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玉米生产技术要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玉米生产技术要点

篇1

一、技术要点

1用播种机械完成符合玉米播种农艺要求的全部作业环节的技术,主要内容和技术环节包括开沟、播种、施肥、覆盖、镇压。按不同的播种时期分春玉米播种和夏玉米播种:春玉米种植主要适宜于一年一作地区,播种方式为机械直播,时间在春季的4月底至5月上旬;夏玉米种植适宜于一年两作地区,播种方式和时间为麦收前机械套种和麦收后机械直播两种。按播前对土壤处理方式和地表状况,可分为传统播种、少耕播种和免耕直播,按播种量和播种方式.可分为点播、穴播和条播。按排种器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其中机械式包括槽轮式、窝眼式、勺轮式等多种排种方式,气力式包括气吸式、气吹式两种排种方式。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要求一次完成全部播种作业内容和技术环节,同时还要具有破土(茬)开沟、分草防堵、化肥深施、覆土镇压等功能,并要求保证播量适宜、深度一致、覆土严实、镇压适度等机械播种的质量要求,为种子萌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种床环境。播种深度是机械化播种技术的—个关键质量因素,深度适宜,覆土均匀,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玉米播种深度主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质地来决定;播种深浅应保持一致,可以提高群体整齐度,有利于均衡发挥群体生育优势。玉米播种机的整体结构与通常使用的小麦播种机类似,所不同的是玉米播种机一般是穴播机,每穴粒数为1~3粒,播深以4-5厘米为宜。黏土或土墒过湿时,播深宜浅,以3-4厘米为好。底墒不足,特别是沙土、沙壤土以及麦田套种玉米播种深度应增加播深。一般土壤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厘米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播深宜浅,以3N4厘米为好;底墒不足,特别是沙土、沙壤土以及麦田套种玉米,播种深度应适当增加。播种机有2行、3行、4行、6行的机型;免耕播种作业机型:春玉米播种以4行、6行播种机为主,夏玉米播种以3行、4行播种机为主。

2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在玉米成熟时,根据其种植方式、农艺要求,全部(切割、摘穗、剥皮、脱粒、集箱和秸轩还田)或部分生产环节应用机械来完成的作业过程和应用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率一般在25%—35%,收获时不能直接脱粒,多采取分段收获法;第一段是采摘、收集带苞皮或剥皮的玉米果穗,并进行秸秆处理,第二段是将玉米果穗经晾晒风干后进行脱粒。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应用技术主要有联合收获秸秤直接还田技术、人工摘穗秸秆还田技术、穗茎兼收技术。

二、注意事项

1正确调整秸轩还田机的作业高度,以保证留茬高度小于8厘米。

2作业前应进行试收获,调整机具,达到农艺要求后.方可投入正式作业。

3播种作业,要行平走直和换接行距一致,及时疏通塞堵现象,保持输肥、输种管畅通,防止缺苗断垄,保证作业质量。

4播种、收获前,应做好田间调查,将水井、电杆拉线等不明显障碍安装标志。

5如安装灭茬机时,应确保灭茬刀具的入土深度,保持除茬深浅一致,保证作业质量。

篇2

[关键词] 玉米生产 病虫害 综合防治技术

一、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由北至南一年可发生1~7代,主要的危害是幼虫驻食玉米心叶、茎秆以及玉米穗,玉米心叶期时,幼虫主要驻食未展开的心叶以及叶肉,形成花叶;待抽穗后,幼虫进入茎秆,阻碍雌穗发育,进而导致减产,被驻食处易折断;花粒期时,穗粒受到驻食,破损的穗粒逐步霉烂,品种下降,能够造成10%~30%的减产。其主要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如下:

1.农业防治:选择较强抗虫性的品种种植,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后要将秸秆进行粉碎还田,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玉米螟越冬的基数;尽可能的在玉米螟越冬化蛹前将其寄住的作物秸秆彻底处理,将秸秆用作燃料、饲料等等,有效杀灭虫源,减轻受害程度;在夏玉米三生区,要控制春玉米、谷子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对减轻夏玉米的危害有利;可以利用玉米螟成虫喜欢在高达密植的玉米田地产卵的习性,有规律的种植早玉米或者谷子,进行成虫诱杀,诱集害虫及虫卵进行集中防治;在打苞抽雄时期,玉米螟成虫选择尚未抽出的雄穗上进行驻食,在虫害危害严重的地区,可以进行隔行去除一半的雄穗,将其在田外集中焚烧处理,有效杀灭70%左右的幼虫。

2.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主要选择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主要利用赤眼蜂习惯将卵产于害虫卵内发育生长,从而消灭虫卵,控制害虫的数量以及危害范围,这是大面积种植区玉米螟防治的理想手段,这一技术实施的关键环节有赤眼蜂产品的选择、放蜂的数量和时机以及方法等,其技术要点如下:

选择优良的品种作为种蜂,按照具体防治的要求和生产技术规程交由厂家进行生产,再将规范化的松毛虫赤眼蜂产品由农业部门推广至广大农户手中,进而指导农户根据具体的生产规模和危害情况进行施放。放蜂的时机:在每年的6月份开始,由技术人员带领农户在放蜂区对玉米螟的化蛹、羽化程度进行定点调查,一旦其化蛹率超过20%,向后推算10天即为玉米螟的产卵初期,进行首次放蜂,使其寄生于产卵高峰期前的虫卵内,后隔5天时间进行二次放蜂,使第二批蜂寄生于高峰期前和高峰期的虫卵内,起到加强巩固的作用。放蜂的数量:根据种植区的面积和危害程度进行控制放蜂量,按照每亩放蜂1.5万头的标准施放,首次放7000左右,第二批放8000左右,其放蜂量为有效蜂量,放蜂时要充分考虑蜂卡的寄生率和羽化率,每亩地设定一个放蜂点即可。放蜂的方法:要根据每亩地放蜂的数量、蜂的寄生率和羽化率以及放蜂点的设定,将蜂卡分成若干小块,每块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寄生卵,放蜂时将小卡别在玉米植株中部叶背面,这一技术效果比较凸显,既方便又环保,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极小,也保证了人、牲畜和环境的安全,施用该技术的主要区域为我国北方大部分玉米种植区。

二、大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大斑病又称为枯叶病、叶斑病等等,也是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分布范围较广,危害比较严重,主要在我国东北、华北、南方等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的山区发病,受害严重的地区其产量能减少一半以上,大斑病的发生与传播不仅与玉米品种的感染病程度有关,还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密切关系,一般适宜该病发生扩散的条件为: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气温持续几天低于15℃或者高于25℃、相对湿度低于60%,会抑制病害的发展,在春玉米种植区,通常拔节到抽穗期之间,气温比较适宜,一旦出现连阴雨天气,病害就会快速蔓延,造成大面积危害。播种较晚的玉米,生长中后期会遇到维持较长时间的雨季,加快病害的蔓延;玉米孕穗、抽穗时期如果氮肥供应不足,则会导致严重病害;在低洼、密植、连作的种植区,发病几率很高。其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如下:

1.农业防治技术:选择抗病高产的优质品种,根据不同地区病菌的发生、繁殖、危害情况决定抗病能力强、耐性高的优势品种;尽量适时早播种,保证基肥充足,增加氮磷钾肥的比例,及时的清除田间以及周围的杂草,培土保墒,摘除玉米苗底部2~3片叶,降低田间的湿度,及时追肥,促使玉米秸秆粗壮,抗性提高。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地,将秸秆进行集中高温发酵处理,在进行还田,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提高秸秆还田的效率,加快带病植株组织的腐烂,有效降低次年幼虫的数量,控制危害源。

2.化学防治:对于商业价值较高或者高产田地来说,进行化学防治是有必要的,在心叶末期到抽穗期之间,可以选择50%的500倍稀释液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喷洒,也可以选择50%的600稀释液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的800稀释液苯菌灵乳油、800稀释液的75%的百菌灵可湿性粉剂等低毒性农药进行喷洒,每隔10天进行一次防治,要保证2~3次的防治,适用于大斑病频发的东北、华北等地区。

三、玉米锈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玉米锈病是我国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华北以及西南地区危害较为严重。锈病发生以后主要危害玉米叶的光合作用,进而导致玉米发育不完全,铁锈色病原菌污染玉米穗,使质量下降,可以造成5%~10%的减产量。其综合防治技术要点如下:

1.农业防治:选择抗病性加强的优质品种,早熟的玉米品种一般易感病,马齿形品种抗病性较好,要充分利用本地抗病品种的搭配种植;进行科学的管理,控制氮肥的施用,增加磷钾肥的追施,适时喷洒叶面营养剂提高玉米抗病性;控制浇水量,降低田地的湿度;玉米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秸秆,彻底处理后再进行还田。

2.化学防治:农药防治对于锈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500倍稀释液的25%浓度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也可以选择600稀释液的40%浓度的多硫悬浮剂、150倍稀释液的30%浓度的固体石硫合剂等低毒性农药,每隔10天喷洒一次,保证2~3次的防治。

参考文献

[1]吴祖幸. 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探[J]. 湖南农业科学,2013,02:60-62.

篇3

关键词 高原山区;玉米杂交种;康玉3号;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028-02

Breeding of High Yield and Early Maturing Corn Hybrid Vareity Kangyu No.3 in Plateau Mountain Area

ZHANG Zhen-yong GAO Ming-wen XIAO Qi-yin MA Song-ming CHEN Jian-p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arze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Sichuan Province,Kangding Sichuan 626000)

Abstract Kangyu No.3,bred by Agricultural Scienc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Garze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is a hybrid corn varie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early maturing and high resistance to diaeases.In 2010-2011 early maturing maize regional trial of Garze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the performance of Kangyu No.3 ranked first.The average yield of Kangyu No.3 in the two-year reached 8928.60 kg/hm2,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the yield of Kangyu No.3 increased by 7.93%.In the production experiment its average yields were 10 574.21 kg/hm2,increased by 7.25% against the control.It yielded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at 4 experimental sites,and performed best at the 3 sites.Kangyu No.3 showed excellent performances in many aspects:strong seed emerging vigor from soil,strong and well-growing seedings,high planted density tolerance,high and stable yield,good quality,wide adaptability.In March 2016,Kangyu No.3 passed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to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variety approval commission of Sichuan Province.The new variety of Kangyu No.3 is a great achievement of highland corn breeding.It has great potenial to be extended to northwest plateau of Sichuan Province especially in Garze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will greatly contribute to yield increase of corn in a larg scale in those region.

