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设施工程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交通设施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交通设施工程

篇1

关 键 词: 交通工程 沿线设计 活动护栏 交通标志

中图分类号: 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safety and smooth flow of Wu high-speed operation, the road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geography, climate, environment,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fund reasonable use and other factors, put forward road safety facilities desig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Key Words:Traffic engineering; Line design; Movable guardrail; Traffic sign.

1工程概况

拟建的武夷山(闽赣界)至上饶公路是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宁德至上饶联络线在江西境内的一段,宁德至上饶高速公路是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的第四条联络线,由东向西先后连接沈阳至海口、长春至深圳、北京至台北与上海至昆明等四条国家高速公路。根据本项目在公路网中的功能和作用、交通量预测结果以及沿线的地形条件等因素,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本项目安全设施工程范围: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防眩设施、轮廓标、里程、百米牌、防撞垫、活动护栏、桥梁护网,并完善项目影响区内高速公路、连接线、地方公路的相关交通标志。

2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2.1交通标志设计

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快速、舒适、安全的效能。本路交通标志设计主要以完全不熟悉武上高速及沿线路网系统的司机为使用对象,适时、适量地提供交通信息,使司机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在交通标志的布设应使道路全段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使之与前后所连接的高速公路形成整体系统。

通过结合本道路交通标志设计,对于标志布设应采取以下措施:在距互通立交前基准点2km、1km、500m处分别设置出口预告标志(含出口编号),并在前基准点处设置出口标志,在出口匝道三角端处,设置出口指示标志,出口编号标志设置在出口预告标志右上角;在距服务区前基准点3km、2km、1km,0km处分别设置服务区入口预告标志,在出口匝道三角端处,设置服务区入口指示标志,其中3km预告标志预告本路下三个服务区(停车区)及其距离;在停车区前基点前1km处设置停车区预告标志,并在前基准点处设置停车区入口标志,在出口匝道三角端处,设置停车区入口指示标志;在互通立交入口加速车道后适当位置,按顺序设置限速、车道指示、大型车靠右、地点距离,信息板等标志,信息板用于宣传国家高速公路编号的过渡措施。在与高速公路连接的被交的道路上,根据被交路的等级设置高速公路入口预告标志,被交道等级为二级(含二级)以上道路,则设置2km、1km、500m、0m预告标志,二级以下道路则设置500m、200m、0m预告标志,其中0m预告标志设置在被交路与互通立交连接线相交的路口附近,在高速公路连接线入口处设置限高及非机动车、行人等禁止通行的禁令标志;同时为了提醒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或避免的驾驶行为,设置了行车安全标志:急弯减速、急弯下坡减速、严禁占用应急通道。

2.2标志版面设计

对于道路所设计的大型交通标志板采用3mm厚铝合金板,小型交通标志板采用2mm厚铝合金板。设计所采用的反光膜应当对于主线交通标志采用一级反光膜;其余交通标志底膜采用二级反光膜,字膜采用一级反光膜;而对于地方道路及连接线上交通标志采用二级反光膜。交通标志中的中、英文和阿拉伯数字应采用交通标志专用字体;对于主线及匝道标志汉字高度为600mm,地方公路标志汉字高度为400mm。

2.3标志结构设计

道路标志的支撑结构应保证安全、美观、耐用。设计时考虑本地风速、板面大小、路侧条件、标志作用等因素,确定针对不同标志分别采用单柱、双柱、悬臂(单、双)、门架、悬挂等支撑方式。标志结构中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螺旋、螺母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 g/m2,其余均为600 g/m2。

2.4交通标线设计

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可以和标志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合适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标线应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应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

根据本路实际情况,标线设计适宜采取如下措施:主线路基宽度为26(24.5)m,按双向四车道进行划线,车道边缘线为宽度20 cm的实线,车道分界线的宽度为15cm,为6m划线9m空的“6-9”线(隧道内为实线)。互通立交匝道及连接线的车道分界线为4m划线6m空的“4-6”线,宽度为15cm互通立交匝道及连接线的车道边缘线均为实线,宽度为20 cm。在互通立交出入口匝道前后的加减速车道处,设置加减速车道标线。为3m划线3m空的“3-3”线,宽度为45cm,字斑马线的顶部一直划到加减速车道三角段的起点。在匝道出入口的三角段及隧道入口前的硬路肩设置斑马线(宽45 cm),并在出口迎向车流方向的三角段设置防撞垫。

同时为了有效地提高标线的夜间视认性,全路段通设反光路钮,除隧道及互通立交双向匝道的双实线之间布设双面反光突起路纽外,其它均采用单面反光,反光颜色均为白色。路钮的设置间距为:主线15m,隧道前后各50m范围 10m,匝道5m。突起路纽壳体采用工程塑料材料,这样可以保证路钮的强度和牢固性,路纽的反光元件为棱镜。

3道路沿线设施设计

3.1护栏设施设计

护栏的设置应满足以下功能要求:防止失控车辆越过中央分隔带或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出路基,不致发生二次事故;吸收能量,减轻事故车辆及人员的损伤程度;诱导视线,美化道路。

根据以上要求,并结合本路的实际情况,本路护栏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布设:路堤高度小于2米(含填方)的路段总长度大于70米一般不设置路侧护栏,若本路侧安全净区内有车辆不能安全穿越的照明灯柱、摄像机、可变信息标志、交通标志、路堑支撑壁、声屏障、上跨桥梁的桥墩或桥台、大孤石时需设置路侧护栏,以及本路段为长下坡或连续下坡,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挖方区段总长度小于100米区段,应和两端填方区段的护栏相连,中央分隔带通设护栏;在路侧护栏的起点设置上游外展式圆端头AT1-2,终点设置下游圆头式端头AT2;在中央分隔带开口处设置防撞型活动护栏、隧道进出口转向车道处设置推拉式活动护栏;大桥内、外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两端设置桥头护栏加强段,外侧桥头加强段BT-2,长度为19米,内侧中央带桥头加强段为15米;(桥梁混凝土护栏不在本设计范围内);在中桥外侧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两端设置路侧桥头加强段BT-2,长度为19米,内侧采用Am级波形护栏(Gr-Am-2B1),两端设置8米Am级波形护栏Gr-Am-2E;.在未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的小桥外侧,采用SB级波形护栏(Gr-SB-1B1),内侧采用Am级波形护栏(Gr-Am-2B1),两端设置8米Am级波形护栏Gr-Am-2E;支线上跨分离立交桥墩处路侧设置A级波形护栏Gr-A-2E;

对于道路上除钢筋混凝土护栏及活动护栏外,均采用半刚性波形梁护栏,由波形梁板、托架和钢管立柱组成。A、Am级护栏立柱为Φ140*4.5 mm钢管,SB、SA级护栏立柱为130*6 mm钢管,波形梁护栏的连接螺栓及拼接螺栓均采用防盗螺母。活动护栏采用由Q235钢制成的防撞折叠型活动护栏,在其支架的竖向方管还应贴有黄色一级反光膜。波形梁护栏、活动护栏均采用热浸镀锌处理,螺栓、螺母、垫圈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m2,其余为600g/m2。

3.2轮廓标设施设计

为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清晰的指示道路前方的线形是非常重要的。白天时,汽车的驾驶员一般以路面标线和护栏作为行车的指导,但在夜间,上述设施的视线诱导功能将显著下降,特别是汽车从直线段向曲线段过渡时,驾驶员的视线很难随道路的线形急剧变化。因此,设置轮廓标能使驾驶员及时了解道路线形的变化,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道路的轮廓,能够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轮廓标和突起路钮相辅相成,但轮廓标的作用更为明显。

为了保证视觉的连续性,主线及匝道应连续设置轮廓标。主线布设间距为28m,大桥全桥、隧道进出口60米范围及隧道内布设间距为12米、隧道内每侧布设2排轮廓标,匝道布设间距为8m。轮廓标反射器颜色为:沿行车方向:左侧-黄色,右侧-白色。

轮廓标分为附着式、桥式、柱式三种。附着式适用于设置波形梁护栏的路段,桥式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护栏路段及隧道内,柱式适用于不设置路侧护栏路段。附着式轮廓标由反光器与支架组成,采用抽芯铆钉连结,安装时支架插入护栏连接螺栓,拧紧螺栓即可。桥式轮廓标由长条形棱镜反射器、塑料托架组成,用胀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护栏墙体或隧道壁上,柱式轮廓标材料为工程塑料PVC,轮廓标上贴有180x40的钻石级反光膜或塑料微棱镜反光片,所有反光轮廓标等级均须为二级以上。

3.3防眩设施设计

防眩设施的主要作用是避免对向车灯造成的眩光,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全线在没有采用中央植树的办法进行防眩的桥梁上均采用防眩板防眩。道路设施设计所采用的防眩板为“一”字形绿色玻璃钢防眩板,防眩板宽200 mm,间距1m。防眩设施采用独立式,即单块防眩板与单个支撑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形成独立的结构,支撑钢板由3mm厚的的钢板制成,并作折边处理,支撑钢板通过预埋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护栏墙背;所有钢构件均应进行热浸镀锌处理,螺栓、螺母、垫圈等连接件的镀锌量为350g/m2,其余为600g/m2。防眩板由玻璃钢制成,为了便于防眩板的自洁并提高抗老化的能力,防眩板表面还应喷涂一层聚酯涂层,其厚度应大于0.15 mm。

4结语

文章通过结合实例,提出道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理念,,总结出公路交通设施人性化设计原则以及相关设计要点,在道路设计中赋予实施,其设计措施可以为交通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想,张萍.公路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科技信息,2010,31(01):18~19.

