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经典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经典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辽宁省;经济辐射力;断裂点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024-03
STUDY ON ECONOMIC RADIATION OF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REAKING POINT
LIU Zhen-yi,LEI Lei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center-periphery theory and radiation theory, the thesis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economic radiation ci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 Attractive scope of regional center cities of Shenyang and Dalian was calculated by SPSS16.0. Moreover, attractive power was calculated among adjacent cities through Breaking-Point formula and strength formula.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Shenyang and Dalian are of the largest city size. Attractive scope of Shenyang is farther than Attractive scope of Dalian. Lastly, there is lacks of a secondary center city in the Western Liaoning.
Key words: Liaoning province; economic radiation; breaking point
从辐射理论的视角来看,某一个区域内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主要是强调点辐射和线辐射。点辐射是指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经济辐射以同心圆的方式向四周逐步扩散。线辐射是指以铁路干线、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1]区域经济和城镇体系中都有一个中心城市,为着整个区域经济服务,该城市是此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且是区域的中心城市。这个中心城市通过辐射服务该区域。
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经济辐射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城市辐射范围进行经济协作区划分、[2]规划建设和行政区划调整、[3]提高原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范围等。[4]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通过研究辽宁省城市经济辐射,来扩大辽宁省城市的城市规模并对城市的发展提出建议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探讨辽宁省14个城市经济规模的点辐射及其辐射半径,并且在探讨的同时也略地微考虑了线辐射的经济影响。
一、研究区域概况
辽宁省地处我国三大经济带中的东部经济带,经济较为发达,有两个副省级城市—沈阳、大连,12个地级市—丹东、营口、鞍山、抚顺、本溪、铁岭、阜新、朝阳、葫芦岛、辽阳、盘锦、锦州。
图1 辽宁省行政区图
Fig. 1 The administrative map of Liaoning province
辽宁省形成了由区域中心城市沈阳市和港口城市大连市组成的双核城市空间结构,同时由于周边相关城市与沈阳市和大连市具有密切联系,构成了辽宁省双核城市群。[5]2009年辽宁省GDP总量达到15065.6亿元,排在全国的第七位,占全国GDP的4.49%。辽宁省人口众多,2009年末达到4256.01万人。工业基础良好,形成了我国著名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城市密集且集中,形成了我国城市群之一的辽中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密度大,彼此之间联系紧密。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断裂点理论来计算大连、沈阳的影响力的范围和影响的强度以及相邻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强度,以度量辽宁省各城市间的经济辐射能力。
(一)研究方法
1.断裂点理论
断裂点理论( Breaking Point Theory) 是关于城市或区域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中心城市可以对相邻区域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由于各城市规模( 如人口规模、经济规模等) 的差异,其产生作用的范围不同,并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其下级地区的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并最终被附近其他城市的影响所取代。也就是说,城市对周边的地区辐射随着距离递增而递减。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两个城市间辐射力会达到一个平衡,形成一个平衡点,这一平衡点就叫做断裂点。
2. 断裂点公式
公式中,dA为从断裂点到A城的距离;dAB为A和B两个城市间的距离;PB为较小城市B的规模;PA为较大城市A城的规模。通常,A城由于规模较大,其吸引区也较大,因而将断裂点推向更靠近B城的地方。[6]这里的城市规模是指非农人口数与非农产业增加值的几何平均数。具体计算公式为:[7]
3.场强公式:
公式中FA为A城市在断裂点辐射力大小,dA为A城市到断裂点处的距离,PA为A城市的规模。
(二)数据来源
文中采用的数据以《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为基准,各城市只计算市辖区的各项指标,不包括市辖的县级市(县)。文中所涉及的所有城市间距离数据均是通过《中国电子地图交通旅游版》中的距离量算软件完成。
三、结果分析
(一)双核结构中沈阳对其它城市的辐射影响范围远大于大连
从表1中,可以看出沈阳的城市规模最大为118124,大连位列第二位达到84346。沈阳、大连的城市规模远大于第三位的鞍山38392。沈阳是除大连以外的12个城市平均值的7.23倍。大连的城市规模是除沈阳外的辽宁省其他城市规模的5.16倍。所以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城市规模最大的两个城市,双核城市结构也非常明显。规模最小的城市是铁岭,仅占沈阳城市规模的5.27%,辽宁省的城市规模悬殊大。辽宁省的东部的城市较少。辽宁西部的几个城市中除去朝阳城市规模明显小于其它的城市外,剩余的城市规模的差距不大。
沈阳市辖区的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产值都是辽宁省的首位。沈阳市地处辽宁省中心地带,地理区位条件非常优越,平均到达各城市的中心距离为180.7km,沈阳市中心与抚顺的市中心的距离仅有53.6km,到达大连的距离最远为382.7km,所以断裂点处明显压缩到终点城市。沈阳对抚顺的场强最大,形成沈抚同城的城市扩张模式,另外对本溪、铁岭、辽阳和鞍山的场强均超过20,其中抚顺、辽阳、本溪、铁岭与沈阳的车程都在一个小时左右、受沈阳的经济辐射影响大。但沈阳较强的辐射影响主要还是对内陆城市。
表2 大连与其他城市之间的断裂点及断裂点处的场强
Tab. 2 The Breaking-Point and the strength of point between Dalian city and other cities
虽然大连整体GDP超过沈阳排列全省第一,大连市辖区的非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产值都要比沈阳市辖区的少,这都直接影响到了大连的城市规模。大连市位于辽宁省的最南端,距离辽宁省其他城市的距离都比较远,最近的城市是营口为220.5km。最远的城市是辽宁省西部的城市阜新为475.3km。平均到每个城市的距离为371.8km。由于距离较远而对其他城市吸引少,成为一个相对孤立的区域核心,这是大连作为一个区域核心城市不能改变的劣势。大连对营口、鞍山和盘锦的场强大于2,对于沿海城市的场强绝对值虽然不大,且还低于沈阳,但也可以利用沿海的区位优势,通过海上通道缩短沿海城市间的距离,加大经济联系。
(二)辽宁省西部缺少次一级的区域中心城市
表3 辽宁省相邻城市之间的断裂点和断裂点的场强
Tab. 3 The Breaking- Point and the strength of point in the adjacent cities of Liaoning province
鞍山、本溪、抚顺、盘锦这几个城市是依靠钢铁、煤炭、石油兴起的资源型城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非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都要高于其他的城市,因此这几个城市规模在除去沈阳与大连之外的城市中排名较为靠前。鞍山的非农业人口数和非农业产值都排在沈阳和大连之后,因此鞍山的城市规模排名位列辽宁省第三,较为靠前。从表3中也可以看出鞍山与辽阳的距离是辽宁省所有地级城市中最近的两个城市,两市中心的距离仅为26.1km。因此鞍山与辽阳的断裂点场强也是辽宁省场强最大的为158.15。
辽宁西部的锦州、盘锦、葫芦岛、阜新的城市规模的差距较小。铁岭市、朝阳市的农业人口多和农业产值比重过高造成城市的规模较小,与其它的城市差距也比较大。
四、讨 论
(一)同城化是沈阳扩展自身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
沈阳位于辽宁省几何中心的附近,成为辽宁省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明显。由于沈阳与附近城市距离较近,因此提高沈阳城市规模最直接也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同城化。沈阳与抚顺优势互补,沈阳重振老工业基地,抚顺工业基础较好,沈阳还可以扩大其规模,加强政治、经济重心的地位。而对于抚顺,抚顺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的局面,抚顺要继续更好的发展必须依靠同城化来发展自身。减少公路的曲折度,缩短两个城市的通行距离。扩大这两个城市的彼此吸引力。沈阳还与本溪、铁岭等城市区(县)的距离也较近。因此还可以考虑与本溪、铁岭区(县)的同城计划,以快速且显著地提高沈阳的城市经济实力。
沈阳最近几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大连落后,虽然沈阳市区依然排列辽宁第一位,但是辽宁省城市GDP规模第一的位置也让予大连。所以沈阳要借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中南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抓紧发展自身的实力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超过大连重新夺得辽宁省城市GDP第一的位置。
(二)行政经济中心北移、城乡一体化发展、发挥港口优势是大连增强经济影响能力的关键
大连地处辽宁省的最南端,与其最近的城市营口距离也达到了220.5km。与其它的城市进行同城化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是不可能的。因而大连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提高自身城市的实力。
大连城市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且三面环海所以南部发展空间狭小,大连主城区应该也是只有向其北部发展,这样可以解决南部土地资源紧缺,也为自身发展赢得空间并可以拉近与辽宁其他城市的距离,从而扩大其对其他城市的吸引力。2010年,大连启动成立普湾新区,成为大连近年来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普湾新区的中心与大连市中心距离45km,如果普湾新区能建成大连新的市中心,这样又可以与北部的普兰店、瓦房店拉近距离。并且能显著的拉近大连与其它城市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大连对其它城市辐射影响力。
大连市还应当着重于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应该争取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候全市的GDP规模接近或超过万亿元。除此之外,大连应该大力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大连的城市人口规模。大连的非农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要明显差于鞍山和沈阳。因此要着重发展二、三产业,从而提高大连非农产值的比重,达到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的影响力。
(三)加强辽宁中部城市鞍山的发展,培育辽宁西部中心城市
鞍山与辽阳的断裂点场强也是最大的为158.15是现今沈抚同城化的沈阳与抚顺之间的断裂点场强87.7的1.8倍。鞍山与辽阳之间还有辽阳县,可以考虑打破行政的界线,两市一县组成一个更大的城市。
辽宁的西部的城市除去朝阳外,剩余的城市的规模都相差较小,锦州市是辽西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地缘上也是边界连接城市最多的西部城市,成为辽西中心城市地理条件优越。历史上建国的初期锦州曾作为省会。交通上锦州有锦州港、京哈铁路穿过交通条件优越,可以考虑选择锦州培育成为辽宁西部的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 宁越敏.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 地理学报,1998,53 (5): 470—477.
