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17 05:1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研究

篇1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华中理工大学;全国高等教育研究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203

国内刊号:42-1024/G4

邮发代号:38-73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英文名称: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西华大学校刊编辑部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3

关键词: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提出

1973年美国当代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在比较分析美国和欧洲(主要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大体分为三阶段:高等教育入学人口占适龄人口的15%以下为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阶段;超过50%为普及化阶段[1]。但5%、15%和50%并不是绝对的临界点,各国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所关照的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问题,而是规模扩张引起的教育制度与环境的变化。

二、法国高等教育进程

(一)法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

19世纪末的改革使学生进入大学的数量快速增长,1886~1905年的这20年间增长速度达到180%,截至1905年大学生人数已达到31514人[2]。进入20世纪,法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二战结束(1945年)到第五共和国初期(1958~1968年),高等教育获得迅速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1945~1970年的25年间,大学生数量增加了7倍,大学教师的数量增加了6倍;教育经费也在1958~1967年的十年内增加了3倍;此外政府还新建、扩建了40多所高等专科学校[2]。据统计,1980年在校大学生人数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7.4万人[2]。90年代以来,在校大学生人数持续上升,1993年达到206.7万人。此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一直保持在200万人以上[3]。有资料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的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已达到26%。

(二)法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构成

1.双轨制的类型结构。法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在于其大学与大学校并行200多年的“双轨制”,而大学和大学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办法、培养目标和学校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4]。①大学。大学规定凡持有高中毕业会考及格文凭者均可以注册入学,入学后接受方向指导,再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4]。大学一般是设置神法文医理五个学院的综合大学,全部属国民教育部领导,主要任务是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着重基础和理论教学。大学是科研的重要基地,教师的法定工作职责便是科学研究。大学课程的设置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无疑使法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和满足社会的要求。②大学校。大学校招生极其严格,先从高中生中择优进入大学校的预科,两年预科成绩合格者再通过难度很大的入学考试才能进入大学校,之后还要进行专业的培养训练。法国在工业、国防、经济、管理、农林、畜牧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主要由大学校培养[4]。大学校招生数量很少,在校生只占到全国高校学生总数的10%左右。有些大学校属国民教育部领导,有些属政府各业务部门领导,还有些属教育部和业务部门双重领导。法国的双轨制是其高等教育的办学特色,大学注重科研、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要、教师地位和水平高、对私立大学管理严格;大学院招生严格、竞争激烈、注重基础、多科培训、强调实践。法国“双轨制”的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也保证了教育质量。2.阶段性的层次结构。法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是与多层次性联系在一起的,其层次结构表现为三级体制,不同类型学校的层次结构具体表现如下:①大学教育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年,进行基础理论教育,考试合格后获得“大学普通教育文凭”,之后学生可进入第二阶段继续学习。第二阶段为三、四年级,接受专业基础教育,为从事科学研究或就业做准备。本科毕业后要想进一步深造,经过申请并获得批准后,可进入大学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的第一年有两种选择,一是攻读深入学习文凭,这是研究工作的准备阶段,主要学习理论和方法教育。另一种选择是攻读专业深造文凭,这种文凭以就业为主,职业性较强。②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层次结构:第一层次是短期技术大学,学制两年,毕业时获得“大学技术文凭”。第二层次是大学校,学制五年,毕业时获得工程师文凭。第三层次,大学校学生如欲做研究,第五年时可以同时修习“深入学习文凭”,毕业后用二到三年的时间写工程师博士论文,答辩通过后可获得“工程师博士”头衔。法国高等教育各个层次之间虽然有严格的界限,但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互相转学。这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既利于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又能使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和特长做出选择,增加学习和就业的机会。3.多样化的形式结构。除了常规的高等教育形式外,法国的业余高等教育也非常发达。夜校、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遍及法国各地。业余教育利用高等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等资源保障了教学质量。多形式、多途径办学是法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又一特色。综上所述,自19世纪以来,法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逐步实现了大众化阶段要求的15%的入学率。但大众化目标的完成,绝不仅仅是数量上的达标,还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的保障,也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在结构上能优化配置,功能上能促进经济发展,课程上能满足社会需求。在大众化进程中,不能把规模发展和结构发展割裂开来,单纯的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二者应是并驾齐驱、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

(一)政府的重视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1.法律保障。法国历次教育改革均有法律推动,避免了改革的随意性,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大革命胜利不久,法国就于1793年9月颁布了《公共教育组织法》,要求关闭当时所有学术保守的传统大学,创建了一批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确立了法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模式[2]。拿破仑主政时期于1802年5月颁布《国民教育计划》,标志着拿破仑中央集权教育制度的开端。1808年颁布《大学组织令》,形成了法国现代大学的基本模式,确立了沿用至今的中央集权教育管理制度。拿破仑的高等教育改革是法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使法国高等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1896年7月颁布的《国立大学组织法》使第三共和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走向,还以法令的形式推动了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至此,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机构均在法律上被确立下来。二战后,为促进法国教育的恢复与发展,法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计划、法律推动高等教育改革。1947年实施朗之万瓦隆计划,其教育民主化思想对战后法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依据。以1968年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为依据的高等教育改革是1896年重建大学以来影响最深的一次改革,在战后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高等教育的任务、性质、办学原则、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及改革实施等内容[5]。2.教育支出。从70年代末,法国教育经费开始超过国防预算。80年代,教育经费占到国家预算的17-18%。90年代,教育经费从占国家预算的18.3%增长到37%,并一直保持增长势头。1998年,法国教育经费达到5920亿法郎,在校生人均教育经费达44900法郎。进入21世纪,法国启动新千年计划,又为大学增加了450亿法郎投入[3]。教育经费的持续增长,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增加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保证大众化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法国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教育优先发展的国策。

(二)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大众化的有利保障

1.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层次合理。法国高等教育包括大学和大学校两种基本类型,前者注重普及知识、后者旨在培养精英,二者相互竞争、相互补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制。60年代中后期,法国创立短期高等教育,包括短期技术大学和高级技术员班,提供面向市场的高度职业化课程,有力地促进了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6]。总之,开放民主的大学、培养精英的大学校、培养高级技术员的短期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构成了法国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满足了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2.高等教育学科广泛、注重实践。法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广泛、课程多样,既有长期课程又有短期课程,既开设普通课程又开设职业化课程,还区分应用性和研究性的培养训练。法国是颁发文凭种类最多的国家,其高等教育体制为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了多种选择。法国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实习环节,其中大学校的实践教学最具特色,每年都会为学生安排实习内容,最后一年学生基本在企业中度过。理论加实践的教育模式利于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祖林.美英法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途径比较及启示[J].石油教育,2009(6).

[2]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84.