[2] 刘思华. 交通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1,25(08):31~33.

篇2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因素分析

1、设计速度

所谓的设计速度是指在气象条件相对良好的前提情况下,车辆的行驶状况只受限于道路条件,具有中等驾驶技术的人员能够平稳顺畅驾驶车辆的速度。但设计速度必须还要保证这样的大前提:道路设计过程中,所有相关因素,如视距、超高等因素的影响程度达到并保持一定的平衡,以确定几何线形的基本要素。国内现行的主线中的设计速度是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以下简称“公路标准”)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以下简称“城市规范”)为主要的执行标准与设计依据。而匝道的速度设计,主要将两条甚至更多的道路通过空间上的上下分离的方式来实现立交互通,运用上述设计能够保证立交节点位置主干方向的交通持续平稳且顺畅的运行,维系主线车辆运行速度的持续性与均匀性,减少时间与能源上消耗与浪费,同时能够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环境。匝道是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间交通联系沟通的主要的纽带, 但交通设计上对于匝道的要求却相当严苛。在高速公路上的要求甚至比一级公路的要求更严厉苛刻。我们以现有的比较典型的西安绕城高速公路为例,设计的互通式立交与建设中机场高速公路相连通,按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行车速度120公里/小时,实行全封闭、全立交,并控制车辆的进出与数量,同时齐备完善先进的交通管理与安全服务的全套设备及设施,全线设互通式立交桥8处,此项目的建设,使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南北连通,显著地改善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交通能力。

2、服务对象

城市道路大致囊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四种类型。快速路主要铺设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以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流开来。其中快速干路主要供汽车专用,并大多担当联系市区各主要地区、市区和主要的近郊区、卫星城镇的主要的对外通道,负担城市主要客、货运交通,可承载相对较高的车速和巨大的通行能力。作为城市道路网的支撑框架,主干路联系城市的主要工业区、住宅区、港口、机场和车站等客货运服务中心,承担着城市关键且主要的交通任务。主干路沿线两侧不宜修建过多的人行道和车辆入口,以免限制到车辆的行驶速度。次干路作为市区内普遍存在的一般性的交通干路,联合主干路构成城市的干道网,兼有联通与集散的效能,能够大量分担主干路上的交通负荷。次干路还具有较完备的服务功能,其沿线可以设置吸引人流的公共建筑,并应具备车辆存放场所。支路主要是联系次干路与街坊路,为缓解与解决局部位置的交通问题及压力而设置,以服务功能为主。部分主要支路可设公共交通线路以及自行车专用道,但不宜存在过境交通。

3、道路建筑限界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道路上一定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 以确保公路与城市道路车辆、行人的安全顺畅通行。道路建筑限界的宽度是根据道路等级的不同而改变的,限界净高的最小值是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来确定的。根据《公路标准》的净高规定,高速公路及一、二级公路设计为5m,三、四级公路则可以减少0.5m,为4.5m;根据《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有轨电车的净高为5.5m,无轨电车净高为5.0m,普通汽车净高为4.5m。

4、停车视距

所谓停车视距是指驾驶人员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以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而这个特定时间段具体是指:在车辆行驶时驾驶员从看到前方障碍物至到达障碍物之前的时间。这段距离由司机反应距离、车辆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三部分构成。根据《公路标准》和《城市规范》中对停车视距的规定,除了计算行车速度v=60km/h时,公路为75m,而城市道路为70m有所不同外,其余指标均不存在差异,表明对于基本计算原理相同的道路设计指标,公路和城市道路是完全可以统一的。

5、匝道平、纵面组合设计

匝道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按照惯例与相关规定应该执行公路路线的相关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要求主要包括:平曲线应包住竖曲线、变坡点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直线段内不能插入短的竖曲线等,特别是对设计速度较大的匝道(如半定向匝道)纵断面设计更应该如此。同时,在出口如果是凸形竖曲线接下坡匝道,应加长凸形竖曲线以相对加大视距,使驾驶员能及时清晰的发现平曲线的方向,保证其足够的安全操控时间。在人口处,如果是上坡接凸形竖曲线,要保证匝道纵断面与邻近的主线基本一致,使驾驶员能洞察主线上的交通状况,以便安全驶入。然而设计规范对匝道平、纵面组合设计方面的制约相对不足甚至缺失,导致设计中存在过分自由且缺乏规范的现象,甚至出现大量设计上的雷同。很多设计忽略平、纵面线形的组合及填挖高度,在离匝道起点后30m或35m、离匝道终点前30m或35m的位置设置变坡点。

6、变速车道长度

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由加速车道与减速车道组成,所谓加速车道长度指使车辆由匝道车速安全舒适地加速到能够与主线车辆进行合流而设置的车道长度;反之,减速车道长度是为使高速行驶车辆由主线车速安全舒适地减速至能够进入匝道而设置的车道长度。在变速车道的设计上《公路标准》和《城市规范》的规范差异性较大。在《公路标准》中是由主线车速独立确定的,我国主要采用日本的标准,根据不同的线路选择不同的长度,这就导致了不同的主线设计车速是不一样的,速度设计的最大差距达3倍,这种设计必然导致变速车道长度变化范围较大。而在《城市规范》中,变速车道的长度则由主线和匝道设计车速同时作为主要参数来确定,以变速车道的起终点车速作为取值条件,比较符合互通式立交的具体情况。根据《公路标准》与《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在公路和城市道路加速车道长度的标准值相差为0.6~0.9倍。公路的标准值在匝道车速较高时,基本符合车辆所需的加速长度。当主线车速一定,即合流车速一定时,互通式立交等级越低,匝道设计车速越低,这时公路的标准值与车辆需要的加速长度相差就越大。根据《公路标准》与《城市规范》的相关规定,公路和城市道路减速车道长度的标准值相差为0.7~1.4倍。《公路标准》仅以主线车速来确定减速车道长度,体现不出由于匝道车速不同而导致车辆需要的减速长度的差异,对互通式立交设计的针对性差,未能兼顾良好经济性与安全性。

互通式立交在干线公路交叉中已经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互通立交以应对交通需求迅猛增长的趋势。城市互通立交的建设所需条件比较复杂,功能方面要求也相当全面,设计建设中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基于上述情况,在互通立交的设计建设时,要绝对遵照理论计算的模型,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和任用相关设计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王均刚,郭长路,吕思忠.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公路与城市道路常用设计标准比较[J].山东交通科技,2004年02期

篇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线、站位;配线;调线调坡

DOI:10.3973/j.issn.1672-741X.2016.04.009

引言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越来越快,在城市交通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截至2013年,全国已有35座城市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至2014年,全国22个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3173km。在轨道交通工程中,设计是施工和运营的基础,其优劣关系到今后运营的状况和效果,故设计在整个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线路专业是整个设计的龙头专业,是所有设计的基础,具有总体性、阶段性和全局性特征,其主要设计内容是线、站位方案比选,然后通过相应合理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确定线路平、纵和横断面设计,准确地定位线路位置,为轨道交通工程其他专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学者对线路专业的设计内容及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陈剑伟[1]根据上位规划、客流吸引、施工、拆迁量等因素研究了线、站位分析和敷设方式的比选;邱云舟等[2]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环境因素和工程造价对地下线、地面线和高架线3种敷设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为线网线路敷设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张佩竹[3]归纳了线路设计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及部分基本经验,就地铁项目设计中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线路专业的主要设计流程和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开展线、站位方案、敷设方式研究、加站减站方案的设计方法。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设计的工作流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流程分为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招标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及竣工验收[4]。线路设计贯穿于整个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按照轨道交通建设基本流程分为线网规划阶段、建设规划阶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标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以及调线调坡。

1.1线网规划

线路的主要工作就是3个稳定,即稳定线网中各线的线路走向、起终点,稳定换乘节点,稳定交通枢纽的衔接[1]。

1.2建设规划

线路的主要工作就是初步确定线路走向、敷设方式、车站分布和车站型式,明确起终点的延伸要求和分期建设情况,对重点及困难地段进行深入地比选,保证方案的可行性。

1.3工程可行性研究

基本稳定线路走向、车站分布、辅助线型式及位置,初步确定线路平面位置、车站位置及平面总图布置方案,基本稳定线路敷设方式及过渡段位置,初步确定地下车站埋深、高架车站轨面高程,稳定线路纵断面。

1.4总体设计

该阶段不是国家规定的设计流程中的必需阶段,但在实际工作中,依据合同规定,总体设计也是一个工作阶段,故该阶段继续落实外部条件,稳定线、站位;同时配合编制总体性文件,例如技术要求和机电对土建的技术要求,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准备。

