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地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历史地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改变地图学习方式是当务之急
1.当前地图学习的盲区
近年来地理教育发展很快,从形式上变革了地理教学的模式,但中学生地图教学大部分仍然停留在经验层面。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真正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系统的日常地图学习仍然值得期待。
盲区一,地图学习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
生活中许多有关地理的技能和知识,中学生无法从课程中得到完整的教育训练。如在带领学生参加定向越野活动中,发现学生回家的方式耐人寻味。活动结束后,学生中有80%相约到学校门口搭车或走路回家,很少有学生使用老师提供的简易地图直接回家。这个现象反映了学生空间概念薄弱和地图技能欠缺。
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的症结在于传统地图教学模式存在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地图技能没有进人学生的生活,地图教学没有找到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发展空间。传统地图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忽视学生本身的空间认知规律,在具体教学中,地图教学往往称
为刻板的读图、析图、用图。读图过程中结合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较少。往往是教师指图、学生寻找、教师指正、学生巩固,时间一长,学生索然无味,地图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图文转换能力难以提高,为后续教学留下了隐患,不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反馈、交流,自主学习得不到体现。
盲区二,地图教学偏于静态过程,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传统地图教学往往不从表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人手,学生很难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传统地图教学模式米能深人中学生形成空间概念的认知过程之中,教师无法有效引导中学生在头脑中加工地理表象的过程,地图教学如同黑
箱操作,只有“教”法,没有“学”法。中学生通过地图掌握地理知识偏于静态学习,不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不能使地理知识以头脑中地图为载体,滚雪球式地积累与发展。
2.新课程标准倡导改变地图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因此,当前地图教学不是强调教师怎样去教,而是强调学生怎样去学。
二、心理地图的形成
相对于制图规范的地图,心理地图是存在于头脑中的空间表象与环境特征,是由各种生活体验、感受、经验组成的一个地理表象。心理地图也是个人对环境认知的模型,由头脑对实际环境或地图进行筛选、概括,包括不完整、扭曲、夸大或添减的成分。每个人的心理地图在几何上往往是不准确的,面积、形状、距离会有扭曲。心理地图可以影响一般人的空间决策或路径寻找,不过,一般人并不是依靠准确的几何关系来寻找捷径,主要依靠不容易扭曲和错误的相对位置或其它空间关系。
地理教学中,心理地图是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心理地图往往是从纸上地图的记忆、理解、运用中所形成的。心理地图的形成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过程,它不仅包括语言概念的逻辑操作,也包括大量的感知活动,没有这些活动,以地理表象为基本元素的思维活动便不能有效进行。
二、心理地图的学习价值
根据认知心理学成果,参照国际地理教育发展趋势,在我国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借鉴心理地图探索新的地图学习方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传统地图教学模式的盲区,新的地图学习方式应增强中学生地图学习的操作性,对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有现实的指导性,有助于构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开放式地理课程,拓宽中学生的地理学习空间,并进一步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1.运用地理参照点,进行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
人们要在心理上从头到尾去探索一个地区非常耗费时间,而按照参照点或地理参照锹地标)给环境定位,则可以使人们在心理上迅速找到有关的地理参照物,然后对它周围的地点进行寻找。一般来说,头脑中的地图往往是一幅总揽地图,是围绕着各种地理参照物或鲜明的地理特征组成的。参照点的应用可激发空间认知的某种非常基本而又非常原始的能力。联系到地图专家的建议和定向运动的重要技巧,确定好心理地图的方位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所以,相对位置及其空间关系是心理地图的核心。形象地说,心理地图仿佛可以用心灵的眼晴看见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
2运用心理地图,丰富头脑中的地理参照系统
中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形成了一定的地理参照系统。如地理坐标系统,具体有经纬网格、地理要素在全球的带状分布有气候带、自然带、火山地震带等;地理模式系统,具体有洋流模式、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大气环流模式等,这为中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提供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框架。心理地图能通过揭不地理环境的空间关系,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地理参照系统,并以原有地理参照定位,结合已有经验,形成新的地理参照系统。
3.运用心理地图,在新情境中探究空间变化规律
心理旋转,是在头脑中把心理地图结构上的变化固定的基础上,随意地改变参照系统,在头脑中观察、探究空间变化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心理地图中地理事物运动、旋转换位、相互联结,这一切都在内心的空间完成,图的形象客观上没有改变。
心理旋转是解答复杂地理问题的基础。在新的情境中理解空间关系需要进行有效的空间推理,如在头脑中“保持”和“旋转”、“重组”、“镶嵌”、“缩放”方向正确、参照准确、内容丰富的心理地图。所以,心理旋转是从静态的空间参照系统过渡到自由换位的空间参照系统,是理解空间变化规律的核心。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地理事物、自由地使用各种空间参照系统的能力是最重要的空间认知能力。运用心理地图,可以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旋转。如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参照经线的空白图上,绘制世界海陆分布简图后,再以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中心参照经线,就要考虑空间关系的变化。又如,将平面地图转绘成地形剖面图,也需要通过心理旋转重组空间关系。
4运用心理地图,进一步将读图训练系统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驾驭地图认知的心理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地图能力,将读图训练系统化。
首先,理解地理特征是形成心理地图的基础。头脑中所形成的应当是方位准确、要索分明、用恰当符号标识地理特征和相对位置的心理地图。
其次,由粗略到精细,掌握不同级别和不同尺度的地理参照系统,是丰富心理地图的前提。用不断增加的细节和一两次的印象巩固已经学过的地理位置或区域,并得到更多的理解来建立知识的网络。在这个知识框架中,每一个片断都已经过更多的理解,也更容易记住。因为一个片断和其他许多片断联系在一起,如同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成,由此可以形成头脑中的地理信息和知识网络中学生建立在自己头脑中的心理地图.正是对世界有了更多学习与理解后所)I成的知识框架。
第二,迅速而准确地在内心世界操作心理地图的能力。读图活动是心理地图训练最主要的)I式。此外在野外考察中进行实际定向、制造模具、泥工、剪纸、玩魔方、编织等活动也有助于提高对心理地图的操作能力。
第四,运用心理地图从陌生地图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在新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的空间推理是解答复杂地理问题的主要能力,其核心是综合运用地理参照物和方向标定地图、运用不同尺度地理参照系统发掘地理联系、在头脑中操作心理地图。
5.运用心理地图,进行地理探究
地理探究有多种形式,一般包括收集、记录、表述、分析、整理和解释地理信息,中学生可以在完成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将地图作为探究的工具,运用心理地图解决复杂地理问题。作为一种学科特色,中学生在其他探究中,也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心理地图这个有效的探究工具,如绘制地理略图表示国际政治地图或利用地理略图说明国际人口迁移方向,利用路线图探究郑和下西洋的影响等。
6.运用心理地图改变学习方式
心理地图的形成与运用,应融于教学所设计的读图活动中。它要靠学生反复的读图和用图,需要一定数量和高质量的地图形象的感知。如围绕地图进行模仿绘制地图、勾绘轮廓、对地图进行填充、补绘、改绘或创设新的图形;将自己的心理地图和原图或实地进行细节上、
篇2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
通过初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板书及口头讲述进行教学,课堂气氛有些压抑,而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这个缺陷。
一、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通过将地理知识形成地理图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图导学可以直观、形象地把地理事物的特征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展示地理事物的原理及规律。通过生动有趣的图像展示,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2.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地理德育教育
通过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学生不断加强对祖国山河、祖国的疆域、祖国丰富的资源、各地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斗志。同时,以图导学也让学生认识世界的多姿多彩,利于学生形成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扩展学生的视野。
3.以图导学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认识、分析不断认识各种事物,把地理中的各种现象及事物联系到一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记忆力的提高。
二、怎样充分发挥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
1.以图导学充分发挥地图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地图直观、具体的作用,通过地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记忆知识点。教师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地图资料的丰富性,对不同的知识点,用不同的情境“以图导学”,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地理学习能力。
2.对“以图导学教学模式”要灵活运用
在初中地理的教学过程中,不要把以图导学作为地理教学的唯一方式,以图导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如果所有的地理课堂都运用这种方式也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应灵活运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模式。
3.利用多媒体充分发挥以图导学的作用
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的优势,将以图导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便于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地理知识点。
篇3
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笔者认为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图示记忆法是一种有效的、有趣的、创造性的记忆方法,应用在学习实践中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通常把地理事物放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以研究它的成因及变化规律,图示记忆法正是这一方法的生动体现。在学习中可以根据需要,借助各类简易地形图、示意图、轮廓图等,运用颜色、符号和注记反映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形成新的示意图。以图示意,图文并茂,把获得的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有利于理解,又有利于记忆,并能深刻地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这已成为地理教学的常用手段。它能把知识由难化易,由抽象转化为生动形象的信息。
