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冶金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对近郊农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江西近郊农业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出现不少阶段性、转折性、标志性新变化,进入了转型升级发展新时期。
(一)功能从简单生产向生产、生态、生活转化。近年来,随着全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江西近郊农业不断向宽领域、多层次发展,促进了农业由传统的单一功能,向生产、生态、旅游、文化、教育等综合功能拓展,实现了“一业为主、多业并举”,体现了现代农业的特征:一是深化了生产功能。近郊农业生产由提供普通农产品向提供“鲜嫩活”、“中高档”农产品和时令性产品转化。如江西省供港蔬菜量主要集中在城郊,现在日供应80多吨叶菜类产品,接近香港市场的三分之一。适合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特种蔬菜品种、水果、花卉等,引进工厂化农业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基本形成了四季有果。南昌蒋巷镇国旺实业公司特色水产养殖主打品种由传统的鱼虾发展为螃蟹和黄颡鱼。二是凸显了生态功能。近年来,江西近郊农业双管齐下,一方面耕地种满种严,防治农田。另一方面,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进行大投入治理,客观上起到了防风治沙,防止水土流失,对建设城市生态屏障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城郊农业多定位集约农业、高效农业,为了生产优质、安全、绿色的有机农产品,发展过程本身对绿色生态等环保方面的要求就严,加上采取“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电”、“畜-沼-粮”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减少了能源、化肥、农药等方面的物质投入,大大改善了人民居住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活功能。近郊农业在发展中出现了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如垂钓、娱乐)等新形式,供城里人沐浴自然风光、娱乐农业文化、饱尝农业果实和泥土芳香。目前,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南昌市郊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和品牌。
(二)要素从劳力为主向管理、劳力、资金、科技、信息融合转化。江西近郊农业作为新型经济的一个典型代表,凭借其良好的发展前景和盈利空间,为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收益预期,吸引资金、管理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以资本的形式投向农村,成为“现代生产要素下乡”的绿色通道。据南昌市反映,城郊农业聚集各类生产要素下乡的载体作用明显,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台作用显著。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城郊农业发展,南昌市去年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投资现代农业产业19.8亿元,带动1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近1000名科技及管理人才入驻。
(三)效益从低附加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化。过去近郊农业结构基本停留在农林牧副渔的低层次种养上,增长方式粗放,附加值较低。近年来,江西省近郊农业有效改善农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在质量和效益上明显提升。一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增值。通过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近郊农业打破过去以户为主分散经营的“小农”格局,加快推进土地集中连片,实现了土地的集约使用和适度规模经营,经济效益更高。二是延长产业链增值。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紧密衔接,形成了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市场的“一条龙”体系,使农业投资像其他产业投资一样,获得产供销全环节利润。据了解,一条龙体系至少减少环节成本25%~30%。三是集约化、专业化增值。近郊农业在经营战略、内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农业,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农地变成了生产车间,其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如南昌市郊诸多农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的管理机制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依靠专业化分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合作社提供各种农用物资和商品,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帮助社员解决各类融资、贷款问题,在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员只要安心搞好生产就行。
二、近郊农业发展中的几个倾向型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近郊农业在努力提高效益的同时,仍需确保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根本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粮食生产具有极强的公益性、战略性。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粮食需求呈刚性上升态势,保障粮食安全任务依然非常艰巨。近郊农业追求高效,发展高效种养业、高附加值的休闲农业理所应当,但绝不能因为比较效益下降,而忽视、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清醒深刻认识到,近郊农业的发展必须以保障粮食稳定扩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由此,我们一要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要继续实施有利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农政策,通过加大政策补贴与投入扶持力度保障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合理收益,建立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近郊农业在注重提高生产能力的同时,仍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近郊农业作为城市第一道必要绿色屏障,其生态建设的地位无可替代。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业环境保护与建设,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生产力持续提高。一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把农业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二要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进步,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推广环境无害化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三要加大对近郊农村污染治理力度。一方面政府用于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和企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农村区域间的生态补偿方式。
(三)近郊农业在鼓励经营机制实践创新的同时,仍需做好中长期规划设计。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近郊农业发展出几种新的经营模式。这些模式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同时目前也仍存在一些明显不足。一是种养大户促进了规模经营,但数量占农户比重仍较低,整体上流转面积仍较小,在农产品市场上作为农产品的供给方集中度较低,产品替代性强,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中还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表现出积累能力不足、投资效益不高的缺陷。二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有利于组织大批农户发展生产,但大部分仍停留在由农户提供初级农产品原料的阶段,广大农民很难得到产供销的平均利润。三是合作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个体农户在经营中的势单力薄,以组织的身份提高农产品定价权和话语权,但依靠其自身力量难以突破资金、科技、劳动力素质等瓶颈制约,其经营领域往往局限于原料生产和粗加工包装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在发展中解决,但如果政府从完善规划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入手,系统地引导近郊农业规范有序发展,效果将事半功倍。一是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稳定的流转机制,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等多种模式,促进土地适度规范流转。二是积极贯彻落实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推动财政、用地、税费、信贷等方面对合作组织的政策扶持,同时引导合作组织规范运行,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引导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农户建立深层合作关系,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四是做好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旅游农业的规划和布局。结合城乡一体化布局,结合农村扶贫开发,建设各具特色、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近郊农业。
篇2
金融业分业经营弊端不少
金融业分业经营,通常指的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限定在各自的传统业务领域内经营,不得超越既定业务范围;而混业经营就是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可以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曾经进行过混业经营的试点,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局限于自身业务的范围,但是由于金融业缺乏应有的自律和风险约束机制,管理水平较低,社会上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银行大量信贷资金涌向外汇、房地产、股票证券、期货市场从事投机买卖,结果是自身业务没有办好,投资设立的信托、房地产公司以及其他自办公司也没有办得成功,金融混业经营加速了风险的积聚,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导致了金融秩序的混乱。
国务院于1993年作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管理思路。1992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整顿金融秩序,中国的银行、保险、证券实行分业经营,并分别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进行分业监管。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保险公司分业经营的制度。
然而,在十几年的运作中发现,分业经营模式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就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着手进行调整。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分业经营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
从理论上讲,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将促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更加专业化,这样,既便于内部管理又有利于货币当局的外部监管,可以从总体上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质量,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从近几年的实践看,这种金融体系的运行管理模式不但没有使风险降低,反而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
从商业银行来看,商业银行由于只能在狭小的存贷款领域,主要面对国有企业从事基本的存、贷款业务活动,加上由于国有企业普遍效益低下,致使商业银行或是放款使不良资产比率持续上升,或是为安全起见少发放贷款,致使存差过大、资金浪费、业务收入无法抵补业务支出、出现大面积亏损。
按照国际惯例,证券类金融机构在分业管理和缺少必要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手段的情况下,在股市低迷时,许多证券营业部因交易清淡其经纪性收入尚不足以抵补其房租及各项开支;若行情高涨,一些证券公司又常常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以提高其自营业务能力,保险公司收取保费,为满足其理赔和业务支出需要,必须把保费资金用活,但在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下,保险公司只能将钱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许多保险公司也出现亏损趋势。
2 分业经营严重阻碍我国金融业发展
分业经营制度基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需要而推出的“分业经营,分业管理”政策措施,在现实中却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在现在的情况下,金融业机构只能是在分业经营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下,来做一些相关行业互相之间的服务,不能突破这个框框,突破这个框框就算违规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今世界金融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格局下,完全割裂资本与货币两个市场,只会严重束缚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窒息我国年轻的保险业和证券业,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积极培育和健康发展。
3 分业经营使金融业经营成本增加
