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篇1

关键词:教师 心理学 教育教学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对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也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人的心理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并且具有自控性特征。绝大多数个体,其心理处于不断变化中,通过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能够不断完善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教师作为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其职能在于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形成一定的心理结构。教师学习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对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心理学,有利于准确掌握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有效联接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达成教学目标

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古代把教师的职能归结为六字“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学到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各个环节都不能缺少对学生心理的把握,针对性格不同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效果必然倍增。可以说,了解学生心理是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教师与学生在没有良好沟通的情况下,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斯德蒙?莫里斯在1977年《管理学》一书中指出:“非言语活动是先天的,许多信息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获悉。作为教师,课堂中的非言语暗示是孩子们重要的思维来源。”此处的非言语暗示,就是在对学生心理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

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矛盾,而是相铺相成的。教师了解学生心理,从而在学识上、思想上、行动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不断修正和完善。良好的沟通又是学生准确揣度教师心理的一个前提。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他们处于充满复杂矛盾的人生过渡期,自信心增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不断显现,外界对其的良性作用无疑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是学生经常的接触者和导师,他们往往更充分地把握学生心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息息相通的师生关系,能够使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趋近于一致,不致出现南辕北辙的对抗状态。据此可以发掘学生创新学习的生长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联结教育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可以说,学生在心里对某事物的认同,比数别人十遍单调的说教还有效,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效度和教育的力度。

二、学习心理学,能优化教师个体心理结构,增强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不同的教师在心理上有较大的差异并呈现不同的特点。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自觉地驾驭和控制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从而克服盲目性,增强科学性,而且可以引导教师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训练,提高自控能力和抗挫能力,增强心理的兼容功能,强化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感,凸显人格魅力,从而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指出:当低级的需要因有报偿而得到满足时,新颖的高级需要就有涌现的趋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学会合理确定自己的行为预期,同时不断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教育实施――反馈过程,特别是那些细微的回应信息,组建心理自励机制。这样在不断的自我实现中创造出有序的后续行为,教师心理的偏差或失衡也能得到缓解和矫治。师生之间会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教学教育体系将会呈现出良性运转的态势。

因此,教师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优化个体心理结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归属与爱的需要,建立起亲密的师生关系,树立起尊师爱生的良好风尚,并且教师之间及其与领导之间形成合作、协调的关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来影响学生,真正实现言传身教。教师在这种不断完善过程中,提高自己各方面修养,并且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学生的积极影响相应也会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学习心理学,有利于调适群体心态,辨证对待社会的多极影响

教师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群体心态趋同的现象不可避免,社会的多极影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其特定的职业特点,特别需要加强心理品质的锻炼,积极抵御社会的消极影响。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采取更个性化的柔性手段应对,关注教师群体的心理现状,加强心理诊断,让他们掌握心理学的普遍规律和技巧,善于利用心理学中的某些方法,如自我暗示、心理换位等方式来调适个体心态,能使教师对当下的生存现状持一种宽容和期待的心理,并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来优化教育行为,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实现教育的价值。这种前瞻性的行为,必然带来持续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能力培养;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7

一、总体要求

学生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智力均在发展阶段,教学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渗透德育,使学生人格、素质得到培养和完善,引导学生身心智力健康发展。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还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灌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生心理特点与学习态度

1、初中学生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生理心理都在发育阶段。抽象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化还未完成,处于发展阶段。八年级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是思维发展的转折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成绩分化,影响学生道德思想的转变。正确的引导和培养对学生素质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德育与教学的相互渗透、结合是必然的。

学生虽然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存在片面思维。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了批判性,经常会不满意师长对一些现象的解释,喜欢自己探究、摸索现象的规律,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呈现。学生喜欢和人争论,尽管存在盲目性,但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时期。

2、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身心的发展与成熟,对学习态度有很大转变,学生在这个阶段好奇心较强,对事物都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个时期的学生因为容易产生叛逆心理,也就容易有厌学情绪。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对学习的兴趣难以持久稳定,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喜爱科目,导致产生偏科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习态度的关键,培养学习动机的重点。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兴趣、动机、态度的循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学习兴趣决定着学生对课程掌握的能力,学习动机影响着教学的质量。

如何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究的问题。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有新鲜感,有好奇心,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物理特有的实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做好铺垫。

其次,利用物理知识解释一些奇异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帮助。好奇心是内部动机的原型,由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再转化为自主的学习行为。要让学生认识到现有的知识、能力、思维与教学目标的差距,认识到解决差距的意义。学习动机的真正发展离不开过程的感受和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学会提问是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是求知的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能主动去发现问题,帮助他们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取得一定的进步。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其次,教师示范提问,教师的提问对学生的提问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善于提问,学生也会养成发现并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问题无所谓对与错,重要的是学生能否表达其思路及看法,无论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引导解释,帮其建立信心和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被摆在了显眼而又重要的位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必须适时的引导、启发。提问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好的提问技巧对学生的思维引导有着很强的作用,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兴趣。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重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学生充分掌握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才能够自如的发挥。中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如此一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会很强烈,他们的发散思维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四、德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1、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在个人修养,素质培养方面也是学生的榜样,教师认真、负责的个人形象和发挥出来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人格、世界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教师应当能够深入分析钻研教材,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使其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和体验事物的相对和绝对、抽象和具体、表象和本质、对立和统一、特殊和一般的辩证关系。教会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高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学习物理定律或物理概念时,应当有意识的将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坚定的科学信念渗透到教学当中,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的建立并不是随随便便凭某些人的主观意念想出来的,而是经过一系列严谨的实验证实、推导而来的,物理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凝聚了多少前人的血汗和智慧。

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要求学生认真的做实验,对实验结果决不能马虎对待,一定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真实的记录数据,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为了实验结果而做实验。认识到实事求是的可贵与重要,通过介绍科学家追求真理的事迹,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篇3

我们已经清晰直观地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完善管理能力,将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管理。但是据调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认识不到位、相关教材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够、师资力量欠缺等等。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一定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其应用,加强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健全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体系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二、结束语

篇4

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发现,高血压发病年龄日趋减小,也就是高血压有年轻化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主要从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药物治疗两方面着手,药物治疗是把血压降至正常的重要手段。但据Inter Asia在我国抽样调查35~47岁高血压患者资料显示,血压控制率仅为8.1%。[1]由于本病病程长、控制难、服药时间长,不易根治,多需终身服药是本病防治的难点,其原因除医生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案外,患者是否有良好的服药依存性,按医嘱及时足量服用降压药物是能否取得理想降压效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间多数能遵守医生确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治疗,并能认真地服从医护人员实行的各项措施,特别是在用药方面执行力是最高的,但是病情好转出院后的中青年患者院外用药存在极为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现将我们对中青年高血压患着的不同心态采取的健康教育对策总结如下:

