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层次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的层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设计的层次

篇1

关键词: 程序设计; 教学法; 层次化; 教育传播; 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3-58-04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应把信息化能力纳入学生的培养目标,作为一项基本技能。对高校学生来讲,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信息化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是信息化时代的一个必要素质。

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以及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开设内容和教学方法大都是“一条龙”式的,即从问题描述、算法的设计、程序流程图到最后的编译连接、运行调试,其具体操作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介绍给学生的,这种方式对大部分学生未必合适。我们在分析了程序设计类课程内容的层次化特点之后,将教学内容作了横向的层次划分,向学生传递归属层次明确的知识。通过这种内容上的层次化重组和定位,使之无论从行为主义、认知学派还是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都能构建一个具有全新视角和明显高效的教育传播模式,为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教育研究专家和计算机教育实践者做了不少的研究和实践,试图提高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探索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新路子。Wulf(2005)从建构主义出发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新教学法,如主动学习、学徒制、团队合作,并针对24人以下的小班设计了课前阅读与评分、课内评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实践、个体作业和团队作业等具体教学措施[1]。Caspersen和Bennedsen(2007)根据认知科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载荷理论、认知学徒制和精加工实例的原理,提出一种模型驱动的面向技能教学的程序设计教学法,其中将程序设计课程涉及的模型分成类间模型、类内模型和算法模型三种[2]。Lui和Kwan等(2004)专门针对弱基础学生提出一个建构主义的Perform教学方法,该方法在主观上以达到“全民编程”为设计原则,首先分析了弱基础学生感情上和认知上的5个弱点,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C语言课件开发指导原则[3]。Zhu和Zhou(2003)提出了方法学优先的教学策略,认为像C++这样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应该先教方法学再教语言本身,同时给出了方法学的6步骤教学法[4]。莫永华和寇冬泉(2005)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秉承OSI七层参考模型的分层思想,对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加以改进,提出了一个更加有效的、全景式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型,并结合该模式探讨相关学习理论[5]。张晓竞和陈元琰(2004)做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感性化教学探索,提出了横向列表比较法、纵向特征点延伸法等具体措施[6]。高枚和杨志强等(2005)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总结了“C/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一些新思路和体会[7]。刘(2003)指出,对于程序设计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算法、方法学、语言和工具,其中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研究在最高层次上[8]。

在与层次化有关的教学理论或实践方面,文献[4]虽涉及了方法学和语言的教学层次关系,但实际的层次不限于这两个,其中的6个教学步骤也仅限于C++。文献[5]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虽然提到分层,但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分层问题,而是教育传播的分层问题。文献[8]把算法看成是程序设计的最高的、终极的层次,但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一方面算法最终离不开实现工具的支持,另一方面工具的运用(如软件包、GPU)也能使许多课题的研究获得进展和创新,在工程技术领域更不能忽略工具的重要性。包括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在内的较低层次内容无疑是程序设计的重要教学内容。

2 层次化教学的思想

2.1 程序设计类课程内容的四个层次划分

计算机科学家沃思(N. Wirth)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

数据结构+算法=程序

我国的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改进了这个公式[9],提出:

程序=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语言工具和环境

他们都是运用层次化的思想观察程序的本质。我们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总结,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内容也有一个清晰的层次划分,它可以分成四个层次:算法、方法学、语法和集成开发环境。这四个层次从窄到宽,从抽象到具体,构成一个金字塔,如图1所示。

算法(Algorithm)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是指解决问题的结构化流程,是编排计算机指令的策略性步骤。按照D. E. Knuth的定义,算法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中之规则规定了一个解决某一特定类型的问题的运算序列,算法应具有如下五个重要特性:有穷性、确定性、输入、输出和可运行性[10]。算法是方法学无关的,也是语言无关的,即算法的设计不依赖于用什么样的程序设计方法,更不依赖于具体的编程语言。

方法学(Methodology)是计算机语言的设计方法,比如简单过程式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并行程序设计和网格计算[11]。以前的Fortran语言和C语言是按照简单过程式语言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语言产品。而现在流行的Java和C++是按照面向对象方法设计出来的语言产品。

语法(Grammar)描述了组成一个有效程序的符号的顺序,语法为理解一个程序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同样也为将它翻译成目标程序提供了必要的信息[12]。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语法是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最基本、学生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程序设计语言不同,直观地看,就是语法不同。

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IDE)是为了让某一种语言的程序代码能方便地录入、编辑、存储、编译、运行和调试,以及为函数库调用、类库导入、命名约定、硬件相关的优化、编译选项等提供接口的应用软件[13]。

这四个层次从上到下构成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概念范畴。上一层次与下一层次都存在一对多的关系。一个算法可以用过程式的语言实现,也可以用面向对象的程序实现;在同一种方法学(如面向对象)指导下设计的语言有多种(如C++、Java),它们的语法不同;同一种语言(即语法相同)可以有不同的集成开发环境,比如C++的IDE有C++ Free,VC++6.0,VC++.net等。

层次越高,越具长期性,层次越低,越容易被更替和淘汰。优秀算法的生命力很强,能生存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方法学具有计算机发展的时代特征,一般有几十年的生存期;计算机语言则不断推陈出新,有的能用几十年,有的则几年后就被人遗忘;而集成开发环境更加短命,IDE的新产品不断出现,版本几年一更新,程序员需要不断去做升级,跟上变化。

2.2 层次化教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

层次化教学的思想虽然源自教学实践,从学习理论的观点来看也是具有它的理论基础的。

关于学习理论,经历了一个从行为主义,到认知学派,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历程。最早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华生(Watson)为代表,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应用到教育传播和学习理论的研究中去。但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过于强调环境对学习的决定作用,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则以学习者主体为主要决定因素,指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根据个体的已有知识和外部环境加工形成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提出学习是一个发现过程,而不是一个接受过程,更不是信息传送过程[14]。

如果单纯从行为主义出发,知识的分层至少能够提高刺激-反应(S-R)联系的形成效率。

在学习理论的认知学派中,奥苏伯尔(Ausubel)提出的先进组织者(Advanced Organizers)理论指出,教师的角色是教学内容的组织者,教师的责任是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组织,使得它成为学生长时记忆的骨架(umbrella),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具体的知识将由学生自己填充。教学内容层次化结果就是一种长时记忆的骨架或教学内容的先进组织,这种层次化模式还具有如下优点。

⑴ 有利于注意(Attention)的参与。注意是感知的重要特征和学习效率的基本保证,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到的内容包括知识点本身、知识点所处的层次、教学环境、教师的态度以及干扰信息等,层次作为其中一种特意安排的新感知内容引导了注意的方向,强化了知识点本身,使学习者尽早抛弃非相关内容,避免了许多混乱的感知内容进入后续的加工过程。

⑵ 它是概念形成的良好框架。能激活原有的知识(长时记忆),与感知到的新知识经重新编码成为新的长时记忆,从而使新概念以及该新概念所属的层次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由于这些概念在存储时增加了“所属层次”的编码,使以后的检索和理解更加快速和准确。

⑶ 有利工作记忆中块(Chunk)的信息量提高和加工的效率。工作记忆是一种短时记忆,其中的内容以块为单位,是学习过程的加工对象,米勒(Miller)认为工作记忆中块的个数是相对固定的(约7±2),与块的信息量(比特数)无关。层次化处理很容易将同层的知识同块化,从而提高块的信息量和学习和记忆加工的效率。

⑷ 一定程度上迫使教师的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转换为显性的可分解的步骤,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C++的#include命令不仅是一条简单的语句,而且会涉及到后续的文件和存储目录,含有语法和IDE两层知识,分层次的教学就自然使教师讲解#include命令时分解到位,两层均及,使学生能充分建立该语句的概念和机制。

