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监督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会监督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会监督的意义

篇1

1.国际蒙医医院药学部,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65;2.国际蒙医医院财务部,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65

[摘要] 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了新医院财会制度在医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报告、会计科目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创新,这对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新旧医院财会制度的对比,会计信息化建设顺应了医院财会制度改革的步伐,新医院财会制度也对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控制、重视使用信息化软件、统一医院财务信息和业务进程、注重培训医院财会管理人员的要求。

[

关键词 ] 医院;财会制度;信息化建设;医疗事业

[中图分类号] R197.3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69-02

2010年末新医院财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颁布,并于2011年7月在医改试点城市实施,这项新制度对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推动了新医院财会制度在医院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报告、会计科目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创新[1]。医院财务部门需要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强会计信息话建设,保证医院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对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有着重大意义。

1新旧医院财会制度比较

对新旧医院会计制度进行比较,有利于医院更合理、科学地开展医院财会信息化建设。新医院财会制度颁布实施的目的就是促使医院更好、更便捷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医院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及系统性,减少相关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主观决策和人为控制,是加强医院管理的必然选择。新医院财会制度较旧医院财会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新医院财会制度在适用范围上作出了调整,主要适用于独立核算的公立医院,不包括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了医院净资产核算误差大的问题,规定了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方法,凸显了医院管理权责发生制的重要性;将预算信息和财务信息细化条目,规范了会计核算;突出科研的重要性,将科研资金纳入医院的财务收支管理之中,全面掌握医院的财务收支情况,建设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新型医院;细化了对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内容,和传统的单一的成本报表相比,新医院财会制度要求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应包含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出发的财务报表;将医院的药品收支纳入医院的整体信息化管理之中,不在单独核算,减少人为操作,监控药品价格的动态变化;强化了医院对资金、资产的核算和成本管理,加大对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完善医院财务情况上报制度;引进全新的包括会计核算系统、成本核算系统、预结算管理系统、物流系统、绩效系统等在内的会计信息化软件系统,发挥信息化软件系统安全、便捷、高速的优势[2]。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形成和完善应以医院的战略规划为目标导向,以预算为主线,以成本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

2新医院财会制度下会计信息化的应用

医院会计信息化就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传统的医院会计模式之中,信息技术和会计学科充分融合的一个开放的、便捷的医院会计信息系统。信息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趋势,会计信息化趋势能够将医院的会计信息用特定的方式进行处理和保存,具有准确、快捷、保密性强的特点。这对规范医院管理,减少人为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新医院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应重新梳理会计工作流程,将医院的工作细节和会计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力求医院的各种资料及时反馈到财务部门,再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规范化处理[3]。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应与时俱进,对新医院财会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将数据结果反映给医院的管理层,同时改进工作方法、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学习,从而让医院的财会职能充分发挥作用。

3 新医院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的要求

3.1更新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信息化是一项需要软硬件设施支撑的系统工作,该项工作对于医院的管理来讲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购进硬件设施,且需要持久的系统维护,除此之外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还应更新财务管理理念,熟悉操作先进的财务信息化软硬件系统。目前,虽然大部分医院已经进行了会计信息化建设,但是收效甚微,没有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化系统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新医院财会制度下,医院应重视财会工作对医院开展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应形成以电算化为中心,融合和对接医院其它信息平台,以财务信息为对象,采集、录入、审核、处理医院的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并形成相应的反馈机制。还可以依托电算化来加强药房的收费、库存管理、物资管理等建设。

3.2 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控制

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内部控制,这是新医院财会制度的有关政策要求。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制,应是各部分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管理体制,有成文的操作流程、工作职责和注意事项,加强医院信息一同操作控制力度,对相应的信息模块的权限和密码应进行细致、规范地设置,防止徇私舞弊事件的发生[4-6]。应设置专门的会计信息系统监督员,该监督员应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严密监督修改操作和支出等行为。管理医院的财务信息应专人专岗,不允许身兼多职。例如维护软件开发系统的人员不应具备财务操作能力。医院的会计档案属于机密级别,对输出打印的账簿、凭证、报表、数据存储设备应由会计档案管理员专门管理,妥善安全保管医院的会计信息档案。

3.3 重视使用信息化软件

医院花费大量资金引进会计信息化硬件设备,那就需要与硬件设备相匹配、相适应的软件系统,该系统还需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符。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所使用的软件对使用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软件的操作专业性很强,专业人员应具备这方面的素质,能很好地调节、驾驭会计信息化系统。对有条件的医院,还应争取个性化设计会计信息软件,目前,部分医院所使用的会计信息管理软件系统无法达到实时对接HIS系统的目的,在医院数据共享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导致信息孤岛情况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院管理工作的效率,所以,对于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应经常性升级、更新,并做到与医院管理其他模块对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以适应医院管理的需求。

