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护理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老年人护理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老年人护理要点

篇1

(1)对于生活有自理能力的病人,应该做好宣教工作,教患者养成良好的漱口和刷牙习惯,保持口腔卫生。特别要注意饭后的漱口和睡前的刷牙,最好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时,注意避免采用多数人习惯的长距离水平像拉锯式的横刷法。应采用短横刷法,刷毛只在牙面及牙间隙中做前后短距离的颤动,或采用竖刷法。

(2)对轻度痴呆者要提醒、督促病人早晚刷牙。对瘫痪、卧床不起的痴呆老人,可协助其漱口,具体方法如下:病人侧卧,头侧向护理者一侧。将干毛巾围于颈部,以防弄湿被褥;用盘或碗置于病人口角处,以便病人吐口水、漱口;让病人自己漱口、刷牙。

(3)对严重痴呆老人不会刷牙者,要帮助病人清洗口腔,方法如下:用冷开水或1%食盐水棉球或盐水纱布,裹食指擦洗病人口腔粘膜及牙的3个面(外面、咬面、内面)。其手法是顺齿缝由齿根擦向齿面,再由舌面到舌根。注意防止病人咬伤手指。也可用打湿了的棉签擦洗口腔。

(4)对清醒的病人,可让其用吸管吸入漱口水,再将漱口水吐入口角边的盆内。对神志不清的病人,要防止他们将棉球误吸入气管,造成窒息。洗完后用手电筒检查口腔内部是否已清洗干净,再在其唇部涂石蜡油或甘油。有口腔溃疡者,可涂1%龙胆紫、冰硼散;有假牙的病人,在饭后或睡前取下假牙,用牙刷刷洗,冷水冲净,放冷清水中浸泡,次晨再替病人装上;如暂时不用假牙,可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换水1次。

同时,由于人到老年后,机体的各种机能和全身组织器官的机能都会减退,表现在口腔方面为粘膜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异常,牙槽骨吸收、牙齿部分或全部脱落,直接影响到口腔咀嚼功能。少牙或无牙老人咀嚼功能的降低,使许多食物的进食受到限制,极易造成老人的营养不良。这就需要根据老人的口腔特点做好口腔保健并注意科学饮食。老年期修复能力降低,加之在失牙过程中营养不良,使得口腔粘膜及有关组织对张力、压力和疾病的反应极敏感,微小的机械刺激都会产生较大的反应。为了减少缺牙所致的不良作用,失牙老人应注意饮食营养:

(1)应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食肉汤、乳类制品、鸡蛋、软鱼和水果等。

(2)应多食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因为维生素对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有很大关系。矿物质,尤其是钙、磷对骨质的影响较大。

(3)应食一定数量的蛋白质,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以男性75克,女性65克为宜。按这一要求食用足够量的蛋白质,有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

(4)食物中添加调料和作料味道要浓一些,可刺激老人味觉和增加食欲,但老年人不要食用过多的食盐和糖。在吃饭时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以唾液增加味觉,以味觉增加食欲。

篇2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护理与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2-01

感冒俗称“伤风”,又称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以鼻塞、流涕、打喷嚏、发热、头痛等为主要表现。一般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如果急性鼻炎(即感冒)屡次发作并治疗不当,可能会逐步演变为慢性鼻炎。因此,对于患有感冒的小宝宝们,我们建议应积极治疗,多饮水、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体质,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

而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炎长期反复发作,经常鼻塞,会出现呼吸障碍,引发血氧浓度降低,影响其他组织和器官的功能与代谢,而出现一些如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胸痛、胸闷、精神萎糜等,甚至会并发哮喘等严重并发症。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的是,鼻炎会加重肺气肿、肺心病、哮喘,会加重脑梗塞、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引起本病的吸入性抗原有尘螨、屋尘、动物皮屑、各种树木和草类的风媒花粉等。其发病期大都与周围环境特异性过敏原的消长有密切关系。在多数温带地区,以春秋两季最易发病。

1 临床上过敏性鼻炎和感冒的症状表现

临床上过敏性鼻炎和感冒非常相似,急性期一般比较难以区别。但两者的症状表现还是有一些不同。

1.1 打喷嚏的次数不相同。一般而言,感冒虽然会打喷嚏,但次数不是很多,更不会像鼻炎那样连打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

1.2 有无鼻痒。鼻炎的人总是感觉鼻痒、眼痒,总会不自觉地揉鼻子、揉眼睛,而感冒的时候鼻子一般不会很痒,而是以鼻塞为主。

1.3 流涕的表现不同。感冒初期一般是流清水鼻涕,而且量不会很多,随着病程的延长,渐渐变成黄脓鼻涕,而鼻炎则是喷嚏和清水样鼻涕一起来,而且始终以清水鼻涕为主。

2 急性鼻炎护理与防治要点

2.1 应注意多饮水。

2.2 室内通风。

2.3 发热时要适当休息,注意保暖。

2.4 出门时需戴口罩。

2.5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2.6 使用发汗药物不宜太过。

2.7 中药应轻煎,频饮。

2.8 服药后不宜吃冷饮及食用生冷,酸涩之品。

3 慢性鼻炎护理与防治要点

3.1 平时应注意锻炼身体,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

3.2 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脸,以增强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

