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保护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自然保护概论

篇1

Abstract: A visit to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Qiqihar Zhalong natural nature reserve was made in October 2009. Based on the study of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this paper concentrated on the wetl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Heilongjiang with northern characteristics, socio-economical and cultural functions are researched and the functions of harmonious modern society are discussed.

关键词:湿地生物;文化;社会功能;扎龙

Key words: wetland biology;culture;social function; Zhalong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2-0300-01

0 引言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独特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因此近年来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大庆市政府曾于2008年6月“以全新的理念认识湿地、保护湿地、开发利用湿地”为主题举办中国(大庆)首届湿地文化节。2009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局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中国杭州西溪第三届国际湿地论坛,全面展示宣传中国湿地保护成果,增强湿地保护意识,弘扬湿地文化,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中国湿地保护。[1]

1 研究湿地生物资源重要性

生物资源是湿地资源的核心,生物资源能否得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是湿地价值能否最大发挥的关键。开展湿地生物资源的文化社会功能研究,对于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都具有十分积极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态现状

2.1 野生动物资源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区内共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6种鹤类,其中白鹤和灰鹤分别为国家重点一、二级保护动物。除鹤以外,该区还生息繁衍着大天鹅、小天鹅、草鹭等鹭类;鸿雁、灰雁、翘鼻麻鸭等鸭类和许多鹬和鸥类。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有51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近30种,极北小鲵、花背蟾蜍、黑斑蛙和黑龙江林蛙等6种两栖动物,以及鳖、白条锦蛇、虎斑游蛇和日本蝮等6种爬行动物。[2]

2.2 植物景观资源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分为草甸草原、草甸、沼泽和水生植被4个植被型。其中草甸草原地区主要由羊草构成;草甸地区主要由狼尾草和星星草构成;沼泽地区主要由芦苇、水葱等构成;水生植物主要由漂浮植物、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构成,其中以水生植被最为丰富。[3]

3 湿地生物资源社会功能

3.1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中国文化是在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这些影响因素中,动植物是形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它们作为最能体现人们内心世界的外在之物,常常成为人们借以表达自我思想感情的最主要媒介,如鱼文化、龙文化、鹤文化等,莲花浮萍等植物也有了特殊的寓意。

3.1.1 动物资源。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起,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鱼文化的图案。并在图腾崇拜中,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龙。其后,在神话创作中又是鱼龙同族,只有鱼可以变化为龙,“鱼龙变化”一词便成为脱胎换骨,成为飞黄腾达的代称。“鲤鱼跳龙门”即喻古代读书人科举得中,进入仕途的理想。

丹顶鹤在古时候被称为仙鹤,因为“鹤”同“贺”,寓意吉祥长寿,因此鹤在古人眼中是一种神兽,古人以“松鹤长青”寓意对长寿的追求。仙鹤一生只有一个配偶,配偶死亡终身不续,因此仙鹤也成为爱情忠贞的象征。

3.1.2 植物资源[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莲是洁身自好刚正阿直的象征,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这样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

浮萍往往伴莲而生,意喻聚散无常,“萍水相逢”又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意。南宋时我国美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观浮萍成了当时的一种新风尚。

3.2 景观美学 扎龙保护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区内河流漫溢苇草丛生,60%是以芦苇沼泽为主的湿地,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春秋两季,许多中外游客、摄影爱好者络绎不绝地前往扎龙,欣赏湿地如画的美景,一睹仙鹤齐飞的壮观。

3.3 休闲娱乐 2008年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景区面貌建设,在加强基础软硬件设施管理维护同时,放飞岛、外环路等四项景观工程皆已建设完毕,扎龙旅游体系日益成熟。游客可以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畅游扎龙自然保护区园区,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与丹顶鹤近距离接触。

3.4 教育科研 扎龙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还拥有独特的湿地景观,湖泊密布,沼泽广阔。沼泽湿地对调节当地的气候和空气湿度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扎龙已经成为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生命工程学院等大专院校重要的科研、教学实习和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科研工作者前来进行湿地生态研究、鸟类的生物学研究等。作为四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扎龙湿地也受到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近十几年来,国际鹤类基金会的科研人员就曾多次来到这里实地考察,进行鹤类保护研究。扎龙在鹤类保护和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国内外著名鸟类学家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湿地中国[EB/OL]./.

[2]孔石.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管理实例分析[C].环境资源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636-640.

篇2

关键词:标识牌; 解说效果; 评估;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引言

环境解说源于20世纪早期欧美的国家公园,主要用于向游客介绍国家公园内的自然资源(Tilden,1957)。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环境解说已成为户外环境教育的重要方式,并在各生态旅游区广泛使用。关于环境解说的定义目前尚无统一表述( Lewis,1980;Ham,1993;Beck,Cable,2000),只是形成了一些共识:(1)解说内容,不仅仅是单纯的客观信息的交流,它揭示事物的意义和事物间的关系,其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从而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2)解说形式,是通过多元媒介实现解说服务和信息流动;(3)解说目标,帮助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提升游憩体验,培养环保意识,最终改善人们的行为。

解说标识牌是目前解说系统中普及率最高的媒介之一(钟林生,2011)。它通过固定的牌示内容,向游客传达各种引导、景点、景观信息,具有教育、服务、管理等功能(Parks Canada,1978;Kuehn,et al.,1995;Gross,et al.,2006;杨军林,2006)。标识牌的广泛运用促使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武娟(2009)认为,标识牌具有造价低廉、材料普通、游客自主选择性强等优点,但也具备单向流动、易于损坏、针对性差的缺点。钟林生等(2000)、张明洵和林月秀(2002)、张立明和胡道华(2006)等总结了标识牌设计的原则,认为标识牌应注重景区背景并基于游客视角,并对标识牌的外观造型、材料、文本、布局等要素进行了辨识。钟永德和罗芬(2006)将旅游解说牌示的规划与设计概括为规划、设计、建造与安置、评估与保持4个阶段,并强调了评估与保持阶段在解说牌使用中的重要性。

效果评估是检验和提高解说质量的关键步骤,不可或缺。Wagar(1976)和Roggenbuck(1979)曾列举出多种解说评估方法,王鑫(1989)在此基础上将其总结为13种,包括:同行间互评,专家评审,外部人员评审,观察游客对解说服务的注意力,观察游客注视及倾听时间长短,间隔定时照相,测度游客对解说的偏好,游客行为观察,游客游览行迹观察,自我测验装置,问卷调查,正式访问,非正式访问;同时对各种解说评估方法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问卷调查方法在游客满意程度、游客偏好、游客行为等方面的研究中优势明显,且对统计偏差防范高,所得资料准确性高,在实际研究中的可操作性强。此外,这些评估方法主要从解说媒体的表现、解说内容讯息、游客反应三方面评估解说效果,其中游客反应评估占主导地位。因此本文选择了游客作为解说效果的评估对象。虽然标识牌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得到了研究者的一致认同(罗芬,等,2005),但目前对其研究较少,尤其是国内。

自然保护区是为保护特殊生态系统而划定的区域,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区实现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一种发展模式。环境解说是生态旅游的要素之一,也是自然保护区传播其保护初衷的重要途径,有效的环境解说对保护区的质量和生态旅游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自然保护区环境解说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识牌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以游客为目标的问卷调查,结合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标识牌系统进行定量评价;并基于直观的评价结果对研究区标识牌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以提高环境解说的有效性,推进研究区环境保护效率和生态旅游发展。

1研究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1.1评价因素集的构成

本文参考国内外标识牌解说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初步筛选了标识牌评价因素集(见表1),共分为3个层次,包括空间布局、解说内容和解说牌外观3个二级指标。其中空间布局包含8个指标;解说内容包括15个指标;解说牌外观包括7个指标,由此共形成30个三级指标。

