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学教育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学教育的概念

篇1

关键词:教育学术语概念体系

一、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相关概述

国家标准对“概念”进行界定,即经由对特征的特殊组合所产生的知识单元,“概念体系”,即依照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结构化概念的集结。人类经由科学研究明确事物特征,把此类特征连接,于理性抽象期间生成概念,然后将此类概念相结合,产生一个经验和逻辑彼此统一的概念体系,以构建有关该事物的科学理论。教育学的概念体系不但是人类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成果,同时还是人类对教育现象予以研究、表述的工具,由对教育现象的科学研究获知相应教育学概念,基于此对教育现象实施教育学研究。“经由语音/文字对专业概念的约定性符号予以表达/约束,即术语。”概念体系即术语体系的根基,一个概念仅与一个术语相对应。若概念集中对人类认识某项事物进行体现,则术语便可视为概念的语言表达方式。针对一门科学而言,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过程于符号方面的呈现便属于术语与术语体系的建构过程。就科学知识而言,其能被划分为“概念性的知识”与“操作性的知识”两种,前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概念对某些现象予以阐明,后者即人们知晓怎样借助数学工具对某些现象的数量/尺度予以计算,明确怎样展开观察实验对概念的阐明、数量的计算予以论证。基本概念与概念体系的生成不能单一视为客观过程,实质上为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动态过程。专家学者马克斯韦伯表示,社会科学的研究活动由抽象加设概念的构建所决定,社会科学理论与其研究的重要主观因素即“理想类型”/“纯粹类型”,其通过既定对象于一般情形下常见要素与特征构建产生,可谓是社会科学出现的先行条件。概念与概念体系于科学理论中的功能价值并不只是对既存事实的表述与分析,存在生产性创新作用,是新概念、新概念体系生成的根基。术语这一概念的符号表达极为重要。教育学的概念与术语体系身为该学科的架构会对教育学理论概貌、力量构成较大影响。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构建可视为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根本任务,本就为科学研究,需要依据相应科学原则实施。

二、教育学概念和术语体系的建构与其基础、原则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生成和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密切关联。教育现象的科学分类可谓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生成的科学基础,其匮乏的原因是教育学概念与术语体系的繁杂混乱。知名学者巴什提出,概念的产生,即位于相应视域下经由辨别相似性、差异性为基础,以将事物间的关系排序产生成套信息。将概念的生成划分为两级水平,第一级为经验概念水平;第二级即生成具体解释的概念。依照本体对象部分相同特征把其置于各集合中且将其命名,在类别形成的期间生成概念。巴什还指出此类概念的生成过程具有较多隐喻与转喻,科学概念应位于第二级水平。教育学概念的构建不应局限在教育现象的集合命名上,需要对科学语言做出具体的阐明,从而获知概念的内涵。同时,分类应对相互之间的异同予以辨别,本就具有概念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的结构化的概念集合,即概念体系。我们对概念关系界定的依据并不是布列钦卡提及的概念即单一的语义关系,具体为概念相对应的本体对象间的关系,语义仅有对此关系阐述、解释其间方存在认知价值。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是基于能观察的社会事实,在其间抽象所得,对具体社会事实的个别性进行剔除,以获知某一普遍性观念体系。概念化过程让教育学由经验层面提高至理性层面,基本概念体系的构建让其于系统化期间变为一项理论,理性抽象、理论建构经由相应科学方式让其存在于客观基础之上,教育学荣登科学行列。术语学界把术语分类功能称之为“系统化功能”,对教育现象的认知需经由组织相应系统构建普遍性理论,教育学属于系统阐述的即教育学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也就是教育学概念系统,其将阐述的教育现象为本体论基础。尽管布列钦卡的语义分析对概念与术语意义的澄清较为有利,然而概念与术语体系的根基并非在语义当中,而是客观的教育现象。因对同一教育现象分类的维度有所差异,获知的基本概念、术语体系有所区别,我们应构建较多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以对各维度下对教育现象的认知予以体现。在构建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时需对术语具有的专业性、科学性等予以关注,是确保教育学基本概念、术语体系于教育科学研究期间体现功能作用的关键。对教育学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时不应有广义、狭义这类模糊形式实施,位于相同教育学概念体系当中,内涵不一样的概念必须分开处理。仅有位于统一基本概念体系中,并非单一的实施概念语义分析,方可明确此类概念,为教育学的科学发展给予有力支撑。教育学基本概念的构建,需要以其独有的理论、方法为支撑,坚定不移地由教育学方面对此类概念加以界定。若单纯借鉴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把其视为教育学概念进行运用,即赫尔巴特的行为方式会导致教育学学科边界不够明确。有关教育现象科学分类的研究可谓是建构教育学术语和概念体系的先行条件。由教育现象着手生成有关教育概念的途径较为多元,经由此类途径能获知教育现象的概念,然而并非全部为科学概念。科学概念的生成需要基于经验事实,依据科学的方式实施抽象分析与归纳,以获知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基本单元,这些知识单元于其话语表达上方被叫作科学概念。同时,教育学需要对此类概念间的关系予以细致分析,按照基本知识单元间的内部逻辑关系展开结构化过程,以在学科理论下构建产生概念体系。在概念被科学共同体接受认可并变为其公共话语基本构成单元后便产生了教育学的术语和基于概念体系产生的其话语表述的术语体系。

三、教育学术语与概念体系的衍生层级

事物均在彼此联系与持续发展变化当中,此事实于逻辑层面的体现,即概念的衍生与因此形成的概念体系层级关系。教育现象亦如此,其基本概念、术语持续衍生变化并构成相应层级关系。概念与术语体系即位于逻辑层面对概念本体间关系的表述。因概念本体间的关系较为多元,各概念体系中具备各种关系,事物发展变化并不是固定统一的,故概念与术语体系中的概念关系不会位于相同层面展开,需要在多层次、角度中按照相应顺序实施,因而产生多层级的概念与术语体系。就教育现象而言,基本概念、术语体系必定为繁杂的多层级,并非不同概念/术语间单一的语义关系。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需要依照概念相对应的教育现象间的关系予以构建,以对教育现象间的逻辑关系予以明确,便于教育学对社会生活实际教育现象加以表述。因此,基于“教育现象进化树”提出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该概念体系中,教育与学习,教授、教学间,与学习和适应性的学习、模仿等之间,即基于整体部分关系与种属关系的层级关系,适应性的学习、模仿与创造性的学习等概念间的本体论关系即进化时序关系,在社会现实教育现象构成中并列存在,在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中为同一层级,可视为非层级关系。但因概念体系通常囊括多项关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多样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建构需要注重囊括学校以内的人类社会生活所具有的各类教育现象。依照现有教育学理论提及的“教育”这一概念来讲,学校内外各种教育现象均被忽视,促使教育学学科边界不明,匮乏学科焦点,对其科学发展构成较大阻碍。经由实际情况看出,就算是现代学校,图中列举的一对一个别教学、训练等均可能随时随地出现,位于人的生长发展中具备显著效用。但这不代表所有概念均应归入学校教学领域。教育学的概念衍生属于连续不间断的动态过程,对教育现象划分类别期间,对概念内涵的定义与外延划分具有相对性与连续性,教育学基本概念体系与其衍生层次关系应视为一个整体,不容许割裂理解。

