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9: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设计;城市美化

【分类号】:TG333.7

一、城市设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自从人类开始自觉建设聚居地的时候,就已经有原始的设计意识,因此城市设计作为实践有着久远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城市建设史中不乏许多成功的城市设计杰作,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我们今天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例如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普南城(希波丹姆模式)、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对于彼得广场、拿破仑时期的法国巴黎改建规划等,以及我国唐代的长安城规划、宋代的“平江图”、明代的北京城规划等。

然而城市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从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中分离出来,还是近四十年来的事情,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正式使用“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这个词汇。 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美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它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它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的价值观的共存,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并通过对城市内在文化内涵及外在城市形态的发掘、探索,提炼出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充分考虑人与环境之间,视觉上和其它感觉上的联系,城市设计必须尊重和发扬城市特色,保护乡风乡俗;另外城市设计不应忘记人类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而不顾此失彼。

二、以城市设计为手段,构筑优美城市空间

城市特色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该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深刻印象。因而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组织结构中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针对突出特征进行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它既可以是宏观的包括城市空间结构等方面的塑造,也可以是微观的包括城市形象标志等方面的设计。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土木工程和行为科学。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使人类活动史有意义、特征突出、形象鲜明、人文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城市。城市设计的主旨,首先要植根于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土壤,根据自己城市所在地方的民族、历史、文化、环境特点,塑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形象;其次要考虑人与环境之间视觉上和其它感觉上的联系,涉及人们的时间、空间感和幸福感;再次必须尊重和发扬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约定俗成已经具有的特征;另外城市形象设计不应忘记人类对自然美的本能渴望,在改造自然为其所用时要尊重自然而不顾此失彼。

1、项目概况

中原街片区位于晋城市区南部,沿街产业多为汽车销售、维修、公路管理、餐饮等交通配套服务业为主。上世纪90年代初,晋长二级公路开建,市区南部段与207国道重叠,中原街肩负着国道干线公路与二级道路双重功能。近年来随着晋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向南部扩张迅速,中原街南部大片地区也变成了市区,原来作为过境公路的中原街变成了市区中一条主街道,交通量大,同时,在产业上增加了居住以及教育、物资交易市场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本项目根据《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8-2020)》,晋城市城市未来五年的城市发展将围绕“区域中心城市、门户城市、宜居城市”的城市定位,按照修编确定的“六区联动、组团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围绕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四位一体”的市域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城乡生态化为目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造林绿化、兴水治污、节能减排等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大力提升片区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

2、立足项目本身,构筑城市空间

对于中原街城市设计,我们应充分结合现有资源条件,从实际出发,将中原街片区的功能结构调整为核心,以满足城市南部的发展需求为基础,以高端汽车销售、商业贸易为补充,完善片区功能为目标,将城市的文脉尽可能地延续下来为出发点,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特色为轴线,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延续下来,提升城市的整体定位。

2.1规划要突出地域特色

通过对晋城市当地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调研和资料收集,挖掘其中有价值的内涵,通过建筑布局、体量、色彩、材料、图案、细部处理等,突出建筑的地域性,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街道风貌。

2.2坚持功能优先的原则

按照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功能是一切规划和设计的出发点。街道两侧建筑立面改造时,应该注意反映建筑物的真实功能。办公和文化建筑应体现稳重、严谨、高效、亲和的特点;商业建筑应体现轻松、欢快的特点,尊重不同商业文化和商业品牌文化的需求;金融、保险、高级酒店等公共建筑应体现公众服务和城市窗口的特征;住宅建筑要求具有温馨、轻松、愉悦的特点。

2.3对文化界面的控制

在规划中,加强多文化遗产的保护,控制以文峰塔为核心的文化面,文化轴线和文化节点,将晋城历史文化要素贯穿于片区东西,勾画出晋城特有的文化符号。

2.4绿色网络的构成

依据自身景观优势,结合晋城历史文化内涵,以白水河、回军河、道路绿带为景观廊道,建设良好的生态体系。

2.5加强建筑整治,增强整体协调性

建筑应组织有序,既要突出建筑的主导地位,又要使建筑与历史建筑相协调,创造界面建筑的统一性、连续性,考虑对传统建筑组合方式的运用,注重建筑体量与整个城市的关系,建筑立面的细部设计要维护景观整体的协调性,并使建筑材料、色彩与整个城市相得益彰。在建筑的形体组合上同样要强调现代设计手法的运用,使传统与现代结合,历史与未来交汇,使市民从整体而有韵律的建筑形象中去感受城市文化的气质和精神,潜移默化中促进市民文化素养的提高。

三、强化意识,不断加强城市设计工作

从全国来看,每个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形象特征及资源优势、地域特色。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从空间到时间,从形体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的每一个过程。它致力于不断创造和谐宜人的生活环境,着眼于城市宏观层面整体塑造城市风貌及景观特色的工作,它可以增强对城市整体性的把握,使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更加丰富,构筑优美的城市空间。

针对晋城市中原街道路两侧城市设计这个具体实例,我们就是力求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通过采取种种措施保护和拓展城市空间,来达到传承晋城市历史文化和原有地域特色的目的,通过对用地规划、建筑整治以及各种形态的综合布置,形成一个富有层次的都市脉络,方案通过对中心区种种功能的组织,形成了丰富、具有活力的空间序列,并通过设计加强步行通道、绿化走廊、河网水系及节点空间之间的相连、相通,传承和延续城市特色。

四、结语

希望通过对中原街城市设计的案例,指导我们以后努力做好城市设计工作,虽然目前城市设计工作存在编制技术标准规范欠缺、成果的可操作性、利益的兼顾性、法定性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加强城市设计的工作,对于提高城市空间形象,彰显城市自身的人文、历史、地理的特色,创造优美生活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中,我们要不断致力于推进城市设计工作的发展,发掘、突出地域特色,

增强城市空间的构筑,不断指导我们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艺术化;城市环境;设计

一、前言

目前,国内城市环境艺术化设计还不够到位,同时,很多城市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进行城市环境艺术化设计的重要性,因此,研究艺术化的城市环境设计很有意义。

二、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1、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义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环境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城市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环境合理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空间的一种规划方法。

2、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及其意义

(一)环境艺术设计综合了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化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城市环境艺术是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建设与审美等方面相互结合的一种艺术,是人造艺术与自然环境艺术的综合体现,满足了人类生活的需求又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和谐,推动人类探索城市环境的持续发展。

(二)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综合艺术学科出现在设计舞台上,综合了人文、地理、科技、建筑、施工等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对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造就了缤纷绚烂的空间效果。中国城市在多元社会的推动下,其发展形式也越发现代化,功能与形式多样化,专业化,城市环境艺术集城市功能先进性与文化悠久性,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沟通社会,自然的大众艺术,通过生活环境艺术化,促进人际交往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城市环境艺术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

(三)环境艺术设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尊重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心理,物理诸方面的因素,要充分依托自然条件,结合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山水,道路,植被等因素,创造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

(四)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应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历史性的基本原则,对社会中的“人”,“环境”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文化建设也迈向更高的层次,环境建设向城市多元化道路发展,城市环境艺术化已成为迫切的需求。

(五)从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而言,环境艺术设计把自然,人文,艺术协调相融,体现城市大环境发展的特点,满足人类生活与精神上的需求,重视环境艺术的个性与城市建设相辅相成,起到丰富城市空间的作用,使之既跟上时展,又提高文化层次,创造富有地区特色和精神文明的环境艺术,保证城市环境有良好的持续性发展。

三、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的倾向

1、观赏性以及标志性倾向

从传统是城市环境设计理念这方面而言,城市空间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在很多城市多将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小品作为城市的识别标志,成为城市的视觉焦点。由于一些雕塑环境艺术设计小品居于很强的标志性和观赏性,因而大多数都放置在城市的重要位置,如城市出入口的地方,绿地的中心等。而观赏性与标志性并重是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手法的两种基本倾向,而这种倾向也体现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两大趋势:其一,是一些“ 望型”的远距离大型建筑标志物,它以独特的造型、醒目的色彩、厚重的质感以及特殊的肌理等特征作为城市的背景屹立于城市的一角,例如,在纽约市哈德逊河滨水区有两座雕塑,这两座雕塑是著名雕塑家马丁·皮耶尔设计的,以不锈钢作为柱台,简洁大方而且有力,刚好与隔岸相望的自由女神遥相呼应,因而成为了哈德逊轮渡旅客的里程碑,同时也成为了当地巴里特城市公园的界标;其二就是“亲和性”的近距离小型雕塑,这种雕塑的尺度塑造以人体相当,非常具有亲和力,没有围栏,也没有厚重的基座,小巧灵活地放置在道路位置,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一些趣味和惊喜,也成为当地的标志物。例如,“三口之家”的小型雕塑,就非常具有亲和力地放置在上海南京路的步行街,成为具有观赏价值的标志物。

