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技巧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节能技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厨房在我们的饮食起居中占据重要地位,厨房如何节能其实是有学问的。需要我们大家在细节上下功夫。
大米烹煮前可先浸泡30分钟,再通电加热以缩短烹煮时间,假如缩短的时间为10分钟,以一个700瓦的电饭煲计算,一天煮三顿饭可节省电量0.35度。
功率大的电饭锅,省时又省电。煮1千克的饭,500瓦的电饭锅需30分钟,耗电0.27千瓦时,而用700瓦电饭锅约需20分钟,耗电仅0.23千瓦时。
专家提醒,在电饭锅用完后,一定要拔下电源插头,不然锅内温度下降到70摄氏度以下时,它会断断续续地自动通电,比较费电。据了解,保温的是小功率约15W左右的,饭熟后电饭煲每多开一小时将耗电0.015度。
虽然电饭锅的耗电功率较大,但保温性能特别好,做饭时待锅内水开后可拔下电源插头,利用余热还可加热一段时间,利用断电后的余热效应进行饭菜食物的加热。饭如果没熟透可再次插上电源插头,这样断续通电可节电20%到30%左右。
电冰箱开门次数要少,开门动作要快。专家说,“若以每次开门时间半分钟至1分钟计,冰箱内温度恢复原状,压缩机就要工作5分钟,耗电量0.008千瓦时。所以冰箱应避免开门过于频繁。”
冰箱关上时检查柜门缝垫圈是否紧贴机身,若损坏应立即修复,否则耗电会增加5%-15%。
调节温控器可是冰箱省电的关键。建议根据季节变化、食物的种类和多少,合理调节温度控制器,如冬季调温器旋钮调至“1”字,夏季调至“4”字,可以减少冰箱的启动次数,利于节电。
电冰箱应放在通风条件好,四周应保留足够空间以供散热的位置,要远离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电冰箱内储存食物不要塞满,最好不超过容量的80%,以便于箱内冷空气流通,避免负荷过重,延长使用寿命,节省电量。
包盖好流质食物和固体食物,避免未盖好的食物在冰箱内会散发湿气,增加压缩机的负荷。
切勿将热腾腾的食物直接放进冰箱内,应先冷却降温再放入冰箱,避免浪费冷能。
夏季制作冰块和冷饮应安排在晚间。晚间气温较低,有利于冷凝器散热。而且夜间较少开门存取食物,压缩机工作时间较短,节约电能。
冷藏食品宜先解冻再放入炉内烹调。
善用时间钮,避免煮食过头。烹调食物前,可先在食物表面喷洒少许水分以提高微波炉的效率,节省用电。
微波炉较一般电热炉省电高达60%,宜用作食物加热或烹制少量食物,参考微波食谱做菜省电效果好。
先处理需高温烹煮的食物,然后才处理需要较低温度烹煮的食物。
篇2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我国商业建筑的面积日趋增大,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成大约2000多幢高级宾馆和写字楼,800多家大型商场,设有中心空调系统的建筑面积约1.5亿平方米。根据商业建筑的能耗调查统计,设有空调系统的商业建筑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接近150元/平方米,现有商业建筑的每年的能源消耗费用就高达225亿元人民币。商业建筑消耗的能源主要用于空调、照明、热水供给以及其它动力设备等方面。表1显示了上海地区各种商业建筑能源消耗的各成分比例。其中空调能耗是商业建筑的能耗的主要部分,占总能耗的50~60%。
空调能耗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摘要:补偿维护结构传热的能耗占40~50%,新风处理能耗占30~40%,空气、水输送能耗占25~30%。图1显示了北京某闻名商业建筑各设备(冷冻机、水泵、空调箱、照明、动力)电耗的积分图。该建筑的65%的电耗是空调系统。
2、中国商业建筑节能潜力
通过对中国商业建筑的调查和分析发现,商业建筑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摘要:
中国商业建筑的能耗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商业建筑能耗。例如清华同方人环工程公司在1998年对北京市的十家营业较好的大商场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统计,这些商场的全年运行能耗平均大约是188kwh/m2.a,而气候条件大致相当的日本的同类建筑的平均全年能耗大约是135kwh/m2.a,也就是说北京市的商场的能耗要比日本高出将近40%。
同类型的的商业建筑之间的能耗也有较大差别。图2显示了北京十家大型百货商场每平方米耗电量,从图中可看出耗电量最高的商场比耗电量最低的商场能耗高出将近50%。此外写字楼和旅馆类建筑的情况也是这样的。图3中北京16家星级旅馆的1997年的能耗状况,能耗最大的旅馆能耗费是能耗最小的旅馆能耗费的将近3倍。
通过对商业建筑的模拟分析发现,建筑的理想能耗和实际能耗有较大差别,主要是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较差、缺乏空调自控系统、原有空调系统存在许多不合理设计等原因造成。通过对这些不合理成分的改造,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极大的节能效果。例如下图所示为北京某四星级饭店的水系统,从图中可看出,标准层加压泵后的阀后压力为1.12MPa,而加压泵前的阀前压力为1.15MPa,即经过加压泵后压力反而降低,主要原因是加压泵前后的阀门开度只有25%,这说明标准层加压泵是多余的,假如取消标准层加压泵,经估算每年可节电10%,约22万度电,节省运行费16.5万元。
近年来已有不少的节能改造项目竣工,这些改造项目都显示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说明商业建筑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例如北京双安商场的空调风系统的改造,通过充分利用春秋季室外新风为商场内供冷,从而减少了一个月的冷机运行时间,据统计每年可节省能耗费30万元左右。改造所需的40万元的投资一年时间就可以回收。此外在亮马河大厦,通过节能改造,一年可以节约运行费用300多万,所需的投资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可回收。
上述分析表明,中外对比、同类建筑的对比、理论计算和实际测试的对比、商业建筑成功的改造实例都充分说明中国的商业建筑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商业建筑节能改造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3、中国商业建筑节能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技术手段的推广和合理利用是商业建筑节能的关键。适合中国商业建筑的节能的方法并不是建造一两幢新的商业建筑来展示新技术,而是通过一些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手段对现有商业建筑的改造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就是说商业建筑的节能关键不在于以后新建的商业建筑,而在于对已有商业建筑的节能改造,这是商业建筑节能的重点所在。表2显示了不同节能改造技术的经济效果,从表中可以看出,通过改善维护结构来节能的经济效益是最低的。
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对数十幢商业建筑的调查和测试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中国商业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成套技术-MATE技术,并成功地在一些改造工程中得到了验证和完善。该技术是包括调研测试(Measure)、全面分析(Analyze)、跟踪实施(Tackle)和节能评估(Evaluate)在内的“MATE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4、商业建筑节能的市场机制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已有节能改造项目的统计,节能改造每平方米可获得20~30元的直接效益,所以假如商业建筑节能按照在北京建立示范工程、在中国主要大城市建立推广中心、全国范围推广三个阶段来发展的话,各阶段的的改造效益如下摘要:
第一阶段摘要:改造面积摘要:30万平方米;直接效益摘要:600~900万元
第二阶段摘要:改造面积摘要:400万平方米;直接效益摘要:8000~12000万元
第三阶段摘要:改造面积摘要:1.5亿平方米;直接效益摘要:30~45亿元