金融业进行分业经营是对金融市场的割裂,虽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但也同时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分业经营,不能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即不但不可以通过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分支机构,客户网络等方面发挥规模经济优势,而且也难以通过结构和功能的调整消除业务重叠、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源运用效率,使银行、保险、证券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并依靠规模上的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强行的法规屏障隔离将带来无法度量的巨大成本增加,因为它意味着金融机构数量的大量增加和限制了单一机构的功能和规模。
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废止了长期以来实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制度,代之以金融业混业经营制度,作为金融监管创新的主要标志,金融业混业经营制度,目前已呈现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后,适应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潮流,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混业经营的步伐进一步加大。
1 混业经营是适应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在金融市场领域推行的一些有关混业经营的改革措施,如商业银行可以买卖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管理公司也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短期贷款;开辟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合法融资渠道;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回购交易:允许扩大我国保险业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由原来只允许投资三峡、铁路、电力、移动通信,现在扩大到自主选择购买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行:取消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参股期货公司的限制,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参股期货公司的限制等,都是适应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2 混业经营有利于发挥金融资本的职能
混业经营模式表现为国家对金融业的经营范围如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不作或很少作法律方面的限制,使得金融资本可以多渠道地服务于产业资本,有利于缓解目前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所出现的资金供需间的真空缺口,适应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的要求;同时产业资本所创造的盈余也能多渠道进入资本市场,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如今,消费者需要方便、低廉、优质、高效、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包括传统银行服务、新型保险、证券投资、理财等服务。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变化,满足投资者、消费者的需求,金融业需要进行混业经营。
3 趋向混业经营是加入WTO的必然结果
按照国际通行作法,在加强国家金融安全和壮大本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实力的前提下,对外开放金融服务业市场,是履行入世协议的重要步骤。
我国入世后,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正在以合资或独资的面孔在我国出现,而且这些公司大多是“全能型”企业,其业务领域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面,它们会抓住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努力拓展业务领域,抢占市场份额。
这就要求我国金融业在加强专业经营和
风险控制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强化国内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力,塑造和培育我国的“全能型”金融集团,以便使国内金融机构能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与国际金融机构开展竞争,允许混业经营则是第一步,例如,光大集团与加拿大永明保险合作开展人寿保险业务,又收购了上海申银万国证券公司,是中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一个重要开端,从此光大集团集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为一体,向“全能型”金融集团发展。
可以说,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具有阶段性,是暂时的选择。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大势所趋,中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推行混业经营尚需一定时日
混业经营运作的条件是,金融单位本身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内控约束机制,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高效、法律框架健全等。
美国从1933年确立金融业的分业经营到1999年最终取消该法案,历经了60多年,其间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从分业到混业演变总体上看呈现一种渐进过程,银行、证券、保险监管当局对各自领域的监管已相当成熟、有效。而在我国,目前金融领域问题还很多。由于我们的相关法规不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还未真正得以建立,金融领域的监管还缺乏力度,普遍存在着资产质量不高、信贷风险高和运作效率低下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42-01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很好的与金融行业发展融入到了一起,这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形式大大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发展的格局,对于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但是目前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不容乐观,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分析
1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
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就是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为首的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发展极为迅速。一方面随着当前我国移动设备的增加,人们基本上实现了移动设备的普及,而出门在外的人大多数都喜欢通过支付宝以及网上支付的方式来消费,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目前来看,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一方面第三方支付的竞争平台是非常多的,对于一个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是很难在市场中立足的,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程度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激烈市场竞争促进了第三方平台的发展,反过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又作用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虽然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是实际上具有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数量是非常少的。一方面当前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被几大巨头所盘踞,很难有新的竞争者出现,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潜力。当前虽然支付平台的信誉问题值得保证,但是在实际的网络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其他安全隐患也是非常多的。一方面当前网络黑客盛行,人们会通过手机病毒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方式窃取客户的信息从而导致客户的损失。另一方面客户的一些不合理操作可能会导致一定的损失。
因此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中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需要一定的创新手段,保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安全,从而降低客户的损失。而且有必要提升人性化的操作,使得人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的操作。
2 直销银行的发展现状
对于我国当前的直销银行发展来说,由于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存在的问题是较大的。直销银行主要就是指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实现资金的转让、理财以及支取等。直销银行不同于传统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直销银行没有实际的营业点,也就是说客户在进行资金的转让和理财过程中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的。
相比与传统银行的发展,直销银行大大降低了客户的成本,而且也提高了客户资金转让等业务的办理效率。但是由于直销银行大部分都是通过网上操作来实现业务的办理,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业务风险。当前互联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因此直销银行在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如果受到黑客以及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很容易造成客户的损失。
也就是说直销银行的发展需要网络安全监管部门的辅助,在进行一些重要业务的办理过程中需要相关监管人员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保证直销银行的业务办理安全性。[1]
二、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前面我们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和直销银行两个模式进行探讨,可以看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主要来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
1 与传统金融业有机结合
虽然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如果完全脱离了传统金融业这一基础性行业,那么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一定不会长久。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业来说,应当合理有效的与传统金融实现共生。
一方面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实现了消费者的虚拟化操作,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在进行相关业务办理中的时间并且大大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成本和时间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相应的安全风险。因此客户在进行一些重要业务办理的过程中一般还是会到一些传统的实体金融企业中办理。
另一方面当前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冲击也发展了许多副产业,例如各个银行开展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的方式直接与实体营业厅实现业务的办理以及资金的转让等。这种传统金融业所派生出来的相关网上平台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在进行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安全。[2]
2 向移动终端的转变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移动设备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基本上人们的出行必须至少要有一台移动设备,移动设备对于当前人们来说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在通信业务,在线路查询,旅游出行,网上支付等都有所涉及。并且移动设备不同于计算机设备,其最大的优势之处就是方便,人们出门在外可以方便的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相关业务的办理。
因此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当积极的向移动终端设备上进军,发展相关移动终端设备的电子业务,建立相关的移动金融平台,增加消费者通过移动终端来实现对资金的控制手段。
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移动终端设备必然将超过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移动设备的移动化以及开放化的趋势都很好的体现出了这一点。当前云处理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是为移动终端设备增添了发展动力。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重视移动设备,发展相关移动设备的服务平台。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我们主要对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中我们主要从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直销银行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可以发现当前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后面我们在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展望中主要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和互联网金融向移动终端设备的转型两个方面展开讨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加合理有效的转型。[3]
参考文献
[1]陈聪,王斌.浅析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4,(1):46-46.
