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工程性质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软土工程性质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软土工程性质的特征

篇1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取样分析;工程程勘查

1 软土地基中的软土性质

所谓的软土指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孔隙比大于等于1,水分含量大于液限值的细粒土,例如:泥炭质,泥炭,淤泥等。软土一般都有以下特征:(1)软土的不均匀性:软土是在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形成的自然条件下土质均匀性较差,在作为地基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2)软土的弱透水性:软土的含水量虽然比较高,但是软土的透水性也比较差,其具体表现在地基排水不畅,软土地基建筑物沉降时间长等。软土地基在加载的初级可以提高孔隙水的压力影响整个地基的整体强度。(3)软土的低强度:根据实际的检测,软土在自然的状态下的强度都很差,其抗剪性都比较低,这使得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差,软土边坡稳定性差,容易导致因为剪切力出现破坏而失去稳定性的情况。(4)软土的压缩性强:软土有压缩性强的特点,其具体指的是软土的孔隙大,因此压缩系数也大,所以如果建筑用软土做地基的话就可能产生大幅度的沉降。(5)软土流变性能:软土流变性能指的是软土在承压后就会因为压力而变形,软土本身的孔隙会逐渐变小,本身的含水量会被逐渐排除,软土在载荷作用下会出现一种剪切变形。(6)软土触变性能:软土的触变性能指的是当软土受到外力干扰时就会出现结构性破坏,强度大幅度降低的情况。软土基地在受到振动符合之后就可能出现大幅度沉降,倾向滑动甚至是基础下挤出的情况。

2 岩土勘察中的软土地基基本勘察概述

2.1 软土勘察内容叙述

在岩土工程的软土勘察全过程中,其主要内容包括地下硬土层的埋藏情况,表层硬壳的厚度,立体分布的均匀性,软土的渗透陛能,软土的层理特征。软土的分布以及发展规律。以及软土的埋藏情况等。此外,对软土的同结情况也要进行勘察,其勘察内容包括软土的强度特征,由变形特征改变而引起变化的规律特征还有软土的结构破坏对地基的变形以及强度的影响等等;还有其他一些勘察内容包括软土中存在的河道,填土,地貌形态的分布范同以及分布深度。软土周围的地下水埋藏情况对周围环境,安全设置以及对施_工材料的影响。

2.2 软土勘察的目的和方法

2.2.1 勘察目的为优化建筑场地的方案进行地质比选,提供设计所需的地质依据。

2.2.2 勘察方法软土地基的勘察必须采用综合勘察手段,即钻探和原位测试( 静力触探、十字板、孔隙水压力测试) 和室内试验( 土工、水质)相结合,以获取软土的物理、力学、水理和化学性质。

2.3 软土地基勘查的基本要点

软土地基勘查的勘探点布置应该根据工程的复杂情况,工程的成因类型,场地形状等实际状况进行设计和布置。当软土土层情况复杂的时候可以相应对这些位置进行勘探布点的加密,勘探取样的时候应与原位置的测试结果相结合,利用薄壁取土装置进行,采用十字板剪切试验或者静力触探进行原位测试。

3 软土地基工程勘童的基本流程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测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岩土勘查等级,在实施具体勘测之前确定工作的基本勘查工作量以及初步的勘查措施,根据基本勘查工作量确定土层取样数量以及在勘查过程中了解项目区域的水文状况等。

4 软土地基勘查的关键

4.1 软土地基勘查中勘查技术的选择

软土勘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十字板,静探,钻探等技术,同时以物探等技术作为辅助,总的来说勘探方法是采取多种勘探的方式。其中钻探是常用而且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土层划分的重要环节,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描述软土的颜色以及厚度等情况,也可以探明软土中地下水排流,径流以及埋藏深度等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当采用护壁回转钻探的时候,应该配套以完善的保护措施以免土地结构破坏而影响原始土层性质的分析。对于细沙层的采样,可以利用标准的贯入器进行取样,并且对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采样,采样数量要达到三件以上,以确保采样分析的准确性。要进一步准确描述软土层的性质。可以加用原地检测方式,针对软土的具体特征选择的原位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原位检测技术主要有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以及标准贯入试验等。

在地基采样完成以后,就是对采集土样进行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其物理性质。土。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土层力学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物理性质的测试。通常对工程项目的地基检测需要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固结不排水抗剪试验,固结和直剪试验等。

4.2 软土地基勘测中的土层力学评价

其力学性质应该包括软土层的同结历史,其超固结、固结正常或者是欠固结的状况、软土在不同时期固结的压力、性能以及应力存在特征(这是重点分析对象)等。在对软土层进行力学分析的时候,要注意测定一些主要参数,其中包括同结系数,回弹系数,压力指数,压力系数等以准确描绘土层结构情况,对软土性能的改变进行预测。

4.3 软土地基的土层检测

在软土土层勘测中,除了对软土土层的基本项目进行勘测之外,还要注意对软土的沉降速度,排水固结条件以及软土强度等指标进行详细的勘测和记录,特别要注意的是薄层中间有砂层的情况;软土勘测是土层均匀度指标包括土层立体分布变化状况,延伸长度以及土层厚度;对于软土地基的土层,要对其风化程度以及土层特点进行描述。

5 结语

总之,软土地基的准确勘查是岩土工程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实践表明,在软土地基勘查中,土工计算中的土工性质指标是关系到软土性质分析的重要数据,其很大程度的影响勘查数据分析计算结果,之间关系到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勘查,取样,试验以及数据分析处理是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因此在实际勘查时要注意选择准确的勘查措施,对试验过程进行详细控制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最后利用合理的参数分析方式以及计算方式得出更准确的结论。一般能够依照不同的成因类型确定软土的统计单元体,利用单元体的每一个指标测试值的统计图表可以质变看出测试的变化,用以取舍和评价测试指标。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浅析;岩土;工程勘察;软土地基

中图分类号:TU47文献标识码: A

软土地基是一种常见的地质情况,对其准确的勘察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主要基础。在大量的工程实践中证实,土工计算中较为重要的土工性指标是关系到软土性质分析的重要数据,对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影响较大,并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选择与措施优化。

1 软土勘察的基本内容与要点分析

1.1 软土勘察的内容

软土勘察主要包括了: 软土的形成类型、埋藏情况、分布和发展规律、层理特征、渗透性能、立体分布的均匀性、表层硬壳的厚度、地下硬土层的情况等等;对软土的固结情况进行勘察,强度、变形特征以及随着应力改变而变化的规律,并且了解其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情况;软土中存在的地貌形态差异、填土、河道等的分布范围和深度等;地下水埋藏的情况,分析其对施工材料、安全设置、环境等影响。

1.2 软土地基勘察的基本要点

软土勘察的勘探点布置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工程性质、场地形状、勘察分段、成因类型、复杂情况评价等都应当考虑在内. 当土层出现复杂变化时应对此位置进行加密;勘察中钻探取样的时候应结合原位置测试的结果,去氧应利用薄壁取土装置,原位测试应采用静力触探或者十字板剪切试验完成.

