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范文
时间:2023-03-18 07:2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文科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社会”这个词不陌生,“社会学”这个专业却是很陌生。如果,你曾观察到下面这些社会现象,有过疑惑,很想知道如何去改善;又或者曾经感同身受,却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又该怎样科学地去分析这种现象,找到其根源。那么,也许读社会学,会让你找到最合适的答案。作为一个社会学本科毕业的学生,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社会学这个专业,私心当然是有的,希望这个我读了4年的专业能够吸引更多的学弟学妹。
疑问1:社会如此之大,我却如此之渺小。我对于整个社会真的是有意义的存在吗?反之,社会对于我这个渺小的个体又有什么意义呢?对于社会,究竟应该抱着怎样的看法?对每个个体,它是公平的吗?
疑问2:社会变革得越来越快,近几十年来,生活的变化太快了,我们越来越多的生活内容离不开电子产品。拜菩萨可以在网上完成,随时随地可以跟踪另一半的地理方位,还有最近日本研究出了几可乱真的3D人脸面具。我们真的会变成赛博格吗?(赛博格,社会学者提出称现代人为赛博格,其英文“cyborg”是“cybemetic organism”的结合,实际上表示了任何混合了有机体与无机体的生物。简单地说,就是机器+人。)
疑问3:去年自美国兴起的“华尔街运动”在很短的时间内扩散开来。这起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对我们有着什么影响?为什么社会上有的人要举起标语占领街头,才能让大家听到他们的声音?美国的次贷危机为何会引发欧元区的国家濒临破产?
对于这些问题,社会学也许不能给出如同1+1=2的标准答案,因为它所研究的并不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的特定解答或者理论。社会学更多的,是告诉我们一些观察世界、思考世界、思考我们自身和世界的关系的方法。而且,在人文科学中,很多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你需要反复思索,反复挑战。
也许你会问,那社会学的范围是不是太大了,说穿了,我们生活在社会里,所有东西都和社会息息相关啊?没错!就好像有了数学知识才能研究物理化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的科学,我更愿意把它视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探索的范围很广: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社会组织和网络,社会阶级,社会文化和环境,社会运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通讯和医疗,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都在其范畴之内。如果你希望今后的职业道路是法律、商科、医疗、政治及社区发展的话,在本科阶段读社会学,将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它会帮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人文学科中,社会学当之无愧是一颗闪耀的珍珠!
让我们看看社会学一些主要的课程设置:
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数据分析技术(SPSS)、经典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经济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必修课程。同时,还有很多诸如环境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这样的选修课程。
总结一下就会发现,社会学在对社会的研究、犯罪学、人口学、社会心理学、公共行政、老人学、社会工作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只是,它并不像有些学科那样地专业对口,不像读软件工程的同学可以毕业后做软件工程师,社会学毕业后,并没有一个叫做“社会工程师”这样的岗位在等待着你。不过――
我们可以看一看一些成功的前辈所从事的事业:
刘强东,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人。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
徐进,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统计学硕士&社会学博士,曾任金融分析师。
是不是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样?以我们学校为例,近3年的毕业生的毕业动向大致如下:
50%――保研、出国留学
在一些知名院校,这一比例甚至可以达到90%。他们在硕士阶段可能并不是继续攻读社会学,而是学习一些其他的学科。要知道社会学的方法论,包括其涵盖的研究、统计和资料分析,有着非常大的功能。就像前面说的,社会学教会我们的是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给出答案。
10%――政府及事业单位
主要是一些政府政策的研究部门。在公务员考试的专业分类里,社会学是一个大类,包括社会工作(含司法社会工作方向等)、社会管理、社区服务(管理)、家政学(服务)、老年服务(管理)、青少年工作(管理)等内容和工作方向。
20%――企业,包括央企、国企和外企
社会学毕业的学生,可以在企业负责撰写社会补助的企划案,以及从事行政、广告、银行和咨询等方面的工作。其中,不少学生进入了中外社会调查和市场调查公司。
20%――传媒及其他
社会学本身的特性――强调思考,所有非常强调具备这一能力的工作,比如记者、编辑等都适合社会学毕业的学生。只是要从事这些职业,光有一张社会学的文凭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提高各种综合素质,比如文字功底。
我个人关于社会学的思考:
台湾大学的社会系老师林国明曾在毕业典礼上这样说道:“社会学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我也常常在思考,经过四年的社会学的知识训练,到底可以培养我们的什么能力?其实,这四年,我只走了三步:
第一步:认识社会。社会中的种种困扰,人生中的困局,有些是集体的力量造成的,我们要认识究竟是哪些力量在影响着我们。遇到不如意,比如付出却没有回报,其实是由于各种因素,比如性别、升迁制度、市场竞争所造成的。
第二步:理解社会。社会学让我们对社会的不平等有着一种敏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这个社会。
篇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s)
主管单位:江汉大学
主办单位:江汉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6152
国内刊号:42-1389/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2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3
序
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法哲学论》,绝非出自一时的心血来潮。毋宁说,它是我们适应现代法律科学、尤其是理论法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究而积累起来的成果。本书被列为"国家人文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当下,世界正处于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接时期。回顾已经过去的百年来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如同其他科学一样,法学是沿着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进展的:一是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强化。如法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产生法社会学,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产生法经济学(经济学法学);而法学与哲学结合的尝试,则是更为久远的事实了。二是科学部门的分化越来越细致。如古已有之的法理论(理论法学),除了法哲学和法社会学之外,还解析出法学学、法史学等等。至于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这种渗透与分化则更为显著。