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8:0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劳动经济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劳动经济研究

篇1

关键词:流动劳动力;农民工,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160-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城市非农业部门转移是一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消除二元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迈向新阶段的必要条件。1985年,实行后,出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沿海转移,极大地促进了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国内外学者都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进行了研究。

一、劳动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现有理论成果

(一)外国学者理论

1.刘易斯理论,即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这一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部门,一个是城市资本主义化的工业部门;另一个是传统的低生产率乡村农业部门。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利润投资,当资本家的利润用于投资时,工业部门的生产就扩大,从农业部门吸收的剩余劳动力就增加,这一发展态势一直持续到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为止。

2.拉尼斯-费景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剩余产品总量的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取决于人口增长率、农业的技术进步率和工业部门资本存量的增长。

3.托达罗理论。托达罗理论的精神实质可理解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劳动者心理动机论。这种理论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否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决策,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异,而且还取决于预期收入差异,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的就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城市失业率存在的原因。

(二)国内学者理论

国内以有很多学者对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蔡和王德文提出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四个效应: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岗位空白填补效应,保持比较优势效应,促进城市建设效应。李国峰(2008)以C-D生产函数为模型,将劳动力投入分解为本地劳动力和流动劳动力两部分定量分析了北京市劳动力流动对北京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张爱婷(2008)将劳动力分解为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定量分析了由农业部门转为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得出过去22年中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2%。此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本文以C-D函数为基本模型,分解劳动力为两个部分,分析了近年来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

二、模型构建

设C-D函数为:Y=A(t)F(K,L)=A(t)KaLbu (1)

式中Y是总产值,A(t)是综合技术水平,L是投入的劳动力,K是投入的资本量,一般指固定资产净值,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表示随机干扰的影响,μ≤1。若劳动变动D(L),资本变动D(K),技术变动D(A),则产出的变动为:D(Y)=MP(L)×D(L)+MP(K) ×D(K)+ F(K,L) ×D(A) (2)

两边同时除A(t)F(K,L),得到:

D(Y)/Y=MP(L)D(L)/Y+MP(K) D(K)/Y+ D(A)/A(3)

对上式进一步变形,得到下式:

D(Y)/Y=MP(L)D(L)L/YL+MP(K)D(K)K/YK+ D(A)/A (4)

其中MP(L)L/Y即a,MP(K) K/Y即b,a,b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因此得到下式:

D(Y)/Y=aD(L)/L+bD(K)/K+ D(A)/A (5)

即产出增长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进步

将(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除以产出增长率即可以获得劳动力对产出的贡献率。为了获得流动劳动力为经济发展的贡献,将劳动进行分解为本地劳动力和流动力。将劳动力变动D(L)分解为D(LL)本地劳动力变动,D(DM)流动劳动力变动。假设本地劳动力与流动劳动力的劳动产出弹性基本一致。原模型变为:

D(Y)/Y=aD(LL)/L+aD(LM)/L+bD(K)/K+ D(A)/A(6)

其中部分就是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三、数据来源及模型估计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向非农产业流动,因此,为了更好地计量农村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全国1995年至2008年非农GPD不变价数据(以1990年以基准)替代模型的产值Y,用非农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剔除价格因素后获取的数据替代K,总劳动力L为历年的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上述数据均来自《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流动劳动力统计口径不统一,目前缺少一致的数据,文中流动劳动力是从蔡《09 Migration and Labor Mobility in China》一文中获取的,只有2000―2007年的数据,因此测算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也只测算这几个年份。

(二)实证模型建立

由于样本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将模型取成:Y=ALaKbEe,取对数后转换成:

LN(Y)=LNA+ +aLN(K)+bLN(L)+e

A为基期技术水平,e为估计残差。由于劳动力与投资高度相关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这里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即a+b=1,因此将模型转换为:

LN(Y/L)=LNA+ bLN(K/L)+e

模型转换为单个解释变量后,消除了共线性的影响,数据代入后得到了估计方程:

LN(Y/L) = 0.606 + 0.668 LN(K/L)

(21.27)(16.86)

R2=0.952,F=284.27,拟合方程和各变量估计参数都具有显著性,模型不存在异方性,通过White检验,残模型比较优良。进一步得到如下估计参数A=1.83,a=0.332,原模型为:

Y= 1.83 K0.668L0.332,通过数据代入(6)式后计算出了2000年至2008年流动劳动力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表1所示: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回归模型可以看到,在1994年到2008年之间,资本的产出弹性达到了0.668,资本每每增加1%,经济增长将会提高0.668个百分点。这表明,1994至2008年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型,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显著,经济增长超过一半以上的贡献源自于资本的投入。劳动力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也比较明显,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性为0.332,主要是由于我国劳动力增长速度相对资本投入而言较低,采用水平法计算1994至2008年资本平均环比增长率为12.3%,而劳动力平均环比增长率只有2.8%。2001年至2008年期间劳动力对非农经济增长的贡献波动较大,2001―2004年出现了较大增幅,在2004年后贡献度开始回落,并逐渐趋于稳定。流动劳动力对非农经济的增长贡献在2002年达到了1.9%, 此后出现回落。流动劳动力作为一只非正规军对非农经济的发展和二、三产业的壮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农业部刘维佳2005年的调查表明,在全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占57.6 %,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 %;在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城市建筑、环保、家政、餐饮服务人员90%都是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正在从农民中分离出来,顽强地融入产业工人阶层,并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部分。孔有利、王荣(2004)对1978年至2001年无锡市的经济增长进行分析发现,动力结构转移和外来劳动力增长解释了产出年均增长率的34.63 %。李国峰对外来劳动力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研究得出,外来劳动力对北京市的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1.3%。由此可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这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但目前对于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还存在很多障碍,对农民工的利益保护很不到位。在此提出几点建议:(1)尽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并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2)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劳动力自由流动扫清制度障碍。(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劳动者提供安全保障。(4)加大对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培训。

参考文献:

[1] 张爱婷.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增长效应理论模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8).

[2] 李国峰.中国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基于北京市的测算[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3) .

[3] 陈彩娟.对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思考――以浙江为实证[J].经济论坛,2006,(20).

[4] 胡永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J].经济研究,1999,(3).

篇2

理论检验在科学进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者可以利用不同数据源实现对理论的检验。这些数据来源大致可按两个维度进行划分(FriedmanandSunder,1994):一是实际数据(happenstancedata)和实验数据(experimentaldata);二是实地数据(fielddata)和实验室数据(laboratorydata)。实际数据是未加控制的、自然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副产品,而实验数据是在受控条件下,为了明确的科学目的而人为创造的。实地数据来源于自然环境,而实验室数据来源于实验室环境。这两种维度的数据可构成四种组合数据。

长期以来,经济学被看作是运用实地实际数据来进行研究的“非实验性”科学,如失业率、工资水平、教育年限和收入水平等均属于实地实际数据。既然实地实际数据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地进行实验并创造自己的数据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实验研究方法在劳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优势。

(一)实验研究对相关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

锦标赛理论得名于体育比赛,是指员工通过竞争以获得某项奖励(如薪酬增加或晋升),胜出者由相对绩效排序决定。在锦标赛理论中,员工的均衡努力水平被定义为边际努力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努力水平。边际收益取决于奖金数额以及获胜的机率,并与后者呈负相关关系(LazearandRosen,1981),给定均衡努力的选择就可以直接导出最优奖励的水平和结构。现以锦标赛理论的检验阐释实验研究具有可控制性的潜在优势。