区域地理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 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这些内容贯穿着地理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用。运用图示记忆法不仅可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 ,而且可拓展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总体规划能力,更能较好地树立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以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材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为例,里面涉及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原理和规律,对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以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需要理解和记忆,复习时具有一定难度。针对这部分教材特点,采用图示记忆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一
(一)第一节《地势和地形》包括两个知识要点。
1.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主要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地形分布大势:纵横交织山脉构成地形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
(二)图示步骤。
1.准备一张中国轮廓图,标出图名《中国地形》。
2.在图中填写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并将其连成一线,在图中填写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并将其连成一线,这样图中就呈现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以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在图上按走向填出我国主要山脉名称及山脉南北或东西两侧的地形区。
通过绘图,我国的地势特征及三级阶梯包括的主要地形一目了然。也可以将此图创造性加工,根据需要将图片或文字进行着色,如将三级阶梯分别着色以示区别。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对知识进行梳理、概括归纳,使学生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
二
(一)“季风气候显著”是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包括三个知识要点。
1.季风气候形成原因:受维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性质差异:冬季风主要来自西北严寒的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以寒冷干燥的偏北风为主;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部和南部辽阔的海洋,以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为主。
3.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冬季风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带来丰富水汽,形成了我国的雨季。
(二)图示步骤。
1.准备两张中国轮廓图,标出图名“冬季风”、“夏季风”。
2.在两幅图中填写冬夏季风发源地:太平洋、印度洋、蒙古、西伯利亚。
3.用黄、蓝两色彩笔分别画出示意箭头表示冬季风和夏季风的风向和冷暖性质。夏季风箭头由粗到细表示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逐渐减弱,降水逐渐减少。写出冬季风的风向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夏季风的风向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许多地理事物与地理现象在记忆中容易混淆,往往会搞错,通过绘图可以帮助记忆。利用图形、箭头指向,对应文字说明,我们更容易理解冬夏季风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对由于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即海陆位置的差异也造成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降水的差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绘制这幅示意图的过程,也是整理思维的过程,能形成思维导图,使记忆清晰且牢固。
三
(一)“黄河的治理”是第三节《河流和湖泊》重要组成部分,课标要求学生能说出黄河的概况,包括五个知识要点。
1.源头与入海口: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注入渤海。
2.河流分段:以河口和旧孟津为界划分上、中、下游。
3.黄河流经四大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4.黄河的“功”与“过”:“功”――上游提供灌溉(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发电(地势陡峻,河流落差大的地区)等条件。“过”――黄土高原是我国严重水土流失地区之一(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暴雨),下游地上河(流经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泥沙含量大,形成地上河)。
5.治理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中游保持水土,下游疏浚河道、加固堤防。
(二)图示步骤
1.准备一张黄河水系图,标出图名《黄河水系图》 。
2.黄河呈一个巨大的“几”字型,在这个“几”字上,我们标出划分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巴颜喀拉山脉、渤海、河口和旧孟津、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土流失、地上河、流经的省份。
相对文字来说,图形要形象生动得多,还可以用彩笔描绘上中下游河段。为便于知识点分类,也可以填写不同颜色的文字。把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水害的演变规律与地图紧密结合起来,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篇4
关键词: 地理;学生;教师;发展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14-01
考试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国务院办公厅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文件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
1.何谓发展性评价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平。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侯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
发展性教学评价以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是形成的、多元的、互动的、发展的、动情的[1]。相比传统的、单纯的考试手段,学生发展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求更高,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它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我们可能重结果多于重过程,缺少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的发掘,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的匮乏,同时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过于侧重知识目标的落实,比如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
2.实施地理学科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必要性
2.1 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是教学改革深化与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对现行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它是实施新课程、新课标的要求,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地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贯彻“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和“生活中的地理”的新课标理念也需要进行有效的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是否能根据学生和本地实际状况突破“文本”的规定性,真正要求我们做到因材施教,教学不只是教“文本”,更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生成”[2]。
2.2 广州市学业质量抽测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全市性中小学学生学业质量抽测包括水平性评价的抽测和发展性评价的抽检两种。一是考查学科学习目标到达度的抽测,由市统一命题,测试后要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指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二是属于过程性的发展性评价专项抽检,例如实验操作、表现性评价、研究性学习档案抽检等[3]。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不同于"统考",而是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全面、科学的管理,更加关注重在过程的发展性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业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则主要由学校负责实施,区和市负责指导和抽查。
3.如何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实施学习发展性评价
初中地理应力图建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差异发展和主体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学生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通过实施学生学习性评价,实现三个目标:立足过程评价,全面关爱学生长;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
3.1 树立评价新理念:评价新理念如下:①评价目标多元化;②评价方式多样化;③评价主体多元化;④结果与过程并重[3]。
3.2 目前存在问题
3.2.1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总体素质欠佳。地理学业水平测试中的学业考查成绩包括三部分:纸笔测试成绩、非纸笔成绩、日常学业成绩。以我校参加广州市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实际考核情况为例,评卷方式为南沙区通过集中、流水作业方式网上阅卷统改。现选择一个中等程度的班统计数据说明:该班人数50 人,难度统计:全卷简答题难度0.57 ,综合题三道,难度分别为0.60 ,0.55,0.58 。均稍低于试卷设计难度0.6。
3.2.2 班容量较大,教师难以兼顾全面。后进生面广,个别学生持无所谓态度,参与程度较低。比如2011年学业水平测试中非纸笔成绩30分,有个别学生得分居然还不到10分。全级参加考核学生708人,考核成绩为D等、E等学生共计163人,占全级学生比重23.02%,高于南沙区比重14.8%。
3.2.3 教师的素质、观念还需进一步提升,方法要进一步改进。要彻底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观念,让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过程。教师不仅会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和知识点,还要找到教学的生长点、学会设计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生成新的问题,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3 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措施。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突出过程性评价,逐步形成了评价内容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和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评价[6]。加强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发展性教学评价。[EB/OL]..2012-03-19。
[2] 张素霞.地理教学中发展性课堂评价[J].才智,2009(30)。
[3] 本刊评论员.对广州市实施学生学业质量监测问题的思考。[EB/OL].. 2012-03-19
[4] 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篇5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有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四个主要步骤:指导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它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中将培养学生一种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有何创新意义?