篇4
2009年世界经济衰退仍将持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GDP的年增长率(加权平均)将从2007年的3.7%降至2008年的2.6%,2009年将降至1%左右,下滑幅度远远高于2008年,并直到2010年才会复苏。受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2009年我国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从而使GDP增长速度保持在8%以上的任务相当艰巨。
(一)工业增速将在上半年到达低点后缓慢回升
2009年上半年,随着国家保增长、调结构政策特别是投资的落实和库存的消化,工业增长将企稳回升。根据历史经验,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周期收缩期的持续时间在8―16个月之间。作为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本次经济衰退期持续的时间会更长。因此,我国工业可能会呈现出“U”型而不是“V型”的走势,即工业增长在底部可能会持续1―2年的时间,然后逐步进入下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区间。
但是很难指望工业增长速度恢复到2007年那样高的水平。因为作为工业增长重要动力的出口需求短期内不会有明显改善。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居民的消费支出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依靠政府支出推动的投资也难以持续地快速增长。因此,未来时期我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将低于上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水平。
(二)出口加工型产业面临严峻的形势
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实际进口贸易2009年将会出现自1982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而发达国家的进口增速将下降得更为明显。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对出口有很强的依赖,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从本世纪初的2%上升到8%以上,而出口额则占GDP的近40%。2005―2007年,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20%左右。虽然近几个月来我国连续上调出口退税率,但是很难整体扭转出口下滑的态势。世界银行预测,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有可能达到负的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受外需下降、出口不畅的影响,我国的纺织服装、电子、汽车等出口加工型产业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
(三)重化工业的增速将有较大回升
我国目前增速下滑最快的是重化工业。为了扩大内需,保证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制订了到2010年底投资4万亿元的计划。据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2009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达20万亿元。建筑业带动最大的工业部门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工业、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都属于重化工业部门。因此,国家主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能够拉动建筑业及其上游产业等增长速度下滑最快的重化工业部门的增长,从而使刺激经济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四)消费品工业增速下降
近几个月,我国的消费增长保持了比较稳定的态势。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月增幅均保持在20%以上(除2月受春节的影响外)。但是从变动趋势看,我国GDP中劳动收入比重近10年来呈下降趋势,加上养老、医疗、住房保障不到位,居民不敢消费,造成我国消费的增长一直比较乏力。同时,国内股市暴跌产生的财富减少效应、企业停产和倒闭造成的失业人数上升将进一步抑制消费的增长。此外,2008年以来房地产市场低迷,房地产销售大幅下滑。虽然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刺激房地产销售、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支持农民增收、增加补贴等方面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对消费增长的带动比较有限。由于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大批出口导向型企业会加大国内市场的开拓力度,国内市场产品价格的下降不可避免。同时,由于国内需求在短期内很难有大幅度提高,因此那些出口占较大比重的消费品行业,如纺织服装、消费电子等,产品销售会出现较大困难,并导致开工不足,其增长速度下滑的可能性较大。纺织服装、消费电子等行业增速下降的一个后果是会造成失业率的明显上升。同时,由于这些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接近两倍或更高,因此国家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政策对抑制失业率的上升可能难以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CPI和PPI继续回落
2008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均出现回落,CPI与PPI、PPI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形成的“倒剪刀差”开始缩小,通货膨胀的压力已经消退。虽然工业制成品会由于“出口转内销”造成价格下跌,但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将使原材料价格下降更快。世界银行预测,2009年,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将大幅下降,这将有助于减少中国工业生产部门的成本压力,增加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但另一方面,由于前一时期采掘、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推动了钢铁、冶金、建材等行业的增长,而市场需求的下降和价格的下跌将降低这些行业的增长速度。
(六)产能过剩重新抬头
在上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我国GDP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以上,然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却保持在20%以上(23.9―27.7%之间),是GDP增幅的两倍多,而同期最终消费支出即使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也仅在10%上下,最高的2007年也不过16%。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意味着新的产能不断投放到市场中去,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GDP增速以及最终消费之间10%以上的缺口,意味着释放的产能大部分被出口消化掉了。按当年价格计算,2002―2007年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2.4%、19.6%和49.9%。随着出口需求增长的急剧下降,很多产业的产能过剩将重新出现。如果不能合理引导,将进一步加剧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认为,2009年工业的增长将主要依靠投资的推动。世界银行2008年11月的《中国经济季报》也预测,2009年中国GDP的增长率约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长来自政府主导性支出。在工业中,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关的重化工业部门将能够保持较快的增长,而消费品工业特别是以出口为主的消费品行业会面临较大困难,出口增速下降将使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重新凸现。
二、工业“保增长”的政策建议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将对工业的较快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除此之外,宏观调控政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扩大出口和国内消费
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10项措施,最主要的方面是通过增加投资扩大国内总需求。这些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措施主要对钢铁、水泥等重化工业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而对纺织服装、电子通信等外向型程度高的消费品行业的带动作用不大。为了促进纺织服装、电子通信等出口导向型行业和消费品行业的稳定增长,一方面要通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措施扩大外需、保持出口不致出现过快下滑;另一方面还应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对中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等措施,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家电下乡”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农机、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系统等产品以及城市低收入人群。另外,保持股市的健康发展,扭转居民因金融资产缩水导致的消费倾向下降也有助于消费的增长。
(二)坚持“有保有压”的扶持政策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的下降,我国开始出现部分企业停产倒闭的现象。对于那些产能过剩、过度竞争的行业,对于高耗能、高污染、规模不经济的企业,对于成本高、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就要任其被市场淘汰,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同时给有竞争力的企业让出市场空间;另一方面,还应采取放松信贷、税收减免、扩大政府采购规模等措施促进符合产业政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优势企业的发展。