篇2

一、创设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在教学中,常常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要有爱心。有爱心在做任何事时都非常重要,一个对学生、对教学充满爱的老师,是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小学生更是如此。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以情感人,以心育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容易产生信任感,才能使学生“听其言信其道”。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喜欢数学,不是因为数学知识的力量,而是实施教育的老师,老师的形象、老师授课的方法、与学生的互动以及课堂教学是否充满情感等诸多因素,都是学生喜欢数学的原因。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那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就会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2.要有趣味性。趣味吸引人,使人愉快,趣味也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些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正是他们没能很好地领悟和体会数学中的趣味性。很多学生一提起数学,常常会联想到:困难的思索、繁难的演算、复杂的逻辑推理。再加之一些老师不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是枯燥无味的。其实数学本身存在着许多趣味因素,只要教师善于挖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学得轻松愉快、主动热情,越学越有兴致。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就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止的东西动态化,以活泼的课堂教学形式,把数学本身的趣味因素表现出来。

3.要有新鲜感。由于小学生好玩的天性,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是很强的。单调、机械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的课堂讲解,必然带来沉闷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学习,本来有兴趣的学生也会变得没兴趣了,本来就没兴趣的学生会逐渐发展到厌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情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出一些新颖奇特的问题,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如以讲故事的方式拉开学习新数学知识的帷幕:一个农村老奶奶为了给孙子攒钱上大学,想了个养兔致富的办法,先买一对种兔,它们能够每个月生一对兔子,而一对小兔子长到两个月时又可以再生一对小兔子。大家算算,经过一年,老奶奶就能养多少对兔子?”由于问题中有情节,有意境,新颖奇特,所以紧紧地吸引着同学们,他们互相讨论,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展望生存需求,培养生存技能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生存需求,把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永恒目标。鉴于这样的认识,数学教学就不应仅仅着眼于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发现、选择判断、交流合作等一系列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素质,为学生终身的主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时,出示屋顶的房架图,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房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吗?”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由此展开了大胆的猜测,有的说是因为三角形美观;有的说是三角形省料,还有的说是三角形便于雨天流水。

对此,教师都一一肯定,并引导:“那么,究竟为什么将房架做成三角形的呢?下面,让我们自己通过实践来进行研究,好吗?”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了以下的探究实践:

①小组合作,利用预先准备的7根木条和螺丝、螺帽等材料做一个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②拉一拉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制作图形与“拉一拉”,切身体会到了三角形不易变形的特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但让学生在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中自主发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知识的探究,学生的分工协作意识、实践研究意识、探究发现意识、信息处理意识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由于被动接受而带来的学习负担,更为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借助数学知识,渗透生命教育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落实生命教育一直是我们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多次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左与右”这节课时,在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目标是“教育学生遵守公共道德,走路靠右走”。

篇3

关键词概念教学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概念传递

概念是共同具有某些特性或属性的事件、物体或现象的抽象概括,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1]。概念不是实体,不能被直接给予,是在学生主动建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2]。因此,基础教育中的概念教学要采取顺序性、连贯性和一致性的设计思路,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以“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一课为例,系统解析和建构促进概念传递的教学过程。教学总体思路如下:首先要确定概念。综合课程标准、教科书、专家同事的建议以及该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确定本章教学主题的上位核心概念以及本节教学内容所聚焦的重要概念。对本节课的概念性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教师把握重、难点,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并为下一环节选择支撑概念进行教学活动做准备。其次,要精选促进概念传递的典型材料,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问题驱动,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并回答问题。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抽象和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促进概念的建构和发展。

一、确定概念

确定支撑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细胞的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推动”,所需理解的重要概念是“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同时,以A、B、C、D表述次位概念的层级关系如下:

A.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A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

B.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CO2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B1.有氧呼吸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中进行。

B2.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6CO2+12H2O+大量能量

B3.有氧呼吸产能多,是绝大多数生物主要的呼吸方式。

C.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C1.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C2.总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或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

C3.无氧呼吸产能少,一般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D.细胞呼吸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

二、基于“概念传递”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教学策略。细胞呼吸这一过程抽象且微观,学生缺乏直观认识,容易混淆概念或产生相异概念,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和动画演示法等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二,教学流程。考虑到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特点,采用“总-分-总”的教学形式。从细胞呼吸的实质着手,再逐步分析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最后探讨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三,板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偏难,采用图、表等形式来展示彼此之间复杂且紧密的联系,以达到帮助学生建立和理解概念的目的。

1.感知概念――细胞呼吸

通过联系学生对细胞代谢已有的知识设置如下问题: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而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生物体内的葡萄糖是怎样把能量转移到ATP中去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酵母菌吸收O2后发生了什么反应?排出的CO2是由什么转变而来?为什么不需要O2也能产生CO2?由此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推理得出:A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且释放能量。从而为学生提供细胞呼吸的初步认识。

2.构建概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通过探究性实验,采用层层递进的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探究细胞呼吸的过程,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促进概念的逐步建构。

(1)有氧呼吸

为了研究细胞呼吸过程,在适宜条件下,将相同且适量的食用酵母菌研磨,研磨后的细胞匀浆差速离心后得到各种细胞成分(均保持完整的细胞结构和酶活性)。取细胞匀浆及各细胞成分分别注入试管中,配制成各体积相等且同一种成分浓度相同的悬浮液,分别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O2和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等量葡萄糖,一段时间后,检测各试管内物质变化情况(见表1)。

根据表中信息,提出问题:①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它是一步完成还是多步完成的?②展示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图,结合教材,逐步回答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场所、反应过程以及中间产物分别是怎样的?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能够正确回答问题①。表中1号、2号、6号、7号和8号试管均能进行不同程度的反应,管内的共同成分是细胞质基质,所以它是发生呼吸作用的基本场所。由2号和6号、3号和6号试管组的比较发现,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发生了进一步的反应,从而认同概念B1.有氧呼吸先在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中进行。同时为下一步引导学生探讨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过程做准备。

对于问题②,教师展示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图,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信息,依据化学方程式推导原理,有针对性地探究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过程,同时结合多媒体动画予以巩固。首先,学生根据表中2号试管可知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产物是丙酮酸和还原性辅酶,引导学生利用化学知识推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其次,学生结合教材,获得关键信息: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结合表中6号试管推测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基质中含有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并且有CO2生成。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示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中葡萄糖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变化。应用原子守恒定律,产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经脱氢后最终生成6分子CO2,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6个氧原子,然而最后却有12个氧原子生成,违背了守恒定律。此时,学生会很自然地想到可能有O2参与,在教师引导给予否定的情况下,使学生联想到以前学习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可能有H2O的参与。由此学生可以顺利推测出第二阶段的反应式。最后,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得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嵴,能大大增加化学反应的膜面积,保证酶的均匀分布,使反应温和、高效地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推出第三阶段反应式。此时,教师提问:若用18O标记O2,则反应结束后,它会转移到何种物质上?加深学生对O2只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参与反应的理解。接着,学生整合有氧呼吸三阶段的反应式,推导出B2.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大量能量。

(2)无氧呼吸

提出问题:①将上述实验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在不通入氧气情况下研究无氧呼吸,那么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②所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都产生酒精和CO2吗?③1摩尔葡萄糖分别在体外燃烧、有氧呼吸以及无氧呼吸条件下,其中的反应现象、转化的能量形式及能量转化率是怎样的?