1.充分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为了打破以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聆听、接授、模仿”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推向主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地位。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人人都有创造的禀赋;在创新面前,后进生、优等生都是平等的,他们同样具有创造潜能,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挖掘和培养。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翁,教师只是从理论、研究程序、方法上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如
提供可参考的研究课题和介绍一些资料整理、图表绘制的方法等,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自已的观点和见解,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开拓精神不断地得到锻炼和发展。
2. 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喜欢以统一的模式去衡量和要求学生,忽视了学生有丰富个性的一面,结果造成了一批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缺乏独立个性的人。当前创新教育极力提倡重视学生的独立个性,就是要求每个教学者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因此,虽然研究性课题的选题至关重要,但绝不能由老师指派学生进行某项研究,而应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自行选题,要具有自己的思维风格,这样才能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才能,使他们能更自觉、主动、充分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去,以全面提高他们自身的整体素质。
3.重视学生研究过程体验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提倡“重过程”,即关注学生的学习实践和体验。书本知识都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当前的自然、社会仍存在许多现象和问题等待我们去观察、分析,以获得解决。只有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学生引入到丰富多彩、富有创新目标的学习实践中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学生除了去图书馆找参考书外,还可以在因特网上找到不少材料,甚至还可以外出实地考察、访问。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思考,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运用,确定“研究”方向,从而有所发现、创造和提高。整个过程,学生通过自身实践获得体验和感悟,这与阅读课本或听教师讲解所获得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应坚持的三个原则
如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已经有不少教师作了努力和探索。我认为,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中至少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这就是“互动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不唯一性原则”。
1. “互动性原则”。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而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思路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教师规定好的答案;也不仅仅是把原本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改为学生讲述。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理好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关系,做到师生平等、共同探究。探究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重在探究的过程,重在探究过程中掌握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2.“实践性原则”。
我国的基础教育曾走过弯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基础教育的教材,普遍存在知识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等问题,加上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死板、单一的检测手段和评价标准,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尽管花费了不少时间,读了不少书,但大多跳不出单一的教科书和广大教师为他们编制的问题范畴。所以说,我国的青少年,在接受12年基础教育的时间里,很少有机会去接触实际、接触社会。这不仅使他们所学的知识脱离时代、脱离生活,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错过了培养人格、锻炼品格的最好时机。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联系实际的内容;尽可能多地收集社会现实生活中与教材内容相联系的素材,并把它们运用到日常的地理课堂教学中。
3.“不唯一性原则”。
篇6
【关键词】移动设备;学生创造;地点定位游戏;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4―0057―07
介 绍
在教学中使用电脑游戏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研究者的关注,对于电脑游戏的教育潜能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参见McFarlane,Sparrowhawk和Heald,2002;Kirriemuir和McFarlane,2004;Shute,Rieber和Van Eck,2011)。学术文献中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学生玩电脑游戏时获得的不同的学习效果。类似的,许多设计和开发电脑游戏的课程都仅仅是关于电脑游戏本身,而没有关注利用游戏设计的过程开发用于课程学习的游戏。目前,有一个同时关注这两点的例子,El-Nasr和Smith's(2006)提供了两个案例的研究。这两个案例是关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游戏引擎的帮助下修改已有的游戏。经过案例分析,研究者发现游戏的开发除了编程能力,还需要从艺术到数学概念等各种各样的能力。Lim(2008)提出应该让在校生根据其对课程的认识设计他们自己的电脑游戏,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Prensky(2008) 认为,为了让教育游戏更成功,需要学生自己实际开发这些游戏。他特别指出要让学生创造他所提出的“小型游戏”(Prensky,2008, p. 1006)。这种小游戏不同于那些专业设计的、商业化的游戏产品,它由2-3个学生组成的小组来完成。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有指导者陪伴,目标是开展基于课程的研究。开发这种游戏通常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Prensky 认为,年轻人完成上述游戏的开发是以他们使用各种数字化工具开发游戏的经验为先决条件的。Resnick(Resnick,2007;Resnick等,2009)描述的Scratch就是这样一种数字化工具。Scratch是一个在线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学习交互程序,使用在线媒体产品,例如游戏、故事和动画片等,使用该系统可以培养创造力和系统思维能力。
移动学习领域存在这样一种研究兴趣:移动设备上的游戏是否能够应用和如何被应用于各种各样的目的。例如,Mitchell(2004)进行了关于移动游戏的动机潜能的田野研究。研究发现,在各种因素中,设备是否能够装载游戏影响着设备的效果,即能够装载游戏的设备效果更好。同时,她还发现移动设备上的教育游戏需要具有与商业游戏一样的高水平才会有效。Thomas、Schott 和 Kambouri(2004)扩展了可用性指南,从设计一般性的数字化游戏到如何应用于移动、教育游戏中。G?th、H?ss 和 Schwabe(2004)描述了他们对移动游戏原型的发展,即一个合作的、竞技的游戏。该游戏的使用对象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熟悉校园。Angarita等(2005)试图将教育游戏应用到医学继续教育的移动书系统中。Miettinen和Mattila(2006)为手机设计了3D虚拟现实游戏――手机上的虚拟 Snellman。Fotouhi-Ghazvini等(2008)报告了对一款叫做MOBO的城市移动游戏的开发和评价。MOBO主要用于伊朗的技术语言学习。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呈现的学习方案以地点定位游戏为基础,用田野研究的方式来探讨这个学习方案的完成过程。本研究是关于SILO这种移动设备的地点定位技术系列研究的继续。之前的研究主要关注技术的可用性(Wake和Baggetun,2009),即如何将移动设备的地点定位游戏与课堂的学习工具和活动更好地结合起来(Wake,Guribye和Wasson,2011)。随着研究发展,研究关注的问题逐渐转向了利用游戏的其他方面。目前,快速开发地点定位游戏常常会使用到SILO系统。因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通过移动游戏学习卑尔根历史的方案。挪威卑尔根一所上等高中的学生参与了方案的实施,方案要求学生以卑尔根的历史为内容,用SILO系统开发地点定位游戏。而我们的研究主要关注学生如何完成这种游戏的开发。课程的材料和卑尔根市各个方面的信息构成了游戏的主要内容。在完成游戏开发后,学生需要玩其他同学开发的游戏,并且根据自己的游戏体验制作展现他们学习成果的媒体产品。由于创造性的概念本身比较模糊,因此本文没有提供关于创造性的明确定义。但由于研究的目的是将学生如何开发产品的创造性过程(产品包括一个游戏和玩过游戏的成果展示)突显出来,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关注学生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表现出的创造力,而不是让学生用一个不熟悉的数字化工具复制已经存在的东西。
本文内容组织如下:首先呈现由三个活动组成的卑尔根历史的移动游戏的设计方案,其中包括对SILO系统的描述,即对开发游戏的技术的描述;其次,我们呈现了设计方案实施的田野研究,介绍了数据收集过程和数据分析工具等;最后基于初步观察,我们得到了研究的结论。