3.3 注意改善工作环境。

3.4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强衣服。

3.5 鼻塞时不宜强行擤鼻。

3.6 不要用手挖鼻。

3.7 经常保持心情舒畅。

3.8 保持大便通畅。

3.9 不宜长久使用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滴鼻剂,如麻黄素,滴鼻净。

4 干燥性鼻炎及萎缩性鼻炎护理与防治要点

4.1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4.2 每天清洗鼻腔,清洗前应将结痂浸软,取出。

4.3 每天做鼻部摩擦或按摩鼻穴。

4.4 气候干燥时,出门可戴口罩,或滴用油质滴鼻剂,如复方薄荷油等。

4.5 戒烟酒,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4.6 不要经常用手挖鼻,以免损伤鼻粘膜造成鼻出血。

4.7 饮食中忌食辛辣,燥热之物,多吃些蔬菜,水果。

5 过敏性鼻炎护理与防治要点

5.1 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

5.2 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

5.3 不宜过多使用血管收缩性滴鼻剂。

5.4 加强身体锻炼。

6 老年人对鼻炎护理与防治要点

老年慢性病在老年群体中普遍存在,鼻炎会影响老年人的心脑供氧状态,严重的可使脑梗塞、高血压和心脏病突发,甚至猝死。另外鼻炎引起的睡眠不好也严重影响老年人对其他病的治疗和康复。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慢,所以鼻炎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症会严重危及老年人的生命。

因此,老年人对鼻炎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注意以下几点:

6.1 积极治疗,保持鼻腔通畅。老年人一旦发现有鼻炎,就要积极治疗,尽量保持鼻腔通畅,可采用鼻塞塞鼻、蒸汽熏蒸、雾化吸入等方式稀释鼻涕、畅通鼻道,保证心脑供氧量。

6.2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平时也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戒烟限酒,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尤其是要注意预防感冒,因为感冒是最容易诱发鼻炎的疾病,夏季来临后,很多公共场所都会开启空调特别是中央空调,这对体质相对较弱的老年人而言是一大隐患,鼻炎的发病会明显增多,老年人应尽量避免空调环境。

6.3 避免陷入误区。很多人认为慢性鼻炎是不治之症,于是放弃治疗,听之任之,结果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带来各种健康隐患。其实,医学技术发展至今,已经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老年人更应积极治疗,以免因小失大加重各种慢性疾病。

7 结语

鼻炎所导致的其他并发症还有:因长时间鼻塞不通气,呼吸困难,会引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下鼻甲肥大,睡眠时氧气不足,严重情况下可引起脑梗塞、高血压、突发心脏病等,个别患者甚至会夜间猝死。因此,鼻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篇3

1前言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主要的流行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长,60岁以上老人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也成为老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的临床护理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心血管患者的临床护理,我们不仅要熟悉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特征,还要准确把握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进行优先的照顾和健康指导,做好老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

2基本资料

根据医院对心血管患者的医疗记录,我们选取一个时间段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两年的时间里,医院收录了多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的平均年龄在65岁。这些患者在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病情确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所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

3临床护理要点

根据医院的收录医疗记录和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我们对心血管的老年患者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依据病情提出了临床护理的四个要点。

3.1一般护理要点

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多数是老年人,在安排住院和住院护理当中,护理和医疗人员的态度应该热情,仪表要整洁,举止要文明优雅,这样的服务态度才能得到老年心血管病人的信任。要及时的根据每个病人的详细病情安排合适的病房,病房必须布局合理,干净整洁,舒适度良好,给老年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要让病人详细的了解整个病房的结构和设施,要向病人合理的介绍病房的注意事项,在询问病情和身体状况时,要用和蔼温柔的语气,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患者,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护理和治疗,让病房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的家,让病人平静的接受治疗和护理。

3.2心理护理要点

由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数为老年人,所以心理护理也成为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的关键,患者刚进入医院,处在的病房环境是陌生的,而且,得知病情的老年病人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多多少少的恐惧心理,难免会有焦虑情绪,这样会引起病人情绪的不稳定,会产生焦虑、愤怒、抑郁、冲动等精神的激烈反应,这些过激或者不正常的情绪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有些时候情况严重会导致情况的恶化,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我们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患者的言行举止,根据患者的表现研究患者的心理情况,针对各种心理情况作出合适的对策,要主动的去找患者谈话,倾听患者,了解患者的病痛,并且向病人介绍医院的时间安排,在日常的检查前要向病人交待好检查的目的,也要让病人了解医院的治疗手段和方案,乐观的介绍病人的诊断和检查结果,要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和焦虑情绪。要让患者对疾病进行乐观的认识,消除悲观情绪。推荐相关的励志书籍,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所以要积极调整患者的心理情况,让患者在最佳状态上进行治疗和护理。

