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学基本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学基本任务

篇1

顾 苏

摘要:本文对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实施及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对案例教学法的指导作用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阐明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恰当运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多元认知能力,多种学习交流的策略和可转换技能,对培养商务英语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分析;策略;创新思维;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4(2007)05-0062-05

随着社会对高校外语人才的需求定位为“复合型”“创新型”, 商务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外,要求有运用外语在商务等各个领域从事相关活动的能力;同时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创新精神,要求我们的学生首先要有对新事物的求知欲望,并且具有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文秋芳2002)。这对我们外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立、课程内容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标准。我院为中英合作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是一门必修的语言技能模块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切实有效的学习策略、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多元思维和技巧(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判)、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在商务环境中的各种沟通技巧与能力。它侧重于学习者多元技能,尤其是终生学习与交流技能的训练,是培养2l世纪理想型外语人才值得推广的课程。其中教学内容简要分为培养自我管理的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两大模块。

其中学习策略和语言技能并非完全分离,在培养学习策略的同时,语言技能也会有所提高,因为前者的提高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材料的;尤其是训练多层次学习技能方面,如综合分析信息和思维能力的培训,更是需要选取较好的文章作为设计练习和任务的素材。而其中的案例分析是两大模块的有机结合部分,是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全面总结,通过个案分析和研究,学生召开相关个案的模拟会议,各抒己见,讨论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并要求其笔试中对案例作分析、研究、评判。学生能否在考试中获取好的成绩取决于学生能否在案例研究中运用整个学年内学到的所有技能。此种形式的考试不但考学生的有关商务知识、数据的熟识程度,更是考核他们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一、案例教学法和其理论基础

1 案例教学法 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往往是公司商务问题的具体案例,需要学生通过研究相关材料并进行分析讨论、写报告等方法来决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案例教学法中,所选案例必须是取之于实际存在于某个(或几个)公司或组织的真实问题。好的适用于教学的案例必须包含以下特征:(1)故事的时间顺序交代清楚。(2)矛盾冲突明显,问题急需得到讨论解决。(3)长短适中,但有普遍性,适合不同情景。(4)要求有原始素材(Honan et al,2002)。

2 案例教学法与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理论 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信息加工理论对人的学习和大脑记忆有了科学发现。信息加工理论家认为,人的记忆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而长时记忆又分多种,其中有意义的语义记忆往往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图式理论的重要原则是学习者只有依据现有的知识信息才能更好记忆和理解新信息(Anderson&Bower 1983)。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帮助学习者广泛吸收、积累知识和信息,并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便将新旧知识、信息联系起来,以构建新的图式,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同时,以现代认知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不能仅仅传授给学习者知识,学习者必须主动发现信息并转换复杂的信息成为自己的。建构主义提倡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除了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的研究性学习,它还提倡学习的社会性,学习者之间需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达到学习的目的(Slavin 2004)。而重视人类情感和价值的人本主义理论同时注重大脑认知系统以外的人的特征。它强调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学习者的个人参与:即学习者不仅把个人的认知投入学习活动,个人的情感也对学习起重要作用;另外,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在外因的刺激下,人的内因,即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更为重要。教师的作用是协助其获取知识,起到协助、中介、管理、导向、激励的作用。案例教学的运用正符合了以学生为本的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实行“灌输式”和“授收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手法,而是课前根据教学大纲中阐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针对学生的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材料,并组织管理课堂内外的教学,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商务案例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商讨,以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

对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技能课程的指导意义

1 提高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在学习和商务环境中的沟通技巧与能力。学习策略包括多方面的学习者自我认识和管理,学习者的合作能力,多层次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培训贯穿在整个课程中,其中也包括了语言技能。按照认知心理学理论,要让学习者真正掌握学习技能/策略的运用,教师应该设立任务和真实的有意义的情景,让学习者有机会在与实际工作相仿的环境中接受指导训练,知道如何运用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来面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情况,解决问题(Slavin 2004)。因此我们在学年的最后几周安排了商务案例分析的内容,一方面巩固和检测本课程一学年所学内容,另一方面训练终生学习能力和可转换性技能。尽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组织安排的教学活动始终是以学生积极参与为主,教师教授为次要的教学手段,但是案例分析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较为陌生的学习方法,并且对他们来说内容和形式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具有挑战性。为了让学生接受、了解和掌握此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同时为了让学生提高对此种教学法的重要性的认识,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在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在开展案例教学前使学生了解其教学意义、特点,辅导学生如何实施案例分析。关于案例教学的优势和内容的介绍,我们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灌输法,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和经验,组织四人小组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学会案例分析?(2)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

在学生开始讨论前,应鼓励他们大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提示他们回顾在其他中英合作课程中做过商务小项目和课堂教学任务。在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讨论后,让小组代表作简短的发言。老师在此不作任何品评,而是鼓励启发学生回忆旧知识,重新认识曾经参与过的活动。在讨论和发言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以自己的现有知识不能圆满回答老师的这两个问题,于是有了求知的愿望和内在需求,加强了积极参与以后老师布置的有关活动的内动力,

