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设计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城市景观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本文以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为例,尝试从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等几个方面进行景观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进行改造设计,以不同的设计理念,打造风格各异的主题街区,并通过建筑色彩营造商业氛围,实现“赏”、“游”、“购”一体化。本文重点叙述了景观评估结果同景观设计实践的协同关系,探索景观评估体系纳入到设计实践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景观评估 步行街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4-0036-04
一 城市街区景观评估的意义
在日常的设计实践中可以发现,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法规政策有不少,但是多指一些经过专业部门鉴定过的、列为文物的、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区域,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承载历史记忆,寄托城市情感的建筑物和街区往往被简单地推倒重建,造成了城市历史的割裂和城市发展的无序。譬如一棵树木的生长,或许它有一些伤疤、或许它有一些横枝野权,只要经过适当修剪,总能找到让其焕发青春的方法,完全没有必要将其连根拔掉,换种新树。这种对待城市街区的简单行为从当时看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以历史的角度看,往往得不偿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城市景观资源一再遭到破坏,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直面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关系。城市景观中哪些资源值得保留?哪些需要改造?改造的力度需要怎样控制?这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中国现今的建设环境下,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和保护意识,过多地承载着城市记忆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环境被大面积破坏,城市的发展轨迹被完全抹去,随之消失的是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如何在现有的城市环境下,对城市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估,在保留城市文脉和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手段,提高城市环境的品质,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增加人们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二 景观评估的程序和方法
(一)景观评估的程序
国外较早出现的景观评估体系是产生于19-20世纪的以英美为主体的景观评估体系,在这一阶段,西方发达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在1949年颁布的,以保护乡村历史和景观,维护国家公园和地方景观特色为目的的《国家公园和乡村土地使用法案》,美国在1964年颁布的,以保护原始自然环境,野生生物为目的的《美国荒野保护法》等,在制定法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评估体系和学术流派,但是这些评估工作的评估对象往往以自然景观为主,鲜有涉及到城市景观和人文景观,本文尝试借鉴专家学派中Litton的形态学理论和经验学派的Lowenthal.D的偏重心理感知的相关观点,完成对于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这一位居城市中心且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城市街区的景观评估工作。
(二)景观评估的方法
在任何一种评估指标体系中,组成景观的各个要素都会被详细地罗列出来,并且制定严格的评估标准,如地形地貌是否多变、植被种类是否丰富、景观色彩是否多样且生动等等,而对于城市景观则多从空间、序列、光线、色彩、植物种类等方面进行评估,所以此次景观评估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三 廊坊新世纪步行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发展对于步行街的影响
廊坊新世纪步行街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东西长5.4公里,分成8个街区,几乎横穿了整个廊坊市,成为当时廊坊市最著名的一条大街。虽然体量巨大,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设计导向问题,步行街在建筑形态、空间利用上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问题慢慢显现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空间划分不合理:步行街中央50米的间距过于宽大,产生强烈的隔阂感,不符合人们购物休闲的行为习惯。(图1)
建筑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临近城市主干道的街头立面没有风格特色,可辨识度底。(图2)
各个步行街之间被城市干道隔断,无法形成连续的整体效果,随着城市机动车流量的迅猛增长,这种割裂感越发明显。
建筑色彩过于单一:全是米黄色,缺乏商业活力和业态特点。
随着网络电商的兴起,实体商业受到巨大冲击:步行街缺乏相应的商业配套和商业设施来吸引客户,市场竞争力逐渐减弱。
(二)业态变化对于景观的要求
新世纪步行街设立之初,其商业定位并不是十分清晰,随着近几年廊坊城市的快速发展,步行街的外部商业环境和内部业态结构都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在客观上对步行街的景观改造提出了现实的要求。首先,在步行街南侧兴起了一个以万达广场为核心的新商业中心,集中了大型购物中心、影剧院、餐饮服务等全套的商业服务设施,形成了新的城市热点,其次,步行街内部经过多年的经营,各个街区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业态环境,如第三大街主营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第四大街主营时尚用品和服装等,这些外因和内因都会对景观改造设计起到非常明显的限制和引导作用,而且会对景观的内容和形式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
四 景观评估在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一)新世纪步行街景观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鉴于新世纪步行街位于城市中心,且完全是人造环境,所以其评估内容和标准同现行的诸多景观视觉资源管理系统评估指标体系不尽相同,在综合考察了步行街的周围环境和景观现状后,我们尝试从可达性、景观要素、空间感知、触觉感知、配套设施完整性、维护管理便捷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标准见表一1。
(二)新世纪步行街的评估结果
经过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进行多次调研,及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廊坊新世纪步行街整体状况从评估指标所给定的六个要素进行讨论研究后,制定出符合廊坊新世纪步行街景观评估的调查表,先后7次组织业主开会讨论,并对当地的百余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再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后得出的评估结果如表一2所示:
通过对评估结果表一2的解读我们可以得知,新世纪步行街在交通可达性、道路通畅性等方面得分较高,即原始的规划框架基本合理,但是由于当时的设计思想陈旧并且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在空间的丰富程度和停车场数量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商业环境的需要,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内的绿化植物和地面铺装破损严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步行街的景观感知。
五 根据评估结果对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
(一)新世纪步行街改造设计的方向
根据景观评估的评估结果,步行街的景观改造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调整步行街的功能分区,理顺功能布局:解决停车面积不够等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丰富步行街内部空间组织形式:打破街内空间形式单一、风格一致的僵局,将每段步行街自己的独特风貌展现出来。
通过丰富色彩和增加亮化来烘托步行街的商业氛围。
全面整顿每段步行街的端头空间:使之具有显著的风格特征,并能够起到联通每段步行街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作用。
(二)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方案
廊坊地处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之间,位于京津走廊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同时又是河北大学城的所在地,这就使新世纪步行街天然具有了联通京津,承接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天津的西洋风尚,将东西方文化熔于一炉的区域优势和文化优势(图3)。同时,步行街又地处城市中心,两侧都是非常成熟的住宅社区,步行街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购物场所,因而当地居民对步行街怀有深厚的情感,所以这次改造设计的主旨确定为――“京津通廊,人民乐坊”。
新世纪步行街1-8大街东西贯穿廊坊市中心,总长逾5.4公里,这样的规模和体量国内罕见,只是整条步行街被7条城市主干道分割开来,无法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所以在规划设计中将1-8大街有效连接,形成一种既是有机整体,各个街区内又各具风情的街道景观,使新世纪步行街重新成为廊坊市的商业主轴、文化主轴、景观主轴和亮化主轴。同时,步行街的改造设计不仅仅局限在内街这一条线上,应当充分利用交通流线、城市家具、标志表识和夜景亮化等手段将两侧的商业空间和住宅社区吸纳进来,利用城市屋脊效应,打造城市景观带,真正做到“纵向连接、横向沟通”。
在步行街原有的建筑设计中,建筑立面风格和建筑色彩较为单一,缺少变化。本次改造设计在尊重原有建筑风貌,不做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利用增建屋顶、修建山墙等手段(图4),打破原有建筑过于统一,僵化刻板的局限,以造型各异的设计手法,在对原建筑不进行大量拆改的前提下,打造不同风格的主题街区(图5、图6),同时丰富建筑色彩,营造热烈的商业氛围,真正实现“赏”、“游”、“购”一体化。以第三大街为例,这段步行街以经营电子产品和办公用品为主,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了简洁硬朗的德意志绗架结构形式,在内街新建的建筑物和步行街两端的沿街立面上,笔直挺括的绗架线条代替了柔弱的石膏线脚,明朗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精确、高效的心理暗示,和业态特点相符的同时也赋予第三大街强烈的视觉语言街道特点和可辨识度明显提高。