3.3生活护理要点

生活上的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患者在饮食上的护理的要求是苛刻和严格的,处于病痛的老年患者需要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低脂肪的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含有粗纤维的食物,要切记老年心血管患者不能暴饮暴食,要少量多餐。另外,老年人牙齿不坚固,多数的牙齿已经松动,不能咀嚼硬的食物,应该给患者提供软的食物,而且要容易咀嚼,容易消化的食物。要关注患者的排便,由于心肌梗死的患者不能用力,所以要时刻防止大便秘结,要定期告知患者不应该用力排便,以免患者的病情加重。当患者发生便秘时,可及时的适当的使用缓泻剂,也可以用在肠道内灌入肥皂水进行,也可适当使用开塞露。心动过缓的患者要切忌排便长时间屏气,防止心动过缓病情加重。行动不便的患者的洗漱,入厕和饮食都必须由护士进行协助。定期对患者的口腔粘膜和皮肤进行检查,进行预防,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叮嘱患者不能吸烟喝酒,避免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

3.4病情观察护理要点

在临床护理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引诱心血管疾病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起居要加强观察和护理。要密切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比如心率、血压、体温、血糖的变化,要关注患者主诉,如胸痛,呼吸困难,观察病痛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及时的通知主治医生,而且要及时的采取医疗措施。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动态,科学用药,避免药物副作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与中年患者对药物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别,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排泄能力进行剂量的严格掌握,要对患者的血压、排尿量等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控,做好每天的三查七对,在日常护理中,要将强对病房的巡视,严格控制输液的滴速,针对老年患者要安排有经验的护士进行护理,这样可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保护病人的血管。

篇4

根据老年人在生理及心理上所存在的特点,对口腔科老年患者的护理进行深入探讨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前提。

1 老年患者的特点

1.1 老年口腔疾病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口腔组织出现相应变化,具体表现为口腔组织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修复能力减弱并导致相应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由于口腔内唾液腺的退行性变,唾液分泌减少、流速慢,对牙齿的冲刷和自洁能力下降,同时牙周组织生理性退缩或病理性萎缩及牙间隙变宽,可使食物嵌塞与食物残渣滞留,给口腔内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易导致龋病及继发病的发生,龋病是老年牙病就医的主要原因。此外老年人常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而致循环障碍、血流淤积,牙周组织营养不良,代谢产物堆积,使牙周病的发生率增加。老年人由于牙釉质的渗透性减低,水分和有机成分减少,脆性增加,引起釉质的破坏,同时长期咀嚼过程中的机械性磨损,使咬合面磨耗,牙齿磨耗的出现较普遍。此外,老年人由于牙本质外露,对冷、热、酸及机械性刺激均敏感,易引起牙本质过敏。因而,老年患者机体的变化导致了某此具有老年特点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增加。

1.2 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些心理上的变化常常导致就诊的延误;一是性情固执,不易接受他人劝告,对医疗治疗不理解;二是存在紧张或恐惧心理即牙科恐惧症,特别是初诊患者,其原因主要源于对治疗器械的恐惧及痛阈的降低,依据我们问卷调查,约50%以上的老年患者存在牙科恐惧症,而在所有的治疗中,最为恐惧的是对拔牙及牙钻的恐惧。上述因素的存在加之老年人行动不便,许多患者在疾病早期未能来医院就医,拖延甚至放弃治疗,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使得疾病的治疗变得困难,不能达到最佳疗效。

2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也率相对增加,在口腔科老年患者中,影响口腔科治疗的主要并存病为高血压,冠心病及糖尿病。

2.1 高血压病:高血压为老年常见病,由于老年人动脉不同程度的硬化,以及对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恐惧心理等影响,可使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高血压症状加重。此外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交感神经对血管反射性调节能力减低,治疗中长时间躺卧后可引起性低血压的发生。

2.2 冠心病:冠心病发病较急,危险性大,其中心绞痛发作时疼痛可放射至上下颌骨,甚至以此症状就医,而口腔科治疗时的疼痛等因素可成为其急性发作的诱因。

2.3 糖尿病:近年来口腔科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由于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高血糖有利于细菌繁殖,白血胞移动和吞噬能力受抑制,加之血管病变,组织营养差,肉芽组织形成不良,致使伤口不易愈合,同时对炎症易感性明显增高,与牙周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3 口腔科门诊老年患者的护理要点

3.1 心理护理:老年人治疗前多有紧张心理,主要是对治疗的不理解及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影响,故首先应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对治疗过程进行耐心细致解释,减轻患者的精神负担。牙科恐惧症有时成为阻碍老年口腔患者就医的决定性因素,建立良的好的护患关系,加强良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此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用爱心、细心、诚心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过程。

3.2 行动不便的帮助:老年人行动迟缓,可帮助搀扶其至牙椅上,同时由于老年人腹肌力量差,起坐比较困难,治疗时可使用吸液器或将牙椅调至坐位以便于吐唾液或嗽口。

3.3 老年口腔特点的护理:老年人颞下颌关节韧带松弛,治疗中应控制张口度。老年人咽部反射迟钝,应注意防止吸入或吞入异物,可将牙椅调成与地面成30~50°。

3.4 治疗中的护理:治疗中保证良好的麻醉效果可有效的减低患者的紧张心理,同时术中可适当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老年人身体耐受性差,容易疲劳,治疗中可适当让患者休息片刻,以减轻长时间张口所致的疲劳。