Key words plateau mountain area;maize hybrid;Kangyu No.3;variety breeding

甘孜州的玉米主产区分布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的河谷平坝和高山峡谷区,这些地区日照长、光照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玉米生长,常年种植面积1.2万hm2。玉米作为该地区的主要饲料作物,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由于州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内地育成的农大系列、川单系列、登海系列、正红系列等许多优良杂交种,较好适应了河谷平坝区的生态环境和耕作水平;但在海拔2 200~2 800 m之间、较大面积的高山半高山玉米产区,由于受限于水、光、热等气候资源,适宜这些地区的玉米早熟杂交种少,引进的许多品种适应性较弱[1-8],特别是抗丝黑穗病能力普遍较弱,所以较难利用;加之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缺乏,导致这些地方玉米生产水平低,使得在总体上全州玉米平均单产不高。

针对上述情况,确定育种思路:选育早熟、抗病、能适应山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在6.75万~7.50万株/hm2的较高种植密度下大面积增产的目标。为此,利用母本“Po612” 茎秆坚硬、株型紧凑、丰产性好、配合力高的优良特性[1-5,9-15],结合父本“YQ1-79”根系发达、抗旱耐瘠、抗病、在山区适应性强的特点,达到性状互补。“康玉3号”早熟、高产、稳产、抗病、抗旱、抗倒伏、适应性广,它的选育成功与推广应用将推动川西北高原特别是甘孜州高山半高山区玉米大面积增产。

1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康玉3号是以自选自交系“P612”作母本,外引自交系“YQ1-79”作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杂交种,由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母本自交系“P612”为选自商品杂交种“先玉508”的二环系;父本自交系“YQ1-79”为对引自宜宾市农科所的自交系“宜群1-79”进行改良后形成。

2008年春丹巴聂呷村配制组合,2008年冬海南陵水组合鉴定、抗病性鉴定,表现突出;2009年春丹巴聂呷村进行品比。2009年所内组合比较试验中,折合产量12 189.15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10.3%。2010年、2011年参加甘孜州杂交玉米区域试验早熟组,参试代号“康玉试0804”,2010年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8.98%,居第1位,2011年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6.81%,居第1位。2012年进行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25%。2016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康玉3号。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征

康玉3号在海拔2 550 m春播全生育期为155 d。第一叶鞘颜色深紫、尖端形状圆到匙形。株高273 cm,穗位高122 cm;叶片与茎秆角度大,叶鞘颜色绿,雄穗一级侧枝数目中,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小,雄穗侧枝姿态轻度弯曲,雄穗最高位侧枝以上主轴长度短,雄穗颖片基部呈绿色[1-5],颖片除基部外呈绿色,花药、花丝均呈绿色。

2.2 抗逆性

2012年经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抗丝黑穗病,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

2.3 经济性状

康玉3号果穗形状近筒形,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出籽率分别为19.0 cm、18.0行、32.8粒、271 g、86.5%。籽粒马齿型,容重801 g/L,粗蛋白12.0%,粗脂肪4.5%,赖氨酸0.37%,粗淀粉78.2%。

3 产量表现

3.1 2010年、2011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表现

由表1可知,2010年参加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7个参试组合,康玉3号全州5个试验点(康定、丹巴、九龙、雅江)平均单产9 247.37 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8.98%,居第1位。2011年参加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区域试验,8个参试组合,全州5个试验点平均单产8 609.65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6.81%,居第1位。综合2年州区试结果,康玉3号平均单产8 928.60 kg/hm2,较对照阿单9号增产7.93%。

3.2 2012年甘孜州杂交玉米早熟组生产试验表现

由表2可知,2012年生产试验5点平均单产10 574.21 kg/hm2,比对照阿单9号增产7.25%。

3.3 综合评价及适宜种植区域

该品种早熟、抗病、抗旱、抗倒伏、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种植在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海拔2 200~2 800 m的山区。

4 栽培与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4.1 栽培技术要点

宜春播。露地直播适宜在4月上旬至中旬播种,地膜栽培可提早1周播种。净作密度以6.75万~7.50万株/hm2为宜。重施底肥,底肥施厩肥、复合肥的量分别为30 t/hm2、750 kg/hm2;轻施苗肥,结合中耕除草施入尿素150 kg/hm2;多施拔节肥,重施攻穗肥,结合中耕培土,在大喇叭口期适时追施尿素300~375 kg/hm2加硫酸钾75 kg/hm2作穗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浇水防旱[2-6],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4.2 杂交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4.2.1 选地隔离。在生产实践中,为保证种子纯度上更安全更可靠,可以利用甘孜州多山区的自然条件,进行空间隔离。

4.2.2 适时播种。宜春播。4月中旬播种。一期播母本 Po612,二期间隔8 d播种3/5的父本YQ1-79,三期间隔5 d播种余下2/5的父本。以点直播最好[1-5]。父母本行比宜在1∶(3~4),密度6.75万~7.50万株/hm2。其他区域根据当地气候、生态条件及父母本的特性而定[1-8]。

4.2.3 田间管理。重施底肥,轻施苗肥,适时追施拔节肥和穗肥[3-7]。5~6片叶时及时间苗、定苗,注意抗旱排涝[2-4],科学防治病虫害。

4.2.4 花期的预测和调节。花期预测,采用叶片计数比较法[1-4],花期相遇良好表现为母本比父本多1~2片叶。根据预测结果,可对父母本分别进行偏管[1-8],母本偏早可采取偏施追肥等措施调节花期,父本偏早可采取中耕断根。

4.2.5 去杂去雄。抽雄前严格进行田间去杂去劣[1-6]。母本带叶摸苞去雄,保证去雄彻底。

4.2.6 人工辅助授粉。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4-7],增加制种产量。

4.2.7 割除父本。为促进田间通风透光[5-8],减轻病虫危害,提高产量,避免收获混杂,母本授粉结束应及时割除父本[1-4]。

4.2.8 收获晾晒。适时收获,及时晾晒脱水[1]。

5 参考文献

[1] 张祯勇,高明文,肖启银.高原山区高产早熟玉米杂交种康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53.

[2] 张书萍,张丽颖,徐亮,等.玉米品种辽单43号及高产制种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2011(3):38-39.

[3] 2011年通过审定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二)[J].四川农业科技,2011(11):14-17.

[4] 张旭峰,梁春勋.杂交玉米种制种技术[J].河南农业,2007(15):34.

[5] 张汉达.杂交玉米制种高产优质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2008(2):22.

[6] 王凤英.杂交玉米制种高产优质技术措施[J].种子科技,2000(6):53-54.

[7] 贺山峰,郭彦东.玉米新品种张玉20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0(21):33.

[8] 张胜恒,杨华,蔡治荣,等.糯玉米优良骨干自交系S181选育与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0(6):2181-2184.

[9] 孟昭东,郭庆法,汪黎明,等.超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J].玉米科学,2000(2):26-29.

[10] 陈润玲,赵保献,梁晓伟,等.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6(4):191-194.

[11] 元东林,杨清霞,柳伟先,等.早熟玉米杂交种“源玉3”选育报告[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4(2):151-154.

[12] 邢宝龙,李育才,朱玉.早熟玉米产量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7):22-25.

[13] 徐劲松,徐青松.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晋单70号的选育与栽培[J].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174-1175.

篇4

一、主导品种

(一)玉米主导品种(37个)

天农九、雄玉581、吉农大819、稷108、吉兴86、宏兴1号、九单318、吉农大935、科玉15、先玉335、德禹101、翔玉998、德单1108、良玉918、吉农大778、德单1266、优迪919、宏兴528、迪卡159、吉单50、农华101、吉单558、良玉188、先玉1225、德单129、禾育89、农华205、良玉66、恒育218、锦华150、吉农玉833、吉农大988、恒单188、吉第816、德育919、京科968、郑单958。

(二)水稻主导品种(16个)

长白19、通科28、九稻77、吉农大505、吉粳301、通系927、吉粳511、吉粳515、通育263、通禾816、吉农大858、九稻76、宏科67、吉粳809、通禾899、吉农大823。

(三)大豆主导品种(21个)

九农26、吉育506、吉农28、吉育406、吉育86、吉农43、吉农34、吉农41、长农16、长农35、吉大豆3号、吉育47、吉育303、吉农38、长农17、长农26、吉育202、吉育203、黑农51、合丰50、绥农28。

二、主推技术(27项)

1.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技术

2.农区统一灭鼠技术

3.玉米螟生物防治技术

4.鲜食玉米可降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5.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技术

6.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

7.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

8.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9.玉米大斑病控制前移技术

10.玉米矮化病防治技术

11.玉米机械化分次减量施肥技术

12.米豆轮作条件下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3.超级稻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

14.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新技术

15.吉林省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16.谷子栽培技术

17.粒用酿造型高粱生产技术

18.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

19.花生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20.绿豆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

21.吉林省红小豆栽培技术

22.向日葵二比空高产栽培技术

23.向日葵黄萎病综合防控技术

24.棚室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25.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

26.“长白山人参” 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27.代料滑菇反季节栽培技术

一、玉米主导品种(37个)

(一)天农九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T106为母本,外引系W08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1012

3.审定情况: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77厘米,穗位107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9.5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硬粒型,百粒重38.7克。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e温257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28%,粗脂肪4.46%,粗淀粉74.62%,赖氨酸0.25%,容重774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688.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0.0%。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190.5公斤,比对照品种吉单261增产12.0%。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复合肥15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50公斤/公顷。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及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抚顺天农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清原镇铁北街

邮政编码:113300

联 系 人:朱勇

联系电话:13942364490

(二)雄玉581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GA11为母本,自选系GB12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5016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8厘米左右,穗位125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型,穗长21.5厘米左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4克左右。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积温262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8.89 %,粗脂肪4.04 %,粗淀粉76.09 %,赖氨酸0.29 %,容重775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104.2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0%。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002.2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8.7%。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复合肥500~6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400~500公斤/公顷。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南通大熊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联系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开发区星湖大道1692号邻里中心21栋A区3层