建构主义是上世纪末兴起的学习理论,重新从学习者的角度分析了认知活动的规律。基于建构主义观点提出的教学法层出不穷,关键思想是认知的主动性、教师角色从“教导者”转为“推动者”、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等等。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层次化有利于提高认知的主动性,顺应学生的偏好和个性,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程度自然上升,同时从课程内容的四个层次来看,教师客观上成为四个层次知识传授的推动者,在算法和IDE两端层次尤其如此。

3 层次化的教学方案和实例

3.1 层次化的教学方案

基于上述分层次思想,我们提出的总体教学方案是: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做算法、方法学、语法和集成编程环境四个层次的划分。以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四个层次为框架,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分层定位知识点,将各章节各知识点归到各个层次。这个分层过程对理论课、实验课和课程设计同步进行。

以教学内容的层次化为导引,将层次化的思想贯彻到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手段创新、学生学习引导、考试、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值得注意的是,四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抽象与具体、调用与支持的关系。层次化的教学方案并不是说按照算法到IDE或相反方向的顺序重新安排教学过程,而是教学过程仍然按照原来的章节顺序,只是在每个章节、每堂课将所讲授内容明确指出所属的层次,以方便学生的领会、掌握和主动学习。

此外,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格式塔(Gestalt)进行问题的求解,本方案并不是以“概念”或“操作”为新的格式塔,而是仍以“问题”为初始格式塔,只不过特别强调问题求解过程中学生顿悟(insight)到的各种子格式塔,这些子格式塔对应于它所属的各个层次,由于有了四个层次的划分,这里的顿悟已退化为平凡的获取,需要顿悟的仅为子格式塔内部的顿误了。

3.2 实例

以C/C++语言为例,给出一个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第一,划分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四个层次:算法、方法学、语法和集成开发环境。分析四个层次在C/C++教学内容中的分布情况。

⑴ 算法在本课程中涉及较少,它主要在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课程中讲授,但不是不能涉及,比如线性搜索的二分法在本课程要讲到。

⑵ 方法学在本课程中重要且较难接受的内容,它主要包括模块化的编程思想,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如封装、抽象、继承、多态等。

⑶ 语法内容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函数的定义、声明和调用,对象和类的定义、类的派生等,占授课内容的70%左右。

⑷ 集成开发环境在本课程的理论部分占得比较少,但在实验部分占得比较多,具体就是C编译环境、VC的使用方法,Windows应用程序框架的构建方法。

第二,在C++程序设计的知识点的分层梳理和归类的基础上,编排和修订理论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以所属层次和学习要求的二维坐标来标注各个知识点。在教学大纲中记录教学内容及其所属层次和学习要求。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按照图2例子的格式记录。

第三,以层次化思想指导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教学内容上看,第三层次的内容都是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从教学主体和客体的细分角度看,对动手能力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宜偏重于第四层次的知识,对理论兴趣浓厚、科研型的学生宜偏重于第一、第二层次的知识。从课件的制作看,宜在开篇第一课就向学生展示四个层次的“金字塔”图。从上机实践看,对IDE的操作知识要及时向学生明确指出,以正确构建认知模式。

第四,实施一些配套工程,如编写相应教材、实验教材和课程设计指导书,制作全套课件,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在每一环节都强调层次化意识。

4 结束语

作者通过在温州大学五年来C语言、C++语言、Java语言等课程的层次化教学实践,教学年级覆盖大一、大二、大三,对象程度覆盖二本、三本和专科,发现层次化的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具体包括:①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增大,对参加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更有信心,专业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更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更具竞争力;②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的理论更加扎实,参加程序设计竞赛、考研、考软件设计师更加积极,参加人数逐年递增,为他们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打下更坚固的基础;③后续课程的学习更加轻松,合理引导了继续学习方向,培育了主动学习的动力。

层次化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程序设计类课程如C/C++、Java、VB、Python、Delphi、PHP等教学改革都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Wulf T.: 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for teaching computer

programm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6th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2005:245-248

[2] Caspersen M E, Bennedsen J.: Instructional design of a

programming course: a learning theoretic approach.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ing Education Research,2007:111-122

[3] Lui Andrew K, Kwan Reggie, Poon Maria, Cheung Yannie H Y.:

Saving weak programming students-applying constructivism in a first programming course. ACM SIGCSE Bulletin,2004.36(2):72-76

[4] Zhu Haibin, Zhou MengChu: Methodology first and language

second: a way to teach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In: Conference on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Systems Languages and Applications,2003: 140-147

[5] 莫永华,寇冬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J].电化教育

研究,2005.11:38-41

[6] 张晓竞,陈元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的感性化教学与创新应用

[J].计算机教育,2004.10:73-75

[7] 高枚,杨志强,许兰兰,龚沛曾.C/C++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

机时代,2005.11:8-10

[8] 刘.计算机算法引论――设计与分析技术[M].科学出版社,2003.

[9] 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0] Knuth D E.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Third Edition)

Vol. 1: Fundamental Algorithm[M]. MA,USA: Addison-Wesley,1997.

[11] 胡正国,吴健,邓正宏.程序设计方法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

[12] Pratt T W, Zelkowitz M V.著,傅育熙等译.程序设计语言设计与实

现(第3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8.

[13] Wikipedia: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http://en.

/wiki/Integrated_development_environment,2012-8-3.

篇2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高职 广告专业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071-04

广告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职广告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广告市场高速发展需要,培养掌握现代广告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广告设计与制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广告业务、策划、设计与制作能力,能在广告公司、企业和媒介广告部门等广告行业基层技术岗位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开设的应用技术型专业。根据自身办学传统与专业特色优势,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广告专业侧重培养平面设计类广告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该校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一纲领性文件进行了专题研究,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就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探索,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高职广告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核心能力

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核心能力是高职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经过市场调研与专家讨论,可以认为高职广告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一是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强的艺术修养;二是良好的市场感觉和领悟力,良好的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三是较强的广告创意能力,熟练运用图形图像传达商业信息的方法手段;四是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操作电脑进行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的技能;五是较强的广告作品创意说明推介能力。

二、高职广告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相应的知识要求

经过对广告市场的调研、广告公司的用人调研、已毕业学生的回访和专家讨论,按照专业素质与核心能力的要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将广告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分解为电脑运用知识能力、广告专业知识能力、视觉艺术表现知识能力、经营与管理知识能力、社会文化与沟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知识能力,并分别提出相应的知识要求。

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设置

由于高职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多元素构成的,较为复杂且定量数据较少,因而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结合且以定性为主的方法来进行课程设置分析更为简便,并能使课程设置更趋科学和合理。著名运筹学家、美国学者T.L.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被公认为“能紧密地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和推理相联系,并将决策者的经验及其推理过程给予量化描述,可以大大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可靠性及可行性”,“适用于解决结构较复杂、决策准则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因此,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尝试运用该方法来确定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的设置,即通过建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元素权重等几个实施步骤来计算并确定课程及其课时的权重。

(一)建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将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即各知识能力为第一层次,各知识能力分别对应的课程为第二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元素从上到下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见图1)。

(二)建立判断矩阵与权重计算

层次分析法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来建立判断矩阵。作为约束条件的上层元素与其对应的下层元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即构成判断矩阵。在进行两两比较时,通过确定相对重要性的统一标准,来保证构成判断矩阵元素的一致性。运用T.L.Saaty教授的1-9比较尺度和成对比较法,邀请专家对各知识能力及其相关课程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建立成对判断矩阵,然后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最后得到各课程的权重。由于专家对一些同一层级下的几门课程的重要性做出了完全相同的判断,这些课程的权重自然是相同的,因此下面只列出专家认为同一层级下课程的重要性不相同的其他课程的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结果(见表2、表3、表4、表5)。表中CR值小于0.10时,说明该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权重分配合理。