1.5初步设计

稳定线路走向和车站分布方案,基本稳定线路平面、车站位置、行车配线设置;稳定线路敷设方式和洞口位置,基本确定线路纵断面。

1.6施工图设计

最终稳定线路平面位置和精确的车站位置,稳定线路纵断面坡度及轨面标高(含换乘线路前后3站2区间)。

1.7调线调坡

本阶段的工作是全线土建施工完成后、轨道铺轨前的一项设计工作,是在对车站与区间隧道竣工横断面进行建筑限界检测的基础上,根据结构侵入限界的情况,对局部地段的线路平面、纵向坡度进行适当调整,作为修改轨道设计的依据和铺轨前施工整体道床的基准,以满足行车的限界要求,从而保证运营安全。

2线路主要设计原则

1)线路走向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的要求,满足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及客流需求,预留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未来发展、衔接的条件[5]。2)线路平面尽可能沿城市主干道行进并在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布置,站位应靠近客流集散点、交通枢纽,并方便与公交及其他交通工具衔接,方便乘客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服务水平,真正体现“以人为本”。3)车站分布应以规划线网的换乘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点为基本站点,结合城市道路布局和客流集散点分布确定。车站间距在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稠密区地区宜为1km,在城市区宜为2km。4)线路敷设方案的选择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地形、道路、工程地质、施工方法、地上地下建筑物及其基础结构埋深的情况,从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减少对市民生活环境的干扰,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5)根据运营组织、行车相交线路,结合线路条件和工程条件设置辅助线,达到方便折返、停车、灵活调度,有利于运营和控制土建规模的目的。

3线路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

3.1线、站位方案研究

线、站位方案比较研究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是各专业开展工作的前提和条件。线、站位方案比较研究时,要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各方面的综合比较研究,确定最优、最合理的方案。影响线、站位方案比较的主要因素如表1所示。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南延线过湖段路由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比选,过湖段的路由有3条,如图2所示。路由1:国体大道—过九龙湖—九龙大道—腾龙大道。该方案中,线路下穿规划的国展中心用地,且九龙大道是通往新建省委省政府办公楼的大道,前期与省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九龙大道今年将建成北段道路,并且不宜再次开挖,本工程若沿该大道行进,则基本无实施的可行性。路由2:与建设规划路由一致。边界控制因素较少,实施条件较好。路由3:国体大道—过九龙湖—腾龙大道。该方案中,线路下穿规划幼儿园用地和规划商业用地,且部分侵入国体大道过湖隧道的范围,具有一定的实施风险。上述3个方案的综合比较如表2所示。综上所述:方案1不具备可实施性;方案3过湖段最短,客流直接吸引效果相对较好,但从工程实施的成本、难度及风险方面分析,均比方案2大;方案2仍然能够有效覆盖到九龙大道和国体大道等主要客流走廊,同时结合考虑规划部门的意见和线网规划及建设规划的成果,故推荐方案2,即线路在九龙湖南站—腾龙路站段主要沿翔龙路行进。3.1.2车站站位方案比选车站站位方案比选主要是针对2个或2个以上不同位置并且可行性较强的车站方案进行研究和比选,最终根据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综合比较车站服务功能、工程可实施性、工程造价和交通疏解等因素确定推荐方案。以南昌轨道交通3号线何坊西路站为例,在《南昌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何坊西路站站位于何坊西路与迎宾大道路口,如图3所示。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该路口的现状发生了重大变化,何坊西路正在修建九州高架,该路口的现状如图4所示。正在修建的九州高架沿着何坊西路横跨迎宾大道,道路两侧桥桩之间的距离较小,车站施工风险较大,且位于立交桥下面,客流服务功能较差,故需将车站移出该路口。移站的方案有2个:1)北移至抚河南路;2)南移至三店西路。若移至三店西路,何坊西路站与前一座车站江铃东路站的站间距只有约575m,而何坊西路站与下一座车站建设路站的站间距为1900m,前后站间距不均匀,客流吸引范围不均衡。经综合考虑,将何坊西路站北移至抚河南路口,北移后前后站间距为1430m和1000m,站间距较均匀。何坊西路站北移后的站位示意图如图5所示。3.1.3车站加站和减站方案研究车站加、减站需结合站间距和客流进行研究。车站加站方案以南昌3号线起点站莲塘站南移后增加汽车大道站为例进行说明。莲塘站是3号线的起点站,站后接莲塘车辆段。建设规划中,莲塘车辆段位于江铃瓦良格西侧、莲西大桥南侧的地块,根据与南昌县的沟通结果,该地块是南昌县的泄洪区,且依据南昌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也是规划绿地,故该地不能作为车辆段使用。根据与南昌县协调结果、南昌市政府会议纪要,莲塘车辆段南移至银三角立交桥南侧,位于铁路公安学校北侧、京九铁路西侧、铁路中专学校南侧和向塘北大道东侧地块内。结合莲塘车辆段南移,为减小出入段线长度,且城南路南侧约1.6km的规划路路口周边存在大量小区,例如银河城、恒大绿洲和江铃瓦良格小区,故将莲塘站南移至该规划路路口。莲塘站南移后,莲塘站与第2座车站澄湖中路站的站间距约为3.1km,站间距过大,且城南路南侧汽车大道与迎宾大道路口规划有大量的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未来规划客流较大。因此,在该路口增设1座汽车大道站,增设车站后,前后站间距分别为1120m和2000m,站间距相对较合理。增设汽车大道站示意图如图6所示。图6汽车大道站加站示意图Fig.6AddedQichedadaoStation车站减站方案研究以南昌3号线建设路站为例。在建设规划中,建设路站位于京山北路与建设路路口。建设规划中建设路站示意图如图7所示。图7建设规划中建设路站示意图Fig.7SketchmapofplanningJiansheluStation建设路站前后2.3km范围内有4座车站,分别为何坊西路站、建设路站、十字街站和绳金塔站,车站分布较密,且建设路站南侧约200m有一玉带河,河深约9.3m,为使何坊西路站—十字街站区间隧道与玉带河河底保持6m以上的净距,建设路站需设成3层车站,工程造价较高。因此,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取消建设路站。3.1.4线路敷设方式比选线路敷设方式主要有地下、地面和高架3种。线路采用地下敷设方式时,车站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隧道主要采用盾构法、明挖法和暗挖法施工。线路敷设方式的比选主要针对地下、地面和高架方式的研究和比选。以南昌3号线莲塘站—阳光路站段线路为例,该段线路位于迎宾大道上,该段线路示意图如图8所示。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对该段线路地下、地面和高架敷设方式进行了分析。迎宾大道宽度较窄,若采用地面敷设,会占用部分道路空间,影响道路交通,故莲塘站—阳光路站不采用地面敷设。下文将对盾构施工方法、浅埋明挖法和高架进行研究,综合比较如表3所示。地下浅埋明挖方案主要适用于在空旷地带。本段线路周边建(构)筑物、管线较多,道路宽度不足,交通流量较大,采用浅埋明挖时,需设围护桩,且路中无绿化带,区间自然通风不成立,故造价反而高于盾构。当采用高架敷设方式,需重新调整南外环互通立交,同时需对区间东西向横穿的220kV高压线(9组)进行迁改,高架桥全部侵入南北向高压线的保护距离,协调量较大;迎宾大道为南昌县未来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轴,道路两侧规划大片高端住宅和商务区,高架桥对其规划开发影响较大。综上所述,莲塘站—阳光路站采用地下盾构敷设方式。3.1.5车站埋深方案研究车站埋深方案研究主要是为了确定合理的车站轨面标高。车站埋深的主要受制因素有两侧分布的河流、湖泊、管线、前后区间隧道入岩和拆迁等。以南昌3号线叠山路站为例,该站位于叠山路与环湖路路口,前后区间基本位于地块中间,下穿了大量的建筑物,施工风险极大。叠山路站及前后区间线路示意图如图9所示。结合南昌1号线和2号线工程实施情况,区间下穿建筑物的地段尽量入岩,可减少盾构穿越的风险。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地勘资料,叠山路站岩层埋深为18.1m。相邻2区间的岩层情况如下:八一馆站—叠山路站区间的岩层深度为13.7~18.0m,叠山路站—青山路口站区间的岩层深度为17.7~21.0m。若要保证前后2段区间能进入岩层,则叠山路站轨面埋深要压至地面以下23.4m左右,故叠山路站需做地下3层车站。此时,叠山路站前后区间纵断面如图10和图11所示。综上所述,叠山路站设成地下3层站时,前后区间可全部进入岩层,这样可减小区间下穿建筑物地段的施工风险,且可减少大量建筑物加固、人员临迁和安置费用等。经综合比选和研究,叠山路站设成地下3层车站。3.1.6区间埋深方案研究区间隧道埋深主要控制因素有地质情况、沿线建(构)筑物情况、河流和湖泊、节能坡和其他相交线路等。以南昌3号线何坊西路站—十字街站区间纵断面为例,该区间站间距较长,可设节能坡,同时,根据是否将联络通道和泵房置于中风化岩层,纵断面有2种方案。1)联络通道和泵房位于上软下硬地层,节能坡效果最好。2)联络通道和泵房完全置于中风化岩层,节能坡效果较好。方案1纵断面图如图12所示。方案2纵断面图如图13所示。方案1中:节能坡的坡型组合为“-25‰、-5‰、+6.954‰、+25‰”,节能效果好,纵断面最低点位于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有约3.8m的深度侵入岩层,施工风险较大。方案2中:坡型组合为“-26‰、-9.4‰、+18.055‰、+27‰”,节能效果较差,纵断面最低点完全位于岩层以下约1.0m,施工风险较小。经综合研究,为减小施工风险,何坊西路站—十字街站区间纵断面采用方案2。

