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9: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合作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合作制度

篇1

家校联系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直接沟通的重要形式,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全校教职工都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家校联系。为此,特作如下要求:

1、家校联系的意义。家校联系是“三结合”教育的有效形式。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要克服家校联系只是班主任的事,与已无关的思想。

2、家校联系的目的。家校联系是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表现情况,通过互通情报,掌握学生的动态,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3、家校联系的内容。要克服过去只有学生出了问题犯了错才家访的错误认识。这种“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告状式家校联系应当废止。家校联系中,教师应当向家长如实全面汇报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不能只讲缺点和错误。通过家校联系,教师不仅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

4、家校联系的形式。家校联系的形式可以直接登门访问,也可以书信、电话联系、短消息以及召开家长会等形式进行。

5、具体要求:

(1)与每个学生家校联系一学期不少于一次,一学期召开一次家长会。

(2)采用“给家长的一封信”的家校联系,应及时收齐反馈卡,并检查有无家长签回意见,如空缺的应及时补做这一工作。

(3)凡犯了错误或受纪律处分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进行家访,把情况如实反映,取得家长配合,以便进行教育。

篇2

价值作用之一,戏曲进入高校教育是推广素质教育最适当、最有社会功利效果的手段之一。中国教育从隋唐的八股取士,到今天的填鸭式教育,一直以应试为主。它既造成了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若戏曲进入大学,学生在学演剧目的同时,既娱悦了身心,又活跃了思维,使他们能在戏曲的虚拟性、时空感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方面提升思维空间的意象化和灵动感,这对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对灵感的激发,以及对边沿学科,拿彼物以证此物,形成思维利导,此外,还能浸润于诗词曲赋、平仄声韵、音乐构成、书法绘画、历史典籍等文学知识,大有裨益。对舞台结构、民俗文化、服饰文化、审美价值等方面的了解,也有助于他们对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培育过程的中国民族文化,形成一种导读和了解。

价值作用之二,学演中国戏曲,能增进大学生的审美判断,提升认识境界。中国戏曲是沿着形成于农村,发展于城市,雅化于宫廷的道路发展而来的,“通俗性”是戏曲艺术与生俱来的天性。目前在我国众多剧种中,除了昆曲雅化,京剧半雅化外,其他剧种基本上都还保持着各自浓郁的乡土气息,其实雅和俗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层次和不同的风格。在文学史上,人们多注重二者的对立性,实质上“雅俗共赏”、“雅俗兼备”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审美境界之一。中国戏曲中很大一部分优秀传统剧目,如改编后的京剧《九江口》、《春草闯堂》、《狱卒平冤》、《拾玉镯》,新创优秀剧目如京剧的《曹操与杨修》、《骆驼祥子》,蒲剧《土坑上的女人》,川剧《金子》以及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等,均已成为雅俗兼备的艺术品,达到了娱乐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如果大学生学演中国戏曲,多少能领悟到“守不泥迹,放不逾矩”的“中和”美学思想,以及有节有度的动态平衡,稳中求变的哲学内涵,以增进大学生审美判断,提高审美境界。

价值作用之三,戏曲进入高校教育,是影响和改变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良好方法之一。中国戏曲所表现的故事题材,多以忠、孝、节、义为主,如 “三国”、“水浒”、“说唐”、“说岳”、“西游记”、“杨家将”、“英烈传”、“施公案”等由话本小说演变而来的剧目,其明辨善恶、忠君爱国、行侠仗义、杀富济贫、扶危济困、和衷共济等是中国戏曲辨正美学思想的全部内涵,就是表现爱情故事,如“牡丹亭”、“西厢记”、“梁祝”等剧目也都呈现出圣洁美好的人性光辉。待看今天的大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在上二代乃至三代长辈人的呵护下成长,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过分的依赖和索取,造成了他们心理承受力的冰脆和对社会对人生认知的短视。学习期间一味的读死书、死读书。缺少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步入社会后难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即使求得一职,很少懂得感恩父母,兼济家庭,回报社会,更不要奢谈比肩圣人,齐家治国平天下了。何以如此?乃是读书时对修身一环的缺失。戏曲若能进入大学校园,让大学生学演一些剧目,抑或能从戏曲藉蕴中品味感悟到一些行事做人的道理。

篇3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dicat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found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ome problem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re revealed. This article focus on the main problems embodied in pres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studies how to facilitate the profound of their coope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enterprises, governments and so on.

关键词: 校企合作;高等教育发展;互惠互赢;实施策略

Key wor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mutually beneficial and win-win;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717;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54-02

0 引言

校企合作成为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已逐渐凸显,人们纷纷意识到了校企合作互惠互赢的本质,认识到了它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我们校企合作的“近况”不如人意,在我们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校企合作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只有不断解决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推进校企之间深度合作,才能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1]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 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意义

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一次“双赢”。校企合作帮助了学校完成高等教育要求全面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任色的任务。通过深度合作,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任务中,并就行业发展提供实践基地和科研条件,分担了学校的教学压力。此外企业还根据行业需要提出对人才的要求,与学校一起指导对人才的培养,这对提升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企业而言,校企合作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人才内在需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离不开创新,而学校为企业输出人才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渠道,企业通过对高校优秀学生层层遴选,不但节约了招人、用人等方面所需要的大量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为企业筛选出企业需要的各种优秀人才为之所用。此外,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资源,可以获得学校科研转化成的成果,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会不断为企业注入新活力。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还是培养学生,学生们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他们将有很多机会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参观学习和实践。通过自身的实践,更加深刻的去掌握所学专业领域中他们将来工作中所必需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校企合作符合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要,他不仅能使学生在实习中理解和强化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还能有助于学生们在企业的工作环境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正确的就业观,从而对自身所学专业领域有进一步了解以及更好地找到自身将来的一个工作定位[2]。

2 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校企合作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国内高校纷纷与校外企业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合作,甚至也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与国外的企业开展了合作,这说明大家已经逐渐认识到了校企合作互惠互赢的本质,开始积极地探讨和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但是,就我国目前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来看,校企合作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大多数都是形式上的合作,合作的深度、广度以及有效度都远远不够,这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有很大的关系。

2.1 企业只顾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动力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够,使校企合作处在“一头热一头冷”、“校热企冷”的一个尴尬境地。这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光有很大关系,很多企业目光不够长远,只顾看眼前效益和利润,所以大部分校企合作只是短期的合作,他们并未明白校企合作需要长期的合作,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这就导致了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缺乏实际行动,缺少对高校得人才投资,以及对学校科研转化成果等各个方面的投资。