(三)推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地转移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生产力水平由东向西存在着多个不同的梯度。虽然由于成本上涨较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但中西部地区的低成本优势仍然存在。国家应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鼓励和帮助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特别是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群体性地向东西部地区转移,以此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并给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留下“腾笼换鸟”的空间。
(四)提高投资效率,避免重复建设
政府投资的重点应在于灾后重建、重大基础设施、“三农”、廉租房、医疗服务体系等公共产品方面,并且财政投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市场招投标的方式,使有实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来承担这些投资项目,从而促进这些企业在经济下行期的持续较快成长。同时,财政投资工程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使下游的产品质量高、有竞争力的企业能够获得市场需求,从而带动这些企业的发展。国家还应加强对民间和地方投资的引导,严防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卷土重来,特别是要关注在一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地方政府以扩大内需为名盲目上马钢材、石化等特大项目,以及由此出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五)加强产业竞争能力的培育
篇5
关键词 茶产业;问题;优势;建议;安徽六安;金安区
中图分类号 S571.1;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336-02
金安区为原六安县东半部,地处江淮分水岭,山岗湾畈区兼有,其东南部的毛坦厂、东河口、张店、横塘4个乡镇位处大别山东北坡,产茶历史悠久,属六安市传统茶区的组成部分,也是安徽省茶叶主产地之一 ,茶园面积曾达3 667 hm2。其历史上主产芽茶、小兰花茶、炒青绿茶、黄绿大茶等,现今主产华山银毫、六安瓜片、六安碧毫、东石笋野茶和翠芽黄大茶等多品种名优茶、有机茶,其中六安碧毫、华山银毫茶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六安瓜片茶获省部优质农产品称号,东石笋野茶也多次获奖。全区现有茶园面积达1 400 hm2,年产干茶400 t。近年来,全国和全省各地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生产发生新的变化,相比之下金安区茶产业发展已呈现一些不足,为此笔者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1 存在的问题
1.1 茶园面积骤减,种植效益低,缺少主导品种
一是金安区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不但未增加,反而呈减少的趋势。自2005年之后,金安区茶园面积就急剧减少,新发展茶园很少,不少茶园老化、低产,甚至荒芜,原茶区生产的盛况已不复见。二是茶叶生产未达到应有的效益,茶农收入低,对发展茶产业积极性不高。金安区茶叶单产不到300 kg/hm2,产值仅1.2万元/hm2左右,与正常茶叶单产750 kg/hm2,产值3万元/hm2以上,悬殊较大,茶农得不到实惠,全区无性系茶树品良种生产园基本没有。三是茶叶产品结构特色性不强。金安区现生产的六安碧毫、华山银毫茶产量小,开发不足,华山银毫茶很难扩大产量,而六安瓜片、小兰花茶为金寨裕安和舒城的主要茶类品种,对金安区特色性不强。因此,需要研究和打造金安区特色优势的茶叶主导品种。
1.2 缺少龙头企业带动,政府在资金和职能机构建设上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龙头企业缺乏和已有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金安区茶叶龙头企业基本只有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1家,而且该企业茶叶加工能力也不高。其余有几家茶叶加工厂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加工厂。二是茶农直接得到的扶持较少,区乡缺乏专职茶叶工作机构。近年来,金安区对茶产业发展投入资金不足,扶持的也仅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少数,一些重点茶区茶农和茶叶大户苦于资金缺乏,无法扩大生产。对茶叶工作区、乡镇没有专门领导组和专职机构,难以实现与市、省茶叶职能机构工作的对接。
2 发展优势
笔者认为,茶产业仍是金安区东南部山区的重点农业产业,在现阶段,亟待加强茶产业发展,而不是削弱其发展。
2.1 金安区茶产业有良好的基础
金安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主渠道茶叶公司在金安区的年收购量就已达到近800 t的水平,现有六安市华山名优茶开发中心龙头企业,所开发生产的“华山银毫”列为六安市名茶的“五朵金花”之一,在全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其所产六安瓜片、石笋野茶也不断获奖。还有被评为省级名茶并获第二届农博会金奖的“六安碧毫”茶,颇具特色,可大批量生产,开发前景广阔。在茶叶上现注册商标有华山、石笋山、碧毫、皖西、小岘春等品种品牌,其中“华山”牌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全区已获得有机茶基地认证的面积达192.3 hm2。
2.2 有发展茶叶的良好生态环境条件
金安区东南部的茶区地处大别山东北坡出口处,有广阔的低山缓坡闲地闲田,土壤为扁石黄棕埌和酸性紫砂泥土,pH值4.5~6.0,光照雨量充裕,生态良好,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尤其是毛坦厂的东石笋、李家冲等地,山清水秀,山高谷深林密,是六安市和安徽省不可多得的优良茶叶产地之一。东河口、张店、横塘的内山里冲,冲田窄小狭长,种植水稻效益很低,可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茶叶则很适宜且集中成片。同时,在此茶叶产区内,有东石笋、大华山、皖西大裂谷、嵩嶚岩、洞天湖等旅游风景区,在旅游区线路两边,均是传统茶叶产地,这为建设发展茶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绝好的区域条件[1]。
2.3 茶叶比较效益较高,茶农要求改善现状、提高茶叶收入愿望强烈
茶叶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在农业中其比较效益一直较高,一般单产干茶在750~2 250 kg/hm2,目前产值一般在4.5万~6.0万元/hm2不等。要得到高产出,前期必须高投入,而山区茶农普遍缺乏资金投入,难以改变低产低效状况。全区涉茶农户约有1.2万户,涉茶人口约有6万人,茶叶生产的好坏对该区域农民的经济影响很大。
2.4 省、市政府的重视,给金安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2011年六安市政府的《六安市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省农委召开的全省茶叶蚕桑会议,均提出安徽省六安市实施茶产业振兴工程,明确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包括金安区在内的各茶叶主产区县政府出台具体措施意见。金安区需紧紧抓住该契机,研究和出台措施意见,力争“十二五”期间金安区茶产业有实质性的新发展。
3 发展建议
3.1 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茶农增收为核心,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和生态优势,认真贯彻省市茶产业振兴发展意见,突出抓好无性系良种茶园基地建设,推动茶叶清洁化加工改造,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培养和发展龙头企业与茶叶专业合作社,开发茶生态休闲旅游,推进茶叶产业化、茶叶生产标准化,把茶产业培育成金安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2-3]。
3.2 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6年,全区茶园面积达到2 667 hm2,新增1 333 hm2,总产量增加300 t,达到700 t以上,茶叶年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全区无性系良种茶园达到667 hm2,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面积达到总面积的95%,有机茶面积和生产能力稳定在333 hm2和200 t左右,茶叶加工企业80%以上达到清洁化标准。扶持打造省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各产茶乡镇至少1家龙头企业和1家茶叶专业合作社,争取在城区兴建1座茶叶深加工厂。重点扶持毛坦厂镇的东石笋、李家冲、凤凰冲、青山堰,东河口镇的华山、梁家冲、嵩嶚岩、毛岭,张店镇的太平桥、洪山、茶行、松林岗,横塘乡的周庵、岩湾、杨岩、凤凰台等村,结合旅游资源,打造从张店到毛坦厂东石笋、东河口大华山、嵩嶚岩,太平桥大裂谷、洪山寨,横塘岩湾洞天湖的茶叶旅游休闲观光带。
3.3 主要任务
一是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667 hm2,改植换种667 hm2,建立无性良种繁育园13.3 hm2。二是开展标准、高效示范茶园创建活动。全区建好5~10处共约333 hm2的标准、高效生产示范茶园,按标准生产、建立生产档案,平均产量达到1 200 kg/hm2以上,平均产值达到4.5万元/hm2以上。三是兴建茶叶清洁化加工厂10座,每座加工能力达100 t,结合扶持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培育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继续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茶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保证茶叶质量优质安全。四是拓展茶叶市场流通。在扶持生产发展的同时,扶持毛坦厂镇、东河口镇、张店镇和六安市城区茶叶市场建设,要巩固提高场所建设,完善功能,规范服务,扩大经营规模;支持各类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在销区开办茶叶专卖店、专卖柜、专销区等活动;积级参加国内外各类茶叶展示展销推介,不断开拓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发茶叶产品专有包装,鼓励企业开展网上宣传和销售,积极寻求投资合作伙伴,招商引资,共同发展。
3.4 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茶产业发展的领导。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成立金安区茶产业发展领导组,将茶产业发展纳入金安区“三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在区农委组建专门机构,赋予其行政管理、技术推广等方面的职能,负责产品认证,组织名茶评比,引导合作组织建设,产茶乡镇配备茶叶技术推广人员。二是政策保障。设立茶叶发展专项资金,在农业开发、涉茶项目引进、标准化基地和清洁化茶厂建设、龙头企业发展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三是技术保障。引进技术人才,组建茶产业科技人才体系,建立无性系茶树良种圃,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打造知名品牌,建设营销网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4]。
4 参考文献
[1] 丁洁平,王力,王俊奇.立足优势多措并举 加快推进临安茶业发展[J].中国茶叶,2012(11):26-27.
