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初等教育范文
时间:2023-12-07 17:4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普及初等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据《光明日报》报道,该报记者从2012年4月12日召开的第七届全民教育国家论坛上获悉,随着“两基”任务的全面完成,中国切实履行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提前实现了达喀尔会议确立的全民教育两大目标―――普及初等教育和成人扫盲。2011年,全国所有县(区、市)、所有省级行政单位通过国家验收,2010年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1.5%以下,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7%,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面实现。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在论坛上表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显著改变了中国教育的基本面貌,更广泛地保障了公民的基本学习权利,全面提升了国民素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际是“两基”达标的后续工程,承接着“两基”达标没有完成和需要完善的任务。因此,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的政策倾斜仍是工作重点。
天津
着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天津市始终将加强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近年来,天津市结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切实做到了“一个坚持”、“两个深化”、“三个着力”。“一个坚持”就是坚持以行业办学为主。“两个深化”,一是深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近年来,天津市组建了以“行业组构集团式”、“企业集团带动式”等5种模式为主的16个职教集团。二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年来,天津市各职业院校着力强化实践教学,同时,积极引导行业企业把生产车间作为实训基地,建立了一批“校企合一”的办学实体。“三个着力”,一是着力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天津市与教育部合作共建了8个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二是着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天津市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中率先推行了评聘第二专业技术职称制度,全面落实了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新任教师到企业实习一年等制度。三是着力加强职业培训。2012年,天津市组织职业院校在滨海新区和31个示范工业园区与企业合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江苏
南京市出台“小班化教育行动计划”
为了提升新建学校、“普通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从2001年秋季开始,南京市利用“普通学校”班额较小的特点,在14所小学率先试行小班化教育。2005年秋季,又有8所初中校加盟试点。经过10余年的实践,当年的一批“洼地学校”华丽转身成为优质学校。10余年来,市级财政共划拨专项经费近亿元,在师资保障、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典型示范、底线规约、机制创新、政策激励等方面对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提供有力保障。为了进一步扩大小班化教育的成效,今年,南京市颁布了《小班化教育行动计划(2012―2015年)》,计划到2015年,全市将新增110所小班化教育实验学校,小班化教育小学占全市小学总数的50%,小班化教育初中占全市初中总数的40%,到2020年全面推广普及小班化教育。
湖北
引入第三方开展高中“阴阳课表”调查
《中国教育报》记者从湖北省教育厅获悉,为了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湖北省将首次引入第三方严查高中“阴阳课表”。湖北省要求各地各校要制定课程开设和诚信评价的管理制度及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示范高中要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不得提前进行文理分科,更不得在评价中弄虚作假。湖北省教育厅将委托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和湖北省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心,面向学生、教师、家长,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网络测试、暗访等多种形式,调查学校实际开设课程课时与上报课表是否一致,对不一致的学校,及时反馈给市州教育局,责成县市教育局进一步核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不诚信的学校将予以警告处分,严重的将被取消示范高中资格。
日本
篇2
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2.职业教育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初等教育教师口语研究
4.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科学传播素养培养实践研究
5.当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6.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对美国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影响
7.清代云南官办民助初等教育“义学”探析
8.抗战前上海初等教育的若干问题探讨
9.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在职培训政策研究
10.土耳其初等教育课程改革评析
11.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想
12.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英语口语教材初探
13.西部民族地区初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学龄人口变动视角中的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5.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
16.初等教育专业教学管理工作探究
17.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家庭沟通状况研究
18.1927—1937年安徽淮河流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
19.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
20.构建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原则与途径
21.新世纪我国本科学历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初探
22.谈初等教育专业的语文课探究式教学
23.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启示
24.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调查与思考
25.论高师初等教育专业的数学教育改革
26.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探究
27.初等教育教师脑科学素养状况与对策
28.近代英国的初等教育
29.通过双轨制探究高职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30.民国时期山西省初等教育实施效果与对外影响
31.以科研为先导 推进教育现代化——关于我区初等教育面向现代化的研究
32.初等教育专业学生三笔字训练思考与实践
33.论平等视野下的流动儿童初等教育权保护
34.从国际公约看我国贫困地区女童初等教育巩固率
35.谈高师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方法论课程教学的改革
36.初等教育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7.中印初等教育比较:社会背景因素分析
38.试析俄罗斯初等教育向四年制过渡的必然性
39.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取向探析
40.初等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研究及应对策略
41.浅谈初等教育专业信息科学素养的培养——以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为例
42.高职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思考
43.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师教育课程述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44.民国时期乡村初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探析
45.浅谈我国初等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4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结构特色研究
47.初等教育有偿家教问题调查研究及对策——来自杭州的证据
48.地方高校初等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49.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50.世界初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线索
51.初等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现状透视及对策构想——基于福建省三所师范院校的问卷调查
52.初等教育信息技术基本技能训练及测评研究
53.初等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教学改革探析
54.当前欧、澳发达国家的初等教育课程改革
55.论高师院校初等教育系本科专业的发展
56.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
57.三年制大专初等教育专业艺术素养课程改革研究——以美术课为例
58.论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59.新疆教育学院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性比较
60.印度促进初等教育普及化措施述评
61.美国初等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62.论19世纪英国初等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演变成因
63.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
64.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短缺现状、补充策略及启示
65.初等教育机会的排斥与流动——内地与香港特区初等教育政策比较
66.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67.浅论民国时期陕西回族初等教育
68.谈初等教育的核心
69.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70.财政分权对我国初等教育供给数量的影响及原因剖析
71.21世纪初英国初等教育改革进程及其启示
72.实施任务驱动教学 提升初等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以小学语文教学技能的提升为例
7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探索
74.印度初等教育发展及启示
75.初等教育专业改革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76.我校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课程设置
77.农村与小城镇初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治理
78.印度初等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及其启示
79.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体系及训练模式
80.在落后中变革——19世纪的英国初等教育
81.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82.初等教育与质量困境
83.初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与世界的比较
84.试析美国综合大学初等教育专业的课程和教学——以波尔大学初等教育专业为例
85.初等教育专业(专科)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86.促进初等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
87.印度的初等教育
88.关于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索
89.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说课能力的培养
90.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研究
91.浅谈舞蹈教学对学前与初等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优
92.国外面向21世纪初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93.初等教育支出绩效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东部沿海七省市为例
94.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
95.基于和谐:国际初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及对中国的启示
96.关于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
97.论新课改革背景下初等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98.谁是我国初等教育公共支出的受益者?
