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医学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医学概念

篇1

I“神”是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形神统一观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神”是人体系统的一种整体特性和机制。人的这种神来自何方?起于何时?《灵枢·本神》:“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由此看出,“神”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先有人体构成物质精才有了思想意识上的“神”。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养老奉亲书》:“主身者神”,说明在人体统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因此,无论是个人养生还是临床医疗,都必须重视“神”的作用。这一点与现代科学对人体整体健康的观念相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衰弱。”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中医历来强调“神”在健康方面的主导作用,无论是在生理、病因病机、诊治养生等各领域都有着重要意义。《素问·移精变气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在病因方面,中医可以分为外感、饮食、情志、先天四个方面。《灵枢·口问》:“百病之始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在治疗上同样强调通过“调神”达到养生与治疗的目的。《灵枢·师传篇》:“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幵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历代医家认为:“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主张心身同治。也就是要清除患者致病的心理因素,调动病人积极性,增强抗病能力,改善身心状况,达到治疗目的。《素问·汤液醪醴论》:“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营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因此,如果不解决“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的情志因素,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疾病是难于治愈的。《黄帝内经》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心理过激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变化,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灵枢·杂病》:“哕……大惊之,亦可已。”由此可知,对于心理而致的哕发不止,可采用心理转移法来治疗疾病。《素问·至真要大论》“惊者平之”的治则,是针对惊悸不安的病症,采用平肝镇静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与《素问·五运行大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总结出一套独特而系统的五志相胜理论。中医凡此“形神统一”、“五脏主五神”、“七情气机论”、“情志相胜”以及独特的调养情志手段等内容有着鲜明的特色与完整理论体系,应该加以整理、发展和完善,相信对推动现代心理学发展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2中医“神”干预疗法应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中医把治疗对象看作是一个完整人,反对“机械论”,尊重人的精神心理。但目前中医临床上对患者的精神心理支持缺乏,甚至有些医生步西医后尘,根据化验结果开处方,对患者病因、病机、诱发因素、治疗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对患者内心的心理感受更是无从顾及。据报道,临床许多疾病都有精神心理因素在内,有些疾病甚至以精神心理因素为主。因此我们应积极釆用心理干预疗法,既提高临床疗效,又能减少因药物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如消化性溃疡为常见病,呈慢性经过、常反复发作,系经典的心身疾病之一。有研究运用领悟疗法,合并药物治疗,患者采用心理咨询的形式,每隔(1-2)周咨询一次。每次咨询均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患者对溃疡病进行认识领悟,寻找可能的心理致病因素,对不良心理过程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解释、启发患者通过认识后领悟。治疗(1-2)月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再如,当一个人被确诊为癌症后,即便是一位意志坚强的人,也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而不良的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医护人员面对癌症患者应及时、正确地了解其各种心理需求,应用相应的心理照护方法,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引导患者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心理,使其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

3中医“神”的研究应给予足够重视

尽管“神”在中医理论体系学中有着重要地位,但在本世纪以前的长时期内,中医学“神”的研究与临床干预并未受到足够重视。近现代很多中医学研究还处于进行中医药“还原论、实证论”等现代微观下的物质形态研究,这与中医本身所固有的包括形神统一的整体观、功能系统观与鲜明的文化特点并不相符。因此,中医科研也应充分注意其文化特点,不能仅釆用现在常规学科的范式和方法,而应该在天地整体、古今源流、文理方法等方面全面思考、发展、运用与展开,这样对于中医科学的健康发展才更为有利。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独特的“神”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各国医药学者的重视。例如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1991年成立的补充医学中心,是美国在西医学院成立的第一个以研究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性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从1995年起连续被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评为全国中医研究的杰出中心,其研究除了评估中医药、针灸疗法外,还集中研究中医身心疗法如气功、冥想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四结论

篇2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我要学” “用数学” “共同探讨”

新课程改革使学生通过数学体会到其魅力和活力,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地学习从而获得不同的发展。新的学习方式为: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思考中学、游戏中学、合作中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让身体更多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表达的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借助生活体验,化难为易;注重实验操作,培养动手能力;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发展主动思维,探究创新,让学生快乐、轻松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我在教改实验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探讨。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目标,合理引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比如:在复习方程与不等式的知识时,我用讲故事的方法开展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故事内容如下:龟兔赛跑,同时同地出发,全程2000米,乌龟每分钟爬行40米,兔子每分钟跑400米,兔子跑了一会就在途中睡觉,醒来后立刻以原速向前跑。

(1)若兔子不想输给乌龟,则它在途中最多只能睡多少分钟?

(2)如果兔子在途中睡1.5小时(乌龟和兔子的速度保持不变),且兔子不输给乌龟,则路程至少为多少米?

分析:本题以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为原型,又适当创新,以“兔子不想输给乌龟”为前提,计算兔子可在途中小憩的时间和最短的比赛路程,听起来颇为有趣,算起来也不费力,主要考查形成问题的解法和一元方程及不等式的有关知识。

解:(1)兔子跑完全程需2000/400=5分钟,乌龟跑完全程需2000/40=50分钟。所以兔子若不输给乌龟,它中途最多可以睡50-5=45(分钟)。

(2)解法1:设兔子在第t分钟赶上乌龟,则有400(t-60×1.5)=40t,解得t=100。所以兔子若不输给乌龟,则路程至少为40×100=4000米。

解法2:设兔子若不输给乌龟,路程至少为s米,则有s/40大于等于s/400+60×1.5,解得s大于等于4000。所以兔子若不输给乌龟,则路程至少应为4000米。