2.2 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实施不到位

校企合作不能得到深度的合作和发展,与高校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和实施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联。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部分高校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校企合作以“放羊式”的顶岗实习较为常见,绝大部分毕业前的高校学生都要有一段时间的实习的要求,有些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与企业进行一些形式上的短期合作,而学生并不能在这种“形式主义”下学到东西,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相差甚远。还有一类是学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理解不透彻。仍强调以课堂为主,完全依赖理论知识的学习,缺少实践,甚至没有实践。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确实不能适应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环境中的工作岗位,致使校企合作不能得到很好地推动和发展。

2.3 缺少政府这一关键角色的参与

校企合作参与较多的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动,缺少政府这一关键角色的协调、推进和监督。目前,政府还未出台符合校企合作发展需要的相应配套政策来支持推动校企合作,也没有相应的法律来保护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和解决相应的问题冲突,使得校企合作在推进过程中因制度不够明确完善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从而导致校企合作的进展和效果不如人意。

3 推进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实现互惠互赢的实施策略

3.1 校企双方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和长远的发展战略

促进校企合作首先学校和企业要在思想认识上认识到校企合作的至关重要性,双方都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双方应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认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点以培养企业继续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突破原有的教育培养思维定式和思想禁锢,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价值观,努力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和有效度,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资源,紧密合作,从而最终达到互惠互赢的目的。

3.2 教师、企业工程师双向交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企业工程师双向交流即教师进企业,企业工程师进校园,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学校,这无疑都是一次彼此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和互相提高的过程,企业家和教师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理论和实践互补,各取所长,各补所短,从而使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由企业选派企业内部的优秀高级技工或者专家进入学校,走进学生们的课堂,面对面的向学生们交流专业看法和传递行业信息,使学生们更好地去了解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通过高级技工或者专家的工作实践和案例,让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当前形势和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重要基本操作技能,从而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他们对以后毕业参加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准备[3]。

学校同样也可以选派校内的优秀骨干教师前往企业一线,首先,可以为企业一线的职工提供咨询服务和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强化职工的专业文化知识,甚至还可以针对企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来进行科技攻关,将解决出来科技创新转化为成果,为企业的发展再添新动力。再者,教师前往企业一线也有利于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如今高等院校的教师多为硕、博士毕业的老师,他们往往一毕业就走向教师的工作岗位,从而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而派遣他们去往企业一线加强了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加大了“双师型”老师的培养。其次,教师前赴企业一线不仅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还可以及时的跟踪行业的发展,充分地了解企业对行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从而将行业信息回馈给学生和学校,使学生能更清晰的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及使学校更加准确的设定学生的培养方案[4]。

3.3 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研发教材

一个合理的、有效的、科学的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培养影响重大,对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标准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了解企业的需要,要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原则,因此学校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深入企业认真听取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和要求,以就业为导向,论证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企业应让学校明确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群,对每一个具体岗位的具体职责、任务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明确每一个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储备、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考核标准,进一步确定所开发课程的具体内容。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确定,紧接着便是课程对应的课程教材的研发,教材的研发要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按照开发课程的特点和课程的要求和最终目的,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究教材内容,针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和生产实际需要,就教材内容、实训项目等与现场长期从事培训人员进行研讨,确定教材大纲,逐步修正,共同研发出紧密结合实际的实训教材,从而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3.4 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推动校企合作深度发展不仅仅需要学校和企业的积极参与,还需要政府极大的发挥它的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统筹主导作用,努力统筹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与企业进行有效的深度合作。学校和企业分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利益群体,如何让两者融洽合作实F双赢也需要靠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发挥作用,政府应在其中协调处理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所出现的必不可少的利益、权利、冲突、责任与义务等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校企合作的实行,建立一个健全的评估制度来促进校企之间进行长久的深度合作。

4 结语

尽管目前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只要学校、企业和政府齐心协力,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本着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水平、增强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及办出特色的初衷,坚守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信念,那么那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只要学校、企业和政府积极参与,加强彼此之间互动,充分发挥三者在校企合作中各自的作用,校企合作将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将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张世民.建设信息产业园,加强校企深度合作[J].教育与职业,2010(28):36-38.

[2]韦振锋,蒙玉玲.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7(6):14-15.

篇4

根据《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为减少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加强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和销毁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责任分工

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置和销毁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地要高度重视,按照“封闭运作、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农业部门统一回收、专业机构处置销毁、地方财政予以补助”的剧毒、高毒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和集中处置体系,做到有领导负责、有机构承担、有人员实施、有经费保证。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资金,对剧毒、高毒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集中处置和销毁给予补贴。

剧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者严格落实实名制购买制度,统一储备、统一使用的单位做到封闭运行,履行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回收责任。在实行剧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的地方,农药使用者应当妥善保管剧毒、高毒农药废弃包装物,并及时送交剧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单位暂时存放,由所在地县级农业部门集中回收,交专业机构处置销毁。在实行剧毒、高毒农药禁止经营的地方,由统一贮备、统一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单位直接负责使用后废弃物的回收,交专业机构处置销毁。

二、加强宣传培训

各级农业部门要通过电视、报刊、微信等媒介,加强对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的宣传,让剧毒、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者和统一储备、统一使用单位,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完善工作档案。让使用者充分认识乱扔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对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危害,积极交回剧毒、高毒农药使用后的废弃物。积极开展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安全处理有关知识培训,特别是加强对统防统治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的专业人员的培训,防止中毒和药害事故发生。

三、强化监督检查

各级农业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剧毒、高毒农药回收处置和销毁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可追溯管理,并组织力量对回收主体进销货台账与回收、销毁台账进行核查。今年11月,省农业厅将对集中销毁情况进行督查,各地也要认真自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避免剧毒、高毒农药废弃物产生危害。

联系人:于辉

联系电话:0531-81608131

电子邮箱:

篇5

关键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制度逻辑;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34-0014-05

当前,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领域得以广泛开展,但因校企属于不同组织领域,其核心利益及价值取向不同,企业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不稳定与不深入的情况非常普遍。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设和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含于整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当中。非正式制度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定位,其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在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的内涵

明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的内涵,首先必须厘清制度以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确立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的建构逻辑与方法。

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制度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也可以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化出来的。无论是哪种制度形式,其核心在于约束。制度主要由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及其实施方式构成。其中,正式制度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包括法律、规则等;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并构成历代相传的文化中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