篇3
该报告对国际社会2000年设定的6项全民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全球教育工作提出了建议。
第一,促进儿童,尤其是弱势群体儿童的保护和教育:47%的国家已完成目标,8%的国家即将完成,20%的国家离目标还很远。2012年,世界入学儿童数量比1999年多2/3。
第二,普及初等教育,尤其是女童、少数民族儿童和被边缘化儿童:52%的国家完成了目标,10%的国家即将完成,38%的国家离目标还很遥远。
第三,确保年轻人和成年人有均等机会学习并获得日常生活必需技能:46%的国家实现了普及初中教育,全球接受继续教育的人数增加了27%。在低收入国家,截止到2015年,仍有1/3的青少年无法完成初中学业。
第四,到2015年,盲率降低50%:仅25%的国家实现了这一目标,32%的国家离目标还很远,妇女仍占文盲人数的2/3。
第五,实现性别平等:截至2015,仅69%的国家实现了初等教育性别平等,48%的国家实现了中等教育性别平等。童婚和早孕仍继续阻碍女孩的进步,对女孩进行性教育和推进课程改革依旧很有必要。
第六,提高教育质量,确保所有人学有所得:1990至2012年间,146个国家初等教育的师生比降低了121,但仍需400万位以上的教师才保证所有儿童入学,1/3的国家仍缺乏训练有素的教师。自2000年来,教育质量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篇4
一、历史背景: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过萌芽、发展、深化和完善的过程。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这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肇始。但是,当时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机构,一般以“学徒制”培训模式为主,这种培训只是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专业训练。到了18世纪后期,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立法逐步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改革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充实和发展了教育教学理论,促进了教学的分化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立的行业。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西方发达国家创办了师范学校,颁布了相关法律,主要从师范学校的设置条件、教师培养、教师聘任和教师待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小学教师培养正式迈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师范学校不仅重视师范生的文化知识教育,同时开设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而且开始注重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训练。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最先在其颁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解释,倡议“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1971年,日本在《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小组先后发表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个报告,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的概念,规划了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倡导大幅度改善教师待遇,建议将教师培养从本科教育阶段过渡到研究生教育阶段。”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相继发表了《教师培训》、《今日之教师》、《学校质量》、《教师质量》等一系列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期,英国构建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此后,又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课程要求。20世纪80年代末,香港和台湾地区开始探索教师专业化制度改革。总之,随着教师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化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舒尔曼认为,一个专业至少有六个基本特点:理想的职业道德;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专业的技能和策略;运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判断;从经验中学习;掌管专业质量、进行知识收集的“团体”,其中,根植于理论、经验或规范的学术知识,是所有专业的中心。由此观之,一种职业要成为一个“专业”,没有学科发展作为基础是行不通的。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路径看,西方发达国家完成了从中师教育到高师教育、从独立封闭式培养到灵活开放式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小学教师教育体制。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与教育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初等教育学原理以及初等教育课程原理、教学策略、学校管理等所构成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群,已成为西方各国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重要的学科基础。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小学教师专业化经历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并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的时期。小学教师教育从中师、专科和本科的“旧三级”向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新三级”转变的“大学化”新趋势逐渐凸现。2011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2月,教育部又颁布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然而,“教师专业化并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它更是实践问题,人们期待着教师专业化理念引领教师教育改革产生实际的成果。但是,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远比目前有关的理论设想要复杂得多。教师专业化的实践推进,目前还处于困难之中。”可见,小学教师专业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绝不只是学历的简单提升及知识储量和程度的增加,小学教师专业化必须根植于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土壤之中。因此,必须开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厘清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哲学基础,分析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因素,架构初等教育学的内容体系,这是当前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二、现实期待:初等教育学学科创建是小教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
1998年,南京师范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开始招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迄今为止,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已经走过整整18个年头了。经过18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成果辉煌:2002年,小学教育专业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教育学门教育学类,专业代码040105W)。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130多所院校开设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小学教育专业成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之一。此后,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等12所院校也相继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纵观18年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教材建设等层面的探讨上。这在小学教育专业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边探索边实践,这在当时确实很必要,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然而,18年后的今天,如果还在这些方面争论不休,显然不够了。当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研究已步入“深水区”一-必须研究深层次的学科建设问题,这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现实期待。众所周知,专业建设必须要有学科支撑。那么,支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是什么呢?目前学界普遍认为,应当积极构建独立的初等教育学学科。
最早提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学者是殷忠民、刘立德和阮成武。他们从背景与历程、分化与定位、建构与提升三个层面对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认为初等教育学的形成是世界初等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我国初等教育及教育学学科发展、教师教育层次升级以及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迫切期待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和发展。阮成武更明确指出,随着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与之适应的教育科学应进行必要的分化,加强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和课程建设,应当发掘初等教育的特定内涵、特殊属性和特有价值,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价值整合,形成具有学理深度和回归人文科学属性的学术品格,使之成为小学教育专业不可或缺的学科基础,阮成武还与刘立德一起专门针对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指出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是初等教育实践发展的历史推动,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反映了教育学学科自身既有综合又有分化的发展趋势,初等教育学学科诉求的任务,是建立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范畴和学科体系,为儿童学习和成长创造一片崭新的天地。2008年1月,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初等教育学科建设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了顾明远、谢维和、朱小蔓等著名教育学专家莅临指导,主要就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影响深远。