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金融市场;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105-02
[作者简介]赖黄平(1959-),女,汉族,福建漳州市人,经济学学士,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学、世界经济的教学与研究。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创新水平不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业创新步伐缓慢且手段落后。具体表现为创新品种单一、创新内容较肤浅、多注重创新数量扩张,忽视质量提升,特别是金融创新所依托的软硬件条件较为落后,致使创新水平不高、科技含量较低。
2.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发展不平衡且相互分割
首先,我国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在融资总额中占比较小,而间接融资占比则较大,导致银行业金融风险较大。在直接融资中,国有企业占比偏高,民营企业占比则偏低,融资结构失衡。其次,在资本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规模偏小仅相当于股票市场规模的1/4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第三,金融机构的城乡布局失衡。这是由于商业银行从自身的利益考虑,撤掉了原来在农村乡镇的大部分营业网点,导致城乡金融的发展失衡。第四,金融市场各子市场之间互相分割,银行、证券、保险业仍处于分业经营状态,致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也相互分割,影响了我国金融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3.金融市场监管法规缺失
目前我国金融法规建设滞后,在金融监管过程中缺乏法律法规的依据。虽然现行的有关金融监管法律法规经过多次的修改已较全面和完善,但由于我国在金融市场建设中缺乏经验,金融法规的覆盖面较狭窄,导致金融监管不到位、影响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此外,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分割,阻碍了两个市场相互之间的联动,使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阻碍,货币政策的效力无法正常发挥,削弱了金融市场监管独立性,这对金融市场甚至对整个市场经济体系都极为不利。
二、对策建议
1.加快货币市场建设步伐
目前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相互分割,导致货币市场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应加快货币市场建设步伐。货币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和商业票据市场,应进一步完善同业拆借市场,特别是建立健全同业拆借市场的交易网络系统,为同业拆借市场交易提供高效、便捷的技术服务。此外,要对同业拆借市场行为进行规范,使市场操作有序化、规范化,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健康、良性发展。同时,还要重视和大力发展票据市场。通过商业票据市场不仅能解决工商企业融资难问题,还可为商业银行提供优化资产质量的途径,并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应扩大我国直接融资的比例和规模,特别鼓励非公有经济与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积极为其解决资金问题。适度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适时对现有法规进行补充和修改,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行为,为投资者提供畅通的投资渠道。同时也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以稳定证券市场的运行,使我国的证券市场能更加稳步、健康的发展,
3.加强金融市场监管
由于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具有高风险特点,依法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也是金融市场本身高风险性所决定的。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监管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所以在金融市场监管方面应加快转变监管职能,创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为金融市场主体提供高效的服务。应以宏观调控为主,间接监管为辅,比如:进行行业规划、从政策上进行引导、对市场运行进行必要的监管、对市场的准入进行规范等,最大限度地防范并化解金融市场风险,使我国的金融市场能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4.规范证券市场的主体行为
证券市场的主体主要有投资主体、融资主体以及证券公司。对三者在证券市场上的运作行为应进行严格规范。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散户和机构投资者。与国外相比,我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重仍偏低,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应积极培育机构投资者,进一步优化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发展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在融资主体方面,应降低国有企业对间接融资的依赖度,鼓励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且要扩大国有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一旦条件成熟即可上市融资。对于证券公司,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止证券公司将客户的资金挪作它用。同时,对客户保证金应建立一定的安全保管和受偿制度,保证客户投资的安全性、盈利性。
5.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虽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成功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仍存在一些与《公司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仍受传统模式的影响,法人治理结构、内控机制尚未健全。所以,国有商业银行要建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标准健全内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提高竞争力,从而保障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效地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金融市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健,货币银行学[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2]盘英俊,金春宝,孔源.我国金融市场现状及发展研究[J].科学论坛,2007(3).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 监管改革
一、金融监管改革提议概述
在这本名为“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石”的白皮书中,奥巴马政府建议在如下方面对现有金融系统进行改革。
1.有效监督和管理金融企业。对市场正常运转至关重要的金融机构将受到强有力的监管,再也不允许可能对金融系统造成了重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游离于监管之外。
2.建立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督,使得主要金融市场强大到足以承受系统性的压力和一个或多个大型机构倒闭所造成的冲击。
3.建立对消费者金融服务和投资市场的强有力的监管,以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使他们免受不当金融行为的损害,从而重建民众对金融市场的信心。
二、在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方面的措施
1.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有漏洞
虽然大多数大型的金融机构受到相应的联邦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但事实证明这些监管是明显不够的。
首先,对资本和流动性的要求过低。监管机构没有要求金融机构预留足够的资金来支付交易资产,高风险贷款和表外承诺可能带来的损失,也没有要求他们在市场情况好的时候留存足够的资本金,以便为市场情况变坏做好准备。同时,监管机构也没有要求金融公司为市场流动性大幅萎缩的情况作出必要准备。
第二,监管机构没有考虑到的相互紧密关联的,进行高杠杆金融业务的大型机构的倒闭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国民经济可能造成的伤害,更没有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三,对综合经营的大型金融公司的监管责任被分割在不同的联邦机构中。分割的监管责任和对“银行”的法律定义中的漏洞使得一些金融机构可以随意选择由哪个政府机构来监管他们,从而逃避更严格有效的监管。
2.一些衍生金融市场和创新金融产品放大和扩散了风险
新的金融工具使信用风险得到广泛传播,使得投资者获得了将其投资组合多样化的新途径,也使得银行得以将很多业务剥离到其资产负债表之外。住房抵押贷款通过证券化,和其他贷款混杂在一起,然后被分割为具有不同风险特性的部分,出售给具有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通过信贷产品衍生化处理,银行不需要把这些贷款直接出售,就可以把大量的信用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由此可见,过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和缺乏透明度的场外交易市场导致市场参与者无法充分理解他们所交易的金融产品的风险特性,从而导致这些风险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逐步累积,最终使场外交易市场变成了金融危机一个主要发源地和重灾区。
基于以上分析,奥巴马政府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和改善监管的措施,以避免金融危机周期性地在美国爆发。其中,在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的举措如下。
1.设立金融服务监督委员会,改善和加强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这个委员会将由财政部长领衔,成员包括美联储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主席,以期为这些政府首脑提供一个常设的交流平台,从而促进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和协调,及时甄别新出现的风险,并为解决各部门之间司法管辖权的争端提供沟通渠道。
2.所有管理资产超过一定门限值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顾问都必须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同时他们必须提供有关其所管理的这些基金的足够的信息,以便于监管机构来评估这些基金是否威胁了金融稳定。
3.加强对保险行业的监督。美国计划在财政部内新设立一个全国保险局,以收集保险行业内的信息,谈判国际协定的制定,并协调对保险业的监管政策。
在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方面,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如下措施,以期实现对金融市场的全面监管。
1.加强对资产证券化市场的管理。美国政府要求资产证券化的创设和发行方必须在这些资产中保留一部分的份额,从而继续承担一定的风险责任。监管机构随后也将颁布一些补充条例,将市场参与者的薪酬与证券化资产的长期业绩联系起来,同时,进一步增加资产证券化市场的透明度和标准化,提高信用评级机构的水准。
2.建立对所有场外衍生工具的交易市场的全面监管,以达到预防这些市场中的交易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危险,促进这些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防止市场操纵和欺诈等公共政策目标。
3.美联储将承担起对那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支付,清算和交割机构的监管责任,同时这些机构将被允许使用美联储的金融服务和贴现窗口。
三、简评
仔细研究美国政府的这些金融监管改革提议,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在这次仅次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之后对金融业的监管改革,与上次大萧条以后的改革的思路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1929年股市暴跌和大量商业银行倒闭的背景下,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根据该法案,商业银行不得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实行分业经营。1956年,美国国会通过《银行控股公司法》,进一步要求银行不得从事保险业务,仅允许销售保险产品。这些措施奠定了美国金融业长达几十年的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局面。
而这次的金融改革提议继承了《1999年金融服务法》的思想,允许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的继续存在,进一步加强了美国联储统一监管者的职能,即对系统性重要的所有金融公司作为一个集团进行并表监管。同时,奥巴马政府以消除监管空白和增加透明度为宗旨,对以前监管不到位的对冲基金,保险公司,评级机构等重要的市场主体明确了监管机构,将以前存在于少数大的投资银行之间的不受监督的场外交易市场也纳入了监管体系。
细细品位这些措施,可见美国政府对这次金融改革的良苦用心。他们既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透明度,从而避免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也不希望肢解现有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以免削弱美国金融业在全球的竞争力。但是,这些措施在给监管者带来了更多权力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比以往更大的挑战。一下子增加了如此多的监管对象和内容,他们能否迅速地了解这些内部盘根错节的监管对象,熟悉其错综复杂的业务内容,从而实现有效监管,达到这些改革措施设计者的初衷,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石.美国财政部网站.