若对锦标赛理论进行直接的实证检验,首先要求研究者知道参与竞争的员工数目,奖励的确切大小,员工努力的成本函数,以及生产函数(包括误差项的性质)。同时,为了确定最优奖励水平,还需要了解企业的支付函数与员工的参与约束。所有这些信息在实验室实验中都是确定的,研究者可以清楚地予以设定。通过观察实验被试所选择的努力水平和获奖情况,就有可能对最优报酬作出精确地预测并进行检验,而采用实地实际数据对锦标赛理论进行直接检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当使用实地数据时,研究者很少能确切地知道以上提及的各种因素;而且研究者也很难保证实地环境与理论假设的环境高度相似。例如在锦标赛理论中,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员工在竞赛中有消极的破坏竞争对手绩效表现的行为,努力与奖励的最优水平同不存在破坏行为情况下的结果将是大相径庭的。

相同的道理,使用实地数据的研究者很少能知道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互动是一次博弈还是重复博弈,然而重复博弈的理论预测往往明显不同于一次博弈的结论。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如员工彼此之间了解程度如何?员工之间的沟通及同伴压力怎样,有无形成共谋的可能?员工之间的互动方式是公开还是匿名?在实地实验中,以上因素及其他环境细节都会影响研究对象的行为,却不能被有效控制。与之相反,在实验室实验中,这些环境因素能够被严格控制,因此能够进行系统的研究。例如,在实验室实验中,对一次博弈与重复博弈情形进行比较研究,或者对匿名互动与“面对面”互动关系进行比较研究,将是非常方便的。

当然,这种能对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控制的优势不局限于锦标赛理论的研究。例如,在关于不同行业间工资差异的争论中,很难判断所观察到的差异是反映出的真实“租金”,还是不可观察的异方差性(GibbonsandKatz,1992)。同样地,几乎不可能依据实地数据来判断失业是自愿的还是非自愿的,即很难判断失业员工在低于现行工资的情况下是否真的愿意继续工作。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中采用实验室实验研究,控制员工的外部选择,则能对上述问题轻易作出回答(FehrandFalk,1999)。以上例子极具说服力地表明,实验室研究较之于实地研究,能对相关影响因素实施更好的控制。

(二)实验研究能够推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验室实验的另一个主要优势在于形成因果关系推论的可靠性。在实地研究中,许多有意义的变量是内生决定的,多数情况下最多也只能确认变量之间是相关的,而很难确认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实际上,实验研究是确认变量间因果关系的最有效手段。

(三)实验研究的结论易于重复验证

实验研究具有易于复制的特征。传统的经验数据作为检验数据,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缺陷,即所谓的“历史不能重演”。而对理论的证实或证伪都需要大量的检验。Smith(1962)指出,实验研究的可重复性克服了所有观察结论所普遍存在的一次性的缺陷。其他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复制实验设计,进行独立验证,从而证实或者证伪专题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实验数据的应用可避免某些理论没有经过一个可重复的严格证明或证伪的过程而被称之为所谓的“传教士的理论”。

二、实验研究方法的反对意见

首先,由于实验中的被试常常为学生,实验研究常被批评存在被试选择偏差,批评者认为学生对所要研究的问题缺乏实践经验。其次,主要针对实验中的支付(payoff)问题,由于一般情况下被试在实验中获得的支付较低①,他们可能不会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决策。第三种批评主要针对被试数目太少的问题,实验研究结论往往受到置疑。第四种批评主要来自于实验研究结论能否推而广之,对现实是否具有预测和指导作用,即实验研究的外部有效性问题。尽管这些批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不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通过细致周详的实验设计,这些问题完全可以克服和解决。

(一)被试选择偏差

研究者之所以选择学生作为被试,主要是出于方便性的考虑。学生容易招募,能够迅速理解实验规则,而且他们的机会成本相当低。但是,并没有根本的理由来排斥其他对象,而且非学生被试的使用也在逐渐增加。其次,通过细致周详的实验设计和与实施,有可能发现不同被试样本在行为上的有趣差异。List(2003)对市场经验是否能消除禀赋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Cooperetal(1999)利用中国学生和中国中层经理作为实验被试,检验了起源于效率工资激励的棘轮效应理论。同样地FehrandList(2003)以企业CEO作为实验被试,研究他们使用显性激励方式的程度以及如何对这种激励作出反应。

List(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缺乏市场经验的经纪人表现出了禀赋效应,而在拥有市场经验的经纪人身上却没有发现这种效应。拥有市场经验的经纪人之所以没有体现出禀赋效应,不是由于选择效应,而是由于市场经验本身。Cooperetal(1999)在实验研究中观察到,经理和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收敛于混同均衡。因此,被试样本之间的行为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实验的初期,他们观察到不同样本之间的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如果实验指导语用一种抽象的、无关经理决策的具体环境的语言来描述,那么学生的行为较之于经理将更快地收敛于均衡点。相反,如果实验指导书中含有大量的与企业计划者和经理间的相互作用相关的内容,那么,经理的行为将更快地收敛于均衡点。FehrandList(2003)发现学生和CEO之间的确存在行为差异,CEO明显比学生更信任他人,而且也更值得他人信任。虽然如此,两个被试样本仍然作出了使用显性激励方式的相同选择,尽管该方式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这些例子均表明,被试样本差异可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也显示出了不同的被试样本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根本性的不同。在Cooperetal(1999)的研究中,学生和经理们的行为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是高度相似的。同样,在FehrandList(2003)的研究中,根据理论推断,如果假定所有实验的参与者是完全自利的,信任行为则不会存在,但作为被试的学生和经理们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信任行为。此外,两类被试样本都显示出大量利他的、互惠式公平的行为。因此,虽然存在某种程度上的被试样本选择偏差,但是不同样本的行为从本质上来说却是非常相似的。

(二)被试所获支付较低

被试在实验中所获得的支付水平(stakelevel)较低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研究者一致认为更高的支付水平能显著地降低被试行为的方差(CamererandHogarth,1999)。这就表明当被试在实验中能获得更高的利益时,他们会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参与实验。但是CamererandHogarth(1999)在回顾了大量检验支付大小效应的研究后发现,核心的行为趋势极少因为支付水平的变化而改变。尽管支付(利益)对于实验被试而言是重要的,但是,利益大小的变化往往不会改变核心行为趋势。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例外出现在HoltandLaury(2002)的研究彩票选择实验中,随着平均支付从70美元增加到230美元,实验被试表现出明显增强的风险厌恶型特征。相反,在公平偏好实验中,支付水平的增加很少或者不会影响公平行为反应的发生。

(三)被试样本量太少

关于实验被试样本数量较实际数据过少的问题也是能够克服的。首先,增加或补充实验的观测数目是可能的;其次,以国家宏观经济中的代表性问题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实验研究也已成为可能。近来,Harrison,LauandWilliams(2002)采用丹麦人口总体的一个典型样本,推导出了贴现率;而BellemareandKrger(2003)则以荷兰为样本,进行了信任博弈的实验。其研究结论显示并不存在被试选择偏差。