移动游戏方案中的卑尔根历史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利用地点定位游戏的开发来促进历史学习,因此我们在历史老师的帮助下提出了学习活动的方案。方案结合了不同的内容,共包含三个活动:开发游戏、玩游戏和媒体产品的展示。方案不仅包含课堂上的活动,还包含了课堂外的、到城市的其他地方去学习的活动。首先,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通过结合卑尔根主题历史和真实的地点,把学习内容转化成地点定位游戏。然后,学生们把自己开发的游戏提供给其他小组的成员玩。最后,在玩过别的小组的游戏之后,每个小组需要将他们玩游戏的经历和感受转化成媒体产品。制作媒体产品的资源主要来自于玩游戏过程中的图像、视频、音频剪辑等。
虽然是游戏开发,但学生们仍需要将真实世界(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地点)和他们对于各种文本资源的理解结合起来。最终学生要得到一个游戏的参与者可以体验的游戏叙事。
玩游戏的过程就是跟随描述找到游戏中的重要地点。学生将在他们自己制作的媒体产品中反映出他们在玩别的组的游戏时学到的卑尔根的历史知识。
1. 主题:二战时期的卑尔根历史
方案的设计和计划是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以更好地选择主题、运用各种技术开发地点定位游戏等。参与活动的这名老师不仅教授历史,同时负责学校的信息通讯系统,经常帮助其他老师处理各种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二战期间的卑尔根历史作为游戏的主题,主要原因有三个:①这个主题符合当前的课程,是属于之前学习的历史和将要学习的历史之间的历史;②学校的建筑在二战期间被德国军人占领过;③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可达到的地点都在卑尔根附近。老师确定了与卑尔根的16个地点相关的主题和事件,例如:“1945年,4月9日发生在卑尔根的袭击的地点是?”,“危险期中卑尔根的印刷品:非法文件”,“卑尔根犹太人的历史”,和“食物配给的问题”。
2. 游戏开发
我们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学生分别需要完成16个主题中的8个主题。然后将每个部分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3~4人。每个小组需要选择6~8个主题和事件。这些主题和事件是游戏开发的基础,每个地点都与一个主题相关。学生自主决定如何安排游戏中地点的顺序,如何对每个地点进行描述。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题将自己发现的地点和事件加入到游戏中。我们在学生的学习管理系统上提供了一些文件,讲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学习目标、活动与五种基本能力(最近挪威教育改革的关键方面)的关系、评价的标准和方法,提供了可以获得背景知识的资源和网站以及SILO的使用手册等。我们还收集了与主题相关的文本资料,例如杂志和书籍,提供给学生。我们也鼓励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例如卑尔根公共图书馆和学校的图书馆等)查找资料。
3. 玩游戏
每个小组都要玩另一个小组为自己开发的游戏,在卑尔根市的周围活动,学习游戏中的历史地点。我们鼓励学生用相机或者手机上的相机记录他们参观的地点的各方面信息,作为他们游戏结束后制作媒体产品的资源。
4. 媒体产品
学生在游戏结束后要制作相应的媒体产品。媒体产品以视频、电影、维基、博客、网页等形式展现。我们希望在媒体产品中,学生不要过多关注游戏的趣味,而是要展现游戏的教育潜能。因此,我们需要在游戏过程中提醒学生观察参观地点各方面的信息。游戏应用会在学生找到每个地点时自动暂停,提示他们需要在媒体产品里面加入这个地点,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对这个地点的注意。
5.省略 电子地图上完成,定位地理位置的时候使用了GPS技术。开发游戏的过程中,使用者先为游戏添加名字、开始和完成的日期、参加的小组(图1中屏幕截图的边缘之外),然后添加兴趣点,兴趣点决定了游戏里面包含的地点。用户通过点击地图的一个地点并输入这个地点的描述文本来创建一个兴趣点,然后提供额外的提示和线索,帮助游戏者找到下一个兴趣点。最后开发者还需要为兴趣点添加一个图标。一个兴趣点创建好之后,再继续创建另外一个,直到所有需要的地点都被添加到了游戏中。完成地点添加后,地图、路线、文本、图标、提示等信息都被打包在一个压缩文件中,这个压缩文件可以添加到手机上。
手机的应用程序(见图2)能够解析数据压缩文件中的数据,并将数据转换后展示在手机上。玩游戏时,手机上呈现出地图,地图上的可选标记点表示游戏者的当前位置,一条追踪的线路显示游戏者的历史路径,左边一栏中的图标展示了游戏者到过的地点。除此之外,有一个红色的路径长度显示到下一个地点的距离,显示距离的数字每5分钟会更新一次。当游戏者进入目标地点直径30米的范围内时,距离数字就会变为绿色。这时,游戏者就可以获得该兴趣点,也就表示游戏者找到了这个地点。使用目标地点30米以内的范围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开发游戏时,通过点击地图相应位置在真实空间中创建范围可能不准确;第二是GPS定位可能因为许多偶然因素而不准确。
虽然SILO 是一个地点定位游戏开发系统,但它并不是特地为课堂学习准备的,也并不是专门用于学生之间相互开发游戏的。这一点很明显地体现在开发记录的非隐蔽性上。游戏者可以在玩游戏之前看到别的小组为自己开发的游戏的内容。但是,提前知道游戏内容和游戏里的地点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告诉学生提前知道游戏内容会让游戏过程变得无趣,并要求他们除了自己开发的游戏,不要查看其他小组的游戏。但就研究的目标而言,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开发游戏的创造性过程,而不是玩游戏本身,所以这一点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SILO系统,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个人电脑和其他数字工具,电脑由Fylkeskommune(国家政府)提供,工具可以由网络获得。这些工具包括office软件,用于临时处理文本的编辑器,以及用于搜寻材料和资源的浏览器等。
田野研究
在研究开始前两天,老师将研究的信息告诉了学生,同时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材料、资源,让他们可以提早做准备。实验研究开始于2011年3月,经历了分散在两周内的6天、13个小时。在这段时间中,学生需要开发游戏,玩一个游戏,制作一个媒体产品。我们为学生提供了4个诺基亚Navigator手机(诺基亚导航手机),4个诺基亚N80's的手机。在开始前,老师告诉了学生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游戏开发的过程,并强调对资源的合理使用、使用资源的类型、游戏中的历史事件和今天的城市的联系的紧密程度、是否创造性地利用不同的地点,以及对小组的合作过程的评价。同时,游戏结束后制作的媒体产品也将是评价的内容之一。在这部分评价中,除了关注学生对历史术语的使用、讨论的过程以及是否生动地再现学习,还强调要评价学生在媒体产品制作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能力,和对信息的提升能力。我们希望最后的媒体产品不是信息的粘贴、复制,而是将信息升华到总结性的讨论层面。
在方案实施前,学生被告知参与是完全自愿的,他们可以随时取消参与,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方案完成后,实验数据会进行匿名处理。我们将跟踪拍摄其中一个小组,而这个小组也知道他们会被拍摄。由于学生的影像、音频资料都是研究关注的焦点,因此视频本身是非匿名的。为此,我们使用了不同程度的同意书。Derry 等(2010)区别了在学习科学研究中使用视频数据时的使用权限和捕获权限。学生可以选择是否参加视频研究(也就是捕获权限),然后在不同程度上同意信息的公开的使用(使用权限)。使用的程度包括:会议上对系列镜头的展示、将视频的截图用到论文中、在各种研讨会上使用视频的一部分等。为了答谢老师和学生的参与,我们为他们每人提供一张电影票,被录像的小组的成员每人将会得到额外的两张电影票。
1. 参与者
挪威卑尔根市一所中学高中三年级的一个班的27名学生参与了这项研究。参与的学生都在18-19岁之间。班级被随机分成了两组,每个组又分成了四个小组。最后共形成8个小组,每组有3~4名学生,详见表1。组与组之间要结成交换游戏的对子。例如,A、B两个小组互相开发游戏,C、D两个小组互相开发游戏。
2. 设计游戏
学生们通过5次学习活动完成了游戏的设计和开发,每次两个小时(课堂时间),共得到8个游戏。在设计、开发游戏时,小组成员进行了任务分配,每个人单独完成几个地点的描述,然后小组一起讨论如何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创造地点背后的故事情节。在一些游戏的故事情节中,学生使用了幽默的方式和班级内部的一些交流方式。开发的过程中学生用到不同的工具,在后面的部分会有详细描述。
3. 玩游戏
8个小组中,有4个组玩游戏的过程非常顺利,另外4个组在玩游戏之前手机发生了故障。其中一个组选择用纸上的指导来玩游戏。
4. 制作媒体产品
学生们在游戏结束后,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媒体产品。两个小组用PPT进行了图片展示,并且附上相应的文字说明,一个小组制作了海报,两个小组录制了电影,两个小组整理、制作了一本小册子,最后一个小组口头汇报了他们开发游戏和玩游戏的经历和感受。
研究方法和设计
初步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学习方案的设计和田野研究的实施。而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开展这个方案,并从初步数据分析中获得观察结果。
本研究主要的数据来自录制的视频。此外,还通过访谈、观察和收集学生创作的产品来收集数据。我们一共录制了6次活动,其中包含了老师介绍任务、学生阅读并改写与地点有关的资源材料,用SILO开发游戏,玩游戏,制作媒体产品,一共产生了12个小时45分钟的视频。我们在焦点小组中安设了录像镜头,记录焦点小组的活动过程。整个实施过程中没有改变过焦点小组的选择。研究者在整个拍摄过程中都在现场,并在活动后将录制材料数字化,进行分析。在方案结束两天后,我们对每个小组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我们应用了结构化的访谈,访谈的问题包括合作过程、学习方案创造性的体现,以及这种学习与传统的普通的学习形式的区别。每个小组的访谈持续20~30分钟,研究者用录音和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同样观察了没有被录像的小组,并进行了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学生使用的工具和资源,他们如何组织合作等。老师的访谈过程持续时间更长,几乎达到1个小时,同样也进行了录音并做了笔记。
我们将游戏从SILO中复制到MS Word文件中。方案实施过程中收集的学生产品也是研究的数据之一,其中包括学生开发的游戏和学生制作的媒体产品。
我们在之前的阶段已经完成了数据分析,但是后续根据对录像、观察和访谈的初步回顾,又发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结果将在下文中呈现。
观察结果和发现
首先,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呈现方案的开展过程,并详细阐述在每个活动上的活动内容。然后,再呈现由视频观察、实地观察和访谈得到的初步研究结果。
1. 活动安排
活动1:活动1开始时,老师向学生解释了学习方案的内容和将要进行的活动。她把方案的实施称作“他们的项目”。她将之前准备的文件展示在智能黑板上,向学生解释各个主题,并告诉学生每个主题都与当地历史相关,都是二战期间发生在卑尔根的事件。然后,她告诉学生如何使用已有的网站和文本,并鼓励学生使用其他资源,例如学校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图片、视频和文本等。接下来,老师讲解了整个活动的学习目标,并告知学生将会如何评价他们的学习过程。在讲解评价和打分时,老师强调了她尤其会关注开发游戏的过程以及最后的媒体产品的制作。解释完评价方法之后,老师说明了学生设计的游戏需要把历史事件与发生这些事件的地点结合起来。她详细说明了学习方案的操作流程,包括如何组织小组,以及小组之间会互相交换游戏。由于对方需要根据游戏中提供的历史信息来制作媒体产品,所以每个小组都需要为对方小组的学习负责。最后,老师展示了时间进度表、不同工作阶段的内容和使用SILO的基本方法。根据这个介绍,学生进入到各个小组中,开始开发他们的游戏。
