求结构明显分化。无论传统产业或新兴产业,均面临经营模式雷同、产品及市场同质化等问题,但也有一些企业通过适应消费需求、创新商业模式等仍保持高速增长,盈利能力增强。如在竞争激烈的服装业中,河南逸阳女裤2013年线上销售额增长到2亿元,在天猫的女裤品类中排名第一,2013年“双11”当天逸阳旗舰店销售额突破25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90%,再次刷新了中国女裤电商销量的记录。中国产业多处在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一般性产品、低层次产品比重大,产业附加值偏低,在新常态下,许多企业将会被淘汰,只有善于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商业模式,创造独特的价值,才能开辟新空间。
2.消费者群体的结构变化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目前80后、90后甚至00后正在成为消费主体,新生代消费者在信息渠道、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支付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独特的亚文化,催生了新兴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新生代更注重体验经济,对互联网更熟悉,对移动终端和“指尖上的消费”更依赖,易观智库①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其中30岁以下占比接近60%,40岁以上占比不到10%。1995年以后出生的伴随互联网长大的“Z一代”正在走向各行各业的关键工作岗位,甚至已经创业成为企业家,将主导商业模式的演进与演替。作为消费者他们需要新的商业模式;作为员工与管理层,他们也在影响与革新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海尔、联想的员工创客化就是对这一变化的回应。消费者群体结构的这种深刻变化无疑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出了要求。
3.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渗透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体感交互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将推动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链的跨界变革,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持续深化,从营销环节向研发、生产、供应链、价值链等环节全面渗透,各类APP应用被开发出来,不断塑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作为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及大数据处理能力会成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的“新大脑”。各类企业均在抓住转型机遇加快商业模式创新,否则将会被信息时代淘汰。
4.新一轮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倒逼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新产业理念正在落地转化为现实,核心均是依托新技术、整合产业价值链,形成新的制造技术、制造模式和制造组织。中国制造业也在充分借鉴新工业发展理念,推进智能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家电、服装、装备等工业领域内一大批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网络化自动化转型,将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兴起,一个后大规模(post-mass)生产的产业世界正在来临,这场革命将重塑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任何企业如果不抓住本轮机遇就可能拉大差距。
三、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与问题
1.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础
(1)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提供了创新空间。新一代消费主体对互联网、移动终端等非常熟悉,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消费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1―6月,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4.62亿元,同比增长12.9%,位居全国第10位,中部第1位。当前河南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居全国第8位,成为进入支付宝交易额前10大省份。2014年上半年河南电子商务交易额2816亿元,增长34.1%,网络零售交易总额突破428亿元,同比增长47.6%。巨大的消费潜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渗透,为各类企业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广阔空间。
(2)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入驻丰富了创新载体。近几年,河南抓住信息化和互联网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苹果手机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微软的公有云、阿里巴巴的大数据、浪潮的云计算等第三方平台纷纷入驻,为各类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载体与平台。以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为例,已经开通了郑州、洛阳、开封、商丘、漯河、南阳、镇平等7个产业带,涉及服装、药材、工艺品、打火机、轴承、食品等诸多行业,入驻企业上千家,借助阿里巴巴在线产业带平台模式,扩大了销售额,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快速实现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
(3)本土企业依托互联网的创新案例提供了借鉴与激励。河南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许多成功案例,如逸阳女裤、好想你、黎明重工的电商模式创新。从区域视角看,郑州跨境E贸易、新乡车电分离的换电式电动车推广模式等在全国开创先河。以郑州跨境E贸易为例,项目运营以来,已经直通世界13个城市、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为100余家商户提供实货测试服务,已有备案企业131家,备案商品25223种,韩国企业2000余家,德国企业310余家,并且吸引本地电商迅速崛起,电商交易平台、电商产业园区等产业逐渐集聚起来。这些本土创新案例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借鉴和激励。
(4)不断完善的信息网络体系强化了商业模式创新基础。近几年,河南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实现了3G网络乡镇以上全覆盖、行政村光纤村村通、自然村宽带村村通。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中国移动(洛阳)呼叫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郑州被确定为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国家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工程――“河南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上线运行,阿里巴巴、微软、浪潮的大数据、云计算平台陆续入驻,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条件。
2.河南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商业模式创新认知不够。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不够,一些传统产业的企业家对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平台接触不多,缺乏危机感。各级政府习惯于抓大工业、大项目,对于如何促进创新创业认识水平不高,政府职能从直接抓项目转向提供服务和环境的路径还没有理顺。同时,未来创新创业主要靠边缘性小微企业和80、90后群体,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对这一转变没有充分准备,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措施支持。
(2)商业模式创新氛围不足。目前,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沿海发达地区已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政策措施体系较为完善,政府服务能力较强,与国外联系紧密,各类创业论坛、交流会、赛事活动等持续不断,各类风险投资基金、政府创业引导资金容易找到,创业投资项目案例较多。根据投中研究院②的数据,2013年全年国内市场共披露创业投资(VC)案例683起,北京、上海、广东合计占比超过65%,河南只有7笔,甚至低于四川、重庆、湖北等中西部省市。相比之下,河南目前的创新创业氛围不足,缺乏创业人员交流、创业资源对接的平台和载体,创业资源不能与创业人员有效对接,政府在创新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方面缺位明显。
(3)商业模式创新的人才支撑薄弱。人才是创新商业模式的关键,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主要是拥有大批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同背景、领域的人才碰撞交流催生出持续的商业模式。尤其对类似于百度、360、腾讯、阿里巴巴等这些创新型企业,会培育大批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今后有可能自主创业。但是,河南缺乏这样的企业,也缺乏对高层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占河南比重较大的传统产业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新生代员工比例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平台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由于知识结构和经验积累等方面的原因而成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阻力。