是人本主义提倡的意义学习的保障。接着,老师及时让学生阅读有关材料,用PPT或发材料,以帮助学生完成新旧信息的联系,建构新的知识。

我们的宗旨在于提高学生内在驱动力,最大程度刺激学生的学习需求感,让他们对探询知识有渴望和兴趣,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和应付考试(外在驱动力)时,他们才能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活动,克服学习案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有可能成为我们期望的理想的学习者,达到技能课程所设立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2 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培养无论是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还是遵循人本主义原则,都要求我们在安排和组织教学时有意识地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精神。指导学习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信息,并运用本课程培训过的多元智能技能进行信息处理,最终目标是培养创新能力。实行案例教学法的开始阶段课堂内容和方法应循序渐进,这是决定以后案例分析的成败的关键阶段。教师的中介作用或脚手架作用首先体现在引导学生做一个相对小型的案例分析作为导入,为一周后相对要求较高的案例分析作好心理和技术上的准备。在这个阶段,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而是把案例所涉及的公司概况和经营、管理的有关详情以书面材料形式发给他们,内容既有文字,又有数据、图表等,让学生先自己去阅读和理解新的信息,然后教师提问,提问的内容先简单后复杂,即先问涉及客观事实方面的问题:如公司财务情况,盈利还是亏损,具体的运作情况如何等;然后再让学生考虑思考性的问题,作SWOT(strength,weakness,Oplortunity andthreat)分析。在试图回答这类问题时,学生发现自己必须具备更多的超出原先知识结构的信息,因此需要重构原有的知识。这时,教师提出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找材料,熟识相似的案例,甚至可以给学生一些有关的参考书目等。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开拓思路,确定问题所在,教师组织课堂小组讨论和课堂大讨论。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协助,但是切忌对学生的讨论作过多的干预。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了传统的教授式教学方式,希望甚至依赖教师提示正确的答案,作为案例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应该提醒和重申学生作为独立学习者和思考者的要求和必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途径,不应该只简单地判为对与错,而应帮助其分析材料,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充分的可靠的信息,引导他们分析自己处理信息和考虑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愿望,帮助他们进行反思自己的学习策略,为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有助于学生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要领。

在小的案例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让学生在学习档案袋的学习日志中反思这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包括学到了哪些方面新的知识和技能,本课程学习策略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运用遇到的问题,如何在以后的学习中(包括大的案例分析中)扬长避短等等。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精神,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自交给学生,而且将案例分析与考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依靠自己的独立探索和同伴的合作互助。因此,在正式的案例分析研究中,我们一开始给学生提供一定量的相关背景阅读材料,但是与第一个小型案例不同的是,我们更多地让学生自己找有关案例的大量原始素材和相关的业务信息和商业规则,要求学生运用多层次学习技能,即在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这需要作大量的笔记和阅读;然后让学生在班级和小组讨论中设计老师可能提出的有关案例的基本信息和思考性问题,换句话说,让学生站在考题设计者或案例辅导员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这时候充当评价员和反馈者的角色。这样,学生的参与程度更高了,为了提出有效的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方案,他们必须不遗余力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找寻资料,主动寻求同伴和老师甚至其他人的合作互动,不断积极反思改善自己的学习和交流策略,在找到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后,他们还需讨论、评审、决定最佳方案;在互相合作和辩论中,进一步巩固和改进交际策略,锻炼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语言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师在这个阶段的中介作用是,随时帮助解决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性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者。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前准备,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有了全面提升。最终,在笔试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以思考性问题为主,不仅考核学生对案例中商务内容的熟识程度,更大程度上考核学生的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考试中,学生可以把所研究的材料和笔记带进考场,但由于问题的设计更多是开放性的,而且考试前反复强调考试考核的不仅是案例内容,更是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和技能,包括对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任何一种抄袭笔记行为将有可能导致考试的失败,因此考试结果能够监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三、结语

篇2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题目1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是单件生产,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

A.

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B.

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C.

应采用同小批生产一样的核算方法

D.

区别不同情况确定是否分配生产费用

题目2

当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其月末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可采用()。

A.

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法

B.

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

C.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比例法

D.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题目3

企业在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等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称为()

A.

生产费用

B.

成本

C.

经营费用

D.

产品成本

题目4

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A.

重要性原则

B.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

C.

成本分期原则

D.

合法性原则

题目5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A.

废品的数量

B.

完工产品的数量

C.

在产品的数量

D.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题目6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A.

成本

B.

成本开支范围

C.

制造成本

D.

生产费用

题目7

某企业生产产品经过2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约为()。

A.

71%

B.

68%

C.

69%

D.

70%

题目8

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品种法

B.

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C.

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D.

平行结转分步法

题目9

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

分类法

B.

品种法

C.

分批法

D.

分步法

题目10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能按照()。

A.

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

产品的步骤计算成本

C.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D.

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题目11

产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上耗用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它的组成内容包括()。

A.

企业生产中发生的全部支出

B.

劳动者创造价值的总和

C.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D.

产品中所耗用的物化劳动的价值

E.

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题目12

品种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大量大批生产

B.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步骤生产

C.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D.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E.

小批单件生产

题目13

企业在选择在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A.

各项费用比重的大小

B.

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的大小

C.

成本计算程序的繁简

D.

定额管理基础的好坏

E.

在产品数量的多少

题目14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A.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大

B.

各月末在产品变化较大

C.

产品成本中原材料和加工费用的比重相差较大

D.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E.

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

题目15

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A.

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B.

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C.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D.

所有的费用均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E.

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题目16

在分批法中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A.

当月分配法

B.

计划成本分配法

C.

累计分配法

D.

直接成本分配法

E.

定额比例分配法

题目17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

A.

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B.

分清本企业产品成本和其他企业产品成本的界线

C.

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D.

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E.

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题目18

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的有()

A.

外购材料

B.

废品损失

C.

直接材料

D.

燃料及动力

E.

直接工资

题目19

在多步骤生产的企业里,为了计算各生产步骤的成本,加强各个生产步骤的生产管理,一般要求按照()。

A.

产品的批别计算成本

B.

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成本

C.

产品的类别计算成本

D.

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E.

产品的件别计算成本

题目20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A.

大量大批生产

B.

小批单件生产

C.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单步骤生产

D.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E.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题目21

企业在进行费用分配时,应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然后才能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

选择一项:

题目22

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管理体系的构成一般包括国家宏观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体系两个方面。()

选择一项:

题目23

按定额成本计算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期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定额成本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额,应在年末时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当中进行分配。()

选择一项:

题目24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选择一项:

题目25

在分步法下成本计算所分的步骤与生产过程的步骤口径一致。()

选择一项:

题目26

在所有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最准确的方法是一次交互分配法。()

选择一项:

题目27

对于产品三包损失,也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选择一项:

题目28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选择一项:

题目29

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品或劳务也应计算其应负担的金额。()

选择一项:

题目30

期间费用的高低与产品产量的多少成正比例的关系,即产量提高,期间费用也随之增加,反之,产量降低,期间费用也随之减少。()

选择一项:

题目31

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选择一项:

题目32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划分的要素费用和成本项目所包括的内容相同。()

选择一项:

题目33

在大量大批生产的企业里,其成本计算期一般是在产品完工时进行计算。()