3.2线路平面设计

线路平面设计是在线网规划和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在确定线路路由和车站站位的情况下,对线路的平面位置、车站站位和全线的辅助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以确定最终线路的平面位置,使线路平面位置最优、最合理。

3.3线路纵断面设计

线路纵断面设计是在线路平面稳定的基础上,根据车站和区间埋深方案研究确定车站、区间及其最低点轨面标高的过程。主要设计内容包括确定敷设方式和过渡段、分析沿线建(构)筑物、坡度、区间最低点泵房与联络通道的结合和联络通道的设置。此外,线路纵断面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要结合地质条件,使隧道尽量避开上软下硬地层,以降低施工和运营的风险。2)尽量考虑设置节能坡,节能坡设计宜参照行车牵引曲线进行。变坡点尽量靠近车站端,节能坡长度不宜大。若有配线可不进行节能坡设计。3)竖曲线尽量不与平面缓和曲线重合,若节能坡设计与竖曲线和缓和曲线重合相矛盾时,应以节能坡为主。4)纵断面最低点设计时,应考虑避开上软下硬地层,同时考虑单个区间联络通道的设置数量。

3.4横断面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地下、地面和高架3种敷设方式,这3种敷设方式对沿线建(构)筑物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地面和高架对沿线建筑物和道路环境影响较大,需要结合线路区间隧道与沿线道路、建(构)筑物的关系进行横断面设计。当轨道交通采用地面敷设时,横断面设计时需考虑线路两侧建筑物情况,与既有或规划道路相结合;当轨道交通采用高架敷设时,根据线路与所分布道路的相对位置关系,线路有路中、路侧和机非隔离带几种形式;当轨道交通采用地下敷设时,横断面设计需考虑隧道与沿线建(构)筑物的距离,保证施工和运营的安全。

3.5配线设计

配线是为了保证地铁列车正常运营,实现列车合理调度,并满足非正常情况下(事故、故障和灾害)组织临时运行和维修作业所设置的线路,主要包括车辆基地出入线、联络线、折返线、停车线、渡线和安全线[6]。3.5.1出入段(场)线设计出入段(场)线主要是连接车辆段或停车场至接轨车站的线路。出入段(场)线设计的重点是正线(或正线延伸线)与出入段(场)线的交点位置两者有足够的竖向净距,保证安全施工和运营的要求。另外,当出入段(场)线兼顾列车折返功能时,应具备一度停车的需要,结合行车要求,合理设置出入段(场)线的坡度、坡向和坡段长度[6]。3.5.2折返线、停车线和单渡线设计折返线、停车线和单渡线在线、站位稳定的基础上,结合行车方案和工程实际合理确定全线配线设置情况。3.5.3联络线设计联络线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车辆基地分布位置和承担任务范围确定的[7]。

3.6调线调坡设计

调线调坡设计又称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调整,是在车站与区间隧道施工完成后,轨道结构铺设前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设计工作,它的重要性关系到地铁运营的安全。在车站和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围岩和结构的变形、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原因,导致建成后的车站和区间隧道结构与设计位置不能完全匹配,若不进行处理仍按原设计位置铺轨,则局部结构将侵入建筑限界,危及列车运行安全而发生事故[8]。调线调坡设计是在线路施工图设计的基础上,以竣工后的断面测量数据为依据,调整线路平面或坡度,使结构净空尽量满足建筑限界的要求[9]。

3.7换乘线路设计

换乘线路设计主要对相交线路的前后3站2区间进行平、纵断面设计,判定换乘线路平面和纵断面的可行性,以稳定换乘车站的换乘方案。

4结论与建议

篇4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交通秩序混乱的状况也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要担负起维护交通秩序、缓解交通压力的重任。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更好地维护城市交通秩序,对城市交通设施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势在必行。

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功能及意义

管理和交通控制本身的含义及各自功能,将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分为两大类,即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隔离设施、照明、附属设施等)和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标志、道路交通标线、信号灯及电子警察监控系统等),具有维护交通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安全、减少减轻交通事故发生等功能。

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存在的问题

2.1交通设施设置比较随意

道路交通设施是为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通行顺畅而设置的,所以,交通设施一定要具备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也能够做到大部分交通设施能够与城市道路发展相匹配,并且逐步增强道路的功能性。近年来,由于交通压力逐渐加大,道路堵塞情况层出不穷,交通事故此起彼伏,试图要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部分道路必须要在原来的交通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设施。为了注重工作时效性,增加交通设施的时间非常紧迫,在增设交通设施的过程中会出现“治标不治本”的情况。原来增设交通设施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改善交通拥堵,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增设方式使得增设交通设施后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会出现“越增越堵”的情况。

2.2交通设施施工质量粗糙

由于增设交通设施的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将施工周期尽可能缩短,“欲速则不达”所以施工质量令人堪忧。施工队伍为了能够节约时间,将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到了如何按期完工上,并不能够切实的将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使交通设施的施工质量达到尽善尽美,所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豆腐渣工程,粗制滥造的交通设施经常出现故障,这样就会在原本就很拥堵的交通路线上雪上加霜。

2.3交通设施设计与道路规划不协调

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是一项十分系统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道路交通设施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必然内容,更应该一并纳入道路规划之中去,并且一同实施。但是从现在全国各地所发生的城市交通事故报道中发现,政府在城市道路建设规划中并没有切实的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每一个方面考虑进去,建成以后的道路状况常常因为交通规划与安全设计不符合,而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城市建设各阶段的规划对道路交通规划考虑不到位,对城市的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道路网规划安全考虑较少,在道路和交通设施设计阶段,认为只要满足国家《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强制性规范的要求即可保证道路的安全性,道路交通安全不是道路设计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二是,即使仔细考虑了道路交通安全因素,也不能够切实做好交通设施安全工作,而仅仅做与交通安全有关的具体设计的细节工作。

3完善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对策

3.1科学严谨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

交通信号灯、标志线、隔离带设施、电子监控等设施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信号灯的设置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的要求去设置,并且因地制宜,根据城市所处环境特点以及道路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做到信号灯的设置具有前瞻性、特殊性、创新性。二是标志线的设置要以为交通参与者和机动车驾驶员提供及时、完善、清晰的道路信息,并对车辆合理引导为目的,使得交通标志线的设置能够确保交通通畅和行车安全。在设置标志标线的过程中更要遵循易见性、易读性、协调性、规范性的原则。三是隔离带设置要确保其功能性,隔离设施主要包括隔离栏和桥梁护网,这些都能够直接并有效的组织人类或者动物进入城市道路,有效的防止了非法侵占道路,排除了道路的横向干扰,提高了道路的安全性,使道路运输更加舒适和顺畅。在设置隔离设施时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置原则,充分考虑道路桥梁、涵洞、沟渠、地形等情况,并且在适当的地方设置隔离设施的出口。四是电子监控的设置,城市中的电子监控分为两种,一种是动态监控,另一种是静态监控。这两种监控由于他们的功能性不同,所以目的性也大不相同。动态监控主要是以实时搜集道路状况为目的,能够及时发现道路拥堵、车辆违章、气象环境条件等。静态监控主要目的是记录车辆违章信息,控制并调节交通流量,监督车辆按照交通法规形式。针对这两种监控系统的不同之处,所以在设置这两种监控时也要分别对待,对于动态监控系统的设置原则是要在主要交叉路口、重要单位门口和车流量大并且快的城市道路中进行设置,并且要保证监控画面的全面性和清晰性。对于静态监控系统的设置则要遵循“有红绿灯必设置”的原则,在有红绿灯设置的地方必须设置静态监控系统。

3.2加强管理和保养交通道路设施

交通设施设置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为了使交通设施能够正常有效运转,并为交通运输提供有效服务,就必须随时勘察,随时维修。并且在设置之初就要保证设施施工的质量,选择有资质、有质量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其次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交通设施维修管理队伍,保证交通设施的安全性和功能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破坏。最后是要对公民进行意识宣传,“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意识到交通设施对于道路人身安全的重要性。

4结语

篇5

关键词: 城市道路 交通设施 管理现状 管理体制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重要保障。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按功能可分为三类:交通管理设施、交通安全设施、交通服务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物理隔离装置、交通信号控制设备、交通违法监控抓拍设备等。交通安全设施包括:防撞护栏及防撞柱、防眩装置、视线诱导设施、颠簸路面(减速带)、公路反光镜等。交通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加油站、紧急电话等。

一、交通设施的作用及分类

交通设施的作用在于组织、管理、指导交通的运行,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提供运行路线的环境条件,指示在具体情况下对运行操纵状态的限制,以保障交通安全通畅迅速地行驶。交通设施包括两类:一类为交通安全设施,即以工程手段保障交通安全,疏导车流人流的设施或设备;另一类称为交通管理设施,用以体现交通管理规章,控制行车、行人的设施。

