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院建设体系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医院建设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严打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打黑除恶”为龙头,适时组织开展了集中打击和专项行动,始终保持了对严重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1-9月份,公安机关共破获刑事案件1907起,其中隐积案562件;打掉各类犯罪团伙58个、212人,同比上升222.2、158.5;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877人,同比上升23。检察机关全面落实“快捕快诉”原则,依法批准逮捕234件352人,依法提起公诉248件326人。人民法院加大刑事审判力度,对“严打”重点案件,坚决重起来、严上去,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261件,判处5年以上1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92人,15年以上有期徒刑的4人,分别上升了40和30。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牢牢控制了社会治安局势。在抓好严打的同时,对全县38个治安混乱村居和区域进行了综合整治活动,及时解决了突出的治安问题,效果比较明显。
——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化解。进一步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组织网络,各级综治、部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继续坚持定期排查、领导包案、协调会议等工作制度,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集中查处了一批案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消除了大量不定安因素。积极做好集中处理涉法上访工作,由政法委牵头,组织人员对涉法上访案件进行了集中排查,落实包案领导和人员,依法妥善进行解决,处结了多起疑难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受到了上级的肯定。今年以来,全县到市以上上访42起,比去年同期下降28,无到省进京集体访,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群体访。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不断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认真查处事故隐患,狠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今年以来,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基层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狠抓领导、力量、措施、责任“四个下移”,大力加强了普法依法治理、治安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和涉法人员动态管控等各项基础性工作,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得到巩固。大力加强队伍建设,基层政法综治组织和群防群治组织得到加强,管理、控制社会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水平不断提高。在平安创建活动中,各级各部门还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维护稳定的新措施、新办法。如郯城镇、马头镇成立了矛盾调处指挥中心,统一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并加强督促指导有关部门抓好调解、查处,有效地整合了各方面的力量,及时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篇2
[关键词] 核心价值体系 独立学院 学风建设
学风是指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也是指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有时也特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就其存在而言,学风弥漫于无形,却可观察与有形;就其作用而言,学风不仅影响到当前的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现状
1.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进取心不强
学习作为人的一项复杂活动是应该有较强的动机的。所谓动机就是使个体引起行为的一种动力,并且具有维持行为和指引方向的作用。独立学院的学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还处于“心理断乳期”,面临新旧角色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依赖到独立的困惑,对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显得比较突出,缺乏学习所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同时,思想道德范畴和精神文明方面的一些不良倾向也有所抬头,如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客观存在的部分社会分配、用人制度等方面不正之风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对远大理想学习目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倾向比较严重。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部分学生进大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文凭、谋求理想职业、提高社会地位。他们对学习抱有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态度,忽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积累。
2.学生纪律观念淡薄,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必然有一定的目的。学习也是如此。通过学习可以获得知识,满足学习者的认知需要,所以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每一个清醒的学习者都会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的学习活动均围绕学习目的来运转,学习目的是第一位的。由于独立学院高收费的影响,学生中部分人认为花钱就可以什么都能买到,我花钱你服务,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因而读书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在独立学院学生中,上课迟到、早退人数较多,无故旷课现象严重。许多学生不会自主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严,大量的学习时间被虚度在玩乐之中。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补考、重修、留级、退学的比例较高。
3.自信心不强,不能灵活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独立学院的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都表现出较强的意识和潜力。但由于高考成绩的不理想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同时,因为是降分录取到独立学院,更使他们“底气不足”,对自己毕业文凭的含“金”量、毕业后待遇等都表示质疑,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当今社会,许多高校的学生都表现出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力,独立学院发达地区生源居多,且多为独生子女,这些学生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在日常人际交往中缺少大局意识、缺乏与人积极配合的沟通意识,增加了学生学风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集中反映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具有明确的主导性,它为引领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了理论视野和方法论指导。
1.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巩固的指导地位
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坚持指导思想,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科学化。当前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倾向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冲击和影响。因此,在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化学术研究的同时,必须要坚持和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科学的理论占领主阵地。从而发挥对青年大学生的正确理论导向作用,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特别是在“两课”教学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接受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并能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
2.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切实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当代大学生适逢新时代,国家为大学生提供大量施展才华的空间与平台,大学生应努力树立远大理想,自觉强化理想信念。以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广大师生,切实为独立学院学风建设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要着眼于广大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义理论体系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原则,切实增强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组织大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深入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最终的落脚点是转变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可持续性。
3.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彰显大学精神,加强学风建设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一是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艺术载体、传媒载体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二是要增强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成就感以及民族理性精神。通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推进学生人格完善。
篇3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医院;体系架构;医疗应用;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8月21日
随着“互联网+”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智慧医院的建设成为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今年两会的政府报告中,在医疗卫生行业推广并且运用“互联网+”技术被首次提上日程。2015年7月初,《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对“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建设和运用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严格的要求。
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伴随信息时代的发展,医疗行业和“互联网+”的融合可以改写医疗行业应用的历史并且能够成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途径。智慧医院的建设则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应用的具体体现。智慧医院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逐步实现集疾病预防、网上诊疗、康复照护于一体的远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现今,国内多地已经开始加快智慧医院的建设,智慧医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为人们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优质服务,不仅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了贴心及时的服务,还提高了医院的办事效率、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共享。未来智慧医院的发展将有望破解卫生医疗健康服务的难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实现医疗健康服务的创新和应用。
一、智慧医院体系架构
根据目前大多数医院的设施建设状况,现阶段智慧医院主要是由三大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即基础设施、数字化设备和医院信息化。只有集这三大部分为一体,在实现相互融合、信息共享、互相依存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智慧医院的智慧功能。(图1)
互联网的信息可靠传递和智能处理能力为智慧医院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信息集成平台和通信传输平台的构建保障智慧医院实现了患者、医院、系统之间有效沟通,共享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形成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高效医疗健康服务系统。智慧医院的体系架构如图2所示。(图2)
根据医院的实际特点,在物联网体系架构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智慧医院的体系架构。智慧医院的体系架构包含了一个统一门户,两个集成传输平台,两个基础信息采集层,三方面应用。统一门户是指智慧医院为广大用户提供统一的移动门户,保证用户登陆注册得到统一认证,既方便用户使用智慧医院这一新型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又有利于医务人员、后台服务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统一门户集成多样的应用,由信息化应用、管理决策应用和移动化应用组成。各方应用保障了门户的安全管理以及信息可及。
在智慧医院的体系架构中,信息集成和通信传输两大平台支撑了各方应用和门户。医院数据采集层为信息集成平台提供了医院医疗服务的原始数据信息,而信息集成平台将这些原有的数据信息集成为标准的数据中心。通信能力构建层则支撑了通信传输平台的运转,开放式的通信传输,有利于为医疗卫生工作提供实时、准确、全方位的医疗信息,从而提高医院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工作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医疗健康服务。2013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电信合作建设智慧医院,首先就完成了统一门户、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和通信传输平台的建设,并且有各方移动应用的支撑。