3.4统一医院财务信息和业务进程

医院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最终要服务于整个医院的经营管理,从而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医院的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要和其它管理模式相统一,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实现财务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只有将医院的财务管理模块和其它管理、控制模块统一、集中起来,才有利于规范医院的管理工作,实现医院管理和控制制度的创新。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务必要对医院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以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为依据,以核算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对医院财务管理资金集中监控、统一化管理,使得医院的各个管理模块紧密联系,实现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3.5注重培训医院财会管理人员

要规范地使用、运行会计信息化系统,就需要培养一批既懂会计业务知识,又懂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对医院的会计信息化财会管理人员的岗位应进行细分,配备专门的系统操作员、分析员和维护员。医院财会管理人员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认真研究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基础上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很好地操作会计信息化系统,另外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培养信息管理和系统维护专门人才。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也应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财会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杜绝滥用职权、寻租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监督职能,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4.1适应现代化医院建设的需求

现代医院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提高医疗和管理水平上,还包括财务、科研、人员培训、文化建设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新医院财会制度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能以财会为着力点对医院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有助于医院的转型升级及文化建设、人资等各项工作的展开。

4.2符合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要求

新医院财会制度和旧的财会制度相比,优化了会计科目分类、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细化了财务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提高了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度,总之规范了医院财务系统的各项活动[7-8]。而加强医院会计信息建设,有利于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贯彻落实,是改善医院财务管理的必然途径。

4.3 推动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往往是以核算为中心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内部子要素之间联系各自独立,联系不够,常常使得医院会计信息化系统软件重复配置,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医院的财务管理从核算型转变为管理型,将会计信息化系统连为一喜,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成效。

5 结语

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对医院管理提出的新的要求,顺应了时展的趋势。医院在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依据新医院财会制度提出的要求和目标[9-10],来加强医院内部财务管理,一方面要开发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财务系统,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系数和保密系数,确保医院财会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医院财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信息网络技术水平,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使得医院在信息网络化时代稳步前行。只有这样,医院的整体建设才能与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同步进行,使新医院财会制度发挥应用的效能,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1]纪德娣.医院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9(12):82-83.

[2]李琼.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和旧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对比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6):159.

[3]乐甜甜.关于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会计信息化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3,7(8):85-86.

[4]徐伊欣.医院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北方经贸,2013,9(5):86-88.

[5]李许美,唐军.新医院财会制度改革接轨的实践探索[J].现代医院管理,2012,3(8):31-33.

[6]黄威.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1,3(8):230.

[7]王磊.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监管中的作用[J].淮海医药,2013,2(31):177-178.

[8]陈秋燕.整合财务资产信息系统 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1(2):139-140.

[9]贾秀芹.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3,7(12):58.

篇2

关键词:会计监督;财务管理;重要性

会计监督表示对会计管理方面展开全程的监督与控制,优化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对其中可能涉及的舞弊造假等违规违法活动,展开有效、科学、合理的运作制度监查。伴随市场经济革新进程的持续深入,相关法律规范让会计监督者承担起这份责任。因此,应当提高财务管理过程中的会计监督力度,从而取得长久稳定的发展。

一、会计监督的内容

会计监督作为会计主要职责之一,是会计工作者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法律规范,依靠会计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展开系统的监控,让其实现既定目标的作用,其主要涉及内部与外部两种监督。结合相关法律要求,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1)对会计资料的可靠性进行监督。(2)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进行监督。(3)对资产的完整与安全情况展开监督。(4)对财经法律规范的实施状况展开监督。

二、会计监督的特点

与别的形式的经济监督进行比较可知,会计监督有如下特征:1.完整性。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必然会进行会计监督。因为在日常活动中所进行的经济活动,都需要资金支出,因此这些支出会被记录下来。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会对这些花费和支出进行审查和监督,确保他们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2.综合性。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借助一些价值指标来展现单位经济活动的结果,诸如资产、收益、利润等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很全面的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3.强制性。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它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具有强制性。根据相关的法律可知,会计机构或者人员有权对单位的会计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倘若出现违反犯罪的行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三、会计监督的功能

1.能够维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财经法是国家根据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台的一个法律,国内所有单位开展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该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根据这条法律,会计监督可以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展开监督和审查,确保它们的开展与实施是遵从相关法律规范的。所以,会计监督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拥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和影响,其可以有效预防一些违法犯罪现象出现。

2.可以加强单位的经营管理。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会计监督是一种很常用的手段,其可以帮助规范经营管理,提升经营效益,进而推动单位的稳定发展。

四、会计监督中涉及的问题

根据会计监督的内容和特点,我们应大力加强会计监督工作。但是,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外界环境改变越来越快,给会计监督带来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人员定位不清。会计工作者在财务管理中通常拥有两种角色,不仅是单位的经济管理者,同时也是监督者,负责对单位财会经济类活动的监督与核查。单位经济管理者主要是站在单位的位置上来开展财会方面的事宜,监督者则是以国家的角度出发,来监督单位的经济活动,会计监督职责是通过会计工作者来完成的,倘若是他们对自身的职责都不明确,极易造成其监督职责没有办法获得有效的执行,从而制约会计监督作用的施展。因此,会计工作者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

