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育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与教育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读书习惯;读书笔记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作文写作,都要求学生有大量的阅读积累,读书多了,理解能力自然提高了,作文素材也增加了,视野也开阔了。读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大量的实践证明,有读书习惯的学生,语文水平肯定很高。所以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对于居住在乡村的学生,怎样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促进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是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农村中学生读书习惯的现状
居住在农村的初中生,因为家庭因素,父母的教育程度普遍不高,还有一些父母在外地务工和祖辈在一起居住,家庭的文化熏陶几乎没有。同时学生自己也没有读书的愿望,有闲暇时间要帮助家里做事,或者上网打游戏、聊天,即便是有阅读也是那种快餐式的阅读,真正发自内心的主动阅读一些高品位的书籍的人很少。同时,农村图书资源的缺乏也是一个原因,学校图书馆藏书品位不高,不适合学生的阅读口味,有读书意愿的学生苦于无法购买到好书。学生阅读修养的形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中教师对课文的讲解,学生主动买书或者在网上读电子书的人不多,多数家长是给孩子买优秀作文选,而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加文学知识的积累,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则显得较少。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低,作文水平差。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理解困难,无法理清脉络,没有阅读的欲望。作文中表现为内容枯燥,缺乏生动性,更没有思想性。所有这些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的因素。一部分教师没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意识,为了中考成绩提高,一切教学形式都是急功近利的,没有科学的指导,没有有意识的习惯培养。
二、正确认识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意义
语文课程的一个特点就是工具性强,语文知识首先是一种交际工具,同时语文知识也还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基本形式,是语文文化内涵的体现。有人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正是对阅读的精准概括。学生如果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必然会反馈到课内的学习中,表现为理解能力提高,作文水平提高。同时,阅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优美的文字意境中,学生可以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操、审美,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修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卷有益,增加知识积累,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进而提升文化品位。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源自兴趣的产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应从培养阅读兴趣开始。对于农村学生由于见识和视野的关系,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浓,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内阅读的培养,带动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向学生推荐与课内教学有关的课外读物,讲解成功人士得益于读书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内的阅读讲解时,要深入浅出,富于激情,让自己的讲解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充分领略文字的魅力,从而燃起阅读的欲望,用老师精彩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成为读书乐趣的催化剂。
2.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读一本好书,等于是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从中可以领略到深刻的思想内涵,那些睿智的带有启迪性的语言,可以影响学生。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很窄,他们的认知、判断能力有限,学生对课外书的阅读缺乏遴选的能力。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正确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避免坏书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自己阅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根据他们的认知,推荐一些文情并茂、健康向上,可以启迪人智慧和思考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给老师提出了一个新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阅读品位。
3.训练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读书的基本素养。意为记读书笔记,在阅读时要养成对所读内容进行思考点评的习惯,并把读书所得的感悟记录在笔记本上。把精彩段落、自己的思考所得、瞬间形成的灵感等等都记录下来。这为日后的语文学习积累资料和素材。
4.培养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
学生的学习就是一个质疑和解惑的过程,在学习中学生以不断地提出疑惑,通过学习解决疑问,而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掌握。质疑和思考的习惯应该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在讲授阅读材料时,自己先充分理解课文,然后设置疑点,启发学生的思考。或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后提出问题、发现疑点,培养质疑的能力。
教学生“学会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教师教学的目的所在。有道是教是为了不教,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语文学习中更为重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同时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挤出读书时间。对于学生的阅读,教师要负责推荐和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提出阅读要求。学生在兴趣激发出来后,自然会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获益。
参考文献:
[1]于延强.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阅读.小学各科教与学,2006(8).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职业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4-0064-01
一、概述
当前,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网络通讯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融合,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当今社会成为了知识经济社会。职业教育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必然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教育模式和方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当前,三通工程借助于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极大的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三通工程简介
在2009年的全国信息化教育的工作会议上,教育部提出了“三通工程”的概念,所谓“三通工程”,全称为“三通两平台工程”,包括了“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以及“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云平台”。该工程被教育部看作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工程。尤其是网络空间人人通工程,实现了将全国的学习资源有效联通,实现了资源的互享,各个硬件设施的作用也完全发挥出来。该工程在提出之前已经在湖南多所职业教育学院进行了试验,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当前,正在面对全国的多个城市的多所学校进行推广。三通工程的推广为优质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提高了职业教育教师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而且使教学方法也更加丰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高。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相融合的工程“三通工程”是当前二者结合的完美典范。“三通工程”的除了要实现学校宽带的连接,同时还包括了职业教育学校教育环境的建设,要让每个教师都拥有多媒体设备,并且根据学校的教师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计算机,教师还会得到相应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资源,对学校的部分教师也会受到相关培训,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这种信息技术化的教学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教师还能够在网络上学习更多最新的教学经验,目前“三通工程”的“校校通”建设,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专业资源,浏览专家名师的教学视频,不仅提高了个人的专业素质,还能够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
四、信息技术提高了职业教育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对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与此同时,还能够运用到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中。在学校的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规范、系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人的劳动量。
五、信息技术丰富了职业教育教学资源
(一)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是方便了资源的传播和整合,为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当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的工程“人人通”,也就是“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工程,打破了原有的学生和教师获取学习资源的方式。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要拥有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与教、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全面互动,真正实现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在空间中上传真实的照片和个人信息,这样保证了空间资源的质量,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公平。通过网络空间,每一位教师不仅是空间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资源的提供者和维护者。资源在这种形式下不断增加,不断创新,通过网络空间实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通”是空间教育的核心,是三通工程的核心功能。湖南省在“人人通”工程的推广上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经验。当前,在湖南省开放的空间总数达到了将近50万多个,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和教师基本上都拥有了个人空间。通过将近一年多的发展,上传的各种教学资源突破了1250万篇,空间上传的视频总量也突破了75万,而对空间文献的访问超过了2亿人次,视频访问数量突破了1500万次。这些数据能够说明,“人人通”工程对于教学的影响是重大的,这也体现出了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带来的改变。比如湖南某家职业院校的空间中,有一部分内容为“空间课程大观园”,其中包括了将近120多门课程。该学校的每一名教师的教学课程都上传到了该空间当中。湖南的另一所职业院校空间中有一个“课程墙”的板块,包括了将近800门课程,其中包括了服装设计、3D动画、公共语文、产品改良方法等。通过空间课程下的内容回复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课程资源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方便了职业教育中对教师的管理
在职业院校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师进行管理时,通常都借助于网络空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开展工作,管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空间中开展各种教学活动的同时,学校也会通过网络空间对教学进行管理服务。首先是在空间中对优秀课程的评选,对教师上传的课程资源进行评选。其次,是对教师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行管理,采取抽样检查的形式,对各个专业教师的空间建设以及专业技能进行监控。人人通与学校管理服务的结合还体现在空间“教职工之家”的建设上。比如我院通过云平台所创建的“教工之家”应用空间中将教师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记录下来,将有价值的信息传递到空间中,空间内包括了学校的新闻动态、领导讲话、学校公告以及文件精神等。教师可以在空间中获得学校的各种信息服务,了解到学校最新的教学安排,同时还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六、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信息技术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职业教育管理中,信息技术带来深刻的影响。“三通工程”的建设则完全借助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了教学资源,改变了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资源的丰富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借助网络空间,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实现自主学习。相信在将来,三通工程会在全国普及开来,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融合会带动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红,基于校园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3).