二、智慧医院建设现状及其前景
自从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以来,智慧医疗、智慧医院也随之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环境下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更是被众多投资者看好。仅2014年一年,全球对数字医疗创业的投资额就高达65亿美元。不难看出,投资者对“互联网+”医疗的关注日益高涨。智慧医院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和方式纳入更多的医疗健康服务,创新了就医方式,患者就医更加及时、便利。
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医疗机构加大了对信息部门的投入,加快信息化的升级和改造。很多医院和互联网公司也已联手尝试研究建设智慧医院。例如今年3月刚刚启动运营的宁波“云医院”,凭借强大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信息技术,初步打造了一个含有10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226名专科医生的健康医疗平台,患者登陆“云医院”这个平台,可以预约医生,进行病情咨询、网络诊疗等。同时“云医院”还拓展延伸了传统的健康医疗服务的内容,患者可以咨询线上医生进行疾病预防,并且还有病后康复的周到服务,“云医院”还能为患者提供线上家庭医生的服务。而且宁波的“云医院”打破了传统购药取药方式,初步实现了医药分开。另外,中国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中国移动联手建设的智慧医院实现了医院各个部门之间互联协同办公,扩大资源共享,降低了运营成本。移动互联使得患者在就医后能够及时接收检查报告和医嘱等医疗服务。
此外,国内许多信息相关企业也已经跃跃欲试,研发各类相关数字化的系统,使得医疗健康服务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
(一)独立医疗服务应用蓬勃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智慧医院的发展大潮中,许多优秀的创业公司提供的独立医疗服务应用已经在引领行业迅猛发展,同时也在充分发挥自己灵活变通的优势,为使用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些独立医疗服务应用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趣医网和挂号网为代表的线上问诊分诊平台。这一类应用平台通常会和知名医疗机构进行合作,邀请知名医疗专家在线为患者解答一些基础的医疗信息咨询问题;第二类是线上医疗社交平台,例如春雨医生、好大夫网这类的平台。这一类应用主要着眼于为医生和患者、患者和患者之间构建一个线上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之间的医生和患者可以充分进行双向沟通,对于患者关心的疾病信息和医疗体验等提供补充信息;第三类独立医疗服务应用则是更为细化的患者服务应用。这一类细化的应用以服药提醒、体质数据记录和健康咨询提供等作为自身主要竞争点,针对细化的目标客户群体,以资讯服务作为主打内容,从而在细分医疗服务市场中夺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相关医疗应用。以百度、阿里巴巴等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公司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蓄势待发的互联网+智慧医疗市场。与独立创业公司相比,他们拥有更强大的财力、人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与独立医疗服务应用专注于医疗服务渠道改善不同,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借助于自身多样化的产品线和雄厚的研究实力,更多地将目光转向了医疗服务生产线上的其他环节。
为了解决挂号、收费、远程问诊这三大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百度和总医院在2015年1月15日联手共建医疗平台,着重解决智慧医疗的技术难题,将先进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卫生健康医疗服务相结合,借助科学技术为患者更好的服务。而与百度注重于技术方面的大数据发展不相同的是,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医疗市场仍然坚持着自身电商起家的本色。阿里巴巴率先进入医药电商的领域,投资了像寻医问药、U医U药这样的医疗平台,为“未来医院”的建立奠定了稳健的基础。2014年初,阿里巴巴收购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随后公布了“未来医院”的计划。阿里巴巴欲利用自身的支付宝为卫生医疗机构提供平台,以此帮助医院建立互联医疗健康服务体系。而腾讯的互联网医疗则是以微信为立足点,实施以“微信公众号+微信支付”为基础的智慧医疗方案,人们通过微信即可挂号预约、在线支付、接收检查报告等,实现了完整的医疗O2O的闭环。
“互联网+”时代智慧医院的建设突破了多年来的医改难题,共享医疗健康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提升医疗效率。不论是医院自身的研究和建设,还是卫生医疗机构与信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都实现了对传统医疗模式的突破和创新,改善了医疗健康服务质量。
第一,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降低成本。智慧医院接入了各级医疗机构,着重点和专业性都有所不同。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撑系统可以对患者的医疗信息进行统计、筛选、分级,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治疗的难易程度来选择相对应级别的医疗机构就医,这就有效落实了分级诊疗,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状态。
第二,重构就医方式。智慧医院的建立能够拓展医疗资源,在提供更多优质医疗服务资源的同时就打破了传统的就医方式。通常一所医院的医生是有限的,而优秀的医生资源又是需要经过多年培养才可获得的,优质的医生资源和信息资源可及性比较弱,所以会出现患者就医困难的问题。但是在智慧医院这个平台,囊括了数量非常多的优质医生资源,患者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通过互联网接受诊疗。
第三,开放取药模式。智慧医院与连锁药店、医药电商的互联能够有效地改变传统的购药、取药模式,打破传统的“以药养医”的模式。智慧医院的线上医生开出的处方迅速传递到第三方,患者可以选择在连锁药店或者是线上进行购药、取药。这一举措有效地解决了当今医院的医护人员“拿回扣”的问题,降低药品成本,缓解患者的就医压力,实现医药分开。
三、智慧医院建设面临的问题
智慧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智慧医疗应运而生。然而在我国现有的国情和医疗环境下,智慧医院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和困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宏观政策指导。智慧医院毕竟是新鲜事物,尚未有太多的成功先例。目前我国在智慧医院的整体规划和实际推进过程中都没有明确、现成的借鉴经验,只有个别城市制定的规划目标和实施意见,无法对具体问题提供指导性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显然,在智慧医院的建设和推进过程中,政府的宏观政策是必不可少并且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行的卫生医疗政策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推进智慧医院的部分需要调整,以此来为智慧医疗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通道。由于没有宏观的政策指导,缺乏行业运营的统一标准,各个地区智慧医院的服务质量就会良莠不齐,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卫生医疗水平不高的地区在智慧医院的投入力度和参与程度会更低,这样仍然会走进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怪圈中去。
(二)法律法规的欠缺。在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府政策的指导和推动是必不可少的,法律法规的制约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医生多点执业和患者信息保护方面仍然面临着法律空白亦或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的问题。加强相关法制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的制约来保证智慧医院建设的顺利推进,以防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的漏洞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可以保障智慧医疗的安全落实,使得互联医疗服务和相关行为有法律支撑。
(三)碎片化时间无法保证医生的服务质量。目前,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主要依靠现存的医疗机构中的医生碎片化时间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本来医生在实体医院的工作已经很繁忙,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都很大。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都令人很担心,许多优秀的医生每天的门诊量太大,不能保证在碎片化时间能够以同等的精力为在线患者服务,患者的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诱发更多问题,而且次生的问题和矛盾可能还会激化现有的医患关系,这无论是对患者还是医生、智慧医院都是极其不良的影响。
(四)信息安全保护仍待加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如何保护公民个人的电子档案信息和隐私权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来说,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应用的平台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信息的保密和储存;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构建一个涵盖整个社会的“互联网+”智慧医疗体系,势必要求医疗机构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要构建一个数据与信息流通无障碍的交流网络,用户的个人健康医疗信息应该能够在医院与医院间、医疗服务应用与应用间无障碍进行流通。因此,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下,公民个人的互联就医信息和隐私保护成为智慧医院推进过程中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五)智慧医院各地发展不均衡。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现有的国情下,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各地区卫生医疗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各地医院参与建设智慧医院的积极性有所差别、推动智慧医疗的步调也不一致,不同城市以及地区的智慧医院发展都是不均衡的。这一现象不仅体现在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还体现在各地医院在信息化的投入力度上。有些医院虽然已经建立了医疗信息系统,但是应用的范围还局限于门诊挂号、电子病历等方面。在信息化的投入规模和力度也比较低,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建设的普及程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发展的不均衡会影响患者就医的便利和质量。
此外,还面临着处方社会化、在线医保报销机制和药品流通管理机制等多方面问题。
四、对策与建议
如何突破现今智慧医院所面临的瓶颈、解决困惑的难题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本文从政府主导、法律建设、社会参与、技术提升以及人文建设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如下对策与建议:
第一,政府主导并干预,完善政策环境。完善智慧医院的组织机构,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权益、提高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为目的,政府应当对智慧医院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对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信息机构建设,并且建立健全智慧医院的管理制度,出台智慧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配套政策,对医生的准入标准进行严格地设定和控制,加强对智慧医疗环境下医生执业的监管,推进互联网医疗的进程,真正实现智慧医院便民惠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来支持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加强法律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制定在互联网环境下疾病诊疗的相关法律条文,对机构准入、医生网上诊疗、网上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进行严格地法律规范,以此来支持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通过智慧医院接受在线诊疗的患者往往面临享有同等的医保待遇。因此,调整完善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制定智慧医院相关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此来保证公民的权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公民电子档案信息和就医隐私,为公民提供安全的互联就医环境。在相关法律条文和卫生政策的出台下,才能形成一套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发展体系。
第三,提高社会各方的参与度。目前,仅仅依靠政府一方的力量仍然不能完全支撑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以智慧医院这个新的平台为纽带,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其中,带动市场化经营,先进开放的市场环境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从而打造公立民营一起协调发展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
第四,提高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文化建设。随着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显得越发重要,对于改进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及缓解医患紧张关系都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互联开放的智慧医院也为医疗健康服务带来了创新空间,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健康信息服务、中医药医疗健康管理等一系列新型的健康服务产业都将成为智慧医院健康发展的强有力支撑。
智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日益重要,构建完善智慧医院体系架构、突破瓶颈、解决智慧医院存在的问题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我们应该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客观需求为突破口,科学合理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丰富互联医疗健康服务的内容,改进医疗服务的模式,突破现有的设备、人员、信息的限制,优化提升智慧医疗效率和水平,创新智慧医疗服务的管理理念,实现公立民营协同发展,使得人民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及时、便利、安全的智慧医疗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陆晋军,丁富强,郑荣.智慧医院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14.4.