(4)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偏弱。在很多领域,河南企业仍然以低价竞争和产品盈利为主,商业模式创新还停留于表面,与消费需求脱节严重。如一些企业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过程中,仍然使用相对传统的广告宣传等营销方式。特别是在云计算、物联网等商业模式创新十分活跃的新兴行业,河南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相对滞后,对政府的扶持与投入还存在较多的“等、靠、要”现象,难以形成对产业增长的推动力。传统产业中的企业缺乏创新动力,在电子信息、互联网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拥有很强的商业模式创新活力,但由于资源条件和资金压力限制,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不强。
四、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1.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河南商业模式创新面临问题,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要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战略机遇,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与新兴并举、传承和创新齐驱、外引与内培共进,引导企业上下延伸、左右拓展、跨界融合,推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构建商业模式创新友好型的区域生态系统。
(1)突出五大路径。积极推进各行各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服务化、创客化、移动化。一是网络化。推进企业强化互联网意识,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变化,依托网络资源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二是数字化。引导企业采纳数字化、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营销、设计、生产、交付、服务等各环节进行数字化改造,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三是服务化。推进企业向研发、品牌、渠道、服务等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总承包能力,发展成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由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四是创客化。适应新生代劳动力特征,大力倡导创客文化,推进企业内部员工创客化,变革组织结构,重塑业务流程,培育创新创业氛围。五是移动化。抓住移动端发展机遇,挖潜智能终端产业基地的后发优势,充分利用移动技术优化提升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围绕移动用户需求创新产品和服务,创建全新的业务模式。
(2)打造三类平台。着力打造一批商业模式创新平台。一是创新平台。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围绕重点行业,引导和鼓励各行业中创新领军企业牵头组建行业性商业模式创新联盟,搭建行业内创新、交流平台。二是创业平台。积极培育各类孵化器、创客空间、众筹平台等,重点依托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打造创业平台,支持自发组织的创客空间发展,支持企业、社会资金创办各类创客空间,吸引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三是第三方平台。促进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设立区域性创业中心、区域型创业基地等,引导借助第三方平台推进创新创业要素集聚,为企业提供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方平台。
(3)强化六大支撑。持续强化政策、载体、人才、社会组织、信息网络、金融等六大支撑。一是政策支撑。建立健全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重点加大对网络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主要面向电子商务的创业园。二是载体支撑。培育发展创业园、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三是人才支撑。依托各类创业园、孵化器、试点园区等集聚高端人才,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本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四是社会组织支撑。简化审批流程,支持各类促进创新创业的协会、联盟、学会等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各类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促进商业模式创新。五是信息网络支撑。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网络互通互联水平,打破信息孤岛,构建网速高地。六是金融支撑。重点推进产业发展基金、创投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机构等蓬勃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
2.产业互联网驱动下我国加快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1)培育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创新创业的土壤,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形成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一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举办商业模式创新论坛,邀请海内外知名创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创业者、风险投资家、天使投资家等与各类企业、创新项目进行对接,提供高端交流平台。二是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培训,引导有关机构举办商业模式创新专题培训班,邀请知名企业家、学者,对本土企业家、营销主管、研发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和企业举办商业模式创新大赛,引导各类企业举办专题创新创业竞赛。四是引导自发出现的创新创业沙龙健康发展,对企业、协会组织的创客分享会、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大力支持,扩大影响力。五是引导企业、联盟组织等积极举办全国性的创业大赛,强化交流合作。
(2)发展壮大一批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创新创业要素无缝对接。一是引导各领域领军企业发起创建商业模式创新联盟以及各类专业创新联盟,提供高端对接平台。二是引导高校与社会机构合作成立毕业生创新创业促进会,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三是推动创新工场、车库咖啡、创客空间等新创业组织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作用,如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举办“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孵化与风格创新”论坛,组织42家企业家赴杭州阿里巴巴、淘宝、天猫、汉帛集团、中国网商城、东部网商园、四季青服装电商集散中心等商务考察学习。
(3)转变政府管理服务理念。商业模式创新对发展软环境的要求更高,政府部门必须转变管理服务理念,优化政务环境,打造“类硅谷”的创业创新环境。一是工作重点由抓硬建设向抓软环境转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放开、简化创新创业型企业的注册、审批流程,为创业者提供宽松环境,对企业落户过程中的各种手续、项目申报、贷款融资等,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二是招商引资由关注重资产项目向关注轻资产项目转型。应更加关注轻资产型企业,更加关注新兴领域的创新项目、创业项目以及尚处在孵化阶段、产业化初期的项目。三是服务方式由传统实体方式向在线即时通讯方式转型。积极利用即时通讯工具提供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政府及科技、工商、商务、工信、发改等部门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满足新一代创新创业者的信息需求,引导各地在即时通讯平台开设多部门参与的“移动政务大厅”。
(4)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围绕互联网基础设施、人才、科技等,引导各地加快实施一批专项行动计划,强化依托产业互联网创新商业模式的硬软件支撑。一是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专项。建议加快完善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强化互动互联,打通“信息孤岛”,并在某些特殊区域打造“网速高地”。二是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引培计划。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建成具有“特定区域、特殊制度、特别政策、特有机制”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区,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进行创新创业。三是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计划。建议实施数据开放与信息共享行动方案,建立统一的政府开放数据门户网站,引导各部门、各行业建立资源云平台,推进部门和各级政府加快数据共享。
注释
①易观国际是中国互联网化市场最大的信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易观旗下三大业务线:易观信媒、易观商业解决方案和易观智库。②投中研究院隶属投中集团,致力于围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开展资本研究、产业研究、投资咨询等业务。
参考文献
[1]江晓兴.中国商业模式创新线路图[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2.
[2]马尔里希・森德勒.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王雪冬,董大海.商业模式创新概念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1).
[4]李扬.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3).