1.2研究数据获取

本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法收集数据。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衡量游客对各评价指标的赞同度,对每个影响因素按照肯定―否定的程度分为5个等级,要求游客根据每个等级的态度确定分数,即:5―非常赞同;4―比较赞同;3―中等;2―比较反对;1―非常反对。研究者分别在2009年9月、10月和2010年9月、10月的第一个周末对入园游客进行随机抽样,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率94%。有效问卷量为变量数的10倍以上,样本数量适宜。

调查对象中,男女游客数量大致相当,女性略多;游客年龄层次较低,53.9%的游客在18岁~30岁之间;游客普遍受教育程度高,超过60%的游客有本科及以上学历;80%的被调查者来自于北京本地;主要出游目的是观光游览,以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为主要目的的游客仅占11.6%。

1.3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多层次模糊评价法评估解说牌效果,主要按照以下两个步骤进行:(1)利用因子分析法找出影响解说牌解说效果的关键因素,构建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制定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标准;(2)依据多层次模糊评价法确定评价样本矩阵,求得评价权向量,计算标识牌解说效果。

1.4研究区概况

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延庆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5°43′44″~115°50′22″,北纬40°29′9″~40°33′35″。松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660公顷,实验区面积1802公顷,其中旅游区面积达1533公顷。保护区内保存有华北地区少见的大面积天然油松林,以及华北地区典型的天然次生阔叶林,在水源涵养,抵御风沙及空气净化等方面对北京市具有重要意义。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点主要集中在景区内长约4公里的游径周围,且绝大多数游客以步行方式进行游览。在这种游览方式中,标识牌是游客接受环境教育最典型的解说方式(Vererka,2008)。因而,标识牌在研究区解说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是研究区内旅游的服务、教育和管理等多种功能的主要体现者。在2001年编制的《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确立了保护区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并强调了其中环境教育功能的体现。目前保护区已经形成由标本展示馆、多媒体宣讲厅、科普讲座及标识牌组成的景区解说系统。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识牌按照解说对象和内容可分为景区导览牌示、景点解说牌示、生物景观解说牌示、安全管理牌示、环境管理解说牌示。通过标识牌解说现状调查,归纳出其标识牌解说系统主要特征如下:(1)标识牌系统较为完善,拥有旅游景区所需所有的标识牌类型,是研究区最主要的解说媒介;(2)标识牌数量众多,但空间分布不均,前密后疏;(3)标识牌整体风格(材质与造型)与景区环境融合,但某些标识牌较为突兀;(4)解说内容两极化明显,部分内容过于浅显,部分内容又过于专业。

2结果与分析

2.1初始因子分析

在KMO检验和球形Bartlett检验不理想的情况下,采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法进行初始因子分析,删除公因子方差较小的9个评价因子:空间布局方面的“数量充足合理”“安放高度、角度适宜”“安置点与观赏者距离适当”“标识牌放置不损害生态环境”,内容方面的“内涵清晰,能增加游客对解说对象的理解”,外观方面的“体量适宜”“造型具有景区特色”“使用的材质具有生态性”“标识牌风格统一”。

2.2评价指标确定

运用主轴因子法进行因子提取。从方差计算结果看,有4个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根据Kaiser标准,可提取4个公因子。但前3个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65%,已经可以解释总方差的大部分,且第4个因子与前3个因子方差变化量较小;从碎石图看(见图1),因子1、因子2和因子3之间特征值之差较大,由因子4开始出现明显拐点。综合考虑共提取3个公因子。经过5次斜交旋转后,各指标相关系数已经明显地发生变化,集中和分散趋势明显。将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i(在本研究中i∈[1,3])列绝对值大的对应变量归为一类,并对其进行命名(见表2)。

第一因子对标识牌位置易于辨识、设置与环境相融合等7个原始变量有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归为第一共性因子。第一共性因子主要包括了文献归纳中布局和造型两大类因子中的部分因子,主要说明标识牌的外观和布局对游客解说效果的影响,属于标识牌的外在特征,命名为标识牌外型因子。

第二因子对内容正确科学、具有趣味性等8个原始变量有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归为第二共性因子。第二共性因子主要是从解说技巧方面说明标识牌的内容,检测标识牌的内容在吸引游客阅读,加强游客识记,增长游客知识方面的效果,命名为解说技巧因子。

第三因子对图文并茂、插图能体现解说主题等6个原始变量有绝对值较大的相关系数,归为第三共性因子。第三共性因子主要体现的是标识牌的内容安排,标识牌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标题、插图和文字说明三个部分,第二共性因子正是从这三部分对标识牌的解说效果进行说明,命名为解说内容因子。

2.3权重确定

求权重是综合评价的关键,解说标识牌的有效性不应由诸要素的平均状况决定,而是受与最优状态差距最大的对象所控制。本文利用旋转后因子载荷确定权重值,权数取为vi/k,k=v1+v2+v3+…+vm,vi为第i个因子对共性因子的因子载荷,结果可由因子载荷阵归一化后得出(见表2)。

权重评估结果与游客对解说牌的认知过程相符,首先是标识牌外型特征,游客进行初步的审美判断,是否有吸引游客阅读的可能,这是游客使用解说牌的前提,因而成为权重最大的因子;其次是阅览过程,给游客提供有关信息,使游客对解说内容有所理解;最后是学习过程,通过一系列解说技巧领悟解说牌的内涵,进而影响游客的行为,最终达到解说目标。解说内容因子和解说技巧因子在很多时候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而在权重上差别不大。

2.4模糊综合评价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识牌解说效果评价体系共由3个共性因子与21个评价因子构成,指标的测度分为5个等级: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很差。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方法进行量化,并依次赋值为5、4、3、2、1(见表3)。

本研究中评价对象集为X=S标识牌解说效果(评价标准见表3)。根据因子分析方法构造的评价因子为{a,b,c}={标识牌外型,解说技巧,解说内容};构造评价集为V={V1,V2,…,V5}={很好,较好,中等,较差,很差};并根据各个因素的权重确定权向量:Un=(u1,u2,u3,…,un),其中u的各个隶属度使用模糊统计法确定,即Ui对V的隶属频率=Ui∈V的次数/试验总次数n,并构造矩阵R。用(・,+)算子对a,b,c分别进行评价,即S=UR=∑ni=1uiRi。

标识牌外型因子的综合评价

Sa~=Ub~ Rc~=0.1430.1440.1480.1490.1420.1390.135

0.0590.5220.1480.1930.078

0.0490.2730.4220.2080.048

00.2250.0590.4510.265

00.2050.4280.2890.078

0.0780.1930.3000.3830.046

0.0720.760.5230.1810.048

0.0420.1630.4390.2750.066=[0.0423,0.2517,0.6722,0.2840,0.0910]

归一化后:[0.032,0.188,0.501,0.212,0.068]

经过相似的计算后,解说技巧因子归一化的结果为[0.054,0.164,0.136,0.353,0.293],解说内容因子归一化的结构为[0.157,0.310,0.240,0.224,0.070]。用上述单因素的评价结果作为评定向量,构成上一级的模糊评定矩阵,进行多级综合评价:

S~*=U~ R~

=0.3880.3040.309 0.0320.1880.5010.2120.068

0.0540.1640.1360.3530.293

0.1570.3100.2400.2240.070

=[0.0774,0.2186,0.3099,0.2588,0.1371]

归一化后:[0.077,0.218,0.309,0.258,0.137]

根据评语集的分值对一级指标{A、B、C}的模糊评判结果为:

Sa=0.032×5+0.188×4+0.501×3+0.212×2+0.068×1≈2.9

Sb=0.054×5+0.164×4+0.136×3+0.353×2+0.293×1≈2.3

Sc=0.157×5+0.310×4+0.240×3+0.224×2+0.070×1≈3.3

综合评判分值为:

S=0.077×5+0.218×4+0.309×3+0.258×2+0.137×1≈2.8

对照表3可知,标识牌外型因子、内容因子评价等级为E3级,总体评价中等,其中内容因子总体评价稍好于标识牌外型因子。解说技巧因子评价等级为E4,总体评价较差。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识牌解说效果总体评价等级为E3,即中等。

2.5评价各因素结果分析

标识牌外型因子的评判结果为2.9,评价等级为E3,即中等。从二级评价因子看,游客普遍认为调查区的标识牌的位置基本符合游客需求,标识牌风格与周围环境及自身内容也基本协调(见图2中a2、a4、a6、a7),这些因素仍有需要改进的空间。但游客普遍认为调查区中的标识牌附近未留出足够的空间观看标识牌(见图2中a3)。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标识牌基本设置在游径两侧的景点处,游客往往需要在游径上观看标识牌,但由于游径狭窄,因此留给游客观看标识牌的空间非常有限。“解说牌易于辨识”与“造型美观”中两个因子的众数和均值距离较远(图2中a1和a5),说明游客中对这两项因子的感知差别大。在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为保持与环境的相融性,标识牌都采用木质结构,颜色上也保持原色,因此某些群体(如老人)认为标识牌不易辨识。42.9%游客(其中女性占39.5%)认为标识牌造型不够美观,而27.1%游客(其中男性占22.3%)认为造型美观,相差较大,这可能与游客性别属性相关。

调查区标识牌的解说内容因子综合评分为3.3(即中等),是3个一级评价因子中的最高分,也非常接近E2级的阈值3.5。从图4看,游客普遍认为标识牌的插图与主题的匹配度低(见图4中c2)。解说技巧因子的综合评分为2.4,即较差。图2中,b2、b5、b6、b8等4个指标评分结果为差且得分接近(都在2分左右),分别对应78.7%的游客认为标识牌的趣味性差,70.8%游客认为解说内容与日常生活无关,71%游客认为标识牌未能提供其期望获得的知识,86.7%的游客认为所介绍知识的用途不明确;b3、b4、b7等3个指标的众数和均值结果偏离较多,分别对应“标识牌深入介绍保护区特色资源”“标识牌内容突出保护主题”和“适当向游客提问并鼓励游客解决问题”,调查结果偏差可能与游客的教育背景与旅游动机有关。

从图3和图4综合看,解说内容的二级评估因子更多地涉及设计层面,如是否图文并茂、指示信息是否正确等,游客易于给出客观的判断;解说技巧的二级评估因子倾向于游客主观感知。因此解说内容因子的调查结果趋向一致,而解说技巧因子离散趋势明显。

综合而言,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识牌解说效果中等,基本满足游客游览需求(见图5)。保护区完成并实施了旅游规划中对标识牌的设计,因此在标识牌的风格造型、放置点、内容排布等有明确设计规则规定的因素上表现较好,得到了游客的认同。但是忽略了游客的感知,出现了如标识牌设置不尽合理,插图与主题不匹配,游客阅读空间狭窄等问题。而标识牌在给予游客环境教育的功能上,体现得更弱,游客一致认为研究区标识牌所介绍的内容趣味性差,不能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因此也不能提供游客所期望获得的知识。因此,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标识牌能引导游客顺利完成游览活动,并对区内景点进行了介绍,完成了其服务和管理功能,但远未达到有效传递给游客正确的环保知识,提升游客环保意识,并转化为保护活动的环境教育的目标。

3结论与建议

3.1主要结论

(1)本文综合运用了因子分析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分析了起支配作用的评价变量,构建出合理的评价体系,并最终计算出评价结果。两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地解决了解说效果信息难以定量化衡量的问题。该方法原理清晰、论证严密,对于整体解说系统效果评估都具有借鉴意义。

(2)文中确定了影响标识牌解说效果的3个因素为外型因子、内容因子和解说技巧因子。标识牌外型因子中主要由布局和外观相关因子组成,从游客感知和审美出发,说明标识牌的外在特征,属于游客对标识牌的第一印象;解说内容因子主要是判断解说牌的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主要从标题、文字说明和插图3个部分出发;解说技巧因子主要关注如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游客的积极性,让游客在游憩的同时学习并记忆信息,从而最大化解说效果。从权重值来看,游客对于标识牌的认识由表及里,标识牌外型因子对整体评价结果影响最大,解说内容因子次之,解说技巧因子最小。

(3)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松山自然保护区解说牌外型因子评价中等,基本能达到解说要求;解说内容因子评价中等,为三大共性因子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一项,基本符合解说要求;解说技巧因子最后评价结果为较差,说明研究区解说技巧运用十分有限,解说效果不理想。

3.2标识牌解说效果提升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研究区标识牌具备了基本的解说效果,但在许多方面表现明显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改进标识牌外在因素,布局按主要节点在景区内合理设置,包括景区出入口、游径分岔口、重要景点和重要休憩点等;扩展阅读空间;统一标识牌风格。其二,改进标识牌内容,将内容以标题、插图、文字说明形式排布,突出其资源的欣赏和实用价值,明确提示游客正确的环境行为并指出生活细节对环境保护所带来的良性结果。其三,加强解说技巧应用,确定环境认识和保护为研究区标识牌的解说主题;改变单一叙述的解说方式,注重解说内容的趣味性;巧妙运用提问的方式,鼓励游客思考,并给出问题的答案;鼓励游客看、听、摸、闻;解说信息与游客日常生活相关,帮助游客认识他们在景区的所见所为与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有所关联。

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解说牌的外型和内容排布都达到了要求,但缺乏解说技巧,导致环境教育功能的缺失。这种结果在全国的生态旅游区都普遍存在,且不仅限于解说牌这种解说媒介。主要原因在于设计者倾向于从过去研究或规划细则中获取外型或者内容排布的定量标准,但由于缺乏解说或环境知识的背景,对于解说技巧难以把握,且由于忽略解说对象的感知,致使无法有效地传递信息。因此,我们提出由专家(解说专家或自然资源相关领域研究者)、设计者和解说对象三方构成的解说模型(见图6)。

其具体内涵为:由设计者拟定标识牌设计目标,调查当地资源环境现状,进行素材搜集,同时对景区的游客结构进行分析,游客通过接受市场调查向设计者反馈学习兴趣及需求;专家在深入了解景区特征与市场反馈结果后,拟定标识牌的主题,匹配插图及解说内容;最终由设计者根据专家提供的素材进行内容排布、外型设计、选择合适的地点放置;在完成操作步骤后对标识牌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并及时修正。

图6三方解说模型

参考文献:

[1]王鑫.太鲁阁公园解说系统规划研究报告[R].花莲:太鲁阁公园管理处,1989.

[2]武娟.旅游景区标识系统解说效果研究――以紫竹院公园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3]杨军林.小议风景区环境标识设计[J].广告大观,2006(9):6263.

[4]张立明,胡道华.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5]张明洵,林月秀.解说概论[M].台北:台原出版社,2002.

[6]钟林生,陈劲松,王跃华.碧塔海生态旅游区标牌系统的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0(3):4951.

[7]钟林生,王婧.我国保护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分析[J].生态学报,2011(24):74507457.

[8]罗芬,钟永德,李健,付.黄山园内旅游解说类型与有效性[J].旅游科学,2005(5):3437.

[9]钟永德,罗芬.旅游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方法与技术探讨[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6(1):9599.

[10]Beck L,Cable T.21世纪的解说趋势――解说自然与文化的15项指导原则[M].吴忠宏,译.台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2000.

[11]Gross M,Zimmerman R,Buchholz J(2006).Signs,Trails and Wayside Exhibits: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ces[M].Wisconsin:UWSP Foundation Press,Inc.

[12]Ham,S H(1993).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A Practical Guide for People with Big Ideas and Small Budgets[M].Golden,CO:Fulcrum Publishing.

[13]Kuehn,D M,Ted T T,Larry B(1995).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M].State College,PA:Venture Publishing,Inc.

