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主要观点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分析心理学主要观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B84-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027-01
在20世纪末,塞里格曼在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的同时,首次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同时,蒂纳等人共同提出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三大主要研究内容: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个人品质、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从此,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以其强劲的发展趋势对社会上的各个学科产生影响,并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
在积极心理学产生之前,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心理学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它作为当时心理学理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流派,对当时乃至现在的心理学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其不光对20世纪的心理学,甚至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精神分析对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不同的精神分析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是对通过挖掘人的潜意识来研究并治疗心理病态的观点却普遍保持一致。因为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大部分是精神类疾病或者神经症的患者,故而曾有人戏称精神分析是“研究病态的心理学理论”。表面上看,似乎精神分析的观点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没有交接之处,但是通过梳理两种理论的内涵,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一、阿德勒理论中的积极思想
积极情绪是一种具有正向价值的情绪,它能激发人们产生接近或者接近倾向的行为的情绪。如人在高兴的时候,是很愿意多做事情或者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的,反之,如果人在悲伤或者气愤的时候,可能不愿意做事情和不愿意帮助他人。由此可见,高兴是一种积极的情绪,而悲伤或者气氛则是一种消极情绪。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积极情绪具有缓解心理紧张状态的效果,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控制生理状态的平衡。
精神分析学家阿德勒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著名的《自卑与超越》,在书中他阐述了自卑是人生之具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种自卑感来自于儿童与成年人对别之后产生的无助感,个体为了摆脱这种状况,便会想尽办法去追求补偿,按照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来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个体可以一直持续状态,便会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办法来摆脱这种感觉。无论谁都不会长时间地遭受自卑的“光顾”,同样,自卑也一定会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来缓解个体的紧张状态。由此可见,阿德勒的思想关于自卑的论述和积极情绪中的功能是很相识的,根本都是消除人的紧张状态。作为内驱动力的自卑情结,能激励人积极的克服前进中的障碍,不断超越,赢得自信。所以可见自卑在这里也可看做是一种积极的情绪,是在精神分析中具有消除紧张状态的积极思想。
二、埃里克森理论中的积极思想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研究对象。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强调研究积极人格特质和在其形成过程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中用产生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对于人格的研究既要消除人格问题,同时也要能促进良好人格的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是在人的生理机制、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因素三者共同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积极人格品质,但是更加的强调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是外在活动的结果,在一定的生理机制作用下内化成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特质。埃里克森给人格定义了许多积极方面的特性,如希望、爱、诚信等,艾瑞克森认为凡是人格特质中具有这些特征的都是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会对人生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以建设性的方式加以解决。艾瑞克森认为,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在遗传和社会因素双重作用下形成的。他在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中,提出在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因为受到遗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会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冲突,而这些不同阶段的冲突逐渐形成了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人格品质的任务,而人格积极品质的形成就是冲突积极解决的结果,反之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品质。如,人格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0-1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如果父母可以满足婴儿的基本需要,便可以使婴儿产生基本的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有利于婴儿形成希望这一积极的人格品质;反之,如果婴儿在此阶段没有得到应有的信任感,婴儿就有可能形成多疑这一消极的人格品质。而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关于积极人格的特征和人格形成同艾瑞克森有很大的一致性,可见在艾瑞克森的理论中是蕴含着积极心理学思想的。
三、霍尼理论中的积极思想
篇2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方法
心理治疗是指依据(某种)心理学的理论,运用(某种)心理学的方法,致力于化解心理症结,促进当事人生活适应和人格健全的专业的(professional)人际帮助活动[1]。
从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这三大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分别占据着重大的地位,并对当时的心理治疗有着深刻的影响。
1.精神分析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医学家S. Freud(1856-1939),于19世纪末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受到无意识动机、冲动与压抑之间的矛盾、防御机制和早期经验的重大影响。神经症症状的核心问题是焦虑,当自我预感到焦虑时,为防止焦虑的发展而施行压抑,并运用自我防御机制进行伪装,从而避免痛苦,却形成了症状。神经症症状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望寻求满足的曲折的表现,是压抑与被压抑的两种势力相妥协的结果,是无意识冲突的替代性满足[2]。精神分析治疗就是采用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解释和修通等技术,寻找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使之意识化,即通过分析治疗使病人自己意识到其无意识中的症结所在,产生意识层次的领悟,使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意识化,使病人真正了解症状的真实意义,便可使症状消失。
经典精神分析过程在正式治疗前需经过试验性分析以确定治疗对象是否适合精神分析;然后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开放阶段,其目的在于建立治疗的同盟关系,病人必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保持对治疗的基本信任。第二阶段是移情的出现及其解释阶段。随着移情的发展,治疗者要及时进行解释,使病人对他将过去经历和体验投射至治疗者身上的情况有充分认识。第三阶段是解释、修通阶段,这一阶段要使病人能区别医患治疗同盟和被移情歪曲了的现实,能区别医生的实体和他出自幼时情感歪曲的医生形象。并帮助病人对移情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着力克服治疗中遇到的各种阻力,即其症状所隐藏 的潜在的动机有更为清醒的认识。第四阶段是治疗的结束阶段,这一阶段中要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依赖问题和拒绝结束治疗的企图,彻底解决病人对治疗者的移情。经典的精神分析治疗少则半年,多则2年到4年。
2.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和技术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它所要研究的只是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以及引起此行为的外部刺激,刺激-反应被认为是解释行为的普遍公式。它还认定人的头脑只能看作是一个“黑箱”,人们只能观察进入“黑箱”的和从“黑箱”里出来的是什么,至于“黑箱”内部的过程,则是捉摸不定和不可测量的。不可测量的东西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人们唯一可以了解和把握的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按照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化原理,行为的发生都是“强化”的结果[3]。假如以往没有常常受到“强化”,那么,相应的行为就不会出现。病人的症状,即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都是个体在其过去的生活历程中,通过条件反射作用即学习过程而固定下来的。因此也就可以设计某些特殊的治疗程序,通过条件反射作用的方法,即学习的方法来消除或矫正那些异常的行为或生理功能,也可以建立新的健康的行为来代替它们。在精神疾病领域里,强迫症的许多行为表现以及疑病症和癔病的许多异常的补偿性症状都是通过想象(即某种心理上的满足)来获得强化的例子。不良的强化作用往往是各种不良的或异常的行为发生的根源。相反,积极的和良好的强化作用则可以成为改变各种不良行为的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这样的理论作为心理治疗的基础清晰明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行为治疗是基于行为实验的成果,帮助患者建立或消除某些行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门心理治疗技术。行为治疗的实施依赖人的三种学习行为:反应学习、操作学习、和观察学习。行为治疗的理论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假设之上的。
1、人们的非适应性的行为如同适应性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那些习得的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行为治疗常用的技术有:系统脱敏技术、自我管理技术、行为契约技术、角色扮演技术、自信心训练技术、厌恶疗法、饱和技术和代币治疗技术。
行为治疗一般包括七个步骤:
1、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特别注意经常发生和很少发生这一问题的情境。
2、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标定。
3、行为矫正目标的制定。
4、制定并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
5、监测干预计划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6、结束阶段。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
7、检验阶段。如有问题行为复发,可给以辅处理。