篇7
关键词:特色产业;创新战略;茉莉花产业;SWOT;横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237-05
1 特色产业创新研究背景
1.1 特色产业的概念
路富裕[1]认为:“所谓特色产业,是指在一个县、一个市或更大的范围内,以资源、技术、人才、区位等方面的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形成庞大的生产经营群体,其产业具有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具有较强的特色,较长的产业链,较高的知名度,较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的特点。”胥留德[2]则认为,特色产业支撑和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本地资源遴选特色、引进资源创造特色、利用人文突出特色、利用区位和机遇发挥特色。王芳[3]进一步认为,特色产业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以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建设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的比较优势产业。
1.2 特色产业的特征
本文认为,特色产业是地方性明显,具有较高知名度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地方特色产业有以下特点。
1.2.1 地方根植性强 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往往依赖某一地理环境,例如,茅台镇酒产业的发酵用水与贵州赤水河流域的地质、矿物资源状况紧密相关,而藏毯与高原的羊毛质量及藏民手工艺相关,因此,往往具有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其他地方难以效仿。
1.2.2 具有较高知名度 特色产业具有地域根植性,地方特色显著,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区分也来自地理信息。信息时代中,各地方往往借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知名度,两者相得益彰,使得特色产业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1.2.3 具有比较优势 特色产业在资源的绝对数量、品位、工艺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市场占有率高,产业发展往往受到地方政府重视。
1.2.4 多以产业集聚方式出现 由于资源的高度地方根植性,产业发展往往在一定范围积聚了较多的企业,共享技术和诀窍,集聚现象较为明显。例如,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的杨梅产业,广西河池的有色金属产业、青海三江源的生态特色农牧业等。
1.3 区域特色产业创新模式研究的紧迫性
农业科技创新是当前国家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县域是农业创新的平台[4]。发展特色产业,增强特色产业创新力,才能真正壮大特色产业。如何提高特色产业的创新力成为本地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议题。学者对特色产业创新研究众说纷纭。张永成[5]认为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越明显,其合理垄断性就越强,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本地特有资源,需要走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特色产业道路。张艳芳针对创新效益差的现象,提出特色产业创新存在创新起点不高、创新个性不突出、创新的外向度不够等问题。胥留德[2]认为特色产业创新要突出资源优势,避免“木桶效应”,强调补足“短板”。王岳平[6]认为特色产业发展必须将“增长性”、“优势性”和“可持续性”结合起来,通过培育产业链,进行系统创新,形成特色产业的推动力。杨迎湖[7]进一步认为欠发达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产业发展思路的创新、产业选择的创新、产业培育的创新三个方面。于俊秋[8]认为产业环境创新是重点,中央及各级政府应从宏观上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创业精神和新企业形成的商业环境。上述学者认为,欠发达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需要立足于内部优势资源、解决短板、产品创新、产业链创新、市场导向、创新环境,涉及到产业创新系统的各个层面,但是,特色产业创新系统模式的研究较为欠缺。
1.4 价值链与产业创新
由于特色产业创新涉及到产业链条的诸多环节,包括要素创新与有机整合、产业链条突破与协调发展,产业创新与开放发展等方面的问题,需要从产业系统角度看待特色产业创新问题。产业创新系统是联系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的桥梁。产业创新系统围绕着产业价值链展开,产业创新价值链是产业创新活动所蕴藏的价值创造与组织结构形式,代表了创新活动的价值属性,反映着产业创新过程中价值的转移和创造。从形式上看,产业创新贯穿在整个产业过程,包括从产业投入要素创新开始,经过技术开发、产品开发、设计制造等工艺创新形成商品,再经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市场信息集成和服务创新,达到更好满足用户需求和构建差异化战略目标,最终成为国民经济创新系统一部分的整个过程。因此,产业创新并不是一个技术产业化的过程,而是基于产业链的各环节创新所形成的创新价值链(图1)[9]。
在产业创新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存在不同的创造价值的主体,每一个主体都有明确的定位和作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降低创新价值链的整体效果。因此,产业创新活动的管理必须基于系统分析与整体优化,注重分工的异同,强调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使每一个环节上的价值创造主体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身的能力,为产业创新做出最大的价值贡献,进而共同提高产业创新的整体效益。
本研究将基于产业链角度,在产业与市场互动的背景下以横县茉莉花产业为例探索欠发达区域特色产业创新战略。
2 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1 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基本状况
2.1.1 茉莉花的地方特色显著 横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南部,地肥水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平均气温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十分适宜茉莉花生长,具有花期早、花期长、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横县茉莉花年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90%以上,制作的茉莉花系列产品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位于中国领先水平。