篇3
关键词:危机 金融监管 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185-03
一、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改革
1.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1)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负责监测和处理威胁国家金融稳定的系统性风险。(2)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负责对提供信用卡、抵押贷款和其他贷款等消费者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金融机构实施监管。(3)强化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将之前缺乏监管的场外衍生品市场纳入监管视野。(4)设立新的破产清算机制,以防止金融机构倒闭再度拖累纳税人救助。(5)限制银行自营交易及高风险的衍生品交易。(6)赋予联储更大的监管职责,同时对其实施更严格的监督。(7)美联储将对企业高管薪酬进行监督,以确保高管薪酬制度不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求。
2.英国金融难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包括三个新机构的建立。第一,英格兰银行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以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宏观政策工具。第二,英格兰银行成立一个下属机构——审慎监管局 (PRA),以促进金融公司的稳定性。第三,成立一个金融行为监管局(CPMA),以保护消费者和管理金融市场。2011年6月英国政府还了《金融监管新方法:改革蓝图》白皮书,对英国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明确了新成立的金融政策委员会将专门负责宏观审慎监管,将金融服务局原有的微观监管职能划分给新成立的审慎监管局和金融行为监管局承担,同时着重规定了各类法定监管机构间的协调机制。
3.日本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1)促使金融机构加强全面的风险管理。要求金融机构要给与风险管理部门应有的地位和优先性;更加关注金融机构资产风险状况与资本充足率适应性;督促综合性金融集团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2)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约束和改进不恰当的激励机制。强化了对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审查。提出基于金融风险的薪酬调整机制,避免金融高管过于重视短期利润而忽视长期金融风险。(3)加强信息披露,增强市场诚信度和透明度。特别是增强证券化产品的透明度,加强对金融机构信息透明度的要求,改进会计准则。(4)扩大监管范围,着眼于系统性风险。改变以往注重保护储户利益,重点监管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做法,将监管范围扩大至保险证券银行等所有金融机构。(5)实施全面审慎性监管,并加强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
4.欧盟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1)创设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设立欧洲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会(ESRB),其主要由成员国央行行长组成,主要职责包括控制欧盟信贷总体水平和抑制“泡沫”,监测整个欧盟金融市场上可能出现的宏观风险,及时发出预警并提出应对相关情况的措施,以确保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的金融危机。(2)建立超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成立三个超国家金融监管局:一是欧盟银行业监管局,责对银行业的监管。二是欧盟证券与市场监管局,负责对证券行业的监管。三是欧盟保险与雇员养老金监管局,负责对保险业的监管。(3)把保护消费者作为金融监管的中心目标。欧盟金融改革法案成功将消费者保护列为欧洲金融监管局工作的绝对核心。
二、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特点
纵览各主要国家、经济体和国际金融组织推出的监管改革措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市场主导原则和市场自由发展仍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从各改革方案的内容来看,其主要目的在于弥补监管漏洞,纠正由于市场过度自由而导致的市场参与者之间、市场与监管之间的失衡状态,而非对市场自由做出严格限制,市场主导原则和市场自由发展的环境仍然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础。
2.强调金融信息对金融监管和金融市场的重要意义。金融是一个信息行业。无论是金融监管当局还是金融市场主体其工作开展及效果都完全依赖于其所掌握的金融信息。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同以下两方面有关:一方面,金融市场交易主体在贪婪的驱使下,在未获得充分的交易相关信息之前就参与了交易,从而产生其无法承担的损失;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当局未能充分掌握相关信息,进而未能作出及时反应。因此,各监管改革方案都重点强调了金融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3.通过设立制度化实体机构加强监管协调。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现行金融体系中,一般都存在多个金融监管主体。多头监管容易出现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与权限划分不清,导致监管套利,从而变相地降低了监管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头监管体制也存在很多的优越性:一方面,在金融分业经营格局依然比较清晰之时,分业多头监管的专业性依然具有制度优势;另一方面,多头监管可以形成激励机制,促进监管竞争,为市场提供更有效的监管。权衡利弊,多头监管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各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为此,各监管改革方案都要求加强监管协调,设立实体化、制度化的监管协调机构。
4.强化货币当局的金融稳定职能。各改革方案都着力强化了货币当局的金融稳定职能,这反映了现代经济体系中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的深化。在现代金融体系中,银行类金融机构大规模介入资本市场,这就使得后者成为了银行体系的重要风险来源之一。与此同时,如果不考虑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将无法建立,货币政策也就无法有效实施。此外,在金融机构出现财务困境时,货币当局作为最后贷款人也需要并且最适合于承担救助职责以避免系统性风险。在这一背景下,对于货币当局来说,维护金融稳定就成为了与货币政策制定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职责,其关注的范围和领域也显著扩大,不再局限于银行类金融机构,而是涵盖了所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5.突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不断复杂化,系统性风险越来越成为金融稳定的重要威胁,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最为突出的例子。有鉴于此,此次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很自然地将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
6.加强监管当局的危机处置能力。在这次危机中,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救助极为不力,这一方面是由于对危机进程和严重性的误判,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金融监管当局缺乏危机处置的手段与能力。为此,各改革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明确监管当局在危机处置中的权限和程序,突出的一点的就是强调建立危机处置的完备预案,同时授予监管当局在危机状态下“便宜行事”的权力。
7.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高度重视。会计准则在反映表外业务风险上的局限性与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不透明性是此次危机爆发与恶化的重要原因。各个国家与地区的金融监管改革都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在相应的监管措施上则缺乏具体内容。这还需要国际协调合作与统一标准,而这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8.加强对投资者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本次危机暴露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现代金融产品的复杂性使得市场微观主体经常难以正确理解产品的特征和对产品蕴含的金融风险作出正确评估,从而无法基于审慎的判断作出交易决策,甚至落入欺诈陷阱。因此,保障投资者与消费者的知情权与索赔权是各项改革方案中的共同内容。
9.推进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在各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都提出了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国际监管合作不仅是防范外源性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各经济在金融监管改革上的尺度,避免其他国家和地区较为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对自己国际地位造成威胁。
三、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选择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所受的冲击更多地是在实体经济层面而非金融体系层面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开放性不足避免了外部系统性风险的传染,与此同时,中国的高储蓄率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使得金融机构不必求助于高风险、高成本的融资渠道。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金融服务多样性需求的日益增长,金融体系必将更为开放,金融市场也将更为活跃,从而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中国应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金融监管改革。
1.坚持金融监管全面覆盖的原则。“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是金融监管发展的潮流,不论是较早改革的英国、日本还是危机过后的美国,其金融改革都明显地反映出这种趋势。中国的金融监管体制一直秉承了全面覆盖的理念,并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不仅要继续坚持全面覆盖的监管理念,更应该付诸实践以有效保证这一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2.坚持适度监管,鼓励金融创新。美国金融危机暴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如金融衍生品的监管过于松散,甚至缺位。而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都不发达,中国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权利限制过严。虽然这避免了类似于美国金融市场的高风险,但是也严重约束了金融市场的创新能力,阻碍了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的需求。与此同时,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过度管制很容易削弱本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导致金融资源的外流。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由于担心市场风险而阻碍金融创新,相反,必须将金融创新的主导权还给市场。
3.加快推进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金融信息联通与共享。金融监管当局充分掌握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部门的相关信息,对于进行宏观审慎性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实现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推进金融监管信息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征信体系,在为金融机构决策提供依据的同时,有助于监管当局通过违约率了解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为审慎性监管提供支持。第二,健全支付清算体系及其信息挖掘,汇集经济交易信息,以此反映交易活跃状况、经济景气程度和经济结构变化情况等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侧面,为金融稳定状况的评估提供背景。第三,加强金融监管当局内部及其与各经济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整合与共享,在可能的情况下制定明确的、有时间表的金融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4.建立实体化、法治化的监管协调机构,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格局,但是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缺乏正式制度保障,仅处在原则性框架层面,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在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应将协调机制法治化、实体化。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组建有明确法律权限、有实体组织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以监督指导金融监管工作。
5.突出消费者利益保护这一金融监管目标。完备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措施是发达金融体系的共同特征,也是构成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果金融监管只关注金融机构的利益诉求而忽视了对消费者利益的切实保护,就会挫伤消费者的金融消费热情而使金融业发展失去广泛的公众基础和社会支持。所以,要使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对消费者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实行严格监管,促进这些产品透明、公平、合理,使消费者获得充分的有关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信息。
