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的构成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理学的构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从“教”的方面分析
1. 从认识论看。小学生的认识水平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基本上依赖于感性直观材料,判断常带有具体性和片面性。思维处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埋怨学生,“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殊不知,教师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往往存在很大的反差。就学生而言,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绝不能用老师的水平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的核心与本质,寻找教学突破口,进行有效教学。
例如:倒数的认识,有的教师这样引入:先出示汉字“吞、呆、由”,请学生说出调换部首后的汉字“吴、杏、甲”。学生以为“倒数”就是位置颠倒的数,导致学生会写出1/3的倒数,却不会写0.3的倒数是几。学生只看到了倒数的外在形式,没有真正理解倒数这一概念的核心:“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紧紧抓住“乘积是1”这一关键点展开教学。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顺应,使学生自己重新建构知识,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而真正理解。
2. 从方法论看。很多数学知识的习得是通过学生的操作感知、猜想验证、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的。而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主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教师上课如果用归纳法,学生做题用演绎法,这样会造成获得知识与运用知识之间思维方式的脱节。因此,如果教师只是就题论题,不详细指导学生如何审题、析题、答题,缺少思维方法的指导,学生就难于提高解题能力,更难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教师只是反复强调梯形的概念,学生也能流利地背出它的定义,但并不一定说明他掌握了该概念。当出示一组四边形让学生辨析其中哪些是梯形时,其中的一个直角梯形却被学生剔除了,原因是学生认为其两腰的走向与常规形象不符。显然,学生对梯形概念的掌握尚未达到本质抽象的程度。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下面一组题让学生辨析: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④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⑤梯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以上问题的辨析,学生体会“有一组对边平行”和“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不同含义。这样就突出了梯形概念的本质属性,并把它和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
3. 从教学论看。教的核心是启发诱导,学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很多教师总怕学生听不懂,从课头讲到课尾,讲得认真而详细。而教师的讲却包办了学生的观察、思考与分析。学生是在被动情况下被“灌”懂的,并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将其想通,抑制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过程不能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的错误。学生在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特别是遇到有“陷阱”的题便错误百出了。
二、从“学”的方面分析
1. 从知识上看。有的学生觉得新知识听懂了,可是一做题就发现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求甚解,不去深入地领悟所学知识,更不重视对探索过程、发现过程的反思。部分学生在传统模式的培养下已习惯于老师“灌”,只求知道最终结果和基本套路。这样的“懂”是经不起考验的,一旦知识变化或深化,就会感到束手无策。
2. 从能力上看。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有个独立思考过程。问题能否解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有的学生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易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于是解决问题陷入困境。
3. 从意志上看。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常常会遇到困难。能否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这关系到解决问题的成败。成功的希望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失败的教训在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篇2
关键词:剽窃;科研成果;刑法
中图分类号:D922.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3-0164-02
一、建议增设剽窃科学研究成果罪的原因
受传统刑法的影响,我们习惯将偷窃有形财物视为盗窃行为,对盗窃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定罪量刑,却不习惯把剽窃他人著作、发明、发现、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数据以及其他科研成果的行为视为盗窃。笔者认为,与普通盗窃罪同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知识成果的行为同样可以构成犯罪。
1.知识成果在经济学上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经济学上被视为资源,具有有用性和稀缺性的特点。
其一,知识产品的有用性。财产的有用性是指它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的属性。知识产品作为一种智力劳动的创造性生产成果,同样具有能够满足人类某种利益需求的特定属性。
其二,知识产品的稀缺性。知识产品作为人们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等精神领域内所创造的非物质性财产,具有供给小于需求的稀缺性,这种稀缺性是行使财产权利的基础。
2.知识成果在法律上是一种财产,成为财产法的保护对象。从法律上看,知识成果与一般财物具有相同的本质属性。洛克基于自然权利的理论,阐述了劳动是获得私人财产权的重要途径以及劳动使人们获得私人财产权的合理性。今天所主张的知识价值论,是近代劳动价值学说的新发展。智力劳动者应对其知识产品享有财产权。经济学家认为,对财产权进行法律保护会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而且建立起有效率的使用资源的激励机制。
3.知识成果一旦被他人盗用,其所有权就受到侵犯。在知识成果日益向生产力转化的时代,研究人员们的学术成果也成为技术成果。由于可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成果具有与载体可分离性,故科研技术成果被人窃取后,所有权虽然不会马上丧失,但由于丧失了对科研成果的优先权,丧失了技术成果的专有权和秘密性,其先进性也很难得以保存。一旦科研技术成果被人窃用,知识成果的先进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权利人的权利就会遭到破坏。如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就会既侵犯到权利人的人身权,同时又侵犯权利人的财产权,从而影响其获取报酬的权利。
4.与传统的盗窃行为相比,科学研究中剽窃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首先,在物质上,受害者会受到严重损失。如前所述,知识成果具有稀缺性,一项科研成果的完成,科研从业人员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精力(包括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有的科研成果甚至可能是一名科研从业人员一生唯一智力火花的结晶,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其次,在精神上,受害者会受到更大的摧残。被剽窃的知识成果经改头换面后大张旗鼓的出现在各类学术杂志、报刊上,受害者发现后,不怕麻烦的会站出来,耗上大量时间和精力与之周旋,而未发现者和多数耗不起时间的人就永远地让自己几年、几十年的研究成果的优先权丧失,让剽窃者得逞,这会使受害者心理受到莫大的伤害。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扰乱了科研活动的正常秩序,助长了不正当竞争;同时,也是对社会公众的欺骗,是对我国目前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破坏。
在我国,对于目前严重剽窃科研成果的行为仅存在有一些行业的治理措施和相应的民事及行政制裁措施,并无相应的刑事法律制度的约束。如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1999年11月18日的《关于科技工作者准则的若干意见》中第6条规定,“严禁抄袭他人著作、论文、或者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第10条规定:“科技工作者对违背科技工作者行为准则的不良行为,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而我国《刑法》第217条也仅将以营利为目的严重侵犯著作权的行为纳入刑事法律调整范围,未触及侵犯他人成果优先权等严重的科研剽窃行为,致使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人一直逍遥刑事处罚之外。
对于严重剽窃科研成果行为的刑事立法,有三种处理方法:一是在《刑法》第217条“侵犯著作权罪”中相应增加一项,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列为该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二是将科研、技术成果作为盗窃的对象,扩大《刑法》第264条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理由是剽窃行为的本质同传统的盗窃行为并无二致;三是在《刑法》中增加“剽窃科研成果罪”。笔者更倾向第三种。因为第一种方法将严重剽窃对象局限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显然难以涵盖各类“科研成果”,也难以涵盖多种科研失范行为;第二种方法与盗窃等侵犯财产罪的通行观念相悖,也有悖于现行刑法(1997年《刑法》第219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罪,将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包括技术秘密在内的商业秘密作为其一种行为方式,标志着技术秘密等知识产品不可能成为盗窃、贪污等侵犯财产犯罪的对象。
二、剽窃科学研究成果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借鉴国外的有关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剽窃科研成果罪,是指秘密窃取他人未发表的科研成果抢先予以发表,或者严重剽窃他人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予以发表并获取重大利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该罪的构成特征是:
1.客体特征。该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对科研成果、知识成果合法享有的权益。如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窃取科研成果优先权,即将他人未发表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数据甚至实验研究结果等实质性内容窃为己有,在此基础上成文并将自己作为首创者予以发表,不仅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特别是获酬权,更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尤其是署名权,也欺骗了公众。窃取科研成果的实质是窃取了他人的财产权、署名权,使被窃者付出的艰辛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报偿,财产和精神损害兼有。
值得注意的是,该罪的犯罪对象不仅包括他人未公开的科研成果,也包括他人已发表的科研成果。但不包括现行知识产权立法不予保护的知识产品,如官方文件、时事新闻、历法、数表、通用表格、公式以及科学发现、智力活动规则、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动植物新品种、用原子核裂变的方法获得的新物质和违背国家法律、社会公德的成果等,而且这里受保护的作品须是法律保护期限内的作品,不是已过保护期而成为人类共同财富的成果。
2.客观方面特征。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剽窃他人科研成果予以公开发表,并获取重大利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是指没有法律根据或权利人的授权擅自将他人受法律保护的科研成果的一部分或全部抄袭过来,或者将他人成果进行非实质性的变动(如变动语句或段落的顺序,更换个别词语),当作自己的成果予以发表(据为己有),从而获取非法利益,实现非法目的。
这一行为构成犯罪,不仅要有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的行为,而且必须将所剽窃成果予以公开发表。这里的“公开发表”是指以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方式将作品公之于众。如果剽窃他人作品而不公开发表(如学生为完成作业而抄袭他人作品等),则不成立该罪之剽窃行为。
认定是否“获取重大利益”可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如获取研究经费或科研奖金)和“获取重大荣誉、名誉”两方面衡量。其中,“数额较大”的标准,可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即违法所得数额在3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较大”;违法所得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属于“违法所得数额巨大”。
3.主观方面特征。该罪的主观方面必须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不是该成果的完成者也没有经成果权利人的许可或授权而窃取该成果,其目的是获取利益(包括获取重要荣誉、名誉和经费、奖金等重大经济利益)。否则,则不成立本罪。
4.主体特征。学术腐败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界人士,上至院士、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作假为常,欺世盗名为荣。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理化的趋势。因此,该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本罪的,除对单位判处罚金外,并应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三、适用本罪应注意的问题
篇3
关键词:独立学院;数据结构;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Searching of Teaching Method of Data Structure at Independent Institute
LIU Li-yan, FU Rong, ZHANG Cheng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Computer Engineering, Dalian, Liaoning, 1166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and data structure subject at independent institute. According to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ctual teac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 of teaching methods which is suitable for independent institute students and oriented by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and the more students are from passive accept into active learning,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independent institute; data structure; teaching methods; learning interest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它不仅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而且已成为其他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它的教学要求是:使得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算法,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1]。另一方面,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楚且正确易读。但在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适应于独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独立学院的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独立学院的学生有自己的的个性特点,而且千差万别,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方法。独立学院属于三本院校,学生有自己的特点[2]:第一,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比较成熟,常常会考虑自己的专业与将来的工作之间的联系,也会为将来的就业做一些计划和准备;第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是很强,在数理逻辑知识方面基础比较薄弱;第三,他们厌倦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喜欢学习比较实用且很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是很强;第四,他们缺乏一定的自控能力,有一小部分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第五,他们对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擅长社交。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经过几年的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实践,发现无论在理论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在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感到数据结构中涉及的概念多,枯燥,记不住;二是学生感到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并不难,但是对于大多数算法都感到抽象难于理解,尤其是一遇到算法设计题就更感到无从下手,写出的算法效率低下、结构不清晰;三是学生在上机实践的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部分同学在使用编程语言实现教材中的基本算法时,往往在调试程序时就通不过,而对于独立设计算法更是难上加难。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学生自身角度分析,除了具有独立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外,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前修课程掌握的不扎实。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课程之前必须较好地掌握高等数学、离散数学和C语言这三门课程。尤其C语言,由于学生刚学完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程序设计思想,并且对语言本身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在数据结构中用得最频繁的是指针、结构体和函数,而这些知识又是C语言中的学习难点,如果学生对这些知识理解的不透彻,就不能灵活运用,在上机编程时必然会困难重重。二是不能很好地理解数据结构本身的概念。由于数据结构中涉及的概念多、算法多,内容抽象枯燥,加之学生C语言的基础不扎实,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数据结构学习过程中有恐惧心理,增大了学习的难度。
(二)教学方法的原因