[2]程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0,(06).
[3]张永强,倪健,申艳光.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0,(10).
[4]张辉华.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J].集美大学学报,2003,(1).
[5]苗逢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效性辨析及实施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03,(06).
[6]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09).
[7]韦天珍.高等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0,(10).
篇3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及分析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所构建的研究视角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科技信息技术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保障,无处不在的技术为信息的无处不在带来可能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无处不在的知识,可以让人们放心的使用,附带而来的也是高科技的隐患。或许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会对此有自己的独到的判断,可是无论怎么样,转变是不可否认的,却也是有限度的。给予信息交流技术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对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数字化的到来更加得到人们的认同。
教育作为人类日常生活方式之一,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由来,从过去简易的通话、从电报、从写信、从风靡世界的半导体,这些都层出现过人类的生活里。从真实到虚拟,教育总是借助一定范围的技术在快速传播,上一个时代的教育总是下一个时代的缩影,在这些时代里,信息与通讯技术则是在教育之外激发的变革,发挥更快捷、更方便的作用,让学校找不到抵抗的原因在校内使用。显然精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先被动地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随后逐渐改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技术观念。
二、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带来的成果及方式方法
伴随技术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理念、程度、模式上,信息技术都对教育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度。要想充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和自觉的学习,教师不再充当信息的主要给予和主导者的角色。教师要根据科技信息所提供的知识,再与自身本身的教学经验进行融合总结后,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觉的去利用科技找寻相关知识内容,从锻炼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速度较快,知识面广,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性。让学生在掌握最新的知识的同时,大大调动了学生求职的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正确方法,使信息技术与课堂教育相互融合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与信息技术在时间过程中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后形成的综合性教育模式。融合就是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集中两者中的优势合二为一,优势互补,寻求连接点与共同点,产生最真实的、实质意义的联系,最终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以一种理想化的教学环境,来实现一种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融合的本质就是要改变传统的、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结构,转变成新型的主导――主体相互结合,相互融合的教学结构。在教育系统的改造和流程革新中,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构建成新型的信息化教育形态,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最根本信息化空间。
篇4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 工作价值取向 工作满意度
分类号:G760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特殊教育的组织机构而言,人是组织中最大的资产,关注特殊儿童的教育成效与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特殊教育作为一项神圣的职业,要求工作者富有爱心、耐心、信心和责任心,社会也期待着特殊教育教师具有奉献、敬业和志业的工作取向。然而,特殊教育教师在长期接触残疾儿童的工作中,难免要付出更多的辛苦,感受更大的应激与压力,他们对于工作的感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动态变化,有些人会更加热爱这项工作而达到职业升华,有些人则对于工作产生职业倦怠。由于工作占据着成人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人与工作的联系已经内化为一种工作特质或工作价值观而对组织和个体产生重要影响,特殊教育教师如何看待和感受自己的工作将影响其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继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生活的幸福感。因此,在积极心理学的导向下,研究特殊教育教师这一特定团体的工作价值取向及其对组织成果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回顾以往研究文献,对于工作意义的研究主要围绕两个概念展开,一是工作价值观(work value),一是工作价值取向(work orientation)。由于以往的工作价值观研究侧重描述个体关于工作某一特定方面的态度和偏好,不同的工作团体其工作价值观会存在细化的差异,如林区工作者的工作满足感更多来自于他们对组织的认同,公务人员会优先考虑他们感兴趣的工作,私营性质团体的工作人员更有可能优先考虑他们的报酬和工资,对于如此细化的结果,必然影响到工作价值观与可感知的相关因素建立理论联系。于是,整合内在相联系的工作价值观的综合描述,即采用工作价值取向的研究优势则显现出来。
在工作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中,美国社会学家Bellah等人(1985)在其《心灵的习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书中首次将工作取向(work orientation)描述为人们与其工作可能存在的三种明显不同的联系:即职业、事业和天职(Job-Career-Calling)。此后,Amy Wrzesniewski(1997,1999)对工作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三分法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其中,职业取向者仅对来自工作的物质利益感兴趣,工作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获得享受工作之外的其他资源的一种手段;事业者对工作有更多的个人投入,且以获得工作成就和个人职业进步为标志,这些成就往往会带来社会声望、权力和自尊的提升;天职取向者则关注工作本身所具有的道德和社会意义的结果。Bradley(2007)通过聚类分析将工作价值取向建构为三种类型:利他助人取向(assistance orientation)、功利工具取向(instrumental orientation)和超然无求取向(detached orientation)。国内学者对工作价值取向的实证研究较少,在类型命名上也存在分歧,如张忠海(2009)、朱永新(2009)认为职场(教师)有三重境界:职业、事业、志业;任俊(2006)在其《积极心理学》一书中将工作定向划分为职业、事业和天职三种类型;赵敏,何云霞(2010)将Job-Career-Calling三分工作取向理解并命名为谋生、职业和事业,并对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1:1:2的数据分布。本研究立足于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对这一特定职业团体的工作价值取向在理论建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及其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探讨,以期为特殊教育教师了解自身的工作价值取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向理想的工作价值取向转化提供研究借鉴。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特殊教育教师来自沈阳、鞍山、大连、深圳等地的特殊教育学校,涉及从事智障、聋、盲、孤独症等领域教育的专业教师。前后发放两次问卷共350份,第一次发放115份,剔除4份无效问卷,问卷有效率达96.5%;第二次发放问卷235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13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4.5%。
2.2 研究工具
2.2.1 工作价值取向问卷
参考Amy Wrzesniewski等人(1997)对于工作价值取向的Job-Career-Calling三维划分及其内涵界定,以及Wrzesniewski(1999)、Neil Gandal等人(2005)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工作价值取向测量的问卷项目,编制了17项工作价值取向初始问卷。问卷涉及职业、事业、天职三个分量表,职业分量表倾向于关注工作的经济报酬、维生需要等,如“我工作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事业分量表主要与工作晋升、进步等个人成就有关,如“我期待五年内能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天职分量表聚焦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如“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还会选择我现在的工作”。问卷采用Likert五点量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记1-5分,反向题相反记分。
2.2.2 工作满意度量表
工作满意度量表包含总体评价、工作本身、工作福利保障、工作晋升、工作人际5个维度,共10项目。项目采用1-5的五点记分,分数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系数为0.896,各维度的信度系数介于0.679-0.799之间;各维度之间的相关为中低相关(0.387-0.626),与总量表的相关较高(0.645-0.942)。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ll.5和AOMSl7.0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工作价值取向问卷的测量学特征分析
对于工作价值取向问卷的第一次测试数据,采用项目分析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删去区分度和因子载荷较低的项目后,因子旋转得到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共有3个,3因子累计贡献率达到56.384%。因子分析得到的各因子载荷项目与问卷编制的理论构想非常吻合。职业因子与事业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r=0.217,p
对第二次问卷数据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工作价值取向的三因子结构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各项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1.975,GFI=0.928,CFI=0.906,IFI=0.908,RMSEA=0.066,表明工作价值取向的三因子模型结构合理。其中,职业因子与事业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r=0.47),而与天职因子有显著的负相关(r=-0.31);事业与天职几乎无关(r=-0.06)。因子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和构想效度。
工作价值取向问卷职业、事业和天职三个分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35、0.562和O.730,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3.2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聚类分析结果
本研究采取Q型聚类的方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进行了聚类分析,由于样本数量较大,聚类数目限定为3-5个。当取5种类型时,因个别类型只有一个个体而不具普遍意义,故取消此种划分。当采用3类或4类型划分时,其中两端类型的样本成员是稳定不变的,只是由于在3类型的划分中,中间类型的样本在职业、事业和天职三个因子上的分数没有实质差别(见表1),类型特征并不明显,因而最终确定了较为合理的工作价值取向的4种类型划分,结果见表2。