[2]陈秋晓,张莹,姚志刚,姜忠.智慧医院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医院管理论坛,2013.3.
[3]俞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医院架构及服务访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
[4]何遥.智慧医疗的发展[J].中国公共安全,2015.10.
[5]牛铁.医院智慧型信息化战略探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5.1.
[6]赵彦杰,唐颖淳,孙金成.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医院平台设计与实现[J].互联网天地,2014.4.
[7]何伟.智慧医院发展的新契机――论物联网技术为医疗带来的巨大变革[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2.
[8]曾耀莹.联想力垒智慧医院[J].中国医院院长,2014.10.
篇4
(1.安徽中医药大学 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2.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 计算机中医应用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12;3.安徽中医药大学 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61)
摘 要:本文分析了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并从云计算的基本特征角度讨论了云计算与智慧医院的关系,最后对云计算在智慧医院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对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医院;信息服务
中图分类号:TP3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4-0029-03
1 引言
智慧医院又叫感知医院或物联网医院,是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各种应用信息服务为载体而构建的集诊疗、管理和决策为一体的新型医院.智慧医院综合了信息化医院、智能医院、数字医院的优点,其服务和管理模式为医院创新发展提供了的新的思路,为居民医疗带来了全方位服务.当前,智慧医院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献[1]搭建了智慧医院体系架构,并分析了其与物联网基本体系架构的对应关系;文献[2]集信息集成、统一通信、大数据分析及移动终端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慧医院体系架构;文献[3]在文献[1]基础上,提出一种建设智慧医院平台的具体方案和方法;文献[4]在对智慧医院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及内容分析的基础上,从逻辑结构、应用框架和基本网络环境建设等方面给出了智慧医院的具体应用方案.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对智慧医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架构方面,基本沿用传统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级架构,其中虽然对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和内容进行了探讨,但都是泛泛介绍,并没有针对某一项关键技术在智慧医院的应用展开讨论和分析.
云计算是一项新技术,是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和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产物[5-6].智慧医院平台开辟了在医疗行业应用云计算的新模式.通过云计算,极大提高了医院信息化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为此,本文主要就云计算这一关键技术在智慧医院的应用展开讨论和分析.
2 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
智慧医院信息服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从医院角度,二是从社会化角度.具体如图1所示.
从单个医院角度而言,服务内容包括信息管理服务和决策分析服务两个方面.信息管理服务包括门诊管理服务、住院管理服务、医技管理服务、药品管理服务、物资管理服务等.决策分析服务包括疾病分析服务(各类疾病的发病年龄分布和地域分布),就诊分析服务(各时间段内的门诊和住院人次等),药品分析服务(每类药品的临床用量及利润)以及科室分析服务(各科室产生的诊疗费用)等.
从社会化角度而言,包括健康信息管理服务、远程诊断服务、远程监护服务、医保“一卡通”服务等,属于高层次的应用信息服务.其中健康信息管理服务是智慧医院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关键内容,是其所有社会化信息服务的基础.为构建一个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信息管理平台,需将电子病历、电子医嘱、医技报告以及相关视频等各种诊疗信息进行整合.有了该平台,个人健康信息便能做到如档案一样可供随时查找和调阅,极大方便了患者今后的复诊、转诊以及自我保健,同时也为相关医疗机构的远程诊断和监护提供了材料和经验支持.
3 云计算与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关系
智慧医院的数据量规模庞大,并且大多包含时间、地点等多种属性信息,所以存储结构较为复杂,故称医疗大数据.要实现智慧医院的社会化信息服务,必然要涉及到医疗大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分析[7],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涉及云计算技术,以便为智慧医院提供各种基于海量数据的信息服务.下面就从云计算的基本特征角度分析其与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关系.
3.1 虚拟化
在云计算中,用户所请求的应用服务均来自虚拟的“云”,而不是有形实体,所有的应用服务在“云”端某处运行,用户无需了解具体细节,便可在任意位置通过各种终端来获取.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在智慧医院中,用户仅需一台电脑或者手机等终端,便可在任何位置通过网络来获取相关服务,这样更多的人便能够低成本地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信息服务.
3.2 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云计算的重要特征,能将现有信息孤岛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大数据”集中处理,以提供更强大的应用支撑能力.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在智慧医院中,能够将原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下相互独立的多个应用平台及信息孤岛中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以便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医疗信息服务.
3.3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云计算模式下,所有的应用信息服务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并通过在云端使用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8].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在智慧医院中,重要的医疗信息数据全部存储在云中,集中存放,降低了数据存放在医院服务器上丢失或者泄露的风险.
4 云计算在智慧医院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方式
相比于其他领域的信息服务,数据安全是智慧医院信息服务实现过程中面临的极其重要的问题.某些数据如医院运营数据、核心医疗技术等属内部资料,不便公开,所以建立公用云和私有云结合模式.总体思路是各医院将涉密的数据(内部的日常事务、工资福利、收支运营、核心技术等不可公开信息)放在私有云上,仅供医院内部职工使用,而将可公开的信息和服务放在公用云上,为其他医疗机构共享,并对社会开放.对于患者、医保中心、药品生产商而言,公用云是使用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窗口.患者可在公用云上查询个人诊疗信息,以及医院和医生的相关信息,为复诊和转诊带来便利;医保机构可在公用云上查询患者诊疗清单并核实相应费用,以便开展正常的医保报销等服务;药品生产商可通过公用云随时查询药品库存和支出等数据,以便及时补充库存,为医院和药房调配药品提供方便.
5 云计算对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影响
5.1 节约信息化建设成本
云计算技术的本质特征就是使用多租户模式整合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服务于多个用户[3].在这种模式下,所有的应用服务在云端自动生成,各医院采用租用或者订购的方式来使用,从而节约了大量的硬件设备成本以及将来的许多维护费用.
5.2 改变医疗信息服务模式
云计算技术深刻改变了目前的医疗信息服务模式,下面分别从个人和家庭、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基层医院、大型三甲医院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个人和家庭
通过手机、穿戴式传感器等无线终端,及时采集家庭成员的相关生理指标信息,并反馈至医疗机构的数据中心.一旦有异常,相关医疗机构立即进行提醒和警示,以便病患引起重视,尽早就医,并且根据实际需求设定用药提醒,督促病患按时按量服药.通过此种方法可对一些慢性病人长期进行监控.与此同时,用户还能向相关医疗机构进行在线健康咨询,并在网络宽带允许的条件下,通过视频接受远程医疗服务.
(2)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基层医院
通过由无线传感设备感知到的反馈数据,社区卫生服务站便可及时获取所辖社区内居民的详细健康信息,对需实施监控的病患特别关注,一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对突发和严重病患者及时提供上门救助服务.对于常见病,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基层医院能处理尽量处理,无法处理才将病患转至高一级医院,有效缓解了大型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
(3)大型三甲医院
当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基层医院将无法处理的病患转至大型三甲医院时,由于病人在基层医院的相关诊疗信息均在云端保存,需要时便可通过系统直接查询和调阅,避免了重复检查和化验,有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开销,提高了三甲医院的工作效率.这样该区域内的所有医疗机构便能通过云端进行互联,单个医院的信息服务实现了集成,集成的医疗信息服务可在该区域内共享[9],最终实现了协同服务.