从教学过程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教师只注重把所有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以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不会分析问题,不会建立数学模型,不会设计算法。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兴趣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以兴趣为基础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3,4]。本文根据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一)精心准备首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引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准备首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列举恰当且贴近实际生活工作的例子来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引发学生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的兴趣。让学生明白一个问题――“数据结构到底有什么用”。例如,打印机中的队列应用,可以解决打印机速度慢于CPU 的问题,避免了数据丢失或打印次序混乱;智能ABC 汉字输入法中常用字提前问题的实现,所涉及到的查找问题;工程问题涉及到有向图等的应用[5]。学生对这些例子很感兴趣,并且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明确了数据结构课程的学习目标,更加渴望学习数据结构相应的知识。
(二)重视基本概念的建立,理清知识体系脉络,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主要学习三种逻辑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尽管数据结构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整体的知识主线比较清晰,每种数据结构都围绕三个内容进行讨论――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相关操作算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是片面的、零散的,不能将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知识主线,理清知识体系脉络,及时复习前面的内容,不断总结,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组合,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算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色,激发学习兴趣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更透彻,更能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色。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时必须仔细斟酌,何时使用多媒体以及怎样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都要经过精心设计。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地学习知识,对于难理解的算法在课件中制作了动态演示过程,如入栈、出栈、入队列、出队列、二叉树的遍历、Huffman树的构建、平衡二叉排序树的构建、图的遍历、快速排序、堆排序和散列表查找等等。通过动态演示,使枯燥难理解的算法变得生动易于理解,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研究其它算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学习兴趣
对于比较实用且贴近生活的例子学生总是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每种数据结构时,不急于介绍它的相关概念,而是先通过恰当例子引入一个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习思考如何解决,充分调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完该数据结构的相关知识之后,返回来解决开始提出的问题。如学习队列结构的时候,提出一个小型机场模拟仿真的问题,机场只有一条跑道供飞机起飞或着陆,在每一时间单元,可能跑道空闲,或者可能有飞机准备起飞或者可能有飞机准备着陆,问题包含两个队列,一个是空中等待着陆的飞机队列,一个是地面等待起飞的飞机队列,还有一些其它的条件和限制[6]。对于学生而言,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既有兴趣又有挑战性。一方面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生认识到数据结构确实很有用。
(五)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激励学习兴趣
在数据结构的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大不相同,大部分同学的程序设计能力薄弱,对编写程序缺乏自信心,因此对所有的学生不能做一样的要求。针对这样的问题,在数据结构的实践教学中,采用分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内容分为验证性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三个层次[7],如表1所述。在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中,不同基础的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增强学习兴趣
通过建立数据结构课程网站,给所有学生提供一切可共享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首先,将各种教学资源以电子形式,包括教学课件、上机实验题目、每章课后习题和思考题、历年的考研真题和考研大纲等等,便于学生自学。其次,还可以提供网络在线、离线答疑,及时地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方式满足了学生在课后自学的需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很好地辅助了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改善的教学效果
通过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采用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大部分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经统计,2011学年(没有采用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数据结构课程的通过率为72%,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为50%,2012学年(采用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数据结构课程的通过率为81%,主动学习的学生比例为70%。
五、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创新是永恒的课题,也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用新理论、新知识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新老教师的经验交流和方法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及时掌握学生特点,提升教学艺术,强化教学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六、结语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以这项课程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继续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使得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严蔚敏,吴伟民. 数据结构(C 语言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彭颖,周金凤. 独立学院“数据结构”课程教学的探讨[J讨087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辽宁省].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120.
[3] 章凯. 兴趣与学习:一个正在复兴的研究领域[J讨087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辽宁省].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2.
[4] 张立,王伟嘉,石岩,张洪萍,崔浩. 基于学习兴趣开展数据结构教学[J讨087学城市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辽宁省]. 计算机教育,2010(13):95.
[5] 葛建梅.“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147.
篇4
“汽车构造”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是我校的精品课。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掌握汽车主要系统、机构的基本构造、功用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总体布局及各个机构、系统的联结关系,拆装顺序和装配方法;了解汽车结构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了解汽车设计、制造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并要求掌握汽车使用、维护、保养等实践技能。课程内容涉及广泛,概念、名称繁杂,内容比较分散,各种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也各不相同。“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环节也较多,有课堂理论教学、零部件及总成的拆装实验、修理实习、毕业实习等多个实践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组织好课程的各个理论与实践的教学环节,使之有效地紧密相连,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相关技能尤为重要。
“模块化”教学是20世纪90年代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教法上做到知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学生在学法上强调行知合一。使教与学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方案的同步式一体化。“理论+模块”的教学方法,是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本科生的需求与课程的特点,将理论与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程安排上,打破了传统的按教材内容先安排理论教学,然后安排实验课的教学方法。把授课内容分成几大模块,使得理论教学、实践、考核集中于一个模块内完成。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了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上而实验课在实验室上的方式,把理论教学安排到实验室上,对照实物、模型讲授理论知识,使学生对抽象的汽车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种“理论+模块”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
一 “理论+模块”教学方法在“汽车构造”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汽车新技术、新材料及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汽车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论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用“理论+模块”教学方法,把”汽车构造”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在讲授各个总成、机构的工作原理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大量的二维、三维多媒体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现发动机及底盘各部分的结构、工作原理、运动过程。通过鲜明的色彩、逼真的画面及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视频,把汽车各个部件的结构和运动状态演示出来,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使学生高效地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翻。
以传动系模块为例,在讲授离合器总成时,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离合器的构成,使学生对每个构件的名称、位置、安装过程有一个感官的认知,然后对照离合器模型和实物逐一地加深对其结构的了解。熟悉了离合器的结构后,再通过动画演示的理论教学来讲授其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这样,使得学生对离合器的组成、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有了充分客观的认知,给后续的课程设计奠定了基础。在讲授变速器总成时,教师通过理论讲解、动画演示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模型教具上进行换挡操作,更加深刻地掌握了变速器的结构形式、组成、轴与齿轮的安装顺序、各档位的位置及动力的传动过程。
“理论+模块”教学方法在“汽车构造”理论教学中体现了其独特的教学效果,使以书本为中心的理论教学转变为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把多媒体课件、挂图、录像、模型、实物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应用于理论教学中,利用图片、模型和实物提高学生对汽车构造结构的认知,把概念和工作原理等利用多媒体软件转换成详细的图片演示、生动的三维立体动画演示,学生能够仔细观察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详细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使得“汽车构造”课程的教学在理论中有实验、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实现了理论与实验、实践三位一体的一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
二“理论+模块”教学方法在“汽车构造”实验课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在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变化,各高校的扩招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实验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依据模块划分进行实验项目安排
“汽车构造”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前都是在教师按教材进行几个章节的理论讲解后进行,学生到实验室对各个总成进行结构拆装实验,这种教学方式使得理论与实践不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的联系都不够紧密。要想实验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以理论知识为指导,教师除了在实验之前把实验所涉及到的主要的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让学生了解整个实验的流程,让学生带着探索精神和学习任务进行实际操作。根据“理论+模块”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验环节整合为相对独立的“模块”,在实践中强调理论,在实践中深化升华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有理论的运用,在运用中找到规律,在摸索中找到技巧,让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我校“汽车构造”课程的实验教学设置了八项必做项目和两项选做技能训练项目,八项必做项目要求在实验教学学时内完成,两项选做技能训练项目,学生可在业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自行完成,或在实验室教师指导下完成。为了使实验教学任务得以更好地完成,我校维修实验中心配置了零部件单体实验室、发动机拆装室、底盘拆装室、电器实验室、电喷发动机实验室、整车维修基地等实践场所。维修基地除了保证完成学生的实验和实习,还对外承揽修理业务、常年开放,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根据学以致用安排实验课的考核
对实验课效果的考核,改变了原来做完实验后只根据实验报告给分数的情况,采用理论和技能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重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素质进行考核。每做完一个试验项目,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自我总结评价,使学生通过实验课能够亲自体验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联与融合。然后教师对相应的理论知识进行提问,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操作的方法、步骤进行考核。最后对实验报告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避免了学生抄袭实验报告应付了事、学习态度不认真的现象,使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提高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 “理论+模块”教学方法在“汽车构造”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实践教学是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环节,是锻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汽车构造”课程适用专业广泛,新技术较多,必须有相关的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支撑。按照“理论+模块”教学方法,我校汽车专业的实践环节分为汽车结构与拆装实习、汽车修理实习、汽车工艺实习三个实践环节。
汽车结构与拆装实习安排在课程结束后,在维修实验中心完成,通过对几大模块各个总成及零部件的拆装,使学生加深对汽车结构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各零部件、总成的结构功用与使用,以及在拆装时的注意事项。例如,在进行发动机模块活塞连杆组活塞环的拆装实习时,它不同于实验课的拆装实验,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活塞环的结构、功用、工作原理,还应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设置了这一环节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知识模块当中,要求学生熟悉活塞环的功用、工作条件、材料,掌握活塞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活塞环的使用与拆装注意事项。在能力模块中要求学生认识活塞环零部件,掌握活塞环装配要点,了解“三隙”检查方法。体现了“理论+模块”教学方法中理论与实验、实践的融合。
汽车修理实习根据汽车市场应用较多、车型多而新的特点,设置了四个实习基地:维修实验中心、凯华汽车维修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安城4S店、奥迪维修销售中心。实习期间学生观摩学习工人师傅的实际诊断、修车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分析中,锻炼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篇5
【摘 要】 本文在阐述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高职类《物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实际案例中的设计步骤与环节,分析总结了应用实践效果,并指出了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情境构建;案例教学;物业管理概论;应用实践
一、引言
情境式教学法亦可称之为实践教学法,或是体验式教学法。简而言之,便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的生动的场景,使其自主自动地强化自己的法律职业者角色,调动他们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法律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记忆和巩固理论知识。《物业管理概论》是学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也是唯一的一门物业管理类课程,因此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要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能够掌握物业管理的各类主要技能。由于本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因此在之前的教学中始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够理想,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仍然不是很高,缺乏实战演练,不能有效地将学生们带到真实的情景中,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了一种改进式的案例教学方法――情境构建式教学法。