[3]王丽华.法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对我国的启迪[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4]李爽秋.法国高等教育结构[J].贵州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篇4

[关键词]母教缺失;高等教育;母教实施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4-0048-03

“母教”一词出自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后以“母教”称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目前,我国学者对“母教”的界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指“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二指“社会对已为人母的女性实施的如何做母亲的教育培训”。笔者力图从当前“母亲对孩子教育”缺失的社会现象入手,来探讨高校该如何着手对“未来母亲”即“高校女生”实施“母教”的问题。

一、“母教”现况分析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贤良的母亲重视家庭教育,为的是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1]。但在“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读书无用”等观点泛滥的当下,母教正日渐式微。

(一)“母教”严重失缺

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将家庭教育、母教提到应有的高度,家庭教育不仅未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成为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阵地,相反,这块阵地正在不断丧失。夫妻离婚、外出打工,隔代教养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国庭教育中的母教正处于一个异常缺失的境地。“打工”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农村夫妻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打工的经济效益是快速的、直接的,而母教缺失的影响是间接、滞后的,所以,人们往往于不知不觉中有失偏颇。而“女性就业占44.8%”[3]的现实,也让很多在失业下岗、竞争上岗中奔波的城市母亲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孩子甚至成了她们不如意人生的出气筒;城市的灯红酒绿、虚荣浮华使有些母亲经不住物质与私欲的诱惑,抛家弃子在名利场中乐不思蜀而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着实令人惊讶。

(二)缺乏有准备的“母教”后备力量

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4]。而“中国的文盲,七成是女性”[5]的结论又不得不让人深思。她们将要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而文盲母亲必然会无益于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在对“未来母亲”的教育方面,显然也是少有作为。高等教育可为学生的职场人生预设千百种攻守的战略与战术,可为学生的职场人际教以规则、礼仪、技巧,但却不曾为女生一生中永不退休的“母亲”角色做点什么,更不会从未来国民素质之源头的高度来培养女生。作为未来母亲的部分高校女生,她们习惯置身事外,似乎“当母亲”只是自己母亲的责任或者人生中的伴随性身份,与生俱来而已,不用学习。

二、高等教育中实施“母教”的必要性

首先,依据学生未来社会角色、社会岗位以及家庭角色来考量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面对“母教”缺席,高等教育有必要审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新时期、新环境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高等教育本身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学生下一个人生里程就是步入婚姻家庭与社会,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增加新内容,可谓势在必行。民国时期教育家陈果夫总结了女子教育与母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这些年来女子教育的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教以母教。学校里尽管如何教他去学好,但他的家庭环境不良,母教懈怠,结果他回到家中,仍热要变成坏的。[6]”十月怀胎,母体是孩子的发源地;多数女性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比男性更耐心、细心,可以说,教育孩子,母亲比父亲有天然的优势。所以,从家庭教育层面而言,加强“母教”有其必要性。

三、高等教育中“母教”实施方略

“母教”意义重大,且“怎样做母亲”不能遗传;社会对母教意义整体觉悟相对滞后,对未来母亲实施“母教”投入几乎为零种种事实让要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必须对实施母教有思考、有方略、有落实。

(一)高校应更新培养理念与目标,面向学生,为“母教”立足。我们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高等教育应转向以人自身发展为主导,不仅要考虑人的社会职业、工作技能,还要考虑人的家庭角色、伦理关系、情感责任、自身幸福等一系列问题,即在教导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应对工作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如何适应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等问题。可现行高等教育似乎忘记了它的教育对象是要成家并生儿育女的,它有了职业培训机构之嫌所以,如果高等教育仅为学生未来谋生提供帮助,那就违背了高等教育现阶段应有的主导理念,偏离了其教育目的。高等教育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现状、未来需求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

(二)高校可力争外援,为高校“母教”实施造势。高校关注并实施母教,不仅是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视野,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教育创新。高校应该以教育这一社会特殊子系统的身份和优势来影响社会甚至争取社会其他系统的支持。首先,高校可借助教育自身的魅力来游说政府,提请政府倡导社会重视女性教育,研究母教作用,关注母教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第二,高校可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并与之联袂,引导社会舆论新走向。如重视子女教育,提醒女性加强自我教育,倡导女性以能做良母为荣,以能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而骄傲。

(三)以学校为基地、课程为工具、培训为桥梁,将高校“母教”实施课程体系化、社会化。高校实施“母教”,可先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7]。其中,课程设置是核心。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区别很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而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课程设置似乎更多是考虑市场需要或受教育对象日后工作需要,较少考虑人的幸福、自由与尊严需要。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无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必修课”都基本没有与“母教”相对应的课程(女校公共选修课里有少量课程与“母教”相关,如“厨艺”“插花”“家政”等)。因此,高校教育研究者若认同母教理念,即应组织多方专家探讨设置与“母教”相关的课程,最好还能形成相应的体系并以多样化的课程样式落实。高校探讨“母教”新目标,落实“母教”新内容,决不能孤军奋战,只作学术研究而脱离社会。在研究探讨中,不能拘泥于理论探讨或个案分析,而要将“母教”实施与职业培养相结合,用“母教”成果促进就业,让就业推进“母教”实施。高校还可以无偿为社会提供“母教”培训。众所周知,母亲教育孩子不能无师自通,而在无数商业化的培训班中,又难觅如何做母亲的培训。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与社区、妇幼保健单位联系,免费为婚(育)龄妇女作培训指导。这不仅真正落实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的,而且达到了推广高校“母教”研究新理念、新内容、新成果的母教研究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高校办“母教”咨询室,收集社会母教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宣传生活中母教成功的典型例子,为母教失当的家庭排忧解难,为高校母教实施增加鲜活的事实依据。

篇5

高校对外交流项目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式,核心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跨国学习,也包括教师与研究学者的跨国交流,其本质是国内外高校间的学术思想与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毫无疑义,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手段与重要途径,其意义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开展,能使得我国的高校能更加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国外高校的教学教研与培育方式,能较好的促进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第二,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实施能使得国内优秀学子接触到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与手段,也能与部分领域的顶级大师进行学术思想交流与前言技术学习,为我国高精尖人才的培育起了正面作用;第三,高校对外交流项目能促进国内教育的市场化改革,推动国内教育市场的运作效率,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共享;第四,高校对外交流项目能够充分吸引国外高校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了解,从而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为我国高等素质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奠定坚实的国际基础。文章以安徽财经大学为研究对象,探究对外交流项目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当前我国高校的基本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与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安徽财经大学对外交流项目政策实施情况

笔者采用随机调研访问的方式,对200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70份,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继而总结出当前安徽财经大学对外交流项目政策实施情况。

(一)对外交流项目实施初见成效,但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仍有待提升

从现有的分析情况来看,安徽财经大学对外交流项目实施初见成效,但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仍有待提升,具体情况如下:第一,在调查结果中,97%的同学没有参与过对外交流项目的相关工作,这说明当前安徽财经大学在对外交流项目中的整体参与度有待提升;第二,在3%参与过对外交流项目的同学中,其对安徽财经大学的对外交流项目质量比较认可,认为对外交流项目的质量正在日趋提升;第三,在调研结果中,30%的学生认为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实施效果良好,并且未来有参与的动力。总而言之,在本次的调研分析来看,安徽财经大学的对外交流项目实施初见成效,但学生的整体参与度仍有待提升,这是当前安徽财经大学应该重视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也是我国其他高校在对外交流项目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值得安徽财经大学重视。