6 结束语
智慧医院平台开辟了在医疗行业应用云计算的新模式.本文分析了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主要内容,从云计算的基本特征角度讨论了云计算与智慧医院的关系,并对云计算在智慧医院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方式及其对智慧医院信息服务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智慧医院社会化信息服务是其建设的最高目标,必将推进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发展[10].相信在中国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的医疗信息服务必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胡新丽.物联网框架下的智慧医疗体系架构模型构建——以武汉智慧医疗为例[J].电子政务,2013(12):24-31.
(2)陆晋军,丁富强,郑荣.智慧医院体系架构及关键技术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14,20(4):16-20.
(3)赵彦杰,唐颖淳,孙金成.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医院平台设计与实现[J].互联网天地,2014(4):23-26.
(4)Lei Yu, Yang Lu, Xiao-Juan Zhu. Smart Hospital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J]. Journal of Networks,2012,7(10):1654-1661.
(5)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20(5):1337-1348.
(6)Michael A, Armando F, Rean G, et al. Above the clouds: a berkeley view of cloud computing, http://eecs.berkeley. edu/Pubs/TechRpts/2009/EECS-2009-28.html, February 10,2009.
(7)倪明选,张黔,谭浩宇,等.智慧医疗—从物联网到云计算[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3,43(4):515-528.
(8)赵星,廖桂平,史晓慧,等.物联网与云计算环境下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构建[J].农机化研究,2012(4):142-147.
篇5
一、创建护理效能质控信息化平台。
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护理敏感指标监测系统和护理信息不良事件管理、排班等护理管理系统。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三贴近”为原则,前馈控制电子护理文书,引入屏障分析、目视管理科学工具,使护理管理数据化、信息化、精细化。
现在和护理部寻找比较适合医院的护理管理专业管理系统,确定后提交院务会决策实施。
二、完善信息运维保障与安全防护体系。
建立门诊管理、住院管理、医辅部门管理、医保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医院管理及公众服务等九大应用和对外数据交换集成平台,完成数据挖掘建设。进一步拓展移动医疗业务,实现外联数据与医院内部运营数据的分离,保证医院HIS系统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能。
主要是完成国家安全等级保护2.0评审,今年年初国家对十多年前安全等保评审标准进行了新版修订,咋们医院现在安全设备的基础已经具备,后期根据评审专家初审意见需要进行部分增加,比如像日志审计是新增标准要求必须要的有内容,次工作计划年内完成。
三、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县域“1131”建设框架。
完成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建设,全面推广使用居民电子健康卡。逐步建立以县卫健局为中心,覆盖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的一体化局域医疗服务框架。紧紧围绕“智慧医院创建”以及区域医学中心,建设医疗管理、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应急指挥、远程会诊、网络教育等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全民电子健康卡我院2019年5月17日正式上线,省上要求是二级医院2019年底完成,咋们门诊的全民电子健康卡健卡是98%以上,除特殊如新生儿、身份信息不全的急诊患者外其余全是电子健康卡。乡镇卫生院的今年在统一实施,也是全省现在大数据,全民健康平台的基础。
四、实现智慧导诊服务体系。
建立院内导航系统,提供挂号、缴费、药房、诊室、检验、病区等地实景指引,规划最佳就诊流程与路线、分享实时位置,让患者“少等、少问、少跑、少绕”,提高患者就诊体验。
去年列在重点工作里面,也做过这个费用预算规划,当时具体方案和演示效果也让相关部门进行了测试,这个成本较大,实施也比较费劲,需要在所有区域布放蓝牙点才能实现立体精准定位和导航, 这个后面根据智慧医院建设政府政策层面的统一要求评估逐步实现。
五、完善急救共享系统建设。
应急值班人员通过短信、APP提醒等方式从系统中获得患者基本信息,实现与院前急救系统的数据对接,支持救护车与医院的远程交流,根据患者病情动态,实时给出急救治疗措施、提前做好院内急救安排。
目前市急救中心的方案已经出来了,我们需要和市中心打通急救调度系统,咋们医院为县级分中心,同时给全县所有急救车辆更新车载设备。根据市上推进工作进展情况,预计年内完成。
六、完善双向转诊信息化服务工作。
支持获取患者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影像、基本信息、病案首页、诊断证明、检验结果、检查报告等院外转诊信息,接收医联体内的电子转诊申请单,直接生成电子住院单,同时实现为基层医疗机构提供在线医疗咨询、高危情况即时通知基层医师处理等服务。
现在全省的双向转诊系统(系统办公客户端)我院上下所有转诊单都在系统中全部完成。
七、完成省级电子病历评级认定。
建立全院多维度医疗知识库体系,涵盖症状、体征、检查、检验、诊断、治疗、药物合理使用等相关联的医疗各阶段知识内容,提供高级别医疗决策支持,充分发挥临床诊疗决策支持功能,实现诊疗服务环节全覆盖,年内医院信息化建设达到结构化电子病历国家测评4级水平。
咋们去年在国家自评系统中填报评测为4级,省卫健委也统一发文进行了公布,今年的主要任务细节完善。
八、坚持完善五个区域医技中心建设。
医学影像中心和医学检验中心实现乡镇全覆盖,远程心电中心完成县乡村一体化服务,消毒供应中心实现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条件许可乡镇卫生的有效服务。病理中心达到县内直通车,让群众能够就近就医,员工线上能够线下工作,医院能够多渠道低成本营销。
影像、心电、检验、会诊、病理5个医技远程中心建设完成,下一步需要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业务推广。
九、二期实施智慧病房建设。
优化院内网络综合布线。全面推行移动查房,使用移动终端联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电子病历的实时输入、查询或修改,以及患者检查报告快速调阅。实施患者安全管理,通过腕带、摄像头建设电子围栏,及时对患者动态进行处置。
主要任务:
1、综合布线,基本完成。
2、交换机、无线AP、光纤主干、备份机房设备上线。
3、两级导诊分诊(老年病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体检中心)。
3、智慧病房、职能输液、24间单间病房装修。医用其他和空气负压。
篇6
一、城市级智慧医疗发展问题
随着国家“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推进,为城市居民健康提供更优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成为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发展课题。在进一步强化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基础上,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运行模式,培育、带动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医疗产业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在城市辐射范围内的合理覆盖,成为提升城市医疗水平的金钥匙。
目前各地在智慧城市的发展中,对于智慧医疗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医院信息化水平较大提升,但城市范围智慧医疗整体发展缓慢,大部分停留在业务型医疗信息处理阶段,智慧医疗缺乏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专业人才和政策落实机制。城市级医疗信息集成水平和应用水平总体较低,在智慧医疗建设中医疗机构对技术开发商依赖程度偏高,由于各开发商技术水平和标准规范存在较大差异,为以后的信息整合和信息利用埋下隐患。智慧医疗推进程度参差不齐,信息共享与交换主要以“点对点”方式开展,城市内各医疗机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
二、城市级智慧医疗的发展建议
对于医疗健康领域,“智慧医疗”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产业”,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特殊服务型领域。具体到城市级智慧医疗,就是解决在城市中如何实现医疗资源供给与需求的长期矛盾问题,最大限度的让市民获得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一)利用“O2O”模式,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疗资源包括专家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等,在“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内,充分依托城市政务、医疗卫生、民政人社、计生药监和财政等部门信息交换资源,构建医疗影像中心、检验检查中心、药品配送中心和医疗金融服务机构等,实现跨行业、跨领域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提供面向城市居民的医疗诊治、社区卫生服务、健康管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医疗管理和健康保障增值服务,提升城市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利用率和服务能力。
(二)利用智慧城市信息化手段,整合医疗信息资源,改善城市居民就医感受
医疗服务的碎片化和医疗服务信息碎片化一直以来是阻碍智慧医疗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通过加强电子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卫生信息网络和居民健康支付网络的建设,逐步建立城市级跨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交换标准体系,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支持双向转诊服务,使城市居民感受到真正的“医疗惠民、医疗便民”。
(三)在智慧医疗创新价值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医疗数据资源价值
创新智慧医疗合作、服务和运营模式,通过与商业保险、生物制药、体育健身、专业健康管理、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大数据在智慧城市体系中的应用价值。关注人群健康大数据采集和利用,提高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
三、城市级智慧医疗的资源整合
当前,中国智慧医疗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行业在高速发展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这个新兴行业来说,如何高效地利用医疗、信息和金融等领域资源,将决定城市级智慧医疗的整体发展方向。
(一)强化移动支付,启动移动医疗的金融商机
移动医疗是智慧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移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完善。通过移动医疗技术提供医疗服务中的在线支付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医疗“一卡通”向医疗“一账通”转变,打通移动支付环节,进而提供完善的后续医疗配套金融服务,将衍生出一个巨大的金融领域商机。
(二)建立信息渠道,实现多方衔接的信用平台
对于中国的大众患者或者消费者来说,医生和患者没有建立实质性的长期一对一沟通的习惯。当患者企图通过移动医疗的方式选择医生咨询时,对医生产生信任是关键问题。建立患者、医院和医生等多方的信息对接渠道,实现解决信任问题的医疗信用平台,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三)线上线下衔接,融合智慧社区的智慧医疗
医疗优质资源长期集中在大型三甲医院,分级诊疗机制推行缓慢。一方面由于患者的长期诊疗习惯;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缺乏社区医疗资源的衔接。从智慧城市整体规划的角度,将智慧社区经济与智慧医疗经济相互融合,正是解决两个领域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小结
为了抓住智慧医疗这个面向未来集约、智能、跨界、转型的难得机遇,中国各城市积极结合发展实际,力推智慧医疗与城市管理、社区建设等产业融合,让智慧医疗迸发出无限精彩。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正处在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医疗”理念的深入,政府在政策及资金方面大力支持智慧医疗产业建设;另一方面居民健康意识提高使得对于智慧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智慧医疗发展潜力巨大,虽然在具体城市级发展建设中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通过总结在各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相信不久的将来,智慧医疗将更好地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支持,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南京市信息化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孟群,叶强,胡建平,等.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与发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 孟群.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意见与发展规划(2011~2015)[EB/OL]. 2010.