选择一项:

题目34

品种法是按月定期计算产品成本的。()

选择一项:

题目35

当企业的各项消耗定额或费用定额比较准确、稳定,而且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时,可采

用定额比例法计算在产品的成本。()

选择一项:

题目36

如果各月份的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采用“累计分配法“会影响到各月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选择一项:

题目37

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选择一项:

题目38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行分配。()

选择一项:

题目39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产品成本的组成部分,应该全部计入产品成本。()

选择一项:

题目40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本期投产的产品往往能在本期完工,本期完工的产品一定全部都是由本期投产的。()

选择一项:

四、计算题(共

2

道试题,共

40

分。)

题目41

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单价20元,原料费用合计40000元。本月投产甲产品300件,乙产品200件。甲产品单位消耗定额10千克,乙产品为25千克,要求采用材料定额耗用量的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答:材料费用分配率=40000÷(300×10+200×25)=5甲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3000×5=15000(元)乙产品应分配负担原料费用=5000×5=25000(元)

题目42

某种产品经两道工序完成,原材料随加工进度陆续投入。原材料消耗定额为:第一道工序70%,第二道工序30%。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00件,第二工序300件。该月完工产品140件。月初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费用2900元,加工费用1350元。

要求:(1)计算该种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

(2)计算该种产品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3)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和加工费用。

(4)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成本。

答:

(1)该产品两道工序的完工率:第一工序70%×50%=35%第二工序70%+30%×50%=85%

(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第一工序300×35%=105(件)第二工序300×85%=255(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合计=105+255=360(件)

篇3

随着素质教育从一种思想观念变成具体的行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近10年来,大城市中的一些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并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从心理疾病的防治和心理使康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学生的各类行为问题。原来被认为是思想品德的问题,现在被认为是心理障碍。可以说,正是素质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诱发了学校心理服务的广泛开展。

学生心理健康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然而,它不可能涵盖中小学整个心理服务的范围。如果我们仅仅把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服务狭隘地理解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势必会导致以偏概全,妨碍学校心理学的深入发展。本文试图结合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的建立过程和我们的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索国内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模式。

一、医学模式的先天不足

近些年,我国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强调对个体心理障碍的咨询与矫正,试图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除学生的种种心理不适。教育部门在要求学校开展心理学工作时,强调要设咨询室,于是一些学校专门开辟了一间专门的心理咨询室。一张桌子,几个沙发和一台录音机,挂一个牌子,心理教师等着学生前来预约了。这间房间很容易使人想起医院中的心理门诊室,心理教师希望学生把心中的痛苦说出来。利用交谈的方式,排解学生的心灵痛苦。而在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许多内容都是与青春期身心健康有关。更多的内容涉及的是心理疾病,如强迫症、恐惧症等,教师所举的例子甚至是个别虐待父母的事例,这些事情毕竟是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不具有代表性。

这是一种医学的模式,因此“有人批评前几年的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化,咨询化模式就是没有考虑学校教育的特点,去开辟心理教育途径。”当我们从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角度引入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时,必须有一些假定为前提:

第一,心理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技能,对什么是心理疾病及相关因素有深入了解。我们知道,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是十分复杂的,目前世界上存在着200种以上的心理治疗方法。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一般必须受过医学训练。从这些条件看,学校中心理教师显然存在着先天不足。

第二,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足够普遍。心理健康的对应物是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如果我们开设心理咨询室,试图借助心理咨询技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个体。比如,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书,班主任找他谈话,通过谈话,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这位同学赔礼道歉,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种行为的偶然失误是是非观念不清的表现,并不属于心理障碍。只有自己有这样的书仍然拿人家的书的人,才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再比如,学校中打架是经常发生的.但大多数打架行为并不是由于心理障碍,而是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冲突,遇到了利益冲突不知解决的办法,这是一个情绪控制和决策不当造成的,其中虽包括心理因素,但并不是由于的人格障碍所导致的。而近年的心理智询工作所依据的是一些估计:如有的估计中小学生当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为10%到16%,有的高达20%。其实这些估计一般缺少必要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在学校中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还必须假定,心理疾病是能加以解决的。可事实上,像强迫症、偷窃狂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反观学校中的心理教师,面对真正的心理障碍,既缺少经验,又缺少技术,恐怕难以胜任。尽管如此,学校中的心理教师仍然被期望成为心理医生、在这种期待中,他们也常出现“角色混乱”,他们对掌握解决心理障碍的技术,了解心理障碍的病因,往往具有超过一切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常抱以这样的信念:解除学生的心理疾病,让学生发生奇迹般的改变.上述三个先天不足,已经妨碍了学校中的心理服务的开展,如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立多年,但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什么“患者”前来咨询,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其实,这种结果是上述三个错误假定必须导致的,我们不可能指望教师摇身一变,从一个品德课的施教人成为一个心理医生。

二、从医学的模式到教育的模式

当我们的学核心理咨询陷入困境时,我们其实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时的同样错误。

现代学校心理学产生于美国,1896年,美国的特殊教育专家魏特默在费城建立第一个心理诊所,还创办了第一个医院模式的学校,即俄勒岗学校,专门诊断和矫正智力落后、心理上有障碍的特殊儿童。他利用种种干预手段解决儿童问题,在他的影响下,学校心理服务长期以来被理解为学校中临床心理学。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这一临床的模式不适合学校教育,它以牺牲大多数儿童的心理服务为代价。到了60年代,一学校心理学在美国正式建立时,人们已经摒弃了医学模式,接受教育的模式.如1954年美国学校心理学会成立大会上,对学校心理学的服务所作的规定为:“由有教育经验训练的心理学家,应用心理测评、学习理论、人际关系的专业知识,辅助学校工作人员,去促进所有儿童的成长,丰富他们的经验,并识别与帮助特殊儿童”。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提到心理咨询和治疗,也没有提到心理健康,而是首先以所有儿童为服务对象,然后才是特殊儿童.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据估计,目前发达国家的学校心理学工作人员在心理咨询上的时间不到总工作时间的5%。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有四种运动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心理测验运动,心理测验产生之后,许多测验被应用于学校,加智力测验、主题统觉投射测验等;第二是特殊教育运动,针对学习落后的儿童,学校要进行特殊教育,而这种特殊教育在诊断和干预上都离不开心理学的帮助。第三是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运动;第四是学习理论的发展,在行为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对学习过程和改变行为的过程都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心理学更加能够帮助学生改变自己。这四种运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心理测验为诊断智力落后儿童提供了工具,而特殊教育则提供了相应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此外,学习理论不断提出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促进人们对有心理障碍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由此可见,学技心理学服务是一种全方位、整体化,以评估和教育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而心理健康和治疗只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服务中,我们应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教育的途径,促进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对环境的适应,发挥内部潜能.走向成熟与成功。近一两年来,我们看到了某种转变,一些学校开始开设心理健康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角色扮演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的建立