(二)对外交流项目条件日趋合理,但学生在物质与语言上存在难度

目前,随着对外交流项目质量的逐步提升,安徽财经大学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条件日趋严格,主要包括物质条件、语言基础、专业水平三个方面,具体有:第一,在物质条件方面,由于经费的缺乏,现在大部分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基本需要自费,即使某些项目高校有专项费用补贴,但仍需学生付不菲的费用;第二,在语言基础方面,许多高校为了强化学生在国外高校的适应能力与学习效率,因此提升了语言要求门槛,尤其是在英语方面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现实状况的;第三,随着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不断深化,高校也逐步重视高校参见对外交流项目学生的专业水准要求,这也符合提升高校对外交流实效性的基本需求。在调研的结果中,89%的受访者认为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他们放弃了参见对外交流项目的机会,这个是符合笔者课题的理论分析结论;94%的受访者认为英语水平偏低是限制其想参见对外交流项目重要原因;62%的受访者认为是专业水平的限制造成自己不想参加对外交流项目。总而言之,当前对外交流项目条件日趋合理,但学生在物质与语言上存在难度,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参与度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对外交流项目筛选更加严格,但学生对优质交流项目仍存需求

随着高校开展了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其在对外交流项目选取、推荐、监控、优化方面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从而使得国内高校在对外交流项目的筛选能力越来越强,进而使得高校对于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筛选更加严格。但是,从本次的调研中,83%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质量不高,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高校对外交流项目中的交流对象往往偏弱,不是国际上或者专业上非常出色的大学,从而使得学生质疑其对外交流项目的质量;其次,高校在对外交流项目的管控能力偏弱,如课程安排、优势学科的学习与实践等,从而难以使学生及其家长相信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质量及其教育效果;再者,对外交流项目的时间较短,且很难与国内教学机会与进程进行无缝对接,许多学生因为担心自身在国内的学习进程,从而放弃了参见对外交流项目的机会。总而言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项目筛选更加严格,但学生对优质交流项目仍存需求,这是未来我国高校要改进的重点方向。

三、提升对外交流项目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探究

(一)加强对外交流项目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项目参与度

毫无疑义,当前高校学生对于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参与度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当前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宣传力度不够,这是当前高校对外交流项目遇到的通病,在此情况下高校应该通过加强对外交流项目的宣传力度来提高学生项目参与度,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要加大高校关于对外交流项目的宣传工作,要落实基层宣传的责任人,加大对项目的线下推广与线上宣传,从而提升对外交流项目的知名度,吸引广大学生了解、参与;第二,要积极鼓励辅导员推荐优秀的学生来参与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从而提高符合条件的优秀学生对外交流项目的参与率,最终也提升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实效性;第三,学校团委应该组织相关的文娱活动,寓教于乐,通过活动的形式,对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进行广谱式宣传,最终提高学生的项目参与度。

(二)完善对外交流项目的保障措施,消除学生的参与障碍

如前所述,当前学生在参加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过程中,存在“三座大山”——费用难题、语言沟通难题、专业水平难题,因此要真正提升高校对外交流项目的参与度与实效性,就必须加快完善对外交流项目的保障措施,消除学生的参与障碍,具体可以从“三座大山”的三个层面展开。第一,在费用方面,学校一方面要积极的运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降低学生参与对外交流项目的经费,另外也要积极的引导社会的力量来支撑对外交流项目的建设,此外对于优秀学子,学校应该考虑适当减免对外交流项目支出,确保优异人才能够享受都政策的红利;第二,在语言沟通方面,学会一门外语非常重要,尤其是英文,其在对外交流项目中的利用度较高,因此学校不仅仅是提出对外交流项目需要高标准、高水平,还应该建立配套的对外交流语言培训机制,不断充实员工的培育与交流,最终提升其对外交流的实效性;第三,在综合专业能力方面,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要积极开展相关专题的专业性讲座,首先对学科内部的研究背景及素材进行分析讲解,继而因地制宜,结合对外交流国际方面的前言研究,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提升对外交流项目的项目质量,提振学生参与积极性

古有云: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在信息化时代,必要的宣传能进一步促使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的发展,但是提升对外交流项目的项目质量是提振学生参与对外交流项目积极性的内在动力源,因此高校一定要不断提升对外交流项目的质量,具体的标准如下:首先,要慎重的选择对外交流的单位,宁缺毋滥,一定要对接具有一定学术知名度、较强的学科实力的部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获得学生的支持,其次,高校要对对外交流的项目进行详细了解,看项目内容安排是否值得(是否合理、是否突出重点)、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是否符合规要求等,唯有对自身项目进行了详细了解,才能真正提升高校对外交流的项目,才能判断客户的参与度,最终提升学生参与对外交流项目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对外交流项目已经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手段与重要途径,我国必须坚持推进高校对外交流项目,并不断提升项目的实效性。当前,我国对外交流项目实施初见成效但整体参与度有待提升、项目条件日趋合理但在物质与语言上存在难度、项目筛选更加严格但对优质项目仍存需求;基于此,高校应该加强宣传、完善保障、提升项目质量。

作者:袁伟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胡建华.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凯歌.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案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4.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039-02

【Abstract】To make clea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and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is a practical task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disciplines. This essay reveals two defects in previous researches, one is a tendency to hot spots while choosing topics, and the other is the detachment of theory and realit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disciplines, we need to make a balance between issues and theory i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ssue research, and to promote a change from higher dducation research to 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High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udyRelation research

坚持学科建制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色。这其中,“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是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目前,学者们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泛指高等教育领域内一切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而高等教育学研究主要研究高等教育中一般的、共性的问题,属于理论性的教育规律探讨。由于完善学科体系、追踪现实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两大任务,因此,理清“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关系辨析为视角,分析研究实践中“热点趋向”和“坐而论道”的两种倾向,以期有助于加深对“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的认识。

一、热点趋向: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偏向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来说,“问题”是指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和提出的问题,而“理论”则是指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与理论体系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学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开始便是“学科指向”的,研究实践问题、构建学科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两大中心任务。

但是,在高等教育研究的实际进程中,“问题”和“理论”的关系却成为一个难以平衡的问题。在诸多有关探讨中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研究存在偏向,就是仅重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忽视学科理论的研究。有学者将这种偏向概括为“热点趋向”,即学科理论研究的轨迹以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为转移。胡建华等认为,“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中显得尤为突出。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追逐热点问题、以热点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主线”。[注1]