[2] 南平,姚永鹏,张方明. 甘肃省城市经济辐射区及其经济协作区研究[J]. 人文地理,2006,88 (2):89—98.
[3] 张明举,李敏,王燕林,李伟. 主成分分析在小城镇经济辐射区中的应用——以重庆市大足县为例[J]. 经济地理,2003,23 (3):384—387.
[4] 冯德显,贾晶,乔旭宁. 区域性中心城市辐射力及其评价 —以郑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 (6):266—272.
[5] 贾若祥. 辽宁省双核城市群空间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J]. 经济研究参考, 2007(29):22—27.
篇2
传统的城市设计课程安排为16周64学时,相比之下,我校现行的9周36学时的安排在时间上存在很大制约,如果沿用先“理论体系”后“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很难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解决这一矛盾,教学团队大胆地提出了“模拟职场”的构想,试图通过全程模拟建筑设计院“工作组”的教学模式,在仿真的情景化体验式教学环节中,达成理论指导与设计实践的相辅相成,并借此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战能力。
情景建构将整个城市设计教学过程模拟成一次实践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以“假题真做”的形式选取本市真实的项目基地,模拟一个城市开发或改造的设计项目。课程的选题重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物质形态的塑造,而是着眼于城市综合体(HOPSCA)建设、历史片区保护性开发、旧城中心区有机更新等时效性更强的项目。这些真实的项目往往信息含量饱满、功能技术要求综合性高,以此为依托,系统性地展开理论层面的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学生站在更宏观、更全面的层面上体会城市发展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角色定位每一个城市建筑活动的参与者都是在做“城市设计”,他们从各个角度发现问题,甚至提出某些特定而不系统的解决方案,而设计师的工作,把握每个角色的要求和意愿,并提供相匹配的空间和机会。基于对这一现实情况的认知,“模拟职场”课堂里的每一位参与者都有了新的角色定位(见表1)。学生以专业从业人员的身份出现,他们以4人~5人的“工作组”形式开展方案设计,在相互协作下共同完成项目调研与策划、方案设计与交流、成果表达与汇报等工作环节,力求设计出令政府、开发商和公众都认同的优秀作品。任课的4位指导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者,他们在答疑解惑、指导方案的同时,还需要出任政府部门的代表、房地产开发商、行业内的专家或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等角色,从各自演绎的角色出发,对方案设计提出或清晰、或模糊的预期目标和设计要求。在成果汇报的“模拟评审”环节,由相关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设计方案给出忠肯评价和打分。
培养实战能力的课程模式
为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战能力,研究从重组教学环节、改革课堂形式、建立专题资料库、加强课程群建设、实现过程化考核五个方面着手,建构了相对系统的课程模式。
重组教学环节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总课时较多,但理论课对方案设计的针对作用比较薄弱,将“模拟招投标”的进程与真实的教学进程相融合后,把“理论模块”渗透到“实践模块”中(见表2),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有针对性地阐述理论环节,对学生的方案设计能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
改革课堂形式在教学形式上摆脱小班教学的单一形式,形成“大班”+“小班”+“小组”的混合形式。对专题讨论等知识通用性较强的理论模块,普遍采用大班教学提高效率;对学生上讲台汇报成果的实践环节(包括前期调研、中期汇报、“模拟评审”三部分)采用小班教学,不仅可以相互交流方案,而且有充足的汇报时间;方案指导环节中,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教学形式,确保每个“工作组”每周有1课时~0.5课时的指导时间。
建设案例资料库案例教学在城市设计课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不论是概论阐述还是专题讲授,都离不开内容详实、剖析深刻的设计案例。构建类别清晰的案例库是“模拟职场”课程模式的又一重要举措。案例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经典项目和教师参与设计的项目,案例挑选遵循两个原则:1)规模和难度适宜,力求配合专题的教学内容,便于课堂上展开点评与剖析,同时也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和借鉴。2)本地项目优先,便于学生参观体验,亲身感悟。
加强课程群支持在城市设计的实际项目操作中,专业之间的交叉、跨界与融合正呈现出一种常态化。为应对这一专业发展趋势,教学团队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支撑”并重、“工程性”与“人文性”兼具的课程群支持模式。课程群具体涉及到《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Ⅳ》《居住区规划及设计》《景观设计原理》《园林绿化》《环境心理学》和《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这7门相关的专业课程,工作的重点在于教学内容及教学进程的整体协调与衔接,力求避免缺漏或重复,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课程支撑体系。
篇3
关键词:建筑;文化;创新;协调
一、城市与建筑的设计关系
一个城市的实体部分主要是由大大小小的建筑物构成的,随着全球的经济进步城市化的发展,建筑的性质、内容、规模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的设计不再是单单的一个个体的设计,而是要结合周边环境以及建筑的本身的用途来进行设计建造,需要以城市的设计理念来指导整个工程的进行。
城市设计一般指进行城市区域的一个综合的环境设计。这个设计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审美、自然条件、设计功能以及技术等因素,目的是要为人们创造出一个适合人们生活发展的舒适、方便、优美、整洁的居住生活空间环境,从而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城市设计属于一种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1.1 城市设计及其任务
城市设计包含的内容很多,它的主体对象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它的核心内容是城市的物质环境形态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行为和感受。因此城市设计既要考虑到人们日常的一些活动要求,比如生产活动、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行等,还要考虑到人们对环境的精神和物质的要求,比如建筑的私蔽性、易识别性、可居住性,周围建筑群体环境的肃穆性或活泼性,以及建筑的比例、层次、场所、序列等影响到人们审美的一些因素。城市设计包括众多内容,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到一个标志物,一排路灯,任何在城市内进行的环境形态的改变或土地的开发利用都是需要城市设计的。因此城市设计随着设计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而改变,而设计范围的重点内容和任务就是城市和社会的综合环境。
1.2 城市设计理论发展
从古代城市到现代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风格的变化,这些发展变化都是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完成的。古代的建筑设计虽然没有像现在的这样专业的建筑师、规划师和设计师,但是古代城市的设计与规划也都是经过一系列的规划和推敲,也属于建筑学的一个分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城市规划才正式走上建筑学的舞台,进而明确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和内容,因此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理论的发展,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经济基础的变化。
二、自然环境与建筑的联系
不同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同的地域地貌特点和自然条件,一系列的与自然环境有关的因素,例如日照、抄袭、地形地貌、水质水流、风势、土地、气温和气压等,这些因素对于人们的居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建筑作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存的媒介,应当适应自然的变化,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外部和内部环境,并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例如在东南亚各国的海岛上,气候炎热,人们便用当地盛产的椰树叶、棕榈叶作为房屋的建造材料,盖起小木楼和茅草房,这样的建筑通风、简洁还凉爽。中亚西亚地区以及中国的高寒西部地区,人们则是傍山用石块垒砌石板建筑,这样的建筑不透风,人们可以保温、挡雪挡风、御寒。美国的东部、澳大利亚、中国的南方地区属于雨量充沛的地区,这里的气候较温润,人们便用木材和砖瓦盖房子,不但通风透气,还可以遮阳避雨。而像我国的戈壁滩、黄土高坡等地区,气候干燥,雨量较为稀少,人们便建起了具有特色的土坡、山边挖洞筑房形式的生土建筑,还有的地区直接把建筑埋在山坡下,形成一种半开敞式入口。
这些建筑都是具有当地的特色风格形式,适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并且将人的生活与自然因素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与人文化的统一。由这些建筑我们可以看出,建筑不但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实现的作用,还要来源于自然、服从于自然。
三、建筑与人文化的协调统一
3.1 建筑与人文的统一
人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不但创造了文化,还被文化所创造。而建筑本身是为了人的使用而创造,在被人创造的同时,还影响了人们对建筑的观念和想法。因此建筑的出现,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起源,进而随着人文的发展演变而自我的发生结构构成、功能本质以及个性的发展。
由人的思想意识可以决定物质的形态和特点,而物质的形态特点同时又对人的思想意识起着一定作用。建筑作为人的思想产物以一种物质的形态存在,具有独特的文化内容,不但反映了人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对物质的创造发展,也反映了人们不断追求精神文化的高度。
3.2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以及与人文的联系
3.2.1 中国古建筑的特点
中国古建筑主要以木质构架为主,大多选择木构架作为房屋的承重结构,其中抬梁式是最为普遍使用的结构。宋朝后木构架开始增大,房屋的柱身进行价高,元明清之后,房屋的构架性也得到了整体的加强,排列较为紧密。
中国古建筑基本上属于单体造型,这样的单体建筑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屋基类似一种地基的作用,而重要的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上。单体建筑平面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和八角形。
中国古代的建筑物对装修和装饰有着很多的讲究,一些物品的摆放位置是有着特定的规矩的,还有一些建筑的构件和部位,都是经过美化处理的。
3.2.2 中国古建筑与人文的联系
中国古建筑要求高度的精神内涵,它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要与所处的政治环境以及伦理价值相统一。在古代,有着较高艺术价值的建筑大多起着维护社会和谐的伦理思想和政治统治制度的作用。古建筑都被赋予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表现出当时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色彩,从色彩的装饰到整体的空间组合,都是体现出建筑与人文的极高的统一和协调。
3.3 新时代建筑的特点
新式的建筑机械、大量的新型建筑材料和结构已经被运动到现代建筑中,工业化的模式不断被套用到现代建筑工程,“多快好省”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建设方式。但是当现代建筑被如此高效率的创造出来,却牺牲了采光、朝阳、通风等真正人们需要的一些空间布局时,人们开始考虑,到底是需要良好的居住条件还是一个钢筋水泥的地带。
建筑需要将技术与艺术进行完美的融合,而艺术本身就是取自于人的思想和意识,但是当今新时代的建筑大多只注重创新技术,却缺少了对过去传统经典的建筑形式和艺术形式的传承。当然,现代建筑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们对现代社会的一些看法和追求,也在很大方面上代表了人们现代生活的需求,但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体,建筑需要发掘内在的文化精神,结合时代特点和自身的民族色彩,继承有价值的人文精神,并逐渐发扬光大,这才是这个社会发展的真正永恒的建筑形式。