在本次规划设计中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各段步行街内部的设计定位和风格体现,一个是各个街区之间的连接与沟通,它们就像玉带上的玉版和串珠那样密不可分。其中,各街区的连接将是亟待解决的设计难点。通过分析其他城市解决同类问题的案例,连接方式最终确定以天桥为主,采用交叉式、平行式、单一式等不同的构造手法,能够使街道两侧的游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到达街道的另一端,同时,由于这些天桥位于城市干道的十字路口,背靠步行街风格迥异的沿街建筑,完全可以利用不同风格的立面造型,配以现代化的亮化手段,使其成为具有极高显示度的都市明珠。
新世纪步行街的内庭宽约50米,这样的尺度对于一条步行街来说过于宽大了,步行街两侧的行人很难产生交流,无法形成交融贯通的商业氛围。所以规划设计中在内庭增加了大量的商业设施和商业建筑,如酒吧长廊、IT体验馆、灯光廊架等,这些商业设施―方面提高了区位品质,凝聚了商业氛围,同时也拉近了步行街南北两侧的距离,使人们在步行街内部的穿行和购物变得更加惬意。例如,在第二大街的南北两侧各增加了数组西班牙风格的廊架建构,距离原有商铺9-14米不等,这样的尺度对于购物的人来说是最适宜的尺度,廊架内侧的轻体构筑物里还可以提供餐饮和休憩服务,同时两组廊架之间还有广场和喷泉等景观元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步行街内庭的使用效率,同时提高了步行街的环境品质。
近年来,商业和艺术相结合,通过艺术来提高商业品质,通过商业来推广艺术价值,已经成为人们共识的商业发展方向,无论是上海的“新天地”,还是北京的“三里屯”、“798”,随处可见艺术融入商业环境的成功案例,所以在新世纪步行街的改造设计中,必不可少地要融入艺术的相关元素,并且要做到结合业态特点,体现地域文化,引领时尚潮流,成为改造设计中的点睛之笔。例如第四大街的“风情意大利”设计主题,就紧紧结合第四大街时尚服装的业态现状,通过曲线形的平面布局,具有雕塑特性的街心钟楼钢架(图7),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使之不仅成为购物休闲的场所,更是一种城市的标记和时代的印记。
六 结语
本文在调研国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案例,结合国内城市发展的实际状况,从景观评估的评估标准入手,力图梳理出一套城市环境下景观评估的依据和方法,并以廊坊市新世纪步行街为例,重点叙述了景观评估结果同景观设计实践的结合过程,探索了如何将景观评估体系纳入到设计实践中的可行性。
篇2
原国家教委在高等教育改革基本思路中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教学改革是核心,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如何根据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发展的实际,从体育课程设计的主导思想入手,构建系统而合理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框架体系,制订出科学的课程评估验收标准。这对转变体育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新型人才,促进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21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1.1 以未来社会发展为前提
现代科学革命正不断地促使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一体化,使生产方式朝着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化的技术装置所代替,尤其是计算机电脑的广泛运用,人的脑力劳动时间增加,肢体活动减少,造成劳动者肌肉萎缩、肌力衰退、新陈代谢降低、神经衰弱等现代文明病。另外,城市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平衡失调,加之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大,导致冠心病、高血压、神经症等现代文明病的增加,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科学的体育运动是预防现代文明病有效的方法。21世纪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应当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加以研究和设计,以保证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各项目标与任务的全面实施,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1.2 以知识分子的健康保健实际需要为中心
10年前,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国11个省市的20余所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万名中高级知识分子的体检和死因进行调查,发现中高级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是58.52岁,其寿命比当时全国人均寿命缩短近10年。据最近调查资料反映,北京中关村地区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2岁降至53.34岁,比全国第2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73岁低22.39岁。
另据调查,影响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的主要因素,除了工作和家庭负担重、经济拮据生活条件差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我保健意识缺乏,因学习、工作而引起的身心疲劳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消除,许多中年科学家、教授的运动保健知识十分贫乏,据统计,在坚持体育锻炼的知识分子中,病后开始体育活动的约占50%。他们锻炼的动机是为了治疗疾病,恢复健康,而不是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知识分子,特别是中高级知识分子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他们的身体保健意识远不适应增进健康的需要;他们呼唤着掌握更多、更系统的科学保健知识。因此,在这大力提倡科教兴国、知识创新的今天,如何根据大学生在校学习条件的实际和将来毕业后开展自我健康保健的需要,设计和构建体育课程,这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学科值得深思并予以合理解决的问题。
表1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标准
评估指标 评 估 内 容 与 标 准 一级指标 二指级标 师资队伍20分 师资
结
构 (12分) 学
术
水
平 (8分) 教学条件(60分) 教学内容及设施(30分) 教学措施 (20分) 13.教学手段科学,方法有效,深受学生欢迎(8分)。
14.具有教书育人的措施,并能进一步实施(4分)。
15.能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课外辅导计划,并能有效地开展课外辅导工作(3分)。
16.有明确的教改目标,并有教改规划,取得明显效果(5分)。 查阅有关教育、教学、教改管理文件,查看教师教案,询问了解。 考
试
方
法 (10分) 教学成果(20分) 教
研
效
果 (12分) 21.获得国家及省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或单项教研成果奖(6分)。
22.教学改革有突破,取得明显效果,并得到社会承认(6分)。 查阅有关获奖文件、证书及教改资料,向教务部门了解体育教改的内容和效果。 教
学
篇3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多元化,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成为中国高校在新的战略时期谋求更大发展的关键[1,2]。而专业作为高校的重要单元,其建设水平对于高校在该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作用[3,4]。近年来,作为促进高校办学水平提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部也在不断大力推进本科教学评估,并针对性的以专业为评估对象设立了校内专业评估等具体形式,以使高校专业更好的实现自我评价和自我考核,科学衡量专业办学达标情况,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以期更好的适应不断演进的社会需求。
按照这一质量控制架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始探索性的进行专业评估,这一评估过程自2016年起着手准备并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历年的数据报告为基础,分别从专业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专业自评报告一套。本文即以此次评估工作,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存在的典型现象、问题、经验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与总结。
二、专业办学定位与目标
在评估工作中,专业办学定位与目标决定了专业的办学层次和工作方向[5]。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按照其涵盖的学科范围,结合本专业宽口径的特点,确定专业定位如下:
1.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具有电子系統分析与设计、信息分析与处理、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能适应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鼓励与支持学生深造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2. 服务面向定位:以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确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秦皇岛本地需求为依托,面向全国,重点服务京津冀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向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
3. 专业发展目标定位:专注于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逐步提高专业水平并与东北大学整体水平相适应。
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下,专业确定了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方针,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宽厚的工科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成为富有创新与协作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为更好实现上述办学定位及目标,落实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采取了如下措施:
1. 校本科教学年会专业研讨会从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服务等多方面讨论本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 要求青年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需至少参加一次该竞赛,提高了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促进教学水平提高。
