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知识创新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知识创新的定义

篇1

关键词:顶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创新

顶管施工是在盾构施工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层面,而且能够穿越铁道、公路、地面建筑物、河川、各种地下管线以及地下构筑物等。就我国而言,它已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城市,顶管设备也日益先进。此外,在各种市政建设项目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但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顶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进行必要的创新,以更好的满足现实需求。

1顶管施工技术概述

1.1定义

所谓顶管施工,就是借助顶进设备在工作坑内产生顶力,克服周围土壤与管道的摩擦力,按照设计的坡度将管道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将一节管子顶入土层后,再下第二节继续跟进。它的原理是借助主顶油缸和中继间、管道间等推力,将工具管或者掘进机在工作坑内穿过土层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同时,把紧随工具管或者掘进机后面的管道埋在两坑之间。

1.2顶管技术的必要性

城市交通系统既繁忙又脆弱,开挖敷设地下管道必然会造成交通中断,尤其是敷设横穿城市主干道下面的管道,大开挖埋管势必会造成交通阻断,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当地面建筑物较多时,不能采用槽工艺进行地下管线施工。如果开槽施工的支护费用过高,就容易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和外运、碴土堆放对市区的污染,这些都会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此时,可以采用顶管施工工艺进行地下管网的施工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2顶管施工量控制措施的创新

2.1在顶管施工前对场地进行详细的勘察

勘察内容包括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情况,土层变化情况与地下水位情况;探查地下管线;探查穿越建筑物时的建筑物基础。根据经过场地的地质情况,合理选择顶管机械。泥水平衡、气压平衡、土压平衡及人工陶土等形式的机头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不同的型号机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在选择顶管机械设备时,应该事先把勘察探测工作做好,区分不同的土质类别,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

2.2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对顶管施工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顶管施工工艺,就是从机械设备开始进入场地到顶进全部结束的整个过程,它包括顶进机械的选择、顶进线路的选型、注浆减摩技术和机头进出洞技术等。根据顶管直径来选择工具管,通常可采用网格加密式、顶部前伸式。操作失误是造成塌方的另一个原因,例如,盲目超前开挖,停顶后未设防塌的措施,这些都会造成地面的沉降。

2.3顶推动力控制技术

顶推后座设计:顶推的反力墙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顶推时后座的安全;泥浆减阻和中断站的采用:配置优质泥浆,将压力注入管体和岩体之间,以降低两者之间的摩阻力和顶推力,有利于减小管体偏移、顶进系统安全和降低地面沉降;在管道顶进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管道接头的密封问题,首先要选择合理的管道类型,如果密封不好的话,会产生渗漏、增加地层的损失,也会带来施工的不便;适速顶进,如果顶进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地面隆起,顶进过后要及时注浆,填充管体与岩土之间的空隙,减小地面沉降和减小阻力。

2.4顶管施工线形控制技术

2.4.1测量方法。用坐标法,以设计出的工作井坐标和接收井中心坐标为根据,直线顶管部分运用导线法,把控制点定在工作井上。当顶管顶进时,在机头中心设置一个光靶,依据其反映的读数,就可以知道机头目前的方位;曲线顶管部分,根据接收井坐标、工作井、曲线半径和圆心坐标,运用全站仪测出机头光靶坐标以了解机头偏差情况。

2.4.2测量设备。顶进的测量和方向的控制,主要是运用全站仪,辅之以激光经纬仪与水准仪。如果顶进距离长而观察困难,可采用自动跟踪仪来测量,再用油缸进行纠偏,要遵循先纠上下后纠左右的原则。

2.4.3测量与方向控制要点。要制定严格的放样复核制度,做好原始记录,顶进前必须遵循这一制度;布设在工作井后方的仪座应避免顶进时变形和移位,需要定时复测和及时调整;顶进纠偏需要勘测量和多微调,纠偏的角度要保持在10’到20’之间,不能大于1度,并要设置偏差警戒线;初始推进阶段,方向主要是控制主顶油缸,要减慢主顶推进速度,也要及时调整油缸编组与机头纠偏;开始顶进前要制定坡度计划,事先要计算出每节管、每米的位置、标高,确保顶进的正确。

2.4.4曲线顶管的测量。这是整个顶管工程质量的关键,直接关系到管线线形的平顺以及顶管的顺利贯通。顶管施工测量由高程测量与左右测量两部分组成。高程测量比较简单,把永久性水准引测到井边,采用垂直吊钢尺引测到井下,设置临时水准点,在管道内架设水准仪至机关内标靶,就可以知道机头高程偏差。左右偏差测量比较复杂,需要在管道内设置移动测站,测量出机头内光靶的实际坐标后,再计算出光靶中心和该段曲线的圆心距离,然后与曲线设计半径比较,如果大于后者,表示机头向外侧偏出,如果小于后者,则效果相反。

2.5顶进纠偏应急与预防措施

根据顶管机械仪与测量数据提供的倾斜仪基数、机头折角和前后尺读数比较、走动趋势、机尾处地面沉降量等数据进行合理分析;顶进过程中的纠偏可采用调整纠偏千斤顶的方法来纠阻,如果管道左侧千斤顶采用的是左伸右缩的方法,反之亦然,如果同时存在高程与方向偏差,就应该先纠正偏差大的一面;发生较大偏差时应分析发展趋势,分次逐步纠正,如果偏差超过质量标准,就要通知停止顶进,研究有效的措施后才可继续顶进;采取措施应对顶进中发生的顶管机头旋转,因为其会影响出土和测量等,防止偏转扩大的方法有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增加管内相反方面的压重块。

2.6关于穿越密集建筑群的顶管施工控制

顶管埋深要达到合理的要求,确保在开挖时形成拱效应,防止开挖面上部的土体在地面较大的荷载下发生坍塌。如果地表建筑物或者地下管线基础和顶管距离很近时,为了保证建筑物与构筑物的安全,就要加固建筑物与管线下面的土体。通常采用压密注浆的方式,把浆注入土中,改善结构物周围的土体性质,以减少施工对其产生的影响。

篇2

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都相继推出了以能力立意为目标,以增大思维容量为特色,具有相当浓度和明确导向的创新题型――这就是“新定义型”数学试题. 它更多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它是各地高考试卷的创新题. 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必需掌握,但又不易掌握的一类题型.

所谓“新定义型”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新定义的透彻理解. 这类题型考察学生的阅读,类比以及信息迁移等多项能力.

一、新函数型数学试题

题目首先给出一个新的函数定义,然后要求利用这个函数来解决其他问题.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1. 讨论新函数的性质

例1 设函数f(x) (x∈N)表示x除以3的余数,对x,y∈N都有( ).

A. f(x + 3) = f(x) B. f(x + y) = f(x) + f(y)

C. 3f(x) = f(3x) D. f(x)f(y) = f(xy)

解析 由已知A*B = {1,2,3,4},集合A*B中所有元素之和为10,故选C.

篇3

1.大型高科技企业的定义

高科技企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时代的变迁其判断标准是不同的,现如今各国主要以R&D的投入情况为判断标准。如美国劳动统计局将企业的R&D投入及专业科技人员密度为全国制造业平均值两倍的企业定义为高技术企业;欧盟将R&D的投入高于部门平均水平且拥有国际竞争力、就业潜力大、经济增长率较高的产业定义为高技术产业。目前中国将信息化学品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核燃料加工、公共软件服务等八项产业定义为高科技产业。中国对企业规模的划分目前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方法(暂行)》,文件根据企业的从业人员数、销售额及资产总额三项指标对不同行业内企业规模的大小分别进行了定义,比如属于高科技产业的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企业,其大型的标准为从业人员数达到300及以上,同时销售额达到3亿及以上。综上,大型高科技企业是指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研发资金比例和产品科技含量都相对较高的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现代企业,并且其规模达到所在行业的大型企业的要求。

2.大型高科技企业的组织特征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有着其独特的特点,而大型高科技企业作为本行业的领跑者有着更相对明显的组织特点,现将已有研究总结为以下几点:所在的市场环境动态性强,需要很高的适应能力。当其科技产品一旦成功上市后就能快速占领市场,为企业赢得巨大收益,但同时可能由于企业所运用的技术不成熟,或其生产的产品没能占领市场,或因其在产品不同阶段发生资金估算偏差等原因而失败,对于拥有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来说,领先的技术及成熟的资金链能够相对降低这些风险。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决策制度。大型高科技企业的最高决策权集中在董事会及总经理手中,而对于一个技术高要求的企业,必须依靠创新人才的不断贡献,所以决策权必须分配给技术创新的相关部门和人员。所以高科技企业是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创造性。高科技企业具有较高的R&D密集度,依靠员工的知识而发展,其技术专业人才属于高素质的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拥有较高的比例;同时在大型组织内,一般一个岗位会有不止一名的任职员工,则企业部门内工作相似性较高。