[2] 杨昌勤,张兴思.广西乐业县多项目促茶产业大发展[J].中国茶叶,2012(11):33-34.
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改革;发展趋势
一、我国企业管理改革简介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古人为我们留下大量的智慧结晶。但是由于我国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了严重的“重农轻商”思想,所以我国的商业发展情况一直不太理想,直到明朝末期才出现了一些资本主义萌芽,但是商业仍然发展缓慢。而相比国外很早就重视商业,所以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我国才会在清朝的时候由于贫穷落后而被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商业也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而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比外国仍然十分落后。直到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商业才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企业。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要求我国企业也要具有中国特色。但是由于我国企业起步较晚,管理也不科学,因此需要不断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不断创新,最终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科学企业管理制度。近些年来我国企业也正是沿着这条路在不断前进,企业管理不断进行改革。虽然并不完善,但是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二、我国企业管理改革取得的成就
1.企业活力大大增强。企业要进行改革,必须把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过去我国的经济体制存在很大问题,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太过集中,导致企业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并且企业中的各项分工也不明确,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模糊,不利于国家对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认识到企业中存在的这个问题,对企业提出了扩大自的改革,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的自,为我国企业管理改革迈出重要的一步。要想保持企业的足够活力,必须给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使企业可以自主独立地生产和经营产品;还要明确企业与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不是依附于行政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只是对企业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责任要分清;必须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企业通过生产和经营商品所得的经济利益归企业所有,企业只是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赋税;企业可以自主改革企业内部结构,激发内部潜在动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企业领导体制改革提高了企业效率。我国通过吸收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了企业领导体制,对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使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个体参与到国家事务中。对企业自身来说,内部的党政工关系明确,厂长作为企业的责任人负责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生产内容;党委负责监督厂长,可以对厂长的行为提出建议,但不起决定作用;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不但负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也对厂长起到监督作用,并且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厂长,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企业生产、经营效率大大提高。
3.企业重点转向市场。我国的传统企业属于生产管理型企业,即企业只负责生产产品,政府负责经营,这样企业就不了解市场的需求,不清楚自己生产产品的经营环境,因此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生产的产品,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不高。国家改革了企业管理结构模式,促使企业从生产性管理转成生产经营型管理,要求企业实行开放式管理。企业必须自主进行市场调研,重视市场的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企业管理结构模式的改革,我国的企业已经从封闭式管理转变成开放式管理,企业管理从原来的经验式转变为科学决策,企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管理结构优化很多。
4.促使企业管理现代化。国家大力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努力提高企业素质提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联系不断加深,企业管理也必须尽快实现现代化,这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国家必须督促企业管理进行快速改革,更新企业的思想观念,把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公司的重点工作,始终要保证产品质量,把好质量关,建立完善的产品生产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促进企业不断进步;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尤其是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提升管理手段;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改善企业人才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管理改革。比如神火集团就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企业管理改革创新,不但没有在经济危机中没落,反而扭亏为盈,为企业创造了大量利润。
三、我国企业面临的改革形势
虽然我国企业管理改革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还非常遥远,所以我们不能被取得的成果冲昏了头脑,要保持清醒的意识,充分审视当前的形势,明确我们的优势和潜力所在,保证我们在正确的改革道路上越走越远。
1.经济全球化为我们的企业改革造成一定冲击。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十分迅猛,各国的经济都在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偏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这些方面的转换,虽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加强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的联系,为我国企业管理改革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国外企业的大量涌入,并且技术和管理手段都比国内企业要先进,这势必会对国内企业造成巨大的压制,因此国内企业要看清自身的不足,迎难而上,奋勇直追,不断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并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进行创新,争取早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2.世界各国的经济大战阻碍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改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已经越来越开放,目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必须共享资源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但是有一些发达国家不愿意看到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目前的国际形势不允许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因此许多发达国家采用经济压制的形式阻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已经引起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恐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就设置了一些经济障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给我国企业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我国企业要顶住压力,在竞争激烈的现代把握机遇,抓住人才,不断创新,努力提升企业素质。
四、我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企业管理改革不断加深,未来的发展方向大致是向管理现代化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企业向股份制发展,经营逐渐走向国际。
1.企业管理向现展。现代的技术不断发展,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要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使之能与现代化大生产相结合,企业管理的基础要做牢固,多种现代化管理方法结合使用,把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促进企业管理改革。
2.产品种类向多元化发展。现代市场经济占据时代主题,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多样,因此企业要提高市场的应变能力,随着市场需要调整自已的产品种类。企业要做好向多角度发展的准备,并且企业要重视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重视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品快速更新发展。
3.企业进行股份制转变。企业要从承包制向股份制转变,股份制可以使国有企业产权分明,保证企业职工的利益,对于不同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股权结构,国家必须对国有企业控股,根据企业的资产进行合理评估核股,企业职工依法根据分红向国家缴纳所得税。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企业管理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企业一定要保持情形的头脑,再接再厉,根据时展要求继续深化改革,保障企业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武树帜.要重视企业管理改革[J].中国职工教育,1999(08).
[2]郝梅瑞.企业管理改革的国际新动向[J].企业管理,1996(01).
[3]李斌.企业管理改革的观点[J].管理科学文摘,1997(02).