游戏开发(活动2、活动3和活动4):焦点小组的每个人都使用个人电脑。他们一开始主要讨论小组被分配到的地点以及如何寻找信息。最初,工作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成员们都在各自的电脑上查找信息,然后共享这些信息,相互讨论获得的信息。在活动2中,他们为了查找到更多的信息,参观了卑尔根公共图书馆。为了引用一些专业的信息,焦点小组和大部分的其他小组都将书籍作为背景信息的主要来源。在活动2的剩余时间,学生们大都安静地工作。活动3开始后,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SILO。讲解时,同学们很安静,偶尔讨论一下游戏中的地点。在焦点小组中,实际真正地将故事情节嵌入SILO系统中的任务由一名同学完成,但这个任务的基础是整个小组之前做好的准备工作。在完成这一步时,焦点小组与其他大部分小组的方式有所不同。
玩游戏/手机故障(活动5):在开始游戏的那天,八台手机中的四台在开始游戏前出现故障。工作正常的四台手机是诺基亚Navigator,出现故障的四台手机是诺基亚N80's。而前一天安装游戏时,所有手机都运行正常。对此,不同小组采用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两个小组放弃使用手机,选择将游戏的内容打印出来,通过阅读打印出来的信息来玩游戏。这些信息和他们在手机上能够得到的信息一样,学生在打印材料的指导下找到他们在游戏过程中需要找到的地点。另外两个小组参观了两个博物馆,其中一个博物馆是他们在游戏中会遇到的,另外一个博物馆展览了类似的东西。虽然这两个小组体验的是高度精简的游戏,他们仍然进行了足够的数据收集,可以制作关于游戏体验的媒体产品。焦点小组使用的手机工作正常,他们呈现了类似Wake、Guribye和Wasson 的研究中描述的游戏过程。例如,学生在一起寻找地点时,用肢体语言将路线表示出来,并且大声阅读手机提供的反馈。之前的类似研究表明了游戏的竞争性,参加游戏的人为了获胜都尽量最快完成游戏,而忽略了关注游戏中关于地点的各方面信息。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使用表格来解决。学生在达到各个地点后需要获取信息、填写表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游戏中会更注意讨论地点,而不是只关注之前在SILO看到的与游戏相关的信息。
制作媒体产品(活动6和活动7):焦点小组决定,当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到达第一个地点时,要在纸上用自己在这个地点的照片创作一张海报。他们在各个游戏地点给自己拍了照片,并将照片用到他们的海报中,海报的制作还加入地图和其他图片。他们先在纸上创造了一个样例海报,然后制作了一个更精致的海报。
2. 初步观察
在初步数据分析后,我们得到了几个结论,涉及学生的合作过程,开发游戏和制作媒体产品时对数字工具的选择,以及学生开发游戏和玩游戏过程中的情感和投入程度三个方面。
个人与合作: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开展工作。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有的小组都以每个学生负责两到三个历史地点或者主题的形式来组织工作。每个学生的个人任务包括:收集背景材料,将信息排序,记录下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完成了个人任务后,学生回到小组中,一起探讨如何结合地点信息创作游戏的故事情节,并且保证情节的连贯性。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主题或地点的信息。
数字工具:为了开发游戏,学生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工具,其中许多工具并不在研究方案的设计中。在记录与主题相关的历史信息时,有一个小组选择了typewith.me这种在线文字编辑工具,其余大部分小组选择了Word。在一个三名学生组成的小组的合作过程中,两名成员因为生病在几个活动上都缺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利用FaceBook创建了一个加密的页面,在页面上保存工作过程的文件。学生还使用了Google Street View(谷歌街景)来辅助游戏开发,他们利用这个工具将不确定的地点图片和SILO中的地图匹配起来。此外,除了使用SILO中的地图,学生特别使用Google Street View 来检查每个地点周围的物理障碍,以避免将地点设置在了一个围栏后面或者在建筑物的顶上。在制作以玩游戏的经历为内容的视频时,学生不仅使用了网上找到的视频转化工具,还使用了Windows Moviemaker。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使用了很多类型的照相机,有个人手机上的照相机,也有从学校借来的有特殊功能的相机。我们发现,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学生没有仅仅依靠SILO系统,而是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了合适的工具。这种使用工具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依靠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整个班级使用了学习管理系统,方便课后的交流和重要信息的传达。
动机:在访谈过程中,老师强调以开发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尤其是游戏中的竞争要素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动机。老师提出并举例说明了游戏开发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异常的渴望――休息时间学生们都异常安静地工作。视频的记录也支持了老师的观察:教室里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听到轻微的交谈声。老师猜测是游戏中的竞争成分促成了这样的渴望。此外,有一个小组在游戏结束后情绪暴躁(老师不得不给他们一些巧克力来让他们安静下来),而导致这种情绪的原因是他们认为为自己制作游戏的小组故意把游戏设计得很难。访谈的结果也显示有小组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而争执的焦点在于是否使用游戏中的提示:一些学生希望使用提示,而另一部分不同意使用,因为使用提示可能导致小组获胜率减小(最快完成游戏、使用了最少的提示的小组能赢得游戏)。
不同的媒体产品:有两个小组根据自己的游戏经历制作了视频,用一种新的方式再次讲述了游戏中的故事。其中一个小组的视频包含了学生在不同地点的表演,再现在该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情形。一个小组制作纸质的海报,另外两个小组用PowerPoint,结合文字和在玩游戏过程中的照片来展现。一个手机发生故障的小组口头报告了他们自己的游戏和他们在玩游戏那天的经历。
结 论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呈现了一个用来帮助学生学习当地历史的教学方案。学生通过给同伴开发移动设备上的地点定位游戏来学习特定的当地历史。同时,学生在玩其他小组创作的游戏时也学到了另外的历史知识。最终,他们通过制作媒体产品来反映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
我们的田野研究表明,学生和老师对这种学习方式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学生既进行了个人学习,也参与了小组协作。他们在使用技术完成活动时非常有创造力,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媒体产品。
在后续的工作中,我们将进行更细致的数据分析,将关注学生如何在交互的过程中开发出自己的游戏。
篇7
关键词:夯实基础 激发兴趣 注重创新 作业设计
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的人文与社会相融合的科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引导学生掌握地理研究的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地理学科是一门引导学生探索的学科,在地理知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作为学生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指标,对于学生学习地理课程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教师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不注重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只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巩固知识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点,最终学生只能对知识点进行生搬硬套,无法充分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地理学科的学习价值也无法全面有效地呈现。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对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读图分析能力逐渐被重视,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地理读图分析能力的几点心得。
一、夯实基础,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纵观高中三年的地理内容,其基础知识点都比较零散,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夯实基础,把这些看似零碎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在夯实基础知识点的过程中,融入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复习“中国主要地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空白的行政区图,带领学生先温习已学过的基本知识点,比如我国有哪些山脉,并且引导学生在山脉上填写上名称,再填写出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呈现三级阶梯状。如下图:
中国沿北纬32°地势剖面
教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直接标注出来,特别是复习阶段,要重视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印象会更深刻。
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时多半都带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在这种压力之下,学生难以激发对学科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时候,要注重读图的趣味性,学生对读图分析有了兴趣,才能在身心压力较大的高中学习中找寻到一丝温暖和曙光。张洁曾说:“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