二、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优势
使用情境构建式教学法,首先构造出一个特定的情境, 学生被要求将自己假设为该特情境中的一个角色, 然后学生在角色模拟中扮演和发展这个角色的行为。角色模拟是一种主动学习方法, 通过让学生扮演某一特定情境下的角色, 营造出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其中的学习环境。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对于学生的价值
由于角色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一方面,情境式教育强调身临其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所选取的案例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使其学生自动地强化自己的角色在亲历亲为处理事件的过程中经常加深了学生对物业管理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情境式教学中学生成为主角,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会主动去查阅资料或者向教师求助,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容量。
2、对于教师的价值
由于在情境式案例实施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具体的情境设置、角色设计、引导问题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等,仍然需要教师来进行,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就对教师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相关理论知识,才能做到在指导和分析总结学生情境式表演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三、《物业管理概论》课程情境构建式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本次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实施是在原有的物业管理案例库基础上选取合适案例进行。
1、典型案例的选取
以“客户投诉管理”这章的教学为例,现在想要学生掌握“客户投诉处理程序”这个知识点,就可以采用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进行。
2、事件情境构建
设置客户投诉的几种典型情境,假设针对突然停水停电的投诉、服务态度不好的投诉、环境卫生保养不善的投诉、物业服务收费纠纷、设施设备不到位的投诉五各方面进行设计。
3、角色设计和分组
将全班同学分成5组,6人一组,其中包括业主1名,前台接待人员2名,部门主管1名,物业经理1名,主持人1名,每组负责角色扮演其中设置的场景之一。
4、强调本次模拟情境可能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
由于学生的学生扮演还是要以一般性理论知识为基础和前提,所以在正式的角色扮演之前,要由教师强调客户投诉的基础知识,包括投诉内容的分类、投诉预案准备、投诉界定、投诉处理的基本方法,当然也允许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加入即兴发挥的部分。同时,指出表演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对学生所扮演角色的相应要求。
5、课堂分组讨论
每组设置1名组长,具体分配各位同学的角色,然后由各位成员共同针对本组表演按方案进行讨论,同时有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咨询,尽量确保表演能够顺畅、有序地进行下去。
6、实际情境模拟
各小组抽签确定表演顺序,由主持人陈述事件发生背景,各位组员依据自己的角色分工依次呈现投诉事件的起因、发生、处理过程以及处理结果。
7、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
各组表演完毕后,首先由学生自己进行点评,再由教师进行综合性评价。分别对各个小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观察每个学生在小组会议中的表现,指出存在的不足,对于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
8、理论升华
运用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仅仅表演点评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定要再最后针对设置的情境进行归纳总结,升华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四、运用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取得的实践效果分析
本次研究利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将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运用到《物业管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当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大提高
学生之前上课经常会有睡觉、开小差的现象,该方法实施后,大大减少了此类现象的发生,大多数学生都表现出对该门课程学习的极大兴趣。
2、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主动性增强
学生在情景模拟前的讨论过程中为了使得自己的表演更加丰富和贴近生活,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改此前思维懒惰的整体状况,主动阐述自己的观点。
3、学生创造性有所提升
学生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在情境模拟的过程中会提出很多新颖、独特的观点。
4、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两个学期学生考试成绩和之前学生考试成绩的定量对比分析中发现,学生的平均分数、最高分数和及格率都有所提高,超低分几乎没有出现,学习效果非常好。
五、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
1、围绕教学目标合理适度地应用情境教学
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只是对于传统案例教学法以及传统理论讲授方法的一种改进,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把所有的物业管理知识都转化构建为某一种实际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只能适时采用。要与传统的教授法和案例教学法有机结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结合。
2、选题要具有典型性
物业管理课程中涉及的内容很多, 几乎每个章节都可以设计出角色模拟活动, 然而并非所有的角色模拟活动都具有很好的教学意义。因此, 在进行角色模拟教学活动准备时, 教师应结合教学的内容,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进行精心选题。选题时要考虑:该选题是否为社会上关注的物业管理热点、焦点问题, 是否具有典型性, 是否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3、在进行正式的角色模拟前要有充分的准备
如果教师提出角色模拟的要求后,马上要求学生进行表演,效果会非常不好,最好提前一次课或一周时间就给学生布置具体任务,让学生下去讨论,然后再进行表演,才能保证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成功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不要追求唯一答案
《物业管理概论》这门课程本身就不像数学、化学等基础学科一样,有一个标准答案,所以在学生表演和分析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有创新,有不同观点,只要能完美地解决物业管理问题,就是好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方案,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各方案内在的独特价值, 并致力于发展学生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
5、教师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课堂组织能力
在情境案例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明显发现如果教师对于某一方面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就会在情境设计和学生表演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设计情境和掌控现场。情境教学中虽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但在学生主导的基础上,教师需要适时加以修正。课堂讨论中需注意引导、控制,以免学生离题,纠缠于一些没有必要的细节。
6、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特点
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各个学生的特点,才能使得角色扮演的分组更加合理化,不同性格和擅长领域的同学所扮演的角色是有其特定性的,每个同学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分组的过程中必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使得每一组同学能够发挥其最大效用, 做到事半功倍。
7、完善评价体系
本次没有对学生角色扮演的评价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实际上,教师对每组学生的评价中应着重考查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维要点的选择是否科学,能否抓住重要问题和是否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和关键,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角色扮演中的现场表现等,再给出每个方面的具体分值,最后进行加总,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重要参考,在日后的教学中会继续进行细致研究。
六、结论
物业管理中的情境模拟是对物业管理过程的真实演练,通过模拟真实的管理环境,通过让学生扮演管理主体参与管理过程来对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演练,或者从演练中升华出理论。这种教学方法生动活泼,教学实践表明,情境构建式案例教学法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还会在日后的教学中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涂曼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研究――教学情景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4(3)212-213.
[2] 杨静.谈“旅游电子商务”情境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04-105.
[3] 侯颖.理性地思考情境教学的三对关系[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10)39-40.
[4] 朱维巍.基于情境教学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调查与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4)66-68.
[5] 曹著明.课程情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246-248.
[6] 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3(6)70-72.
[7] 杨芳.多问题中心建构式案例教学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13(1)12-14.
[8] 李谧.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
[9] 黎建新.对高校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62-64.
[10] 徐其东.案例教学在高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44-45.
篇6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建筑力学与结构 应用
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建筑力学与结构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其他专业知识和技术课程的学习。而这门课程属于一项和工程实际联系密切,理论性又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因此,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不仅仅需要具备数学和物理的基本计算能力,而且需要有足够的逻辑推理的能力。近年来,项目教学法的引入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加有效的掌握专业知识的运用,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现状
据调查,传统的教学在课程安排上,是先安排学生学习《建筑力学》,再安排学习《建筑结构》,分别用两个学期的课时完成,这样的教学安排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之后,开始学习《建筑结构》时,已经遗忘了之前学过的大部分有关建筑力学的知识。经调查,53%的学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践教学时间太少,66%的学生赞同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教学法。
另外,通过对相关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部分需要的是施工员、预算员等职位,对学生的建筑构件与结构设计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读识结构施工图的工作能力,建议学校在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多多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图纸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建筑力学与结构的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可行性。这种教学方法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一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方法,并且在国内的中小学进行试行效果非常好。作为工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建筑力学与结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以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建筑力学与结构的知识要点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体验中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同时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其次,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作为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建筑力学与结构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拥有基础的操作技能,更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完善和熟悉专业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习惯。传统的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设置,重视理论的知识,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实践操作上不够重视,因此,学生学习的效率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项目教学法,不仅仅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充分掌握必修课的相关知识点,而且培养了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来学习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
三、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项目任务的确定
项目教学法的成功关键在于项目任务的制定和选择。选择项目时首先要通过对工程行业的职业定位进行调研,通过综合析行业生产需要的工作岗位、环境、形式以及工作要求等方面,并总结和选择出该行业职能中必须的工作任务,结合岗位技术要求做出明确的定位。所选项目一定要具有典型性及代表性特征,并且包括的一系列工作任务都具有典型性。
其次,项目选择的内容和容量一定要恰当,一方面要和学生所学的课程知识相一致,另一方面要注意项目选择的时间控制,防止因时间过长而造成学生压力大,抵触项目教学的后果。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设置项目教学的时候,可以从建筑材料的认知、构建静力计算模型确定、受压和受弯构件设计等项目入手,并且在这几个项目的若干子任务里精心选择,结合课程需要安排项目。
2. 项目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由于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的项目都包含许多子任务,每个子任务以及整个项目所需的学时都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合理做出规划。而每个项目计划中每个子任务的计划,不仅包括学时安排,另外还包括学生分组、组员如何搭配、组员和组长的分工,以及方案设计信息收集等等具体的计划,做到项目实施前的一切准备,并计划好可能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另外,实施计划的过程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部分。教师需要在项目进行之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引导,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更加理解项目的具体实施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重点,通过举例子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点,并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做好准备。再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设计好的项目,并且要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项目的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以及实施等具体操作都让学生亲自完成,教师可以在旁边与学生保持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3. 完成项目之后的评价与归档
项目完成之后,对项目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检查,并适当评价,是项目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检查主要是通过评价信息收集质量、计划的可行性以及任务完成的质量、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问题探讨和处理的方法以及小组合作能力等。教师通过让学生各小组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并结合学生的检查汇报情况分析,总结学生在实施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纠正,探讨工作中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等。然后通过小组之间讨论,总结和评估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优缺点,教师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与奖励或鼓舞,激发学生对项目学习的积极性。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堂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需要学校的妥善管理和大力支持,通过校企合作等教学模式帮助实现项目教学,同时学校需重视教学资源的购置,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完善的校内训练场所,让学生在真正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相关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瑾,祁丛林.《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项目教学法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34):14-15.