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比较明显。人本主义理论是根植于其自然人性论的基础之上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人性来自自然,自然人性即人的本性。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发展自我的潜能,并强调人的基本需要都是由人的潜在能量决定的。但是,他们也认为,自然的人性不同于动物的自然属性。人具有不同于动物本能的似本能需要,并认为生理的、安全的、尊重的、归属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类的似本能,它们是天赋的基本需要。在此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进一步认为,似本能的需要就是人性,它们是善良的或中性的。恶不是人性固有的,它是由人的基本需要受挫引起的,或是由不良的文化环境造成的。 转贴于 人本主义治疗的方法是由这些具有相同观点的心理学家在实践得来的,其中有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完形疗法等。
在各派人本主义疗法中,以罗杰斯开创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该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4]。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乎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对三种流派方法的评价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是:发掘患者或求诊者潜意识内的矛盾冲突或致病的情结,把它们带到意识域,使就诊者对其有所领悟,在现实原则的指导下得到纠正或消除,并建立正确与健康的心理结构,从而使病情获得痊愈。
弗洛伊德最初主要采用催眠术与精神疏泄方法来治疗癔症或神经症患者。后来,他认为催眠治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决病人潜意识中的症结,容易复发,以后他就放弃了催眠治疗而使用“自由联想”与“梦的解析”作为他进行精神分析治疗的两种主要技术方法。之后的分析心理学,新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虽然都改进了弗洛伊德的方法,但都有不够客观的缺陷,受咨询师的影响比较大,容易陷入主观臆断的困境。然而精神分析的方法在探究人的潜意识过程中,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法往往简单而有效,然而却过于机械,对于过程却缺乏深入研究,不过在日常的治疗实践中,行为治疗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尽管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努力去评估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有效性,但他还是过分依赖自己的直觉。与此同时,马斯洛也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印象去选择那些“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说的大部分内容都被看作一种信念、而非科学事实。相应地,一些心理学者和普通人们之所以接受人本主义理论,是因为它和他们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因为被证据说服。
每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笔者认为,心理治疗应该从行为治疗开始,纠正其不良或者不合适的行为,通过行为来改变习惯,态度;在治疗过程中,要保持精神分析学派的思辨思想,不断尝试分析,挖掘;而无论何时,都要有一颗人本主义的态度,相信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咨询师要做的根本目标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参 考 文 献
[1]杨广学.心理治疗体系研究[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3
[关键词]精神分析;诠释学;弗洛伊德;荣格;霍妮;宾斯万格
正如弗恩指出的:“精神分析始终内含着一种广义的哲学观,它主要来源于西方思想中伟大的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而不是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教科书”(弗恩,1988,p.1)。其中,作为探幽人的精神世界的西方哲学思潮的诠释学,在精神分析运动百年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愈来愈彰显出其价值与重要性,弗洛伊德及其之后的荣格、霍妮和宾斯万格等精神分析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其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都具有明显的诠释学特征。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诠释学倾向
尽管弗洛伊德认为自己的精神分析学看似合乎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但他的许多主张都带有明显的人文科学特别是诠释学的特征,尤其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著作《梦的解析》,仅从书名上就使人很容易联想到诠释学。事实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确受到了诠释学的影响,而且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诠释学特征,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案例治疗上,弗洛伊德都践行着诠释学方法,这既是因为他受到了当时所处文化氛围的影响,也是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一种必然需求,正如他所宣称的:“你们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到我们的心理学的目的何在,我们并不单纯去描述现象,而是要把它们作为某些力量在精神内发挥作用的信号,作为某些正在力求达到一种目的的倾向,某些共同合作或相互对抗倾向的表现来理解”(杨清,1986,p.346)。
斯蒂尔(Robert Steele)曾明确指出,“精神分析无可非议地是诠释学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弗洛伊德的方法,还有他对理解的概念化,理解是在两个人之间以语言确立的,将解释定位在精神分析的核心。它作为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身份是有疑问的,而弗洛伊德的观点与现代诠释学家们的观点在自我反思、意义和有效性上的一致,使得我们把精神分析看做是如下学科的范式:通过对潜在的、潜意识的或不易理解的东西的解释,关注不断增长的自我理解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的学科”(Steele,1979,p.409);阿根廷精神分析学埃切戈延(R.HoracioEtchegoyen)也认为:“弗洛伊德工作有许多方面必须被置于诠释学的领域中……贯穿于弗洛伊德的著作,许许多多段落中,精神分析都是与人文科学相联系的,而且,在这些段落中,这位创立者含蓄地采取了一种诠释学立场。”(Etehe-goyen,1993,p.1111)
弗洛伊德所表达的“梦的成分的性质不是原本存在的东西,而是做梦者尚不知道的某种东西的替代物”、“梦因为有了愿望而引起,并且梦的内容就是愿望的迂回曲折地实现”、“梦的象征手法实质上就是一种比拟,尽管不是一种随意的比拟”(弗洛伊德,2007,p.95、p.109、p.131)等等关于梦的这些主张,都可以在诠释学家施莱尔马赫那里找到支撑:“在许多不同的思想线索里存在一种类似关系,所以某物能促进其他某物;例如,在物理自然的东西和道德伦理的东西之间,在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问就存在一种类似关系。但是我们应当仔细发现是否对我们发觉譬喻表达式有任何指示。”(洪汉鼎,2001,p.56)施莱尔马赫详细谈到了“譬喻性的解释”,甚至可以用来作为弗洛伊德的梦论源头之铺垫,或者说是更好地阐明了释梦的根据。霍伊特(Michael Hoit)也指出:“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认识论模式与弗洛伊德的临床理解模式相似,因为它们都试图通过认同过程获得对文本创造者意指的意义的客观看法。在两个模式中,都有一个信念,即存在一个客观的外部现实,是与观察者分离的,可以被重新建构。”(Hoit,1995,pp.15-16)
另一位诠释学家狄尔泰的许多观点也都可以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与治疗中找到相似之处,“早期的弗洛伊德采取坚定的实证立场,根据实证原则寻找有关心理的科学;后期的弗洛伊德则将意义置于解释性分析这个支点中,因而很可能在狄尔泰那里找到了同盟”。(Tauber,2010,p.93)弗洛伊德在开始建造他的精神分析大厦之时,正是狄尔泰将诠释学从解释书面文本的方法发展成为解释整个精神现象的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之时,其出版的《精神科学导论》(1883)、《描述的和分析的心理学的观念》(1894)、《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构造》(1907—1910)等著作对相关问题作了论述,也可以为弗洛伊德提供一个参照。
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潜意识,潜意识的内容平时都被压抑着无法进入意识层面,而是通过做梦、神经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失误等以符号的形式展示其意义,这些符号则是显梦、神经症症状、自由联想所报告出来的言语文本以及口误、笔误等,精神分析就是要通过对这些符号的分析来获得隐藏在其背后的潜意识的真实意图,是运用解释的方法由表层意义探索深层结构的释义过程,其程序是:潜意识一意义象征一解释一为意识所了解一理解。这正是狄尔泰所强调的:理解就是从生命的外在表现中获得内在的生命知识的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在外在世界的物质符号基础上理解内在的东西的活动。
二、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诠释学体现
诠释学的目的是阐明符号所表征或代表的意义,但意义不能直接观察到,需要进行解释或阐释。与此相对应,荣格(Carl Gustav Jung)把他自己的幻觉和梦作为文本解读,把他游历世界的所见所闻也作为文本解读,把患者的梦和联想作为文本解读。简言之,他把人类心理看做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解读,并且把这些解读与自己关于文学、艺术、历史、神话、宗教的思考相结合,“从根本上讲,荣格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阐释活动;荣格的学说,本身就是一种关于阐释的学说”。(冯川,1996,p.248)
1986年,“荣格与人文学科大会”在纽约召开,此次会议的宗旨是要对荣格思想在当代人文学科中发挥的卓越而有争议的影响进行重新评估,并且重点放在确定其对当代诠释学方法所做出的贡献上。参会者对荣格及其思想展开了内容广泛的讨论,在后现代主义的视域下,从哲学、文学、神话、宗教、历史、艺术等众多方面探讨了荣格对文化诠释学的贡献,普林斯顿大学于1990年以《荣格与人文学科:走向文化诠释学》为题出版了这次大会的论文集,巴纳比(Kafin Barnaby)和达西尔诺(Pellegrino Dacier-no)在这本论文集的前言中指出:“荣格的阐释学首先是象征的阐释学,并且正因为如此而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和积累性的运用而展开。对此,最好的隐喻很可能正是荣格本人在《回忆、梦、反思》中提到的小孩搭积木的游戏。它的任务并不是将意义回复到象征与梦的文本中去,而毋宁是展开一个过程,任由这过程产生出意义的多元,却并不匆忙而对其最终的意义做出不容质疑的决断。”(冯川,1996,p.255)
荣格尤其重视梦及其象征意义,致力于挖掘原型与象征的潜意识内容,而通过诠释学视角,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荣格的各种原型的意义,如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妮姆斯等,这些都可以通过象征性的形式来进行分析。荣格的原型说是其分析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他对原型的研究是从心理学、伦理学、人类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来考察的,超越了心理学的范围,涵盖了所有的文化和精神现象,有助于寻找人类文化心理结构和历史积淀的深层内容。集体潜意识,作为所有一切原型的储藏所,强调的是精神发展中先于人体结构组织的一些因素,涉及诸如超自然的神秘事物的同步性原理以及智慧老人之类的概念,这些概念带有假设性质,无法通过直接的科学实验来检验,需要从诠释学角度来理解。而反之,这些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可以作为方法为诠释学所用,用以对各种文本所涉及的心理进行阐释。
荣格的治疗思想也反映出明显的诠释学特征:他将心理分析划分四个阶段——倾诉、阐释、辅导、转化,虽然患者的症状在倾诉阶段有所缓解,但关键的问题是要帮助患者发现潜意识的意义。例如,个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情结,深深根植于患者神经症症状之中的情结具有消极意义,而分析的目的不是要让人消除或根除这些情结,而是通过觉察与理解情结在心理与行为所起的作用来降低情结的消极影响。
三、霍妮文化神经症理论的诠释学表现
弗洛伊德的思想体系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即他的全部学说贯穿着生物学观点,否认人性的历史性,否认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20世纪30、4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则因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而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形成鲜明的对立。霍妮(Karen Homey)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她将视线转向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对神经症提出了广泛的文化解释,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神经症形成中的作用:“在我们的文化中,存在着某些固有的典型困境,这些困境作为种种内心冲突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神经症形成。”(霍妮,1988,p.239)