社会学家理查德・斯科特将制度解释为“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1],并指出“一个稳定的规则系统,不管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如果得到了监督或奖惩权力的支持,并且这种权力又伴随着畏惧、内疚感,或者清白无愧、高尚、廉正、坚定等情感,那么就是一种流行的、起支配作用的制度”[2]。总体看,社会学视域下制度的内涵包含了规范规则、价值观、认知文化、情感标准、道德规范等。尤其是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组织研究的新制度学派,对制度的研究更接近于当代的新制度经济学派,即都承认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成分,又包括非正式制度成分,规范、规则、情感、信念、习惯、认知等构成了制度的要素。

尽管考察制度的定义并不仅限于经济学和社会学视域,但从整个社会科学发展情况来看,这两个视域下研究者的观点较具代表性和普适性。因此,本文将制度界定为“型塑行为主体互动关系或活动关系的规制性、规范性和信念性要素,以及相关的组织、活动、资源与实施方式”。基于制度的分析框架,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界定为:将校企合作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或核心,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积极性及合作育人的效率,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认真履行各自职责、保障学生成长成才权益为基本要求,由政府或相关组织制定的型塑校企合作行为主体互动关系或活动关系的规制性、规范性和信念性要素,以及相关的组织、活动、资源与实施方式的总和。概括来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

在整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框架当中,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非正式制度是指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促进或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价值信念、文化传统、伦理规范、风俗习性、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基础,包含一系列文化认知性要素。在这些非正式制度要素中,意识形态是核心要素。市场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是,“人们能遵守一定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3]。信念是构成意识形态的要素,健康、坚定的信念表现为积极的意识形态,通常会产生非正式的、巨大的制度性力量,这也可以称为文化的力量。

对于校企合作来说,只有当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等多方达成对于校企合作性质的共同理解,以及对其价值和意义的深度认同,才能形成一种应然的合作惯例。然而,政府、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属于三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各自在很大程度上受其长期形成的信念体系和文化框架制约,对于校企合作情景是什么及校企合作情景应是什么会存在不同的理解,这种文化信念的差异性极易导致校企合作行为的瓦解。[4]因此,增进文化理解、形成育人共识便成为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构建的基础。

二、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缺乏的表现

意识形态和信念系统不会凭空产生或发生转变,需要通过符号性、情景性的中介来传递和流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各部门采取多种举措推动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转变观念,凝聚共识,营造合作氛围。但总体看,与正式制度相比,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明显缺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大部分企业缺乏责任意识与育人意识。企业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依附力并不是很强,加之长期形成的以市场化手段方法解决发展问题的传统,使得企业在意识形态上就排斥参与职业教育,更没有将实践育人作为自身的一种责任。对于企业来说,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惯性使企业及其员工在进入企业实践或实习的学生面前拥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优越感。这种心理优越感使企业对学生普遍抱有一种负面的看法,特别是认为这些学生“干扰了企业生产秩序,不利于企业信息安全”,甚至连整个企业管理体制对他们的态度也基本是防范、警惕和排拒。

第二,部分地方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态度模糊。虽然近几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一些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职业教育,出台多种措施增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维持或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但总体上对于职业教育内涵建设重视不足,尤其是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缺乏深刻认识,很多管理者囿于校企分开管理的惯性思维及对企业发展尽量不干预的思维观念,相对于国家频繁出台各种校企合作促进政策,这些地区政策不跟进、不配套的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育人文化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的本质目标是育人,只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同和参与,对校企合作目标、合作形式达成共识,才能真正促进校企合作并取得成效。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自由自觉的校企合作育人文化,这不仅体现为校企合作的外显行为不足,更体现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学生等不同利益主体对于校企合作的价值期许不同,进而产生理解及行为上的冲突和矛盾。

三、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缺乏的原因

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来说,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是推动制度变迁的主体。四个主体只有达成共识,协同推动,形成合力,制度变迁才有可能成功。从现实看,地方政府、企业、学生三个主体的制度变迁动力均不足,影响了非正式制度整体建构和完善。

(一)地方政府参与动力不足且存在有限理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各级政府应然的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在目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和依然重GDP增长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仍会从自身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出发,而过多地关注能带来直接收益的项目,对于见效慢、负担大、有风险的项目,自然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财力和物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建设是一种既需要政府下大力气统筹、又需要政府以削减财税收入为代价或给予专项财政投入的项目,而且人才培养具有周期长、效果显现滞后的特点,再加上实习实践中不可控的风险性、人才的跨区域流动性,使得地方政府缺乏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动力与信念。

此外,政府作为一个组织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国家治理结构、管理体制、文化习惯、民众意识等多种具有影响力的因素的限制,政府也存在有限理性,主要表现为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和政府决策的有限性。政府的权力是有限的,而社会利益通常不能达到一致。校企合作涉及到政府组织的内部及外部等多个不同的个体及群体,并且不同个体和群体的想法、目标和利益是各不相同的。根据有限理性,政府组织不可能面面俱到照顾到所有个体及群体,即使政府有整合各种力量、全纳各种利益的意愿,也很难实现有效控制。

(二)企业参与动力不足且存在有限理性

企业的积极有效参与是校企合作制度取得成效的基本前提,没有企业参与,便无合作之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内生动力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逐利性的本质和外部劳动力供给的易获得性。此外,不同类型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动机、态度、目标需求是存在差异的,这是考察企业参与动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企业的本质是逐利性。企业即使是出于自身对专业化劳动力的需求参与人才培养,也会为防止其他企业“搭便车”行为而拒绝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由于技能具有可以转移性,因此企业不愿为一般培训支付费用,除非存在能够限制流动的明确或隐性的契约。如果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随意获得,或者所需要的智力支持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而不仅仅是依靠校企合作,那么企业也就不愿意主动投入于职业教育。

很多研究者指出,企业缺乏参与校企合作动力的根本原因在于激励制度或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无法从中获得更多收益,因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这种分析是基于经济人假设得出的观点,有其合理性,然而透过企业和市场看其运作的本质,则可得出另一个结论:企业的本质是商业性和交易性,尽管企业期望以理性的方式行动,但企业的知识、预见、精力和视野、时间都是有限的,“很多企业对政府一些政策缺乏了解和领会,有的时候享受不到政府给予的激励政策”[5],即使激励制度和机制能够吸引其参与校企合作,那么其参与的方向、参与的深度如何,企业能够做什么、又能够做好什么,通过什么途径来达成政府和学校所期望的目标,企业对此的认识和行为很多时候是模糊的。因为这一系列行为都是在市场和教育两种不同的环境下转换、发生的,同时,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企业也无法预知未来合作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并做好有效应对。

