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的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创新意识的本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创新意识的本质

篇1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学观;高职教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28-01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本主义对传统教育持批判态度。它认为学校应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其各自的潜能并能够愉快、创造性地学习,以培养出心理健康的人。

1、教育目标:从学会学习到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主要是实现价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的满足,感情宣泄等,因此,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叫他们自由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最终实现自我。

2、教学过程:从自我发现到重人格培养和自我内在潜能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它还强调要充分鼓励学生发挥潜能,认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师生关系:从平等关系到以学生为中心

人本主义强调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是所谓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人本主义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认为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学生才能充分地发展潜力,进而实现自我。

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较短,高职院校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学形式:由于传统模式限制,以教学为中心来教学

高职院校的教学形式仍是先基础、后实践,以课堂和教师为申心,互动教学不足,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一味接受信息,自己独立思维的时间过少,这种传统的固定模式,忽视了学生个性化专业性培养;教学与实践没有紧密配合,学生擅长理论考试,缺乏临床分析能力。

2、师生关系: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而没有延伸至课堂之外。即使是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关系也是主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沟通形式,师生之间的互动不够。

3、教师只传道,而不替学生解心理之惑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长期形成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难以适应集体生活,个性和情感非常丰富,这些心理现象并未引起任课教师的重视,教师只是传授知识和授业,而忽略了解惑尤其是心理问题之困惑的解决。

4、教学评价:仍然以外部评价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采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特别是书面考试的评价方式。外部评价的核心是作为客观知识、测验结果和获取文凭学位依据的分数,仅能就学生现有的知识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某些技巧做出评价,而无法衡量学生成长中的意志努力、刻苦勤奋和态度、动机等因素,也无法判断学生活动的性质。

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启示

可以说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高校课堂教改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1、坚持主体性原则,构建主体教学形式

根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要求高职院校课程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在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前提下,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的价值,从理解进而产生需求,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

2、坚持教学相长,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学习论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需要、兴趣,这正是我们传统的“家长式”的教育所缺乏的。

3、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人本主义的健康人格观对我们在教育上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无疑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教师和学校都应该充分认识培养健康人格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启发好奇心,发展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2)协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学会认识和接纳自己,使学生具有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品格、积极的心态。(3)学会人际交往,使学生善于交往、乐于交往、掌握人际交往的准则及技巧。(4)提高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学法,学会学习。

4、坚持内部自我评价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人本主义教育看来,长期盛行的外部评价标准是当今教育评价的致命弱点,自我评价法,认为学习过程应该持续人的一生,学习旨在形成自我概念,促进自我发展,这一思想无疑会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创新教育、创新教学是十分必要的。(1)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建立适应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体制、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等,形成完整的创新教育新体系。(2)推行创造的知识结构策略。特别是目前社会中常见的操作现象,积极和社会需求挂钩,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3)教师首先要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应具备创新教育的观念,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完善知识结构。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当今的高职课堂教学起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它对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对于大学生实现自我都是很好的向导。但是高职课堂教改还要受教师的指导,学校的管理和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外在因素的制约,它们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不可缺少的,只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高职院校的教改目标才能得以更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l徐克英.会计学原理精品课程教学创新财会通讯,2006.3.

篇2

  关键词:成本分推制度 创新 农业制度变迁

  农业二十多年制度变迁经过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达到了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制度设计目的。但是制度安排时也留下了一定的后遗症,制度变迁成本分摊采取的向后累计推移目前已经到了非化解不可的地步,制度化的成本也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沿未制度化的成本又亟待制度化。可以说当前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制度创新成了整个农业制度变迁的突破口,这个问题不解决,新一轮农业制度变迁就无从着手。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一般分析

  (一)制度变迁成本的类型

  1、制度实施后成本。一是政治成本。政治成本有两层意思,制度变迁主体的政治风险和制度变迁所造成的社会政治风险,这种成本必须内部化。因为成本内部化是与改革收益内部化相对应的,作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其改革是为了追求潜在的利润,当然其政治成本应内部化。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只要制度安排成功就可获得最大的租金,还可获得支持和巨大的政绩,甚至职位的提升,因此其改革成本理应由改革主体自行承担。二是制度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一是旧制度下的能够获得的利益,在新制度安排后,被取消,这部分成本可以称之为新制度安排的机会成本;二是新制度安排后,由某些人承担了的费用,如农业制度变迁后,予以制度化的乡统筹、村提留。三是新制度安排后,未予以制度化的成本,可以在制度运行期间与制度化的费用一同由微观主体承担,也可以向后累计,找适当的时机予以分化解的成本。

  2、制度实施成本。改革的实施成本包括公众的反对成本、协调成本、组织成本、试错成本、监督执行成本等,这部分成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改革主体直接相关的应内部化,与改革主体不直接相关的可以向外部转移,剩下的由政府从制度变迁收益中予以开支,改革没有成功的由政府完全承担。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协调成本。三是试错成本。 四是组织实施的预期成本。五是制度设计成本。制度设计成本是在原有制度内酝酿、设计安排新制度应该花费的费用,这部分成本要在改革期间予以消化,这种消化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在旧制度的框架下消化,打入旧制度的废弃成本中;另一种方式是在新制度建立后由新制度的收益一次性解决。制度设计成本不能向后推移累计,也不能由改革各主体分摊,更不能制度化。政府是制度设计成本的最终承担者。