顾明远教授认为,初等教育学的支撑点除了教育学外,还应该有儿童心理学;谢维和教授肯定了初等教育学科独立存在的地位,同时认为,初等教育学应当根据教育学的规律和原则来建构;朱小蔓教授指出,初等教育学不能简单套用教育学理论,而应当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成果,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2008年7月,全国初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以“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学术年会。“会议认为,随着我国小学教师教育本科化进程的持续与深入,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本科教育,应逐步形成并确立专业建设所必须依托的学科基础。围绕这一主题和焦点,代表们进行了激烈而坦诚的思想碰撞,也取得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共识。会议主要达成以下三点共识:一是从理论和实践多层面认识学科建设对于小型教育专业的重要性;二是从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来确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三是强调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笔者也曾对小学教育专业的支撑学科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分析,并指出了当时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科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归根结底还是教育学专业,因此,教育学是其支撑学科;二是初教院派观点,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属多学科支撑的专业,主要学科基础是教育学+中文+数学。而刘慧教授则从小学教育性质、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和高师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厘清了初等教育学与教育学、儿童学以及其他多学科的关系,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初等教育学学科是步入大学18年历史的小学教育专业的现实期待与学科诉求。没有一流的学科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小学教师。初等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只有加强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才能促进小学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
三、学科逻辑:初等教育学学科可以从教育学学科分化之中衍生
创建初等教育学学科不仅是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必由之路,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化的学科诉求,它本身也符合教育学学科分化的发展趋势,完全可以从教育学学科中衍生和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任何学科的发展都是既高度综合又高度分化。梳理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教育学学科与其它学科一样,也经历过综合、分化、再综合和再分化的发展过程。教育学最初孕育在哲学之中,并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开始正式诞生。虽然教育学学科已经独立了,但此时的教育学学科还很不成熟,基本上是一个“大杂烩”。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教育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入,教育学开始逐步走向分化,出现了教育概论、教学论、德育论、教育管理论等分支学科。教育学各分支学科也在不断分化,例如,从教育概论中分化出教育目的论,从教学论中分化出课程论等等。与此同时,教育学还在不断地综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论、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文化学、教育未来学等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当然,教育学学科的分化一综合一分化,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路向,而是一个相互交叉和重叠的过程。
瞿葆奎先生认为,由于教育科学的特性,有多少可以用于研究“人”的问题的方法,便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有多少种实际教育问题,就有可能产生多少分支学科。从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看,任何一门学科最初都是孕育在另一门学科之中,而后经过不断发展才独立成为一门新的学科。新学科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学科的分化;二是学科之间的综合。因此,我们可以从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中找到一些新学科的生长点。
从学科分化角度看,教育科学目前已经形成的分支学科还将进一步分化。有学者建议依据教育对象和教育类型的区别,将普通教育学更名为基础教育学,进而使之与研究教育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的“普通教育学”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分化建立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确立初等教育学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地位值得一提是,教育部在最新的学科与专业分类目录中,已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初等教育学和中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因此,笔者认为,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创建,既可以不断丰富教育学学科的内涵,又可以扩大教育学学科的外延,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学学科的分化和发展。
篇5
为了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印度政府制定了许多宏伟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诸方面因素的制约,这些目标基本上都没有按期实现。印度基础教育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任重道
远早在1905年,国家宪法中就对普及初等教育做了如下规定:“国家应努力在自本宪法生效起1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14岁为止。”1986年,《国家教育政策》中,再次规定在1990和1995年前分别使所有年满11周岁和14周岁的儿童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992年,修改过的《国家教育政策》又决定在进入21世纪前使所有年满14岁的儿童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由于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传统及人口等因素的制约,印度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期限一再推延。此外,从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公布的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初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不断增长,但是总体并不高。与此同时,辍学率也在不断增长,几乎是达到了一半。印度在普及基础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任重道远。
(二)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印度基础教育经费在区域间的配置严重不均衡,少数几个邦承担了印度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重任,然而教育经费却不能相应匹配。2007年,印度基础教育的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3701卢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17个,最大地区与最小地区的差距达到9581卢比。可见,印度基础教育经费配置在各地区的差距也非常明显。此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城市占有量明显高于农村地区。据相关数据统计,印度城市中拥有学前教育设施的学校、寄宿设施的学校,以及饮水、通电、操场、图书馆和计算机等基础设施的学校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农村享受优质资源的机会远远低于城市地区。
(三)教育经费保障不足
早在《国家教育政策(1986)》中,印度政府就规定了对教育领域的投资总量要尽早增长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20世纪90年代初,也进一步提出教育经费应逐步增加以确保在“第八个五年计划”(1992—1997年)以后将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6%的水平。但是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中,基础教育投资被政府摆在低级别的优先位置上,用于教育发展的GDP不到2%。21世纪初之前的公共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一直在3%-5%之间徘徊,明显低于国民生产总值6%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分配给基础教育的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也始终低于50%。这种现象直到2007年才有所改善,普及基础教育的经费才逐渐有了保障。但是由于辍学率的升高,印度要求在2007年实现完全小学教育的目标仍未实现。
二、印度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启示
中印两国同为发展中大国,其悠久的历史和多民族、多语言的特征也是和我国相似的。在基础教育方面,两国也面临着一些相同的问题。印度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依然可见,但是印度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的探索对我国不无借鉴和参考意义。
(一)完善立法,加强制度保障
印度中央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从修改宪法做起,把接受基础教育作为儿童的基本权利。2002年,印度通过了《基础教育作为基本权利法案》决定将6-14岁孩子接受免费强制性教育作为他们的一项基本权利。随后又分别于2005年、2009年颁布了《教育权利法案2005》和《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案2009》,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未入学儿童的责任。自2001年发动普及基础教育计划以来,印度实施了多项教育计划,颁布了多部法案,不断完善教育立法,从法律层面保障接受基础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二)提高教师数量和水平为了解决师资短缺的困境