二、大型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共享

1.知识共享的定义

一般将学者们有关知识共享的定义主要分为过程观和效果观。过程观是指学者们主要把知识共享看作是一系列的过程,而效果观的学者们更强调知识共享所带来的结果。

2.大型高科技企业知识共享的特点

与传统企业相比,大型的高科技企业部门多,分工细,员工多,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高,则知识共享过程中涉及的对象较多,对知识共享平台及知识共享系统有较高的要求;高科技企业产品所涉及的技术都比较领先,更加复杂和高难度,这就造成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共享涉及的知识体系更加庞大,过程更复杂;高科技企业研发新的产品需要不断投入资金,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对技术知识更新速度有较高的要求。

三、大型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的定义

本文将学者们对组织文化定义的研究总结为表1所示。

2.大型高科技企业组织文化的特点

首先,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知识的进步与创新,所以高科技企业主要以创新为组织文化的核心,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最新技术,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高科技产品是企业生存的根本,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文化强调对产品质量的重视;高科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占大多数,并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和学习能力,所以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文化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员工进行创造性思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高科技企业的组织文化强调科学管理,规范着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实践活动,且其主导文化随着企业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不同。

四、大型高科技企业组织文化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篇4

[ 关键词 ] 中小企业 商业模式 创新

在全球变革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已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和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IBM公司2008年全球调查结论指出,几乎所有CEO都认为需要修改其商业模式,超过三分之二认为需要大变革。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中,中小企业由于一方面受到资源、能力、环境不确定等众多条件约束,另一方面它们拥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企业家导向,从而成为主要的创新力量。

一、相关文献的回顾

商业模式研究从创业领域出发,融合战略管理中的相关理论,日益成为创业研究和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国外把商业模式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研究起始于1999年之后。Applegate将商业模式视作复杂商业活动的结构、结构中基本元素的联系以及对真实世界的响应方式。Magreta认为,从本质上说,商业模式就是叙述企业如何运作的。随着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越来越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重视。综合现有文献,可以将国内学者对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企业个案进行的案例分析,另一类是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及理论解释进行研究。罗珉等认为,企业商业模式是一个组织在明确的外部假设条件、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前提下,用于整合组织自身、顾客、价值链伙伴、员工、股东或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和可实现的结构体系及制度安排的集合。他们运用企业经济租金(Rentof Enterprise)从经济学理论视角解释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行为的内外驱动力。翁君奕通过对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及平台界面的细分,将商务模式界定为一个三维空间,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和价值保持构成的价值分析体系提供了商务模式构思和决策的一种思维方法。

在分析己有的关于商业模式含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可以是在公开市场获取的竞争性要素(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的安排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结合物。因此,企业商业模式应是一个结构体系与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组织内部结构和组织与外界各种要素的关系结构,这些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存在内在联系,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商业模式的各种运动,通过商业模式的有效运作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优势。

二、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构建

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是企业对生存模式的再设计,用全新的方法来完成经营任务,开发出新的产品,提供客户新的服务,或者以新的方式完成企业运作的其他活动。这就要求,企业在对行业中的既有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寻找新模式,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发展的过程。美籍日本管理学家、资深管理顾问大前研一指出:“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和事件不一定都能与线性模型相吻合”。因而商业模式创新涉及到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

中小企业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从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选择能使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的细分市场来进行专业化经营,走以专补缺、以小补大,专精致胜的成长之路,是众多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随着人们越来越突出个性的消费需求,消费品生产已从大批量、单一化转向小批量、多样化。因此,中小企业以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等优势,更能适应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消费者追求个性化、潮流化的要求。本文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归纳出以下几种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和路径。

1.重新定义顾客的模式创新

重新定义顾客意味着中小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对企业产品和服务所在的细分市场的目标顾客进行不断确认,这种确认是动态而非静态的,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的。在准确定义了自己的目标顾客以后,企业要做的是换位思考:如果我是顾客的话,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影响顾客需求的产品属性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顾客的愿望?中小企业应该明白,顾客需求的变化是常态,顾客需求的变化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诸如社会、文化、经济、心理、个人消费习惯和行为以及竞争对手产品的干扰等,这给企业预测顾客需求带来了困难。但这正是创新的风险,也是企业实现价值创造的机会所在。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也并不总是被动的,企业常常会创造顾客的需求,常常会引导顾客产生新的需求,因为在很多时候,顾客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需要,企业应从消费者的隐性需求入手,对顾客进行有意识引导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现在,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从蓝屏变成彩屏,从通话功能到上网功能,从录音功能到照相功能,卫星定位功能等,大部分细分市场都是企业引导出来的。

2.重新定义服务的模式创新

这种创新的特点是基于中小企业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并由此出发来进行整个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如生物体的“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命历程。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使产品的外延与内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顾客要求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高了。因而,衡量产品价值的标准产生了变化,即由传统的以物质为基础转为以知识含量为基础进行衡量。重新定义意味着对现有细分市场中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替代,重新定义后的产品和服务体现了对现有顾客价值的提升。重新定义后的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了:对现有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和所包含的技术信息进行重新的规划,实现与既有产品和服务在价值上的区别,在同质化竞争情况下,依靠服务而不是价格来获取竞争优势。

3.重新定义中小企业与顾客沟通的模式创新

与顾客的沟通涉及到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如何送达顾客,企业与顾客之间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等问题,建立完善的沟通渠道,使中小企业更能为目标客户进行贴身的服务,从而充分体现企业的特色,尤其在那些不具有明显有形特性或容易被竞争者产品替代的服务中,例如服务性行业,服务提供者与顾客间的有效沟通就更为重要。企业与顾客之间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接触与沟通,例如:采用人工应答客户来电、利用网络进行客户问卷调查、应用网络聊天工具、应用电子邮件、利用网络,为客户提供网页自助服务、利用自动语音导航、语音识别系统等方式,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沟通模式。但是“越互动、越直接、越频繁的沟通”意味着企业需要付出越昂贵的沟通成本。即使在INTERNET技术的支持下也是如此。因此,顾客接触方式的选择和创新的目标是基于不断提高顾客接触效果的同时也达到合理的成本控制。

4.重新定义供应链组合方式的模式创新

随着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越来越依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通过供应链联盟来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实力成为企业经营变革的主要方向。在供应链组织方式上,中小企业面临供应链组织如何选择、供应链如何联接,信息如何集成和分配、供应链活动如何协调等问题。一般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企业通过外包方式,企业仅掌握核心的产品技术,辅的产品和服务外包给其他企业,这种协作可以共享或相互转让专有知识,以此达到更大的协同效应,其极端的方式是企业全部将产品和服务外包,只保留品牌营销和产品设计。二是主体企业通过一种虚拟的动态联盟,将具有技术、资金、市场、管理等资源的其他企业联合起来,这种联合不是实体的结合,而是资源的结合,这些企业通过专业技能或专有知识的共享或相互转让,使各企业在生产制造、市场营销或其他领域获得新的或更好的运作手段。

三、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源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在规模、运作结构和功能框架上都存在差异,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来源有以下几点:

1.企业家精神

在中小企业中,企业家个性对于企业管理执行方式和企业战略行为有直接影响,通常表现出强烈的企业家导向和创新精神,进而创造出独特的商业模式。企业家导向的企业相对于保守企业,在创新上更加大胆,敢于承担风险,更加容易导致突变式创新。企业家精神是由一个丰富复杂的多种精神要素组成的,企业家精神伦理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组成部分,世界观、价值观、理想、信念、意志、思维方式等精神要素对企业家精神的构成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家精神系统与整个社会生态和人文环境紧密联系,辨证互动,社会整体环境在总体上影响和制约着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演化。

2.战略执行的坚定推进

我们应该知道,即使有了创造性的企业家创业构思,空想式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也是毫无意义的,企业应该积极以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出发点,制定企业战略,并保证战略执行的有效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中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中,技术研发和网络拓展是企业战略得以坚实执行的结果。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企业要针对公司、业务、职能各个层面制定具体的战略执行内容,保证围绕价值创造来构建价值支撑要素。

3.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

地方政府的政策对中小企业家商业模式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资金贷款优先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其次,地方政府的廉洁高效的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减少寻租和腐败现象,为中小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未来企业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未来商业模式的重点是价值创造活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向价值网络和价值星系的方向发展。企业的成功取决于能否在产业中发现和找出独特的市场位置。然而,任何成功的定位都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在某一时期独特和有价值的东西可能会随着技术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仅仅凭定位一直保持竞争优势。面对这样的情况,企业需要考虑自己的特色与实力,选择价值链中合理的位置,建立与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的联系,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有机联系,形成节点密集、联系频繁、组合运作方式合理的价值网络。在价值网络中,会有多个产业和多条价值链,从而形成立体的、多维度的创新,达到共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 闯 关 鑫: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方式与演进机理──一种基于价值链创新的理论解释[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2]熊吉陵 张孝锋: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与战略选择[J].企业经济,2006(11)

篇5

一、兴趣的激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动力.