如民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结合产生经济法学,刑法学分化出犯罪学、刑罚学、狱政学等,并且已经获得学界广泛的认同。法学的这种演变不是偶然现象,它同现时社会的疾速前进的步伐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状况的复杂化的实际需要相一致,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面对这种科学发展之大势,我们深感到法哲学的建设确实是落伍了。对于法哲学而言,既没有完成法学与哲学的密切结合和相互渗透,更没有使之从理论法学中真正分化出来而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实际情况是,法哲学要么流于一种令人敬而远之的空洞的术语,要么同实证法律科学的法理学甚至法社会学混为一谈。察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清法哲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即法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恰恰这个特定对象,决定着法哲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包括理论法学体系中处于理论基础的重要地位。我们之所以打算写一本较为系统的法哲学的书,就是基于法律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对于法哲学的重要性的严肃认真的思考。
对于我们来说,撰写一部法哲学的专著是难度极大的。为此,我们不能不进行长期的理论准备和一点一滴积累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在我本人方面,探讨经典作家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与李光灿老前辈合编,法律出版社 1991年出版),《列宁法律思想史》(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等;探讨西方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修订版)》两卷本(与谷春德教授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987年出版),《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纵向的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横向的课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89年出版);探讨中国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现论法学原理》(与公丕祥教授合编,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比较研究》(收入《架起法系之间的桥梁》,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我第一次有勇气公开发表自己关于法哲学整体性看法的论文是《法哲学体系论纲》(载《中外法学》 1992年第4期)。此外,还发表了一批其他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书的另一位主编即西南政法大学的文正邦教授,对于法哲学的探讨是颇受学界瞩目的。据我所悉,自改革开放以来,他在报纸杂志上撰写的、直接阐发法哲学的论文不下数十篇。在他编著的书和主编的《外国法学研究》期刊上,也广泛地涉及法哲学问题。我从他那里受益匪浅。再者,读者从《法哲学论》的作者名单中可以知道,我先后带培的博士研究生们对该书的贡献也很值得称道。本着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精神,我与他们彼此之间就法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多年的锲而不舍和反复的切磋,其中所形成的部分见解亦凝集于书中。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从《法哲学论》写作提纲的拟定到清样的校对,王振东副教授都耗费了许多精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熊成乾编审、张玉梅副编审,不仅在编书技术上给予我们精心和周到的帮助,而且又同我们一起就书中某些理论表述进行了有益的、启发性的商讨。我们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虽然《法哲学论》的付梓使我们受到一定的鼓励,但我们绝不把它当作什么重要的成就,更不敢妄称其中构筑了什么法哲学的理论体系,顶多只能说是我们在探索法哲学奥秘过程中的一个初步的记录。我们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法哲学研究的征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有鉴于此,我们坦率地承认,书中的不成熟之处、欠当之处乃至错误之处,很可能比比皆是。我们恳切地希望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无保留地提出批评。
吕世伦
1999年 2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引 言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而所谓彻底,就是触及事物的根本。恩格斯也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民族如果缺少理论思维(即哲理思维),既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也不可能跃居文明的顶峰。开展法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坚持法学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法律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因为法哲学是关于法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法的理论思维的结晶。它赋予我们以深邃的目光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去探究法的根蒂和普遍性,体悟和追寻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开展法哲学研究,还可以使我们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经验得以用法学唯物论和法学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武装起来,为法律工作者学习、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铺路搭桥,开辟广阔天地,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显然,这些对于我国法学理论和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和走向现代化,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许多复杂的法理问题,若深入探究下去往往就是哲学问题;法律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归根到底也涉及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各个部门法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突破和创新,亦都有赖于相关的法哲学方法和理论之功力。因此,为了开创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跃上新台阶,法哲学的研究和发展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值此世纪之交和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地发展和全面进步,更需要强化和高扬法学的科学理性力量和功能,以正确规划和顺利实施我国法制发展战略,总结和吸取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实现法制现代化和法学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和法学而努力,这些都离不开法哲学的研究和发展。
然而,法哲学的内容和体系博大精深,开展法哲学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和领域不仅极其深广,而且是异常复杂的。既不能图朝夕之功,求立竿见影之效,也不能企望有坦途和捷径,更不会有既定的方式和固定的模式以供达到绝对真理的体系。它乃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