1.3 软土剪切试验

当软土的加载和卸载的频率过高的时候其内部的水分形成的空隙水压消散速率也会发生改变,此时应采用自重压力预固结德尔不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透水性较低的粘性土质可以采用无侧限的压强度试验或者十字板剪切试验来完成测试; 当软土排水速率快切施工过程缓慢的时候应采用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或者直接剪切试验获得数据;对土体可能发生大的应变项目因此测定其残余的剪切强度必要的时候应将蠕变试验、动态扭剪切试验、动态三轴试验等纳入到检测中.

2 软土的特征

所谓软土就是指自然状态下其孔隙比大于或者等于1,且水分含量大于液限值的细粒土,如:淤泥、泥炭、泥炭质土等。软土的主要特性如下:

2.1 触变性能: 此种性能是指当软土受到外部干扰的时候就会出现结构性的破坏,导致其强度出现大幅度降低。软土地基在受到振动负荷后就会出现侧向的滑动或者大幅的沉降或者基础下挤出的情况。

2.2 流变性能: 软土在承载后就会因为压力而变形,本身的空隙逐渐变小因此本来含有的水分就会排除,同时还会在载荷的作用下出现一种剪切变形,此种情况就是软土地基的流变性。

2.3 压缩性强: 软土因为空隙比较大因此其压缩性较大,即压缩系数很大,所以建筑如果以软土作为地基则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沉降。

2.4 强度差: 根据实际检测,软土在自然状态下其抗剪的强度往往较低,这就使得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较差,软土边坡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因为剪切力而出现破坏失稳。

3 软土地基勘察的关键问题

3.1 土层检测

在勘察中除了对土层的类型、条件、分布情况等进行勘察外,还应当对软土的排水固结条件、沉降速度、强度增加等情况进行细致统计与试验,特别是薄层中夹杂着砂层的情况;土层的均匀度指标是指土层厚度、延性强度、立体分布状况的变化情况等;作为浅层基础、深基础土层的持力层的埋藏情况进行勘察,即前面提及的硬土层情况;在基础影响的范围内对基岩的情况进行勘察,描述其分布特点和风化的程度。

3.2 力学性质

在软土的勘察中应对其力学性质进行评价,探测软土的固结历史,对欠固结或者固结正常、超固结的情况进行勘察和分析。先期固结压力前后变形的性能并不相同,不同的固结历史的软土的应力存在的特征是不同的,因此在勘察中应对其进行重点分析,以此确定前期固结的压力;同时对其变形参数进行测定,室内试验中应确定先期固结压力、压力系数、压力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等各种参数的具体数值,以此指导施工实践; 对地下的地貌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以此准确描述地层的具体结构情况,有助于对软土层的进一步了解; 对施工中的措施可能引起的软土性能改变进行预测,包括其强度、压缩性等的改变。

3.3 勘察技术选择

软土的勘察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其埋藏条件和分布范围、物理力学性质等,即描述其对工程性质,同时以此为依据提出施工中对软土的处理措施等.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钻探、静探、贯入、十字板等技术,同时辅助以物探技术,即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勘察。

3.3.1 钻探技术

此种技术是岩土工程中较为常见也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划分土层的重要环节,对揭示软土厚度、状况、颜色等进行描述,尤其可以探明地下水的深度、径流、排除等条件,确定岩土的主要物理和力学指标。对软土取样的时候可以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从取样值试验的全部过程都应当采用有效的措施保证土样的性质不发生改变,尤其是水分的保护;对与细沙层也可以采用标准贯入器取样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采用薄壁取土采样在三件以上的式样以此保证颗粒分析的准确性。

3.3.2 现场检测技术

在实际的勘测中,因为软土的性质特殊,具有触变性和流变性等不利于检测的物理性质,其土样很容易出现水流失,容易被扰动而出现性质改变,因此仅仅利用钻探技术对其进行取样是不能完全描述其物理学性质的,因此可以采用原地检测的方式对其进行检测,针对软土的具体特征和工程等级选择具体的原位检测技术。软土地基的勘测中常用的现场原位检测技术有标准贯入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

3.3.3 物探技术

在软土地基的勘测中如果常规的原位检测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勘测需求的时候,而场地的地理位置和情况适合采用地球物理技术进行勘测的时候就可考采用物探的方式结合常规的原位检测技术共同对地基进行勘测。

4 软土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流程

4.1 确定等级

岩土勘察的等级需要根据工程的性质进行划分,现场的场地复杂程度、地基的设计和复杂程度等,干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进行分析和划分,结合工程实践对工程的等级进行划分,如某工程按照规范设定为二级,则其复杂程度、场地等级等均按照二级标准,即存在杂填土、粉质土、灰色粉质粘土、细砂、中粗砂、粉质粘土,因此综合判断场地的勘察等级为乙级标准。

4.2 确定勘察措施和工作量

在实施具体的勘测之前因确定工作的基本工作量,初步选定勘察措施。如工程勘察中按照建筑物周边来布置勘察点,设定其间距和孔深,并计算整个工程的钻孔数量。同对每个钻孔的深度和标准进行规范化设定,最终汇总整个工程需要的工程量和基本采样的数量,以此为依据制定具体的检测方式或者工程实施的步骤,这样可以保证整个勘察有计划的进行,保证设备、人员等资源的充足,提高勘察的质量。

6 结束语

应重视软土区域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岩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做出准确的分析及判断,并且还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设计及施工方案,保证软土地基勘察工作的质量,以预防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破坏。

参考文献:

[1]李永美,王墨.软土勘察采集的数据处理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11) .

[2]曹辉亮. 提高软土地基勘察成果准确性的研究与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5) .