数学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它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还使学生在集中精力获得知识的同时,努力地进行创造性活动,成为创新的动力因素.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素材中选取通俗生动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空间能否作一个四边形,使它的两条对角线不相交?”“三个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是否一定是矩形?”“空间两条直线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互相垂直?”经过讨论、争议、动脑、动手,寻找得到结论.让学生来判断某些似是而非的线面关系,使学生的思维渐渐进入空间,对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了解.老师在引出新知识的过程中激活旧知识,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探求知识,产生求知的欲望,这样学习者具有了有意义的学习方向,可以促进学习,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再如:“在教幂的运算之前”可以使用张薄纸对折若干次后,“与珠峰试比高”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二、质疑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点.

质疑思维就是积极地保持和强化自己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直观,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敢于提出异议与不同的看法,尽可能多地向自己提出与研究对象有关的各种问题.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提出疑问;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更要敢于向同学的观点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见解.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必备素质.提倡多思独思,反对人云亦云,书云亦云.

例如,在学习抛物线的定义时,教材上的定义是: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对此,笔者引导学生从F到L的位置关系的可能性来思考,学生得出了下面的结论:若F在L上,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轨迹不是抛物线,而是过F且垂直与L的直线.

通过对教材定义的质疑,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且创造性地理解与掌握了教材内容.

三、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篇6

关键词:混合组织;PPP;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6文献标识码:A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公共部门可以通过适当的合同安排吸引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物品的提供,形成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尽管PPP的应用可以追溯至几百年前,但现代意义上PPP的诞生却是近20年的事情。由于PPP能够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多元化投资有效缓解财政压力并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效率,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对PPP的理论研究也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成果不断涌现,但大多都是从项目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公私双方在不同领域合作的路径和策略,总结现实案例的成败得失。本文对PPP理论进一步挖掘,运用混合组织理论对PPP的本质、动因及特征深入分析,并以系统演化理论为基础揭示PPP迅猛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

一、PPP的基本理论――本质、定义、特征

1.PPP本质是一种混合组织。关于混合组织并不存在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规范化定义。总体而言,对混合组织这个概念的使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其定义为介于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间的组织类型。Emmert(1987)指出:“混合组织即部分为公,部分为私”[1]。即混合组织兼具“公”和“私”两方面的特征,依据形成混合组织双方地位的不同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混合组织和市场主导型混合组织,依据形成方式的不同则可以分为直接创办型、公共组织转化型和私人组织扩展型等。第二类是将其定义为介于企业科层制组织和市场组织之间的组织类型。Williamson(1985)认为企业具有较好的行政控制力和协调适应能力,但却在激励强度方面不够,市场具有较高的激励强度,自适应能力强,但在行政控制和自发适应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混合组织是存在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广阔的中间地带”[2]。根据这种定义,混合组织的大量出现源于企业和市场这两种基本经济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渗透。混合组织带有企业和市场两个方面的双重特征。“看得见的手”(企业内部的科层制管理)与“看不见的手”(市场的价格机制)同时调节着资源的配置,是一种有组织的市场和有市场的组织。第三类是将其定义为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Menard(2004)将混合组织定义为法律上独立的机构之间开展合作,对技术、资本、产品和服务进行分享或交易,但没有统一的产权,相互之间的调整基本不依赖价格机制的组织[3]。这种定义将混合组织视为不同机构之间的契约关系,合作各方承担一定责任,对未来行为进行承诺并对利益进行分享。它强调合作各方产权的独立性,并分别拥有一定的剩余索取权。

上述三个定义反映了人们在认识混合组织时视角的不同,但无论是哪一个定义,都强调混合组织是由不同的独立经济组织之间通过某种合作关系形成的,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第一,混合组织的参与者之间要进行包括信息在内的各种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其它参与人所具备的某种优势为自身谋取利益,因此参与者之间是通过合作、协调等方式来开展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将被迫放弃一部分自,一个有效的合作机制有助于降低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合作的绩效。其中,能够降低参与者利用信息优势谋利的信息系统至关重要。第二,有效合作机制的建立是通过缔结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来完成的。如果说降低成本获取利润是混合组织形成的动力,参与者各方订立的正式合作合同就是混合组织存在的基础。参与者各方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直接决定了参与者各方获利的大小,这需要在合同中予以明确。由于不确定性的广泛存在,合同往往由于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性或缔结成本过高而需要进行不可预见的修正。因此,尽管要突出合同尤其是正式合同的基础性地位,也不可忽视合同之外的因素如声誉等对于混合组织治理的补充作用。第三,混合组织因为集合了参与各方的力量而具备了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但不可忽视的是,混合组织并非是一体化的组织,参与各方拥有独立的产权和剩余索取权。尽管参与者各方可能被混合组织的某个共同目标所统驭,但参与者各方之间仍然存在一种竞争的关系。有关参与者各方相互依赖的程度只能在事后而不是事前签订合同时就能获知,因此事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时就涉及参与者各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这往往成为参与者各方发生冲突乃至混合组织难以维系的根源。

前文指出了混合组织的三种定义。第一种定义强调混合组织兼具“公”和“私”两个方面的特征,PPP明显符合该种定义的要求。从广义的角度看,PPP就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某种形式的合作关系。第二种定义强调混合组织兼具“市场”和“企业”两方面的特征,PPP也符合该种定义的要求。因为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是通过技术转让、特许经营、承包等形式达成的,既不同于企业的科层制组织,也不同于纯粹的市场买卖关系。第三种定义强调参与者各方之间的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契约关系。PPP同样符合该种定义的要求。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就公共物品供给进行合作而采用的各种契约的总和,是双方通过合同结成的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双方享有合同赋予的权利,也承担合同规定的义务。由此可见,无论从哪种定义出发,PPP都可以无可置疑归地入混合组织,具备混合组织的一般特征。

2.PPP的定义。作为一种混合组织,PPP身具组织和市场的双重优势,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它通过充当公共物品供给和需求的中间层来参与社会的公共管理。PPP通过将提供公共物品的任务和责任转移至私人部门来获得财政资金的节约和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在PPP实施过程中,由公共部门确定公共物品的需求情况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而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管理及维护等可以交由私人部门来承担。因此,PPP的出现使公共部门从公共物品的供给者和所有者变成了公共物品的采购者与监督者。

PPP的各参与方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关系,依靠契约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这种契约关系不同于纯粹的市场交易关系,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体化的性质,但参与者各自保持独立的产权、经营自和剩余索取权,合作关系建立在市场关系基础之上,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准确地讲,PPP是一种半组织、半市场的混合组织,是介于组织和市场之间的一种中间层形式。因此,从混合组织的视角出发,对PPP的定义应该突出合作、契约、双赢等核心要素。本文基于混合组织理论,对PPP定义如下:所谓PPP,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长期合作契约关系形成的混合组织。该混合组织追求的目标是在实现有效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的同时保障私人部门获得一定的利益,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公私双方的资源结合和风险分担,保障机制是以正式合同为核心、包含信任机制在内的一系列法律和道德约束。

3.PPP的特征。

(1)资源共享能够带来双赢。PPP的参与者各方通过对资源的共享能够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局面。PPP混合组织中的私人部门参与者,拥有专业化的知识和信息,减少了公共部门的信息搜寻成本,也减少了公共部门在材料采购和委托生产时讨价还价成本。公共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私人部门在资金、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来提高公共物品提供的效率和质量。公共部门还可以向私人部门转移项目风险并通过手中的监督权促使私人部门供给高质量的公共物品。私人部门则可以从公共部门得到参与盈利项目建设经营的权利,利用政府的特许或其他承诺获取更高的租金。

(2)合同治理是PPP成功的关键。参与PPP的各方都是独立主体,其个体理性与PPP混合组织的集体理性未必一致。参与PPP的各方既是合作的关系,也是竞争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会力图承担更小的风险并分享更大的利润。PPP作为混合组织的一种,本质上是一种治理结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缔结合约。合同风险是混合组织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合同风险容易引发两类机会主义行为,一类是降低自身成本而不顾对整体收益造成的负面影响;另一类是通过对其他参与者施加约束来提高自身收益分配份额。限制上述机会主义行为的基本途径就是进行合同治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在PPP下签订的合同是关于公共物品建设经营的合同,这类合同的关键是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产权及控制权;支付方案;合作持续期长度;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拥有合理约束激励机制的合同治理可以使PPP走出囚徒困境。

(3)信任机制是合同治理的必要补充。PPP下参与者各方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合作的。这个过程随时可能出现预料不到的变数,试图通过正式合同来穷尽各种可能性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合同治理需要依靠信任机制来加以补充。信任是PPP各参与者在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时表现出的彼此信赖。信任往往是基于关系或声誉而存在,能够有效降低公共物品供给合约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PPP产生的动因