篇4
陈信菖提倡以一种科学的思辨精神去看待艺术史,因艺术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基准。在讲座上他给大家介绍了如今艺术市场最高价的几件作品,它们都是自现代主义艺术以来每个流派的开创者之杰作:从后印象派的梵高、高更、塞尚、毕加索、克林姆特到波洛克、莫迪里阿尼、罗斯科、德・库宁、弗朗西斯・培根、贾科梅蒂……但是,这些个如今的殿堂级艺术家,几乎都未接受过正统学院教育,有不少人当年还被最具权威的高等美院回绝。由此可见,现代艺术来源于人类发现世界、表达自我与内心诉求的欲望。而如今,汇集各个不同流派而成的艺术学,早已成为西方各人文学院的重要科目之一。
陈信菖在展示伦勃朗的一幅解剖学作品时问道:“伦勃朗的伟大在于对画面光线的出色运用,后来有一个专有名词就叫‘伦勃朗光’;那么,光从哪里来?”而正是宗教、神话、历史三个支点撑起了文艺复兴之光,有了比例、秩序、均衡之“光”。光不仅代表白天与黑夜,还有生命、死亡,光明、黑暗。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基石,一切的起源在于求知,对真理的渴望。所以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才会在所不惜去偷尸体来解剖,以便了解人体的真实结构。达・芬奇留下的惊人的解剖手稿已经证明他更多的是科学家的身份,也就不讶异他能创作出《蒙娜丽莎》这样的作品。而米开朗基罗的那些令人难以超越的雕塑,人们惊叹圣母怀中基督如此真实以至于让人想去触摸的冲动。若没有解剖学的实践,是不可能有如此精准生动的创作。伦勃朗最出色的是对人物手部的刻画,是因为他本人也是解剖迷。故艺术不是仅对现实拙劣的模仿,它来自科学。
篇5
一、人文学科教育――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
人文学科教育是人文教育的直接载体。中国古代六艺中的“礼”、“乐”,古希腊“七艺”中的“哲学”、“文法”、“修辞”、“音乐”等,可谓今日人文学科教育的历史渊源。文学之典雅瑰丽、史学之博大浩瀚、哲学之深刻睿智、艺术之美仑美奂……所有这些,无一不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大学讲坛上,其通过知识教育的方式,履行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之使命。麻省理工学院(MIT) 和加州理工学院(CIT) 作为全美乃至全球最负盛誉的理工科大学,以其门类齐全、水平高超的人文学科,对学生施行人文教育,培育其人文精神。
享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美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 不仅在自然及工程科学方面极具造诣,亦在人文科学领域有所建树。该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 以其深厚的学养传统,为学生提供卓越的人文学科教育。其中,历史学科开设了70余种课程,其涉及领域之广阔精深,令人叹为观止。MIT要求每个本科生必须完、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中8门课程,每门9个学分,共计72学分,课程包括基础性的人文教育课程和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读、写、交流等能力为目标的技能类课程。与此同时,MIT自2000年起,每年选派约30名品学兼优的大三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交流,以便于学生通过在异域接受人文学科教育,进一步感受欧洲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并内化为人文精神与素养,这也彰显了麻省理工学院人文教育的国际化特征。
美国另一所重量级的理工科大学――加州理工学院(CIT) 虽以“小而精,小而美”为办学宗旨,却坚持在仅有的六个系中为人文学科留有一席之地。其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常年设置人类学、历史、语言与文学等专业,并安排历史学博士后名额,学术水平堪称世界一流。另外,CIT要求学生只有修读完必修的核心人文课程后方可毕业,以此保证每名毕业生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
淡化专业界限,开阔学科视野,开展跨学科综合人文研究,乃是当今高等院校人文学科教育的一大趋势。对于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教育而言,更不必囿于系统知识的讲授与承传,而可将其它形式如人文讲座、经典导读等作为重要方式,坐落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喻家山麓的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可谓创造并应用此种形式之先驱和典范。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理工科高校中率先举起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大旗;1997年,学校又成功创办了全国首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其开创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举办人文讲座、力倡中国经典诵读、出版“文科学术丛书”等做法,均使学生受益无穷。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文史哲艺的分科教学,抑或是人文综合的跨学科教育,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使学生领会人文学科所体现的思维、方法,体悟人文理念和人文精神,而不单单是对人文学科的智识。
二、文化氛围培育――人文教育的环境依托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学校文化起着统领的作用、规范的作用、激励的作用、熔炉的作用,能够凝聚师生的意志、规范师生的行为、激励师生追求卓越、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涵盖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体现人文属性、人文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将为一所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提供可靠的环境依托。
1952年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这所原本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演变成为一所以“土水建机动电”等工程学科占主导地位并具有绝对优势的多科性工业大学。挖掘人文传统、昂扬文化自信,无疑是清华大学在当前建设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全局战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现谨以清华大学为例,透视文化建设在理工科大学文化氛围培育和人文教育实施中的意义与作用。
1.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文化即学校实体文化,既包括校园环境、设备设施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者、研究人员等人才资源,其共同为学校进行人文教育提供物质基础、生态背景和人才支持。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指出,“校园环境的设计和气氛是进行人文科学教育的无形的潜在课程”。每当在清华园中徘徊徜徉,总有处处人文景致值得我们驻足赏鉴,凝神索思,感悟人文。“园中园”让我们忆起“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之名句;“荷塘月色”让我们领悟自由、细腻、超脱之心境;“校园第一碑”让我们铭记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说”;学校中央所立日晷上的铿锵话语“行胜于言”,激励莘莘学子砥志砺行,不辱使命。诗情画意和文化底蕴充溢的校园环境,使清华人于无形之中接受了最为珍贵的人文教育。
在教师遴选上,清华一向任人唯贤、不拘一格,并特别注重延聘大师。清华国学研究院可谓代表清华大学人文传统的一枝独秀,其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均为中国近代人文学者之典范。除却学术造诣和建树,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笃实的处世精神与广博的胸怀境界对清华学子的影响深厚绵长、跨越百年。时至今日,学子每每慨叹清华自由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人文气息,无不感念先师,并于清华园内濡染观摩,不断汲取融民族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人文养料。