2.会计工作者的整体素养较低。目前,国内会计工作者的规模比较庞大,但是该行业高人才资源却较为紧缺。会计工作者缺乏对自身监督职责的认知,而且法律意识较为薄弱,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又紧缺,因而怎样确保会计监督职责的高效施展成为重要问题,所以,必须关注会计工作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如此才可以给有效施展会计职能提供基础。

3.会计监督外部监管不严。现在,国内相关监督管理单位在审查会计活动时,往往存在走过场的问题。由于会计监督属于内部与外部监管相配合的过程,因而,这种问题必然会导致外部会计监督管理职能的缺失,所以,出于上述分析可知,要实现高效的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应当同时提高外部与内部的监督管理力度,如此才可以确保总体监督管理成效与现实要求相符。综上所诉,目前会计监督确实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在新形式下加强会计监督是一个殛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

因此,本人重点提供下面几种对策:

1.开展“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制度。根据目前正在实施的《会计法》可知,单位应该形成内部、外部以及政府三个方面的监管体系,进而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监督,这不仅能够规范单位的会计行为、确保单位的会计资料的完整、可信,还能够增强单位的运营收益,推动其长久平稳的发展。此外,该种监管制度还有助于维护国内的经济秩序。就当前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单位应该尽早的建立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让会计监督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维护国内经济秩序的稳定运行。

2.确定相关单位会计监督工作的负责人。首先,单位的会计监督负责人应该根据国家的规定形式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构建健全和完善的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最后,单位应该为会计人员提供较好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所以,必须要确定单位会计监督的负责人,才能将该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进而确保该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3.对财务管理进行过程控制。首先,加强财务管理的事前与事中控制。其次,全方位掌控资金流动的过程;再次,提升财务管理中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最后,大力培养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时,切实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确保其贯穿在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进而确保其尽可能的发挥最大效用。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经济进步必然要求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会计监督在确保经济有序平稳运行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财务工作中,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完善会计监督对财务管理的重要促进作用,把会计监督的重要性落实到实处,让会计监督的职能得到更完善的发展。

作者:张笑博 单位:92941部队后勤部财务科

参考文献:

篇3

一、指导意见的出台背景和意义。

加快形成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若干意见的通知》([2009]56号)(以下简称国办56号文件)的核心理念和精神实质,也是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着力推动的重要问题。国办5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重点扶持10家左右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发展,积极促进200家左右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发展,科学引导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范发展,努力形成大型、中型、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领域各有侧重、市场定位各有特色、服务对象各有倾斜、地域分布较为合理,不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有序竞争、接续发展的良好格局。随着国办56号文件的贯彻实施和各项配套政策的落实到位,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各类企业从提高本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公信力角度出发,迫切希望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不同规模事务所的服务对象和客户群体,以指导本单位选择事务所的相关行为。

指导意见适应企业的积极诉求,针对当前会计审计服务市场存在的无序竞争、恶意压价、“小马拉大车”等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行为,以《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依据,从引导企业科学规范选择事务所角度出发,对大中小事务所与客户群体的协调对接提出了原则性、导向性意见。指导意见的实施,有助于各类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要科学选择相应规模和资格的事务所提供优质服务,有助于各类事务所根据发展水平和比较优势合理选择相应的客户群体,大型事务所服务大型、高端客户;中型事务所服务中型、一般客户;小型事务所服务小型、基层客户的局面将日趋明朗化,有助于促进行业规模布局更加合理,保持行业发展良性态势。

二、指导意见的出台过程。

作为全国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主管部门,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合理布局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指导意见各项规定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一)充分调研论证。财政部会计司成立专门的调研组,赴部分地区、企业和事务所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座谈研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起草制定指导意见。

(二)内部征求意见。指导意见草拟完成后,财政部会计司书面征求了部内条法司、教科文司、社保司、企业司、金融司、监督检查局、中注协等相关单位的意见。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会计司对指导意见的施行范围和相关制度安排进行了调整完善。

(三)公开征求意见。在前期内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扬科学民主决策精神,财政部就指导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共收到来自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级财政部门,以及若干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回复意见百余条。我们根据各方面意见反馈情况,再次组织相关单位座谈研讨,对指导意见作了修改完善,并按程序报部领导签发。

三、指导意见对企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有哪些原则要求?