2.1.2 产业规模已具优势 横县作为“中国茉莉之乡”,其茉莉花产量常年位于中国第一。经过30多年的大规模种植,截至2010年底,横县茉莉花常年种植面积达6 700 hm2,参与种植的花农达33万人,其中加工的180余家企业常年加工花茶约6万t,横县的茉莉花茶年总产值27亿元,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占中国总量的9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其种植规模为中国最大;其次,全县还建立了茉莉花专业市场,其中投资2 000万元在县城建成的茶叶市场和茉莉花交易场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花茶市场和茉莉花专业市场,并成为花茶产销的信息中心。
2.1.3 产业集聚明显 经过多年的发展,横县茉莉花产业在种植、加工、生产、销售几个环节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茉莉花产业链,由于横县茉莉花产地集中在横州镇附近10 km2范围内,加工企业围绕县城茉莉花产业一条街来展开。茉莉花产业吸引了5 000多名外地客商云集横县从事花茶产业的经营,同时还带动了横县房地产业、物流业、加工业、信息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核心区内的中华茉莉园作为茉莉花产业示范园区总面积667 hm2,规划建成集生产、加工、科研、文化、观光和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示范园。
2.1.4 政府大力扶持 横县当地成立茉莉花产业局,以加强政府对茉莉花产业的管理与服务;每年举办中国茉莉花茶交易会暨广西横县茉莉花节,简称“一会一节”,通过这个平台展示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成果,实现区域间资源交流合作,提高制作水平和工艺,降低制作成本,促进茉莉花产业的技术创新,增强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影响力。横县县委、县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带动、产业拉动、农区互动、市场滚动,将茉莉花产业越做越大。
2.2 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与创新问题
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面临着以下问题。
2.2.1 品种老化现象严重,更新速度慢 由于种植年代始于20世纪80年代,横县茉莉花面临着植株老化的问题,茉莉花的质量和产量都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于更新茉莉花品种会导致每年减产约30%~40%,给花农造成损失,植株更换缺乏微观动力,导致花的质量逐渐下降,产量大幅下降;更为严重的是,目前横县的生物技术水平落后,茉莉花种子资源库建设尚未完善,对于茉莉花品种基因的保护力度欠缺。在培育新品种上,主要是从外部引进新品种。由于资金缺乏、培育技术匮乏等问题,出现了死苗、死株现象,利用嫁接获得新品种方面,植株存活率偏低。
2.2.2 加工工艺大同小异,创新程度较低 目前,以茉莉花为原料的产品限于茉莉花茶叶,利用茉莉花生产浸油浸膏,香水和生物发酵产品提取较少,仅有横县正大花茶香料厂、香港金葵子生物有机菌肥厂经营茉莉花香料以及对茉莉花渣进行深加工生产生物有机菌肥。
在花茶加工环节,横县只有少数几个加工厂在茉莉花产业加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方面具备技术,90%的茉莉花中小型企业的加工厂为代工,工艺原始,上百家的茉莉花茶系列产品的加工工艺大同小异,各加工厂的产品差异不大。很多企业在知识产权上的保护意识较弱,原始的制茶工艺使得企业的技术诀窍很容易被模仿,创新缺乏基础动力,而且横县与区内外的创新知识技术交流和合作薄弱,严重制约了茉莉花茶产品创新。在中小企业中,仅南方茶厂通过与茉莉花研究所的对接项目,利用行政事业单位拨款、科研基金等平台,进行专利申请,其中新品种花茶的利润高出普通花茶的3~5倍。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创新存在丰厚的利润空间,但是,创新也面临着意识不足、环境不利等局面。
2.2.3 种植环节管理粗放,农药使用不规范 横县的茉莉花种植基本属于连片的规模种植,人工施肥技术更新速度较慢,易发生病虫害并相互感染。但由于农村实施分田到户的包干制度,各花农自有的土地不平均、地块不统一,管理粗放。茉莉花种植田间管理技术推广能力较差,花农习惯于传统种植方式,在灌溉、施肥、剪枝、采摘等方面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均存在不足,尤其是种植中的农药使用不规范,缺乏专业知识的指导,对提升茉莉花茶产量和质量都不利,特别是有机茶产品和品牌建设步伐缓慢,而花茶高端产品往往是普通花茶价格的2~3倍。在茉莉花病虫害防治方面,往往采用问题导向型的处理方法,出现病虫害就聘请相关院所专家进行控制,但是,由于专家库的建立落后,对问题反应迟钝,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2.4 品牌建设初具规模,但是尚未发挥效益 横县的茉莉花茶主要销售区域分布在长江以北,销售时间集中。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县已获得国家质监部门QS认证的花茶加工厂有150家,有11家企业使用“横县茉莉花茶”证明商标和“横县茉莉花”原产地保护标志标签。与代工企业的本地化不同的是,花茶经销商几乎都是闽、浙一带外来商家,经营各种品牌的花茶,本地厂商不到1%,且自主经营的品牌较少,处于中低端价位。但是,横县茉莉花商标被冒用现象屡见不鲜,对于侵权现象的维权能力和意识较差。
横县的茉莉花经销商内部多采用会员制,建立了福建商会、浙江商会等,商会内部信息交流较为密切,商会之间虽有往来,但缺乏科研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换,各销售商与代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根据经销量的大小经常转换代工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技术等方面交流少。花茶生产经营销售一体化企业较少,仅占5%。
横县现有网上茶城、商城,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有213家企业,外地2 000多家,网络主要是提供供需信息服务,缺乏专业数据库建设,花茶的生产与销售经验交流与分享尚未开展。由于花茶终端经销商—横县经销商—横县加工企业—花农之间的信息与知识交流的机制尚未建立,导致茉莉花产业适应市场能力一般,市场开拓能力较弱。
3 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机遇与挑战
3.1 茉莉花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机遇
3.1.1 政府“四大工程”支持茉莉花产业创新发展 横县政府将全力实施茉莉花产业优化升级“四大工程”。一是实施茉莉花树老龄化低产改造工程,提升全县茉莉花产量和质量。二是全面推行茉莉花(茶)加工园区化建设工程,建设标准化加工示范区,改造提升茉莉花茶老加工区,规划建设规模更大、布局更为合理、设施配套更加完善的茉莉花产业园区,发展茉莉花产业“总部经济”。三是在继续完善原有茶叶市场的基础上,推动茉莉花茶市场集约化建设工程,鼓励企业开辟中国与东盟、中国与欧美花茶销售市场,增进与境外商会、企业的联系沟通,加强花卉、茶叶商务交流,拓宽渠道,促进花卉生产与茶叶贸易。四是牢牢把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历史机遇,倾力打造茉莉花文化产业建设工程,以办好中国茉莉花茶交易会和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为载体,打响茉莉花品牌,让世界发现横县。政府的支持是茉莉花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3.1.2 中国-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成为茉莉花产业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中国与东盟茉莉花(茶)业合作与发展平台走向国际化。为进一步提高茉莉花产业的知名度,横县还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大平台,积极探讨建立中国与东盟茉莉花(茶)业交流、合作等机制,把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与发展作为中国茉莉花(茶)国际化的突破方向,最终实现中国茉莉花(茶)国际化目标。针对东盟国家对茉莉花的喜好,加大茉莉花产业的创新投入,增加茉莉花系列产品的种类。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特色产品,拓宽渠道,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努力将横县由茉莉花大市向茉莉花强市转变。