3.3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特征’
依据聚类分析的结果,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划分为4种类型,再依各类型人群在工作价值取向三因子得分的相对高低(见表2和图1),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类型1为职业型,其工作价值取向的职业因子分数最高,天职因子得分最低;类型2为超然型,其工作价值取向的三个因子分数相对都不高,虽职业因子得分略高,但也远低于职业型取向该因子的分数;类型3为事业型,其事业因子得分最高,而职业和天职因子得分相对较低;类型4为志业型,其工作价值取向的天职因子分数最高,远高于职业和事业两个因子的分数。
3.4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在本研究222名有效的特殊教育教师样本中,工作价值取向各类型的人数分布如下:职业型特殊教育教师13人(约占6%),超然型教师36人(约占16%),事业型教师人数最多共142人(约占64%),志业型教师31人(约占14%)。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分布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工资、学历、是否有特教专业背景等因素均没有达到显著性相关水平,仅仅与不同的教育对象存在显著性相关(r=0.319,p
3.5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3.5.1 不同工作价值取向类型的教师在工作满意度上的差异比较
数据采用标准z分数记分(M=0,SD=1),分数越高者说明其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特殊教育教师不同工作价值取向类型,其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现显著差异(见表3)。
由表3可见,志业型和事业型教师在工作满意度总分及各维度的z分数均为正值,高于平均水平,志业型教师分数最高;职业型和超然型工作价值取向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总分均为负值,低于平均水平,且以志业型教师表现最低。进一步的两两差异比较显示,志业型与事业型教师的工作满意度达到显著差异,均值差为0.54,P
3.5.2 工作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各因子得分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结果见表4,天职因子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最高,达到r=0.68,P
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工作价值取向中只有天职因子进入到了工作满意度回归方程,校正后的决定系数R2=0.455;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0.677,P
4 讨论
4.1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结构
本研究的数据经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到工作价值取向的理论建构是一个一阶三因子的模型,各项拟合度指标达到优良标准,表明职业-事业-天职三因子的理论构想模型良好。这一结果与Bellah等(1985)、Amy Wrzesniewski等(1997)关于工作价值取向的JobCareer-Calling结构模型相一致。三因子的内在结构进一步表明:职业因子与天职因子呈负相关,与事业因子存在正相关;事业因子与天职因子无相关;此结果基本与Wrzesniewski等(1997)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虽然Wrzesniewski等(1997)的研究显示事业因子与职业因子无关联,但Wrzesniewski(1999)在其后续的研究中也指出,三种工作价值取向并不是完全独立和孤立的,它们是相对于其他工作价值而言更强调某一种工作价值的结果,并不是说,事业和天职取向者对于经济收入没有任何意义,毕竟生计与生存发展紧密相连。Joy E.Pixley(2009)在区分事业与职业取向时指出,事业取向的人对工作有较高的时间和感情投入,并在工作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在收入上,事业取向一般与较高的收入相关联,而职业取向则与收入所激励(income-motivated)的工作动机有关。此外,Wrzesniewski(1999)也指出,职业一事业一天职三因子之间构成工作价值取向的动态系统,并随个人自身的发展及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发生相互转化。本研究中,事业与职业因子存在正向关联,这一结果也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国情相吻合。我国特殊教育教师普遍认同事业取向,个体工作进步与晋升不仅意味着对自身能力和业绩的认可,而且这些成就也附带了另外一种工作价值——薪资提升。
4.2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及分布特征
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经聚类分析划分为四种类型: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和超然型。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取向的教师与工作的联结纽带分别是经济和生计需求、工作晋升、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超然型教师在工作价值取向的三个因子上没有偏重倾向,表现出超然态度,既不热衷功利,又没有强烈的使命感,挣钱吃饭,养家糊口而已,对于赚钱并不过分地追求,显得与世无争。本研究所显示出的工作价值取向的类型特征模式与以往研究对工作价值取向的内涵理解相一致,这一结果也提示我们,工作价值取向作为个体的一种工作特质,它的复杂性可能并不能简单地用纯粹的类型来加以描述,可能还会存在其他类型或混合类型。
在特殊教育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的分布特征上,尽管社会期待教师职业团体与志业型工作取向相关联,但本研究并未看到如此景象。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以事业型居多,约占2/3(64%)的比例;而志业型仅占14%,超然型16%,职业型最少占6%。这一结果与国外跨行业工作者得到的职业型、事业型、志业型1:1:1的均衡比例不同,也与赵敏、何云霞(2010)对教师工作价值取向研究得出的职业、事业、志业1:1:2的数据分布不同。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殊职业团体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当前的政治、经济、人文环境有关。我国教师总体的职业地位长期以来普遍偏低,近年来略显攀升之势,但特殊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特殊教育工作所体现的人类道义和社会价值还没被广大教师充分认知,多数教师仍关注于工作的经济回报或职业进步与晋升,从而形成事业型教师居多的局面。这方面的研究结论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验证。
此外,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取向的类型分布与特殊教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工资、学历、是否有特教专业背景等人口学变量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仅与不同的教育对象存在显著相关,孤独症及智障教育的教师志业型人数分布多于从事聋、盲教育的教师。这说明特殊教育的某些特殊工作性质一定程度上会选择和塑造着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价值取向,抑或反之,具有不同的工作价值取向也决定着个体选择何种类别的特殊教育工作。
4.3 特殊教育教师工作取向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志业型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最高,事业型教师其次,职业型教师满意度最低,这一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即志业取向者的工作满意度显著地高于事业和职业取向者的工作满意度。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表明,只有工作价值取向中的天职因子才是预测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提示我们:教师对其工作满意与否,可能更多地取决于如何看待工作本身的意义和价值,金钱和名望永远不会成为决定一个人志业取向的主要因素。
5 结论
5.1 工作价值取向存在职业、事业、天职三因子的理论结构,三者间关系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关系系统之中。
篇5
论文摘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反映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总体目标,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内容与组织实施。当前高校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存在着技能化、德育化和智育化的几种偏差问题。科学确立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可以从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等方面来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价值取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实施十年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立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建设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发展探索期。一直以来,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必须要解决重要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涵义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对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指向,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换言之,就是指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围绕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价值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关于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普遍将其归纳为“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价值取向”三种基本论断。“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的核心理论观点就是强调教育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是人本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本能的自由成长。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则强调课程和教育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个体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则是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之所以对以上课程价值取向的三种理论进行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三种课程的价值取向都一定程度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者直接存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中。“传统的课程价值观试图像原子排列一样对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正确详尽的划分和评价,把人的主观因素、情感作用排斥在这一过程之外,就必然很难满足艺术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本质属性如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等的要求。”因此,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知识获得“显性”素质的体现,忽视了个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以及新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等“隐性”素质的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目标是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需要上述“显性”与“隐性”素质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形成。