篇3

关键字:软土地区;工程勘察;质量控制

软土地区的工程项目的建设有着与其他地区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要点和质量控制要点,而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勘察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建设特点实施勘察,切实保障工程项目对勘察质量的要求。软土是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软土类型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并且其压缩系数一般大于0.5MPa-1,不排水抗剪强度一般小于30KPa。

一、软土地区工程勘察应查明的内容

1、软土地区的工程勘察的自然条件勘探

软土地区的工程的自然条件勘探应包括软土的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分布规律、薄层理与夹层特征、水平向与垂直向的均匀性、地表硬壳层的分布与厚度、地下硬土层或基岩的埋深与起伏等自然地质条件。对存在沼气的软土层,应查明沼气的埋藏深度、分布范围。对软土层下为透水层的情况应查明其承压水头的高低和隔水顶板的高程。在了解了软土的自然地质条件后应对软土的固结历史及应力水平、结构强度和变形特性进行测定。还应勘察微地貌形态、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的分布、埋深及其填土的性质。分析工程项目开挖、回填、支护、工程降水、打桩、沉井的施工对软土的应力状态、强度和压缩性的影响。

2、软土地区工程项目工程因素的勘探

对勘探点的间距,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工程特性和不同成因类型的软土及地基复杂程度采用不同布置的原则,对层厚分布不均匀的应适当加密。对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特点、可能的基础类型来确定,同时由于软土地区建筑沉降为设计主要控制指标,勘察孔深度应满足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此外还应预计到可能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案的要求,测定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残余强度、灵敏度等。勘探手段应以钻探取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为原则。在满足取土孔数量的要求下软土地区宜用原位测试取代相当数量的钻孔,不仅减少钻探取样和土工试验的工作量,缩短勘察周期,由于原位测试能更好的反映原位土层的力学特性因此可以提高勘察质量。静力触探是软土地区十分有效的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对软土并不适用,但可用于软土中的砂土层、硬粘性土等。

二、软土地区勘察的勘探要求

1、勘探点布置宜根据建筑物的平面位置、结构特点和土层的成因类型和地基复杂程度确定,详细勘察时勘探点的间距不宜大于30m;当土层变化复杂时,应予加密。

2、钻探取样应与原位测试相结合,取样应采用薄壁取土器;原位测试宜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取土孔和以原位测试为主要勘察手段的原位测试孔数量应满足规范要求。

3、勘察孔深度,除满足受力要求外,尚应满足沉降变形控制深度要求,对其下有承压含水层的地区应查明承压水头和隔水顶板的高程。

4、对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等宜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软土的力学性质参数可采用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确定,或根据经验确定。亦可利用堆载、边坡和建筑物的原型监测资料经分析后综合确定。

三、软土地区的工程勘探试验

软土剪切试验应按工程实施条件下地基土应力状态变化,加卸荷速率,排水条件等选用相应的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土体加卸荷速率超过土中孔隙水压力消散的速率时,宜采用自重压力预固结的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对渗透性很低的粘性土,可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或十字板剪切试验。

2、当土体排水速率快且施工过程较慢时,宜采用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

3、对土体可能发生较大应变的工程,应测定残余抗剪强度,必要时应进行蠕变试验、动扭剪试验、动单剪试验和动三轴试验。 根据变形计算的要求确定压缩系数、先期固结压力、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时,可采用常规固结试验、快速加荷固结试验、高压固结试验或等梯度固结试验。

试验土样的初始应力状态、应力变化速率、排水条件和应变条件均应尽可能与工程的实际条件相似。同时应测定软土地区的力学性质参数,按岩土工程类别及勘察阶段采用一种或多种手段测定土的力学参数,这些手段包括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间接经验推算、原型观测反分析等。 故对正常固结的软土应在自重应力下预固结后再作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并且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增加对变形参数的测试要求。变形参数包括:先期固结压力、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有关固结问题的有固结系数、有经验时也可用快速固结试验,以便引进先进试验技术,缩短试验周期。

四、软土地区的工程地质评价及基础方案分析

1、选择适宜的持力层和基础型式,对荷载不大的建筑当有地表硬壳层可采用浅基础时,基础宜浅埋。 当荷载较大采用桩基础时对地基土抗剪强度小于10 KPa的情况应考虑压曲效对桩承载力的影响。

2、对路堤等填方构筑物,应重点分析其强度范围下的允许填筑高度及整体稳定性和沉降量数值。

3、当建筑物位于池塘、河岸、边坡附近时,应验算其稳定性。判定地基产生滑移和不均匀变形的可能性。当有地下室基坑开挖时提出合理的围护设计建议。

4、当建筑物相邻高低层荷载相差过大时,应分析其相互影响。当地面有大面积堆载时,应分析对其对地基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和对相邻建筑物的不利影响。

5、当土层下存在含气层时应重点分析其对施工的影响和对地面最终沉降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措施排出地下气体。

6、当软土下有承压含水层且需要开挖时,应验算其承压水对坑底突涌的影响。

7、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对地基处理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软土地区工程地基处理可采用方法:对暗埋的塘、浜、沟、坑穴等可采用局部挖除、换土垫层、灌浆、悬浮式短桩等方法。对大面积厚层软弱土地基,可采用真空堆载、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或深层搅拌等方法。

软土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分析软土地基均匀性,包括强度、压缩性的均匀性,或直接反映在承载力及沉降的均匀性;注意边坡稳定性;选择合适的持力层,并对可能采取的基础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的论证,尽可能利用地表硬壳层;注意不均匀沉降及减少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对评定软土地基承载力强调了综合评定的原则,不单靠理论计算,要以地区的经验为主,对软土地基承载力评定,变形控制原则比按强度控制原则更重要;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仍推荐工程上采用的分层总和法,一维固结沉降计算模式并乘经验系数的计算方法,但也可以采用其他新的计算方法,以便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五、软土工程项目勘察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1、除土层的一般成因类型、成层条件、分布规律外,尤应查明:

对软土的排水固结条件,沉降速率、强度增长等起关键作用的薄层理与夹砂层渗透特征;土层均匀性,具体指厚度、土性等水平向垂直向的变化;可作为浅基础、深基础的持力层--硬土层的埋藏条件; 在基础影响范围内基岩的埋藏条件、分布与起伏,基岩上部风化程度;地下承压含水层的顶板高程和水头高度;含气层的空间分布。

2、对软土的力学性质进行评定

依据工程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力学性质参数,是软土地区工程设计的重要前提,土工试验条件应尽量模拟工程施工和使用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对软土的力学性质的评定时,查明软土的固结历史,确定固结状态,对确定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应注意工程施工过程中灵敏性粘土受扰动后,土体结构破坏对强度和变形的影响。

3、对软土地区的地貌特征和土层分布的联系勘察

软土地区微地貌特征形态与不同性质的软土层分布有内在联系,查明微地貌、旧堤、堆土场、暗埋的塘、浜、沟、穴等,有助于查明软土层的分布。

4、施工活动对软土应力状态、强度、压缩性的影响。

5、地区的工程经验是是软土评价、设计和施工安全可靠的保证。

软土地区工程项目的勘察要建立良好的质量保障和控制体系,那么首先应建立在对软土地区自然地质条件和工程项目特点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软土地区由于其土质的特殊性,有着自身独特的质量控制要点,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些要点的基础上,再结合建筑物的特点,并由此建立了软土地区工程项目勘察的质量体系,才能切实保证软土地区工程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熊卫兵, 李平, 邱学林. 软土地区地铁隧道联络通道工程勘察要点[J]. 中国市政工程, 2009,(02).