篇7
法理学是我国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教育学校法学本科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在本科教学体系中属于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法学体系中,法理学是最为主要的理论法学,同时也是其他部门法学的基石,法理学构成了整个法学的基础理论、一般理论及方法论。在法学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当中,法理学是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统领着法学的教学,既是法学的入门课程,又高于部门法学,是整个法学体系中理论集大成者。[1]无论是教育部的规定,还是各个学校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都赋予了法理学学科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但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实践中并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是长期存在着两难境地——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作为教授法理学课程的教师而言,法理学艰深枯燥、不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对于接受一方的学生而言,法理学既抽象难懂,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笔者认为,法理学教学的最大困难在于如何缓解抽象、一般的理论与具体、现实法律问题的紧张关系,换言之,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适度平衡是法理学教学的关键。而要实现二者的平衡,首先要深刻认识法理学教学的理念,只有对法理学教学的理念有了深刻而又准确的认识,才能真正平衡法理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
一、 法理学教学的理念
较之于民法、刑法等具体的部门法教学而言,法理学涉及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和制度,是用哲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说明法学的根本问题。法理学研究的不是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比如案件如何审理,程序如何进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如何分配,等等,它所关心的是法律的原理性问题。而对这些原理性问题的分析,就充分体现了法理学的理论性和思维性。同时,法理学不是对某个具体法律制度、法律规范的具体介绍,其关涉的是法律制度和法律行为背后的价值观念和哲学基础,因此法理学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正如美国当代著名法理学家德沃金所说:“法律的一般理论肯定是抽象的,因为它们旨在阐释法律实践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结构,而不是法律实践的某一具体方面或具体部分”。[2]正因为法理学具有理论性、概括性、抽象性等特点,因此,法理学教学与其他刑法学、民法学等应用法学学科的教学是有显著区别的,后者注重法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是法律适用方面的问题,而法理学则侧重于一种价值观念的引导,一种法律精神的培养,其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为初学者敷陈法律原理;训练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实践能力;培养法律职业者的见识、修养与境界,促进法律职业者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态度。[3]由此可见,法理学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告诉学生一些基本的法律现象、法律原理或者法律方法,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法律精神的培养和法律人格的锻造,这才是法理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也就是法理学教学的理念。法理学教学的理念作为法理学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对法理学教学的成败与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每个法理学的教学人员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了法理学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并践行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才有可能实现法学教育的目的,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为什么要强调法理学教学的理念
之所以要重提法理学教学的理念是因为近几年来我国的法律职业化趋势导致法学教育中重实践轻理论以及对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轻视。法律职业是指与法律有关的工作,从狭义上来讲主要是指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所从事的职业,广义上也包括警察、公证员、法律顾问、法学教师等法律工作者。法官、律师、检察官、法律顾问等法律工作者共同构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知识技能和思维方式。我国自2002年起开始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法律工作职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要求法律职业者不能仅仅纸上谈兵,而是要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大学阶段的法学教育可以说是对法律职业者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法律知识,并应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职业市场对人才需求和评价,成为社会对法学毕业生的评价,进而成为对法学院的评价。而评价的标准是看其是否适应市场的导向。对于培养未来司法专业人员的大学法学院来说,不能不考虑这种职业市场的导向。[4]在我国,职业市场导向促使有些院校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为司法考试服务,并将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来衡量法学教育质量的优劣,也就是以职业市场的需求作为制定培养方案的决定性因素。这样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强化了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应用法学学科的地位,因为其在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比重大,也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作为基础理论法学的法理学因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加上司法考试所占分值比重小,其学科地位进一步被弱化。同时,对于法律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本该在法理学教学中详细讲解和细细体味的,也因为法理学的弱势地位,而只是被草草带过,根本无法凸显其意义和价值。正如德国当代法理学家魏德士教授所
转贴于
言,“今天的法学教育被司法考试牵着鼻子走,它所培养出来的与其说是独立思考并具有判断能力的法学家,毋宁说是熟练适用法律的法律技术匠。”[5]这种职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虽然一方面是满足了市场经济对法律技术人才的源源不断的需求,但从法律职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宗旨而言,却无法塑造一个职业共同体的职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法律职业人必须具有不同于大众的素质。一是技术理性,即法律职业人特有的只是体系与思维方式;二是维系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社会价值、信誉及尊严,而为其内部所传承的职业道德。二者共同构成法律职业人德才兼备的整体素质,缺一不可。[6]
篇8
一、 语义分析视域下的律学、法学和法理学
关于法学。这是一个在法学概念大厦中运用得最混乱的一个概念。据考,“法学”一词从语源上来自古拉丁语Jurisprudentia,是由词根jus(法)的形容词形式juris和另一个词根providere(知识)构成,故其原意应为“法的知识”,而不是通常认为的“法律知识”。在实际研究和运用过程中,我们时而将之用得十分纯粹,一如凯尔森所描述的:“纯粹法学是法律的科学而不是法律的哲学,法学研究的是‘实际上是这样的法律’而不是‘应当是这样的法律’”。但时而又把它运用得十分宽泛,几乎是包罗万象,律学与法理学系统中的知识也被它一概地“海涵”,究其原因,是我们对“法”这一概念的认识不统一或者说是我们的话语系统太单一(过于统一)所致。我们通常所采用的是的理论知识系统中所给出的定义,即“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法’”①。而我们认为,这个所给出的恰恰是“律学”的定义(后面将要细述)。今天,西方法学各派的思想蜂涌而入,不断地冲撞着我们过于单一的却信以为“颠倒不破,四海皆准”的传统法学理论和话语系统,使得我们的概念系统在这多元理论的撞击下越发变得脆弱、模糊和混乱。因此,当务之急必须理清各研究领域的范围,把律学(国法)留给律学,把法学还给法学,找回法理学自己的“家”。律学研究的是实然法领域,法学研究的才是应然法领域,法理(哲)学恰恰是研究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问题,三者分别代表和维系着法的实证维度、价值维度和批判维度,各司其职,区别明显,当然不能混淆。
关于律学。律学是研究实然法(国法)的知识系统,从纯粹语义学角度看,它有韵(音)律之学的含义,此系艺术语词。同时,它又有同“法”在同一层面上的内涵,我们中国古代早已将法、律与政策作了明确的界定与区分,管子说:“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 (《管子.明法解》),后来他又说,“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若从中国法制史上看,中国律学的发展也有着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成果,这总让我们以一种按捺不住的骄傲和自豪感追溯起那个律学、法学与法理学都得到空前发展的“百家争鸣”时代:法理学家们在不断地探寻着实然法(律,国法)与应然法(法,道德)的关系问题,儒家从社会实证的角度提出“纳仁入礼”、“礼法统一”等,道家则在法的本质主义追问过程中提出“道法自然”,拓宽了对“法”的认识,而法家则崇法推律,“一断于法”。诸子百家各有贡献,推动了中国法学,尤其是律学空前发展,从《法经》到《秦律》的发展速度和完备程度可窥一斑,最终,由秦国的商鞅完成了变“法”为“律”、为“律”正名的重大历史使命。秦汉以后,法理学因政治专制与礼教束缚而受到严重压抑,但以注释法律为业的“律学”却一花独放②。可悲的是,从此法理学与法学几乎没有了声音,变得“万马齐喑”,即便是这一花独放的“律学”也同样被压制而退缩到了对帝王律令的“注释”这一业之中,其后虽有魏晋律学、唐律疏议的繁华,却不免只是笼中丽鸟,孤芳自赏罢了。
在这里要必须提及的是,仅以注释为业的“律学”之花虽然一枝独放长盛不衰,但在期间洋人的枪炮声中终于凋谢。国门打开,西方法文化大肆入侵,“引进西法,修改旧律,会同中西”便成了那个时代的潮流,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学理论从对立冲突到调和融合,最后,传统的中国法学理论体系终于在这种冲突和融合中自行解体③。体现在语言上,最明显的就是融“法”入“律”,将西方先进的“法学”与中国强势的“律学”合而称诸“法律”,从某种意义上讲,“法律”从此变成一个偏正词,而且是一个前偏后正的偏正词,重心于“律”了。律学从此从立法、解释法律、执法、司法、守法直到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大力而全面(这里未说“健康合理”)地发展,但不幸的是,在这次法与律的磨合与撞击过程中,国人只丰富了“律”之技术却不知不觉地、继续无形地消解着“法”之本有的价值认知和反思批判维度,即法学之思和法理学之反思。