[14]Lewis W J(1980).Interpreting for Park Visitors[M] .Philadelphia,PA:Eastern National Park and Monument Association.

[15]Parks Canada(1978).Trail Manual[M].Ottawa:Parks Canada,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branch.

[16]Roggenbuck J W(1979).The filed experiment:a suggested method for interpretive evaluation[J].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4(1),911.

[17]Tilden F(1957).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M].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篇3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篇4

研究生创新教育是21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根本和核心,更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塑造、创新知识的积累[1]。陕西理工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汉中。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其间,素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和“西北小江南”的美誉[2]。汉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国家卫生城市。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等珍稀动物,区域自然环境与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拥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宁强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略阳珍稀水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公认为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最好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汉中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源头,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城市之一。陕西理工学院正是汉中周边陕甘川鄂渝毗邻地区唯一一所具有硕士授予权的高校。

 

十三五期间,陕西将持续推进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全面实施追赶超越战略,加速推进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对陕南各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伴随境内高速公路、铁路的贯通,汉中将进一步打破封闭,迎来突破发展新局面。特别是我校所在地汉中市深入推进“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建设,确立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源头、中国西部高端装备制造业循环示范基地、国内一流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陕甘川渝重要物流中心”的发展定位,对我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找准发力点,在服务区域中实现事业发展将带来新机遇。如何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如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如何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是包括我校在内的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

 

多年来,陕西理工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3]。在地方高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从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导师队伍建设、学术交流、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探讨了生物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如何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服务经济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及实践能力,力求为生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借鉴,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一、依托学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基础。生物学是陕西理工学院长期发展的重点学科之一,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目前开设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五个二级学科方向,并以“中国最大生物基因库”和 “物种分布中心”的秦巴山区的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注重各学科交叉、渗透、互补,紧密结合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积极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同时依托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天麻山茱萸工程研究中心、红茶研究所、果树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所、秦巴地区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巴蓝莓研究所、大鲵研究所、陕西省柑橘产业技术联盟、陕南秦巴山区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秦巴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院士工作站、维生素D生理与应用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等较为完善的科研和教学平台,将基础理论与应用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较好的学科特色。并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培养了一批基础宽厚、勇于探索和创新、善于解决问题、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培养研究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施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3]。鉴于此,认真确定必修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科学设置选修课程,强调体现课程体系的学科特色。开设生物统计学、实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科技英文写作、项目论证与技术分析、文献检索技巧、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促使研究生交叉思维及跳跃式思维,从而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提高其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和外语的学习。因为二者始终贯穿生物学研究生教育整个过程,从文献查阅、仪器设备使用、数据分析、图表制作,到论文撰写、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均发挥重要作用。

 

三、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创新型的导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在导师队伍建设中,应强化导师的岗位意识,实行动态管理[4]。对导师遴选、上岗后监督和评价考核等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首先按学术论文、著作、专利等科研成果取得情况、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科研成果反响、以及科研项目结题、验收及获奖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严格按条件遴选导师。在导师上岗后建立研究生指导教师业务档案,定期对其进行监督考核,包括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研究生教学基本情况、指导研究生及研究生取得的科研成果情况、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及反响获奖等。从而有效监督导师队伍,保证导师队伍的质量。

 

另一方面,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社会需求,积极吸纳校外专业人才,先后聘任陕西朱鹮黑米酒业有限公司、陕西建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王药业有限公司、城固县振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加强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分析和解决问题,旨在培养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及应用型人才。

 

四、积极参与企业横向科研项目,为实用性研发人才培养提供条件

 

近二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政府和企业迫切地要求高校提供人才和技术,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实现共赢,高校也需要寻求社会尤其是企业的支持,某种程度上产学研的结合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重要趋势。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生物学科充分依托人才、科技、平台与信息优势,切实体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立足地方农业资源禀赋,注重产学研相结合,加强与周边企业的科研合作。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难题和困境。如与周边企业开展了《白芨种子快速繁殖及种苗技术研究》、《皂素产业废弃物种植蓝莓的技术研究与推广示范》、《元胡与黄姜优良品种引种与筛选研究》、《汉荷牌荷叶茶研发》等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助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方面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而研究生通过直接参与企业横向科研项目,进一步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锻炼和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强化其实际动手及操作能力,同时为研究生提供了参与科技创新的契机,为其就业奠定了技能培训基础,也为实用性研发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

 

五、扩大学术交流,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有效方式之一,是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5]。陕西理工学院非常重视学术交流活动,把学术交流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并设置专门学分进行考核。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以“人才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大力引进“百人计划”、“三秦学者”和国家高端外国专家等高水平人才,积极聘请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 等知名专家、教授为学校双聘教授[2]。生物学学科更是充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开放学术环境,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一方面,先后邀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及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所化学与基因组研究中心、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江南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等院所的知名教授来校为研究生作学术报告,并与研究生进行座谈、交流;同时依托区域资源和学科优势,积极承办组织中国北亚热带大樱桃学术研讨会、中国博士后汉中行、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陕西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等各类学术会议。通过与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学习、交流,有助于研究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启迪和提升思维层次,增强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对提高学校及其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六、依托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服务经济发展,努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及实践能力

 

依托科研项目开展实验,有利于强化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6]。近年来学校以研究生创新项目和创新基金为导向,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服务经济发展,鼓励研究生的原始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汉中气候温润,非常适宜食药用菌类生长,该地区用于栽培生产的香菇菌株具有多样性。《秦巴山区香菇液体种生产工艺及开发利用研究》以香菇菌丝体生物转化量为主要指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出适合香菇南山1号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利用Minitab 15软件做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筛选出对菌丝生物转化量影响显著的因子,得到最优的香菇液体种生产的工艺条件。比之传统的食用菌菌种生产方法有明显的优越性,该技术在短期内就能获得大量的菌丝体或菌种。同时,液体菌种接入固体培养料时,具有流动快、易分散、萌发快、发菌点多等特点,使汉中当地袋栽食用菌接种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7]。

 

汉中素称“天麻之乡”,汉中天麻占全国产量的40%,已成为区域主导产业之一。《天麻中天麻素提取检测方法和加工条件及产品开发研究》首先调研发现市场流通的天麻中天麻素含量大部分未能达到中国药典的要求,而进一步到各县取鲜天麻样品加工后进行测定发现各个产地天麻中天麻素含量远远超过中国药典的要求,从而判定其原因可能源于天麻的加工和炮制。基于此,该项目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天麻素提取条件。优化后的方法比中国药典天麻素提取方法测定的天麻素含量提高2.12倍,可更准确的反映天麻中天麻素的真实含量,从而保证天麻药材及其制剂的品质。该法与传统加工法相比,其天麻素含量提高了43.40%,为提高天麻药材的品质和种植农户正确掌握天麻加工技术提供了依据,进而为汉中天麻产业的规范化发展,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8]。

 

汉中也是国家珍稀动物大鲵的种质资源保护与人工养殖基地,并被中国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授予“中国第一大鲵之乡”称号。大鲵皮肤黏液含有的丰富的药理活性成分,是天然药用资源开发的宝库。《大鲵皮肤粘液抗肺癌活性成分研究》以大鲵皮肤粘液为对象,通过柱色谱法对大鲵皮肤黏液糖蛋白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分子量约为30kDa单一组分的糖蛋白。将所得黏液糖蛋白样品利用MTT比色法对A549肺癌细胞的活性检测表明,黏液糖蛋白具有良好的抗肺癌活性的作用。大鲵黏液糖蛋白的抗肺癌细胞作用,可为抗肺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给人类健康带来新的福音,同时为养殖大鲵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新的途径,并且进一步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研究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以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主战场,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活动蓬勃开展。获得了知识,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除上述研究成果外,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彩色薯花青苷组分及产品加工技术研究》、《维生素D受体在骨质疏松症及肥胖症中的作用研究》等也荣获2015年度陕西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二等奖和优秀奖。