精神分析发展中的这一转向与诠释学的发展历程是极为类似的:狄尔泰在继承和发展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思想基础上,把诠释学从对文本的解释扩展到对历史文化的探讨。狄尔泰认为,客观精神对精神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客观精神的范围从共同体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交往形式以及目的性关系到道德、法律、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从我们呱呱坠地,我们就从这个客观精神世界获取营养。这个世界也是一个中介,通过它我们才得以理解他人及其生命表现”(洪汉鼎,2001,p.97),狄尔泰还特别强调个人与他人的著作不可脱离他所从属的文化和社会结构来研究。
霍妮的研究正体现了这样的思想,她提出了自己的“文化病因说”:“神经症患者个人的精神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乃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文化危机的反映;神经症患者的内心冲突,只不过是一定文化内在冲突的缩影。”(霍妮,1988,p.6)尽管霍妮承认神经症本质上形成于早期童年时代的经验,不追溯童年经历就不可能对神经症有完整的理解,但是她不赞成片面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童年时代,也不赞成把患者后来的反应看做本质上是早期经验的重演,因为神经症不仅可以由偶然的个人经验所造成,同时也可以由其所处的特殊文化环境所造成。而且,“当我们充分意识到文化环境对于神经症的重要影响后,被弗洛伊德视为神经症根源的生物因素和生理因素,就立刻后退到背景的位置上。”(霍妮,1988,p.2)因为童年时期的经验对患者后来的神经症来说是决定的条件,但不是唯一原因,如果片面地运用,只会造成混乱而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澄清。
四、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的诠释学特征
宾斯万格(Ludwing Binswanger)的存在分析学强调人的在世之在,关注人的整体性,认为患者之所以患病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理解自己的在世之在,是人丧失自由选择并拒绝为选择负责的反映,是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阻碍着他们对在世之在的理解。宾斯万格的“存在分析”概念,就是把海德格尔“此在分析”概念与心理治疗的案例分析联系起来进行改造的结果,体现了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对他的深远影响,“海德格尔以对于作为‘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存在的基础结构的这个指示,给了精神病学家一把钥匙,他们借助这把钥匙,由于摆脱了任何科学理论的偏见,能够在其完全内涵的内容上接受和描述他所研究的现象。”(郭本禹,2000,p.627)
海德格尔受到胡塞尔(Edmund Hussed)的现象学和狄尔泰的诠释学的双重影响,结合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建立了一种本体论诠释学,他把诠释学置于此在对自身突出的在世之在的前本体论的、无法言喻的生存论理解这个语境中,它不再是要达到对文本的认识,而是要达到对在时间中存在的自我之理解的认识,由此使诠释学从方法论、认识论的领域转移到本体论的领域,成为一种具有普遍的本体论意义的哲学。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任务就是追究存在的意义,强调对“此在之存在”的生存论上的分析,借助于对此在的阐释或解释,昭示存在的意义,而“此在之存在”在于理解,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此在自由地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所做出的筹划,以此实现这个世界,并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未来。
宾斯万格多角度地接受了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解释,把理解人的存在作为其理论前提,并借用他的此在分析而创造了自己的存在分析,“我们把存在分析理解为科学研究的一种人类学类型,即是一种旨在探求人的本质的类型。它的名称和哲学基础都源自海德格尔的存在分析。”(任其平,2009,p.69)
此在是建立在“在世之在”之上的,宾斯万格对于海德格尔的“在世之在”的理解具有两个特点:“①他把在世之在主要理解为超越自身而趋向世界的主体;②他把在世之在描述为以实体的自我关注为特征的个体存在”(任其平,2009,77),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宾斯万格还提出了含有“爱”的意味的“超世之在”,试图对“整体的人”进行解释的补充。宾从斯万格接受并解读了海德格尔对世界所规定和区分出的三种形式:(1)周围世界,即生物世界,这是此在的最切近的世界,是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的自然世界,包括观念化的对象物,如科学、艺术等;(2)共同世界,即人际关系世界,是指社会联系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世界;(3)自我世界,即自我反思和自我认同的世界,是指一个人自己内部的主观世界。这三个世界实际上共同构建了人的“世界设计”,构建了人存在于其中的“有意义”世界的总体背景,影响着人的存在方式,只有把这三个世界联合起来考虑,才能真实地理解人的存在。宾斯万格对于患者的周围世界、共同世界和自我世界的差异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案例研究,他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精神症症状使得患者局限于周围世界和共同世界,对自己的存在开始感觉暖昧,易于受到外界影响,对自己的行为也逐渐失去了控制,因此,要特别关注自我世界,而这也正是精神分析没有做到的,宾斯万格指出:“弗洛伊德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提出的人的生态环境(周围世界),但他没有强调人际交往的共同世界,根本就忽视了自我世界。”(任其平,2009,p.85)
宾斯万格认为,治疗师要对患者的存在状态有清醒的认识,为了理解患者就必须理解患者的世界,要通过分析患者对于过去事件的言语描述和行为表现来理解他的世界,发掘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存在意义,进而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患者的当前存在。以宾斯万格对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三种世界中存在状态变化的分析为例,他指出这位患者的三种世界是混乱的,她始终处于存在性焦虑之中,无法恢复自我,甚至不能重新认识自己,而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状况,“既是由于她利用一种不适当的方式理解世界的失败——自我世界的功能失调;也是由于她患伤寒以后的生理虚弱引起的严重焦虑倾向——周围世界的影响;还与她的父母和教师未能提供道德训练——共同世界或人际环境的问题”有关(郭本禹,2000,p.633),宾斯万格因而特别重视对患者内部生活史的了解,以了解患者在世之在的结构,从而理解患者的世界设计,以便从患者的世界设计着手,帮助患者认识自我及自我与其世界的关系,摆脱单一、狭窄的世界设计的束缚,启发患者通过反思对自己的真实存在产生真正的理解,使其抵达真正的自我,达到本真的生活状态。
篇4
心理学的研究是否科学,方法是否可靠?这直接与科学观有关。科学观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分界,就是在科学与非科学间做出区分并且规定划界标准。[4]科学分界的理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各阶段对于心理学是科学抑或非科学这一问题,都有不同答案。
(一)逻辑主义的绝对标准
在逻辑实证主义那里,心理学要想获得科学的认定,就不得不截短、毁伤历史以使其屈就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这使心理学好像被撕成碎片;在逻辑证伪主义那里,科学发展的动态过程观点对心理学获得“科学”的名义创造了一点条件,但他们把经验看作可以不需要再检验的绝对观点却把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特点抹杀了。狄尔泰认为“所有的科学都是经验的,但所有的经验都必须与产生它的语境和条件———也就是我们全部的本性———相联系”,[6]这表明在波谱尔那里无需检验的经验并非坚不可摧。所以,心理学在逻辑主义那里获得的地位就必然是非科学、软科学。
(二)历史主义的相对标准
这类标准代表人物库恩和拉卡托斯。库恩反对简单的超越历史的分界标准,认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科学共同体认为合理的东西就是科学的;[7](P99-104)而拉卡托斯反对库恩的过于强调科学家个人的心理特点,认为过于强调科学共同体的社会特点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倾向,从而把划界问题软化为“评估”问题,提出了用“研究纲领”来评估是否是科学的问题。库恩认为,心理学至今仍然没有学科共同体都接受的“科学范式”,也就是说心理学还没达到“规范科学”阶段,正处于流派纷争、组织分裂的“前规范科学”阶段。[8](P106-109)在拉卡托斯所说的研究纲领中,目前的心理学更是难以企及。所以,心理学在相对主义那里获得了前规范科学地位,较之逻辑主义划界时期已是不易,有一定积极意义,这可能正是心理学界对库恩的范式论比较关注的原因。
(三)无政府主义及后现代哲学的“怎么都行”标准
代表人物费耶阿本德根本不承认科学与非科学间有明确分界线,完全取消了分界问题,抛出“怎么都行”标准。[9]他提出只要不阻碍科学进步,怎么都行。显然,在“怎么都行”标准下,心理学不但得不到被确认所谓“科学”的东西,反而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但是,这种分界标准起码给了心理学一个希望,那就是:传统所谓的“科学”的标定是值得怀疑的,心理学已经有可能成为或被标定为一门科学。(四)新的实在论重建“多元”标准[10]M.邦格(M.Bunge)认为,消解科学分界问题不利于文化的健康。“伪科学和反科学是任何科学哲学加以检验的典型问题,科学分界仍有意义,只是抛弃简单的一元霸权的逻辑主义的传统标准才是我们真正的需要。”我们相信,新的实在论重建的多元标准将更接近科学的本质,将有更大包容性和建设性。依据任何一个尚处于争论之中的科学分界标准,武断心理学是或不是科学都是毫无道理的,现存划界标准无法解释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问题,争论仍将继续下去。
二、一般科学方法论分析的科学整合
一般科学方法论是具体学科研究方法和哲学之间的中介和桥梁,是现代科学的普适方法论,属横断科学范畴。[11](P6-7)一般科学方法论也叫系统科学,研究广义复杂系统组成和发展规律。系统论的创立者贝塔朗菲认为,“无论系统的种类和性质有何不同,存在着适用于各种系统的一般性原则”[12]在系统科学的视野里,任何现象都可以看作不同复杂程度的系统,简单和复杂系统的区别在于构成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程度,人的心理系统无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巨型系统。本文就是运用“适用于各种系统的一般性原则”,对心理学学科问题进行探讨。系统科学研究证明:探索世界“构成”和“生成”是科学发展的两条道路,关于这两条道路的学说分别被称为构成论和生成论。[13]构成论前提是“精神和自然的二分法”,而生成论前提为“过程”。生成论认为系统诞生和整体重建可以与系统的物质无关。这意味系统科学开始由传统构成论走向生成论。人的心理不服从线形决定论,心理学处于构成维度和生成维度、纵跨微观和宏观维度两个区域。这更符合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心理系统既与大脑系统的物质构成有关,又与心理系统的诞生和发展有关。新的构成论的观点可能更加有利于心理学学科问题的解决。目前,传统一般科学方法论体系正在向新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转化,系统科学的旧三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正在走向系统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也被称为新三论),着重研究系统从无序到统一有序的发展规律。这一方法论的确立将无疑有利于心理学科体系及科学性等问题的解决。克拉威克论断,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将还是重点经常转移,观点、方法和理论非常繁复”。[14]
三、哲学方法论分析的发展对心理学理论的影响
哲学方法论是最高层次的普适方法论,是各个心理学派的哲学基础。[15]心理学派别林立从根本上是哲学基础对立的具体表现:
(一)传统本体论对心理学学科科学性的消极性影响