1.节约交易成本。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混合组织理论可以视为是对交易成本理论的一种延伸和拓展。根据Coase(1937)对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产生、存在及替代市场的唯一动力[4],张五常(1983)指出,企业并不是用非市场方式替代市场方式,而是用交易费用较低的要素市场替代了交易费用较高的产品市场,是市场形态高级化的表现[5]。混合组织的出现,使构成混合组织的各参与方能够通过对信息和其他资源的共享来降低交易成本并获得更多租金。市场交易存在着“摩擦力”,即由于搜寻、谈判及信息不对称等引发的交易成本,如果混合组织的形成导致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使经由混合组织进行交易的收益超过直接市场买卖的收益,混合组织就一定会因为理性人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而出现。作为一种混合组织,PPP的存在以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为前提。可以说,节约交易成本、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是PPP产生的根本动因。

如果不存在PPP,公共部门要么单独完成对公共物品的投资管理,要么将公共物品的运营和管理交与自由市场上的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不仅承担了建造公共物品的巨大投入,也承担了行政管理低效或由于搜寻、谈判、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交易成本。而PPP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公共部门投入的降低,一方面意味着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通过缔结长期合约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用了私人部门在技术和项目管理上的经验优势,降低了由搜寻、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交易成本。不仅如此,混合组织是建立在长期合作契约之上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能够有效减少参与者各方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减轻逆向选择的危害并降低内部监督的成本。

2.改善公共福利。PPP作为一种混合组织,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改变公共部门和市场之间的角色。信息技术的进步增进了政府和企业整合和运用外部资源的能力,PPP就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相互渗透的结果。一般地讲,PPP中的私人部门掌握着提供公共物品的核心生产要素,且PPP的混合组织可以通过与其他私人部门签订承包、分包等合同来使更多私人部门参与到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来。公共物品如果不采用PPP,政府需要成立庞大的纵向一体化组织并通过市场交易行为来提供公共物品并负责公共物品的经营管理。采用了PPP后,公共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信息等来完成公共物品的建造和经营,这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还能创造出能够利用技术变革和市场机会的新的交易。因此,PPP作为一种混合组织能充分利用私人部门的资源,比公共部门直接提供公共物品更能增加社会的福利。

三、PPP演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系统演化理论

系统演化理论源自系统科学。所谓系统,是指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联系的各要素的集合。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组成;二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三是系统具有确定的功能。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一个系统[6]。系统科学主要研究系统的要素、结构和性质,是一门总结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建设、管理和控制复杂系统的科学。

系统内的各要素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内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顺序,在空间和时间位置上形成有序结构。系统的状态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系统的动态性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平衡动态,即系统状态随时间变化但并不改变系统的内部结构;二是演化动态,这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行为功能会发生变化,而造成系统状态随时间的变化。

狭义的系统演化仅指上述的演化动态,即系统结构或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而广义上的系统演化还包含了平衡动态,它包含了系统的任何可能性变化。因此,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系统都处于不断演化之中[7]。根据系统演化理论,系统自身是一个复杂的层级结构,又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系统外部和系统内部两个方面。系统演化的外在动力源于系统与环境互动方式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系统对环境的不适应并对系统的演化形成压力,要素离开平衡状态并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在远离原平衡状态的情况下形成新的系统结构,实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它比原先的平衡状态前进了一步,即出现了系统演进。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则源于系统结构的变化,系统结构的变化又源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PPP演化的一般机制

系统必须能够动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缺乏效率的组织形式和功能会不断被富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和功能所取代。PPP系统与其他经济系统一样,其演化的过程就是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归结为差异、选择和维持这三个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8]。所谓差异,是指系统中的亚群体在禀赋、行为模式及组织形式上的不同。形成PPP的两个主要亚群体,即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显然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公共部门拥有公权力,追求社会效益,私人部门拥有资金和技术,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所谓选择,是系统及系统中的亚群体适应环境的过程,适应环境者继续存在并发展,不适应环境者被淘汰。PPP项目可能因为适应环境而带来双赢,也可能因为对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或市场竞争等外部环境的误判而失败。所谓维持,是指系统的存续,既包含对原有结构的遗传,也包含对因为知识积累带来的成功变异的保持。维持源于惯例,即系统中重复且可预测的行为。惯例的存在能够缩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适应环境的时间,降低合作的成本。但当惯例因为环境变化而妨害了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的目标实现,上述的选择过程就会发生。一旦由于选择所导致的变异取得合法性并形成新的惯例,选择的结果就是有效的,将被继续维持直到新变异的发生。

对PPP演化机制的理解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PPP发展过程的描述,二是对PPP演化动力的探讨。PPP系统是一个经济系统,其演化的路径和动力与自然系统或机械系统有本质区别。作为一种近20年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的新型组织系统,知识是其最为基础性的要素,知识的积累、开发及应用,是决定PPP系统适应环境能力的基本因素。PPP系统的演化始于知识积累,知识积累引发系统的变异和选择,并进而导致了系统的结构变迁,结构变迁带来知识存量的增长,使知识积累得到更新并开启下一轮循环。PPP的各参与方存在差异,尤其是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外部环境促使各方去积极实现知识共享,从而导致PPP系统的知识积累。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的积累引发变异的出现,PPP面对出现的变异做出选择,选择的结果导致了系统结构的变迁,并带来新一轮的知识积累。这时,维持机制将发挥作用,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结构变迁将被合约固化并取得合法地位,为新知识的出现及变异的再次发生奠定基础。

(三)PPP演化的动力机制

系统的演进是在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展开的。环境是系统存续的外部条件,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构成了持续的压力,是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又离不开系统内部要素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系统演化的内部动力。PPP是一个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其本身又是社会经济这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要认识PPP演化的动力,就要将PPP置于社会经济这个更大的系统之中,通过对PPP系统要素之间关系以及要素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寻找PPP演化发展的动力。事实上,PPP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要素具有适应性并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PPP系统演化的过程就是该系统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构成其外部动力,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其内部动力。外部动力决定着PPP系统长期中的渐进式变迁,内部动力决定着PPP系统短期中的激进式变迁。

1.PPP演化的外部动力。

(1)市场需求。城市化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的公共物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而伴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使得对公共物品的需求不断强化[9]。人们对于公共物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公共物品受客观条件限制供给不足的矛盾是PPP演化的根本动力。这个矛盾促使人们打破旧有的供给方式并不断尝试新的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它既导致了PPP的出现,也推动着PPP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的范围将扩大,对于公共物品的某些潜在需求会变成现实需求。PPP的演化往往是对这些需求的回应,因为只有在市场存在巨大需求潜力时,将公共物品的提供推向市场才具有可行性,私人部门的参与者才能从与公共部门的合作中得到一定的利益。

(2)政府导向。根据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因为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遵循“看不见的手”指引的私人部门无法提供,这个被称为市场失灵的现象为公共部门干预经济运行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事实上,极力倡导大市场、小政府的亚当・斯密就将提供公共物品最为政府为数不多的职能之一。问题是公共物品往往具有投资数额巨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等特征,仅仅依靠政府来提供会出现资金供给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政府的导向开始发生改变,打破原有公共物品供给一元化格局,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公共领域,逐步形成了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公共产品的多元化格局[10]。公共部门积极寻求以多种形式与私人部门进行合作,以BOT、TOT、DBFO等形式为代表的PPP得到了迅速发展。可以说,政府的导向对于PPP的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是PPP演化的重要外部动力。

(3)竞争机制。竞争是推动PPP演化的又一重要外部动力。无论是来自公共部门的参与者还是来自私人部门的参与者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于公共部门来讲,蒂伯特的“用脚投票”理论认为,个人在各管辖区之间的移动,产生了一个类似市场的解决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方法。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个人通过“用脚投票”的迁移,选择能够提供给他们最满意的公共服务与税收组合的区域居住,每个人可以得到接近于其偏好的提供水平;而同时,各区域之间通过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会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11]。这个理论表明在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竞争机制,如果某个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表现不力,其辖区的企业和居民会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向其他城市迁移。对于私人部门来讲,最终的经营业绩取决于其在与其他私人部门竞争中的成败。竞争中的成功者将得到超额利润,失败者则面临亏损甚至是破产。竞争给私人部门带来压力,迫使它们不断寻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从而推动了PPP的演化。

2.PPP演化的内部动力。

(1)创新体系。PPP演化的内部动力来自PPP系统所依赖的创新体系。该创新体系包含着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且具有特定的层次结构。其中,技术创新是最为基础也最为根本的推动力量,它的出现能够诱发制度创新并导致系统状态发生激进式的变迁。制度创新为系统提供了渐进式变迁的激励结构,是突变的内生机制,保障这选择过程的合法性[12]。

PPP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公共物品创新是指根据已有的知识产生关于新公共物品的构想,经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转化应用等环节开发出新的公共物品,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这个过程虽然不存在市场风险,但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因为开发新的公共物品,要么需要开发新的技术,要么需要对旧技术进行新的应用。公共产品创新的过程是由信息收集与分析、评价分析与决策、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及效益评价等环节组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公共物品创新的主体可能是公共部门,也可能是私人部门,一般地讲,供给者往往就是创新主体。