6.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在不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金融体系所面临的系统性风险的来源与传导机制存在着差异。目前,我国金融发展所处阶段和金融体系的特定结构决定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并非系统性风险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综合经营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特征将会与当前发达国家进一步趋同,金融控股公司等大型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会快速发展。为了应对金融业快速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应在明确系统性风险标准的前提下,确立监管系统性风险的专门监管机构。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考虑将这一职责赋予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牵头监管”模式,并与其他监管机构密切合作,解决监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盲区”。
7.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监管,改进监管手段。随着金融创新的飞速发展,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及表外业务规模也在迅速扩张之中。为此,中国必须加强资产负债表的监管。首先,完善资产负债表的编报规则,使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风险能够在资产负债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次,监管当局应当及时、充分掌握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情况,为微观审慎性监管提供依据。再次,监管当局应该在考虑到金融体系内部复杂联系的基础上,在宏观层面上对资产负债表的总体变化情况进行监控,并据此对金融体系的风险水平作出评估,在出现问题时发出预警。最后,监管当局需要通过资本充足率要求和会计标准的改进,消除或削弱与资产负债表相关的顺周期性,平滑金融体系运行中的波动,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8.加强国际协调与合作,与国际金融发展步调一致。在当前形势下,中国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回应国际社会舆论的要求,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需要。其次,目前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仍然处于酝酿和起步阶段,中国的及早参与有助于争取主动,确立规则,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利益。最后,尽管现阶段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参与程度仍然非常有限,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开放,中国也将面临更大程度的传染性系统性风险,对于这些风险的防范与处置也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国际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
参考文献:
1.巴曙松.主要监管模式对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中国经济时报,2012.10.8
2.何德旭等.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新趋势及启示.上海金融,2011(1)
3.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证券报,2009.10.20
4.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国际金融研究,2011(8)
篇4
综述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金融监管制度暴露出的缺陷,各国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为出发点,推动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发达国家通过颁布、调整法律和规范,强化金融监管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作用。2010年7月,美国颁布《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设立相对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局(CFPB),并将资产大于1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储蓄放贷机构、信用合作社交由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监管。2010年4月,英国进行金融监管改革,将统一金融服务局(FSA)拆分,审慎监管职能划归英格兰银行行使,新设消费者保护与市场监管局(CPMA),后又更名为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专门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与审慎监管局(PRA)地位平等,主要职责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适度保护。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OCED)、世界银行(WB)、世界银行扶贫小组(CGAP)、金融包容性联盟(AFI)、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国际金融教育网络(NFE)、全球金融包容合作伙伴组织(GPFI)等组织均认为金融消费者保护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和效率、提升信贷可得性意义重大,并积极推动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表1)。本文以英国为例,介绍以其为代表的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探索。
英国的探索
英国是传统金融强国,金融市场成熟度较高,然而英国当局对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重视却相对滞后。1986年《金融服务法》的颁布与金融“大爆炸”对英国金融体系带来巨大影响,过度相信市场的作用使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忽视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问题,从而在英国出现保险公司拒付保险金这样恶劣的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因此,英国政府在经历了分业监管的效率低下和部门冲突后,面对混业的市场和消费者利益受到侵害增多等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金融消费者保护逐渐在理论界和政策层面被逐步重视。2000年,英国颁布《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赋予金融监管机构四大金融监管目标:增强金融市场信心、提高公众金融知能、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和防范打击金融犯罪,并开创性地将“金融消费者”(Financial Consumer)写进法案,法案将金融消费者分为专业消费者和非专业消费者(如普通民众),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面对的金融交易层次不同、风险不同,受到侵害的表现也就不同,法案认为应有区别地对待,尤其加强保护非专业消费者的金融利益。《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共有30个部分、433条,对英国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该法案为金融服务监管局等统一监管奠定了基础。
在颁布《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后,将原来分散在证券投资局(SIB)、证券期货协会(SFA)、个人投资协会(PIA)、投资管理监管组织(IMRO)、英格兰银行的银行监管部、注册互助委员会(RFC)、住房合作委员会(BSC)、互助合作委员会(FSC)、由贸易工业部划转到财政部的保险监管司及伦敦交易所的英国发行上市监管部(UKLA)合并组成单一的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服务监管局,行使对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投资业的监管。除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职责,FSA同时担负维护市场体系稳定、促使社会公众金融知能水平提高并减少金融犯罪的职责。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在金融危机前,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主要承担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职能。FSA非常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统一市场监管职能后,为更好地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保护服务打下了基础。FSA在消费者保护问题上的具体工作包括:直接向消费者提供充分信息,帮助消费者金融决策;给予消费者一般性建议,让消费者知晓其权利和责任以及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分析说明;设立消费者咨询、投诉服务渠道;监督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公司(FSCS)赔偿基金的管理与运用。其下属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及职能如图1所示。
设立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TCF)。FSA为规范金融机构销售金融商品过程中的劝诱行为,在2001年6月通过实施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即金融机构要从自身如何对待消费者利益开始思考,在产品设计、经济补偿、管理信息和投诉管理等一系列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并将公平对待消费者理念融入金融机构的文化、价值以及具体活动中,要求英国最大的35家金融集团每年报告项目实施情况。如果FSA在半年内收到500起及以上对金融机构的投诉,就需要对投诉数量和处理数量、两个月内处理结束的投诉占比进行两年一次的披露。
成立金融巡视员服务有限公司(FOS)。FSA在外部成立独立的金融巡视员服务有限公司,主要职能是处理消费者对FOS管辖的金融机构的投诉和纠纷。FOS受理消费者通过金融机构内部纠纷解决机制未能根本解决问题的投诉。实际上,FOS是作为金融机构内部纠纷解决机制的替代与补充,本质是一种法院诉讼替代性纷争解决机制(ADRs),是金融消费者纠纷解决渠道多元化的体现。这种制度的优势在于消费者在遇到不同类型的金融消费纠纷时,不必为由于业务领域不同而找不到合适的投诉机构犯难,且FOS对消费者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FOS的裁决只对被投诉金融机构有单向拘束力,消费者如果对FOS的处理结果不满意还可以继续向法院提讼。
成立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公司。为充分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英国成立金融服务赔偿计划有限公司,对因金融机构破产而蒙受损失的消费者(存款人、投资者或保单持有人)提供赔偿。该公司是具有完全独立的法人资格,赔偿基金来自于成员缴纳的费用,但由FSA制定相关规章和任命该基金管理机构的管理层。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只要被FSA批准在英国经营,就自动成为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有限公司的成员。每家金融机构成员均须缴纳三种资金:初期资金、继增资金和特别出资,一旦机构发生破产,如银行破产,消费者在七天内就可以得到赔偿,且不考虑存款人的贷款额度进行总额赔付。
重视金融消费者教育。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消费者金融教育,在《金融服务与市场法》颁布前,消费者金融教育并不成体系,多由民间机构自发组织,规模较小且比较分散。在金融服务局成立以后,FSA的一项法定职责就是促进全民金融教育水平地提高。FSA的消费者教育工作包括丰富消费者的相关金融知识和提高理财技能,从而令消费者减少损失,促进消费者对自身权利与责任的了解。2003年,确定消费者教育总体目标是到2008年金融教育受众数量达到1000万名,为此,FSA每年投入其年度预算的5%以上来实现消费金融教育目标。2010年4月,成立消费者金融教育局(CFEB),全面管理执行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政府主导、专门机构执行金融消费者教育是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一大特色。
完善消费者投诉机制。2005年5月,FSA《关于金融服务投诉指引》,指引以列举的形式明确规定FSA可以受理的消费者对金融机构的投诉情形,同时,也说明了消费者不能或没有理由向金融机构投诉的事项。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意识到本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工作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在2010年3月,由FSA、OFT(消费者和竞争监管部门公平交易局)、FOS为重塑消费者对英国金融体制的信心,联合了《消费者投诉处理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FSA、OFT和FOS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处理消费者投诉方面的各自职责,强调各方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联合应对新型金融消费者风险和消费者大规模投诉的程序和措施。因此,英国的金融消费者投诉机制在制度设计上以市场化运作为主。
投诉专员办公室(OCC)和公开交易办公室。投诉专员办公室在2001成立,主要职责是专门负责调查针对金融服务监管局的消费者投诉,可以视为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制衡机构。OCC主要受理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监管局违反《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规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失职和不作为行为的投诉。公平交易办公室则是英国最主要的反垄断监管机构,只代表消费者的集体利益,不直接介入金融消费者个体与产品或服务提供机构间的纠纷。公开交易办公室主要通过规范市场供给方的行为来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赋予消费者更大的权利,以此,使企业和消费者受益。
危机后的机构改革。金融危机后,英国政府已将FSA进行分拆,将原有金融监管职能划归英格兰银行,而金融消费者保护职能由新成立的CPMA承担,2011年6月,CPMA更名为FCA,主要职责是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适度保护。至此,英国金融监管体系形成金融消费者保护(以FCA代表)与宏观审慎监管(以PRA代表)平行的局面,这一点似乎是“双峰式监管”理论的很好应用。