[3] 陈敏,武琼,张帧,等.智慧医疗卫生服务的挑战与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3,29(8):597-599.
篇7
关键词: 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发展脉络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00503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居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病”越来越多,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公众的居住在城市里的幸福感,为了让城市变得更美好,城市管理者尝试运用技术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管理,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开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十二五”以来,智慧城市建设受到越来越多城市政府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多个城市的政府在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广州、宁波等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国智慧城市(镇)建设行动纲要(建议案)》中明确,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争取在国内发展100个智慧城市(镇)、200个智慧城区建设示范区,使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畅通、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利、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镇)不断推广普及。本文通过查阅和检索大量国内外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文献资料,试图对智慧城市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并对目前智慧城市的实践情况进行介绍,为今后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经验借鉴。
1 概念内涵
智慧城市作为新兴的城市发展模式,概念外沿宽泛,至今并无权威和统一的定义。欧盟2007年10月发表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中从六大维度来界定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公众、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Caragliu(2009)认为智慧城市是这样的城市:通过参与式管理,在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智慧管理的同时,对人力和社会资本以及在交通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投资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Harrison等(2010)将智慧城市定义为广泛连接物理、IT、社会和商业等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集体智慧的城市。除了相关学者对智慧城市理念的研究外,IBM公司(2009)依据其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认为“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型策略,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其管辖的环境、公共事业、城市服务、本地产业发展中,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和需求,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环境。
伴随着IBM《智慧的城市在中国》(2009)的,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理论的研究。国内对智慧城市概念的界定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狭义上的智慧城市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广义上的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是涉及空间、经济、社会、制度和管理等全方位革新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尽可能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
2 战略和方法
2.1 基本战略
依据智慧城市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可以简单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传统城市管理改造提升与智慧城市培育和发展的项目相互适应阶段;
阶段2:智慧城市培育和发展的项目逐步孕育出新的管理方式,两者之间培育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互融合;
阶段3:智慧城市培育和发展新兴项目和产业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态势。
发达国家智慧城市的崛起一般都是在传统产业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之后才出现的,因此之间衔接比较容易,而发展中国家还处于传统产业的发展阶段,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承接问题尚未真正提上议程,是在传统产业发展不充分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业化、信息化在很多城市还有一段路需要走。
在这过程中,地方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也应因地制宜,目前有三种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战略以供选择:
(1)缝隙型战略。尽管智慧城市是未来的潮流,也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一些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尚不能全面推开;可以采取缝隙型战略。政府根据当地的情况,选择一些适合的项目,使这些项目融入整体城市管理中,为全面推开智慧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2)圆弧拱顶战略。在这个战略中,智慧城市提供一个新型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传统产业、即将孕育的产业尽可能地共享信息价值,使信息对称,使沟通畅通。因此实施该战略的城市政府不仅仅要致力于价值创造,还要致力于构建并维护一个平台,使新旧两个模式能够很好地交融,从而使智慧城市更好地发展。
(3)主宰型战略。支配主宰型战略是指政府通过横向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或者纵向一体化(Vertical Integration)智慧城市平台直接控制和管理整个运营系统,将传统的产业和智慧城市孕育的项目很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战略。一体化战略可以主宰、引领其他利益相关者将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方法可以减小成本,提高效率。
这三种战略,并不互相排斥,可单兵推进,也可混合使用。地方政府在使用过程中,可自发的组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机制组合的过程中成的战略。
2.2 诊断和评估
国外对智慧城市的诊断和评估方面,欧洲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分为六个方面,六个方面分别是指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公众、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其中每个维度包括了33个要素,具体细分共有74项指标,其中48项为国内指标,26项为国际指标。另外,国际智慧社区较早定义了智慧社区的五个关键成功要素,即:宽带连接、知识工作者、数字包容、创新、营销与宣传。它认为通过这五个方面的努力,可以提升一个城市或社区在宽带经济社会中的竞争力。按照评选程序,国际智慧社区要求申报“年度智慧社区”的城市或社区就以上五个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提供相应的材料和说明,更加偏重于定性的说明。
国内方面,2011年5月,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对智慧城市概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如果一座城市的两项指标达标率超过80%,那么它将迈入“初级智慧城市”的门槛;如果核心指标100%达标,那么将被称为“成熟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诊断和评估指标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3 国内城市的实践情况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解决城市发展中日益严重的交通、耗能、污染、安全等问题已成为关键。智慧城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新一轮城市发展和转型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正逐步迈进智化发展的快车道,上海、北京、广州、宁波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智慧城市渐行渐近。
(1)上海。
上海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国内较为领先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智慧城市的建设,而且《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的为其智慧城市的未来建设提供了更为详细的指导。目前,在“光纤到户”、无线互联网覆盖密度、城域网出口宽带等方面,上海领先全国。在卫生领域,市民在家能通过互联网、电话预约全市34家三级医院的专家门诊;交通领域,由于有了覆盖全市的路况信息采集系统,市民出行前能通过手机、网络、电话等规划行程,尽可能避开堵车;在教育领域,正在建设覆盖全市高校、中职学校和区县教育机构的教育网络,它将把原本分散在各学校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IPTV、数字电视等,输送到百姓家里,帮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愿望。
(2)宁波。
2011年4月19日,宁波市出台《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根据已排定的实施路线图、计划书、时间表,未来5年,宁波智慧城市建设共包括31项工程87个项目,总投资约为407亿元 。截止到目前,宁波已斥资100多亿元启动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公共服务等十大应用体系建设。其中,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是宁波智慧城市十大应用体系的首个试点项目,已建成“区域影像集中诊断系统”,覆盖了宁波八成以上的乡镇卫生院,与此同时,宁波还建立了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患者可在网络上直接预约挂号全市16家二甲、三甲医院,并通过手机实时付费。宁波已在全国率先建起生猪、水产、蔬菜、牛肉、家禽等10类大宗食品的数字化“购销路线图”,至今年底,将完成建设宁波肉菜流通追溯系统。
(3)北京。
2012年3月16日,北京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提出了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市民数字生活行动计划、企业网络运营行动计划、政府整合服务行动计划、信息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智慧共用平台建设行动计划以及应用与产业对接行动计划、发展环境创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同时,作为拥有全球家喻户晓的著名旅游景点如故宫等的城市,北京在智慧旅游领域也上马了一批示范工程。5月10日《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年)》,同时“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智慧旅行社”和“智慧旅游乡村”四个建设规范也即将启动。
(4)广州。
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力推“无线城市”建设,已建立近万个“第三代移动通信”基站,同时部署“天云计划”,拟建亚太智慧城市。2011年4月17日,广州市政府召开智慧广州“五个一”工程现场工作会,部署加快推进包括一页(市民个人主页)、一卡(社会保障市民卡)、一库(城市海量信息资源库)、一台(公共支撑平台)和一城(天河智慧城)智慧广州“五个一”工程建设。作为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天河区将建设63平方公里的“天河智慧城”,目前着眼于低碳、生态、智慧、宜业、宜居五大元素的天河智慧城建设方案也初步确定,按照方案计划,天河智慧城将在一年内建成智慧广州示范基地,三年内完成主要小区、街道和CBD智慧化改造,五年内形成智慧产业聚集区,十年内力争成为国际智慧城典范。
4 总结
通过感知设备的充分感知和数据获取,利用网络互联,在云计算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将所获取的信息应用到各个领域,涵盖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目前国内外对智慧城市的建设如火如荼,但总体来说,没有一个城市能够真正地称之为“智慧城市”,物联网和云计算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如何实现真正地造福于民才是体现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之处。本文仅仅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当前智慧城市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紧跟时代的步伐,继续加以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Giffinger,Rudolf;Christian Fertner,Hans Kramar,Robert Kalasek,Nata,a PichlerMilanovic,Evert Meijers “Smart cities:Ranking of European mediumsized cities”[R].Vienna,Austria: Centre of Regional Science (SRF),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
[2]Caragliu,A,C.Del Bo,et al.[M].Vrije Universiteit,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2009.