(三)广告专业知识能力与相关课程的权重及课时分配

经过对以上一级及二级各指标权重的计算汇总,得到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设置各指标的权重。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和本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求,除全校性公共课和学校统一安排的实践类课程以外,广告专业的总课时(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课时)共计1320课时,而且专业选修课程的课时按专业必修课程的50%折算来计算。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以及每16课时计1学分的要求,经与专家讨论,将电脑运用知识能力、广告专业知识能力和视觉艺术表现知识能力等类别的相关课程认定为专业必修课程,经营与管理知识能力、社会文化与沟通知识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等类别的相关课程认定为专业选修课程。同时,为方便计算学分,将一级指标的课时数根据权重计算得出的课时数稍做调整。最终的课程设置与各课程课时数见表6。

四、结语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高职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以使学生达到专业知识要求,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与核心能力。实践中,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广告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进行设置后,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促进了学生专业素质与核心能力的形成,满足了对学生的知识要求,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课程设置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伟军,蔡国沛.信息分析方法与应用[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第一期)项目(桂教人〔2013〕16号)

篇3

我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1)实施控制方法缺乏系统的法律体系依据。在我国城市规划法律框架下,城市设计没有法定的地位和设计内容、编制阶段规定,这对城市设计实施控制形成了法律障碍。在我国1989年颁布的《城市规划法》和2007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中都未提及城市设计。1993年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虽然提到城市设计,但对城市设计编制的内容、层次、深度等均无明确规定,其成果本身不具备法定规划的资格,更没有通过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公共政策法令。2)实施控制的内容表述缺乏专业化。城市设计成果要得到有效管控,其表述要“到位”,必须严谨,应有专业化,标准化,法律化的表述。只有这样,在实施阶段才不会出现“扯皮”或“多重理解”而背离城市设计目的现象。目前,我国城市设计成果中抽象原则表述多,专业化、标准化、法律化的严谨表述少。审查人员也缺乏起码可操作性的裁决依据。只有经过实地调查与细心分析,用专业化、标准化、法律化的语言表述城市设计实时控制的内容,提出切实的实施控制性引导,具体规定严格明确,指导性标准清晰有序。这样城市设计实施过程中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3)实施控制的手段比较局限。我国城市设计主要是政府推动型的模式。虽然有一些市场化的方式,但是市场作用有限,主要起到辅助作用,调控手段也比较初级,主要还是政府主导下的城市设计实施控制。

1美国现代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发展

1.2.1美国城市设计发展概况美国现代城市设计强调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美国颁布实施的区划法为城市设计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强调设计者、管理人员和发展商三者合作,政府应该通过行政手段来促进城市设计的目标实现。美国注重利用各种政策、标准和审查制度来管理较大地区的城市空间建设,城市设计实践主要通过与城市经济发展、控制城区开发、保持城市特征等内容相结合,进而解决城市的环境空间特征等问题。

1.2.2美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美国现代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弹性控制,在确保城市空间整体效果与导则可行性操作的前提下,减少城市设计实施控制内容、增加管控弹性,关注各个体建筑设计的创造发挥,弱化“时过境迁”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干扰。导则采用了整体着眼分层控制的方法,不孤立地针对设计范围内的每个个体或元素逐一作出明确的要求,将研究对象看成是处于一定联系中的整体,找出影响设计的关键部分加以限制。美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内容选择上并不强调覆盖的全面性,而是侧重针对的有效性,对于影响设计整体效果的关键内容作出充分限定,其他非重点因素则由设计师自行把握。

2美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可借鉴分析

2.1中美城市设计发展处于不同阶段中国城市设计真正在城市空间形体环境实施控制过程中起作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城市设计理论原创研究较少,主要是介绍国外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还处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阶段。而美国城市设计在二战后城市建设中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1960年以来,更是突飞猛进,城市设计理论研究就更早。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设计理论和实施控制方法都来自美国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

2.2对城市设计实施控制的需求不一样中国城市化水平低,大部分城市处在快速增长的阶段,城市化还没有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城市物质建设量巨大,还有很多基础设施需要建设完善,而人文、美学等精神层次的较高需求相对较弱。这也是我国城市实施控制相对滞后的一个宏观方面的原因。美国城市发展建设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阶段,相对我国不需要太多的基础物质建设,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美国的城市物质建设需求较少,对空间审美的追求就多一些。所以城市设计在美国城市化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获得发展,这是宏观环境决定的。

2.3中美城市设计发展的政治、经济体系不一样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系不一样。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中市场调控的作用加强了,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还是比较大,计划的成分比较多。政府是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的主要推动力量。美国是资本主义社会,是完全自由的市场模式,城市设计发展研究历史较长,有丰富的城市设计实践经验,城市设计管控方法多样有效,有很多市场化城市设计实施控制的方法:建筑协定制度,奖励分区制度,特定区制度开发权转移制度,广场奖金制度与综合设计制度,社区参与制度等等。自由是城市设计主要推动力量。

2.4中美城市设计实施控制的管控方式有差异由于政治经济体系不同,城市发展阶段不同,城市实施管控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城市设计管控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推动。美国市场经济发展比较完善,财产制度健全,城市设计实施控制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市场主导,社区参与实现的模式。

3总结与反思

中美两国历史发展阶段、文化背景、价值认同、具体国情等各个层面都有巨大差异,城市设计实施控制的方法自然也存在差异。美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是美国城市重建和城市化过程中积累的历史经验体现,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目前中国正在高速推进城市化,城市CBD空间重构过程中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等诸多方面,中美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虽然美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在中国并不一定很“灵”,但这些泊来的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却能作为我们政策制定的参考,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深思考,并为我国城市设计实施控制方法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篇4

在我国现行的规划编制体系中,法规层面的城市规划更注重对城市的理性分析和量化控制管理,缺少在三维空间形态方面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次系统化的控制和引导手段。而总体城市设计对于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控制与引导的目标使其成为一种必要的方法和手段。

而作为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领域的一部分,当前总体城市设计进入到了指定具有指导作用的技术性文件和具体编制实践的阶段。在实施应用中,对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合理程度和实践指导的有效性成为总体城市设计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笔者从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对象、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应用分类、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使用方式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讨论总体城市设计导则形成与具体应用。

2、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对象

2.1明确总体城市设计目标、确定研究方向

总体城市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凸显城市空间特色。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意图强调建立地区内的空间结构框架与设计引导。通过对城市自然山水特征和历史文化特色的把握,明确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框架与发展思路1。

总成城市设计对城市特色的塑造贯穿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众多环节之中。总体城市设计层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与之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为城市宏观空间布局提供城市设计角度的思考。另一方面则是为具体城市设计、详细规划以及规划管理层面提供宏观的控制和引导原则。这种逐层分级控制引导的序列使得城市的特色,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建设,得以维系、延续与强化。而总体城市设计导则作为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应用的重要工具,在确立哪些城市设计要素能够建立起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框架,如何控制这些城市设计要素的问题是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编制工作的核心议题。

2.2建立总体城市设计框架、明确控制对象

⑴公共空间资源的管控。在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中,应首先注重对城市公共空间资源的管控和统筹布局。研究得出的框架结构在总体城市规划中,通过用地规划布局、设施建设、开发容量等技术指标规定,实现总体城市设计结构在具体空间范围的存在和大致的空间范畴和几何形态。其中,城市公共空间资源可以涵盖城市道路、自然环境、广场公园等各种形式的物理空间资源,同时也应该将城市形象、建筑风貌、等视觉资源以及社会文化、人文特色的城市要素纳入其中。