上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及其附近水质的示意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思考,图中甲处有着怎样的特征?乙处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请问形成舟山渔场有哪些有利的条件?丙处是我国的秦山核电站,这个核电站利用哪些自身优势开发了哪些能源?结合图示分析,针对图中海域的水质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并探究这个海区的环境问题有哪些?基于这样的图示拓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直观、有趣。由此可见,可以通过读图分析,能引导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郁的兴趣。
三、注重创新,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
创新是一个人进步的不竭动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强化动手绘图技巧与能力,这是引导学生完成从对读图分析的初级阶段到读图分析的高级阶段的过渡。通过动手绘图,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在学习我国的雨带推移规律及影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在图上进行标注。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了解到锋面雨带的形成是由于夏季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与来自北方南下的冬季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最终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上……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用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在空白的地图上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上分界线。由此可见,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提升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看图示的初级阶段,而是应该过渡到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探索、整合、理解,最终在空白图上自己绘图的高级阶段,以此来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整合与运用。
四、作业设计,注重图文转化能力的训练
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海量的作业,学生被迫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点巩固其实作用不大,作者认为,作业布置不在于量多,而在于精选、科学、合理、有效。针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为了巩固学生的这一项能力,可以通过布置图文转化的作业题,让学生在图文转化的过程中,完成对读图分析能力的巩固和进一步的升华、领悟。
在课外练习中,作者通过改编习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读图分析能力来进行解题。
例题:某国家的总人口约为500万人,这个国家经济发达但是淡水资源稀少,这个国家的土地面积640平方千米,主岛面积为540平方千米,海拔不高、地形单调。以下左图为该国的地区图,右图为该国的气候资料,请读图并分析这个国家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
这一类题目是综合性的题目,学生通过读图分析,了解到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小、四周环海,陆地上的淡水资源较少、河流较短,人口密度大,结合这个地区的气候图发现,这个国家常年高温多雨。
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设计作业,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趣味的影响下,乐于完成作业,自主进行学习和探究。有一些读图分析题目难度较大,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无法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一起探讨、一起探究、一起交流、一起解疑,在读图分析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总之,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多重的价值和意义: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辨识能力,有利于促成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二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拐杖,高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大量图文并茂的地理图表,采用图表可以形象直观地认识地理方面的规律,读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综合题 答题分析 地理思维 教学启示
综合题是高考文综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评价学生的地理素养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同时相对于客观题,综合题的答题有学生地理思维的痕迹,我们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更能诊断出学生在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和思维上的缺陷。基于此,本文以我校高三最近一次模拟考中选用的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II第36题为例,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2013年新课标卷II)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该题实际上是以北京西北部的山区为区域载体,以一个非地带性沙丘为中心,步步推进设置了三个小题。试题本身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情景新——非地带性沙丘,打破常规的干旱半干旱沙丘情境,命题思路新颖;其次图文信息丰富——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沙丘、风口、冬春强劲的风力,含沙量大的河流及H在两河交汇处的谷口位置等;再是设问创新,三个小问都没有现成模板供学生套用,体现注重学生能力的立意。
因为学生在该题上得分普遍较低,笔者对学生的得分和答题情况做了一些分析。
一、得分情况分析
分析样本是我校高三8个文科班560人中随机抽样的50人,同时为找出差距,与宁夏银川一中2013年高考该题得分做对比,得分分布如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校的平均分虽然略高于银川一中的平均分,但不排除有改卷的一些因素,所以整体来看得分低;最高分17分仅有6人,仅比平均得分高了不到6分,区分度不大。
二、学生各小题答题反映出的问题
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得分情况,笔者又对学生各小题的答题要点的得分做了统计,见表2。
从第(1)题学生答题要点情况看,学生普遍答到了“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和冬春大风将西北的沙粒带来”,但也有少数学生只是从M地当地“地表疏松,有深厚的沉积物,植被稀疏,风力大”等角度来阐述;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联想到“M处的沙丘主要是由枯水期河床裸露的泥沙被风搬运而来”。联想不到的原因,一方面是与学生的知识背景有关,非地带性沙丘在学生的脑海是空白;另一方面试题难度偏大,对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要求高。
第(2)题(答题要点及学生答题情况见表3)学生想到了狭管效应,但却是只言片语,对为什么会有狭管效应没有阐述。多数学生从其他角度去答,如“距冬季风源地近;冬春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植被稀疏,阻力小;无高大山脉阻挡”等,这说明学生一方面没有理解到地理术语“风口”的深层含义,导致答题偏离方向,另一方面学生受答题习惯的影响,有堆砌要点碰运气的想法。
第(3)题答观点A(答题要点及学生答题情况见表4)的得分要比答观点B的得分更高一点,主要是观点A包含了三个要点,类似于第(1)小题的答案。而观点B的四个要点中“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都没有学生写到,但图文材料中已经给出该地属于半湿润地区,说明学生没有建立起知识的链接。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说明学生当前地理学习的状况:
1.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如知道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较严重与河流含沙量大,能从图中提取出M东南侧山丘的阻挡作用,知道H县城的狭管效应,知道山丘位于山区且附近有水库,导致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等有效信息。
2.地理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如第(1)题答案的要点中,泥沙被搬运到M处的前提是“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几乎没有学生联想到;第(2)题答案的要点中,虽然不少学生提到了狭管效应,但普遍遗漏了它的前提——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且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这都说明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差。
3.文字表述不够完整和准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有待提高。这表现在学生知道这个现象或事物,但表述时却丢三落四。如第(2)小题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多数学生只是简单答“狭管效应,风力大。”;再如第(3)小题答案要求详细描述为“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但多数学生只是简单答“多大风、风力沉积”。
三、教学启示
1.教师要注重把好试题质量关。本题的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在于试题情景新、设问新,学生没有可套用的答题模板。因此,在平时选择模拟题时,教师首先要注意把好试题质量关,减少使用情景和设问陈旧的试题;其次,教师在复习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新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比如每天的教学中选取一个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新闻事件,让学生从地理角度去分析,如“试分析马航客机残骸搜寻难度大的地理原因”“分析2013年秋末以来鄱阳湖变‘大草原’的地理原因”等。