2、动感性以及蓝化倾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越来越重视,对于环境艺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标志性和观赏性的环境景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对多元化生活的需求了。因而,现代化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师们将绿化空间环境和蓝化空间环境纳入了艺术设计的体系中。其中,最主要的蓝化和绿化工具就是水。水在城市环境设计中是一个古老而又不会落伍的因素。现代城市环境水元素的设计更加突出了“嬉水”的思想,注重水和人的关系,注重水以及周边景物之间的关系。水是城市环境艺术最为重要和经典的设计题材,既可以动,也可以静;既可以喧闹,也可以无声;既可以嬉玩,也可以观赏。

3、复合功能化倾向

现代化城市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标志化、观赏化、实用化、艺术化和装饰化等倾向必然会导致环境艺术设计复合功能化的倾向。环境设计中既要突出实用功能,也要满足人们的观赏功能、艺术审美功能、装饰功能,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例如,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河谷的绿景园办公区中,由著名艺术设计师朱迪·麦基设计的经典雕塑“铜猫长凳”,其基本原型是座椅,突出了作为座椅的实用功能,同时又以猫作为装饰,突显了艺术性和装饰性,是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功能复合化倾向的优秀典范。

四、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

环境艺术的发展原则应坚持社会性、经济性、生态性、地域性、历史性的基本原则, 对社会中的“人”,“环境”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 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 文化建设也迈向更高的层次, 环境建设向城市多元化道路发展, 城市环境艺术化已成为迫切的需求。环境建设应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 注重节能、节材, 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提倡朴实简约, 反对浮华铺张, 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达到优良的性价比。同样, 适宜的人居环境还需要文化层次的支持, 人类居住应该成为一门学问。现在无论是搞建筑, 搞规划, 还是搞环境, 都不能代表人居环境,因为他们都是人居环境的一个侧面。

五、加强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1、参与提案与决策。我国现阶段公众只是处于被告知的地位,他们的观点、建议还无法得到真正的重视。因此,应增加一些更切实有效的科学方式,在设计方案前引导性的让公众列举出对环境的希望点和缺点,在宣传解释中使设计方案的表达更平民化,更加通俗易懂。

2、参与设计与建设。环境艺术还肩负着城市运作的实际功能,这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所在。因此如果能在有序的指导下,组织使用者――公众参与部分设计与建造,能增强这种场所的归属感、认同感。

3、参与维护与发展。公众参与维护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成立基金和相关组织,这也应成为我国日后发展的方向。至于相关的保护与发展组织,笔者认为可从目前现有的社区组织进行发展,逐步培养公众参与维护与发展环境艺术的意识与经验。

六、结束语

在今后城市设计中,要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艺术化的城市设计才能够将城市的现代化设计理念体现出来,让城市更加适合人类居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标识人性化设计功能性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K915文献标识码: A

城市作为人类工作、生活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城市环境的空间形态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相关,他们是城市的直接体验者,同时也是创造者,美好的城市环境与和谐的市民民主氛围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发展与规划、软件与硬件建设中体现人文关怀。现代化城市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的同时,又给人们提出了城市合理运行的难题。一个好的城市不仅要具备完备的硬件条件,更需要良好的软件环境,得以实现真正地“人性化设计”。城市标识就是这样一种软件环境的基础设施要素,它是城市的引导者,引导着人们更加便利的享受着城市环境的舒适,代表着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水平,更体现了公共服务水平与文明程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远远高于我国,城市规划和使用的最基本原则是强调以服务为主导的发展趋势,强化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视觉导向标识系统的建设伴随着城市街道、城市建筑、城市景观、城市公共艺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成熟而完善,导引着居民区围绕着公共交通走廊,确保居民到公交站点步行的距离在5分钟之内;强调适应性强的建筑,从而减少土地和建筑资源的浪费等等,这些理论与实践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在城市建设与设计时考量的依据。当前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日益发展的同时,重视形象工程、体现长官意志、缺乏人文关怀的城市设计项目仍层出不穷。我们认为城市标识设计中需要突出人文关怀,人作为城市设计对象应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关注人文需求、挖掘城市特色、加强公众参与、完善保障机制等措施,为我国城市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和适宜的人居环境,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功能性、规范性的标识设计

现代城市空间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居环境的属性,要体现为人所用的根本目的,即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一种注重人性需求的设计,它最早出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通常所说的设计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就是说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针对人类的各种需要展开的,这些需要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需要,更是包含着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是设计本源的回归。人文关怀指对人们精神上的一种人性化的关注、关心,具体在城市空间中是指在建筑、、环境、景观、公共艺术等环境设计中注重文化氛围上的营造。

城市不仅仅通过建筑而展现,给使用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不仅仅是建筑形象。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意象元素包含路、区、边缘、标志、中心点,在城市路网的联系下,借助标志、标识等艺术元素的协助,使得城市的可达性提高。城市导向标识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其设计应该紧紧围绕着“索引、导向”这一功能性原则进行。导向系统要综合考量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信息内容的多重性、接受人群的多样性和传达信息的的及时性。无论标识位置设置、可传达距离、遮蔽性、可识别性,还是标识字体的色彩、大小、组织方法等等,都要彰显科学的态度和完整、细致的人文关怀。

例如:文化风景旅游区的人员密集、功能设施繁多、道路导引繁琐,所以,导向系统的目标定位是:无论是国内外的游客初次进入景区,只要依照导向标识系统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得所需信息,并能够完全自助进行游览,而不受语言和文化交流的影响。当然,我们的视觉所见到的导向标识设计的首要原则之一就是规范性,不规范的标识往往会引起人们的误读,当然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导向作用。在我国各城市、地区、风景游览地等使用的标识符号形式各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对导向标识的认知混乱。一般而言,导向信息通过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大到小的空间顺序进行分级设置,快速的阅读性和识别性使信息获取速度和事务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二.彰显人文关怀的设计法则

设计是以科技、艺术手段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乃至便利的服务;设计是协调人类需求、发展与生存环境条件限制之间的关系。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中,更说明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关系,为了使两者之间的关系和谐,设计者不断寻找答案。设计是以人为主体的,以人为本的设计将会促使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其核心是“设计”,其目的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在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人性化的设计方面,就是要设计出更符合人性、给人带来便利的设计作品。城市的引导者---导向标识设计更需要凸显这一准则,即从细微处着眼的人性化设计,注重人文特色的形式美设计法则在标识中的精妙展现。

导向标识系统(wayfainding signage system),其基本功能是辅助人在空间一系列的移位行动,导向标识的存在方式应该是系统性、持续性的,利用各种元素和方法传递空间信息的,根据空间的不同属性,图形、地图、字体、色彩等各种信息都会被进行统一规划和组合。其中导向标牌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视距下导向标识尺寸的设定以及导向标识的大小和行驶速度的关系,还应考虑城市人群、外地人群和国外人群的地域、语言、习惯、方式的差异性,在现代越来越复杂的空间和信息环境中,导向标牌的高度、视距、间距以及图标和字体的大小,都必须符合人的视觉习惯、行为习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标识牌的面积、倾斜度以及阅读者视距可能形成的角度,都应综合考虑,要使得行人在近距离阅读内容繁杂的导向标识时可以清晰地识别其细节内容。在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层次是弱势群体,人性化设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消除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由于身体不便带来的障碍,并确保群体之间的活动不会相互影响。如导向标牌中设置弱势群体使用的盲文、专用通过空间、声控系统、电磁感应装置等等。这些都从细微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旨在城市环境使人类生活的更舒适。

三.当代设计是使人类更好的生活而持有的根本态度。

城市文化应该是创造城市美的基础,因为地域文化包含了许多不同体系不同特色的文化遗产,它们能够反映不同地域城市的人不同情感的体现,对于不同地域特色的城市保护的意义远远大于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在城市导向标识设计中必须注意现代与传统、环境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结合地域人文元素的标识设计在多元时代的审美取向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城市标识设计是要恰当把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如社会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民族气氛等,这些都是形成城市特色的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城市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一面。城市设计需要理性和感性、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城市的功能和氛围,才能严谨合理而又不失温情和浪漫。