(一)交通管理设施。

1.交通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及起辅助说明作用的辅助标志,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目的是为实现交通畅通和行车、行人安全服务。2.交通标线主要采用路面标线形式,是最主要的一种用以表示各种车辆行驶的车道线、人行横道、停车地带,以及组织运行车流、禁止警告等内容。3.本工程在主干道与主干道的交叉口、主干道与次干道的交叉口、次干道与次干道的交叉口处使用交通信号灯管理车辆运行。于支路交叉口处采用交通标志标线管理车辆运行。4.在车道侧设立柱安装横臂或制线弯管,将信号灯伸入车道内,即悬臂式信号灯,信号式样使用横列式及竖列均可。管理行人横过道路用的信号灯采用单柱式,灯箱装置于柱顶或柱侧。

(二)交通安全设施。

1.行人安全设施,采用立道牙及护栏,并设置无障碍交通设施,如人行道上应设有盲人通道,轮椅坡道。2.车辆安全设施,采用交通岛,根据对各方向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行驶路线的设计。在渠化交通路口的必要位置设置,采取路面标志线涂绘表示。

二、我国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现状

(一)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现状。

1.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现状。1986年10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改革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通知》,明确规定,由公安部统一起草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对全国城乡道路交通依法管理。包括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指挥、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和车辆检验、驾驶员考核与发牌发证、路障管理,以及交通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的设置与管理等。2.标准及制度建设现状。我国已制定了部分基础性的交通管理设施标准和一些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技术标准。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0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锥形交通路标》(GA/T415-2003)、《道路交通防撞墩》(GA/T416-2003)等,建立了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制。在新建、改建道路时做到了交通管理设施与道路基础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使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道路建、管脱节的局面。公安、城建、规划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密配合,整体作战,认真落实各项措施。

(二)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存在问题。

1.尚存在体制不顺,多头管理道路交通设施的现象。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前,地方政府往往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维护权属,并延续下来,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维护交通安全畅通是公安交管部门的基本任务,迫使公安机关有主动参与交通设施建设与维护的动力,势必造成多头管理的客观现实,地方政府往往会以文件的方式,重新明确交管部门在道路设计、建设、管理、维护方面的审核、监督权,客观上造成多了一个部门参与道路设计、建设、管理、维护的现实。2.道路建设维护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脱节。《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但是,道路交通管理的其他职责,如管理道路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则归属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道路交通管理由公安部门、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分别管理存在机制上的弊端,容易出现推诿现象。例如,对危险路段和黑点的整治就存在不易调和的体制性隔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职责时,较之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易于发现道路危险路段和黑点,但因没有相应的整治职责,只能通过政府协调,或者与交通部门或市政建设部门沟通,整治危险路段和黑点,极易造成道路建设维护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相脱节的现实状况。

三、城市交通设施管理体制探讨

(一)应建立以交通管理部门、城市建设部门为主导的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体系。将道路交通设施管理与道路交通管理相统一,建立由城建部门或交通部门统一规划、建设、管理的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定统一的道路交通管理法律体系,科学规划、设计和管理道路交通,研制并实施较为系统的交通安全体系。另外,完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协助管理道路交通设施工作的程序,明确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职能,合理确定跨部门的职责分工。

篇6

关键词:交通功能,规划设计,设计流程,规划内容,工作建议

中图分类号: S7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市中车辆越来越多,城市化使交通问题变得集中、强度加大,机动化使交通空间日益局促,交通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目前解决城市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1) 增加交通供给即新建或拓宽城市道路; 2) 控制交通需求即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然而,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设部门只重视道路设计方面,不重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系统指导作用,往往在道路使用过程中出现交通需求不均衡、交通问题突出,无法进行道路拓宽时,才考虑采取相关交通管理措施。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在宏观方面,在建设前期,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设施所要承担的功能做出规划,利用仿真软件对未来交通进行分析,使交通设施的空间结构形态能与其功能适应; 在微观方面,对其空间布局和交通组织做出安排,并利用先进的ITS 技术优化交通结构,确保交通构筑物能满通需要,实现高效交通。

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 1 交通功能规划是城市道路建设的重要指导

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存在着条块分割问题,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沟通不够,道路规划经常忽视交通需求管理,不注重交通功能规划的指导作用,一般情况下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只是城市道路设计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没有将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从道路设计中分离出来,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来指导城市道路设计。另一方面交通理论与规划设计、施工设计脱节,从而导致交通设计思想夭折,道路规划不合理。同时受专业限制,具体设计人员对功能问题往往研究不够,缺乏基本的交通功能设计素质,交通功能规划设计问题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在进行新建城市规划时,必须整合土地使用政策、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三者关系,进而来管理交通需求,即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时,要把交通功能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然后对初步完成的总体规划中的交通功能规划部分通过数学模型和大型仿真软件模拟未来交通状况,以确定交通设计的容量和分布是否合理,并将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或者完成总体规划。进而在论证合理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设计。

1. 2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是解决城市道路使用存在系列问题的重要保障

1) 城市路网功能结构不合理。在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建设中,许多城市往往只重视扩大路网的空间尺度,忽视了路网功能结构的改善。在大力推进快速路和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忽视了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的建设,导致城市道路路网功能级配关系进一步失衡。

2)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布置不完善。许多城市道路出入口、交叉口设计、立交匝道设计不合理,停车设施功能配置不全,车辆掉头区、行人地下通道设置不尽合理,安全设施、流量检测、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城市道路配套设施不齐全。

3) 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城市公共交通的设计容量小于实际的交通量,公交线路以及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公交线路重复系数往往过高,导致公交过分集中在某条道路,造成该线路交通拥堵及公交通达性差等诸多交通问题。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供求关系的有效途径,而目前,地铁、轻轨等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公共交通体系。

4) 交通枢纽布置不当。城市交通枢纽主要是指汽车站、火车站等,是城市主要集散地,包括商业、交通集散、公交枢纽等各种功能,各功能产生与吸引的交通流在此汇合交织,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特性。现代城市未能合理的安排交通枢纽的功能定位与建设条件,导致交通枢纽的交通区位不当,造成了各交通流分布不均衡,交通流过度集中而造成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现代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1) 综合土地利用与交通功能规划,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路网建设的盲目性和冗余度; 2) 建设完整有效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完善支路网,提高城市道路交通通达性; 3) 进一步完善交通管理设施体系,合理布置城市道路标志、标线系统,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交叉口渠化、道路出入口等,并利用先进的ITS 技术,合理布置交通控制系统及诱导系统,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 4) 采用先进的路段交通组织措施,如设置单行线系统、变向交通等,组织微观道路交通的有序、高效运行; 5) 完善城市停车设施配置,并利用经济杠杆有效调节交通需求; 6) 发展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系统,建设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并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及交通系统管理,从各个方面来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1. 3 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有必要专题研究、专题审查

在工程前期,应充分论证总体方案,对交通功能做出充分考虑和细致的安排; 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对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确保项目建成后新增交通量与背景交通量不会对未来周边的道路交通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具体的细节方面,应充分听取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建立专项交通工程项目,如交通疏导工程、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控制系统改善、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提高城市道路的利用率。

2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在城市建设各个阶段所具有不同的功能性质,可以将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道路规划阶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新城开发建设中,结合用地规划,对道路进行初步交通功能规划设计,为实施阶段道路详细交通工程设计预留发展空间,保证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使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制约土地利用,土地利用为交通功能规划做指导。具体包括道路功能定位、道路网路功能结构布局、停车设施布置、交通枢纽布置、立交及匝道设计及主要交叉口设计等。

第二阶段为道路实施阶段,在进行道路初步设计之后,施工图设计之前,对即将建设的道路,进行深化细致的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路段交通设施设计、交叉口设计、出入口设计、公共交通设计、人行横道设计、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等。交通功能规划设计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后,再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

第三阶段为面向管理阶段,具体内容包括交通协调控制系统设计、交通诱导系统设计等。

具体的设计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设计流程

3 结语

目前,大部分城市是由历史沿革演变而成,没有系统的交通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相当有限,大部分道路无法拓宽,因此,只有强化面向建设及管理两个阶段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大力实行城市道路交通功能规划,利用现有道路网及先进技术,系统的诱导交通流,充分挖掘城市道路交通资源,才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对于新建城市而言,要强化面向规划的道路交通功能规划,正确预测城市规模及城市交通量,进而制定合理的新建城市道路体系结构。

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安全保证;安全保障设施;公路交通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6-0096-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6.046

在我国公路里程不断增加的带动下,公路交通呈现不断增长状态,很多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出现超载状况,对道路交通的顺利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经过实际勘查发现,绝大多数高速公路的路面都已经发生损坏,给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进展造成了很大影响,已经成为交通事故和拥堵产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及时对高速公路安全保障设施的设置进行研究,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

1 养护施工区域交通特性

经过分析和调查发现,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域主要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以正常车速形式的车辆,如果在行驶中看到交通施工警示牌,会有减速行驶的意识,但是很多驾驶员不会紧急刹车,所以车辆正常行驶时,驾驶人员看到第一块警示牌时,不会进行大幅度减速;第二,随着行车距离和警示牌越来越近,同时还有多个警示牌出现,车辆减速幅度会增加,当车辆行驶到交通警示标志过渡区域的时候,必须寻找空隙通过,此过程对行车速度具有非常大的影响;第三,当车辆行驶到过渡区的时候,可以从原先的双向车道合并成紊流,各个车辆行驶速度和车距也处于不断变化状态。因此在过渡末端时,车辆行驶速度可以达到最低;第四,车辆从过渡区域驶入施工工作区域后,依然会因为车辆、交通条件的限制均匀行驶;第五,驶过施工养护区域后,车辆行驶速度会逐渐提升,直到正常行驶速度。