参考文献
[1] 戴普亮.现代建筑的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子喜.中国古代建筑史[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4
关键词:景观; 规划设计;城市公园;系统
Abstract: City Park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ontent includes more and more broad, how the landsca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n the many of the functions of content that needs to be integrated together, the decision will become city park pattern and experience is important means. This article takes Taohua Island sports leisure park design as the example, proposed to meet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park, the comprehensive layout, the city of commercial leisure Street, sports venue design, city design and so on complex functions to blend together, to landscape urbanism theor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running through them, using a variety of landscape design and the use of high-tech means, introduction of a multifunctional complex system to solve the method of landscape design, for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city landscape desig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city park; system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公园的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包含的内容越来越宽泛,不仅要面对人们对场所诸多功能的要求,还包含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作为城市中心或大众集中的区域,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也会包含着城市设计的内容,比如商业的介入、体育场所的介入、休闲生活的场所、生态系统的人工干预或重建、甚至城市标志性建构筑物的建设等等,如何从景观的角度来思考这诸多的、或许并不相关的功能内容需要整合在一起,将成为决定城市公园形态和体验的重要手段。
1997年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副教授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正式提出了“景观都市主义”一词,得到众多的追随者和支持者,今天这一学说已经发展到“生态都市主义”,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景观作为未来组织城市空间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当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适应性模型。而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詹姆斯.科纳更多的是将景观都市主义视为“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设计结合自然、设计结合生态”到“设计生态”,以“设计”城市中的人工生态来主动寻求城市发展的机会。这套理论在当今的城市公园设计中也非常实用和贴切。结合目前的实际工程,如何使建成后的公园在发挥游憩功能的同时,起到经济启动引擎的作用,带动人气的大量集中,从而达到设计目的--重塑商业场景,新增休闲运动空间,新建能吸引人群聚集的焦点。桃花岛景观规划设计就是在这样复杂功能整合要求下产生的代表案例。以下就以桃花岛为例,浅议如何通过景观手段解决功能复杂系统问题
一.项目概述
桃花岛位于四川省绵阳市三江汇合处下游,四面环水,顺江远望是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两岸是绿树成荫的江边景观大道,是绵阳城市边上非常稀有的自然岛资源。该岛因是涪江水中孤岛,规划有两桥分别连接涪城和游仙两区, 岛上由四川富临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建设,整个岛规划用地面积27万平米,总建筑面积45万平米,公园规划用地7.3万平米。桃花岛总体规划为一个集高星酒店、高层住宅、休闲商业、休闲公园为一体的综合性带度假性质的岛屿。目前岛中部偏北面已建有部分高层住宅楼,岛西头规划的高星酒店正在设计阶段,岛南部的休闲南亚风情商业街已经建成,中部预留城市公园,看似这一系列功能多样的建筑并不太相关,如何整合绵阳唯一的水岛资源,将目前互不关联的住宅、酒店、南亚风情餐馆商业,再引入国际最为先进的体育运动休闲公园概念,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将桃花岛设计成一流的休闲运动公园,就成为公园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
二、设计目标
根据桃花岛独有的居家、旅游休闲资源、通过运动休闲公园规划设计,将桃花岛设计成:
·四川乃至国内的旅游休闲目的地,提升整个绵阳和桃花岛的城市形象。
·形成绵阳的“名片”。形成集体育运动、生态健身、文化休闲、生态岛居、高科技森林氧吧商业休闲、城市庆典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公园。
·形成多层次、亲水性、高技术声光结合的商业休闲公园。
·改变一般城市公园目的性导向规划,及维护成本高的弱点,形成低维护,高人气、活动自由的新型公园。
三、设计目标分析
·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建设
针对桃花岛是绵阳稀缺的岛资源,高星酒店、南亚风情商业街的存在、再引入休闲体育概念,加上用景观手段设计有超高吸引能力的公园,把桃花岛建成四川乃至国内的旅游休闲目的地,应该成为可能。
·休闲体育运动公园概念的引入
体育休闲公园的概念出现,是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是城市居民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之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的必然趋势,它将绿色景观与运动、趣味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绿色中创造了个性突出、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体育活动区,引导居民投入积极的健身活动,它强调活动多样、内容丰富,以维护居民身心健康和再生自然的高度发展,使人、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更趋协调和谐。它符合了人们崇尚自然,关注生命的诉求,对于提高城市生活品位功不可没。
篇5
关键词:场所文脉;公共空间环境更新;旧建筑再生;手法;景观重塑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Urban Environment Transformation Design and Landscape Remaking Based on Urban Location Contextualism
Zheng Zhi-quan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such a rapid urban development nowadays,urban Location contextual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develop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 and remaking of landscape . Based on “urban contextualism”,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contextualism and redevelop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and discusses major design methods in remaking of urban landscape .
Key words:Location contextualism;redevelopment of open environment;rehabilitation of old buildings;approach;remaking oflandscape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因而也有自己的个性与特色。
——贝聿铭(I.M.Pei)
在后工业时代,城市新城刻板的功能分区和大尺度的非人性的现代建筑群体造成城市形象特色的衰退、消亡和给城市环境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近年来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城市设计师(或景观设计师),都开始关注在城市环境更新中如何保持和发展原有城市形象特征和旧建筑再利用的课题。为了创造舒适、美观的城市人文景观,发挥建筑、规划、景观等专业的整合作用,开创其共生魅力;为了不让一些有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的旧建筑及其场所从城市空间中消失;为了不让我们生存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沦为消极的、毫无特色的非人性场所。找寻失落的城市积极空间环境;找寻失落的城市场所文脉,找寻一种既能继承和延续历史文脉,又能满足物质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的城市环境更新的方式途径和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一、 场所文脉与城市环境更新设计的互动关系
文脉(context)一词最早源于语言学的定义。有人将它译为“上下文”。它的意义是表达我们所说、所写的语言内在联系。而城市场所文脉,则指场所赖以生存的背景,与城市场所的内在本质相关联、相影响的那些背景因素。本文所指的“场所文脉”(Location Context)主要是指在城市建筑及外部城市空间环境规划设计时要与人的需求、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生态等外部条件相匹配。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场所文脉的运用大体上体现为两种情形,即为“显性”的场所文脉和“隐形”的场所文脉。“显性”的场所文脉主要是指通过研究城市环境表层物质形态而产生的设计手段和处理方法。如对周围区域环境形势与风格的“复制”,对旧建筑外貌的保护与维护,对典型建筑的表征符号及视觉色彩的提炼与重构等。而“隐形”的场所文脉主要指通过研究城市环境各实体要素和城市环境中潜在隐形规则之间的联系,不仅仅局限于实体要素本身而谋求的城市环境设计的更新方法。在“隐形”的场所文脉中,这些隐形规则主要指城市的内在空间组织秩序、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走向和规律和城市形象气质以及“以人为本”的物质生活形态模式演变的规则等等。后工业网络信息时代,城市文化内涵及人的生活行为与工作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更新和建设中亦将不断运用一些新的城市语言和物质要素。基于场所文脉的设计手法将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传承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和发展城市形象的特点,这才是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的焦点和本质所在。
城市环境更新设计和景观重塑作为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设计,又是一种策略,基于场所文脉的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主要涉及到城市区域风貌详细规划设计、城市更新设计、旧建筑及其外部空间场所的改扩建设计以及城市景观美化等改造设计活动。