[2] 季军,张惠忠. 软土地区地铁、隧道工程勘察[J]. 上海地质, 2006,(04) . .

[3] 马培贤,郭红梅. 北京地铁建设中的地质风险因素及相应勘察措施[J]. 西部探矿工程, 2009,(01) .

篇4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地基处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4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岩土工程迅速兴起,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地基处理工作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稍有失误,必将对整个工程造成重大影响。淤泥质软土地基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土质空隙大,压缩性强、含水量多,以至于强度有所不足,承载能力颇为薄弱,成了岩土工程建设的安全隐患。如何加强软土地基的处理是当前的重点工作,必须认真对待。

1 淤泥质软土及其物理性质

1.1 淤泥质软土的成因

所谓淤泥质软土,指的是多分布于河滩湖沼等地的一些细粒土,土质压缩性高,孔隙比较大,具有较高的天然含水量,所以抗剪强度较弱。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淤泥质软土存在着很大差异,但其基本的特性是共有的,如孔隙大、含水量多;不均匀性和流变性较为明显,很容易发生沉降现象;渗透性较小,在含有水平夹砂层的情况下,该特点尤为明显;触变特征,强度不足,一旦土体被扰动,内部结构很容易受损,使得土体强度和承载力大幅下降。

1.2淤泥质软土的物理性质

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岩土,淤泥质软土其实是淤泥与淤泥质土的合称,分布较为广泛,之所以称其为软土,是因为土中含有过多的天然含水量,稳定性不足,不符合工程建筑对地基的要求。那些在淤泥质软土地基上建立起来的工程建筑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是不均匀沉降现象,某些时候,可能因蠕动变形引起边坡或地基失稳。当判断地基土体的特性时,可采用室内试验和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淤泥质粉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两者的物理性质较为相似,但也有细微的差别,判断时,就应结合土层的多种物理力学指标做进一步判断。

2 实例分析

某地受河流长时间的冲积,成了漫滩,水系较为发达,沟塘渠道纵横交错,地面的标高比常年河流洪水位要低。上部地层平坦开阔,水平层理显著,而局部呈现出斜层理,表明该地有明显的沉积特征,土质以粘土居多,自下而上为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今要在此处开展一个岩土工程项目,必须提前做好地基处理工作。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①置换法

该方法多用于土层较浅的软土地基,所谓替换,即用强度承载力较强的地基代替原来地基,首先需要清除固有的软土地基,再用一些高强度材料,如卵石、砂砾等,进行回填。该方法在提升地基承载力的同时,还实现了均匀沉降,有效避免了路面不平整的状况,至于回填厚度,通常会选择80cm .

②桩基加固法

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厚淤土,因为厚淤土难以大面积展开处理,多会选择利用桩基进行加固。一般说来,当淤土的厚度小于5m时,可使用石灰桩,因为生石灰在水化时,会发生一定的反应,致使体积不断膨胀,对土壤形成挤压力,使得原土体的密实度有所增强。因其膨胀挤密原理和排水固结作用有很大的联系,实际中通常会遵循小桩径、布密桩的原则,如果桩径设计为300mm ,则桩距通常不会超过1200mm 。当淤土的厚度大于5m而小于10m时,则可使用灌注桩直至硬土层;如果淤土的厚度在10m以上,则悬浮桩比较合适,通过相关公式可计算出桩距、桩径、稳定安全系数等参数。

③排水固结法

该方法则多用于淤泥质土和软粘土等,具备良好的水稳定性,如果含水过多或者水位较高,极有可能形成软土地基,对其进行处理时则以排水法为先。开挖低于原来地下水位的水沟,借助砂、石等透水性较强的材料进行填埋,为取得良好的效果,尽量采用反漏层结构技术进行铺设。然后可开始塑料排水板的安装,排水板具有诸多优势,如良好的耐水性,较高的强度,能够保证顺畅地排水,需注意的是,安装过程中,排水板外层应尽量以无纺土工织物滤层进行包裹,可避免因流砂深入管内造成的堵塞。

2.2粉喷桩复合加固技术

该工程施工现场以淤泥质土和黏土居多,强度低,土质差,经综合考虑,选择使用粉喷桩复合加固技术进行处理,此技术施工时产生的噪音小,质量有所保证,且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施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相关资料准备完善,包括土工实验报告、水泥粉喷桩的桩位布置图、粉喷桩的标高、加固处理深度等。 然后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清除地面表层土,用粘土回填低洼处,并碾压平整;土质较差的地方应设置碎石垫层或砂土;地表较软的地方采取相关措施防止机械沉陷。 还有,各种原材料和机械的质量均应符合标准。

施工过程尤为重要,必须做好每一个环节,首先对钻机平台进行适当调整,保持导向架和搅拌轴相垂直,钻头中心对准孔位中心;然后启动钻机开始钻进,先缓慢钻进,待正常后保持转速30r/min,钻进速度为0.5m/min,应该保持匀速钻进。当钻进至超过设计桩底标高10~20cm时停止钻进;接着提升喷粉,一旦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便反转钻头。同时,粉体发送器开始喷粉并保证喷粉量。钻头提升必须与送粉同步,禁止先提升后喷粉。如果套管漏气堵管,应立即停止喷粉。停止喷粉后,缓缓取出钻杆,并对计量仪仔细进行检验。

3 结束语

软土地基在湖海河流等水系发达处较为多见,在这上面开展岩土工程时,必须提前采取合理的技术,对软地基加以处理,提高地基强度和承载力,进而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南杰.谈岩土工程中的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7(19):167-168