对于问题①,引导学生参考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反应过程。分析得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完全相同。教师告知在此情况下,所有含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都生成了酒精和CO2,从而使学生认同概念C1.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对于问题②,学生通过自学教材、交流研讨得出结论:高等植物和酵母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酒精和CO2,但是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高等动物或乳酸菌等生物,进行无氧呼吸一般产生乳酸。由此,学生能推导出:C2.总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或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对于问题③,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比较葡萄糖在三种条件下的能量转化情况,并填好表2,从表2可见,同种有机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比体外燃烧更温和,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的,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且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的19倍。因此学生得出结论:B3.有氧呼吸是大部分生物的主要形式。C3.无氧呼吸产能少,一般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

(3)延展概念――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

概念的初步感知与逐步建是延展概念的前提,为了促进概念传递,需要在新的情境下进行变式训练。①以反例来辨析概念:为什么肺炎双球菌和好氧型细菌也能进行有氧呼吸?②运用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什么食品罐头往往会标注“底盖、易拉盖凸起请勿饮用”字样?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洪涝灾害对植物为什么有毁灭性伤害?③在下一节的学习中,通过将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进行比较,建立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正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二者相互依存。通过延展概念,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全面、深刻。学生得出D.细胞呼吸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

(4)内化概念

完成感知、构建和延展概念后,师生边总结边板书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见图1),从而达到逐步内化概念的目的。师生总结得出如下要点:细胞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细胞呼吸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能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三、反思与总结

该课是围绕重要概念进行教学设计的一次尝试,在凸显“概念传递”的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性实验为主线,整合学科内和跨学科的知识,采用实验探究法和图表的形式以及通过感知、建构和延展概念过程设置层层深入的问题链,从而突破本节的重、难点,分析和归纳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清晰、透彻地掌握细胞的能量代谢机理,合理搭建知识框架。但稍显不足的是通过实验结果对有氧呼吸三阶段的反应式推导内容难度偏大,给学生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参考文献

[1] 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J].生物学通报,2010(7).

篇4

关键词:误概念;诊断工具;概念转化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由于学生在进行正确概念学习时,已受日常生活和先前学习的影响,可能形成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概念,故将其称为误概念。

误概念具有特异性、隐蔽性、顽固性和广泛性。由于误概念具有特异性,所以科学学习中的误概念不同于人文学科。误概念具有隐蔽性,需采用有效的诊断工具进行挖掘。误概念十分顽固,成因多样,故增加了概念转变的难度。本文将从诊断工具、形成原因及转变概念三方面,探究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产生误概念的学习特征。

一、科学学习中误概念的诊断

1.科学概念的测验问卷

随着对科学概念的深入研究,测试工具也随之进步。最早是开放性问题的问卷,数据分析繁杂,后出现了选择题工具。

考虑到“测验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正确概念测验中正确概念提升得最多,而用误概念测验,误概念提升得最多(“正确概念测试”都是正确的概念表述,判断正误即可,误概念测试类似)。一份测试卷正确概念和误概念比例需得当。

2.两段式选择题诊断工具

Treagust(1988)研发了“两段式选择题工具”,测定学生的相异概念。该工具由两段式组成:第一段为普通问题;第二段为问题的推理原因,旨在探查产生误概念的原因。Chandrasegaran(2007)等人为了解决学生“从多水平(宏观、亚微观、符号)描述科学现象”的困难,设计了一个“表征系统和化学反应诊断工具”。题目设计如下所示。

【表征系统和化学反应诊断工具中的测试题目之一】

当将锌粉加入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时,蓝色渐渐褪去,溶液呈无色,同时产生了红色沉淀。

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Zn(s)+CuSO4ZnSO4(aq)+Cu(s),

离子反应方程式:Zn(s)+Cu2+(aq)Zn2+(aq)+Cu(s)。

(题目第一段)为什么溶液最后变成无色?

A.铜形成一种沉淀

B.锌更容易与硫酸铜反应

C.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

D.锌已经溶解,像糖溶解于水中一样。

(题目第二段)你选择上述答案的原因是什么?

①锌离子溶于水。

②锌比铜更容易失去电子。

③蓝色可溶的Cu2+,完全形成不可溶的红色Cu单质。

④可溶的Cu2+形成一种蓝色溶液,然而Zn2+形成一种无色溶液。

分析该题目第二段,选择③的学生,从宏观现象分析亚微观水平;选择④的学生,从宏观表征进行分析。由此可见,两段式诊断工具能够剖析学生的思维方式。

3.开放式画图工具

Kern等人(2010)开发了“开放式的画图工具”。Nyachwaya(2011)等人利用该工具,检测学生配平化学方程式以及画出这些反应微观图的能力,题目如下所示。

【微观水平的化学方程式题目之一】

AgNO3和CaCl2反应,生成AgCl和Ca(NO3)2,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

AgNO3(aq)+ CaCl2(aq) AgCl(s)+ Ca(NO3)2(aq)

a.为该化学方程式配平,填写空格。

b.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你心中所想的该化学方程式的微观图,好像看见该反应过程中的原子和分子。记住正确画出每个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和分子个数。

某学生的微观图如下图所示,学生将C和O直接连在Ca上面,从中看出该学生不理解聚合离子的结构。

三种工具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概念测验问卷”容易统计且直观,却不能探查学生的心智模型。而“两段式选择题工具”和“画图工具”,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前者数据统计繁琐,后者画图分类整理需要技术。

二、科学误概念的成因

1.日常的生活经验

学生每日接触各种生活信息,常常将一些概念与生活相联系,而有些现象会导致学生错误理解概念。曾有学者对“辐射”概念进行了一次探索性研究。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辐射”的理解都只局限于核辐射,而且觉得辐射很危险。由于他们日常接触手机、家用电器等比较多,认为“辐射的来源都是工厂和人造的东西”,没想到一些自然物质也会释放辐射。还有的认为“光和辐射不一样”,其实光也是一种辐射类型。少部分认为“辐射类似于辐射粒子,穿上雨衣可以抵挡”。

日常的生活经验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同时又局限了概念的理解。教学时需开拓学生的眼界,避免概念的狭义化理解。