通过与传统课程的价值取向相比较而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这样的特性与内涵:一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受价值主体(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需要培养具有个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丰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性”人才。二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从艺术本性出发的价值系统,与其他的课程相比,更加注重课程的主体性和人格性。三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素质影响。与其他课程的技能和知识价值相比,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更多地强调一种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几种偏差
由于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观念认识上的不统一,当前一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客观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反映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带来的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异化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技能化的价值取向
有学者从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来分析高校艺术教育当前发展存在的技能化问题。认为专业艺术教育主要培养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这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这是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非艺术专业院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是一种普通的、普及的、基本的、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但在现代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只重其直接目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上具有明显的技能化指向。这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特点是:一些高校把提高大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最大任务,强调艺术技能术的传授与训练,强调艺术知识的灌输,评价中常常以艺术技能熟练和艺术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标准。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缺少主动性、体验性和获得审美偷悦的机会。这种技能化价值取向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传授高深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某种艺术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艺术这一独特手段,潜移默化,感化心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彭万荣教授的言论也是一语中的:“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只能保证在这个领域进行创造,但创造能力有多大,能进行什么程度的创造,不取决于专业素养,而取决于感性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由感性能力来决定。所以看到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同时也是很杰出的艺术家。”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辅德”价值取向
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中使课程缺少艺术特点,强调政治性、思想性的灌输,以致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附属,丧失了艺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我国一些高校把“公共艺术”课程(特别是一些艺术实践课程)等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艺术育人”、“寓教于乐”就是把“公共艺术”课程完全当成一种德育手段,这种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是在认识上把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定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等,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同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加德纳在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入调研考察后,就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区别分析十分深刻,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这种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是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素养教育的定位,违背了艺术的本质特点,也忽视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愉悦性、活动性、创造性等特殊的本质表现。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涵具有一定的德育特性,但本质区别更加明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时候课程教学的一种衍生,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着眼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而是以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作为最根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只是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美育可以铺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智育价值取向
这种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就在于强调把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智力因素作为艺术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不可否认,将人的潜能的深入开发、促进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并不是大学生只要加强艺术学习,其智力因素就会自然得到发展,专业技能成绩也就会随之提高的。艺术教育的“益智”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从本质上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一种认知活动的体现,它由创作、感知、反思等多种能力构成。“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所指向的不是创作和表现的技能技巧以及相关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培养对作为整体的艺术的理解力或者说是艺术的思维能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是审美的、艺术化的,而不是智育化的。只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中明确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衡,并在这样的相互促进之中,实现对大学生智力潜能发展的作用。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实质是一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功能定位问题。根据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功能影响,将其价值取向划分为这样四个基本的维度,即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基础价值取向:继承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质
在美国的艺术教育理念中,以多学科为基础,把艺术教育发展成为一门人文学科,以此来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是美国众多教育家的愿望。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丛书”主编史密斯撰写的《人文视野中的艺术教育》就试图通过众家之言来证明艺术教育具有人文品质,在传承本国优秀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不仅生动具体地表现生活,激发想象力,整合某一社会或时代的不同文化要素,而且还呈现出效仿或拒绝的各种样板、模式、视野和抱负,也就是那些不动声色地诱发批判反应的种种抱负等。笔者一向认为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让人重温人类的多种可能性与成就,让人重新确立自信与希望。”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具有最基础的价值取就是通过学习和欣赏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养。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世界著名美学家尤·鲍列夫曾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是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使学生在审美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介绍理性的规范与约束,把他进一步引向审美的境界,是受教育者完成审美的自我塑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课程的教育和艺术实践等,让学生在长期的、全方位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创造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文化品质的鉴别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实现“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审美的人生态度、并最终落实为受教育者性情的陶冶、人性的构建”。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于诱发和引导人们的联想力,充分发掘自我潜能,通过感知、联想、情感等审美手段,实现创造目的。艺术对人的感官经验的刺激、对人的情绪智力的提高、对人的创造能力的激发,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学思想家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托马斯·门罗指出:“艺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主要通过对感官的刺激和诱导来控制人类的经验和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原始的和尚未应用科学方法的阶段。今天,人们还很少了解艺术所涉及的心理因素或艺术是怎样产生效果的,而这些效果常常对人们的个人生活产生深远的,甚至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影响。”美国学者艾里克·金森(Eric Jensen)出版了《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一书,从脑科学和认知神经学的角度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作者对三种主要艺术活动——音乐艺术、视觉艺术和运动艺术进行了充分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了这样的结论:“艺术发展的是那些需要长年累月的调整才能发展完善的神经系统。不过裨益一旦显现,将无所不及,从精神的运动技巧到创造能力,乃至情绪平衡能力的提高都将表露出来。”可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最根本特点就是在于发挥个体创造的潜能,调动创新思维能力,它是智慧成长的重要部分。
4.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感受艺术的陶冶与熏陶,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提高辨别假丑恶的能力,塑造高尚人格,这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与终极追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分为三个层次:
(1)对“真”的追求。“真的价值观念是人们在认识领域所产生的价值观念,它做出的价值判断和评价是人们的是非价值观念。”艺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家在摄取和提炼生活的时候,已经将客观世界本身的真实转化成为了艺术的真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通过“求真”的价值诉求,让学生在真切艺术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的想象与创造力,揭示生活的真谛,促使学生探求真知,追求真理。
篇6
一、移动学习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新变化
(一)移动学习的内涵
当前图情节对于移动学习的概念尚未有统一的界定,但从相关学者的研究与实践中可以总结出移动学习的内涵:其一,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新型学习模式。在我国社会步入移动学习时代以前,图书馆就已经开展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但需要读者共处于图书馆所创设的现实性学习空间之中,一方面,传统的学习模式不能保证读者的全员参与,部分读者可能在路程、时间等多因素的限制下缺席线下学习;另一方面,此种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具有时间限制性,读者错过此次学习机会后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待下次学习机会。由此可见,传统图书馆教育培训具有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性。而移动学习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形成教育培训“拟态空间”,读者仅凭借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学习,因此移动学习一种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新型学习模式;其二,可满足读者个性化学习需求的学习平台。学习资源数据库、网络系统、多功能教育培训模块构成了移动学习平台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可满足读者多元化学习需求;其三,可帮助读者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多元化服务。图书馆通过多元化服务促进读者与信息之间的交互,继而帮助读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移动学习时代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新要求由上述内容可知,移动学习是对图书馆提供的传统教育培训服务截然不同的读者自主学习模式。基于此,移动学习时代必然会为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带了深刻的变革。其一,读者信息获取形式变化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空间的新要求。移动学习时代,读者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源,这就要求图书馆加快数字化资源的转化速度,抢先占领网络教育培训高地;其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方式的新要求。移动学习时代下,便携、容量大、支持多类型资源播放的iPad、kindle等移动阅读设备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就要求图书馆丰富教育培训服务方式,满足读者多元化学习需求;其三,读者知识更新速度的提升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理念的新要求。移动学习时代加快了读者知识的更新速度,为此,图书馆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教育培训延伸至读者触手可及的地方,并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继而实现图书馆教育培训服务的泛在化。
二、移动学习时代下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的创新途径
(一)提高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及能力
移动学习时代对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范围、内容、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图书馆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执行者,图书馆馆员的职业态度、精神、综合素质、信息素养、互联网及大数据思维将会直接影响读者教育培训服务质效。为此,图书馆要加强对馆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与能力。例如针对当前的媒介融合发展形势,图书馆可以开展“新媒体信息制播”专题培训活动,请新媒体平台上的“大V”讲解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新媒体信息制作的技术等,并构建理论+实践培训模式,请馆员结合所学知识与技能尝试将其所录制的读者培训讲座视频上传至新媒体平台,培训教师从该新媒体作品的标题、内容等各个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析,以加深馆员对新媒体的认知,继而提高其利用新媒体创新读者教育培训服务的技能。同时,图书馆要注重对馆员职业道德的培养,继而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读者教育培训队伍。
(二)以读者需求为核心开发数字化文献资源
读者需求是创新图书馆教育培训服务的最大驱动力。移动学习时代下,图书馆要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全面化、个性化的教育培训服务。为此,图书馆首先要全面整理当前现的教育培训文献资源,并做好分类与研究工作,已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其次,整理移动学习平台上登记的读者信息,了解其年龄、职业特征、所浏览及检索的文献,利用大数据进行读者教育培训服务需求“画像”,初步掌握读者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阅读方式习惯、阅读实践等,通过对比现有文献资料及读者“画像”了解馆内资源的不足之处。最后,以上述分析结果为基础构建图书馆教育培训资料数据库,将馆内检索、阅读数量最多的纸质资料转化为数字及电子资料,针对馆内资料不足的问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广泛开发文献资源,将图书馆打造为“地面+云端”立体化资源平台,并将资料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相连,管理人员可实时了解读者对数字化文献资源的使用情况,继而为其补充、更新、整理教育培训资料提供真实的数据基础。
(三)以移动学习平台为依托提高服务质量
当前大部分图书馆都构建了移动学习平台,但其中存在功能设计不完善、内容庞杂且检索困难、互动性较差的问题。为了提高读者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建议图书馆改进现有移动学习平台。首先,在移动学习平台中嵌入学习指导模块,清晰列出移动学习平台使用方法、图书馆功能分布和利用、图书馆资源查询及检索方式、计算机操作与设备使用方法等;其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拓宽教育培训服务范围。通过设置虚拟馆员实时在线解答读者的问题,并智能化生成读者学习需求文献清单,例如读者想要了解“PLC技术”相关知识,“虚拟馆员”系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列出读者可能需要的数字化文献:PLC自动控制技术、PLC自控技术与变频器、PLC网络构建等,以缩短读者检索文献的时间。图书馆也可根据对读者需求的调查设置平台功能模块,核心目标在于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颠覆性技术增强读者的学习体验,继而提高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
(四)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图书馆宣传矩阵
新媒体自诞生以来,凭借其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传播的实效性、信息形式的创新性迅速占据媒介市场大量份额,获得极强的竞争优势。图书馆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构建宣传矩阵。利用新媒体的前提为了解不同类型新媒体的特点。例如“抖音”平台信息传播以短视频为主,图书馆可以馆内环境为主题制作“快闪”视频,在仅一分钟的视频中彰显图书馆的时代性特征,以环境吸引读者的关注;“微博”平台具有互动性的特征,支持读者的评论、发表观点,为此,图书馆可借助微博超话向读者提问:“说说你对当代图书馆的‘不满’”,读者在该微博下放的评论即体现出其对图书馆服务的新要求,图书馆可整合读者评论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对馆内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微信”平台信息以图文为主,图书馆可制作“图书馆发展史”图文作品,以向公众宣传图书馆一直以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继而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信任感。除此之外,图书馆也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价值,通过与当地文物所、博物馆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下文化活动,例如在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图书馆可向当地文物所了解当前所内已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并从博物馆获取手工制品、舞蹈、歌曲等照片,通过在室外搭建展台,在馆内摆放非遗文化陈设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以非遗文化册、各类文化的介绍书籍吸引读者,使读者切实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继而形成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意识。
篇7
一、独立学院美术专业教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美术专业教学定位上也有自己明确目标,本科教学应用型高校,类型介于教学研究型和教学技能型之间,即学生既要有动手绘画的能力也要有科研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是鉴于普通本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在整体优势的对比上,这种类型的人才与普通本科生相比,具有较强的动手应用能力;与高职学生相比,具有较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具有二次创新的能力。
二、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说教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都非常明确,但往往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出现“画匠”型人才和“理论”型人才,学生往往缺少创新精神。我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具体体现如下:
1.教学理念缺乏创新
美术专业的基础课包括两门:一门是素描;一门是色彩;另一门是速写。基础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重视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独立学院是依附于本部的一个二级学院,在教学理念及方法上也是继承本部的教学方式,过去建立几十年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基础课教学体系直接照搬照抄到独立学院来,其实面对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过去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今社会产生了许多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教学理念及模式缺乏创新,容易导致学生对绘画失去信心与兴趣,束缚学生在专业上的个性发挥。
2.基础课与创作相脱节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具有错误的观念,认为素描、色彩、速写课只是基础课程,与创作毫不相干,以为只要打好基础,认真完成基础课的作业,能顺理成章的创作出见解独到的作品。基础课的重要性不可否认,若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只会培养出“画匠”,学生会成为人工的照相机。甚至在无形之中把基础训练与创作实践分割并对立起来,在二者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到高年级需要做毕业创作时,学生往往因为平时缺乏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导致无从下手,甚至扎实的基础功底会成为束缚,只会照画现实存在物体。
3.忽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采用灌鸭式教学,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本来美术教育中,有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才转而学习美术,所以本身这些学生学习就是被动的,他们认为是为了父母而学,是为了考试而学。面对dylw.net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厌倦,绘画的水平也难以提高。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美术学习产生喜好甚至是热爱,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的进行绘画创作。