3.1.3 利用外来投资者强大的技术关系网络 北方有饮用茉莉花茶的悠久历史,横县的茉莉花茶大多数销往长江以北区域,浙江茶商与福建茶商在经营中积累了市场信息,集成了丰富的创新经验。外来直接投资的企业及其项目,例如北京张一元茉莉花茶标准化绿色产业园项目、台湾桔扬茶业有限公司、北京江南村茶叶有限公司、香港众升投资有限公司、香港金葵子生物有机菌肥厂等,不仅直接改变了茉莉花的投资结构和产品结构,也增强了横县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有利于输入知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2 茉莉花产业发展与创新的挑战
3.2.1 竞争日益激烈 茉莉花产业发展面临着产品竞争力下降、创新产品成长缓慢的重大挑战。首先,随着茶叶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自区外的铁观音、龙井、普洱茶等产品凭借优良的品质、完善的销售体系对花茶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其次,横县茉莉花创新产品种类不多,茉莉花浸油浸膏、香水以及生物发酵产品发展缓慢。
3.2.2 需求高级化、生态高要求 由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花茶市场需求呈现出日益高级化的趋势,对产品的选择重视质量,有机茶、生态茶等价格高的往往市场走俏,而横县茉莉花产业出现了花茶价格低往往被认为质量差、消费者信心更加不足的“柠檬市场”的迹象。
4 横县茉莉花产业发展与创新战略
综上所述,横县茉莉花产业创新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的SWOT矩阵见表1,并相应针对性地提出了横县茉莉花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4.1 内生增长型战略(SO)
1)产业链的创新战略。茉莉花产业创新需要提高针对性,从产业创新深化为产业链环节的创新,构建基于茉莉花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模式,具体表现在茉莉花品种的生物基因创新、茉莉花种植技术创新、茉莉花茶加工工艺创新等各环节。该创新战略的落实需要政府切实转变茉莉花产业发展的粗放型模式,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加各环节创新的激励机制,强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学习型战略。利用外来投资者进入机会,强化与区内外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部门技术创新的合作网络,构建开放式的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加大科技知识的引入力度和企业、花农的消化强度,推进区域内产业升级服务,提高产业种植水平、工艺水平和营销水平。
4.2 市场导向型战略(WO)
1)品牌战略。政府的扶持要以市场为导向,对企业市场创新进行奖励,积极支持区内以及国际市场开拓,扶持茉莉花品牌建设,在现有的茉莉花网站的基础上,展开数据库建设,为市场集成创新提供有力的保障,增强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灵敏度。
2)国际市场开拓战略。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贸区寻求国际经济合作,引进第三方机制积极开拓市场,加强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有预见性地开展食品、生物工程等领域的合作,不仅开拓新市场,也提高品种的多样性。
3)市场共享战略。茉莉花产业需要整合区域内外市场资源,通过租借营销渠道、进驻企业的原有配送系统共享等方式“借船出海”,拓宽特色产业市场容量,扩大特色产业的知名度。
4.3 多元化战略(ST)
1)花茶精品战略。横县茉莉花茶品种好、规模大,可以根据中高端市场,强化花茶核心技术与产品功能的有效结合,实现茉莉花茶产品养生功能、保健功能、审美功能和特色文化功能的有机统一,打造竞争力精品甚至极品提高产业整体市场地位,与其他花茶拉开距离。
2)茉莉花产业多元化战略。加快茉莉花浸油浸膏、香水和生物发酵产品的技术创新步伐,大力推介茉莉花旅游项目,提高非花茶系列产品在茉莉花产业发展中的地位,逐步改变茉莉花茶一支独大的局面,培养新的市场利润点。
4.4 防御型战略(WT)
1)低端产品市场维护战略。由于目前茉莉花茶处于低端市场,高级化转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低端市场需要有维护战略,在了解细分市场、对市场结构的变化充分反应的前提下,保证不出现“滞销”现象,以确保花茶企业能够有足够的高级化的转型时间和转型能力。
2)生态标准下的淘汰战略。把握有机生态的发展方向,淘汰落后产品及对资源具有破坏性的开发项目,加大对生态产业的建设,将注意力转移到开发生态产品,严格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产品,倒逼技术创新和种植技术的规范化。
5 结论
通过对横县茉莉花特色产业创新的调查与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特色产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资源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与组织创新等诸多环节,创新战略的制定需要基于产业链进行系统思考。
2)特色产业创新是在开放环境下进行的,地方科技创新的资源储备往往比较单薄,甚至需要科技扶贫,而特色产业的加工工艺创新、市场工艺创新等产业创新环节也多具备开放式创新的特点,需要建立开放式创新战略。
3)在特色产业的创新战略中,产业链各环节的创新特点不一样,需要区别对待,政府在出台创新激励政策的时候,也不妨对妨碍创新的环节出台约束性政策。
参考文献:
[1] 路富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J].探索与求是,2001(11):27-28.
[2] 胥留德.论特色产业[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8-21.
[3] 王 芳.特色经济内涵解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2):127-129.
[4] 黄建荣. 农业科技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要素[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6-101.
[5] 张永成.运用特色理论发展广西特色产业[J].改革与战略,1999(2):32-36.
[6] 王岳平.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05(11):27-29.
