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策划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保护策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道路 规划 策略 生态 保护 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在完善全国道路交通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公路通到市、县、镇、村,形成了以国道为主体,省道为辅助,县镇为支脉的道路交通网。道路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长期以来,道路交通网一直被誉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最著名的人工成果,由此可见道路交通建设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网经过长期的不断完善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后续的道路规划出台,近年来,大批的道路建设不断涌现,由于过度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道路规划建设方式逐渐被人们摒弃,如何在道路规划中达到以最小的生态环境代价,完成道路交通网的完善目标,实现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是道路规划策略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道路规划策略中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理念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道路交通建设对沿途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道路建设沿途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物种的破坏和改变。例如改变沿途的自然植被分布,水文环境,动物的生活习惯和迁徙的周期与方式,造成行动障碍,环境噪声和化学污染产生新的生态环境边缘,。这些无疑是道路规划建设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伤害,改变自然物种的生活喜欢和分布情况,是道路建设这一人类活动给自然界留下的创伤。人类活动不断破坏生态环境必将招致大自然无情的报复。近年来,我国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贫乏、枯竭,雾霾、沙尘暴天气贫乏,这些都是包括道路交通建设在内的人类活动带来的。
为了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在人类开展道路交通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达到人类活动的目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成果的双丰收,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因而,在道路规划建设中对自然生态加强保护是当前道路规划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生态保护在道路规划策略中的具体应用和措施研究
道路的建设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局部性的,但是道路规划策略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和深远性,因此,我们必须清醒体会到孰轻孰重,从根本上加强道路规划的生态保护策略研究。笔者认为,在宏观的道路规划中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在自然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实行道路规划建设,最终实现生态和谐、工程优良的生态型道路交通网建设。具有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承受度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都不相同,如果采用固定式、一刀切的道路规划方案和策略必然会造成当地生态的严重破坏。因此,我们在进行道路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当地的自然生态状况,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承受度因地制宜的进行道路规划,对于不符合当地生态理念的道路工程措施必须予以去除,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2.道路规划中要注重大型自然空间的生态完整性。
在某些区域,由于是一个系统性的完整生态环境,各个自然环境因素相互紧密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破坏某一项生态,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造成整个生态环境的破坏。针对这种情况,道路规划中要避开这样的完整生态区域,保持这类的生态空间的完整性。
3.在非生态敏感地域开展密集式的交通建设。
由于完整的生态环境不宜破坏,道路规划建设要尽力规避这种完整生态区域,这样势必会造成道路规划中可用的自然区域减少,影响了道路的整体建设进程和目标。针对这种情况,道路规划中要在非生态脆弱敏感的区域集中建设,形成对避开完整生态区域规划的补充。当然在有限的区域开展道路集中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用地的紧张,甚至不够规划,为此,我们可以采用“重叠”式的道路规划,多兴建立交桥,形成对有限的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道路规划效益的最大化。
4.道路规划中要保持重要地段的生态连续性。
在道路规划中要实现重要地段的生态连续性首先必须保持自然地面的连续性,对于在道路规划中无法避开的区域,我们应尽力保持道路施工中自然地面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相对应的施工方案。其次,在道路规划中还要保持重要廊道的连续性;熟悉道路工程建设的人员都知道,道路建设不仅会穿越自然基质,也不可避免地会切割自然廊道。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多采用跨架桥梁的施工方式保持河岸、滩地的自然宽度和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以此保证生态系统的原始性。
参考资料:
篇2
一、城镇化理念
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
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没有城镇化就没有现代化,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内生动力的基本依托,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举措。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法开展调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面在以下几方面。
(一)建设布局凌乱,对城市未来的发展缺少预知性。城镇规划是建设“龙头”,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些地区在建设小城镇时,出现了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始终是先有建设后规划的不科学现象。规划缺乏全局观念,导致城镇功能定位不清,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为以后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环境意识淡薄,社会制度缺失。首先是环保跟不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次是政府的宣传教育没有重点关注农村,政府只注意到大量重点企业的显性环境问题,忽视了农村的宣传教育。再者,由于中国政府的强烈的行政色彩,总使得市民有一种,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缺乏一个主动参与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分治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农村的环境保护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长期受到忽视,政策和法规体系对农村的保护不力,农村的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环保经费等也供给不足,由此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工业引起的环境污染。由于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的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和废渣等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加上城镇面积的限制,城镇内各种门类的农村工业集中排污极易造成各种污染物之间的交汇作用,结果或扩大原有污染物的污染能力,或派生出某些新的污染物。
(五)消费型环境污染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功能、结构的转化,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将更突出,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各类资源和产品总量将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短缺、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产生量的大幅度增加,机动车污染加剧,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加快退化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给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恶化的成因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目前大部分城镇都坚持“城镇要建设,规划要先行”的方针。但也有些城镇的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指导,盲目追求“高、大、新、全”,从而导致城镇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城镇布局有些零乱、土地配置有些失当、功能分区不太明显。
(二)政府考核机制制约环保。区委区府对镇街主任、镇长的考核内容主要是重经济政绩而轻环保政绩,使领导没有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有关部门不重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据调研组调查,城镇垃圾处理方式采用简单填埋方式处理,其危害主要集中在“毒气”、“毒水”两方面:填埋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未经净化即直接排放;防渗系统有缺陷,造成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
(四)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一些城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所重视,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在发展经济时必须提环保,并且要有具体的行动和环保数字。
(五)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监督不力。在环境保护人员投入方面,目前城镇环境管理人员的编制还偏少,特别是在环境监督第一线的基层环保力量更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城镇环境管理的需要。
五、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
(一)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地位,把它作为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计划的基础,并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积极引导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避免区域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共享和有效利用。
(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意识着手。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三)走出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我国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偏向是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国家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也处于弱势地位。
(四)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在发挥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投入的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运营效率。在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降低人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的排放量。
篇3
摘 要 湿地保护和旅游需要共存共发展。凤凰岛湿地公园旅游项目策划充分考虑湿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优势、农业产业现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湿地公园旅游策划为三大主题群,并将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等贯穿到旅游行为当中,使得湿地旅游质朴化,实现旅游与保护融合发展。
关键词 湿地 保护 旅游 策划 生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在不断萎缩退化,因此,湿地保护、生态恢复成为近年来湿地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反“湿地旅游”却渐渐淡化、淡出规划者的视线,似乎以 “保护”为大背景的当下,旅游似乎是“破坏”、“干扰”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事实上,正确认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控制好旅游的“度”或者项目类型,将湿地旅游融入生态保护和恢复中,使湿地旅游成为湿地保护和恢复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不可忽略的后备力量。江苏凤凰岛湿地公园结合湿地自身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进行合理的、鲜明主体性的旅游项目策划,体现绿色、休闲、乡土、鸟类、宣传教育等朴实的风格,与湿地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2 资源条件 2.2 文化底蕴丰厚凤凰岛四周有古运河、运盐河、京杭大运河,这片土地与运河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图2)。凤凰岛湿地公园也必然是一个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的“运河文化岛”。 2.3 农业特色突出凤凰岛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3A 级旅游区、江苏省级森林公园,是扬州市区目前唯一的一家生态休闲度假类景区.