3.5 术后护理:治疗完毕后及时告之患者以解除其紧张心情。预先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常见现象及注意事项。

3.6 口腔保健指导:建议老年口腔患者多吃富含纤维素食物,多行咀嚼以产生较多唾液便于清除食物残渣。

4 就诊时并存疾病的护理

4.1 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在治疗前应监测血压并记录,严格掌握手术禁忌证,早期高血压患者,在合理治疗、控制血压在160/95毫米汞柱以下的,进行口腔治疗。准备拔牙的患者,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前1小时给予适量的镇定剂,拔牙时应保证无痛,局麻药以用利多卡因为宜。心、脑、肾已有损害的后期的患者,拔牙的危险性较大,可出现脑出血、心力衰竭或肾衰竭,应暂缓拔牙。在注射局麻药后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对于治疗时间较长患者,治疗结束后应缓慢坐起,防止性低血压的发生,观察10min后无不适症状后方可离开。

4.2 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对于近期曾有心绞痛或6月以内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口腔科治疗应适当延缓,先期内科检查及治疗。对于无禁忌证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口腔科治疗时,需常规配备心血管扩张药物、氧气与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物。

篇5

关键词: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护理;观察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杀手。心血管疾病,又叫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根据发病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都与动脉硬化有关。现将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特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2015年1月~12月我院共收治心血管病病患者5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0例,糖尿病18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5岁,其中大多数已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并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如任性、怪癖、怕动、忧虑、不合群及易怒等,一些因病多次入院的患者,精神恍惚,对治疗缺乏信心,甚至悲伤落泪。

2临床护理

2.1做好普通护理工作 护理工作从患者进入医院的那一刻开始,到患者病愈出院结束。对于刚刚入住的老年患者,应该用热情的态度、整洁的仪表、文雅的举止及亲切的关怀给患者及其家属留下第一印象,赢得患者的认可和信赖。根据患者的病情安排病房,做到病房清静、舒适、整洁,在感官上给予患者良性的刺激,让患者从心理上感到放松,放心地接受治疗。待患者安定下来以后,经常用和蔼的语气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精神和生活需要,并且尽可能去满足他们。

2.2加强心理护理 患者从住进医院开始,由于陌生的环境,加上对疾病的恐惧和忧虑,会导致患者情绪的失控,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包括冲动、抑郁、暴躁和焦虑等心理状况。所以,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应该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思考,了解各种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沟通,使患者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加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解决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思想顾虑,帮助患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做好生活护理 在不断提高基础护理的同时,生活护理是关键。心血管疾病在饮食上往往要求低盐、低脂饮食。老年人牙齿松动,咀嚼不便,味觉减退,应尽量给予软、易咀嚼、易消化的含纤维较多,色泽鲜艳的多样化食物,同时要防止发生便秘,适当使用缓泻剂,促进粪便软化排出,对心肌梗死患者,嘱咐其排便时不宜用力,以免加重病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的饮食、大小便、洗漱等均由护士协助完成[1]。并且要注意口腔黏膜及皮肤的变化,可用0.2%洗必泰液漱口,预防口腔溃疡。保持床铺干洁、平整、无皱折,勤翻身,受压处给予局部按摩等。

2.4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疾病药物对老年患者与中年患者在剂量上有很多不同,因此,应根据老年人的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2]。在用药过程中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可避免过量或中毒。扩血管药物及利尿剂对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疗效,但如不注意同时补钾,则可出现口干、皮肤干燥、弹性消失、全身疲乏无力等低钾症状。因此,对使用利尿剂患者,仔细地观察尿液的量及色的改变,及时补钾或进高钾饮食以预防和改善缺钾症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即用硝酸甘油舌下含化以松弛小血管平滑肌,使外周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如发生晕厥,可采用脚高头低平卧,按摩四肢,促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以缓解症状。

3讨论

3.1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发展过程,也是生物更替的规律。心血管疾病会带来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变慢,出现以左房增大、左室变小、主动脉扩大、弹性降低为主要特征的心脏形态学改变。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心脏功能逐渐减弱,心脏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氧,阻碍心肌功能的正常发挥。老年人由于心肌细胞变性及心脏供血减少,心脏严重负累,导致心率及心律发生变化,出现心律不齐,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3]。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常见的瓣膜改变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硬化或纤维化。

3.2老年人用药代谢特点 ①吸收,老年人胃酸相对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由于老年人体内吸收载体减少,需要以主动方式转运的药物吸收也减少。②代谢,由于肝脏代谢受到年龄影响,解毒功能下降,药物半衰期延长,作用和毒性明显加剧。因此,在老年人用药时,应调整所用药物的前后顺序,注意副作用与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3.3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过敏反应 老年人药物吸收速度慢,吸收量也相对减少,但吸收后药物在血中游离状态存在相对增加,所以客观上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另外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种类多,易产生药物相互作用,使毒性增加或降低疗效。护士是医嘱的执行者,与病人接触最多,对病人的病情变化了解得最清楚。

3.4了解病情进行护理 心血管疾病常常会因为某些因素诱发而加重,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制定基础护理方案。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不适,如胸闷、气短,发现不正常立即采取措施。还要掌握用药情况,了解药的作用机理,注意事项,心血管药物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剂量上有所不同,因此,要严格掌握剂量,促使患者的身体走向健康。

总之,在护理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时,护理人员必须用和蔼的态度,谦卑的身份,像对待自己家人一样进行护理。护士应及时巡视,严密监护,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做到早发现、早处理,使药物治疗取得最佳疗效。通过精心、耐心的护理,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治愈率,可以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上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黄琦.浅谈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11.