(四)外部有效性问题

对实验室实验更为普遍的批评涉及到内、外部有效性问题,内部有效性指从某一实验中获得可靠性的原因和结论的可能性,而外部有效性是指从试验研究的外部环境联系中归纳出可靠结论的可能性。内部有效性涉及到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实验控制、敏感度设计及正确的数据分析问题,相对而言,外部有效性的问题则更为严重。批评者认为把实验室的研究结论推广到实地中去,其可能性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外部有效性主要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从一般意义上说,当归纳法原理成立时,外部有效性将会是较高的。根据这个原理,只要绝大部分相关的潜在条件保持不变,那么,行为规则在新环境中也会持续不变。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即便保持所有条件不变,也难以保证实验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可以被完全复制。虽然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批评也不是仅仅针对实验研究。事实上,没有任何实证研究能够确保在同样的条件下复制出完全相同的结果。第二,实验研究是否抓住了现实中的主要条件。置疑者认为某些实验因为忽略了现实中的许多关键性特征,从而不具有外部有效性,也就不符合实际情况。实验研究者的回答往往是尽可能模拟出这些被忽略的条件。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验研究和经济学模型一样都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它们都是对现实的高度抽象,这种抽象也正是一种优点,惟其如此才能够使人们增加对相关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解。由于对现实性的强调实际上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理论,或者理解理论失灵的原因。因此,实验证据对理论构建非常重要,但是对理解现实却不那么重要。

三、增加实验研究现实性的途径

(一)实地实验

无庸置疑,实验的可控性是其主要优势。然而关于实验室环境和现实生活环境是否一致的问题,可能将备受争议。可以说实验室实验不是对传统的实证经济分析方法的替代,而是对其的有益补充。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实地实验,让研究者在自然的环境中研究经济主体的行为。FalkandIchino(2003)进行了一个典型的实地实验——将实验控制和现实环境的优点结合起来,研究同伴压力对工作行为的影响。实验是在日常工作环境中进行的,被试被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其产出被分别测量。在处理组中,两个被试在相同的房间中一起工作;而在控制组中,每个被试分别在一个房间内单独工作。从技术上来讲,实验被试所从事的任务彼此完全独立。研究结论之一显示,与被试单独工作情形下的产出相比,随机选择的配对被试工作时的产出有了显著的增加。在另一个实地实验中,FehrandGtte(2002)研究了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努力的跨期替代问题。在某一段时期内,他们对公司的一半员工按照更高的计件工资给付薪酬,而对公司的另一半员工按照固定的计件工资支付。采用这种方式,他们创造一个控制组和一个处理组,用以测量计件工资的增加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程度。

(二)“真实努力”实验

使实验室实验环境更贴近现实的另一个途径是进行所谓的“真实努力”实验。在一个典型的实验室实验中,工作努力的选择由一个递增的货币函数来表示,被试不是选择真实的努力水平,而是选择一个有经济意义的数字。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锦标赛实验中(Bulletal.,1987)和效率工资实验中(FehrandFalk,1999)。然而在“真实努力”实验中,努力代表的是完成一种真实的任务。例如,在FahrandIrlenbusch(2000)的研究中,实验被试的任务是剥胡桃;vanDijk,SonnemansandvanWinden(2001)要求实验被试利用计算机解决难度较大的双变量优化问题;在Gneezy(2003)的研究中,实验被试需在计算机上解决“迷宫”难题。“真实努力”确实能够增强实验的现实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以失去可控性为代价的——因为如果实验者不了解员工的努力成本,那么也就不可能得出准确的数量预测。

(三)项目评价实验

实验技术在项目评价领域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不幸的是,基本上不能够获得来自随机的大规模社会项目实验的数据,尤其是在欧洲,政策制定者对实施这样的社会实验往往持着犹豫不决的态度。尽管如此,研究者自己收集数据也是可能的。例如,Falketal(2002)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项目评价方法,它允许在弱假设条件下确认参加培训项目与被邀请参加面试的可能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基本思想是通过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对参与项目的同一个体实施前测和后测,以此对项目进行评价。其程序如下:首先,研究者招募一些失业者参与一个特定的培训项目,然后在这些人完成培训课程之前,向外投递求职申请书。当这些人已经成功完成培训课程并获得证书后,又发出第二次求职申请。两次求职申请内容完全一样,只是第二次多了一个课程证书而已。由此可以检验参加培训项目对获邀参加面试的概率是否有影响。相似的方法已经应用于对女性员工的歧视(Weichselbaumer,即出)和失业粘性的(OberholzerGee,2000)的研究。

四、展望

过去的20多年,经济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应用也呈现出稳步增加的态势,这种增加的趋势将持续下去。事实上,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DanielKahneman和VernonSmith,可能使实验经济学家们获得更广阔的舞台。实验研究方法在诸多经济学领域都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很多领域都与劳动经济学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理论与实验方法不可偏废,二者各有所长,相得益彰。经济理论使我们能够在制度或者参数族(如税率)的框架下对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预测,而实验方法能够为不同制度环境的运行效果提供经验证据,从而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此外,在实验过程中对于人类行为的观察,也将促使研究者更严肃地对待个体动机和有限理性问题。从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我们对人的本性进行更现实的刻画。实验研究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公平、互惠、损失规避、过分自信、非指数贴现等现实经济社会现象,通过研究它们对激励和契约的影响,对组织设计的影响,以及对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可以大大增进对企业、家庭与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理解。

注释:

①一般而言,研究者为了模拟出真实的市场环境,往往为被试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支付一些数额不大的报酬,以增强所研究问题的现实相关性,提高被试的认真程度,并以此确保实验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Friedman,D.,Sunder,S.,1994.ExperimentalMethods.APrimerforEconomists.CambridgeUniv.Press,Cambridge.

[2]Lazear,E.,Rosen,S.Rank-ordertournamentsasoptimumlaborcontracts.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81(89):841-864.

[3]Gibbons,R.,Katz,L.Doesunmeasuredabilityexplaininter-industrywagedifferentials.ReviewofEconomicStudies,1992(59):515-535.

[4]Fehr,E.,Falk,A.Wagerigidityinacompetitiveincompletecontractmarket.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9(107):106-134.

[5]Smith,V.L.Anexperimentalstudyofcompetitivemarketbehavior.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62,70(3):111-137.

[6]Cooper,D.J.,Kagel,J.H.,Lo,W.,Gu,Q.L.Gamintagainstmanagersinincentivesystems:experimentalresultswithChinesestudentsandChinesemanagers.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9(89):781-804.

[7]List,J.A.Doesmarketexperienceeliminatemarketanomalies.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3(118):41-71.

[8]Kahneman,D.,Knetsch,J.L.,Thaler,R.Fairnessasaconstraintonprofitseeking:entitlementsinthemarket.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6(76):728-741.

[9]Fehr,E.,List,J.,2003.TheHiddenCostsandReturnsofIncentives—TrustandTrustworthinessamongCEOs.WP134.InstituteforEmpiricalResearchinEconomics,UniversityofZurich,Zurich.