评价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本国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并不断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目的是为巩固和增强英国金融业的全球竞争力。英国监管部门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内部客户投诉处理机制解决消费纠纷,认为金融机构投诉处理制度是最基础的纠纷解决制度。作为基本目标之一,金融服务监管局要求金融机构尽可能把纠纷在萌芽期化解掉,而不使其发展到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解决的阶段。一旦纠纷无法在金融机构内部得到解决,FOS则以带有行政仲裁性质的第三方身份处理。作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最后层面,金融机构倒闭则由FSCS负责托底。这样,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就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成为一个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完备的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充分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尤其确保了那些缺乏全面金融知识和风险识别手段的普通消费者可以相对安全地从事金融活动,从而避免金融市场发生群体性恐慌,并有效预防金融风险的扩散。对于遭受不公平待遇的金融消费者,补偿救济制度赋予他们多重选择,从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到通过第三方渠道,甚至诉诸法院,制度为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保护方案,并提供了多种简捷、节省和高效的纠纷解决选项。
此外,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是金融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个环节建立了与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除金融机构要定期报告所受理纠纷情况外,FOS和FSCS也要定期向金融服务监管局通报有关金融机构的投诉和经营状况信息。尽管FOS和FSCS没有监管处罚权,但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帮助金融服务监管局认识金融机构存在的经营问题,从而迅速采取监管行动,及时纠正问题,提升金融服务监管局的监管效力。
市场化的纠纷解决和消费者救济制度维护了市场的公平原则。英国制度对金融消费纠纷实行“谁出错谁赔偿”的过错方赔偿责任原则,由过失的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予以补偿,不由政府买单。对破产倒闭的赔偿实行“谁受益谁出费”的权利和义务相匹配原则,根本上,金融机构是担保救济制度的受益者,因此,赔偿消费者的费用全部出自金融机构。对金融机构加入担保救济的收费,则按照业务细分方式根据金融机构的业务类型分类收取。
因此,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最鲜明的特色是政府主导、市场推动。政府对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重视提高了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通过金融教育使消费者增加了金融消费的理性判断能力,通过强化金融机构为金融消费者提供“负责任”商品的义务,间接培育了一个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
篇5
关键词:公证业务 金融风险 类型 主要成因 防范作用
就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状况来看,高比例的银行不良资产、大金额的国际游资、不健全的金融体制等问题,都增大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金融风险的出现不仅会影响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也会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制约作用,同时还会威胁到和谐、稳定社会的构建,危害较大,所以就需要针对金融风险采取必要性的防范措施。公证业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加以科学、合理利用。
1.金融公证业务的概念及特点
1.1金融公证业务的概念
金融公证业务又叫做金融事务公证,其本质是一项公证活动。当前并没有金融公证业务的统一定义,因为金融公证业务的适用范围局限于金融行业,所以只要是与金融业务或金融机构存在关联性的公证活动,都可以将其视作金融公证业务。在落实金融公证业务时,首先要明确公证业务具体类型,进而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工作方式,确保金融公证业务作用的充分发挥,其中借款合同公证、还款协议公证、票据拒绝证书、融资租赁合同公证等,都属于金融公证业务的常见类型。
1.2金融公证业务的特点
金融公证业务与其他公证业务既存在相同点,也存在不同点。任何一种公证业务都是以合同为公证主体,金融公证业务也不例外,在进行公证时,是通过审查并确认合同的真实性及合法性,来实现公证目的,这是金融公证业务与其他公证业务的相同点。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因为金融市场环境复杂,法律条例繁杂,使得金融公证业务工作难度较大。第二,一般情况下,公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合同主体一方为金融机构,因金融机构的自身特点,在公证过程中,需要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金融公证业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第三,当非金融机构有公证需求时,因为针对非金融机构经济活动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作用,此时公证机构便不能采用适用于金融机构的公证方法,这就对公证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金融风险常见类型及主要成因
了解金融风险常见类型及主要成因,是科学、合理利用公证进行风险防范的基础,可以确保金融公证业务作用的有效发挥。
2.1金融风险常见类型
金融风险类型众多,财务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几种。财务风险是指银行证常运转所需资金不足,并且处于亏损经营运行状态,资金比例失调严重,银行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不仅难以维持证常运转,还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危机。市场风险是当前主要的金融风险之一,当前我国证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市场运行体制并不完善,缺乏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法律法规,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市场秩序混乱,导致金融行业容易出现较大波动,引发众多风险问题。信用风险的具体体现为银行不良资产金额增多、比例加大,当贷款人在规定日期内没有偿还欠款本息时,便会造成信用风险,对银行的经济收益以及市场资金流动造成了不良影响[2]。
2.2金融风险主要成因
金融风险的主要成因包括企业效益差、市场信誉度低、执法力度不足三方面。首先,当企业因管理不善、决策失误、市场变化、政府政策等原因,造成经济效益低下、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时,便会导致金融风险的出现。其次,一些贷款企业信誉度较低,没有按照合同规定内容在指定时间内还清欠款,出现拖欠或者逃债行为,此时会造成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出现,引发金融风险[3]。最后,金融市场执法力度不足,没有依照法律法规对失信违约企业进行严肃惩治,难以对企业行为形成强制性约束作用,助长了失信违约行为的蔓延,加大了金融风险出现概率。除此之外,银行经营模式落后、内部监管力度不足等,也会造成金融风险问题。
3.公证业务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作用
金融风险危害性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这就需要借助公证业务来实现。公证业务在金融风险防范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金融监管作用
金融监管是确保金融防范有效性的基础,公证业务是由专门的公证机构来完成的,公证机构具有独立性、中立性和专业性特点,可以形成法律监督效应,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公证机构通过开展公证业务,便可以起到金融监管作用,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管控力度,维持金融市场运行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在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的《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中,强调了构建完善的银行监管体系,以及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的重要性,作为银行监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公证机构所发挥的金融监管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2事先预防作用
金融公证业务是由专业的公证员,严格按照规范的公证程序,采用科学的公证方法,以信贷合同作为主要依据完成的。在公证过程中,公证员需要先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及法律知识,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判断,只有真实有效并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才能够予以公证,反之,当发现合同内容不真实或者存在违法现象时,则不予以公证。公证员通过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及合法性进行判断,可以完成对合同的事先审查,及时找出因合同问题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从根源上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起到了事先预防作用。同时,还可以对合同双方进行教育和证确引导,强化合同双方的风险意识,也能够起到风险预防作用。
3.3保护各方利益作用
通过开展金融公证业务,可以按照合同内容对合同双方行为进行确认,督促借款方履行合同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向银行偿还债务,使银行获取应得的利益,确保银行能够实现预期的经济收益,对银行的合法权益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还可以从法律层面实现对合同双方的有效监督,对两者行为起到了约束和规范作用,实现当事人自由意志与国家监管意志、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统一。
3.4强制执行作用
公证机构所出示的公证书具有法律效应,仲裁、审判机构可以以公证书为法律依据,按照合同双方的事先约定,对违约失信方采取强制性惩处措施,对高效实现债权人的债权,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具有重要意义。当合同到期后,如果借款人没有及时偿还债款,则公证机构可以依照《公证程序规则(试行)》第35条规定内容,赋予债权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如果符合规定的条件,公证处就可以依法出具强制执行公证书,由人民法院直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免除了当事人的讼累。
结束语:
公证业务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起到了金融监管作用、事先预防作用、保护各方利益作用以及强制执行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面对愈加复杂的金融市场环境,要想加快经济增长速率,构建和谐稳定社会,就需要充分发挥公证业务在金融风范防范中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健康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文清.浅谈公C在防范金融债权风险中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旬刊,2012,(7):31-31.
篇6
一、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种稀缺性资源,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度非均衡是“常态”,制度均衡仅是理想状态,即使出现也不会持续。而现实金融市场中,金融监管制度设计是相对固态的,这与金融发展的动态必然产生错位,市场失灵和监管失灵的对立统一形成了金融监管的制度范围。金融领域中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金融垄断、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的负外部性及“准公共物品”特性等。市场失灵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破坏公众对银行的信心,进而产生“挤兑”、连锁性倒闭等金融危机。监管失灵会影响市场效率,监管需求与监管成本的博弈、监管权力“寻租”、被监管者“俘虏”监管者、法规与监管政策之缺陷等都会带来监管效率低下和道德风险问题,破坏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市场与监管不能完全割裂,从依靠行业自律到严格的直接监管之间可细分几个不同程度的递进:一是行业自律,即由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自律准则,主要采取自愿实施的方式;二是注册,使得相关部门及时掌握有关机构的信息;三是监督,持续监管市场或机构的运行,如非必要,不采取直接监管措施;四是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即对相关机构提出资本、流动性、行为规范等监管要求,并有权进行现场检查。一般而言,监管严格程度递进的同时,也是监管成本不断提升的过程。因此,对于不同的金融市场和产品,并非是监管严格程度越高越好。监管当局应当根据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的性质和影响,并充分考虑到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协调,采取不同层次的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有效性。
分析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成本—收益分析法和以成本有效性分析替代成本—收益分析方法。
(一)成本—收益分析法。