3.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依托河北省电子信息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指导学生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工程素质与团队协作意识。
4. 实施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和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派遣学生参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3+2联合培养等项目,使优秀学生有机会学习国外优秀教学经验。
5. 开设专题学术讲座课程选拔博士及副高职以上教师开设的专题学术讲座课程,讲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拓宽科学视野。
6. 实施专业导师制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四年大學生活的专业问题,每学期定期与指导班级交流和提供专业指导。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
在上述举措的实施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出国率保持高水平,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其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以保持本专业在相关领域的竞争优势,其中,关键性的问题主要包括:
1.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前瞻性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人才长期发展反馈周期长,而电子信息领域技术更新速度快,为此应及时跟踪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状况,制定培养计划时组织专家论证,保证其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2. 专业与就业行业偏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宽口径专业,如何实现这些学生个人职业长期发展需要深入考虑。为此,应鼓励学生除广泛参与科创项目外,吸纳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开展实训项目。
三、专业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素质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精湛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前沿学科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本科基础教学力量的配置,并通过以下举措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质量:
发挥学科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前沿学科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本科基础教学力量的配置。发挥学科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前沿学科的同时,进一步优化了本科基础教学力量的配置。
1. 限定教师最低本科教学工作量,为本科生开设高水平的专业选修课、专题研究课或负责组织编写教材;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2. 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举办系列学术前沿讲座,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重要的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加快知识的更新。
3. 实行新进教师、留校博士都必须承担本科生课程的制度。给予新教师一定的备课时间,及时将其编入到课程组中,通过老教师的传、帮、代,尽快达到上本科教学讲台的基本要求。
4. 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根据教学和学科建设需要,有计划的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国外学术访问研究或攻读博士学位,聘请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退休教师成立教学督导组,检查和帮助指导任课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5. 对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和采用先进教学手段的教师,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荣誉和物质奖励,在聘岗、奖金分配、派出、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
经过上述举措,近几年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逐渐提高,教师教学评价情况良好,青年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升。
在此次评估工作中,表现出的需要解决的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 专任教师人数不足通过大力引进具有海外经历的人才,或者从国内一流院校引进人才、积极拓展对外合作,聘请海外讲座教授等途径,加强学科和专业师资力量,丰富专任教师的学缘构成。
2. 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加强新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宣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快速转变思想,开发教学资源,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充分发挥教研室在开展教学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3. 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途有限通过政策引导,拓展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提高青年教师进修及出国学习的动力,并安排青年教师参加有关学术讲座,并派遣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各地学术会议、课程论坛和短期培训班,加大青年教师参加国际研讨会的机会,继续积极推进教师海外进修项目。
篇4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标准化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is increasing, road construction is ente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growth, the construc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is paper mainly aimed at the existing management problems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safety standards, on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standards and safety risk assessment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way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standard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引言 :为了能够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出现任何安全责任事故,需要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必须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深化,积极推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并加强对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实践,尽可能的提前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必须要立足预防,从源头出发,做到标本兼治,构建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从制度出发为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提供保障。 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与条件使得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艰巨而且复杂,安全隐患排除不彻底,采取的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不完善、科学,又造成了新的安全隐患,导致了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影响了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也破坏了安全效益,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事实上,通过采取科学、系统、完善的施工安全保障技术与措施,完全能够排除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保证施工人员按照操作标准规范施工,避免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公路施工现场施工材料、设备、施工人员众多,条件不一,安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这是安全工作难度加大的主要原因。分析公路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可发现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是因为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施工人员素质较低。排除施工技术、材料质量的因素后,影响安全生产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施工人员的素质,这是施工现场事故产生的重要原因。施工人员的素质低,缺少施工机械施工操作的技能,对于施工技术的掌握不足,使得施工操作过程不规范,产生安全隐患,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
2.部分施工企业赶进度。有些公路工程工期较短,施工企业为了尽快完工,或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尽快完成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赶进度,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得过且过,弄虚作假,没有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生产安全系数大大降低。