1 针对病人不同心态有的放矢实施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的信任,共同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的信息并深信不疑

由于患者主观感受疾病的危害越高时,采取遵医行为的可能性越大,所以护士要了解患者对高血压病的态度和信念,清楚患者的想法和影响病人治疗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遵医服药的重要性,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其依从性。

1.1 我行我素、满不在乎型。存在此种想法的病人多数年纪较轻,平均年龄在三十五岁左右,平素身体健康,症状较轻微,不影响生活娱乐。认为医护人员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对服药控制血压及疾病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此种病人潜在的危险更大,极易发生心、脑、肾等多种脏器的并发症。对这种病人要讲解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对健康的危害,引起病人的足够重视。年轻病人对知识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好,可以向他们详细讲解心脏血管的解剖生理在身体中的重要作用,使病人迅速改变观念,主动接受治疗。

1.2 自暴自弃、精神颓废型。平素身体健康的人,一旦发现自己得了这种终身性疾病,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指望了,整天唉声叹气,郁郁寡欢,对治疗预防不积极。此时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并介绍病愈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感受,使他们对治疗、预后充满信心。

1.3 焦虑恐惧型。病人过于注意自身疾病,感到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每天小心翼翼,这类病人多数在四十五岁左右,身兼多重角色,思想负担重,顾虑重重。对这类病人,首先要做好亲属的思想工作,请他们积极配合,共同关心开导病人,使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被尊重,介绍经过按时服药、适量运动、饮食控制等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血压控制理想的病人,通过真实病例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1.4 工作狂型。这类病人多是人到中年,事业有成,对工作认真负责,对自己的身体满不在乎,即使出现症状也不休息,经常忘记吃药。对这类病人要指导亲属督促其吃药、休息,反复讲解,实例举证,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可以更多更好的工作。这些病人多数在领导岗位,要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等,做到既达到教育目的又提高护理满意度。

2 根据患者生活情况和个性化的原则,寻求对患者最佳的药物和剂量,医护合作,共同加强用药指导

中青年患者大都有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在服药过程中常自我诊断,当情况好转时就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这样会大大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会增加抗药性或产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医护人员应通俗、简明、肯定的说明各个药物的服用时间、用法、用量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的停止时间等,要告知患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多数靠药物维持,且多需终生服药,在无检测血压的情况下,切勿擅自停止治疗,以免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并发症。

3 丰富健康教育内容,使病人乐于接受。

高血压患者要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生气,激动和过于劳累。做好健康教育,要同时调动患者家属的积极参与,使患者自觉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正确理解治疗方案,打消顾虑,并取得家属配合,支持和监督患者依存性接受治疗,同时要告知患者和家属不能随意听信广告、宣传和一些所谓新药,避免服药后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指导患者合理的饮食、生活起居和各种功能训练,帮患者谨遵医嘱规范性用药,达到各种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限,保证院外中青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4 全程教育模式

由于高血压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过程,健康教育要延续到病人的生命全过程。所以医护人员必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患者入院时要帮助患者熟悉环境,稳定情绪,是他们有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建立平等、朋友般的护患关系,并留下病人的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为预防联系不到病人,还要留下联系人的详细地址、电话,出院时给予详细的书面指导,出院后定期电话指导,必要时家访,可定于出院后一,三,六个月,以后每半年一次,解答患者出院后出现的问题,定期询问服药和血压控制的情况。这样不仅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和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也增加了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服药依从性是评价患者是否按照医嘱进行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它的高低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2]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认识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不应过分强调患者如何去做,而应重视通过医患、护患之间的互动关系调动病人的主动性,最终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通过对出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分析,并针对性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存性,从而帮助病人树立正确的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既要通过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也要通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育对象的思想觉悟,将社会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等社会意识传递给教育对象,转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和相应的行为习惯。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对管理工作的进程具有重要影响,如学生管理工作应以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才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怎样帮助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应具备哪些心理功能和心理学原则;怎样帮助学生战胜挫折怎样消除和预防逆反心理;怎样进行有效的激励等等。因此,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成果,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1、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审视高校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德育工作。心理学理论表明:受教育者每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其诸要素(知、情、意、行)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是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的。哲学史、心理学史和教育学史告诉我们:德育过程的基本问题就是政治道德知识如何转换为相应的行为习惯问题。我们辨别大学生是否具有某种道德品质,不是以它是否掌握道德知识为标准的,应以它的行为为标准。另外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自身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对受教育者是否愿意取得某种道德品质有重要的定向作用。因此,认知是基础,情感、意志是动力,行为则是道德素质的外部表现,四者相辅相成。只有促使上述三个方面全面和谐发展,并体现在行为上,高校德育工作目标才能彻底实现。

篇6

关键词: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三化取向;

作者:张春兴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ous)有句名言:“心理学有源远流长的过去,但却只有短暂的历史。”[1]此一名言的现代含义是,心理学的发展分为哲学心理学与科学心理学两段:前者始自古代希腊哲学,迄今已有2300多年;后者始自19世纪末,迄今不到130年。如用艾宾浩斯的名言来看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也分哲学教育心理学与科学教育心理学两段:前者同样始自古代希腊哲学;后者则是衍生于科学心理学之后的20世纪初,迄今尚不到100年。以下的讨论也涉及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一、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演变

前文所说明的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思想的发展,都是西方文化演变的经过。此一概念不能用来解释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国的教育心理学虽然也可分为哲学教育心理学与科学教育心理学两段,但两段之间不相关联。在2500多年前的中国已经有了完整而系统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而现代的中国科学教育心理学思想则完全是20世纪初从西方移植而来。基于此一认识,接下去先从中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谈起。

(一)中国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以儒家的思想最为完整。儒家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可以简述为以下两方面:[2]

1.以人性可变为教育基础。

儒家中的孔子孟子与荀子,在人性解释上虽不相同,但将人性可变视为教育基础的看法却是一致的。孔孟主张“性本善”,但也相信“习相远”。荀子主张恶,因而强调“化性起伪”。从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言,儒家的人性观有两点重要意义:其一是人性不等于天性,人性是天性与习性的融合;其二是教育对人的成长是必要的,因为教育具有改变人性的功能。