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来看,学科研究的“热点趋向”可以表述为高等教育研究偏重实践问题的研究,忽视了以构建学科理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作为社会科学,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发展必须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对实践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做出理论分析和对策应答。但是,学科研究一旦形成“热点趋向”的偏向,很可能会出现以问题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了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实践中的问题未经过科学的建构就成为研究对象,造成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对实践问题亦步亦趋,“难以摆脱就事论事的工作讨论模式,失去科学研究应有的理论深度”;[注1]“难以进行基础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探讨;研究问题没有经过学科性选择,制约了研究的水平,不能有效揭示发展规律;永远处于经验描述的水平,缺乏基础理论的支撑。造成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肤浅与表面”。[注2]二是就事论事的讨论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没有积极意义。正如有学者认为的“如果学科研究不能促进学科知识的积累,那么学科的发展水平也就无从提高。许多热点问题的研究成果缺失随着热点问题的消失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注1]因此,研究热点问题的偏向会导致以探索实践问题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替代以理论建构为主的高等教育学研究,给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乃至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带来危机。

二、坐而论道: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反思

“坐而论道”是指研究者脱离高等教育实践进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的另一种值得关注的倾向。追求科学完整的高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任务。从“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看,“坐而论道”可以表述为,学者在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时,忽视了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对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抽象地就“理论”而“理论”,使得高等教育学研究成果缺乏理论创新。

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研究的关注,起源于80年代关于高等教育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研究方法等诸多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探讨。这些探索对于高等教育学科的科学化构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往往过多地强调学科的内在逻辑,忽视实践的客观需要。其结果,或是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或是直接引用外国的或外学科的理论框架来简单验证或审视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研究还不够深入,也缺乏足够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潘懋元先生所指:“中国不少高等教育文章,理论一大套,颇具声势,却是‘不结果的花’,……花不结果,恐怕只是过眼云烟。”[注3]高等教育学的相关知识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关怀,必然会对高等教育实践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我国的许多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不少可能是‘假命题’,或者是人为的命题,缺乏实践的基础。很多情况下,学者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人会在意研究成果是否源于实践、归于实践,并服务实践。”[注4]通过反思,学者们日渐发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似乎与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关系不大。在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上,潘懋元先生就曾指出,“坐而论道”既无助于理论联系实际,也无助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注5]

三、“问题”与“理论”的平衡:“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关系再认识

应该承认,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问题研究,但问题研究并不能自觉构成一门学科体系。因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早日走向成熟,有必要平衡好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1.以问题研究为基础,深化学科理论思考。

在西方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代表,一般认为高等教育不能称之为一门学科,至多算作一个研究领域。阿特巴赫就认为,“高等教育确实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注6]西方国家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多强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去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问题,“高等教育研究以院校研究的建制存在,从而形成了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注7]高等教育虽然至多只能称为一专门的研究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西方学者对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一批从哲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的著作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例如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其对“高等教育合法性危机”的反思和重估,就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经典范例。我国虽然坚持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但是高等教育学研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因此,辨析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关系,其根本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强化研究者学科研究的意识,提醒研究者不要满足于停留在实际问题研究的“虚假繁荣”,要从问题研究热中冷静下来,沉心静气,踏踏实实地进行理论反思,为推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做一些基础工作。西方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表明,学科理论研究必须重视理论的实践来源。正如波普尔所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强化问题意识,关注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问题,为改革和发展服务,也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高等教育实践以及实践中的“问题”,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基本信息来源和依据。

2.推动“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

问题也有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的热点、问题都能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从概念内涵上说,既然高等教育研究将一切高等教育活动都纳入到了研究的视野,那么,作为以学科理论研究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学研究肯定也应该从属于其中。但是,高等教育研究如何才能成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呢?根据上述的分析,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首先,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要坚持学科立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进行学科化的筛选,找到能够体现高等教育特殊矛盾的基本问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要对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存在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抽象,从而提炼出真正符合学科内在逻辑、关乎学科发展的“真问题”;其次,高等教育学研究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检验已有理论,提出新的概念与假设,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量低层次问题研究基础上概括抽象出更为科学的学说与理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的研究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是简单的现象分析或实用性的问题解决方案,而要用科学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理论思维的课题,追溯其理论内涵,提升其理论品质,并以此构建起一个由一系列比较稳定的概念、原理、原则等要素组成的具有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因此,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一种研究活动,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是形成高等教育理论的基础,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化和学科化的总结即为高等教育学。沟通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研究之间的联系可以把学科建设与实际问题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有效防止学科理论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两张皮”的状况。

3.加快构建高等教育中层理论

在研究实践中,“问题”与“理论”的脱节往往表现为具体问题与宏大理论之间难以架起沟通的桥梁。因此,推动高等教育研究走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还需要推动高等教育中层理论的构建。中层理论是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倡的一种研究思路。他认为:“中层理论的意义在于架通抽象理论研究与具体经验分析之间的桥梁,是一种介于抽象的统一性理论与具体经验性描述之间的理论。”[注8]中层理论并不排斥宏观经典理论的思想观点和理论建构策略,而是针对宏观理论因普遍化、抽象化所产生的理想化和空洞化的弊端,旨在开辟被宏观理论所忽视的具体领域和研究方向,增强理论研究的适应性和指导性。实现这一理论设想的策略是:“通过区分宏观理论问题和微观现实问题,建立针对经验调查的中层理论构想和假设,并使这些构想和假设能够在具体的经验调查中得到证实。”[注9]尽管“中层理论”是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形成的,但是对高等教育研究也有着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它既可以提升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研究的理论层次,避免问题研究停留在就事论事层次的弊病;也可以帮助高等教育学研究脱离长期局限于宏大理论阐释的局限,避免理论研究陷于抽象推理和纯粹思辨的困境,从具体问题出发,然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炼理论,从而开辟高等教育研究向高等教育学研究转型的路径。

注 释

1 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M],2006:17~18、20、21

2 胡晓钦.高等教育学研究与高等教育研究关系辨析:兼论高等教育学学科性质[J].南通大学学报,2005(6)

3 潘懋元.高等教育研究的比较、困惑与前景[J].高等教育研究,1991(4)

4 王建华.走向从实践出发的高等教育[J].江苏高教,2008(2)

5 夏 P.“求真”与“求用”.高等教育研究的理性反思[J].江苏高教,2008(3)

6 赵炬明.学科、课程、学位:美国高等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争论及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2(4)

7 王建华.高等教育作为一门学科[J].高等教育研究,2004(1)

篇7

关键词: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市场化趋势

从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颁布以来,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一番新的气象。白皮书强调,将学生看成消费者,任何市场主体都可以进入,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运行模式。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学生、学院以及其他的教育部门都具有了一定的市场职能,这是一种市场化趋势的焕然一新的局面。英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地转向以市场为中心。

1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市场化的未来趋势分析

英国于1997年以及2003年制定了白皮书,提出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其中不仅对近年来英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而且重新制定了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框架和战略目标,这对21世纪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起到了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两份白皮书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化是英国高等教育未来的改革重点,并且将会带来以下的发展趋势:

1.1由经费减少投入转向增加经费投入

1997年的白皮书中,明确地指出减少高等教育的投入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并且认为,虽然英国政府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水平,但是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从而造成了人均经费极低的现象,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质量将会受到严重的限制。白皮书针对此进行了改革,要求政府扩大对高等教育拨款的范围,增加经费的投入。2003年的白皮书也是同样的出发点,在增大经费投入的同时,将重点放在贫困学生的资助上。据近年来的调查显示,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较之过去有明显地增长。

1.2扩大招生规模,以充分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2003年白皮书指出,高等教育需要继续扩招,从而实现入学率的增长。同时,白皮书还提倡可以通过与雇主合作的形式,为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并且对课程进行优化等。

1.3教育经费由受益者分担支付

为了增加高等教育的经费,拓宽其筹资的渠道,可以根据受益者来分担的方式,由政府、企业以及学生三者来共同支付高等教育所需资金。对此,政府除了扩大拨款之外,还可以通过更加灵活有效地方式去筹集更多的教育资金,如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情况下成立发展基金,即高等教育创新基金,这对吸引更多的资金来源具有重要的作用。

1.4继续重视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一向是英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大领域。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取得国际科学竞争中的优势,加强和国际之间的合作,英国政府将扩大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据调查显示,2005年至2008年之间的科研经费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

1.5促进优质的教与学的改革

英国在加大对高等教育投资经费的同时,还需要将一部分的资金用于提升教学的质量上。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提高提供给学生的信息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完善高等教育的教学标准,加大对教育质量的监督,从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1.6加强公平入学的保证

这是针对那些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提出的,从而保证其接受平等而公正的高等教育机会。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从2004年起,设立助学金,并且加大普及的学生范围;从2006年起,采取三种有效的措施以保证入学的公平性:一是毕业之后偿还学费;二是与学生签订公平协议;三是减少贫困学生的入学费用。总而言之,在两部白皮书公布以来,英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倾向,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给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这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市场化的效果

近年来,英国高等教育进行市场化改革之后,其内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包括将学生置于消费者的位置,而且十分重视教学的质量以及公平性,在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同时,实现了教育效率的提高。市场化的改革毋庸置疑地给英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为其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和生命力,然而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第一,重短期效益、忽视长期效益的倾向。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往往会因为想获得竞争的优势而忽略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导致发展受到影响。第二,受到竞争的约束而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为了争取更多的教育资金,很多高校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花费在竞争上,最终却造成了自身教育资源的不足。第三,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在英国高等教育中,其关注的焦点一向集中在教学质量上,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发展策略。在关注质量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口碑,最终保持自身长久地发展。然而,与此同时高校往往不能质量和利益同时兼顾,在为赢得短期效益的情况下,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第四,师资队伍质量下降。在人们对大学教师收入满意的情况下,这份职业对很多具备专业水平的教师是十分具有吸引力的,其建立起来的师资队伍综合水平也是非常高的。然而,从1988年以来,英国大学老师收入水平的提高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最终造成了整个师资水平无法提高的现象。

3结语

以上是对英国近年来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分析,主要从经费方面来分析了其市场化趋势的主要内容,这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除此之外也给其带来了众多不利的影响。总而言之,各个高等教育的机构应该着重把握市场化改革发展的契机,着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需要趋利避害,将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最终实现高等教育的有效改革。

参考文献:

[1]沈健.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9,(2).

篇8

【关键词】文化 高等教育 功能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龙头,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等等。从文化角度来研究高等教育与文化的复杂关系及其交互作用,能够使我们比较全面深入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与高等教育

文化是生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跟自身生活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它是指所有物质和精神的一切能够代表文物存在的表示,其本质是物质与意识的综合体现。而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文化与教育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特点是具有习得性,无法以遗传的方式在下一代延续。因此,作为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与文化更是息息相关。一方面,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终方向,使高等教育得以存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作为延续、传播和创造文化的主要手段,几乎与文化内涵所有部分都发生直接的联系,开辟了文化发展的道路,使文化得以延绵不息,代代相承。

二、文化视野下高等教育的功能

从文化视野下研究高等教育功能,主要也就是研究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高等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递、传播现有的文化,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得以延续到后代。这些文化是固有的、不可改变的,具有保存性的特点;第二层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高校不可避免地担当了创新文化的任务,具有革新的特点。体现在第一层次上的是一切教育都具有的功能,如文化继承和文化传播、文化选择功能。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又有特殊的创新功能,这是其他教育所没有的。这第二层次的功能正是高等教育能够带动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所在。

(一)文化保存和继承功能。

文化保存和继承功能是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文化保存功能是指以物质、文字、语言等工具为载体,使人类的文化遗产得以存在。文化继承是指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这两大功能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人类的文化是人自身通过劳动实践、学习后的结晶,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理念文化三种形态存在。

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延续性,有人类学习知识和将知识一代代传下去的能力决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教育直接起源与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人类为了将维持生命和延续生命的知识、技能、经济和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就必须选择教育作为保存社会文化、传递社会文化的有效手段。社会文化通过教育被下一代接受、保存、积累和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进步。

学校教育是在教育的文化传递需要下应运而生的,人们不仅仅可以从学校,还可以从其他社会活动机构,如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学校以其严密的组织机构,严谨的学习计划,严格的学习目的,在社会文化的传递继承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等教育所传递的文化还有着以下的特点:第一,高层次。因为高等教育的内容是基础文化的深化和精粹,并且,高等学校的独特文化代表是社会最先进、最具先导性的文化方向;第二,专业化。高等教育专业化符合社会需要;第三,系统化,高等教育传递的文化是经过选择整理之后的有条理、有规律的知识体系。

(二)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

文化传播指的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的扩散过程,具有单向性的特点;文化交流指的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扩散的过程,具有多向性的特点。历史证明文化传播和交流可以通过如教育、经济、艺术、体育、宗教、战争等许多领域进行。但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还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活动。原因有:第一,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播、交流的前提。一种文化要能被另一种文化接受、吸纳,必须让这种文化的语言、文字和内涵为另一种文化所理解,能够在彼此相互认同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从历史上看,借助于高等教育工具,人们熟练掌握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从而促进各族文化交流借鉴的例子举不胜举。第二,高等教育是文化传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教育传播、交流文化有多种途径,究其根本,与教育的基本要素密切相关。一是经过教育媒体传播交流文化。教育资料是文化的结晶,它由教育工具的文化、教育材料的文化、教育手段的文化、教育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文化、教育活动场地与设备的文化等组成。不同的教育媒体体现着不同的文化,通过教育信息交流,相应地达到了文化交流的目的。二是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直接传递学科知识,属于主动者。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又是从事专业科研工作,不可避免地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中介作用。三是受教育者及学生。尽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一般被认为是处于被动的位置,但是作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大学生,其本身就是当代各种文化的载体。第三,教育传播的文化是深层次的文化。高校素来是人文精神的家园,在中国的时期,北大成为当时的文化策源地,令民主和科学两大观念深入人心,便是隐性文化传播的佐证。