3.安全监管的缺乏。施工单位安全监管不足,具体表现在缺乏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的措施和制度,比如管理原材料的供应和采购、监督施工过程施工机械的操作、运转。即使存在完善科学的安全监管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施行,安全管理不到位,让制度和规范流于形式。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安全保障措施的重要性。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监理单位没有起到监理的作用,不能有效、有力地监管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环节。
4.安全保障技术的缺乏。安全保障技术直接影响了施工的安全。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来进行安全技术控制,另外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技术不过关,施工设备落后等都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措施
1.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
要实现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就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必须要明确项目部、财务部、设备部材料部、办公室以及施工队等各个部门各自所需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职责。在此基础上细化每一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所在岗位需要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与此同时还必须要出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制度,并且安全检查、培训、防护管理等都需要有相应的制度来作为支撑。在此基础上必须要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防止在出现安全生产事故时不能够进行快速有效处理的现象。
2.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制,制定奖罚措施,定期考核
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制,并制定出合理的奖惩措施,加强标准化考核。确定评审单位与评审人员。评审组织单位与评审单位必须要严格的根据想要求规定开展工作,同时各级的安全部门要对经验进行积极的总结,对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程序进行完善,并控制好考评流程。对于评审组织单位以及评审单位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管理,让考评工作能够得到规范,把好质量关,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定、弄虚作假的情况,必须要严肃处理,如果情节严重,必须要取消评审资格。同时对于那些评审不能够达到要求的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惩罚,责令限期整改。并且在评审合格之后必须要定期的进行考核。并且需要采取法律的、经济的以及行政上的手段构建起良好的奖惩机制。
三、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对公路施工工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是减少施工事故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要对施工风险评估进行重视。
1.总体风险评估
该风险评估针对的是公路工程施工阶段所存在的风险的大小,可以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定量评估。总体评估需要建立在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需要由建设单位来进行组织,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共同参加成立起评估小组,对总体风险等级进行评估。总体风险评估的结论能够作为工程相关安全简单管理部门对公路施工风险总体监控的依据,并且施工单位也可以根据总体风险评估的结论来制定出对策措施。
2.专项风险评估
该评估的对象是各种施工作业活动,其主要流程包括了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这三个方面。在风险源辨识的过程中需要对参与者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工程相关的基础性资料进行收集。在风险源辨识中需要对工程建设的基本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分析工程建设的目标、阶段、活动以及周边环境中所存在的风险。同时还需要根据公路施工作业的基本流程,分解工程施工作业活动。在此基础上,辨识并筛选风险源,并对风险进行估测。
专项风险估测应该根据工程的特点,对工程的建设条件、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环境条件等各个阶段的开展风险评估。事故的后果主要需要考虑的是人员伤亡与直接经济损失,并且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将环境影响、延误工期、社会影响都作为风险后果的考虑范围之内。通过专项风险评估,能够从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风险等级来对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完善,并做出风险控制措施。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采用定性估测、定性与定量估测结合的方法。定性与定量主要是应用于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并且往往需要采用专家调查法。
3.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
公路施工安全风险控制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风险评估的结果、成本效益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悬着,所选择的应对措施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并根据针对性与重要性对措施建议进行分类。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需要根据以下顺序来进行:(1)本质安全措施,选择控制措施时需要从本质安全的角度出发,对风险源进行消除或者是让风险能够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2)安全隔离货防护,如果不能够本质安全对风险进行控制,那么就需要通过隔离或者防护的手段来让风险降低;(3)进行警告或者标示,对于通过上述措施之后还留下的风险,必须要通过警告、标示等辅助措施来降低风险;(4)进行教育培训,必须要将所确定安全措施在施工前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安全管理与施工作业人员,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不安全行为。
四、结束语
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建设与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公路安全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的控制公路施工安全风险,必须要积极的开展公路施工安全标准化工作,并进行切实有效的安全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篇5
(一)2011年3月份工作小结为配合管委会2011年上半年的土地上市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发城市用地,更好的指导城市建设,我局完成了高新区2011年上半年拟上市地块的资料汇总。相关处室根据各个片区的控规、城市设计,制定各个地块的拍卖条件并划定用地范围,经过几轮的局领导会议调整后,形成最终的地块拍卖材料。包括狮山街道、枫桥街道、浒关开发区、浒关镇、镇湖、科技城六个片区共计15个地块,总面积约1255.72亩,其中45%为商务用地,55%为居住用地。
2、生态城启动区城市设计进入方案深化阶段
生态城启动区城市设计进入方案深化阶段,英国jtp公司对投标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将重点从道路交通、结构布局、生态技术应用、景观概念规划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调整,真正将苏州独有的城市、人文魅力与精致有趣的城市空间结合,融入生态设计理念,打造独特的、精致的宜居生态城。
3、完成苏州科技城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中间成果
此次城市设计范围位于苏州高新区科技城内, 龙山路东、锦峰路西、科普路北、科研路南,总面积约为1.3 平方公里。规划以原《苏州科技城中心区城市设计》为基础,以“建设苏州市全市范围的中心商务区”为总体目标,以“打造高强度开发的包含商业、办公、商住、高档公寓、酒店、文化娱乐等功能在内的现代商务集聚区和城市副中心”为总体功能定位,形成“两条轴线、五个节点、五个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是对规划区域进行交通分析和开发总量评估,并根据结果对城市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设计成果。
4、开展大阳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块功能策划
大阳山位于高新区中心地带,衔接了高新区各功能组团,为使大阳山的开发在更具可实施性的规划指导下进行,对大阳山区域进行整体功能策划,将大阳山打造成集生态保护、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宜居宜业于一体的活力绿心,以功能策划指导下一步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建设。本次策划范围包括了大阳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区域,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规划任务书的编制。
5、完成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最终成果 6、太湖大道景观改造
完成供电通道及新增管线规划位置的确定,与交通、城管等部门确定新增公交站台的位置及管线预埋。
7、重点项目服务
南庄新苑南区通过方案审查;白马涧理想商业项目通过方案审查;艾维克大厦项目通过方案审查,进入施工阶段;昂内-b-126地块住宅进入施工阶段。
8、完成度文书档案归档 9、日常规划管理工作
(2)核发规划用地许可证8份,用地面积20.9万平方米;
(3)审查建筑设计方案19份,用地总面积78.3万平方米;
(4)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5份,建筑总面积45万平方米;
(5)核发规划验收合格证16份,竣工面积16.9万平方米;
(6)核发市政管线规划许可证4份,总长度达1.8 公里;
(7)市政日常规划审批25份;
(8)规划审批办文回复函17份 二)4月份工作计划
一、规划编制
1、完善苏州科技城核心商务区城市设计。完成规划范围内交通承载力评估以及开发总量的测算,确定规划区域的总体开发规模。
2、完成大阳山森林公园及周边地块功能策划的设计委托。
3、完成生态城启动区城市设计中期方案。
二、市政规划
4、完成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一号线项目建议书,尽早具备立项条件。
5、完成苏州高新区35kv以上变电站选址及高压通道的规划初步成果。