如图1所示,设金融监管的总预期收益为r(x),又称为预期收益曲线,其中x为监管强度。金融监管收益主要包括金融监管使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提高的程度、使金融体系总体收入提高程度及使被监管机构收入提高水平三个方面。假定r(x)具有通常的收益函数的性质,即有。金融监管的总成本为c(x),又称为成本曲线。金融监管成本包括金融监管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监管的行政成本和执行成本。间接成本包括监管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不公平竞争、阻碍金融创新等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同样假定c(x)具有通常成本函数性质,dc(x)/dx>0,。则当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即MR=MC时,监管的预期净收益n(x)=r(x)-c(x)达到最大,此时达到理想的监管状态,监管强度则为理想的监管均衡强度x*,监管达到最佳效率水平。当监管强度低于理想监管均衡强度时,监管的预期净收益随监管强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监管强度高于理想监管均衡强度时,监管净收益随监管强度的提高而递减。但是,这种监管均衡强度x*会随着市场条件和金融深化程度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监管强度也会随之在市场与监管不同层次间变化。如美国对对冲基金的监管,之前更多地强调收益而采取了完全行业自律的监督模式;而随着对冲基金规模的急剧扩张,这种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有效控制风险,因此危机后逐步向注册及监督等更严格层次的监管递进。
图1 金融监管成本收益边际分析
(二)成本有效性分析法。
成本—收益法最大的缺点在于监管成本、收益难以量化,一种替代的思路是进行成本有效性分析。其基本思路是:当无法确定某公共项目具体收益时,可用目标完成程度与付出成本之间的比例来分析。若能同样有效地完成目标任务,那么成本更低的方案当然优于成本较高的方案;在监管成本相同的情况下,目标的完成程度越好,也就说明其有效程度越高。这种分析方法运用目标完成的程度(即监管的有效程度)替代了金融监管的收益,避免了金融监管收益难以确定的缺陷。
二、危机后国际社会对金融监管范围的反思
(一)危机反映金融监管范围过窄问题。
此次金融危机显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范围设定明显过于狭窄,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古典自由经济主义主导下,对市场的过度信任和对政府作用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带来了自由主义理论的复兴,以批判“金融压抑”和主张“金融深化”理论为代表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在管制还是自由的争论中逐渐占据上风。监管当局因此尽可能缩小监管范围,特别是放弃了对一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产品的监管,是促成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
1、监管制度范围设计缺陷明显。传统审慎监管以最小化金融机构(及清算体系)失败潜在的负外部性为中心,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对资本和流动性的最低要求、监管检查、存款保险制度及类似金融安全网体系、监管者早期介入机制及对突发危机的应对机制等。在这种监管理念指导下,保护存款人利益、并防范存款人挤兑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破坏性影响是首要监管目标,因此传统金融监管的主要对象是存款类金融机构。虽然一些准银行机构,如投资银行也接受一定程度的监管,但侧重于对投资者的保护和交易的合规等方面,而不是审慎监管。因此,危机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监管范围制度设计中,只对以零售客户为主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实施监管,对投资银行、评级机构、贷款公司、共同基金等机构,不实施监管或只对其市场行为进行有限监 管。对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也只针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监管,而对于它们的经营模式、激励机制和产品,则基本不管。对于金融创新和衍生品可能产生的问题交由市场自身来解决(见图2)。
图2 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监管制度约束范围
注:X2Y2为监管制度供给使监管制度范围外延可能达到的均衡约束线,其外延由监管制度稀缺程度和边际成本收益关系决定,理想状态为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下同。
2、大量系统重要性机构、市场和产品游离于监管体系外。大量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产品、市场成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例如,未纳入监管范围的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成为危机爆发的主要推手。“影子银行体系”承担了商业银行的信用转换功能,却不属于传统商业银行,包括结构投资工具、管道工具、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等。2007年末,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总资产约为10万亿美元,与同期美国全部银行体系总资产规模相当。场外衍生品市场也是本次金融危机导火索之一。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截至2008年6月,场外衍生品在外流通名义金额达684万亿美元,市值达20万亿美元。由于场外衍生品结构复杂,交易透明度低,金融监管缺位,最终给金融体系造成巨大损失,并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3、对系统重要性大型金融机构并表监管缺位。银行控股公司多样化经营所带来的范围经济和潜在竞争造成了监管真空。在全球化和混业经营背景下,一些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经营业务覆盖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多个领域,经营触角延伸到世界各地,组织架构日趋复杂,面临较大的跨境经营和综合经营风险。但相应的金融监管特别是并表监管却严重缺位,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公司架构、资产负债情况、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系统内的关联风险、创新金融产品潜在风险特别是表外业务风险等没有实施有效监管,导致系统性风险蔓延和失控。
4、监管范围交界套利问题突出。金融危机表明,监管与未监管交界领域的大量监管套利行为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为规避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将一些高风险的金融产品从受监管领域转移到监管标准较低甚至没有监管的领域。监管范围的局限、监管套利的驱动加上市场约束的失灵同时激发了过度金融创新,引发了证券化和其他衍生品的急剧扩张,并给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风险。
(二)国际社会分层次改进金融监管范围的实践。
目前,国际社会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要求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并以强化审慎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厘清市场自律、注册、监督及审慎监管不同层次的界线和组合,在设定更加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范围同时,确保金融市场保持创新和发展,维持金融监管强度的均衡。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监管动议包括:
1、提升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审慎监管程度和覆盖面。按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峰会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提出了加强系统重要性机构监管的一揽子政策框架:一是减少系统重要性机构倒闭的可能性和冲击,包括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附加资本要求、流动性要求以及法律和运营结构方面的监管要求。二是提高金融体系处置有问题机构的能力。相关政策旨在提高有序处理倒闭机构的能力,完善事前的危机应对机制、应急计划、监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安排等。三是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市场。相关政策旨在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减少金融机构的相互关联程度。2009年11月,FSB-BIS-IMF联合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市场和工具的评估指引》,按照规模、关联性和替代性三个方面评估系统重要性影响,并考虑业务复杂性和杠杆率等指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下设的宏观审慎工作组正在评估对大型复杂银行的监管安排。2008年10月,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正式提出建立全球统一的跨境保险集团监管标准,建立数据监控和分析工具,检测跨境保险集团的系统性风险因素,并加强监管协调。
2、以注册和行业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冲基金监管。国际证监会组织等监管者正在通过立法制定统一的对冲基金和(或)对冲基金经理监管框架,包括强制注册要求、持续监管、提供系统性风险信息以及监管者之间信息披露和交换;2010年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包括各国监管框架的评估、对冲基金管理人的最佳做法。监管当局正在协调相关工作,确保不同国家尽可能统一实施对冲基金监管。美国金融改革法案要求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顾问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并提供他们交易和资产组合的相关信息,同时将联邦管制的投资顾问的资产门槛从3000万美元提升到1亿美元。证券交易委员会将对这些基金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每年向国会报告监管情况。“沃尔克原则”也提出限制银行实体(包括存款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发起或者投资于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要求,包括规定银行实体在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中的权益必须限制在基金所有权益的3%以内;银行实体在对冲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中的权益合计不能超过其自身一级资本的3%,且银行实体不能从事与客户服务无关的自营交易。
3、加强评级机构的外部市场监督约束。国际证监会组织了《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基本准则》,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公布了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法规。国际证监会组织等监管者正在评估各国和地区性的立法建议是否符合国际证监会组织规定的原则和行为准则,以及立法建议的差异是否会使信用评级机构的合规义务相互冲突。
4、以监督为重点推进场外衍生品交易进入场内和信息透明化。2009年5月,国际证监会组织了场外衍生品的监管文件,主要内容:一是证券化市场的信息披露要求,交易链中的激励机制,投资者的标准和尽职要求。二是信用违约掉期市场(CDS)的透明度、标准化、中央交易对手,以及国际合作等。目前国际上正在通过监管激励推动场外衍生品交易进入场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10年新标准,全面考虑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以及集中清算合约和提供担保品的益处。支付与结算委员会和国际证监会组织将《合格中央交易对手的标准》,全球监管当局将采取协调行动监督并实施场外衍生品中央交易、对手方标准和交易托管国际标准。按照这些监管思路,美国已在推动场外衍生品进行场内交易、增加交易透明度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监管要求。
三、我国金融监管范围存在的问题
由于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制度设计的差异,我国金融监管范围方面的问题既与发达国家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的特点。在金融分业经营的情况下,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别负责银行、证券、保险监管的分业监管模式。近年来,我国金融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交叉性金融业务发展较快,金融体系内不同行业之间、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之间联系日益加深,传统的分业监管和机构监管模式面临较大挑战。在此背景下,金融监管范围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不足、监管范围重叠交叉及监管标准不统一、不连续等问题。目前,我国金融监管范围未能有效覆盖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见图3)。
图3 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约束范围
(一)各类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还缺乏明确的法律定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平安集团等;另一类是企业集团形成的金融股控公司,如海尔集团、山东泛海集团、东方实业集团等。虽然金融控股公司控股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子公司受到各自的行业监管,但在金融控股公司层面尚未建立统一的并表监管规则,缺乏整体监管要求。一些金融控股公司层级多,组织架构复杂,公司治理不完善,关联交易缺乏透明度,整体风险难以管控。
(二)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交叉渗透领域。
目前,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合作与渗透不断加深。根据监管规定,商业银行可以设立基金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入股信托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可以投资非上市银行的股权和证券公司,还可设立或投资非金融类企业。在业务合作方面,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业务合作不断加强,如商业银行开展基金托管和资产托管业务、基金销售及保险等业务,保险公司参与证券市场业务以及跨银行、保险两个行业的银保业务等。同时,银行、证券、保险企业还通过相互交叉持股和购买对方发行的次级债,加强渗透。随着银行、证券、保险企业交叉持股和业务合作的不断推进,风险传染的途径增多,金融体系的关联度加强,容易形成监管空白和监管交叉重叠,带来监管成本增加和效率降低,其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值得关注。
(三)投资于金融市场的私募基金、社保基金和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私募基金根据具体投资范围分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等。目前除了通过信托方式规范为阳光私募的基金,其他大多数私募基金处于监管空白地带,且规模庞大,与金融机构和市场的联系紧密,一旦出现重大不利政策或市场调整影响,容易带来比较严重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社保基金和补充养老基金主要由各级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其投资金融市场的活动游离于规范的金融监管体系外。