技术创新能够诱发制度创新的出现。各个国家的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探寻合适的公共物品创新的路径。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率先实施了现代意义上的PPP。起初,PPP只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而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现在PPP已经发展成为公共物品创新的主要方式。PPP的应用能够结合参与者各方的资源,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PPP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要成功运用PPP,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清晰完善的政策法规制度。私人资本投资于公共项目,意味着资金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沉淀。因为投资在短期没有回报,所以私人部门对相关的法律制度和优惠政策必然极其关注。为了吸引私人部门的参与,政府部门需要进行制度创新,明确在PPP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分别享有的权利和应该承担的义务。第二,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公共部门在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垄断地位会带来低效率,在引入私人部门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同时,也要通过制度创新来引进竞争机制,培育出产权明晰、具有自我约束机制的市场竞争主体,塑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

(2)学习机制。PPP是一种混合组织,通过对组织内各种资源的有效组合来实现其目标。正如前文指出,知识是PPP系统最重要的要素。知识积累是推动系统演化的主要内部动力。知识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理论、信息和技术。知识源于学习,PPP创新体系的主要表现就是系统内亚群体之间的知识互动所产生的网络式创新。一个PPP项目从设计论证到建造运营,除了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参与外,往往还有一些来自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政策性银行等机构或专家的参与。这种创新模式突破了传统学习的组织边界,来自官、产、学、研等诸多领域的组织之间的相互学习成为创新的知识源泉。

学习是应对千变万化的外部环境的根本手段,各参与主体对于自身目标的追求使得有效的跨组织学习成为可能,学习是对知识的掌握、积累和应用[13]。PPP作为一种混合组织,既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是一个从事创新性学习的主体。对于外界知识的模仿、消化和吸收称为知识的学习效应,运用新的知识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和创新并因而获取新的知识称为知识的积累效应,将新的知识运用到产品的生产和管理中称为知识的渗透效应。PPP作为一个系统,业绩决定其演化的路径,能否取得良好的业绩则取决于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机制并充分发挥上述三种效应。

PPP应对竞争压力的主要途径是参与各方之间的合作。PPP中的参与各方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基于这种关系,系统的亚群体之间形成了相互依赖。PPP的各个参与者既是知识的需求者,也是知识的供给者。系统亚群体之间的这种双向推拉,促成了系统内部的知识共享。一般而言,知识可以分为一般知识、产业特定知识和企业专属知识三个层面,公共部门通过PPP可以通过对企业专属知识的共享来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另外,PPP也有助于各参与者提供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含学习企图、吸收能力和整合能力三个层次,PPP提供了组织间相互学习的平台,参与各方能够通过学习其他参与者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从事更多的PPP项目进行知识积累。

四、结语

PPP是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合作形成的一种混合组织,它既有别于纯粹的市场交易,也有别于一体化组织,而是兼具科层制组织和市场的双重特征。通过PPP,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人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能力来提供公共物品,私人部门也可以通过对项目的经营管理来获利。PPP的运用能够极大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公私双方的合作建立在以正式合同为中心的一系列契约之上,有效的合同治理是PPP成功运作的关键环节,信任机制及对声誉的考虑也降低了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PPP是一个系统,系统演化理论可以成为研究PPP的一项重要工具。系统演化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环境变化带来的外部动力,二是由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带来的内部动力。对于PPP系统来讲,其演化的外部动力来自市场需求、政府导向以及竞争机制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其演化的内部动力来自各参与方通过合作形式的创新机制和学习机制。参与方之间的差异导致了知识的共享和积累,并伴随环境的变化出现变异和选择,进而带来PPP的结构变迁,结构变迁中的合理成分被系统的维持机制所承认并开启了下一轮始于知识积累的新的循环。

参考文献:

[1]Emmert M. Public-private cooperation and hybrid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87.

[2]威廉姆森.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3.

[3]Menard Claude.The economics of hybrid organizations[J].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2004.

[4]路易斯.普特曼.企业的经济性质[M].王经纬,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59.

[5]思拉恩.艾特格森. 经济行为与制度[M].吴经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42.

[6]谭璐,姜璐.系统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7]王雅娟.基于组织间信任的知识链演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40.

[8]袁春晓.产业组织演化论[D].成都:四川大学,2002:77.

[9]宋波,徐飞.PPP(PPP)研究――基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运营过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

[10]郭鹰.民间资本参与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路径与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0.

[11]何茜华.财政分权中的公共服务均衡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64.

[12]杨瑞龙.企业和企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理论、经验与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8.

[13]周轶昆.基于厂商学习的产业创新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Nature, Motivation of PPP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of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FAN Qian1,QIU Hui2

(1.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2.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Harbin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 China)

篇7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创新

一、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并不是和人才、资本、土地并列为制造资源之一,而是唯一有意义的一项资源”。虽然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知识贬值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源源不断的知识,产品创新活动越来越要求以最快的时间将最需要的新知识融入产品中来。

二、产业集群和知识创新理论综述

(一)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空间聚集现象,早在1826年,Johann Heinrich von Th・nen就提出了最早的产业集群构想。之后,国外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n)在19世纪末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他认为专门的工业会因为各种原因而集中于特定的地方,尤其是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发展使产业集群成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关于产业集群的内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定义。

(二)知识创新理论综述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创新有着广泛的内涵,自Amidon于1993年首先提出知识创新这个概念后,知识创新理论逐渐从早期概念界定,向知识创新过程和创新源的方向发展。我国学者张风、何传起等人将知识创新分为广义的知识创新和狭义的知识创新。

1993年,美国学者德伯拉・艾米顿(Debra.M.Amidon)首次提出“知识创新”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李正峰,叶金福认为,知识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指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以及在产品和工艺创新中开展的技术改进和相关的R&D活动,而知识创新是在经济发展和知识积累关系密切的条件下,通过知识管理,将知识不断应用到新领域并在新领域不断实现创新的系统过程。

三、产业集群与知识创新的相互作用

(一)产业集群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

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成功产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产业集群对促进产业内企业的知识创新有着重要作用。李正峰和叶金福认为产业集群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为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提供了环境条件,而产业集群便于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的特性为产业集群的知识创新提供了动力支持。赵涛和艾宏图认为产业集群具有信息交流便利,人才流动性强的优势,这使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速度加快,为产业集群的知识不断创新以及产业集群建立长久持续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知识创新对产业集群的作用

由上可知,产业集群对知识创新有着促进作用,同时,知识创新也给产业集群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对集群竞争力的增强方面。张小梅指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渗透于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知识创新的实现意味着集群获得新的技术技能、知识产权或新的管理方式,从而使得产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力地位,所以知识创新的实现必定促进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四、研究展望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系、模型、过程等方面,对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较丰富,但实证性研究成果缺乏。从已有研究结论可知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与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密切相关,而产业集群知识创新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雷宏振,宋立森.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外溢对知识创新的影响研究[J].科学与经济,2011(04):14.

[2]Marchall.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 London:Macmillan,1921.

[3]Debra M・Amidon. Knowledge Innovation-The Common Language. 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J].1993(3).

[4]叶金福,李正峰.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8).

[5]李正峰,叶金福.产业集群内知识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情报科学,2006(9)

篇8

关键词:集成创新;高技术集群;技术能力

1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本质分析

弗莱斯曼(1984)从技术活动的过程出发提出技术能力的六要素。20世纪80年代后期关于技术能力的研究逐步进入微观角度,学者们认为,企业要获得技术优势、实现自主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拥有有效地使用和支配技术知识的能力,并且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经历一个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德赛(Desai,1984)从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角度对技术能力进行了定义,而卡茨(Katz,1984)明确将技术能力定义为技术诀窍,巴顿(Barton D L.,1995)则从技术和知识的角度对技术能力的核心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应通过学习和知识的积累,实现技术能力的有序提高,其核心是技术核心能力的提高,并把企业技术能力定义为企业为支持技术创新实现,附着在内部人员、设备、信息和组织中的所有内生化知识存量的总和(魏江,2000)。结合产业集群的特征和企业技术能力的涵义,魏江、叶波(2003)将集群技术能力定义为:以集群学习为基础,以支持集群创新能力提高为目的,嵌入在集群创新系统内部人力资源要素、信息要素、固定性资产要素和成员组织要素中的所有内化知识存量的总和。

本文认为,技术能力有国家层面、集群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对技术扩散的研究,也有企业层面和集群层面的区分,集群层面的技术扩散与企业层面的技术扩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以后者为基础,但较后者有着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内涵(李琳,2005)。从集群网络视角来看,由集群外部供应商、用户、竞争企业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构成了集群外部网络,集群内部的横向和纵向成员企业构成了集群核心网络,集群内部的大学、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构成了集群网络的辅助网络。结合集群网络的特征和学者对集群技术能力的定义,本文将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理解为:以集群网络为媒介,以技术扩散为途径,以集群技术学习为基础,以提升集群技术竞争力为目的,嵌入在集群网络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要素、信息要素、固定性资产要素和成员组织要素中的所有内化技术知识存量的总和。