篇4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 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开发 意义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五方面的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既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也是一种社会共体行为,其是人类群体基于自身发展过程深刻反思后而产生的,其关注的是文化传统,强调的是文化的地方性和多元性,唤醒的是人们对于那些濒临消失的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再认识。

一、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

大庆是中国北方的一座新兴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稀缺。然而,近年来大庆围绕着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做了大量扎实而稳健的社会工作,采取了诸多新的举措。其中包括在固本中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貌,在使用中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在研习中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精髓,以及在活动中保护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品牌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大庆拥有的国家和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数十项之多,如杨小班鼓吹乐棚、蒙古四胡音乐、古驿道站丁习俗、东北芦苇画手工技艺、古建筑彩绘等,无论数量或种类在黑龙江省都位居前列。成绩固然是值得骄傲与肯定的,但如果单从城市设计层面上来看,大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结合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从根本上进一步明确大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其原本就是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意义。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与创新者,人的活动自始至终都与非物质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伴而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演绎着人类文明的华彩乐章。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诉求是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文化的地方性和多元性遭到前所未有的颠覆,传统的文化载体语言、表演艺术、风俗、礼仪、节庆以及手工技能等逐渐走向消亡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内心世界“本真”的一种回归与释放。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观念、意识的深刻变化,现代人对设计的要求已不是简单地局限于设计对象基本功能的实现,也不再是纯粹的审美满足,而更多的是要迎合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强调对人的关注,把人放在第一位,追求更符合人类思考方式的传达形式,不断加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从本质上给人以人文关怀。而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公众的艺术强调的正是开放与包容,注重的就是人文关怀,可以恰如其分地与公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意志相融合,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巧妙地结合特定的主题。运用多元的形式和内容来塑造更具内涵的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内容的宣传和普及,引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共鸣,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

(二)公众参与的社会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深厚积淀,是全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必定是一种社会共体行为,其需要有稳固、强大的社会民众基础,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和投入,决不能只是单纯地依靠政府和少数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有这样的表述:“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在开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时,应努力确保创造、延续和传承这种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最大限度的参与,并吸收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管理。”如何能够唤醒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行为的参与意识,激发、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在设计层面上寻找适合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另辟蹊径,是当代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重大社会课题。而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城市公共艺术是面向广大公众的艺术,只有当其和公众发生关系、产生交流时,才能构成公共艺术的空间。这也就必然在根本上决定了城市公共艺术必须最大程度地接纳公众参与其中,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价值,体现其更大的社会意义。城市公共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不谋而合,借助城市公共艺术,我们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更好地融入全体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公众在聆听、触摸、欣赏城市公共艺术的同时,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更有效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社会工作的深入推进。

(三)继承创新的历史意义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一段持续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保护行为与开发行为是同等重要的,且相辅相成,恰如其分地体现着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做好保护,我们就要对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目的性的、必要的确认、归纳、整理、立档与研究,力争能够还原其“真身”,保留其“原汁原味”,这是基础和条件。做好开发,我们就要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以及需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序的、科学合理的再加工、再包装和适度的再创造,并加以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使其焕发新的生机,这是目的,更是发展的趋向。而在城市设计层面上,城市公共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重要载体,也是不断发展变化、推陈出新的,其既要通过自身的艺术语言让公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厚重传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又要通过自身的艺术革新让公众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时代气息,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可行性。使公众由内而发地体会到他们作为社会共体成员身上所肩负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进而不断自发地去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体中蕴藏的无限正能量,造福当代,从更深的层面上体现出城市公共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历史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公共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点在于城市公共艺术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表现对象和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以城市公共艺术为表现载体和形式,且两者都是公众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我们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它们共同打造公众的城市精神家园,倾情诉说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变迁。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必将愈发重大,其既包括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也包括公众参与的社会意义,更包括继承创新的历史意义,这些都将在未来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给予我们更为明确的行动方向指引,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地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制定、保护举措的实施以及开发利用的推进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价值和作用,让非物质文化真切地在大庆这块肥沃的黑土地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注:本文为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设计层面上的开发与保护》,项目编号:DSGB2013063)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2]何小青.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构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卢白蕊.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D].武汉理工大学,2007.

[4]李丽丹.自组织理论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耿村故事的传承与保护为例[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篇5

关键词:绿地规划;环境城市;绿容率

1.绿地规划理论

随时展与进步,我们认识到与城市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植物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一环,绿地系统的建设也得到规划管理者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来看,现实中绿地系统的现状却不尽人意,其中生态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管理和评价指标存在缺陷。沿用至今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绿化指标,对于在宏观上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绿化用地规模基本状况及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用绿地面积或绿化覆盖率来进行规划并推算控制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误差,不能真实反映在环境中绿色面积能发生实际效应的生物量、生态效率以及生态功能,特别是在分析城市的绿化结构和估算绿地的生态效益时,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来完善绿地系统的评价体系,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绿地生态效益。

2.绿容率指标体系

绿容率指标体系作为一种新生理论,它的具体含义是:为了应用于生态规划对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城市设计、项目设计进行科学指导与控制而制定的绿化指标。其目的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科学生物总量,进而约束绿地系统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绿地系统建设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有限的绿地系统建设的品质和效率。这一体系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沿用原有的绿地评价指标―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第二部分是衡量绿地本身的生态效益水平的指标―绿量、绿量率;第三部分是将绿地建设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起来的绿容率及绿化建设指数。

2.1绿地面积:指城市中各类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道路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等绿地面积总和。

2.2绿地率:指城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种绿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即:绿地率=区域内园林绿地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2.3绿化覆盖面积:一定范围内所有乔木、灌木、地被和草本植物垂直投影面积。

2.4绿化覆盖率:指一定区域内绿化覆盖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即绿化覆盖率=区域内园林绿地覆盖面积总和/区域总面积×100%。

2.5绿量和三维绿量:绿量在绿容率指标体系中指植物全部叶子的1/2总面积,国际常用单位为平方米。三维绿量也是20世纪80年代新提出的概念,是指绿地中植物生长的茎、叶所占的空间体积的量,单位常用立方米。

2.6绿量率:也称叶面积指数(LAI),指单位面积内植物1/2的叶面积。

2.7绿容率:也称绿量容积率,指某规划用地内,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绿量。

2.8绿化建设指数:是将绿地系统及建筑开发结合起来和一项指标,是绿容率和容积率的比值,也是绿量和总建筑面积的比值。

3.绿容率指标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实施技术路线

绿容率作为生态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了规划编制的科学指导意义和严谨的可操作的量化应用路线,改变了社会对绿化的单一认识和简单的行为方式。

生态规划不仅仅是一项科学研究,更是一项可应用、实施并影响后人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看到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城市蔓延、城市扩张、城市板结以及城市健康安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形式主义的城市草地、简单低效的城市绿地建设、逐渐被压缩、侵浊、破碎的城市绿地系统、加上长官意志、扭曲的地方经济发展的狭隘导向和特权商品―破坏生态优先权的默许等等,这些行为往往借助了科学的外衣。某些学者在科学上的不负责任与价钱诱惑的钱权交易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绿容率体系中绿量的指标涉及单株绿量、群落绿量、地块绿量的计算模型和数据统计模式。对于绿容率中有效的绿量计算是以稳定绿量的植物群落的初始绿量开始的。统一的绿容率指标体系涉及生态规划中的自然区域和城市区域,统合了生态规则、传统的常规指标,与生态等级控制指标、规划的常规指标、城市容度指标并行构成技术体系。它依托GIS数字信息系统的动态运行,实现生态效益和城市生态承载等重要生态指标的对应与协调配套。

绿容率不仅可以用在生态规则中,而且可作为国土、森林、土地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设计管理指标。目前,在区域生态规划、城镇生态规划、项目地块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进行不间断的研究与实践。

4.生态学同绿容率指标系统内核相统一

当今全球面临的环境危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曾对自然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虽然创造了发达的城市文明,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现在人们已经觉醒,意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阐述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1972年《马丘比丘》提出子“建筑城市-园林绿化的再统一”的重要概念;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成为学术界公认的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国1992年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在未来和下一世纪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在建筑界,对环境和生态的关注体现在“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的实践方面。欧美国家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生态建筑设计主要表现为对气候的关注,形成“生物气候地方主义”的设计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深层次生态学、生物建筑运动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逐步完善,生态理论大大丰富。在园林界,提出了园林生态学理论,这种理论以人类生态学为基础,融汇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和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等理论,研究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影响范围内的人类生活、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节的途径,并提出园林生态学原则理论:

4.1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

4.2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类身心再生功能;强调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

4.3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如养分和水的循环利用,避免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4.4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以乡土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树种,保护和发展乡土树种。

4.5整体和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系来设计和管理。

五、结束语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所遵循的思想和原则是多方面的,而不仅是生态原则。即使是生态设计也是包含社会、文化和经济在内的复合生态。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加入生态设计的概念不是景观规划的突变和割裂,而是进化、延续和丰富。加入生态的概念是在规划中侧重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采取多目标而非单一目标的途径,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高度和谐。

参考文献:

[1]饶戎 赵慧恩.绿容率指标体系解读.中国建设报.2004

参考文献:

[2] 严玲璋. 城市绿化树种编制的原则[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

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景观环境规划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所居住的城市环境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环境规划就是发展可持续的生态城市的必经途径。而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对于城市景观环境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是城市景观环境的核心组成要素,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形象和景观。只有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充分体现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才能最终建成可持续的、生态的城市。

1.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的内涵

1.1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的内容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是建立在合理的城市设计的基础之上的,它要符合城市发展的要求和满足人们的身心需求。即城市景观环境规划就是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城市所包含的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并使设计符合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城市景观环境规划的内容所包含的组成要素主要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道路、园林、广场等,所要处理的景观环境元素既包括新旧建筑的设计、城市特色的保护与发展、公共空间和使用设计以及随季节和时间而变化的景观环境等。城市景观环境规划要对这些要素进行充分的使用、安排和设计,使之既可以发挥城市的特色,又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完善的城市景观环境体系。

1.2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的特点和意义

城市景观环境规划具有空间向度和时间的特点,是对三维空间的规划设计,也是基于历史的演变过程的设计。同时,它还必须要满足所服务的对象的身心需要。做好城市景观环境规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可以展现一座城市的外在形象和地方特色,代表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建设水平。

2. 建筑设计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2.1 地域性建筑设计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建筑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环境规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类建筑或建筑群是人们对一座城市最直接的印象,也是人们最先接触到的城市景观。因此,建筑设计的优劣状况对于城市的整体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作用在中小城市中是尤为突出的。城市的建筑设计要根据美学的原则来组织环境景观元素,从城市的整体出发来创造出具有清晰格局的景观环境结构。基于此,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者们在做环境规划时,要通过系统的思维方式,把每一个建筑视觉要素都看做城市景观的一个基本点,从而可以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在视觉上成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同时,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到我国不同城市和不同地区的特色设计,保持和发展其原有建筑设计,充分体现特有的民俗和城市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之下,我国很多中小城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意象,包括建筑材料、建筑形态和构造形式等。这些极其符合地方特色的建筑使得很多城市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景观风格。因此,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要充分注意地域的特点,结合地域性特征做好建筑设计。例如,地处南方地区的浙江省的自然景观是以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为主的,因此,在城市景观环境设计中的景观植被一般是以落叶乔木为主,其建筑要能与植被进行合理的融合,需要注意的是要使建筑物更加自然地融入到城市的整体景观环境中。这就要求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建筑设计既要与城市自然景观保持一致性和整体性,又要体现出自身的地域特点。

2.2 建筑设计在城市景观环境整体规划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建筑设计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种类型、充满创意的建筑创作层出不穷。但是在很多一味追求“新、奇、特”的建筑设计之后,存在着不够关注人文和环境的问题,对于建筑物所处的城市环境考虑的较少,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景观环境。这种虽然充满创意和优秀但却给城市的景观等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建筑设计作品也是有很多的。例如,在北京长安街上的每栋建筑单体都是由最优秀的设计师设计的,但是这种设计却重在突出个体的个性,而忽视了周围的整体环境,导致了整个景观环境的不协调,引起了建筑设计行业内的争执和批判。而位于希腊爱琴海上的伊特拉小岛,就是一个建筑设计与整体景观环境相协调的典范。这个小岛上的建筑都没有高于三层的,布满了结构样式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而且所有建筑外面的颜色都统一是白色的,形成了一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设计理念。伊特拉小岛由此也被人称为艺术家之岛。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于城市景观环境的整体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整个景观环境的设计效果。

2.3 合理设计居住区,体现城市景观环境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居住区是城市建筑的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居住区建筑的设计对于与周边景观环境的统一性和景观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了居住区的环境,而居住区的建筑设计则是构成这些环境的基础。在居住区的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建筑群体设计既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又可以确保获得优质景观环境价值。居住区的环境景观主要由实体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组成的,其中,实体要素包括人、建筑、植被、道路、设施等,精神文化要素则主要是指所处环境的历史、风俗等。城市景观环境是人们观赏和参与其中活动的对象,它的价值主要是能够符合大家的审美情趣和体现出所在地的场所精神。目前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一些开发商仅仅从谋取更大的利益的角度出发,建立只能满足日照间距的千楼一面的住宅,但是这种从表面上看比较整齐划一的住宅设计对于城市景观环境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整个景观环境体系显得比较呆板、生硬和突兀,根本就不可以体现出城市景观环境的价值所在。因此,在住宅区的建筑设计中,要真正使建筑的设计与周边的景观环境进行自然地融合,同时要更加注意到要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使所设计的建筑实际的能源消耗达到一个最低值,实现城市建筑和整个城市景观环境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4 建筑设计对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场地设计的影响

场地的设计问题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根据基地的现状和条件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设计来使场地中的要素达到和谐状态。其中,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场地设计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建筑物,在设计中要注意使建筑物与其他的设计要素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建筑设计对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的场地设计所产生的具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场地设计的工作内容上。场地设计的工作包括单体建筑设计外的其他所有的设计,如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建筑物等。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环境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设计,更是影响着整个环境规划和景观效果。一座城市的景观环境规划既要充分展现出城市美观的风貌,又要充分结合地域性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景观环境系统。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部分,对于整个城市的规划、布局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城市景观环境规划中,要以建筑的设计为出发点,将建筑设计与景观环境体系进行自然地融合,充分体现出城市景观环境规划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系统性。

参考文献:

[1]张强. 浅析小城镇景观环境规划之建筑设计[J]. 安徽建筑,2010,02:19-20.

篇7

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为城市高密度开发与人性化空间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市空间、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铜锣湾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1高密度城市中心空间设计典范

铜锣湾南靠山,北临海,外部空间的阻碍和限制使商业用地范围内的建筑物被迫高密度垂直发展,由此形成了特殊的空间感受。高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核心城区商业地段,引发了人们密集的行为活动和紧张的生活节奏,激发出非同一般的效率和活力。正如商业活动高效的特点一般,维多利亚公园利用率也显得如此之高,在承载了游憩、休闲、集会、交通等活动和履行城市景观职能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城市形象。这种开放式互补型的城市中心区单元的空间设计模式,体现了华人社区高密度和拥挤的基本特征,对于发展紧凑型的绿色城市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2铜锣湾空间模式的特征和启示

1.2.1 黄金区位和便捷交通

铜锣湾地处港岛北岸商业核心地带,临近中区海底隧道出口,并且公共交通极其发达。城市交通的大集中, 造成了巨大的交通负荷,但是铜锣湾的繁华与活力非但没有带来严重的交通问题,反而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于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通过政策与建设的引导,该地段目前90%以上的出行量都是由公共交通承担。交通体系与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土地开发等之间的紧密结合及高效的交通管理,维持了铜锣湾城市核心单元与其他地段的人流交换需求,使铜锣湾地段紧张的土地空间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并使该城市单元维持了高效有序的运转。

1.2.2 超高密度和容积率

铜锣湾已成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几个城市中心区之一,突破10的超高建筑容积率即使在港岛城市核心地段中也名列前茅。铜锣湾为了实现真正的高密度与集约化效益,往往形成下层商铺,上层写字楼、居住、旅馆等复合功能,不仅摆脱了规划建设立法中容积率的限制,而且混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设施的效率,同时办公和居住也由于配套设施的保证而更加便利。区位的优势吸引人们仍然不断地流向该地段,商业中心区规模的增长和新增空间场所的需要,迫使商业中心区的建筑密度进一步加大。从长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的角度来考虑,铜锣湾地段几乎没有任何选择,延续并进一步实现超高密度发展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近年来为补充城市空间,香港政府和港铁公司兴建铜锣湾地下商城,以增加建筑面积,缓解建筑和交通问题,然而考虑到该地段的土地现状和不断增加的使用需求,政府不得不一再放宽对规划容积率的限制。