2.4 区位优势突出扬州凤凰岛湿地公园位广陵区泰安镇境内的最北端,是邵伯湖流经七条大河的连接点(图3)。 “凤凰岛现象”在扬州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基础好,每年游客人数达 60 万人。
3 项目策划凤凰岛湿地公园旅游项目策划充分考虑湿地自身的自然资源情况、人文历史优势、农业产业现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湿地公园策划为三大主题群:凤凰林业带项目群、金湾半岛休闲项目群以及聚凤岛鸟类生态项目群(图4)。每个项目群进行主题形象、主题标志、主导功能以及主题项目的细化策划。
篇4
一、抢抓机遇,抓紧部署,建设总体格局进一步形成
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将其作为最管用、最受益、最能有所作为的核心机遇,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统筹部署,同步落实,推动全省各地各部门调焦对表,疾步跟进。一是签署合作协议。二是丰富战略格局。三是明确总体思路。四是构建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
结合《规划》明确的六大任务,围绕提升核心优势和破解发展瓶颈,谋划大重点,精选大项目,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的策划、建设和储备工作。2015年,全省共遴选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重大项目277个,总投资约2.1万亿元,其中15个项目纳入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项目,占比达到17.4%。
三、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保护和治理进一步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水”这个核心,狠抓落实,迅速行动。湖北省启动了《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相继出台了《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同时,在全省迅速开展了环保专项整治行动,在“查、关、治、罚、复、退、考、创”8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关停一批“明星”违规企业,停工整顿一批存在环境污染隐患的项目。
四、务实合作,携手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一)重大领域合作成效初显
在基础设施方面,三省围绕共建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大宗战略物资集散中心,搭建合作发展平台,启动了省际公路联网工程,建立了长江中游甩挂运输联盟、华中大道快运联盟和华中道路客运小件快运联盟。在产业协同方面,加强湖北专用汽车和湖南工程机械的战略合作,推动湖北大冶有色、江西铜业等联合开展协作与技术改造。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共同探索环境污染的市场化治理机制,跨省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制度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建立突发环境事件联处等工作机制。
(二)重点区域合作逐步加强
一是省会城市不断深化合作,已连续召开四届会商会,共同签署了《武汉共识》、《长沙宣言》、《合肥纲要》和《南昌行动》等合作文件。二是重要节点城市合作提速。如荆州加强与岳阳、常德、益阳等地的合作,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重大项目落实。三是毗邻城镇先行示范。黄梅小池融入九江发展,按照“对接大九江、实现同城化”的构想,建立了“2+2+2”跨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同推进基础设施、信息等“八个一体化”建设,打造“中三角”开放开发的桥头堡和先行区。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篇5
关键词:圩区规划;水产农业;农业旅游;编制方法
1、引言
圩区塘浦密布、沟渠纵横、风光旖旎,同时生态脆弱、水患频发。圩区开发始于三国,延续至今。圩区开发十分适合江南地区水乡泽国的地理特点,其土地利用形式是江南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的伟大创举,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发展的双重要求下,探讨圩区的规划编制以保证圩区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圩区概述
2.1、圩区的定义
圩,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圩区,圈圩筑堤,抵御洪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
2.2、圩区的建设史
圩区滥觞于三国,发展于唐宋,全盛于明清,是我国江南人民在长期治田治水实践中创造的农田开发的一种独特形式。
三国之际,魏、吴在江、淮地区长期对峙,为解决粮秣补给问题,东吴就近屯兵垦殖,从而拉开了圈圩垦殖的序幕。唐代水利营田,圩堤建设规模和防洪、排灌工程兴建数量,已进入一个新的开发时期。五代时期的吴越发明并完善“塘浦制”,横塘纵浦之间筑堤作圩,使水行于圩外,田成于圩内,形成棋盘式的塘浦圩田系统。入宋以后,江南地区兴建起大批圩田,出现了联圩这一新的围垦形式。从筑圩到联圩,是人们认识上的一大飞跃,也是治水的有效举措。明清两代江南地区人口迅猛增长,对土地的要求更为迫切,圩田开发进入了全盛阶段。其数量之多,为前世所不及。圈堤联圩是这一时期江南圩区开发的一个重要特点。
3、圩区开发的历史作用和改造的时代要求
圩区土壤肥沃、雨量丰富、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水源充沛,无疑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圩区的开发使大量沿江沿湖滩涂变成了良田,在抗御旱涝、夺取稳产高产方面,有诸多优越性。这种人工创造的乐土,成为当地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此外,圩田开发对于缓和人口压力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圩区农业生产和开发思路无法满足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同时随着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圩区的不当开发和过度开发必会带来相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4、圩区规划的特殊性
圩区地域属于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圩区开发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胜利,但开发本身破坏了原有的湖泊河流水文环境,大量构筑圩田,影响湖泊蓄水量,致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要加大治理河流湖泊的力度,加强湖泊生态工程建设,切实禁止新的围堤筑圩,对过度围筑的田地,要根据条件和可能,有计划地退田还湖、退渔还湖,移民建镇,改善生态环境。