4.基础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缺乏现实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很多高校还是固定原有的模式进行课程的安排。如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等等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的安排上与美术学学生课程安排的一致。可以说这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这种传统的教学安排远远跟不上今天新形势、新产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美术学和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安排需进一步的合理适当比例的区分。
三、深化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之我见
美术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艺术能力、创造能力与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教育活动;在专业的美术教育中是一个阶段性教学范畴的概念,是美术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和艺术素养的训练阶段。如此重要的阶段性训练中,却存在许多的问题,就本人所上独立学院美术基础课后提出一些拙见。
1.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不能满足于自我的成就,满足于对形式、技术上的沾沾自喜,对社会的急速发展视而不见,安于现状、心浮气躁,思想观念落后是无法满足社会对艺术教育的要求。为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美术基础课教育应该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授课,同时也应该是思想观念上的指导。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跨专业的学习,从多个学科、多个领域指导学生,启迪学生去进行绘画创作而不是单纯的照相机式描画物体。不同的时代知识背景,能够让学生了解到各个时期的绘画创作作品,洞察过去艺术家的思考方式和创作手法,把握人类文化的行进脉络,并从中得到启发,创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绘画作品。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非常枯燥、辛苦的,只有教师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绘画技巧及绘画理论,也可以带来创作的快乐。这要求教师必须对基础课教学作出重新的认识,改变教学方法,努力从各个角度、学科提高自身的素质。
2.示范教学法的合理使用
示范教学法在美术基础课教学中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示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观看整个的绘画过程,也可以称为感知授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目的,学生观看到整个绘画的过程时,带着目的进行观察,观看的越仔细越好;再次,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要讲解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要讲解清楚。
例如,在基础课程素描课的教学中,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的处理上只是头口上的讲述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关系的处理上必须通过实际的绘画操作,学生才能更直观的理解。在虚实处理时,我们常使用抹搽法;黑、白、灰的区别上,我们都是在动笔前先区分清楚等等。不论是绘画技术上还是头脑中的构思都要通过示范、口述教授于学生,让学生先在感知上有一定的认识。
3.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
反复的进行素描、色彩和速写的练习,学生常常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为了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热情,教师就必须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授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比如写生对象的改变,讲授如何塑造不同材料的静物并具有质感等等。也可以采用多样的授课形式,如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作品的点评相结合, 甚至可以让学生看些美术大师绘画过程的录像吸取众家之长,为己所用。组织学生到户外去写生,这样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绘画激情。教师还应该正确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要老师课余时间多专研,很多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教师活跃教学气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基础绘画有了兴趣,有了专研的精神,那么枯燥的绘画也会变得有乐趣。当前的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考生都是因为文化成绩较弱,转而学习美术,这些考生dylw.net都是在短期性、突击式加上普遍性的临摹、机械地复制等单一和僵化的训练而考上大学的,造成学生对于美术基础课的认识非常狭义,只是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能的掌握,失去了创作性。学生从内心本身来说对绘画就没有兴趣,只是机械的为了考试而画画。
美术基础课的教授是相对枯燥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在材料的使用上,素描课上可以采用炭笔、铅笔甚至粉笔相结合,作出与先前不同的黑白灰对比效果;色彩课上可以教学生做肌理效果,不一定是用画笔来表现物体,也可以采用刮刀等其他的工具进行作画;速写更是可以采用面表现方法和线表现方法等等。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兴趣。
5.因材施教,加强与专业联系的针对性训练
高校中美术基础课都是安排在大一以大课的形式上,不分美术学和设计的集体一起上课,导致针对性不强。由于目前多数教学活动都是采用传统模式的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经常会看到学生大二分专业后,涉及到专业课的绘画上,常常会出现创作思维被束缚的现象,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在大一基础课训练时没有针对性所导致。
本人经过几年的美术基础课教学得出这样的经验,针对今后不同专业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如,之后选择纯艺术的同学要求在基础课联系时,必须掌握不同材质、不同物体的绘画基础;选择环境艺术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建筑速写能力的训练,培养空间感;视觉艺术设计的同学侧重于构图与色彩搭配的训练;服装设计则侧重于人体结构和人物速写能力的训练;动画专业则侧重于人体动态和默写的能力训练等等。美术基础课的目的在于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
四、结语
美术基础是其他美术专业课的源泉,素描、色彩和速写是基本功,是美术作品创作的基本保证。美术基础课虽如此重要,但是我们更应该打破素描、色彩和速写传统的授课方式,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建立起一套独有的教学方法,这将对独立学院美术专业的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秦文加强和改进美术基础教学的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月第21卷第2期
篇8
提升教育质量,是区域各级教育管理者、实践者和老百姓的共同愿望。在教育提质升位的诉求中,剑阁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实践,得到老百姓对教育的认同,并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实施先进县等称号;九义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平稳发展,素质教育力度加强,共创建近60个各级各类示范、特色学校。
然而,随着对教育的深入理解与现状观察,我们愈来愈感觉到,标识性的教育业绩不是教育质量的全部,完全意义上的教育质量评价,应充分关注教育对象的生命发展状态,关注教育是否真正地培养出具有健全的人格、扎实的基础、灵活的思维、健康的体魄与合作能力的现代公民。
从这个角度审视教育,会发现令人担忧的一面:社会以高考升学率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价,管理层面唯升学率是重的教育政绩观,实践层面应考应试的不择手段——这一教育内外、上下一体的连锁反应,导致教育质量内涵浅薄,授知与德育失衡,教书与读书分离。教育价值取向变异所造成的教育对象畸形发展,表明教育质量追求的快车出现脱离正常轨道的险情。
一所学校,一个区域的教育如何摆脱世俗评价的绑架,如何消除自上而下的教育业绩恐慌,如何避免教育质量追求的消积惯性和越道脱轨?我们认为,不能坐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机制的创新和外部环境的改善,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对抗一切干扰教育的不良因素。目前,我们应做和可能做到的是通过处理好三种关系,坚守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方向,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持续地提升。
一、处理好升学率与教育质量的关系
客现而论,迫于生存压力,人们对升学率的高度关注和追求无可厚非。搞教育不食人间烟火,升学率上不去,老百姓不放心,生源纷纷外流,这还谈什么教育的责任担当?但是,仅仅为了抓升学率而做出有违教育规律和阻碍生命发展的事,连教育的底线都不守持,何谈教育的质量追求?所以,应处理好升学率与教育质量追求的关系,不可将升学率与教育质量对立起来,不能顾此失彼地抓素质教育和升学率,更不能只将素质教育作为点缀,阳奉阴违地推行应试教育。
增强素质教育的正面效应,减少应考应试的负面影响,首先需要在区域教育管理评价改革上下功夫。不能仅为提高升学率而给学校和教师施加压力,应高度重视高考升学率与素质教育质量追求的和谐统一。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向引导,促进广大教育实践者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现,理性地追求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是教育实践层面应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更新观念,加强改革,创新教育教学行为,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质量。当然,这很难,需要勇气和智慧,尤其是需要耐心和坚持。坚持,就会内心踏实;坚持,就能看到希望。
二、处理好授知与德育的关系
教育家潘光旦在评价近代的所谓新式教育时说:近代教育有许多对不起青年与国家的地方,尤其是教育没能使受教育者做一个“人”、做一个“士”。中国教育没能跳出三个范围:一是平民教育或义务教育,目的只在普及、识字,教大众会看简单的宣传文字;二是职业教育或技能教育,只教人学些吃饭本领;三是所谓人才教育,只不过培养一些专家或文官。三者都和做人之道“离得很远”。
纵观现代教育,要跳出这三个范围,还要花很大力气。当今社会,道德缺失,诚信滑坡;青少年过于懂得“现实”,过早地面对世俗丑恶,学会世故圆滑,缺少信念和追求,从而精神“缺钙”。而各类学校在这方面缺乏强力引导。甚至如钱理群先生所指出,我们的一些著名高校是培养“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作为一个区域的教育,在管理上要有清醒的头脑,要无条件地坚持教育“德为先”。引导教师担负“进德修业”的双重责任,做到授知与德育的统一。努力由书本德育、说教德育向实践德育、生活德育转变,让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品性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教育对学生个体、社会、国家和人类的责任担当。
三、处理好教书与读书的关系
一个区城的教育质量提升,师资质量是关键。当前各级对教师的业务培训较为重视,但拓展性的教师自主学习与职业素养提升薄弱。这表现在教师用于读书的时间和精力少。曾经有一个调查数据显示,西方发达国家每年人均读书量为三十至四十本,而我国仅四本。有国外研究者评价:“中国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这话虽然不中听,但值得深思。
反思教育界,老师中有的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这样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教师获得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应终身学习。学习是善待自己,造福他人,有益社会。教师的素养提升了,专业能力发展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不仅彰显自身的人生价值,而且教育对象也充分受益。
我们应通过机制创新与激励引导,尽可能地为教师减压松绑,留给教师自主学习的时空,创设教师爱读书、勤读书的文化氛围;引导教师处理好教书与读书的关系,认识到教书是智慧输出,读书是智慧输入,感受到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既有助于教好书,又其乐无穷。从而促进教师以书为伴,在读书中吸纳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文化,丰厚“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底子”,增强教育理性,获取教育智慧。唯其如此,区域教育质量的提升才会拥有足够的“软实力”。