邮政编码:226010

联 系 人:张来启

联系电话:13937146218

(三)吉农大819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KM8为母本,自选系KM19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3016

3.审定情况:201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8厘米,穗位124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4.2克左右。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5天,需≥10℃积温257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8.07 %,粗脂肪3.86 %,粗淀粉75.60 %,赖氨酸0.27 %,容重729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089.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3%。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831.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5%。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复合肥4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50~75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551号

邮政编码:130118

联 系 人:李殿申

联系电话:0431-84533102

13304303257

(四)稷108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A27为母本,自交系B35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26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17厘米左右,穗位 125厘米左右。果穗长锥型,穗长19.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9克。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籽粒含粗蛋白质11.32 %,粗脂肪3.44 %,粗淀粉74.78 %,赖氨酸0.31 %,容重779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986.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8%。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稷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伊通县伊通大街9

邮政编码:136100

联 系 人:田兴华

联系电话:0434-4260702

13904354755

(五)吉兴86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MG76为母本,自选系MG10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2015

3.审定情况: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平展,株高302厘米,穗位125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2克。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5天,需≥10℃积温258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14%,粗脂肪3.70%,粗淀粉75.27%,赖氨酸0.32%,容重786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055.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1%。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910.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0.1%。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25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复合肥5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150~200公斤/公顷。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并注意防治。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兴农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农安镇万顺道口西二公里处路北

邮政编码:130200

联 系 人:王树贵

联系电话:0431-83201088

13364488566

(六)宏兴1号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YM6-5为母本,自选系YF4-5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3017

3.审定情况:2013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25厘米,穗位124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20.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粉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4克。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5天,需≥10℃积温257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8.54%,粗脂肪3.57%,粗淀粉75.55%,赖氨酸0.29%,容重759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158.2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9%。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613.9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4.7%。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万株左右。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有机肥300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玉米专用肥3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400~500公斤/公顷,或播种时一次深施玉米复合肥650公斤/公顷。叶斑病重发区慎用,并注意防治。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宏兴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德惠市经济开发区

邮政编码:130000

联 系 人:徐宏兴

联系电话:13364633433

(七)九单318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A15为母本,自选系06t129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5019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8厘米左右,穗位125厘米左右。果穗长锥型,穗长20.7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橙色,半硬粒型,百粒重40.0克左右。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积温262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9.18 %,粗脂肪4.44 %,粗淀粉74.00 %,赖氨酸0.30%,容重760.8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高抗丝黑穗病,感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884.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2%。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628.4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6%。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农家肥300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玉米复合肥2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500公斤/公顷,或者在整地时一次性施入玉米专用复合肥700公斤/公顷。叶斑病、茎腐病重发区慎用。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地址:经济技术开发区农研西路一号

邮政编码:132101

联 系 人:王铁成

联系电话:13804422061

(八)吉农大935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Km53为母本,自选系Km87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1033

3.审定情况:201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0厘米,穗位101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3.8克。

中晚熟偏早品N。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积温268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32%,粗脂肪3.71%,粗淀粉74.16 %,赖氨酸0.30%,容重794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728.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0.6%。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809.9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7%。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底肥,注意增施磷钾肥提苗,重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551号

邮政编码:130118

联 系 人:李殿申

联系电话:0431-84533102

13304303257

(九)科玉15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WF221为母本,自交系WJ22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25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105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1.1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8.8克。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籽粒含粗蛋白质10.93%,粗脂肪4.81%,粗淀粉72.02 %,赖氨酸0.34%,容重772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182.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4%。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007.4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5%。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长春市科育玉米研究所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551号

邮政编码:130118

联 系 人:李殿申

联系电话:0431-84533102

13304303257

(十)先玉335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PH6W

C为母本,自选系PH4CV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玉2004017

3.审定情况: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20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9.3克。

中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需≥10℃积温275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91%,粗脂肪4.01%,粗淀粉72.55%,赖氨酸0.33%,容重776 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高抗瘤黑粉病,抗灰斑病、纹枯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

5.产量表现:东华北春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451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8.6%;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419.5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20.9%。

6.栽培要点:每亩适宜密度

3500~4500株,注意防治丝黑穗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熟区。

8.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沈阳市青年大街215号河畔花园61楼1B

邮政编码:110015

联 系 人:席振强

联系电话:13911896579

(十一)德禹101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DM108为母本,自交系ST45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32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3厘米,穗位117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8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籽粒含粗蛋白质10.81%,粗脂肪3.92%,粗淀粉72.91%,赖氨酸0.30%,容重756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130.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3.9%。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535.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4%。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6.0万株。注意防治弯孢菌叶斑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德禹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市高新北区

邮政编码:132100

联 系 人:倪培涛

联系电话:13604473330

(十二)翔玉998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Y822为母本,以自选系X923-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4038

3.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2厘米,穗位99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3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需≥10℃积温270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1.19%,粗脂肪3.72%,粗淀粉70.16%,赖氨酸0.35%,容重726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高抗茎腐病,感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677.1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4%。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254.3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8%。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复合肥3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大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扶余市新城局乡

邮政编码:131203

联 系 人:冯彦辉

联系电话:18904386665

(十三)德单1108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A22为母本,自选系B0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4031

3.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13厘米左右,穗位120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型,穗长19.4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0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需≥10℃积温270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9.44%,粗脂肪3.44%,粗淀粉75.49%,赖氨酸0.33%,容重748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282.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8%。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604.4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3%。

6.栽培要点:一般5月初播种。公顷保苗6.0~7.0万株。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右。叶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四平市经济开发区

开发大路2699号

邮政编码:136000

联 系 人:李亮

联系电话:15144447770

(十四)良玉918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良玉M53为母本,自交系良玉S127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玉2014005

3.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08厘米,穗位高112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8.5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6.3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比郑单958早1天。籽粒含粗蛋白质9.00%,粗脂肪3.30%,粗淀粉71.36%,赖氨酸0.28%,容重732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镰孢茎腐病和灰斑病,感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

5.产量表现: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947.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3.5%;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613.0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3%。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公顷种植密度6.0~6.75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和弯孢叶斑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凤城市大梨树

邮政编码:118100

联 系 人:郎梅

联系电话:15941552007

(十五)吉农大778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P58为母本,自交系M77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46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5厘米,穗位104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2.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7.5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籽粒含粗蛋白质9.50%,粗脂肪3.91%,粗淀粉72.81%,赖氨酸0.28%,容重773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穗病,感茎腐病,感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682.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4.9%。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978.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2%。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茎腐病和玉米螟。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长春市茂盛玉米研究所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551号

邮政编码:130118

联 系 人:李殿申

联系电话:0431-84533102

13304303257

(十六)德单1266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AA4055为母本,自交系CT922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号2015051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8厘米,穗位121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9.44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36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30天,与郑单958相当。籽粒含粗蛋白质9.51%,粗脂肪4.62%,粗淀粉71.48%,氨酸0.31%,容重771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弯孢叶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

5.产量表现:东华北春播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468.0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47%;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971.5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5.44%。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公顷种植密度6.75万株。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四平市经济开发区开发大路2699号

邮政编码:136000

联 系 人:李亮

联系电话:15144447770

(十七)优迪919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JL712为母本,自交系JL715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39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2厘米,穗位95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0.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6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籽粒含粗蛋白质11.51%,粗脂肪3.46%,粗淀粉71.65%,赖氨酸0.34%,容重777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534.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3%。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707.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2%。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6.0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鸿翔种业有限公司

吉林省优旗现代农业科研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扶余市新城

局乡

邮政编码:131203

联 系 人:冯彦辉

联系电话:18904386665

(十八)宏兴528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Y1509为母本,自交系Y33-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58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8厘米,穗位124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8.6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5.4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籽粒含粗蛋白质10.55%,粗脂肪3.74%,粗淀粉74.68%,赖氨酸0.30%,容重766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795.7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3%。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209.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4%。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6.5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宏兴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德惠市经济开发区

邮政编码:130000

系 人:徐宏兴

联系电话:13364633433

(十九)迪卡159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HCL

301为母本,自选系F0147Z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5020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淡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12厘米左右,穗位121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20.9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9.4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需≥10℃积温265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8.6%,粗脂肪4.9 %,粗淀粉74.87 %,赖氨酸0.30%,容重784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824.1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1%。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4399.4公斤,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1%。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0~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采用一次性深施玉米复合肥500~7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胺100~2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00~300公斤/公顷。叶斑病重发区慎用,苗期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5号凤凰置地广场F座7层

邮政编码:100028

联 系 人:王欢

联系电话:18643067351

(二十)吉单50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A5001为母本,自选系A5002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0035

3.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收敛,株高293厘米,穗位132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8.2厘米,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3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9天,需≥10℃活动积温2700℃。籽粒含粗蛋白质9.51%,粗脂肪4.31%,粗淀粉72.6%,赖氨酸0.32%,容重754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2161.8公斤/公顷,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6%;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11235.3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3%。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播种,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右。

7.适宜区域:吉林省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联系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科贸西大街303号

邮政编码:136100

联 系 人:刘文国

联系电话:0434-6283201

(二十一)农华101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NH60为母本,自交系S12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8

3.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浅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果穗长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7克。

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积温2750℃。籽粒含粗蛋白质10.90 %,粗脂肪3.48%,粗淀粉71.35%,赖氨酸0.32%,容重738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抗灰斑病,中抗丝黑穗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大斑病

5.产量表现:东北春玉米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632.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5%。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709.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1%。

6.栽培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东华北地区每公顷适宜密度6.0万株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

7.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上限区及晚熟区。

8.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

区西安大路5678号中亿财富广场501.503

邮政编码:130062

联 系 人:冯春燕

联系电话:0431-87904696

(二十二)吉单558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吉V203为母本,自选系吉V088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2022

3.审定情况: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01厘米,穗位122厘米。果穗锥型,穗长18.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橙红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5.7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积温273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61 %,粗脂肪4.21 %,粗淀粉74.28%,赖氨酸0.33 %,容重764 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抗玉米z黑穗病,高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756.0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5%。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148.2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7.6%。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农家肥12000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玉米专用肥3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400~500公斤/公顷。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联系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科贸西大街303号

邮政编码:136100

联 系 人:檀国庆

联系电话:0434-6283236

(二十三)良玉188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M60为母本,自交系S12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玉2010006