4.1、圩区防洪排涝要求
由于圩区规模巨大,并且多建立在水流要害之处,圩面在水面之下,因此对水利要求甚高,稍有罅隙,便有内涝之患。如外河和圩内水利工程治理不当,将导致圩内排水和引水难度,造成“水不得停蓄,旱不得流注”的严重局面,使圩区丧失开发利用的价值。
4.2、圩区生态要求
较天然湿地,圩区的生态功能已大为弱化,但水网密布的圩区,自身水体仍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资源,支撑和维持着区内各种生态系统的运行发展,不仅提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还具有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生态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圩区的生态系统很脆弱,在无法进行退圩还湖的情况下,维持、保育、修复圩区已形成的生态平衡尤其水环境是保障圩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
4.3、圩区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圩区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土地利用价值极高,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效率的双重低下,已无法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造成圩区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圩区的特质必然要求圩区规划适应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最大限度的释放土地潜力,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4、圩区镇村生活要求
圩区由于农业作业需要而可建设用地匮缺,外洪内涝影响,古往今来,圩区人一直利用圩堤及其边侧的闲散地块傍堤而居,从而形成圩区聚落的特殊分布形式:居民点环堤分布,聚落狭长,房屋密集,各聚居点上人口密度大;随着农民收人增长,建设开始向空中拓展,二三层以上楼房增多;各聚居点内部几乎没有横向联系的道路连通。因此,圩区聚落内土地承载负荷过重,生活、生产环境日趋恶化,交通联系不便,同时因傍河建房,堵河修坝等不规范建设,使圩区防灾压力日益严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势必要求切实改善圩区农民的生活质量。
5、圩区规划策略
圩区规划应遵循以防治水患、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为目的,以适宜生活、方便耕作为保障的策略,提供综合效益。
5.1、防洪排涝规划
圩区的防洪排涝规划,应服从全流域需要,根据圩区形成的历史过程,按照不同的地貌特征和水文情况,合理安排蓄、泄、分(撇)等项综合措施,正确处理流域和地区、干流和支流,上游和下游及洪、涝、旱等各方面的矛盾,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圩区防洪排涝规划应从总体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在总体层面重点研究圩区规模大小和布局问题,以及与外江河道的关系。在详细层面主要是研究单个圩区的防洪排涝问题,即研究单个圩区本身圩堤如何布线,以及节制闸、套闸、涵管、泵站和圩内配套排涝河道的布设等问题。
5.2、生态保护规划
圩区属于水陆交接带生态脆弱区,圩区生态保护规划应遵循“保护优先、因地制宜、适度开发”的原则。规划应保障圩区水环境、绿化等生态系统的稳定,按照区域生态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空间布局,积极引导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发展,保护和修复脆弱区的生态系统。
水环境整治要结合拓宽和疏浚中小河流,优化小河小沟布局。杜绝河网水流不畅,防止断头河道多、水流不出和河流太多太小、水流不动。河道绿化在水生态修复和吸收过滤陆源污染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河道水质的好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河道和河畔植被间的水循环和物质交换被阻隔或被破坏。河道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尽可能构建完整的适应水陆梯度变化的近自然植物群落,体现水生、湿生和中生植物分布的连续变化过程。
5.3、现代农业布局规划
针对圩区优质的土壤资源、广阔的水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圩区的生产力布局应强调环境准入和高效、高产、持续的现代农业模式。圩区应重点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农业生产区和农业观光休闲区是圩区主要的两大功能区。
圩区有着发展种植、养殖业的广阔前景,尤其是水质清新的宽广水域,在发展水产业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为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宽大的工作平台。圩区农业生产区可按照“特色+规模+科技”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发展区域特色浓郁的主导产业,提升区域特色经济的集聚能力,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整合,使特色经济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更好地发挥其拉动作用。圩区农业生产区主要包括特种水产、水生蔬菜、水禽等“三水”产业,特种水产养殖包括鱼、虾、蟹、鳖、蛙、蚌等,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菱、莼菜、茭白、水芹、慈姑、荸荠等,水禽包括鸭、鹅、雁等。
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发展圩区农业旅游,应在项目、设施、环境、交通等方面整体策划和规划,在“水”上足做文章,避免与周边地区观光农业项目雷同。
5.4、小城镇、新农村规划
圩区小城镇、新农村规划需注重研究圩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条件和人文条件。圩区普遍特点是人口多,密度大,河水道分割严重,地块零碎、规模小且多为条状,防洪要求高,取土难度大等。因此圩区规划不能囿于传统规划思路中的块状、团聚状模式,环路、填河建街的思路不符合地方实际,但安于现状“一字长蛇”式布局方式也不符合现代生活要求。圩区居民点规划应宜依地而行、顺势而进,充分利用圩区或疏或密河流和或宽或窄塘浦,彰显水乡特色,村庄功能应布局紧凑、空间形态结合用地条件,可为放射、可为半岛,可依河而建、可围塘而筑。
6、高淳永胜圩规划
6.1、项目概况
6.1.1项目区位
高淳县位于南京市南部,历史上是沟通苏皖两省的经济走廊。高淳地处湖盆平原,以低洼圩区为主。高淳县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物产丰富,素称“渔米之乡”。永胜圩位于高淳县西南部,东接固城湖,西临横溪河,北隔固城湖与高淳县老城区相望,南隔港口河与安徽省相邻,圩区面积28.7平方公里。
6.1.2基地特征