[3]Toppeta,D.The Smart City Vision: How Innovation and ICT Can Build Smart,“Livable”,Sustainable Cities[R].The Innovation Knowledge Foundation,2010.
[4]IBM商业价值研究院.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城市[J/OL].http:///cn/services/bcs/iibv,2009.
篇8
嘉兴,地处长三角腹地,这里既有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象,也有楼宇高耸、互联互通的现代气息。万物互联,智慧而居,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近年来,嘉兴市高度重视修好互联网之路,建好智慧化之城,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打造高品质的通信基础设施,深化以电网、智慧、教育、健康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积淀:嘉兴的历史优势
2015年以来,根据国家网信办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通知,嘉兴市启动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建设工作,与中国电科、华为、腾讯等国内知名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共创新型智慧城市的良好局面。
而此前,嘉兴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驶入快车道。2012年,嘉兴的智慧电力、智慧交通两个建设项目被列为浙江省首批智慧城市试点项目;2013年,嘉兴市被国家工信部列为30个中欧绿色智慧城市试点市之一,正式开始推进中外智慧城市合作;2014年,成立了嘉兴市智慧城市研究院,整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国电科36所、嘉兴学院等科技力量,为全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技术等服务。
“可以说,近几年,嘉兴加强了城市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改善了公共服务,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在这一基础上,我们与中国电科合力打造嘉兴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就是希望中国电科在顶层设计中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嘉兴市医疗、养老、城市安全等方面,以全面推进的方式开展设计,带动整个城市的立体式发展,并在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关注市民的获得感。”嘉兴市市长胡海峰说。
建设:五个重点的夯实
某天下午2点多,嘉兴市社保办事大厅里,人不算多,市民孙青赶着这个点来办事。不过,这并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她出门前已经通过手机查看了当时的排队情况。“‘市民之家’App有一个排号查询的功能,只要看一下前面有几个人,选人少的时候来就可以了。”孙青说。
孙青所说的就是“市民之家”App新上线的功能,叫“社保顾问”,提供就诊结算查询、医保费用统计等一系列社保服务。“市民之家”App是由嘉兴市社保局推出的掌上服务平台,查水电、查违章、查信用,找政府、找医院等“麻烦事”,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对嘉兴市民来说,几乎已经实现“手机在手,出门不愁 ”的目标。
像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嘉兴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市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已经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智慧”。而对于嘉兴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又该如何开展?
经过充分的分析与研究,确定了嘉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紧抓五个重点:构建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打造精细精准的城市管理、发展融合创新的信息产业、建设集约统筹的基础设施、建立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体系。
具体来讲,构建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就是要突出为民、便民、惠民,为市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让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惠及全体市民,切实增强市民的获得感。
打造精细精准的城市管理,就是要推动政府体制机制创新和城市治理方式转变,通过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的建设,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功能整合和协同运作,提高城市科学治理水平。
发展融合创新的信息产业,就是要以互联网经济强市战略为契机,促进强势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建设集约统筹的基础设施,就是要结合“城乡统筹、缩小数字鸿沟、均衡发展”等特点,做到城乡信息设施统筹建设、信息资源统筹规划、信息平台统筹管理、信息内容统筹共享、信息应用统筹推广,全面支撑整个城市智慧化发展。
建立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体系,就是要强化新型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保障,形成完善的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治理体系,统筹建设数据安全、平台安全、应用安全,强化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的保护,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未来:诗意栖居的愿景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现代化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结果,嘉兴的城市面貌正通过基础设施、民生领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逐步实现,越发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嘉兴市新型智慧城市,将聚焦推进骨干网、城域网升级改造,加快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动光网城市建设,全面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光纤进镇入村。届时,全市城乡具备100Mbps到户接入能力,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90%以上。
而对嘉兴市民来说,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民生领域。社保、医疗、养老、文教、交通等领域都被植入了“智慧”的内核。在社保方面,以市民需求为导向,将构建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一站式服务体系和全民社会保障移动应用等建设;在文教方面,将加强互联网环境下文化资源的开发、共享与管理,建设“互联网+”公共文化信息平台,通过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虚拟化建设,重现嘉兴历史文化魅力,打造嘉兴文化品牌;在交通方面,致力于持续改善居民出行条件,通过交通感知基础设施、建立完善交通管理智能化指挥调度平台和综合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综合水平和城市通行效率。
篇9
图为:城市场景 来源:wallhalla
腾讯的数字中国建设,落地到智慧城市方面也是建树颇丰。除了深耕深圳与广州等地区,云南、重庆、上海、青岛等省市也在腾讯的助力下相继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综合其目前整体智慧城市业务开展情况,雷锋网认为腾讯具体有3套逻辑:
一是数字广东公司所主导的“数字政务”实践,旨在消除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孤岛,连接更多城市信息;
二是腾讯云的超级大脑所代表的技术体系,在各个具体场景上构建人联网、物联网和智联网,让AI in All;
三是在微信、QQ、支付、位置数据等应用上连接民众、政府和企业,让民众真正感知到政府的努力和企业的贡献怎样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因此,想要了解腾讯的智慧城市的整体布局,除了对腾讯旗下的具体应用矩阵有所接触,还必须深刻解读“数字广东”与“超级大脑”两个关键体。
腾讯做智慧城市,天生优势在应用场景
目前,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腾讯拥有微信10.4亿用户、QQ 8.05亿用户、微信支付8亿用户、日均600亿次的全球定位请求。。
为了真正便捷民众生活,腾讯在技术和场景上形成了点线面的结合,其中,以各式各样的应用最为明显,也是目前腾讯整个“互联网+”战略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人工智能:涉及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主要有腾讯优图实验室、腾讯AI Lab、微信AI研究团队、音视频实验室、量子实验室以及机器人实验室等前沿技术团队。
·云计算:计算、存储、数据库、大数据、AI、数据处理、网络、CDN与加速、互联网中间件、安全、开发者工具等超过180项的产品与服务。
·服务升级:涉及查询服务、智能服务等,主要有微信智慧医院、腾讯微校、微信城市服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