三个阶段的直接经济效益假如按照0.8元/度电和40%的发电效率折算成一次能源,相当于可为国家节省250万吨标准煤,减少向环境排放562万吨CO2,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巨大的贡献。
节能改造的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安装计量仪表的目的主要是计量改造效果,让业主看到效益,有利于推动节能改造工作发展。根据已有改造工程的统计,计量仪表的投资约为2.5元/平方米,所以一、二、三阶段的仪表投资分别为75万
由于节能改造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改造工程投资可以在3年左右收回,所以改造工程投资可以说服业主承担或采用其它的融资方式。
商业建筑的节能具有很好的前景,大有可为。但是在其发展阶段,资金投入是一个主要的障碍。商业建筑的长远发展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简单来说就是要作到“分担投入、共享收益”。
篇3
1.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达到初步感知和体验的目的。结合本节课内容的特点,课前以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三个活动:
课前活动一: 预习课文,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并总结在下面空白处。
课前活动二:案例分析。
材料一: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监管的中国中央企业,是中国大陆第二大钢铁国有企业。公司总部处于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地区铁矿石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约占中国储量的四分之一。
试分析鞍钢的区位因素。
材料二:鞍山钢铁集团区位图
课前活动三:阅读课本内容,理解、总结、记忆一些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完成下面连线题。
A.卫星制造业 原料导向型靠近市场
B.水果罐头生产市场导向型靠近原料产地
C.家用电器装配厂 动力导向型靠近能源基地
D.有色金属冶炼劳动力导向型 靠近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
E.啤酒厂 技术导向型靠近劳动力丰富、廉价的地区
以上三个活动囊括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但难度不大,通过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学能学会的知识,既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又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学案导学:学案导学重点在于“导”,如何能达到“导”的目的,需要集思广益,需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进行集体备课,讨论研究,精心编制“学案”。(教师集体备课、学生自主完成)
本节导学案内容都在其他环节中呈现,不再赘述。
3.问题反馈:就是通过师生、生生检查并反馈预习自学效果。此环节是在教师有目的检查中引导学生再次系统梳理以及复习、概括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督促自学,形成习惯,提升能力,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自主课后、展示课前完成)
4.课堂设计: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应有整体思考,站高位,把握核心概念,实施过程中及时调整,突出问题设计并充分让学生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连接,为新知识找到生长点,使新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5.情景导学:以情境的方式导入问题与以直观的方式引出问题有很大的差异。学生更容易在情境中产生共鸣、引发思考、激起探索的兴趣。
6.交流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质疑能力及评价能力。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学生要善于倾听同学的发言,学会尊重、接纳,并能对同学的发言给予及时补充或评价。通过交流展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展示课、训练课)
课上活动一:案例分析
材料一:
冶炼1吨钢铁所需煤、铁矿石的数量变化图宝山钢铁公司区位图
材料二: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它的总部位于我国最大的城市、港口和商业中心上海,地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
(1)分析材料一,完成填空:钢铁产业的区位变化:燃料――_____――_____。
(2)试比较宝钢与鞍钢的区位因素不同之处,并思考原因。
该案例有一定难度,因此采取小组内部探究得出结论后组间交流的方式处理。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
课上活动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该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内部合作,组间交流完成。
课上活动三: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下面给的材料,各小组角色扮演,从本小组的立场对所给案例进行规划,并说明理由。一组为企业家组(微电子厂、纺织厂),二组为企业家组(食品厂、化工厂),三组环保局组,四组工人组,五组城市居民组,六组工业规划决策组。一到五组分别发言,最后第六组总结决策,给出最终方案。每个同学把规划方案与正确的规划图进行比较,修改完善。
7.总结提升:总结指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小结,从而提升认知学习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学习质量。通过总结,让学生学会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明确自己知识的漏点、错点等,及时进行知识的“清扫”和归纳,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结构化。(展示课、训练课、总结课)
篇4
【关键词】电子装接;技能训练;团队合作精神;评价机制
学生要从“知”到“会”肯定得有个转化过程,其实过程的关键就是实际训练,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由不会操作到会操作,再到熟练操作,直到形成技能技巧。一个优秀的电子装接工应掌握必备的电子装接工、电工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操作技能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知识技能的掌握必须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获得,培养一个优秀的电子装接工也并非是简单“师带徒”形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它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精心设计培训方案,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特点而设定不同的训练模式,要从学生的兴趣、信心、胆量、知识基础、反应速度、操作领悟能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对待,从而确定相关方式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开展,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学生训练的模式,在训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技能训练的基础
(一)强纪律、重习惯