根据哲学方法论基础,冯特之后的心理学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实证主义阵营,包括内容心理学、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日内瓦学派和认知心理学;二是现象主义阵营,包括意动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等。[16]不难看出,心理学的发展史上,一直存在实证主义的、量性的科学主义的研究取向和现象主义的质性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这两大阵营的对峙。艾森克在反对精神分析时说:“科学自产生之日起,就同骗术有着剧烈的争斗。心理学中也有科学与骗术之战,非科学的一方是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释义学方法,特别是精神分析”。而另一阵营却指责实证主义把心理撕成碎片进行研究,结果只是冷冰冰的可笑结果。时至今日,两大阵营的对峙并没有消失。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盛行时,精神分析茁壮成长;行为主义兴起,格式塔心理学继续发展;认知心理学兴起,后现代主义又登台。[17]追溯两大阵营的分歧来自于两种思想渊源———“说明”和“理解”,对应于两种哲学本体论———自然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德罗依森首次将“理解”和“说明”加以区分,之后,狄尔泰在他的解释学名作《人文科学导论》中说“自然需要说明,历史需要理解”[18,19]把“说明”与“理解”分别指向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二分方法论。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说,自然与精神的对立存在是二分思想的主要观点,“说明”与“理解”二分方法论的本质是传统实体本体论关于自然本体和精神本体的二元思想。实证主义运用“量”的严格控制的方法追求客观地“说明”主体外的客体,认为这才是真正科学,归属于自然本体论哲学范畴;现象主义运用“质”的方法主观地“理解”现象本身,归属精神本体论的哲学范畴。心理学学科科学性问题和体系难以统一,问题的根本是心理现象存在本身同时具有自然和精神两种属性,并不遵从自然与精神对立的二分观点。在一种分裂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实证主义与现象主义围绕着一个共同的问题———科学性进行较量,这种较量一方面导致两大派别的心理学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思想的对立导致组织的分裂,心理学的科学性难以确定,学科体系难以统一。因此,传统哲学本体论影响了心理的科学性与体系的统一。
(二)实践本体论使心理学学科科学化更具真实性
辨正唯物主义哲学揭示了世界存在的一般本质———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对象化”的思想,“人是靠了对象而存在的,人的对象对人来说才是对象”。[20](P79-82)认为社会存在从本质上看是实践的。这肯定了自然存在的真实性,以及精神世界在自然物质世界基础上的派生而存在的真实性,而且肯定了社会存在的真实性———自然和精神这两种真实存在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实践本体论超越了传统自然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为建立统一的心理学体系提供了哲学基础上的可能性,然而,这并不能代替和跨越具体科学本身。实证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学支离破碎,缺乏整体意义上的统一性;现象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学过于主观,缺乏分析意义上的确定性。笔者认为,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已经注意到两种派别的不可分割性,但大部分研究只是笼统地作一些所谓“交叉”或“结合”的文章。这实际上是黑格尔所说的那种外在生硬的“结合”,虽冠辩证之名,难逃折中之嫌。心理学的统一要首先依靠心理学本身的长期的研究实践和理论探索,统一的大心理学观的建立仍要依靠心理学科本身的长足发展。
四、心理学学科问题的再思考
(一)心理学学科问题的理论与现实的回答
心理学是科学吗?学科体系能否统一?狄尔泰回答是:研究对象方面,如果我们不能获得某个东西一定程度的客观性,这个东西就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主题。研究方法方面,有人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能量化,就不适合于科学研究。还有一些观点认为运用任何可能的手段“说明”世界有什么就是科学。从科学发展的角度看,对事物本体进行最小实物粒子或最小功能粒子化的实物本体论的观点,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心理现象涉及的生理成分、心理成分以及心理功能单元的不断分析和剥离,必然有助于探索心理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成分间稳定的静态关系。实践的回答是:如果世界有一些有意义的东西,它们不是实物粒子,不能量化或客观化,它必然落入解释学的领域。那么,否定其客观实在性才是真正的不科学。心理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自生成、自组织的复杂系统,这决定了人的心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独立的特殊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遵循虚体本体方法论的指导,必然有助于心理学应用领域的研究。现实的考虑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极度复杂性,决定了人的心理系统的极度复杂性的事实,最终决定心理学的研究将极其多样繁复。短时期内渴望心理学学科体系统一、学科性质确定是不现实的。然而,当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实证主义的零碎、刻板和严谨,现象主义的模糊、丰富和想象力的时候,才可以看到立体的动态的活生生的人的心理。
(二)心理学学科的方法论问题的讨论
以实践本体论为基础的一般哲学方法论,为心理学的学科提供坚实可靠的实践原则。实践本体论的观点坚持从“人”与“物”的矛盾实践关系中把握心理的本质,我们只有在不断揭示“人”与“物”的矛盾实践关系,才能最终达到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提出任何心理学假设都必须具备人类实践的原型,验证假设的范式必须是现实心理实践的简化模型等等,一个没有现实原型的心理学假设更多只是毫无意义的玄想。因而,在心理学研究中,强调现实现象和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研究,可能是一条防止迷失于主观建模的玄幻的科学研究境地。本体论层次上的分歧并不必然导致心理学学科科研实践的矛盾。实践本体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必然经历三个阶段:感性认识、研究探索、理性认识。实在本体论的科学哲学家———卡尔•雷蒙德•波普尔爵士也提出三个世界的观点:第一世界———物质世界;第二世界———精神世界;第三世界———知识世界。而在实在本体论思想的影响下,罗姆•哈瑞(HarréRom)借用生物学“环境”这个术语把物质世界分为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较之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划分,罗姆•哈瑞的划分由于紧扣“人”与“环境”的关系,更加接近了“人”与“物”实践关系的本质。心理学研究能够紧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能不脱离其研究的本质。以生成论为基础的动态系统生成方法,把握了形式逻辑与发展逻辑的统一性,为研究“人”的心理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一般系统方法论基础。马克思有关于任何事物都是历史的存在的伟大论断。波普尔也认为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罗姆•哈瑞承认他所认为的三个世界的边界是历史的、可变的。总之,只有在发展中,只有在三个世界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真正把握“人”的动态生成心理系统的本质。只有以多元代替一元的具体方法体系,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各种方法在各自体系内充分发展,才能正确把握了感性、科学研究和理性之间,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知识世界之间,感知世界、仪器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的通达关系。而哈瑞在《认知科学哲学导论》中主张的科学研究方法:描述分类方法和模型解释方法,至少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实证主义阵营而言,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方法。
篇5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图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分裂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篇6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家庭教育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精神分析”这一理论影响着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美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教育也不例外。虽然弗洛伊德没有任何一本关于教育的著作,但“这并不阻碍他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对教师和家长所起到的成人对孩子所起到的权威作用作深入地探讨、分析,并在必要时提出批评”。 ①而且他的精神分析理论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包括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结构学说、以论为基础的人格发展学说、本能说、焦虑论及梦论。本文试图对弗氏理论做浅显的分析,挖掘其内在深邃的教育思想,以期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1 重视儿童早期的生活经验,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强调:“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生活的经验,却完全忽视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致病。”②在儿童期,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矛盾冲突的性质和强度取决于儿童期生长的环境、教养状况和抚养者、教育者对儿童的态度。
(1)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儿童成长第一个环境,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中占主导的基调和感受对儿童的人格的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家庭中的情感如果和谐,儿童就会感到友爱、被人接受、受到欣赏,他就能感到安全,慢慢地,儿童也就学会对别人报以友爱的态度,会欣赏别人,有容纳别人的胸怀、活泼外向、自尊、自立、较受朋友尊重、有独立处事的能力。反之,在充满争吵、压抑的家庭环境下生长的儿童,感受较多的是压制、斗争和忽视,无法从家庭中得到、温暖和安全感,这样的儿童成年之后,所形成的性格大多是对人对事的冷漠,对社会的仇视,甚至产生厌世、愤世嫉俗等心理障碍。
(2)完善父母的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最高一级的“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自我社会化的产物。“超我基本上体现着一个人童年期的影响,即父母对他的抚养、教育的影响,和他对父母的依赖的影响”。③可见,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儿童会作为父母的继任者,以同样的方式塑造超我。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3)建立恰当的亲子关系。弗洛伊德以论为基础,把人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在第三个时期即性器官期(3~5岁),童年早期的达到顶点并临近终结。男孩进入“伊狄普斯情结”即“恋母情结”阶段,女孩进入了“爱烈屈拉情结”即“恋父情结”,这两种情结都是儿童对父母中的异性一方产生强烈的依恋感,而对父母中同性的一方表示强烈的嫉妒或厌恶感。父母亲不可对异性的孩子过渡的溺爱,防止他们形成对异性父母的依恋,影响以后的社会交往。同时也不可太严厉,因为人们最初的性别角色意识都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对于男孩来说,从“恋母情结”中挣脱开,并从父亲那里学习男性角色,对于女孩来说,从“恋父情结”中挣脱出来,从母亲那里习得女性角色,这是以后分别形成男性品质和女性品质的必要前提。所以,父母亲与儿童的融洽相处,并进行有意识地关注和引导,使儿童形成正常的人格,防止儿童形成“偏执型人格”。
2 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关注儿童的心理卫生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基本要点之一是:强调人的行为是由个人的基本生物冲动激发的;当这种冲动与环境严重失调,受到压抑,就会在其它幌子下进行发泄,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鉴于此,父母亲或其他的养育着一定要重视儿童的精神世界,关注儿童的心理卫生。
(1)善于辨别儿童的异常反应。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身上的冲突是普遍存在的。在本我向自我发展及超我初步形成的过程中,儿童有了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有些想法或经历的事情是不合理的、令人生厌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由于找不到可以诉说的人,或是碍于各种原因不愿意说出来,儿童会有意识的把他压制在内心深处,有时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症状表现出来。弗洛伊德指出“压抑的动机和目的不过是为了避免不愉快……他通常创造出替代形成。”④鉴于此,做家长的要善于观察儿童日常的异常表现,如有的儿童一要去幼儿园就声称肚子痛;妈妈要出远门的时候儿童就会发烧。这时父母亲就要找出儿童身体不适的真正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帮助儿童克服心理障碍。