(三)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是指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接纳或排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文化积累日益增多,使人类学习的相对有限性和文化积累的无限扩大产生矛盾,它只有通过选取需要的文化来解决。从文化本身来说,有本体文化和异质文化的区分,从文化内部来说,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差异。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有价值的文化资料并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教育资料,教育的目的性决定了对教育资料的取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选择过程。高等教育的文化选择过程呈现出较大的自主性,选择过程同时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过程。除此外,高等教育选择还具有时代性以及丰富性。

(四)文化创新功能。

通过传递、保存、选择等方式,教育已经显示出对文化发展的重大影响。但是上述方式主要是根植于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仅仅依靠它们远远不能适应当代世界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与传统教育相比较,高等教育正显示着强大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1.高校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以满足时代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增加,实际上竞争也在增加。各国学者纷纷研究本民族道德、民俗、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体系的优劣之处,促使其不断更新。人们普遍期望,学校尤其是高校应该是新文化创造者的摇篮,用新方法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能超越他们的前辈。这些新人有强烈的创新欲望,能创造性地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难题和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2.现代高等教育与文化创造紧密结合,可以促使文化发生变革

现代高校之所以具有这种功能,一是因为高校里集中了一批文化创造的主力军;二是因为若把教育与科研完全割裂开来,学生就无法学习最新的知识并掌握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方法。

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浙江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323-04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致可分为类型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等。高等教育结构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种类、规格和适应能力,关系到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当前,浙江正处于积极面对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力推动经济转型、加快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趋势。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出现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这些新的经济社会变革又必将促使为其提供智力、人才与科技支撑的高等教育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要求。《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坚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我省高等教育必须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趋势,通过结构上的优化来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一、分类建设,科学定位,优化高等教育类型结构

2010年,浙江共有普通高校80所(含筹建高职院校1所),其中大学建制的高校12所、普通本科学院21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3所、高职院校44所。2010年浙江普通高考录取率为83.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5%,位居全国省区第一。在充分肯定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高教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在高等教育类型结构方面的突出表现是:高校发展存在定位不明、目标雷同、特色迷茫、盲目追求大而全的现象,无法集中优势力量办出特色,无法通过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浙江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建设产业集聚区。据此,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将进一步明确化。针对浙江省高校定位趋同的现实,为契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浙江省应加快实施高校分类管理,引导高校科学定位,鼓励高校个性化发展,改进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方式,不断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

1.构建高校分类体系。当前,浙江省应尽快建立科学的高校分类体系,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和不同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政府或权威机构的分类与认定工作,帮助高校科学而合理地确定自己的办学定位,以制度和法规的形式确定这种办学定位以及相应的教育职能,使所有高校能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按照特定的类别与层次去发展,从而在制度上避免高校盲目攀比办学层次、一味追求学校升格等弊端。

2.分类制定管理政策与措施。在完成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当根据高校的分类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具体地说,应该分别制定适用于浙江省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高校的管理政策,对不同的高校采取不同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特点和办学评价确定教育经费拨款政策,充分利用政策、财政、法律法规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对高校的宏观指导作用。

3.指导高校正确定位、各司其职。浙江省各次产业发展都亟待高等教育提供智力支撑,趋同化的人才结构是无法满足产业调整需求的。因此,省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着眼浙江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以教育部提出的高等教育类别结构调整的“三个三”原则为指导,即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院校要合乎比例地并存,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普通职业技术性大学要合乎比例地并存,面向全国服务的、面向大区域服务的和面向当地服务的三个服务面不同的大学要合乎比例地并存,实现宏观上的高校定位管理,指导各高校正确定位、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力避同质化办学、大而全办学、随意性办学,努力加大对不同级别层次上、不同领域范围内高水平高校的扶持与投入力度。对于浙江省80所高校来说,需要对自身的办学定位进行深入审慎的理性分析,需要弄清楚“我是谁”——真正找准自身的位置,“我需要干什么”——正确理解把握自身要求,“我能干好什么”——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优势特色,坚持走质量兴学、特色发展之路,促进浙江省高校类型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浙江省各次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通才和专才。

4.有效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打造浙江高等教育新构架。浙江省应当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具体地分析不同类型高校对资源的需求情况,根据各类高校的办学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资源分配方案,对那些有创新价值、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校办学资源需求,政府应优先予以满足。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要求,浙江省应继续加大对浙江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扶持力度,实现新一轮省部共建计划,使之成为高精尖人才培养基地、大学师资的供给源以及高新技术的创新源。与此同时,改变浙江大学一枝独秀的局面,加大对省属高校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在各个层次和类型上,重点培育一批基础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高校跻身全国同类高校的前列。

二、梯度合理,职责明晰,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组合比例关系,是一种纵向结构,主要分为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和专科教育三个层次。2010年,浙江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3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20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8所。2010年浙江普通高校研究生、本科、专科招生比例为1∶8.4∶7.3,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为5.14%、55.98%、38.88%,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① 根据国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经验,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该是“金塔型”结构,即专科是塔基,本科是塔身,研究生是塔顶。基于此,我们认为浙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仍较薄弱,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和研究生培养总量仍然偏小。据2011年学者李立国等在《省域视野下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研究》一文中的研究结果显示,广东、山东、浙江、河南、河北等五个省份的研究生教育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省域的经济发展与研究生教育的匹配度呈现了很大的反差 [1]。2010年,浙江在学研究生数为47 991万,占总在校生数93.29万(指研究生、本专科生之和)的5.14%,低于同期全国的比例6.45%。2010年浙江GDP占全国的9.9%,但浙江在学研究生仅占全国的3.12%,与浙江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也与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浙江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强省建设进程的积极推进。二是本科教育所占比重较大,甚至超过研究生教育和专科生教育的比重之和。本科规模扩张的“冲动”非常强烈,规模增长过快,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向下挤占了专科教育资源(主要是生源),而且还带来了质量、就业、稳定、管理等方面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三是专科教育的位置一直没有摆正,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偏低,特别是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

鉴于浙江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参照国际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趋势,浙江省应当以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依据,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梯度合理的高教体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专科教育,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组合比例,逐步使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在校生比例从2010年的1∶11∶8达到或接近世界公认的合理比例1∶10∶15。