根据这样的定义,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第一,集群各成员间之所以具有紧密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要源于集群网络的技术扩散和技术学习机制。技术扩散为知识溢出提供了适宜的条件,集群网络内供应商、用户、竞争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是主要的技术扩散源,集群中人员流动、非正式交流、企业衍生、企业合作互动等成为技术学习的主要途径。第二,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是支撑集群创新能力和持续竞争力的基础。正是因为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持续积累和培育,使得集群网络内部技术转移和技术积累的社会化活动得以实现其经济意义。第三,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本质是嵌入在集群内部的技术知识,通过集群技术扩散和技术学习得以积累和转移,这些技术的学习具有社会性、公共外部性、途径依赖性和动态整合性等特征。第四,集群企业的技术知识以人力资源、信息、固定性资产和成员组织等四大要素为载体,包含全部非格式化技术知识和格式化技术知识载体,且只包括内化于集群内部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而不包括那些存在于集群外部的技术知识和信息。

2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源泉探索

Iansiti(1998)提出“集成”概念,将“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Best(2001)提出了系统集成创新模型,强调要改变传统的由基础研究驱动的产品开发方式,而应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为目标,使研究开发服从于产品创新。本文认为,集成创新的本质是创新要素的交叉与融合,嵌入全球价值链(空间意义上的集成)的高技术集群(地理意义上的集成)通过全球价值链治理和主导企业协调和组织分散于全球各地的价值创造活动,群内企业和相关机构接受主导企业的技术知识和信息扩散,由此构筑了全球价值链中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平台,群内各成员主体间的知识融合使得集成创新成为可能,集群网络和技术知识集成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源泉。

2.1 集群网络集成促进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

高技术集群并非类似于众多企业在某一地理空间内简单集中而形成的传统集群,而是集聚区域内各企业与相关机构间的一种创造性聚合和内部网络集成过程。经济全球化促使集群创新活动附着在适应柔性专业化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全球网络平台上,推动集群内部成员主体与外部网络中的企业和机构的技术交流合作,因而也是一个外部网络集成过程。集群内部网络集成与外部网络集成缔结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技术集群横向集成、纵向集成和斜向集成的联动,推动集群网络的构建与动态演进。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网络集成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集成的技术知识资源,规划知识的配置范式和联系结构,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融通,形成有序的有机整体,从而提高集群分工协作能力和技术交流水平,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组织保障。这种集群网络使全球价值链中不同的创新主体所掌握的创新要素(主要指知识和信息要素)整合在一起,为集群以较低的成本较快地获得互补的技术能力提供了组织平台。组织平台通过知识生产的不同主体间以及主体与环境间的创新能力和行为构成高度集成的集成界面,利用网络的沟通功能与碰撞效应来提升集群技术能力,是影响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基础载体。

2.2 技术知识集成促进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升级

Rosenberg(1982)认为技术发展是通过少数几个阶段性台阶实现间断性知识积累的结果,当多个知识层面交叉时,新的知识出现从而使技术创新成为可能,并把产生新知识交叉的2个或2个以上知识层面所形成的知识台阶定义为知识平台。知识平台是异质性的知识集合体,拥有丰富的知识存量,集群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对一些知识进行内部化,获得知识的重构或优化配置。因而依托于集群网络集成的集群企业知识集成并非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不同知识的相互作用和促进,能产生比知识累积大得多的优势。

高技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依托集群知识平台,通过知识学习和积累实现知识存量增加的过程,企业拥有的知识量越多,其技术能力就相对越强,当集群固化和活化知识积累到一定阈值,集群企业技术能力实现升级。Giuliani和Bell从知识吸收的角度,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集群企业分为:技术桥梁企业、互换器企业、外部明星企业、孤立企业。技术桥梁企业与外部网络知识源

有紧密联系,也是群内企业知识转移的中心。外部明星企业与集群外部知识源有较强的联系,但与集群内部本地企业联系较弱,以知识吸收为主。互换器企业相对均衡地吸收集群外部知识和群内本地知识,而孤立企业是与集群网络内外部很少有关联的企业。技术桥梁企业充当外部技术变革的“接受器”,外部明星企业使集群得到新的知识增加集群知识积累,因而技术桥梁企业和外部明星企业主要进行集群外部知识集成。互换器企业将外部的知识源扩散到群内其他成员主体,因而同时兼有集群外部知识集成和内部知识集成。高技术集群通过耦合互动的知识平台,将外部知识和内部知识整合在一起,经过知识内部化和综合化的螺旋处理过程,外部知识附有本土知识的特性,形成集群企业专有知识,使集群形成独特的技术能力优势。

高技术集群技术集成强调将技术源与市场紧密有效地联系,依托潜力巨大、层次多样的国内外市场,集群企业有利于构建从需求和技术出发的产品概念,在局部细分市场内创造整体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技术集群以产品的建构为基础,建立了与市场需求相联系的包含在一组产品中的设计思想和组成要素的产品平台。而有活力的产品平台是一系列相互密切联系产品的技术知识基础,集群依赖这样的技术能力,实现集群内部以设计思想和能力要素为核心而扩展的一系列产品技术知识水平,随着知识和信息量的增加形成新的产品平台,导致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

因此,以集群网络平台为依托的技术知识集成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引擎,但集群网络平台和技术知识平台彼此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坚实的集群平台的支撑,集群企业知识集成和技术能力成长就失去了根基,没有高效的知识集成创新的支持,集群平台就难以为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提供资源。构筑于集群网络和知识集成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能使集群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和机遇,推动集群网络沿着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不断向高端攀升。

3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持续成长的动力

将知识管理理解为一个连续过程,则知识转化与整合是知识积累的关键,知识的扩散与转移则是集群企业知识转化与整合的前提。高技术集群技术扩散过程也就是技术知识在技术供给者、技术需求者及技术扩散中介间的流动过程。集群企业在吸收技术知识过程中,受到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等知识载体的认知距离、技术距离、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等因素影响,技术认知的启动力、技术知识吸收力、技术差距拉动力和集群网络助推力是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基本动力。

3.1 技术认知的启动力

上文论述了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技术能力的积累是知识的积累与企业技术知识系统的更新。知识积累不是新旧知识的简单迭加,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企业内外部知识进行搜索、选择、获取,并与原知识系统进行联结和融合的过程。因此,技术能力积累是一个组织的认知过程,即对技术与创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认知距离是指企业知识库之间重叠的程度和可以理解的差距,不同知识库的共享需要相应技能的匹配,而知识互补是基于不能完全相异和完全雷同之上的。Santangelo(2002)在研究欧洲电子工业时发现,参与者彼此之间的技术平台越相似,彼此吸收对方技术的能力就越快。Cantwell(2002)研究发现,在核心领域内重叠的技术知识是集群成长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的生产经营范围内,竞争几乎不能使彼此的技术得到互补。

经验证实,较小的技术认知距离会产生较高的理解程度,却不能产生较多有效的新知识。相反,较大的技术认知距离会产生较多的新技术,却会产生有限的理解程度,技术认知距离对企业之间和产业之间的知识扩散与转化起着决定作用”J。一个企业吸收另一个企业的扩散技术知识需要有相似的感性认识、解释方式和评价准则,需要理解彼此的行为和表达方式。了解技术认知距离有利于确保企业的联系限于认知框架内进行技术知识交流和吸收新知识,适宜的认知距离可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导致理解力的提高,有效促进技术知识转化。

3.2 技术知识吸收力

所谓吸收技术是指将新技术纳入企业知识库并加以有效的利用,企业对技术知识的吸收力是指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技术能力和再创新的组织实施能力。Cohen&Levintha(1989)的“吸收能力”概念和Abramovitz(1986)的“社会能力学说”认为,知识生产具有很强的自我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特点,吸收能力越强,知识扩散效应越大越快。研究发现,日本与韩国工业技术能力快速成长的关键是日韩企业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吸收能力极强,能以模仿、改进、创新的三部曲来创造竞争优势(Kodama,1991;Kim,1997)。

知识吸收力会受到“知识存量”与“学习强度”的双重影响。企业的吸收能力除了包括吸收外部新技术,还包括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利用与再创新,因此是一种外部学习与内部学习的整合。如果集群中的高位势企业能源源不断地从外部知识源吸收有价值的知识,就意味着集群网络作为一个整体得到了知识补给。而在集群网络这样一个适宜于知识扩散的环境,在高位势企业引进知识并消化吸收、创新后,知识将通过对高位势企业的模仿与学习扩散到低位势企业,从而完成整个集群的技术学习活动,提高集群整体技术能力。

3.3 技术差距拉动力

从宏观层次上看,技术差距指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范围内所形成的差别,是科学技术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中的差别的总和。从微观视角看,技术差距指不同技术承担者在同一技术的最高技术水平上的差距,本文主要从微观层次进行分析。学者研究发现,在技术领先者与滞后者之间,技术模仿的潜力与技术差距积极相关,认为技术扩散之所以能够提高后发国家的技术能力,是因为后发国家可以在发达国家的技术基础上,减少学习和开发费用(Fager-berg,1994;Findlay,1978;sjoholm,1999)。技术差距提供了一个转型和扩张空间,企业在一定的技术能力积累基础上,通过对先进产品、技术的模仿和吸收,缩短技术差距,培养自主创新的技术能力,在学习模仿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原有技术的缺点,提高其市场适应性,实现技术追赶。