为满足高新区发展用电需求,保证高新区规划变电站建设用地,落实各变电站之间高压通道的用地,近期委托设单位对《高新区35kv以上变电站选址及高压通道规划》的设计工作,4月底将完成初步成果。
三、重点项目
6、对城际站周边城市绿地景观设计方案进行会审。
7、完成锦峰国际商务综合体设计方案深化。
8、完成丝绸博物馆规划方案审批。
篇6
关键词:风景园林;适宜性评价;对比研究;海绵城市;水敏性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100-02
1.引言
当今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洪水,城市内涝,地下水位下降,水生物柄息地丧失等各种各样的水危机,问题非常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其总体目标是强化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使城市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特征接近开发前,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等。因此,海绵城市建设又被称为低影响设计和低影响开发。20世纪90年代的澳大利亚出现了一种城市规划新方法――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如今WSUD为解决城市水体、污水和暴雨雨水等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并转向关注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城市内涝等近年来影响人们生活的城市水问题。《水敏性城市设计评估选项》(以下简称《选项》)编写于2009年,并随水源提倡法案条文(National Water Initiative(NWI))的发展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指南》建设流程和内容已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的参考依据,通过对《选项》的评估过程和方法进行介绍,并比较研究国外雨洪管理体系,促进中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比较方面包括二者的目标、场地类型、具体设施三个方面。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不同基址条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适宜性,因而还补充介绍了WSUD的评估选项和内容,以说明在海绵城市设计阶段的场地评估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2.设计目标
WSUD的目标设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功能角度出发,注重雨水措施的生态多功能性。“水质”目标包括减少污染荷载及环境保护的多重目标。“水量”目标包括对径流持续时长、洪水频率、峰值流量和径流总量控制。“养护”目标包括敏感区域维护和自然排水系统养护等目标。“水供给”目标包括饮用水需求和供给缩减及可持续循环。我国《指南》的目标设定于规划阶段,目标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其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径流总量控制一般采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控制目标。且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以开发建设后径流排放量接近开发建设前自然地貌的径流排放量为标准。
《指南》的目标着重于雨洪径流总量控制,目前径流污染强调对悬浮物(SS)年总量进行控制,在污染严重的区域并具有过量的有害化学成分类型的情况下,其原有功能会受到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发生二次污染。因此用地类型应当具体到实际项目中,宜结合专业分析软件与单项设施事先进行适宜性评价。
3.具体设施
最佳管理实践(BMP):是指在WSUD中具有保护、收集、治理、传送、存储和再利用水资源的结构和非结构性元素。WSUD结合了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并且能够影响开发过程中居民的用水行为。导则将工程性BMP分为了两个种类集群,包括“饮用水需求缩减技术”以及“暴雨雨水管理技术”,并对其特征进行介绍。
《指南》中将具体设施按功能分为渗透、存储、渊节、传输和截污净化设施。指南列出了每种设施的施工做法。在实际建设项目中,应当注重设施中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能力需要与设计目标的降雨频率相适应,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各个设施能够将其中的雨水排空以承担下次降水事件;此外《指南》中欠缺对每种措施所承担的污染物去除功能的量化评估方法。
4.场地类型
最佳规划实践(BPP):指WSUD的基址评价,规划和设计部分,是由在城市范围内能够达到特定的管理目标的最佳实践规划方法所构成的。它基于基址的物理和自然属性以及容量评价,将水体和相关环境管理目标融入规划和设计中。
《选项》中将BPP所涉及的场地类型划分为:公共开放空间网络;房屋、道路布局;街道景观等几种场地类型。《指南》巾的场地类型分类也囊括了所有城市室外用地类型,针对各实际情况提出了参考设计理念,并提供了设施规模计算方法,此方法已运用于大量理论研究中。
基于现有的BMP,在具体的发展类型和用地规模中则可以在现有工程技术成果中选用适当的BMP达成WSUD设计目标。与中国海绵城市建设导则不同之处在于,该导则同时也将饮用水供需缩减技术与雨洪管埋技术同时加入到了WSUD中,每项技术措施各自对应各种类型的场地提供了一系列是否适宜的建议,并由等级评分的方式决定是否选择某项具体措施。
5.WSUD选项的评估
《选项》的特点在于其WSUD选项评估,可以分为对WSUI)选项的价值评估和WSUD评估过程。WSUD选项的价值评估方法利用了三重底线对各个选项进行评估,但这种方法若进行量化则更佳;在WSUD评估过程中,将评估尺度分为了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广域评估,作用是保证WSUD达成总体目标:即现有成果是甭达到总体水文影响最小化、是否保护环境的特定生态功能、是否具有备用水源、是否达到总污水处理目标、总成本是否最低等;第二等级是局部范围评估,该评估确定的是具体目标(包括水质,水文和饮用水,污水减排目标等)所对应措施的类型。第三等级是详细评估,即埘详细设计要素的评估以及检查与导则不相符的技术措施。评估过程由第一等级逐级发展至第三等级。
5.1局部范围水敏性城市设计目标的评估
在局部范围WSUD目标评估中,导则将评估过程以不同的技术类型分为两部分:“暴雨雨水管理技术”评估和“饮用水缩减技术”评估。在前者的评估中,评估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是WSUD措施针对特殊的基址的可行性、适宜性和威胁性的基址评估。基址评估利用评分系统来衡量WSUD措施实施的危险因子的重要性,如果危险闪子得分高,其重要性也会随之提升,危险因子包括平均坡度、年均降水量、土壤渗透能力等。并且对每一项危险因子进行权重分配再合计总分,从而得出该项评估结果。根据不同的分数段又推出了低、中、高实施风险所分别对应的评估等级和与其形成正比的所需信息量(图1)。
第二步则需确定WSUD所采用的过滤净化技术是否能达到相应过滤目标。例如在暴雨过滤净化评价中,单一过滤设施都应有多种功能和形态,该导则罗列出不同占地面积的治理设施所能承担的过滤和净化能力,其研究成果显示其面积与所承担的过滤功能数量和可过滤的污染物粒径以及限制因素数量成正比。所以需要根据设计方法措施的限制性因素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对象及规模。
5.2综合化的暴雨、雨水和污水评价
在局部评估过程之后则是整个设计方案的综合化评估。WSUD综合化适宜性评估项是基于水质、水量、水供应、污水、环境设施的WSUD总体目标而设立的,选择适当的BMP并进一步进行量化评估,以确定最适合解决基址特定问题的措施,量化评估中得分过低的项目需要对其必要性进行判断。
针对分值低的特定低分BMP则需要对其缺欠功能进行补充,并对为每个BMP重新进行适宜度量化评分,具体设施正如前文所述分为两个方面,“饮用水缩减技术”以及“暴雨雨水管理技术”。用这些具体BMP设施再次与以上评价方面一一对应,分析评估其适宜性,得出的评价结果对整个WSUD项目都有参考性的价值(图2)。
《选项》以评估的方式将基于实际条件的BPP所对应下的BMP与最初的总体WSUD设计目标相互融合,一旦在评估过程中发现某些BPP与整个项目不相符合,则会进行调整和重新评估,即第三等级详细评估的任务。
6.结论
经过对《指南》和《选项》的目标、设施、场地三个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的分析,应当认识到我国海绵城市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并且详细介绍了后者的评估过程和方法,从而得出《选项》对我国《指南》所具有的借鉴性意义。
(1)从二者的设计目标量的比较可知,在总体目标的设定阶段益将目标设定得更为充分,需要考虑污染较为严重和降水频率较高的条件下,降雨事件对设施排水的不利影响;并在污染物净化目标方面加以完善,以保证设计目标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发挥导向作用。
(2)由于《指南》中的各种技术措施相比于《选项》缺乏系统的评估及评估方法的介绍,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化能力、使用寿命、建设成本、适应能力等各项数据据应经过专业评估和实验得出,为项目各个目标提供参考数据。
(3)与《选项》极为相似的是《指南》中的场地类型的编制,应当注重各个地区场地的特殊性,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并通过量化评估选择适当的措施类型,在评估过程中应当借鉴国外对水文、地形高程等数据的相对易于获取的优点。
篇7
【关键词】公共健康;城市设计;教学探索
1缘起:重大公共健康突发事件催生城市设计教学新视野
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让“公共健康”概念出现在国人面前,而公共健康并非医疗卫生部门能够完全解决,人居环境学科也应该有所担当与作为。扬州大学建筑学专业在大四下学期开设了13周的城市设计专题。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初期,教学团队开设了题为“基于公共健康的城市设计思维”的讲座,学生们反响强烈,深刻感受到城市营建过程中公共健康的重要意义。教学团队适时提出,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教学,是对既有城市设计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在案例分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经典著作与实践,获取不同建筑师、规划师应对健康挑战的先驱性探索;设计过程中,利用相关技术指引与导则引导学生构建促进公共健康的基础城市设计策略。
2案例解析:融入公共健康观念的城市设计实践
2.1为健康而设计的田园城市。霍华德122年前提出的“理想城”影响深远,其原版著作值得学生们深入体会其精髓。通过研读《明日的田园城市》发现,被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鼻祖的霍华德所提出的这座“理想城”,本质上是为了健康地生活和工作而设计。导读过程中,一方面要求学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审视具体空间安排与其深层逻辑;另一方面,深入特定时间的社会背景,理解作者对工业革命的认识,以及他对公共健康的思考。2.2以城市美学改善巴黎公共健康。19世纪中叶,巴黎市中心拥挤不堪,塞纳河沿岸有数量众多重污染环境的工业,巴黎改造计划的背景即在如此恶劣的城市环境中展开。该计划拆除了大量旧建筑,开辟出数条林荫大道;规范道路两侧建筑物的高度与形式,强调街景水平线的连续性;重视公共绿地建设,新规划建设了数个大型公园,使之成为“城市之肺”;改造完成后,巴黎形成了单中心、放射状交通网、主轴线与塞纳河平行的城市格局。城市美学,实际上就是有关城市空间的艺术设计,包括城市中心干道、广场、公共绿地、重要建筑物的布置。通过巴黎的改造案例告诉学生一个重要的城市设计原则———经过个别设计的公共建筑物毕竟有限,为了更为有效地运用这些建筑物,有必要集中地、有重点地美化一个地区的重要部分。在进行城市空间设计时,依据城市规模,应集中地、有重点地设计一条或几条轴线干道,强调其与公共建筑、门户地区的相互联系。2.3关注通风的香港城市设计导则。2003年香港SARS疫情爆发,作为世界闻名的高密度城市,疫情对香港社会的危害远比其他城市严重。此后香港政府开始重视城市建设中的通风问题,根据空气流动的科学研究与评估成果制定了《城市设计指引》的“空间流通”专题(图1)。借此案例,学生能够获取高密度城市为实现健康的通风环境,在城市总体布局与建筑群体不同层次可资借鉴的设计手法。