(四)信用评级机构。
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现有各类信用评级机构100家左右。在监管方面,缺乏一个对评级机构统一监管的部门,既没有成立行业协会,进行统一管理,又没有制定相应法规,统一标准规范业务活动,使信用评级的指标不统一,评估方法各异,既不利于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也难以有效控制相关风险。
(五)网络金融业务。
当前网络金融业务,尤其是新兴电子商务中的电子结算业务,如以“支付宝”、PayPal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发展较快,并形成了与银行结算网络紧密的联系,使得金融监管面临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对网络金融监管政策主要有《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网上证券交易委托管理暂行办法》这两个监管规定,对于网络保险业务还没有纳入监管的范围,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等电子结算业务的监管还没有纳入议事日程。
(六)产权交易市场。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各地方产权交易所,其初衷是为了规范国有产权交易和服务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交易品种涉及企业股权、实物资产、知识产权、债权等。而随着各类国有企业改制的逐步完成,产权交易市场向非国有企业进一步开放和向市场化推进的步伐也在加快。目前,各类产权交易所由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监管者,容易导致监管效率低下和道德风险。因此,对于产权交易市场,应尽早纳入规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并明确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能的市场监管部门。
四、政策建议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监管范围面临的问题与其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自身面临的特殊问题。因此,在金融监管范围的调整中,既要借鉴国际社会的做法,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程度,区别监管层次推进监管范围扩展,达到市场约束与政府监管的有机统一。同时,要探索建立金融监管范围有效性分析识别的方法和机制,及时将一些应该纳入而未纳入监管范围的金融机构、产品和市场,特别是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产品和市场,及时纳入有效的监管体系。
(一)分层次调整监管范围,减少监管真空和缝隙。
在审慎监管层面:一是建立和完善金融控股公司审慎监管制度。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完善大型金融集团的监管分工和合作,建立完善对金融控股公司等大型复杂金融机构的“主监管”和并表监管制度,研究制定交叉性金融业务标准、规范,减少监管真空和重叠。同时,在不同市场间的机构设置、业务限制、融资渠道等方面建立有效的防火墙制度。二是强化网络金融监管。要完善现行金融监管法规,补充适用于网络金融业务的相关法律条文。特别是加强对以“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新兴电子银行经营模式以及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的有效监管。
在注册监管层面:重点是规范私募基金监管。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对一定资产规模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风险资本基金的注册或备案要求,并对投资者和交易对手披露部分信息。同时,对于公募基金,也应建立基金注册登记业务集中统一备份制度,改变目前基金公司自建注册登记系统和委托中登公司注册登记并行的现状,以保障基金持有人的权益。
在强化监督和行业自律层面:一是将信用评级机构纳入统一监管范围。包括明确信用评级机构统一监管部门,完善统一监管制度标准,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准入监管要求、业务许可制度、日常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退市”制度,有效 监督管理信用评级机构。二是将产权交易市场纳入资本市场统一监管。改变产权市场游离于金融监管体系外的格局,将其纳入统一的资本市场,由证券监管机构对其进行规范监督管理,并坚持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促进产权市场加快自身改造和市场化、规范化进程,推动中国证券市场与产权市场统一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二)加强金融监管协作,实现不同金融市场监管范围无缝对接。
建立国务院层面的协调机制,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不同监管机构信息沟通和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测、分析和评估,实现不同领域监管范围无缝对接,并进一步完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明确不同监管当局的监管责任,实施有效的联合监管等,形成防范系统性风险合力。同时,进一步增强与境外金融监管部门和国际组织间的协作,进一步完善双边基础上建立的信息交换与保密、市场准入合作、跨境现场检查协同、人员交流和培训等工作机制。
篇7
关键词:衍生产品 监管 合作 自律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076-02
衍生产品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础资产价值变动的金融合约,其中“基础资产”可以是普通的金融资产,也可以是其他衍生工具的价格,未来的房产价格、天气变化都可以产生依赖于其上的衍生产品交易。不同的区分和不同的商品就会有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法,就会产生种类繁多的衍生产品,而衍生产品与其他的金融产品组合又会产生新的衍生产品,虽令人眼花缭乱,但万变不离其宗[1]。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期货交易,并且国际市场基准价格以其所形成的价格为标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进行贸易时就会受到制约,甚至有的连国内价格的制定也要参照发达国家期货交易的价格,显然经济发展将会很被动。虽然中国的经济有了飞跃的变化,但是经济的稳定发展却受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涨跌的影响。因此,加强发展衍生产品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者进入中国的商品市场,夺取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就成为使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首要目标。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关于中国新型衍生产品的发展应注意的问题[2~3]。
一、中国新型衍生产品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交易所风险管理能力低。相对一般金融产品,新型衍生产品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更大,所以风险系数更大。中国的期货市场起步晚,管理经验不十分成熟,风险防范体系薄弱,风险管理能力低。若新型衍生产品市场过快登场,交易不规范,市场发展容易陷入困境,严重会危及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
2.监管体系不完善,法律规制不足。发达国家期货交易时间较长,管理经验丰富,新型衍生产品交易产生后,原来监管一般金融产品的模式和管理框架可以延续使用,使新型衍生产品交易在一开始就被有序的法律规制所制约,保障了新型衍生产品市场在建立初期的顺利发展。而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还处于摸索阶段,监管力度不大。新型衍生产品还可以根据每个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不同内容的产品,故监管难度加大,法律规制也不足,这就使得一开始新型衍生产品市场几乎是在无序的状态下发展。
3.品种的贸然推出。由于认识上的差错,对监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在不成熟的市场条件下,相关法律规制不足的情况下,就贸然推出某一新型衍生产品品种,导致市场监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于市场的发展.
4.金融工程师的缺乏。新型衍生产品交易具有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的特点,这不仅对衍生产品的经营者与使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风险管理和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考验,目前各大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熟悉衍生产品运作与管理的高级监管人员。同时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交易量迅速的增加,对于交易平台新技术的升级也将更为迫切,具有高超的金融技术的工程师是相当缺乏的,显然人才的缺乏将会严重阻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
二、对中国新型衍生产品市场发展的建议
在发展衍生交易方面,中国应结合具体国情和今后发展方向,有目的地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衍生交易的经验,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推出相关法律规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和风险有足够的了解,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认真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4~11]。
1.风险管理的加强。在加强衍生产品交易的风险管理方面,有效的内控制度、外部监督制度与动态监控系统的建立是衍生产品交易风险管理的关键,同时计算机风险管理系统是实现有效的风险监控不可缺少的高科技工具。随着期货交易所的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建立起一套符合中国目前市场实际需要的风险监控体系,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实现衍生产品交易防范和化解风险的作用。
2.监管模式的改革。对于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监管问题是无法回避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监管力度不大和分业监管行式给衍生产品交易的发展带来了障碍,为确保衍生产品交易的顺利进行,加强监管协调,增加监管力量和提高监管水平,防止交易者在衍生产品市场上过度投机以及从事一些非法交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重视。(1)政府监管。要根据中国的国情,不要盲目仿效美国的多头监管方式,应由政府专门设定一个执行机构行使金融衍生产品的宏观监管权力,调节各监管机构的功能和纷争,还应加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国际监管合作,与国外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可以建立信息互享的制度,签订监管合作协议,借鉴国外监管经验,同时积极参与国际监管组织并参照其标准制定中国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相关法律规制,加快中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2)行业自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破坏性,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自身的监管是必须的,应成立专门的行业组织,进行制定行业操作准则等工作。同时,应加快确立交易所法律地位的步伐,扩大其职能范围,发挥交易所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自律监管作用。(3)参与者自控。市场交易者的自主行为与市场整体的高度组织性应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市场交易者在从事交易的过程中,可以完全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行事,但并不表示市场交易者可以完全不顾及市场的交易规则而随心所欲地行事。恰恰相反,交易规则是一切交易者所必须遵守的。
3.法律规制的改进。中国金融市场法律规制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金融衍生产品法律规制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衍生产品的基础法律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使得政府在监管方面随意性、非连续性比较突出。随着进一步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对衍生产品合约格式、交易者市场准入、资本充足性的要求,交易者资格审查、会计标准等一系列问题,均应制定具体操作规定,使金融衍生产品一经推出就有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律平台。
4.品种推出的严格。根据中国金融产品的现状,结合国际趋势,研究推出与股票和债券相关的衍生产品,对金融衍生产品的推出和上市要严格审批和备案。同时我们也要清楚某个品种真正成功是要通过市场的竞争交易机制才能体现。
5.技术人员的培训。随着衍生产品的逐渐推出与种类的多样化,应加紧目前在金融技术方面仍然十分落后的中国机构投资者在技术人员的培训方面进行研发与规划,这对于中国金融市场与世界接轨,最终与世界金融发达国家同台竞争至关重要。
衍生产品市场是金融市场高端部分,虽然中国目前的金融创新规模不大,衍生产品的种类和形式也不多,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中国的金融部门也必将加入这一体化的行列中。但发展衍生产品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应该先试点,积累经验,同时对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应当冷静分析总结,抓住金融危机给中国金融领域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金融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江秀平.金融衍生品基础知识:第1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2]唐峰.关于中国发展衍生品投资基金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2).
[3]宁敏.国际金融衍生交易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3.
[4]宋俊芳.金融危机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9,(1).
[5]李晓岚,杨路明.金融衍生产品的运用及其风险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5,(4).