  (二)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的一般分析

  从上述二类六种制度变迁成本来看,前三种成本要么在改革初期予以分摊,要么予以制度化,要么向外转移,只有第四种成本,即制度更替引起的制度利益转换成本才有可能向后累计。改革决策者在非制度化的成本与制度化的成本逐步解决还是向后累计的搏弈上,一般倾向于后者。而后者在分摊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有多种方式,如制度化、向外转嫁、向后累计,改革主体内部化。对于改革主体来讲有向后累计或者制度化的偏好,对于改革客体则偏好向外转移。

  1、内部制度化。内部制度化就是制度变迁的成本由制度约束和规范对象来承担,即由改革微观主体来承担,就是对制度变迁初尚未制度化的制度变迁成本重新用制度来规范,并由微观主体来承担。这种方式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因为经过一段时间,微观主体已经有了一定的物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与改革初制度化相比,反对的程度较低,实施成本较低,是一种较理想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的分摊方式。

  2、外部制度化。外部内部化就是由政府自己来承担,政府来承担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或者金融政策予以解决。政府承担就是的把相关制度的成本通过制度来规范,使成本分摊多元化(即全社会成员来负担,因为政府的收入来自于纳税人,外部内部化也就是把成本社会化),减少制度相关微观主体的负担。

  3、向外转移。制度变迁累计成本向相关利益主体以外的人或者利益群体来承担,这种方式必须是“内部人”与“外部人”有一定的利益联系,“外部人”通过承担一定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能名极大的增进自身利益。这种制度变迁方式,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帮助建设基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就属于这种类型。

  4、政府一次性予以划转。就是把过去累计的成本,完全由政府一次性承担。如1998年粮食制度改革,各个粮食企业的亏损,挂帐停息就是由政府来承担。这种方式解决要政府有比较大的承受能力。

  5、契约交易:即以制度未来的潜在利润换取制度累计成本。新制度的供给是因为有潜在利润或者租金的诱因,对于无法分摊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决策者可以出售潜在利润或者租金,来换取累计成本的化解。如农村公共品制度的累计成本就可以通过,出售公共品的潜在收益来分摊制度变迁成本。

二、当前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方式障碍了新制度的供给

  上一轮农业制度变迁成本主要是三种方式,一是制度化,由农民自己承担;二是向后累计,由以后的制度收益来弥补;三是尚未制度化的成本,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政策或者地方“土政策”,转由农民承担。制度化的成本本身就构筑了成本内在化的累增机制,向后累计的制度成本已经达到了制度变迁的极值点(或者临界点),非化解不可;尚未制度化的成本几乎成了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转嫁费用的“吸纳器”。

  (一)制度化的制度变迁成本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

  1、统筹提留合法性和计提标准、方法受置疑.一是统筹提留费用从理论上讲,是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形式,即是地租,但是统筹提留中有些费用,如教育费附加,道路维护等费用,农民已经以税收的形式向国家交纳了,如果再以统筹提留的形式出现,就在实事上造成了重复纳税。二是统筹提留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纳基数,造成了农民之间的负担不均衡。按照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的调查表明,1999年农村居民纯收入进行五等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20%)后发现,低收入户、较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较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负担率分别为9.21%、6.59%、5.19%、4.03%和2.52%,呈现出收入越高负担越低。三是基数确定不科学,乡村为了保证支出,往往夸大农民收入,因此,农民统筹提留负担远远要比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要高。

  2、传统的政治制度运行成本由改革后的市场微观主体承担已难以承受。我国的改革是先经济体制改革,再适时推进政治改革。但是二十多年来,农业经济制度改革可以说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了一大步,但是我国的有关农业的政治制度除把农村人民公社这个名字改为乡镇外,其他的则很少变动。传统的政治制度虽然没有多大存在的必要,但是依然照样运行,其庞大的运行成本,即乡镇机构的运转费用全部由已经市场化的农民承担。乡镇政权作为一级政府,虽然当初设计安排时所采取的的“实县虚乡”做法,但是目前实实在在是一级政府,庙虽然小,但是五脏俱全,人员比较多,大的乡镇200多人,少的乡镇也有70-80人。在我国各级政府中,只有乡镇这一级政府的经费是完全来源于农民,而且不是以税收形式,而是以费的形式来征收。而农民所交纳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屠宰税是农民作为一个公民因生产经营应尽的义务,按理说农民已经完成了纳税义务,就不应该再承担乡镇行政费用。但是这部分费用没有留给乡镇,而是上交逐级留成,县、地、省各得一部分,  

乡镇完成了工商各税后只能得到所谓具有行政编制的不超过20个人的行政经费和人头经费。大量的工作人员和乡镇站所则是靠向农民收费过日子。向农民征收经费的理由是乡镇是集体土地的所有者,理应征收“地租”。但是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土地是乡村集体所有,农民是集体的成员,是土地的实际所有者,乡村只是一个所有权人,实际所有者农民就还得通过交统筹提留(即地租)来使用本应属于自己的土地,而自己的土地所有权收益给人来享受。如果我们再讨论,如果土地属于村级所有(目前大部分的土地都属于村集体),村是所有权的人,而乡镇是一级政府不是人,有什么理由还要收取类似地租的统筹费用呢。因此,既然国家已把乡镇定位于一级政府,而农民在交纳税收的情况下,就不应该再承担乡镇的行政管理费用。

  3、地权改革而导致失业、社会救济救助和社会保障费用内部化。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后,把本应由国家承担的如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的各种社会保障支出全部由农民自己承担,也就说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成本由农民自己承担,而国家却置身事外。国家要求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城市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却由农民自己掏腰包,并且还要农民领国家的一个义务制教育的“人情”。现在农村中小学生的费用开支是城市的2倍以上,而农民的收入还不到城市居民的一半,用较少的收入负担较多的费用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不公平。