基地内部地势低洼,水网纵横,水塘密布,圩区呈塘浦方格状、道路横平竖直的肌理特征。
6.2、条件分析
(1)生态保障:要求太湖流域加强生态修复,强调区域协作。固城湖作为协调区之一,有较强的生态环保要求。
(2)城市需要:高淳县城为水乡特色和古镇风貌的现代化湖滨城市。永胜圩是体现水乡特色的重要地区。
(3)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水产养殖已成为高淳县经济支柱之一,同时农业旅游纳入城乡发展战略层面。
(4)基地条件:良好的类湿地生态景观、特色水产产业、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以及圩区特色的村庄聚落。
(5)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塑造具有田园风光而又融入现代气息的水乡村落。
6.3、总体规划概念
总体层面规划提出:“自然而不自由,天性而不随性”和“生态马赛克、方形水印记”的规划概念。
(1)永胜圩印象:永胜圩的开发建设必须植根于环境,立足于现状,在维持现有的生态格局和自然肌理的前提探讨用地的安排、路网的设计和沟渠的布设。
(2)思想的禁锢:自由的路网格局和随性的用地布局是对自然的尊重,是与环境融合,是宛如天成的巧夺天工。
(3)矛盾与冲突:带着一贯与自然、与环境“和谐”的设计手法对永胜圩规划时,不得不重新思考“自然”的地域性。
(4)自然的诠释:现状笔直的道路、田埂与沟渠,现状方格的水塘表明:“规整”是自然与天性在这里的诠释。直线是最自然的线性,而非自由曲线;方格是最天性的肌理,而非随性的不规则几何形。
(5)概念的生成:自然而不自由,天性而不随性。规划放弃了自由的曲线,屏弃了随性的不规则几何形,因为它们背离了自然。笔直的路网和方格的用地,在这里,才是植根于自然现状,才是契合于天性肌理。
6.4、总体规划布局
6.4.1功能构成
规划的功能定位为:以生态水产养殖为主,兼有旅游休闲和乡村生活功能的生态示范区。
功能构成包括:生态、水产养殖、旅游休闲和乡村居住四大功能。
6.4.2空间布局
从生态敏感度、环境承载力以及现状条件分析,规划在用地北面和西面邻接城镇区域布置农村居民点,农业旅游用地布置在圩区风光较好的、靠近固城湖的区域,景观绿地安排在圩区入口和主要旅游设施用地中。
6.5农业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
永胜圩规划重点对圩区的农业旅游区――迎湖桃源湿地度假区进行详细规划。
6.5.1、项目概况
迎湖桃源湿地度假区位于永胜圩东侧中部,是环固城湖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总用地面积为149.64公顷。区内天旷地平、屋舍严然、环境宁静、空气清新;有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夹岸桃柳、花红叶绿;荷池飘香、鱼蟹满塘、水乡风情浓郁。
6.5.2、规划目标
通过对迎湖桃源湿地度假区自然、人文资源的开发,建设成一个集观光、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达到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标准的旅游度假胜地,以提升高淳旅游休闲产业的总体品质。
6.5.3、旅游策划
(1)策划思路
做好生态水乡田园文章,提升螃蟹美食休闲文化产业。
原生型项目:以基地原有资源为基础的项目。即湖面、水塘等自然环境资源,荷花等水生植物,螃蟹、鱼虾等水产品,以及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
衍生型项目:在原有资源上适当衍生而策划的项目。如当地丰富的水生动植物产品可衍生发展美食之旅;宽阔的湖面可发展垂钓、游乐等水上活动;
提升型项目:在原有项目或产业上进行文化及品质提升后的项目。把螃蟹做大成为螃蟹产业、螃蟹文化;荷花种植可发展提升为荷花文化、演艺文化、佛教文化;作为生态水乡可大力发展江南水乡文化、婚庆民俗、农耕田园文化、影视文化等。另外,优美的生态水乡环境还适宜扩展疗养、运动、休闲等项目;
注入型项目:机会型,根据投资意向可酌情增加的项目。
(2)旅游项目
围绕荷和蟹两大文化主题旅游项目来重点打造。主要包括:千亩荷花园、荷文化园、蟹文化园、蟹将军美食苑、水乡婚庆基地、湿地芦苇迷宫、乡村影视基地、拓展训练基地、水上高尔夫会所、垂钓园、康体健身中心、高级度假会所、酒店等项目。
6.5.4、空间布局
(1)规划形成“十字轴+五片”的规划结构。
十字轴:指沿迎湖路穿过各功能区的功能串联轴,为实轴;南北向联系各展示区的文化景观轴,为虚轴。
五片:管理商务、文化展览、水文化体验、酒店会务、水上娱乐五大板块。
(2)规划形成八个功能片区:商务管理区、综合文化展示区、荷文化(含佛文化)展示区、蟹文化展示区、垂钓体验区、养殖体验区、酒店会务区、水上游乐区。
各功能区动静分区明确,文化展示区与体验区以“静”为主,酒店会务区次之,水上游乐区则以“动”为主。商务管理区依托现状进行改造更新;文化展示区的展示内容包括:综合文化(包括水利文化、水八仙耕种文化等)、荷文化、佛文化、蟹文化,通过亭台楼阁、叠山造水,打造大园含小园的景观层次;渔业体验区包括垂钓体验区与养殖体验区及少量农家乐餐饮设施;通过对现有建筑及蟹塘、鱼塘的整治,形成以原自然肌理为特色的休闲体验区;酒店会务区包括现有的迎湖度假区与在建的沧浪水苑,以高档酒店、私人会所、会议会务场所为主要功能;水上游乐区结合现有拓展训练基地,引进新的游乐设施,拓展游乐区功能。
7、结语
篇6
关键词 湿地 保护 旅游 策划 生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湿地在不断萎缩退化,因此,湿地保护、生态恢复成为近年来湿地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反“湿地旅游”却渐渐淡化、淡出规划者的视线,似乎以 “保护”为大背景的当下,旅游似乎是“破坏”、“干扰”湿地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事实上,正确认识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控制好旅游的“度”或者项目类型,将湿地旅游融入生态保护和恢复中,使湿地旅游成为湿地保护和恢复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不可忽略的后备力量。江苏凤凰岛湿地公园结合湿地自身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文化特色等,进行合理的、鲜明主体性的旅游项目策划,体现绿色、休闲、乡土、鸟类、宣传教育等朴实的风格,与湿地的生态环境相融合。
1 概况扬州凤凰岛湿地公园位于广陵区泰安镇境内的最北端,是邵伯湖流经七条大河的连接点,属于季节性过水湖泊湿地。凤凰岛湿地公园面积为2.25 km2,由金湾半岛、聚凤岛和芒稻岛组成,湿地占78.2%。凤凰岛湿地公园从2002 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瞭望塔、凤凰阁、凤凰台、廊桥、索桥、咖啡吧等设施,同时,也建设了必要的水电等配套设施。
2 资源条件
2.1 湿地特征明显,功能完备凤凰岛各种生境分化明显,金湾岛三面环河,聚凤岛四面环河,岛内有湖泊和沼泽湿地,就其面积而言,属于湖泊湿地类型( 图1)。凤凰岛一带有鸟类26 科81 种、鱼类9 目16 科67 种、哺乳类6 目8 科12 种、两栖动物1 目4 科6 种、爬行动物2 目7 科15 种、浮游动物159 种,底栖动物38 种;高等植物43 科90 属104 种①。
2.2 文化底蕴丰厚凤凰岛四周有古运河、运盐河、京杭大运河,这片土地与运河有着最紧密的关系(图2)。凤凰岛湿地公园也必然是一个极具旅游开发潜力的“运河文化岛”。 2.3 农业特色突出凤凰岛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3A 级旅游区、江苏省级森林公园,是扬州市区目前唯一的一家生态休闲度假类景区.