1.纵深发展研究生教育,提升层次结构的重心。研究生教育是目前浙江高等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的焦点所在。研究生教育立于高等教育的“塔尖”,其发展速度、规模必然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随着浙江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与优化,社会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加,需要高校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战略作用。浙江省应积极整合利用研究生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浙江大学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探索建立研究生教育资源共享和协作机制,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浙江省高校应主动创造条件,努力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积极增加博士点,合理增长硕士点,科学、有序地拓宽学位授权范围。此外,浙江省还应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抓住机遇,积极增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单位,合理布局专业学位类型,努力拓宽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2.适当压缩本科生规模,稳步提升本科教育质量。一方面,浙江省应当在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出台地方配套政策,严格控制专科院校升格,同时,积极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本科生教育升格,扩大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浙江省应当加强本科教育的专业结构建设,更新本科课程教学体系,完善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本科毕业生个体知识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的应变能力。

3.积极发展专科教育。要顺利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基于专科教育的操作型、技能型的岗位性人才培养十分重要,它是支撑企业转型的人才基础。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要体现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实现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良性互动。

三、培强扶弱,均衡发展,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是指高等教育资源(主要是高校)的数量、类型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结构。从浙江省高校的区域分布情况看,“全省80所普通高校中,杭州36所,占45%;宁波12所,占15%;温州6所,占7.5%。上述三地由于经济发达,高等教育也相当发达,共有54所高校,占全省的67.5%,特别是省会杭州,几乎集中了全省一半的高校,而其他8个地级市一共才只有26所高校。”[2] 嘉兴、湖州、台州、绍兴等经济发达地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数量明显不足,一些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数量更少。浙江省高校这种非均衡集中布局状况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导致中心城市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而非中心城市高教资源和人力资本存量又明显不足。当前,浙江省的一些中小城市和地区中等教育发展快、教育质量高,其人口相对比较密集、经济发展潜力较大,但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滞后,每年大量的高中毕业生只得去大城市上学,毕业后返回本地的人又相对较少,造成本地人才过分外流(部分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因难以支付去外地上学的较高学费和生活费而被迫失学),对本地人才资源开发和使用,文化、科技、教育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一些地方由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缺乏,难以就地培养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各类人才,使得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的进程变慢,竞争力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为改变浙江省高校区域间分布失衡的状况,浙江省应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在做好对省会中心城市高校“培强”工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对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的“扶弱”工作,通过培强扶弱实现均衡发展,以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

1.继续加强省会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提升都市区和城市群功能,做强省域中心城市。根据浙江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架构以及浙江人才规划提出的在环杭州地区加快形成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人才、高新技术产业人才、临港重化产业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密集区的目标,浙江省应以浙江大学为龙头,加大几所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力度,强化杭州、宁波、温州高教中心功能,充分利用杭、宁、温作为全省智力中心的地位发挥向全省的辐射作用[3],巩固发展设区市中心城市“一本多专”或“一本一专”的高等教育格局。

2.积极扶持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高校建设和发展。为优化浙江省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浙江省在高校新建、规模扩张、学科布点、年度招生计划安排、经费支持、学位点评审、新增高校资源分配等方面,应向浙西、浙南等高等教育相对落后地区实施倾斜。通过政策扶贫、师资扶贫和科技扶贫等手段,扶持这些地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从长期的发展规划看,浙江省每个地级市都应有一所综合型的本科院校。此外,衢州、丽水等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可依托省会中心城市高校,建立二级学院或远程教育机构,以此增加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四、统筹规划,下“一盘棋”,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是一种横向结构。具体分为两个方面: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高校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大力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学科专业的门类、数量和规模总量快速增长,学科专业布点更加全面,初步形成了与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具体地说,浙江省高校学科结构全面,覆盖11个大类,国家专业目录内一级学科设置比例高达97.2%;2010年全省高校共设置本科专业1 909个,高职高专专业1 612个,其中新兴、边缘和交叉专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十一五”期间浙江省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也是显然的,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数量扩张过快,一些专业缺乏办学基础,专业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基础学科专业布点少,长线专业数量居高不下,热门专业和通用性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急需的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发展很不够,面向工业和服务业的专业面窄量少。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与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需要相比,浙江省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步伐仍显滞后,专业布点不合理导致的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专业数量增长与办学质量同步提高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还未建立起来。

鉴于浙江省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既存问题,为契合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浙江省应坚持学科专业建设全省“一盘棋”的思路,不断优化布局结构。既要遵循市场规律,积极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遵循学科专业发展规律;既要考虑到高校的事业发展和学科体系的完善,又要兼顾全省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的效益。通过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逐步优化全省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

1.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全面提高本科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浙教高教[2011]170号)的指示精神,根据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需要,立足于浙江省高校学科支撑强、办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特色鲜明的专业,在“十一五”重点专业建设基础上,大力培育和建设150个优势专业和300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并力争使其中一批专业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引导高校以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特色、办学基础为依据,根据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传承创新的需求,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为指导,全面规划专业建设,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做好专业存量调整,科学设置新增专业,控制专业总量,形成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引导高校主动适应浙江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系统改造,积极增设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紧缺的学科专业,大力建设一批与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物联网产业、新材料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核电关联产业等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

3.面向就业市场变化,加大对传统长线专业的改造和调整力度,积极保护具有师资、设备等教学力量优势的专业,尤其是具有地方资源、支柱产业等经济力量优势的专业,如绍兴文理学院的轻化工程专业、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印刷技术专业、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类专业、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光伏应用技术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建设借助服务区域经济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适应了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4.健全高校依法自主设置和全省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的系统研究和统筹谋划,改变目前浙江省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趋同的现状。

五、形式多样,各安其所,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结构

高等教育形式结构是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举办高等教育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构成状态。中国《高等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目前,浙江高等教育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2010年,浙江已形成了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教育学院等九所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以及75所普通高校成教学院在内的多形式、覆盖面广的成人高等教育格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5.1万人,在实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浙江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的调整明显滞后。一方面,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而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却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以成人高等教育为例,2010年,浙江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25.1万人,比上年减少1.83万人,下降6.8%;毕业生11.7万人,比上年减少1.15万人。另一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2010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中普通高校成教学院在校生数22.68万,占比90.4%,这表明普通高校成教学院是成人高等教育的主体,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办学规模仍然过小,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

基于上述问题,浙江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力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形式的优化:

1.不同高等教育形式应各安其位,共同构建形式多样的高等教育体系。对于浙江省来说,当前应适当控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如成人高等教育、职业技术高等教育与自学考试等,增加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和种类,构建形式多样、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形式结构。成人高等教育侧重于岗位培训,以业余学习与非学历教育为主;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性、操作性,以职业资格教育为重点;自学考试则不受国家计划限制,学习形式灵活且不受地域影响。通过浙江省各类高等教育形式的合理分工和有效配置,促进终身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

2.要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体系。首先,改变目前浙江成人高等教育以普通高校成教学院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特别是浙西、浙南地区,要以条件较好的业余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为基础,进行重点建设,集中力量办成、办好一批高质量的成人高校。其次,浙江省还应从现行成人教育主要举办函授教育形式的传统思想中走出来,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大学、网上大学、虚拟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远距离高等教育,向成人学习者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受教育机会,促进终身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 [3]。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乔立英,韦金伶.省域视野下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布局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4).