(三)学生参与动力不足且存在有限理性

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主要有三个:一是参与校企合作是获得毕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二是有半年以上企业实践经历成为入职的门槛;三是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合同,在合作企业实习或实践表现合格就可以直接就业。前两个动力源于硬性规定,但如果考核或管理不严格,极容易流于形式,校企合作育人的价值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在政策法规层面尚没有这两项规定。对于第三个方面,很多企业在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方面的吸引力还很有限,学生主观上参与意愿不强,而且极容易单方面违约。

我国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人口的主体,且多为私营企业。由于诸多限制性因素,中小企业有参与职业教育意愿却得不到职业院校的认可,同时学生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实践或就业,因为中小企业在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实习岗位、学徒岗位方面的吸引力还很有限。

学生主观上参与意愿不强,其深层原因既有相关保障制度层面吸引力不够,也包括学生对就业和升学问题理解有限。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初中毕业生全部选择了普通高中,但能进入高等院校的升学比例是不会随着家长的意愿而扩大的,这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教育过度和教育资源浪费都是不可取的,而那些没有升入高校、又无任何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普高毕业生最终还是要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此时他们没有任何就业优势和专业优势。现实中,囿于多种因素影响,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此的了解和认识还不深透。同时,学生的心理不成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均未形成,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有限性、学生对自我职业发展认识的有限性,都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和不可预期性,学生的偏好倾向、愿望期待、价值标准,以及为了解除认知失调而进行的各种自我辩解,都会使学生在校企合作当中无意间产生认知和行为的偏差。

四、推进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建设的路径

(一)在正式制度中明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性质与边界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正式制度是一种以明确、显性、稳定的形式存在的,由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一系列规则的总和,包括法律法规、政策、部门规章等。政府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的重要建构者,校企合作正式制度既反映着政府对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态度和决心,也是规制和指导校企合作行为主体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工具。政府只有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多方利益主体的文化信念,通过遵守共同的情景界定、参照框架,才能使校企合作获得合法性,而这种合法性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合法性,“因为这种合法性依赖于前意识的、被视为当然而接受的各种理解或认知框架”[6]。因此,在政府建构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正式制度中,必须明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性质与边界,以正式制度确立非正式制度建设的合法性基础。

性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只有明确性质,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经典作家在相关论述中都谈及,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或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也是改造社会的强有力手段。职业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人才培养是其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实现改造社会的根本形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目标亦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并通过全面的人改造社会。在校企合作正式制度建设中,必须明确校企合作首先是一种教育行为的合作,其本质目标是育人,合作育人需要划分育人边界,即在育人当中学校能提供什么、能做好什么、如何来做好,行业企业能提供什么、能做好什么、如何来做好,政府及职能部门能提供什么、能做好什么、如何来做好,等等,只有明确边界,才能确立各自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防止互相推诿,提高育人效益。

(二)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理解与宣传机制

理解是认识事物本质并形成共识的基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社会职业分工的意义及其对自身生活的影响,进而心生对职业的崇尚之心。同时,要让企业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体验到人力资本所承载的知识、信息、技术因交流、分享、移植、应用所创造的价值,从而对校企合作育人产生深度认同。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化理解机制,具体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如,在中小学建立职业理解课程、职业体验课程,安排学生进入各类职业场所认识职业、体验职业。二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企业实践的价值。从学生需求出发,向学生解读企业实践的政策、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让学生以充分的自我成长意识去理解校企合作的真正意涵,从而坚定企业实践信念。三是加强校企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建立双方表达育人与用人诉求的渠道,加强文化观念的互动。同时,学校和企业要理解和尊重学生个体价值观的多元性与复杂性,要创造条件和空间,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职业认知、职业体验到职业认同。

宣传是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的合法性建构,这是由宣传和校企合作制度的特点共同决定的。校企合作制度的建构与完善主要源于三个方面,即价值认同、法律认同和行动认同;而宣传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与意志扩散的过程,兼具包容性和灵活性,其包容性体现在将法律、行动和意识形态包含在内,其灵活性体现在能够在意识、法律与行动之间实现自由转换。宣传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宣传机制,营造和谐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氛围,便成为完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内容。

校企合作宣传既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宣传,也包括校企合作价值理念、校企合作立法和执法中相关信息、校企合作活动的宣传。校企合作宣传的对象极具广泛性,既包括显性的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在读学生及其家长,又包括正在逐步成长的其他社会中介组织、未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潜在学习者和社会公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宣传工作的目的是,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价值理念,普及校企合作法律法规和政策信息,提高全社会对校企合作的认知度、认同度。

在宣传工作中,确定由谁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是能否取得宣传成效的关键环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宣传是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宣传管理必须由专门的机构承担。要结合实际,从校企合作政策宣传、校企合作案例宣传两个内容维度,从政府宣传、学校宣传、企业宣传三个主体维度,从学校、企业、学生及家长三个受众维度,构建全程化、立体化、多层次、多向度的系统化宣传格局。如,要从学生需求出发,向学生宣传和解决企业实践政策、实践内容、实践形式,让学生以充分的自我成长意识去理解校企合作的真正意含,从而坚定企业实践信念;要注重面向企业主体开展好专项校企合作政策宣讲活动,使企业端正对参与职业教育、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的认识。在宣传形式上,坚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当今尤其要注重借助便利快捷的手机、网络、电视等平台,扩大宣传广度,增强宣传效果。

(三)优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外部制度环境

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现实看,迫切需要加强“路径依赖”中的正向力量,消解“路径依赖”中的负向力量,通过优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外部制度环境,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对个人和企业的直接引力和间接引力[7]。完善外部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完善高技能人才保障制度。首先,建立高技能人才权益保障制度。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严查各职能部门和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福利待遇的不落实行为,并给予相应处罚。其次,建立高技能人才权益申诉制度。建立渠道,规范程序,做到权益申诉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最后,将高技能人才保障制度实施情况纳入政府职责考核范围。这对于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建立技术技能累积制度至关重要。

二是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公告制度。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反馈平台,定期企业社会责任公告,大力宣传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先进模范,给予履责企业以积极正面的肯定,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得到民众信服和社会认同,从而营造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承担社会公益事业的文化氛围。

三是建立与技术技能匹配的工资制度。建立职业教育与技能识别体系,对于持有不同国家职业资格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要给予相应级别的工资激励,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四是建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绩效问责制度。向地方政府问责,主要考察在利益博弈中政府能否很好地落实并创新国家校企合作政策,是否切实地维护学生权益需求。要明确“谁来问责”、“向谁问责”、“问责什么”三个要素。人大是问责主体,政府是问责客体,问责内容根据政策背景、现实需求及政府的职责来定,主要包括校企合作法规政策配套情况、专项经费执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企业参与情况、公众知晓情况、学生满意度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获得情况、经费投入保障情况、学生合法权益保障情况、学生就业情况等。通过问责和绩效评估,直接拉动政府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观能动性。

参 考 文 献

[1][2][6]W・理查德・斯科特,著.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M].第3版.姚伟,王黎芳,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6. 63-65.142.