2.4 区位优势突出扬州凤凰岛湿地公园位广陵区泰安镇境内的最北端,是邵伯湖流经七条大河的连接点(图3)。 “凤凰岛现象”在扬州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市场基础好,每年游客人数达 60 万人。
转贴于 3 项目策划凤凰岛湿地公园旅游项目策划充分考虑湿地自身的自然资源情况、人文历史优势、农业产业现状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湿地公园策划为三大主题群:凤凰林业带项目群、金湾半岛休闲项目群以及聚凤岛鸟类生态项目群(图4)。每个项目群进行主题形象、主题标志、主导功能以及主题项目的细化策划。
3.1 凤凰林业带项目群
1) 主题形象: 游十里生态长廊,享农家郊野乐趣。 2) 主题标志:缤纷小道。 3) 主导功能:观赏自然风光,参与瓜果采摘,蔬菜种植等。 4) 主题项目缤纷小道:在游览道路两侧按不同的季节创造出五彩的田园风景图案和雕塑,给游客强烈的视觉感受。百果园:在原有果园的基础上,增加草莓、葡萄、樱桃等不同季节的主题性水果园、蔬菜园地,并在水果,蔬菜成熟之季举办采摘节,体会丰收的喜悦。鲜花苗圃:将其建设成大规模的鲜花和苗圃基地,成为扬州市区的鲜花供应基地,游人在观赏之余,可以以较便宜的价格购买鲜花带回去。茶园飘香:在原有茶园的基础上,扩大规模,配套建设茶叶加工基地和茶庄,游人可以在欣赏茶园的同时,自己采摘,制作茶叶,体验其中的乐趣。乡村博物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事展览馆以图片与实物形式介绍各种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知识以及洁净能源利用知识。该馆是青少年开展农业知识教育的重要场所。民艺坊群:建设成为“前店后坊”式建筑群,拟选择代表性的民间工艺作坊,包括米坊、油坊、豆腐坊、糖坊、酒坊、编织坊、木工坊、陶瓷坊、造纸坊、染坊、土布坊、造纸坊、中国结坊、雕刻坊等作坊除展示民艺外,可对外承接订单。一方面再现了当时手工作坊的情景,形成独特的旅游景观,另一方面使这些民间手艺作为江南文化的特有表现得以流传。
3.2 金湾半岛休闲项目群
1) 主题形象:悠然自得金湾岛。 2) 主题标志:凤凰展翅欲飞雕塑。 3) 主导功能:让游人享受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水上游乐场与空间。 4) 辅助功能:旅游者的食宿接待中心;提供休闲型水上运动场所;旅游者的康体健身及游乐中心;商务旅游者的会议中心。 5) 主题项目凤凰阁: 修建富有民族特色的阁楼, 既有文化观赏性, 又能揽胜赏景,使之成为金湾半岛的标志性建筑。泰安度假村:分区建造湖滨中高档别墅,以满足高级商务客人,团队客人及家庭式旅游者的需求。湖(河)鲜美食世界:建设一些中高档餐馆,提供淮扬风味美食及当地风味特色,吸引游客前来品尝。餐饮中心应突出风格,菜系品种以新鲜水产为主,同时辅以周围农庄的田园果蔬以及山村野味,开发具有乡村风味的菜肴。康体休闲中心和音乐茶厅:包括康体健身中心,网球训练场,户外游泳池,露天音乐台和音乐茶厅等。会议中心:建中档会议中心,满足商务、公务旅游的需求。码头:建设休闲观赏游船码头。
3.3 聚凤岛鸟类生态项目群
1) 主题形象:回归原始生态,享受天然乐趣 2) 主题标志:一行白鹭上青天 3) 主导功能:让游人体验回归大自然的天然野趣,了解鸟类生态习性,培养游客爱鸟护鸟的生态意识。 4) 主题项目:水禽园:利用岛內湖面,放养野鸭、天鹅、鸳鸯等多种水禽。垂钓区:在湖边建钓鱼台,供游人休憩和垂钓之用。水上竹楼:在岛一侧修建少许竹楼,供部分游客使用。观鸟平台:让游人登高观鸟。跨河索桥: 既可用于交通,又为游人增添游玩乐趣。
篇7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的问题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针对喀斯特地容地貌的现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建设 文化生态
一、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分析
建设生态文明是贵州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贵州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特殊省情,说明贵州省蕴含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原生态文化,应抓住西部开发和全球化等机遇建设生态文明。贵州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三线军工企业,使贵州省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比较优势和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巨大潜力。
首先,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果上述资源有效整合,以此作为最突出的竞争优势之一,利用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又好又快的发展。
其次,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贵州省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贵州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矿产等资源型产业的带动,这些产业往往污染重,耗能耗物,若不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导,任其下去势必会导致生态优势的丧失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正是解决这一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再次,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对提高自身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保证良好的生态文明,尤其像贵州省这种特殊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下的生态脆弱性和不可修复性,对环境要求较高,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的生产生活才会持续向前发展。
最后,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提高应对灾害能力、搞好灾后恢复发展的现实需要。2008年贵州省遭受特大凝冻自然灾害和2010年春的西南大旱,影响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受灾损失重。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分别导致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人类必然要接受大自然开出的罚单。
二、喀斯特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在建设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以经济建设带动生态建设,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双赢。
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增加了喀斯特地区资源环境的压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城市产业结构、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城市产业与企业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行业的步伐,实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排放。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目录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做到“引资不引污”,着力招引提升传统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类的项目。
首先,喀斯特地形地貌是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喀斯特是以熔岩、岩浆岩等经长期风化而形成的,形成了溶洞、石林等绚丽而独特的自然风景线,巧夺天工,独一无二。这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所以,贵州应结合本土实际,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以第三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原有生态,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才是地区长足发展的保证。
其次,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独特性也造就了特有的贵州民族文化。贵州织锦、苗族风情、侗寨文化等等都是贵州人民引以为豪的特有文化。那么,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濒危文化遗产,加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力度。
总之,贵州要建设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市,就要结合喀斯特地形地貌这一特殊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动经济发展。
(二)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生态法制建设有机结合
一方面,加强规范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在人的认识和觉悟参差不齐的现实条件下,单凭人们的自觉和自律,是难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尚的,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风尚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托。目前,喀斯特地区的城乡差距比较大,制定统一的公民基本行为准则法时机尚不成熟。但是,可以根据城乡各自现状,制定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城市居民行为准则和乡村居民行为准则等地方性法规,通过基本行为准则法规规范公民的行为。
另一方面,加强规范市场行为方面的生态法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公平竞争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和信用经济,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秩序强有力的护卫者。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中,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了罪犯,能有效地遏制经济领域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市场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浪费严重、污染泛滥成灾等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因而,制定和完善保护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维护草林、控制污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惩处缺乏生态文明操守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一儆百,使得市场经济的参与者认同和遵守合乎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从而有力地推动喀斯特地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因此,健全和运用法律法规乃推动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抓好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喀斯特地区也采取了大量措施,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从喀斯特地区现实严重的环境问题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仍不明显,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是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柱,根据大、中、小学不同特点,在课堂教材中增加生态文明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道德、生态保护意识、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人才。此外,需加强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实效。