3.审定情况: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2厘米。果穗粗筒型,穗长18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4.9克。

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有效积温270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9.90%,粗脂肪3.35%,粗淀粉73.28%,赖氨酸0.32%,容重724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抗大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玉米螟,感茎腐病。

5.产量表现:东华北春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401.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1%。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407.5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8%。

6.栽培要点: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公顷适宜密度6.0~6.75万株,注意防止倒伏(折)和防治病虫害。

7.适宜区域:吉林四平晚熟区。

8.选育单位: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凤城市大梨树

邮政编码:118100

联 系 人:宋协良

联系电话:15942570999

(二十四)先玉1225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PHHJC为母本,自交系PH1CRW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6053

3.审定情况: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30厘米,穗位120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0.3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籽粒含粗蛋白质10.87%,粗脂肪3.75%,粗淀粉74.42%,赖氨酸0.28%,容重777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181.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6.1%。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002.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7%。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注意防治大斑病和弯孢菌叶斑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沈阳市青年大街215号河畔花园61楼1B

邮政编码:110015

联 系 人:席振强

联系电话:13911896579

(二十五)德单129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7P159为母本,外引系S12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2030

3.审定情况: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4厘米,穗位117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8.1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6.8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需≥10℃积温270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9.45%,粗脂肪3.74%,粗淀粉73.3%,赖氨酸0.29%,容重747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255.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7%。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464.4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7%。

6.栽培要点:一般4 月下旬~5 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万株。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400~450公斤/公顷。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四平市经济开发区

开发大路2699号

邮政编码:136000

联 系 人:李亮

联系电话:15144447770

(二十六)禾育89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MB4为母本,自选系D5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3025

3.审定情况:2013年通^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332厘米,穗位135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9.6厘米,穗行数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40.0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积温273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8.78%,粗脂肪3.58%,粗淀粉74.31%,赖氨酸0.30%,容重758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170.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5%。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0308.4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3.1%。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5日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6.0万株。施足农家肥,一般采用一次性深施肥,施用三元复合肥750公斤/公顷左右。对于土壤瘠薄或保肥水性差的地块中期需适量追肥。叶斑病重发区慎用,并注意防治。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禾冠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四平市经济开发区

一正路788号

邮政编码:136001

联 系 人:徐桂芝

联系电话:13694001172

(二十七)农华205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H985为母本,自交系B8328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号2015006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3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9.4厘米,穗行数14~16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7克。

中晚熟品种。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4天,比郑单958早2天。籽粒含粗蛋白质9.40%,粗脂肪3.05%,粗淀粉75.90%,赖氨酸0.28%,容重748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高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灰斑病、茎腐病、弯孢菌叶斑病和丝黑穗病。

5.产量表现:东华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756.0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2.9%;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640.5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6.9%。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公顷种植密度6.0~6.75万株。

7.适应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

区西安大路5678号中亿财富广场501.503

邮政编码:130062

联 系 人:冯春燕

联系电话:0431-87904696

(二十八)良玉66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M54为母本,自选系S121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5036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4厘米左右,穗位113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17.2厘米左右,穗行数16~20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43.1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9天,需≥10℃积温275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30 %,粗脂肪3.91%,粗淀粉70.81 %,赖氨酸0.36%,容重750.1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604.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9.8%。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334.9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 20.3%。

6.栽培要c: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6.0~7.0万株。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弯孢菌叶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

联 系 人:郎梅

联系电话:0415-8189999

15941552007

(二十九)恒育218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DX311为母本,自选系DX419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2026

3.审定情况:2012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0 厘米,穗位102 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9.4 厘米,穗行数14~16 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5.8 克。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 天,需≥10℃积温273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9.10%,粗脂肪4.80%,粗淀粉74.54%,赖氨酸0.28%,容重779 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601.2 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6%。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329.2 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 增产9.4%。

6.栽培要点:一般4 月下旬~5 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5.5~6.0 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氮、磷、钾(N-P2O5-K2O 24-12-10)复合肥450 公斤/公顷,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50~100 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00~300公斤/公顷。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叶斑病重发区慎用。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恒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公主岭市

邮政编码:136100

联 系 人:田森

联系电话:15843442829

(三十)锦华150

1.品种来源:以自交系Y558为母本,自交系B8328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国审玉2014002

3.审定情况: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92厘米左右,穗位105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19.0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3.4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东华北春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对照郑单958早2天。籽粒含粗蛋白质9.1%,粗脂肪3.5%,粗淀粉74.3%,赖氨酸0.3%,容重750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茎腐病和弯孢菌叶斑病,抗灰斑病、感丝黑穗病。

5.产量表现:东华北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118.5 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8.7%;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691.0 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1%。

6.栽培要点: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公顷种植密度6.75万株。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定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8层

邮政编码:100089

联 系 人:董福增

联系电话:15810430949

(三十一)吉农玉833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JM118为母本,自选系J2199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5027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紧凑,株高284厘米左右,穗位127厘米左右。果穗长筒型,穗长17.9厘米左右,穗行数18-20行,穗轴红色。籽粒橙黄色,马齿粒型,百粒重37.2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8天,需≥10℃积温272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9.44%,粗脂肪3.62%,粗淀粉73.27%,赖氨酸0.28%,容重743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724.0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0.5%。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278.0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8.1%。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400~500公斤/公顷左右。叶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金正泰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邮政编码:130118

联 系 人:杨伟光

联系电话:13756560802

(三十二)吉农大988

1.品种来源:以自选系Km3502为母本,自选系Km693为父本杂交育成。

2.审定编号:吉审玉2015028

3.审定情况:2015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株高312厘米左右,穗位131厘米左右。果穗圆锥型,穗长18.8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百粒重37.6克左右。

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7天左右,需≥10℃积温2700℃左右。籽粒含粗蛋白质10.39 %,粗脂肪4.23%,粗淀粉74.29 %,赖氨酸0.29%,容重778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中抗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感大斑病,感弯孢菌叶斑病,感玉米螟虫。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3852.3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1.5%。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457.2公斤,比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 6.0%。

6.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一般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底肥一般施用玉米专用肥5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200公斤/公顷。叶斑病重发区慎用,注意防治玉米螟虫。

7.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中晚熟区。

8.选育单位(个人):于佩漪

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551号

邮政编码:130118

联 系 人:李殿申

联系电话:0431-84533102

篇5

2.该婚姻关系是否有效/单方录制的音像资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吴宗勉

3.该条款应如何解释/哪些劳动争议可以向法院王景龙,潘家永

4.赵健全秸秆养猪效益高杜文义

5.不恋"铁饭碗"只盼家乡富李保

6.中国农民到俄罗斯种菜发财何兰英

7.捷足先登抢占商机蔡恩泽

8.晏淑梅加工玉米特强粉带富一方百姓梁新格,张振灵

9.从土里刨"金"的人/李桂祥冬天热卖冬瓜赵智慧,朱春昉,张华

10.用脑种地的农民付本钦刁福久

11.妻子三招巧脱贫脱贫与致富 付贤荣

12.失业不失志下岗创新业朱必红

13.几个高产优质杏品种新雨

14.从卖果难到收果难看多与少的辩证法李新生

15.蔬菜施肥要"三看"冯国明

16.农业示范园给莱阳农民带来了什么徐爱荣

17.种草养畜应把握六大环节夏道伦

18.提倡菜园立体间套好刘正礼

19.农田麦、瓜、虾、蟹间作轮养高效模式宋长太

20.郧西打造皂素生产的"航空母舰"田歌

21.肉用牲畜最佳出栏屠宰期/结构调整中的蔬菜汁黄通明,林森

22.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棗金谷2401及高产栽培技术王春林

23.杂交水稻再生稻的高产栽种新技术

24.旱地苹果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5.天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胡文华

26.红雪桃、红叶桃栽培技术要点杜文义

27.鱼病的综合预防技术徐承旭

28.鲟鱼网箱快速养成新技术陈华芬,凌剑

29.成鱼池塘的夏季管理技术甘香

30.如何养好春蚕李韶华

31.水蛭庭院养殖的四个关键环节李伟

32.蜜蜂白垩病的治疗黄通明

33.妊娠母猪度夏的防护措施/海带粉对龟的特殊作用韩素芹,雅丽

34.奶牛高产40招王功胜

35.延长夏季蛋鸡高产十措施李伟立

36.肉用牛育肥新法甘香

37.多产兔毛的方法黄洋春

38.几种番茄制品的加工技术刘娇

39.农机保管需"五防"唐黎标

1.国家出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新举措

2.我的行政诉讼在法定时限内不受理该怎么办

3.冒充公司行骗,公司应否为骗子担责/支付违约金后就可以不再履行合同吗

4.脱贫与致富 养羊状元罗茂富

5.黑土洼地上的"科技鸳鸯"/芮道才科技垦荒建成"行业致富园"

6.柑桔营销能人陈光荣

7.昔日穷困下岗女工如今黑豚养殖大户

8.大洪山下农民致富的引路人

9.发展水产养殖:中国农业的一条重要出路

10.特养业未来之路该咋走

11.加入WTO对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影响

12.超短蔓黑红薯新品种

13.我国育成观赏食用型红叶桃系列品种/肉兔新品种法国伊普吕兔

14.优质水果高效生产技术

15.种草养畜技术HtTp://

16.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

17.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18.蔬菜新品种简介

19.夏玉米高产施肥技术要领

20.稻田养殖水稻无害化生产技术

21.水稻机插秧关键技术

22.葡萄裂果病的发生与防治

23.茶园机械化修剪技术

24.辣椒炭疽病的防治/葡萄增甜三法

25.池塘主养草鱼规范化养殖技术

26.鲤鱼夏季常见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27.高温期间河蟹的养殖管理措施/鉴别河蟹苗质量好坏四法