指导意见的核心是要求大中型企业选择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具体而言,指导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选择事务所提出原则要求:

第一,大中型企业应当选择与自身规模、行业地位和社会影响相适应的大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对于具备H股审计业务资格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这类事务所在执业质量、人才团队、业务规模、国际化水平等居于同行领先地位,大中型企业在选择事务所时可以优先考虑此类事务所。此外,对于采用合伙制或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大中型事务所,由于其内部治理水平、一体化管理水平以及承担的执业责任较之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往往更高,企业也可以优先选择该类事务所提供服务。

第二,境外上市企业,金融、能源、通信、军工企业以及其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骨干国有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这是我国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去”、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国际资本市场认可度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办56号文件提出的明确要求。所谓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是指在人才、品牌、规模、技术标准、执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能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化综合服务,由财政部、证监会推荐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三,小型企业原则上选择小型事务所提供相关服务。对于小型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形象或满足业务需求等原因,有意愿或能力选择大型或中型事务所提供服务的,指导意见予以肯定。指导意见所称中型事务所,是指行业排名前200位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含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虽未进入行业排名前200位,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进入前10名以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可比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执行。

四、指导意见对企业采取招标形式选择事务所有何要求?

招标是企业选择事务所的一种方式。财政部高度重视事务所招标制度建设,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对企业招标选择事务所行为进行规范。指导意见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企业采用招标方式委托事务所提供服务的,必须严格遵照《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招标规范》(财会[2006]2号)执行;金融企业应当同时遵照《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财金[2010]169号)的规定。事务所在依据上述文件要求参与投标活动时,还必须满足财政部门、物价部门有关事务所服务收费的管理规定。概言之,事务所招标制度的核心是坚持公开透明、规范有序、质量为先的原则,坚决杜绝招标单位将服务收费报价作为确定事务所中标的关键因素甚至唯一依据。

五、财政部对贯彻实施指导意见有哪些要求?

篇4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加强财会职业道德,是财会人员从事财会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利益分配关系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行为准则,这是提高财会人员素质的重中之重。

一、财会人员的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1.尽职尽责,敬业爱岗

财会人员应当无条件地忠诚于党和国家的财会事业,热爱财会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干好本职工作。

2.客观公正,依法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财会人员应当按照财会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以及要求办理财会事务,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3.廉洁清正,自尊自爱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坚持洁身自好,决不,贪污腐化。爱惜自己的身份,珍惜自己的品格,要有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4.严谨务实,精打细算

财会人员有责任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技术方法,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效益服务,并且应该精打细算、勤俭持家。

5.保守秘密,诚实守信

财会人员在工作中,有可能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一些决策资料、技术资料、经济数据,如果泄露将使单位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优秀的财会人员一定要守口如瓶,保守秘密。诚实守信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财会人员更应具有这种美德。

二、要求财务人员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1.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财务人员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不能只埋头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要把握时代的脉搏,把自己的工作自觉地融入改革的大潮之中,不要迷失方向。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所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工作的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

2.增强财会人员的使命感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资金来源渠道的多样化与会计改革措施的陆续实施,财会会计人员所面对的将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财会人员应在工作中坚持恪守职业道德,坚决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国家有关的财经法规,依法办事,依法理财。

3.建立监督机制,以法管财

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监督业务经办人,二是社会监督会计人员。我们认为主要是发动单位职工和其他社会成员,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有效监督。这样监督面宽、透明度大,可以增强会计监督工作的力度。问题严重的还可追究财会人员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此外,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对所服务的对象都要做到文明礼貌、热情接待、周到服务。

4.加强继续教育

篇5

关键词:财会 重要性 管理策略

财会规范管理,指在特定的目标下,企业将筹集的资金、现金流通、工程盈利等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同时对整个事项的资金使用状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财会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大中小企业在财会规范化管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些问题需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旨在研究新时期财会规范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各企业在财会规范化管理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一、 新时期企业财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财会规范化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的需要

财会规范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按照相关的标准和原则,通过一定的手段,来处理企业内部经济财务关系的一项管理工作。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的重要准则。加强和重视企业内部的财会管理工作,创新管理监督方法已经成为了各大中小企业增加自身竞争力,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的需要。

(二)实施财务规范化管理是企业节约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的需要

我国有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并不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不规范,财务管理暴露出众多问题,例如账目混乱、虚账、假账、回扣等等。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而且还造成企业成本增加。财务规范化管理,可以使企业节约资金,使企业赢得更多利润。同时还可以使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生产上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顺利生产得到保障。

(三)企业财会管理的现状需要实施财会规范化管理

我国很多企业财会管理并不规范,尤其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暴露出诸多问题,例如账目混乱、虚账、假账、回扣等等。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低下,造成企业成本增加,还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加强企业运行中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二、新时期企业财会规范化管理策略

(一)对企业内部的财会制度进行改革和优化

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的财会制度,是确保财会人员做好项目财会管理监督工作的前提。首先,施工企业成立财会监督管理机构专门从事监督管理,指派专业财会人员定时召开委派人员专题会,委派人员可以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等进行交流。其次,赋予指派的专业财会人员一定权利,以保证财会人员在对项目实施监督管理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人或部门的制约,有效的做好项目财会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加强财会管理人员业务培训