2.以知情意行为教育目的。

儒家教育思想中,特别重视智育与德育,而在实施智慧二育时,又特别将知情意行视为教育目的。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说法,加上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说法,正是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所强调的知情意行四者并重的全人教育理念。

(二)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西方古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以柏拉图(Plato)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思想为代表。[3]

1.柏拉图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柏拉图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意志与感情三部分所组成,教育的功能即在于使人的灵魂得以良好发展,使理性表现为智慧,使意志表现为勇敢,使感情表现为节制。(2)重视个别差异。因为每个人的灵魂组成不同,故而强调按个别差异因材施教。(3)体育与智慧并重。体育训练学生的身体,智育训练学生的心灵。(4)教育的实施需配合年龄,从出生到21岁分为四个阶段,主张配合不同年龄阶段,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

2.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的灵魂具有植物性、动物性与理性三种特性,教育的功能即在于强化理性,使理性表现为智慧,从而节制其植物性与动物性。(2)强调全人格发展的教育,因而强调德智体三育并重。(3)提出教学的三项原则:一为自然原则(配合学生年龄),二为习惯原则(养成良好习惯),三为启智原则(启发学生智慧)。(4)施教须与年龄相配合。从出生到21岁分为四个阶段,主张配合不同年龄,分别实施不同的教育。

(三)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西方近代哲学教育心理学思想,以瑞士的裴斯泰洛齐(J.Pestalozzi)、德国的赫尔巴特(J.Herbart)与福禄贝尔(F.Froebel)三人的思想为代表。

1.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性中含有原始性、社会性与道德性三个层面,教育的功能即在克制其原始性而发扬其道德性。(2)强调以爱为教育的中心,视学校如家庭,教师如父母,学生如子女。(3)在教学上强调学生头(心智)、心(情意)、手(行动)三者均衡发展。(4)重视儿童个性发展,视教师如园丁,视学生如花木,既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与自然发展,也主张培养其道德规范。

2.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赫尔巴特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人的心兼具知情意三种功能。(2)教育应以道德优先,而道德教育实施则以自由、完美、善意、权利、正义五者为基础。(3)重视儿童兴趣,而兴趣又有对事的兴趣与对人的兴趣之分,两种兴趣的培养均为教育之课题。(4)教学重程序,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明显、联合、系统、方法四个步骤。

3.福禄贝尔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福禄贝尔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有四点意义:(1)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的爱是其子女人格发展的动力。(2)自由与创造是人类的天性,前者使人选择向善,后者使人得到智慧。(3)重视团体游戏的社会化教育功能,儿童在游戏中既可以学到与人合作,也可以学到遵守道德规范。(4)重视儿童感觉与知觉的发展,认为感觉与知觉不仅可凭以认识环境,而且更可由之发展儿童的美感。

综观以上中外哲学教育心理学各家的思想,可以得到以下三点认识:(1)视全人格的发展为教育目的,因而强调德智体各育并重,且重视知情意等心理特质的均衡发展。(2)对教育之实施既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重视个别差异。(3)从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哲学教育心理学理念虽曾一度被评价为缺少科学性而受到忽视,但从社会与学校对教育心理学的期待及今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看,哲学教育心理学的思想仍然具有指引方向的价值。

(四)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思想

西方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思想,是在20世纪初跟在科学心理学之后舍弃了传统哲学趋向而实现的。[4]科学心理学始自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M.Wundt)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设置实验室,采取控制实验的方法研究意识结构,企图将心理学建构成类同自然科学的独立实验科学。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迅速,已由早期的理论科学(如理化生物等)分化出应用科学(如工程医学等)。科学心理学初期主要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方面由于学校教育革新的需要,另一方面受到自然科学分化发展的影响,于是诞生了以“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应用”的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此即一向将教育心理学定位于应用心理学的原因。心理学原理中被应用于教育者,主要是经实验研究而建构的学习理论,而学习理论的内涵则因心理学派理念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如按年代来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是以下两派的学习理论取向。[5]

1.早期行为学习论实验研究取向。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内,最早经由实验研究而建构系统学习理论者,是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自然科学所采用的控制实验取向,而控制实验的基本条件是客观观察与精密测量。就在此等理念之下,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藉由易于控制的动物学习实验,构建了系统的学习理论。根据动物试验所构建的学习理论,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and-errorlearning)与效果律(lawofeffect)(解释猫学到开门取食),与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I.P.Pavlov)的条件反射(conditionedreflex)(解释狗学到闻铃声分泌唾液)。此二人学习理论的基本要义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新关系的建立,而建立的历程则称为条件作用(conditioning)。行为主义把桑代克和巴甫洛夫两人的动物学理论,当作了他们心理学的理论根据;而桑代克则将其动物学习理论应用于学校教学,并于191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为哲学教育心理学演变为科学教育心理学的里程碑。20世纪40年代以后的行为主义思想虽有所改变,但以动物实验而建构学习理论的传统却仍继续保持。

2.晚近认知学习论实验研究取向。

桑代克以动物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心理学,到60年代受到了挑战。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斯波尼克号,使素来自诩科学领先世界的美国人受到震惊。美国科学界与教育界检讨反省之后承认,美国学校教育受到行为主义思想影响,只重视行为习惯培养,不重视知识教学,是科学落后的主因。由是之故,60年代认知心理学兴起后所持的认知学习论取代了行为学习论,成为教育心理学思想的主流。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的基本要义是:(1)学习不是行为主义所说的刺激反映联结,而是在刺激引起反映之间,存在着一个不能直接观察的内在认知历程。(2)比拟电脑处理讯息的过程,将学习解释为编码输入、记忆储存及解码输出的复杂心理历程,是为讯息处理论(information-processingtheory)。认知学习论的实践研究改为以人为受试,不再研究动物行为。对素来重视知识学习的学校教育而言,认知学习论具有相当的说服力。

经由实验研究所建构的学习理论之所以受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视,原因是此等理论具有科学性;不再像哲学教育心理学所持的“教师要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观念,而是改为“先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才教学生如何学习”的新观念,表面看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用于学校教学的构想是合理的,但因心理实验与与教师教学情境迥异,故而此种构想并不切合实际。其中原因留待稍后再作说明。