在企业的生产作中,对劳动者的操作规范性要求很高。为此,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自始至终地贯彻规范化操作原则,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为社会培养高水准的技术工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在进行收音机的安装的实习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安装前,必须通过用万用表测量元件参数,筛选好元件,把正常的元件对号插入元件清单表中,余下的便是筛选的对象。而安装时,“先机械,后印制电路,最后连线”的顺序进行。也就是先装电位器、可变电容器、波段开关、调协旋钮等,后装电阻、二极管、微调电阻、三极管、电容,最后完成电路板外的电源变压器、扬声器、各种接插口等器件之间的连接引线。
(二)育兴趣、抓常规
技能训练给人的感觉枯燥无味,因此训练中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兴趣,保持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有兴趣的训练才能有较好的效果。比如,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期,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有限,动手能力也不强。学生要是能自己组装一些人能够直观感觉到的小制作,比如:功率放大器、流水灯、报警器等等。这样可能会激发学生对电子专业的热爱,为培育一名优秀的电子装接工人打下基础。
此外,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和学生交流专业方面的知识,教师真正做到“遇机而教”,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对电子行业中的电子装接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二、技能训练的实施过程
(一)重思想、促进步
1、让学生认识自我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双差生”。有很多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也有不少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大。为此,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从而慢慢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做电气控制电路操作训练往往会有惧怕感,其主要原因是电气控制电路供电电压高(220V,380V)怕触电,怕短路等,这些不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为此要开导学生:有这些想法的人也有好处,操作会更加小心,安全可靠。在供电线路中我们设了很多安全措施如熔断器,漏电保护器,所以要求学生胆大心细。另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设一些训练胆量的实验如熔丝熔断,漏电保护器跳开,手触摸通电电路不带电的金属体等。这些训练既可以使学生的安全知识得到提高,胆量增大,使操作没有心理障碍。
(二)重过程、强能力
1、让学生做简单的事,悟出大道理
学生在技能训练中有一些错误观念,认为一些操作是简单的,不需要训练,一看就会,这种观念会使他们训练有所放松。为此,可设一些“简单”的操作训练,如剥导线,教师可以随意选取一种方法剥取一个几毫米的线头,让学生重复操作,必经训练一般都不能剥好。此时要趋机做好学生的思想认识工作,使学生明白老师的“简单”剥线操作也是经过若干次训练才获得很轻松地剥线,这时再讲各种剥线技巧,然后训练,剥线的质量也有好坏之分,学生训练后进行点评,再进行比赛,使学生最终认识到这“太简单”的剥线也是技巧。
2、以赛带练、以练促改
目前,社会上各行各业竞争非常激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前期的培训,在后期的训练中,多采用比赛的形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加强学生自己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变以前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此外,通过以赛带练的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过程中速度和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比如,在比赛的时候肯定要有时间限制,各个学生都明确“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为了节省时间,就必须掌握提高速度的技巧。“熟能生巧”就是许多操作不断重复,操作熟练后其中技巧自然生成,速度就可以提高很多,另要求操作要程序化,固定化,熟练后在操作中不用时间再去思考如何操作,如何摆布,如何连线等,时间上就进一步缩短。从而促使学生多加练习。
其次,在比赛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参赛,在比赛中会经常遇到因某个原因需要当场解决,为此要进小组成员必须团结一致、吃苦耐劳才行。为此,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很大的帮助。
3、巩固提高
技能训练必须重复,它区别于一般的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知道只有不停重复的训练技能才有长进。
三、善评价、促进步
对学生的评价往往回出现理论和实践操作方面的两极分化,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到给学生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评价。可以从理论设计、动手操作、工作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给学生进行评价,同时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评价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从多层次、多方面了解自己的工作效果和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当然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随时进行阶段性总结评价,对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分析,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在每个阶段的任务完成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再由教师检查评价,通过阶段性评价和整体性评估相结合,让每位学生在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在培养优秀操作人才时,既要遵循一定的实际训练原则,同时也要将训练课题和活动结合起来,综合运用,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笔者从事电子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教学方法法对指导学生实训时的重要性,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笔者认为只要合理的采用方法、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实训期间行为习惯的培养、强化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培养优秀的操作人才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振安.“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职教通讯,2003(7).
[2]吴晓桃.穿梭于高职教材中的任务驱动案例教学[J].计算机教育,2005(2).
[3]费小平.电子整机装配实习[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1日.