从场所文脉角度出发,城市环境更新设计采用的互动方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城市旧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的保护与改造性再利用与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延续的互动。如历史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现、旧建筑的功能转换与循环利用、城市历史街道和广场等外部空间及其界面在保留场所文脉及城市结构肌理的内在秩序的前提条件下改造与历史重塑,这类的保护与改造提升了城市的人文精神,无论是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满足于社会和人的需求。另一类是对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延续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场所文脉的互动,这类环境更新设计主要是对“人”的活动空间的重视,回归物质生活,为现代人创造新的、适宜的户外环境。目前在国内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街道景观环境的改善、提供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增加城市的交往空间和城市的开放空间凸显现代城市的特征,促使城市的持续与平衡发展(如利用旧有的消极空间,为人创造出休息、交往的绿色开场空间和城市滨水带景观环境空间等)以及对城市旧有环境设施的改善等。
二、 场所文脉主义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及其景观重塑中的应用
城市环境更新设计是一个连续的和不间断的人类创造活动,且具有一定的时空特色。依据场所文脉的设计观点,城市景观环境如果没有传统的、历史的、情感的、社会文化的内涵,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景观环境场所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因此,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过程中新旧文脉的转换与延续是关键。下面通过一些实例来介绍在场所文脉指导下的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中采用的相应手法与途径。
1 强调旧建筑改造再生并与现代城市环境共生的文脉手法
该手法主要是指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力求保护城市原有的内在空间组织的前提下,对待城市的旧建筑采取改造性再利用的态度。20世纪60年代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en)在将美国旧金山一个旧巧克力工厂改建成生机勃勃的购物餐饮市场的同时,首次提出了“建筑再循环”的理论。从这之后建筑再利用的做法在全球广泛采用。这种设计手法既实现了旧建筑在城市景观活力构建中的社会经济价值、文化生态价值、又促使城市景观环境的历史文化持以延续。然而在具体的操作的过程中有不同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对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一般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方针,使得其恢复原有的建筑风貌,保证其“原汁原味”;对于其他类型的旧建筑及其环境,常从历史与景观生态双重社会属性的角度出发,在对其功能延伸及置换的基础上利用适宜的新技术、新材料对原有空间及结构加以改造与调整。赋予旧建筑及其环境以新的生命活力,使其延续场所历史文脉,增加了城市景观环境的认同感。这一方面,如上海“田子坊”,北京的“22院街艺术区”等,在重塑城市景观的同时,又促进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如图1,2)。
图1-上海田子坊
图2-北京22街艺术区
2 尊重场所意义的文脉手法
这是一种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探寻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机构的城市环境更新设计方法。从场所意义的角度讲,城市环境是由空间场所组构而成,城市设计“小组10”成员凡•艾克(Van Eyke)认为,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在人的意象中,空间环境是场所,而时间就是场合,人必须融合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去,因此这种环境场所感必须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过程中得到重新认识与利用。这方面的案例很多,其中著名的包括由景观设计师哈克(Richard Haag)设计的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该设计的特点在于它完全是由一个废弃的煤气厂改建而成,基地中原有的工业设备、厂房设施以及装置构筑物均得到有选择的保留与再塑造。其设计是以对城市传统工业文脉的继承为基础的,充分反映设计师关注环境场所对人的精神感受,体现了对场所现状与历史环境的尊重。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没有用西方传统园林模式强加于这块对城市有过重要贡献的工业场所之上,而是在环境改造设计时尊重原有的空间格局,让残留中相当一部分的工业设备与构筑物成为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景观设施,实现了其历史、美学、生态以及实用的多重价值。让现代城市中的有人能在公园休闲散步时,体验到环境场所历史文脉的延续和体验时空的变迁。国内比较早的经典案例当属俞孔坚教授团队设计的广东中山岐江公园景观,其原为废弃的造船厂,设计在充分尊重基地的历史文脉及城市肌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从传统中国城市形态构图中寻找典型的构图元素和内在秩序及精神,依托规整的道路、多层次水岸生态空间、红色故事盒、工业遗迹构筑物等以解构手法重新组构,使其成为展示城市历史记忆、城市工业文化、生态景观优美的场所,成为人与后工业时代对话的全新城市绿色公园(如图3)。这种方式的环境更新设计的深远意义在于,继承了工业传统和地区的传统环境认知特性而非破坏它,景观的形态美学都来自与对环境的修复和对工业美学的热爱。
图3-中山岐江公园
3 注重景观文化生态的文脉手法
人与环境以何种方式共存,人怎样塑造环境,物质环境如何影响人并影响到何种程度,这是注重景观文化生态的文脉手法所关注的焦点。该手法的代表人物拉波波特则借助文化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的综合理论来研究该文脉手法。具体运用时主要从人与环境这对主客体出发,在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尊重城市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考虑在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导致现代城市中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途径的相应变化来进行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以保持和增加环境文化的认同感,调适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样现代城市环境改造设计若不适应人的生活形态更新的角度出发,环境更新设计亦将是无生命力及社会意义的。从景观文化生态的文脉手法角度出发,最成功的环境更新设计应该是满足现代社会人的需求而提出的新功能(行为方式)与原有城市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达到最小冲突,而不应是一种激进式的置换(重建),其目标实现应遵守一定的准则,如景观生态学准则等,如上海世博会期间,后滩公园的设计与景观环境的重塑(如图4)。因此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和改善生存环境质量必须成为城市环境更新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4-后滩公园
4 城市公共艺术和景观环境设施的设计与营造
城市景观的艺术性是城市活力的重要体现。这种艺术性一方面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的艺术性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像公共艺术品、户外家具设施等景观元素细部的深入设计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后者往往成为城市文化深度与城市艺术品格的写照。在这方面比较著名的实例有由席哈克与德欧集团共同创造的“首都巴黎都市设施改造计划”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佳例。其中的“毛利斯海报柱” 、“伊多尔夫街灯”等传统的都市景观设施,现在仍然是巴黎都市文化的有利写照。从城市历史文化及人的生活情趣的角度重视城市环境中公共艺术品及环境设施设计,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环境艺术品格。另外我国设计师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景观环境更新设计中(如图5),一些公共艺术品的设计虽然采用超写实的手法反映过去街道口的拉洋车、剃头的、唱曲的情景,但却真实地再现该地段的历史情形,能充分激起现代人一股浓浓的怀旧热情,获得一种文化与地域的归属感,因而恰到好处,显现了公共艺术品设计在现代景观环境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图5-王府井商业街上的公共艺术品
三、 结语
总之,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与景观重塑作为现代城市设计实践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其改造存在着不同态度和价值取向,场所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创新可作为一种衡量标准,自始至终贯穿于城市环境更新设计的前期调查过程,具体设计过程以及使用评估过程之中。场所文脉是城市环境更新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方法,其对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增加城市景观文化的认同或加强城市的形象特色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改造过程的具体操作又存在着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因势利导,兼收并蓄,创造多元共生及个性特色鲜明的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景观环境是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建国.城市设计(第3版) [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认为,城市的公共性与城市规划的公共性是两个概念。实现城市的公共性需要以城市规划为工具,但城市的公共性不仅体现在空间形态上,更体现在人的精神与文化层面上,而后一点是最难做到的。黄艳总结了上世纪中国仿效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模式搞超大尺度城市区块建设的教训,并精辟入里地指出,“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目前困境的根源。“工具理性主义”将城市规划的对象视为工具,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对中国城市建设非常不利。黄艳进而以令人起敬的自我批判精神指出,工具理性在城市规划者的意识中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城市公共空间塑造的手段与结果,是造成今日北京支离破碎的城市格局的关键肇因。工具理性的负面影响如此之深,甚至左右了民众对政府工作职能和效用的误解,因为归根到底,城市是设计师们规划出来的。深度思考城市文明的涵义,探求城市的公共性究竟为谁而实现,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黄艳以政府官员的视角出发,作出如此清明的思索并付诸实践,无疑是对大家的激励和鞭策。如其所言,我们正处在从认识、组织和决策都在转型的历史关键时刻,这是难得的契机。摆脱工具理性的桎梏,实现城市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公共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担当。如果政府已经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视此为责无旁贷。
具体到城市规划的实践,北京市规划委员会总规划师施卫良从“可行走的城市”这一角度关注城市的公共性,提到中国城市的一个普遍现象 :人行道、自行车道等公共绿色交通空间被机动车挤占。针对这一问题,施卫良提出以“安全、公正、有效、包容、宜人”为目标,以步行和自行车为出发点开展全市范围的规划工作。施卫良被敬为能“画出”城市未来的“魔法师”,在其 20 余年的规划生涯中,见证并参与着北京的发展变迁,对这座城市充满特殊感情。人行道、自行车道与日益成为北京大动脉的机动车交通相比,已然处于弱势地位,其分布和使用也突显琐碎且失于章法。但施卫良能从看似细微的环节入手,把握城市规划的总体策略,恰是“尽精微、致广大”的体现,得益于他从最初的详细规划转向后来的总体规划这一漫长过程中所积累的极为丰富的经验。何况步行、骑自行车原本就是城市生活中方便、健康而又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也是北京这样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的集体回忆中美丽的风景线。如何将这样的交通方式在城市总体规划方案里重新回馈给北京市民,从而在人性尺度上实现城市公共性,是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施卫良通过调整历史街区尺度、改善步行道断面、建立连续步行系统、改善立交桥下的消极空间等举措和实例,向与会者作了详尽的解说分析。
