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体育课程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篇1

【关键词】高职广告设计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体系优化 工作任务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24-0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应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展开,以培养广告设计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主线,按职业岗位中不同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整合,搭建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过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不是对原有学科体系开发的否定,而是依据就业需求、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来重新梳理我们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开发思路。本文探讨的广告设计专业仅指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所设置的广告设计专业。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专业发展至今,主要面向武汉地区,培养能在媒体、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公司、影楼、电商平台以及企事业单位等行业企业一线,从事创意、设计、制作等多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调研分析

为了适应市场和行业的岗位需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专业每年都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对武汉及周边地区的视觉传达、广告、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类设计企业及本专业的毕业生从业情况进行集中调研,明确广告设计专业的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应对市场需求。考虑到近几年武汉异常火爆的婚庆市场,以及在全国范围迅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影楼和电商两个行业领域纳入调研范围,不难发现,这两个行业的主要工作岗位如:摄影、图片后期处理、网店装修美化等与广告设计专业结合紧密,人才需求量相当可观。

鉴于此,通过调研将本专业的就业岗位确立为:广告设计与制作(操作员、网络美工、设计师)、策划与推广(客服、策划、企业形象推广)、影像处理(摄影师、照片后期)等。围绕工作岗位,梳理典型工作任务有: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沟通表达能力,设计软件应用能力,编排印刷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策划、创意、文案撰写能力,艺术审美修养,协同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学生的长远职业发展来看,职业能力的要求从设计制作能力逐渐向设计创意能力、设计管理能力迁移。

通过对以上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梳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从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武汉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面向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图文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平台、媒体、影楼等,适应于广告设计与制作、创意策划与推广、影像处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力),能进行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多层次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规格上强调“高、职”特色,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广告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

基于以上对于武汉地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分析,专业课程内容必须跟随市场的需求更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也应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按照“精设计、能制作,会策划、勇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梳理,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

在“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中,本着与“市”俱进,“纳新去陈”的原则对本专业原有课程进行整体梳理,同时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到本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情况,理论课程以“够用”为度进行精简,以培养职业素养为主,强调基础加运用;加大实践课程比重,将典型工作任务融入实践课程中,优化整合原有实训课程,通过项目实训、设计比赛、毕业设计、工作室教学等形式来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体系的“基础”环节中,打破传统单一课程设置方式,尝试整合重组。如:将构成类、绘画类、史论类课程进行精简整合,确立“造型基础”、“构成设计”课程,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弱化三维立体构成,适当引入包装设计知识;将图形创意与图案课程整合为“图形语言与设计应用”课程,强调应用设计;同时在“基础”环节,纳入“字体设计”课程,整合“字体设计”和“POP广告”,强调字体的创新设计。这一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素养。

“技能”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软件应用能力、广告设备操作能力,设置课程有:PHOTOSHOP、CORELDRAW、广告设备实训(含排版输出软件、雕刻机使用)、摄影。这些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在学习中将真实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课程内容中,强调应用能力。如:针对影楼和电商岗位需求,PHOTOSHOP结合摄影课程,侧重图片的艺术化处理、图像后期美化,与淘宝美工、照片后期岗位零对接。

“学习领域”环节打破传统分科课程,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任务的工作过程对传统课程进行梳理、归纳、整合、重构,创新性整合多个典型工作任务:图形图像处理、单页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页界面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广告策划等,并将这些工作任务转化为多个学习领域:单页设计与制作、招贴设计与制作、画册设计与制作、网站整体设计与制作、品牌形象策划与推广、毕业设计与展示推广、顶岗实习。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贯穿于每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可以支撑一项或多项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领域训练,在不同层面或不同领域教学中,贯穿“应用”这一主旨,融和职业素养和核心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一个整体,体现职业能力系统化培养的特点。

三、依托企业,健全工作室制度,借助线上线下产学研创平台推进课程实施

在现有“广告设计实训中心”、“逗号工作室”、“雕刻打印制作中心”等实体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工作室制度。充分利用工作室与实训中心的资源,与雅士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创智广告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亿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立校企联盟,将全面参与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支持,依托公司项目,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在设计制作、设计创意、设计管理等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创立“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并成立电子商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创平台,为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提供支撑。通过对“艺彩・原创”产品研发中心品牌形象的设计推广、研发中心系列产品的策划推广、摄影、照片后期、包装、网店装修设计、销售等一系列实际项目的训练,将“设计――制作――拍摄――宣传――展示――售卖”一系列的工作流程贯穿于整个学习领域,促进了课堂教学与市场的全面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业激情。

通过毕业展览、以赛促学等形式推进课程的实施,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极大提升。在第七届教育部高职委艺术设计年会“优秀毕业设计奖”评选中学生毕业作品获银奖,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上,学生作品以省一等奖选送全国参展,获教育部优秀美术作品二等奖,在中国权威设计网站――视觉中国举办的“2013 年艺术院校毕业展”活动中,学生毕业作品高居人气作品榜首。此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部门的广告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ADOBE中国认证设计师资格认证等,在训考结合、训赛结合过程中确保职业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标准。

从目前进行的课程改革的迹象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课程体系从市场、行业的实际岗位需要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将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整合,搭建“基础”+“技能”+“学习领域”的三大学习环节,将工作过程导向这一主线贯穿于每个学习环节中的每个课程内容中,用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予以组织实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基本符合企业工作的过程,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Z].2006.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Z].2008.