篇5
通过“巧记数学公式,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社团的学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许多学生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并且在这些兴趣者的指引下有不少学生进行了学习。通过本学期学校的组织,我们很快认识到组建巧记数学公式,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社团的重要性,以下就“巧记数学公式,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社团的整个过程的效果作如下的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加社团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学数学或许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有时甚至是为了向爸爸妈妈“交差”。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主动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的向同学介绍他所学到的知识。在他们的指引下更多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帮助学生寻找到了学习的方法
数学是一门很难的学科,特别是高中数学,很多学生努力了但并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而且感觉数学还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学生找不到学习的好方法,通过“巧记数学公式,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社团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许多公式的记忆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公式解题,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社团学习中不但输入了数学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教学生巧记数学公式,并学会应用,这些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学科,很多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了其它学科的知识及学习方法,使他们的知识得到很大的拓展。
篇6
【关键词】训练;练笔;词汇量;读写能力
一、注重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且“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而理解并准确运用所学的词语是写话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寻找读写结合点,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来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发现课文字词和生活之间以及字词和文本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渗透写话的基础知识。
如在《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中出现有特点的词:“青青的”“白白的”“大大的”“宽宽的”。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图片和反复朗读来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语感。我还问“谁还知道青青的什么?白白的什么?大大的什么?宽宽的什么?”生回答:“青青的小草”“白白的云”“白白的羽毛”“大大的西瓜”“宽宽的马路”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许多词语。低年级教材中含有这样词组的课文还有很多,每次我都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也有效地加强了文字和生活之间的联系。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积累本,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在积累本上并记下来,引导他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写话中灵活运用。
二、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是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教材特点以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学生写话提供仿写的对象,达到渗透写话指导的目的。
1.模仿练笔
处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如《荷叶圆圆》一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我在“想象练说、拓展升华”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荷叶还可能是谁的什么呢?然后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按“ 说:‘荷叶是我的 。’ 。”句式仿说、仿写。学生仿得还真是不错:生1:小虾说:“荷叶是我的小凉亭。”小虾在荷叶下划来划去。生2:小蚂蚁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小蚂蚁在荷叶上爬来爬去。生3:小鸭子说:“荷叶是我的凉帽。”小鸭子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又如《黄山奇石》2~5自然段都是佳段,引导学生读后自选喜欢的一个自然段为模仿段,再任选第6自然段略写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三种奇石中的一种写几句话。
2.“补白”练笔
有些课文,作者常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我们可以巧借教材的“空白”适时引导学生想象,训练学生说话、写话。如《画家和牧童》一课,文中第3、4自然段写围观的人们纷纷夸赞戴嵩画得好。而文中只写了一位商人和一位教书先生的夸赞。教学时,我在此处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模仿文中人物进行说话训练:围观的还有哪些人?他们又会怎样夸赞?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夸赞”这个词语的意思,又让学生进行了人物语言描写的训练。又如《窗前的气球》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地指手画脚。”可引导学生想象米沙和同学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为你骄傲》一课中“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便条的内容文中没有写出, 可以引导学生代文中的小男孩给老奶奶写便条。
3.续写练笔
如《坐井观天》一课,结尾仅写到: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教学中,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学习伙伴的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设计了如下练笔:
青蛙在小鸟的帮助下,终于跳出了井口,他看到了 ,
4.改写练笔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又具有含蓄、跳跃的特点。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改写。如《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诗人描绘的是美丽的乡村春景,儿童在油菜地里追逐黄蝶的快乐场面。这个场景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完古诗,我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生活体验,把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5.仿用词句练笔
仿用,就是将课文情境中的谋些言语材料提取出来,用来表现其他生活情境。这是学生对课文言语的内化过程,其积累意义远大于传统的读读背背。如《北京亮起来了》一课,课后要求学生积累“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等词语,对二年级的学生要积累这些词语无疑成了本课的重难点。我以观察学生所熟悉的沙溪河夜景为突破口,将课内外资源连接起来,要求学生把自己所观察到的夜景写下来,并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我的家乡在三明,那里风光秀丽,景色优美,其中我最喜欢沙溪河的夜晚。
每当夜幕降临,沙溪河畔华灯高照,灯光闪烁。河的四周彩灯照着一幢幢高楼倒映在河中,银光闪闪,十分动人,像银河从天而降。走在河边的小道上,可以看见一棵棵柳树伸着长长的手臂抚摸着闪闪的河面,一朵朵美丽的鲜花,在草坪灯的照射下,显得更美了。
啊,夜晚的沙溪河真美!”