2.1功能复合、形态互补的空间模式

既然高密度和高容积率成为城市发展的既定条件和不二选择,那么如何通过中心区城市单元内部功能的复合、空间形态多元和互补,来满足身居其中的人们活动和体验的多元需求就变得尤其重要。铜锣湾高密度的商业中心区与维多利亚公园在面积上几乎形成1:1 的对应关系,然而两者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无偿、一消费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因而解决了很多的城市问题。绿地公园满足了高密度城市空间中人们缓解压抑的需要,同时高密度的人流也避免了城市绿地由于可达性不足而形成无人问津的死角,保证了与商业同等的活力高效。这种核心区城市单元的互补型空间模式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商业的发展聚集吸引大量的城市人口,造成土地不断增值,在实现土地集约的目标下,城市逐渐向着混合功能和高密度的方向发展,同时产生休憩交流等活动对大面积公共空间和集中绿地的需要。这些新观念反映出当代城市设计应该关注将城市的高密度特征转变为高效率高价值的集中性优势,同时兼顾景观生态等绿色价值的提升和活动休憩等人本主义的关怀需要。

3.1城市中心土地空间设计集约化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中心区的空间集约利用程度低,空间浪费现象严重:一方面表现在非城市中心公共设施类的用地比例过多,如残存的老式住宅或封闭大院占据了更适宜商业开发的土地,以低密度的建筑占用大量城市土地,土地收益低,使用粗放,已不适合存在于中心区;另一方面表现

在商业文娱、商务办公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强度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集约度,大量占地多、层数低的公共建筑使中心区的土地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需要以更集约的方式利用土地才能发挥更大效益。

因此,针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矛盾最突出的城市中心区展开研究,从土地利用的空间形体、结构要素、服务功能等方面入手建构评价模型,在中微观的层面剖析土地集约利用的深层次原因,为土地集约发展战略探索核心功能区的具体支点,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空间环境和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变提供借鉴:

(1)中心区建筑规模集约

公共职能建筑空间是居于城市中心区内部的各项承接城市产业功能的空间,它承担了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发展需要,同时也是服务产业发展的物质载体。可以说城市中心区的集约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依赖于公共职能建筑空间的高度聚集。与此同时,在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选择上职能空间本身也因其不同的内在属性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为城市中心区内各类不同形态的建筑实体空间。

(2)中心区用地建设集约

城市用地是中心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是各种物质空间形态集聚的本源。而进一步又可以将其划分为配套用地和建设用地,两者都对土地节约利用产生影响。配套用地分布反映了绿地、水面等非开发用地与中心区整体空间形态的关系,建设用地则对公共职能空间的形态和利用效率产生了影响。

(3)中心区交通支撑集约

中心区的空间集约运行离不开高效率的道路交通路网结构,道路交通作为空间支撑骨架,对中心区的土地拓展发展具有引导意义。良好的通达性使得中心区产业集聚化发展更为顺利,并促进了空间形态的集约;同时作为中心区的非建设空间,道路交通又是土地集约利用的消极因素。通过合理打造城市中心区的公共空间,可以满足人们的高密度和高质量的双重愿望。

4.1展望国内城市中心设计

香港铜锣湾商业中心和维多利亚公园两个单元模块占地相当,而在城市功能、形态空间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这一地段的高效和活力已经向我们展示出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铜锣湾这片不足一平方千米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是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铜锣湾城市中心区空间发展的模式,因为符合高密度的华人社会生活特征,同时为城市核心地段的空间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也必然成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走向。

参考文献:

[1] 费移山, 王建国. 高密度城市形态与城市交通――以香港城市发展为例[ J ] . 新建筑,2004,(5):4-6.

[2] 张为平. 隐形逻辑: 香港, 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 M ]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5-56,79-96.

篇8

关键词:地域文化;中原地区;美学思想;城市绿地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拥有广博多样的地域自然环境和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华民族善于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人居环境建设。我国主流文化的形成,与中原地区密切相关。中原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正统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越来越突出地域性特点,传统美学在当代城镇建设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我国目前城市的建设受到国外“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在城市建设思维上出现了情与理权衡的偏差,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从而失去了地方特色。本文分析了中原地区城市绿地建设的思考,并试图从中原地区美学思想的角度,探讨符合国人审美心理的现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 

1对我们有影响的中国传统美学 

我国从前秦时期就形成了以审美意象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美学思想。传统美学影响到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至今我们某些处理问题的方式还受这些思维方法影响。老子提出“道”是万物的起源,是宇宙的基本评价尺度,这影响到国人在看待空间界限上与西方人的差别:在老子的思想中,重点突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观点。孔子则重视个人的美育在社会教化中的重要作用,在欣赏自然美方面,孔子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点,认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要符合欣赏主体的道德观念。 

我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整体和合的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尤具借鉴意义。风景园林师们要善于吸取前人的智慧、他人的经验,科学分析和正确处理城市住区与城市景观、城市住区与周边环境、城市住区内部景观等关系问题。 

2中原概念及其文化基本精神 

2.1中原概念的形成及其区域优势 

中原既是一个地理学的概念,也是一个历史学的概念。汉代以后称河南一带为中土或中州、中原,在这个地域内产生和流布的文化,学界泛称为中原文化。 

中原一词最初不是作为地域概念出现的,只是一个普通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中州之地的专用术语。中原地区历史悠久,中原文化的源头博大精深,其影响力辐射四方。北宋以后虽然趋于衰落,但其影响依然绵延不绝。 

2.2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原地区长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政治的焦点和文明核心。因此,中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主要区域,这一地区的文化有别于一般地域文化,带有很强的正统性特点。刚健勤劳,自强不息,中原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突出特点,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主张大一统,崇尚和为贵,中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崇尚和为贵的大一统思想;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原文化的一贯精神。 

3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3.1关学思想在城市建设中的结合运用 

1992年,钱学森先生在《美术》杂志上提倡中国画要画关于现代城市的题材,“城市山水画”这一提法开始传开。画家祝林恩创作了一系列表现城市风光的作品,开创了“城市山水画”这一新的领域,祝林恩也被称“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开创者,“城市山水画”表现的是城市风光和都市生活,寄托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美好向往和艺术性追求,对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建设也提供了参考。 

生活的艺术是一种技巧,而艺术的生活则是一种境界。优美生活的体验要求城镇居民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城市美学正是通过城市的审美与艺术活动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城市绿地是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美学相辅相成,通过城市美学的指导思想创造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内在修养,铸造城市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奥地利建筑师卡米罗·希特的《按照艺术的原则建设城市》正是现代城市美学艺术说的代表,他的艺术原则着眼于关系,特别是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者可以直接控制和创造城市环境里的公共建筑物、广场与街道之间的视觉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并且互相辉映的,每个物体之间应该无论从视觉体量或比例尺寸感受上都应有相对应的关系,人们可以从这种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中找到城市环境景观的直观感受。除此以外,城市绿地建设相连更多关系的现代城市美学思想,就是我们不可不提的19世纪英国社会活动家埃布倪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然说城市现代美学。其代表作《明日的花园城市》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这种思想就是通过对城市地块的规划设计,使城市布满各种绿地并且每块绿地在空间上相互联系交织成网带有均衡的观点。 

3.2山水园林关学与山水城市建设 

中国古典园林其实是风景名胜之集大成的“集景文化”,它把山、水、建筑、花木作为造园的四大要素,四大要素都与山水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离开了山水就没有中国园林。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以小见大的深远意境,山水在园林中,通过欣赏园林中山水可以联想到无限的自然景色,从而达到与自然亲近、驱除烦恼、陶冶性情的目的。现在,在建设山水城市的进程中,了解山水文化的特征,吸收古典园林中的美学思想,做到“古为今用”,对建设“山水城市”有重要的意义。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的美学特点是一致的,其所追求的都是诗画意趣和超越形似强调神韵,都是在“神似”上大做文章的。我们要全面地、正确地去理解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吸收中国山水美学的精神,营造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使现代化的“山水城市”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富有东方文化的内涵。4中原地域美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应用 

4.1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内涵 

城市绿地建设本身具有文化属性,其可以凭借城市的合理利用来构建。城市这种形式在人类文明的长期进程中,与人类文化有机融合,从而向人们传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城市绿地建设文化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植物文化、生态文化、建筑文化等。 