3.4 集群网络助推力

高技术集群网络中的企业及相关机构间的空间距离、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创新理念的集群文化及政府政策支持是集群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的推动力。

篇9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嵌入式;抛弃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为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与国家的腾飞源源不断地输送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就是要造就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学,爱因斯坦曾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培养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1]。大学作为人一生中学习时间最集中的阶段,也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建立其良好的思维习惯,其对人一生的影响与意义将是深远的。

物流学科作为新兴的交叉、复合型应用学科,与工学、理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相互交叉,需要学生同时具备多种科学的思维能力。教育部《关于物流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指出,物流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成为以工学学科作为理论基础,管理学科和工学学科相互渗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并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修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实现物流工程的培养目标,在大学四年中,物流工程学生必须广泛的涉猎多科学知识,并进行高效率的融合,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十分高。为此,在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将新知识嵌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强化嵌入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短时期内,特别是在课堂中,最大化学习效率。

1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特征与重要价值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人类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改进或组合开发新事物的能力。在创新思维过程中,创造者本人必须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完备的知识体系,能够提出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手段,并获得不同于以往的认识或体会。

对于大学生而言,其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对所学的各类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寻找出这类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系,在掌握这类知识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独有认识。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些能力及知识体系的形成依赖于小学、中学的学校教育以及家庭教育,是大学阶段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否则即使有创新的意识,也难以形成创新思维,形成新的认识。

二是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意识。这种意识的形成即来源于先天的禀赋,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这种意识的重要特征是善于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的知识提出问题,这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条件。

三是具有对已有问题提出挑战,并质疑的勇气。这种勇气源于自信,并建立在第一、二个特征基础上。这种勇气的直接结果是找出已有问题存在的不足,间接结果是提出一种新的观点或认识。

四是具有提出一套合理的方法或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创新者最关键的潜质,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能够最终体现的实现途径,只有具有这种能力,前面发现的问题、质疑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并开花结果。

具备了以上四个特征的大学生,才能称之为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并在完善、革新已有理论方法体系;解决重大工程实践难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各行各业中发挥骨干性作用。最终实现自我的超越与突破,成就精彩人生,成为国家、民族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

2 大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两种模式

一般而言,大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时,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思维习惯,一种是正面、积极的;另一种是负面、中性的。前者,本文称之为嵌入式思维模式、后者称之为抛弃式思维模式。

2.1 抛弃式思维模式

抛弃式思维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采取一种被动、封闭、抵触的情绪进行机械性记忆,其目的是为了应对考试。这种模式在大多数大学生的新知识学习过程中均有体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对新知识的学习缺乏热情,在学习之前,没有事先预习,没有查阅相关知识;

(2)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没有建立一种联系关系,未形成关联记忆;

(3)在课堂讲解及课后复习过程中,以单纯的重复性记忆为主,呈现一种被动接受状态。

2.2 嵌入式思维模式

嵌入式思维模式是指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采取一种主动、探究、兴奋的情绪进行关联性记忆,其目的是出于兴趣、满足好奇心、提升自我。这种模式在少数大学生的新知识学习中得到了部分或完全体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对新知识十分好奇,有强烈的兴趣,在学习之前,事先进行了预习,并形成了一种自我的初步认识;

(2)学生自身的已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关联关系,并形成关联记忆;

(3)在老师课堂讲解及课后复习过程中,以知识结构的融合、更新及延伸为主,呈现一种主导融入的状态。

这两种思维模式会对新知识的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单纯的考试过程中可能不会明显表现出来,但是经过一段时间(1年及其以上)以后,就会表现的是否显著。采取抛弃式思维模式的同学往往对于新知识越来越模糊,最后甚至全然不知或仅留下部分不完整信息。采取嵌入式思维模式的同学对于新知识的记忆,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日益强化,并且对该知识的理解会随着后续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完善,并会有新的理解与认识。但是,单纯希望大学生从抛弃式思维模式向嵌入式思维模式进行自动转变是十分困难的,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步引导,采取嵌入式的教学模式,才能逐步实现这种转变。

3 嵌入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过程

嵌入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立足于训练学生的嵌入式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过程中,以知识结构融合、更新与延伸为出发点,实现对新知识的初认识、认识、再认识,建立旧知识与新知识的关联关系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

3.1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发问、鼓励、提示、补充的角色。首先,通过发问,引导学生自己对新知识建立其最直接的认识,并通过鼓励,将这种直接的认识通过多人的补充不断充实并强化,在这个强化的过程中,通过提示、补充,实现初始的认识尽可能的指向新知识的最终含义,让学生感觉到新知识的理解就是通过他们自身已有知识建立的最直接的认识的基础上的。这种过程,学生的内心要得到了一种满足,并体现自我价值。

3.2 鼓励课前准备与课后的再认识

在课程教学之前,要求学生对一些关键知识点,在不看教材及查阅资料的前提下,尝试着建立自己的最初认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将这种最初的认识大胆的说出来,在课程教学之后,对课堂中最终形成对新知识的认识,结合书本材料、与其他同学交流进行再认识,并对知识进行梳理、强化,如果形成了新认识,需要在下次课程讲解中提出,并进行讨论。

3.3 综合运用提问、比较、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

为实现知识结构的融合、更新与延伸,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知识的引入,多以提问、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在新知识的认识阶段,多以比较新知识与旧知识的相同、不同,并说明原因的方式,揭示知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新知识的再认识阶段,鼓励学生质疑已有知识,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讨论,争取达成共识。

为实现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分四个阶段进行课堂的教学,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教学实践,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融合,并嵌入到学生的思维之中,避免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当然,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一是承担教学的老师,对教学的新知识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认识清晰、完整,对同学的已有知识结构有一定了解;二是同学对这类知识有兴趣,愿意事先准备、积极参与;三是教学的人数不宜过多,控制在20~30人比较合适,在一堂课中,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对新知识进行初认识的实践过程;四是由于教学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对于部分关键性、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采用,常规性的一般知识的介绍可以通过同学的自我学习来完成,以保证教学效果,并通过关键知识的嵌入式教学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 嵌入式教学过程设计——以物流工程专业为例

为对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以物流工程专业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快递服务”这一知识点为例,具体说明嵌入式教学的实践过程。

在新知识的引入阶段,可以采取提问、案例的形式。提问的形式是指询问4~5名同学,对于快递服务,从自己接触到的快递企业及网上购物的经验出发,说明快递服务有哪些基本特征;案例的形式是指列举2~3家快递企业的服务过程,请同学总结一个完整的快递服务由哪些要素构成。

在新知识的初认识阶段,将同学总结的这些特征或要素,列举在黑板上,由老师引导出服务的概念,最终,请2~3位同学,根据这些特征或要素给快递服务下定义,并将这些定义,进行汇总后形成一个初认识阶段的定义。

在新知识的认识阶段,和同学一起来回顾,最初的要素、特征等已有的知识,与初认识阶段下的定义的差异,并找出其中的原因,例如:接触的快递企业太少、对快递企业服务的流程了解不充分等。其次,给出课本上关于快递服务的定义,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对初认识的定义进行修正、规范化,实现初认识与新定义之间的有机统一。

在新知识的再认识阶段,列举一些国外快递企业正在采用的例如:固定送货时间、提前半小时短信提醒、自由选择运输路径等新模式,请同学回顾对快递服务的定义,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何进行完整,并与同学一起讨论,未来一个完整的快递服务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定时、定点、定路径、定信息、定内容等。

5 结 论

通过采用嵌入式教学模式来进行大学生理论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而且能够将枯燥无味的课堂变成知识碰撞、信息交流的场所,实现寓教于乐,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实现新时期大学生独特个性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统一。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教师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真正起到引路人、领航人的作用,并利用渊博的知识来驾驭整个教学过程,对于教学效果的发挥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叶国凡. 一体化教学培养途径的探讨[J]. 上海高教研究,1987(3):29-32.

[2] 岳晓东.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 高等教育研究,2004(1):84-91.

[3] 翟纯纯. 高校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现状及培养对策探析[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6):20-21.

