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入门教学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入门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入门教学

篇1

关键词: 初二物理课程 学习入门 学习兴趣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二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今后学好物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初二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2008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学生们在收看了中央二套播出的“知识守护生命”的电视教育节目后,都形成了“积累知识,发挥潜力,培养坚持的毅力,重视团体协作的精神”,知道在面对突发灾难时要给自己多一些守护生命的护身符。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上第一节物理课《引言》时,我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在不太熟悉饭店里吃饭时突发火灾时,怎样使自己生命多一些护身符?比比谁的护身符多。”学生们兴趣一下激发出来了,纷纷举手说出多个护身符。最后我说出一个绝妙而简单的护身符:用湿的餐巾护住口鼻,尽量把易燃品清理到一边,自己贴近地面,而不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中乱跑。让学生感到新奇而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适时地让学生观察玻璃罩内长短蜡烛的燃烧情况的实验,然后请学生解释“火灾发生半小时后,用这样的护身符的人能幸存下来”的原因。

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物理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为研究对象,用学生常见的物品为实验器材,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外,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因此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二、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通过科学探究,学生能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初二物理第一课《引言》的第二大内容是“体验科学探究”,通过学生读一读“富兰克林对天电的探索”,了解科学家通过科学探索中追求真理的精神、创新的思想方法。学生们知道了科学家科学探究经历环节: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等途径来搜集证据,进行分析与论证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还需要交流与合作。科学探究不仅是科学家需要,而且是学生们学习物理,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所需要的重要方法。

学习第一章《声现象》的第一节《声音是什么》时,先以课本的导图上的两段富有诗意的话语引入:声音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直观的一种物理现象,鼓励学生积极大胆进行科学探究。

从观察教室中正在旋转的电扇发出声音的现象作为探究活动开始,设置问题情境:声音是什么?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假设与猜想。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让学生分组制订计划与设计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如橡皮筋、梳子、纸、尺、水、手、嘴等)进行实验来搜集证据,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与论证,学生们自己看到了,感悟到了实验现象,再去观察教师的橡皮锤击音叉,看到音叉旁的丝线吊的小球被弹开的实验。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觉、教师的启发、讨论,归纳出“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物体即声源”的正确结论。只有这样,经过教师和学生一道参与实验研究的活动,学生们才能顺利地掌握声现象,得出结论: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提出新的问题:发声的物体有哪些状态?通过观察和交流,得出固态、液态、气态。又提出新的问题:有些物体振动无法察觉,怎样让振动使大家看得见?学生纷纷设计方案用头发、纸片、小塑料珠、小叶片、泡沫小球、平静水面……

然后继续探究声音的传播,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问题,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是在空气中传播,声音在固态、液态的物体中也能传播吗?学生很快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来搜集证据,通过交流与合作进行分析与论证自己的猜想,如其中有一组实验器材:用两个合并的桌子,方法:在一个桌面轻击,则学生在相连的另一个桌面听声音。这样的实验考虑不够严密,教师就及时引导学生做对比实验,把两个桌子分开,在一个桌面轻击,则学生在相连的另一个桌面听声音。这样通过对比,得出满意的结论。又提出新的问题: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则通过让学生比较:正在发声的小闹表放进密闭的玻璃广口瓶中,用抽气机抽出瓶内空气时,再打开广口瓶时,两次听到小闹表声音不同,推理出:真空中不能传声。再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设计在太空中外面工作的航天员交流的多套方案。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确研究的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搜集证据,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在交流和合作中得出结论或提出新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构建、修正或放弃自己原有的认识和解释,从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这个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增强他们对自己学习的控制和责任感,从而更加有效地学习物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体验到学物理的乐趣,了解科学方法,获取物理知识,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并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这样每个学生都可品尝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及时给予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从而兴趣大振,热情倍增。一旦学生出了差错,不要埋怨、训斥和责怪,要坚持多表扬、多鼓励的做法,注意纠正错误的技巧,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避免多次失败产生的消极心理影响。还要介绍物理学家对科学探究故事,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激励学生像物理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勇于探索。