问题解决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但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对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不熟悉,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概率时,创设如下情境:妞妞和他的爸爸玩“锤子、剪刀、布”游戏,每次用一只手可以出“锤子、剪刀、布”三种手势之一,规则是锤子赢剪刀、剪刀赢布、布赢锤子,若两人出相同手势,则算打平。(1)你帮妞妞算算爸爸出“锤子”手势的概率是多少?(2)妞妞这次出“布”手势,她赢的概率有多大?(3)妞妞和爸爸出相同手势的概率有多大?“锤子、剪刀、布”游戏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常见游戏,让学生倍感亲切,易知每题答案都为1/3。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数学和许多领域有密切关系。在教学中处处留意,进行学科渗透,会大大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篇3

一、明确任务,给孩子讲讲复习的事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一学期,还没经历过这样的考试,我认为有必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期末考试。既要让孩子明白期末考试怎样进行,又要让孩子们的思想重视认真复习,同时也不能给孩子们过重的负担,造成孩子害怕的心理。开始复习的第一天我用5、6分钟从三方面方面给孩子讲,期末考试的作用——考察这学期你学习的知识,是不是学会了。期末考试的方式——全年级、全校同学同时开始,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卷子。考试那天咱们班不是郑老师读题,换其他的老师,你要养成耳听题、手指题的习惯,认真读懂题目要求。期末考试的重要性——考试完就要过年了,你们一定会去爷爷奶奶家,亲戚、朋友家走走串串,别人一定会问起你考试的事情,你一定要努力复习,取得好成绩,高高兴兴过新年!

二、回顾整理,我学习了什么?我学会了什么?以后还要学什么

每次新学期开始我都会让孩子看看目录,这学期我要学习什么?复习时也应有回应,让孩子回顾梳理自己学习了什么知识。我会提醒孩子,现在请打开你的便携式“小电脑”,开始搜索——我学会了什么?看谁说的多?在孩子的交流中,我以提纲的形式汇集梳理出学习的内容。

我认为复习不仅培养孩子由繁到简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孩子由简到繁的能力,于是我要求孩子进行细致的思考,每个知识你学会了什么?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课堂上我是这样说的:假如我现在是位老奶奶,你能告诉我认识钟表是学啥的呀?孩子说:认识钟表,我知道了时针、分钟,会认整点、半点。再比如:还有的孩子说分类我学会了,学习用品分一类,玩具分一类。把两部分东西合并起来,用加法,从整体里拿走用减法……

三、不能贪多,每天突破一个重点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每天复习的知识不能过多。一天一个或两个单元的知识就可以了,复习的时间三十分钟,余下的十分可以用来巩固练习,或总结今天的复习情况,或布置明天复习的内容,让孩子预习。所以三十分钟的时间,就要抓住重点复习,选择的练习也一定是精心挑选的。比如在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时,重要的知识点有:数的意义,表示多少、表示顺序;数的顺序与大小;数的组成。我设计的练习:1.请把左数第五个涂上红色,右数三个涂成绿色。2.与12相邻的数是( )和( )。3.( )18 1614( )( )8。4.十位上是1,个位上是3的数是( )。5.看图写数。(略)

四、换把勺子,孩子们主动“吃”

“换把勺子,让孩子主动吃”由我家宝宝吃饭想到的,那天我给他买了一把新勺子,同样的大米稀饭,他吃了一大碗。我们的学生学习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复习的时候,都是学过的旧知识,如果还是常规式练习很难激发起孩子的兴趣。比如:在复习计算的时候,我设计不同的形式练习。单个计算的算式我变换成摘苹果、送信、找钥匙、种花等形式。连续计算的式子我变换成跳舞题、火车题、破译密码题等。

五、每天总结,争当复习小能手

复习的时候,奖励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手段,毕竟复习的主体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渴望被认可,期待被表扬。适当的奖励,会激发起他们复习的热情。我提前设计了一组小奖章,“数学之星”“进步之星”。每天在复习完后进行复结,从四个大组中各挑出2个孩子进行点评奖励,每天有8个孩子成为复习小能手。根据孩子们复习的情况,挑选出知识扎实,发言积极,能给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解决问题好方法的孩子——当选“数学之星”,挑选出善于倾听,善于吸取别人方法,把自己原来遗漏的知识弥补上的孩子——当选“进步之星”。

篇4

1医学人文学的内涵及概念

医学人文学的出现既不是文人学士的附庸风雅,也不是书斋里的思辨清淡,而是随着现代医学所遭遇的伦理困惑和当代生物医学遭遇到的种种难题,由社会和医学本身为解决上述难题和当前医德医风问题并思考未来医学性质及目的而主动提出的。但是其概念较为含糊,人们常常把它和人文医学作为同义词,相互取代。其实医学人文学一词迄今尚无规范统一的定义,但有一点为学者们都认同,即它是一个学科群而不是一门学科。当代的医学人文学是以生命伦理学为核心的一个学科群,由于直接促成医学人文学的兴起的原因,是发生在医学领域中那些生死两难的问题,生命伦理学首当其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但是,伦理问题不是孤立的,常常与社会、法律相连,因而当代的医学人文学是由医学社会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等学科群构成,其核心价值指向是维护人类生命的尊严和人的权利。

医学人文学既然是一学科群,那么到底要涉及哪些核心学科?学术界存在一些争论,并没有一致的看法。如湖南医科大学贺达仁将医学人文学划分为6大类4个分支约118门课程,北京大学医史研究中心张大庆则主张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和医学法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学的核心课程。一般来说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医学人文学的内容应涉及或包括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美学、医学社会学、军事医学、医学战创学、医学与文学艺术、医学与宗教等。