[3]张勇,吕唯评.广告设计专业实施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篇2

[关键词]后发展本科院校 公共体育课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谢远江(1974- ),男,广西桂平人,梧州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广西 梧州 543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梧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广西地方普通高校男子篮球训练模式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wyjg2012B02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32-02

最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也日趋大众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一大批新升本院校的出现,这些学校都是由原来的地方性高等专科学校升级或通过合并、组合而迅速升级而形成的,也称后发展本科高等院校。教育部对后发展本科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是相对清晰的,即培养特色鲜明、服务地方的复合型应用人才。这些院校过去由于长期从事专科教育,在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升格前诸多因素影响而无法满足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如何改革后发展本科高等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使之接轨潮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成为当前后发展本科高等院校体育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新升本院校梧州学院为例,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

梧州学院公共体育课程约占全院公共必修课的20%,共8个学分、136课时,授课时间为1~4学期。具体课程设置如表所示:

学院公共体育还明确要求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健康第一”为目标,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评价指标,结合学院实际,逐步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指导思想。具体的体育课程设置包括实践课程、理论课程、疾病康复课三大模块。在教学内容方面,有计划地增设体育舞蹈、垒球、形体、游泳、攀岩、台球、跆拳道、拳击、艺术体操、健美运动、网球等项目。除了传授必要的健身技术与方法外,还传授与健身有关的心理学、保健、营养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会自我监督、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以及掌握安全与救护、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等体育卫生方面的保健知识。在教学组织与授课模式方面,学院要求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性与健康的特征、个体之间的差异。体育课从2006年新学年开始,主要以俱乐部模式进行教学与指导的组织管理。体育课采用选项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可以在各学期选一个体育项目上课。同时,加强体育现代化教学技术设备建设,加快体育场地建设步伐,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对教学目标与评价指导体系认识存在差异性

学院公共体育以“健康第一”“终身锻炼”为终极目标,在大学期间,主要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据调查:有38.8%的教师认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寓教于乐”应该排在首位。有30.1%的教师认为,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评价指标,体育课堂就应该“以体质教育和技能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不应该是大学体育课堂的核心任务,大学生锻炼意识的培养应该是从娃娃抓起,因此大学期间应该侧重对大学生体质的综合评价,而非体育意识的再培养。剩余的31.1%的教师则认为,体育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个性与健康的特征、个体之间的差异,以俱乐部模式进行教学与指导的组织管理有助于学生长期从事体育运动,有助于他们体质的继续提高。从上述教师对体育教学目标的认识来看,是存在观念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这种观念上的混乱导致两种不良现象的出现:一是“放羊式”教学模式的出现;二是强化训练、抹杀个性的单调授课课堂。

(二)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目标之间存在不协调性

首先,从学院的体育课程设置来看,大学体育课忽略了课外体育锻炼的相关内容和评价体系。学院对学生的体质评价基本上以课堂为主,课外缺乏管理和相关指导,处于无序、无目标、无组织状态。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缺乏相关指导,随机性大、效果不明显。其次,体育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竞技因素、娱乐因素,忽略对基本运动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表现为侧重对运动技巧的传授,缺乏社会化与特色化的民族体育课堂。最后,学院虽然增设了体育舞蹈、垒球、形体、游泳、攀岩、台球、跆拳道、拳击、艺术体操、健美运动、网球等项目,而且体育课采用选项制,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在各学期选一个体育项目上课,但是体育课仍然停留在“因人设课”的局面,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学生体育爱好多样化性质以及“以生为本”的人文精神。

三、设置高效公共体育课程的对策及设想

(一)明确公共体育课程指导思想

作为新升本科院校一定要明确教育部的体育指导思想,要对原有的课程进行重新审核,每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必须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引导学生向“终身锻炼”方向发展相一致。全体体育教师应该统一这样的认识,只有指导思想上的一致性,才能保证目标的实现;反之,指导思想不统一就不可能实现学校公共体育从专科课程向本科课程的蜕变。因此,作为后发展的本科院校,梧州学院在公共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课程设置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终身体育”“以生为本”的视角去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这种思想应该贯穿到具体的课堂设置、教材教法、组织活动等各个教学环节当中。

(二)培育特色鲜明的公共体育课程体系

公共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当地特色紧密联系,探索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前,梧州学院的公共体育课仅大一开设以基本技能为主的基础课,大二根据学生兴趣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大三、大四则采取“放羊式”的运动模式。其他课外体育活动,如户外训练、学生体育比赛、俱乐部训练、民俗体育等均未纳入课程计划,基本上没有形成“课内课外一体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学院在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上是单一的、不全面的,对学生整体体质的评价也是片面与不科学的,根本没有特色可言。

学生整体体质的提高,关键在课外,引导在课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也提出“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课程结构。因此,学院应该探索一条课内课外相结合的体育课程道路,狠抓形式多样的体育课外活动,制定合理全面的体育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让学生自觉养成每天锻炼的良好习惯,通过运动积累提高自身素质,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选用人性化与实用化的教学内容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要做到“课内外一体化”,就应该体现出多样化、人性化的甚至是实用化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前往往是“因人设课”,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改革后的课程则要求与健身运动、地方文化、民族体育、风俗习惯、休闲娱乐等相联系,开设的课程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同时也能让学生看到锻炼的实际效果。例如,2012年在艺术系开设的瑜伽减肥班级就很有特色。体育教师专门针对部分体重严重超标的学生开设目的性很强的减肥体育运动课程,在课堂上传授先进、科学的瑜伽减肥理论;在课外,学生则以课堂理论作为指导,通过自己的积极锻炼达到真正减肥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身体素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相关的教学评价机制,最后以能否达到标准身材来评价学生的减肥效果,从而给出相关体育成绩的做法,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借鉴。在大学生身体差异性极大的当代校园,用这种实用主义的方式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也应该成为当代大学体育的一大发展方向。

(四)重视充满竞争意识的体育教育内涵

公共体育课程也应该渗透对大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目前,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体制里,各专业发展普遍侧重专业特色的提炼,强调专业性,但在专业内部却缺乏竞争的刺激机制。最近几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此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各种大学生竞赛,如数学竞模、软件制作、大学生征文等应运而生,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有所提高。公共体育课作为大学的公共基础课也应该与目前的教育发展相适应。正如《全民健身纲要》要求:“大学体育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技能意识和习惯意识,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注重对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在目前各类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改革趋势中,人们普遍注重对大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独自锻炼身体等方面的培养,但往往忽略了大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培育。要纠正目前公共体育课程的乱象,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就应该注重考虑学生的体育兴趣,把强调身体的锻炼和增强体质的课程与培养情趣、习惯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课程设置要往学生需求模式方面转变,强调发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如果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缺乏一定的人性化与竞争性的文化内涵,就很难实现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终身竞争等体育意识的灌输,人才培养就难以得到保障。