[3]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韦森,译审.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65.

[4]周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区域实践及理论反思[J].职业技术教育,2014(1):35-38.

篇6

关键词:高校 课堂教学组织 中国 新西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大学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一般来说,教学组织水平决定着教学过程,也决定着教学现场、教学各环节和教学细节。没有好的组织,很难有好的过程、现场、环节和细节。只有好的课堂教学组织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近期在新西兰的高校课堂教学体验、课堂教学观摩和当地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介绍得一个出结论:认为继承了英联邦教育制度的新西兰与中国大陆高校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有较大差异。为此,我们选择两国高校课堂教学的一个方面――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比较。

一、文献研究回顾

前苏联教育学家季亚琴科认为“教学组织形式不仅是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最紧密地相联系的,而且教学过程只有通过教学组织形式才能得以实现,没有教学组织形式就没有教学过程可言。正是教学组织形式构成这样一种物质骨架或机制,这种骨架或机制的总和决定着整个教学过程(和进程),即全部教学方法。”[1]日本学者佐藤正夫认为“教学组织是指在教师指导之下,如何组织学生,掌握教材的外部组织框架。”[2]我国学者陈桂生教授认为“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其属性是由其结构的属性(即各要素特殊的综合性的联系)所决定的。”将教学组织发展视为“教育过程的社会结合”过程,得出“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三类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并总结了教学组织形式由非制度化到制度化、由一元化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3]。20世纪80年代,教育社会学家开始研究教与学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始关注班级规模与教师教学的关系,从学生入手考察班级规模教学组织对学生成就的影响;从教师角度关注在不同教学组织中的角色定位,更多聚焦于组织资源、时间、材料、技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尽管也有从东西方教育比较研究,但缺乏针对高校教学组织比较研究指导,在遭遇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时,常常手足无措,并成为制约课堂教学改革的瓶颈。

二、中新高校课堂教学组织现状比较

(一)班级授课制与分组合作制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绝对主力[4]。一般规模较大,人数多,40人以上居多,尤其是新办地方本科院校。分组合作制将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相结合,形成一种合理的组内互助互教的良性机制,新西兰高校课堂教学形式以此为主,一般规模小,30人以下,经常采取5 ~ 6人小组讨论,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

由于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数众多,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以班级授课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起主体作用的情况居多,虽然也有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但学生学习普遍比较被动,要么较为拘谨、要么乱哄哄,在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的学生主体已经失去其主观能动性,很少有教师把重心放在学生如何学习上,往往以讲稿代替教案,以课件代替教案。新西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主导作用,而不是主体作用,但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强调学习的互动。

(三)以知识体系和问题导向为主

我国大学课堂教学知识容量较大,强调一个完善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性强、结构严谨,往往从概念入手,强调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逻辑性;新西兰教授知识容量较小,知识比较零散、属于发散型,强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四)以讲授和探究为主要方式

中国大学课堂教学组织虽有问题导向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组织方式,但更多倾向于知识内容、技能的传授,满堂灌形式仍能存在。新西兰大学课堂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思维训练过程,其路径公式是:“面对问题情境产生探究欲望出现探究行为接受反馈信息调整探究行为获得探究成功尝试拓展学习”

三、中新高校课堂教学组织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一) 开放程度与管理体制的不一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融入全球化趋势加大,但由于时间较短,高校更多承担培养本国学生的任务,大多高校国际化程度较低,培养全球视野的人才不是主要任务,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特色的区域性人才成为首要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天地国师”、“师道尊严”思想比较盛行,这种传统思想影响到高校教学组织,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处于主导地位,其权威感不容置疑[5];在课堂上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受到同学的质疑或挑战,就感觉很没有面子、心中会产生不愉悦的情绪。而新西兰的现有教育体制在高校课堂教学组织中学生可以通过项目研究、分组讨论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明显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国情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众所周知,相对于大班教学小班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经费投入,这包括教学场地、教师、教学设备等等。有着近14亿人口的中国教育虽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经费投入已占GDP的4%,但由于目前我国人均GDP仅为6700美元,与发达的新西兰相比人均教育经费额投入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笔者认为这是中新教学组织形式差异的根本原因。

(三)东西方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思维方式属于整体、具象思维,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在课堂教学上体现侧重于传授知识结构体系完整性,整体划一,强调结果统一,并且从小学到大学都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新西兰人属于西方人思维方式,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他们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崇尚自由,个性发展,在课堂教学组织方面也注重考虑照顾学生的这些特点。

四、完善我国高校课堂教学组织的路径

(一)由班级授课制为主体逐步过渡到班级授课制与分组合作制并重

班级授课制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因材施教。如何破解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禁锢,在班级授课制中注入差异和个性化变量已是我国教学组织工作面临的紧迫课题。分组合作制与整班授课制兼容应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方向。分组合作制是通过有计划地向各小组分配学习任务,小组内成员运用相互协作、讨论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一直延续大规模招生的情况下,班级授课制应有机结合全班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三种形式。因此,教师应根据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努力使多种课题教学组织形式高度结合,做到优势互补,进而推进课堂教学优质化发展。

(二)由教师为主体向以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并重

一直以来,班级授课制大都是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是知识的绝对拥有者,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习惯了以往的单一讲授,现实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恰恰忽略了课堂上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一直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科学的教学论断是:学生是课堂学习与发展的主体, 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和组织的主体[6];只有发挥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构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获得优良的课堂教学效果并实现教学目标。

(三)由重目标结果向重学习过程转变,培养个性化教育意识

注重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组织课堂教学的重心没有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上,如课堂上师生互动只满足于一问一答的烘托场面,学生未能实质性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用学生喜欢的活动去替换学生厌倦的活动,应该精讲多练,尽可能多地留下时间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7]。

新西兰与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当,但由于新西兰参考英联邦的教育体制,两者在高校课堂教学组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尽管中国高校现在的课堂教学已不是单纯的大班讲授形式,其中融合了分组教学和个别指导,教学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网络、学生的力量,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总体上学生的特点是知识量丰富、知识结构体系完整,模仿能力强,趋同性多。而新西兰高校学生特点是个性较为鲜明、善于思考和发现、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较强。究其原因有三:社会开放开发程度不一、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西方思维方式有差异。中国高校课堂教学组织若能把中国优良传统发挥出来,并借鉴新西兰成功做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实现路径,就可能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联]季亚琴科.季亚琴科论教学组织形式[J].外国教育资料,1994(2):25- 31.