2 安全保证设施设置的特点

临时安全保障设施是保证临时施工的主要要素,还可以促进交通方案的顺利进展,同时对来往车辆的行驶安全具有很大作用。临时安全设施和公路交通设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

2.1 设计目标具有双重性质

临时安全保证设施的设置,不仅可以保证施工期间各项施工工序的顺利进行,还可以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通常情况下,扩建施工和维持通车是一对相互矛盾、相互作用的施工环节,临时安全设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两者进行调节,力求实现双赢。

2.2 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高速养护施工和施工阶段设施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同,进行养护施工的时候,完成一段施工路段后,需要及时进行拆除并建立新安全设施。后面施工设施的安全保证设施可以是前面施工拆除的部分。整个施工养护过程的安全设施位置处于不断变化中,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2.3 设计年限和普通施工具有很大差异

临时安全保障设施的设置,仅仅是为临时施工服务的一种手段,等到施工结束,临时保障设施也将结束。由于临时养护工作进展时间比较短暂,所以安全保障设施的使用年限不用太久。对于一些施工完成后依然需要临时交通安全设施的大型工程,可以将安全保障设施使用时间设置为永久。

2.4 综合考虑临时安全保障设施的作用

临时安全保障设施进行设置的时候,必须与永久性安全保证设施进行结合使用。例如某些工程使用的临时养护安全防护设施,可以与永久性安全设施一起使用,但是由于两种设施高度具有很大差异,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安装,可以将近期立柱直接加在护栏上。

2.5 综合衡量设计方案

由于施工状况非常多,所以具有多种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方案选择的时候,必须对所有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并比较,重点解决施工中产生的交通和安全问题。除此之外,方案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可以将临时交通标志设在路中央或者路两侧的移动区域。经过对项目扩建特点的分析,最终将中央分隔带临时标志作为施工方案。

2.6 材料选择

由于高速公路已经建立了安全防护设施,但是由于某些设施时间非常长,必须进行更换,所以临时安全保障设施材料,可以选用高速公路废弃的材料进行防护。所有高速公路原来的安全防护设施都可以用作施工养护现场防护。

2.7 服务水平

临时安全保障设施的设施,必须以行车速度和高速公路路段为基础,与此同时还应该保证临时安全保障设施可以进行永久性防护,按照高速公路运行速度进行设计。

3 临时安全保证设施设置的重点内容

3.1 施工资料的整理和分类

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是保证养护作业顺利进展的基础。收集资料的时候,必须对公路交通设施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同时将养护中拆除的设施进行回收利用,可以利用主体工程和工程相互协调的方式制定施工方案。

3.2 设置临时交通管理和服务设施

进行新建立工程路面和老路面拼接的时候,必须封闭一个或者以上路段,同时还应该设施警告标识灯,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进行道路养护的时候,可以借助现代科技产品和手段,对实时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管理并监控,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制定详细的养护作业方案。

如果养护作业在施工路段非常长的区域进行,必须在1~2千米位置设置一定的车辆停靠区,解决车辆运行中出现的紧急状况,保证施工顺利进展。

3.3 设置临时安全保障设施

完成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案后,可以进行临时安全交通设施的设计。按照安全设施的类别,可以将其划分为施工安全设施、警告标志和指示标志。施工安全设施包含防护栏、隔离设施、临时诱导设施等。警告标志可以在道路施工中表示道路变化右侧变窄和两侧变窄。施工标志可以提醒行驶者减速慢行。指示标志包含线形诱导、分合流标志和车距标志。车距标志可以让行车人员注意前后车辆距离,通常设置在控制区上游;视线诱导通常设施在施工过渡区上游。

将临时交通标志设施为正反三级反光膜、英文对照字样。永久通标志可以按照120km/h运行速度进行计算,其他标志如车道边缘性、车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都可以按照交通组织方案实施。标志表现设计可以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成果作为参考进行设计。

临时防护栏和隔离设施主要对施工场地进行隔离防护、交通围栏封闭和相关交通隔离墩的使用等。进行这些设施操作的时候,均可按照《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施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还应该注意临时设施和永久设施的巧妙结合,保证交通安全,缓解交通矛盾。

临时诱导设施主要应用于进行临时道路改建或者视线诱导和临时分合流端诱导等。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养护作业顺利进展,可以将临时行车路段左右两侧标明轮廓标识;小半径弯曲路段必须设置线形诱导标识;分合流端设施详细的分合标识;多雾路段可以设置连续发光进行雾天诱导的临时设施;滑坡路段应该设施滑坡距离和高度,让行车人员积极做好安全应对措施。

3.4 临时通信控制设施

进行高速公路加宽或者改建的时候,必须在施工前充分利用监控信息设施,为施工的安全通行提供保证;拆除原有通行系统和建立新通信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可以给道路设施一些临时支援通信设备,给行车人员的安全提供保证。经过分析发现,高速路段中,绝大多数通信设备都是由于施工拆除的,在此种状况下,无线紧急电话和全线通信都特别重要,在施工阶段必须加强利用。

高速公路原有通信管道系统都有全线敷设通信光缆。进行扩建的时候,原有中央隔离管线稳定不变,但是一些管道会受到施工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架设临时通信线路。进行设计的时候,可以在互通处分歧入孔增加临时通信光缆。临时光纤可以使用架空方式越过施工区域设施,直接连接到通信站。完成施工后,再对管线进行重新敷设并拆除临时架空管线。

3.5 临时收费设施

进行高速公路养护作业的时候,还需要设置临时收费设施。通常情况下,将临时收费设施设置在临时建立的出入口位置。临时收费设施的建立还应该符合高速公路收费标准和管理要求,保证临时收费站设施的收费设备可以顺利接通高速公路计算机网络系统。临时收费站域名使用高速原收费站名,保证收费站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临时收费站设施的时候,主要设计内容是收费广场、收费岛、排水等设施。对于将来要拆除的建筑可以采取临时收费设施。

3.6 供电照明设施的设置

经过对高速公路运营状况的了解发现,进行临时照明设施设置的时候,必须从远期可利用性和后期可能性进行分析。进行道路加宽工程建立的时候,必须设置警示照明灯,保证道路运行稳定进行。临时管理机构使用的照明设施,可以近距离利用其他供电设施,等到新供配电设施建立完成后再切换。

4 结语

我国高速公路具有网络密度低、替代走廊少等特点。一边施工一边通车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养护施工的主要选择,也是高速施工进行的有效尝试。进行高速公路临时养护施工安全设施设置的时候,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方面,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合理制定施工计划;另一方面,制定多种施工方案,根据施工情况及时变动,保证施工具有针对性。将临时施工区安全设施设置适用于整个施工养护过程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也是临时养护施工安全保障设施遇到的最大问题,必须进行思考并解决。

参考文献

[1] 李硕,谌志强.高速公路加宽扩建中临时交通标志设计[J].交通科技,2006,(5).

篇8

关键词: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工问题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在现代交通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标志标线作为一种提高交通安全的设施通过以文字、图形、线段以及图形的呈现方式将法定信息传递给驾驶人员,具有警告与道路管制作用。

1.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类别

1.1交通标志的类别

道路交通标志主要是以文字、图形以及符号的形式对交通法定信息传递给驾驶人员,从而对道路方向以及交通情况进行控制和管理,提高通行车辆的安全性以及道路畅通性。通常,道路交通标志适用于各种城市道路,行人及车辆都应遵守交通标志所具备的法律效力。根据交通标志的主要性与辅可以将其分为两类,其中主要交通标志又包括指路、警告、禁令以及指示标志四种。在对道路交通标志进行施工时应保证其规格、颜色、形状以及图案等符合统一的标准。

1.2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分类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一般是指在道路上标示的各类文字、标记以及线条与箭头等图形符号所构成的交通设施。道路标线的表现形式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种:车辆分界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中心线以及减速让行线与停车线等等。在设置、画分道路标线时,具体的工作负责人员必须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准,进行施工。通常来说,突起路标,又可以叫做道钉,起到标线的作用。突起路标一般以突起标记块的形式固定在于路面上。他不仅可以在高速公路与其他类型的道路上标记车道分界线、边缘线,还可以标记进出口匝道以及弯道。突起路标通常都需要以表面反光的形式制作。在普通道路,用来反光的玻璃珠一般选择为白色,而要是再比较危险的道路,则应该选择红色或黄色。在具体的施工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置突起路标的间距与高度[1]。

2.目前交通标线在施工设置时仍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实际中,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在进行设计、设置、施工时还存在这一些问题,这些在施工期的问题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点:①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划、设计的精确度不够。②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较为盲目,随意性较强,没有经过精准的规划设计。③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没有与网络道路交通系统的相关功能结合起来,在施工完成后,不能全面地发挥疏导网络道路交通系统的作用。④无法真正的解决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技术问题,没有从交通角度考虑到标志的设置。而部分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过于循规蹈矩,使得在设置时发生了许多技术问题。⑤目前在实际中,许多仍在使用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不能适应新环境的需求,急需改进。