三、加强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及时纠正单纯的兴趣心理倾向是物理教学最初阶段必须把握的一个课题。一方面要注重科学引导,让学生透过有趣的或无趣的物理现象去逐步体验感受物理思维过程和结论的妙趣横生。另一方面组织好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精心把握创设教学情境、引导细致观察、体验推理过程、享受探究结论、组织交流评估等环节,紧紧围绕把简单的、好奇心理转化为强烈的稳定求知欲这一目标开展活动,激发兴趣的深入性,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另外,还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课堂表演中来,使学生自己体验探究的乐趣。

例如:学习浮力概念时,先演示“木块在水中上浮,受到浮力”,接着又通过演示钩码放入水中,沉入水底。问学生钩码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这个问题本身使学生充满好奇,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空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为了让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识和给定的实验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通过亲身体验,品尝成功的喜悦。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不停地走动,不停地对学生赞赏,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感受,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也是展开教学的最好开端。抓住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尝试着应用实验探究、资料查询、调查访问等方法学习知识乃至创新,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不断出现的挑战性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讨论,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有些学生可能对操作性实践或某方面知识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但对基础知识不一定掌握得很好,爱护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进一步动手动脑学好物理,给每个学生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出主意、想办法。要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

篇2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参加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是可以拿双证的,也就是院校颁发的在职研究生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但是,现在各个院校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人数,以及心理学开设的方向有限,加上考试难度,还有有人没有办法参加学习。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力申硕也是在职学习拿证的途径,现在高校本科扩招,很大一部分人毕业以后基础训练缺失,心理咨询基础理论及技术训练匮乏,专业基础无从获取。所以,在职研究生课程帮助学生打造理论,培养专业突出,重于实践,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

心理学在职研究生解决学生缺少实操机会的问题,让心理学从业人员在实习中接受训练,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增加学生实际咨询经验。为学生接受系统心理咨询培训及督导打下好的基础。如果是大学阶段学习心理学,未来也想从事心理学相关工作的同学,接受再教育也是很好的。

 

编织了甜美的梦想

 

 

山东济南教学中心——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硕导开课

中国人民大学(山东)济南教学中心即将迎来暑假过后的第一堂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此次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董妍副教授,为学员讲述《发展心理学》的奥秘。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是国内最早开展心理学教学科研的机构,拥有心理学、教育学硕士学科授予权,还可以免费参加我系国内外著名心理学家系列讲座,人民大学心理学系的师资队伍梯队合理,专业突出,重于实践,服务社会,该专业是心理学科类各专业均由国内知名的教授主持教学及研究,在社会工作的各领域取得卓越成果,获得各方大力支持,形成良好广泛的社会认知和好评。

 

出版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董妍副教授出版的书目:

《学业情绪与发展》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独著;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2012年10月第一版,独著;

《拉扎鲁斯心理健康思想解析》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一版,独著;

《小学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第一版,第一作者;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初中地理教育教学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幸福与健康发展,更强调人的积极作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人的积极层面的挖掘与引导,从而帮助事物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新兴科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与生活实践中都发挥出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充分印证了积极心理学的有效性。

二、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引入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反映在学习地理时,提不起兴趣是导致地理学习的效率低、质量差、效果弱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们要重视兴趣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进而让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地理作为初中学习中新加入的知识内容模块,没有知识基础的支撑,加之于地理知识的科学性、理论性也比较强,因此,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是为以后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所开辟的新的领域,奠定的新的基础。在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入门”很重要,这一过程中,积极心理学的引入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带领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地理知识的探索实践中去。

2.引入积极心理学,营造课堂活跃氛围

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积极心理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与体现,为学生学习地理营造了良好和谐的环境与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诱发心理中积极层面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谐积极而又幸福快乐的环境氛围是积极心理学中的重要追求和激发积极心理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和营造,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把积极心理学与地理教学相结合,让学生爱上地理课,爱上地理学习。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地球仪的实物展示,让学生在亲身的感悟和实践体验中感受到地球仪的构造及应用原理,通过地球仪的模拟演示,直观而形象的了解到地球的自转、公转方向等基础知识和问题,在实物教学的多样化形式中,让地理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积极的吸引学生的参与。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挖掘学生的积极心理,通过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对学生的吸引,从而以多媒体的图形、声音、动态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来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中的积极因素,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习到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3.引入积极心理学,挖掘学生深层潜力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地理的学习中也不应为学生设限,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地理学习的潜力股。七年级的地理处于新知识的接触阶段和基础知识的奠基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处于起步阶段,还可以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和挖掘空间。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要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是有潜力的,也要多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让学生相信自己在地理学习方面的潜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多赞扬、多鼓励、多支持、多引导、多启发,建立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保护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用这种肯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心理层面中积极的一部分,并让学生在这种积极心理的作用下,树立信心,挖掘自己在地理方面的潜力和天赋。