2.制度文化建设
民主自由,既是大学的文化追求,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自由之于大学,除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和学习自由外,以大学自治作为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不可或缺。在清华百年的发展史上,既有师生为实现“专辖废董”而不懈努力之史实佳话,更有历来注重以制度建设保障大学自由自治之传统。素有“低调寡言、宽容民主”之称的梅贻琦校长大力提倡“教授治校”,并建立集体领导的民主制度和学术休假制度等,使学者既有机会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又享有进行学术探究的充足时间与广阔空间,在教学、科研和行政诸方面施展才华。制度文化建设对于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而制度建设并非局限于规章条文,它也是一种努力付诸实践的行动,更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约束,是一种能够内化于心的精神和信念。在梅校长的带领下,清华大学“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使今日清华可延续其传统,民主自由之风盛行:设立学术委员会,恪守学术自由与学术道德;鼓励中西方学术交流,拓展学生人文视野;规定学生入学后有四次选择专业的自由,为学校自由学风的形成提供制度保障,等等。
3.精神文化建设
篇6
1.加强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教师既然被认定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只有高尚的师德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具备相应的学科专业素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全面掌握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调整,不能停留于照本宣科。教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既要具有科学精神又要增强人文素养。虽然我国各地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大思考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由于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均衡,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知识更新滞后,忽视“过程与方法”体验以及淡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潜移默化的现象制约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而时代的进步又对教师的人文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在精通所任学科的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2.加强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的途径
2.1构建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加强师资队伍的业务建设,构建教师多元文化的知识结构势在必行。教师要教好学生,必须精通所任学科的大量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教学内容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学科之间不能进行条块分割。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无限的思路和综合的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边界,注重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要注重文理渗透、广收并蓄,加强课程间的整合。除了具备多元结构的知识体系外,还要关注知识的与时俱进,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2.2培育合乎潮流的教育观念时代在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自然也要不断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灵活的头脑,敏锐的思维、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新世纪,教师应当通晓并系统掌握与时俱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通晓古今中外先进的教育思想,了解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教育理念,掌握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取其精华,并用于指导教学实践,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吸收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并能够随时适应社会发展对教学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育合乎潮流的教育教学观念。
2.3构建“教研相长”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能上好课,还要会搞科研,这样科研型教师的名称就应运而生了。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科研型教师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进行研究工作,把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经过思考、归类、推敲、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在科研的过程中也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视野,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促进授课水平的提高。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使得教师除了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研意识之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教师除了把教学和教研要巧妙结合起来外,还要加强与同事之间、不同学科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教研方向,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3.加强教师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对学生提出的要求
篇7
1、高校忽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高校对学生实施专业化教育,在这一理念的指导和影响下,学生从入大学起其所学的专业已被明确划分,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也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这意味着过分强调专业分工、关注专业技能培训,忽略甚至放弃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而理工科专业的学习往往需要比文科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之学生缺乏强化和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意识和动力,大学教育则变成专业技能培训,大学所培养出的多为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术人员。