二、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间的桥梁

以往将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用于学校教学时,并没有考虑到学习理论的适切性。同时心理学家经实验研究建构学习理论时,也没有考虑到他们的理论将来在教学上如何应用。原因是心理学既采自然科学取向,自然科学的研究并不预先设定固定目的。因此对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是否有用及如何应用的问题,关键不在于心理学单一方面,而在于介于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教育心理学能否发挥有效的桥梁角色功能。基于此义,本文提出以教育科学为本、以心理科学为用的观点,来定位教育心理学的功能。此一功能的特征是将以往被动接受并依据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转变为只将学习理论视为有助于教学的因素之一,尚须综合其他因素建构成真正适用于学校教学的理论体系,然后用于教学实践。

(一)教育科学化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角色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始自一百多年前的教育科学化,在意涵上与教育现代化和教育西化的概念相近。教育科学化指的是,配合时代变迁、社会需要及下一代的未来,参照或采取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改革教育,以期达到理想教育目的的过程。教育科学化过程涉及层面很多,而心理学思想应该被列为重要层面之一,因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人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从中国科学化过程看,20世纪初虽有不少杰出的心理学家,但他们并没有像当时的教育家一样扮演积极的角色,而当时的教育心理学更是一门微不足道的学科。当时中国教育家的思想相当进步,试举1922年壬戌学制公布前陶行知的言论,即可了解当时教育家思想进步之一斑。陶行知指出:“当这学制将改未改之时,我们应当利用科学方法、态度,考察社会、个人需要的能力和各种生活事业不可少之基础准备,修出一个适用的学制。至于外国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采取它;如有不适用的,就回避它。本国以前的经验,如有适用的,就保存它;如不适用,就除掉它。去与取,只问适与不适,不问新与旧。能如此,才能制成独创的学制——适合国情、适合个性、适合事业学问需要的学制。”[6]像陶氏对教育改革所持的“只问适不适,不问新与旧或中与西”的精辟见解,在当时的教育心理学界是少见的。早期的中国心理学采取的全盘西化取向,先是接受德国的结构主义,继而唯美国行为主义马首是瞻,50年代转向苏联前的条件反射思想,80年代又向美国心理学学习。而在教育心理学方面,则是完全接受了美国早期“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应用”的思想,对教育的改革绝少贡献。

(二)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与限制

前文多次提到,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无法在教育上直接应用,如此论断主要基于以下三项理由:

1.心理实验室情境不同于教室情境。

实验室内的受试是被控制的,在桑代克实验室中的猫,先被剥夺进食48小时之后才开始学习开门取食。如此控制的目的在强化动物的学习动机。教室内的学生虽然也需要学习动机,但其学习动机则是在教师鼓励和引导下自行产生的。

2.实验室内的学习是简化的。

所学习者不是属于简单动作(动物实验),就是属于简单的知识(认知实验)。教室内学生的学习是多元的,除不同学科不同知识技能之外,尚须学习态度和观念。

3.学习历程不同于教学历程。

心理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学习,旨在了解个体独自学习是经由怎样的历程,从而建构学习理论,不带其他目的。教师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历程,在此历程中既有预定教材和进度,也有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学习历程与教学历程是截然不同的。

除了上述三理由外,纵使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具有科学性,但如比照其他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此等学习理论在教育上应用时,仍缺乏科学理论的必然性与普遍性。物理学上的安培定律用来制造电动机时,其原理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普遍性。心理学上的任何理论,都不能具备类似的条件。原因是自然科学研究物性,物理变化的同质性大于异质性,而且没有自主意识。心理学研究人性,人性除自主意识外,其变化的异质性大于同质性;除个别差异外又有因社会文化影响形成的团体差异。更何况科学心理学家在实验室内建构学习理论时,所用受试不是动物就是大学生,样本缺乏代表性,自然缺乏普遍推理的价值。

(三)从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到教学实践

虽然心理学原理中的学习理论不能直接用于学校教学,但对教育科学化而言,学习理论的精神仍有参考价值。因为学校任何科目的教学都需要以学生学习心理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来教学,才能达到教师教学效果表现于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就在这样的理念之下,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在70年代大力提倡以纯理论性的学习理论为基础,配合学校实际教学的需要,建构成具有应用性的教学理论。[7]布鲁纳认为,学习理论(learningtheory)与教学理论(instructionaltheory)两者是不同的。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只能说明学习产生的心理历程,而教学理论则是处方性的,除了解学习历程之外,更进一步要引导学生如何学习,如此才能将“教”与“学”联结在一起。布鲁纳提出建构教学理论的理念之后,极受教育心理学界重视。此后教育心理学家相继提出多种教学理论。惟此等教学理论,对教师实际教学实践而言,固然对有效教学具有引导作用,但也不能全盘采用。基于此义,笔者综合多家意见及个人多年教学经验,建议教师将教学理论用于教学时,必须考虑五大要项:(1)教学内容包括什么,是知识技能还是态度观念(教学目标);(2)在教学之初须了解学生是否已具备学习新知识的条件(先备知识);(3)教学时采用何种方法领导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教学方法);(4)上课时如何引导学生专心向学(学习动机);(5)教学后采用何种方法肯定学生已学到了希望他学习的东西(教学评价)。

从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与心理科学间桥梁的观点看,学习理论只是偏在心理科学的一边,而教学理论则是将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联结在一起,搭成两者沟通的桥梁。惟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的功能看,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价值仍然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层面,而不是智慧运用。要想使教师从教育心理学知识转化为智慧,那就要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只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于配合教学需要,以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理论为参照架构决定自己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使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学到智慧。以下举台湾教育当局采取建构式教学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用以说明教师教学实践运用的重要性。