篇9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读书使人昌理,读书使人善辩。读书不仅是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也能通过这样的途径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让自己能更加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如下的读书计划。
一、读书目标:
1、通过读书活动,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创新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2、通过读书活动,使自己业务精良,胜任新课程教学,成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充满生机活力的小学教师。
3、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4、通过读书活动,丰富自身个人文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二、在读书活动中将遵循以下思路:
1、坚持“读书促进思考,思考促进成长”的原则,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读书时及时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将读书与反思相结合,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参与网络与周围的读书沙龙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读书点滴体会。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电子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
4、将读书融入教学的相关环节和步骤,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5、通过读书活动让自己能学会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提高生命质量。
三、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措施:
1、要使读书计划不流于形式,落到实处,关键在坚持,不把繁忙没时间读作为推脱之词。把读书作为每天必做的功课,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力,直至这样的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篇10
关键词: “新读书无用论”;大学生;教育;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381(2013)02-0110-0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人们取得财富和社会地位的方式不再局限于受教育的程度,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逐渐弱化。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使得读书所获取的知识的社会适用性不断下降,而家庭教育支出不断上升,社会中呈现出教育效用下降的思潮,即“读书无用论”,为了将此与“”期间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读书无用论”相区别,社会各界将称之为“新读书无用论”。这种观点的社会影响很大,对我国高等教育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压力相当大。学术界主要从高校毕业生总供给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角度分析这一现象。有的学者认为自1999年以来高校盲目扩招造成了“知识型劳动力”过剩,并且通常与“教育过度”联系在一起[1];有的学者通过美国经济和高等教育总量的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是超前发展的[2];另一些学者强调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症结在于人才结构型矛盾,如认为由于结构不合理,导致事业与岗位双“稀缺”并存现象[3];此外,更多的学者是通过或者结合样本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障碍的思路[4]。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学术界对“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相关性的研究相对较弱。为了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包括“新读书无用论”在内的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客观分析其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政府部门科学地制定和调整就业政策提供经验数据与支持。因此,本文中提到的就业压力采用Lazarus交互作用理论中的压力定义[5],指大学生在就业情境中由许多内外在变量与个人因素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现象,结合对武汉7所部属高校和部分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利用概念模型框架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并检验一系列假设,检验“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之间的相关性。
一、 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武汉市7所部属高校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这7所高校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见表1)。调查范围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对象。同时我们还在武汉市国际企业中心、湖北省图书出版城等地点对一些职员进行了问卷调查,测试调查问卷共发放35份,并根据测试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正。用折半信度检验法将问题按奇偶分成两半,用斯皮尔曼-布朗公式计算出这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85,问卷信度可靠。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由课题组成员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上述目标对象进行调查,回收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30份,有效率75.71%,统计软件为SPSS17.0中文版。同时,课题组还实地调研了相关学校,对相关的学工部和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访谈,取得了相应的定性资料和部分数据。
二、 模型构建与分析
(一) 研究假设
1. 社会观念性因素。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由其社会环境决定,女大学生思想中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在许多媒体中我们都会见到,相当一部分女青年尤其是高学历的女大学生把“婚嫁”定位为一种改变生活的捷径,作为大学生就业难背景下的一种替代选择,鲜开林、关晓巍在分析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 比较系统地探究了女大学生就业权遭受侵害的根源是传统文化和用人单位现实利益的驱动等,对大学生就业造成负的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6]。“新读书无用论”在大学生当中有一定市场,许多大学生在求职和工作过程中,发现书本上直接用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另一方面,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路径已经弱化,对“读书”带来高“收益”的自我强化功能明显降低。
假设1: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2: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同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2. 大学课程因素。王富荣、茅默根据对理工科大学生访谈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将心理压力的因素归结为8个方面,其中包括学习成绩和专业方向[7];任柯从“知识失业”这一概念出发,指出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包括专业结构、专业冷热及学历[8];车文博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有学业压力[9];徐长江、钟晨音对浙江省4所大学的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处于一般水平,压力的主要来源是自我发展、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10]。这里的大学课程因素广义地包括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到的课程合理程度,对所学课程的消化吸收程度,大学生对文理不同类型的专业选择的就业压力影响程度认知以及所学知识对今后工作的帮助。
假设3:大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科学合理的感知和认同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4: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所学课程的消化吸收程度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5:文理不同类型的专业选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6:几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未来的(或已从事的)社会工作中提供帮助的大小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3. 大学生角色定位因素。张居盛、谢华、唐强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在相应的角色转换即“社会化”方面相对滞后[11]。
假设7:大学生角色定位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4. 大学教育成本—收益因素。刘牧认为由于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较多地考虑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和经费投入的不足以及受教育者的成本分担,较少兼顾到中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使得我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时所要交纳的学费逐年上升[12]。
假设8:大学教育成本大于收益的结果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5. 家庭因素。刘云忠、徐映梅基于1990至2005年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当期城乡教育差距与当期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的对数之间存在着一种协整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大学生的城乡背景对他们的发展有一定影响[13]。张东辉、司志宾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受到的约束差异及其行为选择倾向于扩大不同收入状况的子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产生代际间收入传递的“马太效应”[14]。
假设9:大学生的所来自地方的城乡属性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假设10:大学生对家庭在供他们读书过程中的负担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 变量的测度
社会观念性因素包括存在于女大学生思想中的“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同行为,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两个指标:第一,女大学生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第二,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同。要求被调查者就自身对于这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社会观念的认同度予以确认和评价。
大学课程因素包括大学生在高校中接受到的课程合理程度,对所学课程的消化吸收程度,大学生对文理不同类型的专业选择的就业压力影响程度认知以及所学知识对在今后工作的帮助。在参考有关定性分析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指标:第一,大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科学合理的感知与认同;第二,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所学课程的消化吸收程度;第三,文理不同类型的专业选择对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程度;第四,几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未来的(或已从事的)社会工作中提供帮助的大小。要求被调查者就自身对于上述描述的认同度予以确认和评价。