2医学人文的内涵及概念

相比医学人文学,医学人文的概念更为含糊,一些学者认为医学人文一词不规范、不甚严谨,在应用上与“医学人文学”、“人文医学”等混淆使用。有学者认为医学人文包含了两层意义是指“人道的”医学,强调的是对待他人的善行,如医学研究、临床治疗中的伦理价值。另一层意义则是指人类的终极关怀与人性的提升,如批评人类控制自然的傲慢,承认“医学的限度”;王一方认为医学人文是一种姿态:关注人,注重人的价值,思考人的价值。它也是—种立场,基于一份学术与良知的平衡,一种理性与情感的张力,通过哲学、历史、宗教的反思和批评,文学、艺术的滋润;实现医学目的不断廓清,医学终极价值的永恒追问:那就是“人的医学”,以避免现代、当代生命价值的迷失。杜治政释义,医学人文是医学技术中凝结的对人类生命关爱与尊重的精神,是医疗保健服务以行善为目的宗旨,它涉及医学及保健服务的终极价值目标的定位,因而可以认为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

综上所述,医学人文的概念属形而上,也可以说是—个哲学的概念,是探讨医学内在的人文性。由于医学研究探索人的生命规律,是以人为中心的研究领域,这就意味着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相比有着极大的特别,就是医学人文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①生命运动是人体的物质因素、精神因素的双重作用,是主客观的统一。人的心理、意志、情感、性格、意识,乃至人类社会的自我意识、文化等精神要素的运动,是生命运动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决定因素。生命运动不仅仅是人的物质(生理的)运动,同时更是精神(文化的)运动。医学关怀生命,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极其重要的方面是人文关怀。生命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生存,更多的是尊严、价值,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因而,医学应当成为求真、求美、求善的整体过程,而绝非仅仅看中人体的器官。③作为个体的生命运动的社会性,决定了医学本身的社会性。从终极目标和价值而言,任何自然科学都是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人类价值追求服务的。而医学更具特殊的是,它直接以人为研究和服务对象,涉及人的一切,医学就不能视而不见,自然将其纳入自己的思考领域,进而自觉地把对个体的生命运动研究置于人类社会价值的思索一并进行。

医学人文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一是突出医学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关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二是医学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在医学活动实践过程中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治和康复,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文化上的和情感上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身心健康需求;三是医学人文价值,体现的是医学的求真、崇善、尚美和医学达圣。医学人文价值的存在,不仅是理论上的,更是实际存在,这种存在是医学内在的本质属性。

据此,医学人文可定义为:人们在整个医学领域或医学活动实践中所涉及、所形成、所追求的精神方面的内容以及驱使人们进行医学活动的心理指向和意志动力,是对整个医学领域或医学活动实践中关涉医学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和人文价值以及对人的本质与特性、意义与价值等终极问题的探究。其内涵是:人性之上、生命之重、健康之高、人格之尊、追寻医学的仁爱;集中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尊重、关心和爱护人。

3医学人文学与医学人文相互间的关系

首先,两个概念的内涵与属性不甚相同。医学人文学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对现代医学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断反思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兴起的。由于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工程和医学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创造了现代医学的辉煌,但同时也使现代医学出现了难以摆脱的困惑。医学人文学以历史、文化、宗教、哲学的视角,审视医学的演化、追问医学的意义、重塑医学的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健康与疾病,理解病患与治疗,重新定位医患关系,重建卫生政策和医疗服务的基石。因此它具有强烈的学科交叉性特质(学科内部、学科间交叉,其外延(内容)包括医学美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人类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军事医学、医学战创学、医学与文学艺术、医学与宗教等。而医学人文广义上是较大的领域,涵盖伦理、法学、医德等,谈及医学人文,人们常常将之与人文精神相联系,比如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主要是指加强医学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以提升医学人文精神,所以医学人文是一哲学概念,属形而上,侧重探讨医学内在、普遍、本质的问题。如关于医学的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价值等,是与医学科学、医学技术相对的一个概念。

其次,两者产生时间、背景各异。医学人文伴随医学的诞生和发展,其生成时间要远远早于医学人文学的出现。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本能)医学、经验医学、现代医学三个主要阶段。医学自产生之曰起即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医学人文是伴随医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因为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学过去不是、今天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一门纯自然科学。

篇5

关键词:大学;经济责任;概念;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分析框架

当前,随着我国大学规模的扩大、大学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大学受托经营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为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确保公共资源价值保值和增值,大学必须承担相对应的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这一观点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人们普遍接受并已形成了制度;而在另一些国家或地区,这还是一个新鲜事,甚至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1]一些学者认为,把工商企业实施的成本效益管理主义思想引入大学,是大学市场化的表现,侵蚀和破坏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传统[2];另一些学者认为,大学履行可测量的经济责任是政府放权、扩大大学自治的逻辑后果,对防止大学权力腐败和滥用,提高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作用。[3]这些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大学经济责任履行的理论和实践认识。然而,由于大学组织的非营利性、产品价值的难测性,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对大学经济责任承担的认识较为模糊,一些大学出现责任主体不明、责任内容不清、责任履行不彻底,产生机会主义行为,造成效率损失、浪费较大、甚至公共资源流失和损失的后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要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要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和承担相应责任。这为我国大学经济责任承担提供了合法的政策支撑。因此,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对大学经济责任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并阐述大学经济责任产生原因,进而分析大学经济责任的构成及其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以解释真实大学经济责任履行的分析框架:谁对谁负责、负什么责任、以及如何履责,以期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有启示作用。