·生态:涉及投资合作,主要有众创空间、腾讯开放平台、微信开发者生态、腾讯产业共赢基金。
除了这些具体层面的一些应用,智慧城市的模型“可复制性”至关重要,而“数字广东”则为这种复制做出了宝贵的样本打造,提供了最切实的可能性。
解码“数字广东”:广东省政府“头号政务工程”
数字广东公司在腾讯整个数字中国战略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全名是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由腾讯、联通、电信和移动共同投资,于2017年10月正式成立。其主要业务集中在:
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承担方案设计;
省级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系统的建设运维工作;
提供解决方案、系统管理、应用开发、数据融合、安全机制等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据腾讯副总裁、数字广东首席执行官王景田告诉雷锋网,这个公司是专门为了配合广东省政府的“数字政府”改革成立的,目前拥有超过500名员工,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研发人员,其中包括来自腾讯和三大运营商的上百位常驻专家。
在业务开展上,数字广东相对独立,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却创造性地取得了不小的业绩:
·根基:在广东,省级政务云平台采用两地三中心模式,在广州、汕头两地建设三个机房,部署超过2000台服务器,共6万多核CPU,21000TB存储,建成后建设规模将为全国第一。
·政府上云:对广东省56个省直部门共1000多个系统以及21个地市政务信息系统进行迁移上云,迁移完成后上云系统数量全国第一。提供从底层基础设施到上层应用软件等各类服务超366种,服务能力全国第一。
·“粤省事”APP:2018年5月正式上线的“粤省事”移动民生服务平台,是广东“数字政府”首个改革建设成果,是全国首个集成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
在推进数字政府的过程中,腾讯基本是以省为单位,或者是以市为单位推进——他们眼里,这是最有效的路径。此外,其构建的“1+N+M”的“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形成“全省一片云”的总体架构,包括:1 个省级政务云平台、N个特色行业云平台、M个地市级政务云平台。
图为:数字政府的总体架构
“我们选择数字广东整体推进,同步考虑一个地级城市做数字建设。既有省政府的建设规划内容,也会有地市的建设规划内容,两者是相结合的。”王景田如此谈到。
“数字广东”的打法是什么样的?方法论解析
数字广东依托腾讯“数字政府”工具箱理念,创新了“数字政府”的“3+3+3”建设模式,在他们看来,这个模式是一套非常系统的“数字政府”建设“方法论”:
“3大资源平台”:为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提供政务云平台、政务大数据中心、公共支撑平台三大基础资源平台;
“3大应用”:根据民生、营商、政务等相关业务场景,提供“粤省事”移动民生应用、广东政务服务网、协同办公平台三大应用;
“3大群体”:针对民众、企业、政府三大群体提供相应服务,从便利民生事项办理、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府行政效率等多方面助力“数字政府”建设。
王景田一直说这个模式让“数字广东”更容易分清在数字建设中的定位。如何理解呢?“数字广东”一方面希望实现“数字化助手” 这个目标,一方面会扮演连接器的角色,连接政府和民众、连接政府和企业,同时在技术工具箱内输出能力,打造方便快捷的产品,最后再寻求合作,形成整个的生态体系。
“政府无论大小、经济强弱,3+3+3都需要的,我们在复制的时候会根据体量不同来复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复制的难度其实不大,速度和效果都很好。”
图为:腾讯政务云技术架构
很明显的看到,“数字广东”非常强地依赖于政务云的建设。王景田告诉雷锋网,腾讯政务云建设主题思想是能够以政府需求为导向,抓住其核心诉求,全方位解决问题,将政务问题提到极致,这也是腾讯云政务系统建设当中秉承的一个基本思路。
2018年8月20日,腾讯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协议,双方将合力推动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政务云等项目落地,腾讯还宣布设立华东总部,加速“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借助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提升便民惠民服务能力。
看得出来,尽管智慧城市概念可能更大,但是数字政府、政务云可以成为智慧城市里边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而这就是“数字广东”公司要去做的事情。
数字广东的经典案例解读——粤省事
2018年,数字广东落地哪些工作?王景田介绍说,有3点:
基础平台:政务云平台+大数据平台
标准支撑:统一标准+公共支撑
民生/企业服务:微信/网厅/公众号+协同办公
“粤省事”这款APP可能集结了数字广东过去一年的所有技术能力,因此成绩也是喜人的:截至2018年8月中旬,小程序注册用户338万,最高日访问量在1456万,公众号粉丝数累计78.8万,累计实名用户数193.7万,上线服务超过156项,累计查询办理量约2101万。
图为:“数字广东”粤省事APP界面
它有4个突出的作用:
·“实名+实人”身份认证:对接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服务平台, 通过“实名+实人”或“实名+密码”进行身份认证核验单点登录。通过实名身份验证,统一管理电子证件。
·高频事项指尖办理:“粤省事”已上线驾驶证、行驶证、社保卡等十大证件,同时可办理社保缴纳、公积金查询和领取、电子税票服务、结婚登记预约、一键移车、交通违章处罚、出生证领取、居住证登记、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自愿缴存等一系列高频民生服务事项。
·关爱弱势群体:“粤省事”面向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三类特殊群体提供“指尖办理”服务,其中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享受困难补贴、老年人养老金异地领取、劳动人事调解仲裁以及围绕居住证积分入户、外来子女享受教育等多项服务,线上办理实现根本性突破,解决了特殊群体最迫切需求的政务服务。
·优化营商环境:将把更多与市民或企业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汇聚到该小程序,让企业或群众通过人脸识别、信息共享等新技术手段在手机上即可办成事,个体工商可以实现在线登记。
“粤省事”已经成为“数字广东”一张靓丽的名片,在步入到别的不同城市进程中,他们还会打造更多类似的便民产品。当然,切进政务领域的这一套打法很容易赢得更多的订单,但除此之外,腾讯的智慧城市布局还是需要更多的技术作为支撑,除了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最底层的技术,“超级大脑”或许是集大成者,可以理解为充当了整个智慧城市的指挥系统。
揭秘“超级大脑”:数字世界的操作系统和下一个十年的答案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在踏足云计算产业时,都喜欢给出“技术输出”的概念,腾讯云也不例外,并且希望在计算能力之外寻找差异化优势。
超级大脑的技术本质是一款能够连接云边端的“智能操作系统”,这其中既包括以计算机图象、语音识别、传感器为代表的感知技术,来感知整个物理世界,也包括NLP、语音助手相关技术帮助人与物理世界和计算机世界沟通的智能交互,也包括使用智能决策来辅助医疗诊断、升级智能制造等。
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近期表示,在腾讯云是“AI in All”,与各行业紧密结合,主要有城市超级大脑、医疗超级大脑、工业超级大脑、零售超级大脑和金融超级大脑。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此前也指出,超级大脑可以看作是一个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统:
“腾讯推出超级大脑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业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级大脑,并且在城市、工业、零售、金融、医疗等各行各业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值得关注的是“城市超级大脑”,针对不同城市的场景化、细分化需求,城市超级大脑覆盖了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政务、智慧园区等功能,比起单一的警务平台,城市大脑搭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服务,旨在实现解决便利性的量变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量变。
据了解,在深圳的警务试点中,城市超级大脑一年为市民节省办事时间428万小时,节省办事成本约1亿元;而宁波服装小镇的消防局依托城市超级大脑为1000家企业80000人守护平安,仅在2018春节期间就排除火灾风险79起,将灾难扼杀于萌芽阶段。
由此可见,数字化转型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城市的管理方式,也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城市超级大脑”的应用,无疑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超级大脑并非是腾讯云的一己之力,而是联合腾讯AI LAB、优图实验室、微信AI团队、机器人实验室、量子实验室等内部优势团队的前沿技术之力推出的产物。另一方面,腾讯云也将联合更多合作伙伴不断拓展超级大脑应用领域,让各行各业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超级大脑。按照腾讯官方的说法,超级大脑是一个不断进化的体系,将智能连接云、边、端与行业,推动所有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超级大脑的诞生,某种程度上说是腾讯内部技术体系融合的结晶。
不得不说的城市场景案例——腾讯觅影
在大大小小的场合,腾讯一众高管们为“腾讯觅影”站台不是一回两回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产品,以至于一提到智慧医疗,就会立刻将彼此联系?