28.亲鱼催产把好三关

29.怎样使珍禽动物在夏季多产蛋

30.鳖白斑病防治/夏季转运蜂群须防热避暑

31.人工养蛇的夏季管理措施

32.前景诱人骡鸭及其养殖技术

33.巧用萝卜治脱贫与致富 畜病

34.养狍——致富之路

35.夏养肉鸭注意三点

36.鸡免疫接种后为何还会引发新城疫病

37.二十四种植物莫喂兔

38.向您推荐几种饲料收割机械

39.真假尿素简易鉴别法

40.拖拉机夏季作业应注意的事项

41.现代生活十不宜

1.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问答

2.小孩失踪是否可以申请再生育潘家永

3.未成年人给他人造成损害如何赔偿李文成

4.在现有耕地上挖沙、采石、采矿是否违法?吴宗勉

5.夫妻一方对外签订的销售合同有效吗王景龙

6.科学喂养三元猪富裕一方老百姓夏道伦

7.养鹿女状元——李玲闫盛霆

8.荒山上结出致富果刘运斌,张婕

9.种菜写日记成为“菜状元”陈健翔,曹治忠

10.金土地上的致富引路人杨毅

11.余志国巧打“植保”致富牌李继光

12.牧草深加工有望成为“绿色黄金”产业黄浩平

13.前景诱人的庭院项目宝葫芦苗泽东

14.我国特种水稻资源开发前景好原乾中

15.具有开发价值的叶类产品彭满升

16.日本甜柿"前川次郎"简介卢劲风

17.棉茬晚稻种啥好越冬甘蓝效益高张庆生,刘广金

18.选好耳场防流耳夏子贤

19.鱼腥草开发大有可为吴志江,王淑芬

20.酸枣嫁接大枣"钱"余无量黄广礼

21.栽培草菇失败的原因及对策辛洪湖

22.调整还要巧抓商机俞振东

23.极早熟特高产黄瓜新品种——鄂黄瓜九号梅再胜

24.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秸秆还田机在浚县问世杜文义

25.特高产牛心甘兰新品种——3411梅再胜,高先爱

26.黄姜切片机解决支柱产业大难题朱重育

27.作物间套大有技巧何人

28.别忘记给冬作物施硼肥苗昌泽

29.山区油菜地膜全覆盖栽培技术熊孟学

30.草莓适季高效栽培技术秦仕军

31.优良的水土保持植物:香根草李伊嘉

32.反季节平菇高产栽培技术严刚,周红敏

33.绿色保健野菜荠菜的栽培技术莫润霞

34.适宜夏秋栽培的两个珍稀菇陈成杰

35.鸡腿菇发菌期的管理技术杨大林

36.秋季给鱼催肥增膘措施文武贝

37.池塘饲养鲫鱼高产六措施易延明

38.提高鱼体抵抗力六法力军

39.黑凤鸡的饲养及管理王宪超

40.怎样才能养好中国红头巨蜈蚣王建民

篇6

“十一五”期间,围绕玉米、马铃薯、水稻、硒砂瓜等产业发展和冬麦、玉米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共建设自治区级农机化示范县6个、农机化示范园区51个、县级自建园区90个,示范面积达到了10.67万hm。其中玉米机械化示范县3个、以玉米、水稻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综合机械化示范县2个、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个,玉米机械化示范园区27个,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15个、冬麦保护性耕作示范园区3个、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5个。园区内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了100%,园区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标准化作业服务,促进了作物连片、统种、统管、农业新技术的配套组合示范。2011年,宁夏自治区在前几年开展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园区建设面积,巩固园区建设效果。目前,全区农机化示范县建设总数达到7个,示范园区67个,园区示范辐射面积达到12.27万hm。其中示范县示范面积9.56万hmz,示范园区建设面积2.71万hm。目前,园区呈现出了农机、农艺、畜牧项目叠加建设的可喜局面,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生产模式,正在深刻影响着农民精耕细作的传统种植观念。

二、取得的成效

在农机化示范县和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全区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作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到2010年底,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较“十五”末提高了1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提高

宁夏自治区通过加大玉米、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提高示范园区内机具补贴比例,强力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关键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到2010年全区重点建设了3个玉米机械化示范县(平罗县、同心县、彭阳县),示范面积2.78万hmz;2个以玉米和水稻机械化生产为主的综合机械化示范县(灵武市、贺兰县),示范面积1.63万hmz(其中玉米机械化示范区0.82hm:);1个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县(西吉县),示范面积2万hm。同时建设了27个玉米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15个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和5个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面积分别达到0.28万hmZ,O.25万hm、0.03万hmz。园区内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均达到100%,其他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在80%以上。在园区的示范带动下,2010年,全区玉米机收水平达到30%,比园区建设前提高了20%,全区玉米收获机数量由园区建设前的52台增加到目前的457台;全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与收获水平达到了30%,比园区建设前提高了22%,全区马铃薯种植机数量和收获机数量分别由园区建设前的196台、274台增长到815台、1O44台;全区设施微耕机、卷帘机、保温被、喷雾器等机械快速增长,微耕机、卷帘机数量分别由园区建设前的400台、500台增长到现在7000台、3.5万台。

2.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快

依托农机化示范园区科技示范平台,“十一五”期间,宁夏自治区重点推广了10项技术:一是在全区示范推广了以机械深松、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二是在玉米种植大县示范推广了以玉米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为主要内容的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三是在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收获技术;四是在引黄灌区推广了以水稻育秧、插秧为主的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五是在中部干旱带以南示范推广了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六是示范推广了以机械化免少耕播种技术为主的灌区冬麦机械化种植技术;七是围绕产业发展重点示范推广了以机械耕整地、机械卷帘、保温、灭虫等为主的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八是示范推广了以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为主的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九是示范推广了以牧草、青饲机械化收获、加工技术为主的优质牧草机械化收获及综合加工利用技术;十是示范推广枸杞植保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目前,灌区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70%,其中机械化插秧水平达到30%,水稻机收水平稳定在95%以上;全区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已超过2.67万hm,其中,冬麦收获后免耕播种青饲玉米0.53万hmz,麦收后免耕复种豆类0.13万hm2,冬麦免耕种植超过2万hm;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

3.带动了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增长,土地规模化流转、标准化作业程度大幅提高

园区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承担建设任务,在园区内提供“一条龙”机械作业服务,有效地带动了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据统计,园区建设前全区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58家。园区建设的第一年(2008年)全区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95家。到2010年,全区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235家,其中组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19家,采用土地流转形式建设的农机化示范园区面积超过0.67万hm,区县共建的农机化示范园区均制定了标准化作业流程,大大提高了作业质量。从马铃薯机械化示范园区试验情况看,机械化、标准化作业与传统种植相比,出苗率提高了16%,同期苗均高出5cm。采用机械化标准作业种植的马铃薯行距一致性可达到98%,断条率、空穴率、重种率分别降低到7%、3%、2%。从玉米机械化示范园区试验情况看,采用玉米精量播种技术,可使粒距合格指数达到80%以上,重播、漏播率分别降低到15%、2%。

4.农机化示范推广工作氛围明显好转

据不完全统计,自2008年起,各地积极整合资金开展园区建设,到2010年,除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外,全区各级财政用于农机化示范园区试点建设相关投入3000多万元(包括种子、化肥补贴等)。灵武市级财政除各类补贴投入外,还拿出110万元,用于农机化示范县机具累加补贴,对本市农业产业化关键环节生产机具及现代农业项目区大型机具在自治区补贴30%的基础上再累加补贴10%。平罗县财政拿出65万元作为农机化示范县建设资金,将农机化示范县建设纳入县政府考核范围,重点推广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中部干旱带贫困地区同心县在县财政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拿出30万元,作为玉米机械化示范县建设支持资金,以每O.067hmz补助1O元的补贴标准专项用于园区核心示范区机播补助。南部贫困山区彭阳县财政投入20万元用于示范园区作业费补贴。各地建设的农机化示范园区均不同程度地安排了种子、化肥补贴、测土配方和秸秆饲料青贮等项目资金,使农机、农艺和畜牧技术组装配套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示范带动效果明显。2008年以来,自治区领导多次视察农机化示范园区或出席在农机化示范园区举行的机械化现场演示会,为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和技术推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5.农民节本增收幅度进一步加大

通过对示范区试验数据分析,在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环节,与传统人畜力作业相比,机械化种植效率是人畜力种植的10倍以上,机械化种植可使每0.067hmz节本80元左右。在玉米机械化种植方面,示范园区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可使作物增产幅度达到15%,机械化精量播种比人工种植0.067hmz节约30元,每台精量播种机工作效率为4.67hm2/d,是人工种植的35倍。在设施农业生产方面,利用机械在设施温棚进行耕、耙、起垄、覆膜、播种、植保等项作业,一栋大棚一茬作物可节约人工8个,可以置换出2/3的种菜能手。同时,园区建设依托服务组织,提供“一条龙”作业服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发挥了增产增收的保障作用。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超前谋划,确保园区建设成效

为了确保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顺利进行,自治区成立了全区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园区建设专家组成员及各自工作职责。各农机化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承担单位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副县(市、区)长任组长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和由承担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园区实施小组。园区建设初期,自治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逐一认真审定各县(市、区)上报的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并下发园区建设方案批复,明确园区建设内容、规模和保障措施,为农机化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在园区建设中期,组织中期检查验收,在年终由自治区农机局和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联合组成专家组对园区建设情况进行年终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作为年终评优和下一年安排项目资金的重要依据。

2.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强力推进园区机械化

作业服务上台阶、上水平、上规模2008年以来,各地按照园区建设类别,从提高园区规模化生产程度和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和水平人手,着力提高园区建设质量和建设层次。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采取“整村推进、连片种植”标准化种植模式。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每个区县共建的农机化示范园区或示范县的核心示范区都依托12个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承建。充分发挥了农机合作组织运行管理机制灵活、机械配套率高、服务功能强、作业质量高等优势,实行统一培训、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收获,努力实现园区经营上规模,管理上水平。大部分农机专业合作社都制定了机务和作业管理规定、资产财务管理办法、收益分配管理办法。从农机合作社(公司)运营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效果良好,特别是农机作业服务公司有能力购买高档农机,可随时承接大型现场会的演示和展示,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起到了农机推广机构和农民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关键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

(1)先后制定了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通过性能测试明确了适宜推广机型在主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自治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全体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包点包片蹲点指导机械化生产,并将包点包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评优的重要指标,确保各环节机械化作业质量。

(2)要求各承建单位,专门组织由农机、农艺、畜牧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组对园区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监测,并根据气候、苗情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情况提出正确的田间管理措施,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努力提高园区建设作业规范和产出效益。