一、大学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的内涵

经济责任,源于英语单词“accountability”,它广泛运用于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在高等教育中,一些学者主要将之理解为“高等教育问责”、“高等教育绩效责任”、“责任机制”等。这些理解只反映了“accountability”部分涵义。为全面理解高等教育中 “accountability”的内涵,我们认为将其理解为“经济责任”更为妥当。大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类型较多,为研究方便,本文特指我国公立大学,即以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经费资助创办并维持的大学。

1.国外关于大学经济责任的不同界定

20世纪70年代,受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影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把工商企业成本效益观引入高等教育中。自此,大学承担经济责任成为政府及其高等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讨论热烈,但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界定,其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上述对于accountability涵义的理解,虽各有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大学公共资源使用情况及其产生结果的责任。这些不同的学者分别从绩效、责任机制、问责等某一个视角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但这些理解只反映accountability的部分内涵,尚未从系统的视角对公共资源使用过程及其责任主体与责任对象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更没有一个适合解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经济责任承担的分析框架。那么,什么是大学经济责任呢?如何构建大学经济责任的分析框架呢?

2.大学经济责任的界定

根据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大学实际运行情况,我们认为,大学经济责任是指大学受政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委托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职责时,自主管理、支配和使用相应的公共资源,大学应该根据授权规定或委托人的特殊要求,依法对受托公共资源的管理、支配和使用及其产生结果的情况承担行为和报告的责任、义务,如未能按照授权规定或委托人特殊要求管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或职责履行不到位而不能实现预期目标或效果,大学应当承担责任并接受必要处罚。

简单的说,大学经济责任就是大学对其管理、支配和使用的公共资源负有保值增值并报告的责任,即行为责任和报告责任的统一。其中,行为责任包括保值和增值。所谓保值是指大学人、财、物等各种公共资源保持原有的价值,无贬值、流失和资不抵债等情况的发生;所谓增值是指人、财、物、信息等各种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确保大学职责的有效履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所谓报告是指大学客观、准确、及时的向政府及其它利益相关者解释与说明公共资源管理与使用及其所产生结果的情况。而责任则包括应尽的职责或义务与未能尽职责或义务所应受到的处罚两个方面。大学经济责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经济责任是指大学组织或机构在管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中所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大学与外部横向组织、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往来所应该承担的经济责任;而狭义的大学经济责任指大学经济责任的“人格化”,是指管理、支配和使用公共资源的管理者和使用者,具体包括大学领导者、行政管理者和教师。前者指组织责任,后者指个人责任。个人责任是组织责任的人格化和具体化,从而使得责任落实到目标行为人。

篇6

俄罗斯北极科考队于2007年8月2日完成了北极探险最重要的表演,深海潜水艇成功潜至4300米深的北冰洋海底,并将一面俄罗斯国旗插在上面,再次向世界表明了俄罗斯对北极宣誓之心。

以上的迹象表明,随着对资源的需求量的增大,对大陆架的争夺也愈演愈烈,大陆架面积的增多,也就预示着一个国家所管辖海域面积的增多。现在,国内可能人人皆知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这不能不归功于地理教学。但应明确指出960万平方千米仅仅只是中国的“领陆”部分,这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在内的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所有属于中国的岛屿。地理教学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有关领土的内容,以便让学生较系统完整地了解领土的概念。

1 领土

领土是指国家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的总称。

2 领陆

领陆是指国家国界范围内的陆地及底土(地面以下的部分)。领陆既包括大陆部分,又包括其所属岛屿。国家有权对所属陆地、地表及以下无限深度的资源进行勘探、开采、修建隧道、铺设管道和经营其他事业。领陆只是领土的一部分。

3 领水

领水是指国家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及其底土,领水中的“水”有内水和领海两部分。因此领海只是领水的一部分。其中内水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等水体,如我国的长江、黄河、鄱阳湖等都属于内水。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内海,它主要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领湾海岸属于一国,湾口距离不超过24海里(1海里=1852米)的海湾和领峡(两岸属于同一国家领土,宽度不超过该国领海宽度1倍的海峡)。如我国的渤海、琼州海峡,日本的濑户内海等。

4 领海

领海是指沿海从海岸基线向外伸展一定宽度,并处于该国管辖下的海域,是领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内水不同,在一国领海内,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不损害该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全球144个沿海国家的领海为12海里。

在领海的概念中提到“海岸基线”。海岸基线不同于海岸线,它是指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一条起算线。在国际实践中,有三种划分方法:

(1)低潮基线,在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的那条海岸线,也称正常基线。适合海岸线平直的国家。

(2)直线基线,在大陆上和沿海外岛屿上选定适当点作为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连续折线。适用于海岸线曲折的国家。

(3)群岛基线,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国和干礁的最外缘各点的直线。适合于一些群岛国家。

我国1958年9月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

人们还会经常提到“专属经济区”的概念,专属经济区是指该国白海岸基线向外延伸200海里的海域。在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露水域及其底土自然资源的。如我国对东海油气田的开发就属于在此区内作业,具体图示如下:

5 领空

领空是指国家领陆和领水的上空,国家有权禁止任何外国飞机在其领空飞行,但是各国可以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协定,进行定期空中往业,或允许民用飞机临时进入和通过。对于领空的上限,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规定,大概有以下三种意见:

(1)以不同的空气构成作为领空的划分依据(各种气体比例、成分等)。

(2)以航空器向上飞行的最高度(距地面30―40千米)为限。

篇7

摘要: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物理概念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深入钻研物理教材

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对于物理概念,一般都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物理基础知识教学必须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大纲中这些关于物理概念的精辟论述,应作为搞好物理概念教学的指南。