2.教师对“非地带性现象或特殊地理现象”要提醒学生适当加以关注。在教学设计中,还要注意思考是否有特殊情况,如淡水资源缺乏往往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但同时也要注意降水丰富的地区也可能缺水,如面积较小的岛屿、喀斯特地貌区等;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一般较低,但也有城市化水平很高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形成明显三角洲与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对其原因对比分析;湿润地区海岸沙丘、湖泊和河流沿岸沙丘的形成原因……
3.教师平时要注重知识细节的深入拓展和小专题探究。本题以“沙丘”为主题,通过几个突出细节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些问题贴近实际但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平时对主干知识细节的深入拓展、开展小专题探究很有必要。对一个不起眼的地理现象,可以从多角度挖掘,如地形对风、小气候、河流的影响;坡度坡向对地表太阳辐射、水土流失、植被的影响;下渗量的影响因素等。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内容,只要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的图片、信息都可以整理出来给学生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地理认知水平。
篇9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房地a估价;教学模式
目前,房地产估价业已成为社会需求量最大的社会中介行业之一。《房地产估价》也成为高等院校资产评估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或选修专业课程。由于房地产估价业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以及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房地产估价》课程的教育教学规律还在探索当中。《房地产估价》课程主要介绍房地产估价的基本知识、估价方法以及估价程序等,通过学习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的知识体系和估价技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的估价方法进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初步具备独立完成简单房地产估价报告的能力。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房地产估价教学中的借鉴意义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帮助学习者依据自身的经验建构意义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房地产估价》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内容抽象不太容易理解,更应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重视实践性教学。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了解-理解-实践内化-提升理解、巩固的循环积累过程,而不是简单地从A到B,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学习意义的构建,缺乏实践积累的短平快教学模式模式无疑会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
(二)为学习者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情境的构建,适合的学期情景使学生能潜移默化地领悟所学的知识,并不断随着实践经验的增长而扩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房地产估价教学中,教师应当实际出发,建构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尽可能真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境。积极创建校内外的实践实训基地,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活动和情境化内容,使学习者对房地产估价知识的构建,估价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三)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阐释和反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不仅要能够进行阐释、表达或展现,还应该认真思考他们在学习什么,并阐释其中的意义。阐释的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所以,房地产估价教学要有效利用多媒体现代教育工具外,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更应强化实践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房地产估价教学模式设计
(一)理论认知环节教学设计
房地产估价课程具有知识综合性强,技术性强,实践性要求高,但理论的生动性不足等特点,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体系较为凌乱,往往严重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理论认知环节,学生并不是处于一种机械学习的状态。教师的任务是主要是通过设问方式调动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通过解释、分析以及归纳推理性地讲解,帮助学生对核心问题与理论难点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现代电子通讯技术辅助教学给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而学生则采用学生自助式方式预习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其所思考的问题上引起关注。这种自助式学习环节,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在理论认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设问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比如,在讲房地产价格的形成条件时,笔者给学生设问三个问题:(1)你想在郑州拥有一套房子吗?(2)你为什么没有去买房子?(3)你的需求属于什么需求呢?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又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加深其理论的理解。在教师采用设问教学的方式时,一定要注意设计问题要有趣味,要贴近生活,不要过于深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行。
(二)案例分析环节教学设计
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环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新的学习活动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此来丰富和改造学习者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重视对知识建构的过程。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结合房地产估价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意义建构。房地产估价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根据房地产估价课程的教学目标,加深理论教学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和资料分析推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编导、教练、或者是顾问,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讲解、训练和指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案例教学环节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学习模式,建立起以学生为本,主动获取信息的学习理念。教师在案例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讨论结束后进行概述性归纳和总结。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寻找案例,让学生自己寻找一处房地产作为样本进行评价,老师根据该房地产通常的价格状况和该学生具体评估情况对其进行评价。
(三)情景模拟环节教学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是关键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情境的。在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参与设计学习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的情境的适应能力,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也能形成更广泛的迁移。所以,情景模拟的仿真性要强,在房地产评估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特别强调仿真性,各个层面的模拟,能让学生在仿真性很强的环境下完成全面的房地产估价业务。从学生而言,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为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在房地产估价学习中采取分组模拟对抗形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兴趣小组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根据学生个人以及小组完成情况来进行评价。各个小组拟订本组个性化的组名和目标,学生根据具体目标共同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共同学习、评价和反思学习成果,最终达到组内学习者共同提高和进步的目的。而在不同的小组之间,则可以采取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激发的对抗措施,这样会促进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四)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设计