(2)重视对儿童的情绪的疏导。精神分析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天生的欲望是一切机体生存的基础,儿童的本能欲望如被过度压抑和束缚,可导致教育的失败甚至心理变态。良好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它可以使人的身心都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适应和心理健康。相反,消极的情绪则会使儿童的心理体验失去平衡,还会造成生理机能的失调。在很多的家庭教育中,教育男孩“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教育女孩“不可以大声说话,随意发脾气”。要知道,得不到表达和宣泄的情感仍然会维系在记忆中,久而久之,则会消极的情绪体验占主导地位,有损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家庭中要形成一种支持儿童游戏自由,话语自由的氛围。
(3)对儿童实施正确的性教育。弗洛伊德认为性是人的生活动力的根本原点,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最深刻的精神动力,从婴儿开始就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弗洛伊德说过,“随着经验的日益积累,我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情感刺激都会引起神经症病象,引起这一类病象的,通常只是性的情感刺激,即眼下经历的性冲突,或者早年性经验的结果。”⑤他坚持认为,在童年时期就有性活动的身体标志。由此,他提倡对儿童进行性启蒙及性教育。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羞于跟孩子谈“性”,导致孩子获得一些关于性的错误经验,如接吻就会生孩子,孩子是从里生出来的,父母的是强者对弱者的处罚,即弗洛伊德所称的“的施虐狂观”等等。因此,父母要认识到,性知识和其他知识一样,对儿童不可谈性色变,更不可以呵斥和鄙视的态度对待儿童的性好奇,不要造成儿童对性的神秘感,最好能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给儿童讲解科学的性知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能顺利度过每一个“期”。
总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大量的教育信息,为父母们如何看待孩子的童年、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关键期”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注释
① 扎古尔·摩西主编.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社,1995:27.
② 弗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86:289.
篇7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实践
笔者从1988年开始从事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心理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有一个清晰的想法就是深化心理学教学改革务必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目前需要比较系统地进行心理学教学创新研究。国内外同行经过艰苦的实践、理论探索和教学验证,基本构建了心理学教学创新的理论与操作体系,在课程内容上,构建以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目的的课程理论体系。开设多门子课程和专题讲座,拓展教学时空。课程内容设计注重研究性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创新一套具有课堂活力的多重互动体验式、案例分析、预设与生成结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人类健康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作为一名高校心理学教师,特别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心理健康学的视角出发,再结合当前心理卫生的理论和实践,联系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特别是针对大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不断研究。力求解决以往心理学理论教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等课程存在的诸如联系实际少、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习俗关注不够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
随着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心理健康训练逐步受到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它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心理健康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训练,必须弄清心理健康训练的概念。有狭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训练是对人在心理方面进行有目的的定向训练过程;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就等于做游戏、进行文艺体育训练和自由畅谈等影响人的心理品质的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虽有合理之处,即上述活动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密切相关,但不能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如果仅仅是按照上述观点进行心理健康训练,很容易流于形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将难以实现;也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通常是指应用一定的心理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这个观点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整合国内外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是由专业人员在对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细致的客观测查评估的基础上,在当代先进的各派心理理论整合指导下,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应用言语和非言语交往的心理学技术,矫正或解除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各种心理困扰,增强其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心理整合能力和完善人格,从而达到心身健康的有计划分步骤的过程。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要素及其主要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学派理论。由这五大理论衍生出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种类较多。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由单一的心理学理论派生出的具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法均不足以实现理想的效果,必须将各种心理健康训练法加以整合,使之相互融合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而且,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应该得到我们国家的检验,经检验有效的心理健康训练技术和理论才能更加广泛地、有效地应用与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所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主要有言语和非言语人际交往技术。其中包括:以相互信任、沟通协商为内容的咨询技术;为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目标而必需的评估技术;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训练的具体方法。心理健康训练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石,特别是训练者要设身处地地理解大学生,对他们要积极尊重、关心并抱以真诚的态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出发点和目的是预防、矫正或消除不良心理、行为,建立健康心理和行为,增强其心理整合能力和应对复杂环境能力,完善个性品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心理整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水平。该能力是指人的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全面调整的能力。具体而言,要通过心理健康训练,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能力、对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养成乐观自信、友善合作、负责守信、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品质,树立人生理想。而事实上,建立健康行为,调节心理整合能力、完善人格、增强应对能力都是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者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学训练,并被政府有关部门所承认,是拥有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工作执照的合法人员。同时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必须与受训者生活在同一文化背景中,在对待心理健康训练问题时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宽广的视野,而且要有更为敏感的心理和更为丰富的人生心理体验。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步骤都应精心计划、组织。心理健康训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双方定出计划分步骤逐渐训练以达到目标。
任何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并非是万能的,不可能替代与心理训练关系十分密切的体育训练、生理调适、专业培训等基础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局限性,心理学课上的心理健康训练对心理活动的作用,如同体育课上的体育训练对躯体活动的作用一样,尤其对各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不是万能的。实践证明,行为训练中的系统脱敏训练法和暴露训练法有助于对具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适应不良、食欲不振等现象的大学生进行训练;而考试心理、大学低年级生的心理健康训练等应以人本主义训练法为好;心境恶劣的调整以认知训练法为好。总之,随着心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心理健康训练开始由单一的训练法向多种理论技术的整合化方向发展。如用认知法的摆事实和辩论、教育实践检验技术和行为训练法的系统脱敏、操作性条件反射、社会观察技术相结合形成认知行为训练法;用精神分析的功能分析、领悟、理解等技术与行为训练法的环境决定学习技术整合成精神分析行为训练法。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逐步短程化、个体化,力求针对具体大学生心理开展训练,而不只是团体或小组训练。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法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即各种训练效果的评估必须客观化,不能单方面以受训者的主观评估为标准,而应从多角度,客观地、量化地评价。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按照21世纪专门人才必须是以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积累训练教学经验,但不拘泥于传统模式,坚持可持续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思路,我们在西部高校经费十分困难的发展条件下,不等不靠,突破传统的科研人员长期养成的等任务的习惯,眼睛不是仅仅围着少数教学立项转,希望从那里找项目、找经费,而是自觉主动探索,直接面对社会市场急需,体现出教学思想的先进性,找准教学改革的优势。加快发展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强烈愿望。目前,心理健康训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众多院校还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同时它又是一项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心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积极影响。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心理学专业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与教师个人所处学校环境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课堂教学应发挥专业主渠道的作用。把心理训练与课堂理论结合在一起。而心理健康训练的实施步骤程序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充分准备阶段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做好心理训练,对师资素质要求很高。所以,在训练准备阶段,是在落实了资深的训练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基础上开始的,即学校要准备合格的教师,再由教师采取诸如文献查阅、观察调研、心理实验、心理测量、心理档案等多种方法广泛收集与大学生心理相关的生理、心理、学校、家庭、社会信息,进行心理评估,排除严重的精神病、脑和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训练方案。防止重视心理测试,忽视测试后的分析研究的不良倾向。选择整合折衷的而不是单一的或偏颇的心理健康训练法为宜。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发挥校内心理专家作用的同时,能够结合校外医院、学校、心理服务机构等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做好心理训练的前期准备工作。
