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1: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研究

篇1

英文名称:Audit & Economy Research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4833

国内刊号:32-1317/F

邮发代号:28-255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新型城镇化下柳州市低碳发展研究

直管公房类型区划分及微改造研究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整治模式研究

FAO/UNEP土地覆被分类系统及其借鉴

乡村土地的管治变迁:超越新自由主义

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利用制度改革

非洲土地制度变革对粮食生产绩效研究

土地征收的社会效率阶段性比较研究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确定方法实证研究

基于学科比较的农村地权冲突研究评述

土地整理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省区土地利用差异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土地管理业务全要素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

准噶尔盆地油气项目土地复垦绩效评价研究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前景

国家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的理论框架与测算

南京市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政策演变及改革研究

基于PSR模型与集对分析的耕地生态安全诊断

“确权确股不确地”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研究

土地科学发展时空锥及土地科学学科演进研究

农地经营方式、经营效率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分化视角下转型期农民土地情结变迁分析

建设用地与社会经济关系的局域空间计量分析

中国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收敛性研究

多空间粒度下镇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差异

公平补偿的立法选择——农地补偿市价标准质疑

农地整理项目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要引导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全球战略背景下中国海外区域开发新模式及实践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研究——以苏南张家港市为例

基于VW模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中国建设用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补贴政策耕地保护效果评价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户意愿对宅基地退出的影响

土地承包权长期化背景下无地农民获得土地的途径

矿山土地复垦公众参与内在机制及其利益相关者分析

关于土地科学学科视角下“土地(系统)”定义的讨论

农户参与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整理水土重构技术研究

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下的农村工业用地现状及特征分析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主要特征、启示借鉴与法律规制

农民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认知的二重偏差及影响因素

产业结构视角下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生态足迹分析——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

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影响因素及其效应

基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城乡结合部规划实施驱动力分析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 研究综述 发展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而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怎样发展低碳经济,如何改变经济转型、如何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的学者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

一、实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方面

金乐琴(2009)低碳经济的中国化是要强调发展与减排的结合,通过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和排放,而不是以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提出我们要结合自身国情认识低碳经济。首先要承认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要看到我国自身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冯之浚(2009)认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都需要发展低碳经济,而同时,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还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关系,综合国力。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不仅为了因对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也是为了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岳瑞锋,朱永杰(2010)在1990-2007 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的省域聚类分析一文中,以能源碳排放的总量和份额为排放数量指标,以排放强度和人均排放为排放效率指标,利用1990-2007 年间各省域的化石能源消费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GDP来衡量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全面的,如果将碳排放等环境指标反映进去,往往经济强省都是建立在环境破坏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我国主要的GDP 份额和大部分人口仍然处于“高排”的发展模式。因此我国急需发展低碳经济。

许涤龙,欧阳胜银(2010)运用低碳经济统计评价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很多指标数值都超出临界范围,反映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很低。中国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呈阶梯式分布,以东部沿海发展最好。

庄贵阳(2010)认为在发展中寻求减排、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我国化解国际压力且结合国情的双赢选择。虽然,我国在处理这一问题上仍存在很大难度,需要跨越许多市场和制度障碍。从内部需求和外部驱动两个方面论证中国经济需要走低碳发展道路。并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和潜力进行了研究。

二、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

张雷(2003)运用多元化指数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导致国家从以高碳燃料为主转向以低碳为主。

赵云君等(2004)通过选择多个单一国家的不同样本,发现有些指标的实证结果相互矛盾,从而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不是一个客观规律”的论断。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2006)基于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定量分析了1995-2004年间能源结构、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变化对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建立中国人均碳排放的模型,以能源结构、效率和经济发展作为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发展对拉动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呈指数增长,而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对抑制中国人均碳排放的贡献率都呈倒U字型。

邹博(2011)通过选取中国29个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检验了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结果证明,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呈正向关系,与第二产业比重呈U型关系,最后分析了我国如何控制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

三、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

鲍健强(2008)认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而正因为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最后提出了我国多层面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方法: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二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三是发展低碳工业;四是建设低碳城市;五是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

郭印,王敏洁(2009)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社会呈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不断转变,国际碳排放协议不断完善等趋势。从低碳经济的产生背景作为切入点,介绍了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总结出了我国多层面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包括加大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优化能源结构,限制高碳产业市场准入等方法。

任奔,凌芳(2009)从国际上低碳经济的政策和措施入手,结合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提出了包括强制性法规标准,经济激励措施和发展碳交易等政策措施。同时介绍了国际上的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技术和炭捕存技术。

刘传江(2010)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中国低碳道路的选择一文中首先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进程,认为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受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的制约或影响,从发展态势和规律上理解低碳经济的四个层面,达到从高碳经济向零碳经济转型。此外,还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确定发展目标聚力关键技术、完善制度保障等方面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关于低碳经济“中国化”的再认识[J].低碳与世界经济的大方向特辑,2010.

篇4

关键词:生态经济;生态足迹; 生态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9-0263-03

前言

工业时代到来之后,经济学家们关注的越来越多的是GDP/GNP这些数字的增长,而往往忽略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当前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科技的发展必然能够找到自然资源的替代品。然而,全球生态环境出现严重的危机对这些错误观点敲响了警钟,全球环境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众多经济学家协同环境学家、生态学家共同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环境的保护。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2012年十报告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阐述,将生态经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从国际国内综合来看,生态经济时代已宣告到来。