3策略构建: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方法
3.1采用小尺度街区与密路网模式。据调查,在街区连通程度更高且适宜步行的街区环境中,居民选择步行作为出行方式的频率更高。此次疫情也看到小尺度社区的优势———有效减低了传播的风险与防疫的难度。学生在充分理解小尺度街区与密路网模式空间特征的基础上,提出长、宽在100~130m左右街区单元模块(图2),其中设有社区组团绿化提供休憩交流空间,街角设置口袋空间形成居民活动节点,社区相关配套布置在底层裙房。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基础空间单元成为居民就近参与公共活动最频繁的空间,也是市民日常活动的第一圈层。3.2设置多尺度通风廊道。通风廊道对于城市公共健康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相关研究已证实风道对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遏制作用;同时,通风廊道也有利于疏散街道峡谷与密集区域的污染物,防止污染的聚集。基于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城市规划方案阶段预留多尺度的通风廊道:就总体布局而言,以主要盛行风方向开辟通风廊道,并结合慢行系统延展廊道,使空气能够有效地流入场地,从而驱散热气、废气和微尘,以及改善局部地区的微气候。就群体布局而言,建筑群的高度朝着盛行风的方向逐级降低,利用高度轮廓带来的气压差异去引动气流,让风透入建筑群(图3);采用梯级式的平台设计,将气流从上空引导至地面的行人路。减少平台的上盖面积,在地面提供更多休憩与空气通道(图4)。3.3塑造界面、尺度友好的街道空间。友好的街道环境更有可能吸引居民进行步行或骑行等健康活动,目前的街道环境设计正在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从强调交通效能向促进街道与街区融合发展转变(图5)。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公共健康,结合街道环境在界面与尺度的主要控制要素(表1),引导学生进行街道空间的塑造。3.4提供多层级的公共空间体系。高品质的公共空间有利于人们参与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从而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设计过程中,引导学生解读与应用凯文•林奇提出的,检验城市空间品质的基本指标———活力、感受、适宜性、可达性、管理。基于不同的尺度与功能需求,学生提出三个层次的公共空间体系。第一层级包括:中央绿色长廊—中央生态空间—中央商务区广场;第二层次包括:线性滨水绿道—南部滨水公园。第三层次包括:邻里开放空间通廊—邻里公园(图6)。
4结束语:教学思考与展望
通过本次的城市设计教学实践探索,教师团队形成了如下的思考与展望:(1)通过重读经典理论与实践的方式(而非追逐学术热点),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案例分析。基于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并非一个新的课题,不同时空需要结合差异化的健康诉求进行城市设计实践。例如巴黎改建计划以街道轴线-广场为核心的城市美化,是为了驱逐贫民窟,改善巴黎中心区的卫生环境。而香港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则源于高密度地区对传染病疫情的忧虑。在这些经典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空间控制手段,已经成为今日城市设计的基本手法,而且,以重读、再探经典的方式启动设计,契合本科阶段强调设计基本素养的培养目标。(2)通过成熟的,已经普遍运用的技术导则作为支撑,保证公共健康促进的城市设计策略构建。本次教学的难点是,在设计过程如何控制学生方案的走向。对此,教学团队认为在引导学生提出某个相关策略时,需要技术方法的支撑。例如“设置多尺度通风廊道”方面,《香港城市设计指引》是一个可资借鉴的技术手册;在“塑造友好的街道环境”方面,《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中的图示化语言,能够很好地被学生接受。相关技术导则或指引的运用,可控制学生方案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不至于太过“天马行空”。(3)在教学基本框架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例如某学生从增强交通方式可达性的角度,提出促进公共健康的规划设计策略(图7),试图将公共空间设置在地铁、公交等主要线路周边;进行站点布置时,将办公和居住建筑的入口朝向公共交通站点,方便快速到达公共空间;加大公共交通和其他交通出行方式的接驳,在轨道站点附近布置公交枢纽站。(4)如今,口罩已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必备,不戴口罩出门似乎比不带手机还不自在。可以说,人类的行为习惯被突如其来的重大健康事件彻底改变了。那么,城市设计观念是否会随之更新?当下14亿中国人对公共健康议题的重视程度在历史上都未曾有过,这种趋同的社会共识当然也会体现在城市设计观念及其具体空间营建之中。通过这段时间的线上教学,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出发,教学团队已初步构建了教学框架,但仍需要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期在城市设计教育的维度回应“后疫情时代”的集体诉求。(文中自绘图片源自扬州大学16级建筑学王潮、韩卓、王靖婷、罗智勇、莫合塔尔等同学的课程设计,特此感谢他们为本文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3]李煜,朱文一.纽约城市公共健康空间设计导则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世界建筑,2013(9):130-133.
篇8
【关键字】:城市;绿色生态;建筑;景观设计
【前言】:城市景观的绿色生态设计理念早期产生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促发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样性的,一方面是工业发展引发的问题,例如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欧洲伦敦烟雾事件,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催生了相应环境法案,为城市环境管理打开了先河;另一方面是能源危机引发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丹麦政府率先在建筑规范中体现能效及节能排放等理念,这也是绿色建筑理念的前身;再一方面是城市发展引发的问题,例如韩国首尔清溪川生态修复工程,纳鲜兰椭幸兜暮拥牢廴荆到新世纪初期的交通问题和城市雨洪问题,这个项目像是一本活的城市环境治理教科书,最难能可贵的是实现了城市空间在功能,休闲,文化,历史的结合,还深受当地居民喜爱;除此以外,还有特殊自然环境所引发的问题,像澳大利亚因为水资源极度匮乏,因而发展出非常先进的水敏设计(WSUD)和立体绿化设计理念,像新加坡的城市因为淡水匮乏和雨洪问题,而发展出排蓄水体系。这些发达国家的经历是我们的前车之鉴,他们先进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绿色生态设计的相关标准及设计应用
1.1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项目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由高到低分为三星,二星和一星。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包括六个综合性指标,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全生命周期综合性(公建),这涉及到工程建设中的各个专业,例如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和景观等。
各个地区不同类型的项目,对绿色建筑等级要求有所不同,项目管理对其体系内得分项的选择和偏重也有所不同,在景观专业的得分项目需要视具体要求而定,通常会涉及以下几方面:
(1)绿化用地的合理设置,绿地率需要满足指标要求,地库顶板上的绿地,标准对覆土深度有一定要求,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容易被忽视;
(2)光污染控制,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限制需要符合国家标准,现在很多项目建筑体本身的散射光可以照亮室外场地,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建筑自发光,合理设计景观灯具种类和间距,减少室外照明过量,避免场所光污染和能源浪费;
(3)热岛强度控制,户外活动场地的选定和设计需要参考风光环境分析,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乔木及构筑物遮荫面积达到一定比率,尽量为使用者提供更佳舒适的环境;
(4)无障碍设计,体现在活动场地的可达性以及人性化设计上;
(5)合理设置停车场所,数量和面积要满足指标要求,分布上要体现在场地空间的均好性,便于交通,停车场地也可以考虑绿色生态停车场设计;
(6)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室外活动场地可以错时向周边居民开放,为周围居民提供相应户外设施,例如特色座椅及活动家具等;
(7)雨水规划与设计,利用下凹式绿地以及雨水花园等雨水蓄水措施,引导屋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并采用相应的径流污染控制,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率;
(8)场地雨水外排总量控制,满足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9)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选择本土植物,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式绿化,种植区种植土壤深度满足种植要求,适当引入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方式。
(10)绿化应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浇灌方式,控制节水浇灌绿化面积比例,可以采用湿度感应器,雨天关闭控制装置,在植物品种上宜考虑无需人工浇灌植物;
(11)地面,屋面,外墙材料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要求,不同材料的反射系数有所不同,例如石材,一般浅色石材反射系数较高,深色石材更容易吸收辐射,从而反射系数较低,国内相应标准还有待完善,此外,在人性化设计理念中,浅色材料更容易产生炫光和光污染,所以这一项上,材料选择还要视具体项目具体环境条件而论。
1.2海绵城市设计
海绵城市主要针对城市的雨洪管理,在雨洪季节,设置有效吸水、蓄水、渗水、净水措施,在干旱,灌溉时节以及其他用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这是比较新的标准,局部城市或地区作为试点开始参考和实行,以深圳市为例,现行的审查依据包括:《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深圳市海绵城市规划要点和审查细则》,低影响开发雨水综合利用技术规,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深圳市暴雨强度公式及查算图表,《深圳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相关的低碳生态及低影响开发指标,国家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已经的技术规范、指南、图集。