《儿童免费义务教育权利法案2009》明确规定,不允许教师转行和控制编制空缺额。政府还规定教师一旦入职,由政府统一调配到具体的学校和地区,保证同工同酬。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印度成立国家教师委员会、邦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县教育与培训学院,负责教师教育与培训工作。印度还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标准体系。印度于2010年8月,最新颁布了《义务教育教师任职最低资格标准》,规定小学教师必须达到高中毕业加两年制初等教育专业学习文凭,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高小教师必须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加一年制教育学士专业学习,或高中毕业加四年制初等教育学士专业学习,并通过教师资格考试。这从学历和实践上对教师资格标准提出了新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是发展教育的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不断建立健全教师准入机制和培训机制,通过专业的职前教育和入职教育,不断提升教师素养和教学水平。
(三)保障弱势群体
篇6
关键词:适应性教育;因材施教;适应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5-0310-05
1引言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教育是一项与国家命脉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受教育者也呈现出日益多元化的个体倾向,教育不能够固步自封,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教育的“适应性”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增强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初等教育音乐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也是小学未来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适应性”一词最初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是指生物体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和生活方式的能力,适应性运用于教育学领域是指教育的主体(教育者或学校)根据未来的需求,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以适应外部条件变化的需要。“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是“个性化教育”,是“人本教育”,其思想核心主要体现为:根据学习者自身的差异性来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最优质的教育或学习行为,从教育学来说,就是要求教育行为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点、特长、爱好等来因材施教,适应性教育要贯穿于教育或学习动机(需求)的产生,内容的选择、行为的实施每个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刚要,为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概念
2.1适应性教育的含义
什么是教育的适应性呢?在回答教育适应性之前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的本质,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究竟是满足于谁服务于谁。教育的本质,古今中外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所持的观点也不一样。综合起来可以分为3种。
(1)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首先要服从于人,教育的目的要根据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强调了人在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却轻视了其他的教育因素。
(2)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决定,而不应该从个人本位出发。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依赖,没有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常常造成对人的发展的束缚和压抑。
(3)个人与社会结合论。即教育在满足个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也应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這种观点把教育中的人和社会都考虑到了,结合了二者的积极因素。
笔者认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论相结合的教育观,更为科学、合理。教育的过程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根据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教育观,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人类的社会活动,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两大要素人和社会,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从根本上说,教育是对人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过程,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
适应性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身心的特点实施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代表思想,也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基础,是适应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人与社会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中个体的主体地位应该得到保证,教育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去实施教育。
适应性教育理论把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中以培养人为主要目的的子系统。教育适应性自产生之时起,它在促进人的发展和通过促进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方面,一直起着重大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的适应性教育,主要是指以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适应性的原理来构建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理论,并指导具体的实践教学。具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适应性是指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方针、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教育教学方式必须符合教育对象和社会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规律,不断完善自身并向前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适应性的内涵是:“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和教学上,就是音乐教育专业要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观念,把学生的发展作为重点目标,适应人的发展,尊重人的天性,做到因材施教。
我国的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着只注重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适应,而忽略教育对教育者适应的问题,“尊重人的天性,因材施教”,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实施“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
2.2初等教育专业音乐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音乐教育专业的适应性教育是初等教育永恒的追求。
正如教育适应论认为:人类文化得以世代相传,其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的适应性使然,适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的适应包括作为对生存的“再生”“复制”的适应“维持性适应”,作为满足新的需要,对“变化”的适应“动态性适应”,作为对自己和环境的调整、修正的适应“改造性适应”,作为对“未来变迁的适应”“前瞻性适应”。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同样也要遵循着教育适应性的原理,积极的适应一切变化和发展。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飞速更新,随之而来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多元化的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当今小学倡导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倡导“1+X”课程体系,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以前那种仅仅是为了培养“教书匠”“孩子王”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与当今的社会相适应,社会需要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教师。
目前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成效都不大,笔者认为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目前需要通过自身的调整,使自身更加完善,而最终适应外界的改变。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要解决“需要”与“适应”之间的关系,使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更好的适应由于政治、经济、科技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脚步,“适应性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
从学生的个体来讲,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具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但是由于性格、爱好、家庭环境等特点和情况的不同,他们的音乐能力发展是具有差异的。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找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适应性教学手段、方法、策略,尊重音乐教学的规律,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为每位师范生提供“适合”的音乐教学,为小学培养出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学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初等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母机,承担着培养小学全科教育人才的任务,只有在初等教育专业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睫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才能为小学教育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人才。