一、国外学者对生态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生态经济的研究较早而且较为全面,早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就已经蕴含了生态经济的思想,自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鲍尔丁首先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之后,对生态经济的研究日益丰富,观点也各不相同。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自然观中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经济观点。其中包含了四方面的主要内容:自然生产力观、生态发展观、生态科技观、生态消费观。深入认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经济观,是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要求,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类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Eric A.Davidson在《生态经济大未来》中指出,全球变暖化效应持续恶化、生物灭绝加速以及贫穷和人间惨剧不断增加,人类在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免于恶化方面是失败的。人们正在利用生态学与经济学所提供的工具,来为环境所面临的挑战找出解决之道。生态法则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力与政治力,面对环境的恶化,保护地球资源成为各国迫不得已接受的现实。Eric A.Davidson从成本效益分析法、将外部性内部化、追求永续发展等角度告诉我们如何从地球获得更多的资源并做到最好的境界。

彼得·巴特姆斯主要针对当前生态经济学家们所推崇的一些指标提出质疑。首先是对生态足迹,即生态可持续性,表示一国环境承载能力承载的环境压力的减少,与承载能力成反比。《重新定义进展》(1994—2004)将生态可持续性定义为“在普遍使用的技术水平下,生态系统进行资源生产和吸纳废物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和水体面积”。因此,该指数用面积当量将人均自然资源利用、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国家的生态承载力联系起来。有关数据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的集体生态足迹突破了可持续性的界限,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大大超出了其再生能力。同时,作者在书中同时提出了对生态足迹的批评:(1)忽视了技术的力量,忽视了环保型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的替代作用。(2)考虑的环境影响范围有限,忽视了难以或无法转换成土地面积的环境影响。(3)等量土地面积衡量的是环境压力,而不是这些压力所产生的生态和健康损害。(4)忽视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可持续能力的可能。(5)将环境服务利用不超过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水平作为一个国家的目标。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提出质疑。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提出者发现国民收入处于较低水平时环境污染上升,国民收入处于较高水平时环境污染下降,即一种倒U型曲线关系(如上图所示)。而许多学者明确反对这一假设,有研究发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只针对地区空气污染物,且在污染控制成本很低的条件下成立,而对于全球污染物,这一假设不成立。有些学者使用物质流总量作为对环境压力的综合检测变量,从而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检验,这些验证大部分否定了其假设。

二、国内学者对生态经济的各个角度分析论述

20 世纪80 年代初,许多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大大地拓展了生态经济的领域,研究角度也各不相同,主要从整体的角度、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角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角度、制度约束的角度对生态经济作了论述。

徐中民、程国栋(2011)在强调从整体的角度辨析,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基本思想是正确的定位和扩展的视野,核心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即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视为局部,生态系统视为整体。主要问题在具体处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时,人类社会发展需要面对的三个问题:(1)规模问题,要求将全社会的发展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内;(2)分配问题,要求社会限制市场的不公平性范围,保证不同个体间资源的公平分配;(3)配置问题,要求经济系统高效率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源,并尽量减少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并详细论述了生态经济学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宗教、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中的学科演替,生态经济学在新兴领域及未来研究主题中体现的整体性视角。系统地总结了整体性视角在生态经济研究中的作用,有助于弄清理论之间的联系,开拓新的领域和研究方向,从系统的角度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李周(2008)对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作了全面的阐述。中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始于1980年,生态经济学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第二,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第三,以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研究阶段。经过这三阶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并为用生态经济学理论指导实践提供了更有力的基础。中国生态经济实践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从政府和公民两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建设;生态建设提上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生态省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核心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生产力,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文中提出生态补偿研究的方法来解决生态经济问题,但同样提出来其难点是补偿标准确定、补偿资金来源、被补偿者识别等问题。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2007)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角度出发,把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作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定量评价方法,运用生态系统类型及其价值系数,利用生态经济协调度,研究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协调水平,指出区域经济已处于协调水平的边缘。 生态环境约束着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生态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超越环境容量是不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约束性的重要因子。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区域环境容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有对应的生态系统服务来适应,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以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张谊浩(2007)系统总结了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该方法论是多学科、多技术集成下的综合性方法,具有价值多元论、生态人假定、边际分析的替代性方法、不确定性的独特解决路径、市场价值和社会选择的严格区分、生产本质的新界定等特征。新兴的生态经济学提出了在整体上替代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和价值一元论的多维决策标准,这种政策分析方法考虑更多样化的相关信息,适用于针对多维度决策问题的选择、评价和权衡。其价值是建立在考虑效率、公正和稳定等多样化标准之上的,是典型的价值多元论观点,允许对多样化标准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予以更现实的评估。生态经济学的主体行为假定可以被认为是更现实、更一般化的“生态人”假定,即符合有限理性、满足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平衡和追求人与环境(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收益最大化这三个特征,以生态意识、生态良心和生态理性为内涵的一种主体假定。生态经济学采用复杂适应性系统分析方法:在存量和流量频繁地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认识到天然资本的损耗作为一个负的流量,有利于政府监管部门重视天然资本的恢复和保持广义系统边界的稳定性。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2006)从生态文明的角度阐述了其对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进步状态。生态经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保障,生态经济系统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存在和运行的前提和自然物质基础。在功能上两者是相互影响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社会经济系统起到基础和制约作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活动会直接影响或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现状和运行规律。生态经济建设中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地位,适度发挥社会经济系统的主导作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生态文明对保证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刘克英(2005)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前沿性问题着重进行了阐述。文中指出为了保持人类—自然界—社会发展的一体性,保持地区经济良好的运行轨迹,必须促使生态经济学成为前沿性科学,同时,又必须与高科技和高新技术相融合,借鉴其他学科发展的积极成果。同时文中阐述了生态经济学新的发展主线及其走向:首先,生态经济学与高科技的融合日趋紧密,融合度越来越大;其次,生态经济学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在优化中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第三,生态经济学与伦理学、美学的结合成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独辟蹊径的科学;最后,当代生态经济学成为全球关注的科学,在吸收其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文章最后总结,当代生态经济学保持前沿性的发展才能有力的面对全球性问题,担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生态资源再造,实现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协调发展的历史重任。