在目前学校心理学刚刚起步的情况下,我们认为,不宜以心理咨询和心理障碍矫正为主要任务。学校心理服务可以以心理评估和心理素质课程建设为两个基本任务,以辅导和咨询为辅助措施。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学核心理服务的模式。

首先,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强调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心理学应针对绝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就学生智力的发展、人格发展和行为问题及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进行测评。这种测评一方面可发现个别落后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特殊教育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班主任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工作提供依据,以测评为重心,就必须考虑目前学校心理教师的水平与素质,他们大都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转过来的,没有受到心理学的正规训练、对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缺少掌握,而从测评开始,无疑有助于他们了解心理学不同于德育教育之处,强化心理学的科学概念。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另一个学校心理服务的基本任务是心理素质课的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课的讲解,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在课程中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

这两个基本任务的实施,也是培养学校心理教师的重要手段。心理教师通过掌握心理测试,对心理学测量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技术。而通过上心理素质课,教师还会进一步地发现学生的反应,加深对心理学应用的理出和领悟,对于提高自身水平很有帮助。

最后,在这个模式中,我们并没有忽视心理咨询工作,而是把它放到了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认为,只有在上述两个任务实施之后,才可以极大地促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与咨询。在测试之后,学生和家长激发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愿望,想了解心理问题,主动到咨询室请教。在上心理课之后,学生们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他们会对解决自己的问题具有新的信心,所以,也会来到咨询室主动咨询。而只有到这时,心理教师的心理咨询工作才会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的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通过测试,教师可以发现本校学生现有的心理特点,用所得资料撰写论文和报告,如进行职业心理测评后,教师可以对本学校学生的职业兴趣的分布进行考察,了解学生就业动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篇4

关键词:家庭;家庭功能;家庭功能理论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81-01

一、家庭功能的定义

家庭功能的定义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以Beavers、Olson、Shek 为代表的结构取向的定义。另一类定义是以Epstein、Skinner 为代表,主要从执行过程方面来定义家庭功能。

二、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认为,可以根据家庭功能发挥的结果把家庭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些类型是健康的,有些则是不健康的或是需要家庭治疗和干预的。Olson环状模式理论和Beavers系统模式理论是这一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的代表。

(一)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

该理论于1978年提出,并经过25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用于家庭研究、临床评估、训练、婚姻和家庭治疗。它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得到描绘家庭功能的3个维度,即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该理论假设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有更好的沟通。1991年,Olson根据这些研究对自己最初的曲线模型假设进行了修订,将其修改为三维(3-D)线性模型理论。这一线性模型认为,在亲密度和适应性上得分高的家庭的功能是良好的,而得分低的家庭的功能是不良的;虽然曲线和线性模型的假设不同,但两者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冲突。

(二)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

Beavers等人1977年提出了家庭系统模式理论。他们认为,家庭系统的应变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发挥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家庭系统的能力越强,则家庭功能的发挥越好。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成员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家庭成员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家庭系统也是有个有内在稳定规则的系统,按特定的交往和情感模式运行着。如果发生一些变动如成员自身善状况的变化、成员组成的改变等,家庭会打破“平衡”,家庭系统就必须去面对这种变化进行适当调整。

三、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理论

过程取向的代表理论是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和Skinner等人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这两个理论的提出者都认为,对家庭进行类型上的划分在临床实践中并没有用处,对个体身心健康状况和情绪问题直接产生影响的不是家庭系统结构方面的特征,而是家庭系统实现各项功能的过程。

(一)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型理论

Epstein等人认为,家庭在运作过程中如果没能实现其各项基本功能,就很容易导致家庭成员出现各种临床问题。他们在1978年提出了以家庭系统运作过程为核心的Mc 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该理论假设: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和完成基本任务表能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2)沟通(communication); (3)家庭角色分工(family role); (4)情感反应 (affective response); (5)情感介入(affective involvement); (6)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根据家庭在上述几个方面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家庭功能发挥良好与否。家庭的各项功能相互配合并维持良好时,个体才能健康成长。

(二)家庭过程模型理论

该理论是Skinner等人于1980年提出的。它把和家庭相关的不同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面而清晰的家庭功能的概念与结构。家庭过程模式理论认为,家庭的首要目标是完成各种日常任务,包括完成危机任务。每项任务都需要家庭一起去应对。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家庭及其成员得到成长,并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得到增进,维持家庭的整体性,发挥好家庭作为社会单位的各项功能。该理论提出了评价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家庭功能过程模型强调家庭动力和家庭完成任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虹,艾宪淮,朱宝俊.家庭环境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5):478.

[2]郝玉芳,郝庆英,曾利琴.心血管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1):1-2.

[3]汤晖毅,黄海.青少年疏离感与家庭功能、人格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35-36.

[5]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1071-1075.