篇6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护理 老年患者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48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15-02

1 2型糖尿病病情现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机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含量不足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的疾病。

糖尿病是位列第四的世界流行性疾病,它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艾滋病。当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亿;其中我国患者已经达到3000万。糖尿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比例尤甚。据统计表明,50岁以上的人群中,糖尿病发病率达10%以上,而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20%。

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分为四种类型: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以上四种类型的糖尿病的症状大体相似,但是诱发原因和人群分布却明显不同。

其中,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它不但本身是一种疾病,更重要的是它与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某些癌症等的形成有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极大改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它已成为耗费巨大社会成本的世界性健康难题。

2 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的重要性

由于2型糖尿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尤高,而2型糖尿病目前还不能得到治愈,唯有通过预防发病或通过保健等手段来减缓病情。此外,2型糖尿病的潜伏期较长,80%的轻度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多种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均可能在此期间产生。老年人作为2型糖尿的易患人群,但由于其生理各方面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对其自身病情的缓解和机体康复不利,故对其进行合理的护理值得我们思考。

3 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护理的主要要点

3.1 提前预防护理。在预防2型糖尿病的问题方面,许多老年人因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及其危害性认识不够,而忽视了其早期治疗的时机,容易导致漏诊、误诊或耽误治疗等现象,而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老年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合理规范用药量。许多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同时患有并发症,容易出现各种病症,因而可能滥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等,甚至偏信所谓的“偏方“、”秘方”等,导致机体内分泌出现紊乱、病情加重。因此,对老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有必要对这一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的知识普及,并嘱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对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老年人患者,应保证其选择正确的剂型、使用准确的剂量。护理人员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后,应对其血糖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血糖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对于某些肾脏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护理人员要更加注意选择使用对肾脏毒性小、作用时间短的降糖药,避免肾脏代谢胰岛素发生困难。

3.3 指导合理的饮食。2型糖尿病患病率在男女性别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与年龄及体重等因素显著相关。因此,合理控制饮食和体重,对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作用。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方面的护理,应指导其注重饮食的丰富多样性,注重均衡营养;同时,应特别注意饮食中的糖、淀粉等含量高低,多食用水果和新鲜蔬菜等食物,少饮酒吸烟,并避免暴饮暴食。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体重、身高及劳动强度等因素,让患者了解自身每天所需的总热量,以便其调整饮食结构、适量摄入食物。

3.4 适量运动。肥胖、饮食过量、缺乏体力劳动等均为2型糖尿病的不利因素,而通过运动则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及高血压等症状,并能增加机体能量消耗。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快走、慢跑、登山等,但应特别注意运动时机和持续时间:一般以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比较适宜,且每次运动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如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

3.5 心理护理。大部分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并对待该疾病,并表现出正常的心态配合、接受治疗。但是,也有少数患者面对这种“富贵病”表现出比较大的压力,表现出易怒、焦躁、悲观的态度。情绪在疾病治疗及康复过程中,其中重要作用,它可能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及康复时长等。因此,护理人员需注意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注意对心态不好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使其能够保持轻松的心态面对疾病,并有信心与疾病进行抗争。

4 小结

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关键在于提前预防与保健,需对其尽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将病情扼杀于萌芽状态。同时,对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护理应兼顾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基础知识、用药方法、并发症处理、饮食调节及运动等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普及。此外,护理人员还应综合考虑老年患者的机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因素,预防或减缓并发症的出现;对并发症较多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其血糖含量,并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参考文献

[1] 徐红.老年糖尿病人在疗养期间的护理[J].2005,14(2):136-138

[2] 陈立杰,毕玉芬.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2012,10(21),280-281

[3] 黄仕善.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老年糖尿病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2009,23(9A):2316-2317

[4] 张良满,喻翠玲,徐蓉.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的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18-519

篇7

关键词:新型;老年公寓;设计;分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inese aging population situation at present and demand to the elderly apart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key point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of the new type apartment for the aged.

Key words: new model; elderly apartment; desig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考虑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创造出易于使用、易于到达、易于控制、易于交往的无障碍空间环境,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养老目的,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长寿、和谐幸福的晚年。

1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公寓的需求

所谓人口老龄化现象,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联合国对于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有两个,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或者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0%。作为一种人口学现象,世界人口老龄化已有100多年历史。1990年,全球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5.9亿人,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0%,这意味着在20世纪末全球已正式进入老龄化人口时期。

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主要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在未来几十年内将进一步加重,日本与意大利更是将在2050年进入“三人行必有一老”的超级老年型社会。发展中国家的老龄化问题更不容忽视,预计到2050年,世界老年人口将达15亿,其中3/4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在亚洲,1/4在中国。