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教材中出现概念的目的性和科学性。既必须明确:物理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概念是怎样被科学的表述出来的?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具体的说应认真钻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弄清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物理事实(包括实验事实),既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据。第二,要明确这些物理事实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既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第三,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第四,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从而全面准确的弄清它的物理意义,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对其中物理量的定义式、单位等也要有所掌握。第五,弄清关系密切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教材中的地位,它是否为重点、难点或关键。

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重点。这样,物理概念教学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些概念虽然也很重要,但它们是在重点概念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概念,如简谐振动、交流电等,它们只能算一般的物理概念。还有一些概念,如雷达、激光等只能作为一般了解就可以了。就重点概念来说,也应进一步研究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例如,电场强度和电势是电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是按教材要求,必修课中电场强度的要求更高些,应重点教学,但在选修教材中,由于电势对理解电荷的能量的转化规律和学好整个电学的作用更大,因此就必须把电势作为重点概念加以重视。

有的概念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学习,关系到对某些知识是否能够掌握,这些就是关键性的概念。教材中出现的重点概念,一般都是关键性概念,但有些关键性概念并不一定是重点概念,这就要靠教师在钻研教材中去挖掘。应当在明确重点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弄清关键性概念。例如"单摆"一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单摆振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判断一个物体运动是否是简谐振动,从而掌握分析简谐振动的基本方法。这样,简谐振动的特征式F=-kx中k的概念就是关键。正确理解了k的物理意义,就能为学好有关"单摆"的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学纲,领会大纲的要求,并且用大纲的精神去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搞好概念教学才有坚实的基础。

二、编辑本段生动直观地引入概念

概念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入工作做得好,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路纳入正轨,对正确理解和掌握要领有着直接影响。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本质抽象,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引入概念时也应依据这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

例如:在讲述力的概念时,应首先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如:①手提水桶;②马拉车;③脚踢足球;④磁铁吸引铁块等。然后对这些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和总结,得出力的定义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手和水桶;马和车;脚和足球;磁铁和铁块。更应清楚两个孤立的物体之间并非一定有力存在,这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发生相互作用。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要针对概念的不同特点引入,或从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从简单直观的实验,或从新旧知识的衔接,生动灵活的引入概念。

三、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概念

物理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才能牢固的掌握概念。而要使学生理解概念,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直观材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但概念不能从直观材料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学生的思维才能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飞跃,是使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为实现这一飞跃,就必须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概念教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等多种,只有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全面的掌握概念。例如:讲授惯性概念时,首先,从外力停止作用后的标枪、小车等物体仍能沿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这些事实出发,逐个分析,然后综合得出:运动着的物体若不受到外力作用,仍能保持直线运动。摒弃了"外力是使物体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然后分析小车沿斜面下滑这一实验:当小车从斜面上冲下来进入毛巾铺着的水平面上时,小车通过很短的距离就停下来了;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光滑的水平面时,通过的距离就要长的多。平面愈光滑,小车运动的愈远。对这一事实比较分析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是由于接触面对它的阻碍作用引起的。分析结果突出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受到其它物体作用"这一本质,而摒弃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速度会自动减小"这一习惯看法。再在小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推理的思维方法,设计一个理想实验:从斜面上冲下来的小车进入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由于不受任何阻碍和牵引作用,可以判断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既做匀速直线运动。突出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本质的联系,而摒弃了"物体要受其它物体不变的作用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错误观点。最后举例说明:不仅小车是这样,其它物体也是这样,提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防止认为"惯性是某些物体所独有"的片面认识。把上面个别现象所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并进行抽象和概括,就能得出"惯性"的概念。

揭示概念的本质,不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定义、熟记定义,更为重要的是应以定义为基础,全面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认清概念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对概念有较全面深刻的理解。

篇8

(上海市金汇高级中学,201103)

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合理准确地建立概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椭圆第一定义教学的多种方式进行分析研究,以说明“实验型学习”在数学概念建立的必要性、合理性表达以及数学概念本质的意义揭示等方面的优越性。

一、教学案例

【案例1】

教师打开PPT课件,呈现出一幅天体运行图,同时说道:“大家对椭圆图形都不陌生,比如月球绕地球运行或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那么什么是椭圆呢?”见学生没有什么明确的回应,教师立即开始板书:“椭圆定义:……”然后,教师解释定义中的“定点”“定长”等要素。

【案例2】

课前,教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块KT板。课始,教师开门见山地说:“这节课我们学习椭圆,请大家先看我做一个实验。”然后,教师拿出一根细绳和两颗按钉,将细绳两端分别系上按钉。接着,教师一边操作,一边讲解:“这是一根没有弹性、固定长度的绳子,现在我把它两端的钉子分别插在KT板上,然后用笔尖拉紧绳子,此时笔尖所在点到两个钉子所在点的距离之和就是绳子的长度。我随意拉动绳子,笔尖落在另一点,这个点仍保持到两个钉子的距离之和为绳长(不变)。看我再不停地拉动……”随着教师的动作,KT板上出现了椭圆的痕迹。在学生观察椭圆的过程中,教师提问:“你能准确地说出什么叫椭圆吗?”在学生描述定义的过程中,教师一边纠正和简化学生的语言,一边标记两个定点的位置:分别标上字母F1、F2。随后,教师拔下其中一颗按钉,拉紧绳子,再把这颗按钉插在KT板上,同时问道:“你认为两个定点之间的距离和绳子的长度应该符合什么关系呢?”经过分析后,教师给出椭圆的定义,并再次解释定义中的各要素。