海绵城市的综合性在于他涉及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种类,需要业主或管理方统一协调和指令,政府部门也会起到指导和审核的作用,例如位于深圳前海的弘毅中心项目,在海绵城市设计方面,政府会对海绵城市设计专项提出明确意见,按照低影响开发设施以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设施具有的调蓄容积一般应满足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 的指标要求,以此审核景观方案设计中的各类型场地以及具体细节设计。
在景观场地规划中,建议多的采用能够降低雨水径流系数的地面设计,例如绿地和透水地面,屋顶空间应该充分加以利用,屋顶绿化区域覆土厚度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地面层需要考虑透水铺装,其面积需要满足地标径流系数要求。
关于雨水控制规模,有相应的指标和要求,常见的办法包括设计下凹式绿地进行雨水收集,下凹式的面积和深度需要满足与水蓄水量要求,另外一种解决途径就是在设计地面蓄水容器收集屋面和墙面雨水,或地下蓄水容器收集地面径流的雨水,这样同样可以达到雨水调蓄的作用,各类项目根据不同需求和条件选择不同的解决途径。
海绵城市设计在优化城市雨洪问题的同时,也对传统景观设计带来了考验,例如透水地面的品质感,进口产品质优价高,国内产品品质和施工水准较难把控等问题;还有下凹式绿地的形式,虽然可以满足雨水储存的功能,但是他的形式是否与场地的性质相符合,传统的审美观能否接受这种形式,这些都是业主和设计师需要共同考虑和面对的问题;再者关于设置蓄水容器,对建筑结构,场地空间条件,建设成本以及后期管理维护等都存在一定的未知和挑战。
1.3 LEED建筑评估体系
LEED是英文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的缩写,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在国际上各类建筑的环境保护价值评价,绿色建筑评价以及可持续发展评估中,被公认为比较权威的标准。
在美国很多地区已经将LEED标准体系纳入建设项目的硬性标准,所以很多建筑师会参加相应的培训和考核,成为LEED认证工程师,现代国际商业贸易往来与发展,许多跨国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例如世界500强公司美国默沙东制药就在中国杭州建设分部制药厂,其工程就采用LEED评价标准,在景观设计上取得的得分项包括:各类绿地性质及面积比率,地面材料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当地本土植物的选择,以及户外活动场地乔木及构筑物遮荫面积比率等。
1.4 水敏设计(WSUD)理念
WSUD是英文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的缩写,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恢复自然的水循环过程,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保护水生态系统,将雨洪,供水,污水管理一体化,兼顾景观和生态系统。
水敏设计在澳大利亚是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方法,在国内也有项目实践,例如城市新区规划项目,河道或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等政府项目,也有开发商的项目,例如万科建筑研究中心,景观设计的重点在于解决雨洪管理和低维材料及植物的使用,该项目获得了ASLA通用设计荣誉奖,而且万科在其下很多项目中也在不断实践绿色生态材料和理念。
结束语
我国现代化城市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仍然是主要的社会综合性问题之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知会逐步提高,在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方面,政府会逐渐加大理念导向和工程监控的力度,开发商会逐渐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在景观设计领域,绿色生态设计作为一种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的工程实践和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借鉴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方法,研究成功的项目个案,争取实践和推广的机遇,让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林晓晖. 绿色生态理念在水利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浅析马杭州排涝站的建筑景观及环境设计[J]. 福建建筑,2016,(04):36-39.
[2]⒊煽. 城市生态景观中的海绵城市设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戴德艺. 基于景观生态分析的城市绿色天际线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4]王思元. 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篇9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城市更新;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1-0081-03
1、引言
刘易斯芒福德在很早以前就提出“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然而在城市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中,承载着城市历代记忆的旧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旧域原有的设施配套、居住条件大多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亟待更新;另一方面,旧城独特的社会资源是体现城市特色的要素,物质空间的推倒重建必然会导致无形资产的永久消失。而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延伸与充实,是解决旧城改造中发展与保护矛盾的重要手段,更是保证旧城物质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协调的重要方法。
长沙市东塘商圈处于城市中心区,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东拓南进而逐步形成的一个较为成熟的商业中心之一,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随着城市结构重组,城市新兴商圈不断出现,城市中心的老商圈面临新兴商圈的竞争,东塘商圈原有的商业业态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商圈地位受到动摇,面临强力挑战和市场竞争。
2、旧城改造中的现状及问题
2.1 商业业态等级较低,老牌商圈逐渐衰落
现状商业用地比重较低,以居住和教育科研用地为主,商业金融用地比例仅占5.58%。且商业档次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商圈未来的发展方向。
2.2 交通结构不合理,现状交通分割商业核心
道路交通体系不完善,严重缺乏城市支路,并且人行交通不成体系,一方面交通拥堵,另一方面交通问题导致区内各区块联系较弱。韶山路与劳动路交叉口作为东塘商圈核心区受到东塘立交桥的空间分割,商业集聚力逐渐下降。
2.3 城市功能混杂,地区形象缺乏特色
现状背街小巷较多,缺乏现代化商业氛围;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商业中心区形象缺乏特色,严重阻碍商圈的形象与档次;难以改善整体商业氛围。现状绿地功能分布较为单一,尚未形成系统,市民严重缺乏公共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
2.4 地区用地权属复杂,改造更新难度加大
东塘商圈作为长沙传统商圈,其提质改造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的同时,亦须尊重原有的历史肌理,其更新改造应采用渐进式发展模式。而现状中用地权属复杂,数个大型国有单位占地较大,给旧城改造增加难度。
2.5 配套设施不足,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科研院所用地,配套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严重缺乏;市政基础设施也开始无法应付复杂城市功能的需求,承载力显著不足。更无法适应更大规模市场的发展需要,系统亟待优化改善。
3、旧城改造的原则和目标
3.1 旧城改造的原则
3.1.1 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促进商圈复兴
基于各类商圈的地理位置、商业特征和整体定位,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商圈与东塘商圈进行竞争力横向比较,以挖掘东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明确商圈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在现有商业和第三产业基础上,整合用地、优质教育、社区资源,承接市级中心区的功能外溢和市场差异化需求。
3.1.2 发掘独特资源,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旧城原有功能是未来改造的基础,更是体现地区文化丰富性与多样性的所在。东塘商圈原有城市功能是多元复合化的,既有商业、商务,又有居住、娱乐,因此应依托传统商圈和老牌社区,寻求差异化复合型发展以提升复兴。
3.1.3 以具体问题为导向,激发旧城活力
从城市需求出发,以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根据影响商圈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从交通组织、开发力度、功能提升、特色营造等几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设计策略,通过物质空间改善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激发旧城活力。
3.2 改造目标
将东塘商圈打造成为以商业商务、居住和文化娱乐功能为核心的复合型城市副中心。强调差异化发展,强调生态环境品质和成熟生活配套。突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多样化综合性体验式商业模式,打造集百货、超市、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购物娱乐中心。
4、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策略
4.1 容量评估策略:明确更新的对象,合理预测建设规模
4.1.1 总体思路
4.1.2 可改造用地的确定
为了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性,进一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将片区内中小学、医院等公共设施确定为片区不可动用地。
可改造用地的确定由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量方面因子确定。首先,选取建筑质量、容积率、用地权属三个因子,从物质层面对规划区用地的可改造度进行分析,并采取分级打分的方式将改造度量化。然后,将不同因子分值进行叠加,得出物质层面的用地可改造度评价。最后,从片区发展需求、改造诉求等非物质层面分析得出需要改造的区域。确定的可改造用地面积为107.55hm2。
4.1.3 可改造用地的容量预测
首先,借鉴国内外的成功开发经验,地铁站点周边不同功能等级地块的开发强度有所区别,将不同等级地块容积率进行赋值。其次,在地铁地块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对地块的交通可达性、景观优劣度、功能需求以及可行性等因子权重打分评估,计算地块的理想开发强度。最终,参考密度分区,综合确定出开发强度的适宜范围。最终可改造地块的建筑容量为581.85万m2。