关于法理学。我们时常在运用中将之与“法的一般理论”(即广义上的“法学”)相混淆,并时常将之归入到“科学”的种概念之中(这也许成了目前学界下定义时常犯的一个通病:“科学主义”后遗症),所以,当代英国法学家哈里斯十分形象地描述到:法理学不过是一个杂货袋,有关法的各种各样学问、一般思考都可以投入到这个袋中④。其实,“法理学”是“智慧”而不应当是“科学”,它是对法学之思的批判和反思(后文详述)。这里仍然先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着手来分析这一概念,“法理学”一词来自日语,据考证,1881年日本法学家穗积陈重在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讲述“法论”时,认为当时流行日本的“法哲学”(德文Rechtsphilosophie )名称之“主观性”的形而上学气味太重而提出“法理学”这个译名⑤。这显然是受当时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可惜的是,“法理学”经过这一趟日本之旅后,居然(起码是在中国)从此迷失了自己的“家”(法哲学),最终表现为“学界(包括法学刊物)片面强调法理学的实务化或实践职能,而较淡化其批判认识功能。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知识价值被忽略了,大家纷纷转向探讨法的社会学问题、法的政治学问题、法的经济学问题,而对法理学的专门理论、法学方法论、法哲学、人类学、文化学问题则不愿过多地用力”,“而本应当构成法理学主要研究对象的法的哲学和专门理论问题反而倒显得不甚重要了”⑥。说到这里,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法理学”实为“法的哲学”。它既不是我们通常所指的直接对法律规范(律法条文)或技术的研究,也不是我们那种为特殊阶级(或阶层)利益或某种社会理想而进行的法学知识研究,而是一种批判与反思,是“法的哲学”批判和专门理论问题研究。
二、律学、法学与法理学的概念与图表分析
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了“法理学”实为“法的哲学”,就上文之分析,我们不妨试着绘制这样一张图表来表述律学、法学、法理学的相关项对比:
律 学……E实然法(规范、技术)……E现实主义、分析实证
法 学……E应然法(原则、理想)……E自然法
法理学……E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E价值批判与反思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律学是社会控制的工具之学,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它是用分析、实证的方法对实然法(主要指规范、技术等)进行研究的知识总称,其往往只体现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在“律学”的视域中,“恶法亦法”(实应表述为“恶律亦律”)的命题也就不难理解了。相比之下,法学则是塑造和维护社会共同理想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道德的视角对律学的反思,正所谓“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七臣七主》)但法学最终仍然只是以曲折不同的方式为现存的“律法”(实然法)之存在寻找其存在之合理性的理论根据,因为法学很难(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价值无涉”(Value-free)。也正是在法学的视野中,我们才不难理解“法律的不法”现象。实际上,唯有法理(哲)学才是从对人的终极关怀出发,对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问题进探寻和批判,对法学的反思进行再反思,完成一个“肯定DD否定DD否定之否定”的理论回归。正因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法理学就是“人学”。
作出这样的分类与界定是很有意义的。律学、法学与法理学这三者确实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论旨趣和功能,作出这样的界定划分,有助于让我们明白“法”与“律”不是一码子事,它们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体而不是我们日常所认为的那样(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这样划分后还让我们能够明白,法理(哲)学不是一门“技术活”,而是一门“智慧”之学,是人类本有的批判与反思能力在法的领域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向度。它还让我们认识到法学(这里是广义的法学)的发展是一个矛盾不断辩证运动的“过程的集合体”,在法学领域中充满了矛盾和矛盾的运动,任何试图制定出一部“永恒之法”并以此一劳永逸地一统“法世界”的尝试都将为后人所不齿,任何试图在法学理论领域中一元化并对“异已”理论或文化不断贴“标签”的行为都将为历史所嘲笑。只有在这种理论认识的背景下,我们才能宽容多元文化的并存,才能理解当前“综合法学”潮兴起的原因和价值,才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寻找到我们中国法理(哲)学的出路和未来。
三、 法理学的范围和功能
关于法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⑦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同样,法理(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问题,表现在实际生活中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
最早对这个问题系统地理论阐述和探求的人是柏拉图。虽然在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学派已经引发出了“法律应该是什么”和“法律实际是什么”的两个冲突命题,但对二者的“关系问题”进行系统理论探索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学派。柏拉图从“正义”入手,将正义分为道德的正义与法律的正义,即以正义为纽带来处理应然法(道德正义)与实然法(法律正义)的关系问题,以此试图构建社会治理模型的框架图景。由于他在法治与人治(德治、贤人政治、哲学王)的两极思维中举棋不定,最终造成其一生的二元论“紧张”。叙拉古理想国之梦破灭以后,他走出两极思维,开始重视法律(法治)一极存在的价值,提出“法律是第二等好的选择”,从此奠定了“道德正义(应然法)DD法律正义(实然法)二者之间关系是什么”的法理学基本问题框架和研究路径,打开了法理学研究的真正大门。
历史上所有的学派都必须正确面对这个问题并作出回答。据此我们也可以分出三大类别:其一是二元对立派,它在两极思维中将实然法与应然法对立起来择一而从,故又可以分为德治派和法治派;其二是两极溶合派或辩证派,这当中又可分为“德主法(律)辅”和“法(律)主德辅”两种;其三便是虚无派或者怀疑论者,如老子主张“惟道是从”、“无为而治”。
此后对法理(哲)学的基本问题探求不断,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莫过于阿奎那和康德。阿奎那将法分为四类,即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试图重新构建法的知识大厦的框架图景,他以充满宗教色彩的上帝法(神法)来统摄人法(律、实然示)和自然法(法、应然法)的关系问题,成为那个时代法学精神的精华。随着“3R”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罗马法继受)的兴起,哲学终于走出神学的桎梏而不再是神学的“婢女”,“人”从此代替了“神”走上了历史的舞台,理性主义大旗被高高扬起,西方哲学从此开始了唯理论与经验论之争战历程。这一切体现在法学领域中便是神学法学的终结和诸多新兴学派林立,如哲理法学、历史法学、实证分析法学、社会法学、现实主义法学等等,其中大多学派是在从事着律学和法学的研究,而真正沿着法理学基本问题开展法理学研究的是哲理法学,代表人物是康德。他通过设定一个先验的“道德律令”而给出一个具有伦理主义含义的独特的“法律”定义,他说:“法律是任何人有意识的行为,按照普遍自由原则,确实能与他人有意识行为相和谐的全部条件的总合”。哲理法学后来为黑格尔发展到了顶峰,完成了一个建立在先验论基础之上的庞大的概念辩证法大厦,使后人望尘莫及。
最终把人们从法学辩证法沉思中唤醒的是伟大的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杰罗姆.弗兰克,他以最极端的方式振聋发聩地说:“法律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样的,这种不确定性并非不幸的偶然事件,相反,不确定性本身具有重大价值。”很多人难以接受弗兰克给出的这样的一个“法律”的定义,甚至误认为这只是一种为推进法制改革而故意采取的“极端行为”。实际则不然,因为律学意义上的“法律”是很确定的、很清楚的,从未听说过有哪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后竟然拿不出一部用以统治天下的“确实的”“法律”来,而这么简单的道理对于大师级的弗兰克不会认识不到,那么弗兰克为什么说法律是“不确定的”,而这个“不确定性本身”还“具有重大价值”呢?如果我们没有理解错的话,弗兰克所讲的“法律”正是法理学视域中的“法律”,它是一个“应然法(法)DD实然法(律)”的关系问题的集中和转化形式,弗兰克所称的“不确定性”正是指二者(法与律)在互动中所形成的那种“张力”,或者说是矛盾对立面之间的辩证运动过程,这个过程本身确实是“不确定的”,而这个“不确定性”本身确实“具有重大价值”,因为它为法理学家们提供了反思的余地和批判的向度。它也许不会向人们提供实用的“科学知识”,但它是一种“智慧”(爱智)的维度,是对人的终极的关怀,是推动这个被层级化了的世界不至于过于专制的元动力。
如果说哲学是人文科学的“黄昏的猫头鹰”,那么法理(哲)学便是法学知识大厦上的“黄昏之鹰”。阐释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研究主体不可能摆脱“前见”的影响进入研究,任何法学研究的“观察判断”都是历史的、社会语境化的⑧。法理学的任务也许正是要对这些“判断”的逻辑“前提”开展批判,通过不断的“前提判断”推动对人的关怀与反思,推动这个世界最大可能地去实现自由和正义,朝着实现人在这个世界上“诗意地生存”之目标不断努力。埃利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说过,社会发展的进程本身是没有计划的,或者说文明和国家的形成并非以任何“合理的”方式进行的,由于进程没有目标,所以也不可将“发展的进程”直接视同“进步的进程”。但发展的进程是有序的,有方向性的,就法律这一现象而言,能够直接胜任此“导航员”职责的,唯有法理学。
关于法理学的范围和功能。既然法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那么就把那些本属于实然法(律学)的领域(如法律的特征、法律的要素、法律的运行等)交给律学,把那些本属于应然法(法学)的领域(如法的本质、法的作用、法与其他社会现象等)还给法学。至此,法理学似乎已“无家可归”了,恰恰相反,此时的法理学恰恰是“四海为家”,只有这样,法理(哲)学才找到属于她自己的任务和范围,在探索、求证“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问题”的过程中,全心全意地关注“人”。正如舒国滢老师在他的一段访谈录中所讲述的:“法哲学的核心是对人的关注。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况,以及法律如何想象人,采用何种方式对待人的问题。法哲学本身并不能直接像法律政策学那样起作用,它不告诉你如何决定的具体答案,并提供解决的办法,但它能够帮助人去深刻领悟法的精神,反省法律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强化我们的怀疑意识和认识能力,追寻法律的终极意义,培养法律职业人的职业良知。” ⑨
最后,我想用邓正来教授的一段话来暂时结束本文的讨论:“我认为,尽管中国法学重建的任务极其繁重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甚多,但最为艰难且最为基础的工作便是建构起我们这个时代所的法律哲学”。⑩最终使法学在与其它场域发生互动关系的过程中摆脱“不思的”依附状况,维护其自身的自主性和批判性。
(未经许可 谢绝转载)
注释:
①参见目前多数教科书;
②张国华 著,《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P405;
③刘金国 刘双舟,《中国法理体系的演进及其启示》,《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
④J.W.Harris,Legal Philosophies,Butterworths,London 1980,P1;
⑤刘金国 舒国滢主编,《法理学教科书》,P1 ;
⑥舒国滢,《面临机遇与选择的中国法理学》,电子版
⑦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P219;
⑧参见刘星,《法理学的基本使命和作用—一个疑问和重述》,电子版
⑨徐利英 陈虹伟 舒国滢,《徜徉于法学与美学之间—舒国滢教授访谈》,电子版;
⑩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
篇9
现在,法学和法理学作为一门科学似乎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几乎所有的法理学教科书的开篇之页都提出“法学是一门以法或法律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或类似表述),因此,被界定为“法学中的主要理论学科”(注:参见沈宗灵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的法理学似乎当然应该属于科学之列。但是,法学和法理学为什么是“科学”?它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才是“科学”和“社会科学”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法学和法理学自身的发展,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认真把握法学和法理学的社会功能。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法律的理论和方法两个面向,考察、论述法理学作为“科学”的条件和界限。前一个面向强调法理学作为科学应该具有的社会理论内涵;后一个面向确定法理学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基础。没有一门科学是漫无边际的,法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自然应该具有自己确定或相对确定的范围。对作为科学的法理学的条件和界限进行审视,就是试图进一步明确法理学作为一个法学学科的范围。