我国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49亿,占总人口的11%以上;据预测,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长到4.68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也将提高到27.71%。另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又有自己的明显特点,如地域之间人口结构发展不平衡、“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多等。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需求,集居住、服务和医疗为一体的专业老年公寓养老模式将成为解决养老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极好选择。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设施完善、环境宜人的老年公寓,也成为建筑师关注的热点课题。

2 西方发达国家老年公寓发展现状

从19世纪末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公寓已基本成熟定型,其模式大致可分四种:独立型老年公寓、服务型老年公寓、护理型老年公寓以及大型综合体老年公寓,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老年人。这些老年公寓以老年人为核心,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医疗和心理健康需要,营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养老环境。

3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与新型老年公寓设计

3.1 我国老年公寓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学者开始关注老年公寓设计的基础研究工作,如胡仁禄、马光著《老年居住环境设计》一书,对老年住宅的居住空间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刘美霞、娄乃琳、李俊峰著《老年住宅开发和经营模式》一书,提出了我国城市老年住宅发展的可选模式。但是,总的来说,我国有关老年公寓规划、设计和建设方面的资料很少,说明这一领域的工作尚处于初步研究和待开发阶段。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不同规模的老年公寓仅有1000多家,数量上远不能满足需求。另外,老年公寓类型单一,除适用于特定老年人的护理型公寓外,多为一些服务型老年公寓。这种养老模式太过依赖社会服务,强化“他养”的概念,而老年人自身的能动性较差,心理健康状况也不理想。

3.2 某老年护理中心实地调研

为切实了解我国老年公寓现状,我们调研了某老年护理中心。该中心主要分为老区和新区两部分:老区拥有一幢门诊楼和一幢病房楼,配备了全科诊室与药房,并为整个社区服务;新区是中心的主要部分,四幢建筑围合成一个内向庭院空间,其中包括两幢公寓楼、一幢医疗护理楼和一幢老年人活动中心,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日常服务。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缺乏整体规划、周边环境和户外活动条件差、居住户型单一、无障碍设施不够完善、文化娱乐和邻里交流缺乏等,这正是我国老年公寓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4 新型老年公寓设计要点研究

由于生理机能的老化和心理状态的转变,老年人对住宅形式、居住方式和居住心理环境的要求都异于普通人。在对国内外老年公寓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亲身参与的老年公寓项目的设计探索,我们认为新型老年公寓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

4.1 多样化的套型选择

对于居住建筑而言,最基本的建筑设计内容就是居住单元的套型设计。目前国内的老年公寓套型单一,多为单人间或一室一厅的小套间,缺乏家庭气氛,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在新型老年公寓的设计中,我们应参照老年人居住建筑规范和老年人的居住意愿设计多种套型,包括单人间、双人间、一室一厅、两室一厅甚至三室两厅等,并深入考虑套型中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等功能的构成方式,将老年公寓与“宿舍”区别对待,既方便老年人的生活,又能营造一种家庭氛围,让老年人住的温馨、舒适。另外,在一些面积较大的户型中,考虑设专门的护理用房,最大限度地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4.2 无障碍的建筑设计

无障碍设计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安全性和便捷性,它的范围很广,坡道、楼梯、电梯、地面、卫生间……哪里有老年人活动,哪里就应该有无障碍的考虑。老年公寓的无障碍设计主要应针对老年人移动、听觉和视觉障碍考虑,对应到建筑中,即应考虑在建筑物的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卫生间等部位设置相应设施方便老年人出入,如将建筑入口面积加大、有高差部位做成坡道、楼梯踏步沿口做成圆角、适当放宽各种指标等,保证老年人的身体安全和行动便捷。另外,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一般都比较敏感,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消极心理。因此,在老年公寓的设计中,应注意保持室内宽敞明亮、富有生活气息,结合室外环境的塑造,使老年人可居、可游,心情愉悦,达到“心理无障碍”的目标。

4.3 完善的配套设施

老年公寓是有针对性的居住建筑,针对老年人或其家庭的特殊要求,更针对他们对居住配套设施的特殊要求。老年公寓的配套设施主要有医疗功能与服务功能两种类型,医疗功能包括了医疗指导、个人医护与个人照护,服务功能则包括了生活服务、娱乐服务和教育服务。老年人通常并不愿割断他们与家庭、邻里的联系而生活在一个生疏的环境里,他们不仅需要个人活动,还要求参与社区的活动。因此,在老年公寓的设计中,我们也应遵循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多地为老年人设计相互交往的空间,提供交流的机会,减少老年

人的孤独感,益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5 设计新型老年公寓设计的注意点:

目前,我国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现有的养老建筑显然难以满足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和谐、完善的养老设施已成为建筑师的新目标。通过这次对国内外老年公寓的初步研究,结合亲身参与的老年公寓项目,我们认为老龄化背景下的新型老年公寓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5.1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各种特殊居住需求,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5.2 发展独立型和大型综合体老年公寓,以保持老年人的生活独立性和自理能力;

5.3 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的居住空间和医护设施,选择合理的居住模式,做好无障碍设计;

5.4 尽可能多地为老年人创造活动和交往空间,保持其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胡仁禄,马光.老年居住环境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2]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北京,2008.