建构式教学(constructivistinstruction)的理论,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的建构论(constructivism)。皮亚杰的建构论有两点要义:(1)儿童的认知发展也就是他的智力发展。(2)儿童的智力发展,乃是他主动探索环境时,随时因环境要求调试改变重建自己经验所产生的效果。[8]因为皮亚杰的理论中强调儿童的主动探索求知是其智力发展动因,所以美国心理学界即向教育界建议采用皮亚杰儿童主动求知的理念教数学,从此就流行起所谓学生中心教学的概念。1996年台湾教育当局为求改进小学数学教育,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全盘实施建构式教学,将传统教师“讲题”的角色改变为“布题”的角色,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行探索寻求答案。实施六年造成200万小学生数学能力普遍降低,最后在社会抨击及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对声中于2002年全面喊停,又恢复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式教学。建构式教学有其理论价值,但是必须符合三个先决条件:(1)学生必须有先备知识,有了基础经验,他才有可能针对问题需要去重新建构经验。(2)建构式教学只适用于能力中上的学生,对于中下能力的学生而言,重视讲解的传统教师中心教学反而较为适宜。(3)教师必须具备教学实践的能力与智慧,既能深切理解建构式教学的理论精义,更能洞悉班级中学生在能力、经验、动机等心理上的个别差异。台湾推行建构式数学教学之所以失败,就是忽视了上述三个条件。现在一般教育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从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观点看,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普遍有效的;学生中心取向与教师中心取向的教学都可采用,而配合教材性质与学生个别差异,将两种取向交叉混合使用,才是最适当的教学实践。[9]如此看来,从学习理论到教学理论都可视为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科学知识,但教师在教学实践时凭以作为教学策略决定者的却不是知识,而是智慧。一百多年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曾对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提出箴言,强调心理学的理论不可直接用于教学,因为心理学是科学,教学是艺术,科学万能,却无法创造艺术作品。[10]科学是客观理性的机械运作,其产品具有同一规格;艺术是主观感情的心理创作,其产品具独特风格。教学具有高等的艺术性,教出的学生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因此身为人师者,应比从事科学工作者需要更高的智慧。

三、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

综合以上讨论可知,今后国内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必须超越多年来“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应用”的局限,在教育科学为本、心理科学为用的原则之下,走出自己的路。这条路如何走法,此即本文所提三化取向的建议。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

教育是追求理想的事业,而教育理想则是藉教育目的达成来实现的。虽然不同学校的教育目的不尽相同,但任何教育的实施都是经由人(教师)教人(学生)的过程,却是一样的。在师资培育机构的课程设计中,教育心理学是必修科目之一。惟教育心理学与其他专业科目不同,修读专业科目的目的是为了担任各科教学,而中小学的科目中并没有教育心理学这个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必须具备超乎其他专业科目的功能,使修读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在其专业科目之外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与理念,使其将来担任专科教学时,能成为一位更优良的理想教师。因此,以下用两个子题来说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1.培育理想的教师。

教育心理学的真正目的,不是只为做教师者提供一些心理与教学的知识,而是旨在培育理想的教师。合格教师应具备三种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具有专科素养,才能担任学科教学。(2)教育专业素养。具有教育专业素养才能扮演适当的教师角色。(3)教学专业素养。教学专业素养是教师从教育心理学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前两方面的素养是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教学专业素养才是形成理想教师的充分条件。具有良好的教学专业素养的教师,能够将他学到的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知识与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融合在一起,并能在教学实践中随教学情境变化,配合学生个别差异灵活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应该得到的知识与能力。因此,理想教师是真正运用教育心理学理念教好学生的教师。美国教育学界多年来流传一句名言,如果数学科教师被人问到“你是教数学的老师吗?”最恰当的回答应该是:“我不是教数学的老师,我是教学生学习数学的老师。”[11]“教学生学习”的说法,正符合中国人一向所强调的经师兼人师始为良师的观念。经师而又兼人师者,才是理想的老师。

2.教出理想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研究目的教育化,是属于历程—结果取向(process-productapproach)的概念。此一概念的基本要义是,教育是长时期人教人的历程,在此长期历程中教师是教育的执行者,实际负责教导学生,而教学之后的成果,则由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的改变来表现。基于此义,前文所指培育理想的教师,尚属历程性目的,由理想的教师教出理想的学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所谓理想的学生,可从客观的教育目的与主观的心理特质两方面来评定。客观的教育目的即基础教育阶段众所公认的德智体等多育并重的概念。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在行为上能表现出德智体多育理想者,即可视为理想的学生。惟从现代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观念言,德智体等多育的构想虽好,但仍属抽象概念,不易观察测量。因此笔者主张采用既符合中国传统精神也符合现代心理学思潮的知行情意四种心理特质的改变,作为评定理想学生的标准(现代心理学的思想中,认知心理学重知,行为主义重行,人文心理学重情意)。有些学生天资不差,但学业成绩低劣,主要原因是教师未能在教学时适时激发其知行情意四种心理特质所致。

(二)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心理学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时,应以学生的全人为对象。以下从两个观点说明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全人化的意义。

1.全人教育的人格发展观。

个体的人格发展包括身心多方面,而在人格发展历程中,都是由整体到分化进行的。这像一棵果树的生长一样,先生根发芽,而后长树干和枝叶,然后开花结果。果树的成长靠栽培,栽培时应先为长一棵健康的果树着想,不应先为结出果实去考量,有了良好的栽培才有丰富的收获。在现代心理学理论中,美国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need-hierarchytheory)可用来说明人格发展由整体到分化的意义。[12]马斯洛将个体自小到大成长中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前四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和自尊需求,后三层分别是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解释,只有前四层的需求依次获得满足之后,后面的高层需求才会产生,也只有前六层的需求获得满足,个人的资赋才能得以充分展现。此种理念与前文所举先长树干后结果实的例子相同,都是说明全人教育的重要性。教学时最使教师感到困惑的是,有些学生资质不差而不肯读书,如采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来解释,此类学生的问题是心理上缺乏知的需求,亦即缺乏学习动机,而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乃是因前四层需求未获满足使然。因此,要想改变此类学生,必须从他的全人格发展过程着眼,先辅导学生家长,善待他们的子女,让子女获得生理、安全及关爱、自尊等需求的满足,而后才能在学校培养他的读书兴趣与动机。

2.全人教育的社会多元观。

早期教育学家谈论基础教育目的时,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持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教育应为未来成人生活而准备;有人认为教育本身即生活,不应为准备未来生活而牺牲儿童生活。晚近教育家采取折衷看法,一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应教育儿童在学校生活中学习了解校外的社会生活,从而培育学生关心社会与自己的未来。目前学校教育为人诟病的缺点是,在升学主义引导下独重知识教学,对生活教育完全忽视。其实,知识教育本身也是生活教育之一,如缺乏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将来在社会生活中也不能生存。只是知识教育如果完全以升学为标准时,知识教育的内涵就会被窄化,全部学生在窄化了的升学科目之下学习知识,一旦升学路受阻流落于社会,将难免因缺乏生活知识而遭淘汰。因此为了使基础教育阶段真正达到全民教育的理想,应以社会多元化的观点培养所有学生各自适性、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均能学到基础知识、环境适应能力及独立生活的观念。从社会多元分化出的千百种行业,各行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只要人适其事,事适其人,任何工作对社会都有贡献,对个人都有尊严。