2.不恰当的教学方法

某学者研究学生对“水扩散”概念的理解时发现,大部分人都认为“水分子只有自由扩散一种方式,而没有专门通道”。究其原因,生物学上,一般利用“反渗透的原理”讲解“水进出细胞的扩散”,以至于产生误概念。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若不严谨或使用不恰当,都会产生误概念。

3.概念的抽象性

科学是复杂的,很多概念都很抽象。如“物质溶于水的过程”,有的认为“糖溶于水后形成新的物质”;还有的认为“氯化钠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形成存在的”。Basil M.Naah(2012)等人检测学生书写“离子化合物溶解于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并对出现的误概念进行整理,发现四个误概念:(1)学生认为“离子盐在水中发生置换反应”。(2)学生认为“离子盐溶解呈中性原子或分子,可替代阳离子和阴离子”。(3)学生混淆下标和系数,不知道其作用。(4)学生认为“多原子离子分解呈更小的粒子”。

即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科学现象,由于概念的复杂性,仍会产生误概念。误概念形成的原因有多种,除了文中提到的,还有误概念本身的特性,如顽固性、持久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有时并不是由一方面原因造成的,很可能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

三、科学误概念的转变

1.认知冲突与学生立场的关系

研究者认为,以下四个因素会影响学生的概念转变:先前知识的性质;新的替代模式和理论的特征;转变观念时呈现信息的方法;学生对反常数据加工的深度。

Gyoungho Lee(2011)探究认知冲突与学生反应的关系时提出:学生对反常数据的新反应――表面概念转变,还发现焦虑对概念转变具有负面影响。“表面概念转变”是指学生虽然转变了原有知识,却不知其意。虽然很多学生不理解范例的答案,但是相信老师讲解正确,仅“表面上”进行了概念转变。

研究发现,认知冲突分数与学生反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一致,如果学生经历过低过高的认知冲突,都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适当水平的认知冲突具有概念转变的潜能。

2.误概念的转化

对于误概念的转化方法,一般分为三类:测试卷、教学干预和多媒体技术。测试卷包括概念转化试卷等;教学干预包括合作学习、概念图、实验等;新媒体技术则是3D动态图、反应机理动画等。

有的概念转化方法并不明显,原因是忽略了误概念的类型。研究者将误概念按其复杂性分为三类:错误理念、缺陷心智模型和不正确的本体论类别。而目前对特定类型的误概念进行指导性干预的研究比较少。Soniya等人(2012)就对心智模型水平的“循环系统”概念进行了转化研究,采用“类比比较”和“自我解释”两种方法,比较两者成效。由于心智模型更加强调各命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特征,“类比比较”的方法更适合转化心智模型水平上的概念。

诊断工具由问卷向画图发展,关注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微观理解。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宏观教学,要深入到微观,帮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科学概念。考虑形成科学概念的原因,教师对概念的反应应比学生更加敏感,从形成原因入手,结合误概念类型,成功转化误概念。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7:29-31.

[2]A.L.Chandrasegaran. The development of a two-tier multiple-

choice diagnostic instrument for evaluati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chemical reactions using multiple levels of representation[J]. Chem. Educ. Res. Pract,2007,8(3):293-307.

[3]James M. Nyachwaya. The development of an open-ended draw-

ing tool:an alternative diagnostic tool for assessing students’ understand

ing of the particulate nature of matter[J]. Chem. Educ. Res. Pract,2011(12):121-132.

[4]Basil M. Naah,Michael J. Sanger. Student misconceptions

in writing balanced equations for dissolving ionic compounds in water[J]. Chem. Educ. Res. Pract. 2012(13):186-194.

[5]Gyoungho Lee・Taejin Byun.An Explanation for the Difficulty of Leading Conceptual Change Using a Counterintuitive Demonstr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ive Conflict and Responses[J]. Res. Sci. Edu,2012(42):943-965.

[6]Soniya Gadgil et al. Effectiveness of holistic mental model conf

rontation in driving conceptual change[J]. Learing and Instruction,2012(22),47-61.

篇5

关键词:学商 智商 情商 心理潜能

一、学商的提出

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我国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和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方法都在进行改革。其中,改善学生思想观念,调动其心理潜能,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和指导他们树立理想、确定目标,使之善于学习、主动学习,甚至自动学习,真正成为积极学习的主人,是最为有用、最为重要的教育改革。这也正是本文中“学商”提出的实际作用与积极意义。

一个人学习的目的、目标、方向、动力、能力、信念、毅力、策略的层次与大小,以及面对学习的压力、挫折等方面的调整解决能力,用我们现在通用的情商、智商等概念,都不能恰如其分地进行全面描述,为了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与学生自己提供一个可量化的标准,来检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学习效率,本人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来阐述这个现象。通过深思熟虑,我发现用“学商”这个词最为恰当。

我们说,智商是指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社会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计算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单纯的高智商并不能保证学习成绩优秀,智商一般的不一定在学术上就没有建树。

宋代的“神童”方仲永未得到后天充分的教育,成年后就陷入了平庸;“狼孩”的故事也证明,错过了正常的发育期,就永远只能停留在低能儿的水平。相反,小时候被人视为“迟钝的孩子”、高中时被老师骂作“永远不能成才”的“笨蛋”的爱因斯坦,后来却成为旷古绝今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因数学不及格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可是后来经过发愤攻读,他偏在数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调查,诺贝尔奖金获奖者并不是他们同学中智商最高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高智商只是一种先天因素下的“潜能”,不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和科研实践,要转化为现实的智能是永远不可能的。智商测量的结果也表明,多数人的智商都处于中等和中偏高的范围内,平凡的普通劳动者与伟大的科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只要接受良好的后天教育和实践,有理想,有目标,主动学习,努力拼搏,都能从普通人变成具有较高智能的“天才”。因此说,一个人能否有所建树,关键是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以及在困难面前的态度。所谓“志不强者智不达”、“勤能补拙”,“逆境成才”,其含义就是此理。由此可见,“智商”不能代替“学商”。

而单纯的高情商如何呢?高情商的人可能会在商业上有所发展,在行政管理上有些优势,因为他们善于处理社会生活、人际关系,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但在学术上有大成就者却闻所未闻。情商高而学习并不优秀者还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先进,没有一定的智商做基础,没有必要的相关知识做后盾,是很难发挥其情商天赋的。象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那样,虽然可能一时得志,但最终仍免不了失败与被嘲笑的结局。可见情商再高也掩饰不住智商不足的尴尬,没有科学知识基础的情商只是小术,上不得大雅之堂,最终可能是一个可悲的结局。由此可见,“情商”也不能代替“学商”。

当然,“智”、“情”、“学”三者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一个智商高又情商高的人,再加上高学商,可以说无往不胜,无坚不摧,那可是难得的复合型“天才”呀!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犹如凤毛麟角,非常罕见。高尔基所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只有不断提高智商、情商和学商,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一流的情商素质,才有能力面对21世纪的挑战。