  第二轮土地延包农民并不热心(土地增量制度变迁累增成本过高)。中央提出农民承包土地再延长30年后,并没有象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一样欢呼鹊跃,农民不仅不想续签合同,领取土地使用证,反而连现有的承包土地都不想要了,农民不要土地并不是农民很富有,也不是农民非农就业渠道增多了。农民现在还只是仅仅解决温饱问题而已,土地仍然是农民生存和就业的最基本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土地大量弃耕的现象,笔者认为是土地制度变迁成本累增过多所致。

  (二)尚未制度化的成本农民已经不堪重负

  1、“两工”。农民社会(家庭之外)付出的一部分价值得不到承认,最典型的表现是农村还存在类似于古代徭役的义务工制度。当前,农民有相当大(家庭之外)一部分劳动得不到承认,最典型的表现是类似于古代徭役的义务工、积累工制度(农村简称“两工”)。不仅“两工”的价值不能实现,而且“两工”制度还成了乡镇两级平衡财政收支的调节器,成了加重农民负担的载体。乡镇两级在年初确定预算时,统筹提留与实际支出缺口的差额就在“两工”上想办法。国家政策明文规定,义务工和积累工有水利工程就收,没有就不收,而且最多不超过30个。但是现在成了一项刚性收费,有无水利工程都要收取,几乎成了农民负担的“无底洞”。

  2、农村公共生产费用。改革二十多年以来,由于国家应该承担的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比较少,从而导致农村基本建设年久失修,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就代表国家向征收农田水利维修建设资金 ,从而使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费用由农民来承担了,这是未制度化的成本。另外,由于水利设施的处久失修,就使得农村公共生产费用直线上升,加大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成本。

  (三)向后累计的成本已经达到了分摊临界点。

  1、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本分摊方式极不合理,累计的成本也非化解不可。1998年国家为了甩掉粮食体制改革的财政包袱,继续实行省长负责制,建立多级风险基金,把本由中央财政负责调控的责任转由地方与中央共同负担,而且以地方为主,向地方恩嫁负担;而且规定1993-1998年的粮食亏损由地方在一定的年限内予以消化,把因国家政策造成的亏损转嫁给地方,同时对没有消化完的粮食亏损予以挂帐,从目前的政策走向来看,这个亏损也会由所谓的顺价销售最终由农民承担。

  2、庞大的教育达标费用及由此导致的乡村两债务。九十年代以来,教育部以政府的名义要求,乡村两级中小学校舍“达标”,每个乡镇至少都有200万元左右,而这些最后也是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民转嫁来予以化解的。这也是加重农民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创新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分摊方式

  (一)成本分摊的原则

  1、受益原则,在相关主体之间合理分摊。因为前一轮制度变迁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变迁的成本基本上实现了创新主体(即农民)内部化了。这主要是考虑当时制度变迁的效率较高,农民承担改革成本也不会影响其创新的积极性。但是当前农民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民的处境比较艰难,如果创新成本全部由农民承担,创新必然不会得到占大多数农民的拥护而导致创新失败。因此,如果制度涉及到了多个受益主体,创新成本应在多个主体中均衡分摊。

  2、分类原则。一方面,对过去累计的制度变迁成本,要下力解决,现在已经不能继续向后推移了。可以由国家承担一部分,向外转移一部分,农民自己承担一部分。另一方面新增制度变迁成本要根据受益原则和支农原则,予以制度化。

  3、国家和非农产业为主的原则。如果只涉及农民本身,则国家要与农民共同分摊。时机成熟后要适时引导“以工补农”,把改革成本由农业内部向外转移。

  4、逐步消化原则。虽然农民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对于二十多年累计的制度成本,也不能一下子完全分摊,要逐步分摊。

  (二)农业制度变迁成本的具体分摊方式

  1、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筹集制度,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减少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的分摊。公共产品筹集主体要多元化,不能完全由农民负担。因为供给公共品是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过去由农民自己承担有其不得已的合理的一方面(国家的非农发展战略)。但是面对农民负担沉重,收入增长持续递减的局面,而且目前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国家必须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这一早就应承担的职能。全国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工程国家要全额投资;区域的基础工程可以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区域性的小型水利设施,地方政府、乡村社区和农民共同负担。同时应积极引进外资,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兴办农村公共产品,通过公共产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减轻乡村社区兴办水利设施等基本建设的压力,也就减少了农民的生产共同费用。

  2、国家要支付农村的失业和社会救济费用。目前由于我国仍然没有考核农村的失业问题,农村过剩人口是通过“一个人的工三个人做”,即家庭承包责任制来予以强制内部化,国家根本不支付农民过剩劳动力(即实实在在的农村失业人口)任何费用。“五保户”、烈军属开支等社会救济、救助费和抚恤费用也是通过制度化由农民承担。政府在社会救济上把九亿农民甩在一边。这些既不符合社会公平的要求,国家也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现在中央提出休养生息也应考虑把这部分由农民支付的费用由国家承担。

  3、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费用要外部制度化。九年义务制教育目前城乡两个样,在城市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费用完全由财政来负担,而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却要自己掏腰包。因此从政策的公平性来讲,这部分成本必须实行外部制度化,由政府负担。另外,以前因为学校升级达标累计的制度变迁成本(债务),国家要视乡镇的财政状况,予以适当支持或者补贴,因为这部分成本本身就应由国家支付。