篇5

1、个性倾向性:是人对社会环境的积极特征,是一个人精神面貌之所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它制约着人的行为活动的方向,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构成着人的活动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是表现在个体身上的经常的、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二、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任务和意义

1、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任务

基本任务是研究和揭示干部、战士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理活动过程及个性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尤其是干部、战士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一是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表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有哪些活动规律。二是个性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做好新时期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三是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发展的规律,研究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2、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意义

(1.理论意义揭示心理现象对物质世界的依赖关系,具体论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等哲学基本命题,使人们更具体更深入地领会认识论和辩证法原理,自觉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实践意义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在心理活动调节之下完成的,心理学正是以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的知识来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服务。继承和发扬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建军的那一天起,就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础,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体系教育干部、战士,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强大的优势。事实表明,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优良传统,完全符合干部、战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表现着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一致性。学习心理学,弥补缺陷和不足,进一步总结经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部队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使之更加理论化、系统化。

三、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学结合的方法

1、实验法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加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学使用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即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实验室实验法通常是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实验仪器并严格控制外界条件情况下进行的。这种方法一般多适用于简单心理现象的研究,如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思维过程的脑电变化等。

(2.自然实验法在日常生活条件下,适当控制条件结合正常业务工作而进行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把科学研究同正常业务工作结合起来,所得材料真实可靠,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2、心理测验。它是指通过各种量表测量被试者智力水平以及个性特征的方法。运用测验法可以测量被试者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意志、态度、性格、兴趣、动机等种种心理特征;还可以测量被试者的特殊才能。

3、它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的。观察后,必须对所观察到的事实加以分析、概括,做出科学的结论。心理学的方法很多,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还有问卷法、谈话法、活动产品分析法、个案法等等。在研究每一心理课题时都不能只用一种方法,必须综合运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或是以某种方法为主,以其它方法为辅;或是几种方法交错运用。如此,才能互相补充和取长补短,掌握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四、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事物,切忌主观臆测,把主观体验和客观事实相混淆。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的研究之所以强调客观性原则,就在于有效的防止主观唯心主义,真实地了解干部战士心理现象的本来面目。

2、联系性原则联系性原则是指引起干部战士的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变量,也有原有知识经验、心理状态、心理水平等主观变量。在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的研究中,既要注意对客观条件的严格控制,又要注意被试主观因素对当前心理活动的影响,揭示干部战士心理发展变化的条件与原因,在联系和关系中探索干部战士心理发展变化的真正规律。

3、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就是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心理活动的变化进行生学的动态研究。既要看到它的现时特征,又要看到发展变化的全部过程,特别是发展前景。防止静止地、孤立地看待干部战士心理现象。

五、总结

篇6

关键词:思维三元理论;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5-0026-03

“为思维而教”是成人教育教学的关键。在电大开放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如何设计任务,践行斯腾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提高学生的思维?笔者在长期的寻途问津中,累积了些许经验与做法,权作引玉之砖。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务设计的二元分析

1.学情分析。电大学生是以中青年为主的学习群体,对学习过程有不同的需求,希望从现实出发进行学习,希望取得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可以影响或帮助他们正在或将从事的工作。他们有着不同于适龄学生的特殊学习能力,如学习方法、手段、途径的多样化,有着采用新的学习方式所需要的背景经验,以及对学什么和怎么学加以选择的经验。但是,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电大学生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还是要依赖教师面对面辅导,许多学生不仅不会自主学习,而且懒得自主学习,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隔阂。因此,不仅要对他们进行电大开放教育模式理念教育,使其转变学习观念;还要根据他们的学习心理需求、现实工作需求,设计与教学内容无缝衔接的教学任务,并作为重头戏。斯腾伯格的思维三元理论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任务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2.理论解析。思维三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的。他认为:思维可分为三个层面: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分析性思维涉及分析、判断、评价、比较、对比等能力,擅长于该思维的人善于解决熟悉的问题;创造性思维包含创造、发现、生成、想象和假设等能力,强于创造性思维的人善于采用独特的策略解决问题;实用性思维涵盖实践、使用、运用和实践能力,利用该思维的人善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引起教育界广泛关注,它不同于传统智力理论侧重于学业智力的发展,而是重视分析性思维,强调学生在学校中的智力发展和成绩表现,而思维三元理论不仅强调IQ式的智力,同时强调情境性智力.要求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协调发展,健全人格完善智力.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同与实践。为此,笔者在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加强了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过一学期探索,与大家分享。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务设计的三维过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三种思维能力,以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全面的发展。当教学要渗透分析思维能力时,就要引导学生比较、对比、分析、评价。当教学强调创造性能力时,要引导学生创造、发明、想象、设计。当教学强调实用性能力时,就要引导学生应用、使用工具,实践、运用。笔者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任务设计入手,践行“思维三元理论”,尝试培养学生的三种思维能力。

1.任务设计。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者结合教材及另外参考资料,将教材重新拆分、整合。并结合电大学生的学情特征,把教学分为若干个任务,由于篇幅有限,下表只列出WINDOWS操作系统部分。

2.任务分析。上述任务设计,不仅遵循认知规律,而且以思维三元论为指导,在任务设计上,分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基本任务的完成是在面授导学课上展示任务的最终效果或示范操作,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感观认识,再让学生模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涉及知识和技能,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拓展任务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不再受教室束缚,为学生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实用性思维能力。

上表中的基本任务,涵盖了WINDOWS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相对较简单。在面授导学时,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把知识点(各种概念、名称)放在任务讲解中学习,让理解更加具体生动,帮助学生由浅入深、举一返三地联系思考。在电脑教室要求学生通过模拟教师的操作现场完成基本任务,给予一定比例的形成性成绩,巩固本次学习内容,培养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热情。

经过基本任务的学习,学生具备了相当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布置拓展任务,可让学生课外自主探索与发现,以学习为主进行学习活动。为完成拓展任务,通过主动学习教材、利用网络、生活和工作中的资源,加上自身的思考,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在这期间,教师作为指导者的角色给予帮助。如利用QQ远程协助功能,控制学生电脑进行实时解答操作。拓展任务没有固定的素材,由学生自由发挥,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用性思维能力。

3.任务交流。拓展任务是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在下一次面授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总结任务、评价和检验任务,并给予高比例的形成性成绩。下表为对每个任务的形成性考核样表。

通过让部分学生来讲解任务完成过程,展示所用到的各种知识、技能,接受同学提问、评价,找出各自的优劣,改进自己的设计。教师除了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升华为理性认识外,更主要地是向学生播洒此种学习理念和方法,形成适合成人学习的行为特征,为学生今后在更广阔的领域和空间进行终身学习,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使他们的三种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务设计的教学反思