(3)各地按照园区建设类别和示范推广的机械化生产技术,积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对比试验通过试验示范,充分展示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的优越性。

4.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宣传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机化生产技术普及率

在农机化示范园区的建设过程中,各示范县(园区)建设单位普遍加强了宣传工作力度。在农作物生长关键环节,要求各地在园区内组织召开农机现场演示会扩大宣传效果。2010年又进一步了这项工作力度,区站先后在贺兰县、同心县、彭阳县、西吉县、泾源县等地组织召开了全区规模的农机化生产现场演示会6次,在西吉县、永宁县组织召开了“首届六盘山——龙平杯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能大赛”和“首届黄河——同德杯水稻机械化收获技能大赛”共2次,在全区和各市、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l2期,培训农机推广人员、农机操作手1230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200份。2010年各县区在园区召开县、市级现场会57场(次),举办培训班157期,培训人员20449人,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农机化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目前,以机械化技术为主的水稻生产在全区已经全面普及。南部山区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在成为小麦生产的主体技术。在灌区冬麦北移的应用效果已逐步显现,免耕播种技术已被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认可,正向冬麦生产的主导技术转变。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玉米机收技术已经加快普及。

5.强化农机农艺融合。积极为农机化技术推广创造条件

2008年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以来,在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十分重视农机农艺融合问题。园区建设成立的专家指导小组中明确要求农艺专家参与,并制定农艺种植指导方案,要求农艺种植模式要适应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邀请农艺专家参与,现场讲解农机种植技术要点,邀请农艺专家培训讲课。组织实施的重大项目成立农机农艺融合协调小组和农机农艺融合专家组,并形成定期会商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农机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求各地积极营造农机农艺融合良好氛围,宣传农机农艺融合先进典型,通过多年努力农艺种植模式正在向着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方向发展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在自治区农牧厅的正确领导、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园区各承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宁夏自治区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关键环节机械化得到了有效突破,但是园区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园区建设缺少有效投入,目前主要依靠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对机具进行补贴,技术推广缺少经费支持,试验示范缺少装备支撑,影响示范推广效果和园区建设质量;二是园区建设虽然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对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资金、政策引导、搞活机制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园区土地流转难度较大,还有待进一步突破;三是园区内单一环节作业向全程标准化作业领域推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今后的打算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期间,宁夏自治区将紧紧抓住国家继续加大对农机化投入力度和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有利契机,按照“面上工作园区化”和“园区建设常态化”的总体思路,寻求更多资金支持,加强技术集成、突破创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成效,努力提升建设档次,力争使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成为各项农业技术集成示范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的标杆,真正发挥示范园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在巩固建设“十一五”期间园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建设面积;

二是拓展园区建设覆盖面,园区建设功能定位由单一耕种收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方向拓展。由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方向拓展;

篇7

关键词:盐碱地选择;玉米膜下滴灌;酸雨石;膜侧栽培;茬口轮替;农机化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152-1

1 盐碱耕地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1 盐碱耕地的选择与特性

盐碱土大致归类为明碱土、暗碱土和洼碱土。明碱土是地表明显可见碱斑或盐皮盐霜。暗碱地是地表可见一块块斑状分布比周围高出30~40厘米的碱岗碱包;岗包下有或深或浅的非常坚硬的含盐碱量高的碱格子。明碱土和暗碱土都不适于膜下滴灌种植玉米。可以选定膜下滴灌种植玉米的只有洼碱土。农民把洼碱土又分成狗肉地、水碱土、黑碱土三种类型。

“狗肉地”特性是表土含盐量少,稍加改良即可耕种,土质疏松、表层土干旱不保墒,出苗难发苗慢,过了苗期才能正常生长。“水碱土”特性是在谷雨后立夏前地面容易出现一层白霜,但下小雨后即可被洗去。早春有冷浆现象,影响幼苗生长。“黑碱土”特性是含盐量较多 ,土质粘重,地发冷浆,低洼易涝,特别不易抓苗。

1.2 整地与改良

整地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覆膜质量和玉米生长发育。实行秋翻秋耙、秋施肥秋改良、秋起垄秋镇压。秋整地要在平整耕地基础上,先浅翻后深松,深松后先重耙后轻耙,春季播种前达到土壤细碎、疏松、平整,每平方米直径大于3厘米的土块不超过5个。秋起平台大垄,垄距130厘米,90厘米垄面分成20+50+20的宽窄行,垄面平整,土碎无坷垃,无杂草。垄距均匀一致整垄误差小于等于5厘米。

封冻前,用播种机条撒复合肥和酸雨石改良剂,深度为15厘米。667m2参考用量为,“狗肉地”条撒复合肥30~35公斤+酸雨石30~35公斤,“水碱土”条撒复合肥30~35公斤+酸雨石50~55公斤,“黑碱土”条撒复合肥30~35公斤+酸雨石65~70公斤。秋施肥秋起垄后要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

1.3 膜下滴灌管道及滴灌带的铺设

播种前,根据水源位置和地块形状的不同,确定膜下滴灌管道的铺设方法。大面积膜下滴灌作业,要采用复合式主管道铺设。这种铺设方法适用于各种条田和不规则地块,适用范围较广,一次性投入每667O成本500~600元。小面积或狭长地块一般采用独立式主管道铺设,特点是主管只有一根并且深埋在地下,其余支管毛管均分布在地面上,平均一次性投入成本667O为500元左右。铺设滴灌管带可和播种、覆膜同时进行,位置在大垄两小行玉米之间。

1.4 播种

4月下旬播种。种子应选定适合于当地土壤气候的国审或省审品种,特别要求种子抗盐碱、芽势强。播种机型可选用玉米气吸式播种机或三膜六行覆膜播种机。这两种机型都能一次完成施口肥、覆膜、精量点播、覆土、镇压作业。播种标准是,种子距膜边小于等于5厘米,百米偏差小于等于2厘米,种子播深3~4厘米,深浅一致,覆土严密。覆膜标准是,地膜厚度为0.01毫米,宽度为50~60厘米的耐拉强度较高的农膜。覆膜要直,百米偏差在5厘米以内,膜两边压土各10厘米。如果播种地区春风较大,要人工每间隔10~20米横向压土,防风掀膜。

1.5 田间管理

化学除草方法与常规玉米相同,通常采用播后苗前封闭除草,除草剂用量较直播田减少40%。要及时中耕,第一遍中耕作业在玉米出齐苗后进行深松,增温、保墒、松土、灭草;第二遍中耕灭草作业是在玉米5~7叶期进行,可结合追施氮肥一起进行。还要及时根据玉米生长情况进行滴灌补水、补肥、补药。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及时收回支管、辅管和管件,清收地膜、滴管带。

2 盐碱耕地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探析:

2.1 为酸雨石改良剂增效,盐碱地旱作一年也能变良田。

“不施改良剂,别种盐碱地;用上酸雨石,种啥都丰收”。但以酸雨石为代表的盐碱地改良剂发挥最大效果都要求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酸雨石改良盐碱地种植水稻,由于水分充足,当年就可以达到接近根治的程度;而用酸雨石改良盐碱地种植旱作作物通常得2~3年才能彻底消除盐碱,结症在于温度和湿度难以协调统一。“狗肉地”春旱,“水碱地”春冷,“黑碱土”春涝。盐碱耕地种植玉米只有消除春“旱、冷、涝”的各种现象才能丰收。膜下滴灌种植玉米的栽培模式彻底解决了这一生产技术难题。地膜覆盖增温保墒出苗齐又壮,膜下滴灌保证水分供应充足,酸雨石排酸吸盐快,土壤透水透气肥效充分发挥,改良效果一年胜过两年。

2.2 全程农机化作业,促进盐碱地大开发。

地膜覆盖本来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是国家正大力推广并扶贫补助的项目,但人少地多的贫困地区的农民尝试后又多放弃了。原因在于用90~130厘米的地膜覆盖玉米,出苗后“破膜引苗用土封严苗孔”的环节太费人工,同时清除地膜也费工费事并且残碎地膜难以清净造成农田“白色污染”逐年加重。在吉林省名优新特产品专业委员会盐碱地改良办公室的指导下,我们改90~130厘米幅宽地膜为50~60厘米幅宽地膜盖在行间,实行膜侧近距离机械播种。由于实现了一次完成施口肥、覆膜、精量点播、覆土、镇压的全程农机作业,尤其是覆膜、撤膜都不伤地膜,膜面保持整洁完好,玉米种在膜两侧3~5厘米处不用破膜引苗还不污染农田,因此深得农民认可,极大地推动盐碱地开发进程。

2.3 开荒复垦直接播种玉米,不用等待茬口轮替了。

篇8

关键词 玉米增产模式;实践成果;陕西澄城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057-02

澄城县位于渭北旱原东部,地处东经109°40′30″~110°05′50″,北纬34°55′45″~35°27′05″。全县土地面积1 121 km2,现辖10个镇266个行政村1 48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1.2万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362~1 272 m,属暖温带半干旱季风区,年平均气温12.2 ℃,降水量574 mm,无霜期204 d,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达2 556.1 h,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区域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的农业县。现有耕地面积5.93万hm2,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和苹果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7万hm2,属澄城县粮食生产第一大作物,是粮食增产的主力军。

1 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以前,澄城县玉米种植面积不足0.67万hm2,平均产量3 750 kg/hm2,收入仅3 945元/hm2,效益不佳,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玉米品种多、乱、杂,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少,种植密度低;盲目施肥,少施或不施农家肥的现象普遍存在;生产主要靠人力、蓄力操作,生产方式传统守旧;单家独户分散经营,农户之间互不干涉,劳动生产成本相对加大,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玉米价格不稳定,种植效益偏低;受市场商品经济的刺激,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生产劳动者主体趋于老龄化;现有的农技推广机制、推广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大农民群众的需要。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实施,导致玉米产量低而不稳。打破传统的粮食增产模式,寻找粮食高产途径已成为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2 玉米增产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2005年以来,澄城县相继实施了玉米科技入户工程、玉米高产创建、旱作农业等项目。在工作过程中,积极改革、勇于探索,先后实施了建设澄城玉米高产研究试验园和“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以合作社为纽带进行运作,健全了县乡村组全覆盖服务网络体系,澄城县春玉米连年丰收,高产典型不断涌现,全县玉米生产水平全面大幅度提升。