[6]徐建炜,杨光.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J].济南金融,2005,(5).
[7]罗熹.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及其有效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6,(12).
[8]安毅.衍生品市场发展与宏观调控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87.
[9]杨迈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第1版[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篇8
一、转变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理念
为使中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监管逐步与世界接轨从而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其风险监管理念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微观审慎监管向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转变。在上个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推动下,严格的金融市场监管受到诸多指责,因此我国金融监管的重心逐渐向金融机构具体业务活动倾斜,主要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但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说明了以流动性为主要监管目标的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除了应该重视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微观审慎监管,还应重视对金融产品创新所导致的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进行宏观审慎监管。
2.实现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和前瞻性监管转变。回顾西方国家的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演变历史可发现,其监管历程都先后经历了“金融创新—金融监管—金融危机—加强监管—金融活动萎缩—放松监管—金融创新”的多次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金融监管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创新与监管是一种追求平衡的博弈,目的是将金融创新作为金融深化发展的原动力的同时,利用金融监管将风险降到最低。因此为防止金融监管的被动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将创新活动纳入有效监管,应加强监管的前瞻性。
3.实现由机构监管向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并重转变。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尤其是表外金融产品创新业务的不断发展,很多金融创新产品业务范围已涵盖证券、保险及银行等各行业,当存在银行表外业务创新产品的交叉业务时,仅仅依靠机构监管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只有釆取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对金融产品创新实施有效监管。
二、加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得作为危机导火索的以信用衍生品为首的金融创新产品市场遭受重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不力,使得金融衍生品市场泛滥发展,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加强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监管,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实行分类监管。目前金融市场上金融产品创新主要有三类:一是创新活动为竞争驱动型创新,是指各商业银行为夺取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而釆取的创新举措。二是创新活动为风险转移型创新,是指银行企业为了转嫁或分散金融风险而采取的创新举措。三是创新活动为监管规避型创新,是指商业银行利用监管政策的漏洞而采取的创新举措。对于第一类创新活动,应引导商业银行识别其中的金融风险,只要风险可控且不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可采取定期检查和审慎监管的原则。对于第二类创新活动,应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予以鼓励和支持,并积极在业内进行推广。至于第三类创新活动,应果断采取措施调整和修改相关监管条款,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严肃处理。
2.完善监管手段和提髙监管技术水平。商业银行应该不断完善各种监管手段,对金融产品创新活动既可以使用政策指引、窗口指导、道义规劝和诫勉谈话等柔性监管手段,也可使用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量化管理手段。当前,监管部门应注重提高量化监管水平,在此基础上,与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接触和交流,了解内部模型的缺陷和不足,从而加以指导和监督。此外,应完善创新产品监管信息系统和各类征信数据库,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此对商业银行实施严格的非现场检查,对金融产品创新的风险及其防范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控。
3.完善金融创新相关立法。目前,我国现行金融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公司法》等。这些法规都未明确提出金融创新产品特别是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问题。由于缺少统一的金融衍生品监管法律,由金融衍生产品所导致的各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无法加以监管。因此,应加快有关立法,从而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明确政府监管部门的责职和权利,规范金融产品创新尤其是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
三、完善风险监管协调机制
篇9
关键词:金融机构;金融监管;发展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各国发生危机的潜在可能性提高,这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各国金融监管不断变革,由此金融监管在理论上以及实践上都呈现诸多新的发展趋势。
一、国外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理论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着要不要监管,如果要监管的话在多大程度上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监管展开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经济学的兴起,金融监管理论呈现出以信息经济学为分析范式的趋势。信息经济学认为在一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完全的现象。金融体系中存在两类不对称:一类是金融机构与存款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与存款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信息不能有效地传递,从而加大了金融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交易效率。另一类是信贷市场上金融机构与贷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即使没有政府的干预,由于存在贷款人方面的逆向选择和借款人方面道德风险的行为,信贷配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均衡的现象存在。信息经济学向人们说明,不仅仅是贷款人,银行也有可能产生道德风险,这就改变了以往金融监管理论只对贷款人进行监管而忽略了对银行监管的做法,使监管更为全面。
作为对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理论的回应,2004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公布的新资本协议(《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把信息披露(市场监管)作为该协议的第三大支柱载入其中。
除此以外,还有三种主要的金融监管理论:(1)从金融合同的角度研究金融监管。经济合同理论,最初是用于工业和公共事业监管领域。金融交易包含着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之间、金融机构和监管者之间、监管者和社会之间显性和隐性合同的复杂结构。监管可以被视为被监管者和监管者之间的一系列隐性合同关系,合同决定了签订该合同的各方应该遵守的行为,以及对违约方可能采取的措施。设计得好的合同可以促使金融机构的行为避免或者减少系统性风险,反之,则可能在金融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风险。所以监管合同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使金融机构的行为和反应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几乎所有形式的外部监管都存在根本性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既然被视为一种隐含合同,那么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就是它会使投资者认为,既然这些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是经过权威部门授权并得到监督的,那么它们理所当然是安全的。而且,监管者在阻止监管失灵方面的历史记录越好,投资者这样的印象就越深。然而,投资者必须认识到监管的局限性,监管无法消除所有的风险。而且金融市场和金融合同本来就包含着风险,投资者本身也存在发生决策错误的可能。(2)金融监管的成本和收益问题。大多数国家对监管机构的直接成本都有比较可靠的数据。但对施加于被监管对象所造成的额外负担却没有数据可利用。所以精确计算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区分哪些成本是金融机构为了自身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所必需的,哪些是由于监管制度所强加的也不是十分容易。但它的意义却是现实的:监管任何时候都是在成本和收益的权衡中做出判断,所以,偶尔的监管失灵是否可以视为监管体系(假使已经设计有效)的必要成本,增强监管的强度是否可以消除所有出现的监管失灵,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分析。(3)金融监管的激励问题。投资者认为监管者保证了金融机构的安全和端正良好的品行,而金融机构认为它们所要做的就是遵守一些监管者所要求的具体规定。双方认识的差距还可能对监管一方和被监管一方造成逆向激励的问题。西方学者现在认为监管者也是利益最大化的主体,所以有没有合意的激励就会影响执法的效果。拉丰和梯若尔及其后来者所发展的激励规制理论和新管制经济学为研究激励性金融监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国外金融监管实践的发展趋势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并且各国在具体的金融监管实践上更是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监管的目标从单纯强调安全性向安全与效率并重的方向转变。20世纪70年代以前,金融监管主要侧重于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金融安全网,同时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人、利率限度、业务范围等多方面施加了严格的限制,最有代表性的是1933年美国颁布的《银行法》,但这些措施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由,造成金融机构经营效率低下。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规避管制的金融创新已使不少限制性措施名存实亡,同时人们认识到金融监管给金融业的运行所带来的成本,于是各国开始采取灵活的应变措施。美国在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以促进金融业的效率和竞争力为主要目的;日本从1994年着手进行的“金融大爆炸”改革,新诞生的“金融厅”将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活力和金融市场的公正和效率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英国《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则提出了“好监管”的六条原则,如“使用监管资源的效率和经济原则”、“权衡监管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成本”等,显示了监管当局对效率目标的重视。
2.监管主体从分散走向集中。20世纪
七、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浪潮的推进,金融业务逐渐走向综合化,分散的监管很难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要,金融监管主体具有从分散走向集中的趋势,但已经不再是集中于中央银行。挪威于1986年、加拿大于1987年、丹麦于1988年、瑞典于1991年、英国于1997年、澳大利亚于1998年分别成立了统一监管机构,并将其移出中央银行。日本、韩国、新加坡相继效仿,爱尔兰、以色列、拉脱维亚、墨西哥、南非、奥地利、德国、爱尔兰和比利时都有类似改革倾向。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服务法案》掀起了金融综合化的浪潮,但是,分散化的金融监管并没有被放弃。
3.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在许多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无权对银行的附属公司或银行的母公司进行监督检查。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整个金融形势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是相当困难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先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扩大金融监管的范围;二是统一监督标准和方法。在国际范围内只有对金融机构进行并表监督,才能使母行(或母公司)及其国内外分支附属机构在有效的监控下开展业务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整体上保证各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地经营。⑤
4.金融监管手段计算机化。在监管方法上,各国普遍强调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尤其是实时清算系统在金融监管中的运用,并且促进金融机构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和外部审计的有机结合。
5.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在金融监管内容方面,各国金融监管体系也呈现了一些共同特征,逐步统一资本充足性的国际监管标准;流动性管理也普遍强调区别对待,强调监管灵活性和依赖经验对监督的重要性。
6.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陛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执行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情况所实施的监管。合规性监管注重事后的补偿与处罚,不能起到风险预测和防范的作用,使监管者长期扮演“救火队”的角色,监管效率低下。风险性监管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资产质量、流动性、盈利性和管理水平所实施的监管,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风险及其影响。风险监管较之于合规性监管的最大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能够及时地和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管措施。国际银行监管组织相继推出了一系列以风险监管为基础的审慎规则,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国家和转移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7.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金融业由分业向混业经营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强。在美国,先后开放银行从事公债回购以及以子公司方式经营证券承销业务。当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时,通讯和计算机的运用使得金融风险在现行监管体系下难以集中控制和监管,这就要求更集中或者至少很协调的监管体系——监管体系应适应被监管的对象的变化而变化。在英国,新的工党政府已提出将所有金融机构的管制(包括银行的监管)归到证券投资委员会的领导下。