[3] 美国建筑师学会编.老年公寓和养老院设计指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8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方法 对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恐惧感97.5%,焦虑感94%,悲观失望50%,害怕手术中疼痛22.5%,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25%。156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 术前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老年患者;耳鼻咽喉科;手术;心理护理

Clinical analysis of preopera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senile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ENT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preoperative senile patients of ENT.Methods The preoperative mental health state of 160 senil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performed.Results Among these senile patients,the occurence rate of preoprative fear,anxiety,depression,fear of operation pain and too much requiring for doctors was 97.55%,94%,50%,22.5% and 25% respectively.156 cases accept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were operated successfully.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have active promotion for those senile patients who would accept ENT operation.

【Key words】 senile patient;ENT operation;psychological nursing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病人对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我院1998年5月~2004年5月对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并针对需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咨询,使老年患者在术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对手术效果及预后均起到良好的作用。现将该组病例术前心理调查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组160例,男144例,女16例,年龄60~92岁,平均76岁。疾病种类:喉癌176例,鼻窦恶性肿瘤12例,中耳癌20例,鼻息肉52例。160例手术前全部做了临床及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

1.2 方法 首先对本组老年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估[1],即:对患者术前恐惧感、焦虑感、悲观失望、害怕术中疼痛、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等5项分别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的心理需求,制定各种解决方案,实施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根据病种的不同,我们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特殊心理治疗方案,以进行有计划的心理护理,如喉癌的心理护理要点、鼻窦恶性肿瘤的心理护理要点以及鼻息肉的心理护理要点等。

2 结果

160例耳鼻咽喉科老年患者手术前全部实施了心理护理及咨询,其中156例积极配合,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2例喉癌患者因恐惧手术治疗,心理护理治疗无效。1例鼻肿瘤患者术后发生抑郁反应。

我们根据心理治疗计划对恐惧感、焦虑感、悲观失望、害怕术中疼痛、对医护理人员过度要求等5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出160例老年患者耳鼻咽喉手术前的心理反应,结果见表1。

表1 术前心理反应情况

3 讨论

老年是生命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的阶段,由于老年人自身器官功能逐渐下降,而这种生理效率的失常对老年人生理上、社会上以及心理上的转变有着重要影响[2]。老年患者术前的心理反应和心理护理近几年才被人们所重视。

3.1 耳鼻咽喉手术老年患者的心理评估与分析

3.1.1 恐惧 原因之一是对耳鼻咽喉手术缺乏认识。耳鼻咽喉部位的恶性肿瘤,在需要手术治疗时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病变部位的功能及面部美观,例如:喉切除术后发音问题、喉带管问题;咽喉肿瘤切除后吃饭、说话问题;鼻部手术后面部畸形等,多数老年患者对这些问题缺乏认识。这与老年患者的个性特点、生存环境、家庭背景、经济状况都有直接的关系。本组156例患者(占97.5%)恐惧手术,其比例之高与上述诸多因素有关。

3.1.2 焦虑 老年患者对手术没有心理准备,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怕手术后影响日后的生活、顾虑手术效果不好、怕有生命危险而心情紧张,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越接近手术日期焦虑越严重。国外学者对100例手术病人心理调查发现[3],76%的患者术前有严重的心理不安、焦躁反应,而本组高达94%的患者术前有焦虑感,这种负性情绪对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刀口愈合、疾病的转归都是不利的。

3.1.3 悲观失望 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有失落、被人忽视的感觉。如果老年人一旦患上恶性肿瘤,想到自己极可能将是一个废人,是别人的负担,因此对待疾病的态度表现为极度焦躁易怒,或者是沉默不语,情绪极度消沉,甚至有些病人产生抵触、放弃生命念头。本组有80例(占50%)患者有此心理反应。

3.1.4 害怕术中疼痛 本组有40例(22.5%)术前害怕手术中疼痛难忍。这与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行为反应和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上海某医院调查83名老年内科病人,其中40例十分害怕手术,占54.2%[4]。

3.1.5 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 本组40例(25%)老年患者因对年轻的医生、护士缺乏信任、安全感而合作欠佳。老年患者渴望高明年长的医生为自己做手术,关注主刀医生的职称、年龄、手术水平等。对在年轻医生、护士的治疗和照顾下,很不甘心,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3.2 耳鼻咽喉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根据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分析,我们首先针对所患病症的顾虑及需求,进行心理辅导。具体内容包括[5]:手术会影响哪些功能,能否预防及治疗;手术治疗的优点及要点;术后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术后如何很好的康复等,让患者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准备。对患者的各种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在术前、中、后都要做到耐心解释,并且言行要稳妥,操作熟练,及时发现心理问题,随时给予咨询和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6]。同时,分析心理病症的难点要点,帮助老人正确认识疾病,关爱老人,增加老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安全感,提高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本组160例,2例心理护理失败,其中一例男性患者,63岁,早期即确诊为喉癌,曾经住院准备手术,但该患者心理准备不足,害怕手术、担心手术后不能说话,心情紧张、抑郁自我观点顽固,故多次推诿手术,结果当肿瘤增大、影响说话时,才觉得应该手术了,可是由于延误了手术时机,而过早结束了生命。我们的经验教训是:要尊敬、关爱老年患者;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不利想法及方式尽量采取协商、提醒的方式指出;给予尽可能多的社会支持,使老年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205-207.