⑵控制标准的建立,明确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开发、保护、特色建设的各项要求、以及城市各种资源与公共空间控制点之间质、量的关系。采用指标体系、管理措施以及设计指引等以量化和法规化的技术手段来构成建设控制标准,融入到城市的日常建设当中。在此,我们可以理解为形成对公共空间资源的具体内容的技术规定。

⑶结合城市形象的塑造,协调城市特色空间整体发展框架的合理建构。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予公众共同的稳定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总体形象定位是城市性质、功能和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结合城市意象理论、社会人文理论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分析,提取城市中的重要特色空间,使其成为城市建设实施中需要重点把控的对象。

⑷建立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并将所有的设计策略转化为管控措施(法规+导则),积极的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或自成体系,以规划管理的语言和工具来实现和操作框架的控制引导作用。因此应将管控的内容、要点、方法等各种元素统一整合,通过总体城市设计导则这种工具,来形成总体城市设计框架对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具体行动指导。

3、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应用分类

3.1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等级

从城市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来看,框架是由整个地区环境内重要的城市设计要素组成的。内容多种多样,规模巨大,系统繁复。城市建设实践需从这些设计要素的重要程度、意象作用以及建设安排进行序列组织,具体行动。

从控制概念的构成来看,控制行为由控制主体、被控制对象、控制因子三部分组成。对城市这个巨系统内的空间物质要素的控制,除了控制主体、被控制对象、控制因子(多个控制因子,或是平行的各种系统要素)这三部分外,还应该突出对控制因子具体的控制机制的考虑,包含控制集合点,控制因子排列两个组成。

①控制集合点——城市整体的广袤性要求了城市中被控制空间实体的有限数量和主次之分,超过了这个标准,会导致面广体大,控制力度的减弱。

②控制因子排列——而控制因素的多样性要求了不同物质要素各自的有限数量和权重,模糊了这个标准,其间产生的各种作用力必然会发生偏移甚至抵消,导致对于一个具体空间点的控制目标混沌,同样使控制力度减弱(一身兼数职的尴尬)。控制机制的关键点在于理解城市空间是这些控制因子的有机综合,而不是各种因子的机械叠加。

3.2总体城市设计导则的分类

由前面论述可知,城市总体设计确立的城市特色空间框架是一个层级式物质构成体系,需要建立逐层分级控制引导的序列,才能保证其从宏观到微观,从规划到建设的控制指引。因此,总体城市设计导则需要针对不同层级的控制对象,形成不同控制力和限定作用的导则分类。结合城市空间层次的划分以及控制程度的深浅,设计导则被分为四类

⑴强制性导则:这些内容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被贯彻的,如果希望得到豁免,必须向政府提交申请和可行性报告,强制性导则针对的具体城市物质对象,需要结合城市的空间发展框架进行对应,主要依据以下一些要素: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空间与景观、城市形体的量化控制(建筑高度、密度)、重要公共空间等。

⑵说明性导则:这些内容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应该被贯彻的,如果希望得到豁免,必须向规划主管部分提交申请和可行性报告。

⑶建议性导则:这些内容应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执行。执行批准书必须提交给规划主管部门并得到批准。

篇5

【关键词】城市设计系统整合机制

Abstract : paper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era due to urban construction disciplines sub-specialties, brought the need to integrate the separation of elements in the urban system, which proposed the mechanism of three-dimensional shape of urban elements integrated urban design, and then study the level of integration mechanism to integr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mechanism the content of urban design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s.Keyword: urban designsystem integration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TU98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人们回过头来,发现很多地方整体环境质量并不如意,主要表现在城市要素之间不够协调,城市文化与自然特质没有充分表现,城市特色渐渐消失。我国的城市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交通、生态等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对优化城市环境却显得力不从心。规划与工程设计(建筑、景观和市政交通)之间存在着一段很大的真空。当城市建设从追求数量到进入追求质量(或质量、数量并重)的阶段,人们越来越多开始关注整体形态的完善,环境品质的优化、城市活力的提升和特色的塑造,城市设计也逐步得到重视。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将规划与设计视为一体,规划过程中虽然也在不同程度上考虑形态设计,所谓城市设计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始终,城市设计没有独立的操作体制,然而对于

一些重要的城市或城市地区,规划、建筑界逐渐意识到切合我国建设需要的城市设计操作是有益的、必要的,从学术界、政府主管部门和开发机构也都接受了这个事实。如上海浦东陆家嘴cBD、深圳福田中心区,还有其他很多大学城、滨河区域等都进行了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或咨询,同时我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也作了大量的城市设计实践。

一、城市设计是时展的需要

工业革命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使城市发展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弗兰普顿把处于这种发展阶段的城市称为“有限城市”①。在“有限城市”阶段,城市功能不复杂,环境建设的相关工程简单,专业工种没有细分,建筑师往往承担城市建设中的各项设计工作,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既是建筑师,又是雕塑家,还能设计广场和道路。设计师的注意力集中在城市整体视觉形象的控制上,使当时的城市环境形态得以保持良好的秩序,体现出一种和谐性和整体性。

l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和社会的经济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城市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变,工业发展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革,人口不断增长、规模急剧扩张。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地面、地下和高架的汽车、轨道交通;建筑规模越来越大,摩天大楼层出不穷;市政方面,供水、排水、电力、电讯、供热和供气等设施相继出现与完善。城市建设的各个系统在技术与理论上不断发展,形成相应的专业与学科,包括建筑学、景观学、道路工程、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等。专业的分工和发展还促使管理系统的分离,城市各系统越来越独立,甚至形成各自为政的权力范围。建筑设计专业局限在基地红线范围内设计建筑,景观专业仅对城市开放空间从事景观与园林设计,至于道路、桥梁、市政和地下工程等专业设计更是以其工程技术目标为单一的价值取向。这些专业设计所建成的城市构成要素往往无视整体环境,各自为政的专业设计组合只能使城市环境形态成为无序、混乱的拼凑,当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相距甚远。

现代主义以“雅典”为代表的规划思想是工业时代追求理性、强调学科专业分工主流思想的产物,追求严格的功能分区、树状分级结构等。虽然这种思想和方法对于当时解决城市发展诸多问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入后工业时代,人们追求学科的综合、交叉和渗透的思想逐渐为科学界所接受,对于过细的学科专业化的分离提出质疑。

实际上,真实世界生活中的所有课题,都是处于相互重叠的复合状态,城市也一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既有确定的有序的一面,也有随机和无序的另一面,既有可度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无法度量的因素,系统中的各要素是互相渗透、混合重叠的。由不同专业设计的城市要素,无法实现城市这个复杂系统的有序运转,也不能满足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和环境和谐统一性的追求。城市规划是二维的,无法全面地将三维的不同专业的工程设计进行整合,为此现代城市设计的发展势在必行,可以从观念层次形成各专业共享的环境价值观,从操作层次成为二维的城市规划向三维的专业工程设计过渡的桥梁。现代城市设计是后工业时代建立有机的、立体的、网络城市大系统发展的需要,是城市适应以人为本,促进功能交混、形成丰富多彩生活特征的需要,也是为了创造宜人和谐环境的需要。

二、城市设计的机制一一城市要素三维形态整合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作的各种处理和艺术安排”。③城市设计研究城市形态(实体和空间)己为大家所共识,但对城市设计的内容和如何操作等许多问题,还存着不同的理解,很多人将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等同起来,仅以美学为依据进行形态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界线不清,以为将规划中的建筑请建筑师做深入一些就是城市设计。以上各种看法的差异是由于每个人所处的背景不同,政府主管、规划师、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从各自的目标和工作经验出发,得出不同的理解是必然的。