4.2城市绿地建设文化性的体现 

城市绿地文化性在大都借风物抒感,借物咏志,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体现了华夏文化的无穷魅力。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市树市花及花卉展,如洛阳牡丹花会、开封展等代表着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植物文化性在宗教方面更是大放异彩,人们也常常表达对宗教神灵的敬仰,菩提树等成为沟通神灵世界的媒介。 

4.3中原地域关学思想在城市绿地建设的体现 

中原地区美学思想深受儒家道家哲学思想影响,要求无论是人的审美,对艺术作品的评析还是对自然景观的赏玩,都强调绿地空间按主次序列进行有效转换。如洛阳市在城市建设中突出城市“十字”景观骨架,以金谷园路一洛南行政中心轴线和隋唐洛阳城遗址轴线所构成的南北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以洛河为轴,沿河两岸景观形成东西向城市景观风貌带。但也有一些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以及应用功能并没有把人的功能需要和情感需要作为基本出发点,城市的各个功能分区往往既不清晰、不合理,市民缺乏适宜的心理过渡空间,并没有考虑到普通市民的功能和心理需求,各地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一味引用名贵树种,而这些与儒家道德美学的初衷相违背的城市绿地建设应该回归到整体性的思考,应当从居民需求的角度出发建设舒适生态宜居的城市。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篇9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由于规划失控,更由于普遍缺少审美文化修养、缺少对城市色彩的重视,使某种“显富、摆阔、攀比、争强”的“暴发户”文化或美学趣味在大中城市中蔓延开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彼此模仿,争赶时髦,各种新材料、新涂料争艳斗奇的色彩,将许多城市涂成色彩斑斓的大花脸,既失去鲜明的城市个性,又切断历史文脉,而且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色彩问题开始引起许多城市决策者的注意,并进入操作程序。本文中,笔者拟结合对欧洲一些城市色彩的实地观察,从美学角度,对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及应用原则做些初步探讨,算是对上述亡羊补牢举措的一种支持吧!

什么是城市色彩

城市是人类集中居住地,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城市中裸露的土地(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及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都是人工产物,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在城市人工色构成中,还可再按物体的性质,分为固定色和流动色、永久色和临时色。城市各种永久性的公用民用建筑、桥梁、街道广场、城市雕塑等,构成固定的永久性色彩;而城市中车辆等交通工具、行人服饰构成流动色;城市广告、标牌、路牌、报亭、路灯、霓虹灯及橱窗、窗台摆设等等则构成临时色。同时,由于色彩产生于光折射,各种物体原色,会根据其材料的表面肌理、受光程度以及环境色彩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城市色彩还可分为单体原色与视觉效果色。同样黄色建筑,是临海而建,还是背山而立,是独立存在,还是夹缝中插建,其色彩效果是大不同的。

因此,城市色彩是一种系统存在,完整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应对所有的城市色彩构成因素统一进行分析规划,确定主色系统或辅色系统。然后确定各种建筑物和其它物体的永久固有基准色,再确定包括城市广告和公交车辆等等流动色,包括街道点缀物及窗台摆设物等等的临时色。但根据目前中国城市规划失范的现状,本文研究的主要是城市建筑物的固定色彩,以及固定色与自然色的协调问题。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意义

我们的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为什么要重视色彩规划设计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其一、城市色彩是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根据马克思的观点,色彩又是最大众化的美感形式。因此,色彩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早就注意到色彩对人类心理健康的影响,城市色彩对居民心理的影响也已被许多鲜活案例所实证。几年前,日本东京就出现过一场市民的“色彩骚动”,不少市民面对艳丽的、高彩度的公交车、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五颜六色的广告和刺眼的玻璃幕墙,感到头晕目眩、心绪烦躁,为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迫使东京市政当局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的偏差,消除市民心中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英国也曾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座黑色的桥梁,每年都有一些人在那里自杀;后来把桥涂成天蓝色,自杀的人显著减少了;人们继而又把桥涂成粉红色,此后自杀的人就没有了。城市色彩对人的心理作用由此可见一斑(陈爱和:《给城市着上健康美丽的色彩》《人民日报》2002、04、05)。

西哲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类诗意地栖息大地上。今天,在德国、奥地利、法国、荷兰等国家,这句话已部分变成现实。他们的乡村如此,他们的城市同样如此。尽管他们城市大都历经数百年,其普通建筑质量绝不比我们高,但其城市仍给人以典雅、温馨、舒适,充满文化意蕴的感觉。而这,便与其城市环境色调规划控制直接相关:人们行走在这些城市街道上,感受不到杂乱无章的刺眼色彩,更没有巨幅广告拼命骚扰视线。简洁和谐的色彩,给人们以悦目的感觉,这本身便构成他们优雅文明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像控制噪声和空气污染一样,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以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其二、城市色彩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城市色彩与城市历史一样悠久,色彩本身便积淀着城市的历史。这之中,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像北京皇城的金黄屋顶与民居的灰褐屋顶对比,便是中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写照;上海外滩建筑凝重的铅灰色,则透视着国际金融资本的威严。有些则是城市建筑自然选择的结果,像中国江南城市的灰瓦白墙,德国城市的红瓦黄墙,便是城市的传统色彩。无论白墙灰瓦还是黄墙红瓦,这些符合美学规律的色彩搭配,既是不同民族审美趣味的结晶,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像欧洲城市,如果仅看其教堂,似乎有许多共同点。但如果看民居色调,无论是威尼斯或阿姆斯特丹,人们却会一眼辨析出来;即便其外墙涂料是新的,但其色彩却是历史的。因此,如果一座城市随意破坏传统色调,则等于将历史割断,暴露出一副苍白面孔。这正是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的悲哀所在:仅从外观上,人们无论如何得不出北京与巴黎一样历史悠久的结论;车行在苏州大街上,人们绝对感受不到江南名城或中国水城的特色。因此,对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要象保护文化遗产一样保持其城市特色,以延续其历史文脉。

其三、城市色彩是城市现代文明的体现

城市色彩早就存在,但城市色彩设计规划却是一个现代课题。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关键在于传统城市是在文化封闭状态中、在生产力相对落后情况下发育生长起来的。城市建筑色彩受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局限很大。人们不可能单单为了色彩而采用某种昂贵材料。因此,多数城市的色彩,或是由建材固有色体现出来的,如或红或灰的砖瓦;或是由廉价易得材料决定的,如或黄或白的涂料。何况,对于生活其中的人们,也不知道其它民族或地区的建筑会有另类颜色。在这种被动选择中,尽管审美规律潜在地起着作用,却未必体现人类的文明自觉。而现代城市建设则不同了,由于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更由于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与普及,人们已可随心所欲地控制建筑及其它城市设施、设备的色彩了;而现代传媒及便捷交通,又打破了文化壁障,人们可以彼此仿学,甚至形成所谓建筑时髦趋势。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获得色彩自由的人们,如何控制其城市色彩,赶不赶时髦,便成为一个文明素养问题了。今天,想给一座城市或城市新区披上各色豪华外衣,并不困难,只要有钱就行;但要让新城区形成和谐、雅致的色调,却十分地不容易,它需要城市领导、建筑师及业主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好比改革开放,我们告别服装蓝灰时代之后,如何选择衣服款式才体现出人的文化品味是一个道理。新贵夫人尽管浑身绫罗绸缎珠光宝气,却总给人一种没文化的感觉;女大学生们,尽管一身素雅,却透露出一股书卷气。一位著名画家从美国归来,感叹大上海变土了。许多人不解。其实,正像城里人看乡下人穿红袄绿裤是“土”一样,我们被涂上五颜六色、色彩混乱地一塌糊涂的城市,怎能说不是一种“土”呢?因此,正如一位美国建设师所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是什么。一座城市的色彩,的确在时时刻刻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座城市的现代文明水准。

其四、城市色彩也是矫正城市建筑无序状态的重要手段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最严重的问题,并不在城市色彩上;城市色彩出现的问题,主要原因也不在色彩本身:关键是城市建筑规划失范。由于对新建筑的体量、高度、风格、质料及环境协调等方面缺少严格控制,许多超大体量、超高层楼座到处拔地而起,伪古典风格与现代、后现代风格建筑并肩而立,这都给城市风貌造成了致命的、难以弥补的破坏。譬如,从北京西站步行到长安街,扑面而来的巨无霸建筑,挟带着各类怪异色彩并肩而立,压迫着的人们视觉,甚至使人产生某种恐惧感。这种因建筑规划失控而产生的后遗症,显然不是靠城市色彩设计可以解决的。但从换一个角度讲,正因为今天我们已难以从体量、高度、风格上统一现有建筑了,所以,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制定色彩规划,使某些杂乱无章的建筑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在色彩方面获得某种统一性。心理学试验测定,在视觉两大构成因素“形”与“色”之中,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力为80%,对形状的敏感力约为20%,色彩是影响感官的第一要素。因此,从城市色彩角度寻找问题,采取必要措施,改变某些可能改变的城市色彩,规范新建筑的色彩,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修补因城市规划失控所严重破坏的城市风貌的。这也是我所谓亡羊补牢的意思所在。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的原则