8.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千差万别。英国的大卫T·卢埃林教授1997年对73个国家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发现有13个国家实行单一机构混业监管,35个国家实行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监管,25个国家实行部分混业监管,后者包括银行证券统一监管、保险单独监管(7个);银行保险统一监管、证券单独监管(13个)以及证券保险统一监管、银行单独监管(3个)3种形式,并且受金融混业经营的影响,指定专业监管机构即完全分业监管的国家在数目上呈现出减少趋势,各国金融监管的组织机构正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
9.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从监管内容看,世界各国监管当局的监管重点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从注重合规性监管向合规性监管和风险监管并重转变。第二,从注重传统银行业务监管向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监管并重转变。
10.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是实施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和基础。世界金融监管的实践表明,外部金融监管的力量无论如何强大,监管的程度无论如何细致而周密,如果没有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相配合往往事倍而功半,金融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国家的监管当局和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监管组织也开始对银行的内部控制问题给予前所未有的关注。金融机构同业自律机制作为增强金融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受到各国普遍重视。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比利时、法国、德国、卢森堡、荷兰等国的银行家协会和某些专业信贷机构的行业组织都在不同程度上发挥着监督作用。尽管金融业公会组织在各国监管体系中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各国都比较重视其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所起的作用。
11.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充足框架(征求意见稿)》对1988年制定的《资本充足协议》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将外部评级引入风险管理框架,要求银行使用公共信息确定其风险加权资本,根据评级公司的评级确定信贷风险权重,新框架的适用对象仍是那些在国际业务领域活跃的大型国际性银行。欧洲委员会公布了一些关于新的资本充足性规定的建议,将比巴塞尔资本协议所针对的范围更大,涉及所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该规定试图将真实风险与资本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⒀
12.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的趋同化是指各国在监管模式及具体制度上相互影响、相互协调而日趋接近。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及法制传统的差异,金融监管法制形成了一定的地区风格,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有两类:一是英国模式,二是美国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来,两种模式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即英国不断走向法治化,注重法律建设;而美国则向英国模式靠拢,不断放松管制的同时增强监管的灵活性。
13.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
随着金融国际化不断加深,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跨越了国界的局限,在这种背景下,客观上需要将各国独特的监管法规和惯例纳入一个统一的国际框架之中,金融监管法制逐渐走向国际化。双边协定,区域范围内监管法制一体化,尤其是巴塞尔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协议、原则、标准等在世界各国的推广和运用,都将给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法制的变革带来冲击。
14.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随着金融业的全球化,国际金融市场上不稳定性增大,金融风险在不同国家之间相互转移、扩散的趋势不断加强,单靠一国或一家银行控制金融风险已变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政策的不一致,客观上为跨国银行利用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逃避各国监管从事高风险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且,跨国银行由于在别的国家领土上进行经营,本国监管部门鞭长莫及,监管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在全球性统一监管的进程中,巴塞尔委员会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监管原则成为银行业国际监管的重要标准。尽管这些协议原则在世界范围内不具有硬性约束力,但由于其适应了国际金融监管的现实需求,因而得到了国际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和各国监管当局的普遍运用
三、结论
金融监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机构也日益转向多元化经营,金融监管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监管范围不断扩大;金融监管手段现代化;金融监管内容标准化;金融监管方式从单一合规性监管转向合规性监管与风险性监管并重;金融监管体制的组织结构体系向部分混业监管或完全混业监管的模式过渡;金融监管更加注重风险性监管和创新业务的监管;金融监管越来越重视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同业自律机制;以市场约束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正在形成;金融监管全球化的趋势在不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集中统一化趋势;金融监管法制呈现出趋同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注释:
①③④吴源从.西方国家金融监管的新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6,(9):32—35.
②张慧莲.论西方金融监管理论的最新发展[J].成人高教学刊,2004,(6):18—21.
⑤⑥⑦⑨⒀高峰.国际金融监管发展趋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1,(4):24—26.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 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呈现出爆发增长态势,在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11年上半年,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共发行8497款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8.51万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发行规模7.05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不仅增加了居民的收益,而且改善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但银行理财产品游离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为宏观金融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态势,为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银行理财产品增加了居民与金融市场的联结渠道,有利于增加居民投资收益
经过多年的探索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显著发展。以债券市场为例,截至2010年末,债券市场债券托管总额达16.3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债券托管额为15.8万亿元。2010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5.1万亿元。然而,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间市场的投资主体仍然是金融机构,50%的债券被商业银行表内持有,个人投资者受益有限。
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财富的不断积累,居民金融资产多样化趋势形成,但目前负利率和资本市场风险较大的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居民对于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日益强烈。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银行理财产品集合资金,投资于债券市场,能够把居民资金和债券市场直接对接起来,真正有利于增加居民的投资渠道,提高理财收益。
(二)发展银行理财产品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收入结构,节约资本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种经营压力与日俱增:直接融资发展壮大所带来的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可能引起的利差收窄、资本要求提高对业务拓展形成的巨大制约。这些严峻挑战均要求商业银行加快推进战略转型,实现资产、负债、收益的多元化,从而提升盈利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属于低资本消耗业务的理财成为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理财产品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目前,我国融资结构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2010年,间接融资在非金融机构融资结构中占比为75%,金融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不利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发展理财产品,客观上将金融体系的资产转移到直接投资者手中,增加了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有利于降低银行体系的风险。
二、当前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潜在风险
(一)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利益无法根本保障
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由投资者负担。但商业银行在销售、管理产品的过程中,信息披露不透明,投资者对资金用途的知情权难以得到根本保障,投资者只能依靠商业银行的信誉来进行投资。一旦发生亏损,容易引发纠纷。首先,产品销售时风险告知流于形式。对涉及产品的关键内容,如运行机制、定价方法、有关调整条款等不能给予充分说明。例如,有些挂钩汇率、黄金的结构性产品,计算方法比较复杂,且容易受到标的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影响,事先的风险提示远远不够。其次,产品存续期间也缺乏持续信息披露,理财运营失去有效约束。没有持续的信息披露,投资者无法及时了解银行运作,也就失去对银行的有效约束。最后,目前市场上发行的滚动式理财产品和超短期理财产品,资金被集中于资产池中统一进行配置,产品的资金用途广泛且与产品的期限不匹配,产品的收益只能是商业银行想给多少就给多少,完全违背了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原则。
(二)银行理财产品跨市场、跨行业,监管漏洞难以避免
银行理财产品中投资方向涉及保险产品、证券投资基金、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私募股权投资等诸多领域,商业银行与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和阳光私募的合作也日益深化。但由于我国分业监管的体制,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权分散在银、证、保各监管机构当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监管空白,不仅容易使个别机构钻空子,欺骗投资者;而且可能由于监管不到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三)银行理财产品客观上对冲了宏观调控的效果
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客观上使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外化。从资产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于信贷类资产,使银行体系的贷款规模减少,客观上减轻了商业银行应对贷款规模管理的压力。从负债方面来看,银行理财产品部分投资于同业存款,使银行体系的一般性存款减少,降低了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而且由于同业存款不纳入各项存款的统计,造成了存款资金“迷失”假象,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供应量的有效性。
(四)一哄而上,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虽然我国个人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各类银行业机构都参与这一市场。部分地方类金融机构从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对理财业务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管理制度框架,理财产品的研发、销售、风险控制等环节所必需的人力储备不足,但今年上半年出于存款压力,也大量发行了理财产品。一旦理财产品出现问题,会给商业银行的声誉带来巨大的风险。如果有的银行出于形象的考虑,自身承担风险,则又为整个金融体系埋下隐患。同时,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无法展示出各商业银行的产品特色,同质产品的竞争完全体现为市场价格的过度竞争。而这可能促使商业银行投资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提高了风险水平。
三、加强银行理财产品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引导商业银行在完善风险防控的基础上发展理财业务
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防控制度。商业银行开展理财业务要先建立一套风险防控制度,尽量避免准备不足造成的无谓风险。努力形成差异化经营和产品创新机制。深入细致了解客户需求,全面分析和评估银行自身能力,确定主要目标客户、服务领域和服务战略,在此基础上建立合理有效的特色化产品设计机制,从而掌握产品定价权。其次,加快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完整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信息披露制度,为投资者提供方便、及时、准确的资产变动、期末资产估值、资产池变动等重要信息,加大对基础资产后续风险状况的持续监控力度。
(二)创新中间目标和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效果
拓展货币供应量统计范围,将理财产品等纳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范畴和调控对象,将社会融资总量和更广义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参考指标;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降低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的积极性,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考虑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稳定物价。
(三)加强监管协调,将理财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在遵循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消除金融市场监管真空和监管盲点,以整个金融体系为监管对象的宏观审慎监管机制,是一个健全稳定的金融体系的重要基石。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机构实施更审慎的监管措施,建立较严格的监管标准和风险底限标准。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目标,建立金融监管联动机制。规范金融市场经营行为,运用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规范各类主体的经营行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金融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