(三)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本土化

现代生态学的理念已被教育家用来解释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其生活环境的关系。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环境一词广义上包括影响学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狭义则指影响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本土化取向所指者,主要就是从了解和研究学生生长的家庭环境,进而推行二教合一理念,以期达到学校教育的目的。

1.三类学生与三类家庭。

基础教育是全民教育,适龄儿童无分智慧差异均须一体入学。入学后又实施混合编班,在同一进度下教学同一教材。如此在每一班级内都会有来自三类家庭的三类不同学生:(1)顺教育的学生。此类学生来自顺教育的家庭,父母受过良好教育而且重视子女的教育,在尚未接受正规教育之前,已使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孩子打好了接受教育的基础。(2)缺教育的学生。这类学生来自缺教育的家庭,父母未受良好教育,因忙于生计,对子女养而不教。在缺乏文化刺激的家庭环境中,为父母者没有帮助孩子对未来接受学校教育所需条件作任何准备。(3)反教育的学生。此类学生来自反教育的家庭,父母是社会失败者,有的不务正业,有的作奸犯科,父母的行为成为孩子的坏榜样。对此类学生而言,学校不是他们喜欢的地方。入学后教师面对全班背景不同、经验悬殊、习惯各异的三类学生实施班级教学,采用同一教材和同一进度,无异于对被关在同一个笼中的鸡兔鸭三种动物喂食同样饲料。这是全民教育中最困难的现实问题,解决之道除遵循团体教学、个别辅导原则外,根据前述社会多元化观点,实施适材适教的教学不失为可行的途径。

2.成功的教育有赖二教合一。

篇7

关键词:沉锚效应;心理效应;心理学;高等教育教学;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19-0054-02

Sinking-anchor effect theory’s appli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Xing Hui-li,Hu Xihou,Lei Guohua

(Department of Medical Information,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264003, China)

Abstract:Psychology has important directive significanceto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proposed sinking-anchor effect’s application in higher computer teaching. It explained the application’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Computer teachers in higher college should utilize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the effect and avoid the negative. And it indicate the consistency of studying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with sinking-anchor effect’s application.

Keywords:sinking-anchor effect;psychological effect; psychology;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computer teaching

1沉锚效应

有两家粥店,每天的顾客相差不多。然而,晚上结算的时候,左边店总是比右边店多出百十来元,天天如此。细心的人发现每有顾客进右边店时,服务小姐都微笑着迎上去,盛一碗粥,问道:“加不加鸡蛋”,有说加的,也有说不加的,各占一半。走进左边粥店,服务小姐也总微笑着迎上前,盛上一碗粥,问道:“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爱吃鸡蛋的说加两个,不爱吃的有说加一个,也有不加的。一天下来,左边这个小店总比右边那个多卖出很多个鸡蛋。这是经商法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左边店给顾客的思维定势是:“加”与“不加”,右边店给顾客的思维定势是:加“一个”或“两个”。显然第二种问法更有利于促销。这在思维定势心理学中称为“沉锚”效应。

定势又叫心向,它是由先前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一种准备状态,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定势理论认为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着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的趋势( 即人的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由预先的准备状态所决定的)。

“沉锚”效应是指,在人们做决策时,思维往往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第一信息会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你的思维固定在某处,第一信息不同,你的决策也不同。擅用第一信息的“沉锚”效应会达到极佳的效果。是人际交往、谈判与经商不可缺少的课程。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少的要求,这就是第一信息的“沉锚”妙用。

2将“沉锚”效应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

2.1将“沉锚”效应应用于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意义

教育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学校里,教育者根据社会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去影响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人,也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主动地获得知识与技能,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活动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与心理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心理学对教育过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提供方法上的支持。教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将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效果[1]。

高校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大学生一方面具有了较高的文化层次,有着较强的独特性,但又未形成成熟的心理,处于可塑性极强的敏感时期。高校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必须考虑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竞争意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沉锚”效应的第一信息妙用的特点正可以较好地配合完成这一教育目标。积极的第一信息“沉锚”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健康的心理活动趋势,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身潜质。

高校计算机课程有其枯燥深奥的一面,会让初学者产生畏惧厌烦的情绪。大学生对计算机课既好奇又有畏难情绪,总觉得自己也许只能粗浅的掌握,让学生树立信心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非常重要,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教师,教是天职,让学生能学更是必须完成的职责。

2.2如何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沉锚”效应

心理学是描述规律的科学,教育自然要遵循科学,但应用科学规律则是艺术,有赖于教师们根据自己的特定情境去创造。心理学的实验和调查属于科学,生活中、家庭里,课堂上的故事和案例则属于科学的艺术。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藉由理解、模仿和反复实践而不断创新。

同任何事物一样,“沉锚”效应也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应正确地了解、认识、掌握并利用“沉锚”效应,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其第一信息“沉锚”的积极妙用。

善用其好的一面,禁止其不好的一面。

2.2.1擅用积极作用

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灵活聪明地应用“沉锚”效应的积极作用,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定势,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右店老板套牢顾客的爱面子心理,让顾客只好选择掏钱。同样道理,教师要让学生学习,必须有技巧地、慎重地发出自己的教育教学信息,要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不是要不要学的问题,而是学多学少的事情,真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比如第一堂计算机程序设计课,可以给学生举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的例子,然后对学生提出程序设计课程的要求:你的学习目标是要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还是仅作一个熟练的程序员,是从大目标到小目标的选择,而不是要不要好好学习的思维定势,我想大部分同学将下意识地选择小目标。

教师应通过多方激励学生,缩短心理距离;融洽师生关系,维护心理平衡;尊重理解学生,促进心灵沟通,为“沉锚”效应发挥作用创造肥沃的土壤。同时借助较高的人格素养魅力、高超的教育教学技巧,运用准确、鲜明和艺术的第一声音使“沉锚”效应获得成功。

2.2.2避免消极作用

在高校教育别要注意消极的第一信息的“沉锚”影响,这种“沉锚”对处于独立而又不成熟期的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有时会持续一生。

比如人在判断事物时总会常看表面现象,产生“沉锚”效应心理,而对表面现象做出第一反应,这样产生的结果往往都会错的,而事实上看到的并非是它原本。每件事物总是当你不完全了解时是形式决定内容,而当深入了解后就内容决定了形式。在高校计算机教育中要避免这种表面“沉锚”效应,也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学会判断和抵制这种表面“沉锚”。

3高校教师应加强心理学学习

“心理发展的水平与特点是教育的起点和依据,是教育的前提”[2]。教育工作只有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特别是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加深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1]。

现代的高校教师在中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理念基础上,应更适应今天大学的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心理学特别是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心理知识,形成心理分析的专业能力,从而正确分析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格和社会性特点、个体心理差异、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育教学计划,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正确把握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过程规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提高评价/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充当大学生品德和人格的导师,帮助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在将心理学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可以将各种心理学知识融会贯通。比如在应用“沉锚”效应时,可以与大学生的学习迁移相结合。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鼓励学生广泛涉猎,本领多了不压人,每一种本领或技艺的学习有时看不出对将来有什么作用,但是所有的学习之间都是相互迁移的,不是对未来有没有影响的问题,而是影响大与小的问题,这就是“沉锚”效应。

高校教师在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将“沉锚”效应融入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积极的第一信息影响作用,可较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对现代教育教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文新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21页.