引起笔者注意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年以来,法理学的更新与改革都是我国法理学界、乃至整个法学界关注的中心问题之一。(注:如张友渔、张宗厚的“法学理论要有新发展”,《文汇报》,1988年5月5日;乔伟的“关于法学理论研究的反思:论更新与改造法学的若干问题”,《文史哲》,1988年第6期;张志铭的“价值追求与经验实证:中国法学理论发展的取向”,《法学》,1988年第12期;甘重斗的“在改革开放中创新法学理论”、张文显的“改革和发展呼唤着法学更新”、张传帧的“试论商品经济与法学基本理论”,《现代法学》,1988年第5期;徐显明、齐延平的“走出幼稚-以来法理学的新进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童之伟的“论法理学的更新”,《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1995年和1999年分别在昆明和上海召开的法理学年会均以“法理学的回顾、创新、展望”为主题。)其中,法理学界对法理学的理论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和法学家的文化品位与职业技能的关系两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分歧较大。(注:参见黎国智:“变革和创新我国法理学”;沈国明:“法学研究要关注向市场化过渡的过程”;孙国华、光:“中国法理学发展的宏观思考”等文,载刘升平、冯治良主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法理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992以来,葛洪义、尹伊军、谢晖、邱本等关于“法学家文化品位”的争论,参见《法学》1992年第1期、1993年第11期、1994年第1、4、5、7期、1995年第1期等。)这种分歧表面上看是法理学界对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以及理论界参与现实的方式存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有些学者、特别是法律实务部门和部门法学的学者,还多多少少地存在对理论形式的抽象性的怀疑。人们期待我国法理学能够对部门法学、法制实践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比较集中的批评意见也就是指责法理学已经严重脱离实际。在许多人看来,法理学的进步应该体现在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性上。由此,法学界有些人士,甚至不少是法理学学者都在呼吁法理学要“理论结合实际”,将法理学发展、进步的希望寄托在研究具体问题、特别是与社会主义法制实践紧密结合的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言内之意,法理学的研究重心应该由“抽象”转为“具体”,不能再继续这样“抽象”下去。本文对法理学已经脱离实际的结论并无异议,也反对理论上的娇柔做作、无病、故弄玄虚,但是不赞成有些学者指出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我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法理学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不是法理学所独有的,而是我国所有法学学科的共同问题。这个问题的关节点,也不是法理学乃至法学的实践性不强,而是这些学科的理论性不充分,以至于没有能力应对现实。理论不充分的极端的表现,在法学各应用学科上就体现为有的人对基础理论毫无来由的轻视、敌视、无知,缺乏自己解决本学科范围内法理学问题的自觉意识;在作为一个学科的法理学领域内,则体现在不少法理学者对自身的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缺乏信心。而这两种情况都源于缺乏对法理学学科范围自觉的批判-知识范围的确定。所以,法理学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似乎还不完全是现实性不足(这当然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是由于理论的不充分所导致的法理学、甚至整个法学在中国都在向“对策学”方向的发展,以及对法学所抱的实用主义的非科学的态度。
鉴于此,笔者感到,如果能够对法律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总体角度上的检视,探讨、说明法理学(不是作为一个学科的法理学,而是作为全部法学的基础内容的法理学)的“科学性”之成立条件、内容及其界限,或许能够为法理学理论与法治建设实际的结合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法律理论的普遍性
法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它的理论性,即法理学必须是说理的,有理论根据的,符合理论思维的基本规范。所有的具有科学性质的法学学科都是以理论为基础的。法律理论的普遍性在此就是指所有的法学知识领域都离不开理论思维。同时,由于理论思维面对的问题也是普遍的,所以,理论本身具有历史的普遍(连续)性。在这个意义上,对学术研究而言,只有理论思维能力的强弱之分,而没有是否需要理论思维之别;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强弱,则取决于它对理论的普遍性的洞察、自觉与把握,以及将一般的社会理论转化为法律理论的能力。
法律理论的普遍性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理论是各个法学学科的精神基础。法律理论不是神秘的东西,而是法律和法学工作者的日常精神活动的结果,更是法理学的直接的研究成果。本来,作为一个法律和法学工作者,无论专业领域存在多大的区别,我们每个人每天(至少在正常的工作日)都需要思考各种各样、或具体或抽象的法律问题。例如,律师会考虑如何根据法律规定,更有效地维护他的当事人的利益;法官则会考虑律师所提出的诉讼请求和理由是否成立;法学教师要设法把有关法律的知识组织成为一套能够让学生掌握的符合逻辑的口语系统;法学研究者更需要思考法律的原理。思考一般是由具体问题开始,逐渐转为抽象。当这种思考达到了一定的规范标准,上升到一定的抽象层次和系统性,则成为理论。所以,我以为理论本来不应该是神秘的,而是相当日常化的活动的结果。作为一门科学的法理学,与其他法律法学领域相比,首要区别就在于思维形式上:法理学的思考形式主要是“关于法律的理论”;而其他法学学科和法律实践者则主要是“根据法律的思考”,理性的思考者都需要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理论自觉。更准确地说,法律理论是每一个成熟的法学学科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
那么,为什么法律理论后来被划入一个单独的知识领域并在我国法学界常常成为批评的对象?这可能是经过理论的长期积累引起的社会分工的结果。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本文的意义”进行诠释,法学作为社会科学之一,显然也离不开对法律和法律思想的诠释。在知识与思想的历史演进的过程中,人们对法律的思考最初肯定不是一个专业化的阶层的特权,因为早期的经典性的法律思想几乎都是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的产品。后来,经过不断诠释和思想积累,才发展出分门别类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出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理论体系,发展出法理学、刑法学、宪法学、民法学等法学各学科的分类。说明这样一个本是常识的东西,是想指出:学科划分固然体现了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但是,强制性的社会分工又将本是同根生的东西转化为看上去似乎不相干的东西。每个学科都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发展。这种情况下,过于强调分工的话,其结果必然是加剧了学科的分化和彼此之间的隔膜,进而忽视了本学科赖以存在的思想理论基础。本来,“关于法律的理论”与“根据法律的思考”之间是互补的关系,现在似乎“根据法律的思考”才有“合法性”,“关于法律的理论”则成为多余的、奢侈的、休闲性的。作为知识发展的结果的学科划分,现在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成为制约学术进步的障碍。所以,作为学术进步标志的学科划分尽管不无其合理成分,但客观上非常容易给人一种误导:法理学或者其他理论法学是以理论研究为中心的,而其他法学学科、特别是部门法学,理论性至少不很重要,“应用法学”的称谓即是明证。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即使不是错误的,也是似是而非的,因为缺乏理论内涵的东西,是不可能在“科学”层面上存在的。相信部门法学者也同意这个意见。然而,更普遍的情况是,有的学者往往认为,部门法学的理论问题应该由法理学来解决,而法理学如果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就是不成熟或者不够成熟,就是“幼稚”和“落后”。
把分工转化为学科的片面性是我们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特征。比较而言,法学界中的前辈多注重知识的综合性(我的一位同事曾告诉我,他在武汉大学读博士时,他的导师、著名法学家韩德培先生就再三告戒他们注意研究法理学,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而年轻学者则越来越受到学科界限的限制。具体一些地说:法理学作为一门专门的研究理论的学科,自然应该以思想的整理和探索为己任。这本来无可非议。但是,在这个被韦伯称为“形式合理性”的社会,知识不再仅仅属于、甚至主要不属于精神进步的范畴,思想与知识分离,知识日益成为追求物质需要的现实的工具。法律思想与法律也在分离,法律更多地成为一种技能,法律思想则成为一种奢侈品。当然,从理论研究者的角度,理论自身的矫情,也影响到法理学的现实性。1995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名为《诠释与过度诠释》的书,本书的几位作者,意大利的艾柯、美国的罗蒂、卡勒等人,围绕“本文意义”的界限的轰动性讨论,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导致忽视理论的更致命的原因则是社会分工与学科分化:从法律实务者的角度看,法理学似乎没有什么实际的功用。李达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法理学的研究,在中国这样不发达,据我看来,主要是由于法学家们不予重视,好象认为是一个冷门。教者不感兴趣,学生也勉强听讲。因为应考试、做法官或律师,都不需要法理学。”(注:李达:《法理学大纲》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12页。)现在看来,这种忽视理论的现象是相当短视和危险的。其危险性就在于:法律可能因此被主观随意地视为一种统治的(对有权力者而言)、谋生的(对法律工作者而言)工具:“关于法律的思考”被“根据法律的思考”所取代。这个时候,法学就已丧失了作为科学的基本特征和最低限度的思想性。
法律理论的普遍性的第二层含义则是它的历史性,即理论具有普遍的历史连续性。“关于法律的思考”必然是从更为广泛的社会历史角度和更为整体性的思想理论层面把握法律现象。从社会历史角度解释法律现象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法律观的思想特征,而且也是大多数社会理论的特点。需要讨论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法学和法理学有没有普遍性,即历史上的、外国的法律理论与“我们的”法律理论是什么关系?我的粗浅认识是:现实中的法律确实有国界之分,法学却应该是跨国的,超越历史界限的。尽管实际上法学总要受到本国特定历史文化法律条件的限制,但是,任何一个“真正的问题”都应该是具有一般的普遍的真理性。举一个人们在逻辑思维中经常提到的、带有些诡辩色彩的例子:“法学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法律思想只属于该民族”。这句话的内容即使是真理性的,作为一个真实(假定)的判断,仍然是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因为它可以成为不同肤色的法学家进一步思考的基础,其中不乏对各民族法学思维的现实的针对性。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法学的理论性问题或法理学的问题,通常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似曾相似的,也就是在我们之前,早已有人在思考。例如所谓罪刑法定、无罪推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产品责任、合同责任、法的本质、法的作用、权利本位等等。只要我们是尊重人类法律文化遗产的,只要我们乐意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就始终需要借鉴他人和前人的研究成果。
现在,有的学者对法律学术出版界和法学期刊大量介绍其他国家法律思想、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以及其他学科的思想理论是非常不满意的,对学术著作中大量引用他人成果也不以为然。或者认为这是“从书本到书本”的教条主义、拿来主义、“食洋、食古不化”的表现,或者认为,他山之玉,最多具有借鉴意义。这种观点,我以为似乎也可以商榷。作为学术研究,法理学的特点之一就在于吸收他人理论成果,接过前人的接力棒,向前面的目标继续奔跑。即使是面对新的法律制度,也非常需要借鉴他人的思想成果加以梳理。而如果不论前人有无相关研究成果,或者只相信自己的直接经验,或者海阔天空地杜撰一番,在学术角度上,似完全不可取。