篇5

1.跨孔波速测试原理及方法

跨孔波速测试利用两个钻孔,其中一个作为发射孔,另一个作为接收孔。试验时将超声波发射探头和接收探头同时放进预钻孔内进行。从发射孔内震源激发的波经两孔之间传播到接收孔,被孔中检波器接收,然后计算出波行走的时间t,即可求得波速Vp(单位m/s):Vp=L/t式中:L为由振源到达接收孔测点的距离。跨孔波速测试在两个子L中进行,激发设备和接收设备分别置于同一高程,自下而上同步移动进行测试,移动点距一般为1m左右。跨孔波速测试现场连接如图l。

2.跨孔波速测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2.1幕墙质量检测

幕墙施工位于地下,许多不可见因素均会导致施工缺陷。为防止缺陷被掩盖和疏忽,造成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确保基坑开挖前工程支护结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要求,需对止水帷幕墙的完整性和均匀性进行检测。根据波速值的高低判断所测范围内防渗墙是否有缺陷。一般设置跨孔间距5m,逐层进行检测,各剖面测点垂直间距为1m。通过波速测试的实测数据,可分段对帷幕的均匀性进行评价,并综合评价止水帷幕墙的完整性,判断缺陷位置及其程度,明确降水工程开始前,查明不满足设计要求幕墙的空间范围。

2.2软基处理工程检测

建筑之前若地基不够坚固,为防止建筑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建筑物不稳定等事故,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以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至设计的要求。软基处理广泛地应用在我国沿海及内地。例如:天津、上海、厦门、广州等沿海地区以及昆明、武汉、南京等内地地区。特别是填海的一些地区,一般建筑前都需要进行勘测,然后进行软基处理,否则存在很大的风险和后患。目前,水泥土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以及低层建筑的地基加固工程等。水泥土是利用水泥或水泥系材料作为固化剂,采用一定的搅拌机械将水泥与原位土强制拌合,通过水泥与土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原位土变成具有高强度、低压缩性、低渗透性的水泥稳定土。软基处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施工单位、工程管理、工程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及施丁人员素质多种综合因素,水泥土质量检测是应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可用跨孔波速法检验,从而判断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完整性及桩身缺陷位置。某工程实例表明,水泥土的波速(150o一2500m/s)之间,原土波速(550~1lOOm/s)之间,具有较明显的波速差异,显然水泥搅拌桩的波阻抗远大于桩周土的波阻抗。因此用波速法判断水泥搅拌桩的质量完整性具有理论依据及实践可行性。

2_3采空区治理工程质量检测

合理开发利用废弃的采空区土地,可提高矿产土地利用率,缓解矿区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经加固后,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大型的采空区也可改造为旅游用地、仓储用地、废弃物存放地等。一般情况下,采用的工程措施是注浆充填处理方法。纵波波速测试可用以采空区勘察以及采空区治理工程质量检测。注浆前,可通过岩层中波速值大小及变化情况来判断岩体的完整性(如破碎、裂隙、软弱夹层等),了解介质的工程地质特征。注浆后,采空区以及周围岩体裂隙充填固结岩体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抗压强度提高,会直接影响到声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通过对注浆区背景资料分析与研究的结果和注浆区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可说明采空区注浆工程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4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

水利构筑物中,纵波波速Vp值和坝基岩体工程性质(包括岩体完整程度、强度、岩体结构面的发育程度以及岩体抗滑、抗变形性能等)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表,列出坚硬岩、中硬岩、软质岩等岩体特征及其相应的岩体主要特征值。纵波波速作为岩体主要的特征值,可用以评价岩体工程性质。纵波波速越大,岩土愈完整,强度愈高,抗滑、抗变形能力愈强。例如,对于坚硬岩,Vp>5000m/s,则岩体不需做专门性地基处理,属优良高混凝土坝地基。而Vp<2500rrds,岩体较破碎,一般不宜做高混凝土坝地基。当坝基局部存在该类岩体时,需做专门处理。

篇6

关键词:岩土工程;淤泥质软土;地基处理;试桩;复合地基试验

0 引言

地基处理是古老而又年轻的领域,许多现代的地基处理技术都可在古代找到它的雏形。自20 世纪80 年代中以来,在土木工程建设中遇到需要进行加固的不良地基越来越多,对地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地基处理己成为土木工程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地基处理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由于近些年来基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建筑、水利、交通和铁道等土木工程建设中,人们愈来愈多地遇到不

良地基问题,特别是高等级公路,通过水网地区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过湿土和软弱地基。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它们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满足建筑构造物的要求。地基处理的目的就是提高软弱地基的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降低软弱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基础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等等。

本文以某建筑工程场地为例,该建筑工程场地水系发达,场地内的水塘、水沟分布较多,地面标高均低于常年河流洪水位,上部地层均为第四系冲积物,沉积韵律较明显,具有明显的水平层理,地形开阔、平坦,地貌简单,局部具有斜层理,沉积的特征明显,自上而下地基土为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等。该工程主要建筑物地基采用桩基方案,附属构筑物部分采用复合地基方案。

1 淤泥质软土成因、岩性及分布

淤泥质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因此,软土的地区差异性很大。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软土具有以下共性:①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②具有触变特征。当原状软土受到扰动后,结构连接受到破坏,土的强度显著降低。③具有明显的流变性。④高压缩性。大部分压缩变形发生在垂直压力为100kPa 左右,作为地基时的沉降量很大。⑤低强度。⑥渗透性小。特别当含有水平夹砂层时更为显著。⑦不均匀性。作为地基则易产生不容许的差异沉降。

该场地的位置,处于一平原经河流冲积而形成的漫滩,属原古河道,主河道现已北移,在北移的过程中由于河道的截弯取直的作用形成了特殊的原始地貌,由于河流水位的变化及洪水季节性影响,使本区地质的岩性含有较多粉砂级颗粒。

2 淤泥质软土物理力学性质

淤泥质软土是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统称。它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特殊岩土。其特征是含水性强,当其作为工程建筑地基时表现得非常软弱和不稳定,所以称为软土。因此在淤泥质软土发育地区进行工程活动时,常发生严重的工程地质灾害,主要表现是建筑物容易发生强烈的不均匀下沉,有时还因滑动变形造成地基或边坡失稳。用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结合的方法勘察场地,可判别地基土的特性。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见表1。

3 综合试桩

经过综合试桩,对本淤泥质土层桩基的特性作结论如下:

3.1 在本淤泥质土层中,Φ800mm 旋挖灌注桩存在扩径现象,其充盈系数可在1.3 左右,施工时可通过泥浆指标的控制和局部采用长护筒的措施。

3.2 在本淤泥质土中,沉桩极为容易,但在沉桩过程中要监控桩身垂直度并予以调整,施工中应注意避免由于施工快及措施不当造成桩断裂与上拔等问题。

3.3 根据桩身内力测试及高应变拟合分析的桩侧极限摩阻力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静探计算结果对比如表2。

4 复合地基试验

复合地基试验是因场地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附属构建筑物的要求而进行的,其勘探取样试验成果见表3。

4.1 水泥土桩体桩身完整,搅拌均匀,适于在场地复合地基加固中应用。

4.2 从室内试验、载荷试验、桩身芯样试验等结果来看,粉喷桩桩身强度明显高于深层搅拌桩,加固效果好。

4.3 施工工艺,粉喷桩与深层搅拌桩均宜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复搅),上面8m 采用三次喷浆六次搅拌。粉喷桩宜保证搅拌头搅拌一周时提升高度不超过16mm,深搅桩提升速度控制在0.5m/rain以下。

5 结语

篇7

关键词:土工试验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运用

中图分类号:TU41文献标识码:A

岩土工程勘察是为土木工程建设服务,通过对工程地质的调查、测绘、勘探、采取土试样等方式进行室内试验或者现场检验,对试验结果加以统计、分析,对土木工程施工工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编制满足施工不同阶段所需要的成果报告文件。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来说,土工试验资料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土与一般的建筑材料不同,其具有特殊的复杂的物理性质,这种特殊的物理性质决定了它本身的特殊复杂的力学性质。在岩土勘察工程中,通过对土工试验资料的合理运用,能够避免工作中许多问题的出现,同时促进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岩土勘察工程中土工试验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粉土的划分

颗粒分试验比较复杂,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仅仅只是按照在塑性指数不大于10 来对粉土进行划分的。这种不全面且不准确的做法会使得在判断粉土的时候存在误判的现象。

(二)剪切试验方法比较单一

就目前而言,在实际中工程单位的剪切试验通常选择的是直剪试验,比较单一,但是具体的测定软土抗剪强度的试验方法有很多,比如直剪试验、三轴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等等,对于不同的试验方法来说,所得到的强度参数是不相同的,并且各有其适用性。

确保土工试验数据准确性的措施

(一)做土的含水量试验时认真鉴别,结合实际情况取到有代表性好的试样,测出土的比较准确的含水量。

(二)为正确求得土的密度,试验中应对照送样单的野外定名,在合适的部位切取试样,切样时保持环刀垂直,避免晃动,环刀两端的土面应平整完好。

(三)液限含水量通过园锥仪测定,塑限含水量用手搓法测定。搓土条时应严格按照《GB/T50123-99±工试验方法标准》中的有关条例进行。

(四)做固结试验时,取土应有代表性,环刀要完好无损。压土时要用力均匀不晃动,仪器设备应清洗干净,操作时轻拿轻放,尽量减少外力对试验数据的影响。

三、岩土工程勘察中土工试验资料的运用

(一)某建筑概况及其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所选建筑由两栋十三层高级住宅楼,加地下车库,两栋五层住宅楼以及一栋四层的办公楼组成,其中高级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其他均为框架结构。建筑群所在地区地貌较为平坦,原为郊区农田,地貌单元为平原。所选建筑群地基分六层构成:(1)耕地土壤:黄褐色,松散状,湿度略高,厚度约0.2-2.2 米左右;(2)粉质黏土:黄灰色,可塑状态,湿度略低,厚度约1-3 米左右;(3)淤泥质粉质黏土:灰黑色,软~流塑,厚度约5-9 米左右;(4)粉质黏土:褐色,可塑状态,厚度约1.5-6.5 米左右;(5)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状态,厚度约1.3-6.8 米左右;(6)风化闪长岩:厚度3.5-7.8 米左右。下层均为风化岩石。所选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度承压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主要集中在一层到四层的土层空隙中,深度承压地下水主要集中在第六层及其下部。

(二)岩土工程分析

(三)场地稳定性及抗震稳定性评价:场地内地层分布稳定,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属稳定场地。场地土的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该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该场地为抗震有利地段。

(四)地基土评价:第二层可塑粉质粘土,土层压缩系数a1-2=0.30MPa-1,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可作为商业用房天然地基础持力层;第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压缩性高,承载力低;第四层可塑状质粉质粘土:土层压缩系数a1-2=0.27MPa-1,属中等偏低压缩性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第五层硬塑状粉质粘土:土层压缩系数a1-2=0.21MPa-1,属中低压缩性土,具有较高承载能力;第六层强风化闪长岩: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Ⅴ级,可作为小高层预应力管桩桩端持力层。

(五)基础类型选择,根据各土层主要物理学性质指标统计数据以及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进行分析,第二层可塑粉质粘土,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可作为商业用房天然地基础持力层。选择第四层为桩基础的持力层。两栋五层住宅楼以及一栋四层的办公楼均建议采用桩基础进行建设,同时以第六层闪长岩作为管桩桩基持力层。桩基础在建设时,建议采用预应力管桩,桩基设计时,要考虑桩身会穿过比较厚的松散土层等因素,合理进行桩基建设。

(六)基坑工程,此次建筑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地下车库基坑开挖面积大,深度在6 米左右,且由于地下潜水水位较低,对施工影响大,所以条件较为复杂,存在一定的施工难度。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有关规定,此建筑地基的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由于第二层粉质黏土的土层比较薄弱,所以必须考虑第三层淤泥质粉质黏土(软~流塑)对于建筑物地基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措施加以排除,保证建筑物地基安全。

土工试验资料对于我国土木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固有勘察经验的束缚,很容易有一些失误,为降低勘察失误,技术人员要坚持现场观测,并将现场观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估、总结,始终坚持动态设计,注重施工验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必要时还需进行施工勘察,进行有效补救,以防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关海波,宋海滨,韩金才;合理选择工程地质勘察手段的重要性.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

篇8

关键词:粉土,特性,工程地质,淮海,液化趋势

 

0、引言

淮海地区位于鲁南丘陵与苏北平原交汇的残丘平原上, 其地貌为侵蚀平原, 根据多年实际勘察了解, 除残丘外, 平原区第四系地层的上部广泛沉积了巧软土, 一般多为土质松软、饱和、高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差的粉砂、粉土或淤泥质软粘土等。笔者通过收集大量资料, 对饱和粉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进行了分析总结。