2 刘安彦.心理学.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8,93-94.

3 Lehrer S. Life change and gastric cancer. Psychosomatic Medicine,1980,42(5):499-501.

4 徐俊冕.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135-145.

篇9

关键词: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护理体会

骨质疏松症属于一种老年全身代谢性疾病,以骨含量减低和骨微观结构破坏为主要特征,可引起骨骼脆性增加,导致骨折的发生,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1]。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笔者总结第三军医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坪医院3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月诊治的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均已行X线摄片及骨密度测定确诊。其中男12例,女26例,年龄62~82岁,平均76.8岁。主要临床表现:腰背痛、全身性骨痛。骨折患者18例,不同程度活动障碍患者8例。基础疾病:冠心病16例,糖尿病11例,高血压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

1.2  治疗原则:主要以促进骨钙形成药、抑制骨钙吸收药、促进骨细胞形成药为主。另外,绝经后妇女应用雌激素替代方法治疗。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运动护理、骨痛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2 护理要点

2.1  饮食护理:①饮食适量: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饮食要适量,暴饮、暴食会损害胃肠道,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对于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一次性进食过量营养物质,身体不能有效吸收,只能排出体外,不宜于纠正骨质疏松;②钙及Vit D:钙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对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要求补充足够的钙,尤其是饮食钙的摄入,才能平衡体内钙的代谢。正常老年人每天钙的摄入量应不少于850 mg,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则每天应增加至1 000~1 200 mg为宜,且钙磷比例高于2:1,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另外,Vit D能与甲状旁腺素协同作用,从而维持体内血钙浓度,促进肠道钙的吸收[3]。含钙高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花生酱等;富含Vit D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肝脏等;③蛋白质与Vit C:研究表明,进食高蛋白和富含Vit C的食物可有效增加机体钙的吸收[4]。而体内蛋白质或Vit C缺乏均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推荐富含蛋白质(鱼、虾、奶制品、豆类等)和Vit C(蔬菜、水果)的饮食,保证患者每天至少摄入优质蛋白60~70 g,Vit C 300 mg。

2.2  日光、运动: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导致光照不足,影响了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及皮肤Vit D的合成。另外,适量运动能有效刺激骨组织对钙及其他矿物质的吸收利用[5]。适合老年人参与的运动项目包括散步、慢跑、健身体操及打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以上午10点或傍晚为宜,30 min/次左右,运动量不宜过大,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若出现严重心痛、胸闷等情况时,应立即终止活动,并报告医生处理[6]。

2.3  骨痛的护理: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腰背痛。对于轻症患者可给予以轻柔按摩或热敷,症状较重者应嘱其卧床休息,膝关节下垫软枕,保持膝关节处于功能位。对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可适量给予口服镇痛药。

2.4  健康指导:健康指导是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的有效途径,能提高患者预防疾病的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7]。避免饮用过量咖浓、茶啡、戒烟、限酒、忌刺激性食物等,有利于提高患者骨峰值。增强患者防跌倒意识,鼓励其在户外活动时使用手杖,以增加其身体稳定性,避免跌倒、摔伤。

3 结果

本组38例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出院,随访1~2年,无一例再发骨折。

4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常见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常常以为腰背酸痛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未能进行及时、规律的检查和治疗,最终导致全身骨痛、骨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认为,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活动减少、日晒不足、钙、Vit D、Vit C、微量元素等缺乏[2]。本研究针对引起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采取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38例老年患者均好转出院,随访1~2年,无一例再发骨折。提示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及时补充身体所需物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5 参考文献

[1] 金志兰.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多因素干预[J].当代护士,2010,1(1):55.

[2] 谢冬梅,张雪梅,岳冀蓉.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护理[J].四川医学,2010,31(4):545.

[3] 刘  臻,王  茵.钙、Vit A、Vit D等与骨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3):215.

[4] 唐丽琴.老年骨质疏松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8,27(32):126.

[5] 张萌萌,梁斌斌,张  波.长春市4086例男性骨密度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7):476.

篇10

1 临床资料

60例心脏病人中,女性26例,男性34例,其中冠心病24例,肺心病28例,高心病4例,风心病4例。

2 护理要点

2.1饮食护理 因老年人胃肠蠕动减慢影响食物消化与吸收,一般给予易消化、低盐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用易引起腹胀及刺激性的食物,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以防便秘。

2.2防止劳累,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一级心衰可下床做一般活动。二级心衰应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三级心衰须严格卧床休息并取半卧位。同时协助翻身排便、洗漱、服药、进食等,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待心衰纠正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2.3预防肺部感染 防止感冒、严密观察病情,特别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水肿病人观察尿量。

2.4氧气吸入 严重呼吸困难病人就给予氧气吸入,对不同原因的呼吸困难应给予适当浓度和流量。如对肺心病、心衰引起的缺氧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同时观察神志情况,是否有肺脑发生。

2.5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注意滴速,是控制心衰发作和诱发心脏病因素的主要防治措施。

3 应注意以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