转贴于

二、“学商”提出的教育意义

1、“学商”的概念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一条教学的方向和策略,也给学生提出了一个学习动力、能力与效率的量化指标。

2、“学商”是学习、研究能力的素质描述,也是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写照,是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3、智商、情商与学商三者没有矛盾,它们互相促进,相互依赖,从不同的侧面反应一个人的素质。三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从而创造光辉灿烂的人生。

三、“学商”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具有高学商的人,应该是:理想远大,目标明确;主动学习,满怀热情,有计划有步骤,善于时间管理,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功成不傲;矢志不渝,信念不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

1、理想远大,目标明确:理想是较为模糊、笼统的概念,而目标则有清晰、具体的内涵。托尔斯泰说:“理想好比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美好的理想好比一颗健康的种子,只要具备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阳光和适当的水分,便能够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诚然,古往今来,凡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人,往往都能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加强学生理想教育是其成才的关键,也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是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奋斗目标的人。

2、主动学习,满怀热情:对自己工作充满热情的人,他会竭尽全力去工作,同样,对自己学习充满热情的人,不论他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始终如一地积极面对,不断超越,获得成功。热情是一种强大的心理智能,能够帮助一个人释放潜意识中的无穷能量,让他能够破除一个个谜团,顺利打开成功之道。所以,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是爱学习、想学习,以学为乐的人,必然是对学习满怀热情,满腔热忱的人。

3、有计划有步骤,善于时间管理:一个学商高的人,善于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没有一个这样的计划,目标就犹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而每个计划都有时间限制,没有时间限制的计划就不是真正的计划。其实,从明确目标的时候开始,时间管理就已经启动了。没有目标,时间管理也无从谈起。有了详细计划,你才能够合理安排时间,也就不会无所事事,或做事不知轻重缓急了。清代著名学者彭淑端曾经写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也。”所以,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在学习上有计划有步骤,善于控制自我,有“今日事今日毕,不把事情拖明天”的好习惯。

4、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功成不傲:在困难面前不低头,锲而不舍;在失败面前不气馁,百折不挠;在成功面前不忘形,功成不傲。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困难挫折。有人问爱迪生,在他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所以,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区别就是:面对挫折所持的态度不同。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我们看看牛顿的成功史,看看诺贝尔的发明史,他们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巨匠,是因为他们和众多科学家一样,都有着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

所以,对于高学商的人来说,必然具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和精神,不知难而退,不浅尝辙止,不满足于现状,为着自己的最终理想,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5、矢志不渝,信念不灭,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如果说行动是船,热情是油,那么信念便是发动机,没有信念的人就像航船没有发动机,永远只能原地踏步。当我们心中充满信念时,信念便会传送一个指令给大脑神经系统,我们便不由自主地进入信以为真的状态,从而打开通往脑海记忆部分的通道,把所需要的答案源源不断地流出来。所以,只要控制好信念,就能发挥极大的潜能,开创美好的未来。在学习和科研上,只有充满信念的人,才有勇气去打破藩篱,冲破常规,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开拓中寻规律。人生也是如此,谁希望主宰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信念不灭,梦想终会成真!

所以,一个高学商的人,必然对理想矢志不渝,对信念永不熄灭,在学习上勇于实践,在研究上开拓创新。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最大限度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挖掘出人的创造潜力,成为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实现高贵的人生价值,享受丰富的成长乐趣。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思考与认识

所谓的概念,就是人们从本质上认识事物,属于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中的现象。在高中数学中的定义、定理以及法则等就是数学概念,它能帮助学生解决基础的数学问题,而且高中的数学概念要比初中的数学概念繁多,所以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

一、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引入

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时,概念的引入是第一阶段,教师一定要十分重视,这关系到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概念的理解。在引入概念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1.通过实际的问题引入概念

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基本上都来源于实际生活,而且又服务于实际生活。采取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方式引入概念,能够使数学当中的概念更接近生活,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实际意义的认识,提高数学的应用程度。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中第2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可以使用实际的物品引入几何体三视图的概念,准备一个魔方或者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充分观察,从而对几何体三视图的概念充分了解,便于以后的学习。

2.应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入概念

教师可以应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概念引出新知识的概念,让学生对新知识的概念大胆猜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教学《圆锥曲线和方程》时,可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直线与方程,找到两者的相似之处,从而探索出圆锥曲线和方程的概念。通过这种以旧带新的形式,不仅能够对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还能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

3.通过实验的形式引入概念

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时,如果学生亲手实验探索知识的概念,能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中第1节《随机事件的概率》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个密封的箱子,里面装上从1到100的数字纸条,但是每一个数的字条数要规定好,让学生动手抽取并且计算抽到某一数字的概率,学生在动手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会逐渐掌握随即事件的概率的概念,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方便学生进行记忆和应用。

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形成

在进行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时,教师还应该使学生明白概念的形成,让学生亲自感受思维的活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概念的本质,从而找到学习数学的规律和方法。比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的教学时,有的学生不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因此应该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明确平面向量概念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两条直线和线段,让学生分辨哪个属于平面向量,也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如果学生觉得两条都不是,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做总结性的发言,对学生的想法进行补充,给出明确的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是在二维平面内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量。之后再让学生画出一些平面向量,巩固所学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

三、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巩固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概念的教学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学生在了解概念之后也就是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应该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进行更好的应用。其实,概念的巩固是一个对概念进行强化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数学建模的方式,就是将数学的重点放在概念的形成中,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概念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过程,方便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好的研究,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一定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数学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时,不仅要注重让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还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应用,使学生对概念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深层次的理解,从而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7

概念是中小学理科各学科新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概念的形成与理解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的效果。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开展概念的教与学,如何发挥概念在学生认知发展、观念建构方面的教学价值,如何通过概念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概念学习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等等,已经成为中小学理科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北京教育学院“科学教育重点学科建设”工作以“理科各学科知识结构与教学实践研究”为学科建设方向,重点研究了理科各学科的概念体系及其教学实践,本期《课程与教学》栏目选取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供广大教师借鉴和学习。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体的最本质特征,也是生物进化的基础。[1]因此,对于遗传与变异的学习,在理解生命现象、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方面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辨认常见生物、培养植物、饲养动物、讨论克隆技术等活动,已经对生物多样性、生殖与发育等生物学问题有了直观的了解,进而对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也有了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初中生物学新课标主要以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与传递表达方式为切入点,要求教师在教授遗传与变异相关知识时,促使学生建立如下三个重要概念:

第一,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信息可来自不同的亲本。

第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

第三,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笔者认为,这三个要求,涵盖了经典遗传与分子遗传的主要内容,有利于学生建构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体系,从而为高中以至更长远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落实上述要求,促进重要概念的内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课标对于遗传与变异重要概念的要求,大体上是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首先谈到的是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方式,然后是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最后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定义。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将按照相反的顺序对课标要求进行逐一的解读,找出其内部联系,为更好地落实重要概念教学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关于“基因”的定义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建立“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等重要概念,这就要求教师明确“基因”的定义。但是,迄今为止,“基因”的准确定义尚存在争议。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又发现了移动基因、断裂基因、假基因、重复基因、重叠基因及一系列的调控序列,使基因的定义更加复杂化。无论是课标还是教材,初中教学当中已经出现了“基因”一词,这对教学而言是一种挑战。很显然,对于没有接触染色体精细结构、尚未学习中心法则的初中学生而言,还不能准确地从物质基础这个层面了解基因的性质与功能,从而不能理解遗传与变异的特征与目的。