[7] 杨迎湖.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4):26-28.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一、引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早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是一种有利于创新和构建创新优势的制度安排,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产业集群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载体,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市场竞争已从企业层面向产业集群层面演化,集群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发展潮流,产业集群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产业集群的发展,实施积极的集群创导,制定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当前,我国许多经济区域,尤其是沿海一带涌现了大量产业集群,它们有力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扩散,促进了地区产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非常不平衡,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较低、产品档次不高的特点非常明显,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因此,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有利于企业了解自己面临的发展环境,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创新战略,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客观认识所辖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状况,制定合理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指在一个产业集群范围内,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的积极性,高效配置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将创新构想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综合能力。它是产业集群对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的有机整合。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以创新理论为指导,结合产业集群的特点,按照系统全面、科学实用、可操作性、灵活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来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为,首先通过查阅文献、深度访谈等方法,初步探究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因素及其条款;接着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预测试,删除掉部分不必要或不重要的条款;最后进行大范围正式测试,开展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系数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得到各指标的因子载荷。
本文从四个层面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技术水平
技术水映了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实力,是决定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它通过影响技术创新活动的层次和深度,制约产业集群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新技术使用数量、技术创新扩散程度、技术人员比重、信息化程度、新产品开发数量和企业设备更新速度。
(二)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即创新的成果,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最终体现到创新绩效上。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用群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及授予量、产业集群经济效益、集群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四个指标来衡量。
(三)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资金量,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影响。集群内各企业为保证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研发资金的投入是必要的。这其中,既有绝对量的考查,也有相对量的考查。R&D经费投入、R&D经费占销售额比重、群内企业人均培训支出等三个指标体现了产业集群的创新投入力度。
(四)创新环境
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创新活动有效运作的外部力量。在硬件既定的前提下,环境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才能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企业、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当地的文化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技术实力,对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因此,中介服务机构数量、高校及科研机构数量、政府支持力度、群内创新文化等四项指标是产业集群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决定着创新环境的好坏。
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
假设现在要对某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以供投资人或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参考。
(一)建立评价指标集
根据本文第二部分建立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到因素集E={技术水平I1,创新绩效I2,创新投入I3,创新环境I4}。
(二)确定因素集的模糊权重向量:A=(a1,a2,a3...am),Ai=(ai1,ai2,ai3...aim)
本文第二部分已指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权重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加以确定,这与传统使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相比,具有较大的客观性和优越性。
在获得各指标因子载荷的基础上,二级指标的权重依据因子分析各主因子方差贡献率来确定,三级指标相对权重由其因子荷载大小确定,以“新技术使用数量”为例,其权重为0.8157/(0.8157+0.8233+0.7028+0.5943
+0.7115+0.6627)。具体计算过程限于篇幅,不再列示,最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权重见表1。
(三)确定评语集:V={v1,v2,v3...,vn}
vj(j=1,2,...,n)表示由高到低的评语。模糊综合评价主要是给予所有对评价对象有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这样就能从评语集中获得一个最优的评价结果。要想得到较准确的评价结果,评语等级需划分得更细,而相应评价过程就会繁琐、难以把握,所以对评语等级要作出适当的选择。基于技术角度和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的评价集合采用五个等级,即V={v1,v2,v3,v4,v5}={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四)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由于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复杂性,定性、定量指标同时大量存在,因此采用调查、专家评估打分的方式确定。设专家人数为X,xij为把因素Ii评为vj的专家人数,则:
rij=xij / X (1)
而R=(rij)m×n,可以得到R。
邀请政府相关部门人员、学者、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对要考查的产业集群进行评价,共筛选出有效问卷10份,整理后见表1。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B1=A1oR1=(0.07943,0.27392,
0.46131,0.15087,0.03447)
B2=A2oR2=(0.04294,0.16227,
0.48913,0.21840,0.08726)
B3=A3oR3=(0.12982,0.39726,
0.3,0.13646,0.03646)
B4=A4oR4=(0.17525,0.47817,
0.22649,0.07242,0.04767)
(五)二级模糊综合评价,进行复合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B=AoR (2)
将上面求得的向量B1,B2,B3,B4作为二级模糊评价的模糊关系矩阵,则 B=AoR=(0.08749,0.28506,
0.41982,0.15815,0.04948)。
(六)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分析
对于各种不同的评价结果,相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实践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简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和加权平均法。评价结果为常数的情况适用简均法,需要量化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则选择加权平均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一个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而不是在多个对象之间选择一个,故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较简便,且合理性比较强。
设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B=(b1,b2,b3,...bn),bs=max{bj}。则该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评价结果为bs,属于第s个评语等级。由上面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max{bj}=0.41982,s=3,因此可判断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