  4、粮食制度的累计成本。一是以前由于国家政策造成的制度变迁累计成本国家要一次性承担,不能再通过赋与粮食企业垄断经营的地位,再从农民身上解决,当然解决以前粮食制度变迁的累计成本要与粮食企业彻底与政府脱钩一并解决,否则又陷入“头痛医痛,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二是尚未制度化的农民支持保护成本要外部制度化。粮食新一轮制度变迁要把对粮农的支持保护作为制度创新的重中之重来解决  

,国家决不能认为粮食多了就想侥幸不支持成本,而在粮食出现问题时再通过提高粮食价格来刺激粮食生产。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把对粮食的支持保护费用外部制度化。外部制度要与农业生产经营的区域支持相结合。

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以人为本 开放式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途径。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相对于其他专业课来说,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也很不理想。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陈旧,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主动性差,缺乏学习热情。为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践,积极探索,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独具高职特色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

一、教学目的的开放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面向“第一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高职“两课”教学改革应参照的路向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锁定为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把教学定向在“第一线”对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上。在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是一线人才的重要特征。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将理想信仰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要求,改变了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空洞”“抽象”的看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兴趣。使其思想道德素质在快乐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二、教学内容的开放

自200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施“05方案”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全国统编教材。这部教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和理论性等特点,全国通用,对于培养和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大有助益。然而,正是其通用性使得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进一步结合具体的教学层次及对象特点,同时也给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留下了探索空间。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使其切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提高教学成效我们在教学中根据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准确把握教材内涵和突出教学主题的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增删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详简安排,突出重点和难点。此外,根据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对部分教材内容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网络课程特色资源库开设了《法律时评》《道德观察》《人生感悟》《名家畅谈》等栏目,在推荐阅读栏目里收集整理了大量的素材如《古风悠悠》《圣贤教诲》《论语精解》《三字经》《弟子规》等。此外,还有近100多个小时的视频、音频资源供学生学习。大量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切实解决了他们关注的很多热点、疑点问题,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的开放

作为长期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主讲教师,在多年来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不断赋予教学内容时代感的同时,努力探索、积极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在“两课”教学及精品课程研究开发过程中,全体教学人员本着“以人为本”、“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研究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材、及教学媒体四要素的地位与作用以及课程整合中所发生的变化。结合课程特点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教学情境的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启发式、问题答疑式、阅读指导、案例教学、情景模拟、主题演讲等多种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教材中存在的疑问首先尝试自己通过查阅图书、网上搜索及同学间的相互探讨加以解决;对较难理解的理论内容,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课后布置任务,并要求学生利用课程网络资源,搜集信息资料,完成任务提交作业,学生互评,教师考评;对学生所关心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采用专题讲座、案例讨论、课堂辩论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师生互为主体”的教学结构理念,彻底告别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材,我讲你听填鸭式灌输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从单向灌输模式为双向互动模式的转变。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了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补充,灵活运用。实践证明,把传统教学手段的合理成分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提升教学手段运用的实效性,使教学手段更好地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服务。多媒体课件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大优越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的手工式教学方式,它可以使教师原本单调、冗长的课堂讲授,通过图文并茂,音像兼备的方式,变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良好的交互性和强烈的感染力。使教学过程更形象、更直观,信息量更大,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我校教师精心制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学和拓展知识的学习环境,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四、实践教学方式的开放

从性质上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道德意识、行为自律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必须通过实践磨炼才能形成。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非常注重实践课的教学,我校是较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进实践教学环节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外实践教学主要以基地教育、社会调查、法律咨询与服务、专家访谈、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文明工程、军训为载体,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最透彻的人生感悟,最动人的人生体验,达到品德修养和增长才干的统一,强化社会责任感。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利用已经建设的教学实践联系点、社会实践基地和学生自有资源,让学生走向工厂、走向农村,走到各行各业中,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魅力。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目的,而且教师也受益不浅。每年3月,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列出社会实践的题目,学生根据社会实践的题目,设计自己的社会调查策划书,聘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自2006年开始,社会实践有课时、经费、学分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学校拨专款保证社会实践实施,社会实践的具体环节落实到位。通过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将课堂上理论教学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知、情、意、行”的转化,实现知行统一;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实践中升华思想境界,铸造优良思想品德。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评价体系的开放

考试是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教学理念最明显的教学活动。我们认为,考试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措施,科学合理的考评应实施多元化多维度考试方式和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全面,使考试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一种机制。我院“两课”考试着重从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素质进行综合考核,既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又考核他们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考核学生的理性认识能力,又考核他们的日常实践表现;既注重终端考核,又重视过程考核;既保持考试的规范性,又注重考试的灵活性。为此,我们“两课”教学成绩考核制定了严格综合评定标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养成教育课,本课程考评制度的设计应当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价值取向,结合养成教育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和实践过程的考查。为此,我们改变了“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传统考评方式,于 2009秋季学期开始试行“平时成绩 40%+期末考试 40%+课外实践成绩×20%”。主要内容如下:

1.平时成绩。占结业成绩的40%,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日常考察。占结业成绩的 10%,即满分值 10分。日常考察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校内校外日常行为的考察。考察依据以班主任和学工处提供的数据为准。 (2)课堂表现。占结业成绩的 20%,课堂表现主要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发言等方面。 (3)课程作业。作业成绩占结业成绩的 10%。作业次数按教学计划安排,由任课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布置。学生经过一个星期的思考、阅读资料形成书面作业,由任课教师批改、评分,并向学生公布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期末考查。这是对学生课程知识的终结性和综合性测评。期末考试采取开卷笔试,卷面成绩以百分制计分,占结业成绩的40%。客观题和材料分析题相结合,融合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点,采取学校通行的办法进行改卷、统分。