2.1 健全工作机构,建立长效技术推广体系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玉米高产项目工作,组建了以主管农业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项目区乡镇长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农技中心主任为组长、农技、土肥、植保等技术专家为成员的技术专家组,38名技术骨干为主要成员的技术指导组,并聘请粮食首席专家1名,技术指导组按专业特长进行优化组合并分为4小组,分片落实技术措施。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包点具体抓,技术干部深入村组到户抓的三级包抓责任体系。同时,建立了中心与指导员、中心与合作社、合作社与机具手的三重绩效考评激励体系,实行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与奖惩考核机制,层层夯实责任,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标准实施[1-2]。

2.2 建立高产技术集成示范园,建设长效玉米增产技术体系

多年来,相继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技总站联手协作,共建澄城县玉米高产技术集成百亩试验园。通过连年开展评比实验,包括播期、密度、栽培模式、品种、地膜(黑白膜)展示等多种类型试验,筛选适宜当地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集成推广澄城县“一增四改”技术,“一增”即增加种植密度,郑单958示范田为6.75万~7.50万株/hm2、高产田为7.50万~8.25万株/hm2。“四改”即改大棒型品种为中小棒型品种;改平播为地膜覆盖;改粗放施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种植。“一增四改”技术为玉米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3-4]。

2.3 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长效示范带动体系

示范片根据澄城县粮食生产布局及生产特点,选择玉米作物种植面积最大的冯原、王庄、赵庄、安里4个乡镇为项目区,共65个行政村,0.28万hm2玉米种植地块为示范田,采取点、片、面带动法,在各乡镇建设百亩攻关田、千亩核心方、万亩示范片。百亩攻关田由专家组负责,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采取品种、肥料、地膜、机耕费全方位补贴办法,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建设高标准示范田;千亩核心方由专家组指导示范户进行建设,按照技术规程采取品种、地膜、机耕费等全方位补贴方法,落实关键措施,建设标准化示范田;万亩示范片由专家组指导、指导员负责、示范户落实三级共同建设,实行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千亩核心方―万亩示范片的三级示范带动体系[5-7]。

2.4 以合作社为纽带,建设长效组织运作体系

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新机制,指导协助示范村建立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共成立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组织和服务农民、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特别是在把农机手培养成种田能手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推动了农技与农艺的结合和实用增产技术的推广,全县玉米生产基本实现了区域化种植、集约化管理、规范化经营、机械化作业。

2.5 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建设全方位覆盖的整建制推进体系

随着澄城县农技体系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县有农技中心、片有农技区域站、镇有镇农技站、村有农技推广点、组有农技推广员的农技推广网络体系已经建成。目前全县设有农技区域站4个、农技推广点258个、农技推广员258名,推广网络体系的健全,彻底扭转了过去“网破线断、事无人管”的被动局面。现在,不论走到哪里,都有农技推广工作的根据地,都有广泛支持农技推广工作的父老乡亲,这一全新的农技推广模式必将为澄城县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注入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3 玉米增产模式的实践成果

借助中央1号文件的强劲东风,在上级各业务部门大力支持下,经过县乡村干部及广大示范户的辛勤工作,澄城县玉米生产实现了质的飞跃,玉米单产连年攀升,总产首次突破45万t,粮食生产实现了“四化”,即科技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农户生产实现了“三指一数”即种植时指田、收获时指地、收购时指点、交易完后数钱玉米生产发展良好。

3.1 标准化生产水平提升

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以农资服务网点为依托,以玉米高产项目为支撑,以县农技中心技术服务为保障,在生产中实行“六统一”:即统一应用良种,统一测土培肥,统一栽培模式,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耕作,统一田间管理。群众应用补贴良种,彻底改变盲目用种习惯;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统一组织采购玉米配方肥,彻底改变群众盲目用肥习惯;统一机械化耕种,改变了传统的栽培模式,示范田标准化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3.2 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收入合作社在运作过程中,实现了技术指导与田间管理相统一,示范田在大旱之年,夺得了全面丰收,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示范田较同一区域、同等生产水平的普通田块平均增产2 524.5 kg/hm2,增产率达到了32.7%。澄城县丰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建立的双千亩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了12 937.5 kg/hm2,较普通田块增产5 437.5 kg/hm2,增产率达到了72.5%,示范田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据丰旺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宝来所说:应用配方肥可节省肥料投资300元/hm2,应用优质低价种子可节省90元/hm2,机耕费进行连片作业可节省270元/hm2,累计可节省生产成本660元/hm2。合作社的运作,达到了节本增效的目的,可为项目区农户增加6 213元/hm2。

3.3 玉米高产典型示范田不断涌现

2005―2013年,澄城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得到部省级专家的高度关注与一致认可,2005年,澄城县玉米单产首次突破了“吨粮田”;2006年澄城县冯原镇迪家河村雷王伟0.232 hm2玉米示范田以单产18 937.5 kg/hm2创造了全国旱地春玉米单产最高纪录;2007年,刘家洼富源村集中连片的的双千亩玉米示范田平均单产达到了12 121.5 kg/hm2,创造了全国旱地玉米大面积平均单产最高纪录;2012年,澄城县王庄镇店头村玉米达到了单产15 871.5 kg/hm2,实现了百亩连片产量超过15 t/hm2的高产典型,刷新了全省旱地春玉米高产的纪录;2013年,冯原镇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达到了13 293 kg/hm2,创造了澄城县旱地玉米大面积单产的最高纪录。

3.4 加速生产方式的转变

提升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是破解粮食增产瓶颈的关键举措,始终与乡镇村组密切联系,系统规划,统一种植布局,积极动员群众集中连片,规范操作。积极指导组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村组闲散机械,进行统一管理,变分散作业为统一作业,极大地提高了耕作的效率,玉米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5 生产模式深得民心

合作社的成立与运作深得农户接受与喜爱,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农技中心技术指导,从合作社可购回放心农资,不仅质量有了保障,而且减少流通环节,又配送到田,农民既方便又实惠。二是通过合作社的运作,农户种粮成本降低,单产水平提高,农户乐于接受;机具手耕作效率提高,收入提高,机具手喜爱;合作社相应收取管理费,运作有了保障,农户、机具手、合作社三方都很满意。三是通过组织项目区农户,积极参加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开展示范户现身说法等活动,多渠道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新技术推广有了依托组织,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吉安城村残疾人杨德俊2013年种植0.53 hm2玉米,以合作社贷款500元,合作社将种子肥料送到地头,不足2 h就种完玉米。玉米产量达到了12 187.5 kg/hm2。由此可见,合作社的帮扶成果显著。

4 结语

通过8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根据澄城县的人文因素和生产环境,彻底解决了玉米单产徘徊不前与谁来种地的问题,实践出“技术攻关、行政推动、项目运作、整建制推进”的澄城县粮食增产模式。

5 参考文献

[1] 于永梅.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1):15.

[2]李洪文,高焕文,周兴祥,等.旱地玉米保护性耕作经济效益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3):44-49.

[3] 王辉,殷振江,李撑娟,等.长武县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1(6):18-19,56.

[4] 于秋霞.夏玉米减产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中国果菜,2009(3):44.

[5] 鲁桂风.谈玉米高效施肥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2(8):22-23.

篇9

[关键词] 杂交玉米 引种试验 推广应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5-0174-02

玉米是泸水县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以推广杂交种为主的各项科技措施的落实,玉米生产有了较大发展。2014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10860hm2,杂交玉米为4433hm2,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0.8%。比2010年的2653hm2增加了1780hm2,增长67.1%,随着杂交玉米面积的逐年扩大,全县玉米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玉米总产达32432吨,与2010年相比增12.6%,年均增长2.4%。单产比2010年亩增8千克,增4.2%。2010-2014年累计推广杂交玉米17818hm2,增产粮食9221吨,其增产值2397.41万元,每亩增产值89.7元,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1 引种示范推广现状

1.1 引种试验步伐加快

多年来县种子及农技推广部门引进试种了罗单3号、罗单九号、织金3号、云瑞21、云瑞88、海禾1号、路单8号、鲁三3号、会单4号、农大3138、正大619、杂单202、雅玉889、杂单201、保玉12号、子玉5号、长城799等20多个品种(组合),使杂交玉米的主推品种由原来的罗单九号、罗单3号、云瑞21、云瑞88、杂单201逐年更换成罗单九号、正大619、杂单202、雅玉889、云瑞21、子玉5号等品种。

通过对这些品种的试验种植,加快了泸水县杂交玉米新组合的示范步伐,大大提高了泸水县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

1.2 示范推广应用得到扩大

2010-2014年,全县累计推广杂交玉米17818hm2,其中罗单9号累计推广11581hm2,罗单3号1782hm2。罗单4号1336hm2,其他示范推广的正大619、杂单202、雅玉889、云瑞21、子玉5号、农大3138等2010-2014年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3119hm2,平均亩产375-490千克,比对照亩增10%以上。

1.3 示范推广技术措施得到加强

1.3.1 泸水县种子站参加了“怒江地方特色玉米繁育协作组”。从省内、外着力引进杂交玉米新品种(组合),进行试验试种,筛选出适宜泸水县不同海拔区域种植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并研究其栽培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果。

1.3.2 “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做到位。在各级党政及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年初安排了种子补助经费,种子部门、农资部门、个体经营户和各乡镇农技部门相互配合,积极搞好种子、化肥、农药等监管配套服务工作,同时还针对各杂交玉米的生育期不同要求,做好技术宣传,依次按农事季节进行技术培训,使种植的农户基本掌握各个生产环节中的技术要点,积极发动农户抓好杂交玉米的规格化栽培,及时薅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做到苗全、苗壮、秋后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产量鉴定验收,总结经验,抓住高产典型进行广泛宣传。

1.3.3 以品种为基础,推广配套栽培技术。

1.3.3.1精细整地,以保证苗全、苗壮。为了充分发挥玉米新品种(组合)的增产潜力,示范推广种植中把握了播种质量关,开墒理畦时做到土碎肥细,播种时浅播浅盖土,以保证全苗。

1.3.3.2适时播种,合理密植,以提高光能利用率。根据玉米光饱和点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的特点,结合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泸水县区域性气候差异特点,确定玉米合理的播种期和叶面积指数。种植海拔在1600米以上的品种(组合)以4月上旬为播种期;种植海拔在1600米以下地区的品种(组合)以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播种期;亩播种量为2千克。种植紧凑型品种,亩密度4500-5000株;植株中棵型品种亩密度3800-4000株。