篇3

“健康第一”无疑是我们进行体育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随着时代的演变,只以“健康第一”来统领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所以我们要认真探究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诉求,以适应时代对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具象化要求。尽管,我国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事实存在诸多原因,但体育课程教学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方面。仔细探究,我们会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具体教学实施的脱节:“健康第一”的理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幼儿教育应该是“健康第一”,中小学教育也是“健康第一”,工作人群也必须遵循“健康第一”,中老年人更是要将“健康第一”置于首位。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健康第一”在当代社会更应被看作为一种生活理念,只是一个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具体到当代大学生,由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健康显然大多不成其为严重的问题,这样就会使“健康第一”这一当下的指导思想变得弱化。所以,“健康第一”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概括性太泛,对具体的教学实践起不到实际的指导作用,也无法成为具象性的指导方针;解释的张力较大,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体育的课程设置,减少体育课的教学风险,对指导思想进行了不负责任的解读;教学效果评价的模糊性较高,不易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无法合理地处理长期效果与短期效益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摆脱空泛化的指导思想,以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来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这既是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基本要求。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我们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如何增强大学生体质为视角,从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4个层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进行剖析,并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和实践范式。从而适应当下这一特定时代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进而提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实现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质的时代要求。

2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解读

培养兴趣、掌握技能、发展特长、终身锻炼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具象化诉求,它们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不同层面出发,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共同构成了新时期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基础,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一个十分具体化的要求,也是对“健康第一”生活理念的有力支撑,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提出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也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落脚点。

2.1培养兴趣: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个体只有使其对所接触的事物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其对这一事物进行认真的研究。体育作为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充满热情,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锻炼得以增强,并直接推动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级阶段,普通高校本不应承担培养兴趣的基础任务,但由于中国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应试”,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是为了“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为了追求升学率的提高,不仅不能有效地在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和进行体育课程改革,而且直接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使体育课成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牺牲品。从此层面而言,中小学教育不仅未能有效完成对中小学生体育技能的传授和增强体质的基本任务,而且使很多中小学生泯灭了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增强产生了巨大的反向作用,也是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遗憾的是,普通高校的体育课教学也脱离不了这种大环境的束缚,这种现象突出地表现为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拿学分。这样的体育教学远离了体育教育的核心目标,也就无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我们当前教育领域所存在的一个最大的痼疾。由上我们可以知道,在我国整体的教育体系中,对体育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依然存在很大不足。由于上述中小学教育开展的不足,导致在高等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就对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小学体育教学欠账过多,使得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但要承担技能的培养,而且要从基础做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此,培养兴趣就成为当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它能够使一个人不计名利、财富和荣誉地投入到某一领域的活动中。从生理层面来说,体育运动的过程是机体能量储备消耗的过程,根据人的生物性特点,机体为了保护内在的能量储备以保证最基本的热量供应,就会产生抗性,表现为懒惰。从心理层面来说,参与体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得到愉悦的心情,培养人们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磨练意志等。一旦体育教学激起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就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的燃烧下去”[1]。所以,我们必须立足于脚下,立足于兴趣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们能够在有限的体育锻炼时间内产生对体育课乃至于体育锻炼的无限向往。而且,在具体的实践中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也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这就要求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要树立“激发兴趣”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参与体育的乐趣。我们不仅要将培养兴趣作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真的实践。所以,我们不仅要在思想层面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要在身体层面使学生享受体育锻炼的欢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高等教育阶段既汲取文化知识的养分,也能够在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层面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把规则规定的、模式化了的固定肢体运动转化为能够使学生乐于参与的“玩”的游戏,使学生在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同时又能够掌握锻炼身体的运动技能;另一方面,还要把涣散的、组织性不强而学生乐于参与的身体游戏,通过创造性转化达到能够使学生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术和能力的效果。最终能够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实现由应付体育课向爱好体育课的转变。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获得更多的体育技能与体育知识,才能使大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终身锻炼、终生受益,这无疑也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此,培养兴趣作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突出培养兴趣这一基本的诉求,使大学生们能够从中获益,也使我们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取得最大限度的成果。

2.2掌握技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

如前所述,通过兴趣的培养将学生引入到对身体健康的主观关注和对体育运动的自觉参与,无疑是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巨大促进。但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如果不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无论有多么浓厚的兴趣也会在运动场上被无情地挥霍和消耗掉。所以在培养兴趣的基础之上,我们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掌握必要的技能,通过技能的掌握来增强兴趣培养的效果。恩格斯曾经说过:“自有人生,便有教育。”[2]基于人的自然本性,教育最早是通过肢体的运动来传授生活技能于后代的事实,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自有人生,便有“体育”。无论学界当前对于体育概念的争议多么激烈纷乱,导致谈到体育往往莫衷一是,但是体育中必然要包含着人类的身体技术练习来改造自我身心以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有学者提出体育指的是“人类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或身体活动性的人类游戏。”[3]从这一概念中,我们同样可以得出体育是有目的性的身体技巧训练的实质性内容界定。因此,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传授技能是体育课的核心任务。否定和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必然动摇教师在体育课中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工作的缺失,就与体育的主旨产生了背离。毋庸置疑,这是导致当前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体育教学中最能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正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在大学阶段,学生不仅要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上继续强化个人基本的身体技能,还需要加强其他运动项目如球类、游戏等“游戏性的身体活动”技能的掌握。可惜的是,目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错误解读课程理念、盲目追求课程创新、轻视体育技能教学的现象。在实际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如果淡化体育技能,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将大打折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若忽略体育技能的传授,不仅会将高校公共体育置身于混乱无序的尴尬境地,实际上这更是对现实环境下人的基本权利的漠视与无知。因为工业文明造就的信息社会让当今的人类逐渐脱离了繁重、持久的体力劳动,没有足够身体活动的生活让人类肌肉往往处于饥渴和松弛状态中。同时,高节奏、高强度的社会生活又让人们时常感到身心疲惫,人们亟需一定强度的身体活动来保证体能、平复精神。参加体育活动,成为挣脱人类失去生物适应自然选择而堕落为“人工自然”附庸这种异化的桎梏的最佳方式[4]。不要忘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所传授的体育技能将会是当前社会条件下大众参与体育锻炼和运动休闲的重要内容。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运动技能,采取具体的实施措施尤为重要。1)高校要有较好的硬件设施,能够开设较多体育项目的课程,使学生有选择不同项目的余地,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2)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体育课的技能传授中,动作要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使学生产生学习技能的欲望,增加学习技能的兴趣。3)教法要得当。体育技能的获取与其他技能有所不同,这与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传授体育技能同时,力求要做到方法得当。由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应该把基本运动技能、竞技体育技巧、体育活动技术等教学内容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实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尽可能地掌握基础性的、竞技性的、游戏性的身体运动技能,保证学生个体的运动参与。让这些技能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的终身体育奠定技术基础,为他们的社会生活铺垫最重要的身体保障。