4.2 功能提升策略:优化功能及布局,激发城市活力
4.2.1 引入催化项目,促进功能多元复合
突出“商业商务、文化娱乐、品牌居住”多元复合的功能主题,提出适合未来商圈发展的项目。
商业商务:引入中高端的商业商务业态,提升商圈商业竞争力。主要包括复合型商业综合体、专卖零售、地下商业街、商务办公
文化娱乐:将文化娱乐功能作为未来提升商圈活力的重要引爆点,打造都市休闲品质空间、文化创意展区、体验式都市阳台等多元化的都市型文化娱乐中心。
品牌居住:在现有居住功能基础上,完善服务设施,结合东塘便利的交通以及商业繁荣的环境打造高品质的精品社区,服务高端人群。
4.2.2 保持小尺度肌理,增强商圈商业活力
通过深圳华强北、东京新宿、香港旺角的案例对比可以看出,具有活力的城市商圈的小尺度城市肌理可以促进商业界面的增加,激发零售业态的活力,可以类比到东塘商圈,现状本身虽以小尺度为主,但没有充分利用沿街空间营造商业氛围。规划建议保持其小尺度肌理,通过增加商业界面复兴东塘商圈。
4.2.3 地块价值分区,引导土地综合利用
根据轨道交通以及城市道路的交通区位进行价值分区。其中价值最高区域为66.1 hm2,价值较高区域为40.1hm2,价值一般区域为63.0hm2,价值较低区域为91.4hm2。在已筛选出的可改造用地中划分主要功能布局,进行功能细化并落实到空间上。采用混合式布置各类用地,并预留一定的公共绿化,使各个地块布局更具有活力。
4.3 交通优化策略:完善交通网络结构,重点突破交通堵点
4.3.1 提高支路网密度,改善微循环交通
城市干路网延续既有城市道路结构不做大的调整,规划重点加强了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地块改造帮助理顺局部区段的交通线形和增加道路连通度,尽量避免错位路口,有利于交通集散。重点加密城市次干道和城市支路,以利于交通微循环的秩序打通,缓解干路交通。改造后支路密度由现状1.35km/km2提高到3.68km/km2。
4.3.2 解决核心问题,改造交通赌点
利用交叉口四个象限的用地设置下沉广场,与四周地块的地下商业相连接,设置地下通道将四个下沉广场连通,实现四个地块的人行联系。改造后,不仅有利于聚集交叉口四周地块的商业人气,加强其人行联系,同时可利用下沉广场塑造城市景观,也可利用下沉广场解决地下空间的采光通风等问题。此外,设置地下二层的车行通道连接两侧的停车场,保障南北交通联系。
4.3.3 开发地下空间,集约利用土地
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建立停车诱导系统,串联组织相邻地块的地上车库和地下停车场所,开辟公共地下通道与立体循环车库连通,形成较大范围的立体车行循环系统,建立共同的外向联系通道疏散车辆出本区。结合地铁建设与地块改造更新的契机,建立地下空间系统,综合统筹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地下交通以及公共活动空间等功能。
结合地铁站点和核心区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公共职能空间,规划地下通道,形成串联核心片区的地下步行系统。规划半地下空间面积3.05hm2,地下空间面积94.03hm2。
4.3.4 多模式立体化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东塘商圈内总共有23个公交站点。片区内被公交站点300m服务范围覆盖了90%以上。但由于商圈内部缺乏城市支路与外部道路联系,内部支路系统缺乏公交可达性。规划增加地铁站周边公交站数量以及经过地铁站公交线路,同时新增一条社区公交线路,串联地铁站与各个街区,有效改善街区内部公交可达性。
同时,在商业核心区内构建一个二层人行通廊,将主要的商业人流与车流完全分离,通过二层通廊连接主要的商业出入口,有效解决现状行人过街问题。
4.4 特色营造策略:挖掘片区特色底蕴,营造街区景观空间
4.4.1 城市界面与标志性建筑
在不突破微波通道等限制性限高要求外,基于视线分析确定城市界面与标志性建筑布局。标志性建筑主要结合商业核心区布置节点式特色建筑;城市界面通过对主要商业沿街立面进行改造,设计出富有韵律感、符合商圈特色的建筑轮廓线。
4.4.2 公共空间
将公共空间根据片区主导功能分为商业类、商务类和居住类。商业类空间主要沿街布局,以广告活动、休憩、娱乐为主;商务类空间主要集中布局,以商谈、思考、休息、解压为主;居住类空间应从中心布局转变为边缘布局,最大程度地扩大其服务范围,满足更多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
篇10
关键词:旧城改造;文化遗产保护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无疑成为实现土地利用集约化、激发城市生机与活力、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城市的现代化固然需要除旧更新,但搞现代化不能一味的“拆”字当先,而是要有选择的“留”。留住城市原有的容貌和基调,留住城市的“根”与“魂”——文化内涵。因此,在旧城改造中如何以科学的规划做指导,处理好拆除与保护的关系,是当前大多数城市在旧城改造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1 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城市是一个民族的记忆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的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城市遗存的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人文环境的具象载体。它像树的年轮,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像一本书,积淀着城市的文化,它是人类过去生存状态、创造力以及人与环境关系的有力物证,它带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印记,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其固有的文化特征,蕴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①它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所具有的时代特征,能帮助人们具体地、形象地认识历史,帮助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②它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许多历史街区和古迹既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它们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③它是城市文化得以延续的活教材。④它是城市个性和特色的基石。因此,文化遗产不同寻常的价值决定了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保护文化遗产是抢救城市濒危的历史文化资源、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城市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对于增加城市的文化魅力、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具有特殊的环境价值。
2 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冲击
旧城区是文化遗产最为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房地产开发的集中地段,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就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城市规划本身作为一门预测性科学的局限性或不确定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冲击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编制前瞻性不足。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总体规划的周期性调整往往滞后城市社会的迅猛发展。某些城市的总体规划仍沿用单一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致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分聚集。城市设计手法趋同,“千城一面”现象严重。城市设计模仿严重,缺少创意。文化遗产多被淹没于新建筑群中或成为孤立的陈列品,其历史文化内涵无法得到突出体现。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缺少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建筑设计过分强调个体的面孔与性格。
3 正确处理城市改造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旧城改造是一项涉及对象广泛、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将旧城中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将传统元素与现代技术巧妙融合,创造出别具一格、内涵丰富的城市建筑文化景观,是搞好旧城改造规划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其建设成败的关键。作为一名规划工作者要树立文化遗产保护观念,将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层面,在考虑旧城功能与发展的同时,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为旧城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并举,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空间。旧城新区统一规划分开建设,既有利于缓解旧城中文化遗产受到冲击,保留旧城原有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为文化遗产保护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回旋余地,又可发挥新旧城不同的城市功能,形成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特色和城市格局。旧城改造要充分考虑新区开发的影响,动态把握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之间的联系,适时调整两者的组合配置关系,城市规划部门要建立文化遗产档案,以确认和评估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
发挥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保证。在文化遗产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及建筑紫线并制定控高规划。这样既为文化遗产设定了一道保护屏障,也有利于保护原有城市空间形态,维护城市景观的完整性。
总之,文化遗产不是城市发展的包袱,而是城市中无可替代的重要财富,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本和动力。现代化的城市不在于它有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宽阔的街道,而在于它有没有体现其个性魅力的历史沧桑感、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世代传承的人文精神,它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的特色所在。而把握城市特色最好的方法是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文化底蕴的凸现等手段来实现。在旧城改造规划、设计中,我们要紧扣时代脉搏。综合运用多种规划设计手法,既要体现历史的原真性、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又要注重挖掘城市人文环境的独特魅力,注重于传统文化中提炼“建筑元素”,不断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标志性,使旧城区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