2.规范操作阶段
心理健康训练规范是指学校在国家相关法规基础上所确立的行为标准。它们可以由学校正式规定,也可以在校风作用下潜移默化地非正式形成。我们为了做到别具特色,符合特色办学的要求,更加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心理训练教师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与大学生一起,通过一系列活动训练,如心理工作坊活动、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心理剧表演活动、心理运动会活动、心理拓展活动、心理知识问答活动等,配合分析讨论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因果关系,不断分享活动的成果,明确心理训练目标;优化重组大学生心理结构内容以达到训练目的。
篇8
[关键词] 心理问题;经典理论;整合;溯源
一、引言
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
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产生的内心冲突,并体验到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不良情绪体验;心理问题也可能是个体遭遇强烈的、对自身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并体验到悔恨、冤屈、失落、愤怒、悲哀等不良情绪体验。
二、关于心理问题产生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着重探索人的深层次的精神世界。在我看来,精神分析比较重视人在幼儿时期的体验,认为个体的性格、人格强烈地受到其幼儿期体验的影响,幼儿时期产生的创伤被压抑在个体的潜意识中,当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出现幼儿时期类似刺激,潜意识被压抑的心理创伤得以显现,心理问题就产生了。
(1)能量学的观点 核心概念:创伤
能量学观点描述的是情感的处理问题,焦点集中于外在事件对心理的影响。创伤是能量学观点的中心主题。它发生在过强的情感来袭超过个体所能维持的心理平衡能力时,它不是事件本身的内容,而是这一事件带来的情感过于强大难以处理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意识的情形下会激发病态的反应或行为模式,随之产生心理问题。
创伤的强度与遭遇创伤时心理人格结构的脆弱程度有关,与心理本质及成熟度有关,创伤事件发生的时机也很重要。
(2)人格结构观
人格结构观指出,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工作,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追求不同的目标。当三者关系协调时,人格表现出健康状况,而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会处于一种焦虑和矛盾的情境中,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
(3)性心理发展观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人一般遵循着这个规律发展,一旦某个阶段遇到阻碍、创伤或是发展不完善,心理问题就会显现在未来成长和生活过程中。
口欲期(0―1岁)婴儿通过吮吸、咀嚼、吞咽等口腔活动获得与满足,力比多集中在口部。此时期婴儿的自我界限和现实感尚未形成,遇到挫折时多呈现否定、歪曲、外射等心理防御机制。
期(1―3岁)婴儿在排泄时因内及压力的解除而获得,对活动特别关注,此阶段能量贯注于。
期(3―5岁)该时期婴儿开始懂得了两性的区别,他们通过抚摸或暴露生殖器来获得新满足;他们会产生焦虑与阴经嫉羡。随着发展,会产生对异性父母的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的俄狄普斯情结(恋母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节),这种感情便具有性的意义,不过还是心理上而非生理上的。
潜伏期(5―12岁)这时期教育、道德、社会规范的学习带来了超我的发展,性兴趣大减,力比多得到了升华。
生殖期(12岁―)这时期以生殖器性为最高满足形式。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在前三个发展阶段以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年经历对成年后的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创伤经历和压抑的情节。
2、行为主义理论
(1)经典条件反射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人行为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影响。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过程就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在这个实验之后,会引起类似行为的泛化、辨别和消退,可如果在这期间,引起的类似行为产生无法分辨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躁感,行为引起的心理问题就产生了。推测到人的身上,即就是说在人对早期的一些行为经验产生了定势反应,可再遇到类似经验人无法判断和决策的时候,就会产生矛盾和焦虑,自然就产生心理问题了。
而华生则认为:每一种基本的情绪都有一种适当的刺激引起的内脏和内分泌反应的特征模式;有一种与它相联系的外显的反应模式。如恐惧、愤怒和爱,成人的复杂情绪都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条件作用、泛化、迁移形成的。即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和心理问题也是基于存在这样的经验而造成的。
(2)社会学习理论观点
班杜拉在对幼儿作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后提出的。观察的学习机制由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建立这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各阶段分别受一系列变量的影响。
人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模仿而习得的,人的不良行为也常常是通过这一方式而形成的。模仿学习有助于人们学会很多重要的技能,但也可能会在习得变态行为方面起作用。
3、人本主义理论
(1)罗杰斯的自我论
罗杰斯认为,自我由经验转化而来。自我经验是个体与自己有关的经验。自我结构的内容可以从“两面三点”来描述。“两面”即自我知觉反映的对象,一个是人各种特点和能力,一是自己与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三点”是指对上面两方面的反映性质,包括知觉、评价和理想。
随着自我的形成和发展,儿童需要别人肯定和认可自己。当个体发展出有条件的价值感,个体便开始有选择的面对经验,有偏向的加工处理经验,一些经验就被屏蔽会扭曲。当个体面对于自我结构不一致的经验时,就会觉得受到威胁,体验到焦虑,此时防御机制便会被启动,个体有选择的知觉经验,或歪曲经验。一旦防御失败,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进入意识,将格式塔的自我结构打破,给便会面临“人格解体”。在解体状态下,个体的行为有时受经验支配,有时受自我支配,当事人表现出反复无常、怪诞不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一般的心理病理学现象是人类的基本性质(迫切需要实现的天性)遭到了否定、挫折、或者扭曲的结果,完善的健康状况以及正常的有益发展在于实现人类这些基本性质和充分发展人的潜力。心理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缺失性病太和超越性病态。前者因患者无力满足自己的缺失性需要所导致的心理病态;后者则为人的超越性需要或人的存在价值被剥夺所酿成的人性枯萎。
4、认知心理学
在认知心理学中,造成人心理问题的原因不是由发生的事件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个体的不合理信念,不合逻辑的思维而导致的。
(1)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每个人都像科学家一样,要对周围的事件加以解释,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测。而这些必须借助于构念,即一种观念或思想。精神失调者像一个拙劣的科学家,他们在其构念已被证实为无效的情况下,仍重复使用,心理疾病随之而来。
(2)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可将原因分成内不得和外部的。根据稳定性的维度,可将原因分成稳定和不稳定。根据可控性维度,又将原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的。韦纳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影响。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自身能力,就会提高他成功的期望,产生自信,骄傲的积极体验。反之将失败归因于自身能力,就会降低其自信心,产生消极体验;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努力程度,则会巩固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而将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也不会削弱他们的斗志;
当个体将成功归因于完成的任务简单,就会提高他成功的期望,产生自信,骄傲的积极体验。反之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就会降低其自信心,产生消极体验;
当个体将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也会提高他们成功的期望,激发学习兴趣。
(3)艾利斯的人性观
因为情绪是由人们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艾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中时,是他们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
艾利斯ABC理论中的不合理信念:
绝对化要求:对事物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一事物必定会发生或必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当这类食物的绝对化要求与实物的客观发展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表现为以一件事情的表现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整个人及其人格,导致对自己的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或是对他人产生敌意和愤怒。
糟糕之极:糟糕之极是将不好的事情发生看成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的想法。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三、结语
1、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和幼儿时期的创伤体验有关,由于幼儿时期产生的心理创伤或是压抑的不良情绪得不到有意识的疏导,就会被压抑在个体的潜意识中,当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相类似的刺激,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创伤就会被唤醒,导致心理失衡,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2、心理问题产生可能和外部的行为经验有关,在个体逐渐成长的过程中,会相应习得一些行为经验,并且对行为刺激做出定势反应,可是当再遇到类似的行为刺激个体无法辨别和决策的时候,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矛盾和焦虑;还有就可能是模仿他人的不良行为导致的不良心理。
3、心理问题产生可能和儿童时期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在儿童时期,个体需要得到别人肯定和认可自己。如果个体能够得到积极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发展出有条件的价值感,如果个体体验到不被认可和消极的评价时,就会觉得自我受到威胁,体验到焦虑,此时自身的防御机制就会启动,个体有选择的知觉经验,或歪曲经验。一旦防御失败,与自我不一致的经验进入意识,将格式塔的自我结构打破,给便会面临“人格解体”。在解体状态下,个体的行为有时受经验支配,有时受自我支配,当事人表现出反复无常、怪诞不可理解的行为模式;即也可以说是人类先天的基本性质遭到了否定、挫折、或者扭曲的结果。
4、心理问题产生可能和个体的认知观点和信念体系有关,当个体对遭遇到的外界事件进行了不合理信念的认知加工、形成了不合逻辑的思维以及不合理的夸大或缩小想像,就会产生歪曲的认知,进而导致心理失衡。
参考文献:
[1]Ka Tat Tsang 2010.