王孔雀、胡仪元(2004)从制度约束的角度论述了生态经济开发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生态经济的制度机制主要包括五大类:法律约束机制、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市场价格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并对每个制度机制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得出了五大制度机制的相互关系:法律约束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的依据;生态转移支付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和市场价格机制,是整个制度机制形成和实现的手段;生态补偿机制是最终目标,生态经济开发就是要实现生态资源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三、研究的不足以及演化趋势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围绕“生态经济”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也存在着诸多亟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1)在概念界定方面,对于生态经济概念的表述并未完全统一,特别是关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界定也并未明确,但尚没有一个定义能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如何凝聚共识,需要进一步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2)在研究领域方面,学术界基本上还停留在生态经济的概念界定、方法论、基本理论问题等理论层面和宏观层面。因此,要注意拓宽研究的领域,不只是要从宏观层面去研究,还应从中观、微观的层面进行更为广泛的、具体的研究。(3)实践方面,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来研究生态经济。根据党的“十”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极大调动了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因此,如何把生态经济理论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结合起来,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Eric A.Davidson.生态经济大未来[M].奇立文,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2] [德]Peter Bartelmus.数量生态经济学[M].齐建国,张友国,王红,译.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0.

[3]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3).

[4] 李周.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J].江西社会科学,2008,(6).

[5] 吴建寨,李波,张新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7,(11).

[6] 张谊浩.生态经济学的方法论[J].经济学家,2007,(5).

[7] 丁开杰,刘英,王勇兵.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J].与现实,2006,(4).

篇5

宽带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基于就业稳定性视角的户籍工资差异

中国工业行业间R&D溢出效应研究

金融发展收入分配效应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出变量增长趋势转变研究

我国的合理房价及其影响因素

公司高管人员情绪对公司股价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从商业智能到商业数据分析学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及规模控制的宏观经济效应

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基于金融不稳定的视角

网络搜索数据与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微观模拟模型与CGE模型的链接途径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金融结构演进模型

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

基于新凯恩斯DSGE模型的计量分析

实际汇率的长短期结构和变动趋势分析

兼论分配公平的逻辑内涵与实践特征

外部环境因素对制造业企业的技术效率影响研究

基于银行体系稳健性的监管独立性研究

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宏观因子的关联

我国物价波动区制转换及持续期依赖特征研究

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动态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最优规模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中的货币因素和预期形成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动原因分解

技术进步偏向约束下的产业经验证据

基于产品扩散过程的捆绑策略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紧缩性效应研究

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分析

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增长及其区域收敛

中国消费者基于符号意义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生命不确定性的跨期消费替代弹性

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及其国际竞争力评价

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收入变迁对耐用品消费行为演变的影响研究

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局部线性迭代模型研究

城乡居民收入分布变迁的汽车消费异质性特征研究

政治关联与盈余质量: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基于仿射模型的中国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动态检验

金融危机与次贷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比较

基金的反馈交易行为:存在性检验及对股价波动的影响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及其协同效应的DSGE模型分析

动态视角下“热钱”流动与我国房地产价格关系研究

中国货币化进程的结构突变:基于货币-价格关系的实证

基于时变CoVaR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货币搜寻理论框架下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序列的长期记忆性和“杠杆效应”检验

篇6

关键词:煤炭企业 低碳经济 发展

一、前言

新时期,国民收入持续提升,消费水平稳步增长,加之宏观调控经济策略的影响,使能源消耗总量不断扩充。通过数据统计,各类电力、化工或是民用燃料较多均来自煤炭,因此,煤炭在今后较长时间之中仍旧为主要的能源之一。这样一来,经济的持续发展,煤炭能源势必会持续开采。随着工业文明逐步向着低能耗、环保、低排放的方向发展,作为高碳行业的煤炭企业更需要发展创新技术,更新管理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方能同世界接轨,实现全面升华。

二、煤炭企业低碳经济发展科学策略

(一)提升煤炭回采率,扩充洗选比例

煤炭资源采掘为较为重要的一环,应全面提升开采面以及资源回采率,预防采富弃贫的现象,方能实现有效开采。因此,优选设计方案,做好巷道布置,应用合理的采煤方式,更新操作技术十分必要。

原煤在开采过程中混入了许多杂质,而且煤炭的品质也不同,因此,只有通过洗选深加工过程,才能去除里面的矸石等杂质,提高发热量,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洗煤方案的优劣也直接关系到产品品质的高低。如果采用技术不佳,则会浪费有限资源,使投入成本不断提升,对环境条件形成破坏。为此,煤炭企业应积极发展洗煤技术,优化配煤以及型煤等手段,扩充洗选比例,方能优化该环节的加工效果,使碳排放量显著降低,达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二)发展节能工程,拓展产业链

依据功能用途,煤炭包含炼焦煤与动力煤。其中炼焦煤比例较低,动力煤用于电煤以及锅炉系统,后者转化成为了高热能。另外,还有约百分之三十的动力煤满足建材以及生活所需。煤炭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积极引入节能减排手段,优化改造锅炉系统,成为减少煤炭能耗的重要途径。为此,煤炭企业应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大力发展节能工程,扩充建设投入,方能提升煤炭应用效率,实现既定目标。

我国煤炭资源城市通常因矿建设,经济发展由于较多的依赖资源,欠缺持续性行业,致使形成了明显的结构性矛盾。倘若不快速的进行结构调整,将最终伴随能源用尽而没落。因此,煤炭企业应更新以往陈旧模式,在当前产业基础之上,凸显出煤炭产业的重要影响力。应利用深加工扩充煤炭产业链,寻找新一轮增长点,引领区域经济的丰富性延伸,提升煤炭资源城市的发展活力,令其充满勃勃生机,稳步向前。

煤化工为煤炭企业较具竞争力的产业链,新型项目包括煤气化、电冶化以及煤焦化等。煤炭企业可积极利用电能以及石灰石大力拓展乙炔化工项目,发展热电气联产工程,扩充项目规模,建设配套性高附加值的机械加工以及冶炼产业,进而确保煤炭实现全面增值。