在施卫良的演讲中,“人性尺度”、“宜人”等关键词不断出现,其涵义实际上与城市的公共性密不可分。如果说机动车的激增破坏了城市本应具备的公共性,在理想状态下,一个没有机动车交通的城市就应当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共性。如邵韦平所指出的,水上城市威尼斯正是将城市的公共性发挥到了极致。威尼斯之所以能保持几个世纪之前的城市格局,有赖于当地居民和政府高度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而在中国,无数历史文化城市正面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张杰教授与边兰春教授从不同角度对此作了探讨。张杰悉心钻研多年写成《中国古代空间文化溯源》,坚持从历史中寻找出路。他所举的 3 个实例充分表明,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有丰富的城市文化,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可以为历史城市的改造提供可信的借鉴依据。例如 :福州的三坊七巷遗产保护规划,以这座城市的大山水轴线为出发点,同时注重民居修缮与街巷整体规划,为市民创造开放的生态环境 ;济南的大明湖东扩设计,以北宋曾巩任齐州知州时整治大明湖的经验为参照,将水面尽可能多地馈赠于城市,多条游湖线路的组织更突出了空间的丰富性与开放尺度 ;江西景德镇的改建,则着眼于该地特有的陶瓷制造历史,在保持建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将废弃厂房改造与步行街设计相结合,为城市注入了新功能。边兰春认为,中国城市生活的公共性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并存的,对公共性的诉求体现着中国特有的制度框架的困境。他专注于北京这座有历代王朝背影的城市,从皇权与民权、封闭与开放、割断与连续、精神与物质等充满矛盾张力的概念出发,启示大家探讨在城市历史遗产保护中,何为真正的传家宝。边兰春还通过对“丧志”和“格物致知”这两句古话的辩证解析,批评了遗产保护里重精神延续、轻物质遗存的偏见,提出精神与物质共存的目标。这一批判性思维对当今中国的古城保护与发展而言备显清新、及时和必要。边兰春从北京中轴线历史建筑与城市空间特征出发,引导大家就“公共空间”与“私有权利”思考中国城市的公共性。边兰春还从伦理高度审视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其对“最好的城市”的理解,让人们看到兼具人文积淀与现代活力和发展远见、既保证公共空间的最大发展,又充分尊重私有权利的城市图景。个中体现的辩证关系恰是对城市设计内涵的印证。
饶有趣味的是,朱文一教授对本期论坛主题的英文表述提出了异议,认为与其说“Fostering”,不如谈“Discovering”。他指出,中国城市有自身的文化,不要只是被动地仰望西方的理论与案例,而应当主动地发现中国城市里固有的公共空间,摆脱舶来品的绑架,发现自己的文化特质。朱文一耐人寻味地点出 2012 年热议的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直言由饮食文化构成的公共空间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朱文一言谈诙谐,其潜台词也令人回味。刘健教授则开宗明义地指出,人类的聚居本质决定了城市的公共属性,社会公平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准则,其实现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这与黄艳的观点异语同调。刘健曾在巴黎国家高等建筑学院访学,对法国文化颇为了解,在其演讲中引用了法国 19 世纪大文豪雨果对建筑内部与外部属性的定义,即内部属于建筑的主人,外表则属于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将其改变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刘健以此说明,城市是全体居民共同创造的,而社会精英的教化会有效引导公众的参与意识。这一看法既经典又睿智,对逐步改善我国百姓参与意识仍十分薄弱的社会现状很有启发意义。刘健进而认为,培育和发展具有社会和文化内涵的城市生活是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论,与黄艳提出的城市在精神与文化层面实现公共性的目标再次不谋而合。对“中国城市公共性”这一命题的理解,还有来自侧面的审视,如周榕教授指出,从表面上看,中国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背后却是集体行为对公共空间的挤占。此看法一经提出立即引来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几位嘉宾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对问题本质作深度挖掘的勇气和洞见皆令人钦佩。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胡安 • 布斯盖兹(JoanBusquets)教授更多地从西方城市设计的角度关注中国城市的公共性。布斯盖兹不但是成功的规划设计师,也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文主义思想,其实践兼具深度、广度,既包括新城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又有旧城重建和废弃城区的改造。2011 年,布斯盖兹因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获该年度的伊拉斯漠奖(Erasmus Prize)。演讲伊始,布斯盖兹即提出一个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21 世纪的交通与城市旧的肌理之间的矛盾与解决方法。他引人入胜地分析了巴黎、巴塞罗那、纽约等案例,并告诉大家,今日北京的城市空间充满各种可能性,看似矛盾的场所可以通过再循环的设计手法得到改善。位于曼哈顿下城、由一条废弃铁路线改建而成的高线公园(High Line Park)便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布斯盖兹认为,“设计”要在思想上体现前瞻性和人文价值,就此而言,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并无本质区别。
总的来说,中国的城市化仍处在初级阶段是大家的共识。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参照国外的经验。演讲嘉宾大多提到了西方的理论与案例,“巴黎”一词频现。的确,就规模、繁荣程度、城市文化与历史渊源而言,巴黎与北京堪可比较,但是西方的优秀案例却无法照搬到中国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这两座大都市的建设和发展所经历的道路迥异,巴黎至今仍是可行走的城市,北京却为机动车交通所困。这背后自有复杂的社会因素,重要的是,巴黎今日的发散式大林荫道网乃是 19 世纪城市规划师乔治斯-欧仁• 奥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提出的巴黎重建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林荫道在规划之初即被界定了步行功能,即便城市迅速膨胀,向外扩张的路网也延续着林荫道的优秀传统。北京的大尺度路网却没有任何传统依据。这样看来,巴黎的城市建设模式对北京的参照价值就非常有限。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从中国城市自身的历史出发。在这方面,边兰春坚持致力于市政改造,将北京传统城市空间里特有的街道和胡同还给百姓。考虑到中国的现实,这一举措无疑是明智的。
理论方面,邵韦平提到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 • 格雷瑟(Edward Glaeser)于 2011 年出版的新著,《城市的胜利》(The Triumph of the City: HowOur Greatest Invention Makes Us Richer, Smarter,Greener, Healthier, and Happier)。该书一出版即获《纽约时报》的充分肯定,盛赞其“既博识又生动”(“Atonce polymathic and vibrant”)。作者的观点在该书的副标题中得到高度概括 :城市作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会放大人的优势,让人类生活更富有、更智慧、更绿色、更健康、更幸福 ;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必将消解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效应。刘健提到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亨利 •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于 1968 年出版的《进入城市的权力》(Le Droit à la ville)一书,在社会学和城市研究领域激起热烈反响。列斐伏尔指出,城市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每个地区都有参与城市发展进程的权力,每个人都有进入并参与城市生活的权力。这些著作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有视野和文化上的局限,比如列斐伏尔的方法即深受当时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影响,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格雷瑟是兼容芝加哥学派与剑桥学派的经济学家,两学派的经济学方法和观点并不完全适用于解析中国的现实。中国能否以自身文化和历史为起点发展出自己的城市经济学理论,使之在同等、甚至更高的水准上产生全球范围的影响,很值得反复思考。
现场嘉宾都提到中国社会在转型期的困境,更指出在这样的困境下所面临的特殊机遇。中国的城市有各种问题 :就大都市而言,除了交通拥堵,市政基础设施急需改善及就业问题严峻之外,还有如奥运会、世博会等盛大活动过后向正常公共生活过渡的问题 ;就小城镇而言,消除城乡差异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大小城市之间更有发展不均衡、资源分配不公等矛盾 ;而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又是从大都市到小城镇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所有这些挑战带给我们的,既有困惑和焦虑,更有蓬勃的动力。尽管困难重重,但必须看到:因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汽车数量逐年激增,延续了多年的交通痼疾已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普通百姓开始以批判的眼光将我们的城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首都作对比,如施卫良在演讲伊始即提到一条比较北京与巴黎慢行系统的微博 ;城市规划者正开始采取具体的措施改善现状。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以及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环境是城市建设更关键的因素。这说明公众眼界在不断提高。各位嘉宾在回答年轻学子的犀利问题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指出,在当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的特殊背景下,乐观主义对城市规划者意义重大,它对大家的思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论及乐观主义,各位嘉宾的远见卓识与真情流露将论坛的气氛带到。
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 , 设计 , 环境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accelerated continuously, new city centre constantly emerg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he city has fail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new city of population, the lack of urban land resources with reasonable use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How to meet the "people-oriented"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premise of urban planning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its actual conditions make livable, efficient, ecological, fitting city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maximum of land use and, as far as possible, the making of the humanization, ecological energy-saving residential area of the c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actice of combining the cases of high building density of quality housing in the center of the new city planning, architectural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of may.