篇10

集成创新首先来源于Marco Iansiti的“技术集成”,是Marco Iansiti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Michael Best于2001年提出了“系统集成”的概念。

1、技术集成概念提出源于美国工业R&D的机构性转变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的工业R&D体制发生了一场空前的结构性变化。自从有组织的工业R&D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以后,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杜邦公司的Wilmington实验室、IBM的Watson研究中心、AT&T的贝尔实验室、施乐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等具名的R&D机构,他们的许多发明和发现都得了诺贝尔奖,他们不仅成为美国的标志,也是其企业称霸世界的力量源泉。

但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企业却大量削减对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投入、裁减人员,甚至出现解散R&D的现象,而一些新兴的高技术企业如英特尔、sun微系统公司则一开始就不设立专门的R&D机构。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原因是一些美国企业的基础研究硕果累累,但却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收益。例如,许多关键的计算机技术都是施乐公司Palo Alto研究中心发明的,R&D费用由施乐公司承担,但却与施乐公司的核心业务如复印机和办公产品毫无关系。恰恰相反,日本企业虽然原始创新不多,但能快速的把美国的原始创新实现商业化。

许多学者对美国这种变化忧心仲仲,但Marco Iansiti认为,美国正在产生一种新的创新方式,那就是他总结的“技术集成”模式,并提出它是企业应对技术变化的有效策略。在传统的R&D模式下,企业从事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和制造部门互相分离,并且按流程一步一步走下来,每个研究团队对整个开发项目没有整体概念。而技术集成则是首先形成产品概念,然后再选择技术进行产品开发,所选择的技术来自公司内部或者外部的基础研究。直接执行技术集成的团队成员由在研究、开发和制造方面具有广泛背景的人员组成,其目标是创造出能够符合顾客需求和被快速有效制造的未来产品。

2、系统集成概念提出

Marco Iansiti的“技术集成”主要讨论单个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管理的方式,而没有讨论采取这种模式的企业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Micheael Best从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层次出发,提出了“系统集成”的概念,他认为,系统集成就是一种在技术和组织层次上发挥作用的生产和组织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对生产进行再设计以便通过互动方式来利用亚系统设计变化的组织能力。

Micheael Best以英特尔公司为例来说明“系统集成”。英特尔所面临的挑战是通过持续的技术变化而不断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更低的成本,也就是管理涉及多种技术的制造过程以满足技术变化的速度,它所体现的系统集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系统集成既是新产品开发的驱动力,也是生产的组织方式;二是系统集成是通过“开放系统”,通过产品建构把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和企业外部的技术模块集成在一起;三是通过系统集成把基础研究形成的技术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

3、集成创新的三个关键点

Marco Iansiti和Micheael Best都把技术集成或系统集成所代表的技术管理和生产组织模式看着是美国高技术工业在90年代战胜日本工业并重新夺回主导权的主要原因之一。他们二者可统一成为“集成创新”,集成创新有三个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一是产品知识的分类。Marco Iansiti把产品知识分为“领域特定的知识”和“关联环境特定的或系统的知识”,前者是指各种专门领域的知识,后者是指把各种知识整合成一个适合其应用关联环境的整体(产品)的知识。我们从Henderson和Clark的知识分类更好理解,Henderson和Clark提出,成功的产品开发要求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种是元件知识,也就是专门领域的知识,对于汽车工业就是零部件或总成的设计知识,他既可以来自于企业内部积累,也可以是外部供应;另一种是建构知识,使之关于把各个元件整合并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对于汽车工业就是整车设计的知识或整车开发能力。一般来说,核心元件决定产品的性能,而建构知识决定产品需要哪些功能和不需要哪些功能。集成创新式以定义产品建构为起点,再选择元件知识,在企业自己把握产品建构的前提下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寻找技术资源。

二是结构的开放性。集成创新以开放的产品建构集成多种来源的技术,美国领头企业可以通过开放的产品建构把元件和设备供应商纳入自己的创新过程,既获得了工业集群的支持,也带动了地区的发展。

三是集成创新需要基础研究的知识来源。虽然集成创新模式把企业的R&D研发重点转向应用科学和产品开发,并导致对基础研究的缩减,但并不意味着基础研究不重要,而是表现为企业基础知识来源的转向,即企业更多地从大学、研究联合体等机构来寻求基础研究知识的来源。

总之,从上述两位美国学者的本意来看,集成创新是美国高技术企业在90年代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术管理和生产方式,这种新技术管理模式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不是技术供给问题,而是解决日益丰富、复杂的技术资源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问题。

二、汽车工业选择集成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实践证明集成创新是创新的有效手段

一是集成创新是追赶型国家取得成功的关键。集成创新虽然是美国学者90年代提出的,但这种模式从50年代开始,就被追赶型国家所应用。日本、德国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他们在战前就是制造业大国,有很强的制造业经验的积累,但两个国家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战后原始创新较少,从诺贝尔奖得主的分布可以看出,原始创新主要来源于美国。众所周知,日本不是一个原始创新发达的国家,但它通过“技术集成”,将不同单项成熟技术的要素、结构、功能集成起来而创造出消费者喜好的产品,在很多产业都超过了原始创新国家。实际上,德国、韩国的许多产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集成创新模式。

二是集成创新是迅速缩短行业差距的重要工具。从国内企业的集成创新实践看,主要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领先性程度较高的企业,通过基本专利、标准等技术突破,取得突出的技术优势,再通过与国外知名企业的专利相互许可,或者建立联盟等方式,集成这些企业的技术,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如华为、中兴等企业主要采用的就是这种集成创新方式;二是技术跟进型企业,如广东众多的家电企业,首先在某个或某些非关键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再通过购买核心技术或核心零部件,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集成,并与自身的品牌相结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如TCL、康佳、创维、美的、科龙等采用的就是这种集成创新方式。三是集成创新是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我国汽车工业创新实践看,无论是卡车、客车还是轿车,实际上都是在模仿的基础进行集成创新的结果。我国在卡车和客车上的自主创新是最成功的,目前在国内市场上,80%的品牌和90%的销量都是自主品牌的卡车和客车,并且已经实现了大量的出口。轿车目前做得比较成功的几家公司,如奇瑞、吉利、华晨等,也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集成创新的结果。

2、政府重视为集成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中央政府对自主创新十分重视,并把集成创新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提出来,这为集成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是政府十分重视基础研究。如前所述,采取集成创新的企业虽然自己基础研究较弱,但并不是不需要基础研究的成果,恰恰相反,他们需要大量的基础研究成果,这需要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例如,当前氢能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就是属于基础研究,对未来氢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汽车发展意义重大,但其投入较大,市场化成本较高,企业往往不愿花更多地投资和精力在这方面,目前这些前沿技术的研究主要是政府支持、企业具体推动的。

二是政府正在重塑创新体系。如强调重大创新和各个领域的创新规划,促进产、学、研的相互关系,协调具有竞争性的企业之间联合开发,以少量的投入引导企业进行对前沿技术的研究等。

三是政府正在制定各项标准来把握中国汽车技术进步的战略架构。由于汽车技术进步的系统性,标准制定越来越成为控制产品和系统构建的关键环节,但标准的制定在当前超出任何中国汽车企业的能力,政府正在完善各项法规,制定各项标准,这为汽车集成创新创造了条件。

3、企业主体意识增强为集成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发展自主品牌。虽然合资企业也在逐渐开发自己的产品,但由于受到外方的制约,创建自主品牌的困难很大,合资企业自主开发的产品,使用的又是外方的品牌,出口必然受到外方的全球布局的限制。因此,从自主创新与自主品牌结合来看,从长期发展来看,从未来打入国际市场来看,集成创新应以我为主。

二是资源聚集能力的增强,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资讯的发达,企业资源聚集能力得到明显的增强,企业不仅可以聚集公司的内部的资源,还可以聚集公司外部包括国外的资源。内合资合作的汽车企业发展了二十多年,培养了一定数量的轿车研发人才和技术,同时,可以采取部分元件的委托开发,实现战略联盟,从国际研发机构、企业购买专利技术,甚至从国际引入研发人才等,汇聚各种资源等。

三、汽车工业集成创新的主要措施及途径

1、集成创新应以市场为导向

定义汽车产品是集成创新的关键。集成创新是从需求出发的,就是要通过市场调研,全面了解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轿车产品,然后确定开发什么档次、什么外型的产品,对产品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然后根据轿车产品定义来集成各种技术。在公司进行自主品牌轿车集成创新前,必须对市场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根据中国消费市场的特点和规律来定义我们将要开发的产品,而不是先有产品再去寻找市场。

2、流程管理是集成创新成功的关键

集成创新成功的关键是确定规范的开发流程。无论是整车开发、系统开发还是关键零部件开发,都必须建立规范的流程,它可以保证分工明确,又保证相互协作。当然,流程要体现三个特性,一是先进性,就是要具有指导意义,二是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三是要有可操作性。流程建立以后,团队成员都围绕流程来开展工作,明确责任,明确资源来源,明确时间节点,可以保证开发的有序进行。

3、正确的开发顺序可以保证集成创新循序进行

采取先整车后总成的步骤进行集成创新。对于轿车的结构,我们可以运用反求工程来解剖,然后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对关键总成如发动机、变速箱等同样可以运用反求工程来解剖其结构,然后定义新的建构。因此,在轿车开发的开始阶段,我们主要提升整车匹配的开发能力,即提高集成创新的建构知识;随着整车开发进一步发展,要逐步形成关键总成开发能力,即提高集成创新的元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