3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妻公平,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可我国的教育太注意统一性,普遍存在忽略差异性的特点,当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了个性的时候,教育就成为了”禁锢”,禁锢了学生发宸的自由和成长的可能。初等教育音乐教学中的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制内容单一
很长+段时间以来,很多人对音乐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技术的训练,忽视了它对于培养具有全面性高素質人才具有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它的美育功能,音乐课程在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并不受到重视,这直接导致了课程开设时间短,课时数不足。
初等教育专业所有音乐课程都在一年之内完成,科学方向、数学等方向的音乐课程只开设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只有简单的“歌唱”,对小学教学需要的“歌曲演唱”、“合唱指挥”、“班级文艺活动编排”等课程无法开设,这就严重影响了初等教育专业学生获得比较扎实的艺术基本技能,更不用说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意识了,每周几课时的音乐教学远远达不到所需要的教学效果及学生今后的任职需要。
3.2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努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了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是教和学的手段,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和任务完成,关系到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在教学过程中,选择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音乐教育方式有其特殊性,要根据每个学习个体的音乐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进度不同,学习条件不同等,它的教学教学方式要产生变化,或是针对每个个体的教学方式不同。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现有教学方法以点盖面,以集体课的形式为主,采用统一授课,集体练习的方式,这样的授课形式学生进行个别练习的时间和机会都比较少,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差异性”的教学了。在对待不向艺术基础学生进行的教学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初等教育专业主要是面向全国普通高中毕业生进行招生,这些来自不同地区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在城乡、地域上的差别等都照成了学生艺术基础的差异;更不用说学生中还有一些是来自高考的艺术特长生,艺术类的一些课程早在高中备考时就已经学过,相对于其他高中升人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优势,然而,在音乐集体课程的组织教学,教师也很少能顾及、照顾到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在同一内容的学习中,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就歌唱课程而言,每一个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教材和要求,学习之初要求的是气息流畅、支撑好,接下去是咬字准确、发声优美,再接下来是速度、强弱、感情、流畅度等。由于每个学生的模仿能力,领悟能力,练习强度不同,所体现出的问题就不同,学习进度不同,那么教师就不能以点盖面,学。以集体课形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只会造成学生学习内容单一、枯燥、学兴趣降低,学习进步不大,最终对音乐课程的学习踌躇不前。
3.3教育评价单一
美国现代教育家布卢姆指出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活动,是对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判断。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教育评价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粗略地加以区分,就有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学校与教育机构评价、教育政策与教育项目评价等方面。如果按劳教育层次加以区分以可以分为基础教育评价、高等教育评价、职业技术教育评价及成人教育评价等方面。按照评价的价值取向分类,可以分为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评价存在比较单一的问题。
3.3.1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初等教育音乐艺术课程的评价的主体只是教师,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的自我参与,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样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2课程评价内容单一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所学的艺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没有把这门艺术课程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否给学生带来了审美体验等作为评价的内容。
3.3.3课程评价手段单一
初等专业音乐艺术课程评价的手段单一,一般采用的是目标评价模式,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这样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单一评价体系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当下小学对小学教师音乐素质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己经从纯粹的技能要求提高到艺术修养层面,而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用“适合性“的教育,为小学培养合格的教育人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适应性教学”探索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初等教育专业的发展方向,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要积极主动地调整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走适应性教育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中实施”适应性“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4.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将直接影响到音乐教育的教育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受教育者一学生的发展情况如何,能够反映出教育成功与否。注重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把受教育者放在教育的中心,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应该是教育的根本。从这种角度出发,必须把教育的终极关怀定位于人在不断变化的时空秩序中的适应性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的教学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及家教学评价上,都应该以学自身的情况为依据,以学生未来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为依据、以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依据,就当今教育发展趋势而言,学科融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大战略目标。音乐教育要必须在教学中实施“适应性”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运用音乐的能力与水平。
4.2改革教学模式
尊重学生,发展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依照教育学理论,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实施“适应性”教学,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做到因人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最有效的手段为小学教育培养出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小学教师。具体实施方法是:
(1)依据差异化教育理论,初等教育专业学生在进行新生人校的时候,就通过迎新文艺演出、艺术团招募及学生的才艺展示观察学生的各项差异,包括他们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多元化智能水平,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充分发展。
具体做法是:分层归类、课外提高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新生入学的各项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表现,通过音乐游戏、音乐活动等观察学生对声势、动作、嗓音的模仿与探索的情况,初步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各项情况,为之后的分层教学及因材施教打下基础。找到具有较突出音乐表现的同学,将他们吸纳进校艺术团,针对性的为其制定教学与培养方案。
同时,在音乐教学中教学中打破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在音乐基础教学的同时,以差异化教学理论为指导,开设以“动”为主的音乐活动课,这样的课程,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完成,但是完成的情况是和每个同学的音乐素养密切相关的,例如根据问候舞《你好,你好!》中,音乐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可以学会舞蹈、歌唱,还能根据需要进行歌唱、动作、甚至是旋律上的创编,这样的课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和培养每位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2)按照美国教育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的目标分类学,思维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综合。“知识”是最低水平的思维,是记忆层面的能力,而”综合“是把各种事物用新的或其他方式重新组合的能力,是思维层次中的较高阶段。六个层次的思维水平是教师进行差异教学的基础,在“适应性”教学中,教师将同一知识、技能点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不同难度的挑战。这六层次更是对学生进行、差异性评估的基础。
根据分层教学的理论,采用了班内“分层目标”教学、课堂“分组互动”、课外在线“个别化”学习、课后“差异化”“区别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集中讲述与分组实练习的教学模式,在小组中让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对每位小组长提出与其他同学不同的要求,要求小组长不仅要掌握课堂技能技巧,还要求她能组织自己小组其他同学完成节目的创编与排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小组长以更多的指导与帮助,经过这样的学习与训练,那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不仅学会了需要掌握的音乐知识,更加在实践中获得了将音乐知识用于实践的综合能力,具有更強的课堂教学的能力,更加能适应未来小学教学的需求。