财会管理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依靠财会管理人员,因此,加强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提高财会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有些企业为了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忽视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致使他们水平与能力没有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给企业财会工作问题的发生带来隐患。因此,企业要拿出一部分资金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加强财会基础知识、财会管理及财会安全的培训,提高财会工作质量与水平。

(三)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分析体系

财会分析在企业财会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财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财会分析。财会分析不仅仅是对企业财会状况进行分析,同时也是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标准。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分析体系对于财会工作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国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各大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财会信息失真现象,建立健全财会管理信息体系对于杜绝财会信息失真现象有重要作用。财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软件部分,信息化建设既要加强对真实信息的把握,又要加强人员信息掌握及提高他们对信息的甄别能力。

(五)加强监督机制,推进制度执行

企业财会管理必须在一定的监督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财会管理工作质量与安全。因此企业应建立健全财会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并针对制度认真执行,着实起到对财会管理的监管工作,为企业财会工作的顺利进展铺平道路。

(六)加强和规范财会基础工作的管理

财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财会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作为财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事关整体财会管理的关键部分。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中,有些企业忽视对财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的管理,造成企业财会工作出现问题。因此,企业应加强和规范财会基础工作的管理,保障财会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三、总结

财会规范管理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发展至关重要,财会规范管理工作作为企业运转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加企业利润、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各大中小企业在企业在财会规范管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些问题需要提出与解决。我们应深入研究我国企业在财会规范管理方面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各企业在企业在财会规范管理方面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段玉珍. 有关中小企业财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2)

篇6

关键词:财会管理;规范化;数字化

企业将筹集的资金、现金流通、工程盈利等在特定的目标下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并且全过程的管理整个事项的资金使用状况的管理,即财会规范化管理。维护财经纪律和执行财务标准制度都离不开财会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财会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和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财会管理并不规范,尤其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多部门对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认识不到位,财会人员素质低下,还有不少只是重视会计核算、记账、算账和报账,而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有关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的问题仍然把握不准,有时会计核算也常有违规操作现象发生,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实行集中核算后,会计人员与预算单位无直接经济责任利益关系,核算效果加强,监督职能削弱。为适应国内外市场要求,同时也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的需要,每一个管理环节都离不开会计人员的参与。

管理要想实现规范化建设,就必须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质,实现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就必须要熟练掌握规范化标准。培养学习意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学习规范化标准,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规范化标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找出差距,从而不断进步。同时还要加强相关专业的学习,包括电算化、收支管理办法等。管理环境和工作范围内容等不断更新,加强对财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于提高财会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财会管理形成了一整套有别于其他工作的独特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经济活动要合理合法,要符合国家有关的法规和制度,和财经纪律;要有利于资金周转和提高经济效益。财会业务操作的流程要合理规范,完善会计监督体系,确保实现各项业务的真实性和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另外要充分发挥日常监督职能,做好业务协调和重要业务的审核工作,按照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

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我国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与信息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财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软件部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加强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财会管理信息体系。

要明确各自业务分工,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光靠财务部门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做好规范化会财会管理工作的,必须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才行。各部门要做好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凡是能够影响资产,利润的事项都属于财务管理。财务事项往往最容易在各部门产生,所以各部门要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凡事要有计划,积极做好预算工作。树立部门财务管理意识,各部门的事情,一般由各部门承担财务管理责任。做到事有章程、行有规约、罚有依据,奖有规定。

数字化管理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管理的一场伟大变革,财会数字化管理是一种理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改革开放以来,数字化管理思想已经在一些先进的企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中初见端倪,我国财会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企业单位实现了会计的电算化。但目前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质上只不过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翻版,虽然表面看上去好像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实并没有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转变。而且可以说离数字化管理的要求还很远,还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最大缺陷是我国会计软件的财会工作参与管理的功能不足。办好以计算机、通讯、电脑软件等为主的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产业将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实施数字化管理,没有先进的基础实施和管理软件是不行的。我们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转变财会管理观念,财会管理工作者要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要掌握更多的智能性工具。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潮流就是数字化管理,而数字化管理需要不断创新,所谓创新就离不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全体财会人员要提高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

总之,加强财会工作规范化管理,对提高财会核算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对新形势,应该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尽快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合理科学利用财会资源,强化财会管理规范,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优质的服务。(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吴立敏.浅谈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J].会计之友,2006(10).