[2]杨凤池.咨询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3]李万兵.心理咨询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06.
篇9
中图分类号:R749.055、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5-00353-03
1 循证实践概述
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又译证据支持的实践,是指把最好的研究证据、治疗师的临床技术及经验以及病人的选择和评估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作为对某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1]。与循证实践相联系的术语还有:循证治疗(Evidence-based treatment)、实证支持的治疗(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等。目前,循证实践这个术语得到相对更为广泛的使用,其含义也较其他术语更为全面。
循证实践不是依靠直觉、非系统的观察以及病理生理学的理论,它强调的是使用客观科学的研究和证据来指导临床决策。如果没有证据支持,治疗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所采用的方法是过时的,或者这些方案甚至对病人可能是有害的[2]。在循证实践的概念中,治疗师的临床技术指的是采用循证实践进行诊断、评估和治疗心理障碍的临床技能;病人的选择和评估指的是在循证实践中,和病人一起来分析循证实践的获益可能性,以及失败的风险,如果有可能的话,给病人出示相关的数据[3]。循证实践强调治疗师的专业经验和技术,因为没有临床专业技术,即便是最好的循证疗法也可能会被滥用,或者并不能适合于当前的具体的病人[3]。
虽然循证实践的概念在西方临床心理学界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在国内医学界也已是深入人心,但这个概念目前还很少被临床心理专业人士提及,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做初步的阐述。
2 循证实践的重要性
人们相信用科学方法治疗疾病,并希望临床医学及心理学家为公众提供科学证据支持的最新最有效的治疗,因此循证实践变得十分重要。而为患者尽可能提供最有益的治疗服务,不仅是临床医学界,也是临床心理学界的共同期望。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专门支持了权威的研究小组,依据严格的标准,收集整理针对各种心理障碍有实证研究支持的心理学疗法的指导[4],其目的就是给患者提供选择的依据。另外,西方的法庭强调保护患者的权利,患者有权要求得到最有效的治疗,那些提供无效治疗的医生有可能由于治疗不当而被要求索赔[5]。为患者提供循证心理治疗,也是在西方国家中获得医疗保险支持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客观环境都支持了循证实践这个概念,并使之得到临床心理学家们的青睐。
循证实践有助于帮助治疗师针对来访者的情况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众所周知,全世界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纷繁众多,对同一临床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能迥然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治疗师依据什么标准来判断和选择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案呢?如果某种理论以及方法得到了实证研究支持,而且得到不只一方面的实证研究支持,很显然,这些经过实证研究证明有效的循证临床实践方案将是临床心理治疗师选择治疗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参考依据。当然,如果有一系列不同的针对某一障碍治疗方案得到实证研究支持,临床治疗师在对这种障碍的治疗时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另外,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评估和研究心理治疗师所提供的治疗,能够帮助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心理障碍。相应的,也能够帮助专业人员将来为来访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看到,研究者采用实验研究,比较不同疗法针对某种心理障碍的疗效,探索新疗法的疗效,正是在这些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治疗方法得到了改进,疗效也在不断地提高。比如在对强迫症的治疗中,来自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表明,暴露与仪式行为阻止法对强迫症的疗效非常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治疗[6]、放松疗法[7]和焦虑管理训练[8]。毫无疑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的不断产生,必然有助于提高治疗师的专业技能和治疗效果。
虽然许多临床心理专业人士认为,在心理治疗的实践中需要个人主观判断以及“艺术”的成分。但是,科学证据指导的临床实践本质上与实践者的经验和个人判断并不矛盾[9]。很多治疗的方法与技术正是在实践中产生。之所以强调循证,是要检验专业人员在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方法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能更好地增强治疗效果。
3 证据的含义
在论述了循证实践的重要性之后,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是相对最优的治疗方法?判定其有效与否的证据是什么呢?
Miller认为,证据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证据其支持的强度是不一样的。在大多数循证实践系统里,最可信的是随机临床实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协会在认可一种新的药物之前,均要求提供该药物的随机控制治疗研究的结果。中国新药上市之前的临床实验,也属于此类。在这样的研究设计中,病人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除了实验处理,两组在其他方面的待遇均相同,如果实验组的疗效好于控制组,可认为该药物或治疗方案是有效的。当然仅有一个临床实验的证据其效应是有限的,如果有不同的研究小组各自进行的随机临床实验研究均支持该疗法优于安慰剂组或者其他疗法,证据的力度会更强。还有对一系列的随机控制实验的系统分析(比如元分析)其证据得到支持的强度相对最大[10]。
当然,在心理学研究中,很多情形下难以采取随机化原则分配被试,而且也不容易控制自变量和其他的无关变量,这时候所进行的研究被称为准实验研究。第二层证据即来自这类研究。准实验研究是介于非实验研究和随机控制实验研究之间的实验设计,这种实验设计不如随机控制实验那样能够对无关变量进行充分和广泛的控制。比如,同时对多个个案或多个群体采用同样的治疗,收到了类似的治疗效果的研究。例如一项研究对86名被诊断为焦虑障碍的青少年进行了为期16周的认知-行为治疗,结果有89.3%被试治疗之后其诊断不再满足焦虑障碍的标准[11]。这样的研究属于准实验研究,能提供一定的疗效证据,但是这样的研究难以对特定疗法与其他的疗法,以及不进行治疗的方法之间进行比较。
第三层证据是从相关研究中得来的。一些相关研究给治疗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一个相关研究揭示,治疗结束之后专业人员与来访者保持一定程度的联系,相对于治疗以后没有保持联系的情况,前者会更有利于治疗效果的维持[12]。
第四层证据来自个案报告、专业观点和由临床治疗师认可的最好的实践标准或原则。这通常是在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比如,国内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CCMD,主要也是由临床心理学家认可的标准,相信未来会逐步有相应实验和统计的研究,讨论这些标准,并使其更为精练准确。
Miller认为,从证据的效力上来说,对随机控制实验设计的系统评论或元分析优于单个随机控制的实验设计,单个随机控制的实验设计优于准实验研究,而准实验研究又优于相关研究、个案报告和专家观点[10]。
4 循证实践的应用
在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所推荐的实证支持的疗法(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中,关于主要的心理障碍诊断的分类,例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儿童青少年阶段障碍等,均有一系列的循证疗法[4,13]。这些方案中,以认知、行为学派的方法为主,而精神分析性治疗/心理动力性治疗的治疗方法得到实证研究的较少[4,13]。认知行为的治疗方法便于程序化,并有可资借鉴的疗效指标,因此,易于进行实证研究。当然,近年来,精神分析性治疗/心理动力性治疗的疗效研究也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这些证据支持的强度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弱一些,研究的数量目前还较少[14]。但循证实践这一理念促进了精神分析性治疗的研究,使得精神分析性治疗的一些概念变得更为具体化[15]。同时,精神分析性治疗的研究也提出了关于循证实践研究的新思路,比如以实践为基础的证据、实践性实验等概念[14,16]也对循证实践的发展有所贡献。
另外,循证实践的一大特点是对于具体的干预方法有明确的描述并且能够编制出详细的、操作性很强的治疗手册。在心理治疗研究中,治疗手册往往作为培训参与研究中治疗工作的治疗师的工具,事实上,治疗手册对于研究以外的心理治疗培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17]。目前一些心理培训机构在使用循证实践治疗手册进行培训,有研究者甚至建议把循证实践治疗手册加入到研究生培训的课程安排中,从而更为有效地贯彻临床心理学的“科学家-实践者”的培训模式[18]。
虽然在专业人员中对治疗手册的使用尚存有争议,比如,认为使用治疗手册会由于其限制而降低心理治疗质量,但是大多数人都认可证据支持临床实践的理念[18-20]。治疗手册的作用是澄清治疗过程和治疗技术相关的问题[20],在使用治疗手册时不需要放弃对问题的功能分析等其他理解病人问题的方法,掌握治疗方法中的原理更为重要[18]。换言之,在使用治疗手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照搬其治疗程序,最重要的是掌握其治疗原理和原则,灵活运用。在学习循证实践程序和内容时,需要有较全面的临床心理学理论和培训的基础。
对于循证实践方案,一些临床心理专业人员担心这些临床实验证据可能不一定适用于他们所治疗的病人,因为研究中的病人的选择与实际的病人总是存在相当差异。对此的策略是,给大多数人提供循证临床实践方案,同时也要考虑满足他们的其他要求,比如,根据他们的情况安排参加小组治疗或自助小组。另外,如果一个来访者对于某一循证实践方案没有反应,那就要修改方案,或者尝试其他可能的循证实践方法。证据支持实践的基本目标是确保疗效的研究可以用于临床实践,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研究结果转变为临床可用又可行的治疗程序[21]。
5 未来的展望与倡议
由于我国的临床心理学研究尚处于起步之中,临床专业队伍相对不够强大,目前建立与国外类似的循证实践体系可能还为时尚早。但是,笔者认为,对上述循证实践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将有助于国内专业人士对循证实践的认识。另外,支持和发展循证实践,也有利于将心理治疗纳入到我国的医疗保险系统。值得欣喜的是,国内开始有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一些临床治疗的实证研究了[22,23]。
目前,一部分美国心理学会认可的实证研究支持的疗法已被翻译成中文[21]。未来需要继续大力引进国外循证临床实践方法,并将这些疗法本土化,以吸取西方临床心理学的精华为我所用。此外,国内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还需要在实践中,将这些方法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使之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患者,并且通过研究检验和证实这些方案的有效性。相信所有这些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临床专业人员的治疗能力,也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养更多的专业人员。
可以说,循证实践是一件值得所有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相信其发展势必促进我国临床心理治疗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ackett DL, Straus SE, Richardson WS,et a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How to practice and teach EBM. 2000, New York: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0.