 

创新能力是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内在要求。地方院校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和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多方的不断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实效。只有立足培养单位和研究生的实际,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将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各个环节,在实践中不断改革、探索和总结,加强学科及课程体系建设,强化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管理,扩大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并不断深化产学研结合,形成专业、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真正使创新型研究生人才培养上一个新台阶。

篇5

摘要:从建筑的理论基础、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及建筑在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特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的建筑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1 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1.2 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 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2.1.1 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1.2 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2.1.3 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 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 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 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 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 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 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篇6

关键词:工科院校;《环境保护》课程;教学问题;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211-02

1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现状

(1)课程内容综合性强。《环境保护》课程旨在传授环境知识、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环保人才,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知识、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全球环境问题等等。该课程综合性强,理论性强,包含的内容很多,学生要掌握这些内容并应用到实践中,需要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

(2)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特点的限制。对于工科院校应用类学生而言,要学好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方面,他们对环境保护课程的学习基础、学习动力、理解力都较理科类高校学生稍逊一筹;另一方面,应用类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不端正。认为《环境保护》在应用型专业课程中无足轻重,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设计者,只要会搞设计、懂得施工就行了,而忽视了设计的理念或思维的创新源自于理论的学习,至于环境保护则是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事,更是与工程设计者无关;同时,学生认为环境保护理论高深莫测,感到课程内容也枯燥无味等等。这些在无形中增加了讲授该课程的难度。

2 《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确定科学的教学原则。①科学性原则。各种污染问题以及世界环境问题形势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尽量从正规的资料中查询,做到较强的说服力。②实践性原则 环境教育应因地制宜,结合社会需要、现实形势要求进行,既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又不能让知识过于成旧,显得平白无趣。③趣味性原则。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是材料的选取、内容的阐述,还是表达的形式都要结合工科院校大学生的特点,要让应用类学生觉得学有所值。④创新性原则。新时代的素质教育强调的其中一点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环境教育也要讲创新性,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环境知识的说教,要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将物质环境污染与意识环境污染结合起来,将传统环境教育与现代环境教育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环境保护》课程教学讲求系统性、理论性,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忽视对拓展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传统的《环境保护》教学中,多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的满堂灌,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与学是对立的,因此教学效果较差;传统的教学内容繁杂,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结果理论记得很多,考试结束后就还给了老师,眼高手低,不能将环境保护理论应用于实际设计中去。因此,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每年对旅游管理行业用人标准进行市场调研,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行业要求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将整个课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一个阶段自主确立一个主题,这个主题既要服从《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服务于工程项目设计的需要,又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生态旅游项目设计思维能力,于是备课时搜集大量的参考书籍和图片资料,并按照学生能接受和感兴趣的方式编排教学环节和程序组织教学,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对城市景区的使用情况调研中发现,游人在游览中的个人行为即心理需求对公园环境起着很大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不仅经济、美观、舒适,而且还要符合人们心理需求,只有满足了人们在使用园林空间时的心理需求,人们才会尊重设计,从而保护旅游景区环境。

(3)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培养高素质园林专业应用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随着园林学科内容的不断扩展与更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向现代化与多样化改革。①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直观性与时代性。环境保护虽有一定的历史,但在高校公选课中依然是一个初现的课题,特别是《环境保护》课程的内容理论性强,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手段。②案例教学。利用典型旅游景区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生态设计思维。通过对省内著名生态景区如衡阳珠晖区白鹭湖农业生态园、耒阳蔡伦竹海避暑山庄及衡南县岐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景区兴建的历史背景、生态旅游开发目的、设计理念、当地文化艺术等对景区建设影响的分析和引导,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中。生态工程项目设计不只局限于针对客户和某特定范围的人,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整个社会,关注未来,不断地创造新的变化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③实践教学。虽然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但学生对环境保护理论知识还是缺少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需要加强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设计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达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化。根据教学内容,分别组织学生到到各公园、街道绿地、居住区等地进行现场教学,加强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教会学生观察问题,并进行讨论,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课程结束后再与其它的课程一起,组织学生到南岳、江口鸟洲、蔡伦竹海等景区进行课程结业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开阔了眼界,丰富了实践知识,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改革。考核作为教学过程的终点,既起到检查教学的效果,又起到对教学过程导向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考核应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灵活多样,既要有理论,又要有实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对《环境保护》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了学生以往学习的被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如环境保护理论知识在工程项目设计中指导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等仍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丽娜,苏艳.《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6,(10).

[2]石晓枫,张晓燕.在我国高校公选课中增加环境教育内容的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3]徐颂.CAI课件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以“水污染防治”CAI课件为例[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

篇7

1.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够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凭借和依据。宁夏县域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目前县域旅游资源开发仍较为落后,除一些中心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较好外,大部分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偏低,有的甚至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宁夏县域旅游资源整体上存在着分散性、可进入性差、基础设施简陋、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薄弱、品位较低等主要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旅游设施建设落后

宁夏大多数县域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如吴忠市旅游局一年经费不足3万元,其他县可想而知),旅游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一些经济效益可观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及时开发,即使是已经开发的景点,由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档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服务质量差,也不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要,影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旅游质量的提高。

3.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识有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旅游景点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视不够,不能深入加以挖掘其文化科技内涵;在政策保障体系上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投资、财政、金融、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能到位;对旅游促销的宣传力度不大等等。二是发展旅游业的意识还不强,导致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缺乏新思维、新观念和创新精神。

二、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特点

宁夏位于祖国的西北内陆地区,黄河中游,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沙湖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湖面、沙丘、芦苇、珍鱼、候鸟,是生态旅游的“黄金宝地”;沙坡头景区是黄河和沙漠的交汇的地方,也是4A级景区,开展了骑骆驼穿越沙漠、乘羊皮伐子漂流黄河等特色旅游项目;六盘山旅游区山势雄伟,景区内有被称为黄土高原“绿岛”的泾河苑,有纪念和主席创作《清平乐·六盘山》的将台堡,有以丹霞地貌著称的西吉火石寨,有海原大地震遗址公园;首府银川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都市旅游、商务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目前宁夏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区8个(国家级4个,自治区级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有历史遗产类旅游资源,比如:水洞沟遗址是中华史前文明的见证;西夏王陵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宁夏还是长城和黄河唯一交汇的地方,自治区境内有秦、汉、隋、明等朝代的古长城遗址,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有文化类旅游资源,比如:宁夏镇北堡的华夏西部影视城和金水旅游区曾拍摄了《红高粱》、《贺兰雪》等一批优秀获奖影视作品。有民俗类旅游资源,宁夏回族风情浓郁,清真寺建筑别具一格回族风味小吃美味可口,风俗歌舞优美动人,吸引着海内外众多游客。

三、加快县域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1.树立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县域旅游资源

(1)树立精品意识,努力培育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旅游精品

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经验,选择一批旅游景点、景区重点扶持和培育,使之成为世界级、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景区景点。要聘请旅游业专家加以规划设计,促使宁夏县域的旅游景点能普遍上一个档次,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2)努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宁夏县域旅游结构比较单一,要进一步增强当地旅游的竞争力,就必须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充分发挥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优势,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旅游设施,加快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1)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以及西部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等办法争取资金

推行“东联西出”计划,促进欠发达地区与国外和国内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提高西部地区整体开放的程度;还可以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通过旅游扶贫开发,帮助那些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尽快走上富裕之路。积极开展旅游信贷业务,支持县域旅游业发展。

(2)努力拓展民间筹资渠道,促进县域旅游业的发展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投向旅游饭店、旅游商店、旅游娱乐场所、旅游信息咨询公司以及游乐园、健身俱乐部、高尔夫球场等具有高盈利、服务性强的项目。各级政府只要充分调动起各种所有制企业及个人投资于旅游业的积极性,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渠道就会拓宽,宁夏县域旅游业的发展就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3.树立开发县域旅游业的创新意识