篇3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0-0147-02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现在的经济发展势头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应该不成问题。但如果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确定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发展观。东北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目前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要想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Recycling Economy)一词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一种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则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将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并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其根本是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小废弃“,是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战略。

从科学范式的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基于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这是基于微观技术的定义。在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次上,要求企业纵向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回收处理和再生;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在宏观层次上,要求整个社会技术体系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高技术发展既关注经济增长和国防目标,也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利用作为重点领域。这实质上是在技术范式革命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循环经济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但资源日益枯竭的矛盾也渐趋突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对于东北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正是合理利用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东北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迅猛发展也必然要求东北选择发展循环经济。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三高“发展模式来促进经济增长,那么东北三省现有的资源和能源不可能满足未来经济的高速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既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少污染,使原材料最大限度的转化为产品,将污染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又可以通过改进设备和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样既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又节约了资源、能源,用较低的投入获得了较高的产出,推动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可持续发展对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容量持续承载力的要求。因此,应该用循环经济模式改造传统经济,使东北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是一个资源转换装置,把资源按照社会需求进行转换。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的特点:首先,以工业为主,尤其是重工业;而重工业又是以原材料、资源加工业为主。其次,农业所占的比重虽在下降但仍占有较大比重,“靠天吃饭“现象明显。再次,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但发展相对迟缓。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解决三个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其中第一产业要重点解决水资源消耗过多的问题。第二产业要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标,控制和减少高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的“三高“行业和企业,发展低能源消耗、低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的“三低“行业和企业。要把环境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

东北老工业基地过去所走的工业化道路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即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入大量生产要素来维持的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在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造成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不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是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量最小化和经济活动生态化为目标,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既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又可以通过废弃物的少排放或零排放,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循环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又兼顾了环境保护,是一种可持续的环保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是东北工业基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一)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经济、环境、社会各个方面,各省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引导和支持。另外循环经济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还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体系,包括绿色环境制度和绿色激励制度等。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维护法律的权威。加快制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认证、认可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省政府要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消费引导方面政府要起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要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不断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东北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主要依靠科技。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是环境无害化技术,其主要类型有:

(1)污染治理技术。其特点是不改变生产系统或工艺程序,只是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通过净化废弃物实现污染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类控制和净化废弃物的装置和设备。

(2)废物利用技术,即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按照循环经济思想,所有废弃物都可以视为资源进入另一产业链,因此,废物利用技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载体。

(3)清洁生产技术,即全过程控制的绿色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零排放和制造产品的绿色化,它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载体。

(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东北三省都是农业大省,但由于长期不正确的传统经济观念及对农业掠夺性的经营,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因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生态农业则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形式,它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发展类型有:农业立体结构型、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型、生物物种共生型、综合开发的复合型和多功能的联合型。

(五)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的重要发展形态就是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是将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实现生态工业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和食物链网,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使一个企业产生的废物可以用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实现物质闭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它的发展并非是依靠单一的工业企业或产业,而是建立在多个企业或产业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因此,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来说,如果能在生态工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产业结构构成,通过有目的的规划,进行多个企业或产业间的链接和组合,建立起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生态工业体系,无疑对本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劳动定额的管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质的改变和纵深推进以及产业升级更新换代过程中,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功能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何创新劳动定额管理,让这传统而基础的管理工作继续发挥新的光彩,不仅关系到企业经济能否持续高效地发展,对于维护国家、企业和劳动者的利益也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1管理定额工作的重要性

1.1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

追求最大可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的最基本职能,如何提高生产效益最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的效率。效率提高了,单位时间能够产出更多的产品,企业的利润才会增加。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设备升级、经营管理等途径提高效率,如果不增投资、设备不更新、人员数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定额管理可以通过对方法、时间、劳动者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力争使企业能够合理用人、科学组织生产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在经济转型期过程中需要重拾劳动定额,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1.2国外定额管理仍在继续。

劳动定额是基于生产工业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当人类进入了大生产、大规模、大批量的工业发展的时代,建立劳动力与原材料的低投入高产出却是永恒的课题。如今的美国企业80%以上的企业还在沿用当年泰罗开创的定额管理方法,日本制定的鼓励员工开发潜能的内容正是源于定额管理,因此大型企业生产效率得到了飞快的发展。

1.3定额管理作为劳动合同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关系也发生了变化,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冲突也日益严重,我国长时间处于用工过剩的情形下,劳动争议频发。导致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定额不清,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劳动者一天要付出多少劳动才算合理,能够取得基本报酬,这就需要一个标准,为此在《劳动合同法》中要求劳资双方在平等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劳动合同条款,以保护双方合法权益。

2经济转型期劳动定额面临的问题

2.1政府、行业失去了对劳动定额的管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劳动定额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各行业的主管部门定期对企业的劳动定额进行统计和考核,定额管理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随着相关主管部门的调整和经济形式发生转变,劳动定额变成无人问津的工作。劳动行政部门在颁发的劳动标准中,涉及到劳动定额相关条款也少之又少,除少数企业还在进行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其他企业几乎停滞不前。

2.2定额管理在企业经营中地位弱化。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促使经营管理国际化,在竞争中成功与否的管理变得错中复杂,例如资本运营、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等。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成就了一些企业,企业的急速扩张和技术升级改造,使得劳动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劳动定额管理已经在管理层面退居次席。加上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企业的经历几乎集中到员工的应聘,合同管理,薪酬设计等工作上面,以前劳动定额管理人员也转向了其他岗位,这就造成了近些年许多劳动争议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例如很多企业随意变更劳动定额,造成了近50%以上劳动者要从事10小时以上工作才能完成最基本工作量,拿到最低工资。

2.3定额管理得不到应有的创新。

经济转型时期,管理者对定额管理缺少应有的重视,经济经过几次转型,但相应的管理措施却没有很好的创新,技术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这与“中国制造”很不相称,曾经热衷于定额管理的管理人员也纷纷离开相关岗位,各大学开设的管理课程中也被其他课程所取代,造成了定额管理的创新不能与时俱进,满足不了企业变化莫测的市场需求。

3定额管理工作的创新

3.1确立行政管理在定额管理中的职责。

国家劳动行政管理部门要承担起劳动定额的宏观层面上的管理职责,积极构建行业和劳动部门的沟通平台,承担起定额管理标准化的制定、管理工作,同时对企业从事劳动定额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资格认证。

3.2创新定额管理的工作内容和研究方法。

从传统的管理方法转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运用标准工时理论,通过方法研究对不合理的管理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设计出合理的操作方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3.3重视定额管理人才的培养。

从长远的角度来讲,企业应配备专职的劳动定额管理岗位,设置专门的劳动定额机构。高校也应加大定额管理人员的培养,增加相关课程,出版相应创新教材,培养管理人才。

4结束语

篇5

摘 要:产业转移,即为资源谋求更好的发展。在第四次国家产业的转移中,湖南省应引起重视,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实现产业的承接,为当地经济助力。本文以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例,试对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南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战略开展研究。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战略

一、关于产业承接转移的背景分析

产业转移,又被称为区域产业转移,其转移的原因多是由于产业的资源供给或者产品的需求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为了谋求产业的更好发展,某些产业就会从某一地区转移到另一地区,或者从某一国家转移到另一国家。这种经济过程就是所谓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在具体操作时,通常出现的形式有:相关地区或国家之间进行投资、贸易以及技术转移等。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正在加紧实现产业的升级,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但是低附加值的企业链条已经不能适应产业需求,需要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但是高附加值的企业链条。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为了应对这个局势,发达国家也必将将原有企业链条的低附加值转移到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从而集中本国资源来发展更高附加值的产业。而为了适应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这次产业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就要积极承接大量的产业,利用这些产业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以及丰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

二、产业承接转移背景下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战略

地处我国内陆中部的湖南省,经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据统计显示,2008年湖南省进出口总额不到占全国比重的5%,在我国中部省份中居第6位,而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居我国中部6省的第5位。

对于湖南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产业承接转移有利于实现其良性发展。在产业承接转移背景下,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应该如何发展?