2.3发展特长: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根本

当前,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未来竞争的需要使得“具备一项特长”已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征,没有特长的人甚至于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具体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层面,特长也是大学生们在体育认识和实践层面的重要表征。我们这里所指的“特长”是指个体在各项体育运动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精化的结果,是突出“以人为本”,从每个人不同的个体身体出发,通过对自我的运动潜能的开发,实现自己在特定项目的运动技能的提高,达到“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的发展特长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将特长放在一个确定的高度,而是试图突出个体在社会中的差异性,从而展现不同个体在不同运动技能层面所展示出的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发展特长作为大学生个体在身体锻炼层面的重要手段,从而展现大学生个体不同的运动专长,使发展特长成为“终身锻炼”的保障,进而使终身锻炼成为可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普通高校如何发展学生的运动特长是一个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课题。个体在接触体育项目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同时,要求其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的掌握是每个学生个体尽量发挥其个性的前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与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同,中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的重要阶段,需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过早地开展专项、或者说特长项目的体育锻炼容易导致学生身体各方面的畸形发展,这注定中小学的体育教育具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向学生广泛传授各种身体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博学的同时又能够使身体各方面得到平衡发展。大学体育教育阶段学生的身体发展基本已经完成,同时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爱好。所以,大学体育教育应当改变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体育教育的目的也由为了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向发掘学生的运动天赋、培养学生体育特长的方向转变,“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实现由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广教博学向具有共同爱好、运动水平相当的体育教学的转变。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在此方面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好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分层式的教学。但是,这些指导思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得到十分充分的贯彻执行,以至于在面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路径限制、学校作息安排、学生体育基础差异、其他学科教学时间安排影响等各方面因素时,依然不能够使学生按照自己的天赋发展体育特长。这些问题的解决还要求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管理者,一方面要协调各方面的负责人,使其能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让路;另一方面,还要加大“培养学生特长”理念的宣传与执行力度,使每一个学生在临近毕业时都能够达到“熟练掌握2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的基本目标。发展特长要建立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对技能的学习,让个体对某项运动产生长期坚持、参与的热情,普通高校中的学生发展特长并不意味着专项能力特长培养,更多的是为学生个体从兴趣初始到坚持锻炼提供保障,而不是陷入盲目追求体育运动技能的怪圈。这里我们所说的特长,指的是大学生个体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的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长,而非从运动角度所谓的技术专长,当然,如果能让学生通过体育技能学习形成一定的专长也是我们所乐见的。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产生兴趣以后,高校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向学生全面传授这项运动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使学生个体对该项运动产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一学习过程也就是对技能的掌握过程,当学生个体学习更深的运动技能时,就必然会对学习到的技能在实践中充分检验,也就使得学生个体可以更多的参与体育活动中去,从而逐步地形成某种运动技能的“特长”。如此兴趣、技能、特长三者就形成为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影响、相互联系,共同推动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具体实施,最终使得学生个体能够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而终生受益。

2.4终身锻炼: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角度而言,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技能,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走向社会以后能够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的终身体育。事实上,一些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结束之后,也就告别了体育运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体育作为一种身体文化,自古以来不为中国社会所重视。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论述中,我们可以管窥到古人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尽管,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体育的功能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重视,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仍有一些大学生对体育持有偏见,上体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学分,以一种被动的态度参加体育活动,而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关系着个人的身体健康与未来发展。由于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自然不会自觉地参与体育锻炼,更谈不上终身锻炼。2)缺乏运动的乐趣。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愉悦身心,增进友谊,在运动中体验到快乐,这正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但是,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视体育运动为吃苦受累的差事,没有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之中,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也就失去了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3)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终身体育要求将体育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不能靠一时的冲动,而是长期坚持的结果。只有在学校阶段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才有可能毕业后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如何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虑。1)要加强理论课教学。目前,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着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毋庸置疑,技能教学是体育课的核心内容,但理论知识的作用也不容忽视。通过理论引导,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作用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由“让我练”转变为“我要练”,实现由被动锻炼向主动锻炼的转变。同时,学习理论知识还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运动技能。2)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要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并坚持不懈地参加体育锻炼,不能仅靠兴趣,还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喜欢体育,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3)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必须引导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此方面,很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清华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在校园跑步20圈,每圈3000m,达到要求后将在该学期的体育课总成绩中获得10分。这一做法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教学评价之中,通过强迫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效果。只有将课堂教学与与课外体育锻炼融为一体,才能达到既掌握了运动技能,又培养了锻炼习惯的效果。总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使体育逐步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终身锻炼奠定基础。此外,体育不仅是关乎身心健康的肢体活动,而且是塑造精神与完善人格的有效手段。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培养人,培养有思想、有境界、有素质、有人格、有拼搏精神的人。由此可见,学生在校期间所养成的终身锻炼习惯对增强国民素质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实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指导新思想的策略与方法