二是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在社会上的深化。喀斯特地区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公民的认识与素质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在社会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稀缺等问题详尽地报道给公众,加深公众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态问题是关乎自身发展与子孙长远利益的关键性问题。使生态问题成为人所周知问题,让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一方面加强对市中心城区环城建绿化带的生态建设,另一方面加大林业建设力度,实行退耕还林幼林等措施。
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可以借鉴国际上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成果。可以通过与国外环境保护组织、科研单位和友好人士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不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以学习、交流和借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成果。
三、喀斯特地区文化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
以喀斯特为主要地形地貌的贵州,由于喀斯特特有的生态脆弱性以及人们不合理的开发、交通不便、市场信息反馈较慢等因素,使贵州的各方面发展远不及其他省市地区,省内各地发展也很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发展。但是,也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很多具有贵州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民族风俗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因此,研究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时,我们讲的生态建设不仅仅包括生态环境方面,文化生态建设,更为重要。发展独具贵州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一来可以推动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来可以区域产业发展,如餐饮、旅游、工艺、服饰、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其对拉动贵州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积极作用。针对如何建设喀斯特地区文化生态文明,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多方面、多渠道保证市场信息畅通。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典型的省份,山区较多,交通设施并不发达,信息传入和输出较慢,这也是贵州经济上不去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政府应该多方面、多渠道保证信息畅通,诸如以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迅速将外界的信息传入及把贵州的最新经济文化发展动态传输出去,将贵州的生态文化传输出去,让世人了解贵州民族文化,让贵州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二是加大贵州交通网的完善力度。交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形成一个与外界交流方便的交通网,使贵州时刻与外界紧密联系,使贵州文化建设有序进行,把贵州特色民族文化品牌打响,做大做强,制造品牌效应。
三是贵州的少数民族的刺绣因为很具民族特色,政府可通过各种媒介,诸如广告牌、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宣传少数民族的特色刺绣及当地的风俗人情,以刺绣作为贵州的一种特色的劳务品牌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广大游客到这些地区旅游,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使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的改变。
四是建立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区。贵州省应结合喀斯特地区生态自然保护区以及各民族文化旅游景点的建立的实际,针对贵州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设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并在民族文化保护区内设立专门的特有民俗文化基地,保护好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并且,制定相应的措施让该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对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建设的地区予以相应的补偿与支持。
五是设立民族文化发掘及保护基地,对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力度。成立专门的民族文化发掘小组,对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濒危的民族文化进行发掘、收集、整理并汇总成文化保护策划书,上交文化部门,及时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保护。针对正在面临失传危险的民间特有民俗文化,贵州省文化部门更应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契机,组织申报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来保护了民族文化,二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篇8
从日前召开的保定市委十届三次全会上获悉,该市将充分发挥历史和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树立“善美保定”的新形象,提升赢得未来竞争的战略软实力。
叫响新时期保定精神,提升“善美保定”的内涵。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以“崇信、重义、尚和、争先”为主题的新时期保定精神。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全市开展保定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以“干部政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内容的“五德”建设,培树更多展示保定精神的“保定好人”,提高全社会的人文素养。号召全社会营造热爱保定、宣传保定、建设保定的浓厚氛围,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更具特色的保定文化。深入挖掘始祖文化、诚义文化、书院文化、直隶文化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冠军城、作家城、旅游城、爱心城、英雄城、拥军城等特色现代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反映人文历史和现实生活等方面的选题策划和创意,鼓励域内外名家创作具有保定特色的文化作品;推进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的整体保护,构筑文物安全保护体系,建设预防性文物保护综
转贴于
篇9
――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
我要
向你们道歉
尽管我不知道
是哪一支枪
射击了你们?
同样,我也要向
你们证实
我不知道
是哪一颗子弹
穿过了黝黑的
――枪管
杀死了你们的同胞
――吉狄马加
《敬畏生命――献给藏羚羊》
这首诗出自吉狄马加。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是四川凉山彝族人,著名诗人、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曾任《民族文学》主编。国家林业局、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把他确定为中国藏羚羊的代言人。他在公开场所说过,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通过诗反映这个时代,通过诗感受现实,感受自然和人生。他献诗藏羚羊,现在又来到青海管旅游,也许冥冥之中皆有定数。
《小康》记者眼前的吉狄马加,没有诗人的激进,相反,他似乎已经洞察了诗中歌唱过的一切,从而显得从容、淡定和温和。
吉狄马加到青海时间不到两年,但他对青海已经有了感情。他对青海旅游资源了若指掌,如数家珍,对旅游发展的思路也非常清晰。采访的整个谈话过程中,关键词一以贯之: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全人类的高度,全世界的视野。吉狄马加给青海一个定义:唯一的、不可复制的。
青海,地处中国西北,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省名来自于著名的青海湖,藏语称错温波,蒙古语称库库诺尔,均意为青色的湖。省内自然资源异常丰富。除首府西宁外,其他地区人烟稀少,全省范围内每平方公里不到7人。省内汉、藏、回、蒙古、哈萨克、土族、撒拉族等民族混居、交融。宗教以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为主。
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几条大河的发源地,是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特别是高原珍稀动物种类繁多。
定位在高原生态旅游名省
过去,青海鲜为人知。《小康》记者告诉朋友要去西宁时,有的朋友竟不太清楚西宁在哪里。青海就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却一直处于人们的视野之外的西北大省。因为这里一直以来的不发达,她没有进入现代化传媒的视野,也没有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也因为如此,她的丰富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宗教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相对完整地保留到现在。
应该说,青海因为多民族、地广人稀等缘故,经济不够发达,全省一年的生产总值还比不上东南沿海一个城市。因此,近年来休闲旅游产业进入了省委省政府的视野。新的领导班子给青海一个新的定位:青海,要成为知名高原生态旅游名省!在休闲经济逐渐被各省、市看重,在休闲旅游产业日益彰显的今天,这个定位显得尤其及时和重要。
吉狄马加向《小康》记者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高原旅游名省,生态旅游名省。因为青海的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象青海这样,自然资源、民俗、文化、宗教资源融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多的。在青海省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22万平方公里是自然保护区,对于城市特别是发达城市的人们而言,是现代人心灵旅游的圣地。过去,人们不认为宗教、文化与民俗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而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文化旅游、心灵旅游的重要性,青海独特的宗教、民俗、文化,就成了日益宝贵的财富。