篇7
201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14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中,“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万亿元”成为最引人关注的数据之一。央行调查统计司将这一存款减少原因归结为季节性因素和春节的影响,但市场上热议的却是近期高年化利率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得许多活期存款趋利“搬家”。以互联网为媒介,开展诸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与网络保险等和网络交易相关的金融业务服务活动统称为“网络金融”。网络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收入来源也受到蚕食。面对网络金融浪潮,银行业应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加快变革,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网络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网络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有网络支付、网络融资和网络投资理财等三种,分析三种业务模式的发展趋势,能够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研究背景支持。
1.网络支付业务模式
近年来,以网上支付为代表的商务类应用持续快速增长,并引领其他互联网应用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突出特点。截至2013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了2.60亿人,用户年增长3955万人,增长率为17.9%,使用率提升至421%。从未来发展的预期看,我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消费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上银行、网上支付应用人群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首先是网络银行业务发展突飞猛进。网上银行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从2007年的4032万人增加到2012年6月末的19077万人。网上银行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交易笔数不断增加、替代率稳步上升。网上银行的产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虽然现阶段网上银行并不能将线下的业务全部转移到线上,但网上银行业务将基于经济、政策、用户的需求而越来越丰富。其次是第三方支付呈快速发展势头。自从淘宝网成为B2C市场的龙头老大,依附其生存的支付宝也逐渐成为人们广为熟知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但直到2011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获准经营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公司名单,坊间应用火热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商才算正式获得官方认可。截至2012年底,央行
共颁发了197个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后,第三方支付业务呈快速发展势头,从2012年第三季度到2013年第三季度一年间,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交易额规模逐年上升,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再次是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发展。据2014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5亿人,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网上终端的地位。2013年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增长,用户规模达到1.25亿人,使用率为251%。
2.网络融资业务模式
网络融资是指建立在网络中介服务基础上的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贷款人通过在网上填写贷款需求申请与企业信息等资料,借助第三方平台或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再经金融机构审核批准后发放贷款,是一种数字化的新型融资方式。其在融资领域主要有以下服务方式:一是供应链金融方式。供应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对一个产品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促进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协作,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良性发展。二是自建信息平台方式。自建信息平台方式主要以阿里巴巴公司的“阿里小贷”为典型代表,主要基于对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分析处理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计算模型,并据此向网络平台商户发放订单贷款或信用贷款。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显示,阿里金融在2012年7月就已经实现了日利息收入过百万元,从2010年至2014年初,阿里小贷已经累计发放超过1700亿元的贷款。三是众筹方式。即融资者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项目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例如预计产出的产品)或股权回报。众筹融资方式按照募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捐赠模式”、“借贷模式”和“股权模式”。众筹方式的网络融资在我国方兴未艾。截至2012年底,全国活跃的网贷平台已超过300家,全行业成交量达200亿元。网络融资改变与丰富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正成为一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兴力量,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3.网络投资理财业务模式
网络投资理财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搭建网络平台,为金融机构理财产品、贷款、基金产品或保险产品的信息,承担信息中介的职能,或从事代销业务,代表企业有“天天基金”和“铜板街”等等。而另一种在当前发展火热,并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也就是直接将互联网特点与现有金融产品相结合研发而成的投资理财产品。该形式以支付宝的“余额宝”、腾讯的“现金宝”、百度理财以及微信理财等为代表。根据2013年12月26日,淘宝理财正式的《2013年淘宝基金互联网理财趋势报告》显示,互联网理财的热潮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呈现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
二、银行业应对策略研究
银行业应该把握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机遇,研究进一步发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发展。
1.升级传统业务,创新多样化服务方式
一是继续完善网上银行业务功能,提高安全性,做好传统业务的网络化和移动化。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内容均包含传统查询业务、转账汇款及缴费充值等结算服务,这些功能仅仅是传统柜台业务的网络服务方式的延伸,并无本质区别,导致了各家银行的电子银行功能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商业银行应该在技术、产品及服务等方面打造自己的鲜明个性,加大技术投入,以创新为驱动,挖掘潜在的网络化金融需求,创新电子银行产品,如网络贷款、现金管理、电子商业票据、网络金融社区等,将电子银行从“交易主渠道”上升到专业化、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平台”。二是加快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自身金融业务服务。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是指银行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全流程平台,如建设银行旗下的“善融商务”和交通银行旗下的“交博会”,还有民生银行与其股东出资组建的独立法人的电子商务公司―“民生电商”等。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帮助银行挖掘优质客户,并通过后续的金融服务增加客户对银行的黏性。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在自建平台上进行、资金在自建平台上流转、信贷在自建平台上产生,一笔交易带动了资金流转,撬动了信贷产生,从而使银行找到了新的收益点。而与此同时,交易产生的资金沉淀,对于拉动银行负债业务的效应也很明显,此类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对于银行保持净息差的稳定也至关重要。为适应客户金融行为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特性,保持银行在对客户资金、信息和需求掌握上的主动权,银行以电商平台建设为契机主攻互联网金融成为大势所趋。三是建设直销银行,开辟银行业务的新模式。直销银行是指通过非实体业务网点的媒介工具,如邮件、电话、传真、互联网、移动终端及互动电视等,实现银行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进行业务往来的经营机构。直销银行往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实现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的业务往来,在经营成本、费用支出方面较传统银行更具优势,从而能够提供比传统银行更具吸引力的、费用更加低廉的金融产品及服务。
2.与非银行的网络金融组织开展合作,突破瓶颈限制,实现“共赢”
网络金融和传统银行并不是互相孤立的,网络金融更不是摧毁传统商业银行的杀手,其关系是竞争又是互补的。二者展开合作,商业银行可以依托其数据积累和挖掘方面的技术,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客户,促使产业升级,而非银行网络金融组织则可以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从网络融资业务方面来看,随着贷款企业的成长,资金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单纯的网络小贷服务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更需要网络小贷与商业银行合作,享受商业银行完善的内控机制和充足的信贷资源。传统银行应积极探索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其积累的海量信用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联合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提供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服务,有效发掘新客户群,提升经营收益。因此,传统银行与非银行的网络金融组织进行合作、博弈和创新,能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金融生态圈,也有利于双方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共赢”。