篇10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他受到当时发射的宇宙飞船的启发来分析地球经济的发展。他认为,宇宙飞船是一个孤立无援、与世隔绝的独立系统,靠不断消耗自身资源存在,最终它将因为资源耗尽而毁灭。唯一使之延长寿命的方法就是实现宇宙飞船内的资源循环。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4R原则。一是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Reduce),即在投入端实施资源利用的减量化,主要是通过综合利用和循环使用,尽可能节约自然资源。二是产品生产的再使用(Reuse)原则。强调在保证服务的前提下,产品在尽可能多的场合下,用尽可能长的时间而不废弃。三是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指在材料选取、产品设计、工艺流程、产品使用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实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毒化和资源化,实现再循环。四是再思考(Rethink)原则,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

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主要侧重于自然资源的循环,主要研究的是工业循环经济。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类进入到了一个以智能经济、知识经济为主流的崭新社会,信息资源的占有量和使用成为界定财富的最新标准。至此,资源的内涵与外延已由传统的自然资源范畴扩展和囊括到能够为人类利用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自然、经济和社会三大系统。

高等教育属于服务性行业。我国的高等教育既具有社会资源系统的属性,又具有经济资源系统的属性。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可以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目前,还没有学者专门研究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行业的发展。循环经济理论指导的高等教育称为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其具体内容就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循环经济原则,目的是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同样具有4R原则。减量化原则(Reduce),就是以尽量少的资源投入和消耗,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各种资源,实现高等教育投入效益的最大化;再使用原则(Reuse),强调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使得投入的高等教育资源能够实现最大效益。同时,尽力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再循环原则是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监控,从市场调研,专业设置,到教师配备,教学设备的完善,教学计划的指定,全过程都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这种浪费一方面包括高等教学所投入的各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是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资源的浪费;再思考原则(Rethink),就是不断深入思考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及时调整战略,不断创新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在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二、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竞争力。世界经济论坛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49位,较上年下降了3个位次。(9月26日《国际金融报》)。我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连续3年下降,这和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主要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缺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2005年中国人才发展报告》指出,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和印度六国人才国际竞争力排名中,中国位居第四,仅排在俄罗斯和印度之前,属于第三层次,远低于排在第一位的美国。人才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人才队伍、人才投入、人才产出和人才环境四个方面的要素。根据这一体系,中国的人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上,而在人才投入和人才环境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在人才队伍上的优势主要来自于中国的人才潜力,得益于中国劳动力数量巨大、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使用环境,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第二,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一方面是教育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教育经费支出与本国GDP比值约为6.2%,发展中国家约为4.0%,而我国近几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入力度相比亦有很大差距。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也很严重,没有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在校内资源方面,表现为很多地方不顾地方实际,建设大学城,专业设置方面贪多求全,有经验的教授上课的很少。学校的产品——培养的人才资源方面又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2006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3》指出,我国人才浪费严重,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第三,有利于缓解上学难、上学贵的情况。据测算,普通高等院校一般专业每年生均成本一般是在10000~20000之间,而财政拨款、学杂费等收入来源生均收入只有7000~11000元,还有一定的教育成本无补偿来源。现在,很多大学生上不起大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费太贵。统计表明,每个大学生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加上住宿费用、生活费用,每年不少于10000元。而去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却不到3000元。同时由于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出现经费短缺,这使得乱收费问题日益严重。2006年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教育乱收费。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可以大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可以减轻学生负担。三、发展高等教育循环经济的策略和措施

一是在投入层面,完善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要挖掘新的投资渠道,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投资渠道,继续大力提倡多渠道办学,要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首先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加大投入的规模,提高投入效率。有学者提出,改革国家对高校投资拨款体制,实行模拟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制度的一个中心内容就是资本金的保值增值。国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根据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规模、历史投资水平等因素,确定一个资本金的投资基数,每年以此基数为基础,再经过对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考核结果,确定以后对各个高等院校的投入比例。可以结合教育部各个普通高校进行的教学评估进行,以此作为今后对高校投入的重要依据。此外,应该倡导多渠道投资,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来源,如发行教育债券、发行教育彩票、设立教育基金、用调节税收的手段鼓励向教育捐资集资、吸收外资等。现在为止,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未对外资开放,其它社会力量办学还存在各种障碍。为此,应该尽快出台科学有效的措施,给各种资源进入高等教育领域提供便捷渠道。

二是在资源使用层面,要加强教学教育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改革目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体制,主要取决于高校内部的分配与管理机制。近几年高等教育在巩固成果、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尝试,但在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下,高校各要素(教学、科研、后勤、基建、校产、行政办公、人员费用)的运作和资源占用与传统机制没有本质的差别,缺乏效率考核和导向,没有制度创新的激励机制,高校内部争资源,市场经济意识淡漠,无成本概念的现象比较严重。统计表明,高校内部资源真正用到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的比例不高,很多资源被行政费用、人头费用挤掉。因此笔者认为,第一要精简机构,特别是一些行政服务型机构,严格控制人数和经费总额。第二将有限的经费向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倾斜,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投身与教学与科研第一线;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第三在资源的投入方面应该有科学规划。使得投入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率,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特点,结合市场情况进行专业设置,避免贪多求全的情况发生。改变那种“校园越大越好,学生越多越好,专业越全越好”的落后观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严格监控,对于不顾自身具体情况的盲目扩张行为应该坚决制止。

三是在资源循环层面,要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力争使得现有资源发挥最大效率。高等学校的资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等学校本身具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硬件包括校舍、运动场地、图书馆、实验室等,软件包括师资队伍、声誉、学校文化等方面;第二类是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这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对于第一类资源,应该在充分调研基础上,进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鼓励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平等协商基础上,高校之间共用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可以在不同高校间选课,学分互认,鼓励教师到不同高校兼职,兼职收益归己,同时鼓励学校和社会资源共享,学校可以与社会协作,进行课题研究,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第二类资源,也就是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资源的循环。全社会应该树立大人才的观念,从全社会的角度认识人才所发挥的作用,避免人才浪费。为此要加强配套制度改革,要取消户籍限制,使得户籍制度不再成为人才流动的障碍。目前虽然各地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但是离理想的户籍制度还有很大距离。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一些非国有、小型企业、农村工作,主要是户籍制度的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更科学的户籍制度推动人才合理配置。要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鼓励人才自由流动。在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的实践中,要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方向流动,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价值。

四是再思考层面。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和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因此,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不断思考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大力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办学理念,结合我国实际,经过不断思考和探索,摸索出适合我国特点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绝不能照抄国外的经验。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办学方式应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科学地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新平.创新形势下的高校教学改革[J].南昌高专学报,2005(1).

2、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改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3、陈治亚,孟祥泰,左惟,刘奇伟,龚北辰.从制度视角论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J].现代大学教育,2006(2).

4、刘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管德明,秦旺锋.高等教育多渠道投入方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1).

6、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