Key words: the city, planning, design,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新兴城市中心区发展现状
城市化的演进过程一般分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我国现在处于城市化与郊区城市化的阶段,中小城市的规模不断向扩大,大城市则往往都有一个或多个新城区的崛起。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世界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造城运动。从1949年到2003年,城市化率由10%提高到40%,年均提高0.55个百分点。到2011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7%,今后的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在如此迅猛的发展下,伴随着产生诸多问题,城市住区环境品质问题越来越严重,噪声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还有生态环境品质的缺失都导致了非人性化的居住环境的产生。
2. 城市大规模扩张对城市人居环境的影响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阶段,由于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已经无法满足大量新城市人口的需求,城市土地资源的匮乏与合理利用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的生态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社区环境和居室环境仍然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状态。老中心城区越来越拥挤,效率越来越低下,越来越不适于居住,人们趋向于在郊区购房以获得较高的居住品质和相对便宜的购房成本,但严重的交通时间成本制约着城市的发展。理论上来说,城市越大,城市效益也越大,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诸多的城市病让原来的城市越来越不适于人们工作与生活,故而新兴的城市中心区相继规划建设。这些新城区往往都经过科学的规划论证,按照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进行设计,能综合考虑工作,交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
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富有特色的积极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满足“以人为本”“绿色生态”的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下,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结合国情打造宜居的、高效的、生态的、合宜的城市住区环境品质,最大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尽可能的打造人性化的,生态节能的城市居住区环境品质。
3. 新城市中心区的高品质住区定义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开发中,一般认为容积率在0.6以下的居住区被认为是低密度住区,0.6―1.2为中密度, 1.2至2.0为中高密度, 2.0以上为高密度。容积率的大小直接反映着小区空间环境品质的优劣,容积率越小,社区的空间环境品质就越好,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空间就越大,居民的室外活动场所也越大。但过低的容积率又不利于节能节地的国策方针。新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区规划应该确定合适的容积率,控制在2.0左右较为合适,且应该有完善的公建配套与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与节能措施,并把住宅与配套商业独立设置,一方面避免公建产生的噪声、油烟、灯光等环境污染对住宅造成影响,降低居住品质,另一方面又可以较好的塑造城市的街道立面形象,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
4. 江苏溧阳世纪名城住宅区案例分析
下面将结合笔者的实践案例――江苏溧阳市南片区B5地块(世纪名城)规划建筑设计项目,从总体规划,单体建筑,环境营造等方面对新城市中心区的高品质住区设计进行探讨。
4.1项目概况
江苏溧阳市南片区B5地块(世纪名城)规划建筑设计项目占地面积924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9万平方米,社区公建及配套用房共 0.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0.8万平方米,容积率2.0 ,建筑密度18.43% ,绿地率43%。
4.2基地现状
基地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约260米,基本呈一个矩形,场地内地面平整,整体地势从东北角往西南角倾斜,最大高差1.5米左右。
基地地处溧阳市东南,隶属溧阳市新城区,北接溧阳老城区,南临规划建设中的燕山新区,建设中的宁杭城际高铁溧阳站在基地正南方2公理,104国道、宁杭高速公路、239、241省道分别从基地的东、南方穿过。基地周围均为近两年新建城市道路,成网格化布局,交通发达,出行方便,配套齐全。(图一) 图一:案例区位图
4.3总平面规划
4.3.1根据溧阳市城市发展的定位;“长三角都市圈重要节点城市,苏浙皖边界区域中心城市,国内外有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城市”和“生态、环保、人文”的发展理念,将溧阳市打造成具有;“历史文化、山水旅游”城市特色,将“现代建筑风格、山水园林环境”作为世纪名城规划设计理念。
4.3.2高层拼接户型沿东北侧及中央区域布置,其中中间为点式一类高层,高层底层为5.4米高的架空层;多层洋房布置在小区西南部的位置,中间布置水系,使得高层和洋房共享中心绿轴景观,同时将多层洋房与高层分隔开,商业、社区中心沿南侧罗湾路布置。(图二)
高层区域的地下室布置为车库和设备用房。 图二:总平面图
4.4空间结构与景观分析
通过建筑间的围合,以水系相结合,形成“中心水域”――“中心绿地”――“组团绿地”的空间层次。空间与空间之间互为渗透。南北两个入口之间形成小区的中心绿化主轴,正对开阔的入口绿化广场,紧接入口广场为小区的中心绿地,与水系相接,为整个小区的景观中心。整个小区的高层住宅底层基本全部为5.4米高的架空层,提供开阔景观视野的同时,为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很好的去处。
公建配套与住宅完全分开布局,商业与配套独立设置在南侧沿街面,打造较好的商业氛围的同时又不对住区内部造成影响。
图三:夜景鸟瞰图
景观设计根据空间形态,形成带状的水系景观轴,沿带状水系依次展开景观节点,南北入口部位设置喷泉、雕塑广场,营造大气、雅致的居住品质。(图三)(图四)
4.5 流线分析
通过环状的车行主路串联整个小区,中间步行道沿中心水系连接南北入口,同时划分高层区和洋房区,地面停车设于小区干道两侧,与中心景观步行带区分开,实现人车分流。图四:沿街透视图
4.6 高层分户太阳能热水器
建设环保节能小区,每户配置壁挂式阳台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共安装太阳能集热板面积约4500平米,日产热水280吨,年可节约标准煤800吨,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图五)
4.7单体设计图五:高层分户太阳能集热器局部效果图
整体小区户型分为六种,其中高层住宅有五种,多层洋房住宅一种。
4.7.1高层区住宅依据景观的层次分为拼接户型和独栋户型,以一梯二户为主,少量一梯三户,在照顾到观景的同时,户户朝南,户户南北对流,户户明厨明卫,高层全部户型都设置有观光电梯,所有电梯厅皆直接对外采光。在户型的设计上,以实用为基本原则,并引入入户花园及空中花园的概念,营造高档的居住品质。图六:多层洋房效果图
4.7.2多层区住宅均为六层花园式洋房,设电梯,一梯两户,每单元6户,其中首、二层为一户,两层通高客厅;三、四层为一户,带入户花园和大阳台;五、六层为一户,带转角大露台,并赠送屋顶花园,大气而精致。
4.8造型设计
在造型的设计上,力图体现楼盘高档生活品质和时尚感。(图六)
4.8.1 高层建筑整体风格现代、简洁、经典、时尚,通过凸窗,大阳台,引入良好的视觉景观。细节处理上,用横竖线条,镂空构架等元素来丰富造型,整体简洁又不失大气。
4.8.2 在建筑色彩上,通过实地考察,借鉴当代高档楼盘在色彩处理上的成功经验,整体实墙面采用暗调,给人感觉高档、精致、大气,并通过玻璃以及白色的横线条来削弱暗调子的沉闷感,整体色彩高雅大方。
4.8.3 在洋房的造型上,以赭红色面砖、仿木百叶、文化石、真石漆和玻璃作为主要造型选材,以材料的对比和比例的协调作为主要的设计手段,营造经典的现代主义风格;同时加入了屋顶格栅和飘架等元素,赋予楼盘个性风格。在整体保持现代风格的基础上,带给人文艺的、古典的审美感受,更加契合城市中心区高品质住区的定位。
5.结语
城市是居住者的城市,城市要发展,要扩大,需以居者为本。政府是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主体,应自上而下为城市制定人性化的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城市新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运用现代城市设计方法,结合科学的发展观,长远考虑,建设宜居的、生态的城市住区环境,切不可为短期利益而过度建设,盲目开发。
[1]牛文元. 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1) ,科学出版社
[2]闫寒. 建筑学场地设计, 2010年9月第二版
[3]张钦楠, 建筑设计方法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高辉, 何泉. 太阳能利用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 华中建筑.2004年第1期
[5]王瑞. 建筑节能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年9 月第一版
篇8
Abstract:China's vulnerable groups account for the total population quite great proportion, how to let them feel happiness in the city life is the author cares. Along with social an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cultural and the technical progress, how to let the vulnerable groups feel happiness in the material space and energetic stratification plane, is a new question which our urban planning worker facing. Author proposed some preliminary ideas about this question , and want toprovide the good way of life for vulnerable groups, with the more humanities concerns.