篇4

[论文摘要]审美精神 创新意识 审美观 意志品质

[论文摘要]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从历史的本质发现和挖掘审美精神的内涵。审美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这表现在创新意识潜在的审美精神和它的本质属性,而创新意识是学生审美精神的一种自觉性发挥,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意志品质的历练以及高尚情感的滋养。同时,审美精神对创新意识的现实作用,充分阐明了历史教学中审美精神激发创新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从寻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出发,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一次创新的成功也许是千百次创新受挫的结果(创新意识预示着风险,知识创新的难度越高,失败的风险就越大),面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而审美精神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的内在力量,就是一种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的激发与感染,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去唤起学生的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从审美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本质出发,审美精神是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一、审美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动力

1.创新意识的潜在能量就是审美精神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构成创新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回答的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面对挑战。那么,这种创新意识靠的就是一种原始的审美精神的内在情趣和动力。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

2.审美精神是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

教育学中的审美对象,无论自然的还是社会的,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审美意识即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受感染,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震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精神所具备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汉魏之文苑、南北朝之书画与雕刻、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历代建筑与美术工艺,历史学上各时代伟人、辉煌业绩、传说等,无不以智、以美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学宝库,创新意识的审美因素蕴含其中。这些显像的美与内在的美一旦在教学过程中被挖掘出来,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一种创新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二、创新意识是学生审美精神的一种自觉性发挥

1.学习兴趣的激发

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愿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审美因素极为广泛。比如,中的那段历史,带给人悲壮的历史感、一种沉重的审美观。这种审美魅力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自觉性发挥。 "

2.学习动机的培养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美育不仅能让人感受美,而且能驱使人去追求美,去创造美。比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让人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一种高尚而纯洁的情怀,一种按捺不住的、为国家做栋梁的学习动机油然而生。

3.意志品质的历练

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能够震撼心灵。比如,司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尽艰辛险阻,经受十年困苦,在受了腐刑后,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闪光的精神,不朽的人生,不仅使人得到美的陶冶,也使人经受历练意志品质的沐浴。

4.高尚情感的滋养

“假如在言语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够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感人者莫先乎情”,审美精神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唤起人的一种高尚的情感。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可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风云人物、民族英雄,可滋养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追求真理、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感。

三、审美精神对创新意识的现实作用

1.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表现为好奇性和想象力,是一种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的心理倾向。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提出,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等,是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新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创新热情的激发

创新热情是一种创造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这一美的形象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3.创新意志的磨砺

创新意志是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和阻挠,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比如,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英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

总而言之,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激发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为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中学生思想观念的升华,情感、意志的磨练也将产生深刻而久远的意义,从而以审美精神激发创新意识,促其早日成才。

参考文献: [2]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精神世界.

[3]教育——财富蕴涵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

[4]教育文选.

篇5

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中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不能过于绝对化,不能以自身的权威给学生绝对的结论,把学生的思维禁锢起来。我们不妨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发表自己在阅读中的体验,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对文章中心思想的领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或者对词句的辨析,等等。要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敢于对老师所给的结论提出疑问,精心培育他们的创新意识。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可精心设计一些新颖别致,构思精巧的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激活学生思维。阅读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阅读技能技巧、积累语文知识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对自我、对自然、对社会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并不是互相分离的,而是融为一体的。前者的学习是为了阅读的有效进行,是工具,是辅助手段;后者的学习是阅读的目的,同时又是对前者的有益的实践。

从教十余年,我认为通过感知美的艺术形象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知美的艺术形象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发端,犹如大河的源头、植物的根系,是阅读过程的生命之源。下面根据艺术形象的类型不同分别加以论述。

首先是对典型类艺术形象的感知认识,也就是对写实性作品的形象进行感知,着重培养学生概括典型的特征性的能力和分析概括典型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的能力。下面以《变色龙》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奥楚蔑洛夫是写实性文学中的典型的范例。把握这一形象必须把握他的特征性。典型的特征性就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它是指“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奥楚蔑洛夫的本质标志就是他的善于变色。作家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把他的这一本质标志突出地表现了出来。那么,学生要感知认识这一典型,就必须概括这一特征性。具体的做法是:学生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一系列细节描写,然后概括发现这一特征性,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知。这是感知典型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具体体现。回答时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一而足,言之有理即可。这一过程中还伴随着对学生的分析概括等阅读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典型环境是指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典型人物产生于典型的环境中,并且“人物的性格要根据他们的处境来决定”,也就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人物”。这些论述阐明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可见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生活的土壤。奥楚蔑洛夫这一典型活动的典型环境是什么?那就是俄国十九世纪末黑暗的军警统治,以及在这个历史环境下人物生活的具体环境。这两点必须由学生通过小说中的具体的描写来分析概括,而不是由老师告知。学生对此的探究过程,同时就是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