那么,如何规划设计城市的色彩呢?这里,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概念。

提及城市色彩,很多人会产生错觉,认为色彩就是五颜六色,就是红黄蓝绿紫,城市色彩,就是用各种“最美”的颜色装饰建筑、装扮城市。实际上,色彩本身是没有美丑之分的,所谓色彩美,完全美在色彩与色彩、色彩与环境的搭配上。人们视觉认为最美的色彩,如果出现的地方的不对,或搭配的比例不协调,便可能是最丑的色彩。譬如绿色,作为植物生命的体现,它永远是城市中最美的色彩,无论建筑物色彩怎样混乱,只要被绿色植被遮掩,就会化丑为美。但如果整座城市被涂上绿色,却可能使人产生阴森、恐怖的联想,这是色彩心理学规律使然。譬如大红大绿是色彩运用中的大忌,但“万绿丛中一点红”,却是美的图画。再譬如,“五色令人目盲”,色彩杂乱容易产生视觉污染;但如果色彩过于单调,呆板,同样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正像绘画中色彩运用没有一定之规一样,城市色彩运用也没有刻板章法。这里,我只能阐述几条基本原则:

1、突出城市中自然美、人类美原则

人类的色彩美感来自其“自然向人生成”历史进程中,来自大自然对人的陶冶。对人类来说,自然的原生色总是易于接受的,甚至是最美的。因此,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而要尽量保护突出自然色,特别是树木、草地、河流、大海、甚至岩石的自然色。青岛新修的滨海步行道,用黄褐色原木架构,既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又使其溶于海滨景色之中,便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青岛香港路和东海路人行道上,保留了许多天然礁石,构成了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这也是值得肯定的明智之举。青岛老城在规划时,所有通向海的道路都敞开着,既向自然借景,又将海的色彩融入城市,而东部新区,许多通海的道路被堵死了,城市便缺少了一块最美的色彩,这是令人遗憾的。

西方先哲说,最美的猴子对人类来说也是丑的,人总是以人为第一审美对象。因此,在城市色彩设计中,要尽量使大面积的色彩不张扬、不艳丽,以突出人的美。巴黎街头最美的风景就是时装女郎了,而巴黎的地面、墙壁都是素雅的灰色、米色,这便突出了流动人群的色彩美。而我们许多城市的商业街,往往从脚底到头顶,到处都是争奇斗艳的色彩:脚下是艳丽的红地砖,头上是飘动的彩旗;商店外墙,则是大幅商品招贴画;人行道旁,还矗立着灯箱广告;行走其间,人的色彩、人的美,几乎被淹没了。这只能令人感叹,我们太不懂得尊重和突出人的美了。

2、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原则

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并在不断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意味。因此,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为了延续城市的文脉,城市应尽量保持其传统色调,以显示其历史文化的真实性。如果城市原有风貌已被破坏,起码在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周边的建筑,其色调必须与古建筑色调相统一。法兰克福的旧城在二战中被严重破坏,现存某些古建筑周边便注意这种协调,譬如用米黄色做外墙涂料,形成一个色彩小环境。据说,北京皇城根一带的旧城保护,已开始注意这一点了,这是值得庆幸的。否则,皇城被淹没在更加金碧辉煌的玻璃幕墙建筑群中,北京的历史文脉就彻底被葬送了。

3、服从城市功能区分原则

如同人的服饰要服从人的身份一样,城市色彩也要服从城市的功能。这之中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指城市的整体功能,一层指城市的分区功能。一座商业城市与一座文化或旅游城市,其色彩自然应该有所区别,一座大城市与一座小城市,其色彩原则也应有区别。对于像香港这样的商业大都市来讲,城市色彩服从于商业目的,即便色彩有些混乱,人们也能容忍。但对于像巴黎、维也纳这样的文化名城,假如其城市色彩混乱,便对城市形象有绝大损害。米兰作为意大利最早的金融中心,其老城色调非常凝重,而威尼斯,作为旅游城市,其老城色彩则活泼得多,这两者是不能置换的。相对说来,欧洲一些旅游小城,其建筑色彩都比较艳丽,给游客留下鲜活印象;而欧洲的大城市,其建筑色彩都比较淡雅,追求一种宁静的感觉,避免色彩火爆而形成“噪声”。

从城市区域划分来说,市行政中心(或广场)的色彩,一般应凝重一些;商业区的色彩,可以活跃一些;居住区的色彩,应素雅一些;旅游区的色彩,则要强调和谐悦目。这些原则是城市色彩规划的通则,譬如用适当色彩手段将居民小区与商业街区区分开来:居住区不应出现广告,便是实施城区功能色彩区分的重要手段。与此同理,城市单体建筑的色彩也要服从其功能。像立交桥等大型基础设施,其混凝土本色既显出力量感,又接近自然色,没必要弄巧成拙地进行粉刷。像高层的办公写字楼,则不宜用轻浮的色彩,而像街头电话亭、候车亭等临时性公共设施,则可以采用相对明快的色彩。只要我们能制定包括建筑色相、明度、饱和度在内的分区色彩控制标准并严格执行,便能逐步解决城市色彩混乱及平庸问题。

4、城市色彩构成和谐原则

和谐是色彩运用的核心原则,也是城市色彩的核心原则。这里的色彩包括所有城市色的构成因素:自然的、人工的;固定的、流动的;永久的、临时的等等。这里的和谐,是要求城市色彩在变化中、差异中的实现统一或协调。如果色彩没有变化,差异,就无所谓和谐;但变化、差异过大,也就没有和谐。城市色彩的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工色与自然色或与城市自然环境色彩的协调,一是指人工色与人工色或与城市建筑环境色彩之间的协调。

城市色彩首先要与自然环境色彩相协调,一座被绿色森林或蓝色海洋拥抱的城市,其色彩自然应区别于内陆城市或特大城市。绿色环绕的小城,色彩运用即便大胆一点,也不至破坏城市色彩的和谐。欧洲旅游小城,像茵斯布鲁克、萨尔斯堡的建筑色彩鲜亮,原因也在这里:小城外面环绕的往往就是大片绿色的河流山林,或者是冬天的皑皑白雪,这样,城内街景的暖红色调,便比较容易找到平衡。而海洋中的城市,如果色彩过于素淡,城市会失去生机,所以,威尼斯虽以暖红为主调,却不给人色彩嘈杂的感觉,反而显得生机勃勃。总之,在存有自然色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使其构成城市底色,使文化色服从自然色,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青岛老城的色彩便是典范。所谓“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其中只有“红瓦”是人工色,其余全是自然色。这些自然色并非青岛独有,而是所有沿海城市共同拥有的自然财富。为什么青岛却能将这些自然色“贪为己有”呢?就在于青岛旧城的规划中,巧妙地借用、利用了青岛的自然色,实现了人工色与自然色的和谐统一。

在没有或缺少自然色的大城市或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的话,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然后,分功能区、分建筑结构,围绕主色调搭配色彩。一般情况下,大面积建筑立面色彩应靠近主色调,留下色彩变化空间,给建筑细部(窗户、门庭、招牌等)以渲染变化的机会。特别是体量巨大、结构复杂的建筑,应用统一色彩,使之溶于城市色彩整体构成中;体量小但结构雷同的建筑群落(譬如公寓建筑),则应通过对凉台、门窗色彩的变化设计,使整组建筑产生视觉的生动感、节奏感或韵律感。城市中的新建筑,必须照应周边建筑已形成的色彩环境,如果原有建筑色彩非常不和谐,则应使用能中和色彩冲突或形成过度色的建筑色彩,而绝不能标新立异,再别出新彩,乱上添乱。但无论城市色彩主调如何,硬化地面都必须接近自然色,接近石板、石砖的色彩,避免大面积使用彩色地砖使城市色彩结构失重,破坏色彩的和谐统一。

当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应反对的倾向

基于以上原则,我认为目前城市色彩实施中,必须反对、制止如下三种倾向:

1、反对城市色彩商业性倾向

目前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一大根源,是城市色彩的商业化运用。这突出表现在城市广告色彩运用上。大面积色彩艳丽、色度饱满的灯箱、横幅或气球广告,无规则地置放到城市建筑的屋顶、立面或街道广场上,甚至一些标志性建筑也披挂上花花绿绿广告,将整个城市色彩切割的七零八落,怪艳无序。特别是商店门头简陋的灯箱广告,形状不一、怪色突起,既破坏了原有建筑的色彩,又造成了严重的噪色污染,给人以喧嚣和紧张之印象,使行人浮躁莫名,神晕目眩。因此,应立法逐步限制广告色彩,商店门头应提倡艺术招牌为主,取代灯箱店招。

2、反对城市色彩话语霸权倾向

由于色彩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许多新建筑都在争夺色彩的话语霸权。一些有权势的单位或企业,纷纷在所属建筑色彩上大做文章。他们不考虑城市色彩的协调,而是从显势露贵心理出发,选择最时髦的装饰材料,或最鲜亮色彩来装饰建筑外表。于是,一些金色玻璃幕墙建筑会昂然屹立在灰调建筑群中;一些绿色琉璃瓦装饰建筑,也跻身在银色高楼之中。更有的房地产商,为了显示自己的气派,给所建高层公寓楼涂上红绿黄蓝紫数种色彩,争相斗艳地屹立在城市中心。由于这些建筑本身体量就大,它们所造成的色彩污染后果便特别严重,必须尽早立法加以干预。

3、反对城市色彩追赶时髦倾向

由于缺少对城市色彩的专门研究、倡导及规划,我认为,追赶建筑色彩时髦是造成城市色彩混乱的主要原因。多数情况下,城建负责人、建筑师及建筑业主,并非出于商业目的或权势动机,仅仅是为追赶新潮或做模仿秀,而把城市色彩搞得一塌糊涂的。新并不就是美,经济强势不等于文化发达。建筑有时代性,但盲目追随仿效的建筑时髦倾向本身,却是违反建筑美学及文化本性的。同样,建筑乃至整个城市色彩的时髦倾向,也是违反城市色彩美学及文化本性的。遗憾的是,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并不懂得这一点。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人们最早最多去的地区和国家是香港、日本和美国,这些地区和国家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建筑及色彩便被视为楷模,就像到处仿造高架桥一样(欧洲城市几乎都是由隧道解决交通问题的),我们城市的色彩也步入了误区,并经过国内城市相互仿学,便形成了种种时髦倾向。

篇10

【关键词】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

前言

随着现代化交通建设水平的提升,行人对城市交通道路以及设施的要求也在快速地提升,也就是对于城市道路的观赏功能、便捷功能、使用功能等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城市道路设计当中的实用、安全能够同便捷、舒适相互的统一,就需要在城市道路设计当中尽量地考虑到人性化设计。

1 道路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交通的特性、交通量的大小是很多人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 在解决机动车交通的问题上耗费的精力比较大。虽然这样的设计对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给予了充分满足,但是人的精神感受却被忽略了,与市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不相符合。 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城市道路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还要具有享受的功能、观赏的功能、便捷的功能以及舒适的功能等。也就是说,要想建立现代城市道路,使其符合人们与时展的需求,就要对人性化设计进行充分考虑。

2 城市道路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具体设计内容

2.1 交通性道路设计

交通性的道路设计主要指的是城市道路设计当中的路灯、人行天桥、候车廊等等设计与建设。在交通功能性的设施设计当中,应该考虑到偏向于车行交通服务的满足。在人行天桥、路灯和护栏等设计上,要注意间接明快,能够将其使用功能凸显粗话来。并且,对于标线和交通标志灯设置,还需要拥有一定的提前量,这样可以让驾驶人员能够早一步了解路面的实际情况。

2.2 生活性街道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生活性的街道属于交通中较为复杂的路段,这样的街道上,由于人车混杂,极容易发生各种交通事故。所以,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就应该注重生活性的街道设计。在标线标志方面,应该合理的布置停车位,确保交通不会受到任何的阻碍。另外,对于生活性街道的车速和车流,还可以通过限制性和引导性的交通设施来加以疏导,这样可以保证车辆的顺利通行,这样也可以为行人换取更多的活动空间。另外,在道路的中间或者是边缘地带还可以设置一部分树木。这一部分树木不仅可以帮助交通秩序的梳理,同时还可以提升道路的整体美观度。

2.3 人行道路的规划设计

现阶段,在很多城市道路中机动车道与人性道路相对而言比较狭窄。因此,要对城市道路进行人性化设计,就要对人行道系统进行完善。人行道的平整度会对其使用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设计人行道平面图的时候,很多设计人员通常都会将人行道铺设得非常漂亮。然而人行道的主要使用功能就是供行人行驶, 人们在乎的是人行道的平整严实度、雨天出行时会不会不小心踩到水沟、走路的时候会不会被绊倒等。至于地砖的图案与颜色,行人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对人行道进行人性化设计的时候,首先就是要对人行道的平整度进行有效保障,且尽量铺设防滑的地砖。值得注意的是,在人行道中行走的虽然大多数都是正常人,但是还有许多残障人士也会在人行道中行走。如果在设计人行道的过程中没有对这些特殊行人进行考虑的话,将会影响到其行走,可能还会产生各种安全事故,尤其是盲人。所以在设计人行道的时候还要设置出盲道,将人性化设计体现出来。

2.4 环境景观的设计

对城市道路进行设计与规划的时候,交通便利是其首要考虑的因素,环境影响也是需要考虑的。所以,对城市道路进行规划的时候,为了尽可能的减少道路污染,可以在道路的两边以及中间进行适当的绿化,使得道路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绿化,指示牌、公交站牌、路灯、电话亭、垃圾箱以及报刊亭等公共建筑物在整体的结构上也要体现出和谐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可观赏性。此外,为了满足人们对城市道路的更高要求,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就要规划出休闲广场、步行街以及无障碍设计等,使人们在精神生活上得到一种享受的愉悦。所以,在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安全与实用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另外,美观、舒适、方便等人性化需求也是需要充分考虑的。对于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与周围景观配合之间的问题应该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1)线性组合效果,并非是要求了在设置当中必须要是一条直线,反而是在条件的允许之下,能够尽量的设置一些区县,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情趣; (2)做好道路断面同周边建筑物之间的干系。如果周边的建筑物较高,那么道路的设计就应该偏向于简洁、宽敞,能够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多而不乱的感觉。在周围的建筑物较矮的时候,就应该将道路设置的偏窄一点,这样可以让整体看起来有一种紧凑感;(3)色彩要满足要求。当道路周边是现代化的建筑的时候,人行道应该尽量选择晶石或者是花岗岩,这样更为合适,如果周边属于仿古建筑物一类,那么选择陶砖或者是灰色砖这样相对古朴典雅的材料,就更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5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中,平面交叉口属于道路的连接点,其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形式与空间形态,这样才能够帮助驾驶人员提前识别交叉口位置。对于交叉口的建筑物高度和体量都应该与交叉口大小保持相互的协调,这样才能够让去平面的效果更佳趋于平衡。

2.6 高架桥与立交桥的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当私家车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城市道路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阻塞,使得人们快捷方便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架设好高架桥或者立交桥可以在交通阻塞较为严重时进行有效缓解。在架设高架桥与立交桥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交通需求进行考虑,还要对高架桥与立交桥建立之后对城市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考虑。因为架设高架桥与立交桥的规模通常都比较大,而且还都建立在城市中主要干路之间,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对周边的居民以及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时候,要尽量将高架桥与立交桥架设在比较宽阔且周围居民比较少的地方。如果没有较为宽阔的区域,为了解决主干路的各个主要相交路口并尽量减少占地面积,可以在主干道上施用简单的跨线立交桥的方式,在其他的支干道相交口处则施用封闭交叉口的方式, 采取的措施可以为 “一进一出”。也就是说,支干道直行交通或者左转的时候,可以采用先右转到支下游立交桥、调头后再行驶回来的方式。这种道路设计不仅可以对交通的压力进行有效缓解,还可以满足其占地面积尽量少的要求。

2.7 加强智能化交通建设

我国的交通政策、交通结构、交通环境、交通运行特性等各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现有交通系统及其设施的组成以及交通领域研究开发的基础,同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智能道路交通技术研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各城市的城市化建设也需要相适应地符合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城市化建设中,城市道路规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体现出一定的人性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个城市化建设的建设水平,在城市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岩.浅析城市道路上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