3.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基本原则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性与道路的交通通顺,在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时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设置合理。在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时,必须严格地按照我国相关的法规、工程标准进行施工,再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结合道路距离、宽度以及车辆设计时速等等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保证设置合理。②重点设置。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是为了保障行人与车辆的出行安全,这是在设置标志标线时的主要原则。例如:在道路临时施工时,若施工的路段临时出现了危险的情况,就必须在道路的急弯、陡坡等位置设置相应的标线与警示牌,以避免在危险路段出现交通事故。③与道路改造、建设同步进行。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要与道路改造、建设保持同步的设计、设置、竣工。负责公路管理的相关机构需要参与到道路改造项目中去,在道路改造项目进行的同时,设计规划相关的标志线设置。不仅应当确保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与道路改造项目的施工同步进行并顺利交接。

4.增强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工质量的策略

4.1优化道路交通标志的施工方法

在具体的施工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在进行道路标志的设置施工时,要以道路的全线状况为基准,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以保证交通标志的连续性、合理性以及统一性。最终实现为行人车辆提供全面并精准的道路信息,使其可以更方面的掌握周边环境的信息,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交通标志的设置与施工应当避免出现同一地点或者路段的信息过度的情况。当需要在某一路段上设置多种标志时,应将其设置在同一根杆子上,同时保证标志类别控制在四类以内。并且按照警告、禁令、指示的次序从上向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设置,此外还需注意将标志设置在较容易辨别的位置,避免被建筑物、植物等遮挡,提高其视觉性。

4.2优化道路交通标线的施工方法

在对道路标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全面考虑道路宽度、类型、车辆磨损、天气以及管理需求等影响因素,选择符合标准的涂料进行标线。标线涂料的类型主要有常温型、加温型及热熔型,并且每种类型的涂料具有两种标号。在选择涂料进行施工时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如在对高速公路进行标线施工时应选择热熔型2号涂料,因为该涂料具有施工工期短、使用寿命长以及耐磨性高等优点,符合高速公路的使用需求。同时还可以通过在涂料中添加20%左右玻璃珠并在涂料施工中洒玻璃珠的方式提高路面标线的识别性,玻璃珠较好的抗滑性与反光性对提高标线的作用十分有效。在使用热熔型涂料进行标线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对温度条件的要求,通常热熔型涂料在施工前需要经过180℃的高温加工处理[2]。在道路标线的施工中相关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作业标准,对涂料进行温度加工时按照其要求进行,避免涂料变色等现象发生。此外,在施工前还应对路面进行彻底清理,避免造成杂物影响涂料粘接力的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施工在现代道路交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受到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道路标志标线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对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提高作用。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应提高对标志标线施工的重视程度,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并遵循设计原则,从而保证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市政道路;设计;改进措施

一.道路设计中的不足

1.1 盲目拓宽改造,建造超宽马路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普遍较窄,主干道机动车道数较少,一般为双向4~6 条。近几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突出。为了迎合小轿车的交通需求,许多城市盲目拓宽改造旧街道,建造超宽马路,将机动车道数增至8~10 条,甚至更多。新建道路的红线宽度越来越宽,占地面积大幅增加,使本不富余的土地资源变得更加紧张。

1.2 交叉口设计不合理,随意性较大

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也是交通管理与组织的控制点。由于机动车、行人与非机动车之间相互干扰及交通信号等设施的影响,交叉口范围内的运行车速低、通行能力小、交通事故率高,是道路的“瓶颈”。在交叉口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待行车道数不足、设施不完善、渠化不合理,其通行能力与路段通行能力不相匹配;排水不畅,雨天积水现象比较突出;道路沿线交叉口数量多、间距小;为防止某个点或某个路段的交通堵塞,盲目建造立交,在立交具体设计中,由于缺乏路网系统考虑,尽管建造的立交规模大、投资高,但综合交通效果并不理想等。

1.3 注重路面结构层设计,忽视基础处理

与公路相比,城市道路具有功能多样、组成复杂、沿线建筑密集、地上地下管线多、政策性强、建设周期短、设计影响因素多,以及施工期间干扰大等特点。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许多道路在建设中,为了满足工期要求,不得不降低设计标准或在施工工期制定上违背科学。有许多道路,特别是交通要道,因工期原因,其基础根本未做处理,设计通常采取强面弱基的方法。由于基础处理不彻底,许多道路投入使用后不久,即出现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开裂等一系列病害,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质量,也为今后道路的正常维护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1.4 忽视行人与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进入90 年代后期,为了满足机动车交通快速增长的需求,在大力拓宽机动车道的同时,大幅度压缩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宽度,拆除机非隔离设施等,许多道路相隔500~600m 乃至近千米,其间没有考虑行人过街的通道;机动车右转弯大量侵占非机动车空间,致使行人过街不便,随意横穿街道现象极其普遍。由于机动车与行人和非机动车之间的干扰加大,其结果是机动车道数增加了,机动车交通流的速度与道路利用率和交通效率下降了,道路交通事故增加。在无障碍通道设计中,通道弯弯曲曲,沿线障碍林立,交叉口上下通道处积水现象普遍,平时正常人都难以通行,更别说身体有缺陷的人了。基于此,许多城市修建的无障碍通道基本上成了面子工程,实际应用价值较小。

1.5 交通设施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近些年来,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在不断完善之中,但在设计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特别是交叉口范围及周边交通设施的设置。如交通信号设施的布置过于隐蔽;信号配时不尽合理;交通标志字体过小,设置位置不当,识别性较差;交通标线规范性不够等。

二. 市政道路设计的改进措施

2.1 合理布置道路横断面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横断面设计为线形设计的关键环节。就横断面设计而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道路的等级、性质和红线宽度以及有关的交通资料,确定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予以合理布局。在横断面设计中,具体应注意的事项如下:

2.1.1 车道数设计

在多车道情况下,由于行驶车辆超车、绕越、停车等原因,车道的通行能力会受到影响,同时还会造成交通过分集中,增大交叉口负荷,引起交通混乱,给交通组织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等。对于不设中央分隔带的同向车道而言,若靠路中心线的车道通行能力为1,从左至右其它车道的通行能力分别为:0.9、0.8~0.9、0.7~0.8。由此可知,通过增加车道数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简单措施并不可取。结合我国许多交通参与者违章现象比较突出的实际情况,城市主干道的双向机动车道数最好不要超过8 条。若此时仍不能满通量增长的需求,可通过改善道路网、修建平行道路、调整交通组织、合理改善城市布局等疏散道路交通负荷的手段加以解决。

2.1.2 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计

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并不发达的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乘非机动车出行仍为城市多数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且该部分群体为道路交通参与中的弱势群体。为了减小非机动车和行人对机动车交通的影响,同时做到非机动车交通与行人交通的互补,在非机动车道设计中,应尽量遵循宁宽勿窄的设计原则,切忌盲目压缩非机动车道;有条件时,修建非机动车专用道,由局部交通组织发展为网络交通;在横断面布置中,可将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布置在同一平面上;通过交叉口拓宽来增加进口道机动车道数时,充分利用原有断面的非机动车道空间,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2.1.3 绿化带与分隔带设计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干扰为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向行驶的机动车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影响相对较小,因此,三块板和四块板横断面布局为城市主干道理想的横断面布置形式。在分隔带设计中,目前常用的设计方法是设计较宽的中央绿化隔离带,相对较窄的机、非隔离带或隔离栏杆。实际情况表明,地形受限时,保留机非隔离带,或将宽的中央绿化分隔带分散设计为等宽的机、非绿化分隔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隔离效果明显提高。

2.1.4 综合管线布置

道路综合管线的设计应遵循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局部和整体相协调,技术和经济相结合,近期和远期相兼顾,临时和永久相统一的原则。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查检修频繁的管道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在城市主干道设计中,可引进国外成功的设计经验,将各种地上、地下管线系统地布置在共同沟内,不仅可改善道路沿线的环境,而且便于各种管线的系统管理,有利于解决道路横断面布局受道路红线宽度制约、道路拓宽受各种地上、地下管线制约的矛盾,消除今后反复开挖的后患,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抗灾、防灾的综合能力。

2.2 强化道路基础处理路面质量对运行车辆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有着直接的影响,而路面的使用性能与道路基础的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在软土地基路段。为了提高道路的总体施工质量,在道路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应采用与当地地质条件、工期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式,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

2.3 完善公共交通设计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可适当缓解城市道路交通的压力。但设计不周,公共交通对社会机动车交通会产生较大的冲击。通过一些实践表明,将原非机动车道转移到行道树外侧,在公交停靠站处充分利用原非机动车道的行车空间来设置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使公共交通具有相对独立的通行和停靠空间,可大大减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相互干扰。

篇10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101)

(School of Management,Beijing Union University,Beijing 100101,China)

摘要: 占道施工使原本就很拥挤的道路拥堵情况加剧,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和正常的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运转。因此,对这些占道施工进行一定的收费,无论是从占用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补偿的角度,还是从影响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都是必要的。本文分析总结了占道施工分类情况及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并结合目前北京市占道施工收费特点,依据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和道路交通受影响程度,提出了占道施工收费标准调整的思路与测算方法。

Abstract: Road work increases the phenomenon of road congestion. It greatly influences the trip of people and their normal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For that, it is very essential to charge a certain occupancy fees for road work.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road work, and the impacts on road traffic.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feature of the occupancy fee in Beijing,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acts on road traffic,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methods of occupancy fee adjustment.