关键词:幸福感,幸福指数,弱势群体,人性化设计
Key Words:well-being,happiness index,vulnerable groups,human design
中图分类号:F299.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幸福,是一个充满困惑,充满神秘的话题。古今中外,差不多每个思想家都论述过幸福。然而,每个人都知道幸福的含义,但无人能够精确定义。如何让弱势群体在城市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接触到幸福,是每一位城市规划工作者的目的。建筑无障碍设计,室内外环境无障碍设计等等,都是对残疾人、老人、病人等弱势群体最切实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设计“以人为本”的精神。
1、中国弱势群体概况
1.1我国的老龄化现象
21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年型国家,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大城市也先后成为老年型的城市。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1.4亿,约占全世界老年人口的22%,占亚洲老年人口的50%。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残疾的风险也在增加,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其中,由脑血管发病致残,大约占肢体残疾因素的20%多,由骨关节病致残,占残疾因素的20%。
1.2我国的残疾人概况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已经超过8296万,比1987年的5164万增加了313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各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重分别是:视力残疾1233万人,占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占6.68%;精神残疾614万人,占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占16.30%。
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面临比现在多三、四倍的老年人,老年人中的残疾人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同时,由于地震,车祸等各种灾难和意外事故致残致伤的人数也会有所增长。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作为城市规划、公共设施、住宅建设等人类居住、生活的环境,也将面临着适应这种年龄结构和类型变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这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从未遇到过的新挑战。
2、什么是幸福感和幸福指数
“幸福”究竟是什么?“幸福”的英文是Happiness,与该词近义的还有welfare(福利,福祉)、Well-being(康乐、福利)等,幸福通俗地解释为“使人心情舒畅的境况和生活”。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的体验。总之,是人对外界环境和个体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反映。
2.1什么是幸福感
幸福感是Bradburn在1969年开创性提出的,他把人的情感分为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和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并认为幸福感就是这两种情感之间的平衡。积极情感增加人的幸福感,消极情感降低人的幸福感。简单来说,情绪幸福感就是指人们所体验到的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差。
幸福感研究最初,人们以内在的情感体验来界定幸福,认为快乐就是幸福,也就是说如果人们较多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而较少地体验到不愉快的情感,就可以推定他们是幸福的,否则就不幸福。这就是幸福感最初的概念模型——情绪幸福感。
2.2什么是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是心理学、社会学的概念,经济学中则主要用快乐指数,两者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同等使用的。人类主体的快乐感除了受自身身心健康和个性特征影响外,还将受到自我的个体状况的影响。
幸福指数的分类指标如下:
A类指标:涉及认知范畴的生活满意程度,包括生存状况满意度(如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生活质量满意度(如居住状况、医疗状况、教育状况等)。
B类指标:涉及情感范畴的心态和情绪愉悦程度,包括精神紧张程度、心态等。
C类指标:指人际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程度,包括对人际交往的满意程度、身份认同,以及个人幸福与社会和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
2.3影响城市幸福指数的关联因素
2.3.1幸福指数与物质指数
物质指数表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物质丰裕的程度,多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或GDP。物质指数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幸福指数的高低。人均收入越多,幸福指数越高。而当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临界点(人均GDP8000美元)的时候,经济因素在幸福指数中起到的作用将减弱。
2.3.2幸福指数与精神指数
精神指数表征的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满意度。幸福快乐与精神指数息息相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全人类共同的幸福标准,但却存在多数人所认可的幸福。幸福感既包括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也包括精神追求和精神享受。安居乐业,与他人平等,被信任,被尊重,被褒奖,享有劳动和休息的权利,个人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享有结社、言论出版、游行示威、迁徙自由;作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宪法赋予的一切权利,享有直接或间接决定国家大事、选举政府官员并通过各种渠道对他们进行监督的权利,这些构成作为社会人的幸福。国内很多城市进一步将幸福指数作为衡量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纳入政府规划之中。
3.如何让弱势群体在城市设计中体会幸福
3.1提供能够满足物质需求的空间及设施
篇9
关键词: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评价;综合交通枢纽;类别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2002603
1引言
前苏联K. IO斯卡洛夫曾提及:“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统一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路网相邻路径的运输特点,是由若干(其中包括不少于两种干线运输)所连接的固定设备(构筑物)和活动设备(包括运载工具、装卸机械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共同完成着货物及旅客运输的中转与地方作业”[1]。综合交通枢纽(Integrated-Transport-Hub,ITH)建设一般都有效结合了地铁站、机场、公路长途客运站或者城市轨道站点的建设,并已建成了一批具有不同类型、风格及特点的枢纽[2]。
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出入城市的重要门户,不仅讲述着城市的历史与文明,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以及城市活动聚集的重要场所[3]。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是环境景观原理在综合交通枢纽区域的运用。随着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科技先进,人们开始强调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生态和美化塑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综合交通枢纽的系统规划和建设问题。环境景观设施在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4]。由于我国学者对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研究起步较晚,时间短,尚未完成详实的理论体系,研究信息比较有限。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综合交通枢纽的4个主要类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特征;接着通过介绍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主要类别;第三,分析国内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项目工程;最后,归纳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情况。
2综合交通枢纽的类型
综合交通枢纽按照枢纽主导交通方式可分为4大类: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5]。
2.1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铁路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高速铁路车站功能占主导的一类综合交通枢纽。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无论是在材料的使用上还是整体设计上,铁路车站的机械师们都力求更快捷更智能,同时能够兼顾低碳环保。而在“全球化进程”的背后,地域风格仍旧保持着强大的张力,提醒人们:建筑景观也是文化延续的一种有效形式。
2.2公路综合交通枢纽
公路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汽车站功能占主导的一类综合交通枢纽。在改造基础交通设施时,尊重、保护当地的原生环境,并且将其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而相得益彰,解读城市原有的特色文化。
2.3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占主导的一类综合交通枢纽。在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位于城市布局立体化前沿的地铁站、轻轨站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也是突破传统城市印象的新机遇。
2.4机场综合交通枢纽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是指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中,机场功能占主导的综合交通枢纽。航空运输已经逐渐成为连接超大城市交通网络的纽带,因而机场建筑在城市中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从单一的运输服务发展成复合多功能的大型交通枢纽,同时从城市边缘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渐转变为城市核心区域[6]。如许多专家学者对如何利用枢纽带来的大量人流和商机,使枢纽投资回报最大化进行大量有效的尝试[7~10]。
3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类别
环境景观从广义上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是自然地域性的综合体现,人文景观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3]。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主要类别:主入口广场、集中绿地、道路景观和屋顶绿化[2]。主入口广场指机场航站楼主入口处站前广场。集中绿地包括中央绿地、高架桥下绿地、广场绿地和陆侧绿地4部分。道路景观主要指车行道路景观和起降着陆道路景观。屋顶绿化是指和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筑本体相结合的屋顶上绿化景观。广场和绿地的特征在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中,逐渐趋向互补、融合,可能会产生新类别广场绿地的形式。
4国内外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位于城市与近郊边缘地带建立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这一交通基础设施。由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带来的大量人流,带动商贸的发展,予以配套齐全相应的设施,包括核心商务区、住宅区、物流区和生产服务区。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逐渐由边缘设施逐渐演变为区域核心,并且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环境景观的塑造为城市地区树立了直观的品牌形象。
4.1慕尼黑机场综合枢纽环境景观
伯托利尼(Bertolini L)比较欧洲国家的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的再开发模式后,指出枢纽区域的景观空间利用率、功能多样性和环境状况是枢纽站地区发展的关键。故在慕尼黑机场中心(Munich Airport Center)(图1)的环境设计中,结合机场及其周围环境自然结构的特点,进一步加强机场的综合安全考虑,在机场现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将增加新绿率,这样人们才能感受到空间和景致上有趣的结合[3]。图1慕尼黑机场4.2广州新白云机场综合枢纽环境景观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2)位于广州市北面,距广州市中心距离约28km,新白云机场的性质为代替现在使用的白云国际机场,成为我国三大门户机场。新机场担负着塑造广州市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域特色风貌的景观形象的任务,向世人展示我国和广州现代化进程、文明进步、时代面貌的窗口[11]。
新机场的环境景观定位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这个主题上,充分尊重自然、依循自然规律,利用“师法自然”的经典设计手法来重塑机场的景观形象。同时,新白云机场景观又是反映地域特色场所精神的场所景观。
图2广州新白云机场特点一:新白云机场环境景观重视整体结构和创意环境,巧妙布局,精心策划“少雕凿而有机”的景观空间布置效果,强调景观与空间环境及建筑本体(航站楼)的和谐统一。特点二:新白云机场景观设计突出广州地域特点,无论是选择乡土树种、适地适树,还是塑造景观小品的形象均流露出特色鲜明的岭南风格。
基于以上特点,可以判断出,基本结论如下:这两个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都非常注重自然生态的平衡、场所精神的营建,以及与周围环境统一,与整体环境一致,其环境景观的风格都延续本土化的民族风。
5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情况
中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的环境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香港和北京、上海、广州4地。近几年中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迅猛,由无到有。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环境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关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发展时机日趋成熟,但是理论与实践水平还相当欠缺,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书籍、期刊论文及部分硕士论文,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以及广州新白云机场等项目上,期待有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的展开。
5.1相关的书籍
2007年俞孔坚主编的《景观设计——交通枢纽景观设计》[12]一书,从生态的角度介绍了整体化考虑的基础设施,并有较多的实例分析国内外大型交通枢纽环境景观设计,选择的项目具有新颖性和代表性,都完美地体现了项目所在地的场所精神,并且与其环境的自然属性、社会文化属性较为统一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展示了场所文化。这些文化精神的体现都不是靠简单的符号来实现的,而是从周围空间的横向角度来分析、提炼其蕴含的构图、色彩、肌理等方面的文化与景观元素的内涵,追求与场所的完美统一,甚至提升场所精神。研究工作以定性居多,未涉及定量研究。
2012年凤凰空间编著的《交通枢纽ARCHITECTURE FOR TRANSPORTATION》[6]一书,分别从火车站、地铁站和轻轨站、国际机场、公交车站和缆车站、高速公路和桥梁、码头渡口6方面来介绍国内外经典交通枢纽主体建筑或景观的设计案例,其中很多项目囊括了近几年最新的设计趋势,如:零能耗建筑、低碳等理念以及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并且结合人文实用性和城市的合理规划等。研究工作以理性分析、科学实验居多,感性理解太少。
5.2相关的期刊论文
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如下。
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是机场总体布局与环境相互协调(或者环境美学)的综合体现[13]。
周国宁(2001.2)等调研杭州萧山机场园林广场的时空布局及其特色,正确处理了生态、功能和景观三大造园要素的关系[15]。梁余等(2004.3)、张志强(2007.1)提出机场环境的改变必须同本地区的鸟类分布特点相结合的综合防控策略,以防鸟击事件发生[16,17]。总之,涉及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景观空间布置和绿化环境营造部分,研究以感性认识、主观审美为主;涉及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安全与生态环境建设部分,研究工作则多以理性和实验展开。
段俊峰(2004.1)、司品华、李祥(2010.2)等提出机场环境景观评价的概念,分析了机场环境构成要素,建立了机场环境景观评价体系,并且研究应用层次模糊分析法(F AHP)对机场环境景观的评定[13,18]。 关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评价的研究主要采用层次模糊分析法(F AHP),将实验数据通过矩阵演算,得出评价结论。这一研究方法过于严谨,缺乏感性直观的评价感受。
5.3硕士论文
程宇光、吴蕙、张哲慧等人的硕士论文中部分涉及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且强调了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重要性在稳步提升[19~21]。
结论:国内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大致是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定性描述法主要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化环境等方面,用语言文字进行阐述与讨论;随着统计学的应用与推广,近几年定量评价法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目前,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采用的定量化的评价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 AHP)、综合评价指数法等。对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工作最好既有定性、定量,又有感性、理性,多种方式方法相结合。
6结语
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工作,理论研究、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居多,其次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再者城市轨道综合交通枢纽,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最少;项目工程,都比较多,项目研究可参考较少;评价研究,多集中于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和公路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另外两者较少。前些年,我国学者对待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评价研究多为定性研究;随着统计学的应用与推广,近两年对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越来越多地使用理性的定量化评价法。机场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景观的研究方法正逐步趋于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 斯卡洛夫.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2] 郝蔚然. 综合客运交通枢纽景观环境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2.