1、粉土的分布与成因

统观淮海的地貌形态, 四周被低山、丘陵所环抱, 中间低平。从地质成因方面分析, 本地区在第四纪全新世有沐水、泅水泛滥, 后有黄河冲积, 形成了泛滥冲积平原及冲积垅状高地。

淮海地区泛滥冲积平原分布较广, 标高一, 地势平坦, 从北西向南东微斜, 坡降很小, 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泛滥冲积粉土。冲积垅状高地即废黄河高漫滩, 分布于黄河故道两侧, 自北西向南东穿越市区, 由黄河带来的粉砂、粉土堆积而成, 标高一。两侧形成天然坝堤, 高出泛滥冲积平原一。

2、粉土的指标及相应的工程地质特征

据GB50021 - 2001 及GB50007 - 2002 规范,粉土定义为塑性指数≤10 且粒径>0. 07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 %的土体。由砂粒、粉粒、粘粒组成。论文格式。粉土以塑性指数IP ≤10 为下限与粘性土分界;以粒径> 0. 075mm 的粒组含量不超过全重50 %为上限区别于砂土。这类土呈现的特征主要是粉粒所具有的特征,是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的一类特殊土。因粉土的颗粒较粘性土大,故其粒间联结较弱。粉土有接近砂土及粘性土的双重特性,这主要是因为粉土既含有砂粒又含有粘粒成份的缘故。实践中证明:当粉土中的砂粒含量较高时,其特征与砂土相似;当粘粒成份含量较高时,粉土表现出来的性质则与粘性土接近,故有条件时我们可据粉土中颗粒的级配情况将之划分为砂质粘土(粒径< 0. 005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的10 %) 及粘质粉土(粒径< 0. 005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的10 %) 。论文格式。 粉土中水与土颗粒表面的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明显地与粘性土和砂土不同:因粘性土存在结合水,它与矿物颗粘表面的物理化学作用以及其自身结合水的变化,对粘性土的性质影响极大,形成了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等不同的土体状态。而砂土孔隙中存在的是自由水,水的存在与否几乎对砂土土性无多大影响,而粉土中水与颗粒间的毛细作用占较大的优势。据研究,淮海地区粉土在不饱水状态下有一定的强度及硬实性,在饱水状态下则易散化与结构软化,致使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大。粉土在失水状态下具有迅速的孔隙水压消散过程,主固结完成很快,因而伴随明显的强度增大。

通过广泛搜集资料,统计出淮海地区范围内含水量和孔隙比统计频数图如图1、图2所示。

图含水统计频数图

从表、图1及图2可看出天然饱和粉土的含水量、孔隙比等土工参数指标的变化范围较大,说明饱和粉土在全区分布范围内,其工程地质性质不均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中等压缩性说明其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粉土液化强度

下图为典型的粉土液化试验记录曲线。(取淮海区粉土试样)。将不同循环应力σd 条件下粉土液化时的循环次数 与动剪应力比σd /2σ′在单对数坐标系作图,可以得到液化强度曲线。图3为不同密度状态条件下的液化强度曲线,从图1中可以看出对于重塑粉土试样,密实度是影响抗液化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粉土干密的增大,抗液化能力增强。图2为不同细粒含量下液化强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细粒含量从80%减少到55% ,土样的抗液化阻力也随之减小。但是细粒含量为45%的土样的抗液化阻力却稍大于细粒含量为55%的土样,这表明当粉土中细粒为55%时,抗液化强度接近最低。在图2中,细粒含量为45%和55%的土样的液化强度曲线几乎重合,根据的粉土中细粒含量对液化强度的影响作用存在分界点的概念,可以推断本区试验所用的土样,当细粒含量在50%左右时抗液化强度最低,当细粒含量小于50% ,土样的抗液化强度将随着细粒含量的减小而增大。细粒含量为50%也相当于平均粒径大约等于0. 074 mm。

图1 不同干密度粉土抗液化强度曲线 图2 不同细粒含量土样抗液化强度曲线

4、粉土液化分析

笔者认为,在P c 小于9%时, 粘粒分布在粉粒周围以点接触式胶结着粉粒。在力的作用下, 粉粒沿粘粒发生滑移。此时, 粘粒起了以为主的作用, 动剪应力比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当粘粒含量大于9% 时, 粉粒周围有足够厚的粘粒层, 此时的粘粒不但胶结粉粒, 也有自身固结的作用。随着粘粒含量和时间的增加, 粘粒对粉土颗粒的胶结和自身结构调整作用也将增强, 此时粘粒主要起稳定、镶嵌粉粒的作用。所以, 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动剪应力比也逐渐增大。无论那组干重度下, 粘粒含量P c= 9% 抗液化强度最低。通过一些试验及分析得出:粉土中所含粘粒量是影响其液化的重要因素。论文格式。通过对本区含天然粘粒的粉土进行实验,动剪应力比在P c= 9% 时最低, 并且曲线呈向上开口的抛物线型;粉土中无论粘粒含量如何, 都有随干重度增大抗液化强度增强的规律, 即干重度愈大,土的抗液化强度愈高, 反之, 抗液化强度降低。

5、小结

由于饱和粉土工程地质特性的变化范围较大,在岩土工程勘察时, 应针对具体工程项目,

对饱和粉土地基进行更详细更具体的分析研究。本文对淮海区的粉土进行了一定的实验分析和讨论,研究了干密度、细粒含量对粉土的抗液化强度的影响。分析发现该地区的粉土的抗液化强度并不是随细粒含量的变化而单调变化,而是当粉土中细粒含量达到某一定量时,粉土的抗液化强度将达到最低点。淮海区的粉土有粘性粉土及砂质粉土之分。水在粉土中影响较大,不饱和水状态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实性,饱和水后易散化,力学强度大幅下降等。

参考文献:

【1】( 王家斌、粉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 西部探矿工程呢2004)

【2】(牛琪瑛、粉土抗液化特性的试验研究、太原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9月)

【3】(刘辉、石磊论徐州市饱和粉土的工程地质特性、江苏煤炭、2003年第三期)

【4】(李志毅、杨裕云 工程地质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1994年10月)

【5】(隋旺华、土质学与土力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 2007)

篇9

关键字:岩土工程 勘察技术问题发展措施

Abstract: the curren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has made progress, ho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e key points of them, thus to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trend forecast,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provides the basis.