如通过产业承接转移引进食品加工业,有利于拉动湖南省 GDP的增长,可以有效促进新型农业化的进程,还可以稳定物价,在改善环境方面效果也不错。当然,也有其弊端,其主要表现为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效果比较弱。

为了扬其利、克其弊,在产业承接转移的背景下,湖南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妨做到如下几点。

1.实现产业的明确定位。结合本地资源以及发展优势,各地要实现本地所要承接产业的明确定位。要加快城市群以及园区建设,明确定位并抓好承接产业转移的主战场。要加快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以形成更加有序、协同、统一的产业承接优势区。还要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独有的特色,明确本地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以及方向,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2.大力改善配套保障条件,夯实承接产业转移基础。产业转移说到底是生产要素的流动,而生产要素的流向取决于其生产成本,这也是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要提高该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必须大力改善承接地的配套保障条件,降低其综合成本。

产业承接转移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以及承接地政府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承接地在交通、人才、客户服务半径等配套要素的优化上。这些要素在实现承接成功方面缺一不可。当前,湖南省产业承接转移的产业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亟待增强。要优化交通、配套、人才、客户服务半径等要素,优化本地承接环境,吸引大的产业项目入驻湖南。

首先要切实提高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的保障能力。要加快大型电力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稳定可靠的现代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以积极争取国家的大项目落户湖南。通讯方面也要适度超前建设,并提升整体承接功能。可重点依托现有的骨干城域网,加快政务网、公众网、企业网及其各项配套建设。

其次要切实落实好土地及资金的保障需求。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年度用地计划。在严守耕地底线的前提下,积极向国家争取承接沿海产业转移项目增加用地计划指标。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企业在国(境)内外上市融资;支持有实力的产业转移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支持产业转移企业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金融机构改进对产业转移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开辟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鼓励各类信用担保机构为产业转移企业提供信用担保,适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3.要不断创新产业转移承接模式,增强产业承接转移的能力。比如,可以继续巩固中部博览会、湘商大会以及深洽会等投资贸易洽谈会和高层论坛招商,还要积极探索多种招商途径,如项目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等,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针对性以及配套集群。除此之外,湘籍的在外成功人士以及企业家,也有人脉资源可以利用,鼓励他们为家乡的招商引资牵线搭桥。产业承接成功需要研究出台更多更灵活的创业政策,建立扶持创业的信息、技术、金融、市场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向湖南转移。

4.要建立健全通关平台。对于食品加工业而言,创造快捷便利的通关条件,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口岸服务体系。要建立健全海关以及检验检疫等涉外机构,特别是要加快完善口岸服务体系的步伐。要在全省开放度较高,或海关、检验检疫监管业务等比较集中的地区,申请增设海关以及检验检疫办事机构,以实现企业就近报关报检,减少环节,降低成本。根据各地不同的区位交通条件及产业布局,加快公路、铁路以及水路口岸的开放步伐,逐步形成配套的口岸开放体系。健全口岸平台,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开展分类通关改革,推广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关区内“属地申报、快速验放”的通关模式,落实各种通关便利措施,打造便捷高效的大通关体系。

综上所述,对于地处我国中部,经济相对落后的湖南省来说,产业承接转移是一个发展本地经济的良好机遇,应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做好这项工作,促进湖南省经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赖明勇,吴义虎,肖皓.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两型社会建设.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0.

[2]刘新荣.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02.

篇6

[关键词] 体育 经济市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追求健康长寿的愿望也越来越强,加之北京奥运会开幕的越来越近,这一切必然促进东北老工业地区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另外体育事业的发展对经济的腾飞又有促进作用。大力优化东北地区体育产业结构调整,加大体育市场开发力度,加快地区体育经济发展,将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经济的腾飞具有意义非凡的价值。结合东北地区体育经济的发展状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更适用于其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建立和健全体育产业的投资体制

东三省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作为国家投融资的一个分支,受国家投资体制的制约和影响。从东北地区的现状看,由于受社会经济水平、投资观念、决策等因素影响和制约,体育产业至今仍是国家投资为主,但非常有限。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产业投资体制改革也将逐步发展。体育产业是一种重要的体育经济资源,是现代体育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体育产业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的优化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投资效率,降低投资成本,增强投资主体信心,从而鼓励体育经济主体的投资活动,促进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产业投资体制改革要以强化市场导向突出企业主体为目标,改革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对其进行有效调控,切实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政策环境上来。

二、 加大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力度

政府不能只考虑体育产业的盈利性,还要考其福利性和公益性,从而要求政府也要承担公共物品供给和管理的责任。我国现有体育人口3亿多,而且潜在的体育人口也将不断的转变为现实体育人口。政府部门需要在以下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工作:支持和引导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定和完善,加速推进我国体育产品和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体育产业的政府统计和信息,管理和处置好体育产业内的国有资产,以及指导重大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评估和使用等。

三、要探索消费途径,规范市场途径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育的导向和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为目标,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以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要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消费市场大有潜力可挖。当前,重点要做好健身娱乐市场培育工作,先努力吸引人们进行参与型消费。然后,要打破体育市场的地区性、封闭性,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开放的体育市场体系,运用市场的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的管理形式和运作方式要面向社会,投资的主体也应多样化,并提供一套完善的相关监督体系。

四、抓住奥运商机,发展奥运经济,促进地区经济腾飞

举办一次奥运会的有形影响是指拉动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扩大就业三个方面,而无形的影响是指奥运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从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的影响往往比有形的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奥运会可以给举办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可以连续多年刺激举办国的经济增长。应抓住2008年奥运会这个机会,借鉴近年来奥运会举办国的经验和教训,既要在提高赛会的经济效益上下功夫,又要拓宽眼界,着眼社会,在带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宏观层面上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切实体现奥运经济。

五、注重体育活动的商业策划

体育在国内、国外均拥有许许多多的爱好者,体育的商业策划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能否扩大知名度、打开市场等重要问题。1998年夏季在法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的成功可谓登峰造极。它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次颇具规模的商业活动。精明的法国人借此良机,充分开发“足球经济”。具体做法包括:独立拉赞助、实行经营性票务,出售电视转播权和赛场广告权,全力开发纪念品,推进国际经贸合作等。

六、培养产业人才的培养

体育经济的大发展说到底还是要靠人来运作。缺乏熟谙体育和经济两门学科的经营人才是制约体育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前,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懂体育又懂经济的“两栖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一是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要对现有的体育经人才进行强化培训;三是要广泛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体育经济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

七、努力提升体育产业竞争力,注意加强体育产品的品牌建设

产品定价和科技含量,以及产品创新等内涵。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背景下,当今的经济也是品牌的经济,是科技的经济,是创新的经济“国外的很多企业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不断地借此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经过近30年的努力发展,我国企业在其品牌!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方面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际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要向国际水平看齐,注意品牌和科技含量,以及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并重;另外,在产品的定价上也要结合实际,富有理性和战略性,勿盲目攀高或者一味降低等;努力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不断地开拓!占领市场,进而在国内和国际体育产业市场占据优势,充分发挥体育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因素