[3] 马肖.初探城市门户形象的景观塑造[D].西安:长安大学,2009.
[4] 蔺宝钢,吕小辉,何泉编著.环境景观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 叶冬青. 国内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案例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9.
[6] 凤凰空间·上海. 交通枢纽[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2.
[7] 刘滨谊,张德顺,刘晖,等.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园林,2013(3):6~10.
[8] 张德顺. 上海辰山植物园营建关键技术及对策[J]. 中国园林,2013(4):95~98.
[9] 胡映东,张昕然.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商业设计研究——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为例[J]. 建筑学报,2009(4):78~82.
[10] 郑德高,张晋庆. 高铁综合交通枢纽商务区规划研究——以上海虹桥枢纽与嘉兴南站地区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1(10):34~38.
[11] 佚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景观设计[J].美术学报,2002(2).
[12] 俞孔坚. 景观设计——交通枢纽景观[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13] 段俊峰,洪刚,王金华. 机场环境景观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04(1):66~69.
[14] 刘滨谊,范榕. 景观空间视觉吸引要素及其机制研究[J]. 中国园林,2013(5):5~10.
[15] 周国宁,骆文坚,吕炎. 杭州萧山机场园林广场环境设计特色[J]. 中国园林,2001(2):14~16.
[16] 张志强,杨道德,胡毛旺,等.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鸟类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J]. 动物学杂志,2007(1):112~120.
[17] 梁余,张跃文,蔡洪岩.机场生态环境与鸟害[J].吉林林业科技,2004(3):29~31.
[18] 司品华,李祥. 绿地景观设计方案评价与优化研究——以徐州观音机场中心绿地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182~187.
[19] 程宇光. 以交通枢纽改造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整合[D].天津:天津大学,2007.
篇10
关键词:园林;现状;规划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status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city landscape and good desig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green garden city planning problem,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city.
Key words: landscape; present situ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3
前言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随着城市园林体制改革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水平虽然得到不断提高,但是,综合全国一些城市分析,我国的一些城市园林绿化还未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在规划设计时,亟待对园林绿化工作采取更有效的措施。
一、城市园林规划现状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我们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20世纪80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优秀作品外,总体上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受传统园林和前苏联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以及文化休息公园理论的影响,一般地讲,轴线、景区、山水绿地加上传统的或革新式的园林建筑符号,成为园林设计的普遍模式,人们心目中的公园形象,基本上是绿荫下的亭台。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全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繁荣,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为骨干的城市绿地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从传统园林到城市绿化,再到城郊一体化的大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观念在逐步深化和完善,领域也在拓宽。设计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结合国情,在继续从传统文脉中吸取营养的基础上,吸纳国外的一些新思潮、新理念,顺应现代生活的需求,创造了一批较好的作品。不少风景园林师不仅主导着园林规划设计,还参与城市总体规划,介入城市设计,从更大更宽的层面上发挥着作用。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是在不断探索、创新,并与时俱进的。这些实践反过来又丰富完善着现代园林的设计理论,专业人员在社会思潮、学术动向和决策者的好恶夹缝中苦苦地摸索、追逐、捕捉,以求适者生存。总体上讲,规划设计主流是好的,但是要找到既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和专家认同的,又能成为城市传世经典之作的还不多。
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国家绿地规划要求,借鉴国外城市绿化成功经验,着重于整体城市大环境建设和整体规划,在结合大规模市政建设和旧城区改造的同时,同步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园林城市建设。1、坚持以人为本。园林建设的服务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服务对象的行为感受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在规划设计的前期先对其服务对象的行为特征和需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走群众路线,听大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力戒用长官意志来代替民意。 2、从生态园林城市出发, 遵循生态设计原则。在规划设计中要力戒毁林、毁田造园林的作法,对规划设计范围内的大树(特别是古树、珍贵树种)要尽可能保留。充分考虑对生态带来的负面效应,使规划设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最小;同时还应维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污染。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到前后相贯。同时将园林规划设计与当地的生态旅游、农业观光旅游等结合起来。 3、着眼于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的衔接和协调,重视对城区出入口、工业区及城区内重点地段和重要节点处的形象设计。 4、突出“系统”的观念,强调绿地景观的整体性,突出城市整体环境观念,保护城区自然环境,以生态系统、环境质量的提高为目标指导绿地系统规划。 5、突出因地制宜、经济节约原则,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好的效益。 6、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好的园林设计是可以借鉴的,条件适合也是可以完全照用(但要付原设计者设计费),但它只是在特定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协调下才取得好的效果,不进行科学研究,不顾实际盲目模仿,最后适得其反,观赏效果降低,园林建设生命力不强,经常需要改造,浪费大。
三、城市小区园林规划设计
城市小区是城市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小区内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好坏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它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可以说,城市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针对小区园林规划设计提几点参考意见。
1、平面布置:居住小区楼群、道路多为规则式布置,在园林景观规划中,有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规则式即几何图式,园路、广场、水体等依照一定的几何图案进行布置,有明显的主轴线,给人以整齐、明快的感觉。自由式布局灵活,能充分利用迂回曲折的园路分割居住室外空间,通过自由式植物绿化配置,给人以自由活泼、富于自然气息之感。混合式为规则式及自由式相结合的布置,既有自由式的灵活布局,又有规则式的整齐。通过园林建筑、道路、广场、小品、绿化布置,达到与周围楼群建筑协调一致。在植物布局方面,我们要强调园林景观与小区生活、文化的紧密联接,对于景物的布置要做到一步一景,处处都是“柳暗花明”的感觉。
2、小区道路及园路的设计:居住小区道路必须主次分明,引导性强,便于车辆进出行驶和人们行走。道路不仅要在宽度上利于交通行径,还要从安全角度考虑,多采用环行道或人车分流的形式。园路规划要在宽度和路面铺装上有别于小区道路,多采用线性自由流畅、迂回曲折的形式以分隔绿地空间,改变空间形状。通过园林植物配置,创造出不同的园林景观,给人移步换景,别致多样的视觉感受。同时,园路担负着连接建筑景点(亭、花架、廊等)、水体、小品、铺地等各个景点的任务。从休闲游览的角度而言,园路的安排应尽可能呈环状,以避免出现“死胡同”或走回头路。
3、景观设计:要达到化景物为情思,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要增添人文色彩,体现文化底韵,使小区居民达到放松心情、缓减紧张情绪,调节和减轻疲劳,从而陶冶情操,得到休闲和愉悦。园林建筑(如:亭、廊、榭、花架等)强调有法而无定式,采用回环曲折,层次错落,创造园林环境的无限变化,创造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园林小品要简远、疏朗、雅致,突出特色,使其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给人无限遐想。如不少城市居住小区常采用雕塑与园林环境相融合,周围布置相吻合的园林环境,能更加烘托主题,增加情趣,渲染气氛。
4、园林绿化设计:居住小区绿化应以乔灌木为主,辅以地被植物覆盖地面。种植方式上因地制宜,采取丛植、孤植或群植的种植方式,虚实相衬,贴近自然。植物配置注意落叶树与常绿树数量的搭配,尽量利用色叶、观花和观果植物,表现季相变化和层次感。如不同的建筑环境,配置不同的园林植物,选择一些姿态优美、枝干秀丽的树种,营造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意境,使小区景观生动、活泼、优美、自然。在绿化规划中,种植的方式也要考虑到养护作业的方便与低成本,通过选用乡土树种,适地适树,合理运用种植方式,创造人居和谐的环境景观。
5、其它配套设施:在小区配套设施中,采用体现自然、质朴的休闲坐椅(如仿树桩桌、凳),使人更贴近自然。在空间开合处,采用形式多样的铺地,以丰富环境基调。在局部地方设置健身器材,便于居民健身锻炼。全面考虑到居住小区所需的照明、灯光、绿地喷灌等配套设施,完善小区硬件功能,提供给居住者们便利、优质的服务。
四、 结束语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是城市要素中不可或缺的构成。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应以城市性质、功能、文化和区域定位为基础,制定更加合理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参考文献:
[1]万小南,杨松。关于居住小区环境创新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