2、理工科院校的自身劣势我国的许多理工科院校原本都是从综合性大学中分离出来的专业性极强的院校,人文社科等学科发展起步较晚。多年来只有马列理论或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近几年来才开始设立文科院系,人文素养较高的教师不多。因此,理工科院校在自身历史沿革中就遗留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白点。此外,高校从领导到学生重外语轻汉语、学生的汉语水平下降的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学校将学生的四级英语考试成绩与学位授予相挂钩,而对学生的汉语水平并没有任何的硬性要求。许多学生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汉语及人文素质的提高被忽略。相当一大部分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文采、文理不通、错别字连篇的情况时有发生。
3、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和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用电脑写作已经逐渐替代了手工书写,许多软件早已能够自动识别错别字。电脑的使用和依赖使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退化,提笔忘字、书写错别字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计算机网络在大学生的流行也使得一些不规范的汉字和表达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久而久之则会混淆视听,有损于学生在中小学时打下的汉语语言文字功底。而网络的普及和巨大作用也往往使大学生对此产生依赖,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的东西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不必再费尽心思死记硬背,这对理工科大学生放弃人文课程学习提供了借口。
二、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对策
大学应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深化改革、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1、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应全面推进哲学及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使全社会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使群众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使全国自上而下地在思想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在中学逐步取消文理分科,或改善现行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以启发式教育和思维训练为手段充分发挥中学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作用,为学生打下必要的、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
2、强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是他们进入社会前最后的系统化教育机会,也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关键的时期。理工科院校也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认识到人文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而人文素养教育尤其需要摒弃简单的说教和灌输,形成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感悟科学文化精神,沐浴科学文化传统的氛围,促进科学和人文的和谐发展。逐步完善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大学语文等人文学科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和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证。并可通过大学语文水平测试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学习。在课堂教学环节也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以课堂讨论、分组辩论及多媒体教学等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此外,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征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组织人文沙龙及开展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营建施展才华、增强人文素质的广阔舞台。邀请人文科学造诣较深的知名学者、专家讲学,在校园举办人文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
3、推动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建设理工科高校若想要改变自身原有的劣势,必须推动自身的人文学科建设。而由于各种原因,理工科高校的人文学科的师资力量有限,鼓励现有教师进修、深造,提高教师的人文学科专业知识成为首选的手段。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有针对性地引进文学、史学和哲学等专业的较高层次人才,向他们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通过科学研究推动自身的人文学科建设,并通过专题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学校自身的科研成果,并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消除计算机和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学校应通过引导教育使学生意识到:计算机和网络只是一种工具,使用它们既有好处也有弊端。若从长远利益出发,学生自己必须意识到使用这些工具的弊端与危害,摆脱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过度依赖、扎实地学习一些人文知识,才能消除其负面影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篇8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篇9
关键词: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整合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差异
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其中包括若干基本的科学事实,以及从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概念、命题、原理和公式等。它反映了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水平、改造水平和物质创造水平。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人类在认识、处理和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化成果。
因而,如果说科学教育的内容关乎事实的真伪问题的话,那么人文教育的内容则关乎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问题。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功能与目的的差异。
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掌握科学技术,获得一定的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与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科学教育应当承担的核心任务。
人文教育旨在使人理解、体验并掌握人文知识,以期促进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了解与把握;发展人们的审美能力、对话意识、博爱精神。从而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审美观,进而指导人们能够在改造物质世界、建设精神家园的过程中沿着合乎人道的方向发展。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契合