篇7

关键词:财会管理 集中核算制 利弊 对策

财会集中核算制的实施,能够让企业内的各单位具有一定的资金使用权利,并且能够将企业内的所有财会业务进行集中管理,这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做好财会集中核算制的推广,有利于规范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管理行为,并且能够对资金活动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从而使得企业的财政资金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一、财会集中核算制的积极作用

(一)业务流程更加规范

集中核算制的实施,能够对各个部门进行分户监督和管理,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企业内部出现部门私设“小金库”或者出现报假账等不良情况的出现,同时,也能遏制下属单位为了相关部门利益随意支出和大手大脚的习惯,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支出。对于企业内的每一项经济活动,在进行报销的时候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来进行,从而使得整个财会管理的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对于企业内每一个月的财务信息和资料,都会定期送至核算中心主任的手上,以便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确保企业资金流动的合理性,从而使得企业的资金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集中后,统一可会计核算口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消除了各单位(部门)执行会计制度的不一致性,同时解决了集团内各单位数据无法准确的纵横分析。既提高了财会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使得财会信息的生成和传递具有更高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给各单位领导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提供有效地会计信息基础。

(三)提高财务服务事业服务水平

通过集中核算制的实施,能够加强对资金支出的监督和管理,并且通过完善的财务制度遏制各单位和部门不合理的开支。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支出,绝不受理,从而在有效地保障了企I资金利用率的同时,使得财会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财会集中核算制的弊端

(一)会计职能的缺失

会计集中核算的出发点是规范会计核算和规范资金支出。实际工作中,会造成会计主体责任不明确,核算中心与被核算单位在经济活动上相脱离,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由于不了解被核算单位的经济全貌,会对某些经济业务产生误解,导致相关经济业务的反应上带来不确定性,以至于难以控制各项支出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从而产生支付风险。另一方面被核算单位负责人认为本单位没有财务人员,不愿意承担会计责任,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形成真空。由于会计核算中心只是在集中的办公点工作,强调会计核算和表面上的监督,大大弱化了会计的预测、分析、决策等职能。

(二)人才的缺乏

大多数单位财会集中核算控制信息化的水平是比较低的,并且相关人员观念是比较落后的,在实际的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较好的控制,同时还没有合作的思想观念,这样就导致了实际的工作效率降低,很多需要完成的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三、完善财会集中核算制对策

(一)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制度

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根据实际制定有关会计集中核算的法规文件,使会计集中核算有法可依,明确被监督对象的主体和应该承担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以及会计核算中心附有的监督连带责任,保障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范运行。企业要充分的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同时也要保证对外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这样对于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理念有着很强的管理作用。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确保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加强专项资金审核力度,严格执行预算并建立大额费用审批制度、超指标审批制度、超用款计划审批制度以及被核算单位的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内控制度,明确责任。

(二)加强财会集中核算人员的专业性

对于一些财务管理知识落后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经验以及专业化水平的落后。企业财务人员要学习专业的职业技能,加强财务人员在会计知识方面的更新,做到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不仅在专业技能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也要在面临新问题时,给企业做出相对正确的决策。企业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坚持财务人员持证上岗,并强化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要制定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并充分发挥单位与核算中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对集中核算中心人员及各单位报账会计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这些会计人员监督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之下,传统的财会管理制度已经很难跟上时展的步伐,因此引起财会集中核算制这一新的工作管理制度意义重大。然而凡事都有利弊,对于集中核算制这一制度的实施来说也不例外。这就需要相关的财会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集中核算制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能够不断完善集中核算制的发展对策,以实现将财会集中核算制的最大优势进行完美体现,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近几年,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问题频频出现,这种现象给国家、社会、企业乃至个人利益带来了诸多消极的影响。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传递的失真导致了国家将会提出缺乏准确性的社会经济政策,并且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矛盾从而扰乱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企业和个人的层面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将会引发企业的信用危机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危机到个人及投资者的利益。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广大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和劳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有个别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在小团体利益乃至个人利益的驱动下,不能坚持原则,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甚至直接参与编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使会计行为偏离了既定的会计目标,给企业及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研究意义

会计行业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基础,与此同时也是一个诚信的行业。如果会计行业没有诚信,弄虚作假,那么会计关系存在所依赖的基础就会垮塌,会计这个行业也将会走到尽头。如果会计人员不是忠于职守、廉洁奉公,而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利用职权索贿受贿、用权利经营、搞权钱交易,那么生产要素就不会按照价值规律运行,资源和资金也不会朝最佳方向流动,市场经济中就难以形成平等的竞争机制。因此,加强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会计自身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三、研究内容

首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自身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职业观念、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等方式。

其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证。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有助于会计人员正确定位人生理想追求。如果将人生理想定位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上,那么他一辈子也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只有将自我的人生理想定位在社会贡献上,他才能拥有豁达的胸襟,才有可能在社会贡献中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最后,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挥。职业技能是指各行各业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现代职业技能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与职业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第二,符合职业要求的操作技能;第三,一定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没有职业技能道德很难从事职业活动;职业技能水平较低的人,就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劳动而面对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我们更应该充分提高我们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来规划并保障我们的职业生涯。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职业道德既是企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企业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其对行业的重要性体表现在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本行业的环境,企业中行业间的信誉是生存的保证。一个企业的信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事这个岗位的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有力保证。

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的素质与其责任心成正比,职业道德高的人其责任心也比较强。因此职业道德的提高能促进企业的发展,带来发展的动力。