瞧, 这不但促进了对这些准确精当的词语的积累和内化,同时也为今后培养学生观察兴趣,提高习作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7
关键词: 新日语能力测试 听解答题技巧 课题理解
一、改革后的日语“听解”考试
《孙子・谋攻篇》中有一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败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笔者认为这句话用在“新日语能力测试―听解”考试中再恰当不过。无论任何考试,学习者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了解“考什么”、“怎么考”,因此,笔者首先要简单介绍一下“新日语能力测试―听解”考试的问题结构、形式及考查点(如下表所示)①。
表 N1听解问题结构、形式及考查点
旧题型,但在形式上、难度上有所变动。
新题型,旧考试中没有出现过。
如上表所示,“新日语能力测试―听解”的考试时间60分钟,共分五部分。其中“课题理解”6题、“重点理解”7题、“概要理解”6题、“即时应答”14题、“综合理解”4题。“课题理解”、“重点理解”、“概要理解”、“综合理解”虽延续了旧题型,但在形式上、难度上都有所变动,而“即时应答”是新题型,旧考试中没有出现过。可以说,每部分问题的考查点均不相同,是对日语学习者“听解能力”全方位的考查。本文主要就第一部分“课题理解”问题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要领、技巧等进行了论述。
二、必须掌握“课题理解”部分的相关知识
“课题理解”是“听解”考试中最先出现的部分。与其他几部分相比,笔者认为此部分相对简单,但是学习者如果不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在此部分拿高分是不容易的。笔者认为学习者在参加考试之前,一定要对“课题理解”问题有以下充分的了解。
1.出题形式
“课题理解”问题一般以对话(2人)形式出现,学习者按以下流程进行听解。
2.经常出现的问题
在“课题理解”问题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
如:先生がしています。学生は表の前に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女の人が上司と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まず何をしますか。
男の人はこれからどうしますか。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男の人は、どんな指示を出しますか。
3.场景、登场人物及功能
场景:公司、家、学校、宾馆等。
登场人物:上司和部下、一般男女、男女学生、客人和店员等。
功能:指示、依赖、提案、询问等。
以上是笔者对学习者需要掌握的“课题理解”问题的相关知识的简单总结。学习者可以按照上述内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比如:根据登场人物经常是上司和部下,场景经常是公司,功能经常是指示等相关信息,学习者可以多掌握一些职场用语及句型。另外,根据上司和部下这种关系,在听力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敬语的用法,这是学习者需要掌握的地方。学习者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多进行相关训练,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心中有数,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一道题。
三、考试中如何运用听力策略应对“课题理解”问题
在“听解”考试中,学习者可以运用一些听力策略、技巧进行回答。下面笔者将通过对具体题例的分析,就“如何运用听力策略应对‘课题理解’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
1.听前预测
“课题理解”问题的选项是事先印在问题纸上的,学习者在考试时一边听一边看着问题纸上的选项进行作答。此题学习者可以运用“听前预测”这项听力策略。“听前预测”是指在听相关内容之前,根据所给出的相关信息,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预测内容包括:场景、登场人物及具体内容等)。如题所示:
例1②(M:男性F:女性):
选项:
(1)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
(2)研究目的を明にする
(3)果を的に示す
(4)文法のいを直す
原文:
大学で男の留学生と先生がしています。男の留学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M:先生、先日のお渡しした文ですが、いかがでしたか。
F:ああ、ましたよ。前回たときは、研究の背景のところが不十分だったけど。そこは今回、だいぶよくなったんじゃないかしら。
M: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F:1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からだと思いますけど、2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になったと思います。
M:あ、そうですか。
F:でも、3このの果のところ、もう少し果的に示せるように、デタを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
M:ああ、なるほど。そうですね。
F:そうしたほうが得力がすと思いますよ。
M:分かりました。やってみます。それから前回で指摘を受けた、4日本の文法的ないについては。
F:ああ、今回は特に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よ。
M:あ、そうですか。じゃすぐ修正します。
男の留学生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例1的四个选项分别是“研究の背景をまとめる”、“研究目的を明にする”、“果を的に示す”、“文法のいを直す”。因为四个选项中出现了“研究の背景”、“研究目的”、“果”等字样,所以可以预测将要听到的内容跟“研究”有关。那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预测,搞“研究”的人是谁?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学生。如果是师生关系的话,那么场景就可能是学校,对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些敬语的表现形式。学习者还要预测四个选项的内容将会在对话中什么位置出现?是按所给选项的顺序出现,还是无顺序随意出现?学习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所给选项内容对对话内容进行最大预测,所以学习者平时应加强“听前预测”听力策略的培养。接下来看原文部分,检测预测部分的内容是否正确,从问题中可以听出场景及人物关系。此题是在大学里,男留学生和老师进行的会话,问题是:男留学生之后必须干什么?通过原文可以看出四个选项是按先后顺序出现的,每个选项出现后都给予了认可或不认可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比起直接的不认可说法,日语的表现形式更倾向于委婉的说法,因此很多学习者听不出来。学习者在日常学习中应特别注意相关不认可、否定表现形式的说法)。如:例1中的“研究の背景がうまくまとまった”、“研究目的も前の原稿より明になった”、“4日本の文法的ないについては。特にになりませんでした”。以上选项都给予了认可的回答,而“このの果のところデタをやグラフで表したらどうかしら”是不认可的说法,但会话中的老师并没有直接用“不行”、“不好”这类说法,而是采取建议的形式表述自己对调查结果表现形式的不认可。因此,正确选项为第三项。
2.听中推测
例2:
选项:
(1)企画をせる
(2)品の明をきなおす
(3)デタを新しくする
(4)パソコンをする
原文:
女の人が新しい品の企画について男としています。女の人はこの後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F:、明日の会の企画、ていただけたでしょうか。
M:うん、分かりやすくできあがってるね。
F:1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2ただ、は品の明がちょっと弱いかなってになってるんですが。
M:うん、そうだね。3でもまあ、この部分はいいかな。で、ええと、この11ペジのグラフ、これ、随分前のだね。
F:4あ、すみません。
M:じゃ、そのグラフは替えて。あ、5それから、会室のパソコンやマイクのはできてる?