在音乐教学中还应用分层的教育理念,采用了“个别化”的学习模式。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课程的丰富,运用网络来实施“个别化”学习成为了可能。网络在线课程教学模式成为了单一教学方式的补充。具体做法是在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教师用技术资源将课堂上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分板块制作成教学资源库,学生可按照自己的音乐基础、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在线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板块进行学习,遇到问题可通过网络互动平台与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在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们相互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可以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个别化学习,得到“适应性”的音乐教育。。
(3)依据“多元化”的理论,实现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做法是: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教学评价时,改原有教师一人的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最后评价的做法,将学生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采用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评价模式,教师通过学生评价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调整教学,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发现自身不足,让自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②评价内容多元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课堂学习完成情况,还通过对学生在“课前三分钟”等音乐教学活动、各类文艺演出的音乐表演活动,班级文艺活动的参与与编排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多元化的评价初等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实践能力与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③评价方式多元化。在评价过程中,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方法,用观察、谈话、音乐作品与成果分析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将这些考核结果量化作为平时成绩,与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同,形成对学生的音乐技巧与音乐实践能力的综合、全面的评价。
4.3培养适应性教学的小学教师
“教育适应性”理论告诉人们,初等教育专业首先是在培养目标上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不论在什么时期,都应该坚定不移地以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重点,坚持师范性与专业性的有机结合,培养能力强、素质高、知识全面、热爱教育事业的新时代的小学教师。
各学科之间教学的大融合、STEAM教学、“1+x”课程体系等已成为未来小学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小学教师的音乐素养就显得更为重要,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需要努力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社会生存的能力。
未来的小学要求教师素质更高、更全面,除了需要承担文化课的授课任务以外,还有很多课外的文艺活动需要教师指导,如舞蹈编排、班级文艺活动指导、器乐配奏、合唱指挥等能力就是小学教师必备的能力。创新素质也是未来是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素质,有很多艺术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创新能力,教学中可以用音乐欣赏、小学音乐游戏,演唱、演奏活动,来挖掘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但是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涉猎各门学科领域,同时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所擅长的能力也大不一样,初等教育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也不是任何学科、任何知识均等的发展,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突出重点,显现个性的全面发展,也就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小学教师,来充分满足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
5结语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应该在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前提下,走适应性的发展道路,对教育的众多问题进行改革,以推动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初等教育专业音乐课堂开展“适应性”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初等教育专业音乐教育只有以小学对未来小学教师的需要为导向,以学生为“本”,充分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具有潜能的个体,根据个体的特点和可能性来促使他們发展;充分的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的现实,在尊重这个现实的前提下去发现、去引导,从而实现每位学生的适性发展。
篇7
一、方针与政策
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社会和残疾人家长的共同责任。
发展特殊教育,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它对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参加者具有重要作用。
2.发展特殊教育要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重点的原则。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是:着重抓好初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开展学前教育,逐步发展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切实纳入普及义务教育的工作轨道。各级教育部门把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同当地实施义务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今后,要将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发展规划执行情况作为检查、验收普及初等教育的内容之一。
3.各级各类特教学校都应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对残疾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和身心缺陷补偿的同时,切实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
4.发展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应遵循地方负责,中央给予指导帮助,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各界积极支持的原则。
5.多种渠道办学,充分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在国家办学的同时,积极提倡鼓励社会团体、工矿区、林区、垦区、集体经济组织、私营经济组织和个人办学或捐资、捐物、出力助学。欢迎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好人士捐资助学。
6.多种形式办学,加快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地要充分利用现有普通小学,积极招收虽有一定残疾,但可以在普通班学习的残疾儿童入学。
----在普通小学附设特教班,吸收随普通学习困难较大的残疾儿童入学。
----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多种形式的特教学校。可以直接办校,也可以先办班后办校;可以办全日制学校,也可以办课程设置暂不齐全的学校;可以每年招生,也可以隔年招生。
----各地学校要继续创造条件,积极吸收肢体残疾和有学习障碍、语言障碍、情绪障碍等少年儿童入学,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规律,使他们受到适当的特殊教育。
----高等院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招收残疾学生的有关规定。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选择一、两所大专院校,试招盲、聋等残疾学生在适合的专业中学习。
----儿童福利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采用多种形式,对残疾儿童进行特殊教育和训练。
----各地还可因制宜,积极探索其他办学形式。
7.特殊教育的布局。
----盲童教育,原则上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划片设校,或以地市为单位设校;并有计划地在聋童学校和普通小学附设盲童班,或吸收掌握盲文的盲童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
----聋童教育,根据生源情况原则上以县为单位办班办校。
----弱智教育,城市可以在普通小学、残疾儿童福利机构分散办班或随班就读,也可以集中办校;农村实行就近入学,随班就读,加强个别辅导;有条件的县、乡(镇)也可以办班或建校。
----在特教学校(班)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地、市,应有重点地办好几所盲、聋和弱智学校或特教班,作为教学研究中心,发挥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作用。
8.学制和入学年龄。目前,我国残疾少年儿童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原则上与当地健全儿童相同。各类特教学校的学制应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和各类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的特点,确定不同年限。
----盲童初等学校(班)和初级中等学校(班),原则上实行五、四制,如果需要也可以实行六、三制。各地应在盲童中,先普及五年或六年初等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发展四年或三年制初级中等教育。
----聋童学校(班)原则上实行九年制,即在现行八年制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年职业技能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实行六、三分段,先在聋童中普及六年教育。
----弱智儿童学校(班)的学制一般为九年。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可实行六、三分段,先普及六年教育。
----招收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其学制不变。残疾少年儿童的入学年龄现在一般为七至九周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逐步过渡到六、七周岁。初等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不得超过十八周岁。