笔者建议,对于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在初中阶段应予以淡化。显然,上述关于基因的复杂的定义,属于生物学事实的范畴。初中阶段的重点应该是从概念层面解释“基因”的本质。其实,从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到连锁与交换定律(摩尔根),人们已经明确了两个问题:其一,生物体内存在着控制各个性状的、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相互作用的遗传因子;其二,这些遗传因子在体内呈有规律的线性排列。虽然一直到摩尔根创立遗传染色体学说时,人们仍然不能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但是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认识,足以从逻辑层面给出“基因”的定义:存在于细胞特定位置上的、按照某种数学规律进行相互作用从而控制性状的“基本因子”。这个关于“基因”的定义,可以作为一般概念呈现给初中学生;进而通过基因与性状关系的例子,就能够总结出“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一重要概念。对于初中生物学教学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因为,这种概念化的、抽象的知识,能够锻炼学生透过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们不难发现,上述关于“基因”的定义,对于科学教育也是有重要意义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描述了所有科学门类的共同特征:基本因素的界定、分类和相互作用分析。如经典物理中的“质点”、化学中的“分子”、普通生物学中的“细胞”等等,都是各个学科中的“基本因素”。只有准确定义了“基本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演绎、归纳,使本学科具有了数理传统。反之,若未准确定义“基本因素”,则难于进行逻辑层面的分析,整个学科偏向于博物学传统。两种传统不仅影响了各个学科的特质,还影响了学生对于不同学科学习与复习的策略。从初中到高中,“遗传与变异”内容有了“基因”的定义,使得本段教学内容更加凸显理科特征,这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遗传与变异”教学的重点,从分子基础(遗传信息的调控与改变)到细胞行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都作了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遗传信息流动

遗传现象大体上可以分为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且目前可认为前者是“主流”,而后者是“支流”。显然,“支流”不会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但是,应该在讲解基因的细胞定位和遗传信息的流动时,适当提及细胞质遗传的概念以及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知道除细胞核外,细胞质对性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从而在概念层面理解细胞质功能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主流”和“支流”的共性,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在本质上,都体现了“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这一重要概念。教师可以先列举常见的遗传现象(即生物学事实),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以便于学生顺利地迁移应用和学习。

2.人类性别基因

在初学遗传与变异时,初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能准确把握基因、DNA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从而认识不到人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人类X和Y染色体,进而简单地认为性别不同的根本原因是X和Y染色体的形态不同。对于这个问题,除要适当地介绍遗传信息的物质基础外,还应该为学生建立这样一个认识:人类的性别,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性状”。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就提到“近年来,科学家发现Y染色体上还有3个基因,决定的产生和成熟。最近,科学家又陆续发现了X染色体上与女性性别有关的基因”。在此处,教师就应该提示学生: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性别决定。只不过性别决定的过程是多个基因控制着多个性状,从而塑造了不同性别。如果课时允许,教师还可以就此介绍一些由于染色体变异而导致的性别异常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讲,性别并不是严格区分为“雌”“雄”两种形式,而是存在“过渡”状态的。这对学生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物的复杂性,进而认识生物本质是有很大帮助的。

“人类性别基因”一节是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从内容上看,本节内容是课标所述三个重要概念的应用,即从人类性别决定的角度阐明了遗传的本质。因此,教师必须在讲授本节课之前,就完成三个重要概念的建构,从而指导学生把握遗传本质,进行下位学习。

三、关于“变异”的概念教学

“变异”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难点,有两个问题是要深入思考的。

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初中课标要求学生知道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显然,某一变异是否可遗传,关键是看遗传物质是否发生变化,而不是影响生物体的因素。由于学生初次学习基因与环境的关系,故需要用恰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建构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如同样是“无籽”农作物,“无籽西瓜”的“无籽”性状就是可遗传的,而“无籽番茄”的“无籽”性状是不可遗传的。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就会认识到,一种变异是否可遗传,取决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从而紧扣重要概念的教学。

2.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可遗传变异的来源主要有3个: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要认识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必须对遗传信息的细胞定位及流动方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故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一个难于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可用一系列实例加以说明。例如,农牧业中传统的育种技术,实质上就是基因(染色体)重组;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麦属于染色体变异(数目的变异);而镰刀型贫血症(在各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均有介绍)则属于基因突变。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介绍,学生能够形成这样一个概念:突变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这与前面关于“表遗传学”的概念不谋而合,说明基因本身及其转录、表达调控,共同影响了性状的产生。通过展示这些生物学事实,学生就更加清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以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等重要概念,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遗传与变异对于生物进化的重要意义。

重要概念是基于学科事实的、对学生总体把握知识体系、进行后续学习的思维框架,对于学生理解学科本质、提高学科素养具有重要作用。[2]新课标明确指出:“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所谓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就是基于生物学科具体知识的、代表本学科基本观念与思想的知识。只有从重要概念的高度审视生物学科教学,才能清楚什么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用的知识,才不会使自己的教学拘泥于一个个具体的生物学科事实中,才能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进而对生物学科本质问题进行思考,凸显生物学科的理科特质。

参考文献

[1]吴庆余.基础生命科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开始不断推陈出新。面临着实施新课程的要求与任务,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改革,是当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研究工作,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手段,认真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改革之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有所得,学有所乐,以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素质化的小学语文多元化教学目标的理解

1.全面而完整的认知体系。这里不是知识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知识体系是客体,小学语文知识体系客观存在于小学语文的大纲和教材之中,认知体系是主体对客体的把握。学生应当具备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体系的能力。这类目标是小学语文的核心目标,它是由国家规定和社会检验的。

2.一般学科能力。各门学科都有一般学科能力,而小学语文的一般学科能力更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这种一般学科能力同第一类的认知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且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说它们有联系,是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很高,往往相辅相成;说它们之间有区别,是因为这种能力不等于认知能力。但它们恰恰是现代人应具备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必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3.动机、兴趣、态度、意志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同时发生,两者相随相伴,贯穿始终,认知和情感互为手段。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的积极情感,应当经过长期的培养,使之人格化、品质化,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十分重要的方面。

三类目标归纳起来,小学语文素质化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二、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首先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爱劳动爱人民的教育。通过这些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促进他们形成正确得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抱负,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其次要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趣激思、动手动口的问题、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看书、查资料、讨论、做实验、观察、思考,主动的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适时对其引导、鼓励、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 习成功的喜悦。产生“只要自己认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就能成功”的自我评价意识,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教师有意把学生推向做学习主人的成功通道。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 持正面教育和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产生越学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