通过上述的论述,我们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基本的建构,但所有的教学问题都是通过具体实践来解决的。所以,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我们还必须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这一教学思想。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就必须通过教学杠杆来进行,这就需要从学生的个体出发,重点解决2个“量”的问题,即运动量和技术含量。从运动量的角度来考虑,大学体育课程应通过增加学分这一教学杠杆手段来实现。目前,大学体育的4个学分、144个学时主要用在运动技术的学习上,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缺乏时间保障。对此可采用“4+4模式”,将体育必修课由4个学分增加为8个学分,其中技术与理论知识学习、课外体育锻炼各为4个学分。每学期的课外体育锻炼均为1学分,按照每天锻炼1h的标准来计算,除去体育课之外,还需锻炼100h左右。课外体育锻炼时间的统计可依据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来确定。不具备实施体育必修课8个学分的学校,可采取以下2项措施:1)在大学一、二年级,将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早操、校园长跑等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以适当的比例纳入体育课成绩,以此来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2)在大学三、四年级设置4个体育锻炼选修学分,同样要求每学期锻炼100h,达到要求者可获得1个体育选修课学分。从技术含量的角度来考虑,可采用“1+1模式”,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分别选择2个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通过2个学期的学习基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含量,形成运动特长,进而以此来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实施“1+1模式”对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体育场馆设施、体育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以人为本原则,要求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所喜欢的运动项目,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专长而对学生进行指令性教学。2)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要能满足所开设项目的需要。体育对现代大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学科建设,造成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滞后,这也是多年来“三自主”难以充分实施的瓶颈之一。3)要严格执行有关体育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管理规定。为提高学生对体育课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视程度,很多省市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制订了体育成绩不及格不得毕业,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者方能参加评优评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肄业处理等若干规定。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很多高校没有严格执行以上规定,造成一些大学生不重视体育课学习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的重要原因。只有解决了运动量和技术含量的问题,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就能达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目的。

4结语

篇4

关键词:关高等职业教育 体育课程 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竞技对高等技术人才需求的升温,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队伍不断壮大,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经历了“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三个阶段的逐步转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体系的改革要围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进行,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课”,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明显滞后于专业课程。目前,国家教育部能作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的文件仅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未明确区别于一般学术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体育课程,应如何有效扣紧高等职教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改革与建设。与一般学术型本科院校相比,国内的许多学者都注意到,高职体育课程建设除了发挥其“健康第一”的基础职能,还必须与专业技术、职业生涯联系更为紧密,让体育课程更好地为高职生的职业生涯服务。

一、明确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的体育课程目标

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必须在树立“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技能目标、职业健康目标两个方面内容。

1.体育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技能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光荣使命。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共性是指高职体育课程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其个性表现为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能力。

2.体育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健康目标

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职教视野下的更深层次含义在于缓解工作疲劳、预防和治疗职业病。如何缓解和克服长期或大强度的工作中产生的工作疲劳,甚至某些工种引起机体特定部位炎症、病变如颈椎病、肩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等职业相关疾病,是职业教育赋予体育课程新的重要目标和使命。

二、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导向的体育课程建设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

“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是我国体育学者经过多次教学改革得出的最科学的、正确的、具有标志性的体育课程指导理念[1]。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要有基础课程、选项课程、选修课程相结合,辅以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形成体育课内必修+课外锻炼长效机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教学模式突出职业化特点,体育本职功能与专业需求相衔接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和建设的突破口。在“健康第一”的基础上,高等职业院校要以人为本,从职业、工种出发,发展职业体适能为目标,增加与专业技能相关体适能为教学内容,贴近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毕业后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从而增强学生的从业竞争力。

3.重视职业健康与运动保健知识

高等职业院校体育理论教学,要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健康知识的传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针对学生自身特点、专业以及将来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开设适宜的理论课程 [2]。

在教学中,要针对未来从事职业可能形成的工作倦怠以及职业相关疾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传授运动处方的原理及运动处方的设计方法等。要向学生传授常见职业病的预防,例如了解哪些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容易得职业病,职业病的种类和职业病的症状,并知道该怎样预防并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如医学电子、检验专业的学生,应该多讲解视力保护和颈椎病的预防;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如何预防静脉曲张、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能直接在室内进行的简易锻炼的方法,以及常见缓解疲劳的身体保健知识。

4.探索和开发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专业课程

高等职业院校的学校体育,还应该积极探索,探索开发与该校专业密切相关的体育专业课程。在高等职业院校中设立体育专业课程,将体育专业课程列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体育在职教发展中的新途径。

与专业密切相关、适合开发的课程举例:

临床医学(老年护理方向):老年体育与养生(包含老年人体育锻炼方法、常见养生保健功如五禽戏、八段锦、舒心平血功等);

临床医学(妇幼保健方向):妇幼健康与保健(包含孕妇、幼儿等特殊时期飞体育健康与保健方法,如幼儿体操、孕妇瑜伽、产后康复与瘦身等)

康复与治疗技术:运动训练学、运动康复处方的制定、医务监督(包含运动与康复理论、如何进行运动康复、如何实施医务监督);

如以上所列,对临床医学以及康复技术的几个专业进行课程开发的初探,所罗列的体育专业课程对专业培养目标都有很密切的关系和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目标相吻合。

总之,职教视野下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教育理念下,积极探索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3]。职业化的体育课程设置,必须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和和谐持续发展为根本,在服务于学生职业生涯、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对体质和体能素养要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职业相关的,能促进专业发展的职业体育课程,并有机融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才能顺利实现高职体育教学的健康性、职业性的双重目标,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华.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滞后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8):133-134.

[2] 宋广侠.江苏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现状与发展初探[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243-244.

[3] 周务农,张 良.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67-71.

篇5

Abstract: What Our country Traditio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extension is the old Soviet Model, already cannot follow the time the step. This article to under traditional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and new class sign under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demonstration new thingses class sig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merit.

关键词: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比较

Key word: Traditional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Under new class sign middle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ompared with

作者简介:姓名:李巡照男 37岁 出生年月是1973年 10月 4日 本科 西安体育学院毕业 ,现工作于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中教一级。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科教兴国,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已进入素质教育的时代,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因此,中学体育教学正在进行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以快乐体育教学为主旋律。以下是我结合教学实践对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育的弊端

1.1指导思想片面

由于中学体育教学长期受“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学生被束缚在应试教育的怪圈内“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普遍存在。学校体育受“重竞技成绩轻学生体质”的误导,重竞技轻普及、重课内轻课外、重尖子轻全体学生的现象严重,一条竞技运动技术结构的组成贯穿于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中学体育教学总是片面强调以传统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教师为中心,限制了学生的独立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大部分学生体质的增强健身意识的形成、健身能力的培养、健身文化的陶冶、健身习惯的养成被忽略,更影响了学生个性、人格、尊严、价值及社会生存和适应能力的健康成长、发展和完善,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片面性。