1.3.3.3科学施肥,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播种前亩用1000-1500千克农家肥、30千克普钙、20千克碳铵混合均匀作基肥;5叶期亩用尿素10千克掺细粪土追头道肥;9-10叶期结合壅根培土亩用20千克尿素作穗肥,同时喷施药剂防治玉米螟和大小斑病及灰斑病。抽穗后对长势弱的地块亩用尿素5千克追施粒肥,同时视情况喷施抗蚜威防治蚜虫。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泸水县玉米生产区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玉米的地块大多为旱坡山地,玉米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干旱时间过长或雨水过多都会造成玉米单产水平不高,经济效益下降。

2.2 品种布局不合理,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部分品种如“罗单9号”,其适宜种植的海拔范围为1800米以下,一些乡镇在1800-1900米的海拔种植,且不进行地膜覆盖,在气候正常年份能正常成熟,可遇到气候不正常年份即在玉米抽雄―吐丝期遇到连续阴雨寡照气候,气温下降,罗单9号就易感大、小斑病、生育期延长,玉米难以正常成熟,产量减半甚至有的地块出现绝收。

2.3 品种单一,易发生病害,导致减产

尽管种子、农技部门每年都引进多个玉米新品种进行试种,但由于泸水县特殊的立体气候条件,所筛选出的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品种有限,所以一旦处于冬春干旱或春夏多雨气候条件,就有利于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和传播,给玉米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2.4 种子成本高

由于泸水县无种子生产基地,县内经营的种子全靠县外调入,种子运距长,运输成本高,种价提高,部分群众难以承受。

3 结论

3.1 品种选择及适宜种植区域

在现有示范推广种植的玉米杂交种中,生产综合表现好和示范种植面积较大的品种(组合)有“罗单9号、罗单3号、云瑞21、杂单202”,其中“罗单3号、云瑞21、杂单202”适宜种植在海拔1000-2200米地区;“罗单9号”适宜种植在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

3.2 稳产、质优的品种

“罗单9号、罗单3号”籽粒为白色偏硬粒型,经多年的生产示范,在不同的生产水平下,平均亩产稳定在350-490千克,其中“罗单9号”株高适中,表现为中棵,种子顶土能力强,根系发达,叶片宽大浓绿,株型半紧凑,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经怒江州植保植检站组织人员进行田间鉴定:“罗单9号”田间性状稳定,无倒伏,无倒折发生,抗逆性强;对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等流行性病害抗性中等。

3.3 促进了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提高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增强了粮食生产能力

通过对罗单9号、罗单3号等玉米杂交种的引进、试种示范和推广种植,所取得的效果,不仅加大了杂交玉米在泸水推广的力度,且满足了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巩固了生产技术基础,进而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4 发展对策

4.1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改善田间基础设施

县财政每年要预算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坡改梯(台)建设,以改善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4.2 加强新品种试验,示范工作

重点承担好县级和州级杂交玉米区域试验,开展好杂交玉米新品种的引种试验和示范展示工作。

4.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服务应着手于搞好技术指导,加强新品种栽培技术研究,积极传授理论知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以充分发挥新品种的产量潜力优势。在品种推广中适当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各环节的服务,为新品种的科学推广打通绿色通道。

4.4 建立合理的推广体系

推广者要根据品种的适应性及推广区域,建立村级示范户,取得当地农民对推广品种的了解和信任,以期迅速打开新品种推广应用新局面。

4.5 做好新品种的示范

县种子管理站或县农技推广中心应承担起新品种示范展示的职责,在品种的评价上,做到公正、合理。把真正具有潜力和优势的品种推介给种子经销单位或个人,提供2-3个品种作为泸水县的主导品种,3-5个品种作为搭配品种,一是选择典型区域安排示范展示田,就近组织相关人员观摩和讨论,进一步了解新品种优缺点,为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二是搞好品种比较试验,让新品种与当地主推品种或农民群众认可品种作对照,进一步摸索新品种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舍饲养羊;存在问题;发展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S82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3-0332-01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要求是养殖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舍饲与传统畜牧业相比,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有利于资金的集中投入使用[1-2]。同时,舍饲又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的步伐。舍饲养羊是农村致富的一个好项目。近年来,舍饲养羊在平原地区未能发展起来,现对泊头市养羊户进行调查,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1舍饲养羊存在的问题

饲养管理粗放是目前养殖户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养殖靠经验,大部分养羊户还是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传统一家一户的分散饲养,处于粗放经营管理状态,规模比较小,整体生产水平不高。从山羊来看:平均产绒量不高,只有120 g左右;羊胴体重只有10~15 kg,高档羊肉的比重低。尽管近年来在重点产区推广了舍饲养羊综合技术,但河北省养羊户目前还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尚未从饲养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中解脱出来。一是饲养规模小。由于长期放牧影响,绝大多数农民养羊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属于庭院养殖,人畜同院,棚舍简陋,缺少饲料机械,饲喂设施也不配套等,存在感染传染病的危险。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舍饲畜牧业的发展需求。二是饲养的品种良种率低。许多户没有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饲养,为图省钱购买淘汰羊或土种羊,这些羊生产性能低,无法获利。三是饲喂不合理。许多养羊户对粗饲料不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秸秆整喂;精料单一,只喂给玉米粒,且量又小,结果导致羊瘦弱,抗病力差,死亡率高,大羊缺奶,羔羊成活率低,经济效益差。四是缺乏运动。目前开展舍饲养羊的农户,大多数没有让羊运动2 h以上,造成成羊体质差、难产、行动不便,甚至有的羊站不起来,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直接降低了养殖效益。五是不重视防疫消毒。规模饲养羊,羊本身体质就差,空间又小,很容易传播疾病,但是许多养殖户既不给羊防疫又不进行圈舍消毒,造成羊多病且死亡率高,加大养殖户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

2发展思路

一是大力发展规模舍饲养羊。舍饲养羊的规模要不断扩大,占领市场,逐步形成泊头市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二是饲养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在科学的饲养条件下,饲养生产性能高的优良品种,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小尾寒羊具有产羔多、生长快的特性,一年产2胎,一胎产2个羔以上;波尔山羊具有生长快、产肉多的特性,成年公羊具有产绒高的特性,成年公羊可达1 kg左右,母羊产绒可达0.5 kg左右;沙能奶山羊,具有产羔多、产奶多的特性,多数产2个羔,羔羊生长快,成活率高。三是加强品种改良工作[3]。绵羊用肉绵羊改良,可以提高产肉性能。利用小尾寒羊多产多胎的特性,用肉绵羊改良,可有效地解决小尾寒羊太瘦和产肉少的问题。山羊利用波尔山羊改良和绒山羊改良,可有效地提高本地山羊的经济效益。

3对策

3.1建立良好的养殖和技术环境,健全消毒防疫制度

圈舍建造地点要选在干燥向阳的地方,圈内地面要铺砖,舍内设有食槽和水槽,冬天扣塑料保暖,夏天盖遮荫网防暑。给羊创造一个冬暖夏凉的生活环境。以县乡畜牧兽医站为中心,在养羊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和恢复羊人工授精网,建立养羊技术站或成立养羊协会,推广先进实用的综合生产技术,扶持鼓励规模科技示范户建立人工授精站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种公羊的作用。水槽、料槽要定期涮洗、消毒。预防接种是防止羊发生传染病的有效措施,要按照每年的免疫接种计划进行。疾病预防及免疫接种:母羊产前3个月注射亚硒酸钠,预防缺硒;在母羊产前2~3周注射1次羔羊痢疾菌苗;羔羊断乳后,用布病Ⅱ号苗饮水免疫1次;羊痘流行和受威胁地区,每年秋季全部绵羊皮内注射羊痘冻干苗0.5 mL。炭疽流行和受威胁地区每年春季接羔后,每只羊皮下注射炭疽疫苗1 mL;成年羊春秋两季每只羊注射W号病疫苗1 mL。驱虫药浴:每年春、秋各驱虫1次,常用药物有丙硫苯咪唑、吡喹酮、阿维菌素等;药浴在剪完毛7 d后进行,第1次药浴后,过7 d再药浴1次。如果驱虫用的是兼治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也可不药浴。

3.2饲养优良品种,加强羊只饲养管理

现有的进口肉羊品种有萨福克、多赛特、夏洛来等。肉毛兼用的品种有德国美利奴。在国内品种中,小尾寒羊繁殖率高,肉质稍差,适合作杂交母本;本地羊如果是同质细毛,父本应采用德国美利奴,杂交后代在产肉的同时,还产同质细毛。供给优质牧草和全价混合料,饲草料的种类要多样,精料要用配合饲料,粗饲料要达到2~3种,要有青贮、青干草,泊头市每年干玉米秸产量比较高,利用时最好是用秸秆分解剂或微贮菌剂处理,也可以经过氨化或碱化处理,达到软化秸秆、增加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增加营养的目的。3~4月龄羔羊饲养,可以采用每日喂全价精料0.5~1.0 kg、青干草1.0~1.5 kg以及选定的青贮、微贮和氨化或碱化饲料。每天分上、中、下午3次或上、中、下午和晚上4次饲喂。根据生长发育和采食情况,每隔15 d调整1次饲喂量。饲喂时一般采用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先喂后饮的方式[4]。参考配方:玉米68%、豆饼20%、麸皮10%、微量元素1%、食盐1%。成年羊每日喂配合饲料1.5~2.0 kg、青干草1.0~2.0 kg以及适量的青贮、微贮或氨化、碱化饲料。每天分3~4次投给,根据生长和采食情况,调整喂量,自由饮水。参考配方:玉米64%、豆饼25%、麸皮10%、食盐1%;或玉米40%、豆饼20%、麸皮7%、苜蓿粉30%、食盐1%、尿素2%。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和荒地的有利条件,每天驱羊运动2 h以上,可保证羊只体质健壮。

4参考文献

[1] 乌达巴拉,邵凯,达来,等.国内外肉羊生产发展现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6):124-126.

[2] 张大柱,奇凤山,邢旗,等.舍饲羊饲喂加工柠条的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6):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