通过不断改进和尝试,基于“思维三元理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任务设计模式符合电大成人学生的学习规律,对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有显著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面授课堂表现欲,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三种思维能力。在实施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任务的选择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符合专业要求。采用来源于学生感兴趣或希望深入了解的问题,如会计专业,可设计工资条制作任务。目的在于运用知识技能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让学生进行创新,调动学习内驱力。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指导者和督促者。要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手段如QQ、微信和网上在线教室,为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因为是业余学习,学生情况千差万别,总有部分或个别学生不愿意去做或忘记做,虽然不能强迫他们,但教师可主动地不断提醒,如每周一次短信息提醒,用教师的热情去融化学生的冷情。

再次,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职业素质。网络社会信息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你是教师,明天学生可能是你的教师。所以,不仅要向书本学习,也应向社会学习,了解社会对知识的需要。不仅要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也要正视互联网技术发展对教学环境的影响,努力创造和谐师生关系,避免为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产生冲突。

总之,基于“思维三元理论”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模式,是对电大开放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尝试,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同,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不断提高电大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电大教师乐于作为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文娟,杨承印.斯腾伯格三元教育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7,(02).

[2]郑纬民.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操作系统[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

[3]邢增青.中职PS教学中实践“思维三元理论”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3,(2).

篇7

关键词:生理学 隐性课程 素质拓展

中图分类号:G4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b)-0138-01

隐性课程是指对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显性课程则是有计划、有目的及有组织地实施的系统性课程。隐形课程与认知、道德等要素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并起到增强道德情操的作用。隐形课程可弥补显性课程文化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从而提升显性课程的学习效果。在良好的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环境下,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发展。隐性课程在现代高等医药院校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素质拓展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主要内容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整合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和智能结构。该文主要阐明生理学的隐性课程与素质拓展课程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的作用。

1 生理学的隐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生理学是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为研究对象,揭示和阐明生物机体的功能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理学是高等医药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医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诊断和治疗疾病,首先必须了解正常人体的功能,并为后续课程如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以及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生理学是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生理学隐形课程宏观上包含课堂文化、学习成就、师生关系等要素,而微观上包含评价方式、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道德价值观等要素。因此应挖掘生理学专业知识的隐性要素,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全面发展的新型高等医学人才服务[1]。

2 素质拓展课程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2]。素质拓展课程是将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部分项目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通过素质拓展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体现素质拓展课程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高校开设素质拓展课程有助于大学生素质拓展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以及增强学生进行素质拓展的自觉性与自主性,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协调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关系。同时对大学生的德育起强大的支撑作用[3]。

3 与生理学隐形课程相关的素质拓展课程

加强生理学隐性课程的建设,构建良好生理学隐性课程的基本要素,推动生理学隐性课程建设与发展,开设生理学隐形课程密切相关的素质拓展课程,诸如:医学伦理学、动物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精神免疫学、心理与健康、保健与健康、创新教育、神经生物学、死亡学等。

生理学中的许多主题均蕴含公共卫生、社会福利、道德与伦理等问题。教师可将这些生理学的隐形课程所隐含的问题融入到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而且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理学的知识主要是在实验中获得的,因此生理学实验还涉及到医学伦理学与动物伦理学的相关问题。在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普及动物福利思想,让学生尊重动物和爱护动物。在动物实验设计时应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尽量减少实验动物数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进行实验过程的优化组合,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动物的痛苦[4-5]。对具有滥杀或虐待动物倾向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制止和批评,引导学生养成尊重和爱护实验动物的意识,从而对自然界众多的生命产生珍惜、尊重和敬畏之情,有助于养成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识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强调现代医疗服务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尚需提供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服务。因此作为医学生应了解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生理功能和生理性调节的影响。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态认识机体各器官系统在不同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影响下的功能活动变化。如紧张、焦虑、应急等会导致、呼吸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而不良生活习惯也会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些生理学的隐性课程对生理学课程的学习效果及正面促进作用。学生本人也可选择与生理学的隐性课程相关的素质拓展课程进行学习提高。如素质拓展课程生理心理学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揭示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而精神免疫学阐明机体在紧张刺激状况下的免疫学变化,以及这种免疫学变化对中枢神经系统施加的可能性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某些心身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产生的心理免疫机制。上述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了解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内涵。

教师在生理学隐性课程中占据主导作用,而学生处于从属地位;相反在选择素质拓展课程时,学生根据兴趣及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选择,处于主导地位。医学生理学的隐性课程的内涵与作为未来职业医师规划的素质拓展课程的内涵并非是完全独立的,两者的内涵是有部分交叉的。因此,二者是相互促进的,部分内涵的相互融合有利于培养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高水平专门医学人才。

作为医学生,临床医师将是绝大多数学生未来的职业,因此,医学生将围绕医师这个未来的职业进行规划,有选择性地进行素质拓展课程的学习,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做好准备,注重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有机结合,构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体系,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红卫,陆永利,李从德,等.加强大学本科医学生生理学的隐性课程建设的探索[J].中外医疗,2011,30(24):111,113.

[2] 陆永利,杨红卫,周敏,等.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55-256.

[3] 张巍.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课程化的思考[J].成才之路,2008(34):83.

篇8

【关键词】心理品质 护士 培养

护士是患者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对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就会发挥出来。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护理专业人才的作用也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人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没有护理专业队伍的质量,就谈不上医疗质量的提高。护理工作是这样一个为千万人幸福所需要崇高的职业。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劣,护士的心理素质都涉及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一个合格的护士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技术操作,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真挚的同情心,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记忆力,更应当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怎样培养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环节抓起:

1 加强护理工作者对心理学和医学论理学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自觉性

首先必须树立起热爱护理事业,并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理想,只有树立起崇高的理想,才能真正爱护并尊重自己的工作,才能把解除病人的痛苦为己任,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痛病人之所痛。其次,在护理工作中加强对护士的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知识培养,使护士了解心理品质对搞好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便能自我认识到心理品质的不足方面,并以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培养自己的心理优良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可有效的提高工作学习的效率,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

2 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培养护士的优良心理品质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真总结护理工作中心理护理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总结自身各种心理品质在护理工作中产生的不同效果,因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生活环境,学历等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思想上便能进一步重视自己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工作中注意发挥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而不断改造不良的心理品质,思想上重视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使病人满意。其次,在工作中要向其他同事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培养自己的优良心理品质。