篇4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变式教学迁移现象

在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几何,和许多数学知识的延伸一样,含有迁移现象的发生,迁移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对学习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分为两类,影响为积极的称为正迁移,影响为消极的称为负迁移。

为防止负迁移的产生,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学,灵活多样的模式教学,不断地变繁难这简易,可有效地搞好立体几何入门教学。

这种方法作为一块敲门砖是可以很好运用的,也存在约束思维发展的消极性,即开始多采用,学生熟练后应减弱。如果这种负迁移表现出顽固性一面时,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使学生过好立体几何的入门关进而比较顺利地学习本质性的知识。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是从知觉得来的,以记忆中保存的表象为材料在分析与综合加工的过程中,形成未曾知觉过的事物形象,是以形象性和直觉性为特征的。利用实物、模型、图形并结合语言,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实际上是为学生头脑建立空间概念提供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抓住概念、定理的实质,不仅能增加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大脑印迹的深度。随着学生空间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有意地减少实物模型的应用。例如,讲异面直线定义时,利用教具,先把两根细铁丝a和b放在平板(a)上,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教师提问:“在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这时,学生的大脑中会呈现出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表现,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如图(I)(II)并作回答,教师接着问:“在空间不重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此刻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得的感性材料,头脑中又呈现出空间既不相交又不重合的特征,并回答。然后,教师把其中一根铁丝a插入平面孔O(O不在直线b上)内(如图III)以帮助学生验证回忆的表象正确与否,并直观地理解(III)中的a、b位置关系是空间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第三种,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得出异面直线的定义。

在这里平面几何同一平面内不重合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知识,相对于学习异面直线的概念不但未起阻碍作用,而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即变负迁移为正迁移。仔细分析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教学中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唤起表象,既可为记忆现象,也可是再造现象,当然空间中两条不重合直线的第三种关系的表象可利用的感性材料是广泛的,只需加以选择即可利用。由于表象不同于感性形象,还带有概括性,有利于向抽象概括过渡,所以语言直观本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由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互相交错,遇到具体图形,尤其是相对于学生比较生疏的图形,大多数学生常常不能把所观察的和分析的部分从复杂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帮助学生注意方向和观察角度,把对象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注意一般解题方法的训练,强化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5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问题

作者简介:汤倩(1991-),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彭苏浩(1989-),男,安徽黄山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安徽 芜湖 241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51-02

自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心理学系起,心理学专业在我国逐渐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末心理科学快速、深入发展,其重要表现之一是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开设心理学专业的学校猛增。目前,全国已有187个心理学系(研究所)。[1]但是这些新增高校大部分是近几年由各类高职、高专升格为本科之后的新建地方院校。据不完全统计,新建本科院校中大约70%的高校是由原来的师专或承担着师资培养任务的学校与其他学校合并升格而来。[2]故本文所说的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指以师范类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都是2000年以后才开设的,学科起步较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数都是近年来顺应时展才开设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将应用心理学专业设置在教育科学院、管理学院或者相应的教育系、管理系部门之下,多数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属于师范类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定位为“中小学心理学教师或者能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教育行业”,而现实上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毕业生持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证进入到学校后却不能够从事心理测评、心理辅导等工作。原因是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升本”急于甩掉“专科”的特点,致力于跻身研究型、学术型的综合型大学行列,投入很大的人力与物力在科研学术上,导致重学轻术。在教学过程上体现为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一些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实践性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以教师单纯的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很少有亲身实践的机会,专业实践能力不足,毕业生进入学校后遇到实际问题时无法解决而陷入尴尬境地,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又无其他核心竞争力。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专业课程设置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专业训练与专业技能质量不高等问题,尤其在专业基础知识、基本专业技能等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3]谢爱武[4]早年对关于高等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研究与实证调研,认为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课程设置问题上也沿袭了国内部分高校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偏向基础性、理论性和研究性,实践教学偏向师范性和教学性,独立设置的技能训练课程比例不高,缺少足够的实践实训场所和时间。[5]对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理应对数学等统计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而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很少开设数学相关课程,对心理统计学、SPSS软件操作等课程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入门教学。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的重要性意识不高。有的师范类新建本科院校为了突出课程的丰富,增加了许多如教育学、教学技能、公共关系学、病理学等教育学、管理学、医学等相关课程,使得应用心理学课程过于臃肿不堪,忽视了应用心理学专业技能的培养。