Key wor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ical problems develop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25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基础,主要是为建筑物设计、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而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关系到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在于解决和处理建设工程中与岩士介质有关的问题,是建设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1.岩土工程勘察取得的进展及热点

1.1取得的进展

1.1.1我国已经能够解决技术要求,地质条件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相应的规范、规程的编制,标志着我国这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达到的水平。

1.1.2勘察工作已从单一的钻探、取样、试验、提报告模式发展为多种测试手段、综合评价的模式。多功能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自钻式旁压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波速试验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地基评价的水平。室内土工试验中高压固结试验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的普遍应用,使土力学理论更进一步应用到勘察生产实践中。另外,土的动力性质的试验也日益增多;桩的动力测试已经列入有关规范规程和手册中;表面波速法也开始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岩土测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

1.1.3勘察与设计、施工密切结合,初步形成了从勘察到设计、施工、监测,贯穿各个阶段的认识、实践、改造全过程。

1.1.4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十多年来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引进、发展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第四纪松散地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填土、饱和松散粉细砂等各种不良地基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已成为岩土工程中一项重要内容。

1.2勘察结果形成重要的技术内容

1.2.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对建筑场地拟建的建筑作出适宜性的技术论证;

1.2.2为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各岩土分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岩土体工程设计参数;

1.2.3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岩土工程问题(如开挖、降水、沉桩等)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施工方法的建议;

1.2.4对拟建场地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对岩土加固(基坑支护)与改良方案或其他人工地基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建议,并根据设计图纸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监控施工质量;

1.2.5预测由于场地及临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建设场地环境和临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建造的影响;

1.2.6为已有工程的安全性进行预测性的评定,对拟建工程可能会造成已有工程的不良影响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依据;

1.2.7指导岩土工程在建筑物运营、使用过程中的长期观测如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等工作。

显而易见,新的岩土勘察体制下形成的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对设计、施工都是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文件,它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建设工程程序性文件。但是在新的工程勘察体制创建后的相当长时期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在设计和施工企业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施工企业中不重视运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指导施工的现象显得尤为严重。

2.3岩土工程勘察热点

当前,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评价仍然是岩土勘察工程中最普遍最大的热点。特殊条件指的是:

2.3.1特殊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在特殊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3.4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溶、斜坡与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效应等。其中强震区的砂土液化、断裂、震陷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见的。

2.3.5特殊工程。包括高层建筑、动力机器基础、地下工程、水上工程、核电站、道路桥梁、机场跑道、水坝、尾矿坝等。大型建筑地基勘察与评价仍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对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预测及对策以及地震效应的抗震设计参数等问题。

2.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2.1确定勘察依据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就要首先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第三是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3.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勘察工作的准确详实与否,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率。但是与这一课题有关的许多问题目前解决得还不太完美,科学研究尚薄弱,科学性及方法性的文献也比较少,而且由于有效的技术手段、仪器和设备不足,故在工程勘察中先进方法也运用得很少。在工程地质学面前存在着大量道路工程勘察方面的问题,仍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去解决。

参考文献:

1.张鸿儒;夏禾;阁贵平;;深开挖施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和方案优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学会第六届年会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文集[C];1995年

篇10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前言

岩土工程勘察是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技术,调查和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存在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主要目的是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准确的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和地基基础及有关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提出经济合理的岩土利用、整治、改造的建议和方案。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根据拟建工程的性质、规模、安全及重要性等级、抗震设防要求、建筑物荷载、结构特点和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地形特点等情况综合确定。本文仅围绕岩土工程勘察这一课作以下的探讨,仅供参考。

一、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重要性

施工勘察虽然不像详勘阶段被人们重视,但它却是岩土工程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岩土勘察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运用工程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工程通过地带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和指导,以正确处理工程建筑与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有利条件,避免或改造不利条件,使修建的工程能更好的实现多快好省的要求。因此,在岩石工程勘察作业中,为了研究各路段不同成因和各种类型的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按特殊设计进行路基施工的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作业就会显得相当重要。

二、加强岩土工程勘察作业的方法

(1)勘察前期

相关资料的收集。作为一名合格的勘察工作负责人,不能局限于场地内的几个钻孔基本情况的记录,还应关注场地及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在场地的仔细观察有没有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和比较重要的建筑物并调查访问当地人该场地以前的地质条件是否和现在一样,访问周围建筑物采用的基础形式和地基处理措施,当年开挖时的地基及地下水情况。同时还要认真收集拟建工程的基本资料,如拟建物规模、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基础形式、荷载分布、地面整平标高及拟建物对变形的要求,从而为外业前期工作量的布置提供依据。

工作量的布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勘探点的布置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工作量布置方面要严格按照规范中的要求来布置,不能随意地布置勘探点的位置、勘探点深度和勘探点间距。

(2)勘探与取样

勘探。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

取样。《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有关强制性条文规定:每个场地每个主要岩(土)层取样不少于6件(组),但目前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重视取样的数量而忽视了取样的间距,没有错开取样,尤其是在孔少的情况下问题最突出,几乎是在同一个水平面的深度上取样,造成代表性差,因此,必须错开取样。同时,应尽量避免在分层交界处、钻进回次的底部等部位选取岩石试样。

(3)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是构成岩土勘察作业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工作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进行;但是这项工作一般需在高级勘察阶段开始实施,所以又被列为一种勘察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监测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此项工作主要是在施工期间内进行,但对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以及一些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不良地质现象,应在建筑物竣工运营期间继续进行。

(4)原位测试

在原位测试中,有些样品如粘性土可以通过采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一些样品如无粘性沉积土由于几乎不可能获取不受扰动的原状试样。所以对这类样品的密实度、强度和压缩性评价通常需要通过原位测试方法获得。勘察中我们常用的几种原位测试手段的作用与适用性如下: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岩土中,根据贯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来判别土的性质的一种现场测试方法。根据它的试验指标可用于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定性地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的位置。通过建立地区经验,也可用于评价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评价地基承载力、单桩便,适应性广,并有连续贯入的特性,但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较差。

波速测试。波速测试是利用波速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或工程指标的现场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以此来划分场地类型;提供地震反映分析所需的地基土动力参数;提供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所需的地基土动力参数;判断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划分场地类别,确定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另外,波速测试本身可以用来评价地基土的类别和检验地基加固效果。

三、结束语

总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电子、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发展了一大批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并且可以利用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有效地解决传统勘察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软弱结构面、滑动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并且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设计地震动参数。

参考文献:

[1]耿直.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山西建筑,2006.

[2]叶国琳.初探岩土工程勘察基础技术问题.山西建筑,2009.

[3]张其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常见问题.施工技术,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