依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受到工业部门高于农业部门的经济收入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进行转移。目前,中国已经不再是农村劳动力因为工资收入水平向工业部门转移这样简单,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就业,给农村带来了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趋势,农业生产因缺少劳动力而荒废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面临“空洞化”现象。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有一个特别符合经济特征的名字――农民工,农民户籍的城市产业工人。正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才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工业和的发展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农用机械和化肥,彼此相互促进,农业得益于机械化率的提升和化肥的使用,提升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水平,农民收入的增加扩大了农村商品市场的消费能力。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城市工商业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大量的岗位空缺,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供应才保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并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城市。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向大城市,还有向中小城市或乡镇的工业部门进行转移,提升了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力,丰富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层次结构,农业机械化的提升增加了劳动生产效率,增加了粮食的产能。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提高,也增加了消费需求,扩大了我国市场的内需能力,增强了我国经济抗凤险的能力,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我国依然保持平均9%的经济增速,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我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消费能力的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所进行房产等开支同时刺激了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及相关链条上产业。

在我国,人多地少,土地经营规模相当狭小,农业生产率低下,通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转移,我国农业生产劳动力生产业和农业化生产水平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的综合适合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土地的使用和农业的经营更具规模和效益,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和市场农业的发展,加强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可能性。

农村劳动力的过度转移,使农村人才流失严重,青壮年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使农村的农业生产呈现老龄化和妇女化的趋势。又因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转移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影响了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部分地区“用工荒”同大量农村劳动力无法进行转移的矛盾。

二、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因素

(一)社会化经济发展水平。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劳动力就业领域中作用的结果,农民实现转移的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社会化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收入就会越高,农业部门劳动力会因工资收入而选择就业偏好,从而流向其他非农产业,当农业部门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会下降,随之工业和服务部门中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加大。

(二)产业与技术选择。不同的产业部门对于劳动的需求弹性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当中,受到这种不同的产业部门进行筛选。由于农村劳动力大多素质不高,多集中在建筑行业和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餐饮业等。

(三)农业比较收益水平。农民产业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依据古典推拉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由迁入与迁出地的工资差别所引起的。而在我国农业通过与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较,较大的收益差使农村劳动力希望向城市转移,同时希望通过转移,改变生活条件,为自己和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获得更好的社会环境。

(四)土地流转率低。虽然我国过去面积广大,但是可耕种土地面积与庞大的人口数量形成了很难调和的矛盾。面对较少的土地,部分农民选择进行非农转移,但是由于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性较差,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农民权益无法有效保护等问题,给农民的转移带来束缚与负担。因此只有土地使用权能够自由流转,农村劳动力才能自由向非农部门自由流动,同时适度集中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经济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是地区功能和设施完善的过程,以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城镇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价值观念根植于农村劳动力身上,最终实现“离土又离乡”的彻底转移。通过城镇地区特性,进行工业主导型、商贸主导型、旅游主导型的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纽带,构建城市与乡村间的桥梁,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减少阻碍,实现非农转移就业,减少农业人口占我国劳动力总数的比重。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程度高,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特点,且第三产业对于投资准入门槛低,投资少、见效快,农村劳动力可以进行自主创业。但是我国目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落后,同时所具备的第三产业服务能力很差,缺少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因此要将扩大农村第三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地农村市场结构,增加就业容量。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内部对于劳动力吸纳的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对于部分地区的农村农业生产老龄化和妇女化的趋势,必然要通过增加农业部门内部吸纳劳动力能力的提升,来稳固住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可以通过对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的营销、农产品外销过程中仓储物流等链条下游产业的建设,在提升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农业收入的同时,为农业挽留住劳动力资源,避免农村劳动力的过度转移,在农业发展可持续发展下的适当转移。

四、结论

截止2013年底,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亿,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5%,其中外出6个月以上的农民工达到1.6亿,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因此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引导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通过在经济因素方面的分析,认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减少政府行政干预,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关键。(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游和远,吴次芳.农地流转、禀赋依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2010,03:65-75.

[2]黄大伟.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3]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篇8

Key words: enterprise network;development path;new economic norm;evolu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250-02

0 引言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于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目标和妥善解决就业压力等紧迫问题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探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情境下,其转型发展的演进轨迹,引导和扶持其发展和壮大,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1 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体量仍然很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从企业规模来看,我国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超过80%。从产值和利税来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占同年中小企业总产值的60%以上;实现利润总额占同年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50%以上。劳动密集型企业具有投资省,单位投资吸收较劳动力多,资金周转快,技术操作要求低等特点,依然是一些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短缺地区,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积累建设资金,加快经济发展的可行选择。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着技术水平落后、产品结构不合理、对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产品质量低且能耗高等一系列问题,陷入了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原有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现其发展路径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2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经济新常态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速度换挡,更深层次的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是以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创新驱动为特征,通过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新产业体系和构建发展新机制来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型。首先必须将那些存在严重弊端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淘汰,比如对环境污染严重的、能耗高的、技术严重落后的、严重滞销的等。同时,对于剩下的大多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来说,应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利用创新驱动,走“集约式”的发展道路,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大力提高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由于在国际上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其特点都是低成本、高技术含量,由此可知企业要想转变自身的发展方式,必须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相关企业的长远发展。

②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重组力度,整合资源,寻求企业转型和集群式发展模式。迈克尔?波特[1](Porter,2002)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不一定要看整个国民经济,而主要看该国或地区有无独特的产业集群或企业集群。因此,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重组力度,整合资源,寻求企业转型和集群式发展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及提升企业的效率。

③创新商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的营销网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应与时俱进,创新自身的商业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的营销网络,真正发挥出信息时代的作用,使产品与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地发挥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和集群的优势。

④积极实施企业信息化战略,注重知识资产的积累,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Hamel,1999)。信息技术的应用,改进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生产要素的重组和转移,进而推动企业产品水平、质量等级和品牌效应的高级化。企业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逐步培育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并将企业内外的知识转化为具有企业特性的知识资产,以积累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3 企业网络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Thorelli(1986)认为企业网络是两个或更多企业通过合作关系形成的企业群体。Larson(1993)从制度层次考察企业网路,建议用市场、组织间协调和科层制的三级制度框架代替传统的市场与科层制两级制度框架。Johanson和Mattson(1987)认为企业网络是企业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组合,是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可见,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网络的理解不同,从经济和管理的视角看,企业网络既包含有企业的协调因素也含有市场的交易因素,是企业和市场相互作用和替代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契约关系或制度安排,是介于科层制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组织形态。正是基于企业网络组织的相互依存和合作竞争,从而放大了网络成员个体的效率和其存在的价值。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受其自身条件的限制,尤其当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时,存在着资源供给不足、组织学习能力弱等劣势(王核成等,2014)[2],对知识的获取、转移、整合能力不足,知识的转化效率低(包凤耐等,2015)[3],尚不具备依靠内生机制实现企业持续成长的基础,需要依托企业网络的外生机制,来获取企业的成长,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利于深化分工和获取规模经济的效益。企业网路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企业的专业化分工深化和效率提高,在增加各企业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同时,也会产生规模经济。二是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企业网路可以实现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交易的“准内部化”,并保持其结构简约的优势,实现组织总成本的最小化。三是有利于资源的获取与共享,实现范围经济。资源外取是智慧型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企业网路是其实现资源外取的重要保证,通过保持资源的共享和合理配置,获取企业网路整体的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实现范围经济。四是有利于加快技术扩散的速度,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在企业网络中,知识的溢出和转移是加速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对新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吸收速率远高于市场联结中的学习速度,新技术被迅速扩散,学习和创新被更紧密地融合。在网络中,企业之间地合作在全方位展开,从而分散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风险。五是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转移,取得创新优势。企业网络能建立明确的、默会的协调规则,使网路中的企业能更加有效地转移、整合和创造知识,获取创新优势。