在实践实训环节,根据房地产估价学习过程依次分为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市场调查、评估方法的运用、编制评估报告几个阶段。在实践实训环节,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实践教学法和顶岗实习教学法开展教学。所谓项目式实践教学法,是指教授者给学习者指定一个项目任务,学习者根据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根据每一个工作流程,让学习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使学习者把理论知识与实践不断结合起来,提高学习者实际工作能力。所谓顶岗实习教学法是让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直接地接触实际工作,在顶岗实习中,学生承担适当的业务角色,通过顶岗实习法,不仅可以巩固学习者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具体的工作实务,能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时总结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及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评价反馈和考核环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的,学习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的建构而不是为了检测结果。传统的教学评价反馈和考核形式比较单一,一般是口试、笔试、开卷考试或闭卷考试,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真实水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评价模式则是更加人性化的自我反省为主的评价方式。评价和考核更注重学生的参与。在房地产估价课程中,要根据房地产估价的人才培养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考评,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考评体系。在考评体系中,既有学生的自评,通过学生自评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改正;也有学生之间的互评,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把握。还有那些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过程阶段性的学习报告、实验报告、课题型作业、小论文展示灯学习成果,也作为辅助部分考核学生,使得考评结果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篇10
关键词:高中地理;环保意识;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4
引言
在地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多门学科中,都有所涉及环保教育问题,在这些学科中,地理学科与环保教育最为密切。目前高中地理教材就是始于宇宙环境,用地球圈层结构来展示地理环境特征,以自然资源把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后以人地关系的协调作为结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整个高中地理教材中始终贯穿着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点,通过地理教学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是切实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查阅相关文献,首先阐述了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并且就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进行探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拙见,旨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仅供广大同仁参考借鉴。
一、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如今,世界环境已经遭受到很严重的破坏,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比如,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得全球气温变暖,冰川融化,水位升高等;人们生产排放的氟氯烃类化合物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天气,使得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遭到破坏。这些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大家的关注,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已经敲响了警钟,当前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而培养中学生环保意识更是重中之重。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能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深知环境的危机感,进而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从自己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再者,要让学生认识到处理不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所带来的危害,并且对一些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养成关心可持续发展和关心科技发展的习惯。其次,通过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与世界相连,建立全球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为环保事业做贡献是非常高尚和崇高的。最后,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入一定的环保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课程的价值,另一方面有利于使地理的课堂教育更好地联系社会焦点,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提高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笔者就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1)充分结合和挖掘教材,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都是围绕着人与环境来编写的,他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人类维持生存所需的地理环境,并且阐述了人类在地理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教材,用事实说话:大自然赐予我们阳光、空气、土地和水,这些都我们生存所不能或缺的。如果离开了这些大自然的赐予,我们也将不会存在。但是,如今人类过度地开发自然,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人类的健康发展也将会受到影响。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比如,我们在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借助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尽管拥有比较大的水资源总量,但是人均占有量却极小,进而使学生建立忧患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又如,我们在讲到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时,在讲课的同时向学生提问:水循环的哪些环节受到的柏油路面的影响?通过思考这个问题,使学生很容易联系环保问题。
(2)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环境意识,而且环境意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表现出来。若没有参加过关于人与环境关系或者环境问题的实践活动时,那么,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就只能是空谈。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环保意识的教育。譬如,我们在教学《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来谈谈对冷热、刮风和下雨等现象,尤其是对台风、沙尘暴和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由于自然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趋利避害,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环保知识渗透到地理教学中,一方面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进而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中,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环保事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譬如,我们在学习《全球气候变化》一课时,众所周知,全球变暖问题是这节课的主题,为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灾难,我们以电影《后天》片段导入,让学生在视觉上受到冲击,感受到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紧接着,给学生展示了一张图片,地点在北极,一对北极熊母子相互依偎着趴在一块浮冰上面,北极熊宝宝看着母亲,流着泪问:“妈妈,我们该去哪里呢?”这张图片再一次对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作用,使学生对全球变暖的危害体会更深。通过这些,点燃了学生环保思想,唤醒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建立起环保理念,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三、结语
总而言之,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的义务和职责,环保意识的培养应从学生抓起。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地理教学壳的优势,担当起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寻求各种方法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把环境意识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共建我们美好的地球家园。
参考文献
[1]李宏伟.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180.
[2]高慧奇.高中地理课堂与环保教育同行[J].青春岁月.2012(2):177-178.
[3]孙茂广.把环保意识渗透地理课堂[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