【案例3】

教师用手电筒从不同方向照射实物圆锥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其投影。由此,得到椭圆的“形象”。然后,教师通过案例2中的实验给椭圆下定义。

【案例4】

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演示:拖动图1中的点M,显示出平面截圆锥面所得截线的各种情形。当画面静止在图1中的情形时,教师提问:“请大家看,图中的截线是什么曲线?”学生回答:“椭圆。”教师表示肯定后,用课件出示图

【案例5】

教师打开几何画板课件,呈现出一个圆,如图3所示。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齐答:“圆。”教师在课件中拖动“圆心”,图形发生变化:重叠在一起的两个点(焦点)分离,图形由圆变为椭圆,如图4所示。教师提问:“你发现圆变成了什么图形?”学生齐答:“椭圆。”教师追问:“那么什么是椭圆?如何下定义?”学生纷纷议论:“好像圆变成了椭圆,一个圆心变成了两个圆心。”“圆半径不变,但椭圆好像有两条半径。”“肯定不能叫圆心、半径,两个中心也不对,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连线是变化的。”“不过两条线段总长不变。”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并对听到的简单问题当即予以回答。然后,教师在课件中将动点P到两个定点的距离测量出来,并将它们的和计算出来(界面如图5所示),同时说道:“有些同学认为动点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不变,我们用计算机来验证一下吧。”接着,教师在课件中不断移动点P,同时说道:“果然不变。你能准确地给椭圆下定义了吗?”学生得出包含定点与定长的初步定义。此后,教师又在课件中拖动定点F1、F2,椭圆变得越来越扁平直到消失,并反复演示。学生很快明确了定长和定点之间距离的关系:F1F2≤PF1+PF2。最后,教师将椭圆的完整定义写在黑板上。

二、案例分类及评价或改进

以上7个案例,形式上都是做数学实验,但反映出执教者对数学概念形成的认知心理的研究水平以及对“实验型学习”的理解和态度是不同的。“实验型学习”所提倡的数学实验类型,主要是案例5、6、7所代表的“模拟实验”和案例2、3代表的“实物实验”两大类。

案例1是比较普遍的“PPT图片展示”。但这种方式不属于“实验型学习”,因为对于高中学生来说,看到椭圆图片与听到椭圆描述没有什么区别,都没有实质性的实验功能,不能说明任何“原理”,不能有效地调动思维活动。实际上,用PPT、flash等非数学教学专业软件演示的“实验”,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实验,反而具有更强的灌输、说教性质。

案例2是多数教材都采用,多数教师都用过而且仍在运用的“实物实验”。但有人认为这种方式过时了,没有必要了,因为用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可以制作出那种效果。另外,案例2的引入不自然,可以用案例3的“实物投影”作为铺垫。

案例3是在案例2的“实物演示”之前,先用“实物实验”呈现椭圆的形象。这里暗含了人类发现椭圆的“历史事实”,即人类是从自然的光学现象中发现椭圆的。这种设计有让学生经历初始状态和发现过程的意图。不过,这里可以将用作投影的实物改为圆形硬质纸片(或瓶盖之类的圆形物件),因为这比圆锥体模型更容易获得,产生的现象更明显,而且更符合认识发生的原始状态。

对案例2和案例3的手工画图,要注意用动作展示思维。教师演示时,可先将两颗按钉固定在一起,将细绳两端分别系在按钉上,将笔套入细绳中,拉直画图,一边画,一边让学生描述画图的法则,说出圆的定义。这样可以让椭圆概念出现得更自然、直观,学生体验得更深刻、透彻,也能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

案例4、5、6、7都是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模拟实验”(不依靠实物,而用计算机处理数学模型的实验)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但对几何画板的作用和用法有不同的理解。

案例4的课件制作太难,技术要求和时间投入过高,不具有推广价值。不仅如此,用不同的平面去截圆锥,是已经抽象概括并数学化了的想法,不可能是学生的自然想法;而且教师按这一顺序引出椭圆概念,很难避免概念循环的错误,即用椭圆解释椭圆。

案例5的优点是直观,演示效果好,适合学习能力水平较弱的学生。但这种做法需要事先制作课件,使得两个焦点可以自由移动,而且已经用到了椭圆的性质,只是玄机暗藏在画面背后,学生不知道而已。因此,对资质好、能力强的学生,这种方式就会显得“真实性不够”,看不到现象的源头,不如改进过的案例2,用实物演示圆变为椭圆的过程。

案例6是对圆上一个动点作一个变换(横坐标不变,纵坐标按一定比例压缩),实验从学生已知的圆开始,过程明白无疑,现象真实可信,而且解析思想表现得简洁深刻。但缺陷是,两个焦点是“构造”出来的,教学过程中若处理不好,会出现因果倒置的逻辑问题。

案例7与案例6-样,初始问题、条件都很明白,定长线段和定点(焦点)都是现场作出来的,因而后面基于此的各种构造都不会有疑义。优点是几何本质突出、探究空间大、开放性强(如由“和为定值”很容易联想“差为定值”“积、商为定值”等等,并很容易做类同的实验),适合资质好、能力强的学生。但同时这也是缺点,若面对的学生能力不够,依赖性较强,采用这种方式就很可能出现启而不发的场面,也可能因部分特别“好事”的学生提出一些教师预料不到的问题或进行想当然的操作尝试,使得课堂很难把控(当然,把控课堂是一种“中国特色”)。

案例5、6、7的优缺点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固定的标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借鉴、改造,即因材施教是基本的原则。由此也说明,“实验型数学学习”是能从实践上打破“一个模子的教育”的有效方式。