4 经济新常态下下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网络组织演化与创新

4.1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演进模式

集群网络组织是最接近市场的企业网络,对于生产规模小、技术资本含量低和竞争十分激烈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而言,依托企业集群网络发展模式是企业发展初期保证存活和追求成长的有效模式。我国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网络组织也有其自身的演变规律,同样存在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等发展阶段。研究认为,集聚效应驱动、企业家精神驱动、竞争与协作驱动、模仿学习驱动、网络机制驱动、分工与专业化的市场驱动等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集群形成的动因[4]。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集群形成后便进入成长和发展阶段,成长不但包括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结构的改进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随着集群内企业之间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不断深化,某些集群网络中出现了以个别快速成长的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并沿此路径发展演化。某些集群网络则没有出现中心和非中心的区别,集群内的企业大致处在对等的流态和大致相同的网络位置,但合作的重点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基于战略和创新的合作,并沿此路径演化。某些集群网络则紧紧围绕企业聚集产生的外部经济和交易成本节约等推动现有集群组织形态的存续和演化。

4.2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创新

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创新不仅要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更要切实转变发展路径,探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成长之路。为此,应当特别关注以下几种网络组织形态。

①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并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有序分布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集群网。

②鼓励和扶持分包制式网络组织的发展,构建多种形式的大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③开展虚拟企业网络组织形式的研究和应用,并使其成为家用电器业、物流业等劳动密集型中小工业企业进行虚拟经营改造的途径之一。

④引导和鼓励企业间建立面向长期合作的多种形式的战略联盟,用战略联盟的方式来促进汽车零配件业、低压电气业、日用化学品业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大发展。

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

在全球范围内,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浙江民营企业纷纷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以获得更持久有效的竞争力,然而,民营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不容乐观。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和谐管理是企业竞争力之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动力。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管理研究成果对我省民营企业管理转型以及和谐浙江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浙江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现状分析

1.劳动合同形式重于内容

自1988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规定,私营企业录用员工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劳动合同。然而在调查对象中,有17%的人未与企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使在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人员当中,当被问及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时,大部分人对其知之甚少。在劳动合同的签订方式上,有20%的被调查者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时,企业收取了一定数额的保证金,违反了《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由此可见,劳动合同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只是一种形式,而员工的“顺从”使劳动合同的作用显得可有可无。

2.薪酬及内部管理不公平

与薪酬相关的劳动侵权行为也经常发生,如员工的工资得不到按时、按量的发放,员工加班既得不到补休也得不到加班工资,员工享受不到带薪年休假等。在内部管理方面,由于浙江民营企业大都都是家族企业,企业的管理属于集权式管理,因此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权都集中在高层及高层的近亲手中,普通的员工拥有极少的建议权,从而使大多数员工不能有效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

3.员工法律知识匮乏

很多劳动者来自农村,法律知识淡薄,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有效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大部分员工的劳动法律知识不是通过官方的途径获得,导致他们薄弱的法律知识,不高的维权意识;面对纠纷时,大多数人选择沉默,但也有一部分人为了“维权”而触犯法律的底线。因此企业和政府劳动部门在相关劳动法律知识宣传的方式、手段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使更多的劳动者懂法并利用合法途径解决自己的劳动纠纷。

二、优化浙江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维权意识

在浙江有许多企业员工因为缺乏法律知识,维权意识不高,面对企业在薪酬,假期,管理等方面的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逆来顺受,遇到劳动纠纷时就得过且过。这种现象一方面不但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助长了企业里的不正之风。因而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维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本质上讲,员工维权意识的加强,不仅使员工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由于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保障导致员工在企业中工作更安心,更有激情,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最终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因此,企业应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维权意识。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劳资关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主要包括:重大工厂安全技术事故、重大卫生事故、团体劳动争议及重大集体劳动争议等。因此,为了及时安定人心、减轻损失和维护企业的声誉,企业应建立预防和处理劳资关系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有效的员工管理是企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而员工管理的难点之一就是处理好劳动关系。浙江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设立员工关系管理职位。第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员工的素质。第三,细化劳动合同条款,完善合同内容。第四,营造劳资双方平等、互利、合作的企业文化。第五,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形成和谐共享的收入分配机制,让员工的每一份努力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第六,建立预防和处理劳资关系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

3.政府部门理顺关系,建立健全引导与监督机制

浙江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有时会涉及到劳动局、司法、经委、安全检查等多个部门,且各部门职能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使得劳动争议处理流程较为繁琐,让本想维权的员工在维权的路上望而却步。因此必须理顺关系,把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纳入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综合管理的轨道。同时,政府应加大普及劳动法律法规的力度,使广大劳动者在无形中接受更多相关的劳动法律知识,增强其在劳动纠纷中维护自身权益的本领。

理论与经验研究都证明,构建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必须创新企业治理制度,其核心是吸收员工参与企业治理。在这方面,可以在理性反思鞍钢宪法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借鉴国外处理企业劳资关系的成功经验,建立有企业员工参与的企业治理制度。首先,应当改变现行工会行政型组织结构,建立与行业协会相平行的行业工会,在行业工会指导下建立企业工会。同时,改变工会领导成员的产生方式,采取工会会员直接选举与行业工会建议相结合的方式决定工会领导成员。

在中国几千年的和谐传统文化影响下,和谐思想源远流长。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渐激烈,浙江民营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劳动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不仅降低劳动生产成本,树立企业的形象,还能增强对应聘者的吸引力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管理不仅作为丰富管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是对中国式企业管理理论的积极探索,也是对和谐管理理论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赵海平.宁波市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39-40.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劳动力市场;适切性;路径选择;预测模型

【作者简介】王全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赵兵川,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西大同037009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7-0223-04

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与劳动力市场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数量、结构和质量的适度匹配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必然要求。但要做到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度匹配与协调发展,并非易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8-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专业对口就业率分别是61%、57%、59%。且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有63%的人认为目前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有研究显示。职业教育毕业生从事与他们所受到的培训越是接近,他们的生产率与工作满意感越高。如何才能使高职教育的各种课程与工作相匹配?如何保证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必须在考虑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和整个社会需求的运作过程中才能找到答案。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原因探析

高职教育毕业生非对口就业以及职业期待不高的现实状况。反映出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匹配。导致不匹配的因素可能很多,本文将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蛛网理论进行分析。

蛛网理论解释了为什么特定类型的市场价格会受周期性波动的支配。该理论描述了在价格未知以前,必须确定生产总量的市场中。供给与需求的循环互动过程。此时。生产者对价格的预期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观察。蛛网模型中供给决策与需求间存在“时滞”。以蛛网理论应用于农产品市场来说明农产品价格随供给和需求循环波动的关系。假定,由于不可预料的恶劣天气原因,农民玉米作物的产量超乎寻常的低,农产品市场上玉米供给短缺。导致玉米价格升高。如果农民预计玉米高价的状况将持续。来年他们将增加玉米作物的种植量。因此,农产品市场玉米的供给量增加,导致价格降低。如果农民因此又认为玉米价格将持续走低。他们将减少玉米的种植量,最终导致玉米价格再一次升高。