3.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网络金融高速发展的今天,人才在银行核心竞争力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人民银行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明确了近10年金融人才发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金融人才素质”,提出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9项重点工程和若干政策措施,说明从政策层面上对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视。传统银行更应该认识到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素质,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目前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偏单一,纯经济专业或者纯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较多,而既具有管理能力,又熟悉银行业务,还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少。银行应该从招聘和培训两方面入手,招聘时偏重于对复合型人才的选聘,培训时要积极转变思路,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向培养复合人才方面倾斜,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
篇8
一般而论,行业发展规模与前景取决于行业的市场需求力度和发展趋势。包装作为企业生产的一个基本环节,衍生出服务于物质生产部门的新型行业—包装工业,其行业总产值已占国内总产值的1.4%左右,在国民经济38个行业中排行19位。正确分析、评估中国包装工业的市场状况,研究其市场运动变化的规律,对于预测包装工业的发展前景,规划包装工业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是包装工业经济理论的基础性课题。
1包装工业市场的基本界定
广义而言,来自物质生产部门的以促进市场交换为目的的包装需求形成包装工业的行业总需求,由这一行业总需求衍生出包括包装设计、包装制品加工、包装过程、包装机械、包装材料等领域的结构性需求,引导包装工业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依据《中国包装年鉴》统计指标,包装工业总产值由包装四大制品、包装印刷、包装机械及其他杂项构成.包装制品和包装印刷业市场源于包装工业外的包装需求,而包装机械的大部分及包装材料的市场需求属于因包装加工业需要而产生的包装工业内生市场.因此,决定包装工业市场规模与发展前景的基本因素是包装制品与包装印刷业的市场需求大小。包装工业市场属于产业市场范畴。包装市场有其基本特征:第一,市场需求直接受制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高度关联;第二,市场需求产业关联度低,市场分布于各行业,包装系数与产业序列正相关;第三,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消费模式转换等因素,包装产品更新快,市场生命周期短;第四,与一般产业市场不同,由于包装制品替代性较强,包装促销功能受市场状况影响大,故包装市场需求弹性较大。
2包装工业市场基本因素分析
包装是市场交换的产物,其市场的基本原动力是为商品的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服务。由此基本点展开分析包装工业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包装工业市场有其自身运动规律。
2.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从总体上决定包装市场总体的基本水平包装作为商品市场交换的基本必需环节,奠定了包装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由产业结构链衍生出的包装需求便直接与国民经济水平正相关,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表1所示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包装工业总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高度相关,数理统计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97,以线性模型进行估计可以得到如下方程:Y=一77.063十0.02796X(l)式中:Y为包装工业总产值,X为国民生产总值。
2.2居民收人水准与消费模式影响包装市场的总里水平与市场结构包装的实质是一种服务,包装的价值属于服务价值的范畴,包装的功能是一种物化的服务功能,这是由包装本身固有的性质所决定的:包装的需求来自于保护商品、方便流通、促进商品交换的需要,包装的市场基础在于流通领域;包装的最终效果具有无形性,对于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特征,不具有物质产品的确定性;从促进销售的角度看,包装的价值体现突出了由包装设计产生的包装功能价值,充分显示了以活劳动为主的服务特征。居民收入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居民对服务的需求水平。由恩格尔定律易知,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必需费用占可支配总收入的比例逐步下降,用于购买服务性产品的支出逐步上升,对服务的需求从总量到水平都会快速提高。包装作为流通领域的一种基本需求,必然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准的提高呈现强劲成长态势,这是现代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劳动率水平迅速提高,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必然结果。本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率水平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渐渐提高,生产成本节节下降,而流通成本反而年年上升并推动物价不断上涨的历史事实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不断上涨的流通成本中,包装费用占据了相当的比重,销售包装费用一般占零售价的30%一70写,工业包装约占10%“’.居民收入的高低影响甚至改变居民的消费模式。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告诉我们,基本生存需求得到满足后,对自身安全、生活舒适便利、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便会逐步出现。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后的剩余购买力转向高层次需求,消费模式必然发生改变,消费的便利往往在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消费模式的改变,将引起包装市场结构的改变,以便利性、促销性为特征的销售包装需求在包装需求总量中的比例大大上升,包装市场需求弹性亦会增大。
2.3国民经济市场化与居民生活社会化的程度对中国包装工业的市场扩展影响深远观察表1包装产业指数栏数据可以发现,1989年以前指数在1.80%左右波动,1990年以后指数跳升2.60%左右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90年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活跃的国民经济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微观经济的市场化行为和居民生活随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社会化趋向大大提升了对包装的数量与水准的需求,使包装工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以相当敏捷地反映国民经济市场化与居民生活社会化的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包装市场的需求层次。表2所示内容反映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关系”,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同向变化。我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也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同步提高,据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得知,1980一1984年第三产业约占20%左右,1985一1988年为25%,而1989一1992年达到28%的水平。对表1统计数据重新处理,也可以得到定量分析结论:以1989年为界,对198。一1989年包装工业产值与国民生产总值作回归分析,有相关系数R一0.997,得回归方程如下:Y=一0.296+0.01768X(2)又对1990一1992年统计数据作回归分析,得R=0.9”,有回归方程如下:Y=一49.872+0.02866X(3)各参数意义同前。比较方程(1)、(2)的参数B不难发现,1989年以前参数为0.01768,综合反映了中国包装市场在较低水平上增长,具有新型行业刚导入市场成长的性质。1990年以后,参数为。.02866,反映了包装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这不能不归功于90年代的经济快速成长与国民经济的市场化转轨。
2.4我国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牵引包装工业向高水准方向发展事实上我国的外贸出口是引起包装行业从80年代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最初原动力,包装行业是在“一等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格”的严峻形势下启动、发展起来的。外贸出口对包装市场的作用从理论实质上讲,是市场换位效应的结果。我国出口对象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包装的要求远高于国内市场,市场需求差异形成巨大的市场推动力,对包装市场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第一,促进了包装市场总量的扩大;第二,形成高水准的包装市场需求分量,促使包装市场结构逐步高位化,提升包装品位,使包装市场由以制品为主向以设计、创意为主转化;第三,对国内包装市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使我国的包装水准逐步达到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程度。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情况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迅速增长,到1994年已占约25%的比例,而外贸出口中约40%的比重需要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包装,外贸出口对我国包装市场的作用由此可见。方程(2)、(3)中的参数B的差异(0.02866~。.01768~。.01098)中外贸增长的因素必然占了相当的比重。
2.5环境保护、资源约束、降低包装成本等因素将对包装市场的发展方向与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环保意识已成为全球的共识,有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城市固态垃圾中家庭垃圾约占“写,且其中包装废弃物约占1/4~1/3,商业垃圾(主要为运输包装品)约为27%,包装垃圾已占城市固态垃圾总量的1/3;我国城市垃圾年产约二亿吨,包装垃圾约占1/10资撅短缺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我国的资源短缺是存量不足与利用率低下的综合效应.包装用各类资源都是我国普遍短缺的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使用成本高昂.包装成本上升是流通成本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这一,降低包装费用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消费市场对过度包装的反感已对包装发展方向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如何在保证包装的经济性需求的前提下降低包装成本是包装界需要长期考虑的问题。上述因素将引起包装市场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包装市场将向生态性、多样性、循环性、高效性的良性结构作长远性转化。
3中国包装市场展望
(l)以10%增长率估计GNP增长,则2000年将达到51524亿元,以方程(l)估量包装市场总量为1364亿元,以方程(3)估计则为1427亿元;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800~100。美元,国民消费水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包装市场需求必然跃上新台阶,因此,包装市场总量应为1400~16。。亿元水准.
(2)到世纪末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将有大幅度上升,国民经挤市场化程度更加完善,专业分工更加复杂,对服务的需求有更新的要求,因此,包装市场结构会发生变化,销售包装在其总量中的比重将比现在上升。
(3)随着环保工作的日益迫切,绿色包装会形成新的需求热点,资源约束与成本约束会促使运翰包装向集约化、标准化、循环使用等方向发展,以达到高效包装的目的.