(1)树立环境意识

宁夏特别是南部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差,环境遭到破坏后自然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要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环境效益应该重于经济效益,应在旅游开发中做好并落实生态环境的保护规划。

(2)树立市场意识

各县(市)在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树立市场意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业效益比较,要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需要和市场需求进行,切不可盲目发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

(3)树立特色意识,这是保持旅游业生命力的关键

注意发挥宁夏地处西部,自然景观粗犷、荒凉、壮丽,人文资源奇特而神秘的特色,围绕西夏古都、回族风情、黄河文化、塞上江南、红色革命根据地、途经地等特色,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促进县域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树立民族意识

宁夏是回族聚居的地区,在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千万不可忽略民族意识,应该特别重视民族和宗教政策,旅游开发必须要顾及当地的民族信仰,要防止因开发不当而引起民族矛盾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4]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摘要】近年来,宁夏十分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县域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各县(市)的旅游开发与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还很不相称。本文在分析宁夏县域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宁夏县域旅游业发展并将其培育为县域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相关对策。

篇8

关键词:赤水旅游;旅游形象;旅游规划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19-02

形象是旅游目的地形成竞争优势最有力的工具,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形象可以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区域旅游形象的规划就是要挖掘旅游地的核心资源,找准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特色,提炼出能充分展示地方自然特性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形象理念。通过开发特色产品,在目标市场的游客心目中创立一个个性鲜明、特色突出的形象,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区域旅游形象设计是在综合分析旅游客源市场和当地核心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对旅游主题形象进行提炼,以适应市场竞争形势。赤水市作为一个旅游资源颇丰的旅游目的地,虽然目前有一些旅游形象定位,如“桫椤王国”、“千瀑之市”、“楠竹之乡”等,但是却没有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其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迅速建立鲜明、清晰的旅游形象,扩大赤水市旅游知名度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 旅游形象分析

1.1 地方性分析

①自然环境分析。赤水市位于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素有“黔北明珠”的美誉。赤水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润,可谓是天然氧吧。丹霞地貌突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1994年被国务院划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区面积占市域面积近70%,共有十大景区,均以原始古朴、自然天成著称。目前,建立有竹海国家森林公园、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重点生态示范区。2010年8月,赤水丹霞地貌联合国内其他地区申遗成功,美丽的赤水丹霞进入世界美景的行列。赤水市境内瀑布群众多,包括十丈洞、四洞沟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赤水市盛产竹子,全市竹林面积60多万亩,其中楠竹40万亩,杂竹20万亩,有各类竹24种。年产木材4万m3,楠竹500万根,杂竹20万t,竹笋5 000万kg,美名为“楠竹之乡”。

②历史文化分析。赤水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受四川盆地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及湖北、湖南的荆楚文化影响至深,具有多元文化结构的特点,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奇兵古道就是一个著名的历史遗迹。在赤水的历史上,以文化最为著名。一代伟人率领中国工农四渡赤水出奇兵,写下了中外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四渡赤水之战是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它是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转为主动,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同时,具有地方特色浓郁的竹工艺制品及由此而形成的竹文化,更有国酒茅台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酒文化。

1.2 受众调查与分析

受众调查主要是调查互联网上赤水旅游区的旅游形象。以著名的互联网检索网站谷歌(Google)上的检索结果(时间为2013年4月5日11:43~12:20)为主要依据(总共搜索2 233 100张网页),分析赤水旅游形象的一些特点。

①赤水市与贵州省内其他旅游区整体比较。对贵州省的27个自然风景旅游区(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检索的结果表明:赤水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较高,排名第6位。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由于较早进行旅游开发,因此其知名度最高。

②赤水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比较。对赤水桫椤,四洞沟景区,十丈洞瀑布,赤水竹海,四渡赤水以及赤水丹霞地貌的检索结果表明: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四洞沟景区的知名度最高,尽管桫椤是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但它并不太受关注。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四渡赤水事件关注度较高,但是现已建成的四渡赤水纪念地并没有太高的知名度。

1.3 形象替代性分析

赤水旅游区与四川合江福宝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江津四面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紧密相连;往南经茅台旅游区、遵义旅游区与贵州其它景区和贵阳相通。

由于在遵义旅游区的会址的知名度比四渡赤水纪念地的知名度高,会址会对四渡赤水纪念地形成形象遮蔽,无法显现出赤水的特色。因此,将赤水定位为红色旅游是没有卖点的。不过,可以将其与会址联合宣传,以及与重庆红岩精神相结合,构成一条文化旅游线。

由于在贵阳旅游区的黄果树瀑布的知名度很高,尽管十丈洞瀑布被中科院的专家誉为“神州又一瀑布奇观”,但考虑到黄果树瀑布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黄果树瀑布也率先定位,十丈洞瀑布仍会处于其形象遮蔽之下,没有卖点。因此,赤水市“千瀑之市”的形象定位是应予以斟酌的。

2 旅游形象定位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赤水市走生态旅游之路,将其旅游总体形象定位为“原始生态休闲之旅”最为贴切。二级旅游形象可以是“楠竹之乡”,“桫椤王国”,以绿色生态旅游带动赤水红色旅游的发展。

①总体旅游形象定位。综上所述,可知赤水旅游以自然旅游资源为核心资源,搭配以红色文化资源,是集生态、休闲度假和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因此,可将赤水市的总体旅游形象表述为:生态赤水,绿色天堂。

②总体形象设计口号。旅游形象作为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和整体评价,离不开旅游形象的传播。如何使形象传递达到准确、有效、经济、便捷,一直是旅游目的地所追求的目标。旅游宣传口号是一种典型的标志性语言,在旅游地的形象传播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对旅游地的不同景区、不同地段,面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媒体推出不同的宣传口号,用以完善和强化旅游形象。赤水市总体旅游形象的宣传口号提炼出以下内容:多彩贵州,生态赤水;赤水丹霞藏古今宝地,林地竹海聚天然氧吧。

3 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

根据赤水市“生态赤水,绿色天堂”的区域旅游形象定位,赤水市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条件取得相对优势,即突出宣传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有独特价值的资源上彰显个性,塑造鲜明形象,在旅游者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该区域的品牌传播设计为:

3.1 旅游形象传播设计

一级形象:生态赤水,绿色天堂。

二级形象:桫椤王国,楠竹之乡;赤水丹霞,瀑布之魂。

该形象是根据赤水市旅游区自身的资源特征概括、提炼出来的,鲜明的展示了赤水市旅游区旅游的特色、文化内涵等个性特征,是赤水市旅游区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鲜明的识别性,是对旅游者有力的承诺。

3.2 旅游行为形象设计

旅游地的行为形象设计是旅游地理念形象的具体化,主要表现为旅游地的各种活动。如围绕经济增长,精神文明建设,以及节庆、会议、环境保护等所进行的活动,尤其是有利于旅游地形象营销的广告、展览、演出、博览会、研究等活动,以取得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①管理者形象设计。区域管理者的形象、管理的水平、管理的政策措施、管理秩序等直接关系到该区域内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直接关系到对外的亲和力,因而行为识别系统中应该导入管理形象的塑造。管理形象的塑造必须从下面几方面努力: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牢固树立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法规,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形成廉洁、高效的管理作风,文明、有序的管理秩序和氛围。

②居民形象设计。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一是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居民进行广泛的精神文明宣传,要求居民有旅游意识,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二是进行系统的全市社会公德教育,形成讲诚信,懂礼貌,乐助人的社会风气,提高居民对旅游整体形象的认知,形成“人人为旅游,旅游富人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良好氛围,主动积极地向游客宣传赤水的旅游产品,并为游客提供热情的服务。