F:あ、そちらは大丈夫です。
女の人はこのあと何をしなければなりませんか。
除了“听前预测”外,学习者还可以在听的过程中运用“听中推测”策略对所听到的前后文内容进行推测。如:例2的“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谢谢”,由此可以推测出上文是表扬、认可等相关内容,题中是对企划书给予了肯定。而“ただ”表示转折,可以推测出接下来是转折部分,如果前面是好的方面,那么接下来就将是不好的方面。题中是得到肯定后,女人对自己的企划书又提出了不足之处。“でもまあ”是表示转折,题中是男生虽然觉得女人提出的不足之处有道理,但是认为整体还是可以的。“あ、すみません”表示“对不起,不好意思”,由此可以推测出上文的内容应该是错误或不足之处等,题中是男人提出了自己认为的不足之处,女人听后表示歉意。最后“それから”表示“接下来”,是顺序的表示方法,题中是男人询问女人接下来是不是要准备电脑、麦克等工具,女人回答都已经准备完毕,没问题了。因此,此题正确选型为第三项。由此可见,“听中推测”主要是通过关键词对上下文的大概含义进行推测的。这类关键词一般是寒暄语、短语、副词(尤其表示前后关系的副词)等,所以学习者在平时学习中要尽量多地掌握相关词汇的意义及用法。
四、结语
笔者先介绍了“改革后的‘听解’考试”,使学习者对改革后的“听解”考试有了整体印象,接下来从“必须掌握‘课题理解’部分的相关知识”、“考试中如何运用听力策略应对‘课题理解’问题”两大方面,对“新日语能力测试―听解”考试中“课题理解”问题的答题要领、技巧等方面进行浅显的概括和总结。笔者认为虽然“新日语能力测试-听解”部分难度有所增加,但只要学习者掌握了相关知识及答题要领,就会在“听解”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今后,笔者还将就其他四个部分“重点理解”、“概要理解”、“即时应答”、“综合理解”的答题要领、技巧等进行论述,希望笔者的这些建议能帮助广大日语学习者。
注释:
①本文图表是笔者参考了一些相关考级书上的资料制作而成.
②本文两个例文均出自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公开网页上的日语能力测试(JLPT).
参考文献:
[1]松美.日本能力底トレニングN1.アスク出版,2011.
[2]小原希子,横井和子.耳からえる日本能力解N1.解トレニング,アルク出版,2011.
篇8
【关键词】巧解 能量流动 计算
题型一:未知能量的具体传递效率,求某营养级能量的最值
例1.在“藻类 甲虫 虾 小鱼 大鱼”这条食物链中:
(1)若有藻类植物G克,大鱼最多能增重多少克?
(2)若小鱼要增重N克,最少需要甲虫多少克?
【思路点拨】能量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当食物链中低营养级生物有物质G克时,传递到某一高营养级,生物可获得的最多量可用(20%)nG(即1/5nG)来计算;而获得的最少量可用(10%)nG(即1/10nG)来计算。(n为食物链中相应营养级总数减1或为箭头数。)
(1)从藻类到大鱼共有5个营养级,则大鱼最多能增重(1/54)G。
(2)从甲虫到小鱼共有3个营养级,现要小鱼增重N克,至少需要甲虫的量,采用逆推法,即52N克。
【答案】(1)(1/625)G克 (2)25N克
【方法提炼】未知具体传递效率,且为一条食物链时,可按10%~20%的传递效率计算。设食物链为A B C D,分情况讨论如下表:
题型二:已知营养级间的具体传递效率,求某营养级的能量
例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请回答:
(1)输入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kJ。
(1)输入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kj。
(2)从A到B,从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 和__________。
(3)欲使C增加3kg,需A__________克。
【思路点拨】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题中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总能量为:175kJ+200kJ+875kJ=1250kJ。这部分能量的流向有三:一是生产者本身呼吸作用消耗;二是流向分解者;三是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同化。能量沿食物链的传递效率10%~20%是一个平均值,在不同的食物链和在同一条食物链的不同营养级之间的具体传递效率不一定相同,要用具体的数值来具体的计算。
本题中能量从A传到B的传递效率为: 200/(175+200+875)×100% = 16%,从B传到C的传递效率为:30/200×100% = 15%。在计算C增加3kg需要消耗A的量时应按实际的传递效率计算,即:3kg÷15%÷16% = 125kg。
【答案】(1)1250 (2)16% 15% (3)125
【方法提炼】(1)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本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100%;(2)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味认为传递效率为10%~20%。
题型三: 已知各营养级供能比例,求某营养级的能量
例3.若一个人的食物二分之一来自植物,四分之一来自小型肉食动物,四分之一来自牛羊肉,则人增重1kg时最多消耗植物___________kg。
【思路点拨】先根据题目要求画出食物网(如右图),其次据题目要求“最多消耗植物”,故按照最低传递效率10%计算,人的增重从不同途径获得能量的比例也已明确告诉。则解题图解如下:
【答案】280克
【方法提炼】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画出食物网图;第二要搞清各条食物链的具体供能比例,并将各比例分别落实到每条食物链上;第三要确定传递效率是10%还是20%,仍然要考虑“至多”与“至少”的问题;第四必要时采用逆推法更简捷。
题型四:未知各营养级供能比例,求某营养级获能的最值
例4. 下图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1kg,最少消耗水藻_________kg;最多消耗水藻__________kg。
【思路点拨】此题没有告诉低营养级生物向高营养级生物能量传递的固定分配量,所以解题方法与上题稍有不同。求最少消耗水藻时,就要选最短的食物链,即水藻小鱼人,传递效率按最大20%计算,设最少消耗为X,则X×20%×20%=1,所以X=1÷20%÷20%=25kg;求最多消耗时,就要选择最长的食物链,水藻水蚤虾小鱼大鱼人,传递效率按最小10%计算,设最多消耗Y,则Y×10%×10%×10%×10%×10%=1,所以Y=1÷10%÷10%÷10%÷10%÷10%=100000kg。
【答案】25;100000
【方法提炼】在食物链中,已知高营养级生物的增重,求低营养级生物的物质重量时,应该用除法计算(又称食量放大法)。在不知能量传递效率时,要求某营养级的最值,更要弄清楚具体的食物链。如高营养级生物要增重N g,至少需要低营养级生物的物质重量应按最大传递率来计算,即N÷(20%)n=5nN;而最多需要低营养级生物的物质重量应按最小传递率来计算,即N÷(10%)n=10nN。