[2] [日]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84

[3] 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5.

[4] 夏葳.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困境及其出路[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9):93- 94.

[5] 鲍洪猛,胡立国,遇洪涛.课堂教学的组织设计与管理艺术探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2):139- 141.

篇7

关键词:藏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012年8月,我来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民族中学支教,担任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几个月的接触下来,对藏区的思想品德(以下简称“思品课”)课教学有一点想法,即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带入民族中学的课堂。

一、甘孜藏族民族自治州甘孜县初中学生的基本情况

民族中学的学生主要是藏族学生,全校1500多个学生,汉族学生比例不超过5%,学校初中部一个年级9个班,各个年级1到6班均为藏单,7到9班为藏家。藏单班的学生几乎全是藏族孩子,且主要来自甘孜县的农区或牧区,家离学校很远,只能寄宿在学校,我所教的两个初三藏单班人数都在45人以上。藏家班的学生也大部分是藏族人,只是他们大多家就在县城里,与汉族人的交往较多,对汉语的理解或掌握程度要好于藏单班孩子。藏家的学生人数相对要少得多,初三9班就是这样一个藏家班,只有22个学生。

上课这段时间以来,我发现藏单班的学生学习习惯不错,这应得力于甘孜县民族中学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学管理。怎么才能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不禁想到在以前,我们龙泉所推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在藏区是否可行呢?如果可行的话,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未尝不是一种培养提升之道。我有意一试!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作用与好处

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作用如何?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只有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才能逐渐适应社会竞争,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

三、在藏族学生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索

我在藏单班试行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是这样做的:

1.分组

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交往技能、兴趣倾向、学习水准、性别比例、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讨论。

2.制订小组合作的制度

让各小组根据共同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小组的合作制度,具体包括:怎样听课、怎样预习、怎样讨论、怎样记录、谁来总结、谁来展示。另外,我要求各小组都要制订出违反合作制度的处罚措施(主要是操行扣分),专门在组内找个成员负责监督和执行违纪惩罚。

3.确定教学流程

(1)预备铃响,学生快速回到教室,在科代表带领下进行候课朗读。朗读内容为前一堂思想品德课所确定的重点知识。

(2)教师用板书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勾画标注问题、重点及关键词,提出疑难与观点。

(3)合作探究小组内分工明确,积极探讨。组内交流问题,统一认知。若遇到疑难问题,组员各抒己见。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4)成果展示与评价。

A:代表发言,声音洪亮

B:多方评价(例:组间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等)

(5)教师精讲,形成体系。

(6)反思总结:明确重、难点,形成知识网。

(7)达标与检测:根据学情选试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并评价。

四、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在初三藏单班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初,学生很兴奋,尤其是把座位调成围坐式后,他们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比较调皮的男生更容易去捉弄其他组员了,被捉弄的学生也会反击,这让课堂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藏单班学生在讨论之初更喜欢用藏语交流,对我而言,对藏语是全然不懂,因此,这个时候作为老师的我往往不能在巡视他们的讨论时进行倾听或指导,我成了一个真正的“旁观者”。藏单班的孩子汉语基础差,经常有些需要记录的课堂讨论结论他们用汉语写会非常慢,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的对策有:

(1)尽可能根据这里的民族实际创设情境,一般选用学生身边或者他们经常接触的人和事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在小组探究讨论时使用汉语(普通话),一次只能一人说,其他人听,等他说完后再由他人补充、质疑等。同时要求组内必须安排人用汉语做讨论记录,练习提升记录速度。

(3)加大对每组纪律监督员的执行培训,若组内秩序混乱而监督员不管理的话,监督员一并遭受扣分处罚。

(4)加大对合作好的小组的奖励力度,除了操行加分以外,还承诺每学期结束时把评选出的优秀小组带到郊外野营等。

虽然在甘孜民族中学才两个月,而我的“小组合作”教学也开始不过一个月的时间,但效果显然是不错的,至少,现在藏单班的学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课前预习,当然预习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和完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也开始动起来了,他们的眼神开始变得灵动起来,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从他们的作业也可以看出,比之以往做得更认真、更有创造性,以前那种抄作业、答案的现象有了极大的转变。

篇8

论文摘要:以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与海尔集团的深层次合作取得的成果为倒。论述了校企合作的现状、方向及其对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校企合作的实现过程,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论文关键词:校企合作;实现建议;中职学校;广西交通运输学校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新形势。如何有效破解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资金紧缺、设备落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招生难、就业难等一系列难题.促进学校稳健快速、持续和谐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成为摆在各中职学校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些学校的成功事实证明,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经验,抓准校企合作这个关键,探索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化解学校难题,促进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这里,以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与海尔集团的典范性合作取得的成果为例.对校企合作促进中职学校发展做简要论述。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方向及典范

1.校企合作的现状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已经意识到与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大胆实践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还仅仅停留在建立实训基地、签订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协议、为企业职工开展短期培训等小范围、少项目的中浅层次上,利益、文化等多方因素难与企业融为一体,双方合作效果有限,亟需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实现最大化双赢。

2.校企合作的方向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为明确地提出:“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国家政策已为中职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学校.更应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切实开展校企深层合作,推进产教结合,把企业的需要作为学校教学和育人的方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办学宗旨。

3.校企合作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一直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制度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来研究与实施.确立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内源型产教结合办学思路。学校共与海尔、美的、步步高等3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其中与海尔集团的合作成效尤为显著。2003年底,学校与海尔集团签订协议,联合建立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海尔培训中心.企业提供教学样机和培训定单,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合作培养适任海尔顾服岗位的技术人员。通过合作引进海尔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在校园里树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经过几年的内化发展,学校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不断深化,到2007年,已经达到“三中心合一”(“三中心”即海尔在全国各大省市设立的培训中心、技术中心、备件中心。培训中心以订单方式向海尔服务商提供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技术中心负责提供服务技术支持及教学案例。备件中心负责给全区服务商配送备件:目前广西区域“三中心”全部落户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是全国唯一一家),成为海尔集团与地方院校合作的典范。

二、校企合作对中职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校企合作使校企双方获益。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降低员工流失率、减少培训成本、场地成本、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这里不再赘述。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可以成为打开学校发展殿堂大门的钥匙.成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跨上新台阶的云梯.在缓解办学资金压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研教改、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促进学校缓解办学资金短缺压力