二、目标与任务
9.《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国发〔*〕59号)提出:"今后五年,要采取多种措施,使盲童、聋童的入学率从现在的不足6%,分别提高到10%和15%,弱智儿童入学率要大幅度提高;发达地区的残疾儿童入学率应有更大的提高"。各地要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切实完成或超额完成这一任务。
各地应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各类残疾少年儿童的人数,并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出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又要稳妥可行,自下而上,上下结合,逐步制定发展残疾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近期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争取在"七五"后两年和"八五"期间打好基础,并有较大的发展,到*年,力争全国多数盲、聋和弱智学龄儿童能够入学。
10.各地应根据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发展特殊教育的规划目标。
----大、中城市和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及经济、文化中等发达地区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到"八五"的最后一年,盲、聋和轻度弱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70%以上。"九五"期间,在继续发展、巩固、提高初等教育的基础上使初级中等以上的残疾人教育有适当的发展。
----经济、文化中等发达地区中的一般县(市),到*年,盲、聋轻度弱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50%左右,并创造条件发展初级中等以上教育。
----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地区,在普及初等教育的进程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残疾少年儿童教育。
----大、中城市应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残疾人的初级中等以上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今后五年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残疾人联合会应会同当地民政、劳动、教育部门,为残疾青年举办一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
11.早期发现、早期矫治、早期教育对于残疾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在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残疾儿童学前班,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
12.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残疾成人教育,加强在职岗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和文化学习。要积极创办扫盲班,对残疾青少年文盲进行扫盲教育。
13.积极开展优生优育的宣传教育,采取有力措施,降低残疾儿童出生率。残疾儿童出生率比较高的地方,要努力探索通过特殊教育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三、领导与管理
14.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对发展盲、聋和弱智等各类残疾少年儿童教育的规定,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
要加强特殊教育的法制建设工作,尽快制定有关残疾人教育方面的法规。各地应按照实际情况,积极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
15.在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教育部门为主,民政、卫生、劳动、计划、财政和残疾人联合会等部门和组织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共同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特殊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有关规章制度;会同计划等部门做好特殊教育规划;对特殊教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和具体管理;负责特教师资的培训和组织特教教材的编审。
----民政部门要负责组织儿童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机构,对残疾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劳动部门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组织推动残疾青年的就业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残疾青年的就业,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针,由民政、劳动部门共同负责安排和指导。
----卫生部门负责残疾少年儿童的残疾分类分等和检查诊断,并配合做好招生鉴定工作;对特教学校(班)的残疾少年儿童的康复医疗进行指导;宣传、普及康复医学知识。
----计划和财政部门要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做好综合平衡,并制订政策,在基建投资和经费方面给特殊教育事业以积极的支持。
----残疾人联合会要把发展特殊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协助政府,动员社会,做好特殊教育工作。
----请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各界热情支持特殊教育事业。
16.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特殊教育的领导和管理。要充实国家教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管理特殊教育机构的人员,切实抓好特殊教育。地、市、县教育部门要有人专职或兼职管理特殊教育。
17.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和基建投资。
----按照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发展特殊教育所需经费,应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排。根据中央关于教育经费"两个增长"的原则,特殊教育经费应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加逐步增加。这是解决特殊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
----国家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所需基建投资,由各级地方政府统筹安排,列入当地基建投资计划。
----各地应从已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中,拨出一定的比例用于特殊教育。
----各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要从募捐资金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发展特殊教育。
----各地政府要积极扶持特教学校开展勤工俭学,以弥补办学经费之不足。
----财政部、国家教委、中国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委员会和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从*年起,设立残疾人教育专项补助费,专款专用,扶持各地发展特殊教育事业。
18.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根据本地特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情况,本着师资先行的原则,在五年内,积极创造条件筹办特教师资培训机构。可以单独设立特教师范学校,也可以在普通中师、特教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附设特教师范班、特教师范部。
----为补充特殊教育急需的师资,各地应统筹规划,选调一部分应届中师毕业生和普通中小学、儿童福利机构的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分配到特教学校(班)和残疾儿童福利机构任教。同时,还可选调一部分高中毕业生或民办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分配到特教机构任教。所需劳动指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在国家下达的年度增加职工人数计划指标内解决。----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在职特教师资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国家教委要统筹安排,积极创造条件,在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开办特教专业,为各地培训特殊教育的专门人才。
----各地普通中等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的有关专业课,可根据当地需要适当增加特殊教育内容;高等师范院校应有计划地增设特殊教育选修课程。
19.改善特教学校(班)和残疾儿童福利机构教职工的待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各地在表彰教师时,要从特殊教育的实际出发,给予适当照顾。
20.各地应根据特教学校(班)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本着节约、精简的原则尽快制定各类特教学校(班)的公用费标准和人员编制比例。国家教委要编制各类特教学校的校舍建筑面积定额及有关设计规范、通用教学设备和特殊教学设备的参考目录。要搞好特教学校教具、学具的研制和供应工作。残疾儿童福利机构也要根据特殊教育的需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篇8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西南,镇政府距县城23公里。东邻开元镇,南与××镇毗邻,××海田为界,北与××接壤。全镇辖14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816余户,总人口16048人。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两基”工作班子不散、力度不减,抢抓扶贫开发、远程教育、布局调整等发展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要求,使我镇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我镇现县级中学一所,初中在校学生人,完小一所在校学生人。
二、“两基”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两基”迎国检标准及教育局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两基”迎国检组织,明确职责,任务具体落实到人,采取了表册关系不清不填表,并制定出迎国检实施方案、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安排,填好表册,为建档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多数学校教师牺牲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加点,填好表册,给予人力、财力、时间的保证,确保我镇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进行。
三、“两基”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九”达标情况
1、普及程度