篇6

关键词:城市设计;住区规划设计;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6012(2015)11-0038-0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些大中城市边缘地区,住区得到了大规模的开发,从而使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住区的规划设计没能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问题,以至于割裂了住区与城市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有必要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住区的规划设计,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在住区规划设计引入城市设计意义

所谓的城市设计,其实就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的综合规划设计。而住区规划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微观层次,因为城市居住区的整体营造同样也是城市综合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只有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够实现对城市与居住区以及周围环境和文化的整合设计,从而展现一个系统和全局的美学文化观。而在住区规划设计中进行城市设计的引入,则可以更好的反映出居住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首先,城市设计的引入,可以使住区开发的各项控制指标得到合理确定。因为,城市设计可以进行地块形态和强度的确立,从而帮助住区规划设计确定土地的使用强度和特点及建筑密度等多个内容,继而高质量的完成住区的规划设计。其次,进行城市设计的引入,可以从整体角度对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单体设计进行约束,从而实现住区利益的最大化。此外,城市设计较为注重城市环境品质,可以避免住区规划设计忽略住区外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因此能够使住区开发利益与城市整体利益有机结合。

2基于城市设计的住区规划设计

2.1住区空间布局规划设计

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居住区的空间组合和结构布局是设计的核心内容,一般包含有行列式、轴核式、点群式、周边式、环形放射式和自由式等多种空间布局类型。其中,轴核式的空间布局就是在住区规划设计中引入城市步行街的设计方法,以轴作为建筑布局的骨架,并以核作为空间组合的重点与节点。在这样的空间结构中,还包含了沿线营建绿化和设置休闲广场等内容,可以形成空间序列上的节奏变化。从空间布局优点上来看,采取该种方法具有结构清晰和方向性强的优点,可以给居民带来变化丰富的景观层次和视觉效果[1]。此外,从城市设计角度来看,居住区的空间布局还要完成对各类功能设施的布置。比如,商业服务设施就应该被布置在住区的核心位置或临街位置,以便使居住区内部居民的需要得到就近满足。

2.2住区交通组织规划设计

从城市设计角度对住区交通组织进行规划设计,需要使居住区的道路系统与城市路网有机衔接起来。在考虑居民交通流向的基础上,需要使居住区的交通组织规划顺应城市发展要求,以便使居住区与城市更好的融合。而除了在居住区与城市、街区内部层次之间建立交通联系,还要合理进行出入口的设置,以确保居住区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一方面,在分析周围道路规划情况基础上,可以完成对居住区及周边地区的未来人口规模和交通流向的预测,并据此进行城市主次干道的延伸,以便进行城市公共交通的引入。另一方面,在组织街区内部交通时,需要注意使人车分流,并保持街区之间的联系[2]。所以,居住区内部的道路网应该由车行路、入户路和慢行路构成,并以慢行路建立街区之间的联系。此外,在停车方式规划方面,居住区内部主要采取地下停车,而社会中心外来车辆采取地面停车方式。

2.3住区公共设施规划设计

在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住区的公共设施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规划设计住区公共设施时,需要从城市共享角度进行合理布局。考虑到住区及周边地区的服务提供问题,应该进行就业、购物和娱乐场所的设置,以便使居住区周围的配套环境得到改善。而在规划公共设施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对外开放的模式,以便使城市的各类交往活动围绕着住区进行,继而使居住区成为城市街道的一道风景。同时,在布置住区的商业设施时,可以采取线性布局类型,以便形成便利的商业网络[3]。而这样的布局不仅能够满足居住区的居民消费需要,还能够形成街区的便利中心,继而使街道更加富有活力。此外,在教育配套设施的布置上,应该考虑居民的实际就学需求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情况,以便准确进行设施数量和标准的确定,继而在结合城市道路布局的基础上进行其就学服务范围的扩大。

2.4住区空间形态规划设计

住区的空间形态不仅需要有独特性和完整性的特点,同时也应该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一方面,应该利用住区外部景观资源建设街区的视觉走廊和绿化走廊,以便建立住区与城市的视觉联系。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周围景观因地制宜的进行住区建筑布局,从而通过打造城市休闲空间实现对住区和城市环境品质的提升。此外,需要从群体性角度完成住区建筑的合理布局,并加强对各街区入口的公共区域的景观规划设计,以便使居住街区的归属感得到增强[4]。而这样的布局能够突显住区与城市环境的良好协调性,并且展现一种整体和谐理念。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系统中,住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承担一部分城市功能,并致力于营造城市活力。所以,需要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住区的规划设计,以便使住区规划设计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因此,在进行住区规划设计时,应该从城市设计角度完成住区的空间布局、交通组织、公共设施和空间形态的规划设计,从而使城市和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魏书威,魏书精,文正敏等.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碳效应评价的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2014,03:92-98.

[2]潘柳.城市人文生态住区规划设计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4,02:25.

[3]田玲,张兴国.基于城乡统筹下的农村住区规划设计方法的探讨———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J].重庆建筑,2011,01:27-30.

篇7

【关键词】公共健康;城市设计;教学探索

1缘起:重大公共健康突发事件催生城市设计教学新视野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公共健康”概念出现在国人面前,而公共健康并非医疗卫生部门能够完全解决,人居环境学科也应该有所担当与作为。扬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大四下学期开设了13周的城市设计专题。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初期,教学团队开设了题为“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设计思维”的讲座,学生们反响强烈,深刻感受到城市营建过程中公共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学团队适时提出,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教学,是对既有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经典著作与实践,获取不同建筑师、规划师应对健康挑战的先驱性探索;设计过程中,利用相关技术指引与导则引导学生构建促进公共健康的基础城市设计策略。

2案例解析:融入公共健康观念的城市设计实践

2.1为健康而设计的田园城市。霍华德122年前提出的“理想城”影响深远,其原版著作值得学生们深入体会其精髓。通过研读《明日的田园城市》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鼻祖的霍华德所提出的这座“理想城”,本质上是为了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而设计。导读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审视具体空间安排与其深层逻辑;另一方面,深入特定时间的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对工业革命的认识,以及他对公共健康的思考。2.2以城市美学改善巴黎公共健康。19世纪中叶,巴黎市中心拥挤不堪,塞纳河沿岸有数量众多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巴黎改造计划的背景即在如此恶劣的城市环境中展开。该计划拆除了大量旧建筑,开辟出数条林荫大道;规范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与形式,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重视公共绿地建设,新规划建设了数个大型公园,使之成为“城市之肺”;改造完成后,巴黎形成了单中心、放射状交通网、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的城市格局。城市美学,实际上就是有关城市空间的艺术设计,包括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公共绿地、重要建筑物的布置。通过巴黎的改造案例告诉学生一个重要的城市设计原则———经过个别设计的公共建筑物毕竟有限,为了更为有效地运用这些建筑物,有必要集中地、有重点地美化一个地区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依据城市规模,应集中地、有重点地设计一条或几条轴线干道,强调其与公共建筑、门户地区的相互联系。2.3关注通风的香港城市设计导则。2003年香港SARS疫情爆发,作为世界闻名的高密度城市,疫情对香港社会的危害远比其他城市严重。此后香港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建设中的通风问题,根据空气流动的科学研究与评估成果制定了《城市设计指引》的“空间流通”专题(图1)。借此案例,学生能够获取高密度城市为实现健康的通风环境,在城市总体布局与建筑群体不同层次可资借鉴的设计手法。