2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reatment guidelin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2, 57:1052-1059.
3 Barlow D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4, 59(9):869-878.
4 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s(Society of Clinical Psychology, Division 12 of APA).Available: 省略/divisions/div12/rev_est/.
5 Essock SM,GoldmanHH, Tosh VL,et al.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Setting the context and responding to concerns.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003, 26:919- 938.
6 Marks IM, Stern RS, Mawson D,et al. Clomipramine and exposure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ritual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80, 136:1-25.省略parison of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therapy in treating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 1993, 181:189-193.
8 Lindsay M, Crino R, Andrews G. C-ontrolled trial of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7,71:135-139.
9 Christine A. Dollagh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What do we know,and when do we know it? Communication Disorders,2004,37:391-400.
10 Miller WR, Zweben T J, Johnson R. Evidence-based treatment: Why, what, where, when, and how? Journal of Substance Abuse Treatment,2005, 29:267- 276.
11 Kendall PC, Safford SM, Flannery-Schroeder E,et al. Child anxiety treatment: Outcomes and impact on substance use and depression 7.5 years later.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4, 72:276-287.
12 WillenbringML, HagedornHJ, Postier AC,et al. Variations i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s in nine United States Veterans Administration opioid agonist therapy clinics. Drug andAlcohol Dependence, 2004, 75:97-106.
13 Chambless DL, Baker MJ, Baucom DH,et al. Update on empirically validated therapies, II. The Clinical Psychologist, 1998, 51(1):3 - 16.
14 Fonagy P. Evidence-based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ies.In:PDM Task Force. Psychodynamic diagnostic manual. Silver Spring, MD: Alliance of Psychoanalytic Organizations. 2006.765-818.
15 Caligor E.Treatment manuals for long-term 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analysis.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 2005, 4: 387-398.
16 BarkhamM,Mellor-Clark J. Bridg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and practice-based evidence: Developing a rigorous and relevant knowledge for the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ClinicalPsychology andPsychotherapy, 2003, 10: 319-327.
17 Chambless D. Empirically validated treatments-What now?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1999, 8: 281-284.
18 Rayburn NR, Davison GC. Curriculum and training reform in clinical psychology: Improving the integration of science and practice. 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 2002, 10: 265-273.
19 Addis ME, Krasnow AD. A national survey of practicing psychologists' attitudes toward psychotherapy treatment manual.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68: 331-339.
20 Chambless DL, Ollendick TH. Empirically suppor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Controversies and evidenc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685-716.
21 WeelC,Knattnerus JA. Evidence-based interventions an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he Lancet, 1999, 353: 9156-9163.
22 Barlow DH.主编.刘兴华,黄峥,徐凯文,等译.心理障碍临床手册,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4.
23 张新凯, 吴文源, 张明园. 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的初步结果.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3):129~132.
篇10
【关键词】: 弗洛伊德; 荣格; 潜意识; 精神分析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最主要的的潜意识理论是指各种本能的冲动以及出生后的多种欲望,由于社会道德不容,这些欲望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潜意识中。在此,潜意识的内容只是被压抑的意识的残迹。通过潜意识,弗洛伊德构造了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的人格心理结构理论:本我是一种原始力量,是遗传下来的本能,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寻求直接的肉体决乐,毫无掩盖和约束,是潜意识的;自我是人格结构的表层,是意识的结构部分,依据现实的原则;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文明的部分,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弗洛伊德说过:哪里有本我,哪里就会有自我。他构建这样的人格结构,目标是用理性的意识来支配非理性的潜意识力量,人必须意识到它们。弗洛伊德的目标是最真实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他来说是人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指明灯,这些目标是理性主义的。他借助对潜意识的探究,把这些目标标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并由此指出了实现目标的道路。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而荣格重视原始意向的倾向,为了切断和弗洛伊德世界的联系,使具有还原成个人体验的个人性格的空想与具有不还原成个人体验的非个人性格的空想相对立,荣格提出了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的概念。
这时荣格开始了与从科学诊断向宗教、文化史角度转移相似的那种从对西方的关心朝向对东方关心的转移。在他看来,要解决这些近乎神秘的问题,从东方文化中吸取精华是最好不过的了。他认为西方理性主义、科学主义的标签过分地压抑了弗洛伊德。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是指有史以来沉淀于人类心底的普遍的、共同的人类本能和经验的遗存,它们以原型的构成存在,显现为原始意象,其内容代表着人类全部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我们想从科学的方法论中寻求其理论依据的话,他是从东方文化中寻找令他满意的答案的。他的集体潜意识就如同印度教正统派哲学一样,认为梵是万物本源,是宇宙中一切精神事物的创造来源,作为个人精神的“我”与梵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而“梵”“我”合一,人与自然的合一必然强调和谐与协调。荣格的生活目标是精神的和谐,个人必须了解自己精神的不同部分。超越功能是一种对人格统一、完善和整合的永恒追求,个人只有熟知自身的全部精神结构,并用超越功能进行完美协调才能达到自身展现。
荣格在注重东方文化精神的同时抱怨着西方理性精神。他认为现代西方人并不了解他们的理性主义是怎样使他们遭受心灵地狱的摆布的,使他们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心灵的价值,他们正在为这种迷失方向和分离中的崩溃付出代价。在此,荣格开始对西方崇尚的科学精神表现出某种恐惧,他认为这种就事论事的探索精神抹煞了人最原始的智慧和对美与和谐的追求,于是在西方,精神变态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人越来越可怕可悲。他认为拯救西方人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个和谐统一的充满真善美的世界。
3、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思想比较
梦论在弗洛伊德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潜意识愿望的满足,它更多地是表现在愿望因外界环境的压抑而未能得到满足,于是通过梦境得以实现。梦是压抑的结果,他借助于自由联想来释梦,释梦所找回的是隐意的本能。弗洛伊德坚持科学的宇宙观,他的心理学否认直观的合理性,认为没有任何知识产生于神的启示、直觉或本能的预知。
荣格与弗洛伊德一样,认为梦是不自觉的、自发的潜意识心理产物,是未被任何意识目的改变的本性的纯粹产物;梦是一种象征,是潜意识情景的体现。但荣格并不赞成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弗洛伊德在释梦过程中将个体做梦的原因予以简化和还原的方法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但用这种方法来分析丰富复杂的人的心理与精神时,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荣格主张分析梦要要取系列分析:集体潜意识使所有人都互相联系起来,某阶段的人表现出的某种特征定能在他们远古祖先那里找到哪怕微不足道的印迹,这种能遗传的印迹就是原型,对梦的系列分析证明着原型的普遍存在。
在荣格看来,梦所包含的潜意识内涵对意识具有显著的“补偿功能”,梦是“对潜意识真实状态的一种自发和象征性的自我描述”。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看到弗洛伊德始终强调一种个体意识,强调生活中的自我导向和一维不可逆的时间观,这是西方文化精髓之所在;而荣格则以一种更富于哲学意味甚至是宗教的方式在内部窥视主观的现实,以和谐的世界与个人为最高境界,这便是东方精神之所在。纵观两位大师的理论体系,追踪他们的思维导向之后,我认为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最根本正是东西方文化精神差异的体现。
结语
比较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我们尝试着构造一种宇宙模型。模型中,物质和能量是世界的两极,并统一于世界。由于物质能量守恒,世界便是物质和能量斗争中的平衡。置于物质或能量的内部:在原初动力作用下,从能量向物质的转化或物质向能量的转化中发现这种变化便是生命的本质。而我们将自身置于物质和能量的世界之外时,便从他们斗争的平衡态中体会到了美和意义,人类也包含在这种世界精神的本原中。弗洛伊德在潜意识的动力学意义中找到了西方文化精神,在性的窗口下看到了宇宙模型中生命的本质;而荣格却置身于人的世界之外,在集体潜意识中,在个体化命题中体会到了和谐的美和意义的永恒,这是艺术精神的东方文化。两人似乎由于将自身投放于人类的参考点不同而得到了不同的理论见解,因此似乎他们又统一于整体的宇宙中。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 弗洛伊德;罗生,译,梦的解析, [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
[3] 弗尔达姆,荣格心理学导论[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