三、案例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学中常谈的问题,而信息技术往往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因为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可以具体地制造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和嗅觉信息,创设出设计者想象中的“真实”情境。但教学这一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情境是为建立椭圆的概念服务的,因此,要在学生的视野内,先呈现椭圆的形象,再分析它的特征属性,根据特征属性下定义。案例1并没有在视觉上呈现椭圆,而只是用概念“卫星的椭圆轨道”来描述椭圆,对学生观察、认识椭圆图形的特征属性没有作用;案例4则刻意追求了实验的形式,而忽视了实验的目的,操作复杂,理解困难。其余5个案例都注意了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即首先呈现具象,然后动态观察规律,抽象出本质属性,最后将其形式化、符号化。

教师与学生的经验背景不同,建立概念的基础方式也不同。学生在没学过椭圆之前,对椭圆确切的几何特征是不清楚的,根本不会想到“距离和为定长”之类,简单的印象就是“压扁的圆”。案例5、6就是出于对学生经验背景和认知心理的思考,由圆说起,过渡到椭圆。案例5不仅是话题过渡,而且通过拖动圆心,使圆变为椭圆的过程自然地表现出圆与椭圆的关系;案例6还同时表现出了代数变换与几何现象之间的关系。这种顺应学生心理的做法,能促进学生新认识的有效建构。而案例4用平面截圆锥面得到椭圆的形象,则是在对椭圆的本质属性十分清楚的情况下,为了此后与其他圆锥曲线的定义形式保持一致,运用“思维返溯”去构造椭圆和其焦点,然后再解释这样构造出来的图形符合椭圆的定义。这样是不可能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弄不好就只能硬灌,而且是“反灌”。

课件的优劣是相对于具体上课的需要和用法而言的,概念课应特别重视概念从直观到抽象的形成过程的表现。因此,课件应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变抽象为直观上下功夫,千万不可“怎样巧妙怎样做”,甚至“怎么困难怎么做”。有不少教师的潜意识中存在求难、求巧的倾向,觉得问题太简单、太直接了,就没有价值,不够刺激了。其实,按一般审美心理分析,“难”导致的心理反应首先是“烦”,其次是“玄”;只有当主体真切感受到“明白无疑,简洁而深刻”时,心理反应才能是“美”“妙”。案例4的设计者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很可能是因为想把一个做得很成功的课件(平面动态截圆锥面)用到课堂上。这个课件所要求的制作技术的确很高,用于解释圆锥曲线的统一性很好,但却不适合用于椭圆概念的教学。

四、通过“实验型学习”建立数学概念的意义探讨

造成数学概念教学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应试的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师生对解题教学的重视远远超过概念教学,用于解题训练的时间与精力远远多于用于剖析概念形成的过程。其次,生存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大量无序的信息蜂拥而至,学生已经习惯于用眼睛而不是用头脑处理信息,追求数量大和速度快,不求理性,也无暇思索。因此,数学概念几乎成为了“差不多”“有印象”的同义词,而追根溯源、求本究理的心理机制的淡化,则是数学概念学习的最主要障碍。事实上,数学概念涉及数学的本质,理应给予更多的重视。

对于建立数学概念是否需要运用实验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不同的看法:

1.数学概念离不开抽象思维以及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述,而抽象与严谨正是学生疏远数学的原因。实验能将复杂、抽象的原理和计算结果,通过信息技术表达得生动、直观,甚至借助实物调动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

2.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数学实验,只能表现“描述式”的数学内容,而对于表现需要深层思考的数学概念,恐怕是无能为力的。

3.概念是事物本身属性的规定,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基本上不存在什么需要尝试、猜想、探究的东西,所以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无需做实验。

4.把一些需要用抽象形式表达的数学对象表达得太形象,本身就破坏了数学的严谨性,这种形象化的做法不利于学生(尤其是“学优生”)学会真正的数学。

篇9

关键词 临床医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267

AbstractTo improve the three-year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to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law and medical trends-oriented,form “a special,three prominent,three reinforcement” vocational training model,build compulsory,elective course group,to form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to adapt to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for hospitals,community,grass-roots need “the next was to go,stay and useful”,practical ability,with goo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higher technology talents.

KeywordsClinical medicineCurriculum Programm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临床医学专业在我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建设历史,在建国前主要以5年制教育为主,建国后,为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根据我国的特有国情建立三年制专科层次人才培养并持续发展。平凉医专临床医学专业是在原兰州医学院1988年平凉大专班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按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的规划和平凉医专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经过认真探讨,对现有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改革目标

通过深入研究21世纪全球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思考实现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医院、社区、基层所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指导思想

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教医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积极推进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发展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建立面向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思想,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专业学科发展,带动师资队伍建设;以师资队伍建设,带动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医学技术应用性人才。

体现高职教育特色

确立学校医院合作,形成“一专、三突出、三强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与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集医院、社区、基层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医学人才,本着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的原则,确立“一专、三突出、三强化”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一专”为主修临床医学专业;“三突出”为基础理论突出雄厚性、专业理论突出实用性、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突出综合性;“三强化”为强化临床专业实践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医院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体系,建立学生实习就业直通车,实现学校与医院的无缝连接。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色构建理论课程体系。本着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合理兼顾的原则建立综合课程群,既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淡化,也进行学科之间的纵向淡化,适应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广泛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群。必修课分为:“关键能力培养课程群”、“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群”。选修课分为:“公共、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群”和“专业拓展课程群”,各课程群在时间、顺序上相互交叉渗透。