其次,是对意境的感知认识。这是抒情类作品的艺术形象。它包括对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的感知认识,对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的感知认识,对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的感知认识,对意味无穷的美感特征的感知认识。下面以《紫藤萝瀑布》的教学设计为例加以说明。学生初步阅读便能感知到文中描写的景,提示学生从写景的方法方面把握文章写景的内容,可能会了解得更完整。然后,提示学生从表达的角度看作者抒写的感悟,对文章的情景的感知认识,就和阅读的技能技巧交织到了一起,两者相辅相成。对这些文章中实写的内容认识感知完成之后,要启示学生:作者描写盛开的紫藤萝并对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吗?如果不是,那么核心内容是什么?正如古人说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就促使学生考虑文章虚写的内容。这一内容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必太确定。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作者的认识。可以比较权衡自己的观点的合理性。这是抒情类作品在感知形象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具体体现。意境表面来看是客观物的描写,但它传达的却是主观情感,展示的却是生命本身的美。这是因为“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由盛到衰、由衰到盛的形象描写与人类的生命生生死死不断繁衍发展的这一虚写的形象有机融合构成的意境,体现艺术意境与宇宙境界的同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探求意境中的韵味,即体味意境中包括的情、理、意、趣等多种因素,这一意境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哲理思考与情感表达。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充满个性色彩的。这是在感知意境时培养创新意识的另一具体体现。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培养;审美教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64-01

根据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应该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是不是对创新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能不能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审美教育入手。俄国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的发展。富有诗意的创造开始于美的幻想,美使知觉更加敏锐,唤醒创造性的思维。”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就是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就更能感染学生,去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

2.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

教育学认为,无论自然形态的审美对象,还是社会形态的审美对象,它们都具有形象性和感染性的特点。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感染人;审美教育也是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从而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若汉魏之文苑、晋之清淡、南北朝以后之书画与雕刻、唐之诗、五代以后之词,元以后之小说与剧本,以及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历史学上各时代伟大与都雅之人物、事迹,无不于智育之中,含美育之元素。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泛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如段继杨先生所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美育是理所当然的。”

二、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历史教材中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极其丰富:从哥白尼“日心说”的提出,到哥伦布的“新大陆”发现;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到莱特兄弟的飞机;从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祖冲之,到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的郭守敬;从万里长城到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这些都是人们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美的创造的历程。这些具有创新意识的美的形象,怎能不深深地打动学生,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创新热情是随着创造者对创造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创造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马克思说,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以及其他一切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美的。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诺贝尔因实验被炸得遍体鳞伤却欢呼胜利……历史教学中,这些美的形象对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篇7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创新教育

创造就是应用创新思维,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分析,最后组合出新的有价值的东西。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普通高中生更是如此。高中化学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这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此,笔者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教学是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直偏重于传授学科中固有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是如何创造出来的,以及如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形成从不过问或无力过问的习惯,所以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前提。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利用化学的发展、发明,科学家的事迹和有关资料的介绍,使学生对知识的创造和创造者有全面地、深刻地了解,从中受到感染和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精神,激励他们树立为国家和科学献身的远大志向。利用与化学有关的环境、资源、能源等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第二、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第三、加强对学生进行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由微观到宏观、由抽象到具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概念、规律的运用和迁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计算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和阅读的能力等等。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法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果沿用“应试教育”的做法,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体,是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只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的参与。而且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境中,主动的去观察、比较、思考.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至关重要。为此,在刚开始的化学教学中,首先,要坚持低起点、激发兴趣、结合实例、附例题的方式展开化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大大提高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甲烷的过程中,穿插烷烃甲烷沼气在农村地区的使用前景,西气东输,普通化学纤维简单区分等知识点,加强学生的理解和知识面的扩展,并注重广泛收集化学学科的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然后郑重推出。

三、设置课堂问题情境,营造创新氛围

高中化学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掌握化学知识以备战高考无可厚非,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课堂引入,教师主动营造一种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学习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迎合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气氛下,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让他们不断深入到问题本质,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比如,在进行“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中,通过引用典型例题的方式对比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结合试验验证彼此的观点,在实践中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比如,学习原电池时。教师可以把常见的金属锈蚀防护作为问题切入点:①钢轨、金属徽章、刀片、脚手架、钢架如何进行防锈。②学校的硬件设施防腐情况怎么样?如何对这些设施进行有效保护?这些问题贴近实际,靠近日常生活,巩固了基础知识,也可以藉此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只有理论而没有实际的事实作为保障是不够的。化学教学中往往伴随着很多的实验。因为化学反应一般都伴随着颜色、气味、质量等现象和变化,所以更能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欲望,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因此,要充分利用这点优势,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亲手实践来验证学到的自然规律,对探索化学知识有更深的兴趣。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做示范,边做边讲解,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然后设置一些类似的实验,让学生自己操作,体会其中神奇的变化和乐趣,并且能将原理牢牢记在脑中。

五、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灵活的思维方式,化学作为实验性较强的一门课程,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介绍结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掌握科学的方法。另外,教师应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适当调整教材体系结构,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对实验装置运用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等创新技法进行改进,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六、总结

正如上文所述,创新意味着进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还有许多方面。只有教师本身在教学上有创新意识,才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学生,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型优秀人才,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这需要教师充分地认识到创新意识的重要性,积极地融入到教学中,利用现有条件,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模式,找到最好的教学方案,将生活融人到学习中,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的创新思维之花能开得更绚烂。

参考文献

[1]丘传敏.高中化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

篇8

关键词: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84-01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模式一直在经历从原先的传统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既是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基础措施之一。而素质教育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入新日程。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整体教学中,语文教学是文化教育的基础,在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是一门广阔的课程,能够锻炼学生健康的思维能力,宽阔的想象力,也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好平台。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语文教学与学习方法入手,深度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特别是在师范教育,更是承担着改革教学实践的新任务。为培养适用现今教育模式下的师资力量,可以从语文教学入手,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新疆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对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要有特殊性,凸显地方特色。