二者固然有别,但并非对立、排斥,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契合点,是辩证的统一。
首先,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人,并且以人为归宿。
人生有三大问题:人对物、人对人及人对自身的问题。在这三大问题中,科学关注的是人对物的问题;人文关注的是人对人、人对自身的问题。因此,科学与人文本质上都源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
其次,从文化角度讲,科学与人文又都是一种文化。
二者共同属于这个共同体,只不过科学更多倾向于理性,人文倾向于情感;科学侧重理性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人文解决伦理问题。因此,那种只把科学理解为“科学知识”,却不认为一种文化的看法是片面的。
事实上,人类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价值追求史,在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中,科学领域实证的探求、理性的认识、批判的思考,总是对善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对情的超越。而所说的真、善、美其实就是人文领域所追求的的根本内容。正是这种科学与人文的合流,才使人类的价值追求有了永不枯竭的动力。在那些伟大思想者、发现者与创造者身上,常常汇集着科学之深刻与人文之美韵,令后人永世景仰。例如:达芬奇既是大画家,又是卓越的自然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发现了著名的相对论,还具有艺术天分,擅长演奏小提琴;杨振宁不仅是获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是著名的演说家等等。
两种教育之间的这种既有差异又有联系的特点,决定了现代教育必须走二者的融合之路,这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很多,下面从变革教育价值观念、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素养三方面简单加以分析。
(一)变革教育价值观念。
教育价值观念的变革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关键,而关键的实质就是注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与融合。既要注重学生科学素质的养成,也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两个方面的任何一面都不能偏废。
可以这么说:教育界有关教育融合之争鸣的目的,决不是贬低科学教育的价值,而是在认真反思过去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策略与途径,使得科学教育走上一条更为科学的道路。
(二)完善课程建设。
我们的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应进行如下调整:
1.改革科学课程。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应有所超越,要由对具体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的掌握层面,提升到对科学、哲学、科学史、科学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类关系的层面,要广泛、全面、深刻乃至趋向人文的理解。
课程内容要有所扬弃,合理地精简那些过时的、累赘的、超出学生负荷的部分,保留比较基本的、具有生成意义的内容。同时要有所丰富,选择那些前沿性的、新兴的、能够反应人们对科学活动和科学知识的性质有新认识的知识。
2.加强人文课程。我国原有人文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尤其在小学阶段,公民教育、隐性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相对占的比例较大,但是真正具有个性色彩和创造力的内容稍显不足,因此也存在一个谨慎选择和适当扬弃的问题。其次,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方面,还需寻找更为合理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
在总体课程结构上对中外文化的比例也需调整。比如,在某些地区,从教师到家长再到孩子,学习外语的热情似乎过分高于中国文化,不得不引起思考。
3.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如今,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内知识的增长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整体化、综合化和社会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课程的综合化方向。
这里所说的综合,首先是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各自领域的综合,如:让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打破学科的分界线,让认知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方面的知识有所融通。在文字、音乐、舞蹈、绘画等人文门类之间也需进行整合。
其次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就是以科学的理性沉淀人文的情感,以人文的意义升华科学的追求。
再次,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带着人文的眼光到生活中去发现科学的现象,同时用驾驭科学的思维回归课堂,做出超越的思索。
篇10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5
人文教育倡导以人为中心,它不仅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理,而且注重人与整个精神世界的关系处理,通过传授人文知识的方式,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各类现象包括自己的行为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教育则提倡以客观事物为中心,它关注的是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整个物质世界的关系处理,通过传授科学知识来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探索大自然的各种规律,做到求实求真。人的发展要实现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也就是要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下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learning to do)与学习做人(learning to be)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养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偏重政治理论课程,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又会做事,更会做人,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既是工具,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而应在人学理论指导下,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合乎主体目的,尊重主体价值,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培养人的个性特长,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而在此基础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因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重视实践教学,改善评估方式,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使学生夯实基础,提升文化素质,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