3策略构建: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方法

3.1采用小尺度街区与密路网模式。据调查,在街区连通程度更高且适宜步行的街区环境中,居民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的频率更高。此次疫情也看到小尺度社区的优势———有效减低了传播的风险与防疫的难度。学生在充分理解小尺度街区与密路网模式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长、宽在100~130m左右街区单元模块(图2),其中设有社区组团绿化提供休憩交流空间,街角设置口袋空间形成居民活动节点,社区相关配套布置在底层裙房。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基础空间单元成为居民就近参与公共活动最频繁的空间,也是市民日常活动的第一圈层。3.2设置多尺度通风廊道。通风廊道对于城市公共健康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已证实风道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遏制作用;同时,通风廊道也有利于疏散街道峡谷与密集区域的污染物,防止污染的聚集。基于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城市规划方案阶段预留多尺度的通风廊道:就总体布局而言,以主要盛行风方向开辟通风廊道,并结合慢行系统延展廊道,使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入场地,从而驱散热气、废气和微尘,以及改善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就群体布局而言,建筑群的高度朝着盛行风的方向逐级降低,利用高度轮廓带来的气压差异去引动气流,让风透入建筑群(图3);采用梯级式的平台设计,将气流从上空引导至地面的行人路。减少平台的上盖面积,在地面提供更多休憩与空气通道(图4)。3.3塑造界面、尺度友好的街道空间。友好的街道环境更有可能吸引居民进行步行或骑行等健康活动,目前的街道环境设计正在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从强调交通效能向促进街道与街区融合发展转变(图5)。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公共健康,结合街道环境在界面与尺度的主要控制要素(表1),引导学生进行街道空间的塑造。3.4提供多层级的公共空间体系。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有利于人们参与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从而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解读与应用凯文•林奇提出的,检验城市空间品质的基本指标———活力、感受、适宜性、可达性、管理。基于不同的尺度与功能需求,学生提出三个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第一层级包括:中央绿色长廊—中央生态空间—中央商务区广场;第二层次包括:线性滨水绿道—南部滨水公园。第三层次包括:邻里开放空间通廊—邻里公园(图6)。

4结束语:教学思考与展望

通过本次的城市设计教学实践探索,教师团队形成了如下的思考与展望:(1)通过重读经典理论与实践的方式(而非追逐学术热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并非一个新的课题,不同时空需要结合差异化的健康诉求进行城市设计实践。例如巴黎改建计划以街道轴线-广场为核心的城市美化,是为了驱逐贫民窟,改善巴黎中心区的卫生环境。而香港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则源于高密度地区对传染病疫情的忧虑。在这些经典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空间控制手段,已经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基本手法,而且,以重读、再探经典的方式启动设计,契合本科阶段强调设计基本素养的培养目标。(2)通过成熟的,已经普遍运用的技术导则作为支撑,保证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策略构建。本次教学的难点是,在设计过程如何控制学生方案的走向。对此,教学团队认为在引导学生提出某个相关策略时,需要技术方法的支撑。例如“设置多尺度通风廊道”方面,《香港城市设计指引》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技术手册;在“塑造友好的街道环境”方面,《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中的图示化语言,能够很好地被学生接受。相关技术导则或指引的运用,可控制学生方案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不至于太过“天马行空”。(3)在教学基本框架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例如某学生从增强交通方式可达性的角度,提出促进公共健康的规划设计策略(图7),试图将公共空间设置在地铁、公交等主要线路周边;进行站点布置时,将办公和居住建筑的入口朝向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快速到达公共空间;加大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接驳,在轨道站点附近布置公交枢纽站。(4)如今,口罩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不戴口罩出门似乎比不带手机还不自在。可以说,人类的行为习惯被突如其来的重大健康事件彻底改变了。那么,城市设计观念是否会随之更新?当下14亿中国人对公共健康议题的重视程度在历史上都未曾有过,这种趋同的社会共识当然也会体现在城市设计观念及其具体空间营建之中。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出发,教学团队已初步构建了教学框架,但仍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在城市设计教育的维度回应“后疫情时代”的集体诉求。(文中自绘图片源自扬州大学16级建筑学王潮、韩卓、王靖婷、罗智勇、莫合塔尔等同学的课程设计,特此感谢他们为本文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李煜,朱文一.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世界建筑,2013(9):130-133.

篇8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交通;空间设计

1.对城市设计的理解

以1956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举办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国际性城市设计会议为标志,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正式确立。此后,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长足发展。在西方,城市设计被广泛地应用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复兴和社区发展;在我国,城市设计充当着中国城市进入“都市时代”蓝图绘制者的角色,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由于传统平面规划在三维形态的表达和控制方面的不足,使城市设计在三维整体形态模型或图纸展示方面具有的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因而城市设计在塑造新城风貌、促进旧城更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但是,现阶段大规模编制的城市设计成果对三维形态本身的物质设计强调得太多了,主要关注城市空间的物质属性,而忽视了社会、人的心理属性及城市开发的过程。同时也或多或少忽视了与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体系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实施必须依赖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开发的公共干预权,通过对城市开发执行开发控制及对各类设计执行设计控制来操作。在我国的规划实施中,同时对一块块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城市设计实际上是通过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这个“法定”规划平台的衔接。

2.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的需求

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聚集,机动车大量涌现,满足工作居住生活等需求的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加剧了交通压力和道路承载力供需之间的矛盾。旧城区的道路交通问题表现得亦十分突出:原有道路狭窄,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增大,缺少停车场地,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种种原因导致城市交通时常发生拥堵现象。从城市规划设计的层面看,交通不仅影响着用地功能和空间形态,也影响着整个地区的运行效率和活力。高效有序的交通体系是支持城市生活工作等功能的基本保证。交通空间的设计在城市设计研究中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它与城市设计的整体目标和任务是密不可分的。

2.1 交通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部分

交通空间是指各种交通设施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有形空间,构筑有形的交通空间实质就是对各种交通设施作出合理的部署。交通空间也指交通实际使用的无形空间,构筑无形的交通空间实质是合理安排各种交通流在空间和时间资源上的分配。其不但要以网络运行高效为原则均衡分布交通流向,而且要以客货运输高效为原则合理分配各种交通方式对有形交通空间的占用。为适应城市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要形成与高档住宅、商务和文化设施相匹配的交通空间。

2.2城市设计应创造宜人的交通空间

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的居住环境、现代化的办公楼宇及高档的娱乐设施,而且在于宜人的交通空间,即人们在出行过程中同样能够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在城市的四大活动中,居住、工作和游憩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功能,并且通过交通实现三者的联系。交通的过程包括交通的产生,交通的移动和交通的吸引。居住实质是交通产生点的空间,工作和游憩实质是交通吸引点的空间,交通网络则是交通移动的空间,因此,交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构筑畅达、宜人和共享的交通空间。

交通空间的组织是城市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城市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的每一个阶段:总体规划阶段的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多为预测近远期的交通出行增长量,关注城市道路系统的整理与完善,关注道路广场在城市建设用地中所占的比重;控制性详细规划则更多地关注规划地块的环境容量、交通容量、出入口控制等内容。城市道路主要满通的行为要求,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管理和服务设施主要起到指导交通行为的作用, 路旁景观则起到了调节疲劳的功效。要获得更为深化和具有操作意义的交通组织成果,一方面要依赖道路交通的专项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则必须结合城市地区发展、结合城市设计予以综合解决。好的城市设计促使交通不仅仅是一个出行的过程,更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3.城市设计在优化城市交通空间中的运用