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意识的概述

语文教学是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核心之一。只有将创新意识灵活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教学工作才算是成功的。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有三种基本功:说、写、读。创新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从日常教学的细节出发。新疆地区的学生在日常语文学习中,只进行理论上的教育是不够的,还有对创新型理念的实践培养。创新意识给语文教学灌入了新鲜血液,将传统知识性教学进展到创新型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进程。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建议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建设理念

一般语文教育可以分为师范性与基础教育性的。师范高校主要是培养新型师资的平台,因而其语文教学与基础语文教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顾名思义,基础语文教学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初、高中的学生群体,而师范类的语文教学针对的对象是服务于社会抑或是将来走上教师岗位的高校生。所以,师范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教授,也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的载体之一。除了掌握学科知识外,还培养其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人文精神。这些都是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另外,它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措施之一,师范语文教育为基础教育培养深具创新意识的教师,从其自身开始建设创新意识,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能将这种创新意识传递给其学生。这样将教育学生与培养好的语文教师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赢局面。所以,师范类语文教学要以创新意识为依托,致力于培养新型创新人才,创造新平台。一方面,对于教师要敢于尝试新型创新意识培养,成为先驱者;另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成为创新人才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在师范高校中,特别是新疆地区,语文教学除了传承精髓文化的学习和传播,还要将讲自己的民族特色融入其中,使得这种创新理念和民族文化和谐稳步发展。进而,培养学生拒绝成为闭门造车的鼠目寸光之辈,而是积极成为敢于创新、充满热情的新世纪人才。

(二)促进教师发挥创新精神的引导

因我国传统教育形成的应试教育,一直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只关注成绩的高低,死记硬背成为学习语文的“法宝”,往往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这种忽视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使其成为应对考试的工具。因素质教育一再掀起“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学更是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不断补充学习,加强实践总结,引导学生学会想象,锻炼其思维的活跃性,并结合现今信息时代的优势,开拓创新。只有具备了以上素质的老师,语文教学的培养创新意识的目的才能够达到,才能使学生对创新精神耳濡目染,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高。融入学生独立思维的语文教学,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温室,实践活动的增多与老师的正确引导,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才会从考试的压力下解放出来。这样的语文教学发展才具有希望,才会取得骄人的成绩。

(三)培养学生自觉地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都是学习前人,视前人成果为权威,顶礼膜拜。随着知识的积累与多元文化的交叉发展,现今教育氛围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权威的影响,勇于怀疑,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一种自觉行为。这是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的关键方面。师范类学生此前接受的教育,也是掠夺其创造性的应试教育,所以教师应摆脱僵硬的教育思维,运用全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崭新的认识,不再是机械固定的学习方法,重新认识语文的趣味性与重要性,从而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师范高校生是将来教师的雏形,只有从现在开始正确培养创新意识,使得创新成为其行为习惯,这样将来再培养其学生时才能做到教师该有的素质能力。基于这些认识,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要更加注重自身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希望。师范高校的语文教学则是基础语文教育的关键,在这个概括性理念的引导下,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是完善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也能够为语文教学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章莲芳、顾以忠.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语文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10月

[2]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篇9

    关键词: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前言

    创新是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强盛不衰,必须要增强全民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全民族整体创新意识和能力,就要从学生抓起。中学生是思想最活跃、参与意识最强、最富想象力的群体。因此,中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下面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几点探索。

    中学化学是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笔者作了一些探索,下面是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 转变观念,营造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种群体活动,在这种活动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思维往往受到抑制,思想疆化。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营造自然、和谐、平等、开放的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种教学氛围中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问题、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这种教学氛围里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解决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和发挥。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个性的发展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环境,个性是在与他的生活环境相互刺激的过程中形成和培养的。环境如果不断刺激一个人作出主动的、独特的反应,为他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他的个性自然会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反之,如果环境总是对个体富有个性的、独创性的表现做出否定的反应,一个人的个性自然就会收敛,甚至被剿灭[1]。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的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要把以讲教材、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变为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要把传统的、严格遵守常规的“我讲你听”式的课堂氛围变为生动活泼、民主平等、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

    2、 推陈出新,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在一切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所谓创新能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即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他们的发明创造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型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这种创造性对社会或他人来说可能不是新的,但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例如学生的创造性学习等。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我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创设问题情境,重“探索”、重“过程教学”,多学科“渗透”、“综合”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的核心在于“新”。创新意识就是创造的愿望与激情。没有愿望,没有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会失之交臂,所以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1 课堂教学变僵化为开放,唤醒创新意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精辟的教育理念长久以来被教师们津津乐道,离不开“授”的课堂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主,从接受“鱼”到接受“猎枪”,学生总是被动接收者,无需创新,也不用创新。只有改变僵化的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充满情趣又富于竞赛规则的“渔猎场”,使深长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CO2的性质用途的内容时,学生对CO2已经从小学自然课、初中生物课上有了不少了解,然而知识的重难点和内涵却又在无精打采中难以落到实处,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时,出于以上原因的考虑,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布置研究问题:CO2是无用的废物吗?你对CO2了解多少?安排学生提前预习教材,查阅相关书籍资料,结合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搜集素材。下节课介绍CO2大比武,“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表现最佳者有奖。学生为了能够一展风采,劲头十足地去准备,认真钻研课本,积极准备实物,设计实验,翻阅课外书籍等,忙得不亦乐乎。上课时有的拿出汽水介绍CO2溶于水生成碳酸,解释“汽水”碳酸饮料的由来;有的魔术表演“清水变牛奶”,把CO2的检验演绎得趣味盎然;有的操作灭火器当堂进行火灾扑救,并大模大样地进行二氧化碳灭火安全宣传;教室窗台上摆上了学生从家里带来的鲜花,并挂牌揭示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奥秘是:CO2经光合作用变成O2;美术墙角张贴了粉刷墙壁生炭火盆的漫画,并用文字讲解墙壁“出汗”的原理;行动的故事伴着形象的灯火实验使师生共同经历了“奇妙”的历险。同学们相互交流,争先恐后,以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独具匠心,乐此不疲,创新的意识一下子被唤醒。