在一定程度上。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间与上述描述有相似之处。由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周期性,教育对象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的确定与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刻也存在“时滞”。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需求存在不完全透明性以及远期变化非预期性特征,导致学生及家长在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往往可能是“短视”的。他们在高职教育入学专业选择过程中。往往主要根据以往此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机会的大小和工资收入的高低而确定。以往工资高、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即所谓的“热门”专业,往往是学生和家长选定的主要对象。因为他们预计此类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以及工资都比较理想。而正是由于该种预期。导致出现以往求人倍率高、收入可观的高职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进人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出现过剩的现象,其投资的收益下降(假定工资即其收益)。反之,一些近年来较“冷”的专业。由于大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不愿意投资,使得此类人才的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不得不提高工资以便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一种理想的、难以企及的状态是经过几个周期的波动后,劳动力市场上某种类型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正好匹配。即我们所期望的均衡状态。

二、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的路径选择

(一)人力资本高职教育投资的特殊性

理论上,随着产品价格及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趋于理性。蛛网模型的均衡状态,远期内是可以实现的。但就短期而言。产品的生产者往往会出现决策失误。

高职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人力”生产过程。学生既是投资者,也是“产品”。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与私营企业等一些商业投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教育决策的直接面对者是学生及家长。他们通常并没有该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且决策一旦形成后基本不能再改变;而商业投资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他们凭借自身的智慧不断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当有新的商机出现时,他们可以重新修订和评价自身的决策。

此外,人力资本的高职教育投资不仅需要物质投资,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学习者本身时间、精力和青春的投资,而后者对于人的生命来讲是不可逆的。商业资本投资在损失出现后有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补救,即使不能弥补,所受损失最多是财务资本。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具有投资回收期长、能动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因此,如果决策失误,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机会成本要大于商业资本投资。教育上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带来的损失,不仅限于学生及家长。教育部门、国家和社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二)劳动力市场预测的重要性

作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当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变革。但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并非始终存在。早期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逐步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才逐步建立起一种保持适度张力的紧密联系。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真正形成的时间还很短,仍有诸多不完善、不健全的地方。加之,我国高职教育的急速发展并非完全源于劳动力市场的客观现实需求。国家政策行政命令的推动起到极大的主导作用。更何况,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高职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配合且保持适度张力的机制远未形成。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劳动力统计署(BLS)与爱尔兰的经济与社会研究院(ESRI),为了促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相互匹配,均开展了有关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的研究工作,并定期出版各类教育与职业的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信息。

通过劳动力市场预测,一方面可以为政府部门的决策者、公共就业服务和机构、用人单位以及教育部门提供某些专业和职业的未来供需状况等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政府决策者可以制定高职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而其它相关部门也可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从而在系统内部作出一些适度的调整。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预测涉及宏观层面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产业结构等信息,可以作为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参考;还可为用人单位和就业服务机构制定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就业培训项目提供重要的前瞻性信息。而这与蛛网理论中蛛网摆动的基本形成原因是由于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决定是基于对先前价格的未来预期,从而造成市场上产品供需不合理的基本假设是不同的。

蛛网理论假设学生形成他们的决策完全是基于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而不是未来状况。换句话说,学生把当前某一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地位等同于(或大致等同于)未来实际状况。由于信息不对称,学生缺乏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总体把握。他们几乎不可能预估到某一专业未来真实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他们唯一可以使用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是其直接表现形式,如现行工资或获得工作的可能性。这也是导致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蛛网行为导致的不协调是开展专业的公共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期望所在。通过专业预测可以辅助学生及家长、就业机构、政府决策部门、高职高专教育部门决策的制定与选择,进而使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不匹配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改进。

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区域性特征十分明显,也即高职教育的毕业生一般是在本区域范围内就业(本文不探讨毕业生的区际流动)。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协调问题本质上也是区域性的,即通常我们是以某区域范围内劳动力市场上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作为衡量招聘人才问题的难易程度指标的。所以有关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以特定区域为对象。此外,长期而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因此,中短期区域劳动力市场预测是比较合适的(假定短期内社会经济不会发生大的波动和急剧变化)。

市场的绝对完善只能存在于理论分析中,所以供需间的绝对匹配与均衡也是不可能的。开展劳动力市场预测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不同类型职业以及高职教育专业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蛛网模型中的“蛛网”摆动过程。不仅如此,由于影响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且学生必须做教育选择时经验匮乏,而这样少有的几次决策对于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开展预测,为学生家长及教育部门等机构提供不同专业、职业劳动力市场地位的中短期预测,对于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尽可能匹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业化中后期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紧密联系的建立意义深远。

三、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预测模型的理论探讨

(一)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预测的基本思路

按照蛛网理论,价格随着市场供给与需求发生波动的同时也对供需双方起着调节作用。就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状况而言,“买方”占主导优势,即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而言是需求导向的。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或者说是寻求未来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的中间态时,应遵循:未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毕业生需求态势的分析高职教育供给现状的分析未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划的确定(或者说是学生及家长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确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预测期,劳动力市场需求可以划分为由于未来就业水平的变化而引起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和由于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把这二者称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新增就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供给可划分为由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形成的供给和由于同类型人才的短期失业而形成的供给。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可用未来劳动力市场状况指标来衡量。

按照上面的分析框架。预测模型可采用层级分解法。首先确定由于就业水平的变化。每一国民经济部门(可采用联合国标准产业分类法)对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根据产业与职业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分解到劳动力市场每一职业大类的需求,最后再分解到每一职业小类(职业小类与高职教育专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的需求:职业小类对高职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由退休及职业流动而形成的对高职教育类人才的需求共同构成每一职业小类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的供给,可以通过统计处于短期待业状态且有就业意愿的高职教育类专业人才。以及劳动力市场应届高职教育毕业生二者共同确定。按职业小类统计得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需求与劳动力市场高职教育专业人才供给之间的比值就是高职教育专业人才未来劳动力市场就业前景指数。该指数越大,此类高职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就较好,相反则就业较差。根据就业前景指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采取定性描述的方法,如,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这种定性描述比采用确切的数值更容易让人接受。政府的决策者、就业培训机构、职业教育部门以及学生家长可以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这些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应用。

(二)劳动力市场前景衡量指标

B0rghans认为个体可以根据各类不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前景调整他们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Heijke,H等认为,通过预测的方法,提供充分可靠的有关各职业和教育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增加其透明性,不仅便于学习者选择相关专业和进行教育投资。更能进一步实现在无需直接的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使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相互适应。

在我国。学生选择何种专业是在其进入高职院校之前就确定的,入学后一般更换专业的可能性很小。在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前提的假设下,学生选择何种专业一般首先考虑的是工资和该专业的劳动力市场前景。当然,学生自身的喜好也是专业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喜好、能力和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因素。但学生个体的喜好和能力对某一学生个体而言是特定的,对学生个体决策选择的影响是相对恒定的。因此,劳动力市场状况就成为影响个体决策的重要变量。但正如Havek所言:“决策者决策的作出会受到许多信息的影响,我们必须将价格体系看成信息交流机制。”市场经济环境中,几乎所有相关的信息,除个人喜好外,都将反映在价格中。也即,除个人喜好外,专业的选择将由价格决定,例如工资(部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反映)。衡量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很多,但考虑到数据等相关信息获取的现实可能性。对高职教育专业选择起重要决定作用的劳动力市场预测指标信息可以简化为工资和就业机会。

工资是由与某一特定专业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工资总和测量的,由该产业部门总从业人员分配。就业机会可看作是由相关职业从业人员与失业人员分享的某产业部门的岗位份额。根据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当某类职业处于主要劳动力市场地位时,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安全性好、管理规范、升迁机会多,相应的渴望进入该劳动力市场从事该职业的人员就会增加。反之。则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