四、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狂潮,跨国公司的日益壮大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此同时,来自各个国家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商业竞争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原因,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作用迫使公司以各种手段增加经济效益,而这种经济效益的提升不仅仅作用在企业外部,同时也作用在企业内部,首当其冲的便是财会人员的经济核算功能,直接影响着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够。从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制造假账、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典型案例来看,违反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等行为的重要原因就是单位相关负责人的授意、指使甚至强迫为之。而这些行为都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力度不够,企业管理层人员之间的相互牵制制度尚未建立,财会人员的从业环境不利于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当下,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由社会监管、会计职业团体监管和单位内部监管三方面组成。我国的会计监管法律主要有《会计法》、《审计法》,但是落实在具体的监管过程中仍存在很多漏洞。会计监管机制不够健全,无法对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也欠缺评估的标准和等级。

五、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建议

财会人员应该提高自身的自律意识。财会的职业道德自律是以财会职业道德良心为核心,达到完善自我控制从而严格遵守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目的。财会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都明确了财会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品质。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表现为一种职业道德情感,它会影响财会人员对他人和社会义务感的表现。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自律也可以体现为一种自我评价,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等在财会人员意识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财会信念和意志。同时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可以体现为职业良心。

财会职业道德的自律是以牺牲财会人员的个人利益为前提、以实现整体利益的原则和规范为评判标准。财会职业道德是可以调节个人利益以及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因此,提高财会人员的自律意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每位财会个体加强了自律意识才能从根本上真正地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

笔者认为应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日常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每一环节的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达到对企业财会人员的职业行为采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的目的。通过内部监督机制使会计凭证真实有效、记录完整准确,可以有效地堵塞漏洞并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偏差进行及时地纠正,从根本上杜绝财务作假、提供虚假信息等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其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不言而喻,企业内部的监督控制是遏制财会人员提供虚假信息的重要工具,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重要途径。

篇9

社会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为会计、统计实现一体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促进了两者资源共享,进一步深化了两者在核算体系中的有效交流。现如今,企业会计业务正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统计方法有着简洁、清晰的特点,将其应用到企业财会业务中,必能有效提高财会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因此,展开对其二者的分析与研究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二、统计在财会业务中的应用

统计在财会业务中的应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用于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财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是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时,对某些特定合作对象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主要利用监督货币计价等方式,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事前、日常、事后监督。除利用价值指标对货币进行监督外,会计监督还包括对货物的监督,以保证货物的安全,公共财产不会受到损失。二是用于财务预测。统计方法不仅能够检查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漏洞,还能将多层次数据放在同一平面进行比较分析,全方位判断结果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科学预测。而在进行财会预测时,工作人员通过整理企业财务活动的数据,结合当时社会背景等客观影响因素、参与者的主观判断综合得出所需要的信息,并运用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某些方法,对即将举行的活动进行进一步预测,提前进行规划并加强控制,保证市场的稳定和服务的全面。在实务中,很多统计方法都可以用在财务预测上,如单变量分析、条形概率模型、回归分析法以及多元判别分析等。

三、会计与统计的关联性辨析

会计主要度量工具是货币,其任务是记录、分析并且计算经济组织内的生产情况、运行过程和最终结果,这是企业日常运营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并对企业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有重要意义。统计方法则是指在收集数据后进行整理、分析,对数据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得出结论的方法。其一般利用数理统计推断原理,对被统计对象的特征进行测量、描述和分析,并建立出相应的数据模型,以此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在设计方案、分析可行性、预测市场等工作中都有大量的运用。两者关联性具体如下:

(一)两者联系

第一,会计是统计产生的基础。进行统计所必需的指标和相关数据都是从会计中得到,同时,统计中最常应用的记账方法所遵守的原则也来自会计原则。统计是经济组织中常用的一种管理形式,可以反映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投入和产出,也可以反映流通资金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会计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提炼出与统计核算相关的信息用于经济管理。

第二,统计和会计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会计和统计两者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高度协调性和统一性,实现两者一体化是维护当前市场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其中,统计工作的基本指标是时期指标,该指标是统计核算的初始指标,同时,在会计过程中也有所反映。而在会计应用办法中,统计的平均数理论也是会计加权平均法的产生基础,可见,会计和统计是相互渗透与联系的。

(二)两者区别

第一,在核算目标和原则方面的区别。统计的目标是反映经济组织的财务流通过程,对宏观经济情况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为企业决策和财务管理规则的制定提供依据;会计的目标是将企业的现金流通量、财务经营状况和最后的收支结果等信息进行归总,交由主管部门审查。