落实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定位,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与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本着加强三能力(临床基本医疗操作、计算机、社会适应),加强人文基础知识,淡化学科意识的原则进行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建立了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根据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结合临床医疗专业人才教育和国内需求情况及世界医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理论教学新体系,使必修课总学时变为2121学时;选修课设置可选课学时296学时。

通过课程整合,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病原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由原来的《免疫及微生物学》、《寄生虫学》整合而成;《人体结构学》由原来的一门课程变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新增课程:临床基本技能、常用护理技术:使学生对医学技术操作形成初步的职业素质和对专业的基本认识。全科医学:适应现代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社区卫生保健的知识和能力。急救医学:适应农村社区基层临床医师实际应用的需要。

选修课体系

以拓展知识面,加强前沿、新兴交叉学科知识为出发点,构建与素质培养相适应的选修课体系。适当减少必修课,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我们开设了公共、人文选修课、专业拓展选修课,使这些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全过程,使人文学科和医学学科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增加人文学科比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公共音乐 、公共美术、普通话、医德修养等),增加医学相关课程(大学语文、医学文献检索、社区卫生服务、常用护理技术、针灸推拿、全科医学概论、卫生法律法规)等课程选修;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训练,毕业实习前集中训练,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拓展学生选择空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课外举办计算机等级和英语四六级、AB级辅导班和竞赛活动,增加了知识传授的整合性、应用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实现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广泛交叉渗透,形成了以专业理论、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为主干,强化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

先进检查项目和方法列为自学或开设专题讲座、补充讲义,如“激素在临床的应用和进展”、“心血管疾病常用临床检查项目”、“艾滋病的临床诊断”、“医学论文书写规范”等讲座以实现专业教学适应性和先进性的统一,解决了教材滞后于知识更新的状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素质能力培养的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临床见习(包括课后临床见习、床边教学)、课间实习、社区实习、毕业实习的时间,使试点专业的实践教学总周数达52周,约占教学周数106周的49%;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课的开出,增加综合性和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课的开出率,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充分掌握医疗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同时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提高的主要渠道和切入点。

按照能力、技能的形成过程,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按课程门类进行实践教学为按能力要求进行实践教学,把各门类实践课重组为3个部分,即基础技能实践教学、专业基本技术实践教学和综合应用技能实践教学。

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及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功能完备、设施条件完善的专业基本技能实验室,综合应用技能实验室。目前已建成外科手术学实训室,诊断学实训室,妇产科实训室,计划建立多媒体检体诊断实训室。

加强院校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教学医院建立教学、临床科研协作,以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

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紧紧围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科技卫生三下乡、预防保健、健康宣教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要求的病人越来越多,教学任务加重,教学病人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有院校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SP)库,建立教学真实病人病例库和建立教学多媒体病例库来增加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学习进行分流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子明,陈志勇,高加蓉.我国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现状趋势.西北医学教育,2003,11(4):642.

篇10

摘要:深入剖析新课程理念,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主体进行有效的开发、引导、鼓励和培育。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转变美术学习方式

在新课改理念下,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因此,在美术教育教学的课堂里,应是探索学习和启蒙思考,而不是宣传播放和灌输知识;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教师强行指示和命令;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而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信任,而不是防范。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新认识新课改理念下的美术学科性

作为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都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通常以内省的方式设想人人都会像我们一样热衷于美术,似乎我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感到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所有中学生也应该掌握。其结果是以学科本位看待美术课程,过于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三维目标”顾此失彼。其实,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一种生活教育,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而是生活美术。诚然,美术课程的学习者大多将来不是从事美术的职业画家,而是具有基本审美能力社会公民。

未来社会是学习性社会,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美术学习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在美术学科中,选择对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并形成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此,深入认识和拓展新课改理念下的美术学科性,主能对转变学习方式指明方向。

二、开发学生的独特性学习

独特性学习也称之为个性学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都有其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因此,每个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都有其个性的体现,适合个性的学习方式,才是真正有效的。就拿学习中的“记忆”来说,有些学生在记忆时是朗朗有声的诵读,有的则是默默地读写,有的却喜欢两人在一起互问互答,有的干脆写一遍……。这些都是个性学习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环节,要给学生以自我展示其独特个性的机会,如:要学生设计花瓶的形状,自己选择喜欢的花和颜色,不着意去强调构图等,不要求“千人一面”,反倒鼓励“百花争艳”,各有千秋。这样,每一幅作品同样具有鲜活个性的创意美感。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画自己想画的画,画自己心中的画,画出自己的思维灵感,感悟自己的人生体验。

三、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即活动呢、操作、实践、调查、经历和探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应该动脑子想,而且还要眼睛看,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手画、做,体现出身体的参与,达到亲身体验,心灵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正如宋代诗人陆游诗里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四、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即教师下放给学生的学习权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通过分享合作探究后的学习成果,形成自己的知识。

学生是活泼的有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有待点燃的“火把”。而不是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有探求新知的愿望,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有丰富的智慧,有敏捷的思维,有大胆而奇特的想象。这些在学习上的有利因素,教师如果认识不够,就不能发挥好主导作用,去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学习,大多数学生的才能只能被束缚。学生的心灵被禁锢了,哪还会有灵性?没有了聪明才智,能力,创造能力就无从谈起。当然,学生在学习上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只有浑浑噩噩,哪还会有个人见解?墨守成规,不能创新,既开发不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不出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大的桎梏。因此教师必须彻底打破原有的思想束缚,真正转变观念,树立人本意识,彻底为学生的学习做好服务,充分利用课程资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合作学习方法,这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知,解疑释难,共同发展。从中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获得终身的发展,适应社会。

五、重点培育问题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