城市设计是依据现实因素,进行创造性的空间组织和规划设计,并将其作为法定城市规划实施的补充与深化。对于城市交通空间的组织安排方面,需要综合地解决城市设计地块内的道路系统组织、道路断面设计、道路交叉口组织设计、地块出入口安排和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停放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将城市交通组织中的土地使用与建筑形体组织、外部空间与绿地系统组织、城市环境设计与建筑小品布置等内容与人的使用活动相结合,达到以良好的交通条件支撑城市区域的活力与生机。在徐州市近期编制的几个城市设计项目中,重点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安排来优化完善交通空间。

3.1 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完善

很多城市中心的道路兼有交通性和商业生活性两种性质,在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中对这种类型的道路往往表达的不够全面,特别对慢行系统的安排。因此在城市设计中需进一步明确区域内各道路的性质,严格控制道路用地红线,调整完善主、次干道路网与支路系统,保证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的畅通。

在中心商圈城市设计中针对淮海路、中山路均是具有双重功能的城市主要道路的特点,严格控制与之相交的次要道路数量与位置,减少两侧地块的机动车出入口,尽量避免道路跨等级相交,保证交通效率。为此,设计中尽可能在区域内强化与主要道路相平行的支路的通畅,并使支路网与次等级道路相接,构成多层次的道路系统。

3.2 整合道路断面形式

城市主要道路断面形式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已经确定,但城市设计仍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性质和交通流的特征,对主要道路横断面进行调整和优化设计,使功能要求和景观要求均得到满足。淮海路、中山路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轴,因历史原因形成了几种不同的道路断面形式,在上述的城市设计中,结合道路系统调整对此进行整合。形成以三块板、双向四车道为主的断面形式,根据局部路段特别是交叉口展宽段的交通要求,取消机非隔离绿化带,以外形美观的隔离栅栏取代,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保证机动车流与非机动车流的畅通。

3.3 优化道路交叉口设计

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实质上是取决于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在老城区内,由于原有道路空间的不足,道路交叉口空间就更显局促,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强化对交叉口的合理改造和优化设计就愈现重要。在上述城市设计中,通过对道路性质和功能的深入分析,对道路系统中几个重点交叉口及其周边空间进行重新设计与整合,通过交叉口区域公交车站台的港湾式改造,进口道的展宽,调整非机动车道的标高及完善隔离设施,完善步行过街设施及结合交叉口区域街头绿地内步行系统的设计,优化了交叉口区域内的交通空间,提高了不同形式的交通方式的运行效率,并使节点空间环境更加美观宜人。

3.4 地块出入口控制

地块出入口设置的合理与否,对城市道路特别是交通性道路通信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也对项目建成后的使用及交通秩序的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对出入口设置的规定过于原则,从各种交通流线的组织上缺乏与实际项目的空间协调,从而产生管理和实施上的矛盾。

在中心商圈的城市设计中,基于商业中心地区主要道路双重功能的特性,为保证淮海路及中山路交通通畅,规划严格控制沿街单位机动车的出入口位置。除部分有特殊用地需求的地块之外,原则上机动车出入口均选择设置在与上述道路相交的次干道和支路上,将出入地块的机动车交通流约束在地块的非主要方向上;而沿主要街道的商业界面仅设行人与非机动车出入口,便于慢行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与地块内部空间的无间隙交流,充分发挥商业空间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资料集10:城市交通与城市道路[R].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03

[2]杨震.浅议当代城市设计,《城市建筑》2007.12

[3]朱洪.交通空间与城市景观协调的设计理念,《交通与运输》2007.4

[4]林群.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技术体系及工作指引[R].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06

[5] 谭炳新.现代城市交通规划设计全书[R].海潮出版社,2001,06

篇9

关键字: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定义;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的定义

城市设计是一种关注城市城市面貌、规划布局、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门学科。城市设计要在三维的城市空间坐标中化解各种矛盾,并建立新的立体形态系统。侧重城市中各种关系的组合,建筑、交通、开放空间、绿化体系、文物保护等城市子系统交叉综合,联结渗透,是一种整合状态的系统设计。其具有艺术创作的属性,以视觉秩序为媒界、容纳历史积淀、铺垫地区文化、表现时代精神,并结合人的感知经验建立起具有整体结构性特征、易于识别的城市意象和氛围。城市设计并不直接设计建筑,但是却对其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对于城市设计的定义,很多人也存有不同的看法,也有部分人认为城市设计是人类诸般设计行为的一种,其目的不外在将构成人类城市生活环境的各项实质单元,如住宅、商店、工厂、学校、办公室、交通设施以及公园绿地等加以妥善的安排,使其满足人类在生活机能、社会、经济以及美观上的需求。但是目前被人民普遍接受的说法还是前者。

建筑设计的定义

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开始建造之前,设计者依行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全面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并用文件和图纸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

建筑设计侧重基地范围内建筑形体的详细处理,包括使用功能、三维造型、内外空间、体量、材料、色彩等,对基地之外的城市空间的考虑较局限,既有设计要求、资料条件等的客观原因,更有设计思维和方法的主观原因,另外,从社会现实情况看,建筑设计是向业主或开发商提供的一种服务,实现私人利益的首要性往往限制对公共利益的深入考虑

二、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分析

(一)共通性

从物质这一层面上看,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都比较关注实体、空间两者的关系,但是其中也有细微的区分。建筑设计的工作范围是建筑立面以内的实体和空间效果;城市设计则侧重建筑立面以外的外部空间环境。因此,建筑立面既是建筑的外壳和表皮,又是城市空间的“内壁”,所以,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是内外交融、隔而不断的,两者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如果用一张城市设计的平面图来观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好比图、底的关系。环境建筑是城市空间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在城市中,建筑物的材料、体量、尺度、比例、造型、色彩、空间等对城市空间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建筑之间只有组成一个有机群体时,才能对城市环境空间作出贡献。而城市设计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新的设计,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应与规划设计一起成为城市发展的一项完整的工作,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同时,建筑包围着城市空间,城市空间也围合出建筑形态,它们是互相衬托、相互围合的关系。

(二)本质上的差异性

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城市设计是解决“线”和“面”的问题,而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城市中“点”和“面”的问题。建筑设计是对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或一些建筑群体进行考量和设计,而且必须考虑建筑自身的功能、形式、建筑的使用者以及和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文化环境,更倾向于建筑形象的自我表达,以突出建筑师和业主的形象。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计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并把它们协调好,因此是对城市整体形象的把握。

(三)发展趋势上的结合性

1.建筑设计向城市化、巨型化、公共化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不断追求更方便快捷的生活和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随着人们的生活需求的改变,建筑设计中出现了多样性的建筑功能单元。在城市中,建筑是城市社会生活的物质化表现形式,城市生活的多元化、多样性及其内在联系决定了城市建筑功能单元之间的多样性及其必然联系。20世纪60年代起各种建筑综合体在欧美城市复兴运动中兴起,给需要综合解决多种功能问题的使用者带来了不少方便。综合体的建设从简单的功能叠加(如居住商店)发展到以职能体系划分的各种主题综合体(如交通枢纽综合体、文化娱乐综合体、商业综合体等)。我国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北京国际贸易中心,就是一座集商务办公、会议、商城、展览、酒店、公寓、娱乐、停车等多项功能于一身的商务办公综合体,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出租率。各种综合体主题建筑的兴起,导致了在建筑设计中,单体和类型的概念被日益突破,建筑愈来愈多地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建筑的尺度也日益加大,由人性尺度渐而向超人性尺度转换。高效率的工作状态给人们带来越来越沉重的工作压力,使人们迫切要求提供大量的城市交往空间,以消除乏味、枯燥,从而也为建筑设计不断提出了新的、不同的要求。也就是说,建筑应突破其自身功能,日益接纳原本属于城市的职能。例如,在建筑空间中引入城市街道,中庭成为城市的集散枢纽,屋面成为城市广场,使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互相咬合、连接、渗透。因此建筑设计在社会环境形态上表现出了更多的城市化,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界限也在逐渐模糊。