三、教给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辨证教学思想。教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是学生终生收益的事,教学中要始终贯穿和突出这个观念,这也 体现了由应试教育的短期行为转向素质教育的终生行为。如看书、归纳、小结、观察思考等。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有措施、有目的的实施培养,在步骤上可采取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分内容实施。在方法上,一是紧密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知道学法;二是必要时专门组织学法知识讲座,集中解决一两个学法问题;三是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学法交流,促使他们相互借鉴学习方法。

四、贯穿因材施教的原则

基础教育既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有用人才,又要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从这个目标 出发,就决定了培养人才的多层性。再则由学生本身的性别、年龄、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也客观造成一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能水平的千差万别。这也就决定了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 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次从教材内容来讲,也设置了许许多多的反映智能的层次性的问题。综上所述,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因而课 堂教学必须抛弃一班学生、一本书、一样要求的统一的教学模式。但因材施教决不是歧视或变相忽视差生,而是要求教师在班级式教学情况下,如何辅导差生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 要求,使教学不偏离面向全体学生的方向,另外也要采用相应的方法来使优等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进一步提高智能水平的问题,从而达到在一节课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有不同程 度的收获和进步,继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效果,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

五、科学的把握和实施每一教学环节

科学的把握和实施每一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是达到课堂高效益、高质量的必经之路。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较高要求,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和减轻学生课 业负担的有效途径。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精通或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必须从每一节课着手从提高自身素质着 眼。一是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理论储备,注意收集整理多种教改信息,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总结提高。二是要从每一节课做 起,在备课教课中,认真审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程序,看其是否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在知识上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在智能上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各 种能力,在情感上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优化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1.抓根本――提高认识能力

(1)钻研教材,把握要求。

(2)遵循规律,探求方法。

①串“联点”,在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

②借“撑点”,于读写重点训练中学方法。

③寻“空点”,循作者思路拓展思维。

2.讲落实――强化基本功训练

实践告诉我们,每篇课文后面的练习与作业是抓基本功训练的一个依据。因为课后作业是教材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编者的意图,体现了重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内容、序列与层次。它揭示了教学的重难点,告诉我们教学的步骤与方法,揭示课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依据作业 去组织教学,能教的准,学的快,双基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3.辟渠道――提供个性特长发展场所

篇9

【关键词】体育课堂;交往;同伴

一、以往国内外对交往的概念阐释

交往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行为,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活化形式和动态表现。交往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流派都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比如,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西方的社会批判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都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详细讨论。

教育家、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也曾指出:“人所有的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交往”(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常被人们从不同角度的术语表达,例如,“沟通”、“交通”、“通讯”、“传播”、“交际”、“交流”等等。“交往”这个概念最宽泛的涵义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传递和共享。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指实物、信息或意义的异地传输、移动或转达;其次,是指资源、信息或意义的分享或共享,communication这个词本身就是从拉丁文communis(分享)一词派生出来的。

祝大征(1994)等人认为交往指现实的个人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往来,是人们之间的物质、能量、能力的交换和活动、关系、信息的交换。人们日常生活中表示交互作用的交谈、交际、交易、交流、交换、交融、交手、交兵、交锋,是交往某一侧面的表现。

陈旭远(1998)认为可以将交往的概念从三个角度加以界定:

第一种交往是狭义的,即信息科学和传播学的。这种理论把交往作为一种单一的对象,研究交往的图式、交往的系统管道及交往的技术手段等问题

第二种交往是广义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交往不是把交往看作单一的研究对象,而是把交往放到社会、文化和历史大背景中,研究交往与社会系统方面的关系;着重分析交往的社会文化内涵。这种交往理论侧重于交往的社会本质,交往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根源,交往的工具性和中介性结构,以及交往的社会功能和效益。

第三种是哲学意义上的交往理论,它承认交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中介,更强调交往与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性,认为交往本身即人的生存方式,它涵盖了人的历史、文化、生活的一切领域,人类交往的范围和界限,也就是其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范围和界限。

车文博(2001)在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中认为,交往亦称沟通,指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等的交流过程。

徐湘荷(2002)认为,所谓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借助于言语或非言语手段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它既包括人与人之间信息的沟通和物质产品的交换,也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联系。

张惠芳认为,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交往是指教学活动参与者或交往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之间的语言(包括体态、语言)为中介的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人际往来或沟通以及情感交流和达成认同一致的相互理解。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形成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在人与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综上所述,交往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具有极大的交叉性。

二、同伴的概念界定

所谓同伴(peer)指个体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认知能力的人。同伴是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学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机制。刘豪兴等认为:同伴指的是“处于某一年龄阶段或年龄组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

也有学者认为同伴指的是“特定的儿童和他与之进行互动的特殊群体的一个连续。”本研究同伴指的是在自然教学班中的同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体育课堂中的同伴交往是体育课堂中发生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借助于语言或非语言方式而实现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召利,90年代交往理论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J].1999(10)68-70

[2]余震球,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

[3]万光侠,交往的哲学审视.[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3

[4]祝大征等,论交往价值.[J].人文杂志1994(2),19

[5]陈旭远,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1998(5),86

[6]车文博等主编,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154

[7]徐湘荷,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2002(10),12

[8]张惠芳,体育教学交往的缺失、阻隔与重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3),65

[9]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师大出版社,1999,194-202

[10]傅金芝等, 20年来国外有关青少年同伴关系研究进展.[J]. 红河学院学报2004 (6),75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260-03

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生物体中核酸和蛋白质这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形态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1]。因此,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理论与实验课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很多高校生命科学专业都单独设立了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自2000年设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多年来,课程依托“河北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动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河北省生物学强势特色学科,河北省生物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等资金支持下,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然而,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迅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类教学基础而又前沿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不断革新[2,3]。因此,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十分必要。

一、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改方法的思路

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目的是训练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熟练的操作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然而,以往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安排,学生对教师和教材依赖性强,教学方式单一,在激发学生实验操作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不足[4]。“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5],该模式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混合使用技术和亲自动手活动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知识传递由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转变成学生课前提前领会知识点,强调自主性、针对性教学理念[6]。

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应用性和开拓性的创新型人才[7]。作者结合在分子生物实验教学一线的多年经验,并根据省属重点大学的学生培养要求,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探索综合创新性实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革新。我们尝试对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教改,努力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融合到实践教学中。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二、翻转课堂的起源与特点

翻转课堂最早由教育学者萨尔曼・汗创造性地提出。目前,该教学方法和理念日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8]。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而成立的非营利性“可汗学院”网站,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高等院校从2007年开始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运用到大学课题中,取得了很好的教改效果[9]。

翻转课堂,通常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结合不断涌现的基于信息传播的教学环境(如,微课、慕课等),重新规划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课前、课内、课后三个阶段。创造性地将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知识巩固的颠倒安排,实现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的翻转。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知识传递由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提前到课前,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中首先接触和领会知识点。知识内化则实在课堂教学时间实现,学生在教师的辅导和学习小组的协助下展开个性化的讨论学习。这样,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活动成为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明显加强,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激发。知识巩固阶段是学生领会知识、总结归纳的阶段,源自教师的知识内容顺利地渗透到学生头脑中,并“生根发芽”。