1.2教学内容陈旧

竞技化的体育强身指向在于片面强调体育对人体的改造作用,过分追求人的身体活动能力的不断超越和自我精神的磨练,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发育和发展的规律,偏离了正确的健身目的。同时,那些规则严密、技术要求高的竞技运动项目使体育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天生好动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导致了学生厌烦上体育课[1]。

1.3教学过程枯燥无味

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利用教学环境,发挥课堂优势,以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教学手段、组织形式,让具有个性差异的所有学生都能通过体育教学途径,尽最大努力实现适合其自身的学习目标。为了保证教学的正常秩序,适当的组织纪律是需要的。但盲目扩大,片面强求纪律要求,过于强调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遵守纪律、步调一致,强调行动的一体化,实际上已造成教学目的的错位,其结果是将体育教学改成了缺乏实效、按部就班的机械操练,失去了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单一,也使体育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体育课缺乏生机。

二、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

2.1新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内容上的转变

2.1.1 教学方法的转变

《课程标准》强调“激发运动兴趣,培养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2.1.2 教学主体的转变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体育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2 “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具体化

学校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基础学科,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理所当然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第一”的指导思想。但“健康第一”并不是专门针对学校体育而言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面向整个学校教育提出的[2]。中央文件指出,学校教育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整个学校教育要树立这个指导思想,而不是说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现在往往有人把体育当成一个主角了,我认为在定位上不够准确。”[3]目前,我们许多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由过去的唯体质论走向现在的唯健康论或健康至上论。主要表现在把健康凌驾于体育教学之上,忽视体育的育人功能。[4]

2.3课程内容泛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以确立体育课程的目标管理体系为主体,国家有统一、具体的目标,没有规定具体的体育课程内容。这样就使授课内容更加灵活。

通过比较发现新课标下的体育教育更加人性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实施过程中难免有所不足,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要一蹴而就,教改是个长期的过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参考文献:

[1]周文琴.对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4.3

[2]耿培新,季浏.体育教师怎样尽快适应新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03,6(6):8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职业导向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应该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始终围绕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体育课程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岗位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高职院校飞速发展,而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相对滞后。基于职业导向背景,研究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探讨重构体育课程,充分发挥体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功能。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课程建设依据相对滞后。高职院校现有体育课程建设依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忽略了职业教育特点,脱离了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需求的培养目标。首先,课程指导思想不明确。许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指导思想不够明确,过于注重传授运动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工作对身体素质的特定要求,忽略了落实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其次,课程目标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应该落实到针对专业需求的身体练习,拓展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体育的属性,既有一般教育原则的共性,又有体育自身的特性,即通过身体实践掌握技能。体育课程目标,应该切实为学生的专业、工种服务,通过有针对性地反复身体练习,达到“得以补偿”,提高学生身体局部活动的能力。最后,课程职业性特色不明显。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构建,不能脱离职业体能这个核心,应该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体育教育不仅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还要传授学生对职业活动有益的体育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自身运动完成职业体能的储备。

2.体育课程模式操作性不强。研究发现,近几年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全面推进,所有的高职院校在不断探索中进行了较大调整,越发接近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开课模式多样,有“1+1、1+2、2+1、3+1、1+1+1”等多种形式。一般都设有基础课、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体育理论课等多种类型。体育课程模式的多样性,标志着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深入化,实用性体育教学已被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一般,体育课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能够全面满足高职学生的各种需要。但由于受到教学资源的限制,体育选项项目偏少,班容量较大,缺少预防、治疗相关职业病的教学内容。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无法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

3.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体育选用教学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和健康心理素质,更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增加职业体能,突出学生职业病的防范知识,切实落实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以传授技术为重点,以形成技术技能为难点,还无法满足以上的要求。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存在竞技化倾向。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被各个运动项目的技术、理论所代替,严重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专项技术,忽略了身体素质、职业体能、职业病防范知识。教学内容的设置,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材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文性、职业性。(2)教学内容脱离专业技能。大部分高职院校设置授课内容,没有考虑各专业、工种的特点,没有充分挖掘专业、工种问题情境,不利于学生自我练习与自我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尽量与专业技能融合,将职业技能、体能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改革之中。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性和操作性,设置教学内容时,应该结合相关专业拓展有益的练习内容,教会学生如何缓解、预防相关职业病。基于职业导向的背景,深挖师资、器材、场地等资源,拓展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合理有效地开展教学。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职业导向下的对策

目前,高职学生的耐力、力量指标呈现严重下降的趋势,相关体育理论知识模糊不清,这对体育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1.以突出职业特征为切入点。制约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性因素是传统落后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思想的落后,影响了决策,决定了结果。高职院校体育长期以来受普通高等院校影响,过于强调向学生传授体育专项技术,忽略了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发展的职业体能的提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围绕学生熟练掌握一两项体育运动项目,理论讲解过多地强调专项理论知识。这些措施,无法使学生适应复杂、艰辛的工作环境,无法完成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征,充分拓展健康的内涵,这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切入点。

2.以优化教学内容为重点。研究职业教育体育课程建设,要结合本校的实际,针对不同专业优化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以技术型和服务型为主,大都处于生产第一线,单调流水作业较多,劳动强度大,长年累月的工作,会使身体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他们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对体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一般体能、运动技能之外,还要突出对学生职业体能的培养。因此,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有针对性。不仅要增加预防、减缓职业病的知识,还要突出职业体能储备的练习内容。例如,针对伏案型专业,长期保持坐姿,容易精神紧张,需要经常放松大脑、舒展肌肉,应该加强健美操、拳击等锻炼内容。

3.以调整教学模式为难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是调整课程结构,建立具有职业特色,突出岗位需求的实用性模式。现行的体育课程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结合学生专业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实习、实验、实训较多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进一步体现灵活性。传统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学时相对固定,现实操作中受师资、场地和时间局限,很多内容难以实现。要充分利用网络课堂、职业培训等多种渠道,强化重点,解决存在的难点。

4.以过程考核为突破点。高职教育正在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专业与综合素质并重的教育转变。体育教学必须服务于这一转变,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因此,体育课程建设中学生评价方式必须进行大胆改革,不能单纯地以运动成绩来衡量。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平时练习、终结考核、提高幅度的整个过程。遵循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是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应把培养学生健康体质同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融为一体,即评价方法上不再过分强调高度、远度、时间等显性指标,而忽略了意识、兴趣、态度等隐性指标。过程考核,重视学生努力的程度、进步的幅度、提高的难度,兼顾个体的差异性,突出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