题型五:能量流动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例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1和W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
A.W1>10W2 B.W1>5W2 C.W1
【思路点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能量在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小于或等于20%则不会导致其稳定性的破坏,而大于20%则有可能引起某些营养级生物量的大起大落或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被破坏。纵观本题的四个选项,A选项反映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10%,B选项反映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20%,C选项反映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10%(但不一定大于20%),只有D选项反映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20%。
【答案】 D
【方法提炼】能量流动效率能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能量在传递过程中,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容易引起种群的生长、繁殖或再生等的障碍,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故在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必须时刻关注能量流动效率。
篇9
关键词: 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 翻译题型 解题技巧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简称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为A、B两个级别。B级为高职高专学生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求。B级考试为笔试,采用主客观题混合题型,测验语言知识和读、听、译、写四种技能。考试内容包括:听力理解、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阅读理解、翻译(英译汉)和写作,其中翻译占总分的20%。考生在翻译题的得分情况直接影响其B级考试的总分。因此,教师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以提高本题型的得分率。
翻译题分为两个部分:句子翻译和段落翻译。这两个部分考试侧重点不同,因此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解题技巧。
一、句子翻译
(一)题型特点
句子翻译题为单项选择题,其评分方式较为特别。
1.本题型共四小题,总分8分,每小题2分。
2.每小题的选项中,有一个选项与题目所给出的英文内容是最相符合的,如选择该答案,可得2分。
3.在剩余的三个选项中,仍有两个选项可以得分,但是这两个选项与最佳选项相比,在某些内容上有偏差或错误。根据选项给出的翻译与原文内容之间差别的不同程度,选择这两个选项中较佳的一项可得1.5分,另外一项可得1分。
4.选择翻译效果最差的选项不得分。
(二)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由于选择四个选项中的任一项都能得到对应的分值,因此在实际考试中,考生本部分得分的机会较大,但是要拿到高分,也必须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1.灵活推敲词义
对于题目中出现的一些生词,考生可以从选项中所给的对应的汉语意思,结合构词法或上下文推敲词义。如:
Peter misunderstood the instructions his boss gave him and mailed the wrong documents to the supplier.
A)彼得按照老板给他的指示把单据误寄给了供货商。
B)彼得误解了老板对他的指示,向供货商发错了单据。
C)彼得对老板的指示还没理解就把错误的单据交给供货商。
D)彼得没来得及听取老板的指示就给供货商寄去了有错误的单据。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2006年12月第63题】
本题中“and”连接了两个并列谓语动词“misunderstood”和“mail”。题中四个选项对misunderstood的解释分别为“按照”、“误解”、“没理解”和“没来得及听取”,考生结合构词法分析即可推断出该词的词义应为“误解”。mail的意思为“邮寄”。因此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B-C-D-A。
2.认真对比句型结构
如:Congratulations on purchasing from our company the C800 Coffee Maker,which is suitable for home use.
A)我公司隆重推出C800型家用咖啡壶,欢迎各界人士惠顾。
B)您从我公司购买了最新款的C800型家用咖啡壶,值得祝贺。
C)恭喜您购买本公司C800型咖啡壶,此款咖啡壶适合居家使用。
D)您购买的咖啡壶是我公司最新产品――C800家用型,特此致谢。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2008年6月第63题】
在这道题中,关键结构为“Congratulations on doing sth.”,意思是“祝贺某事”。此外,句中还包含了一个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的定语从句,用以修饰“C800 Coffee Maker”。如果考生能把握好这两点,就比较容易在四个选项中选择出本题最佳答案为B项。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C―B―D―A。
3.尝试使用排除法
如:Not until this week were they aware of the problems with the air-conditioning units in the hotel rooms.
A)这个星期旅馆里的空调间出问题了,他们没有意识到。
B)直到这个星期他们才意识到该修理旅馆房间里的空调了。
C)直到这个星期他们才知道旅馆房间里的空调设备有问题。
D)他们查不出旅馆房间内空调的故障,这个星期会请人来检查。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2009年12月第61题】
在本题中有英语中常见的“not until”,大多数考生都知道这个结构是“直到……才……”的意思。由此可以排除选项A,D。从剩下的B,C两个选项来看,对于“aware of the problems”的翻译不一样,选项B未翻译出“问题”一词,增加了“修理”这个动词。据此考生可以排除掉B,答案便可以确定为C。从2分到0分的选项依次为C―B―A―D。
4.借助保守得分法
如:We sent an e-mail to your Sales Department a week ago asking about the goods we had ordered.