③旅游公关、文化活动设计。旅游公关文化活动是塑造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在公共关系“诚信”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是有效传播景区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富有创意的、健康的公共关系行为能够将静态的景观活化,赋予资源的人情味,并将景区文化以形象的方式传播给游客,让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举办金秋采果节、竹文化节、夏令营、冬令营、淘宝节、科学考察节、登山节、摄影节等专题性的节事活动。

3.3 旅游形象推广

①旅游形象展示。视觉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是“最先映入眼帘”的形象系统,它对游客能够产生强烈的形象“冲击力”,优秀的视觉形象系统能够给游客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赤水市旅游视觉形象的设计和实施应该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城镇建设同步,在体现地方特色、简练、识别度高的原则下,将旅游形象艺术化。面向全社会征集赤水旅游标徽,请名人书写或设计“赤水旅游”的艺术字体,结合旅游标徽共同使用。在行政部门的办公和相关用品上展示,在镇、村内及交通沿线旁的指示牌上体现,在招商会、展销会、旅游节庆活动中应用。

②大众媒体宣传。根据赤水市旅游区的整体旅游形象和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在本市、本地及周边省市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报纸等上做广告;在超市、遵义市流动人口稠密的车站、机场、港口等地做广告。此外,还可以考虑合适的时机,在目标市场通过悬挂横幅、旗帜、气球,设置灯箱广告、交通主干道广告的方式来充分地宣传赤水市旅游区的旅游形象。邀请旅行社的高层主管、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新闻媒介的记者、摄影家和专栏作家等到赤水市旅游区参观、度假,对赤水市旅游区做出真实可信的专题报道;在其他部门的招商引资会上将当地旅游形象作为投资环境介绍的一部分;在旅游管理人员、促销人员的名片上印制旅游区介绍;在扑克牌上印制风景区图片;制作反映主要景点的音像制品和电视风光片,在景区和卫视频道播出;关注慈善事业,提升旅游区形象。

参考文献:

[1] 尹隽.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以人为本;现代景观;古典园林;生态

中图分类号:TU98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8-0067-02

一、从装饰到人本的20世纪前西方园林景观

(一)古典西方园林设计的发展

人类创造景观环境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埃及。15世纪初,欧洲园林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发展的阶段。由于工商业发展而产生的巨商富贾不受传统的束缚,追求哲学和文化上的新思想追求田园趣味。在意大利,开始涌现出了大规模的园林庄园,在托斯卡那、佛罗伦萨、罗马等地留下了众多的郊区花园,著名的有郎特花园、法尔尼斯花园等。其景观主要追求在自然中体现装饰的美感。

16世纪下半叶,文艺复兴园林开始追求活泼的线形、戏剧性和透视效果,表现出巴洛克艺术的趣味性。17世纪,园林史上出现了以为开创法国乃至欧洲造园新风格的杰出人物――勒・诺特。他在吸收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特点的基础上,追求严谨的几何秩序和均衡和谐的美感。沿宫殿建筑群落的轴线,大花坛、林荫道、水池、喷泉、雕像,修剪成各种造型的植物分置两侧并延伸至远处的森林。同时自然森林与人工园林之间还穿插布置一些小花园,风格迥异而别致,使得园林既宁静开阔,又在统一中富有变化,其代表作之一就是著名的维康府邸。

17世纪和18世纪,受绘画、文学和中国园林的影响,英国出现了在几何形态规则化的园林中加入自然元素和完全遵从自然形态的风景园。到1800年后,纯净的自然风景园盛行并涌现出大批经典作品。

(二)20世纪前的探索时期――多种风格的交替并存

自19世纪开始,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是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时期,资本主义大工业革命诱发出现代景观的艺术和科学两条线索。

艺术和科学始终是20世纪西方景观设计发展的主体,只是表现在不同的设计作品中,二者的比重不一。较小尺度的景观设计更侧重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而较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更侧重科学的分析和实践。所以在这期间,在强调景观装饰性外,科学、实用的以人为本的概念,慢慢体现出来。

随着“工业美术运动”的进行,其特征同样反映在景观设计之中。这一时期景观的风格还处在规则式和自然式的争论中。美国景观设计事业的创始人奥姆斯特德的设计理想就是自然主义。19世纪末,景观收到艺术和建筑向简洁方向发展,走向净化的风格。更多的设计师用规则式园林来协调建筑和环境的关系,景观设计逐渐转向注重功能、以人为本的时代。1857年奥姆斯特德与弗克斯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开始了美国城市公园运动。19世纪60年代奥姆斯特德与约翰・缪赫等人提出需要保护一些重要景观的思想,并创立了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约斯迈特公园。

园艺家杰基尔与建筑师鲁特恩斯合作设计的景观,提倡从大自然中汲取设计源泉,用规则式结构以及自然植物为风格经杰基尔和路特恩斯的大力推广之后,成为当时景观设计时尚并且影响到后来欧洲大陆的花园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发生的“新艺术运动”是一次大众化的艺术实践活动。新艺术运动追求曲线风格:从自然界中归纳出基本的线条并用它来进行设计,强调曲线装饰,特别是花卉图案、阿拉伯式团或富有韵律、相互缠绕的曲线。西班牙天才建筑师高迪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曲线风格,他用装饰线条的流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新艺术运动中的景观设计以家庭花园设计为主,而公园这类面积较大的园林设计不多,起到积极推动新艺术思想作用的展览会园林在展览展览结束后又多被拆除,所以完整保留至今的新艺术园林已经很少了。但无法否认,新艺术运动中的园林设计,无论哪种风格都对后来的园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方园林探索

(一)20世纪初至六七十年代的现代主义盛行期――以人为本的实用景观设计的发展

现代主义设计认为,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以人为本的观念应与设计相结合,这一理念对景观设计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从而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状相适应,赋予建筑适用的理性和更大的创作自由。

1、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对景观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勒・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对景观设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他提倡现代花园中民主的设计思想,认为采用阳光、空气、植被及新型钢架和混凝土的建造形式,能够体现自由、平等的理念。

2、英国现代景观的功能化设计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景观设计师开始将抽象的现代艺术与历史上规则式或自然式的园林结合起来,建造了一下现代园林,但很少有人从理论上探讨在现代环境下设计园林的方法。英国的唐纳德于1983年完成的《现代景观中的园林》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白。他在书中提出了现代景观设计的三个方面,即功能的、移情的和艺术的。唐纳德认为,三个方面首要的是功能,功能是现代主义景观设计最基本的考虑因素。功能主义能够满足人的理性需求,如休息和消遣等,同时也使景观设计从感情主义和浪漫主义中解脱出来,达到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成熟期――生态与人本的结合

(一)生态主义

7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建筑学教授麦克哈格提出了将景观作为一个由地质、地形、水文、土地利用、植物、野生动物和气候等决定性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整体来看待的观点,强调景观规划应该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生态主义规划方法并称之为“千层饼模式”。其理论与方法赋予了景观建筑学以某种程度上的科学性质,使景观规划成为了可以经受种种客观分析和归纳的、有着清晰界定的科学。麦克哈格的研究范畴集中于大尺度的景观与环境规划上,但对于任何尺度的景观建筑实践而言,都意味着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景观出了一个美学系统以外,还是一个生态系统,与那些只是艺术化地布置植物和地形的设计方法相比,更为周详的设计思想应体现环境伦理观念。

虽然在多元化的景观建筑实践中,自然决定论的观念只是一种假设而已,但是当环境处于脆弱的临界状态的时候,麦克哈格及宾州学派的出现就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其理论促进了作为景观建筑学意识形态基础的职业工作准绳的新生,其广阔的信息为景观设计者思维的潜在结构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对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师而言,环境伦理的观念告诉他们,除了人与人的社会联系之外,所有人都天生的与地球的生态系统紧紧相连。他们遵循生命的规律,反映生物的区域性;顺应基本的自然条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同分利用阳光、自然通风和降水;选用当地的材料,特别注重乡土植物的运用;注重生态系统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建立;发挥自然自身的能动性,建立和发展良性循环生态系统;体现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减少人工的痕迹。这些表现形式是多发面的,但具体到每个设计可能只体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了这些原则,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二)大地艺术