2.城市设计向室内化、立体化的方向发展。

城市设计室内化是立体化城市设计的必然结果,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早已将各项城市设计的分项系统纳入其中。香港万国宝通银行大厦,它是其中环地区最后的可供大规模发展的地段。其设计思想一方面考虑建筑形态对周围建筑的呼应关系,另一方面在建筑内部,考虑整个城市公共活动领域的衔接与连续,使其成为真正的“城市连接体”。法国巴黎德方斯新城东区,在占地750平方公里的地域上,采用了车辆与行人完全分开的规划。在东区的至西到东的轴线上,建设了三层交通通道。地面层是一块90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板块,将过境交通全部覆盖,板块上面是人行道和居民活动场所,板块下面是公路,再往下是地铁。其德方斯新城东区在设计和规划上不仅是对城市与建筑职能协调发展的大胆尝试,使人们能够通过便捷的各类交通方式直接进入建筑内部,而且对地面创造出了四通八达的步行系统,为人民提供了满生机的休息娱乐空间。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城市设计正向建筑设计的方向深化,而建筑设计也向城市设计的方向上扩展,开发出一套城市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综合系统,成为城市领域和建筑领域间的一种“中间领域”,通过这个中间领域,可以使建筑与城市之间默契结合、相互作用。冯金龙、韩冬青在《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一书中写到:“整体设计意味着城市与建筑的功能和空间设计过程是不可分离的,建筑和规划应该成为城市发展计划中一项完整的程序。城市·建筑综合体系的内在联系即整体的内部结构是多样的,因此也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地看待其形态设计过程。”在这里,多层次意味着建筑师、规划师、城市设计师三者的协同运作,同时也保证了各角色广阔的创作领域。

在设计领域中,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是两个有着共同交集的设计集合,它们在许多观点和理论上是有共通性的。但是,由于二者在城市建设中,处在不同层面,担当着不同角色,各自有着不同的利益,往往会产生矛盾。只有认真研究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相互合作,实现建筑、环境、城市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设计。

参考文献

[1] 袁怡.看不见的城市——解读辛克尔的城市设计及其建筑设计的城市性[D].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9.

[2] 毛刚,胡月萍,龙海凡等.从总体规划到建筑设计的全程解析——以遂宁市安居区规划建设为例[J].规划师,2010,26(4):47-51.

[3] 张淑娟.论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谈当代建筑与城市设计的社会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0).

[4] 布正伟,范强.高度整合中的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临沂市新城核心区三位一体设计案例的运作与启示[J].建筑学报,2009,(12):7-9.

[5] 王迎霞.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0).

篇10

【关键词】 城市设计;设计结构;形式美

德国城市规划师阿尔贝斯认为:“城市设计是在城镇范围内对空间发展,特别是建设发展的调控。其责任范围从对土地使用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的计划,一直延伸到从房屋外形的三维框架设计。从建筑法规的角度看,城市设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用地规划和建筑规划。”1本文以美学的角度,探索初学者在城市设计中勾勒出属于“美”的方案结构的方法。

一.城市设计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设计结构的形成,是由城市用地形状、功能等要素与几何图形在设计师头脑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用地特有的属性,在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设计原理中已具有明确规定,而设计师头脑中对于几何图形的储存以及其运用美学法则来酝酿设计结构的过程,则会因人而异。设计原则及原理的控制性决定了运用美学构建的设计结构的合理性。方案结构的合理与否是有据可查的,而其艺术感则是非理性的。因此,设计师对结构的艺术感就成为设计结构形成的重要因素。设计出“美”的结构与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是密不可分的。

二.设计结构中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法则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对比统一、尺度比例、节奏韵律等四部分内容。研究、探索形式美的法则在设计构思中的运用,能够培养人们对方案结构美的敏感,指导设计师更好地去创造美的方案。掌握形式美的法则,能够使规划工作者更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构思城市设计方案,达到美的形式与城市设计内容的统一。设计师在进行方案构思时,或多或少的运用了其中的内容,给予城市设计的初学者提供一种设计的思考方向,使“设计是可以学会的”。2

(一)对称与均衡

自然界中具有丰富的对称形式,如鸟类的羽翼、花木的叶子等。对称的形态在视觉上有自然、安定、均匀、协调、整齐、典雅、庄重、完美的朴素美感。2在城市设计中,比如商业办公楼的对称布局结构,即可以突出轴线关系,强调建筑与道路的有序美感。均衡是在不对称中求平稳。均衡可分为调和均衡和对比均衡两大类,调和均衡是指同形等量,即在中轴线两面所配列的图形的形状、大小、分量相等或相近。在处理各种不同用地时,可以借助主轴线或构图重心,使轴线两侧的用地或场地在分量上平衡。对比均衡则是指异形等量,即在中轴线两侧所配列的图形形状不一,但在分量上相等或相近。(图2-1)。

(二) 对比与统一

对比是把反差很大的两个视觉要素成功地配列于一起,虽然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但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它能使主题更加鲜明,视觉效果更加活跃。2设计结构图案的形态、疏密、大小、钝锐,形状的大小、长短、曲直、凹凸、,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排列的疏密,位置的上下、左右,形态的虚实、黑白、轻重、动静、隐现、软硬等多方面的对立因素都是对比的运用。它体现了哲学上矛盾统一的世界观。对比统一法则广泛应用在城市设计当中,具有很大的实用效果。比如奥运场馆水立方与鸟巢的设计方案中,运用方与圆的强烈对比,成功的将用地和建筑统一起来(图2-2)。

(三)尺度与比例

比例是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它是精确详密的比率概念,在感性思维因素较多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考虑尺度问题主要结合用地的功能性质,来丰富城市的各种层次的空间形态。

(四)节奏与韵律

节奏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节奏在结构设计上是指以同一视觉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序列感。2韵律原指音乐的声韵和节奏。结构中图案的大小、凹凸、长短的组合,匀称的排列或变化,一定方位上相同图形的反复等就是韵律的运用。设计结构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则变化的图形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可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富有韵律的设计结构可以使方案更具有美感,使设计方案特色鲜明。(图2-3)

三.方案结构设计中形式美法则的运用

在结构设计构思的过程中,美学法则应用的顺序也应有所区别,对称与均衡应在设计最初地块处理的时候运用,把握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属于结构设计中最宏观的层次。在此基础上,将对比与统一、尺度与比例、节奏与韵律的方法加以应用。对比与统一可运用于丰富空间的形态,如大体量的单体公共建筑。尺度与比例着眼于满足功能需求,例如居住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尺度比例,各类建筑之间的距离、外部空间尺度。节奏与韵律多用来加强轴线关系和加强城市空间景观的有序性。

在设计过程中,四种构思角度会产生各种相互作用,根据设计用地形状、性质周边等因素等将四者有选择的运用于结构设计中,才会得出一个最适宜的设计框架,为进一步深化设计方案提供支撑。

四.结语

通常很多初学者对于城市设计无从下手,本文通过对城市设计知识和美学法则理论的整合,将形式美法则运用到结构设计过程中,使初级的设计师找到一个切入点:运用自身储备的美学知识,结合各种功能关系和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规定,设计出较为成熟的方案结构。在方案结构的基础上,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用地进行深化,即可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但要拥有设计出较为成熟和具有特色方案的能力,规划工作者还需要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学习和总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