大学生角色定位因素包括大学生对自己在将来工作后的地位角色高低的定位,采取了大学生角色定位和就业压力的相关程度进行具体测度,分析其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到底是何种程度的影响。大学教育成本—收益因素包括大学生认为相对于大学毕业后的收益,大学生的各种投入(金钱、时间等)是否值得。
家庭因素方面包括大学生来自哪里以及他们的家庭在供他们读书过程中的负担。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两个指标:第一,大学生的所来自地方的城乡属性对他们的就业压力的影响;第二, 大学生对家庭在供他们读书过程中的负担的评判。要求被调查者就自身视角予以确认和评价。
上述变量均采用量表进行测度,选项由高到低表示所描述问题对大学生就业压力影响程度逐渐加强。
(三) 回归模型
为了验证上述10个假设,本文建立了回归模型,希望通过广义回归分析,识别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因素,对影响微弱或现实中不被以大学生为主的调查对象认同的因素进行剔除,再进行模型修正,以找到真正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关键因素。回归模型如下:
Pressure=b0+b1X1+b2X2+b3X3+
b4X4+b5X5+b6X6+b7X7+
b8X8+b9X9+b10X10+u(1)
其中,被解释变量Pressure用于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程度,bj(j=0,1,…,10)是回归系数,u是随机变量,Xi(i=0,1,…,10)是解释变量,代表影响大学生就业主要因素的10个测量指标,随机扰动项u满足方差和两两不相关的假定。解释变量与测量指标的对应关系如下:
X1代表女大学生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的认同;X2代表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同;X3代表大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课程是否科学合理的感知与认同;X4代表文理分科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X5代表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对所学课程的消化吸收程度;X6代表几年的专业学习之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未来的(或已从事的)社会工作中提供帮助的大小;X7代表大学生自己角色高低的定位;X8代表大学教育成本—收益比较;X9代表大学生的所来自地方的城乡属性对就业压力的影响;X10代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的负担。
(四) 回归分析与讨论
利用统计软件SPSS,将10个解释变量引入到回归模型中,控制各个变量的显著值(P≤0.01),P值大于0.10的解释变量将被剔除;P值最小者最先进入模型。经过处理,10个变量中只有2个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作用,而另外8个变量由于t值检验不通过,被模型剔除。
如表2所示,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程度有显著作用的两个解释变量分别为:女大学生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的认同(X1);大学生对“新读书无用论”的认同(X2)。
在对样本变量对“新读书无用论”影响的t检验中,有8个变量的P值都大于0.10,说明其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按照回归模型的假设,其前面的系数将被视为0而被剔除出模型。被剔除的变量为X3至X10。
(五) 修正模型
对解释变量加以限制,只引入通过第一阶段t检验的2个解释变量来分析这些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程度。此阶段回归模型为
Pressure=b0+b1X1+b2X2+u(2)
将样本数据引入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如表3所示,得到:
Pressure=1.135+0.79X1+0.02X2+u(3)
R=0.20,F=4.281
可见,经过修正后的回归模型的拟合性非常好,F检验的显著性也非常好,F值达到4.281。模型的整体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20。相对于所有解释变量都引入的前一个模型,无论在拟合度和相关系数的解释能力上,都有较好的提高。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根据分析结果可得,各解释变量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女大学生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等观点与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05);大学生的“新读书无用论”观点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0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模型分析中,我们选取了两个“新读书无用论”的指标因素,这只是我们为了分析的方便而作的简化,我们认为,在更广的意义上,“新读书无用论”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三、 结论及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出如下基本结论:(1)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嫁个好老公,少奋斗20年”的观念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显著影响;(2) 认同“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对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显著影响。
人的社会行为深受人的意识支配,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社会上大行其道,势必会大大增加大学生就业压力,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对于大学生及其家庭,对于我国大学教育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社会安定和国家发展都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如何使人们抛弃“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以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已是势在必行。
(一) 大学的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通识教育,也称普通教育,它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各方面都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专业化分工在客观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需的一种教育。《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我国教育,既要抓好通识教育,又要抓好职业教育,只有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才能使大学生学好知识,用好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二) 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
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绝大多数大学生要进入“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行列。因此,要想消除存在于大学生中的“新读书无用论”的观念,首先,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引导大学生消除“天之骄子”的优越感,调整就业期望值;其次,要及时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供求信息,使学生随时掌握当前社会上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及用人单位的详细情况;最后,要教育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所营造的良好就业环境,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就业市场,勇敢面对就业竞争,树立起择业竞争观和就业风险观。
(三) 积极完善对大学生的招考录用和就业指导政策,切实落实创业扶持和宏观调控政策
“新读书无用论”观念的消除,离不开国家促进就业政策产生的积极作用。首先,在招考录用上,选调生、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支援西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对促进大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何选拔,如何使大学生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协议的工作期满后大学生的工作出路如何解决等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其次,在创业扶持和宏观调控上,教育主管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用人单位加强协调与联系,将国家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鼓励大学生到基层、非公有制单位、西部以及自主创业。高等院校要注意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保持与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一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实习、就业和创业基地,构建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的社会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 昀.从“知识失业”现象分析我国高校专业设置[D].南京: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06:2.
[2] 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21.
[3] 刘志业,栾开政,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2529.
[4] 周浩杰.大学生就业障碍调查——以2008年广州市大学本科生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11):6267.
[5] Lazorus R, Folkman S.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M].New York: Springer,1984:19.
[6] 鲜开林,关晓巍.女大学生就业权问题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1):6364.
[7] 王富荣,茅 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1):3235.
[8] 任 柯.“知识失业”的经济学分析[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2006:1516.
[9] 车文博,张 林,黄冬梅,等.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基本特点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3):38.
[10] 徐长江,钟晨音.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压力总体状况与来源的调查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100104.
[11] 张居盛,谢 华,唐 强.论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141144.
[12] 刘 牧.对我国实行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政策过程中问题的理性思考[J].高教探索,2006(6):3640.
[13] 刘云忠,徐映梅.我国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的协整研究——基于1990—2005年的数据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7(4):4246.
[14] 张东辉,司志宾.人力资本投资、就业双轨制与个体收入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代际间资本转移视角的一种解释[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0):1419.
Correlation between “New Idea of Uselessness of College Education”and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PANG Ming-l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4,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