3.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实践能力是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缺少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教师。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缺乏,许多对学生实践教学中的指导也都流于形式。第二,学校的教学设施滞后和资金缺乏,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教学设备得不到保障,结果是许多操作性的实验根本开展不起来,一些昂贵的现代实验仪器因资金不足而难以购置,相关实验课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描述下“听”实验操作步骤。第三,学校的实践基地有限而且数量单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实践基地基本上都是中小学、心理咨询机构,很少有去监狱、精神病医院、企业等实践的机会,所学心理学理论没有运用到实践的机会,实践经历与能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毕业后求职的社会竞争力。

4.教师师资力量不足

就目前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心理学教师主要是教育学背景或有着社会学、思想政治等学科背景的教师,很多心理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实践经验不足,教师背景与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据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人数不足是制约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首要因素。[6]新建本科院校中由于心理学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心理测量、心理统计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只能进行简单的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教学过程中一名教师身兼多门学科教学的现象普遍,担任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师同时担任选修课程的教学,教师工作量大、负荷重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师资队伍力量不足也已成为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对策研究

1.根据本校资源优势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

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心理学的需求越来越多,心理学工作者队伍逐渐壮大,根据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心理学将有更快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7]新建本科院校应明确各自的办学定位,继承师范院校心理学优势的同时立足当前,摒弃单一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本校的资源优势审时度势地应社会发展,制订符合学院办学理念而又适应市场人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已有学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应该突出“地方性”、“师范性”、“本科性”、“应用性”的办学定位,培养符合社会需要、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5]

2.设置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支撑与实行。车宏生[8]等人总结了国内外高校心理学(含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认为应该用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心理学思想与方法来组织、构建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进一步精练、更新教学内容,整合相关内容与学科,使课程内容与课程体系具有高起点和前瞻性。新建本科院校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办学理念与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设置适合各自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针对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区别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的课程设置,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应该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照搬国内外的课程体系设置。

3.引进优秀教师,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因素,学科的发展需要一批学术带头人,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尤为重要。通俗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李国强[9]等认为应从创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养与进修学习培训、试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导师制”、广泛开展教研活动以及建立兼职教师队伍、补充在职“双师型”教师的不足五个方面培养应用心理学“双师型”师资队伍。

4.建立制度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少讲精讲心理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在理论教学中引入实践实用性、主体参与性的教学观念,注重教学手段现代化。针对学生见习、实习等流于形式化现象,在增加实践教学基地的情况下将毕业生见习实习制度标准化,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在实际运用中找到自身专业学习上的薄弱环节。另外,学校应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力度,做到政策保障、物质保障、师资保障。[3] 崔景贵[10]、卫萍[11]等早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上进行了相关的探讨,主要表现在整合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开展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做好应用心理学专业见习与实习工作等,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6-2007 心理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6.

[2]和飞,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3,(5):87.

[3]郑文清,王红松,杨丽.探析中医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建设问题[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1).

[4]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38-139.

[5]程,王大顺.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定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7):89-92.

[6]吴真,李洁,鲁迟.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为例[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4):52-56.

[7]高立群,彭聃龄.“21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49-56.

[8]车宏生,姚梅林.关于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4,(6):46-50.

[9]李国强.应用心理学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初探[J].人力资源管理,2010,(5):196.