第二,在核算方法方面的区别。统计采取属地管理方法,对所有的核算资料进行统一管理,最终形成总体核算;会计则采取分级管理和分层管理的方法。

四、推进会计与统计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一)夯实人才基础

实现会计和统计一体化目标的关键在于人才支撑。但当前一般企业单位的基础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和统计的一体化都了解甚少,将会计资料作用于统计核算成为一大难题。如果会计资料不能及时提取并有效保存,将造成企业重要信息的流失和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会计工作人员由于缺少相关统计知识和统计能力,不仅制作的财务报表水平偏低,其真实性与科学性也难以保障。因此,立足于经济新常态发展形势下,财会人员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还应当具备能够对经济形势进行基本预测的能力,以及能够对经济发展参数进行计算,以此为企业相关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因此,为了促进会计和统计的一体化,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培养一批素质过硬的优秀财会人才。

(二)明确岗位分工

现有部分企业的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仍处于分工混杂的状态,造成会计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统计工作开展也不够完善,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数据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环节就是实现明确的分工合作,加强统计和会计人员的交流,使两者在职能上能够形成互补,积极协作,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三)善用计算机技术

信息时代工作业务开展多依赖于计算机操作,而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也确实能够为会计资料和统计资料的互相利用提供技术基础,进一步促进两者有机结合。对此,企业应当积极组织财会工作人员参与技能培训和进修,促使相关人员能够灵活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提高其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由此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以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篇10

【关键词】村级财务 困境 解决路径

一、优化村级财务管理的意义

村级财务管理,是指对直接归农民集体占有、支配、管理的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收入、使用、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的核算、计划、监督与控制。村级财务管理是村级事务管理的核心,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加大财务公开力度,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村级经济发展,巩固村级基层政权,保持村级的社会稳定,促进党群、干群关系,强化廉政建设,构建和谐新村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村为了管理好财务,各村民委员会配备了相应的财务人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财务管理体制随着经济发展愈来愈不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当前所实行的村账乡代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村干部乱消费村集体资金的现象,但也存在管理不规范、队伍跟不上、收效不乐观、账目有漏洞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三、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困境

(1)村级财务内部管理不规范。当前虽然财政收支都实行了村帐乡代管,但内部制度不完善、管理粗放等问题依旧不同程度的存在。一是岗位的设置违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一套或几套账的总账、明细账、现金账由一人统管,缺乏必要的牵制和制约;二是财会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导致费用支出手续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三是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绝大部分村没有制定财产物资的购置、保管、领用、管理及处置核销制度,或虽然制定了但没有得到较好执行,给集体资产的流失留下了很大隐患。

(2)财务收支矛盾逐渐凸显。地区各村村级经济存在差距大,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有些村地理条件优越,财政收入一直都稳步升涨,也有一些村,受原来历史条件的制约,全凭预算资金过日子。在实际操作中,日常经费支出不能剔减,突发性的预算外支出成上升趋势,群众心中就会存在疑虑。此外,个别村干部作风浮躁,奢靡浪费,也是严重影响村级财力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3)村级财会队伍老龄化严重。村级财务会计队伍,是村级财务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操作者,是管理村级经济的主力军。村级理财小组会计人员不仅仅是资金的纳进和取出,还要具备一定的业务技能、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需要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人才来勇挑重任,后备力量的培养工作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4)村级财政职效主观削弱。财政所对本级政府的所有财政收支都负有核算和监督职能,虽然财政体制不断在创新在变化,但财政核算和监督职能始终是核心所在。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村级财务管理依然存在猫腻和黑洞,出现一些反常的现象,财务人员不坚持职业操守,不遵守财务制度等现象不正常的存在,应当高度关注。

(5)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偏低。通过调查还发现,目前村级财务存在招待费列支、招待费数额逐年攀升、违规发放奖金福利、项目资金投入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形象,也造成了财政资金的浪费。

四、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困境的解决路径

(1)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落实规范管理。严格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有关制度、法规,建立村级预算决算制度、村级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财务监督和审计制度等,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从而使村级财务工作规范化。重视和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各村财务都要设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存款日记账、用工登记薄和会计档案柜等。

(2)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实现民主理财。村集体经济组织要严格按照有关文件

求,将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定期、如实进行公布,接受村民监督。公开的账目要真实,内容要存档备查。每次公开后,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要及时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此外,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应当充分履行监督职责,真正做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3)抓好村级财会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特别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实行会计电算化势在必。财会人员被确定之后,一般不要随意变动,财会人员的任免和调换应由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认真组织村级财会人员学习财经法规和政策,坚持原则,爱岗敬业,廉洁奉公,并保障其合法权益,对违反财务规定的财会人员按有关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4)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充分发挥村级资产效用。首先明晰产权、摸清家底,搞好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的界定和产权登记,建立集体资产台账。其次,根据清产核资的结果准确无误地建立资产台账,做好集体资产的登记工作,做到账实相符,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的取得、变更、销毁按照其总额的大小,分别实行备案和审批制度,并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登记。防止个别干部高价购建和贱卖村级集体资产的状况发生,防止资产流失,保护集体资产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李视友.村级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设想[j].财会研究,2008,(5).

[2]张鹏兰.当前村级财务管理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