克拉默是瑞士乃至欧洲著名的景观设计师。1959年,在瑞士苏黎世园林展上,克拉默设计了一个名为“诗人的花园”的展园,草地金字塔和圆锥有韵律地分布于平静的水池周围。作者的意图是将现代几何的诗意运用到园林中去,其结果是三位抽象几何形体构成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空间感受。在“诗人的花园”中通过时,对它的感觉与其说是园林,不如说是大地的雕塑。

当今的景观设计行业中,越来越多的环境设计师受到大地艺术的启发和影响,许多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大地艺术的倾向。现任哈弗大学景观设计系主任的美国景观设计师哈格里夫斯就是其中之一,它的设计经常在生态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大地艺术的手段形成生态与艺术的综合体。他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被公认为当代景观设计的领导者之一。

大地艺术使得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大地艺术并不是景观的新公式,它的重要性也不在于给景观设计师提供一种答案,而是在于对景观的再思考。许多景观设计师都借鉴了大地艺术的手法,他们的设计或是非常巧妙的利用各种材料,与自然变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的景观空间;或追求简单清晰的结构、质朴感人的景观;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非持久性和变化性的特征,等等。总之,人们在这样的景观空间中有了非同以往的体验。

(三)后现代主义

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英国画家约翰・瓦特金斯・钱普曼,他在1870年用“后现代绘画”一词来评价比法国印象派更前卫的绘画方法,由此决定了“后现代”一词在它使用之初就表现出具有超越和否定的意义。用“后现代”来描述建筑的新形式出现于20世纪40、50年代,至20 世纪70、80年代西方建筑界对现代建筑风格全盛期的纯粹性和形式主义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情绪。

当大尺度的景观规划转向理想的生态方法时,小尺度的景观设计受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环境艺术的影响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激励,对艺术与景观的联系问题做了大量新的探索。新一代的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综合了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创造了独特的极简主义景观。在其充满神秘感的景观设计作品中,沃克运用简单的形体以及重复、几何化的结构,带来一种新结构中产生新意味的视觉综合体验。大自然谜一般的特征、人与自然的联系被一种有着神秘气氛的艺术景象隐喻了出来,景观建筑在功能和美观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意味深长的艺术气质。

现代景观的概念已极其广阔,从传统的花园、庭院、公园,到城市广场、街道、街头绿化、大学和公司园区,再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甚至整个大地,都是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工作范畴。今天的景观设计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和保护地球环境的生态主义仍是主要的设计元素,在此基础上,景观设计不断地发展,使其更加好的为人类、为社会、为生态环境服务。

参考文献:

[1]丁园.景观设计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蔓.景观艺术设计[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10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接近陆地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一,海洋生物2万多种,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应当指出,海洋所蕴藏的巨大潜在资源和能力将为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21世纪,海洋将成为解决我国资源、人口、环境问题的主要出路。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海洋循环经济和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

毋庸质疑,发展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宗旨。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海洋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意义下强调发展,不超越生态环境系统的更新能力,实现海洋生态的良性循环。其实质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把发展经济看作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进化过程。其过程是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通过延长产业链,在系统内进行“废弃物”全面回收、再生资源化、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目标不是高能耗、高产出、污染严重的物质文明,而是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健康持续的生态文明。因此,海洋生态的可持续性、高效性、和谐性和自我调节是海洋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环境系统,是新时代人海关系和谐的前提因素。发展海洋经济就是要实现一条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掠夺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闭合型演变的人海和谐生态轨迹,实现从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一维繁荣走向社会、经济、生态、健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多维立体繁荣。

(2)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目标。

人海关系即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一种类型,其主要反映在人类对海洋的依赖性和人类的能动性两方面。纵观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类很早就开始了“兴鱼盐之利,通舟楫之便”的依海式生活,海洋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和恩泽。然而,20世纪开发海洋的热潮,使得我国近海区域的一些海洋资源开发过度,环境遭到破坏,物种锐减,海洋污染逐年加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影响海域的综合开发效益,难以持续利用。所以,在新时代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的新型人海关系的概念,其实是一种互利互惠,共生共长的关系,人要尊重海洋,尊重自然,这样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永续发展。一方面,人类要向海洋索取更多的资源,供人类发展利用,另一方面,人类要积极地良化海洋环境,让海洋的生产力不断的提高,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构建和谐人海关系既是发展海洋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其最终目标,二者互相作用,不可分割。

2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思路设想

必须看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心正向太平洋转移,而太平洋西岸更是世界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为了迎接海洋世纪的到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道路,以人为本,以海为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促进人海关系和谐。

(1)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充分掌握海洋资源情况。

人海关系和谐,发展海洋循环经济,首先应该着眼于开发利用新的海洋技术,加大勘测力度,发现更多资源,弥补陆地能源不足,缓解需求增长的压力造成的环境、生态破坏。除此之外,还要反对海洋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走出一条以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为基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性为中心、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的的发展道路。其次,应该明确未来海洋发展战略,坚持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统一,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统一,重视海洋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海洋资源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走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怪圈,实现科学开发与永续利用的有机结合。

(2)根据国家宏观政策指导,部署有特色的海洋开发战略。

从宏观层次看,必须明确发展海洋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海洋经济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以及环境质量提高的物质手段,由以海论海的狭窄圈子向海陆一体化发展的思路转变;由粗放型无序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向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转变;由传统海洋产业向新兴海洋产业转变;由无偿使用海域、掠夺性开发海洋资源向海域有偿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利用开发转变,以人为本,把海洋开发作为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进行综合部署,促进海洋生产力方式的优化和生产关系的调整,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肯定,中国要提出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制度体制创新(如海洋资源产权制度、海洋投资机制、海洋法律制度、海洋教育科研体制、海洋管理体制等)为重点的海洋开发战略是至关重要的。

(3)依托循环经济基本原则,促进和谐人海关系形成。

走可持续发展的海洋之路,要求我们依托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基本原则,形成和谐的人海关系。主要表现在: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基础,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紧缺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2.以人的健康安全为前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目标,从根本上解决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3.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的重要原则。最大可能地延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有效延长产品的服务周期和强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同化能力,实现资源节约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4.正确处理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关系。加强海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支援,发展既要以陆地为后方,又要积极地为陆地服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海陆并举,加快人海关系和谐步伐。

3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构建和谐人海关系的支撑体系

2006年作为国家实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步伐,构置发展海洋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努力人海关系和谐发展的局面,尤其是在海洋经济开发的进程中着手建立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1)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

吸取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先污染,后治理”的深重教训,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必须建立以保护为前提的支撑体系,下功夫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的环境,努力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积极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和制止开采海砂、围海造地的急功近利行为;有计划有重点地勘探和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底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支撑体系。

对于发展海洋循环经济来说,建立法律支撑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为全国海洋经济大发展创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环境。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循环经济立法进程,形成配套的法律体系,建立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海洋法规的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支撑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推进海洋经济开发必须建立起以内需为基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主线的产业结构,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各种操作机制和交易规则,站在时代的高度重视海洋事业,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标准统筹经济、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利益调节结合起来,遵循“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发开放价值取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基本原则,实现人海关系的和谐发展。

(4)建立以科技为动力的支撑体系。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是环境友好技术或环境无害化技术,具体由五类构成: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所以,要加强战略性的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以新的理论和新的方法来延长海洋经济的产业链,完善和实施“科技兴海”计划,落实人才强国和科技兴海战略,鼓励海洋科技的源头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并且使涉海人力资源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人海和谐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N].国务院公报,2003-18.

[2]杨玉民.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