法理学成果是具有历史连续性的。他们不是一个个彼此分离的、需要时可以相互转借的东西。每一种思想领域的重大成果,都有它的历史渊源,都是以往思想成果的发展,并且仍然可能继续开创新的历史。所以,思想是成体系的、渊远流长的。这种思想的整体性是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真正的法理学的问题,作为一个问题,并不总是直接来源于实践经验,来源于法律实践中的具体现象问题。经典的问题或更经常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思想家凭借他敏锐的洞察力揭示出来的。例如著名的韦伯问题(注:韦伯认为形式合理性(包括形式合理性的法律)是西方特有的文化特征,是资本主义产生于欧洲的深层原因。但是,形式合理性的发展带来的却是严重的实质的不合理。)、斯密问题。(注: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中的人是具有严重利己主义倾向的,而伦理学中的人又是具有利他精神的。从而提出了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双重人格问题。)后来者不过是借助前人的概念工具和问题意识把自己时代的问题再现出来。这个时候,理论研究必然从抽象问题开始。所以,法理学研究需要立足于每一个思想体系的整体性及其研究问题的思路,需要服从整个理论体系的整体思路,或者是对这个整体思路的有根据的改进。因此,法律思想的多元性虽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多元性必须是有根据的。而且,“关于法律的理论”中,“根据”往往是在法律之外。那种或者认为能够撇开理论的历史源流,或者认为仅仅根据现实法律规则,就可以随便提出一些观点,甚至可以给整个法学建立起一种具有统一的理论指导功能的法理学理论的乐观倾向,根本上是没根据的。
三、法律方法的“科学”性
这里所说的法律方法,是指对法律进行系统的理论思考的方法。(注:德国、日本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法学界一般所说的“法学方法”,通常是指法律职业者在职业行为中思考、处理案件的方法。本文所说的法律方法与其略有区别。)法律方法的科学性是法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存在和发展的第二个条件。它着重在三个层面上解决两个问题。三个层面是:1,法理学作为一个社会科学门类所决定的法律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的区别。这个层面体现了社会科学方法的共性;2,法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门类之一,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的区别。这个层面体现的是法律方法的特性;3,法理学的思维视界所决定的“关于法律的思考”与“根据法律的思考”之间的区别。两个问题是:第一,作为法理学研究对象的法律现象的客观性问题;第二,法理学研究方法与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
首先,坚持法律方法的科学性,必须在社会科学方法与自然科学方法做出明确的区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方法上的区别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社会科学的原始含义是指观察、分析社会的知识体系。而把社会作为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道德、家庭、教育、思想、科学、文学、艺术等等因素在内的整体加以考察,则是社会学和社会理论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社会学观察人文社会问题的角度和概念格局。(注:参见黄瑞祺:《批判社会学》三民书局(台湾)1996年版,第1页。)所以,社会科学的方法之所以作为问题,与社会学的兴起和发展有直接的关系。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孔德同时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和社会学,他的基本思路就是强调人文社会研究的“科学”取向。所以,他的社会学又被称为实证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科学”一词的含义可以从孔德最初给社会学所取的“社会物理学”这一名称可以看出:他希望社会学能够象物理学一样,发现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规律。这样一来,他就给后人留下一个问题:社会现象是否象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个客观的、普遍因果联系的规律?如果存在一个类似于自然现象的规律,人与这种规律的关系是什么?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学者研究人文社会现象是否可能象自然科学那样,站在纯粹客观的立场上,从社会之外观察社会?后来的具有现代性意识的社会理论家,包括斯宾塞、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帕森斯、哈贝马斯等等理论巨匠,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这个问题开始建筑他们的知识化的、理性化的理论大厦;而所有后来的反现代的、包括后现代的思想理论家则是从否认、解构社会的秩序性、规律性开始的,也就是说,采取所谓非理性的立场,如尼采、德里达、福科等。因此,社会现象的秩序性、规律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研究的客观性、价值中立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总体上看,即使是现代派学者,也几乎都认为社会现象的秩序性、规律性不同于自然现象。如19世纪德国思想家狄尔泰等人开创的精神科学,就试图指出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没有意识的,不能从事有意义的行为;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有意识的行动者。社会科学研究是“理解”性的活动;自然科学则是“说明”性的。韦伯也认为必须从行动者的立场来掌握行动的意义。行动者的行动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根据自己的目标,行动者从自己的知识范围出发拟订计划采取行动。所以,人的行动是理性的、可以把握的。这样一来,韦伯就将自然科学的方法与他的社会科学方法加以区别。(注:参见韦伯著,韩水法、莫茜译:《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以下。)可见,社会科学研究需要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即自觉地与自然科学划分界限。法律方法也是如此,需要对法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予以考察、界定。不能简单地套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性。一方面,法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对象似乎必然包含一定的客观内容;另一方面,它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对象的客观性又不同于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离开了前者,法理学就会成为玄学而非科学;离开了后者,它又会陷入“决定论”的泥潭。
其次,坚持法律方法的科学性,还必须在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方法之间划出一条界限。法学研究者在强调法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的时候,还需要注意法学研究对象的客观性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客观性的区别,防止陷入客观性的陷阱。否则,就会导致方法论上的对价值判断的绝对否定。韦伯在界定社会科学方法时曾提出了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科学与价值判断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尽管社会科学研究是很难完全排除价值因素的影响的,但是,作为科学,方法上能否保持中立,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在他看来,社会科学研究者在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主观价值偏好的影响;而一旦进入研究过程,研究者则必须保持中立。他自己实际上也是本着这个原则开展研究的。例如,他设计了一系列分析社会行动的方法论上的“中性”概念-理想类型,试图使自己的社会科学研究保持客观中立。韦伯所确立的这个方法论上的客观性原则现在仍然具有广泛影响。“将价值判断从经验科学中剔除出去,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限。这个首先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是广为接受的科学标准。”(注:同前,韦伯书,韩水法《汉译本序》,第19页。)如果韦伯的这个结论是成立的,那么,法学作为社会科学的门类之一,显然也面临韦伯所提出的相同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在社会科学界是有争议的,而它在法学领域的应用其结论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了将形式合理性贯彻到底,韦伯曾大胆判断:“现代的法官是自动售货机,投进去的是诉状和诉讼费,吐出来的是判决和从法典上抄下来的理由”;(注:转引自科瑟著,石人译:《社会学思想名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3页。)他还提出,由于英国实行判例法制度,缺乏能够体现理性精神的成文法典,所以,其法律制度的合理性程度低于民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注: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商务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现在看来,他的这些判断和观点显然过于僵硬,并不完全符合当代法律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在社会科学界,韦伯的观点今天面临的问题与争议也不少,如果把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建立在它的客观性基础上,很难将具体的个人行动的动机这个纯粹的私人经验范围内的问题纳入中立的理想类型中。(注:参见同前引[9],韦伯书,韩水法《汉译本序》,第22页以下。)韦伯的思想方式一旦进入高度实践的领域,还必然会带来更多的无法解决的难题。毕竟,法学这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同于许多纯学术的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仅仅是描述性的。法学研究的结论必须具有建设性,必须有助于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必须促使问题沿着一定“应有的”方向解决,而不可能囿于“实有”范围。
韦伯的例子实际上却可以从相反的方面促进我们思考。在法制发达国家,法官一般都对创造性地理解法律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英美法系国家,这种情况还相当普遍。(注:参见林达:《我也有一个梦想》、《总统是靠不住的》、《历史深处的忧虑》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三联书店版: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他们一般都把法律规则、原则、公共政策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加以考虑,从而使自己的法律决定不仅符合法理,而且符合情理;而在法制并不发达的我国,法官和其他法律职业者则更愿意机械地看待法律,“死抠”法律条文。例如在1999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一次“今日说法”节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妇人,由于丈夫过早去世而改嫁到邻村。丈夫村里为了使这家人不至于绝后(丈夫这一支系已无直系血亲),决定全村人抚养这两口留下的孩子,不许老人带走。此后,老人虽然近在咫尺,一直没有再见过儿子。节目报道前不久,50多岁的儿子被车子撞死,获得一笔补偿费。老人听说后,以唯一的亲属身份(其子无后代)要求申领。儿子村里人认为,老人改嫁后再没有见过、更没有照顾过孩子,孩子死后,她也没去医院看过一次,不应该领取该笔补偿费。在演播室,请来的法官(好象是一位院长)认为,该笔补偿费属于精神补偿,精神补偿只能给付近亲属;母亲作为该死者的唯一的亲属,依法应该独自获得该笔补偿。因此,如果以判决方式结案,就应该判决该笔补偿费归老妇人所有。法官认为,这种情况下,最好老妇人能够自觉拿出一笔钱给村里。后来,此案果然以调解方式了结,母亲将补偿费的一小部分给付村里。显然这个调解结果与法官矛盾的心理状态有关,而法官无法在法律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只好求助于当事人的妥协。在我国,法官陷入法理与情理的冲突时,一般总是对坚持依法处理案件缺乏信心,被规则的含义所限,不敢依据法律的原则办案。类似情况,还有人身伤害类案件中的精神赔偿问题等。中国法官和法律职业者对待法律的态度尽管不一定是“科学”的自觉意识的产物,但绝对与他们僵硬地看待法律有关,与他们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缺乏通过有效的法律方法实现价值关怀有关。我国法官与法制发达国家法官之间办案方式的比较,是否能够恰好说明不折不扣地依据规则办事,并不一定符合法制的要求?