篇6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请您阅读。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1近来看了一本心理学的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要我做”就是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生活所迫或者别人的催促下不得不做自己的工作。如果一个人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主动,就会被动的接受一切,在生活和工作没有目标,看不到前途,物质和精神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人的懒惰的本性就会被激发起来,就会处处“要我做”,如果在一个单位人人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开展一项工作就会变得很困难,个人和集体的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才能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呢?《心理学》这本书给我们开出了一剂温良的治病药方。

心理学在人的激励方面分析的很详细,就是如何激发个人的积极性,首先就是确定正确的目标。人活着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不然就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功:简单的说,就是目标加上进取心,有人安于现状,只想维持现状,采取“守”的态度,时间久了就会变陈消极的态度,失去积极的动力,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必须要设置向前看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追求卓越,追求更好,时时努力超越现在的自己,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离成功更近一些。

心里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类的基本需要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建立在其他需要的前提之下,在工作能够体现自我价值,变成了一种兴趣的时候,人就会以工作为乐,而不是以工作为负担,一旦工作变成了一种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要我做”也就顺其自然成了“我要做”。

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让自己时时拥有快乐的感觉,凡事不斤斤计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感激,只要健康和活着,就是上天最大的恩赐,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应有的一切。

在现实社会和工作中,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要以后,就要给自己定目标,思考和理解自己生活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如何体现,怎样让自己的心情快乐和轻松,怎样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挑战和麻烦,在反思的过程中,“要我做”也就逐步转化为“我要做”。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2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知识,这次有幸拜读了《心理学与生活》。

拿到它时我抱着怀疑的态度,毕竟自己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但让人欣慰的是,对于一个对心理学感兴趣,但是又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的人来说,这本教材是非常合适的一本入门书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它就是一本心理学最根本的书,但是却很全面。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与行为分析、智力与智力测验、理解人类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社会过程与关系、社会心理学与社会文化等内容。书中还包含了由600余条词汇及解释构成的“专业术语表”、20_余条“参考文献”以及近1000条“人名和主题索引”,对教学、研究和学习都极具参考价值。

我很喜欢书别设置的一些专栏,比如“我们如何知晓”这个专栏,它介绍了200多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让你知道心理学的一些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而这些结论通常加深了我们对人性的理解。

还有“生活中的心理学”这个专栏,把心理学和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很多。看看这些题目吧:“幸福感的遗传性”“青少年在想什么?”“感觉和知觉组织的分离”“清醒梦境的试验事实”“你无法忽视数字的“意义””“在“疯狂“的地方做个正常的人”———原来,你每天都用得到心理学!

“21世纪的心理学”这个专栏也很好,介绍的是心理学中那些前沿性的研究课题,把有兴趣的学生引向心理学的新领域。在那里他们将开疆辟壤,施展抱负,为人类了解和改善自身做出贡献。

要学习一种知识,就象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行走。你可以跟着别人的指示走,而不管对错;也可以自己摸索着走,看看运气好不好。但是,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张地图,让自己知道自己在那里,这个陌生的地方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条路,然后你选择你喜欢的道路走下去。这本书就是心理学世界的地图,它没有把所有的知识给你,但是,它给了你全貌,给了你路径,要了解心理学,这本书足够了,要想要深入,这本书也告诉你该如何寻找道路。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多点了解一些关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深入学习现代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史,学习一些团体活动的知识,通过在参加活动课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知识。我想掌握更多的心理学方法,认识自己和他人,提高自己和帮助他人的能力。希望老师能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中多讲一些关于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知识。当今社会,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寻找心理的健康与和谐,已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新课题。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3《读懂心灵》是一本以各种小故事构成的心理书籍。书中分有八个小主题,其中最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第三小主题一一在失意与缺憾中修复自己,其中的一句话很是令人深思: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过旱地为未来担忧,那仅仅是徒劳,不于事无补,还会让自己活得更加疲意。

生活不在昨天,也不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实实的今天。生活中往往就是这样,我们常常会好高骛远,内心幻想这美好的未来,却从未努力去靠近它。与其迷茫未来自己该做什么,不如踏踏实实过好现在,没有人会一生下来就明白自己的人生该是做什么的,未来都是掌握在现在一点一点努力的自己的手上。

好多同学可能都和我一样,进入大学,对自己的未来都是无知迷茫的,很多人在这种迷茫中慢慢松懈自己,没有目标的过着每一天,看着宿舍其他的同学积极的参加着各种组织或者协会,每天都很充实,心里是羡慕的,比起每天懒在宿舍的自己,虽然会听到舍友说:“好累,好羡慕你什么都没参加啊!”但其实自己心里是难受的,虽然也有为自己的未来考虑过许多,但每次定下的小目标,第二天就会被扼杀在了被子中,就如书中说得:生活不是在昨天,也不是在明天,它只是踏踏实实的今天。与其每天后悔昨天不努力的自己,然后再对明天设下目标,不如好好充实过好今天,不后悔昨天,不多虑明天,相信在一天天充实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慢慢的找到符合自己未来的目标,并一步步靠近它。