篇8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课堂教学 建构主义

一位教师,专业知识再精湛,如果不具备心理学相关知识,永远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公共心理学》是高师院校为完成向中小学输送合格的人民教师这一培养目标而专门为师范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教育基础课程,也是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所必修的公共课程之一,由此可见,《公共心理学》对师范专业学生未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具有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看来,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但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学取向,是目前国内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之一,对于传统教育思想具有巨大的冲击作用。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体表现为:(1)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地被“革命”掉,因此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知识,知识是需要随着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的;(2)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先前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3)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4)教学观:教学不是教师将准备好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意义以及解决问题。

二、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编排方面

首先,教学内容陈旧。理论大多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与学生现代的日常生活相脱节,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材理论性过强,学了之后又没有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看不到学习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再次,教材缺乏针对性。目前使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大多是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拼凑的结果,体现不出该门课程应有的特色,因此最终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课堂出现注意力分散、开小差等情况。

(二)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调查显示,高师学生对心理学的知识还是普遍比较感兴趣的,大都觉得心理学很神秘,因此学习之前期待较高,但上课后发现课堂上的内容并不是期待中的样子,因此希望变为失望。同时,《公共心理学》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与专业知识相比,不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再加上十几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已经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很多时候已经不愿意,甚至是不知道如何进行独立思考,面临问题缺乏主见的现象非常普遍,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能力逐渐退化,导致进入课堂就睡觉,出了教室活蹦乱跳,课堂学习出现“疲软”的恶性循环状态。

(三)教师讲课刻板、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公共心理学》承担着重要任务,但是目前在高师院校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院校才安排40甚至才30多个课时,与教学内容的多少远远没有形成正比。在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拼命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很少能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安排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时间一长,学生很容易进入疲劳状态。同时,目前由于资源有限,学校的公共课大多采用大班教学,一个班有一两百人,师生互动更是很难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教学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三、提高《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目前高师院校《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我们的启示,现提出以下建议:

(一)依据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改革目前《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因此,针对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教材编排问题,我们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内容。比如说将心理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特别是学生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相关信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创设真实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带着问题学习基础知识,建构知识的意义,最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二)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将准备好的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因此,针对公共心理学课堂上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应该多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独立思考,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以及周围的朋友等就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探讨,在讨论中逐渐理解知识的意义。老师应该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更好地将学得的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依据建构主义学生观和教学观,充分发挥教师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教室的,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基于此,《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不能无视学生,一味地只顾讲授基础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和课堂质量,最终破坏了学生对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下降。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比如采用情景教学的教学模式,课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带着问题讲授基础知识,在确定学生充分理解了基础知识之后,让其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课前的问题。这样既有利于把握学习的重点,也利于学生认识知识的价值,还能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可以采用活动体验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心理学相关活动,理解心理学知识。比如说讲解注意的分配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左手画圆右手画方”的方式,然后总结注意分配的相关知识,这样既有利于体现心理现象的可操作性,又便于加深学生对注意分配的理解。

总之,目前高师《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有关观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心理学教学模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公共心理学》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在心理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提高心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除了上述建议外,也可以通过增加课时或是实现多元化考核等方式,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张海琴.高师公共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3]王胜芹.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9.

篇9

1、本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本论文课题是依据XX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通过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并结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标在于探求更科学有效的课程教学方式,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一次新课程改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XX年秋,高中新课程改革首先在广东、海南、山东、宁夏四省开始试验,到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才处于起步阶段,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下进行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的研究还比较少。以下侧重叙述教学设计理论的历史轨迹。

(一)教学设计的思想萌芽与早期发展

由于教学设计是融合了许多不同学科的重要理论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因此它的出现与发展同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立教学设计学的构想最初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john dewey),他于19XX年提出了应建立一门所谓的"桥梁科学",以便将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连接进来,目的是建立一套系统的与教学活动有关的理论知识体系,以实现教学的优化设计。但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教学设计还仅仅是萌芽状态,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到20世纪中叶,行为主义迅速发展,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提出了s-r理论,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出现了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程序教学以其精确组织的个别化,自定步骤的学习,确立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它建立的一系列学习原则和开发程序教材的系统方法,对教学设计理论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中,奥苏伯尔的渐进分化的思想,如运用先行组织者,然后呈现一系列具体的下位概念和例子;布鲁纳(j.bruner)依学生成绩而逐渐提高学习复杂性的思想;马克勒(s.markle)和墨里(j.w.mrooe)等运用教学理论促进概念获得的思想,都对教学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二)认知心理学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从教学设计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看出,程序教学是教学设计的方法学上的依据。但在60年代末,认知心理学逐渐代替行为主义,成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研究者纷纷重新考虑学习理论。影响比较大的有加涅,他把自已的教学设计与认知理论相结合,将学习结果分为五大类等。梅里尔也提出教学设计的成分呈现理论。此外,认知心理学中关于知识生成的研究结论也被应用到教学设计中,这些研究产生了许多针对学习过程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策略,信息组织策略,降低焦虑策略,自我控制策略,元认知与招待性策略等。这些新理论的引入,极大的丰富了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使得教学设计这门学科不断完善与扩充,一般来说,从这时开始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整合化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阶段(80年代至今)