(三)有效治理矿区环境

开采煤炭资源会对地壳内在力学平衡形成影响,导致地表沉陷,出现积水现象,对生态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甚至会危及到表层建筑等。为此,煤炭企业应树立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做好维护修缮工作。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矿区环境做好治理。实践工作中,应确保经费的充足投入,做到宜水则水以及宜林则林,针对采煤沉陷环境做好治理。对于复垦土地可满足农业用地以及建设用地需要,确保资源的再利用。

(四)完善人力资源制度,实施网格化管理

人力资源制度为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优质保障,为此,煤炭企业应积极转型,优化人才结构配置,组建合理有效的管理框架系统,树立创新发展意识。可引进煤矿专业优秀人才,吸引科技人才,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科学发展观。例如可利用精简机构、精简层级、清理实践工作中不健康环节、加强监督管理等方式提升工作效率,形成廉政作风。还可利用提升员工收入、优化住房条件、调节差距、鼓励创新等模式激发员工核心潜能,进而为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完善保障。

社会工业经济逐步向着现代化、网格化以及空间性的方向发展,网络系统蕴藏着丰富的海量信息,甚至呈现出了井喷的状态,与传统媒体呈现出明显的差别。为此,煤炭企业应抓住当前的机遇,积极的迎接挑战,跟上时代步伐,充分应用各类资源,创建形成高效的办公管理系统。例如,可引入协同办公系统,发展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利用网络系统完成信息资源的快速、跨时空传播与接收,提升实践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总之,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得低碳经济建设发展逐步变成了世界各国的共识。我国无论是煤炭生产或是煤炭消费,均处在世界前列,煤炭能源在一次能源的消耗以及生产之中所占的比例超过百分之七十,较国际水平超越了百分之四十。因此,可以说,我国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大势所趋。煤炭企业只有快速的把握机遇,积极的迎接挑战,明确煤炭经济特点,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经济,树立生态化、环保化、低碳化的发展目标,方能进一步提升综合国力,赢得国际威望,稳固国际地位,拓宽国际化发展市场,提升资源应用效率,开创环保、节能、绿色、生态化的行业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海洋经济研究构成应打破专业、学科的限制,冲破狭隘的海洋经济研究视野,以问题为本位,从不同学科及思维范式中汲取资源为其所用,多维度观照海洋开发与利用,再将问题一步步推进,实现知识增量。

1.1海洋经济研究自身发展需求

海洋经济研究必须打破部门经济研究范畴的局限,对凌乱分散的知识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梳理与整序,整合管理决策部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研究力量及信息资源,打通学科壁垒,在深入了解海洋实践活动和海洋生活知识的基础上,来拓展海洋经济研究视野,充实海洋经济研究智慧,形成海洋经济研究部门与人员之间的协调机制,增强海洋经济研究的规模效应与社会应用贴近性,规避海洋经济研究活动的盲目性。

1.2海洋经济研究成果转化需求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是融科技、经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一体的复杂工程。海上能源、海上运输、海洋渔业、海洋环境、海洋旅游等都是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海洋开发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海洋管理决策部门对海洋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认知需求越来越大,需要更多海洋经济研究成果来导引海洋经济管理与实践部门的活动。同样,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对海洋经济活动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大部分海洋经济研究项目的实施,都是应不同领域与职能部门的决策支持需要而产生的,其成果质量与应用转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管理与实践部门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海洋经济研究的终极目标是服务政府决策与企业发展。从已有的海洋经济研究成果看,由于信息数据的缺乏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致使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较多,而定量研究的较少,高品位的成果较少,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较低。海洋经济研究成果的价值体现在能为国家海洋投资、规划和保护等战略提供基本信息和有效指导,或为制定海洋政策提供依据,其产出过程依赖于来自人类海洋行为过程中各个方面的信息与数据。由此,将分散于不同部门与研究机构中的各种知识信息资源集成与整序,便于利用,是促成海洋经济研究的科学合理开展,获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有效路径。

2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内容构建

知识资源整合就是寻求分散在各处的知识,并汇集起来,再对知识进行归纳、组合,使其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以增强知识间的融合度与利用率。要聚集分散的知识,首先必须明确其对象与特征,其次要对知识内容进行认识并分类。整合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是将海洋经济开发与研究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知识及最终获得的结论或成果,按一定的框架进行重新整理,使海洋经济发展相关信息有机联合起来,促进海洋经济研究深化,引领海洋实践活动深入。

2.1积聚海洋科技发展信息

海洋经济研究是建立在海洋科技发展及人们认识的基础之上。海洋科技成果是人们探索与认识海洋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导向标,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海洋科技活动与人们开发海洋实践活动是海洋经济研究的基础。海洋科技成果是海洋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持资料。对海洋科技知识信息的积聚,既是实现海洋开发知识再创造的支撑点,也是规避目前海洋科学成果与海洋经济研究之间的断层问题,增强海洋经济研究的客观性与针对性,促使海洋经济研究回归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来研究和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聚集海洋科技发展与研究的成果信息,一方面要密切关注海洋科技发展的研究动向与研究成果,及时整合海洋科技成果信息,为海洋经济研究提供重要的实证资料,让海洋经济研究活动与海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提供海洋科技发展的动态信息,为海洋经济研究提供背景知识,使海洋经济研究人员及时总结海洋行为的规律,进而探究海洋经济的基本规律,找出海洋中的经济机会与经济开发的效应,促使海洋科技活动与海洋经济研究活动对接,弥合海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沟壑。