篇9
【关 键 词】教师专业化;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70-02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在教育机会不均等、过程不均衡、结果不平衡中的弊端愈加突出,甚至影响了社会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
教师,作为教育资源中最具活力和重要的因素,在教育均衡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通过构建教师流动机制、组建资源联盟以及建设“基地校”等三种方式,以求得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构建教师流动机制
教师资源的单向度流动造成区域问优质师资的不均衡。教师作为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而我国的教师资源配备的弊端在于:第一,长久以来,受人事制度的影响,教师只能固定在某个学校,无法通过流动的形式与区域范围内的学校共享优秀教育资源;第二,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主要采用重点投资、重点发展的策略,建设超级学校、打造名师工程,将有限资源向他们进行政策性倾斜,从而加剧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
目前,我国师资单向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教师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优质师资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到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到城市、从薄弱学校流到先进学校,这种单向流动导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进而加剧了区域内教育不均衡。因此,从长远来看,要让教师流动步入良性的循环,就必须通过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教师的待遇,使他们愿意在这些地区工作,乐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薄弱校的孩子奉献自己,从而推动区域内或本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制定优质教师资源向薄弱学校流动的政策
第一,薄弱学校任教服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规定,让优秀教师定期向区域内薄弱学校流动,建立先进学校的优秀教师定期到薄弱学校任教的制度,即工作满一定年限后,表现优异且无特殊情况的教师,必须到区域内薄弱学校服务一定时间(一学期或一学年)。同时,作为辅助措施,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这些教师一定的物质鼓励,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特级教师、“小中高”评定等方面同等情况下,予以优先考虑。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支教年限或支教表现不佳者,延迟职称晋升,不得参与相关荣誉评选。
第二,薄弱学校任教绩效考核制度。目前,多数教师还没有为薄弱学校义务服务的意识,还不习惯于到薄弱学校服务,有很强的功利、敷衍的思想。因此,要使支教教师在薄弱学校任教期间展现自身的专业素养、体现其真正价值,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系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要考虑支教教师在薄弱学校中的带动作用,还要考虑其对其他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和激励作用。
(二)建立薄弱校教师向先进学校的流动机制
在促进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进行支持性的流动、以“请进来”的方式改善薄弱学校师资状况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同样要出台相关文件,选拔有进取心、有潜力的薄弱校教师向先进学校进行学习性的流动,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提高薄弱校教师的专业素养。落实这项机制,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每学年或每学期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部署,选拔一定数量符合条件的薄弱校中青年教师进到先进中小学校进行阶段性(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性流动。所挑选的薄弱校中青年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学习能力,同时为了防止这些教师流失,作为最低的保证性措施,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所在校应该与这些教师签定协议,这些教师必须在原校服务一定年限或只能在区域范围内的学校之间流动。
另一方面,由教育行政部门选择并确定一批先进学校,将其作为薄弱学校教师学习性流动的责任学校,并挑选一批优秀教师作为薄弱校教师的指导教师,而且每学年或每学期必须接收一定数量的薄弱校教师来校学习。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将先进中小学校接受薄弱校教师的交流情况纳入其办学成绩范畴加以考核,先进学校则将本校优秀教师指导薄弱校教师的情况纳入其工作业绩的评价范畴。
二、组建资源联盟
(一)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小幼学校的资源联盟
进修学校与基层学校形成合作互助关系是主要的资源联盟形式,也是发挥进修学校功能和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能够为基层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科学的示范引领作用。
教师进修学校为基层学校提供的指导与服务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进修学校设置培训科目和课程,供教师选择,也可以由基层学校教师提出要求,进修学校根据需求,调动和整合区域内优质资源,设计和实施相应项目;也可以是进修学校与基层学校共同开发设置课程;也可以是研训者与教师共同参与和实施研究新课程活动。
以资源联盟为依托的教研模式,能够集中进修学校与基层学校的资源优势,而且为发挥进修学校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作用,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提供了更为开放广阔的平台。
(二)高校与中小学的资源联盟
各级各类高校的专家、学者的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人文素养都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而且高校注重学术性和思想性,中小学文化实践性丰富,通过高校与中小学的资源联盟,加深二者之间的交流,大学教授的研究也会逐渐关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如果教师能够直接得到大学专家、教授跟踪式指导,那么中小学教师也能明确时代的飞速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对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拓展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和发展教科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基地校”
(一)以建设“基地校”为平台,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协作体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过程,更不仅仅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与实现。
为此,政府行政部门、教师教育机构应在一定区域内整体规划安排工作,设立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基地校,以基地校为中心,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协作体。各基地校和协作体成员校之间,按照全年工作计划,结合区域实际,开展教科研活动,使基地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更成为区域范围内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
(二)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形成教师间的伙伴互助体系
基地校及协作体成员校之间,围绕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惑和存在的问题等来设计系列活动,这样以有目的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为纽带,建立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在面对相同的教育教学难题时,同校或共同体成员间可形成协作伙伴关系,在和谐共进的氛围中,对话合作、交流经验、提出困惑、释疑解难,在与优秀的管理者、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的带教、沟通中,不断成长。
(三)以基地校为主阵地,在区域范围内组织城乡教师结对
以中小学校本教研为基础,以课程新、新理念、新技术为核心,关注区域内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组织区域内先进校与薄弱校结对挂钩、名优教师到薄弱学校送教等活动,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示范作用,在区域范围内形成教师间的伙伴互助效应,达到提升区域范围内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
3. 金家新,黄廷美.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
篇10
因此,结合郑州市的实际情况,要全面完成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山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调整传统的丘陵山区开发建设思路,以发展休闲农业为主线,大力发展丘陵山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一批高标准丘陵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最终实现郑州市丘陵山区生态文明、经济、社会效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的目标。
独特优势:
郑州西部山区植被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经济植物、药用植物、野生动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都比较丰富。山区内沟域纵横、光照充足,热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农产品品质好,全市名、特、优新产品,大多集中在这里。目前郑州市山区的河阴旱地石榴、新密五指岭金银花、登封高山蔬菜(小仓娃系列)、始祖山薄皮核桃、五云山谷子等系列产品已初具品牌效应。
对策措施:
一是结合“136工程”,推动山区开发建设。丘陵山区建设的核心应是以休闲农业为主线,以旱地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为依托,结合在全市建成10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30个以上特色产业园、60个以上特色产业项目的“136工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无偿投入与有偿投入相结合,政府政策引导与市场利益相结合的新机制,建设一批高标准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综合示范区。
二是有效开发利用山区农业资源。郑州市西部山区虽然一直受着干旱问题的制约,但是山区农业资源丰富,地形地貌奇特,历史人文遗址众多,自然风景和人文资源丰富,休闲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有效的开发利用旱作区农业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挖掘、保护和传承丘陵山区农业文化,保护丘陵山区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丘陵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三是大力发展山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丘陵山区开发建设要在旱作区特色农作物生产区域布局和自然生态条件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引进、示范、展示旱地彩色红薯、小杂粮、小杂果、高山蔬菜、金银花等抗旱耐旱、优质高效的旱作特色作物,把山区特色产业生产示范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园的建设结合起来,突出打造集食、住、行、购、娱、游为一体的特色旱作生态农业精品园。
登封:依托八龙潭景区133.3万平方米的桃、李、杏、葡萄小杂果采摘体验休闲农业基地,大金店镇三王庄―三皇寨景区和九龙潭“摸摸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富有魅力的爱情体验游乐项目,集合10多家面积在3.3万~33.3万平方米的休闲农庄集群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新密:依托苟堂镇九里山休闲采摘、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平陌镇南部香山寺、白龙庙、天爷洞景区和尖山风景区,发展伏羲山休闲采摘、五指岭金银花种植、国公岭小杂粮试验示范,形成生态旅游、农家乐、特色种植于一体的山区经济发展综合示范区。
荥阳:以二郎庙环翠峪,邙岭区域和广武桃花峪为中心,发展千亩甜柿,千亩河阴石榴,旱地石榴,薄皮核桃,建设休闲采摘、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打造特色经济特色品牌。
新郑:以始祖山风景管理区和辛店镇、新村镇为中心,发展休闲采摘、小杂粮试验示范,和生态旅游、农家乐、特色种植。
二七:以樱桃沟为中心,发展樱桃休闲采摘、生态旅游、农家乐、特色种植。
政策建议:
一是建立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市、区县两级财政设立山区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山区经济发展给予扶持。
二是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市政府有关部门投资项目和区县政府投向山区发展的资金,优先、集中扶持年度重点发展的项目,形成投资合力,确保重点发展区域快速启动、健康发展。
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完善山区丘陵规划体系,规范产权交易,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山区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对山区资源要素配置的基础作用,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山区经济整体规划建设和具体项目开发,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山区经济发展建设机制。
四是完善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山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对已完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沟域,优先列入山区经济政策性资金扶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