校企开展深层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建立实验室、实训基地,甚至企业直接投入一定经费或设备,在校内或周边建立工厂,实现“产教研一体化”,不仅为学校节约资金。更可以创造可观效益。如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海尔技术服务中心,主要业务是提供服务技术支持、特种电器维修、商场不良品鉴定、教学培训实习及教学案例等。年均服务工单近万条。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海尔备件物流中心,作为海尔区域备件库,为广西海尔服务商提供备件支持,同时为全国备件库提供备件周转调拨。2006年以来年均发货量都在700万元以上。2009年,海尔备件物流中心被广西教育厅评估认定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2.促进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生中录聘的,他们专业水平较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点是知识应用能力不强,实际操作水平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与企业合作创设实习基地,兴办专业产业,为广大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参加实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提供了条件和机会,而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对职业学校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西交通运输学校经常邀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来学校给教师开展讲座培训和现场教学指导,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还利用假期派遣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安排专业教师给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教学,师资队伍不断得以优化。

3.促进学校深化教研教改

学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深入企业,融入企业,参与企业产品研究、项目开发,反过来可以将在一线掌握的新信息和实践经验应用于教学,促进教学研究与改革。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机电专业科长黄兆牛同志(兼项目经理)在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交流中,积极探究和总结实践经验,组织实施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在全校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该项目获得广西中职教育教改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

4.促进学校强化内部管理

一个好的企业,必定有好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这就是大多数提倡“制度第一,总裁第二”管理理念的企业都能取得成功的奥秘。相反,许多中职学校却往往存在制度不健全、流程不顺畅的现象,造成内部管理薄弱松散,大大降低工作效率,进而造成人心涣散甚至衍生其他负面问题的不利局面。如果善于引进合作企业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流程,结合实际运用于学校管理。必将健全和完善内部管理,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增强保障。广西交通运输学校大胆借鉴企业经验.率先建立并实施ISO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STCW78/95国际公约及标准的认证.成为广西首家建立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并通过认证的院校,对于学校近年来陆续获得“国家级重点中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自治区示范职业学校”等成绩荣誉,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保障作用。

5.促进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企业合作。可以从学生管理、教学改革、实训实习等多方面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尤其是按照企业用人标准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开办专门的企业班实行订单培养。更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途径。比如,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海尔技术服务中心对该校学生全面开放,除了安排常规实训教学,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到车间观摩学习,目睹真实故障的排除过程,认识市场罕见的特种电器(如价值六七万元的医用冰柜等),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受了企业文化。尤其是师傅们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更让学生深受感染。又比如,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海尔培训中心,2003年成立以来年均培训量达1000人次以上,培训在校生已达700多名(含兄弟学校200多名),均获得要求比较严格的海尔上岗资质:培训农民工3000多名,技术合格,素质达标,成为一百多个海尔服务商旺季用工的生力军。学校专设“海尔班”,学生在校攻读专业知识,同时,作为海尔服务网点的签约学徒或员工的双重身份接受海尔培训中心的系统培训。学生经过强化培训获取海尔上岗证。定期参加带薪实习,切实提高技能。 转贴于

6.促进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优秀的文化,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对广大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工作学习风气,而且对学校的建设、改革和发展都有着极为正面的影响。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与海尔集团合作就十分重视文化融入,将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上墙——比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理念等,经过熏陶认同和内化吸收,对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效率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7.促进学校破解学生实习就业难题

与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甚至建立公司、工厂,是校企合作的重要部分。这就破解了许多中职学校每年为安排学生实习就业而感到头痛的重大难题。比如前面说到的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三中心合一”以及专门开办“海尔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8.促进学校走出招生困境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学校在教研教改、师资建设、内部管理、校园文化、人才质量等各方面得以加强和提高,特别是促进学生实习就业——通畅了这个“出口”,必然会带动、兴旺招生这个“进口”,推动学校驶人“进、留、出”良性循环、科学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三、校企合作的实现过程、存在问题及建议

1.实现过程

校企合作的内容不同、模式不同,实现的过程就自然有异。这里以广西交通运输学校与海尔集团的合作为例,其实现过程可以分为调研分析、建立模式(型)、运行监控和反馈改进四个阶段,见图1:

2.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学校受传统观念影响,合作意识和主动意识不强。影响合作的效果

由于中职学校传统习惯而导致的自身惯性和惰性,导致合作办学的意识不强,与企业合作的主动性不高,合作方式往往流于形式,无论是形式的创新还是内容的开拓,都难有实质性、突破性的进展。从实际情况看,很多中职学校依然固守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作为理论课程的验证和补充,被视为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没有确立实践教学的独立作用和地位。

(2)企业受眼前利益影响,人才战略和长远意识不足。影响合作的层次

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对于技能人才重招用,轻培养,认为即使不通过校企合作也能获得技能人才,合作积极性不高,使学校寻求合作时遇到较多阻力。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也只是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合作上,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有相当差距。从长远看,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才是解决企业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

(3)受社会环境影响,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影响合作的效益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虽然国家的一系列文件规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企合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起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使校企合作成为评价学校和培训成果的重要内容之一。但至今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由于缺乏制度的约束,合作的风险贯穿合作的过程。同时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增大了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难度,易发生工伤事故和纠纷,风险性进一步增大。这就造成了合作的层面较低,合作的稳定性、长期性较差,合作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3.建议

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创新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2012-R-2245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7日

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四位一体、三层联动”合作新格局

(一)理事会科学指导,顶层设计高屋建瓴

1、地方政府多措并举,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政府有关部门作为理事会重要成员单位,在集团化办学、校企(地)合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淮安市人民政府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多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洪泽县、淮阴区政府及有关部门与学院共建江苏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江苏食品产业科技园、淮安市食品技术研究院;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提供多项优惠政策和专项资金,支持学院食品科技园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协调学院与辖区内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鼓励园区企业通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派驻实习生、开设企业冠名班等方式吸纳学生实习和就业,促进了产教深度融合。

2、行业协会发挥优势,科学指导专业建设。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酒业协会、烹饪协会等行业组织作为学院发展顾问单位、办学理事会支持指导单位,为学院发展规划、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咨询意见。江苏省食品工业协会、酒类行业协会、餐饮行业协会等单位利用其信息灵通、沟通便利等优势,充分发挥指导、协调和监督作用,不断为校企合作开辟新的渠道,协助校企双方寻求合作伙伴,促成各项合作协议的落实。在人才需求调研、专业优化调整、专业教师培训、兼职教师聘任、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制定、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案例设计、职业资格认证、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培训、学生工学交替、合作平台搭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学院领航主动对接,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学院作为办学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本着“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为核心,以合作促发展,以特色创名校”的办学思路,主动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及新兴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食品药品为特色的优势专业群,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