2.2集成海洋经济研究信息

海洋经济研究成果的获得,是一个创新过程,是针对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物和问题,根据特定目的或方向,探索与创新知识的过程。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植根于认知者及其认知环境互动的认识实践之中的过程。在认知实践中,认知者在应用已有知识的同时,不仅创造了个人知识,还会创造集体知识[3]。有机整合海洋经济研究知识体系,并不断地判断与吸纳动态知识过程产生的价值信息,是提升海洋经济研究的创新能力,激活海洋经济研究的创新动力的有力手段。集成海洋经济研究信息,一方面是立足于知识创新的需要,对国内外海洋研究动态信息与成果信息及时描述与集成,对已有成果或相关理论及海洋经济研究过程中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对海洋经济研究所涉及的领域、相关知识内容进行阐释,以形成完整知识框架与合理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基于海洋经济研究创新需求,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整合,以提高研究成果间的关联度,促成研究人员互动,凝聚特定学术共同体的志向,促进交流与沟通,加强目标一致的合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4]。

2.3跟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信息

知识总是与认知者及其认知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海洋经济发展创新需要使不同行为者之间进行交流。当下,海洋经济策略实施与海洋经济研究活动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方面,我国海洋经济研究已逐步从专家和学术团体自发研究阶段进入政府指导研究阶段,国家和各管理层的海洋产业政策的导向与经济研究选题的目标导向日趋一致;另一方面,海洋经济研究学术研究导向逐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思想的策源地,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沿海国制定海洋政策的重要依据[4]。跟进海洋经济发展的信息是基于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密切关注海洋经济发展状态,做好海洋开发、管理、决策等各层面信息的收集与归纳,其包括信息的发现、获取、组织、整合及长期保存等。同时,构建有效的信息网络,将来自政府部门或管理机构等单位提供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海洋产业结构等各种数据或信息,全面地收集、整理、集中于统一的界面,加强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节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确保各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或交叉融合,更好地推动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对海洋发展动态信息的整合,既有助于促进海洋经济研究的具体性与目标性,使研究者不断通过“感知创造”来发展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模式;也能促使海洋经济研究及时捕捉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思路与对策建议,增强海洋经济研究的现实贴近性、导向性。

3海洋经济研究知识库分类及构建策略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资源可以打破时间、空间、语言、学科等因素造成的各种限制,以最适合人们认识的方式,对信息数据进行解析、整理、重组,从而把信息转化为具有一定内在体系的高级形式———知识,并在知识的基础上组建数据库。对海洋经济研究知识资源的组织重点是要解决知识及知识间的关联、描述、处理与表示等问题,进而汇集各种知识的内容,形成知识库。根据海洋经济研究知识类型与知识的使用效率,可构建以下海洋经济研究知识库,以对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序化集合,表达海洋经济研究的事实与关系,以及知识和推理规则,为用户提供有特色、专业化的知识服务系统。

3.1海洋科技成果库

海洋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要历经科研成果与实践对接阶段、转化试验阶段、批量生产阶段和市场开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海洋科技成果的必要认识,那么成果只能处于离散的成果源状态。构建海洋科技成果库是集成海洋科技成果信息,并创建海洋成果源转化为最终产品,进入产业、市场领域的描述、认知、诠释和扩散等知识体系,是实现海洋科技成果由成果源信息到生产领域,再到市场领域的知识迁移过程。其包括:①对成果转化目标,或概念产品,以及转化过程的关键问题、成果源转化为最终商品的构想等信息的描述,尤其是注重成果源提供的关于最终产品核心功能方面的知识消化,并纳入知识库;②对海洋科技成果形成最终产品的专利或专有技术的描述,即对科技成果的产业特征描述;③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产品,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后的效应等描述;④链接科技知识、生产知识、市场知识,促进海洋科技成果由知识形态向物质形态的转变。海洋科技知识库是对海洋科技成果源到最终产品转化过程中的不同知识状态的知识进行描述与整合,其功用为:①满足成果转化过程中对成果知识的认知需求,实现海洋科技成果源提供与需求过程中的知识对接;②扩大海洋科技成果源信息的影响力,将成果源知识及外部显性知识转化为内部显性知识,促成最终产品形成;③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新技术、新产品后知识扩散与市场效应等的信息跟踪与互动等。

3.2决策需求与研究导向库

决策需求与研究导向库包括两个部分信息:①是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需要,及时收集海洋开发与管理过程的前沿信息,追踪海洋经济发展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再对海洋经济发展与决策咨询信息进行整序和分析,并对海洋经济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一定判断与评估,形成系统可行的、系统的研究指南与项目导引。其涵盖各社会管理与海洋开发部门在海洋管理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或亟须解决的问题,并由此而产生的需要研究的主题、来源部门、所属领域等。这类信息整合力求更加明确海洋经济研究的导向性,统筹国内外资源,谋划和建立符合中国利益的全球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研究人员明确研究方向、探究新的政策思想提供合理的政策方案。②要用简短的报告或媒体评论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公之于众,为政府与管理部门提供政策形成过程中的智力支持,或科学依据,营造一种引起决策者反应、提出建议并实践新思想的良好环境,使政府决策部门及时获得来自各研究机构的经济模型或预测结果,帮助管理决策部门及时吸取研究成果,从而启发思路,开阔视野,科学合理制定和实施海洋开发与管理策略。

3.3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

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是对海洋经济研究过程的知识整理,其包括相关海洋经济研究的各级各类课题实施与管理,如海洋经济研究团体、项目申请、在研项目进展、成果产出等信息。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与成果知识库构建需要及时联系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各年度海洋经济研究的项目申请与立项、经费投入、承担机构与团体、成果产出等知识信息。海洋经济研究的过程知识蕴含着海洋开发与探索过程中的经验、价值及行为模式,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隐性知识外化,便于共享。

3.4海洋经济研究文献知识库

海洋经济研究文献知识库包括期刊、文献、图书、论文、报纸等索引。对这部分知识的整合可采用特色数据库的方式,按“题录型、文摘型与全文型”等不同形式对海洋经济研究的各种理论、知识等文献信息进行描述,并按一定的方法提供检索路径,以促进学术交流,实现学术信息的良好流通。