到了20世纪80年代,教学设计研究者开始倾向于将不同的教学设计理论结合成一个行之有效的总体模式。如赖格卢特的精加工理论,藤尼森提出的概念教学理论等。在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中国,不同于自古已有的教学,这里所指的现代教学设计从1974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问世算起,有30余年的历史。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关注的人很少。浙江大学教育系盛群力和李志强合作编著的《现代教学设计》一书中对现代教学设计在中国的研究情况作了较全面忠实的回顾,指出:"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起步较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出版的教育学、教学论和教育心理学著作、教科书中几乎看不到有关教学设计方面的论述。在人们眼里,教学设计大体相当于课时计划(教案设计),教育理论工作者无暇也无需过多予以关注。"

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教学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四方面的力量参与:电化教育(技术教育)界的研究人员是第一支研究力量,他们起步早些,介入的人较多,有数本专著、教材推出。第二支研究力量是从事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邵瑞珍、皮连生教授十余年来致力于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也非常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他们发表了一批论文和研究报告,出版了专著《智育心理学》。由李伯黍、燕国才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教育心理学》(1993)在我国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首次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三支研究力量是教育论工作者。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翔实地介绍了日本的教学设计(授业最优化)理论和前苏联的控制教学论,在《教育研究》(1987)上发表了《从现代教学论看教学设计原理与课题》一文;高文教授关注教学模式的现代化研究,关注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为特征的教学设计理论。由李定仁主编的《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1994)和田慧生、李如密编著的《教学论》(1996)都分别开始专章论述"教学设计"。第四支研究力量是中小学教研人员。例如,广州市教研室主任任麦曦同志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1996),吸引了广州市的众多教研员与中小学优秀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理论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来,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和应用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更多这方面的专著、文章和教学设计案例。如由孙立仁著的《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XX),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中学各科教学设计的研究"课题成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连生、刘杰主编《现代教学设计》(XX)作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开创了现代教学设计在我国大范围推广的先河;还有XX年钟志贤著《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等等。在历史学科领域,有关新课程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学科教学的专著,有赵亚夫主编的历史新课程研究系列,作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其中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XX),石蔷、齐渝华编著的《历史教学课例分析》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都有很好的启示意义;更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黄牧航教授主编的《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XX),而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第一线,还需要大力推动历史教师真正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进行实践。

对于日后教学设计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在新课程改革下,应关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中某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认知过程,更不仅仅是外部种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应从人的整体发展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因素,诸如学习动机等情感因素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得到反映。同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是课程重要的开发者,也应该注重教师的能力特征和个性特征在教学设计中所起的作用。

2、本论文课题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由乌美娜教授主编的《教学设计》一书将教学设计定义为:"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方面可以运用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教学理论方面可以主要运用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建构主义的理论;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几种教学设计理论主要有泛能教学设计、贯一教学设计、基于活动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混合学习等。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更有效地实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教学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我国教学改革与研究中不断拓展。在经历翻译、介绍和引进国外教学设计研究成果的阶段后,目前我国已逐步进入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阶段,表现在教学设计通论研究方面已有较多成果。这些成果对发展教育理论和深化我国的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改革中,自觉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换为教学实验,对减少和克服传统历史教学僵化、呆板和面对新课程历史教学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增强和提高历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可控性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备课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现代教学设计对我们教学的启示和要求不仅仅是教育技术方面的,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也值得我们借鉴。更重要的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下,对于传统性较强的历史学科教学而言,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有效结合学科教学的推广应用,在促进历史教师角色转换、对学习者的分析以及教学策略的制定与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方面,都有迫切的现实需要。

3、论文的基本内容、结构框架以及要突破的难点:

(1)基本内容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下,通过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学习论、教学论进行优化教学的实践,探讨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深入开展历史教学设计研究,寻找将先进的教学设计转换为学科教学实践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总结反思,促进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更优化发展。

(2)结构框架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论文课题国内外概况和文献综述

1.1高中新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1.2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

1.3国内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课程与现代教学设计概述

2.1优化教学设计的学习论和教学论

2.2高中历史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设计准备

2.2.1教学目标的设置和陈述

2.2.2教学任务的分析

3.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3.1知识呈现的教学设计策略

3.2过程、方法引导的教学设计策略

3.3能力训练的教学设计策略

3.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3.5.历史新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课堂管理策略

4.历史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提升

结束语

(3)要突破的难点

高中新课程改革下,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历史学科教学具体内容、具体环境条件的整体考虑,切实有效地落实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育与教学的效果,并使之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4、论文计划、进度及待解决的问题:

(1)论文计划、进度

确定研究方向;历史文献资料查阅:XX年2-7月

撰写开题报告并送导师审阅:XX年7-8月

论文开题:XX年9月

实践与分析阶段:XX年9月-XX年5月

论文写作,完成初稿送导师审阅:XX年6-8月

论文修改与定稿:XX年9-10月

论文送审:XX年10月

论文答辩:XX年3月

(2)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归宿是落实到各个学科,重视与学科的联系,也就是重视教学设计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意义上,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支持任何学科的教学和学习,因为它是属于方法学和技术学层面的学科,具有良好的指导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每门具体学科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教学设计应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应该注重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专门研究,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不能离开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不应是少数人的专利,应该为全体教师所掌握和自觉运用。

5、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仁:《教学设计--实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方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XX。

2.皮连生、刘杰:《现代教学设计》,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XX。

3.乌美娜主编《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4.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XX。

5.赵亚夫主编,张静、李晓风、姚岚、孙楠著的《历史学习方略》,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6.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8.rm加涅lj布里格斯:《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XX。

篇10

传统体育养生学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许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高校中的学位课程。

二、对提高传统体育养生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1.课前准备

任课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大纲、教材,仔细备课,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必须严格做到教学计划、内容、进度、目标的统一。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通过激发学生对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兴趣来提高教学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系融洽的师生相互畅所欲言,学生会集中注意力,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2.根据学生能力的需要

(1)结合实习和工作

,现在许多体育院校的学生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比如在健身俱乐部里担任健身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所授的课程必须联系学生今后顶岗实习的内容,兼顾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方向,结合专业实际,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多证书”制

健身气功项目现在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证和裁判员证。所以我们要采用“多证书”制,使职业证书进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同时规定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同效等方面的措施。

3.多教学方法的应用

(1)音乐手段

本课程还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在练习中可选择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提高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达到身心俱佳的目的。

(2)教学比赛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所学知识,需要不断重复练习,纠正其动作,但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若在正确的时间穿插教学比赛,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4.加强教师的师资培训

健身气功从2003年起就开始走进校园,经过几年的发展,除专业体育院校、中医院校外,已有越来越多的综合类大学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国家体育总局健身管理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培训班,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参加业余进修,定期培训,以跟得上各院校发展的脚步。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