腾讯觅影是腾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杰作,作为医疗超级大脑应用的一个侧面,但因为其在城市场景与居民生活中较为常见,本文暂将其算在智慧城市的范畴。它的原理是采用AI影像技术、NLP技术等提升医生诊断效率,降低漏诊率,借助这一平台,腾讯已和超过100家三甲医院合作,对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进行筛查。
据了解,国家科技部已经明确依托腾讯建设医疗影像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而自2017年8月推出以来,腾讯觅影已经构筑起两项核心能力:
AI医学影像分析:利用AI医学影像分析辅助医生筛查食管癌、肺结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直肠肿瘤、乳腺癌等疾病;
AI辅诊:利用AI辅诊引擎辅助医生对700多种疾病风险进行识别和预测。
图为:腾讯觅影AI辅诊开放平台架构图
目前腾讯觅影正通过与三甲医院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医学实验室的形式,推进AI在医疗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截止2018年7月,腾讯觅影已累计辅助医生阅读医学影像超1亿张,服务90余万患者,提示高风险病变13万例,有效辅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
目前,腾讯觅影团队由50多位博士以上学历人工智能科学家,400多位AI应用工程师以及数名医疗专家和产品经理组成。腾讯觅影拥有价值数亿的GPU计算集群,支撑着深度学习网络的快速迭代,单个检查超过500张图片,6s即可运算处理完成。
随着AI技术与城市场景不断深入结合,腾讯觅影所代表的未来的城市医疗大门正在打开。
智慧场景落地 150+城市广泛合作
在全国,腾讯的智慧城市正在进入哪些城市?
目前,腾讯智慧城市服务已全面覆盖了河南、海南、上海、重庆、云南、天津、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超过35个省(市)地区,与150多个城市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合作领域涉及智慧城市、警务、交通、医疗、教育、出行、新零售、商圈等多个生活社交场景。
·广州:除了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微信城市服务、微信小程序、人脸识别、位置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相继落地,电子就诊卡、微信医保支付、电子病历、医学人工智能等医疗创新服务服务民生。
·深圳:腾讯慧眼的实名核身能力让线下政务可以线上完成。深圳电子政务平台,在微信上打造出一站式民生警务深微平台,也实现了“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
·重庆:腾讯近期宣布了西南总部将落地重庆,这对于地处西南的山城来说是个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毕竟腾讯的技术或者生态整合能力还是挺突出的。在重庆,腾讯还与武隆区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区域级全域智慧旅游平台——“一部手机游武隆”。
·上海:2018年8月20日,腾讯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协议,双方将合力推动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政务云等项目落地,腾讯还宣布设立华东总部。。
·云南:从2016年底开始,腾讯就积极参与云南省"云上云"行动计划战略的实施,助力云南营造具有活力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围绕"互联网+警务"、"互联网+创业创新"、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域展开一系列合作。
·黄石:2018年8月16日,湖北黄石市与腾讯公司签订《“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黄石市相关单位与腾讯相关部门和单位签订了“微信乘车码”、“智慧城市建设”、“引进智慧城市支撑项目”、“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智慧医院”等项目协议。
眼下,这个版图正在与其他巨头的硬碰硬中实现扩张。
中国智慧城市领先全球 但仍需理性对待
智慧城市如火如荼,腾讯会因此陷入急躁冒进的怪圈吗?目前来看,似乎不会。
“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的认知不一样,可能是一个很大的梦想,实现时间需要10年。腾讯做智慧城市,一年能做到什么样,我们就跟用户说清楚,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会用一个比较稳妥、安全、实在的方式推进。”王景田如此谈到。
腾讯是如此,其他厂商理应也保有这种理性。
眼下,智慧城市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30%,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市场巨大,但在行进过程中容易忘记维护自己的口碑与声誉,或者忘记真正的找到属于自己的打法。
篇10
“BAT全覆盖”
医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仍属于稀缺资源,这种供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病患看病难的问题,而我国医疗长期存在“重医疗,轻预防;重城市,轻农村;重大型医院,轻社区卫生”的倾向,居民又过多依赖大型医院,更加加重就医矛盾,一号难求现象频发。因此,便捷快速的预约挂号成为用户对医院资源最大的需求。智慧医院是在智慧医疗概念下对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从狭义上来说,智慧医院可以是基于移动设备的掌上医院,在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将现代移动终端作为切入点,将手机的移动便携特性充分应用到就医流程中。
目前该掌上智慧医院医疗平台已具备了预约挂号、分级诊疗、导诊查询、就诊记录查询、移动支付等功能,患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即可完成以往需要排队才能完成的各项手续,通过选择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或者支付宝服务窗进行操作,按照约定时间直接就诊,不用长时间来排队挂号、缴费,门诊就诊更加便捷。
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杨俊说,掌上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创造了三个“全国首创”。一是依托全国最大健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的技术力量,在全国首家同步上线了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三大移动应用服务,最大限度地覆盖了手机应用人群的需要,让患者使用更加便利。
二是全国首创具备服务单管理功能。与电商平台中的订单管理相类似,该平台汇总患者在院内接受的所有医疗项目的缴费记录,方便查询,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三是全国首创掌上应用和第三方机构地面团队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智慧医院不仅仅只是依托手机应用程序,还需要地面推广团队的持续运营服务和宣传教育,让广大患者使用更简单,更易培养患者的使用习惯。
除此之外,该平台还是湖北省首家提供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全流程的在线服务,将线下线上打通,患者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由选择在线上或线下缴费。
移动医疗服务领域资深人士“健康之路”CEO郭世俊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随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现在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率先在全国推行掌上智慧医院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服务窗“BAT全覆盖”的服务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提高医疗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张先生用手指滑动着手机触屏,兴奋地说:“之前可以用手机挂号,现在还可以用手机支付,百度直达号、微信公众号和支付宝服务窗都能用,这下看病就更方便了!”
刚刚挂完号的周女士说,平常上班工作紧张,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等流程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现在用手机平台看病很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她满意地表示。
而对于患者来说,最切实的感受就是就诊方便了。在医院门诊,一位姓周的女士刚刚挂完号,“我们上班族,工作很紧张,以往到医院看个病,缴费、取药、拿检验报告什么的都得上上下下反复来回好多次,费时费力。”她对记者表示,“现在多方便,预约挂号、移动支付、智能指引、记录查询,每次使用还可以积分,又简单又便捷,我感觉很贴心!”
掌上智慧医院的美好未来
高效、高质量和可负担的智慧医疗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质量,更可以有效阻止医疗费用的攀升。智慧医疗使从业医生能够搜索、分析和引用大量科学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诊断,同时还可以使医生、医疗研究人员、药物供应商、保险公司等整个医疗生态圈的每一个群体受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建起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将医院之间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医疗信息和资源可以共享和交换,跨医疗机构也可以进行在线预约和双向转诊,这使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居民就诊就医模式成为现实,从而大幅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化分配,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振邦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建设,通过标准化的业务语言组件,在授权许可范围内,共享患者的病历信息,以供医护人员随时查询,为预防、诊断、康复提供可靠参考。这保证了患者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一致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振邦智慧医疗系统融合了中西方医疗方法与技术。中医医院将中西医各类临床信息整合成标准化、可计算的模型,使医务人员可以准确制定融合中西医的治疗方案。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不是振邦智慧医疗系统的全部,当前振邦正在大力发展的医疗信息整合平台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设备、个人医疗信息门户、远程医疗服务和虚拟医疗团队等,都将有力地推动智慧的医疗的建设,也将助力于中国建设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未来,当智慧元素融入整个行业,医疗信息系统必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进化,并对医疗卫生行业,乃至全人类的健康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与各省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或落实,智慧医疗也被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建设的牵引力拉着高歌猛进。中国移动还致力于推动医院诊疗服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在医院信息系统与通信系统融合的基础上,中国移动通过语音、短信、互联网、视频等多种技术,为患者提供了呼叫中心、视频探视、移动诊室等多种功能,实现了医院、医生、患者三方的有效互动沟通。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解决医疗平台支撑薄弱、医疗服务水平整体较低、医疗安全生产隐患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