    2.2 强化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和核心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找到独特、创新思路的可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教给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过程教学比结果教学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改革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再也不仅是忠实圆满地教授规定内容,而应是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2]。例如:在研究金属活动顺序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湿法炼铜是用铁制取铜,速度肯定比钠制取铜慢,为什么不用钠制取铜呢?”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先组织学生就所了解的知识和生产实际展开讨论:①、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是否符合反应规律?②、钠能否作为制取铜的原料?学生讨论的结果认为虽然符合反应原理,但钠太活泼,冶炼成本高,不宜作原料。这时又有学生提问:“课堂上演示一次中,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真的快于铁吗?”教师采取延缓评判的原则,组织学生动手实验,结果学生发现烧杯中出现奇异的现象,并未出现红色的铜,而是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针对现象,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将钠放入水中,奇异现象之后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酚酞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学生思维活跃,忙于写化学方程式,争着解释以上几个同学提出的问题:钠太活泼,和水反应生成酸,不能和盐溶液发生简单置换。并有感而发:“多问为什么,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教师最大的艺术在于集中和保持学生的注意,不停顿地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知道学生心理状态和用脑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

    2.2.1注重思维发展过程的启发引导

    无论讲授哪一个章节,根据课本设计的问题都要求学生回答是怎样想的?怎样想到的?即使学生不会答题,也要回答思路断在什么地方?不但要有对问题思维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有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如此长期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形成。

    2.2.2 放大“教”与“学”的思维空间

    在教学中,“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应紧扣课本,但又不要拘泥于课本和教参。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如果学生思维超越教科书思路,或者超出教师预想思路时,作为教师,不应该强行打断学生思路,更不要强行纳入教师的思路,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否则,创造性思维受到抑制,也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了。

    3、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观察能力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科学态度

职业高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我们每一科的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职高的化学教师,我想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激发――化学学习的热情

职高学生不爱学习,化学学科也不例外。所以,职高化学教学应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让学生明确化学学科的本质

学生不爱学化学,甚至害怕学化学,尤其是一些女同学,害怕动手做化学实验、担心中毒或引起爆炸。还有人认为目前的污染,如水、土壤、空气、食品等的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应该让学生明确:学习化学,是为了看清污染的本质,揭示污染的秘密,要用辩证的眼光认识问题,认识到污染是可防、可控和可治的。了解了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后,学生就会欣然接受化学,并积极去探索化学的奥秘。

2.将与化学有关的新闻事件引进课堂教学

比如:2012年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从火箭发射之后,到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成功,并于29日10点00分安全返回。借着“神九飞天的新闻事件,我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飞船的构成材料、升空燃料、宇航员的太空生活状况。通过收集资料和交流分享,我们不但复习、归纳总结了学过的很多化学知识,而且更深入地认识到:尖端科技必须以化学学科为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热情。

二、搭建――思维创新的舞台

在我的化学教学中,我的理念是:必须为学生创新意识地培养搭建舞台。

比如:教师要从“讲课的主角”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配角”,将“演示实验”改成“边讲边做实验”,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代替“验证实验”等。目的是要充分发挥职高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大胆思维、标新立异,即使学生提出了一些看似很奇怪的问题,也要肯定他们,而不能轻易就去否定。发现他们学习思维中的闪光点,就是保护了他们宝贵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三、培养――大胆创新的意识

化学学习中,实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通过这些实验,学生掌握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职高化学教材中,虽然探索性的实验很多,但验证性的实验也不少。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或设计性的实验。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还能促使学生创造性地灵活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欲望得以激发,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也提高很快。

比如:在进行“钠”的实验操作时,我将课本中的验证试验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实验并提出一些实验要求,学生异常兴奋。接着提出问题:放出什么气体?能否在实验中探索?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同学们通过思考、研讨,提出了不少方案:1.用镊子夹住钠伸入水中进行反应;2.用铝箔包住钠块,再用镊子夹住钠伸入水中反应;3.用铁丝插入钠块中;4.用装饮料的塑料瓶来进行实验等等。学生的思路一打开,想法就会出现独特和新颖。那一节课,通过学生们的共同探讨,我们的探究性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再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让学生分小组自行设计与教材中不一样的实验装置,并动手制取乙炔。学生可以参照教材中的设计,前提是要让学生先明确乙炔反应的条件、特点及原理。设计完成后,再在组间进行交流、分析和比较,最佳设计方案,或者继续整合、完善,拿出小组的最佳设计方案。对于有创意的方案,要激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展现――科技创新的能力

要给学生提供展现创新能力的机会,组建兴趣小组或技能竞赛等。很多职高给学生专业课实习的机会较多,而对于化学课,除了课堂上的化学实验,课外的兴趣小组、技能竞赛等活动,一般不被学校领导重视。所以我们教师一方面要与学校领导沟通协商,取得领导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的科技活动,使职高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外的科技创新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