5.以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为拓展点。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是由中专转化而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建设受到场地、器材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开发现有场地、器材资源,发挥校本资源的优势,努力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器材,精心布局,设置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根植职业体能储备的重要渠道。在选修课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以其灵活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储备了学生的经验和体能,而且有利于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宋盛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调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篇7

摘 要 随着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制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制度也获得了新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概括和分析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改革 探究

一、引言

我国在大力发展本国教育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中,家长也对孩子的体育课程重视起来。体育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在繁重的课业生活中保证体育锻炼,让学生精力更加充沛,也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还能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整个国家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不切合实际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首要环节是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并不完善,没有系统的教学计划。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做完简单的热身运动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有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是直接仿照其他国家或者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在实践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学校体育课程可能还不如先前的效果好,有些学校体育课程训练强度过大,还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的排斥,严重阻碍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对体育的思想观念不够重视

高校体育教学当下最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观念。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还是以自由活动为主,45分钟的体育课可能有20分钟都是自由活动,还有些学校利用体育课的时间练习广播操、集体舞等,这样不仅没有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的目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导致很多学生体育课外的活动参加不积极,空余时间也不会进行体育锻炼,影响学生身体健康和国家体育教育的发展。

(三)对理论教学不重视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学校应该在体育课程上增加理论课程,让实践课和理论课并重,让同学意识到体育的理论知识一样很重要。但是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实践教学、轻理论教学的现象,造成学生的知识面十分狭窄,一些基本的常识都不太懂,缺少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单一

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中,教学内容太过单一,一个学期中大部分课程是练习广播操、集体舞等,无趣味性,同学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长此以往会让同学认为体育就是如此,会从心理上排斥体育活动。学校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影响了老师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所以有些学校的体育老师上课没有教学计划,想到哪做到哪;或者有些老师干脆做做热身运动,然后就解散,让同学自由活动。这种行为虽不会让学生丧失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但也没让同学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没体会到进行体育活动的乐趣,不利于同学今后体育活动的进行。

三、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对学校、教师进行体育观念的指导

在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时,最为重要的就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的更新。只有真正转变对体育教学的观念,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才能顺利发展。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对学校管理者、学校体育教师进行思想指导,只有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同学才会将体育课程的重视度提高。学校的管理者和学校教师的首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健康光明的道路,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倍重视起来。在更新高校体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时,应秉承全面育人的原则,并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为出发点、以现有的体育制度为依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属于自己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体育教学体系。

(二)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

学校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时,不能盲目的将其他教学计划直接引用或简单修改,这种行为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学校体育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及其个体差异为依据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同时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切实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效果达到理想的程度。另外,在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尝试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比如:组织比赛、项目多样化教学等,这样更能激发同学的兴趣。

(三)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

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体育课程也是一样,教师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训练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对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应该每年度组织教师进行进修,不断对教师进行培训,以保证其教学思想和专业知识能够与时代的发展保持一致。同时,教师自身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关注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比如:及时学习改革的政策、学习自己还没接触的知识、文化品位的提升,积极对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补充完善,对自己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对自身的道德和职业修养等进行提高,以切实提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黄敏,陈英军,李亚莉.人性化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学刊.2011(5):78-81.

[2] 刘栋梁.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4).

[3] 岳安生.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5).

[4] 张丹生.基于拓展训练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篇8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学在现代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下无论是在课程性质、课程指导思想、还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在这一标准下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准确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影响整个课程的发展方向,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体育与健康教学新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对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资源开发前,首先要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它作为课程改革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体育教学资源的功能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储备功能、支持功能、人力资源功能。因此,在进行教学课程资源的改革时要注意到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这样才能推动整个课程的改革。在开发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资源时,可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课程内容入手

在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对传统项目进行改造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展开多样化的体育教学形式,例如:早操与课外活动可以交替进行,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我提升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下,体育教师可在其他教师的配合下,举行全校运动会以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而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男女分组、男女组合、友情分组等各类小群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

2.体育教学设施的资源开发

新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个方面。其中,“软件”设施强调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促使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活动,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实践经验积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积极动手。体育教学“软件”教学的核心是创新,以创新精神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而硬件设施则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物质解决好器材的短缺,教师自己制作简单的体育器材,从体育器材、教学场所等方面改善教学条件。

3.安排适量的课外活动

由于学生的课外时间远远多于体育课的时间,所以体育课外还要近视必要的系统的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也要多样化。例如:学生活动小组,课外体育俱乐部等。让学生在课外活动的体验过程中加强体育锻炼,树立健康意识。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是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正确使用的前提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为了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身心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健康发展。运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健康水平,明确身体锻炼只是手段,而加强健康水平则是目标,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新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前提,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需放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方法。

2.体现新课程资源的时代性

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是对传统的落后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摒弃,而不是对传统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全盘否定,在继承优良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和体育教师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尤为重要的是,重视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相结合。摒弃传统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单一的灌输-接受的教学方式,仍然需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示范和讲解,但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新课程所需要的是给予学生点拨和启发,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学习。

3.新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的侧重点在于重视并且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新的健康理念给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它树立崭新的健康教育观同时,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新课程的实践中,教师应启发和引导学生结合体育知识提出并解决问题。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充分注意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知精神。

4.建立合理的教学体系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新课程资源的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合理的教学体系是指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设置教学目标的时候与学生的年龄、身心健康以及个体差异相符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体验到体育锻炼中所带来的快乐,适当增加学生课堂表现的分值,借鉴其它学科的成功经验,在评价表上用激励的语言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这两个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新课程资源的保障。

篇9

【关键词】健康意识;健康素养;以人为本;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能力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中心指导思想

由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了 《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称:“健康素养促进赋权和公平”方面做出承诺,承诺充分认识健康素养是健康不可或缺的决定因素,并投资于提高健康素养;制订、实施和监测提高所有人健康素养的、贯穿整个教育体系的国家和地方跨部门策略……”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对于个体来说,受教育的水平是健康素养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良好的体育教育对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健康服务、健康技能的重要性。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把健康第一、健康素养、运动育人、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指导思想。