因此,翻转课堂开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逆转: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驱动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同时,学生也从知识的接纳者转变成了学习的探求者和思考者,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三、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具体方案

翻转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在微生物学[10]、生理学实验[11]、大学应用[12]和地理学[13]等课程已经开展教改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提升效果。然而,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目标都是核酸、蛋白质等“微小、微量”的物质,教学内容较为抽象[14]。因此,如何将翻转课堂理念恰当地运用到分子生物学实验这门课程仍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我们对翻转课堂理念反复研究、开展教学研讨,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了基于以下三个步骤的具体方案。

1.建立课程讨论网络平台,明确翻转的原则及教学目的。Blackboard教学平台是一种基于网络的数字化综合教学模式,在Blackboard平台上授课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多媒体课件分享、教学内容、数字化问答交流等[15]。河北大学教学处很早就建立了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时,首先由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在课前及时更新教学课件、视频以备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此外,在Blackboard平台或者利用即时通信软件建立讨论组,组织学生就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网络互动答疑。

2.课前准备阶段。以分子生物学实验课中的“蓝白斑筛选重组子”实验为着力点,我们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生动地融入其中,并借助微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根据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大纲和本次实验的具体教学目的将“蓝白斑筛选重组子”实验的重点内容分离出来,确定微课的内容,完成课件设计。具体而言,教师课前将蓝白斑筛选重组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分享给学生,并列出任务单。任务单就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是翻转课堂中“问题”的导向[16]。下发任务单,可以告知学生教学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领会学习目标。例如,“蓝白斑筛选重组子”教学内容的难点是两个对照(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将上述内容制作为微课课件,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原理。并且,提出“重组子”和“转化子”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后续的课上教学内容做好铺垫。

3.课上实施阶段。课前准备阶段是为了让学生发现问题,课上实施阶段就是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拘一格,可以采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形式[17]。鼓励学生参与解决问题,提出和讨论问题本身就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重点和难点问题可以由教师主动提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或者分组辩论。这样可以突出翻转课堂的理念,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地位,课堂讨论中就锻炼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蓝白斑筛选重组子”实验,即由学生按照课前所掌握的实验原理和技术路线自行配制蓝白斑筛选试剂、自主进行蓝白斑筛选重组子的实验。期间,就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及学生操作中遇到的问题组织课堂讨论,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相合方式开展教学。等到上述问题解决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验进程布置新任务、提出新问题。内容可以涉及第一阶段未解决的问题,或者还尚未提及的知识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对于“蓝白斑筛选重组子”实验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设计下一步实验操作,提出实验中可以改进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弱化自己,作为“旁观者”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或者,可以转变身份为一名普通学生,参与讨论,平等交流。当然,对于重点问题教师必须进行适当的集体讲解和单独辅导。总之,课上实施阶段就是学生主动完成解答问题、发现知识点的内化学习过程。

4.课后巩固阶段。根据实际教学进展情况,教师根据对学生参与的讨论问题和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课上实施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发现的新思路、新方法,将完善后的学习资源和课件再次到网络平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且,经归纳总结的前瞻性课堂还可以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同学进行参考,达到循环、拓展和拔高的效果。具体到“蓝白斑筛选重组子”实验,就是教师将课上学生总结的实验技术路线进行总结和升华,将实验操作中的重点难点(如感受态细胞制作、转化和筛选过程)凝练,再次以微课形式到网络平台。当然,为了将科研知识融入教学中,也可以将“蓝白斑筛选”应用相关的最新的文献到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拔高。

四、翻转课堂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优势

“翻转课堂”的目标是将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和网络为基础的预习与总结深度融合,完成提前预热、课堂讨论、课后归纳这种“三位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着力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分子生物学实验具有技能要求高、细节繁杂、概念抽象等客观教学难点,十分适合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验课操作性强的特点,精心制作微课等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视频、照片等模式展示教学内容,力求清晰简明,突出特色。细节方面,首先采用近镜头录制并适当加入语言描述,强调教学难点和重点,帮助学生认知。视频时长不宜过长,微课内容不多于10分钟,避免视觉疲劳。然后,将精心制作的微课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并为教学难点设置过关任务,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实验内容。同时,还要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解答问题、讨论实验原理等教学内容,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学生与教师交流讨论。最后,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实施教学内容,自由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并且对照微课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充分参与讨论环节,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最终,通过上述过程,将教师讲授、学生动手的实验流程“翻转”,在学习课件、实践操作和教师指导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课件优势,帮助教师向学生传授关键知识点,力求提升教学效果。

分子生物学实验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后,教师不再是课堂主导者。当然,教师的知识水平依然决定着网络平台的运作、课件资源的制作、教学路线的设计。所以,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依然是实质性的主体。只是,教师转变为教学的幕后引领者和设计者。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改革中,师资队伍的培养依然是问题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广泛收集素材、全面评价学生活动、及时归纳总结教学经验,并依据教学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方案,使翻转课堂能真正让学生受益,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

五、结束语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构成高等院校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从事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人员必备实验技能。传统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注重让学生学习操作步骤,而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翻转课堂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可以确保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深入领会实验原理,同时开创讨论式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命科学的基础,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勇于革新教学理念,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欣,赵玉红,李小菊,张伟英,张金红,赵立青,张宝珠,石建党.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2):135-138.

[2]李根亮,李韬,李曙波,黄晓敏,胡红柳,孙科,肖娟,农嵩,李朝敢,韦耀东.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6,(4):23-24.

[3]梁健,段瑞君,魏晓星.基于能力培养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生物学杂志,2014,(2):109-111.

[4]刘玉莲,纪朋艳,李庆华,李莉,方青.构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思考[J].生物技术世界,2015,(12):240-241.

[5]吴玲.融合翻转课堂理念教学凸显创新高效[J].中国教育报,2015-04-29(007).

[6]王丽君,李萌,阳小华.翻转课堂中学习绩效提升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02).

[7]郑小坚,何俊,贡成良,薛仁宇.多学科融合分子生物学实验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40-142+172.

[8]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13-114.

[9]付蕊,王静,张颖.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借助翻转课堂实现教学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22.

[10]陈雯莉,胡胜.课堂之外――微生物学“翻转课堂”的改革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4).

[11]马恒,余璐,裴建明,殷h,邵琳,冯娜.翻转课堂结合TBL教学模式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心脏杂志,2016,(04):496-500.

[12]王婷婷.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探析[J].英语广场,2016,(4):111-112.

[13]黄兰花.地理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学周刊,2016,(5):172.

[14]卫芳,王秀海,俞红云,周丛照.本科生“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成绩评定体系的构建[J].生命的化学,2015,(1):136-139.

[15]谷增军.基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7):17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