3 社会对护理工作者良好心理品质的评价,对护理工作者有强大的影响

篇9

关键词:《民航安全心理学》;人为差错;课程设计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148-02

一、引言

民航运行系统本身具有层次复杂、技术密集的特点,飞行运行环境瞬息万变,“人”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国内外民航事故统计表明,“人”的因素一直是引发航空事故与不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占事故致因的80%以上[1,2]。“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因素是人为因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民航从业人员的心理特征、心理健康与安全绩效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安全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劳动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特征和活动的一门科学[3,4]。由定义可见,“安全心理学”的研究应用对于改善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操作者的心理对于民航运行安全的重要性,国内外大部分航空类院校开设了民航安全相关心理学课程。典型的民航安全相关心理学课程包括《航空中的人为因素》、《民航安全心理学》和《飞行人因与机组资源管理》等。然而,作为中国民航人才的摇篮,在中国民航大学(简称中航大)本科生的教育中,除了安全工程专业外的其他各专业,都尚未开设具有民航特色的安全心理学课程。

因此,本文以《民航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该课程开发建设的必要性,并根据应用心理学的特点,讨论建设该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和评价方法。

二、《民航安全心理学》内涵

按照心理学研究的层次差异,研究者采用不同的视角,可以将心理学学科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分支和领域,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从基础和应用两个角度进行划分。应用心理学关注于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各种实际领域的应用,显然,《民航安全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分支。《民航安全心理学》又有别于一般的应用心理学范畴,一方面,其强调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民航领域的应用,解决民航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其又涉及到民航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因此,《民航安全心理学》的内涵是研究民航这一行业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各关键岗位中的“人”造成意外事故、事件发生时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规律,并从心理的角度提出预防措施。民航生产运行过程围绕飞机展开,根据飞机的生命周期进行。民航业的生产过程涉及飞机设计、制造、流通、使用、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其中涉及到的影响民航安全运行的关键岗位包括飞机设计制造、飞机驾驶、空中交通管理、机场地面服务和飞机维修等,每个关键岗位中的“人”都和安全紧密相关,“人”的心理既是整个民航运行系统中应变能力最强、最灵活的因素,也是最不稳定、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最难以标准化的因素[5]。可以说,“人”的心理因素穿机的全寿命周期,由心理因素所导致的航空事故和事件屡见不鲜,特别是飞行机组因素占到事故致因的60%左右[6]。

三、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民航的安全运行离不开对关键岗位中“人”的心理规律进行学习与研究,只有对飞行、管制、机务、乘务等特殊工作群体的感知、注意、信息处理、判断决策有清晰、深入的研究和认识,提升准民航从业者的自我心理意识,从而培养出民航合格的从业者,以便在日后的日常工作中防患于未然。开设该课程有以下两方面的现实必要性:(1)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中航大学生毕业之后,80%进入民航业工作,成为飞行机组人员、空管人员、机务人员、飞机设计制造工程师和地勤人员,可以说他们的工作行为直接影响着我国未来民航业的安全水平。这些毕业生在学生阶段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安全心理学知识、是否建立了基本的安全生产意识,这对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能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至关重要。该课程是通过研究民航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伴随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工作环境、作业人员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识及其反应行动等心理活动的一门科学,为学生全方面地认识自我、认识行业、认识民航安全的心理活动提供了基础平台。(2)塑造学生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习该课程,除了有利于促进对民航安全心理学普遍适用性的认识,有利于增强民航安全心理研究的基本能力,还便于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从而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例如通过对国内外民航安全生产特点及人为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史为鉴,梳理出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环境下的心理隐患,使学生能够了解个人情绪与情感心理对民航安全的影响,了解个性与民航安全的关系,掌握导致人为差错的心理因素,从而便于帮助学生将来在民航关键岗位塑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心理品质。

四、《民航安全心理学》课程设计要素分析

1.课程定位。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建议学生修习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掌握《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同时,由于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其他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掌控,因此,可以将该课程设计为民航类学生的公共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在学生选课时,不局限于专业自然班,鼓励交叉专业组成课程班级,这一方面有利于交叉知识对创新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民航安全生产形成链条性思维。

2.课程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民航安全心理学学科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民航安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熟悉国内外民航生产过程中由于心理原因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并掌握分析该类事件的方法,学会从特殊职业对从业人员心理品质要求的角度出发,整体理解“人―机―环境”相互依存下维护飞行机组人员、管理人员、机务维修人员等的身心健康,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从事民航业奠定基础。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指的是各门学科定的事实、原理、观点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课程设计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直是个核心问题。因此,课程内容在选择和组织时,除了要考虑到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之外,还要考虑内容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这对学习者与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关系到它们能否为学习者所接受,以及是否与学校的基本任务相一致等问题[7]。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处理方式,针对不同的从业人员、心理学学习和应用的不同阶段,设计不同的模块,其中围绕飞行、管制和机务主要包括五个模块:①民航安全心理学基础知识模块。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民航安全心理学概述、民航安全心理与伦理问题及对策、安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业行为的神经与心理机制、心理过程与民航安全等。②飞行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主要知识包括飞行技能的形成与掌握、飞行中的视、听觉及前庭觉问题、飞行空间定向与定向障碍、飞行人员的应激及其管理、飞行人员的判断与决策、飞行中的情境意识、飞行员注意分配等。③管制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主要知识包括影响空管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管制员工作负荷与疲劳、管制员的注意分配优化、空管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等。④机务维修人员的心理因素与安全。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影响机务维修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维修人员的疲劳风险监测、机务维修人为差错的预防措施等。⑤航空事故/事件后的心理救援。本模块的主要知识包括空难后心理救援的基本程序、事故后心理救援的基本方法、心理救援的技巧、空闹事件中乘客心理疏导、航班延误中的心理危机救援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民航运行各关键岗位中人员的心理因素和安全紧密相关。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中航大现有的民航安全心理相关课程设置存在普及性差、重点不突出、未成体系化的缺点,针对此情况提出了开发建设《民航安全心理学》课程的建议,并从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评价和课例方面进行了分析,该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塑造安全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栗牧怀,李敬.民用航空人为因素研究及应用[R].北京:中国工程院航空工程科技论坛学术报告会报告文集,2002.