进一步分析,由二级评价结果中第3个评语的隶属度0.41982最大,可知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属于一般水平,且与评语2的隶属度0.28506最接近。这表明:该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早已达到一般水平,与较好的水平差距不算太大。故该产业集群需要继续努力以保持、巩固阶段性成果,使创新能力尽快达到较好的水平。从一级评价结果看,4个二级评价指标中技术水平、创新绩效这2个指标属于3级评语的隶属度明显大于其余4个级别的评语,因此这2个指标都属于中等水平;而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这2个指标属于2级评语的隶属度即处于较好的水平。创新投入、创新环境较好而技术水平、创新绩效一般,这反映出该产业集群存在经营管理问题,或者是存在其他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如制度不合理、创新机制不健全等。
四、结语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涵义、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在查阅文献和访谈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介绍了评价的整个过程。该评价体系简单适用,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①陈林生. 以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05(4):108―110
②赵忠华. 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绩效研究[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72
③孟芳. 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2011(7):116―117
④杨冬梅,赵黎明,陈柳钦.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0):79―81
⑤胡蓓,古家军.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44―147
⑥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1
⑦刘峰,林涛,龚卢芳. 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6):334―337
篇9
知识的形成是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提供各种增值服务,保证联盟成员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对合适的知识进行吸收和应用【2】。其中,知识应用分又为两个部分: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学研机构的知识应用以理论应用为主,以求发现新知识理论;企业的知识应用则以实践应用为主,其将共有知识应用于解决产品研发、制造中的实际问题。第一,知识吸收是联盟成员对共有知识加以理解的过程,而这通常也是试探性的知识创新成果产生的过程【12-13】。知识吸收是知识运用的前提,而由于联盟成员不可能一次就完全把握复杂知识的全貌和本质,所以知识应用必然有一个试错过程,而这就需要在吸收过程中加以实现。在试错中及时反馈问题,以便能够获得联盟其他成员的帮助,提升知识吸收的水平。共有知识吸收水平最终要落实到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上,而对于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的锻造则必须经历孕育、激发、提升和再造三个不同连续阶段。第二,知识的理论应用为实践应用提供基础,实践应用则为理论应用提供反馈。理论应用的主体为以大学为主的学研机构,它们首先通过基础研究得到论文、专著等一批理论化成果,进而将这些理论成果经过实验研究之后,得到以专利、专有技术为载体的科技成果。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当中的基础研究并非纯粹的学术活动,其是建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当中,因此企业也需为理论研究提供充足的市场信息。实践应用主体以企业为主,一些学研机构在该阶段也仍然发挥作用。
2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程序规划模式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的程序规划模式图(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知识共享活动主要是发生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三者之间,政府与中介机构主要起到了辅助支持作用;知识选择与溢出、知识整合、知识吸收与应用三大步骤依次进行,是知识共享的主线;在反馈行为的作用下,知识共享任何两个步骤之间都形成了有机互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不同类型的组织中包括多个成员,需通过典型代表成员与联盟其他组织进行知识互动;产业技术联盟并非一个封闭的个体,与联盟外部环境也发生知识的双向流动。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典型代表成员进行知识互动实质是一种项目团队的理念【13-14】。由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参与组织通常采取封闭式的创新模式,不同类型组织都有严格的边界,从而形成了项目团队。项目团队成员众多,不同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无序知识交流必将是无效率与高成本,从而有必要在项目团队中选取典型成员代表该项目团队与其他项目团队进行知识交流。从这个层面上而言,不同项目团队典型代表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的“强联系”,而项目团队其他成员的内部知识交流则构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的“弱联系”。
3知识共享制度构建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共享制度设计具有“边界困境”,同时存在约束性与促进性【15】。根据马秀梅,秦远建【16】的观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制度的建立,应当从基于保护知识的专用制度和基于知识交换的专用制度两个方面加以分析。诺思【17】认为制度体现出有形与无形两种形态,分别对应着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当中,正式制度是明文章程与条理,非正式制度则包括文化、道德等,两者都为知识共享活动提供指引与约束,是知识共享的基石性规则。根据上述观点,本研究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制度的分析框架(图3)。
3.1政府规制制度
政府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与运行的重要主体,也是相关支持扶助政策的制定者和必要法律制定的主要参与者。政府规制制度基本包括支持层面制度与约束层面制度两种类型,其作为联盟知识共享的基础性制度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支持层面制度而言,政府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构建,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①对参与知识共享的企业给予一定额度的减税优惠、资助与补贴,实施补偿计划和工业发展援助计划等,提高主体参与技术联盟共同研发的积极性,促进企业联盟的知识共享。②创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包括建立范围广泛的知识交流制度、完善关于合作研究的法制建设等。③制定知识共享风险补偿制度,其目标是弥补联盟成员核心知识资产意外流失。第四,制定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制度,这需从制度层面规定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和披露制度。就约束层面制度而言,主要是完善包括民法、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知识产权法在内的基本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知识共享是一种涉及到财产权和知识产权的活动,应当由民法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法律地位做出详细规范,而物权法也应强化联盟成员参与技术联盟的产权保护。另外,政府还需科学设置在知识转移中的法定职责,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健康发展提供规则指引。
3.2知识保护制度
3.2.1知识产权制度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涉及多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协调问题,使得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较为复杂。PoppoandZenger【18】认为,在正式的知识管理制度中规定好双方合作的规则和流程,有利于双方按照约定好的程序和方式来进行知识交换与共享,通过注明双方权利与义务来降低企业间的协调成本,并提高联盟知识共享的效率和知识的准确性。总的来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如果缺乏必要的知识保护制度,可能最终会给成员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联盟成员不能盲目追求知识共享,而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知识保护制度应与知识共享促进制度实行全面的协调。
3.2.2侵权防范制度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侵权行为大体可分为基于合作方逆向选择的侵权及基于合作方道德风险的侵权两种类型。基于合作方逆向选择的侵权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又包括恶意窃取合作方知识产权与恶意制造不完备合同两种情形;基于合作方道德风险的侵权是信用缺失所带来的风险,又包括联盟成员违约,挪用、滥用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与合作伙伴信用缺失两种情形【19-20】。恶意窃取合作方知识产权是指在合作时刻意隐瞒自身的核心技术信息和合作动机,企图在不损失自身技术资源的前提,致使合作方的核心技术外泄,丧失核心竞争能力。对于这种侵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可配合国家税收、财政等相关的优惠政策,来制定联盟内的优惠制度来企业知识共享成本【21】。联盟成员违约,挪用、滥用合作伙伴的知识产权包括擅自披露或许可他人使用企业的核心技术或商业秘密、向第三方流动泄漏共享的知识等。对于这种侵权,应当在国家法律支持的前提下,通过合同的方式,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和对侵权的赔偿损失,营造一种尊重知识、保护产权、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3.3知识交换制度