3.5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知识库

海洋经济研究领域知识库主要包括:①海洋经济研究的管理知识,即与海洋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这类知识多为文本知识,需要对其题目、执行部门、主题与文本内容、分类等相关信息进行关联。②海洋经济研究相关的统计资料,即各类社会、经济与科技方面的统计材料。这类资料多为数值型资料,且来源多元,可通过网络链接的方式,实现共享,如中国海洋经济信息网中的“海洋经济板块”就提供了海洋经济公报等数值型信息。

4结束语

篇8

一、对特色经济内涵的理解

对于特色经济内涵的理解,理论界目前尚未形成定论,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从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角度理解

王元京在《西部特色经济的产业识别与评判标准探讨》一文中提出,识别和判断特色经济的价值标准一是产业独有标准,即“你无我有”;二是产业规模标准,即“你小我大”;三是产业专业化标准,即“你泛我专”;四是产业效益标准,即“你弱我强”。 “独、大、专、强”是其识别和判断特色经济的基本标准。

(二)从区域比较优势的角度进行理解

李渤认为,要正确认识特色经济的内涵首先就必须把握“特色”的内涵,“特色”内涵重在区别,而无优劣、好坏、高低之分,将“特色”内涵移植到经济上来,便显现了区域特色经济体系内涵的质的规定性。他认为,特色经济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点:(1)特色经济是独有经济;(2)特色经济是优势经济;(3)特色经济是差别经济;(4)特色经济是优质经济;(5)特色经济是多媒体经济;(6)特色经济是效益经济。王芳指出,特色经济仅是比较而言,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特色经济。其将特色经济定义为:在一定的经济区域范围内,以一定的特色产品为前提,以特色产业群的发展为核心,以特有资源转化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具有市场适应性、效益性、开放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的比较优势经济。

(三)从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角度理解

李澜、张君丽理解的特色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依据本地区现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资源禀赋和生产力水平,能最大限度的扩张经济总量,结构合理且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效益显著,能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地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特色经济是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获取高效益的经济。马晓京、高新才、刘晖等人基于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发的角度出发,指出发展特色经济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认为特色经济首先必须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笔者认为特色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在经济发展中,利用比较优势,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及企业、产品(服务)特色的经济。特色经济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技术为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应遵循差异化发展原则、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通过竞争确立优势,从而造就特色经济。其内涵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发展特色经济必须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充分体现省情、区情,这是特色经济的基础;二是应以当地特色的产业、特色产品或服务为前提;三是“特”必须以“同”为基础,是建立在“同”上面的“特”,这是特色经济的根本;四是应以特色经济区域为载体。

二、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一)研究进程

特色经济在国外研究较早,我国则起步于20世纪末。我国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受到重视则是1997年后,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之后。下面将对我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进程简要梳理。

(1)特定区域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不一,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很多学者对中国特定区域的特色经济发展研究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胡鞍钢、温军等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特色经济就应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模式,制定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雷敏以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这一特定区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西部少数民族发展特色经济的战略选择。沈会盼、陈峰云等从少数民族地区实情出发,就如何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做了详尽的分析。此外,针对云南、广西、青海、宁夏、贵州、甘肃等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也屡见不鲜。

(2)特定产业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

在现有研究文献中,还可以看到很多从某一特定产业角度出发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其中,有些学者通过分析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进而提出了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建议。如卢世菊的《中国少数民族竹文化特色旅游发展研究 —— 以云南省为例》、马小丽的《河西走廊特色旅游经济探析》等。

此外,还有学者在充分发挥地区资源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业、林业和种植业。如文艳林的《川西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贾凤桐的《陇南山区宜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等。

纵观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对中国少数民族特定产业的特色经济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 1 ) 特色种植业; ( 2 ) 特色畜牧业; ( 3 ) 矿产采掘和加工业; ( 4 ) 能源业;( 5 ) 特色文化旅游业等方面。

(二)存在的不足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虽仅有10余年的历史,但取得了显著成效。如将特色经济的前沿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实践前沿问题相结合;将理论、方法与政策的研究相结合;将宏观政策、制度与中观、微观等现实问题相结合。但目前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缺乏相应的理论体系。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大多是围绕实际问题与任务进行对策研究,理论不成体系,理论创新较少。此方面应多借鉴西方特色经济学研究成果。

其次,理论与实践常倒置。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研究都把重点放在政策研究上。然而,在研究过程中不是先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并把结论分解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基本单元,然后提出政策性建议,而是常常在进行分析之前已经有了政策性建议。因此,这种政策性建议常常是空洞的,缺乏实际操作意义。

篇9

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解释。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经济体现,即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逐步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更高的效率和效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1]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反复利用自然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2]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3]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4]此外,李汝雄认为循环经济是这样的经济,其所需资源的来源,大部分是可循环的或可再生的,产品经使用后,可以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只有少量的废弃。

循环经济的含义应当是: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自然循环过程中,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所谓环境友好,是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较而言的。传统的生产力的定义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表明传统的生产是一种粗放型的非友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生产的结果是产品和废弃物。循环经济则要求在生产中实现零排放,生产的结果只有产品,这将大大减轻地球环境的负荷,维护生态平衡。可见,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场物质变换的革命,更是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循环经济的意义

20世纪末人们提出了“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两大新的经济概念。其中,知识经济在全社会已经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认同。而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我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循环经济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将不亚于知识经济。