关键词 : 道路交通;占道施工;占道费;交通影响

Key words: road traffic;road work;road occupancy fee;traffic impact

中图分类号:U4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01-03

基金项目:本论文得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项目-服务外包(BPO)人才培养实验区(12205994711)资助。

作者简介:刘文芝(1982-),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北京联合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分析、离散选择模型、交通规划与管理;于丽娟(通讯作者)(1963-),女,河北保定人,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北京市常住人口持续增长,2011年达到1961万人,比2009年增加206万人。截止2011年5月1日,本市机动车保有量达489.2万辆。目前机动车呈现高速度增长、高强度使用、高密度聚集趋势,这就导致了北京尤其是中心城地区原本就非常有限的道路资源非常拥堵。与此同时,北京的城市建设工作仍然处于一个相对集中的阶段,施工对道路占用的状况在短期内依然普遍。据统计,2010年度北京市一共因为城市建设占用道路454条,合计总长1130公里,总面积约为3430平方公里。受到这些施工的影响,尤其是在占用主干道施工的情况下,不少原本就很拥挤的道路拥堵情况加剧,影响了居民的出行和正常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的运转。因此,对这些施工占道进行一定的收费,无论是从占用社会公共资源进行补偿的角度,还是从影响正常社会经济活动的角度都是必要的。

1 占道施工分类及其交通影响分析

城市的马路和人行路属于国家公用,占用城市马路和人行路所需要交纳的费用就是占道费[1]。城市道路占道费标准划分为经营性占道、施工堆物占道、停车占道和落地广告占道。其中施工堆物占道是指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在道路上堆物、施工作业以及开辟通道,设置台阶、门坡、广告等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占用道路行为[2]。

根据建设项目对城市道路的施工占道情况分为完全占道(全封闭)施工、部分占道(半封闭)施工和不占道施工三类[3]。完全占用道路施工是完全封闭道路交通,进行集中施工。这种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表现为:道路完全断流,车辆需绕道行驶,增加了其他道路的交通压力,并有可能导致相邻接道路成为断头路;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包括停车库机动车和行人出入;影响两侧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需调整途经的公交线路,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改变现有的交通设施,对周边的环境产生影响。此种情况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大。占用部分道路的施工是施工时分段或分方向的进行。这种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表现为:道路部分被占用,容易形成交通瓶颈,道路通行能力减弱;影响周边建筑物的对外交通,包括停车库机动车和行人的出入;影响两侧人行道行人的正常通行;公交停靠设施可能需迁移,增加了市民的出行距离;同样对周边的交通环境会产生较大影响。地区的交通非常敏感,稍有不慎会导致地区的交通瘫痪。基本不占用道路的施工是项目在道路红线以外,有充足的施工场地,基本不占有现有的道路。此种情况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出入施工场地的车辆可能对相邻道路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也给周边建筑的对外交通带来不便。

城市占道建设项目对周边路网交通的影响有:施工运输车辆的影响;给周边建筑对外交通的影响;居民出行的影响;公交的影响;交通设施的影响;分流交通的影响;阻断相关路段的交通的影响等。以上的影响中,对周边建筑交通的影响范围就是施工占用道路的一侧,占用道路有多长,就将影响占道一侧多大范围的建筑对外交通,一般情况下道路施工的实施将完全割断这些交通。对沿线行人、路边居民交通影响的范围与施工占用道路的长度一致。对公交线路的影响范围就是施工路段上所经过的所有的公交线路,半幅路施工时,影响相应方向的公交通行。施工路段沿线有停车场、港湾、标志等交通设施时,将暂时停用或者临时变更。影响范围即沿线的设施或须经过施工路段方能进出的设施。施工运输车辆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即运送材料车、运土车、施工机械车等在施工时运行对周边路网带来的交通压力。影响的范围即运输车辆途径的道路。分流交通及阻断交通是由于路段施工,车辆不能进入施工路段被迫向其它路段分流而给路网其它路段带来的交通影响。这部分影响是道路施工时的最主要的交通影响。目前城市道路施工确定这部分交通影响范围时,认为与施工道路直接连接或者平行的道路即其影响范围。但是实际的交通情况并非如此,一部分车辆可能会提前择路分流,而且这样平均化的确定范围并不准确,给交通管理带来不便。

2 目前北京市占道施工收费特点

北京市现行的占道收费标准制定于1994年,文件编号“京价(收)字[1994]第185号”,具体收费标准如表1[4]。

从1994年到现在,北京市一直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物价水平都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在道路公共资源的管理方面,经营性的占道行为已经被禁止,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占道收费标准进行修改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社会和经济条件。

从目前北京市现行收费标准及其制定的依据来看,存在以下问题:①现行标准中所给出的占道性质和占道类别等方面的分类标准与目前实际情况差别很大,例如经营性占道已经被禁止。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占道施工收费标准已不适应当前物价水平的发展,过低的收费起不到对占用道路行为的调控作用。

因此这些旧标准对制定新标准的作用有限,必须进行一些社会经济的分析,制定新的标准,分析占道施工项目对路网的交通影响,改革占道收费标准,研究相应的交通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3 收费标准测算

3.1 测算思路

由于施工占道占用了社会公共资源,占用面积的多少和占用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其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程度,再考虑到国内现行施工占道收费的标准基本是以占地面积和日期为基本核算单位,因此新标准建议按照地区经济发展因素确定一个基准费率kT,继续采用“元每平方米每日”为核算单位。

对一条路段而言,无论占道长度(或面积)有多大,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都是降低了一定的容量,产生了一个瓶颈点(或区域),因此可以考虑在收费标准中加入一个起始值T0作为对交通影响的补充。

此外,施工占道对交通的影响较为复杂,不光与所占车道数量和位置有关,还与该路段的实际流量有关,而这些因素又都是与道路的类型对应的,因此在确定T0的数值时,应综合考虑不同类型的道路和占用车道的数量等因素。

综上所述,施工占道收费T的标准建议采用以下的公式:

T=T0+kT×占道面积×占道天数

其中T0将根据所占道路的类型来计算。

3.2 基本费率kT的计算

基本费率的计算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与变化,并以现行费率作为新的定价标准的基准。目前考虑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区总GDP(亿元),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所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11年1月19日的统计数据。选取1994年为基年,按一元为基价,与2011年数据进行比较,得到类比指数分别为9.7、8.6和1.66。

考虑到上述三个指数所代表的意义不同,在基本费率的计算中它们所占的权重也不尽相同并且难以准确标定,本文设计了四种权重分配比例,分别算出各种权重比例所对应的基本费率值,具体结果见表2。

一般来说,地区总GDP和平均工资与收费标准的相关性比较低,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收费标准相关性则较高,因此在制定低、中、高三档标准的时候,本文分别选取5.40、6.60和7.20。

根据以上结果并结合旧标准中对三类道路的不同定价,可获得北京市各类道路占道施工收费基准价格如表3所示。

3.3 与交通相关费用T0的计算

施工占道的车道数和道路类型决定了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表4是美国的《公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Highway Capacity Manual 2000)中给出的车道被阻断后整条道路所剩余的通行能力比率[5]。

由表4可以看出,截断一条车道所引起的道路通行能力的损失要远远高于该条车道所拥有的通行能力。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表5中列出了常用的道路通行能力和速度的设计值。

参考并综合表4、表5的数据,本文得到在北京市施工占道(不超过三条车道)所造成的道路通行能力的理论减少值,具体见表6。

根据统计和研究,北京市2010年路网全天饱和度接近约为35%,但主要集中在快速路和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承担的交通流量则相对很少,北京快速路和次干路的饱和度差异达到80%。

因此经过折中后,得到占用单条车道每日平均影响交通量约为8,400pcu。

在将受影响的交通量折算成费用的计算中,尝试寻找到一个可以反映单位交通量使用成本的参数,做以下假设:

①占用一条车道对每辆车造成的平均通行时间增量为2分钟。

②单个开车出行者的平均时间价值为30元/小时。

由此可推算出占用一条车道每天对交通的影响折算为货币约为8,400元,故可将T0值暂定为8400元,则最终的收费标准计算公式则可表示为:

T=8400+kT×占地面积×占地天数

其中kT的取值具体见表3。

4 结束语

为了将施工占道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本文对施工占道的管理有如下的建议:首先,快速路和主干路由于车流量大,受到占道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等级的道路,因此不建议占用快速路和主干路,即使要占用,也应在车流量较小的夜间;其次,由于占用超过一条车道对交通的影响非常严重,因此施工占道应严格限制每时段所占车道不得超过一条;最后,制定严格的占道管理条例,加强对施工占道的监管,并对违法占道行为联系执法部门及时予以处罚,以保障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baike.baidu.com/view/2309368.htm.

[2]关于城市道路占道和挖掘修复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dangan.ningbo.gov.cn/xxwj/h/201001/t20100113_682795.html,2010,01,13.

[3]郭晓峰,李志刚.城市占道施工对交通的影响与对策[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6(6):93-97.

[4]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收取占道费(试行)的批复.bjtzh.gov.cn/portal/zxfw/xgfv/webinfo/2008/04/1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