大学生活说久也不久,说短也不短,足够你思考自己的未来,但希望在毕业之时,别还是停留在思考中,而一点也未付出行动。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4情绪转移

先简单来介绍一下情绪平衡的作用,然后我会列出本书的目录,它简明概括了每章节的内容。

借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的格式:“看或不看,它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学或不学,选择权在你,不着不急。”如果,对你有所帮助,你不用谢我,谢谢你自己吧,因为是你自己想改变;如果你有经验想跟大家分享,那就说出来吧,用你的方式去向更多的人推荐(是PUSH,不是PULL,就是仅仅宣传,但不要强迫别人来学);如果,你感觉没什么用,那就当个“打酱油的”吧!

不同心情

“病由心生,境随心转”,每种情绪会对心情造成不同的影响,还会对对应的心、肝、脾、肺等器官造成直接的影响。而情绪平衡,就是通过一种情绪平衡技巧(腹式深呼吸疗法+中医经络穴道敲击或按压+自我肯定陈述等)来释放各种不好的情绪,诸如仇恨、憎恶、痛苦、罪恶感与羞耻感等具有毁灭性的情绪;还有恐惧、愤怒、创伤、担忧、哀伤、压力、过度兴奋等程度较轻的情绪,从而预防由这些情绪造成的不适,或治疗由这些情绪造成的生理上的疾病。

保持身、心、灵的健康,追求内心的爱、喜悦、和平。这种情绪平衡技巧可以靠自己来进行,不需要别人的协助。你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运用它。使用它,你将发现自己在哪里受了伤以及该如何治疗自己。你不需要心理分析,你的潜意识心知道如何治愈你的创伤(不用担心秘密会泄露)。本书无意取代专业治疗,只是教你一种方法,学习化解痛苦。

宝贵

书的主要意图在于教人们学会情绪平衡的方法。这样一本书,对于一个刚刚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自己来说是相当有用的。情绪的诱因是内心世界的反映:不愉快的反映是来自潜意识的线索和信号,提醒我们尚有未解决的情绪问题。如果,我们忽略它,或许会失去解决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宝贵机会,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我们身边人的生活都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学会自我排拒和自我接纳来管理内心的乱流…平衡情绪的重点就是要认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来自于内在,这是通往内心和谐的第一个线索。

同样我们也需要接纳自己,接纳生命是艰苦的,接纳人生中将会有重大的阻碍,接纳我们将会犯下许多错误,以及接纳许多人会认为我们就是他们苦难的源泉。只有接受,才能谈到去解决它。

大学生心理书籍读后感5社会心理学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心理学的基本框架。其研究领域设计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人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中。研究社会心理学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所以,当我阅读完《社会心理学》后,第一个感受就是不仅要吸收其中包含的理论意义,更要实践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读了这本书,也让我对窗口的服务工作有了一些更深的认识,下面我就谈谈在窗口服务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兴趣;单词记忆

一、引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讲,他们活泼、好动,学习的自觉、自律性差。而他们的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刚刚起步,有待增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知识的培养,还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在作者经历了3个月的英语教学实习后,总结出了大部分小学生的共同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到一些可以提高学生背单词兴趣的方法。

二、小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一)思维具象化。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性为主,通过学习,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非常迅速,这为抽象逻辑思维额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研究表明,小学四年级是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到小学毕业时学生虽已具有了抽象思维的明显特点,但是思维的抽象性还不够成熟。(白乙拉,陈中永,2007)

(二)注意力短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无意识注意占主体地位。以作者的经历,一节课的前半节,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到后半节,学生注意力涣散。这可能与他们心智发展有关系。所以唯一的调节方法就是教师合理安排时间。

(三)心理单纯,爱憎分明。小学生的心理还是比较单纯的,他们通常不会隐藏自己的情感。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充满了热情和激情,而对不喜欢的事避而远之。三年级是学英语入门的关键时期,有一些学生入门比较慢,在课堂上能明显看出来他们的厌恶,他们不想上就不好好听,从不想会有什么后果。而如果过几天一旦入了门,在课上的积极性会让人有换了个人的错觉。