说起宗教旅游,很多人首先想到。吉狄马加特地对《小康》记者说,因为其历史和宗教的原因为世人所关注。但是旅游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海比更好。
首先是地理学上。青海海拔从1700米到6000多米,是“大地的阶梯”,地理变化十分丰富。草甸、高原、冻土、戈壁、湖泊……植被与动物因为地理的变化而呈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盐水湖。其次从文化的角度来讲,青海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汇地,是古代南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的通商与文化交流上曾经是重要的通道。再从文明的角度来看,这里是儒教文明、道教文明、藏传佛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的交汇地。各种文明之间保持了各自的特点,形成了多种宗教并存、交融的丰富文化特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就诞生在青海的塔尔寺。班禅一世和达赖一世就是他最著名的两个弟子。
吉狄马加对青海的河流有着特别的情感。青海三江源是中国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也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他对《小康》记者说,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与河流有关系。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恒河、莱茵河、多瑙河……世界重要的文明都源自大江大河。中国的黄河、长江更是多点、多部位的文明。乐都彩陶跨越五千年历史,标志着这里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
谈到举世关注的青藏铁路时,吉狄马加说,青藏铁路总长1700公里,有1200公里在青海。地理上反差最大的路段也在青海。有针对性地设计沿途旅游就十分重要。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各个景区都相隔甚远,简单的“下车沿途旅游”不太可行,需要精心设计。
找回大自然赐予的青海湖
青海湖的管理、治理是吉狄马加来青海后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省政府对青海湖重新进行了规划与设计。以前乱搭的违规建房,不合乎生态要求的房屋,现在已经全部拆迁。正在建设的15公里的景区路,只能由景区电瓶车、自行车等合乎生态要求的工具进入。这个决定,让109国道改道而行,代价不小。但是吉狄马加认为很值得。他说:“有什么比大自然创造的东西更美丽呢?人类与大自然只能友好和谐地相处,才不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针对青海湖的保护,省政府成立了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管理部门的名称是经过专门研究的,避开“开发”等字样,把重点放在“保护”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集中国内一批著名的旅游和生态环保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10个月,编制了《青海湖景区旅游整体策划》。《策划》由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具体实施。
王胜德是该管理局局长,专门从省委调来负责青海湖的保护与管理。他对《小康》记者说,以前,青海湖由周边分属的多个地区和部门管理,因为各自利益和业务角度不同,形成了各自规划、各自建设、多头管理的局面,低层次重复建设、低水平小规模经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青海湖整体形象因此也常遭诟病。管理局成立之后,统一资源,统一管理,青海湖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建设好一条以环湖公路为依托的环湖自然与文化景观廊道,6处旅游活动基地。他说,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遗产型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
吉狄马加说,从政府实践的角度,是要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减排。未来的产业结构中,加大科技含量。创造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可持续地发展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终极目标是生态和环保
生态与环保是贯穿我们整个谈话的线索。吉狄马加对《小康》记者说,在青海现在和未来的发展中,生态保护是第一位的。作为地方政府,生态保护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
去年,青海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一千万人次。但是吉狄马加认为,青海不追求简单的人数的多少,而是希望能够提高旅游的整体质量,有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份额。他介绍说:“我们要把旅游者分层次。比如,环西宁圈的大众旅游,做好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工作;而特别需要生态环保概念,生态比较脆弱的高原地方,不鼓励大批量的游客进入,而是限制性地让少量高端旅游者进入。”
大众旅游,主要是指围绕环西宁圈,青海湖、塔尔寺等景点景区;高端与特色旅游,是指青海特有的、生态比较脆弱的高原地区,比如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进入景区的游客,需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来承担特殊交通、通讯如卫星手机、给养设备等野外生存所必须的高端设备。这个概念来自于肯尼亚、坦桑尼亚等非洲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做法:在他们的保护区里面搭一个帐篷就要几百美金。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环保意识、野外生存能力,以及足够探险精神的人,是不鼓励进入的。
吉狄马加说,我们现在的总体思路,是站在世界文化旅游的高度,来对规划进行审视。而不是微观的利益考虑。我们现正处在对旅游重新认识的时期,更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认识到青海资源的宝贵价值,认识到我们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生态与环保的重要性。从保护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提倡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我们已经请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来领衔设计,希望能够基于对这里地理、植被非常了解的基础上,做出高水平的规划、高标准的设计。
青藏高原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青海有着独特的差异化地理。人们对于高原本身就有一种向往,又希望体验不同的文化和地理环境,我们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要特别把握好这样一种心理。发展不同层次的旅行者,把消费者分门别类,分层次的为他们提供旅游服务。
他说,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当生态日益恶化,不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来思考的话,人类的未来就是一场灾难。目前,不管是政治家、人类学家、环保人士、专家学者,保护生态环境,这已经是一个共同的话题。我们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三江源这些人类文明的源头、人类的净土,一定要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青海省委省政府的目标是,让休闲、旅游、文化等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成为省内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针对省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海省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意见》,并成立了青海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和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打造一个有独特魅力的高原生态名省的概念浮出水面。除此之外,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休闲的认识也非常独到。正因为他们坚持青海不能再走先发展经济再修复生态的老路子,因此,青海的各种文化活动显得非常独特: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水与生命”国际音乐节、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国际诗歌节……青海的生态保护概念以及国际化视野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环青海湖赛已经成为高水平公路自行车赛事的代名词,在全球范围内,环青海湖赛正逐渐成长为继环法、环意大利、环西班牙之后的第四大国际自行车传统赛事。
钱其琛曾为青海贵德亲笔题名“天下黄河贵德清”。在这样一个独一无二的、清澈的母亲河边,来自各国的国际音乐大师,被邀请在这个独特的舞台上,以充满对全人类关爱的胸怀,歌唱生命之源。
以“人与自然,和谐世界”为主题的国际诗歌节,表现着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青海高原人与自然的和谐背景下,国际上最为著名的2000多名诗人,向人们阐述诗的精神。
人类的精神与文化,在青海这样一片净土上得到重新的诠释。青海让世界来分享她的美丽,同时用这样一种姿态拒绝庸俗,拒绝我们曾经历过的、用现代文明蹂躏原始生态与人文的悲情故事。
一个生态的、美好的、壮丽的高原青海,逐渐呈现在世界的面前。她是一片人类最后的、原始的、丰富、唯一、不可复制的净土。青海用自己对世界的责任感,将环境污染、工业化的平庸、现代化的浮躁挡在外面,为全人类守护着这片净土。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一句名言用在青海这里再合适不过。我们也期待着,青海因为她的坚守,一定会在经济上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成功之路。
理想中的未来青海
吉狄马加对于青海的后发展优势很有信心。他对《小康》记者说,我们要对之前的一些教训进行反思,特别是要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青海一旦走了那条路,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这里的资源是不可恢复的。破坏了,对于人类而言不可原谅。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可持续地利用其独特的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吉狄马加对于青海旅游发展的思路,是在对人类与世界发展思考的基础上来进行的。这个情结在青海的各个国际化的活动中得以体现。除了大家熟知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等国际化的活动之外,他还准备开展一系列的文体活动,如世界高原攀岩,山地人文历史纪录片节,同时,他也正在争取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放到青海来进行,让这些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文品牌,成为提高青海知名度的载体,树立新青海形象。
他自豪地说,这些活动,让我们以世界的眼光重新审视身边习以为常的元素,以全人类的名义对自然与生命重新表达敬畏。国内外媒体对此非常吃惊。因为,我们的国际眼光和大视野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我们剖析人类面临的精神困境,唤醒人类意识,提高人们精神质量,从普世价值出发,发出了超越意识形态的声音!