①初等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
2006—2007学年:小学适龄人口1165人(其中女生592人),其中在校适龄人口1162人(其中女生590人),未在校适龄人口3人(其中女生2人),入学率99.9(其中女生99.8)。
2007—2008学年:小学适龄人口1170人(其中女生596人),其中在校适龄人口1168人(其中女生595人),未在校适龄人口2人(其中女生1人),入学率99.9(其中女生99.9)。
②初级中等教育阶段人口入学率:
2006—2007学年:校内外适龄人口数576人,其中在校人口数574人,未在校适龄人口数2人,入学率99.8。
2007—2008学年:校内外适龄人口数577人,其中在校人口数576人,未在校适龄人口数1人,入学率99.9。
③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06—07学年12人,入学率100。
07—08学年11人,入学率100。
④初级教育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06—07学年在校学生1165人
07—08学年在校学生1170人
均无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⑤初级中等教育在校学生年辍学率:
06—07学年在校学生576人,辍学11人,辍学率1.9;
07—08学年初在校学生576人,辍学8人,辍学率1.3。
⑥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和文盲率:
15周岁人口167人,完成初等教育167人,完成率100,文盲率为0;
⑦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
17周岁人口192人,完成初级中等教育192人,完成率为100:
2、师资水平
初中、小学共有专任教师66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人,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3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老师资格证达100。
在小学专任教师中,从2001年起新补充的教师人数3人,学历达标100。
共有小学校长4人,其中培训4人,合格率100。
中学专任教师22人,其中达任职要求2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0。取得大专学历15人,取得本科以上学历7人,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书0人,专任教师学历符合规定及取得相应老师资格证达100。
3、办学条件:
(1)、学校设置:全镇小学6所,其中完全小学1所,有教学班级32个,平均班额54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2)、校舍:6所学校,校舍总面积5638平方米,危房已经全部消除。全镇中小学校园设施、教室、行政用房、厕所设置基本达标。
(3)、教学仪器:镇中心小学教学仪器达到二类标准,配器率90,已基本满足初中和小学的需要,并经常利用。
4、教学质量:
(1)、小学:
2005—2006学年:毕业班学生136人,全科合格人数134人,全科合格率98.9,毕业生136人,毕业率100;
2006—2007学年:毕业班学生135人,全科合格人数134人,全科合格率99.5,毕业生135人,毕业率100;
2007—2008学年:毕业班学生138人,全科合格人数138人,全科合格率100,毕业生138人,毕业率100。
初中:
2005—2006学年:毕业班学生138人,全科合格人数130人,全科合格率94,毕业生136人,毕业率98.5;
2006—2007学年:毕业班学生136人,全科合格人数135人,全科合格率99.2,毕业生135人,毕业率99.2
2007—2008学年:毕业班学生139人,全科合格人数138人,全科合格率99.2,毕业生138人,毕业率99.2。
(二)、扫盲工作达标情况:
1、我镇1985年通过县级“普及初等教育”验收;1995年通过了省级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1999年通过了省级“两基”验收,2003年“两基”工作又通过省级复查验收。
2、全镇现有11900人,2005、2006、2007年分别有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5712、5736、5732人,丧失学习能力的有10人。三年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为98.1、99.4、99.5。全镇13个行政村非文盲率全部达标。
3、扫盲、成教经费:
2006-2008年各级财政投入成教扫盲经费13200元。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意见。
我镇的“两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普九教育、成人教育发展不平衡。重视了普九教育工作,轻视了成人技术培训和盲后继续教育。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2、全镇学校内部设施还不完善,应用水平和效率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改进。
3、办学经费不足,教育发展缺乏后劲。
针对以上问题,我镇打算以“两基”国检为契机,进一步查漏补缺,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实做好。今后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放在如下几方面:
1、进一步建好成人技术学校阵地,完善内部设施,聘请专兼职教师,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有一技之长,从而实现普九教育、成人教育的双翼齐飞。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学校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篇9
关键词:教育产品的性质;产品分析法;生产角度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维度来考察产品的生产性质呢?划分维度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条件:1、维度的选择是有意义的、自然的、符合实际的;2、维度的选择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3、维度的选择有利于研究的继续进行。 杨立华提出从生产的可分性和非分可分性,以及竞争性和非竞争性两对维度来考察产品的生产特性,我认为这样在生产方面加以细分是科学的,所以本文从生产的角度分析教育产品的性质就从这两个维度出发。
一、从生产的可分性和非可分性分析教育产品的性质
产品生产的可分性和非可分性是从产品生产能否被多个生产主体的角度进行来考察的。所谓可分性指该种产品的生产在一定可达到的条件下可以被多个生产主体生产,而不会导致过于庞大的成本代价和技术上的不可能。所谓非可分性指该种产品的生产不能同时被多个生产主体进行,只能由一个单独的主体主持;否则将由于成本过高或无法解决的技术性问题而导致生产的不可能。但在分析前首先要明确一点,由于教育多元化而导致教育产品也是多样性的,故在分析时硬要将教育产品生产性划分为可分或非可分是不合理的,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就拿义务教育来说,光从字面上理解“义务教育”四个字可看出,其将初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义务来履行的。也有人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家庭教育(home schooling)来完成这一过程,但为了把社会积累的、最优的基础知识产品提供给应该接受该知识的人,不能张三生产张三的,李四生产李四的。因为这些知识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多个主体生产就容易产生专业化倾向,再加上成本的因素,这对于初等教育来说是不合理的,其只能由国家财政投入,政府兴办来生产此种教育产品,这样才能保证其普遍性与公平性。
然而义务产品在技术上是可分的,可由政府生产,也可由民办教育生产,但不能由于国家投入的少而认为教育产品要由多个主体来生产。义务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因为它不具有专业性,普及性是其内在要求,如果让多个主体来生产,其必由于效率的不公平性而损害人民利益,须政府从整体上供给。故政府对义务教育投入是一定的,民办教育也在这一投入之内,其只不过是政府为扩大义务教育供给以满足人民需要的实现形式之一。
高等教育就不同于义务教育了,由于其是生产具有专业性教育的部门,它所提供的知识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从事不同行业工作的,是直接面向市场的。可能在高等教育早期发展阶段,由于个人无力承办这一技术性原因,高等教育是由国家兴办的,但这种国家包办高等教育的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中将面临愈来愈大的困难。
从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从生产的角度来看,有的教育产品的生产是可分的(如高等院校),有的教育产品的生产是非可分的(如义务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三:
1.由于受教育者年龄阶段的特性,决定了初等教育的普及是其内在要求,其必须由政府出资或组织生产,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教育产品出于专业性、经济性及技术性上的可分性,其都可由多个主体来生产。
2.二者开始都具有技术上的不可分性(现代意义上的教育),都是由于所处历史阶段,个人无力承担或政府出于统治需要不允许私人办教育,而是当时的教育产品皆由政府生产。
3.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市场的不断成熟,其客观上要求教育走向市场,而市场的重要特征就是竞争,为了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市场化呼之欲出,更甚者提出教育营民营化。而此时教育产品的私人生产更是不断发展,对弊端不断显露的公立教育不断冲击,促使各国教育不断改革。所以无论是初等教育产品,还是高等教育产品,其都有可分性的趋势,即皆可由多个主体生产,但出于公平、普及与政治需要,义务教育等非可分产品需要政府强制生产。
二、从生产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分析教育产品的性质
生产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是从生产产品的数量和成本角度来考察的。生产的竞争性指:当生产某件产品时,多生产一件就会增加一件产品的相应高的成本,也会让生产者增加一个产品的生产负担。非竞争性指增加一件产品的生产不会增加生产者任何负担;也不会增加其任何成本,其新增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根据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学校这一教育产品的生产是具有竞争性的。其一经提供,多提供一个学校教育产品,就可多让一个或一部分受教育者得到并消费该产品,但其必须额外追加资源投入。社会给一个学生提供了到学校上学的机会,那么相应就要生产必需的桌椅板凳、书包、文具、书籍等等。而这一切都增加了相应的成本,其新增产品的生产边际成本不为零。
同时,学校教育这种增加产品相应增加成本的性质是天然的,不是生产主体自身选择的结果,所以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德国的教育,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都没办法消灭这种性质。
篇10
单轨制最早出现在美国。单轨制的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能接受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有利于普及教育。这一学制的建立,也使美国在世界上建立了后期中等教育制度。
单轨学制:单轨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学校体系是由被划分成不同阶段的单一的学校系统构成的。其不同阶段就是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青少年到各阶段就学主要是以年龄为标准,即不同年龄的学生到相应的教育阶段就学。这个学校体系是由下至上地构成的单一的系统,原则上每个国民都有平等地接受每一阶段教育的机会,所有国民原则上都可以进入同样的学校学习。这种单轨制学校体系对于最大程度地保障教育机会均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来源:文章屋网 )
- 上一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下一篇:融媒体盈利模式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普及高中教育