三、提高小学生背单词兴趣的建议

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是有条件的,只有那些适合于个体心理内因的教育条件才是有效的教育。任何脱离心理发展规律的教育都将是无效的。(白乙拉,陈中永,2007)以下都是作者在经历了3个月小学英语实习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对提高小学生背单词兴趣的建议。

(一)设计卡通单词。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义,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高松,庞宏,1995)因此,设计可爱的卡通单词对于学生来说是极有吸引力的。优美的图画、亮丽的色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学生最佳的注意状态,这无疑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鼻子的单词是nose,在设计的时候,作者把n画成长长的鼻子,学生就能记住第一个字母了。其他的再通过单词no以及音标再记忆。拿着卡通单词一方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每节课都在盼望着会有什么样的新卡通,一张卡片完了又再盼望下一张。另一方面,每个单词和卡通有着某些联系,所以又能帮助学生记忆新单词。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和学生经常聊天,听取他们有哪些喜欢的卡通人物,以及时下最受欢迎的卡通,只有这样,才能紧跟学生的潮流。

(二)寓教于乐。前文已说过,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很短暂。有实验证明,人的高度有意注意的时间最长可维持20分钟,要较长时间的维持注意的稳定性,必须使注意的对象(即刺激)有变化。(七十三,陈中永,2007)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要学的知识很少,所以后半节都要用来不断的巩固前半节所学的知识。而这时,相对于小学生好玩的天性来说,玩游戏无疑是最好的巩固方法。但是对于一个大班级来说,一玩游戏整个班级很容易失控。

有一个方法是让课上表现好的学生先玩游戏,这样的话,在上前半节课的时候,每个人都得积极参与,三年级学生还是比较好玩的,为了下半节课玩,他们都在前半节认真听课。只是游戏得不时的换花样,如果一个游戏玩的次数太多,他们一旦玩腻了就没有任何兴趣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理解力还是比较差的,游戏的规则一定要讲清楚,并重复再确定学生是不是都理解了,这样才能开始。不然一开始就会玩的乱了。

(三)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根据小学生单纯,爱憎分明的特点,只有严格的奖罚分明制度才能顺应他们的思考方式,才能进一步起到激励的作用。严格的奖罚制度对于激励学生是很管用的。例如每次考完单词之后,考好的学生一定要有奖励,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什么样的奖励都是极大的鼓励。而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总有一些不愿得奖励也不努力的学生,这时候适度的惩罚就很重要了。而且奖罚必须分明,这样付出的学生才会心里平衡,没有付出的学生也不会有侥幸的心理了。

四、结论

三年级英语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它的每一个过程都不能忽视。而单词又是学英语的重要奠基石。而三年级学生的依赖性又强,所以,如何能让学生自主、积极的背单词成为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提到的几个方法是作者自己在实践后的感想,希望能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白乙拉,陈中永.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

[2]高松,庞宏. 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搞好教育教学工作[J]. 齐齐哈尔社会科学编辑部. 1995(02)

篇8

关键词:管理学;课堂教学;互动教学

管理学在所有管理相关课程中属于入门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管理学知识与内容对后续管理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起到指引性和推动性作用。因此,进行管理学教学改革十分必要且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更要实现实践教学与互动教学的统一。

1管理学课堂教学现状

管理学学科属于文科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令学生产生枯燥、厌倦、抗拒的心理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将理论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实践对于学生的思维启发与引导作用。

1.1教学方式与手段单一化

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学提纲设计通常是将教学内容理论进行口授与板书的形式呈现,教师在最初自身学习过程中就是以被动学习为主,最终同样会以这种方式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以有限的刻板记忆、上课笔记进行记录,长此以往学生就容易形成思维惰性,很难培养出独立思考能力。

1.2重理论轻实践

管理学本身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但通常教师因为职业限制得到的实践经验较少,即使通过其他渠道获取了教学案例也无法完全融会贯通地穿插到理论教学中去。缺乏实际分析及实践考察的纯理论知识更难将其运用至现实生活与工作中,学生仅凭理论知识的学习也难以培养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成果考核机制单一

中国的教育方式弊端众所周知,“高考热”现象也由来已久,通过卷面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成为了考核的必要手段,暂且不论卷面考核对知识面考察的局限性,单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言,卷面考核能否做到真正“公平”,证明考生日常的学习态度还是一个未知数。社会上各种考试培训机构由此诞生,为考生总结传授考试“经验”,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卷面考核。