4、企业强化主体地位,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江苏雨润食品产业集团、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理事会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辐射带动相关企业参加理事会的各项活动,深度参与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基地建设,优先提供各类兼职教师,积极接受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和就业,并通过捐资、捐赠设备、设立专项基金等形式资助学院办学,促进了校企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二)集团联盟组织协调,校企合作运行良好

1、加强集团内涵建设,推动校企一体办学。江苏食品职教集团以秘书处及专门工作委员会为纽带,以年会、论坛、报告会等为载体,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职业院校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开展专业建设指导、社会服务、高职教育研究、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联合招聘及企业家论坛等方面工作,协调各专门工作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通过搭建平台、创设载体、举办活动、营造氛围,为校企合作开展招生就业、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基地建设、队伍建设、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等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证,推动了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改革,促进了校企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合作。

2、跨境组建职教联盟,实现校际“四互一共”。学院牵头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台湾元培科技大学、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等海内外17所职业院校成立了首个跨域跨境的职业教育联合体――中国食品药品职业教育联盟。成员院校密切互动,抱团发展,形成了“骨干互兼、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的“四互一共”合作交流机制。

(三)专门机构具体执行,项目实施富有成效。

二、集聚多方优势资源,形成“双链融合、互惠共赢”利益新驱动

(一)推校入企,企校共建“厂(店)中校”。与无锡艾迪花园酒店等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共建“厂中校”,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及实施计划,共同组建教学与管理团队,共同组织教学活动,共同开展考核评价,企业优先安排学生实习就业。

(二)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依托校内食品科技园注册成立江苏食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大喜来食品有限公司、三得利啤酒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教学工厂”,开发和生产面包、蛋糕、月饼、酸奶、冰淇淋、啤酒等系列产品,同时承担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原则,与扬子江药业集团等管理规范、设施完善、实力较强、专业对口的企业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柔性流动,校企共建专家工作站。为进一步优化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引入环境,校企双方互聘专家教授成立专家(教授)工作站(室),引导企业专家、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合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及区域竞争力。企业从高校、科研院所聘请在本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成立教师工作站。学院从经营管理状况好、研发实力强的合作企业聘请专家成立企业专家工作室。企业专家工作站(室)、教师工作站实行柔性流动、动态管理,通过专家网络、现场办公等多种形式提业及企业发展战略咨询,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培养创新人才。

(四)高端定制,校企共建“订单班”。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等职教集团成员企业广泛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校企共同制定“订单班”管理办法,签订企业、学生、学校、家长四方协议;根据订单企业的个性化要求,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嵌入企业专门课程,校企合作编写教材;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企业安排专人协助管理、来校授课,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安排学生进入生产、管理岗位顶岗实践,企业安排专人指导,培育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校企共同开展考核评价,按准员工要求进行学业考核。

三、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形成“协同育人、共同发展”保障新体系

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学院与合作企业以组织管理为保障、互惠共赢为驱动、优势互补为手段、学生成才为目标,推进“多元融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培养方案共商、课程体系共构、师资队伍共组、教学过程共管、评价标准共订、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融的运行机制。通过集团推进,构建了多元融合办学体制;项目承载,构建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产教对接,构建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联姻,构建了招生就业联动机制;校企互通,构建了教师互兼互聘机制;校企一体,构建了基地共建共享机制;校企联合,构建了科技服务协作机制;校企协同,构建了全程参与育人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校企合作;重叠共识;合理分歧;利益交换;立法

中图分类号 G71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60-03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也得到了深入研究与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立法方面也有了积极动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指导性意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开地方校企合作促进立法之先河,对促进国家及各地校企合作立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尽管有了前述的观念转变和法律制度创新,但是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许多因素在制度上并没有根本的改观,立法缺位、体制不顺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在实践上亦未能解决“校热企冷”等现实困难。

法治的精义应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校企合作的根本要义应在于合作,合作的基础在于取得共识。如果校企合作立法仅仅是政府和学校单方面或在与企业有限沟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非通过自主、平等和公正的沟通协商机制,使校企合作主体的多元利益要求和互竞的价值诉求得以相互理解、认同而形成共识,以共识为基础而制定,那么这种法律制度就不可能实现对校企合作多元利益主体的有效整合,也不可能获得普遍的服从,就不能称之为良好的法律。

校企合作法律应是一种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法律范式,能否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设计,应为校企合作立法的关键。本文试图运用重叠共识理论,明确校、企双方的合理分歧与重叠共识,以及校企利益交换对达成共识的作用,同时论述以上分歧与共识对校企合作立法的影响。

二、校企合作立法目的应涵盖校企双方目标的合理分歧

“合理分歧”是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重叠共识”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罗尔斯认为,有些分歧的产生,完全可能并非是由观点分歧者的偏见、无知、自私、盲目、自欺欺人等原因所造成的。在正常的政治生活中,在人们行使自己的理性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过程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各自主张的评价、理论能力的运用、所利用的证据等都相当复杂,与这些复杂性相联系,与概念的模糊性、规范的多样性和社会空间的有限性等因素相联系,存在着许多不可能完全克服的困难,罗尔斯把这些困难称为“判断的负担”;因为有这些负担,即使是非常理性的人们,也会对同一个问题作出不同判断;“具有充分理性能力的、诚心诚意的人们,哪怕在自由讨论之后,也不能指望他们都将达到同样的结论。”[2]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目标通常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推进双师培养和专业与课程改革等;企业则希望在校企合作中达成以下目标:获得技术支持、进行合作科研开发、员工培训、未来稳定的用工来源和赢得社会声誉等。

学校和企业的目标即使是从表面上看也存在重大分歧。有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这些分歧,并认定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分歧导致校企合作双方不能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地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而消除分歧将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至于产生分歧的原因,指责学校“单纯”“自利”者有之,不满企业“功利”“短视”者亦有之。然而,学校、企业等在校企合作问题上的分歧实际是无可指责的,校企合作双方所追求的目标无论分歧如何巨大,均应属于合理分歧。

(一)企业目标的合理性

“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这是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二款关于公司目的的规定。盈利是公司(企业)的本位目的,营利性是公司(企业)的首要特征。这一点不仅是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而且是我国《公司法》所确定的公司的法定目的。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确定校企合作目标时,出于其追逐利润的本性,自然会将校企合作与其盈利目的紧密结合。不管以什么名义,包括以“社会责任”的名义,强迫企业不求利润甚至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参与校企合作,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从来都不是企业的正常思维模式。

(二)学校目标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