我知道,那正是吉狄马加的理想。
链接
你所不知道的青海
一个人如果没到这里走过,就不会知道自然有多美,中国有多美。
奥运奖牌后面镶嵌的“昆仑玉”为人们津津乐道,有多少人知道,昆仑玉出产地为青海省格尔木?
青藏高原,人们习惯于把目光集中在,而忽略了这个“青”――青海。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地形复杂,地貌多样。那是一个“大地的阶梯”,“阶梯”上分布着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也就意味着河谷、戈壁、草甸、高原湖泊、雪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美不胜收,尽入囊中。
《中国国家地理》曾对中国最美的地方进行过深入的考察和展示。其执行总编单之蔷认为青藏高原的雪峰、冰川是中国足以傲世的美景。……无论是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还是美洲的安第斯山,这些山上的冰雪,都比不过青藏高原边缘线上那些美丽的雪山和冰川。
青海这个“大地的阶梯”上,全省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民和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
在青海,在昆仑山与喜马拉雅山交汇处,两大地质板块千百年来不断的运动和撞击,在板块间巨大的挤压力量和地底岩浆的共同作用下,一种神奇的矿物结构形成了,那就是神奇美妙、独一无二的昆仑玉石。
如同其它的神奇天物,昆仑玉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传说。比如,相传昆仑山的神仙们把昆仑玉种在苗圃中,尽心呵护一千年就能泌出一滴玉膏,然而玉非常难种,常常眼看快成膏时却忽然毁了,数百年的心血瞬间化为乌有。
2008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盛事。之前有传闻说奥运奖牌将使用新疆和田玉。但和田玉资源的储量已经十分稀少,而青海昆仑玉是国际珠宝界认定的优质级别宝玉石种类。最后,昆仑玉被定为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材料。
篇10
[关键词] 农业旅游生态旅游 生态意识
当城市化进程步步挺进,人们尽情享受着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带来的硕果时,却发现赖以生存的环境中,大气、水质、土壤、噪音等各种污染正在肆虐横行。人们对日渐消失的原生美日益向往,“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活动,正是顺应了这一心理要求。生态意识在旅游活动中占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生态旅游及其生态意识的缘起
可持续发展理论这一思潮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兴起,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的核心可概括为:生态环境持续是基础、经济水平持续是条件、人地关系协调是关键、人类社会持续是目的。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旅游业努力寻找着旅游领域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的出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具体化于旅游领域。吕永龙教授认为: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人类建立了生态旅游的发展哲学,生态旅游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和文化的完整性实现代际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性。马乃喜教授也从宏观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证了生态旅游是人类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总得来说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反过来说,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是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指人类为了发展,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时应遵循生态学规律,开发和利用的程度限制在自然生存环境承受力范围内,维护自然系统的正常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崭新的理念――生态理念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的旅游活动乃至生活的各个层面。它包含着人类对于自身作用于自然环境行为的价值反思与评判,它深刻的涉及到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生态价值理念决定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并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二、农业旅游的生态属性
农业旅游属于生态旅游的范畴,是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为游客提供新的活动空间和体验生活的场所,突出了城乡差异和地域文化。它既不同于传统的乡村旅游,也有别于一般的以原始自然风光为主的绿色之旅,而是将传统和现代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生活、农村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生态旅游类型。观光农业旅游多分布在城乡结合地带,具有以城市为核心,呈同心圆或扇形分布的空间结构,这样的地域是城市巨大的生态屏障和空气调节器,这片距离都市人最近的“自然带”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开展农业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表现在:
1.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观光农业主张采用无公害的、新型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如建立立体生态农业、采用无土栽培和滴灌技术等。
2.就旅游商品而言,观光农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等,吸引了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
3.农业旅游的参与特性可使游人体验现代农业的乐趣,了解农业知识,增加阅历。
4.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从而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由此可见,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展使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实施,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在农业旅游中贯彻生态意识
以绿色休闲为主题的观光农业旅游注重生态消费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如何保护和营造生态环境就应作为观光农业旅游成功与否的价值判断标准。
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旅游最终目标是协调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然而旅游开发不当就会大大干扰这个问题,甚至带来强烈的反作用,所以应该将生态理念时时处处贯彻在农业观光旅游的开发过程中。
1.开发时要杜绝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无论是主体设计,还是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都要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造成破坏。
2.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观光农业实际上是由农业的发展延伸而来的,因此其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突出农业生产发展的区域特色。这样才能展示当地独特的生态景观,而不是矫揉造作的模仿。应当在原有农业景观与当地特有农耕文化的基础上适当进行人为开发,为游客提供便利的条件,增加旅趣。
3.应该注重强化环境教育普及自然知识,通过宣传引导的方式另游人自觉对景区内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增强其生态意识。生态意识归结到底还是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只有从思想意识上改变人们对待环境和自然的观念,培养一种“生态良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总之,通过营造城郊独特的田园生态氛围,挖掘深厚的乡村民俗文化内涵,追求生态,文化,高科技结合的现代观光农业旅游符合人们关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构想,将生态意识积极地贯彻到农业旅游的各个环节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理念的更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和提高,一种蕴涵深刻生态意识的崭新的农业旅游必将显现出无穷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崔海珍 郝永冰:浅谈观光农业的兴起发展和前景展望.青海农林科技.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