2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必要性

在普遍意识到传统式教学短板后,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始兴起,最初的互动式教学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但随着对教学模式系统性研究的深入,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基础之上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开始普及。

2.1教学模式的主体转换

互动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教学模式的主体由教师转换为了学生。互动教学旨在通过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自主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将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举一反三”的习惯。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思考—反馈”的学习机制中,这一过程的结果并不是终结,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让教学过程呈现出了可持续性、可建构性、可发展性的特点,完全打破以往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简单灌输的模式。

2.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信息基本呈单向、线型传播,而互动教学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信息的互动传播,传播主体双方以教学过程为平台建立了一个可进行知识、情感、精神实时交流和互动的活动机制。

2.3理论与实践并重

篇9

通过第一阶段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单几何形的观察方法。之后,教师可以展示较为复杂的一组几何形,让学生进行临摹。这个时候,通过刚才的讲解,学生已经基本能较为准确地表现这些几何形。图2这一几何形相对复杂,在学生自己运用观察法之后,教师需要进行引导,将这个较为复杂的形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详细讲解。首先,在观察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的形简单化。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恩海姆的格式塔心理学:“这两种组织过程都遵循一种‘完形趋向律’,即在一定条件下,尽量使之趋向整齐、对称、简单。”

每个人都有将复杂的图形简单化的本能。现在运用此种视觉心理,学生将此图形看成一个竖立的长方形。然后由简入繁,慢慢添加对造型起重要作用的辅助线,通过这些辅助线完整地理解整个造型,就能准确地加以表现。通过第二个练习,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如何观察较为复杂的形状,对复杂形进行简化、概括,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通过这两个步骤的观察训练,学生已经基本能够领会平面几何形的观察方法。

二、正负形的训练

正负形的训练是通过概括简化的方式让学生从具体物体中跳出来,学会从物体的外形观察物体的基本形,将三维空间中的立体物体当成二维空间里的平面图形进行观察和概括。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观察方法,也是学生在今后的绘画学习中观察的基本功。

教师在以较为复杂的几何形为例讲解何谓正负形时,可以通过讲解结合示范的方式(图3)向学生演示如何通过正负形的方式概括物体的外形。这个阶段的教学目的在于训练学生观察正负形的能力。学生把平面图形的正负形剪影掌握之后,教师摆静物,在具体实践中进一步训练学生通过正负形的方法,将立体的静物表现成平面的正负形剪影。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正负形的练习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观察较为复杂的物体。通过正负形剪影的训练,学生已经能够掌握物体的观察方法,准确地观察物体外形。教师对初学者的观察训练也基本完成。

篇10

一、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高昂,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能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根据要讲的内容,做一些可做的实验,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事先找一个空饮料瓶,在靠近底部的地方挖一个洞,实验时先用手指将洞堵上,倒上适量的水,松开堵洞的手指,让学生观察水从洞中喷出,然后再释放饮料瓶使其自由落下,可以发现水不再从洞中流出,教师由此引入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听课角色。

二、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即分解知识点教学,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三、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们的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使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高、初中物理衔接教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教学中比较困难的。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开始于疑问与惊奇,问题启动于思维。”改进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设法创造性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效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抽象概括出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建立科学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着重培养、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实验归纳、理论分析等思维能力水平。例如,我在讲述一个物理模型――质点时,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我们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先做一些简化,从简单、基本的问题入手。为了活跃学生思想,在指出运动学是研究物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后,可举一些实例让学生思考、议论:在学生议论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到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常常不考虑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一个没有大小、形状的点。要明确指出,这就是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虽然质点只是把物体看成一个点,但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提出质点概念的准确内容是: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一个点,质点具有物体的全部质量。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不起作用的或是次要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成一个质点。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高中简单的方法就把初中觉得十分复杂的问题解决了,心里肯定有喜悦和惊奇的感觉,对这种教学方法、思维过程的印象也会十分深刻。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地去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

四、教学中渗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使学生尽快入门

学好物理,入门非常重要。物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包括其内容和研究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渗透物理思想与方法教学。高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其注意事项。在解题的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不加分析,乱套公式。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在讲解习题时,重点要讲清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要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把物理过程图像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为了将抽象的情景和过程具体化、形象化,高一开始我们就要使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