[2]Harris,D.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on operational efficiency[J]. Aircraft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2006,78(1):20-25.

[3]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4]郑林科,张乃禄.安全心理学[M].西安电子科技大W出版社,2014.

[5]霍志勤.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刍论[J].中国民用航空,2008,(02):33-35.

篇10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5-011-02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教育对象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开发心理潜能、发展良好个性、奠定个体素质全面发展的良好心理基础能力。时至今日,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高校辅导员胜任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活动开展能力,对辅导员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播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能力培养路径和结构模型上却没有形成公认的理论体系。这方面研究的欠缺也制约着辅导员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一、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分析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与大学生成材成长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遍性和严峻性决定了辅导员心理学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当今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逐渐多元化。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面临一个适应和角色转变的问题;大二大三学生在人际交往、恋爱和性引起的情感等问题也特别突出;大四毕业生在求职和考研等方面的焦虑迷茫问题。并且,许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自杀率也是连年攀升。这些现象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使大学生全面健康的成材。

第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上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最前线,要伴随大学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阶段,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这种身份优势决定了他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辅导员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思想政治课教师对学生问题有指导作用,然而不能深入地去解决其具体问题;心理咨询教师在深度上有优势,然而咨询广度上又存在先天缺陷,不能估计所有学生的具体问题。因而,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可以配合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工作,也可以进行初步的心理危机干预。这几方面的力量相互结合,才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的细致、全面。

第三,对辅导员自身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是其工作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也是实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要求。辅导员学科背景复杂多样,许多人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在这方面的能力可能会有所欠缺。然而,时代的发展对辅导员的胜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辅导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专业的、合格的辅导员。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探析

探究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结构模型,要建立在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之上。辅导员的心理教育任务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大学生心理素质活动的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心理健康的学术研究。围绕这四个核心的任务,需要构建培养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因素群。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上来看,对心理教育能力要素的探讨只限于从理论结构上去探讨,很少从实际工作需要上去构建。因此,在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因素群时,基本出发点是实际需要和任务导向。

在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时,需要辅导员有心理学相关知识能力,有良好的表达能力,需要有创新设计能力和效果评估能力。在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时,需要组织具有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策划能力、团队能力、执行能力。在进行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时,需要咨询员具有咨询理论知识、觉察甄别能力、沟通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等。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需要研究者具有洞察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因此,辅导员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复杂多样的,是整体全面的素质要求。根据任务导向,可以构建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因素群。在因素群中,每一种具体能力因素都从属和服务于一个大的任务因子,因此,又可以构建出能力结构模型。

图一逻辑推导过程示意图

在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之中,也要考虑到意识的作用。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需要树立创新意识,活动和任务才能更具创意;需要有角色意识,才能把工作落实到每个角落;需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才能顺应时化。基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因素群的空间视角,可建构出结构模型图如下:

图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图

三、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关于如何培养辅导员心理健康能力,不少学者已经给出了他们的建议和设想。然而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应用性,又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模式,不夸夸其谈,就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和理论模式基础之上的综合分析和反思。从培养路径上来分析这个问题,可以使人得到一个直观而又有借鉴意义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辅导员具有多学科知识、综合性素质。从长远来看,应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开设的一项可持续的培养计划,加强理论研究,为辅导员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培养路径是培养方式的一种具体的途径。根据前文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结构模型,要培养出具有这种完备能力的合格辅导员,也需要具有一种综合性和应用性的培养路径。基本培养思路是:先从三个意识的培养做起,然后到理论知识的培养,方法培养为中介,实践能力培养是最终目标。

图三 培养路径分析图

1、树立“三个意识”

由于辅导员与学生联系紧密,对大学生的心理、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非常了解。因此,辅导员利用心理学知识去指导工作已经成了必须。在开展工作之前,需要树立这样一种积极的意识,树立能够用心理学知识去帮助学生的自觉意识。树立创新意识、角色意识、学习意识,坚持工作的主动性和建设性。

首先,把创新意识贯彻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每一个角落,是对高校辅导员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开展工作时要有创新,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创新已有做法,才能做到有特色。其次,辅导员要树立角色意识。辅导员不仅仅是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思想政治的教育者,也应该是学生心理教育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不同于心理咨询师和任课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特殊,需要用更具体的角色和身份去解决问题。最后是要树立学习意识,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辅导员也大多数是刚参加工作的老师,学生工作经验不足,也需要向前辈学习补充加强。

2、加强心理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

只有了解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增强其参与心理辅导的自信心激发其参与心理辅导的积极性,并且具备了较高的心理知识水平,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的分析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及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需要以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为基础,辅导员应该通过系统的学习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夯实专业基础。此外,心理学也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辅导员也要加强心理专业技能的学习。要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团体心理辅导的基本技能,也要有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的能力。

3、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

方法能力是指利用已有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辅导员把自身的认知转化成实际应用。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能力应该包括学习的能力、组织策划的能力、具体工作的能力、研究的能力。任何使用到的方法都应该以要解决的问题为中心,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方法能力的培养,除了辅导员的自觉学习和创新以外,也要求高校对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培训,定期组织他们与心理咨询人员交流,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从而贯彻在具体的工作之中。另外,要加强多种渠道开展工作的能力,比如利用邮件、计算机、多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利用班级活动、校园活动开展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

4、培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所谓实践能力,是指辅导员通过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以适当的方式完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团队能力等等。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一切的培养和构建要以此为出发点。实践也是培养和锻炼心理教育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自身岗位优势,将心理学理论和技能渗透到实际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如针对学生心理,讲究沟通技巧,以引起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

参考资料

[1] 王征,施进华. 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培养试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6) 34 36.

[2] 贺恩格,王雅倩,李文治. 浅谈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174-175.

[3] 马萧. 浅析高校培养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J].现代阅读,2011 11 33 35.

[4] 方婷,王尧骏. 对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能力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0 4 94-95.

[5] 金秀兰. 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 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