A)一周前你方销售部发来电子邮件,询问我方是否需要购买该产品。
B)一周前我们给你方销售部发了电子邮件,查询我们所订购的货物。
C)一周前我们给你们销售部发了电子邮件,想核查我们要买的货物。
D)一周前你方的销售部派人来核实我们的订购货物的有关电子邮件。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2009年12月第62题】
本题对于一些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要从句子结构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但该句句首的“We sent an e-mail”却比较好理解,意思大概为“我们发了一封邮件”,考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选项A和D中将其译为“你方销售部……”是错误的,因此可以排除这两项。虽然通过其他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出最佳答案为B,但对于水平有限而无法进行全面分析的考生来说,在A,D之外的选项中任选一个已经至少可以得1.5分了。
二、段落翻译
(一)题型特点
段落翻译为主观题,考试所给段落通常为应用性文字,主要测试考生将英语段落译成较为通顺的汉语的能力。该部分所占试卷的分值比例为12%。一般认为在几个考试题型中,本部分是比较难的,所以考生一定要在考前进行充分的专项训练。
(二)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
段落翻译是一种主观题型,它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汉语表达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相对于句子翻译来说,它的难度更大。因此考生尤其要注意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
(1)首先应快速浏览全段,找出主题句,把握全段的大意,确定文体和语气。
(2)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正确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
(3)分析句子的内部结构。注意辨别句子结构中一些特殊形式的表达(如否定转移、倒装、强调等)。
(4)在段落翻译的过程中遇到生词、难词要尝试从构词法、上下文及与段落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科普知识、自己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考虑,进行猜测和理解。
(5)在翻译后一定要进行检查。要注意检查是否有漏译或误译的情况,译文是否正确流畅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是否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等。
(6)在翻译过程中要控制好翻译速度和时间。
例5:Journalist Wanted(招聘记者)
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 Applicants(申请人)should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now,and should have at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be expected to report on the happenings in the city and on campus.If you are interested,please send your application to the Student Newspaper office before the end of June.For more information,please visit our website.?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2009年12月第65题】
参考译文:《学生报》正在招聘一名记者。应聘人必须是本校的在校生,至少有一年的新闻报道经历。受聘者将报道本市及校园的新闻。有意者请于六月底前将申请寄到《学生报》报社。如需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网站。
翻译过程分析:
(1)在本段落翻译过程中,考生首先浏览全文,通过题目Journalist Wanted(招聘记者)了解到本文是一个招聘广告。本段落的第一句话“Student Newspaper is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概括了大意,是主题句。因此,考生即可以据此确定译文的文体是广告,语气要清楚、明确、简洁。
(2)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考生进一步分析段落中各句子,进行初步翻译。如:Applicants(申请人)should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now,and should have at least one year’s experience in writing news reports.
本句由“and”连接“should be studying”和“should have”两个谓语动词。考生应该注意情态动词should的翻译。此外,注意“have experience in”这个短语翻译作“在……有经验;有……经历”。
(3)考生要尝试从构词法、上下文及与段落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自己的生活常识等方面考虑推测词义。如:本段落中出现的happenings和application两个单词都可以根据构词法进行猜测。
(4)翻译后进行检查。
要在B级考试中取得较好的分数,高职学生不但需要多做练习,而且掌握上述解题技巧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提醒学生的是,这些解题技巧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在任何一道题目中都有可能同时使用到,因此考生在平时练习中要灵活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向凤极.高职高专英语应试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谢水璎,杨永芳.论大学英语B级网考翻译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篇10
一、高中英语语法填空解题技巧
高中英语中的语法填空题目属于较为传统的题型之一,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素养,在全文阅读文章的基础上,通篇做出分析,对主旨开展判断,然后结合句子类型和样式,根据上下文填好答案。由于这种题型的难度较大,需要教师掌握语法的解题技巧,多角度分析问题。
1.打好英语功底。从根本上而言,英语考试的基础就是单词,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前提,语法知识考核也需要单词量和最基本语法内涵的积累。因此,学生必须夯实基础知识储备,对常用的短语、语法进行了解,能够区分相似短语和相似句子,分辨有可能出现混淆的易错知识点,例如,anyone与 any one.也只有将基础打牢固,才能真正降低在学习中的阻力,树立学生的自信。
2.利于好上下出推断。英语语法知识的填空不是单独存在的,很多知识点的考核与选择都与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境有关,通断全文、找准中心思想,才能合理的对语言环境做出判断,根据一些提示性词语帮助解答问题。例如,当文章中有However这样的转折词汇,则下一个句子则必然是这一句的总结。
3.学会分析复杂句子。高中英语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难度,出题人有时候还会故意选择复杂的句子当做考点。面对难度大的句子,很多学生会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手。针对此类现象,学生要学会对复杂句子做出分析,找出主谓宾,简化句子成分,通过抓住主干句来解决问题。
二、高中英语语法填空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对高中英语教学进行完善,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能力,在长期的积累中养成他们正确的学习习惯。
1.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在解答英语题目时,良好的英语语感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帮助,解答很多英语语法上的问题。当然培养英语语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长期的进行积累,多阅读、多练习,形成英语阅读习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培养准确把握文章意思、解文章所述内容的能力。另外,学生还要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多阅读课外英文篇章,与同学可以用英文对话,设置学习的环境氛围。当学生的英语语感到达一定程度后,很多时候在无法完整理解一句话的基础上,也能快速通过对于语感的把握大致了解到此句话的语义,对解答题目提供帮助。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散发出来的一种内在动力,高中英语中的很多题目较为复杂,学习难度很大,想要提高答案的准确率,就必须提升自己的自信心,在面对难题的时候也要勇于挑战。具体而言,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升解题自信,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打牢基础,然后再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并针对学生的弱项做到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
3.积累足够多的词汇做基础和解题技巧培养。语法学习虽然与英语考核中的其他内容不同,但是仍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夯实他们的词汇基础,掌握英语中常用的句子,才能学好英语,才能在解决语法问题的时候提供帮助。对此,学生要多进行课外知识补充,有目的地进行学习,累积更多的词汇。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要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让学生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按照顺序,一点一点的做出解答。比如,学生要充分了解词汇的关系,表逻辑关系的so, therefore, thus; 表转折关系的however, but, by the way; 表层次关系的first, second等。其次,还要考虑英语语法的语态、时态,并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沟通交流,达到良好的培训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