(一)循环经济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涉猎循环经济的学者们比较一致地把发展循环经济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联系。循环经济是可持续战略的经济体现。[4]只有当人们的行为从高排放的“牧童经济”转变为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的时候,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真正来临。发展循环经济是特大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关键。[1]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为此,人们提出了种种解决办法,如:“环境友好”、“绿色技术”、“清洁生产”、“零排放”、高效生产、废物回收利用、综合利用……等解决办法,这些都是好办法,但是能够比较全面的表达人类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最简洁的办法或者说法,还是用“循环经济”比较好。[5]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最早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发展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进度的客观标准之一。可持续发展呼吁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即生产时尽量少投入、多产出,消费时尽量多利用、少排放。在传统工业社会,人们大量生产废物和排放废物,只是在经济活动的最后通过填埋或焚烧等方式对废弃物进行被动的处置。由于大量生产,造成资源大量消耗,但是由于资源不是无限供给的,很多资源更是不可再生的,消耗得快,枯竭的也快。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这就要求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源头控制废物产生,一旦废物产生则通过回收开发和再利用加以补救。可见,只有当高排放的传统线性、开放式经济转变为以资源闭路循环、避免废物产生为特点的循环经济的时候,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真正来临。

(二)循环经济是遏制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长期以来只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造成的恶果,正在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蔓延。一般认为,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人口数量,消费增长和技术能力。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面临着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在人口方面,2000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4亿,增长的人口需要相应的资源环境容量做支撑;在经济方面,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在未来将以每年7%-8%的幅度递增,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相应的环境影响;在技术方面,我国当前仍具有高排放的明显特征,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不利于环境的技术效率将给我国的环境状况带来叠加的压力。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自然要繁荣,严肃地向我们提出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要求。[2]循环经济是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方式,它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向。可见,循环经济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兼而有之的的双赢经济,它不仅能带来环境效益,而且能带来经济效益,是“点绿成金”的经济。

(三)循环经济是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很多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如德国于1996年就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传统的工业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粗放生产过度消费大量废弃;与此相应的传统污染治理思路,没有从工业经济系统的整体考虑,只是从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没有与经济相联系,仅仅从末端进行一些被动的消极处理,虽然可以减轻一些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循环经济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角度考虑问题,变消极的产品污染治理,为积极的产品全程管理。循环经济模式可以概括为:自然资源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再生资源[7],我们认为循环经济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一种新型的物质变换方式,它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革命,它必将引起产业升级、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已处于实际应用阶段

循环经济概念首先在国外出现,经历了近十多年时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20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地还是先行者的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所谓环境保护的末端治理方式。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这个根本性问题,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大多数国家仍然缺少远见,从而缺少政策上的有力举措。到了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管段预防替代末端治理才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零敲碎打的废物回收利用和减量化的做法,才整合成为一套系统的以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4]

这方面,德国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86年德国制定《废物管理法》时,政府就强调要通过节省资源的工艺技术和可循环的包装系统把避免废物产生作为废物管理的首选目标。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思路制订了《包装条例》,要求德国生产商和零售商对于用过的商品的包装,首先要避免其产生,其次要对其回收利用。其目的是要大幅度减少包装废弃物填埋与焚烧的数量。1996年德国又公布更为系统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从包装问题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这部新的废物管理法比以往更强烈地要求在生产中避免废物的产生,同时要求对已产生的废物进行环境可以承受的利用。德国政府、企业和公众普遍认为,循环经济能形成一种更有效益、更爱惜原材料、对环境压力更小的生产方式。近年来,德国的循环经济已取得初步但却明显的成效。以1991年为界,在此之前德国的废物排放是逐年加速增长,在此之后则发生逆转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德国的废物处理新哲学和新经济实践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90年代以来,欧盟诸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都已先后按照资源闭路循环、避免废物产生的思想重新制定了各国的废物管理法规。[4]

(二)我国仍处于概念引进阶段我国对循环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前几年,我国的环境保护专家们把循环经济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在同行之间进行讨论。目前,尽管循环经济在学术界已受到较为广泛的关注,但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既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没有进行应用实施的具体推动措施。因此,无论从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还是实践来看,我国与西方国家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目前,上海在循环经济的研究方面走在前列。这是由于上海作为一个资源奇缺、环境容量有限的大都市,21世纪又面临着继续较大幅度推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1]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策划下,上海已经着手对上海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编制循环经济规划,提出到2005年,要建立发展上海循环经济的框架。提出到2020年,上海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支撑系统要全面确立并能够正常运行,从体制上、技术上和观念上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整体氛围和机制,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纳入资源使用集约化、生态环境无害化的轨道,为建设资源循环型国际经济中心城市奠定基础。

(三)强化循环经济的观念

观念更新是推进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才可能有自觉的行动,同时观念还具有方法指导的作用。

1.进行绿色教育。所有政策最终的执行效果都和公众的参与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循环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11]通过学校教育、培训和大众传媒等方式进行循环经济意识教育,使循环经济成为公众的共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公众自觉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安排生产、生活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2.引导绿色消费。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费是构建循环经济最重要的环节。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一方面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可以引导绿色生产。[11]通过在生活、生产领域提倡3R原则和避免废物产生原则,把个人的消费行为提升为理性消费和清洁消费,把消费过程纳入循环系统。

四、循环经济研究的技术领域

(一)“3R”原则

3R原则和避免废物产生是在实践中应用循环经济战略思想的两个指导性原则。”3R”是英文Reduce、Reuse、Recycle三个单词的缩写。3R原则即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其中: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呼吁抵制一次性用品;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生产者的责任应该包括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问题。[6]3R原则是循环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它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它们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减量化原则是首要的原则,这是因为,循环经济以避免废物产生为经济活动的优先目标。在1996年生效的德国《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中规定,对待废物问题的优先顺序为: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这个顺序反映了人们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认识的质的飞跃,即从单纯的末端治理、利用废物到减少废物。

(二)技术载体

技术是循环经济的载体,它处于核心地位,主要是指以清洁生产技术和废物资源化技术为内容的环境无害化技术(EnvironmentSoundTechnology)。环境无害化技术的特征是污染排放量少、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环境无害化技术包括预防污染的少废或无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技术,但同时也包括治理污染的末端技术。[6]其主要类型有:

1.污染治理技术。即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工程技术,这是用来消除污染物质的技术,通过建设废弃物净化装置来实现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净化处理。[6]该技术仅对生产末端进行无害化处理,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不改变既有的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今天,专门进行废弃物净化处置的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正在获得迅速发展。

2.废物资源化技术。这是用来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产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6]通过对循环经济定义的研究,我们知道所有的废弃物都有它的有效用途,废物利用技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载体之一。目前,已经产业化并产生实际效益的重要的废物资源化技术有:废纸加工再生技术、废玻璃加工再生技术、废塑料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技术等有害废物回收利用技术。

3.清洁生产技术。这是用来进行无废少废生产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它们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占据着核心位置。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两方面的内容,即不仅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和最终报废处理过程中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损害。[6]清洁生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废物的产生,是一种积极的治理观念,它既是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可盈利性的综合体现,也是发展循环经济在环境与发展问题上的双重意义的充分体现。

(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产业的环保化不仅仅是在工业,也包括第二产业如农牧业,甚至第三产业如旅游业都要解决环保问题。环保产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环保化中需要的技术设备产品形成的产业,二是环保过程中回收的物资形成的产业。[5]人们提出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构建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6]:

1.从企业内部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和持续农业。生态工业是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工业,它根据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过程,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与生态工业类似,持续农业是一种符合循环经济的农业模式。

2.从生产之间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生态工业链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把不同的工厂联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这种循环经济的生态链甚至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

3.从社会整体循环的维度,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绿色消费和资源回收是必须与上述绿色生产衔接的两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环路。从产业构建的阶段上来说,我们认为对传统生产的生态化改造应包括三个阶段:(1)废物回收利用阶段,(2)逐步减少排放阶段,(3)一种全新的封闭式的零排放的资源利用方式最终确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如德国等国已进入第二阶段。我国起步较晚,仍停留在第一阶段,尽快进入第二阶段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

五、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与政策

由于循环经济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它的理念。因而,国家和政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加以引导,形成以立法为基础,以行政措施为主,以经济手段为辅的多层次结构。国外的经验是经济发展依靠市场,环境监督依靠政府,建立起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应的政策体系是政府职能的体现。

(一)法律保障体系

法律和法规作为一种强制手段可以有效的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它主要采取经济惩罚的手段,也是所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1991年,德国首次按照“资源产品资源”的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包装条规》,1996年,德国又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从包装推广到所有的生产部门。此外,美国于1976年通过《资源保护回收法》,1990年通过《1990年污染预防法》。日本在制定了《废弃物处置法》后,1998年又颁布《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6]在我国,现行环保法律的立法观念还局限于“污染治理”的思维模式上,1995年颁布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成为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主要法律根据,但仅把废弃物简单作为有害物,人处于一种被动防御的地位,使得对于废物的回收利用认识模糊。[8]我国应尽快对现行的环保法律进行系统的修改,以“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为指导,促使环保法律成为循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现在世界经济都呈现大发展态势,金融危机虽然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现在各国家经济都在大发展,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快的,经济的大发展,离不开银行的支持,中国银行业是金融市场的龙头,资金的流通,都不能离开银行产业。现在金融市场已经全球化,促使国际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国际银行业现在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银行产业也在发展变化,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也产生了变化,经济要想发展,是离不开银行产业的支持。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理论分析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基本概念

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通常指在一定科学技术水平下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平均成本长期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费用是越来越少。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与规模经济是有一定联系的一种概念,范围经济就是联合生产模式下的经销经济,就是我们长期经营一种产品的效益扩展到我们销售多种产品,产生多种效益的一种渠道,也就是说,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这样就产生了范围经济。

(二)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的关系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本质特征是没有区别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品总量在增加的前提下,但生产的平均成本趋于下降,但也不都是一样的,规模经济是拿企业中一种产品进行考虑,主要是分析这种产品总量在增加的前提下,平均成本是否在下降。而范围经济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对企业所有产品而言,所有产品在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平均成本是否下降。

(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是指银行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在人员数量与机构网点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我们的运营成本是否在下降,也就是说我们在总量增加的前提下,银行的相对成本是否在降低,单位的效益是否有所提高,规模经济不是越大越好,必须在一定量的前提下,质上有一定的提高。

商业银行范围经济是指经营的品种越来越多,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我们在经营多种品种的前提下,我们运营成本在增加,银行的业务范围在扩大,但是要看我们的平均运营成本是否在降低,商业银行的效益是否越来越好,现在的商业银行要想长期有更好的发展,其业务范围要越来越广,经营的领域要多元化,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必须由专业化向综合经营领域扩展,经营的理念要有所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二、银行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方法

(一)银行业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

在我国对商业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研究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实践能力一定要强。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国内80年代以后才逐渐开始了研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

(二)银行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研究中的函数选择

1.ICobb一Doug!as(CD)成本函数

在早期的研究中,Benston(2965,1972),BellandM呷hy(1965)应用对数线性CD成本函数来研究银行业的规模经济,如果我们定义c为总成本,q为产出数量,w为劳动价格,r为投入实物资本价格,CD成本函数的表达式形式如下:

2.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其定义如下:

三、银行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模型设计

通过市场调研,调研多家商业银行,利用数学公式建立了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设计模式,如下面公式:

其中Tc为银行总成本、Y1为银行存款、Y2为银行贷款、Y3为投资、Wl为劳动力和资金的平均价格、W2为资本的价格;

总之,从货款的来源看,各种银行都存在范围经济,货款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发展,大的方面说,国有的各个商业银行不如私有的各个商业银行范围经济做的活、效益好,国有的银行缺乏机动性,货款周期长、速度慢。世界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利率上有了更多的定价权,这样一些小的商业银行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其发展态势更好,现在出现不少小额货款公司,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补充,对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煦皓.中国银行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证研究川[D].重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