第三,坚持法律方法的科学性,也要注意法理学方法与其他法学学科方法的区别。前面曾提到:法律思维可以分为“关于法律的思考”和“根据法律的思考”两种方式。前者强调从多维视野出发,特别是从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运用各个科学门类的知识体系,综合地、全方位地考察法律现象;后者强调法律思维必须从现行法律及其实际运行状态出发,运用逻辑的、经验的方法,解释法律的存在形式和内容。应该承认,根据法律进行思考是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的基本前提,它标志着法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独特的思想形式。总体上看,这种思考方式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分不开的。例如19世纪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出现,就反映了自然科学方法对法学的科学化走向的影响。因为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方法论基础正是实证主义哲学,其特点表现为对法律及其体系的逻辑自足特征的强调,以坚决排斥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判断。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一般认为,法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借助逻辑的手段对法律的概念、原则、规则进行梳理,而不是判断法律“好”与“不好”。后者不是法学的任务。显然,这个法学学派的学术倾向与孔德最初创立的实证主义哲学是基本一致的。尽管这个学派受到了许多批评和指责,但是由它发展起来的“根据法律的思考”的法学研究和思想方法,在几乎所有的成文法国家,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根据法律的思考确有其合理的因素和积极的意义,尤其是对致力于加强法治建设的国家来说,意义就更为重大。而且,这种法律思维形式也是所有法学学科的共同方法。但是,从科学的角度看,“根据法律的思考”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即马克思所说的:法律的问题不能从其自身得到解决。因此,“关于法律的思考”与“根据法律的思考”需要相互结合。在法学史上,两者的结合基本上是在法理学领域进行的,其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法律的根本性质问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从而使“根据法律的思考”能够建立在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上。从研究对象角度看,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法或法律以及根据法律形成的并受法律调节的社会关系。因此,法律问题与道德问题一样,都是现实的社会实践问题。所以,康德才把法律和道德作为实践理性进行考察。从这个意义上说,以法律为对象的法学总体上必然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术门类,需要对价值理性表现出足够的关怀。由于法学的应用研究一般围绕现实的法律规定进行,所以,法学的人文关怀也就主要依靠法学的理论研究建立。法学研究对象的这个特点直接决定了法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个基本倾向:法理学研究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或者说无法做到“价值无涉”。即使应用法学和法律职业者必然更多地基于法律思考问题,而法理学作为法学理论学科之一,与其他法学门类之间,方法上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它能够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保持了一种张力,给人类的终极关怀留有余地。因此,人类法学史上,对法律的形而上的思考始终具有重要地位;一种是来自社会理论领域的思考。事实上,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最严厉的批评之一正是来自中国法理学界熟悉的埃利希、卢埃林、弗兰克、庞德等著名学者创立的法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在这些对西方司法实践具有丰富经验的人看来,法律并不是纸上的东西,而是社会实践中的实际经验,所以,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他们的观点显然更多地受到各种19世纪末以来的社会学思潮的影响,强调各种社会关系、各个社会因素对法律的制约。可见,“关于法律的思考”这样一个思路必然要综合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分析法律问题,这也就是近代以来实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精神分析、经济分析、现代语言哲学、解释学等等学科知识先后进入法理学研究领域的原因。
总之,法理学式的对问题的思考(或本体论追问(注:参见舒国滢:“法理学学科的缘起和在当代所面临的问题”,载《法学》,1998年第10期,第10-13页。)),不应该、也不可能局限于“根据法律”的范围内,而主要是“关于法律的思考”;而纯粹应用性的法律研究和法律实践,从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角度看,自然不可避免地要以法律为根据,但实际上也不可能完全局限于法律。所以,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之间的界限,不能完全、简单地理解为学科的界限。它们的区别仅在于方法上的不同,它们是法学中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因此,法学是作为一个整体与同样作为整体的社会科学发生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界限在于:法学研究的目的必须是研究、说明、解释法律现象,从而有助于具体法律问题和法律纠纷的解决;而社会科学则在于给社会一个整体的认识。由于法律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其他社会科学门类的知识也就通过法理学的中介渗入法学领域。而能否自觉利用其他社会科学知识,也就成为法学能否提高自身把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法律现象的能力的标志。
四、法理学作为“科学”的界限
根据对法律的理论与方法两个方面的“科学”性质的分析,笔者拙见:法理学并不属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也不能简单地套用一般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原则,而且还不能沿袭其他法学学科的方法,它是法学学科中“科学”色彩最不充分的学科。它的存在根据在于法学需要与各个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思想或知识进行交流、对话。这也可以称为法理学作为一个法学门类的“合法性”根据。因此,法理学的更新和变革,应该始终围绕法理学的这一学科特点进行,而不是片面地强调其与法学其他学科的一致,或者忽视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区别。法理学对法学、法律实践、社会科学和社会实践的功能,都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加以把握。因此,法理学的科学性和独立性是相互联系的。概括地说,一种学说和理论是否属于科学意义上的法理学理论,至少可以依据下列标准加以判断:
首先,是否由一个法律领域的“真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统率性的逻辑前提。理论研究都是由“问题”开始的。所谓只有真问题,才有真答案。法理学不可能只有一种研究思路,但是任何属于法理学性质的学术研究,都应该由一个法律理论上的真问题作为研究的前提。问题的真假取决于4个方面:第一,它是否属于一个法律问题。如果不属于法律问题,显然无须法理学讨论;第二,它是否属于一个法律上的理论问题。不是所有的法律问题都要由法理学去思考、解决,法理学不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系统;只有具有理论探讨需要的问题,才能够引起法理学式思考。例如,甲杀了乙,甲是否构成犯罪,应该处以何种刑罚;根据法律规定,国家立法机构都有哪些,各有什么样的权力等。这些固然需要分析、研究、思考与判断,但是,这不是法理学问题,属于法律的具体应用问题和法律的具体规定。这些问题的对象都具有确定的内容。而法理学问题的对象一般则是不确定的。所谓思想本质上是否定的、批判性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三,提出的问题是否属于一个法律上需要并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所谓问题的问题性正在于继续研究的必要性上。法理学领域的真问题也一定是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法律理论问题。例如,单纯地介绍哈特的法律思想,就属于法律史研究而非法理学;同理,重复别人已经提出的观点,也不是法理学问题;第四,法理学问题应该是有助于法理学进步和发展的法律理论问题。哪些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哪些问题则已经解决,这取决于研究者对问题的把握能力。研究者对问题的把握,离不开法律理论的积累。古往今来,法律理论纷繁复杂、多种多样,但是,任何类型法理学理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领域。只有沿着前人已经提出的相应的问题思路,才可能避免重复劳动,才可能有助于学术的进步。依据上述原则,笔者以为目前法理学教科书中有关法律制定和实施部分的大量内容,由于其内容是确定的,所以,并不是法理学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同样原因,法律发展部分纯粹描述性的部分也不是法理学的内容。
其次,是否能够清楚地标示出该法理学思想所属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的脉络。每一个法理学流派都是以一定的哲学、经济学或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的。我们所习惯的前苏联版的“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正是依托经过前苏联学者解释过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理论建构的。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历史法学派、社会学法学、存在主义法学、批判法学、经济分析法学以及奥斯丁法理学、哈特法理学、富勒法理学、德沃金法理学、波斯纳法理学等等,毫无例外地都是以一定的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因此,当我们试图建立或陈述一种法理学理论时,同样应该明确该法理学理论所属的哲学与社会理论脉系,或者建立自己独立的理论框架。法理学理论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哲学和社会理论结构而存在,相反,它必须借助这些理论阐明自身的内容。所以,能够真正产生现实影响的法理学理论成果都有自己的独立的理论渊源。忽视这一点,就会破坏理论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例如,本来我们可能需要对苏联版的法理学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忽视了或者没有重视对该理论的思想脉络的把握,只是借用其他法理学理论对其中的个别问题重新加以解释。其结果是:不仅原有的问题没有解决(毕竟原有的问题产生于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还增加了许多新的问题-不同理论体系之间的冲突。具体一些地说,例如,现在大部分法理学教科书都已经将“法律的价值”、“法律文化”作为重要内容,但是,由于法律的价值和法律文化实际上是观察、解决法律问题的一种相当独立的视角和思路,与原有的法理学教科书思路完全不同。所以,不对以前的体系进行根本的调整,法律价值和法律文化放在现行法理学教科书的任何位置都显得是多余的、矛盾的。由于我们没有能够自觉地以一定的理论结构为思想前提探讨法律问题,所以,我们所提出的各项见解,或者只是对原有理论的修修补补;或者只是无关根本的批判。
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课程设计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
基于项目教学是以真实工作环境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将某门专业课程按类别分为若干技术或技能单元,每个技术或技能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单元式教学,每个单元教学都以应用该项技术或技能完成一个作业来结束,并进行下一个项目的教学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我认为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在课程设计时以项目教学的方式来展开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该门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做到实用、够用、能用、会用。要求学生熟悉网络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各种技术的具体配置方法;课程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等活动,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在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课程设计上进行了以下的探索。
一、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的分析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其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实践环节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学习本课程,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组网技术的设计和应用及网络管理的基本方法,为学生从事网络规划、设计、应用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并能熟练利用锐捷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设计、构建和维护中小型的企业网络;我们把上面的各项能力融入一个实例中来,即:
案例:这几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网络应用也逐渐增多,近来不断有同事反映资料传不出去,各部之间管理也特别混乱,IP地址想怎么设就怎么设,最为严重的是有员工在上班时间看电视剧、玩游戏等,其它部门不需要任何设置就可以访问财务部,经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重新改造网络。
二、项目课程的设计
我根据实例的内容,我把整个实例分成如下几个项目来进行教学:
项目一:交换机的基本配置与管理
项目二:交换机通过VLAN技术实现端口的隔离
项目三:通过三层交换实现VLAN间互通
项目四:路由协议的配置
项目五:网络地址转换NAT
项目六:利用访问控制列表管理网络流量
项目七:局域网安全
三、项目情境的设计
为每个项目设计一个情境:
项目情境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就必须对网络设备非常熟悉,而且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提高,而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学会使用网络设备的命令。
项目情景2: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销售部和财务部共同使用一台S2328G交换机,使得一个部门的员工不能相对集中办公,不方便管理,更重要的是,销售部可以随时窃听财务部的数据,公司的财务部门的安全性就会变得越来越低,为了防止财务部的数据被窃听和方便公司管理。
项目情景3:随着销售的不断发展,人数也越来越多,原有的办公室空间不够用了,而公司财务部的办公室还很大,经理决定让销售部的一部分人搬到财务部办公,从而销售部的计算机系统就被分散连接在两个办公室,他们之间也要相互通信,同时为财务部的数据安全,要求销售部与财务部之间要相互隔离。
项目情景4:佳迅公司的技术部和销售部,连接在同一台S2328G交换机上,为了安全和便于管理对两个部门的主机进行了VLAN的划分,技术部和销售部分处于不同的VLAN。现由于业务的需求需要销售部和技术部的主机能够相互访问,获得相应的资源,两个部门的交换机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进行了连接。
项目情景5:由于佳迅公司目前的网络规模相对较小,针对静态路由带宽优良安全性好等优。
项目情景6:佳迅公司想要接入互联网,佳迅公司采用异步专线与ISP运营商的路由器进行互联,同时为了防止员工在上班时间内上网娱乐而耽误工作,佳迅公司要求对用户的网段上网时间进行限制。
项目情景7:为防止公司内部用户的IP地址冲突,防止公司内部的网络攻击和破坏行为,佳迅公司要求将所有计算机的MAC地址和IP地址与交换机端口进行绑定,并限制交换机端口的最大连接数为1,其他部门不允许访问财务部门计算机;但所有部门均可以访问企业内部服务器。
四、项目实施
项目都安排好了,情境也设计完了,但要进行项目实施,还得做一些安排,加入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学到相应的基础知识。项目具体实施如下:
1.项目理论准备:与本项目相关的知识原理及应用领域和关键技术,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本项目在实际岗位中的具体运用的作用。
2.项目分析:分析本项目情境中相关的需求,展开本项目的需求分析,帮助学生理清实际工作的思路或流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项目预案:编制出学生在实施本项目时可能会遇见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4.项目实施步骤与评价:画出实验拓扑图连接网络设备配置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测试小组进行总结写出实训报告把实训报告作成幻灯片由项目负责人进行汇报各项目组进行总结评比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检查和评价,主要锻炼学生的专业实战能力。
教师只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辅助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其中得到充分发挥,许多教学法上的难题也迎刃而解。让学生通过完成具体项目实现职业技能的提高和相关知识的构建,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同时也使学生上岗后能符合企业"上手快、适应期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