二、小学体育发展健康教学,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科学、绿色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体育课等于立正、稍息、队列训练加跑圈?随着新课程理念改革的深入,这样的体育课逐渐退出了小学校园,取而代之的是鼓励以“兴趣化”为改革突破口的小学体育课。由于授课方式单一枯燥,孩子们爱体育,却不爱体育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尊重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鼓励孩子们保持对运动的兴趣,体育课应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孩子们的运动潜能,帮助学生至少掌握1-2项可以伴其终身发展的体育技能。

1.树立健康意识,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

现今小学生多处于校内忙于学习,校外忙于作业忙于游戏的生活状态,日常的锻炼极少。因此,一线体育工作人员要在体育课程开设的过程中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发展自我、服务社会的前提。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打破传统的年级和班级授课的限制,按兴趣编班,按体育水平分层

(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6页)

实行小班化教学。 同时转变教学模式不能流于形式,要能展现体育育人的价值。 具体而言,体育教师应让小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运动项目,比如喜欢羽毛球的,可根据喜爱的人数开设“专项体育课”:专项课的内容必须丰富,从简单的羽毛球游戏过渡到羽毛球基本技术教学,再配合简单的战术进行联系等不一而足。专项教学课应实行两课连排,即一堂体育课80分钟,这样方能提升教学效果。

2.以人为本,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运动“细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完全由教师一手掌控,很少会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情感和体验,更多的教师权威下的被动执行。健康教学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运动“细胞”和创新实践能力。众所周知,小学们均喜欢游戏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入――化身“超能兔”,给“牛伯伯”送蘑菇;小小软垫变身山洞,变身小溪,变身“飞车”……等游戏形式,让枯燥的“单脚跳”和“双脚跳”训练转化为一场欢乐的游戏,让课堂富有趣味。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根据儿童身体发展特点和运动形成规律衍变出的体育游戏更有助于学生们更快完成幼升小衔接,更有助于他们形成团队意识,规范日常行为,发展身体素质。

3.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文素养

体育课程的设置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形式不一的运动,应加入人文经典、艺术健身、科技探索、实践交流等拓展课,让学生们的心智和体质一起进步,让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社会互动的过程,可以融洽人际关系,加强沟通能力,提升意志品质,形成强烈的集体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应帮助学生们学会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渠道,加强体育保健,自我评价,医学监督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体育品质。

三、结束语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目标应为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健身兴趣、健康能力和健身习惯。健康的体育活动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体育专项技能,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其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等良好品质。因,小学体育发展健康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科学、绿色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意识,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以人为本,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运动“细胞”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涛.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的特点与功能[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3):31-32

[2]刘秋良,曹万江,黄小江等.湘南郴州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化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J].考试周刊,2009(37)

[3]罗玲,黄伊聪,姚志辉,等.论民族地区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1):48-51

[4]梅作亮,邵明雪.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农村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青年・教师,2013(15)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体育 课程资源整合 共享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4-0168-01

1 体育课程资源的概念

资源有很多种,但那些对教学有用途,能运用到课程里的,才是真正的课程资源。它们可以是来自校内的资源,也可以是来自校外的资源;可以是有型的体育器材、教学课本,也可以是无型的教学理念、体育精神;可以是社会课程资源,也可以是自然课程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整理、实施、评价过程中,一切直接运用到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支持课程活动开展的人力和物质都能成为体育课程资源。

2 对初中体育课程资源整合共享现状的分析

2.1学校对新课程改革不重视,对体育课程资源整合共享投入不足

部分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学因经济问题,没法引进体育器材和优秀人才,导致体育课程没法顺利开展;部分学校过分看重学生的文化课分数,忽视美术、音乐、体育等素质课程,加上高校目前大力扩招的背景下,出现体育场地、器材、人员等体育课程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

2.2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尚未树立课程资源整合共享的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深厚的影响。新课程提出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提倡自主式学习。绝大部分的教师认识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性,但部分教师未能很好地利用体育课程资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没有重视学生思想层面的培养。

2.3体育课程教材内容过于统一,缺乏新颖的题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材内容的单一,无法体现地域的差异性,与少数民族文化相背离,不利于当地根据自身的资源和特点开展体育课程。信息万变的今天,过时的事例和古板的语言,没法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无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 整合课程资源的途径研究

3.1挖掘校园体育课程资源,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气息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体育课堂的直接教学外,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无形熏陶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掘并利用学校的一切可行的体育资源,把学校独特的体育优势完美地展现出来,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如何才能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呢?第一,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第二,创立校园体育文化的物质环境,如校园周刊、广播、体育俱乐部、学生体育部门等;第三,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气息,如定期举办校园会、各类球赛、户外郊游等。

3.2挖掘校园人力资源,加强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只有重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改变,培养课程资源整合共享观,学校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明确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需要鼓励调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必要时可以请各个老师做好协调、组织和示范作用。

3.3挖掘传统体育教材,编写体育课程新教材

传统的体育教材内容是以竞技项目为主,单一的技术性文字很难激发现在初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需要对传统的体育教材进行改造,扬长避短,加入新元素,满足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如教材内容向生活化、游戏化、简单化发展,内容顺序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传统的体育教材内容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3.4合理利用校园体育设施

除了良好的体育校园文化,强大的体育师资队伍,还必须要有足够的体育设施作为物质保证。(1)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率,开发器材的多种用途。(2)提高体育场地的开发和利用价值,如缩小球门和场地的尺寸,安装多向篮球架,在教学楼架空的首层设计跑道等。

初中体育课程资源整合共享是新课程改革的崭新课题,课程资源的挖掘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课程资源的整合共享则决定了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直接影响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资源整合共享对我们而言,是较为陌生的教学方式,在现在的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存在不足,只要我们勇于接受新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从课堂到校园,从校园到校外,多方面地发掘体育教学资源,将可利用的资源综合整理后,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丰富课堂的教学资源,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春晓. 体育课程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01:63-67.

[2]唐建倦. 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整合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06:96-97.

[3]罗先平. 整合课程资源 让体育教学鲜活起来[J].新课程研究育研究与实验,2005,05: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