知识交换制度的作用在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积极参与到知识共享活动当中,包括有形制度与无形制度两种类型。其中,有形制度主要是激励制度的制定,无形制度则包括着诚信体系建构与联盟共享文化的形成。
3.3.1激励制度
将知识共享出去在某种程度上是与组织行为方式相悖的,因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内必须设置激励制度对成员进行补偿,推动知识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22】。知识共享机制中的激励只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但联盟通过完善激励制度,重视对积极参与知识共享的成员进行奖励,可以让成员看到知识共享所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将自己的知识占为己有所得到的利益,使它们愿意参与到知识共享中来【23-24】。一般性的激励制度来应当涉及到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两种类型的结合。内在激励是依靠联盟成员的归属感,产生对知识共享活动的积极参与和对集体利益的理性支持,这可以通过建立威望、联盟地位等进行激励,地位和威望是关键的激励因素,使得联盟成员愿意共享知识。外在激励主要是实现经济利益的一种激励方式,合理的经济机制是提高知识生产力的有力手段,经济的激励一定要有可见的回报,让参与共享的联盟成员得到一定经济利益的分享。从知识效果来看,内在激励更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25】。
3.3.2诚信体系
联盟成立之初,由于很难对合作伙伴的信任等级作出评价,导致知识拥有者可能因害怕失去拥有权优越感或地位,而不愿进行知识分享。因此,联盟信任氛围的形成体现出阶段性与层次性,需要一定时间的考验,并要求联盟成员在日常合作中的逐步“磨合”和真诚的投入。BanleyandHansen【26】提出了低度信任、中度信任及高度信任三种环环相扣又依次递进的联盟信任类型,它们在联盟运行的不同时期起到了促进知识共享活动开展的作用(图4)。低度信任出现在联盟的初创时期,其意味着存在有限的机会主义的可能性,但却也并不必然导致联盟中成员的相互欺骗。中度信任出现在联盟震荡时期,联盟成员在这一时期希望通过构建各种治理机制来保护自身利益。高度信任出现在联盟成熟期。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机会主义行为都将破坏联盟成员所建立的成熟性的价值观、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因此联盟成员之间的高度信任势在必行。联盟成员彼此之间的高度信任需要相应的措施加以推动。一是要建立联盟成员间多样、有效的沟通渠道;二是建立联盟内部信任的产生机制、信任的评审体系,通过该项机制对各联盟成员的行为进行评判与评价;三是要提高退出联盟的成本。
3.3.3共享文化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必须尊重和理解其他成员组织的文化差异,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与合作伙伴进行广泛而诚恳的互动与交流,而这需要构建一种共享型的联盟文化。根据缪匡华【27】、刘敦虎等人【28】的观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享文化是在冲突之中形成与演变,其包括着萌芽期、冲突期、适应期及稳定期四个时期(图5)。在萌芽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成员对于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充满好奇与兴奋,由于组织之间的互动不够深入,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并不十分显著,共享文化构建工作也并未提升日程。在冲突期,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逐步深入,彼此之间的组织文化差异凸现出来,从而带来了认知失衡,形成彼此合作的障碍。尽管此时组织成员的失望、烦躁、恐惧和沮丧等不良情绪会加剧,但却是文化整合过程所必须经历的阵痛,当然期间也需要采取手段对不良情绪加以有效控制。在适应期,知识联盟组织通过冲突期的交往与磨合,联盟成员之间开始逐渐适应对方的价值观念、工作流程与决策风格,不良的情绪在慢慢消退,联盟共享文化雏形业已初步形成。在稳定期,联盟成员对于彼此之间文化差异达成共识,并构建起一种具有相容性的联盟共享文化。
4结语
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基本含义;科技创新能力;现状研判;革新路径
文化产业的概念建立在2000年左右,其在国内早期的使用主要是以娱乐产业为主,即歌舞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娱乐性质活动,常常与文化事业发生概念性的混淆。在党的十六大会议中明确地对公益性文化产业与经营性地文化产业进行了区分,主要体现在文化体制的相关改革中,极大程度上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娱乐范围,使其作为一种独立性的产业进行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虽然于2004年被纳入了国家产业的统计体系,文化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在其试行过程中,国家颁布的统计标准里并没有牵涉到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生产程度较低且文化产品的生产规模小。故如何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其在社会市场中的经济实力,成为了现阶段我国政府与文化产业经营者急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含义
根据近些年来国家颁布的文化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文化政策中包含科技创新的相关词汇数量较多,与科技创新方面有关的政策达到40项以上,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一种“人为创造型的加工与破坏”,其中科技创新与技术创新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体现,技术创新能力也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点,简单来说,科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相互融合,才产生了科技创新能力,也是现代科技技术条件下展现的科技观。
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主要指,有效融合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一些多元化创新因素后产生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新生态的能力。其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中观与宏观。微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包含了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的经济投入力度、对于文化产业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文化企业内部的科学技术研况与科技创新产品的生产情况,这些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关键因素。中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下文化产业任一行业中把科技创新的要素与文化创造、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行、文化生产及产品销售等产生融合、渗透,这都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外部因素。宏观层面主要指,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对社会文化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政策资源及文化产业内部资源的有效运用,这些属于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中的影响因素。将这三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便建构起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由外部到内部及由上下到左右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
二、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根据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社会市场中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持续上升的状态,但因各地文化差异、经济基础与地理资源上等影响因素的不同,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存在了大量的问题。
1.良好趋势: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所提升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一方面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企业对于科技创新意识的日益提高,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发展。主要体现有: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花费时间缩短,文化生态的日益显现。科技创新速度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其创新速度越快,则产生新陈代谢功能的能力也愈来愈明显,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愈来愈快。以时间纬度为参考指标,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花费时间由起初的30年不断缩减到现如今的1到2年,如此不但带动了社会市场中网络游戏与动漫、数字出版、网络试听等文化新生态的发展,而且最大限度上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与效率。除此之外,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表现在文化产业科技产业园的层出不穷,文化产业中集聚效应与协同效应的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自身具有独特的科技创新特点,是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基地。从2004年起,我国社会市场上已建立了两批34所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科技融合示范研究所,以此不仅能够加强文化科技产业链的深化功能,提快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与科技创新的速度,有效缩短了科学技术的改革时间,优化与整合了文化产业中科技创新的整体环境,而且在最大限度上推动了网络游戏、网络动漫、数字信息出版与移动互联网文化等其他行业在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园内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